建筑热湿环境调节及节能措施

建筑热湿环境调节及节能措施

姓名单位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要

纵观人类建筑发展历史,人类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力量,从洞

穴居住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化建筑,创造了今天辉煌的建筑文

明。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耗能问题,特别是

20 世纪中叶兴起的通过空调及人工照明构造的全封闭式高层建

筑,使建筑耗能成为继工业耗能、交通耗能之外的又一耗能大户。

众所周知,建筑可以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工作所需

的各项功能,已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一部分,解决建筑能

耗问题,关键在于满足各项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想办法降低建筑

的相关能耗。因此,人类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即在建筑的全

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

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关键词: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暖通空调,节能

Adjustment of building heat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 and energy saving measure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human beings use the power given by nature, from the hole

Cave dwelling has developed into today's modern architecture, creating today's brilliant architectural

Ming. Bu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also accompanied by the inevitable problem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particular

All closed high rise building with the rise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artificial light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uilding, so that th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come the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As is known to all, the architecture can provide the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living needs of the people.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Consumption problem, the key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while trying to reduce the building

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is put forward, that is, the whole building

Life cycle, to maximize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e pollution, for people

To provide health, applicable and efficient use of space, and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ymbiotic nature

key word:Green building,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 HVAC, energy saving 建筑热湿环境是建筑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在空气

环境的热湿特性中。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形成主要受各种外扰和内

扰的作用。外扰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如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

射、风速风向的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都可以通过围护结

构使热湿进入室内,对室内热湿环境产生影响。外扰则主要包括照

明、人员和室内设备等室内热湿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室内热环境成为全社会关

注的热点话题。以人体为对象的室内热环境研究,对当前的建筑节能工作及建筑热湿环境标准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热湿环境的营造过程, 包含大量的能源转

换和能量传递过程。不同的营造方式可以实现同

样的热湿环境营造效果, 即使采用同样的处理方

式, 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换热面积、流量等参数

也可以有多种组合。这样, 如何在获得相同处理效

果的情况下实现较优的系统性能, 成为营造建筑热

湿环境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 系统性能的优化可以通过对

不同方案实例的比较计算来实现, 但计算结果往

往只能反映出一个方案的整体效果较优, 而该方

案中的各个部分是否是优化的呢? 是否存在某

种系统的结构较优而由于内部换热环节面积分

配不合理等造成其性能不够好呢? 在热量传递

体系中, 温度或温差是衡量传递过程效果的有效

参数, 而在热湿环境营造过程中, 涉及到很多热

湿传递过程, 单独分析温度或温差一种参数很难

全面反映整个过程的特征。这就需要利用热学

参数来分析描述热湿环境营造过程的特征, 根据

分析结果指导优化过程。

现有建筑节能是社会发展的重点,而建筑空调系统能耗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点,其热环境控制系统的换热网络存在输配系统、热泵系统、换热器面积的统一优化及周期性换热过程的换热本质等问题。首先,分析不同显热换热网络的优化准则:对于单热源、单热汇换热网络,性能最优满足等效热阻最小原则;得到串联换热器三股流体的最佳热容量流比公式,并且最佳面积分配为均匀分配,此时等效热阻均匀。对于理想制冷循环过程,系统性能最优满足最小火积增和最小熵产原则;当两侧流体热容量流相等时,最佳面积分配为均匀分配,此时等效热阻均匀。接着,分析换热网络的匹配特性,对于逆流换热器,两侧流体热容量流不匹配系数相当于等效热阻对对流换热热阻1/KA的放大倍数;当热容量流匹配时,系数为1。并且采用温差方法分析制约单级热管换热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为制冷剂等温特性导致的热容量流不匹配;采用多级热管换热器可降低热管换热器的不匹配系数,降低等效热阻,提高换热效率。再者,给出输配系统和热泵系统的统一优化方法:先求出最佳热容量流比和面积比,再求最佳热容量流大小。

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种外扰和内扰的

影响,外扰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如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

风速、风向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均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

热、传湿、空气渗透使热量和湿量进入到室内,对室内热湿环境产

生影响,内扰主要包括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湿源[8]。如

能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域气候特征,通过建筑围

护结构本身设计,减少夏季热量获取和冬季热量损失,则可以减

轻机械采暖空调设备在建筑后期运行的压力,从而通过合理的建

筑结构设计营造舒适、健康、节能的绿色建筑。

自然资源在绿色建筑上的体现包括冬季保温采暖、夏季隔热

降温、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方面。利用自然资源的绿色建筑在

建造过程中将产生不可避免的较高投资,但如果能够在日后建筑

使用期间合理使用,则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相比较普通用能建

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上述两方面设计都是通过建筑物自身设计来实现最大限度

地利用自然资源对建筑物室内热湿环境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

如还不能满足建筑环境要求,则需要借助不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

供相应的环境需求量,即采用主动式采暖空调系统。集中式供热或空调系统需要消耗电能、燃料等大量不可再生能源,但只要能

够将建筑设计、被动式采暖通风以及主动式供热空调系统相结

合,就能够大幅度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达到既能节约能源,

又能营造舒适室内热湿环境的目的,用最小的成本实现绿色建筑

社会和经济效应的最大化。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要占建筑采暖热耗的1 /3 以上,通过改善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

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

少建筑冷、热消耗

太阳能系统在绿色建筑中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太阳能系统

两种,被动式太阳能通过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以自然方式收集和传

递太阳辐射热,主动式太阳能系统则需要通过在建筑上加装的太

阳能采集及转换设备来利用太阳能资源。建筑对太阳能的利用

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1) 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例如提供生活热水、

取暖( 或制冷) 等,其中又以热水供应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 2) 太

阳能光电系统,即将太阳辐射中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为建筑

的设备系统提供清洁的能源

空调系统中一般采用回风循环使用的方法来达到节能效果,

即将一部分回风与室外新风混合,经过空调机组处理后送入室

内。但当室内空气质量与室外有较大差异不能直接回收利用时,

应对排风进行余热回收。室内回风在排至室外以前,先和室外进

入的新风经显热回收器进行显热交换,经能量回收后再排到室

外,而室外进入的新风则经过显热回收器后夏季温度降低,冬季

温度升高,而达到能量回收目的,使用显热回收器在北方寒冷地

区应注意防冻问题,一般来讲,显热回收器最大能回收50% 左右

的能量,而全热回收器则最大能回收80%左右的能量

集中供暖是我国北方城市主要的采暖形式。采用热量分户

计量,按热量收取采暖费用,能够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使公众积

极参与节能活动,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对于采暖系统间歇性

运行的大型建筑,通过分户计量的合理运行管理,能够不需要采

暖的时间段大幅度减少能源浪费。对于一个大型供热系统来说,

水泵耗电量很大,供热系统分户控制后,由于用户的节能调节而

造成的供热负荷的变化,系统除了可以采用质调节的方法调节

外,还可以采用变流量调节手段适应负荷的变化,并通过使用变

频泵等具体措施减少运行费用

建筑为人类提供舒适的人工生活工作环境,建筑人工环境的

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化进

程的加快,人类对于建筑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大。为倡导可持续发

展的战略目标,建设节约型社会,建筑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成

为未来建筑行业研究的焦点。在结合我国地理及气候环境特点

的情况下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绿色建筑,改造既有建筑,

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B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张玉菊,汤梦玲,张广峻.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36) : 16064-16065.

[3]成志明.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节能措施[J].山西建筑,2011,37( 23) : 189-190.

[4]武涌,刘长滨,刘应宗,等.中国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创新研

究[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郑洁,黄炜,赵声萍.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措施

[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何晓燕.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 10) : 27-29.

[7]徐小林,李百战.室内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28( 4) : 102-105.

[8]朱颖心.建筑环境学[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赵真.论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1( 7) : 60-61.

[10]杨俊华,徐玉党.空调冷热源节能技术的现状与进展[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 5) : 12-14.

[11]王世刚.关于集中供热分户采暖热计量的探讨[J].中国高

新技术企业,2009( 4) : 124-125.

[1] ASHRAE Standard 55-1992. Ther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human occupancy[S]. ASHRAE, Atlanta,

1992:1-5.

[2] 陈滨,彭菲菲,郭丽燕.大连沈阳夏季室内热湿环境实测

调查[J].暖通空调,2003,33(4):23-26.

[3] 刘京,李文琴.高甫生,等.哈尔滨市夏季室内环境实测

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6):105-107/

[4] 翁文兵,张忠燕,徐小军.上海市夏季卧室热湿环境实测

与分析[J].流体机械,2007,35(10):71-74.

[5] 王琳,肖益民.重庆市高校学生宿舍夏季热湿环境与能

耗现状调查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9,23(5):36-41.

[6] 赵西平,冯旭明.吉林省松原市乡村住宅热湿环境调查

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34(5):217-220.

[7] 王晓霞,李志生,郑文正,等.采用区域供冷的教室热湿

环境测试与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8,27(3):70-73. [8] 乔慧,庞菲菲.西安某高校学生公寓冬季室内热环境实

测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30):198-199.__

9] 江亿, 谢晓云, 刘晓华.湿空气热湿转换过程的热学原

理[ J] .暖通空调, 2011 , 41(3):51-64

[ 10] 江亿, 李震, 薛志峰.一种间接蒸发式供冷的方法及

其装置:中国, ZL 02100431 .5[ P] .2002-01-30

[ 11] Jiang Yi , Xie Xiao yun. Theo retical a nd testing perfo rmance o f an inno vativ e indirect evapor ative chiller[ J] .Sola r Ene rgy , 2010, 84(12):2041- 2055 [ 12] 刘晓华, 江亿, 张涛, 等.建筑热湿环境营造过程中换热网络的匹配特性分析[ J] .暖通空调,2011, 41(3):29-37

[ 13] 江亿, 谢晓云, 于向阳.一种同时产生冷水和冷风的

间接蒸发制冷方法及装置:中国, ZL 200810103448 .

0[ P] .2010-09-01

[ 14] 谢晓云, 江亿, 刘拴强, 等.间接蒸发冷水机组设计

开发与性能分析[ J] .暖通空调, 2007, 37(7):66-85

[ 15] 江亿, 谢晓云, 于向阳.间接蒸发冷却技术———中国

西北地区可再生干空气资源的高效应用[ J] .暖通空

调, 2009 , 39(9):1-4

[ 16]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

究报告2009[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__

建筑节能技术的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的措施 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一、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墙体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封装玻璃和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沙保温屋面和倒置型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在南方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阳隔热技术。 采用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遮阳、自然采光等建筑围护结构优化集成节能技术。例如,双层幕墙技术是中间带有可调遮阳板、且可通风的方式,夏季可有效遮阳和通风排热,冬季又可使太阳光透过,减少采暖负荷。 二、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 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和楼宇能源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实现优化运行节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

VWV(变水量)、VAV(变风量)和VRV(变容量),其关键技术是基于供热、空调系统中“冷(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设备”各环节物理特性的控制。 三、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是利用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主要有空气源热泵技术和水(地)源热泵技术。可向建筑物供暖、供冷,有效降低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能耗,同时降低区域环境污染。 四、采暖末端装置可调技术 主要包括末端热量可调及热量计量装置,连接每组暖气片的恒温阀,相应的热网控制调节技术以及变频泵的应用等。可实现30%-50%的节能效果,同时避免采暖末端的冷热不均问题。 五、新风处理及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 新风负荷一般占建筑物总负荷约30%-40%.变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新风量如果能够从最小新风量到全新风变化,在春秋季可节约近60%的能耗。通过全热式换热器将空调房间排风与新风进行热、湿交换,利用空调房间排风的降温除湿,可实现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 六、独立除湿空调节电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建筑节能是减少能源消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室内外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关键领域。以下是一些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1. 空气密封:在建筑物中使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密封材料能减少能源消耗,因为它可以降低热能流失。空气密封可以通过使用密封材料,增加绝缘材料并防止漏气而实现。 2. 节能照明系统:采用高效的照明系统和LED灯是减少建筑能耗和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方法。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光值和人员流动自动调节照明灯光。 3. 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大量减少建筑能耗和燃料消耗。这种系统通常由太阳能集热板、管路和水箱组成,通过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热能来加热水。 4. 隔热材料:在墙壁、屋顶和地板等区域中安装高效的隔热材料是减少建筑能耗的有效方法。具体隔热材料可以包括岩棉、玻璃纤维以及聚合物泡沫等。 5. 空调系统:为了减少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可以安装高效的空气过滤器、采用风机盘管等节能空调设备。 6.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型的节能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建筑物内外的温度、湿度、照度、CO2等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7. 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是指在建筑物屋顶种植植物的技术。它不仅可以降低温度,还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减少空气污染,同时还具有保护屋顶防水层的功能。 8. 预制建筑:将建筑零部件在地面上预制,然后再进行组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施工噪声,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和减少建筑废料。 9. 节能玻璃:采用高效隔热、自洁或反射玻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室内外温差,降低能源消耗。 建筑节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并保护环境。采用这些技术措施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也有助于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现代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最新)

现代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最新)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重,现代 建筑节能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现代建筑节 能技术措施。 1. 外墙保温技术 外墙保温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方法,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冷气 的外溢。最新的外墙保温技术采用了新型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 泡沫板和岩棉板。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有效降低建 筑物的能耗。 2. 高效节能门窗 高效节能门窗是另一个重要的现代建筑节能技术。采用双层或 多层玻璃以及隔热材料,这些门窗可以有效阻挡热量的传递。此外,还可以配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自动调节门窗的开启程度,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3. 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通过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建筑中,可以将光伏电池板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外墙,利用阳光提供的能量为建筑物供电。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4. 智能照明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照明管理的技术。与传统照明相比,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照明亮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通过使用可调节颜色和色温的LED灯,可以提供更加舒适和节能的照明效果。 5. 高效空调系统 高效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节能的重点领域之一。最新的高效空调系统具有智能温度控制功能和节能模式。通过使用高效的制冷剂和循环系统,减少能量损耗和碳排放。同时,优化空调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高能效和舒适性。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外墙保温技术、高效节能门窗、光伏发电系统、

建筑节能技术的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的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达到减少建筑物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在我国,节能减排已成为建筑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一、建筑外墙隔热技术 外墙隔热是目前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外墙保温系统和外墙板材隔热两种形式,可有效降低建筑物散热量,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并能有效避免冷凝现象的发生,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促进了环保,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的建设。 二、采光与遮阳技术 采光与遮阳技术可以优化建筑室内光环境,降低照明能耗,提高室内可用面积,也能节省制冷费用。采光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建筑外表皮的透光率,设计合理的采光面积等多种手段降低室内用电等能耗。在遮阳方面,可以采用百叶窗、百叶窗帘、遮阳网等遮蔽装置,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减小热辐射对建筑物的影响,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太阳能及地源热泵技术 太阳能及地源热泵技术是当前最流行的清洁能源技术之一,可以减少室内能源消耗,节省开支,同时实现绿色、环保的建筑。太阳能技术可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等

形式高效利用阳光能量,以满足建筑热水、空调、电力供应等方面的需求。地源热泵技术通过把地层内热能转化为建筑物供能的热能形式,可以使建筑物在不断变化的室内外气温的影响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四、智能照明及控制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室内一键控制、延时开关、自动感应等智能化的功能,减少空闲时间照明,减少室内的用电量,节约室电费用。此外,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室内环境监测,如室温、湿度等数据的及时记录和分析处理,在确保舒适性的同时,更加高效地实现能源的管理和使用。 总之,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是建筑领域应对当前能源短缺、环保要求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布局,以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大幅度降低建筑或室内能源消耗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建筑物室内热湿环境设计方案

建筑物室内热湿环境设计方案【建筑物室内热湿环境设计方案】 一、背景介绍 建筑物室内热湿环境设计是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改善人们的 居住和工作条件。在设计方案中,需结合建筑物的用途、周围环境及 人们活动的气候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二、室内热湿环境设计原则 1. 利用自然资源 在室内热湿环境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采用天然通风、 光照等方式来调节室内温湿度。 2.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对于室内热湿环境的设计十分重要。应选择具 备优良隔热、保温性能且不易引起湿气滞留的材料,以确保室内空气 质量。 3. 采用科学的通风设计 室内空气流通是维持室内热湿环境的重要因素。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并减少湿气积聚。 4. 控制热量辐射

在热湿环境设计中,要合理控制室内外的热量传导,避免过高或过 低的室内温度。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遮阳设施、采用隔热材料等方式来 实现热量控制。 5. 考虑居住者的需求 在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居住者的需求,根据不同人群的活动特点、工作强度等来确定室内热湿环境指标。例如,对办公室来说,需要考 虑到工作效率和舒适度的平衡。 三、室内热湿环境设计方案 1. 温度控制 在室内热湿环境设计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 气候特点,确定合适的室内温度范围,并通过合理的供暖与制冷系统 来实现温度调节。 2. 湿度控制 湿度对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设计方案中,应合 理控制室内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可以通过加湿器、除湿 器等设备来实现湿度调节。 3. 空气质量保证 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状况。设计方案中应 考虑到通风系统的设置,以保证室内新鲜空气的流通,并采取适当的 空气净化设备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提高建筑节能的措施

提高建筑节能的措施 建筑节能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建筑所消耗的能源,降低能源浪费和环境影响。节能措施旨在通过更加高效的建筑设计和设备安装,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提高建筑节能的措施。 1. 采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是一种无限可持续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因此,使用可再生能源是提高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房屋的屋顶上安装太阳能板或建造风力发电机可以将太阳能或风能转换为可用的电力。此外,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可在整个年份内为建筑提供热能,减少了对燃气和电力的依赖。 2. 提高建筑外墙和窗户的隔热性能 隔热可以减少热量通过外墙和窗户的流失,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选择高效的隔热材料(如外墙保温材料)和隔热玻璃可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此外,在北方地区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窗户也可以有效地隔热。 3. 采用高效照明系统 建筑中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占据相对比例较大。但是,通过采用节能型照明系统,如LED灯和气体放电灯,可以大大降

低其能源消耗。此外,通过在合适位置安装传感器掌控照明,可以实现建筑的智能照明管理,智能化管理照明,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4. 优化设备运行 建筑中,空调与通风设备的能耗与建筑的节能耐用性息息相关。建筑中空调善于进行正确的设计与配置,并优化调节设备,可以大大降低能源费用。让空调和通风设备工作在最佳状态下并经常进行维护,可以延长其寿命,并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和节能成本。 5. 采用可持续材料 采用可持续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节能性。例如,在室内使用绿色材料如竹纤维、天然木、麻类纤维等新型材料建筑,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耐用,能有效减少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 6. 整体优化设计 在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应从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建筑外观、设计、构造等各方面的环境影响,以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例如,考虑建筑的朝向,合理来布局照明,空调与通风等详实细节,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能源消耗和建筑离卸的环境污染。 总之,提高建筑节能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成本必须的措施。针对不同的建筑特点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节能措施是可持续的建筑的重要保证。未来,建筑节能将成为

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措施 介绍 建筑节能是指通过采用合理的技术和措施,减少建筑物的能源 消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节能 措施。 1.使用节能材料 选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的材料,如低导热系数的保 温材料和高效隔热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损失,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2.控制建筑外窗 合理选择窗户的尺寸和密封性能,以减少室内外温度交换。采 用双层或多层玻璃窗可以有效阻挡热量的传递,减少能量消耗。 3.运用太阳能利用技术 利用太阳能光伏或太阳能热水系统来供应建筑内部的电力和热水,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这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可降低能源成本。

4.安装高效节能照明设施 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等,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此外,使用自动感应开关或光亮度调节系统来控制照明的亮度和使 用时长,也能起到节能效果。 5.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通过合理布置建筑的窗户和通风设施,充分利用自然光和空气 流动,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需求。同时,建筑的设计要考 虑降低夏季阳光辐射热量,减轻空调负荷。 6.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增加建筑的保温层厚度、密度和质量,减少冷热能量的传递。 在建筑屋顶和墙体上采用隔热材料,可以降低热量的散失,提高建 筑的热工性能。 7.推广智能节能管理系统 引入智能节能管理系统,通过监测和控制建筑内部的能源消耗 情况,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例如,通过智能温控系统调整 室内温度,避免能源的浪费。

结论 建筑节能措施的实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合理选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引入智能管理系统等措施,可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业主节约能源成本。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评估与改善策略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评估与改善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建 筑物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对人们的健康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评估与改善策略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室内热环境评估 室内热环境评估是指对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因素进行定量和 定性的评估,以确定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水平。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室内温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等参数来评估室内热环境。此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和数值模型等工具,对室内热环境进行模拟和预测。 在室内热环境评估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室内温度。室内温度的舒适范围通 常被定义为20-26摄氏度,超出这个范围将会对人们的舒适感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湿度、空气质量、照明等因素也会对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产生影响,因此在评估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二、室内热环境改善策略 为了提高建筑物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人们提出了各种改善策略。以下是一些 常见的室内热环境改善策略: 1. 空调系统优化:空调系统是调节室内温度的主要设备,通过对空调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例如,可以采用变频空调系统,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来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以达到节能和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2. 隔热材料使用:在建筑物的外墙、屋顶等部位使用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室内 外热量的传递,提高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常见的隔热材料有保温板、保温棉等。

3.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可以实现自然 通风与机械通风的结合,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例如,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增加通风窗、风道等设施,利用自然气流和机械设备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更新。 4. 照明系统优化:照明系统也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采用节 能灯具、光线调节设备等措施,可以提高照明系统的效率和舒适性,减少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5. 绿色植物配置: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美化室内环境,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建筑物内部合理配置绿色植物,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 三、结语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评估与改善策略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通过对室内热 环境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舒适性水平,为改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而通过采取合适的改善策略,可以提高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改造中,应该更加注重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将其作为一 个重要的设计指标。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室内热环境评估与改善策略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需求。只有在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中,人们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浅谈公共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调控技术

浅谈公共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调控技术 隧道、地铁、车站等一些公共建筑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交通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结构物,隧道和铁路的投资成本较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1]这些公共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热量来源各不相同,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来源为机械设备散热、围岩散热以及爆破施工产生的种种热量。运营过程中的铁路和隧道以及车站的温度主要受隧道辅助机械和照明机械的散热、地层自然温度、受电弓电弧发热、行车散热等温度的影响。 1.公共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源泉和影响 公共建筑室内的湿环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地下水通过衬砌渗透,逐渐进行内部渗透,湿气主要是源自于车内乘客、水沟表面的水分自然蒸发以及车内工作人员的散热等。因此,要想对这些公共建筑室内的湿热和空气品质进行调控,就要先各种湿热的来源进行综合分析,保证结合实际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调控技术。 地铁、隧道以及车站等公共建筑的热湿环境所造成的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对人体的上海,室内热湿环境也称为室内气候,主要由室内的湿度、温度、热辐射以及风速等要素构成,其主要评价标准就是人的热舒适度。 室内湿度对人体皮肤表面的散热和蒸发具有直接的影响,室内环境湿度过低,会导致人体的皮肤由于缺水而粗糙或者干裂,其免疫系统也会受到伤害,从而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过高的室内温度在影响人体舒适度的同时,也为室内的各种霉菌、细菌以及其他性质的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让污染更加严重,从而让公共建筑室内游客或者工作人员容易患上消化或者呼吸道疾病。 2.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产生原因和重要性能 2.1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由来 地铁、隧道以及车站等公共建筑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空气品质问题。[2]目前公共建筑中所使用的舒适性空调只能满足室内工作人员或者乘客的热舒适,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空气净化等相关要求,导致空调系统本身成为室内空调系统的主要污染来源。目前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出现还受到人们关于污染的认识以及阈值确定相关方法、控制措施以及控制思路的影响,相关工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措施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措施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增加,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绿色建筑是指在保证舒适、健康和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环境影响,并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实现绿色 建筑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绿色建筑中的节能 措施。 一、绝热隔热 绝热隔热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建筑 物内部空气温度和室外温度之间的温差是导致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 通过增加墙体、门窗、屋顶等部位的绝热隔热材料,可以大幅度减少 热量的传输,减少建筑物内外的温度差,降低能耗。在选材上,可以 使用矿物棉、聚氨脂、泡沫玻璃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热性能,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 二、建筑自然通风 建筑物的通风系统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的原理是利用自然风力推动气流,

引入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在建筑设计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 自然通风,如通过窗户、门、阳台等进行交叉通风,通过设置风口、 烟囱等进行环流通风,通过伸入室内的天窗、阳光房等进行屋顶通风等。这些措施可以使建筑物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 建筑成本。 三、节能照明系统 照明是建筑内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 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系统,如LED照明系统、T5荧光灯等。这些照明 系统具有高效率、低功率和长寿命的优势,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 室内照明成本。此外,还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周围环境、使 用时间等自动调节照度和能耗,达到最优的节能效果。 四、太阳能利用系统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中。通过安装光伏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等设备,利用太阳 能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热能、电能,可有效降低建筑用能,实现建筑自 给自足。同时,太阳能设备的使用还可以带来政策补贴、能源减排等 多重好处。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长和对环境影响的担忧,建筑节能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 要议题。据统计,全球建筑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约40%,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 量的重要来源。因此,采取适当的节能措施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提高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包括隔热材料的应用、高效的建筑物外部结构设计、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等。 一、隔热材料的应用 在建筑节能中,隔热材料的应用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措施。通过在建筑物的墙壁、屋顶和地板等部位使用隔热材料,可以减少热传导和散热,从而降低冷热能量的消耗。目前市场上存在各种类型的隔热材料,如岩棉、聚苯板、聚氨酯泡沫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热传导系数,同时也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保温和节能效果。 二、高效的建筑物外部结构设计 建筑物外部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是 采用双层外墙,即在主体墙体的外侧增加一道隔热层。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隔离外界的温度和湿度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降低冷热能量的传递。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窗户和遮阳设施来调节室内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这些设计措施可以在保证建筑物舒适性的前提下,降低能源的消耗。 三、采用节能灯具 照明是建筑物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之一。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使用较多的电能,并且存在辐射和发热等问题。而节能灯具具有高效、长寿命的特点,能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目前市场上主要有LED灯、卤钨灯和节能荧光灯等节能灯具可 供选择。LED灯具具有较高的光效和寿命,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亮 度调节,以达到更加精确的节能效果。通过更新和替换照明设备,建筑物可以实现可观的节能效果。 四、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技 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精确控制和监测。例如,通过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环境条件,实时调控空调和供暖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光线强度和使用情况进行自动亮度调节和开关控制。智能窗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 随着人们的节能意识不断增强,建筑节能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 一、 passivhaus标准 Passivhaus标准是指将建筑的热量损失降至最低水平,达到被 动式热补给的目的。这一标准要求建筑必须具备极佳的保温性能、 通风透气性以及严格的气密性。其中许多技术方案,例如设计严格 的封闭隔热、采用三重玻璃窗户、保持室内外的大气压力平衡等, 都可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并提高建筑的舒适性。 二、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土壤恒定的温度为建筑供暖和冷却的一种 技术。采用地源热泵可以大大减少采暖和冷却的能源消耗。具体的 技术措施包括地下水源利用、水土和岩石库存热等方式。地源热泵 系统的维护和运作比传统的供暖和冷却系统更为简单。 三、便携式太阳能发电 便携式太阳能发电技术是指利用小型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 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低消耗、环保、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应用。这 一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照明、电器插座、空调和电梯等方面,从而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四、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是比传统建筑更具有节能效果的一种建筑结构方式。由于钢结构建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大量减小建筑物的自重。 五、智能化控制 智能化控制是电气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加上计算机集成 控制的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利用智能化控制可以提高建筑的自动 化水平,减少能源的消耗。通过控制建筑内环境的参数,例如温度、湿度、通风等,可以实现建筑能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提高建筑对气 候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 备手段。我们应该从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全面考虑,加强技术 创新,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实现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的措施

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的措施 建筑给排水是一个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设计和实施对城市的环境和生态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节约用水节能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为了实现节水节能,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面也需要考虑相应的措施。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的措施。 一、厕所节水改造 厕所是日常生活中用水量最大的地方,据统计占全家用水量的30%以上。传统的厕所冲水方式是采用人工控制冲水量或者通过下水道的压力来冲洗的,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也不卫生。现在很多地方采用了节水型厕所,这类厕所是将水箱中的水和气体混合起来,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冲走废物,这样用水量就可以减少50%以上。 二、灌溉节水 城市中的绿化工程是提高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但是常规的浇灌方式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很多新的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被广泛应用,包括雨水收集灌溉、滴灌等方式,这些方式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植物生长的效果。 三、污水处理与回用

城市的污水处理与回用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雨水渗漏处理方法或者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处理废水,但是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泥。现在新的污水回用技术被广泛应用,采用这些技术可以将污水回收,重新利用,供给城市的一些农业、灌溉和生产环节使用。 四、热水节能 热水是一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传统的热水加热方式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现在有很多节能的热水加热工艺被应用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如太阳能、地源热泵等,这些新技术可以减少用水量,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五、排水系统节能 传统的给排水系统常常会出现漏水、浪费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筑给排水系统也需要应用现代技术,以减少水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例如,现在一些新式的起重器和高效排水系统被设计为,在确保有效排水,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还有很多类似的高效节能水泵、水处理系统等。 总之,节约用水、节能减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建筑给排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采用现代科技,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使建筑给排水系统更加高效、经济、环保。因此,建筑节水节能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措施需要重视,加强建筑自身改造也是创造绿色环保,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的重要保障。

建筑工程节能的措施以及作用

建筑工程节能的措施以及作用 关键词:节能建筑,微气候参数,外墙保温,真空玻璃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现有资源和生活环境的困局越来越明显,现有资源量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此事实迫使各行业寻找一条节能和环保的出路以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筑业也不例外。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建筑能耗目前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5%左右,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巨大潜力。为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不合理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及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在此简单介绍建筑节能在以下环节中的作用。 1、节能设计理念和意义 建筑节能,设计先行。在节能建筑设计上必须注重地域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主要是考察人员在室外切身感受室外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组织和绿化状况等微气候参数。依照微气候参数引起待建工程热环境对人们在室外和室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出初步的节能方案,并在后续的设计中综合建筑、规划景观、结构、暖通空调、室内设计等各个专业,通过有机整合和密切协作,综合采用成熟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形成一整套生态节能体系。设计人员根据待建工程微气候与热环境的评价内容进行设计与之相符的建筑,使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增加植被绿化,减少硬化地面,形成小区微气候。考虑建筑物体形系数,减少外围结构传热损失,降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推广,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普

通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对一个建筑而言,能量对外界的传热交换包括外墙、门窗、地面与房顶,其中外墙要占到传热量的30-50%,所以对外墙的节能性能一直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保温墙体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大类。外墙内保温施工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其占用使用面积和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容易引起开裂,影响二次装修,且内墙悬挂和固定物件也容易破坏内保温结构。因此内保温在使用性上的不合理性,决定了其必然要被外保温所代替。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以赋予建筑物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建筑节能措施。由于将绝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从而使主体结构所受温差作用大幅度下降,温度变形减小,有利于结构寿命的延长。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明显的优越性,使用同样规格、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的效果好。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工程,也适用于旧楼改造,适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现较成熟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挂式外保温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价格低廉,已在世界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该外挂技术是采用粘接砂浆或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

针对湿热气候的建筑方案

针对湿热气候的建筑方案 在面对湿热气候的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降低室内温度,提高通风效果,减少湿气积聚,和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以下是一些建筑方案以适应湿热气候: 1. 建筑朝向和布局:建筑的朝向应选择阳光照射较少的方向,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可以选择朝东或朝西的方向。同时,建筑的布局应该尽可能地打开,以便在建筑内部形成通风的气流。 2. 保护建筑周围的环境:在湿热气候地区,建筑周围应保持足够的绿色环境,如树木和植物。这些植被能够吸收部分热量,减少直接照射建筑物的阳光,同时通过蒸发作用来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3. 高效隔热材料:选择具有较低热导率的高效隔热材料,以减少能量的传导。这些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太阳热辐射的进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 4. 设计有遮阳结构:在建筑外墙或阳台上设计遮阳结构,如窗帘、百叶窗或帷幕,可以减少直射阳光的进入,减少室内温度的上升。 5. 通风系统:在湿热气候地区,建筑中的通风系统非常重要。可以考虑使用天窗,窗户和通风口来增加新鲜空气的流动,并排出热气和湿气。喷泉和喷雾系统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

6. 防潮措施:湿热气候中,室内容易湿气积聚。因此,需要采取防潮措施,如在建筑结构中使用湿气防潮层,地面使用防潮处理,以及安装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除湿机。 7. 使用节能设备:湿热气候中,空调设备是必不可少的。选择能够高效降低室内温度的节能空调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并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总的来说,在湿热气候中,建筑设计需要优先考虑降低室内温度和湿气积聚的问题,同时提供良好的通风和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朝向、隔热材料、通风系统和防潮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湿热气候下的建筑环境。

重庆市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

1 重庆市建筑气候特点. o8 S5 i9 a/ s! a% B 重庆地区,在建筑气候分区上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旳地区。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热湿是夏季旳基本气候特点。夏季,连晴高温。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中国东部沿海登陆,沿长江西扩,直达重庆地区,笼罩时间长达7~40天以上。这是夏季最恶劣旳天气过程,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日最低气温也超过28℃,全天无凉爽时刻。白天日照强、气温高、风速大。热(火)风横行,所到之处,如同火炉。空气升温,物体表面发烫。夜间,静风率高,带不走白天积蓄旳热量,气温和物体表面湿度都居高难降。重庆“火炉”之称由此而来。 夏季也有舒适旳天气过程。那就是晴雨相间。一般是晴2~3天后降雨1~2天,当地老百姓称为3晴2雨天气。这种天气过程中,尽管晴天最高温度可上升到35℃左右,但夜间气温可降到24℃如下。雨前虽有短暂旳闷湿感,但很快过去。降雨和雨后初晴时空气清爽宜人。" u3 g% k4 I5 P( I 夏季第三种常见天气过程是持续阴雨。这种天气过程可持续5~20天左右。也是夏季一种不舒适旳天气过程。尽管天空云层厚,日照弱,气温最高不超过32℃左右。但昼夜温差小,只有3~5℃;尤其是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相对湿度持续保持在80%左右以上。使人感到闷湿难受,并且使室内细菌繁殖迅速。黄梅雨季节就是这种天

气过程。 该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0~10℃,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冬季气温虽然比北方高,但日照率远远低于北方。北方冬季日照率大多超过60%。重庆只有13%,整个冬季天气阴沉,雨雪绵绵,几乎不见阳光。该地区冬季旳基本气候特点是阴冷潮湿。) | M' a, |1 V; ?, V. ]) d* _+ ? 该地区冬夏两季都很潮湿,相对湿度都在80%左右。但必须注意,导致冬夏两季潮湿旳基本原因是不一样样旳。夏季原因是空气中水蒸汽含量太多;冬季原因是空气温度低,日照严重局限性。4 s. f( ~ H v$ t8 b1 T& \ 2 重庆地区旳建筑热环境和能耗状况 该地区没有采暖空调设施旳建筑,冬夏季节旳室内热环境质量是全中国最差旳。夏季连晴高温天气中,室内温度超过30℃,甚至高达36~37℃。人进室内如入火炉,大汗淋漓,坐立不安,卧不能眠。冬季室内外温度几乎相似,温差只有1~4℃。室内阴冷,温度不到12℃(卫生原则旳下限),整个冬季平均只有8.5℃,78%旳时间低于10℃。在室内不能久坐,久坐则感到寒气袭人,受寒生病是普遍现象。该地区建筑,若不采暖空调,冬夏季节室内热环境都达不到基本旳居住条件,更谈不上舒适。 长期以来,重庆地区人民一直在渴望改善建筑热环境,也一直在努力改善建筑热环境,其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浅谈建筑热环境改善的方法

浅谈建筑热环境改善的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建筑物内部温度过高,让人们感到闷热不透气。而对于建筑热环境的改善,有一些方法可以尝试,本文将进行探讨。 1. 良好的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是建筑环境改善的基础。如果建筑物内部没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室内空气可能会堆积让人感到不透气、憋闷。一些现代建筑已经开始采用向外透气的设计,使室内外的空气自然流通。在这种设计中,建筑物采用外墙检测和监测系统,可以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帮助居住在内部的人们保持健康的热舒适。 2.合理开窗方式 建筑物开窗往往是影响室内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开窗方式也会对建筑物的热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例如一种叫做“对流开窗”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和周围环境产生空气循环来增加室内风的流通量,而不是只从一侧流入室内。 3. 白天遮阳夜间散热 在遮阳方面,建筑物的外部百叶窗或者内部百叶窗装置可以大大降低室内温度,这种装置形式被称为“白天遮阳夜间散热”。在白天建筑物会尽可能的将光线遮挡住,从而减少室内

温度的升高。在晚上时间当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升高时,这些装置会进行开放散热,以保持建筑物内不过热。 4.珍珠岩保温 珍珠岩是一种特殊材料,具有较高的隔热效果。因此,建筑物在采用珍珠岩保温材料时,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物内的温度。在生态环保的思想中,也推广了使用珍珠岩保温材料的理念。 5.地暖系统 地暖系统是一种通过地面散热的方式来维持房间温度的系统,它能在不影响室内装潢时从地底向房间放热。这种系统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房间内的热辐射,同时也减少了空气与水的蒸发。 通过研究和实践可知,建筑物内部的热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改善建筑物内部热环境的方法也应该多元化。像通风、散热、保温等一系列步骤都应考虑。我们希望当人们进入建筑物内部时,能够感受到温和的热舒适。

降温的建筑设计策略

降温的建筑设计策略 在当今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越来越注重节能、减少碳排放,以及提高室内空间舒适度。在炎热的夏季,建筑师需要着重考虑如何降温,提高建筑 的热舒适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降温建筑设计策略: 被动式设计: 1.建筑布局:建筑师可以在设计时考虑建筑的布局,使得建筑物立面朝向能够避免暴 晒的方向,以减少太阳热辐射的影响。例如,在南半球地区的建筑,建筑师可以将立面朝 向转为朝向北面或西面,从而可以避免正午时分阳光直射建筑物。 2.建筑形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可以起到自然通风、散热的作用。例如,建筑师可以采 用开放的结构,像亭子一样的形态,以增加内部气体的流动,并将建筑立面变为优美的弧形,以减少太阳热辐射的影响。 3.绿色设计:绿化可以起到调节建筑物室内室外温度的作用。建筑师可以增加建筑物 周围的绿化,如草坪、花园和树木等,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抵抗热辐射。同时, 绿化还可以生成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得空气更加清新。 1.隔热材料的选择:建筑师可以选择高效的隔热材料,如岩棉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在当今节能环保的背景下,隔热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可以起到减少建筑热量传递的作用,从而使得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更加稳定。 2.外遮阳蓬的设计:外遮阳蓬可以起到遮挡阳光、防止紫外线辐射的作用。建筑师可 以设计精美的遮阳蓬,以保护建筑物不受强烈的阳光照射,从而降低建筑物受热的量。 3.通风系统的设计:通风系统的设计可以起到通风、排湿、降温的作用,使得室内环 境更加舒适。建筑师可以采用开窗式的通风系统,利用风力使得空气流动起来,也可以采 用机械通风系统,通过电机将新鲜空气送入室内,排出潮湿的空气。 4.地暖、地板冷却系统的设计:地暖可以起到对室内空气的加热作用,地板冷却系统 可以起到对室内空气的降温作用。这些系统在夏季可以让室内的温度更加舒适,同时在冬 季也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总之,降温的建筑设计策略可以从被动式设计和主动式设计两方面入手,它们不仅可 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碳排放,还可以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应该注重利用自然资源,设计出更加环保、经济、舒适的建筑。

建筑热环境的改善方法浅析

建筑热环境的改善方法浅析 1.湿热地区 在住宅区的各种环境中,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就是热环境,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感受和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室外热环境的舒适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湿热地区,提出改善住宅热环境舒适性的途径。湿热地区气候特征为:冬季潮湿多雾、日照少,夏季炎热高温、湿度大、风速小,夜间不易退凉,无风而闷热,而且湿热地区往往地形、地貌较复杂,易形成局部小气候。因此,通风与隔热遮阳是湿热地区住宅设计要解决的主要矛盾。通过规划设计和单体设计可以改善居住热环境的舒适性。 2.规划设计 2.1建筑选址 一定区域内的地理位置和生物气候条件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有着长期影响。对位于炎热潮湿和多雨气候地区的新区规划或旧城改造项目,应选择那些温度较低、通风良好以及周边地形特征适于自然排水的地方,并避免将密集的住区或商业街区建造在洪水易发地段。选择通风良好的区域,可避免因地形等条件所导致的空气滞留。良好的通风对湿热地区居民的舒适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除了积极利用自然风外,也应依靠地形地貌变化产生的局地风。在无风的夜晚,山谷的坡度可使气流向下运动产生谷地风,而沿海或滨水地区则可受益于白天及夜间生成的水陆风。值得注意的是,水是个非常好的能够带走热量的介质,为了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应尽可能少地在江边建设高层建筑,且建筑要与江边保持一定的距离,充分发挥流动的水能带走热量的优势。 2.2建筑布局 合理设计小区的建筑布局,可形成优化微气候的良好界面。建筑群布局应尽量采取错列或斜列式,可使风从斜向导入建筑群内部;有时也可结合地形采用自由排列是的方式。当建筑呈一字平直排开而体型较长时,应在前排住宅适当位置设置过街楼以加强自然通风。在立体布置方面,可采取“前低后高”和有规律低“高低错落”处理方式。不建议采用中间低四周高的小区布置方案,因为在中间低矮建筑处会形成很大的风影区。 2.3建筑间距及朝向

湿热气候建筑立面节能

湿热气候建筑立面节能 摘要:湿热气候对于建筑物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目前的建筑物设计和 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湿热气候地区的建筑物设计进行有效的提升,保证其整体 的使用质量。同时对于建筑物立面设计来说,要合理的管理相关的节能设计,合 理利用湿热气候相关的能源性,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情况,保证其整体的节能性。 关键词:湿热气候;建筑节能;建筑立面;节能设计 引言: 建筑立面设计应当在其艺术表现力以及功能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技术与 艺术的统一。优秀的建筑立面设计,既可以创造出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又 能够起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相比于干热气候,湿热气候对于建筑热环境的主 要影响因素包括:相对较强的太阳辐射、相对较高的空气温度以及较高的空气湿 度等。本文便是针对“湿热环境”的气候特点,结合相关的建筑技术,总结归纳适 用于湿热气候下的建筑立面设计策略。 1湿热地区的建筑立面设计原则 对于湿热地区而言,建筑热环境控制主要以降低温度以及湿度为主。具体到 立面节能设计策略,应侧重于减少太阳辐射和做到对室内与室外热交换的有效控制。同时,还需注意在上述前提之下保障自然采光,并尽可能使用自然通风进行 冷却,减少空调的使用。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减少太阳辐射所产生的温度 升高;(2)有效控制眩光;(3)在保障室内热环境舒适的前提下提高自然采光 对于室内的覆盖深度;(4)保障自然采光在室内的均匀分布。 2针对建筑立面节能设计,需要考虑到众多环境因素对于建筑立面的影响建筑立面的节能设计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室内通风效率、室内自 然采光、室内热舒适环境以及建筑整体的能耗。目前,国内对于建筑立面节能设 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确定了建筑立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建筑的形式、体量,建筑所在的地理位置、朝向、外部环境, 建筑立面所使用的材料,建筑立面的窗墙比以及遮阳等等。近年来,随着参数化 设计以及BIM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建筑师可以掌控更加复杂夸张的立面形式,从 而引导建筑立面设计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革新。建筑立面形式的飞速发展也使建 筑立面设计的技术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建议采用基于气候“适应性” 的立面设计方法,来确保建筑立面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 3针对湿热气候环境中建筑立面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 (1)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抑制建筑在白天得热,并同时增强建筑在夜间的散热能力。(2)以当地气候和小气候条件为参照对建筑的朝向、窗墙面积比进行调整,并针对朝向对每个建筑立面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其中需要特别注意太阳的照 射角度以及当地的主导风向,在海南地区尤其应注意东西向建筑外遮阳与建筑一 体化的设计,固定遮阳构件不应只注重遮阳效果,同时应采用风环境计算软件模 拟遮阳构件对于自然风的引导,加强室内通风效果。(3)改善建筑外围护结构 的热工性能,使用适宜的建筑隔热材料以及安装方式,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于 隔热材料的选用及厚度进行对比计算,得出最佳方案。(4)根据室内环境需求 以及城市需求选择建筑外立面材质,确保适宜的建筑外立面反射率。(5)通过 技术手段对太阳光进行控制,要保障太阳光线有足够的照射深度,为尽可能多的 室内空间提供自然采光,目前国内对于导光管、导光纤维等的应用还不广泛,在 湿热地区东西向控制窗墙面积比减少建筑得热的同时,可采用该措施不但可增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