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 概括为:

•.一.掌握基本知识,• 二.培养初步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 四.形成高尚品格。

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 就是:

• 信息处理和观察反馈、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具体体现• 包括1.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2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简单问题

•3运用物理知识结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总之是脑手并用的能力• 对初中生来说:这方面的能力主要靠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课堂讨论分析、参加竞赛。关键是培养:“直觉”、•蓬加勒有句名言:直觉是发明的工具。

.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一个过程要有若干要素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组成一个结构,一个结构运行起来有一定的功能,教学过程也是如此。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1)学生、(2)教师、(3)物理世界。

2、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2)物理世界是被认识客体

•(3)教师是在引导学生认识客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决定的。原因有四:

一、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

三、实验是发展学生能力和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

四、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科学作风

第二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

实验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改革实践。实验教学目标对实验教学起到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它有利于实验教学目的明确化,实验能力培养的具体化;有助于提高实验考试的科学性,保证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从而有助于改进实验教学。大面积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促使广大学生更好地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目标既是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验教学测量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因此,如何制订实验教学目标,如何对学生实验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要求

物理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因此,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不应仅仅局限在操作领域,还应包括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根据我国中学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提出如下的分类和要求。

(一)认知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

有关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读数方法,误差分析和实验的设计等各项理论知识都属于认知领域。这一领域的教学目标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1.知道──指的是能记住学习过的实验内容。它是对实验内容、实验过程的回忆和识别。主要包括:

(1)知道基本仪器的用途、主要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

(2)记述基本仪器的操作方法。

(3)记住测定基本物理量的实验目的、方法、简单的步骤和结论。

(4)知道实验中要观察的对象及基本现象,记住现象说明的基本问题。

2.理解──指的是能初步理解实验的原理、步骤、方法、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以及要点,主要包括:

(1)懂得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和读数方法。

(2)理解重要实验的原理。即明确实验中所运用的物理知识和所要观察的物理现象,以及所要观测的物理量,知道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3)能够对观察的现象和测量的结果,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正确地判断、解释和分析。

3.掌握──指的是能运用学过的实验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主要包括:

(1)会设计实验步骤,会选择实验仪器,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2)会通过观察、分析、计算得出结论,并用来解释其它有关简单的问题。

(3)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在教材范围内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4)能根据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4.评价──是指对有关的重要实验,掌握其设计思想,提出改进的方法,并能设计一些新的实验。主要包括:

(1)能够正确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与步骤之间的关系。

(2)能对实验误差进行简单地分析。

(3)能够指出一个实验系统产生错误的原因。

(4)理解一个实验系统的局限性,并力求寻找改善的方法。

(5)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新的假设,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

(二)操作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

有关仪器的使用及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操作技能都属于操作领域。这一领域的教学目标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1.模仿操作──是指能在教师讲解或示范下进行的动作。这一层次的动作机械,协调性差,意识参与程度不深。主要包括:

(1)知道实验中所用基本仪器的名称和实验的操作方法,操作规程和读数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的读出测量的示数。

(2)能明确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的条件。

(3)能用适当的语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4)能重复教师的示范操作。

2.意识操作──是指学生完全在独立意识控制下进行的操作。这一层次的操作,动作不够熟练,但能独立地完成操作过程,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主要包括:

(1)能按照基本仪器的操作步骤和规程,对基本仪器进行调试和操作。即做到“会拿”、“会放”、“会调”、“会接”、“会读”。

(2)能按照实验目的和要求,正确地选择仪器和器材,对仪器和器材能进行正确地组装,并使仪器布局合理,便于观察、读数和操作。

(3)对组装好的实验装置,能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正确地调试和操作。

(4)会正确地选择观察目标,准确地观察、读数,独立地设计表格,认真无误地记录实验数据。

(5)能够排除简单仪器的故障,并了解产生故障的原因。

(6)实验完毕后,能对实验仪器和用具进行整理。

3.定型操作──是指对重要的实验仪器和重要的实验经过,通过多次练习,已经达到比较熟练程度的操作。这一层次的操作,动作比较熟练,且操作过程的时间短,质量高。

(1)能够熟练地调试和操作仪器。

(2)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组装好仪器。

(3)能对组装好的仪器放为熟练地进行调试和操作。

4.创新──是指在提高学生实验探索能力的基础上,要求他们有创新的意识。

(1)能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手段。

(2)能独立进行实验和实验设计。

(3)能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并能在操作过程中对原实验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检验。

(4)在课外实验活动中,能应用在课堂物理实验中学到的物理知识,独立思考,以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

(三)情感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

有关实验中的动机、态度、习惯、兴趣等都属于情感领域。动机──知道做实验的意义,并有做好实验的愿望。

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具有尊重事实,专心致志,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习惯──实验前有预习的习惯,认识仪器的习惯,实验过程中有严格按规范操作的习惯,认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的习惯,手脑并用、随时思考的习惯,爱护仪器、注意安全和整洁的习惯,并养成用实验手段研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兴趣──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追求,具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品格──树立为科学献身,为人类造福的远大理想,培养为科学真理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优良品格。

以上我们提出的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分层次的要求,是对实验教学的总体要求。

具体到每一个单元、每个实验不可能都达到这些要求,应当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提出适当的明确具体的实验教学目标,且易于操作,便于实施。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我们对实验教学中提出的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层次要求中,前三个层次是达标性的,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最后一个层次是发展性、提高性的,是对实验能力的较高要求。至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实验素质、实验素养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是长期的,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每个实验中加以训练和培养。

二、实验考试的内容

为了发挥考试对实验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实验考试的内容应与实验教学目标一致,应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其重点应加强对学生选择仪器、组装仪器、使

用仪器的能力的考查,并渗透实验习惯的考查。

(一)实验原理的表述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实验课题运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阐明实验的理论根据,其中也包含有对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同定性实验的设计思想的考查。

(二)实验器材的选取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实验对象及各测试项已确定所需器材的名称、规格、数量,能否装配、调试仪器,是否会使用有关工具观察、测量和读数,其仪器的选取是否适当,装配仪器的布局是否合理等。

(三)实验步骤的设计和编排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实验对象,测试项目和使用的器材,设计编排实验步骤,其实验步骤的编排是否科学有序,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技术细节是否严密可行,方法是否得当。

(四)动手操作的熟练程度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熟练,对现象的观察是否准确,数据记录是否正确,表格的设计是否简明清晰,处理偶发事件和排除故障是否机动灵活。

(五)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实验对象和所测量的数据找出普遍特征,形成规律或验证某些规律,能否依据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数据的取舍、计算、制表、填表、读图、作图等)分析数据,能否根据对数据的分析推断出合理的结论,能否从观察的现象中导出定性的结论,能否恰当地用文字或数字表述和报告实验结果。

(六)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实验方法的研究考查学生能否分析测量工具和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能否在教材范围内找出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或故意设计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或提供一些不够精确的数据,请学生辨析和纠正等。

以上各项考核内容,可根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作适当的选择。每次考核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多次考核的结果应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达到实验教学目标的程度。

三、实验考核的方式

(一)试卷型

它是由教师把实验的基本理论、观察和操作技能,根据实验教学

目标编成试题,组成书面试卷,由学生进行笔答,从答卷的成绩评判学生实验能力的高低。这种考核方式简单易行省时经济,但这种考核方式没照顾到实验考试的特殊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水平。

试卷型考核方式,实验试题的编制是个关键,编得不好,易导致教师上课讲实验,学生考前背实验的不良后果。因此,在选择和编制试题时,除做到与实验教学目标一致,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区分度外,还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尽量在与实际操作技能有关的问题方面进行命题。

(二)操作型

它是由教师根据操作领域的教学目标进行命题,学生按试题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观察或辅以“口试”,然后,按评分标准记录、评定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注意了实验考试的特殊性,实践性强。只要组织得当,命题合理,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但这种考核方式工作量较大,也受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且评分主观,随意性大。

(三)试卷和操作结合型

教师根据实验教学目标进行命题,由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完成试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按事先制定的评定量表和观察量表,进行适当的观察和记录,然后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我们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于小规模的实验考试,就实践性和可行性来说,这种考核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它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对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并能对学生达到实验教学目标的程度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四、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为笔试部分和操作部分。

(一)笔试部分

以传统回答试卷的方式进行。笔试部分主要考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操作规程、设计思想、误差分析等。其试题可以编制成问答题、选择题、图解题、计算题等。

(二)操作部分

1.观察技能的考查

可以通过用实物演示、幻灯、投影、播放录像等方式进行。根据目标要求,观察部分的考核内容可以向学生显示具体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记述观察到的现象,或指出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判断现象变化的原因;也可以向学生显示具体的测量仪器或器材或实验装置,让学生说出仪器的构造、各部分的作用,读出仪器显示的数据,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图示,或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指出操作中错误的地方,发现实验操作中疏漏的步骤或违反规则之处等。

2.操作技能的考查

让学生按指定的要求,选择器材,组装仪器;按指定的要求对实验装置进行调试,使之达到规定的状态;或按实验课题要求,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操作和读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在此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有关问题。检查学生实验步骤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表格设计是否简明,操作是否规范熟练,数据记录是否可靠,数据处理方法是否得当,结论是否正确,回答问题是否全面正确,并检查实验操作完毕后器材放置、整理的程度。

考试前,教师可根据操作领域的教学目标,编好若干实验操作题,并提供一定量的仪器设备,在学生全面准备的基础上,由学生抽签进行考核。试题要突出典型实验,题目的形式可以是操作式,排除故障式,读取数据式,设计实验方案式,选择仪器进行测量式等,题目按名称、仪器、要求等栏目,写成卡片并编号。评分原则主要看其过程是否规范,主要的标准要求是否达到。

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进行实验考核,都要保证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此,在进行实验考核时,首先要明确规定考核的目标、内容、范围、要求、形式、步骤及评分细则;其次,对于操作型实验考核,要根据操作领域的行为目标和内容,准备好必需的仪器、用具等实验材料。第三,实验命题要注意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要突出典型实验,要强调对实验理论和技

能的全面考查。第四,要围饶考核目标进行命题。对于试卷型实验题应根据考查目标,结合常用题型的特点,合理选择题型。第五,要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讲评。

应该指出,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是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中关于实验教学的测量与评价研究的新课题。近几年来,在理论上确立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中心问题之一。但应该看到,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与制定和实施的可操作性之间也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制订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评价体系,仍需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结合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提高和完善。

第三篇:浅谈CAI与中学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CAI与中学物理教学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冲击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手段的提高。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对物理教学过程、课堂信息量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将产生较大影响,在物理实验教学和辅助课堂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加强教师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合作开发适应中学物理教学的软件是充分发挥CAI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作用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物理教学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很多中学配备了微机室、专用多媒体教室,建立电教中心,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打下了硬件基础。如何认识CAI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CAI 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是摆在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拟就CAI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影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拙见。

一、CAI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在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CAI辅助中学物理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应用CAI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在物理科的学习中学生由于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而对物理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阻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情趣,但应用CAI 技术就可以直观的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应用CAI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比如,机械运动中的相对运动、回声测距、透镜成像等。对初中学生就很难接受也很难描绘清楚。就相对运动的内容我们即可应用计算机来演示空中加油的情景和等速救护的过程,配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从声音、图像全方位的感受,如置身于其情景,直观地掌握该节的内容。

应用CAI可以实现动静的相互转化。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物理现象出现的时间极短,当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时,该过程就已经结束。学生就理解不了其中的本质,给教学带来困难。如平抛运动我们就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把其运动全过程拍下来,然后进行制作,利用计算机可反复操作,使学生认识其过程,同时还可以利用它的某一时刻的静止画面来解释它下落时的特点。教学中的难点就容易突破,省时方便。

应用CAI能够实现从微观向宏观转移。由于条件限制,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像原子物理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不深刻、记不住。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的三维动画的进行动态的模拟演示。

如图,把中子、铀核等用不同颜色区别,让中子撞击铀核,伴随着一声巨响,看到裂变过程。当学生受此振撼时,其内容自然记忆深刻。

因而,应用CAI让枯燥的物理理论得以升华,形象而又直观的过程感染了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加崇尚科学,因为科学有无限的魅力。

2、应用CAI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于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也应培养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料,及物理学的发

展情况,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上电学课时写例题、画图例的时间更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显示文本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十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于学生眼前。由于使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也大大缩短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这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3、应用CAI便于师生间双向交流。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CAI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对某个物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双向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可见,应用CAI于中学物理教学,有助于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给我们教学顺利的转轨提供一种模式。

二、CAI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结合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CAI在物理学科中大体可应用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辅导教学等三个方面,下面就这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1、计算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最直接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也是计算机实现辅助教学功能的主要场所。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兴趣及求知欲,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正迁移。

(1)利用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式教学

常规教学中,教师了达到应试目的,一般都把教学对象定在中等

程度学生身上,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两头”,造成优秀学生“吃不饱”,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差的学生“消化不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局限于应试教育,不能因材施教,抑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而“人-——机”交互式教学,计算机可利用学生各自的记忆及理解水平,及时地判别各个学生的可接受程度,随后据此向不同学生传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整个交互式学习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反馈学习,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计算机的因势利导下,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到了怎样学习的本领。

(2)利用计算机模拟课堂演示实验。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动画功能及有关外设可以解决许多用常规手段难以表达或可见度低的实验,如有关波的实验(波的独立性、波的干涉和衍射等)、透镜成像(成像原理、演示物体靠近或远离透镜时,像的动态变化等);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放大微观世界,采用“放慢镜头”模拟外部环境变化等手法来演示分子动理论、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如碰撞过程、物体微小形变)、气体状态变化等一些实验。这些画面清晰、直观并且可以瞬间定格、重复播放,既减少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又使学生理解快、记忆扎实。

2、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教学

(1)学生实验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不但可以达到理论联系的效果,而且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及想象创造能力。但传统的实验效果却跟上述目的相差甚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按部就班地做实验,不能充分调动思维造成的;而利用计算机进行学生实验的模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手脑并用,发挥其想象创造能力。比如高一学生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就可以用模拟型教学,学生通过计算机,在机器的要求下边思考边选择实验仪器,组建模拟装置,自己设定钩码的质量,观测不同条件下的模拟结果,选择数据处理等。通过这种教学,不仅引导和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拓宽思维的环境。

(2)课堂验证性实验中的应用

验证性实验不但能直观地验证各种规律,避免纸上谈兵,且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养成用实验手段探索自然规律的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如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引用气垫导轨,定量证明守恒定律,但美中不足的是教师需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来写加速度、速度这些中间值的演过程。如果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处理,可使教师抛开演算过程,快速得实验结果,使课堂更加紧凑。

3、利用计算机辅导教学在计算机中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如果学校的计算机是以网络形式存在的,则可在小范围内开展对某一课题进行讨论式教学,即教师预先确定讨论题目,随后让学生上网自己寻找感兴趣的或自己不懂的内容,再邀请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最终得到答案。当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这种方法为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集体合作精神打下了基础。

三、目前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偏差

目前,大多数学校只有教计算机的教师懂计算机,其他任课教师对计算机知之甚少。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因素,一是领导认识有问题,对计算机发展将引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决策的失误;二是部分物理教师对计算机存在恐惧感,认为计算机太复杂,学起来太麻烦。或者忙于日常教学,各类文化进修,突击性工作等,无暇顾及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导致一些物理教师不努力探索;三是用于物理教学的课件制作相对繁琐,部分课件使用不能得心应手,使一部分教师心存烦感。由此,CAI在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普及。

(2)、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

虽然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一部分地区和学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评优课时,为了达到“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的要

求,才临时请人帮助自己做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软件或一点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由于物理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了解甚少,操作又不熟练,课件的设计、制作还需求人帮助,因而使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解放教师,反而成了教师一种负担,使得教师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敬而远之。

(3)没有体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文本、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它可以将文、图、声、像融为一体,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极大地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但是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用它来放一段录像,或放一段音乐,或出现一些文字内容,充其量只充当一回录像机或录音机或投影机,其质量和效果远远比不上单独的录像机、录音机和投影机。因此,虽然计算机具有多种媒体功能,但不能取代其他媒体,只把它当作单一的媒体使用,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达不到最佳效果。

(4)用计算机教学取代教师教学

计算机教学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个工具。把它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后,虽然教师一部分作用将由它的一部分功能代替,比如:将单凭教师的讲述改为多媒体的演示:将部分师生的语言问答改为人机交流等等。恰当合理地运用计算机确实能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替代的,这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为怎样教、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如何用好计算机关键在教师。另外,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应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教学中是否使用计算机应取决于教学目的和组织教学的需要。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媒体的中介作用不可混淆,计算机只能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先进的媒体与其它传统媒体优化组合,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尤其是难点。

(5)大部分物理教师计算机技能滞后

大部分物理教师都能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也有运用计算机的积极性,但由于对计算机的性能不掌握,操作不规范,出现很多失误,甚至造成干扰。另外,由于运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课件。目前现成的课件多由实际教学经验计算机专业人员制成,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本身由于受计算机水平的限制,自制课件又不那么理想,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解决的对策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先进技术,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计算机应用于教育,使教育技术信息化,将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迫使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技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只要我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其优势,教育改革和前进的速度就能大辐度提高。

(2)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门新的教学技术,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自己会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工作除要求教师自学之外,最发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培训,对于教师将来的深造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学校应当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指导,为提高物理教师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做点工作。

(3)通过教研提高物理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是加强计算机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基本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途径,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方法。

搞教研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抓科研课题实验,通过“实验——学习——实验——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二

是通过一些透明度比较高的群众性教研活动的开展,像多媒体开放日、计算机评优课、课件评比展览等活动,推动物理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4)发挥教师才能,合作开发软件

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求物理教师在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对计算机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实际制作课件时,除了物理教师个体自身的钻研外,最好请计算机教师帮助将界面做得更好,音乐教师帮助使配乐更悦耳,美术教师帮助使画面更优美,集思广义,可以各展所长,互为补充,使课件制作效率大为提高,以期在实际运用中获得最佳效果。不过,在课件制作完成后,要通过试用来发现缺点和不足,根据反馈信息对课件进行修改,最终使课件更趋完善。

进展的前沿,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技巧,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谈得上做好教育工作。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

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

马山县片联初中韦光动联系电话:*** 邮编530616 【摘要】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冲击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手段的提高,而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它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多媒体辅助教学对物理教学过程、课堂信息量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物理实验教学和辅助课堂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加强教师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已是目前急待解决的事。

【关键字】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模拟实验

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教学不断的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即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因此,把多媒体技术

引进到教学中去,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在物理科的学习中学生由于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而对物理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阻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情趣,但应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直观的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应用多媒体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大的动画功能及有关外设可以解决许多用常规手段难以表达或可见度低的实验、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气体状态变化等一些实验。这些画面清晰、形象直观并且可以瞬间定格、重复播放既减少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又使学生理解快、记忆扎实。如机械运动中的相对运动、回声测距、透镜成像等,对初中学生就很难接受也很难描绘清楚。就相对运动的内容我们即可应用计算机来演示空中加油的情景和等速救护的过程,配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从声音、图像全方位的感受,如臵身于其情景,直观地掌握该节的内容。又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可通过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总之,让

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的目的。

(二)应用多媒体能够实现从微观向宏观转移。

由于条件限制,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像原子物理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不深刻、记不住。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的三维动画的进行动态的模拟演示。把中子、铀核等用不同颜色区别,让中子撞击铀核,伴随着一声巨响,看到裂变过程。当学生受此振撼时,其内容自然记忆深刻。因而,应用多媒体课件让枯燥的物理理论得以升华,形象而又直观的过程感染了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加崇尚科学,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大课堂的信息量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于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也应培养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料,及物理学的发展情况,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上电学课时写例题、画图例的时间更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显示文本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十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于学生眼前。由于使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也大大缩短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这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三、利用多媒体构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均是实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理、化、生课堂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做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若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

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由此可见,通过多媒体与中学理科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四、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偏差

目前,大多数学校只有教计算机的教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其他任课教师对计算机知之甚少。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因素,一是教师认识有问题,对计算机发展将引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缺乏了解和认识;

二是部分教师对计算机存在恐惧感,认为计算机太复杂,学起来太麻烦。或者忙于日常教学,各类文化进修,突击性工作等,无暇顾及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导致一些物理教师不努力探索;三是用于物理教学的课件制作相对繁琐,部分课件使用不能得心应手,使一部分物理教师心存烦感。由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普及。(2)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虽然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配臵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一部分地区和学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评优课时,为了达到“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的要求,才临时上网搜索自己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软件或学一点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由于物理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了解甚少,操作又不熟

练,课件的设计、制作还需求人帮助或求助网络,因而使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解放教师,反而成了教师一种负担,使得教师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敬而远之。

(3)没有体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文本、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它可以将文、图、声、像融为一体,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极大地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但是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用它来放一段录像,或放一段音乐,或出现一些文字内容,充其量只充当一回录像机或录音机或投影机,其质量和效果远远比不上单独的录像机、录音机和投影机。因此,虽然计算机具有多种媒体功能,但不能取代其他媒体,只把它当作单一的媒体使用,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达不到最佳效果。

(4)大部分物理教师计算机技能滞后大部分物理教师都能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也有运用计算机的积极性,但由于对计算机的性能不掌握,操作不规范,出现很多失误,甚至造成干扰。另外,由于运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课件。目前现成的课件多由实际教学经验计算机专业人员制成,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本身由于受计算机水平的限制,自制课件又不那么理想,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解决的对策

(1)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门新的教学技术,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自己会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工作除要求教师自学之外,学校自发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培训,对于教师将来的深造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学校应当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指导,为提高物理教师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做

初三物理课程教学计划

初三物理课程教学计划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一) 一、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二)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三)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五)进行思想教育 物理教学必须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物理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

八年级物理教学大纲

八年级物理教学大纲: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义务教育的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物理课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获得观察、实验的初步技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对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的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 (一)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 选取基础的、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比较广泛的知识,是今后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生活所需要的预备知识,既要有形象生动的感性内容,又要有初中学生能够理解的理性知识。选择教学内容还应注意有利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 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要注意选取与物理知识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理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要以初中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适当介绍与物理有关的能源、环境等重要社会问题和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物理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和取得这些成就中的作用,并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三) 难易适度、负担合理 初中物理的程度和分量,应该难易适度、负担合理,使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经过努力可以学好,并留有余地,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否则工作将是盲目的。同样,从事物理教学工作,首先应该明确它的目的、要求,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又是物理教学的归宿。这章我们就讨论一下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主要内容有: §1.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2、物理课程与课程标准 §1.3、物理教材 §1.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一、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的确定不是任意的,是有一定依据的,其依据主要是三方面:(一)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社会需求、人的发展要求的反映) 首先,它必须服从于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因为局部的、下位的目的任务的确定应该服从上位的、整体的性质和任务。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概括地讲: 性质:基础教育,不是升学教育,不是选拔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 目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 这里的“素质”主要包括: “思想道德素质”:爱国、集体主义、公共道德、诚实、有责任感; “科学文化素质”:有知识、智能发展好、学会探究、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劳动技能素质”: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 根据“素质教育”这个总目标,任何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确定,都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为前提。当然,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侧重。物理学科教学更多的是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理解这个“前提”很重要,它可以让我们比较全面地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比如,这三十多年来,我们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的确定和理解经历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教给方法学会探究——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的发展。就是在这个前提指导下。这三种教学目标不仅说明教学要求的提高和全面,更深层次讲是教学价值取向的不同。 “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目标是“结果”取向的;“教给方法,学会探究”的教学目标是“工具”取向的;“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精神”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文化”取向的。一个人如果有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是一个理性的人;是一个严谨的逻辑严密的人;一个会探究的人。但是,如果他不了解科学的本质,没有科学精神,那么他很可能是个非常机械的人,只讲理性、迷信权威,不敢质疑,甚至可能会以一种迷信的态度对待科学,养成人云亦云的不良习惯。这是有科学知识,但没有科学文化的表现。 例如: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评价:普遍讲起来,中国留学生兴趣比较窄,胆子比较小(《读者》2000,18,36),所谓胆子小,是指对权威性的东西不敢挑战,对一些有“正确答案”的观点不敢质疑,生怕自己错。这就是对权威的迷信。而美国学生就不同,他们兴趣比较广泛,想什么,问什么,不怕权威,比较自信。这也反映了对科学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总之,中学物理教学目的任务的确定、理解要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前提,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仅仅是教给多少知识,它还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等。 (二)理科学的基本特点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15篇)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15篇)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课改有关精神,扎实推进新课程实施,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课改为契机,以课堂高效为抓手,深入扎实开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围绕学校、教研组工作的要求具体开展备课组活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共计九个班,有学生540多人,通过上学期期中、期末成绩和上课情况来做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优秀生少,低分人数较多。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不够灵活,听课不认真,下课缺少复习。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普遍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课任老师的依赖性太强。八年级共计十个班,有学生600 多人,但学生刚接触物理,对物理充满好奇。 三、本学期奋斗目标: 1、以学生为本。备课组以学生的实际为切入点,集体探讨一种学业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2、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抓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轻松快乐高效地学习。 4、知识与能力并举,在教学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强化能力。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钻研教材教法。 每次备课活动确定主讲人,并轮换制。集体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各章节课时数;集体研究每节课、每个实验、每次作业、每次测验。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认真做好定时定点的集体备课学习活动。每周五上午第三节课作为定时的集体备课学习活动时间。每次备课时间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真领会二期课改的理论核心,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确定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落实到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和突破方法等。 2、加强听课,评课活动 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经常性的相互听课,每节课后老师们相互交流这节课的感受,提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注意事项,提出教学中应增减内容的建议,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重点和教学难度的突破,以使教学更有效更科学合理,使教学质量得以充分有效的提高。1学期要至少听10节课。 3、做好周周清、单元测验卷、月考卷的命题、阅卷、分析、讲评工作。 分析:每周五备课组活动时,对本周周周清中学生的易错题进行反馈、分析。单测和月考后也是如此。 讲评:重点讲试卷上学生困难大,不会做及易错的题目,在讲解了思路和做法后,配以同类题目的巩固练习。 4、课件充分共享 将个人有的文字资料和声像资料以及在网上查到的有价值的资料都提供给组内其他老师。 5、积极参加参与校内外的教研活动 参加教研活动是向其他老师学习的好机会。因此每个老师必须积极参与市、区教研活动,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程目标 1、每两周集体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交流各自的看法,提高对新课程理解运用的水平。 2、选用学习的理论书籍有:《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物理》、《教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心理指导》等,以较高专业水平驾驽教学工作。 3、明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制定的根据与意义,紧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根本”的两条教学主线。

初中物理课程总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 ●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 习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知 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 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在实践中有提高效率的意识; ●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能 产生兴奋感及成功感,能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养成尊重事 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 感与责任感。 二、分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认识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家的事迹与成果,了解历史上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及其对科

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3.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学习从收集的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及不断改进的意识; 5.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能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 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尝试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主要目标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主要目标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是课程改革计划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我认为物理教师特别是乡村中学物理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缺乏,二是传统思想对教师的束缚。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思想转变难。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向我们一线的物理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放弃旧的教学思想,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成功进行物理课程改革的起点。如果我们不能学习融合新的教学思想,那么课程改革将不能实施,或实施结果与原先的理想相差甚远。 2.教学实验条件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没有丰富的、合适的课程资源,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就很难变成中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我所在的乡村中学实验条件差,教学资源非常缺乏,学生可动手操作的实验太少,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单纯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对实验步骤了解得不透彻,对其中的原理不能深入理解,达不到实验的效果。

3.课程培养目标错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没有重视学生特长的培养,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一味地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差。物理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得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课程实施中,强调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但乡村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自主性不强。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书本的指导与提示,难以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与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改进途径 针对以上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途径: 1.教师教育。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操作者,其思想理念的更新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教师把握新课改理念,提出如下四条建议。(1)重视一线物理教师的培训,各学校或各地物理教研组应大力开展观摩教学与有指导性的教研活动,有效带领物理教师转变教学思想。(2)加强学校和教师的对话。学校要合理安排与教师的交流,鼓励教师讲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3)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实验器材的开发。根据乡村中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的同时,物理教师可自制教具,合理开发身边简易器材进行实验,同时可以调动学生自制学具,发动学生探究、收集资料、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15篇

初中物理教学方案15篇 初中物理教学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为推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抓好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紧紧围绕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优等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是物理的开始学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获得必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根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开展其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建立自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继续强化分组实验的教学。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也可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增加每个学生动手的时机。 3、在规定方案时间内根本完成八年级物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愿望都能够提高。 三、现状分析: 本届初二年级共有6个班,两位物理教师,上学期这个年级的总成绩非常好,学生总体根底优秀,故要保持原有成绩切进一步提高,压力非常大。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2、详细分析学生的情况,编制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反响、稳固练习,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3、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多讨论一些相关课题,多钻研教材,以较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和别人成功的经验,探索适合我们学习情

况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5、加强听课教研活动,教师间要互听互评,取长补短,不断改良教学。 6、勤于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7、课后辅导要因材施教,辅导对象重点放在困难生和优等生上,坚持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特别是对困难生要耐心解答其疑问,点拨思路,以便使困难生能够完成作业,不断进步。 8、加强课堂练习,及时反响信息,改良教学,学生练习要即时上交、批改、评析。 五、进度安排用主备分工 第1——3周《引言》、《声现象》 第4——7周《物态变化》 第8——9周《光现象》、期中复习 第10周期中复习及考试 第11—14周《光的折射透镜》 第15——17周《物体的运动》 第18——19周期末复习 六、教研活动安排: 除了参加区、市直安排的活动外,其它周次本组成员在总务办公室参加备课组教研活动,主要交流互听课的反反响情况、上周的教学反思,讨论下周的备课内容。 初中物理教学方案2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那么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根底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568 学分:3 适用专业:物理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生必修课程。它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把物理学、教育心理学、哲学、教学理论和物理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系统地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实践。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教学技能(包括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的教学和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内容和结构,了解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与思维规律,理解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2)通过学习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掌握演示实验及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了解物理复习的方法; (3)通过学习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掌握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掌握备课、说课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中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物理教学的内容与结构 课程、教材理论与结构方法物理学科的特点与结构中学物理课程的内容与结构中学物理教材的体系与结构 3.物理教学心理分析 教学心理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素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师生的心理素质 4.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5.教学方法论 教学方法的概述近代教育史中教学方法的两大流派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和综合运用改革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中学物理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应体现中学教育的总目标,并为总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中学教育(基础教育)的目的、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考虑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关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将在第二章、第三章分述),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概括为: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高尚品德.正如《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1990年修订本)中所规定的: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要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知识、能力、兴趣、品格这四个方面的任务,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掌握基础知识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也是完成后三个任务的出发点.培养能力是目标,只有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预期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激发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教育形成高尚的品格.对中学生学习物理来说,培养兴趣使之转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更是中学物理教育成败的关键和主要标志.而兴趣的培养和优良品格的形成,作为非智力因素不仅能促成前两个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下面作一简要分述. 一、掌握基础知识 中学物理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中学生能接受的最常用、最基础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包括升学和就业两方面的需要)和参与现代生活打下基础. 确定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不能以高一级学校的教材为依据;也不能把那些就业需要的职业技术性的课题都放进来.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在知识选择上必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选择那些最普遍、最基本、最有代表性和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例如科技与现代生活所需要的预备知识,形象生动的感性内容,能理解的理性知识,按照学生的现有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潜力加以组织,确定中学物理教学的结构体系,包括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与具体要求.在处理物理基础知识时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不要把知识单纯看作物理科学的现成结论,而应该把它看作认识过程的结晶,是人类历代无数次探索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结论,而且要让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方法. 第二,重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例如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生产中的应用,与能源、环境保护等重要社会问题有关的新成就,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等等. 第三,教给学生的物理学基础知识,要分清主次,掌握重点,突破关键,千万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基础知识一般分为三类:重点知识;重要知识;一般常识. 1.重点知识 重点知识是在物理学知识体系中占有最重要地位、在进一步学习或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必需、而且学生能够接受的那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初中阶段学习的二力平衡、密度、压强、电功率等概念,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规律;高中阶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一、物理核心素养的意义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物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1.基础知识掌握: 学生要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以及基本原理。例如,学生要了解质量、力、速度等基本概念,掌握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熟悉电路基本原理等。 2.实验观察能力培养: 学生要通过实验来观察、测量和分析物理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学生要具备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他们需要掌握物理问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科学思维培养:

学生要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他们需要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和探索,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 5.科学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要培养科学实践的能力。他们需要学会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能正确使用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 6.科学伦理意识培养: 学生要培养科学伦理的意识。他们需要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尊重科学事实,避免科学欺骗和伪科学思想。 三、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2.实践教学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3.探究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第一篇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亭留在初中的认知水泙.定性问题较多,xxx的思惟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 很高,很多学生以为物理就好学,从而清视物理的学习.但实际上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很大的梯度性,因此上好初、高中跟尾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2.教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讨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罗辑思惟能力、抽象思惟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全盘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陪养学生的物理青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陪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任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琛刻令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体实施素质培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题. 2.任真钻妍教材内容,琛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妍究学生的思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性趣爱好等茵素.要依剧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妍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陪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惟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题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

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惟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妍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题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萘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最初要积极陪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性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连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惟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镪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镪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陪养的基础. 4.加强教研妍究,题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要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变成科学全天下观.要充分利用现代培育技术手段,题高培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5.学习新的培育教学理念,真正把359教学模式落在实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与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学、我要学、我好学、我一定要学好. 6.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陪养.实验探讨的过程,有利于陪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惟方法方式的陪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进度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时间是从20xx年8月10日开始到20xx年2月5日,去掉13天军训和休憩及长假,共有教学周22周,教学内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范文5篇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范文5篇 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范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领会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本学期我们理化生教研组工作,将认真执行学校和教研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并继续参加各科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达到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而且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努力提高本组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总之我们将立足于课堂教学,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地将理化生教研、教改、培训等工作做好,作出成效来。使教研活动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每位教师、服务于课堂的基本理念。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理化组教师共有14人,本组教师起点较高,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开展有了较高的认识,自觉性、主动性均较高,活动的开展得以较好的落实。 三、工作目标: 1、继续深入新基础理论,强化创新意识,争取在观念和实际行动上有质的突破。 2、注重教学常规的管理,关注“家常课”、“随堂课”研究,强化组内教师的质量意识,并配合教导处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且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3、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着力教研级建设“四个一”(学习一篇文章;说、听、评一节课、探讨课题的一个方面;抓住后继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备课组长的职责,规范备课组备课研讨要求。增强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并认真搞好主题教研活动,真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继续开展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部分学科的竞赛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围绕我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初三年级学生的具体实际,以探究性教学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提高学生本事为目标,开展上学期初三物理教学工作。 二、学情及教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学习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可能不如上学年,学生两级分化严重,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掉队,对此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努力,引导学生增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引导,尽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另外本册书重点是力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所以学生的实践探究本事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与坏,所以在学习中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本事的引导和培养。同时因为是初三,在确保优生更优的同时,主抓边缘生,为考学人数的增多做最直接、最有效的铺垫。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要探讨和研究的资料有七章:包括了热学、电学知识。前两章热学的学习注重了对热学的学习方法,实验探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计算本事的考查与培养。同时本学期的学习也恰是中考中的重点及难点。本学期的物理教与学是很关键的一学期,把握好本学期的教法与学法,把握好教材尤为重要。 四、初三物理教学目标 1、掌握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2、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 3、能运用物理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4、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资料相对初二来说较难,所以,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一样的学生进行不一样的训练,同时要帮忙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本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高师物理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包含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中学物理教学及评价等内容,是一门横跨中学物理教育理论及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旨在提升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理论的同时,着力促进教师教育综合技能。 二、教学的目的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使职前教师能够具有物理教育基本理论素养,同时对新课程理念、目标及内容等具有深入的理解; (2)通过教材解读使职前教师从多维度理解中学物理教材,具备初步的教材处理能力; (3)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论解读,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实践训练,使职前教师初步具备中学物理教师应有的教师教育能力。 三、教学原则 (1)使学生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理论相关理论,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 (2)使学生在具备较好理论素养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升其教师教育综合能力;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时数为36学时。其课程体系及教学安排主要如下:

五、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模块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12课时) 第一讲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国外主要国家的中学物理课程结构的特点; (2)了解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研制历程; (3)理解中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4)理解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 (5)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技能实训; (6)能从课程理论的视角探析新课程及其实施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我国中学新课程学习领域及中学物理课程的结构; (2)理解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相关要求; (3)理解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知识内容的结构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如何将所学的课程标准相关理论用于教学实践; (2)针对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剖析案例、提出案例改进思路。 第二讲中学物理探究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理念及目标; (2)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及评价过程; (3)了解课程标准中对探究式教学的要求; (4)能基于新课程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并能运用于物理教学实践。 教学重点: (1)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实施过程及实施策略; (2)了解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模式能从不同视角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3)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教学难点: (1)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用于教学实践; (2)理解探究式教学模式,并能运用于物理教学实践。 模块二新课标教材与教学实践(12课时) 第一讲中学物理教材分析及案例评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课标要求下的中学物理教材的结构及功能; (2)了解新课标教材的特点,知道如何使用新课标物理教材; (3)知道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过程的一般模式,能结合理论指导教学设计;

中学物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中学物理教育的目的 班级:12物理C班姓名:刘瑞学号:124090183 摘要:在一个人的中学习时代或多或少都要接触到物理的学习,学习物理学生有什么目的和意义呢?对学生来说,明确它的目的和意义能激发学习的潜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老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的有的放矢。从而让物理这门课程更加有效的开展。本文通过对中学物理教育目的和意义的讨论,明确中学物理教育的任务。 关键词:中学教育、物理学、目的 1.中学教育的特点 中学教育包含初级中学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初级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少年应该接受的培养基本素质的教育,着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高级中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知识的合格中学生,并未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准备,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学教育包括初级中学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初级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中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适龄少年必须接受的培养基本素质的教育;高级中学教育是经过初级中学分流后进一步打好基础的普通教育,在全面提高素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特长。总之,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其中关键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任务。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使整个社会面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才有可能使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向着共产主义的方向衍演繁荣地发展,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铺平道路。反过来说,只有每个人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又具有全面发展的才能并能充分施展,全民族的素质才能逐步提高;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一系列切实提高的措施,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这正说明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要为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创造社会条件,否则个人的努力就缺乏保证,教师水平、教学过程与教材的质量也难以一代一步稳步提高。总之,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两个方面。这里的"全",既是指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各方面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又是指教育的对象要面对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导致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一句话,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而提高全民族素质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归宿。只有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根本目的,才有可能制定出一整套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力措施。 2.物理学的主要内容和中学物理内容的特点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简称物理。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现在,物理学已成为自然科学中基础的学科之一。物理理论通常是以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大量严格的实验验证的物理学规律被称为物理定律。然而如同其他很多自然科学理论一样,这些定律不能被证明,其正确性只能靠着反复的实验和观测来检验。中学物理内容重要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一些物理的思维方法,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迁移应用。 3.中学物理教育的目的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精选5篇)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篇1 一、教学计划的描述: 这学期继续用PEP 《必修二》,共三章,分别是第一章《曲线运动》,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时,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基础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了解物理学对科学进步和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和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了解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物体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思想和思路,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3)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能够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问题。 2、流程和方法: (1)学习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3)通过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4)质疑、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渴求,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具有坚持真理、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相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3)有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与他人交流自己意见的愿望,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有团队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平抛运动》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单元第一节:描述物体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征。 第二节和第三节:讲述了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合成与分解,并利用这种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单元一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了匀速圆周运动和离心现象的实例。 第一单元第七节: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知识; 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四、五节:学习天体运动中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六节:学习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二、三节:谈工作和权力; 第四、五、六、七节:讲动能和动能定理,引力势能;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 (二)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三)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它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玻璃杯、硬纸片、试管一根、长约两米的玻璃管一根、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一个、镊子一个、注射器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一套、打火机一个。 学生:皮碗(每两人一对) 四、教学方法 (一)示范法:教师给出示范,进行具体操作演示。 (二)谈话法:师生间进行交流对话。

(三)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通过主动探究 获取新知识。 小组讨论法:学生围绕主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如右图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压强? 生:受。 师: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 生:各个方向。 师: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引入新课 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地 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提问:浸入空气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大气 产生的压强呢? 请学生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出示课前已经抽好气的马德堡半球,让学生使劲拉但不开,打开气阀,球内进入空气后却很容易拉开。 师: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