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管理办法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管理办法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管理办法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医院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学术竞争力的骨干人才,为今后申报上海市各级人才计划提供强力支撑,医院特设立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第二条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培养计划是我院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是构筑院学科人才高地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完成医院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的基础。

第三条凡符合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申请条件且没有得到过本计划资助的在医院在职员工均可提出申请。

第四条本计划以项目形式申报,采用个人申请,专家评审考核,院部审定公布的方式进行遴选。

第五条本计划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以自由选题形式开展的学科前沿探索和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

第二章申请条件

第六条后备学科带头是指在某一学科、专业技术领域从事过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及发展前景,通过本计划的培养,有望成为相关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本院科技工作者。

第七条申请者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曾经或正承担市部级、局级以上课题的负责人;

2、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

3、曾经或正承担校、局级人才培养计划者;

4、某项医疗技术处于市内先进水平的医疗技术人员或优秀留学归国人员;

5、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不少于2篇;

6、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之和达5分及以上;

7、其他特别优秀的学术骨干。

第八条医疗、医技系列申报者一般应获得硕士学位、护理系列申报者一般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并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第九条申请者应是受理申请当年1月1日年龄未满40周岁。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

第十条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培养计划每年申报评选一次。

第十一条医院科教处受理申请并组织专家对申请者及其项目进行考核评审,经经院部审定批准后,正式列入医院后备学科带头培养计划的申请者将予以公布。

第四章管理与考核

第十二条列入医院后备学科带头培养计划的人员将获得专项经费资助5万元/年,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3年中必须完成3~12个月的国外专业培训一次。经费按年度拨款,专款专用;获得资助者由院部与受资助者所在科室及受资助者签订合同,由医院科教处对资助项目进行跟踪管理。

第十三条培养计划一旦立项,项目的开展及经费管理将按照《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科教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科研计划课题制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实行。

第十四条受资助者必须认真开展科研工作,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及总结报告;所在科室有支持并督促受资助者认真开展科研工作,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及总结报告的权力与职责;终期考核时必须有2~3篇SCI论文发表或获得厅局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医院科教处负责解释。

广州干部疗养院广州第十一人民医院简介

广州市干部疗养院(广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简介 广州市干部疗养院建院1962年,直属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处级事业单位,位于黄埔区(原萝岗区)岭头鸡啼山下,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院区依山傍水、植被丰茂,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广州市少有的天然大氧吧和人文养生地,现为是市医保和公费医疗的定点单位、全国健康管理基地、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联盟(中国)研发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保健疗养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广州市诚信建设示范单位、广州市花园式单位。 广州市干部疗养院现有一支素质精良的医护专业队伍,600余张医疗休养床位,有西门子128层螺旋CT 机、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DR,全数字化飞利浦、西门子、GE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等价值8000余万元的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诊疗设备。在现行的主检医生负责制、“基础+统筹”体检项目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拓展并完善了心理健康服务、慢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病前期、糖尿病前期健康管理等)、女性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中医健康管理、体质监测与运动康复项目。 以业务精湛的医护队伍、水平先进的医疗设备、日趋科学的健康管理、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为依托,广州市干部疗养院为广州市直机关在职与退休公务员、市离退休副省级以上干部、广州地区“两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医疗保健、体检休养及心理健康服务,年接诊量可达6万人次。 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通过50多年来的文化积淀,广州市干部疗养院初步实现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朝着标准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立足华南、面向全国,广州市干部疗养院将不断夯实基础、拓展服务,为服务对象和各界人士提供更加优质、温馨的健康管理、体检休养服务。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管理办法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上海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培养和选拔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特设立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第二条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是上海市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是构筑上海市人才高地核心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建设上海市高素质科研梯队等人才工作计划的基础。 第三条凡符合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申请条件且没有得到过本计划资助的在沪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杰出科技工作者均可提出申请。 第四条本计划以项目形式申报,采用个人申请,单位审核择优推荐,专家评审考核,科委审定公布的方式进行遴选。 第五条本计划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资助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以自由选题形式开展的学科前沿探索和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尤其是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开展的此类合作交流项目;项目经费还可用于支持出版此类研究成果的学术著作。 第二章申请条件 第六条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是指在某一学科、专业技术领域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或对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发展有较大影响,被国内外同行公认有创新性成果或业绩者;或掌握某一学科、专业技术领域能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并对上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者。 第七条申请者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国家“973”、“863”等重大重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一级子课题负责人; 2、国家、中央部委、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或者科研骨干; 3、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 4、上海市自然科学领域重点学科带头人; 5、市科委优秀启明星和市、部委办人才计划重点资助者; 第八条一般应获得硕士以上学位,并具有教授或相当于教授级的专业技术职称。 第九条申请者应是受理申请当年1月1日年龄未满50周岁。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 第十条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每年申报评选一次,采用网上发布,集中受理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申请者在“上海科技”网填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人才计划)》,在线打印后连同有关附件材料,报送所在单位审核推荐。网上填报并提交成功、报送的书面材料签章齐全且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文档内容一致的申请为有效申

区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为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修养、课堂教学水平,造就一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以“让教师与时代一起进步,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现状分析: 我镇现有区级骨干教师20人,其中17人在教学的第一线,1人为教导主任,1人为德育主任,1人为科研主任。为了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的发挥其辐射作用,特制定培养计划如下: 二、培养目标: 1.培养骨干教师尊师爱校,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改革意识。 2.培养骨干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教学的发展趋势,熟悉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基本技能。 3.提高骨干教师学科的专业素养,提升新理念下学科教

学水平,创新教学设计,为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4.通过培养,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学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成为我校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示范能力的典范。 5.促使骨干教师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提升自己,带动我校教师队伍,实现学校教师共同成长的远景。 三、主要举措: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学年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在骨干教师中实施“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每位骨干教师至少精心准备一堂生动精彩的公开师范课。 3.“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骨干教师管理考核办法

骨干教师管理考核办法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的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为充分发挥其示范表率和指导带动作用,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骨干教师队伍,根据县教育局骨干教师认定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总则 1、本办法旨在加强我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向专业化、名师化发展,使得全校教师在现有基础上普遍有所提高,成为较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师资队伍。 2、本办法包括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的职责与待遇、考核与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3、本办法考核细则的制定倾向于一线教学人员。 4、骨干教师的履职由学校管理考核,待遇由上级任命部门支付,学校可另行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 二、职责与待遇 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积极承担并圆满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带头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在本学科领域进行较为积极的探索实践,保持学科教学水平领先;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和手段的不断提升,并帮助同学科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与心得,参加上级组织的论文、课件、教学方案设计的评比活动,或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 骨干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待遇与职责应相统一。骨干教师在充分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应获得相应的荣誉和待遇;若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其相应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有权根据其履职情况扣除其部分津贴直至取消其荣誉和待遇,用于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一)骨干教师的职责 1、“学科带头人”应认真履行下列职责: (1)每学年主持或参加一项县级或县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医苑新星培养计划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管理办法 1 培养目标 为加强本院优秀青年临床医师培养而实施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是本院人才建设的组成部分,每年选拔若干名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培养以固定导师(一般为学科带头人)在临床和科研一线带教为主要方式,经过3年有计划的严格培训,使他们成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科研能力的人才,为形成新一代医学专家队伍奠定基础。 2 组织领导 计划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具体日常工作由医院科教处负责落实。 3 选拔范围和条件 3.1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对象面向全院所有临床、医技及护理学科进行选拔。 3.2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申请者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3.2.1 申请者当年1月l日未满35周岁,临床、医技系列申报者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护理系列申报者一般应具有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学历。 3.2.2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医德高尚,治学严谨。 3.2.3 具有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 3.2.4 对本专业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有较深厚的基础,具有发展潜能。 3.2.5 有较好的外语基础,有较强的吸收消化新技术的能力。 3.2.6 主持有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并能在3年内完成的课题。 3.3 青年人才培养对象所在科室必须能切实保证按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并且能切实保证提供优秀导师(一般为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在临床或科研一线固定带教。 4 申请和评审程序 4.1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以3年为一培养周期,按照本人申请、科室推荐、公平竞争和择优选拔的原则,由专家评审、公开选拔,次年1月开始实施。 4.2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申请表格包括申请者基本情况、研究课题情况、科室推荐意见。申请书填写内容应准确无误。 4.3 评审 4.3.1 初审: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根据选拔条件对申请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者进入复审。 4.3.2 复审: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开展评议和组织面试。有关专家根据“评人为主”的原则,先对申报资料进行全面评议,择优选出对象参加公开答辩,通过申报人对本人情况及所提各项技能的答辩,由评审专家根据申请者的思维能力、具备的知识基础、实际操作能力及发展潜力进行评

2010年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

2010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 常见死因的现况研究 学生:饶澄学号:063065 指导教师:张丽娟 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2006级本科生预防医学实习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病人死亡率及常见死因,初步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以寻求防治对策,降低危重病患者死亡率。方法利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病历信息表”对2010年入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SICU的319例病人(男性189例,女性130例)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吸烟饮酒史、诊断、慢性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SICU住院天数、手术、机械通气、发生医院感染及首末次检验结果等,经过统计分析,了解该院SICU死亡率及常见死因。结果本次共调查病例319例,死亡222例,死亡率为69.4%,常见死因是脑部疾病(27.0%)、MODS (11.7%)、肺炎(10.8%)。SICU患者病死率与患者的年龄、出科诊断类型、体格检查有关(P<0.05)。结论目前SICU患者病死率较高,年龄、出科诊断类型、体格检查结果与SICU 患者病死率相关。尽早进行重要器官功能监测与保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一条降低SICU 患者病死率的好思路。 【关键词】:SICU 常见死因危险因素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auses of death in the SICU in the whole year of 201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SICU patients in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the initial mortality rate of SICU patients and the common cause of death, discusses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order to seek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gravely ill patients, and to further regulate the treatment of SICU references. Then reduce mortality. Methods: Use the table made by ourselves(medical information form of SICU), Through the medical history 0f 2010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SICU of 319 patients (189 male and 130 female),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such as age, sex, smoking, drinking history, professional diagnosis, basic chronic diseases, APACHEⅡ score, SICU days in hospital, surger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so on,hospital costs, and the result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s when the patients are into and out of the section, and to analyze the common causes of death of the SICU patients. Results: 319 cases of 222 patients died, and Mortality was 69.4%.the common cause of death was brain disease (27.0%), MODS (11.7%), pneumonia (10.8%).The mortality of SICU patients is related with age, type of departmental rotation diagnosis, physical examination (P <0.05). Conclusios:patients in SICU with higher mortality at present, the age, type of departmental rotation diagnosis, physical examination, affect the mortality. monitoring and protecting the functions of important organ as early as possible, setting indiidualized treatment is a good idea to reduce mortality. 【Key words】SICU,common cause of death.,risk factor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管理考核方案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管理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健全和规范我校的市、区级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二、考核对象 在职、在岗的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经区教委重新考核审定的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以及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 三、考核办法 .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由区教委、进修校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考核。 .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考核评价由区人力社保局进行考核。 .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照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考核标准,原则上市级学科带头人考核标准与区学术技术带头人相当,市级骨干教师考核标准与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相当,由学校进行考核。 .学校考核的人员,其考核工作由校长室统领,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抓,教科室负责材料核实并作出初评,将考核结果报校长

办公会审定。 .考核时间为每学年一次,由上级主管部门考核的各类人员的考核结果,学校得到正式通知后予以公布,由学校考核的人员其考核结果在每一年的12月份公布。 .经过考核,等次被确定为“优”的,学校按相关文件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市、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人民币500、300元; 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人民币500、300元; 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人民币600、500 丿元。 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在周期内考核等次均在“合格”以上的人员,在年度考核、职级晋升、评先评优方面予以优先资格。 .经过考核,等次被确定为“不合格”的,相关主管部门将作出取消资格的处理,有政府补贴的将终止发放,不再享受相应荣誉的一切待遇。此外,学校还将取消其三年之内的年度考核优秀、职级晋升和评先评优的申报资格。 四、考核内容及标准 ?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标准 .遵纪守法,模范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 规章制度。分值5分。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2013年9月——2015年8月) 一、情况分析 我园现有专职教师名(名为非编教师,占%),其中高级教师2名,占 %;一级教师5名,占 %;二级教师5名,占%; 未评级教师13名,占%;本科学历人,占多少,大专学历人,占%。可见,我园师资队伍的构成是一支以新教师为主,成熟型和骨干型教师为稀,结构比例严重失横。在教师的教学资质、教学经验较为薄弱情况下,难以应对实施新课程带来的极大挑战,缺乏主力型的教学骨干,尚未形成一支合理的骨干培养梯队。因此,加强对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师全面实施二期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三、培养目标: 培养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责任意识强、服务意识强、业务能力强、反思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成为推动幼儿园发展的中流砥柱。 四、培养任务: 两年内培养区级教学能手1名,学区级骨干教师2-3名,园级骨干教师4-5名。 五、培养平台: 骨干培养梯队层级培养对象培养平台 区级教学能手幼儿园高级教师 职务 区中心组培训活动;聘请专家定期指导教育教学;提供机会,参加市级、区级各类专题研讨、听评课活动。 学块级骨干幼儿园一级教师 职务聘请园外有资质教师带教,定期指导教育教学; 参加区青年中心组的培训和学习;提供多种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 园级骨干幼儿园二级以上 教师职务有园内高级教师带教;创造条件,积极提供各类外出学习与培训的机会。

小学骨干教师管理考核办法

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 一、总则 1、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的教师,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为充分发挥其示范表率和指导带动作用,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骨干教师队伍,根据省市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2、本办法旨在加强我校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能使我校教师队伍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更大提高,成为较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师资队伍。 3、本办法包括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职责与待遇、考核与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4、国家、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由学校管理,履行职责。待遇由上级任命部门支付,校级由学校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 二、职责与待遇 4、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待遇与职责要相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积极承担并圆满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带头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在本学科领域进行较为积极的探索实践,学科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保持领先水平;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能够独立完成或组织完成学科的现代化课件的制作和应用,并帮助同学科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与心得,参加上级组织的论文、课件、教学方案设计的评比活动,或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 5、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职责 (一)学科带头人应认真履行下列职责: (1)、主持或参加一项省、市(区)、校级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2)、承担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或带头参与某学科研究,并富有成效。 (3)、每年至少撰写教学论文一篇。 (4)、每学年承担一次市、区(校)级示范课,并参与师资培训工作。

学科带头人考核办法

学科带头人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校教学带头人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队伍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示范指导作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本办法考核对象为全校在职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二、考核组织 考核由学校学科教学带头人考核小组组织,成员学校领导成员及教师代表。 三、考核形式 学科带头人考核分学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实行“分散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每年一考,两年一聘”的动态考核管理办法。学年度考核学科带头人由学校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量化、切合学校实际的可操作的考核方案来进行;任期考核每两年一次,各学科带头人进行任期述职的汇报。 四、考核内容 学科带头人考核内容分学科带头人考核期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和资格取消情形两部分。 学科带头人考核期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学科带头人应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任教课程必须与原申报专业相符,每学年任课时数应达到规定的课时数,

3、学科带头人有义务根据需要由市、区教育局人事部门安排跨校上课。 4、学科带头人的业务活动必须无条件服从教研部门的统一调配,学校创造条件予以支持。 5、学科带头人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必须随时接受其他教师进课堂听课。 6、学科带头人应认真承担培养新教师任务,两年内至少培养1名新教师成为业务骨干教师,同时有计划、有目标地指导1-2名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力争尽快把他们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科带头人资格自然撤销: 1、教育思想不端正,滥编滥发教学辅导资料,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 2、热衷第二职业,搞有偿家教的。 3、品行不良,有参与赌博、体罚或变相体罚、侮辱学生的行为的。 4、受到区级以上有关部门通报批评或警告以上处分的。 5、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6、学科带头人退休或离岗退养的。 7、未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擅自离岗的。 五、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二种。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为现代型优秀教师。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我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提出如下实施计划: 一、培养目标: 使培养对象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培养对象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促进他们形成学科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使他们在各方面尽快达到市名师和市学科带头人等评选规定的条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力争做到。 具体目标如下: (一)师德: 培养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依法执教,使全体教师具有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二)教育观念:

具有较为扎实的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基础,并能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教育实践。 (三)教育教学能力: 具有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较好的教学业绩,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独立撰写具有相当价值的论文。 (四)反思与自我发展: 有自我发展目标与计划,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改进和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强。 二、培养内容: 我校将根据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从师德建设、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特色、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落实培养内容,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营造氛围,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课程改革实验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三、骨干教师候选人选评选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有敬业奉献、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管理办法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医院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学术竞争力的骨干人才,为今后申报上海市各级人才计划提供强力支撑,医院特设立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第二条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后备学科带头培养计划是我院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是构筑院学科人才高地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完成医院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的基础。 第三条凡符合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申请条件且没有得到过本计划资助的在医院在职员工均可提出申请。 第四条本计划以项目形式申报,采用个人申请,专家评审考核,院部审定公布的方式进行遴选。 第五条本计划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以自由选题形式开展的学科前沿探索和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 第二章申请条件 第六条后备学科带头是指在某一学科、专业技术领域从事过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及发展前景,通过本计划的培养,有望成为相关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本院科技工作者。 第七条申请者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曾经或正承担市部级、局级以上课题的负责人; 2、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 3、曾经或正承担校、局级人才培养计划者; 4、某项医疗技术处于市内先进水平的医疗技术人员或优秀留学归国人员; 5、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不少于2篇; 6、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之和达5分及以上; 7、其他特别优秀的学术骨干。 第八条医疗、医技系列申报者一般应获得硕士学位、护理系列申报者一般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并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评选管理办法

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 评选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一支专业建设能力强、结构合理、富有敬业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院教学工作纵深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一、基本条件: 1、学科、专业带头人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从事班主任3年及以上。 3、专业课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 4、学生评教系部前40%,教学工作质量考核系部前40%。 5、连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产假除外),每学期平均工作量不低于10节/周。 6、无重大教学事故和违法行为。 二、具体条件: 申报前三年,学科带头人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两条,申报专业带头人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三条。 1、指导或参加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的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 2、优质课比赛省级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包括信息化教学)。 3、主编校本教材参评获奖或经学院批准正式出版本专业主编的教材,参编省级以上通用规划教材。 4、主持完成省级精品课程。 5、主持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材教学资源库

建议与改革,并举行过某一项改革建设工作的专业培训或讲座。 6、所任对口升学成绩列全院前三名(以班级为单位,按本科录取率排名)。 7、经学院批准备案,与企业合作技术攻关、设备改造、发明专利并产生较大效益(以证书为准)。 8、市级专业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首席技师、技术能手。 三、评定程序: 1、个人申请,填写滨州市技师学院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申报表,并提供左证材料和原件、复印件。 2、教务处牵头成立评定机构,通过资格审查、量化排序、投票环节确定人选,报院长办公室。 3、经院长办公会审核通过后公示,由院长颁发聘书。 4、此项工作每三年评选一次,更高级别的此项业务称号原则上从已获得此项资格的教师中择优推荐。 5、在具体条件中,某一项条件特别突出并且给学院带来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可审请破格申报资格。 四、管理与待遇: (一)管理使用。 1、此项业务称号有效期三年,期满需进行复评,复评与初评条件、程序原则上相同。 2、弄虚作假者三年内取消参评资格。 3、学科带头人原则上每门课程2人左右,专业带头人原则每专业3人左右,若某一专业无满足条件者,可空缺。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的方案

曙光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为适应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建设一支观念先进、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影响,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制定曙光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一.培养制度 教师是立校之本,只有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而骨干教师又是学校师资队伍中的中流砥柱。为了更好地构建我校教师发展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理力并举”的管理宗旨,凸显“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情育人、主动发展”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名师工程,通过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力争让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成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型教师。从而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目标 加强骨干教师网络建设,构建有效骨干教师—区优青、学科带头人—市优青学科带头人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念,道德素质高尚,业务精湛,教学成绩优秀,开拓创新,科研成果有名的特色名师,到2020年。培养出两名左右县级优青,两名左右的正学科带头人两名左右的市骨干教师。 二.骨干教师评价标准 1.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思想端正,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爱护学生。 2.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能规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举

止言行堪为师表,师德满意率95%以上。 3.有系统扎实的教学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效果好,班级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各项活动走在同学的前面,每学期至少一次被评为“校优秀班级”。 4.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每学年能撰写发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论文。在教育教学改革教材,教法研究等方面有一定造诣,承担的示范校项目或科研课题,有计划,有过程,有阶段总结和调研报告。 5.备课能力强,能根据学生特点,灵活处理教材上课能够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三.选拔方法 制定和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及考核方法,建立骨干教师档案,继续实施骨干教师认定和考评制度,给教师创造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机会,通过听课、说课、评课及综合评定等几个环节认定校级骨干教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培养一个,逐步形成我校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氛围带动全校教师积极进取。 四.培养方法 开办骨干教师培训班。 学习内容:《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走进新课程》等 学习形式:以自学为主,辅以集体辅导,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

上海各大医院-(按科室排名)

上海各医院排名(按科室排列)科室神经外科 排名医院研究机构擅长治疗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脑瘤、脑血管病、脑外伤的外科治 疗 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颅内肿瘤显微外科、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颅脑外伤的诊治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西部) 听神经瘤、颅内血管病以及脊髓病变外科治疗 科室肿瘤科排名医院研究机构擅长治疗 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头颈肿瘤、胸部肿瘤、乳腺肿瘤、胃癌根治术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肿瘤科室眼科排名医院研究机构 擅长治疗 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喉科专科教学医院 视网膜脱离、角膜病、角膜移植、 人工晶体、青光眼、眼眶肿瘤、眼肌屈光、眼底病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视网膜脱离、角膜病、角膜移植、人工晶体、青光眼、眼眶肿瘤、眼肌屈光、眼底病 科室心血管病专科排名医院研究机构擅长治疗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脏瓣膜置换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冠心病搭桥术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附属瑞金医院 各类心血管疾病 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全军胸心外科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 心脏瓣膜置换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冠心病搭桥术 4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科室耳鼻喉科排名医院研究机构 擅长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 耳鼻喉科药理基地、上海市中西医结 合鼻病中心 耳显微外科、鼻窥镜手术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西部) 耳显微外科 科室骨科排名医院研究机构擅长治疗 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颈椎病、手部功能重建、关节置换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伤骨科、骨质疏松症、关节置换 院 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肿瘤、骨关节损伤4黄浦区中心医院 石氏伤科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中医伤科科室神经内科排名医院研究机构 擅长治疗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脑瘤、脑血管病、脑外伤的外科治疗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脑瘤、脑血管病、脑外伤的外科治疗 3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失眠症、帕金森病、小儿厌食症 科室妇产科排名医院研究机构 擅长治疗 1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中美合作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试管婴儿成功率居国内领先生殖内分泌、妇科肿瘤、中西医结合妇 科、试管婴儿 2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生殖内分泌、妇科肿瘤、中西医结合妇科、试管婴儿3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常见病、疑难病4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妇科常见病、疑难病5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 院 妇科常见病、疑难病 科室烧伤科排名医院研究机构擅长治疗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重点学科 大面积烧伤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全军烧伤中心、国家重点学科大面积烧伤科室儿科排名医院研究机构擅长治疗

2020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实施细则doc-参照模板

1 目的:为贯彻《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买印鉴卡管理规定》及卫生部颁发的《关于医疗机构购买、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等文件规定,规范本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及使用,防止药品的流失。 2 范围:在院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 责任者:涉及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的人员。 4 制度: 4.1 定义: 4.1.1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 4.1.2 精神药品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和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根据精神药品对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4.2医师必须掌握医疗用药原则,根据病情需要,正确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严防病人成瘾。 4.3药剂科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必须按最新发布的《条例》、《管理规定》、《规定》及《通知》等有关精神进行采购、管理和使用。 4.4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只限于医疗、教学、科研需要,医院制剂制备含有麻醉药品的制剂,需当地SFDA 批准方可自行配制,未经批准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配制。 4.5执业医师和药学技术人员经考核合格,分别取得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和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我院开具和调剂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处方。 4.6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病历。 4.6.1 病历范围:医生必须为癌痛、中、重度非癌性疼痛的患者另写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病历。 4.6.2 病历样张:在医院原有的普通病历上加盖“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病历”章。 4.6.3病历和知情同意书:由门诊预检台保存。 4.6.4病历的收取:药剂科专窗发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收取病历,并审核资料的完整性(病历和专用处方的完整性;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4.6.5病历的交接:由门诊药房每天与门诊预检台签字交接。 4.7药剂科及医疗科室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必须认真执行“五专”制度: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用帐册,专册登记;对第二类精神药品专人负责、专柜保存、专用帐册、按月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严格保管,合理应用,杜绝滥用。五专的具体要求按《条例》办。 4.8使用麻醉药品、第一、二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 4.8.1处方样张: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处方右上角分别标注“麻”、“精

外聘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

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了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促进我院的快速发展,学院决定从校外高等院校、行业、企事业单位聘请一批专业技术职务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作为我院的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基本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学术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治学严谨。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科研经验、活跃的学术思想、稳定的研究方向、领先的学术水平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能够带领本专业学科其他成员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建设和规划。 3、来自高校的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来自行业的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应具有行业高级职称并获“国家级大师”等荣誉称号,来自企业的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应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 二、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基本职责 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职责是指导帮助所属系(部)或教研室进行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具体职责如下: 1、提交对学院专业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本专业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的分析报告。 2、协助系(部)或教研室制订专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指导教研室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参与本专业学科的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

3、参与和带动本系(部)成员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 4、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每年3月左右)提出所在系(部)招聘人才计划的建议。 5、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年轻教育教学与管理骨干1~2人。 6、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每月至少来校一次,且每次不少于3小时参加学校或系部的有关专业建设等教研或学术活动。 7、每年为我院教师或学生举行较高水平的专业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含专业技能展示)2次以上。 三、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管理 1、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由系(部)或教研室推荐,报教务处汇总,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由学院聘任。 2、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应填写《登记表》,连同个人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或国家大师证等复印件一式两份交至院人事处、教务处存档。 3、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实行聘任制,每届聘期为2年。 4、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日常管理由教务处负责,所在系(部)具体负责,系(部)应保持与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密切联系,及时告知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参加学院或系(部)有关重要会议,为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5、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在校期间的食宿,由后勤处妥善安排。 四、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待遇 1、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每来校指导工作一天津贴为:教授600元,副教授500元。学术报告酬金另计。行业专家比照执行。 2、学院对外聘专业学科带头人根据我院教学工作需要参加国内专业建设研讨会议等交流与合作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支持外聘专

中小学2020-2021学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文档

2020 中小学-21学年骨干教师培养计 划文档 Contract Template

中小学-21学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 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 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深入、细致的为“计划”,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何 种称谓,这些都是计划的范畴。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中小学20xx-20xx学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xx大文件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国家省市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规定,大胆走教育创新之路,科教兴校之路不,努力开创我校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为实现“名校出名师,名师出名校”的发展思路特制定本计划。 二、培养宗旨 实现“名校出名师,名师出名校”的发展思路。 骨干教师现状: 我校现有在职教师158人,本科4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1%,大专以上学历131人,占教师总人数的97%,18人本科在读,4人

大专在读。中高19人,中一级教师5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58%。党员26人,市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教师19人,占全校人数的12.6%。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区级骨干教师在全区的知名度不够响,在区以上上公开课的几率较低,缺乏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后备。骨干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够强,满足于现状的、局限于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较多,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较少,教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 三、培养目标 1、积极培养名特优教师,三年内争取市级以上的教师人数达30名,区级以上达8名。 2、每一位骨干教师要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走主动发展之路。 3、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观念新,手段先进,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创新性的工作,带头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4、在校实实在在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养措施 1、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 2、领导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善于发现人才,有计划地加以培养。 3、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多一点学习机会,让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