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1、受限空间作业的定义 定义: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 如:公司的各种设备内部(炉、塔、釜、罐、仓、池(泡菜)、槽车、管道、烟道等)、人孔、储存罐和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等 目的:1)消除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危险 2)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3)落实危险预防措施和控制办法 应用范围:本规范应用于彩客化学有限公司所有受限空间的作业活动 动火作业的流程: 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现场检查→气体检测→个人防护→系统隔离→开始作业→作业完成后清理现场 1.1 物理条件: 1.1.1 足够大到员工可以进入从事指定的工作 1.1.2 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 不能自如进出 1.1.3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1.2 危险特性: 1.2.1 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有害气体,受限空间狭小,不利于气体扩散 1.2.2 作业环境复杂,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1.2.3 受限空间的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 1.2.4 存在任何其他已识别的严重安全或健康危害 1.2.5 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2、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类型 受限空间作业的事故类型包括中毒、窒息、火灾、爆炸、淹溺、坍塌、化学腐蚀、触电等,其中以中毒和窒息为主。

2.1 中毒:受限空间内产生或积聚的一定浓度的有毒气体被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人体中毒事故。常见的有毒气体有,氯气、光气、硫化氢、氨气、氮氧化物、氟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煤气(主要有毒成分为一氧化碳)、甲醛气体等。一定浓度的这些气体被吸入后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 窒息: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息。可导致人体产生窒息的气体称为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一般分为两大类。 1)单纯窒息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水蒸气等,这类气体的本身毒性很小或无毒,但因它们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大大降低,吸入这类气体会造成作业人员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导致机体缺氧而窒息。(亦称缺氧,如图) 2)化学窒息性气体 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等气体,能使氧在人的机体内运送和机体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所以窒息性气体中毒首先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定向力障碍,呕吐,嗜睡,昏迷,抽搐等。如图示: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材料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培训教材 姓名: 培训时间: 年月日 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七月

一、有限空间作业基本知识介绍 1、有限空间 指封闭或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常规作业场所,自然通风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其中密闭半密闭设备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纸浆池(井)、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指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罐)、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2 有限空间作业 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1 企业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2 有限空间危害、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a)作业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通风不畅,照明不良,工作人员出入困难,不利于工作监护和施救; b)作业空间内湿度较大,易发生电器设备设施漏电触电事故; c)作业空间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疲劳; d)存在酸、碱、易燃、易爆、有毒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气体和蒸汽、烟、尘等或存在缺氧或富氧环境,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e)作业场所位于地下时,受地质条件影响,存在冒顶、坍塌等危险有害因素; f)作业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或机械施工时,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g)作业场所位于交通道路上时,存在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h)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令第80号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检测】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 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 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5ppm)。未经检测合格,严 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2、【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 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通风】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 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防护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 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要求。 6、【应急救援装备】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 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 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资料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常识 一、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三)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 1.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 1.硫化氢。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

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1.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 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 3.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点击等。 —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一)检测 1.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的原则; 2.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 ); 3.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4.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5.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一、有限空间定义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及监督暂行规定》第二条第二款对有限空间的定义: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及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种类: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

⊙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最为典型 ⊙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有限空间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也会导致缺氧窒息事故发生(按照国标要求,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应为19.5%-23%)。 ⊙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机械伤害、火灾、坍塌、冒顶、粉尘爆炸等。 四、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对有限空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乡镇或村里的私营小企业、小作坊最为典型) (二)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不重视、不到位。 没有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制订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作业应急管理制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三)没有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没有组织学习并履行

有限空间培训安全知识记录内容

有限空间培训安全知识记录内容 一、定义 1、有限空间是指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和城市(包括工厂)的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以及农村储存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 2、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息。 3、毒物侵入机体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 4、有限空间内氧的浓度应保持在19.5% - 23.5% 。 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作业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 2、作业前进行30分钟以上通风,设置风机或风管进行空气置换; 3、利用便携式氧浓度分析仪测氧,氧浓度达到19.5%以上后再进行作业; 4、现场安全警示隔离、悬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制定落实应急防护措施、设专人监护; 5、作业人员穿戴工作服、配戴防护口罩、现场配置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经现场培训合格后作业; 6、槽、罐内照明电源使用36伏安全电压; 7、进入槽、罐内作业人员腰部系好安全绳索,交监护人控制,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监护人立即将受伤人员拽出,如无法拽出要立即穿戴好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伤者救出,采用人工呼吸先期对

受伤人员进行急救。 8、如发生触电事故监护人迅速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立即将受伤人员拽出,如无法拽出要立即穿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伤者救出,如触电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使伤者就近卧于硬板上或地上,采用人工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现场急救。 9、迅速拨打医疗急救电话送医(8210120)并向车间调度(8828188)汇报。 10、执行有限空间作业保命条款:受限空间作业:实施危险告知、条件准入,条件具备作业,不告知、条件不具备不作业; 三、有限空间作业五条规定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最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目的 为使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熟知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 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增强预防事故和应急 处理的能力,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 3、职责 安环科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人事科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培训统计和通知工作。 4、内容 4.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的对象为: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 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4.2 未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与有限 空间相关的作业。 4.3相关人员的培训记录存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档案。 4.4 培训内容 4.4.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内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使人发生中毒。如:硫化氢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氰化氢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等;也可能发 生中暑、触电、淹溺、掩埋、物体打击等危害。 在对有限空间进行初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 度的情况下,进入者必须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等同有效的防护装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监护人员必须每2分钟拖动救生绳一次,询问进入者身体情况, 出现异常应立即将进入人员拖出;严禁无防护进入抢救。

4.4.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 原则; (2)作业前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作业环境; (3)检测气体浓度并如实记录;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 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小于25ppm)。硫化氢浓度(应小于10ppm) 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 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 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4)确定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 (5)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 (6)通风;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 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在受限空间内,工人经过及开展工作的区域必须进行通风。 在受限空间内,如果进行电焊,切割,燃烧或者油漆作业,必须 使用局部的废气排放系统,降低由于这些作业而产生的可燃气体/烟雾 的浓度。 如果在受限空间内使用了局部废气排放系统,必须确保排气口要 远离主要通风系统的进气口。 通风设备尽可能安装在受限空间的顶部或接近顶部的地方,这样可 以提高通风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通风中断; 进入期间的通风不能代替进入之前的吹扫工作;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42751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 目的 为保证我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作业安全管理,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操作技能,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包括外协单位)及有限空间作业人员。 3 责任机构及职责 3.1培训机构 培训中心负责公司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监部协助负责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实施、业务范围内授课及考评工作,生产部、设备部、武保部等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授课工作。 4 工作程序 4.1培训要求 4.1.1 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 4.1.2授课人员应为安监部、设备部、生产部、武保部等专业人员及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等。 4.1.3 各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要不定期的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人员

进行培训学习。培训中心可将此项培训纳入部门内部培训。 4.2培训内容。 4.2.1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4.2.1.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4.2.1.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4.2.1.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2.1.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4.2.2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4.3培训教师管理 4.3.1授课教师要熟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法律法规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具体要求。做到认真负责,认真备课、授课,按时上、下课,严格课堂纪律。 4.3.2授课教师教案可采用统一教案或自备教案。 4.3.3授课教师要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热情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操作技能。 4.3.4授课教师根据培训内容,可深入现场进行教学和实际操作,以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3.5授课教师要服从培训部门的课程安排,严格按照下发的课程安排进行授课并保证培训质量。 4.3.6授课老师要具备一定的讲课能力。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材料2020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 姓名: 培训时间: 年月日 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七月

一、有限空间作业基本知识介绍 1、有限空间 指封闭或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常规作业场所,自然通风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其中密闭半密闭设备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纸浆池(井)、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指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罐)、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2 有限空间作业 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1 企业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2 有限空间危害、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a)作业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通风不畅,照明不良,工作人员出入困难,不利于工作监护和施救; b)作业空间内湿度较大,易发生电器设备设施漏电触电事故; c)作业空间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疲劳; d)存在酸、碱、易燃、易爆、有毒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气体和蒸汽、烟、尘等或存在缺氧或富氧环境,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e)作业场所位于地下时,受地质条件影响,存在冒顶、坍塌等危险有害因素; f)作业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或机械施工时,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g)作业场所位于交通道路上时,存在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h)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令第80号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记录

受限空间作业教育培训实施记录表BZH-JL-5.1-03 序号: 培训项目受限空间作业 前安全培训 实施 部门 安全管 理部 责任人李可时间2015.1.16 培训人王锡华培训 方式 理论授 课 考核 方式 现场 操作 地点 熟料车间 值班室 培训内容: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培训效果评估: 能够起到预期的安全培训效果,保证此次首先空间作业安全顺利完成。

受限空间作业教育培训签到表 BZH-JL-5.1-04 序号: 单位名称灵寿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地点熟料车间值班室 事项名称受限空间作业前安全培训主持人王锡华时间2015.1.16 序号被培训人部门本人签字序号被培训人部门本人签字 01 豆志贵熟料车间25 02 白学彪熟料车间26 03 杨瑞敏熟料车间27 04 常新奇熟料车间28 05 赵新民熟料车间29 06 30 07 31 08 32 09 33 10 34 11 35 12 36 13 37 14 38 15 39 16 40 17 41 18 42 19 43 20 44 21 45 22 46 23 47 24 48

受限空间作业教育培训实施记录表BZH-JL-5.1-03 序号: 培训项目受限空间作业 前安全培训 实施 部门 安全管 理部 责任人李可时间2015.1.16 培训人王锡华培训 方式 理论授 课 考核 方式 现场 操作 地点 熟料车间 值班室 培训内容: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培训效果评估: 能够起到预期的安全培训效果,保证此次首先空间作业安全顺利完成。

受限空间作业教育培训签到表 BZH-JL-5.1-04 序号: 单位名称灵寿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地点车间值班室 事项名称受限空间作业前安全培训主持人王锡华时间2015.1.16 序号被培训人部门本人签字序号被培训人部门本人签字 01 司永亮熟料车间25 02 张志栋熟料车间26 03 马玉昆熟料车间27 04 28 05 29 06 30 07 31 08 32 09 33 10 34 11 35 12 36 13 37 14 38 15 39 16 40 17 41 18 42 19 43 20 44 21 45 22 46 23 47 24 48

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静宁县恒达有限责任公司原料分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检测】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5ppm)。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

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2、【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通风】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防护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应急救援装备】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公司、项目、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能力,特制订本制度。 1、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接受“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三级不少于50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还要接受专项的安全教育培训; 2、公司安全部具体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 3、公司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4、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项安全培训,熟悉有限空间作业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5、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必须对新上岗的员工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7三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1)公司级培训不少于20学时: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有限空间分为三类: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根据工作性质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2)项目级培训不少于20学时: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电击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分为三级作业环境:进入第三级环境中作业,应对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进入二级环境中作业,作业者应携带便携式气体监测报警仪 公司可以第七条公司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车间操作员公司规定岗前培训时间为40小时。 第八条厂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学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学习 内容简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学习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有限空间作业分类及危险辨识、有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案例警示等四部分内容。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有关要点 1、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2、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主体责任 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3、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责任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制度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2)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4)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6)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专项培训 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6、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7、有限空间作业评估、审批制度

最新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精品文档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1、受限空间作业的定义 定义: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如:公司的各种设备内部(炉、塔、釜、罐、仓、池(泡菜)、槽车、管道、烟道等)、人孔、储存罐和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等 目的:1)消除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危险 2)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3)落实危险预防措施和控制办法 应用范围:本规范应用于彩客化学有限公司所有受限空间的作业活动 动火作业的流程: 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现场检查→气体检测→个人防护→系统隔离→开始作业→作业完成后清理现场 1.1 物理条件: 1.1.1足够大到员工可以进入从事指定的工作 1.1.2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 不能自如进出 1.1.3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1.2危险特性: 1.2.1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有害气体,受限空间狭小,不利于气体扩散 1.2.2作业环境复杂,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1.2.3受限空间的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 1.2.4存在任何其他已识别的严重安全或健康危害 1.2.5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2、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类型 受限空间作业的事故类型包括中毒、窒息、火灾、爆炸、淹溺、坍塌、化学腐蚀、触电等,其中以中毒和窒息为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1中毒:受限空间内产生或积聚的一定浓度的有毒气体被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人体中毒事故。常见的有毒气体有,氯气、光气、硫化氢、氨气、氮氧化物、氟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煤气(主要有毒成分为一氧化碳)、甲醛气体等。一定浓度的这些气体被吸入后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 窒息: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息。可导致人体产生窒息的气体称为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一般分为两大类。 1)单纯窒息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水蒸气等,这类气体的本身毒性很小或无毒,但因它们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大大降低,吸入这类气体会造成作业人员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导致机体缺氧而窒息。(亦称缺氧,如图) 2)化学窒息性气体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课件学习资料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课 件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一、有限空间定义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条第二款对有限空间的定义: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种类: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 ⊙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最为典型 ⊙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有限空间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也会导致缺氧窒息事故发生(按照国标要求,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应为19.5%-23%)。 ⊙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机械伤害、火灾、坍塌、冒顶、粉尘爆炸等。

四、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对有限空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乡镇或村里的私营小企业、小作坊最为典型) (二)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不重视、不到位。 没有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制订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作业应急管理制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三)没有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没有组织学习并履行告知 没有制订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没有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四)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没有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没有对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五)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和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没有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不熟识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没有定期进行演练,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在发生事故后,往往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扩大。 四、典型事故案例 (一)2015年8月28日10时,常德安乡众鑫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厂房废纸制浆车间地上1#浆池发生一起较大中毒窒息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99.3万元。

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从业人员嘚安全培训教育,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公司安全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人事部门负责安全培训嘚登录工作。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 第四条公司应当进行安全培训嘚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公司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限空间作业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嘚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嘚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嘚能力。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嘚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嘚安全培训 第五条公司必须对新上岗嘚员工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嘚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第六条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工段)、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公司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公司新上岗嘚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车间操作员公司规定岗前培训时间为40小时。 第八条厂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四)有关事故案例等。 第九条车间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嘚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嘚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嘚处理; (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嘚使用和维护; (六)本工段安全生产状况及单位内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嘚措施及应注意嘚安全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嘚内容。 第十条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嘚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三)有关事故案例; (四)其他需要培训嘚内容。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

有限空间安全常识 1.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称为有限空间作业。 2. 2014年9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第69号令),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第69号令)“五必须五严禁”内容: 一是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是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是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是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五是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4. 涉及或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作业人员(简称“有限空间四类人员”)要进行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的培训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未经专项安全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管理和作业。 5. 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环境有限空间作业

的班组,每季度应组织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作业危险预知训练活动,并及时完善作业标准。

6. 有限空间主要分为三类:即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建(构)筑物、地上建(构)筑物。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矿井、特殊情况下的围堤和挖掘作业视为有限空间。公司重点管控的“三类有限空间”是指: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有限空间;涉及有毒有害和窒息性气体或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存在淹溺或掩埋危险的有限空间。 7. 采用管道送风时,强制通风引风区应设置在远离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异常释放的区域,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保证风源安全可靠;凡需要通风的有限空间,缺少在线通风设备设施时,应配置专门的风机、风管等通风设施。 8. 必须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规定,作业时应采取机械通风。 9.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也就是说可靠切断只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插盲板,一种为拆取一节管道。除此以外的关阀门、水封等方式均不属于可靠切断的手段。 10. 缺氧环境是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19.5%。富氧环境是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高于23.5%。硫化氢正常状态下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停留时间为8小时。CO含量不超过24ppm(30mg /m3)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