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3.4 用尺规作三角形 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3.4 用尺规作三角形 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3.4 用尺规作三角形 北师大版

3.4用尺规作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尺规作图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尺规作图的技能,能根据条件作出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能依据规范作图语言,作出相应的图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作图语言。

3、情感与态度:通过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体会对问题的说明要有理有据。

二、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7个环节:情境引入——作三角形——合作分享——基础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首先提出“豆豆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你能帮他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的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作一个三角形与已有的三角形一样呢?”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以及学过的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思考后独立回答。对于两种基本尺规作图,找两名学生板演示范,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请学生试着叙述作法,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处理身边经历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生活,并能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对两个基本尺规作图的复习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何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呢?”

第二环节作三角形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探索、研究、交流、经历利用尺规作三角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本环节学生要按要求完成三个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容:

(1)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豆豆所求助的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交流作三角形时作边与角的先后顺序,再作所求的三

角形。第一个作图教师给出作法,并演示作图过程,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第二个作图只给出作法,不演示,让学生根据已知步骤独立作出图形;第三个作图让学生自己探索作法,并独立作出图形。学生在每个作图完成后,进一步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作法?”,思考后进行操作,尝试表述作图过程,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再提出“大家画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活动目的:本环节通过分析——操作——再分析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经历从模仿、独立完成作图、到探索作图的过程,巩固尺规作图的技能,循序渐进的会书写“已知、求作和作法”。在完成三个作图后,都鼓励学生比较各自所作的三角形,利用重合等直观方式观察所作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在此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利用已经获得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说明大家所作出的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即说明作法的合理性。这实际上体现了只管操作与推理的相结合,并从中也使学生意识到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第三环节合作分享

活动内容: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开展活动。

问题(1)你都知道有哪些常用的作图语言可以用于描述作图过程(即作法)?

问题(2)我们是如何分析作图题的?它的步骤是什么?

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前一环节的实践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作图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两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对刚刚的作图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数学方法的能力;并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无论是对已完成的实践操作,还是下面的实战练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承上启下。

第四环节基础练习

活动内容:1、你能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a,b 吗?并写出作法。

a b

2、已知∠α和∠β、线段a,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使其一个内角等于∠α,另一个内角等于∠β,且∠α的对边等于a。

活动目的:对本节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特别是习题2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转换思想。并且可以从中体会“AAS ”直观操作与推理的相结合。 第五环节 拓展提高 活动内容:已知线段a ,b 和∠α,求作△ABC ,使其有一个内角等于∠α,且∠α的对边等于a ,另有一边等于b 。

做完后进一步提问:同样是已知两边及一角,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三角形呢?你从中可以感悟到什么? 活动目的:在学生现有的作图经验基础上,提出多解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两边及其夹角”和“两边及一边的对角”问题的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判别三角形全等条件“SAS ”的理解,和“SSA ”反例的印象。

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作三角形的体会,如何分析作图题,作图语言的应用以及三角形全等条件与作图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本节课的实践体验,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并与大家交流。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及表达能力,经历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快乐过程。

第七环节 布置作业

教科书P90—习题3.9-2、3、4

三、教学反思

β α α

a b a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学科:数学七年级

注意事项: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务实基础,引导学生乐 于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 3、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 实际 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 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 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 -24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用尺规作三角形--习题精选(二)

用尺规作三角形习题精选(二) 一、训练平台(每小题6分,共24分) 1.如图11-55所示,已知线段a,c。求作R t△ABC,使∠C=90°,BC=a,AB=c。 2.如图11-56所示,已知两边a,b,求作等腰三角形ABC。 3.如图11-57所示,已知线段m,n,∠A。求作△ABC,使AB=m,AC=n,∠A =∠a。 4.如图11-58所示,已知线段b,m(m>b),求作Rt△ABC,使∠C=90°,AC=b,BC边上的中线AD=m。

能力升级 二、提高训练(每小题6分,共24分) 1.如图11-59所示,已知钝角三角形ABC ,求作中线BE 、角平分线AD 、高CF 。 2.如图11-60所示,已知△ABC 。求作AC 上一点D ,使点D 到∠B 两边的距离相等。 3.如图11-61所示,已知△ABC 中的∠A 和∠B 分别等于图中的α∠,β∠,求作∠MON ,使∠MON =∠C 。 4.如图11-62所示,已知△ABC 。求作△ABC 的三边中垂线。

三、探索发现(每小题7分,共42分) 1..如图11-63所示,已知线段c,求作Rt△ABC,使∠C=90°,AB=c,AC=BC。 ∠。求作Rt△ABC,使∠C=90°,AC=b,2.如图11-64所示,已知线段b,α ∠=∠。 Aα 3.如图11-65所示,已知线段a,b,c。求作△ABC,使AB=c,AC=a,BC=b。 4.如图11-66所示,已知线段b,m(b>m)。求作△ABC,使AB=AC=b,且BC 边上的高为m。

5.如图11-67所示,已知∠A ,求作α∠的补角的平分线。 6.如图11-68所示,已知△ABC 。求作BC 边上的中线AD 。 四、拓展创新(共10分) 如图11-69所示,已知线段c 和α∠,β∠。求作△ABC ,使A α∠=∠,B β∠=∠,AB =c 。

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

第七章 三角形 【知识回顾】 练习题: 1、①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cm 和7cm ,问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②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5,问周第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③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和8,第三边长是偶数,求第三边长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④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7和17,第三边长是奇数,求第三边长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5,6,11 B 、8,8,16 C 、4,5,10 D 、6,9,14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8cm ,且三边长之比是2:3:4,则三边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为3与7,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________ 5、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_____个三角形 6、在三角形中,已知相邻的外角是内角的2倍,则它的外角为_______,内角为_________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0,则其顶角为______ 8、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度数之比为2:3:4,则对应内角之比为_________ 9、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定义:由不在______三条线段______所组 三角形 成的图形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两边之和_____第三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差_____第三边 中线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高线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角平分线____________内角和__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多边形???? ? ?????????????????????????? ????__________1________外角性质2________外角和____________三角形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具有____性,四边形__________性多边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边形n 边形内角和为__________多????????????????????????? ? ? ????? ???????? 边形外角和为____从n 边形一个顶点可作出_____条对角线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用一图形镶嵌地面的有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镶嵌能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地面的有_____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 ?? ?? ??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集锦

1、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2、(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B C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 ∠ 1=110 ° , ∠ 2=130 ° , 求 ∠ A 的 度 数 。 A B C B C

A C 3、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F A B 4、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试问∠ABC 的平分线BE 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DF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若∠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

AD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试问BE与DE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5.(1)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 线上,∠BAC 与∠D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B=60°,∠F=56°,求 ∠BDC 的度数。 A E (2)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BAD 与∠A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试问∠F 、∠B 和∠C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E A D 6.已知∠ABC 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 (1)如图,试探究∠E 、∠A 与∠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B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3.用尺规作三角形教学设计教案

《3.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 2、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作法理由. 3、在分别给出的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三角形. 4、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了解作法理由. 5、能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学习重点: 基本尺规作图 学习难点: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分析过程. 学习设计: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86~88页 (2)学具:圆规、直尺 (3)预习作业: 1、已知:a,求作:AB,使AB=a 2、已知:∠α 求作:∠AOB,使∠AOB=∠α α (二)学习过程: 1.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c,∠α. 求作:ΔABC,使得BC= a,AB=c,∠ABC=∠α. α

作法与过程: 1.作一条线段BC=a, 2.以B为顶点,BC为一边,作角∠DBC=∠a; 3.在射线BD上截取线段BA=c; 4.连接AC,Δ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给出示范和作法,让学生模仿,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做一次示范,让学生跟着一起操作,并在画完图后,让学生再自己操作一遍.而在下面的作图中,就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通过集体的力量完成,教师再给以一定的指导. (2)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α,∠β,线段c. 求作:ΔABC,使得∠A=∠α,∠B=∠β,AB=c. 作法与过程: 1.作____________=∠α; 2.在射线______上截取线段_________=c; 3.以______为顶点,以_________为一边,作∠______=∠β,________交_______于点_______.Δ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作图的过程,对可以自己作出图形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过程.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在作图过程中,是以哪个点为圆心,什么长度为半径作图.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b,c. 求作:ΔABC,使得AB=c,AC=b,BC=a. 在完成三个作图后,同学们要比较各自所作的三角形,利用重合等直观的方法观察所作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在此基础上,利用已经获得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说明大家所作的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即说明作法的合理性.

【初一数学】用尺规作三角形及三角形全等应用(基础)巩固练习

用尺规作三角形及三角形全等应用 (基础)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尺规作图是指() A.用量角器和刻度尺作图 B.用圆规和有刻度的直尺作图 C.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图 D.用量角器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图 2.如图,两钢条中点连在一起做成一个测量工件,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 △OAB≌△OA'B'的理由是() A.SSS B.SAS C.ASA D.AAS 3.(2015?邵阳一模)如图,点C落在∠AOB边上,用尺规作CN∥OA,其中弧FG的() A. 圆心是C,半径是OD B.圆心是C,半径是DM C.圆心是E,半径是OD D.圆心是E,半径是DM 4.如图,∠1=∠2,∠3=∠4,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 A.△ADC≌△BCD B.△ABD≌△BAC C.△ABO≌△CDO D.△AOD≌△BOC 5.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SA D.AAS 6.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其理论依据是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A.SAS B.HL C.AAS D.ASA 二.填空题 7.如图,AB=CD,AC=DB,∠ABD=25°,∠AOB=82°,则∠DCB=_________. 8.小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ED=FD=a,EH=b,则四边形风筝 的周长是. 9.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则作图的依据是 . 10.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用尺规作出△ABC,使AB=a,BC=AC=2a. 作法:(1)作一条线段AB=; (2)分别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C点; (3)连接、,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练习1

用尺规作三角形 一、判断题 1.只要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基本元素,就可以作出惟一的三角形.() 2.用量角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也是尺规作图的一种.() 3.已知两边和一角一定能做出惟一的三角形.() 4.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尺规作图中的最常用的基本作图之一.() 二、填空题 1.在几何里,把只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画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2.完成下列作图语言:(1)作射线_________ (2)以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_________于点B. (3)延长线段_________到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 (4)以_________为圆心,以_________为半径作弧,交_________于_________,交_________于_________. 三、选择题 1.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 A.刻度尺、圆规 B.三角板和量角器 C.直尺和量角器 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2.利用基本作图,不能作出惟一三角形的是() A.已知两边及其夹角 B.已知两角及夹边

C.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 D.已知三边 3.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 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B.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C.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和 4.用尺规画直角的正确方法是() A.用量角器 B.用三角板 C.平分平角 D.作两个锐角互余 5.作△ABC的高AD,中线AE,角平分线AF,三者中有可能画在△ABC外的是() A.AD B.AE C.AF D.都有可能 四、用尺规作图 已知线段a及锐角α,求作:三角形ABC,使∠C=90°,∠B=∠α,BC=a. (1)(2)(3) 图2 作法:1.作∠MCN=90°. 2.以_________为圆心,_________为半径,在CM上截取_________. 3.以_________为顶点,_________为一边作∠ABC=_________交CN于点A. 连结AB,则△ABC即为所作的三角形.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任课教师:学科:数学年(班)级: 本学期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力争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学习成绩 教研组长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教案附件之一粘贴在教案本上,一份上交教务处。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计算:

用尺规作三角形及三角形全等应用(提高)知识讲解

用尺规作三角形及三角形全等应用(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基本作图的常用工具,并会用尺规作常见的几种基本图形; 2.根据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掌握用尺规作三角形及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3.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练习,并初步培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 【要点梳理】 要点一、基本作图 1.尺规作图的定义 利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完成基本作图,称之为尺规作图. 要点诠释: 尺规作图时使用的直尺是不能用来进行测量长度的操作,它一般用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也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开成之前构造过的长度或一个任意的长度. 2.常见基本作图 常见并经常使用的基本作图有: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角的平分线; 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作三角形. 要点诠释: 1.要熟练掌握直尺和圆规在作图中的正确应用,对于作图要用正确语言来进行表达; 2.第3、4条基本作图,在第5章再详细叙述,本节重点叙述其他三个基本作图. 要点二、三角形全等的实际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本作图 1、作图题(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已知,∠α、∠β. 求作∠AOB,使∠AOB=∠α+2∠β. 【思路点拨】先作∠BOC=∠β,再以OC为一边,在∠BOC的外侧作∠COD=∠β,再以OB为一边,在∠BOD的外侧作∠AOB=∠α,∠AOD即是所求. 【答案与解析】 解:只要方法得当,有作图痕迹就给分,无作图痕迹不给分.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综合应用. 举一反三: 【变式】(2015?湖州模拟)请把下面的直角进行三等分.(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 (1)以点B为一顶点作等边三角形; (2)作等边三角形点B处的角平分线. 2、(2015?宝鸡校级模拟)如图,△ABC,用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C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思路点拨】以C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CA、CB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CP并延长交BA于点D. 【解析】 解:如图所示:DC即为所求.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做法,熟练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 类型二、作三角形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两个锐角 B 、至多有一个锐角 C 、至少有一个直角 D 、至少有一个钝角 2. 下列三条线段的长度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4,8 B 、5,6,11 C 、1,2,3 D 、5,6,10 3.关于三角形的边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三边互不相等 B 、至少有两边相等 C 、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D 、最多有两边相等 4.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7,则它的周长为( ) A 、13 B 、17 C 、13 或17 D 、不能确定 5.如右图,在△ABC 中,∠ACB=90°,CD 是AB 边上的高, 那么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 ) A 、∠ B B 、∠ACD C 、∠BC D D 、∠BDC 6.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有(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梯形 D 、直角三角形 7. 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5,则周长c 的范围是( ) A.1<c <9 B.9<c <14 C.10<c <18 D. 无法确定 8.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10、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 、8 C 、10 D 、12 A B C D

11.如图,图中共有_____个三角形 ,其中以BC 为一边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以∠A 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 12.如图,AE 、AD 、CF 分别是△ABC 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⑴∵AE 是△ABC 的高, ∴∠____=∠____=90°; ⑵∵AD 是△ABC 的中线,∴____=___=2 1 ____; ⑶∵CF 是△ABC 的角平分线,∴∠____=∠____= 2 1 ∠____. 1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a=3cm ,b=4cm ,那么第三边c 的长度范围是__________. 14.△ABC 的周长为12,三边a 、b 、c 之间存在关系a -1=b ,b -1=c ,则三边长a=____,b=_____,c=____. 15.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外角平分线所组成的锐角等于_________度. 16.在△ABC 中,若∠C+∠A=2∠B ,∠C -∠A=80°,则∠A=___,∠B=___,∠C=___. 17.一个三角形三个外角度数的比是3∶3∶2,则该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 18.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中线分该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 、18cm ,则底边长为__________. 19.△ABC 中,如果∠C=55°,∠B -∠A=10°,那么∠A=_____. 20.如图,△ABC 中,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E 是AC 上一点,∠A=∠B ,∠ACD=∠EDC ,如果∠AED=140°,那么∠ACD=________,∠B=_______. A B C D E F A B C D E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1、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逆用,即:a m+n = a m ﹒a n 。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3、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逆用,即:a n b n =(ab )n 。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5、零指数幂: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 6、负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1(0)p p a a a -=≠ 7、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 (注意)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9、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 (注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10、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 2 +(a+b)x+ab 。 11、平方差公式(a+b )(a-b)=a 2-b 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逆用,即:a 2-b 2=(a+b )(a-b)。 关键找准a 和b 。符号相同的是a 。符号不同的是b 简算118×122=(120-2)(120+2)=1202-22=14400-4=14396

《用尺规作三角形》典型例题

《用尺规作三角形》典型例题 例1 已知线段a 、b ,求作ABC ?,使得b AC a BC C ==?=∠,,90. 例2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0°和60°,其中60°角所对的边是3cm ,求作这个三角形. 例3 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cm 和4cm ,且3cm 这条边所对的角是30°,求作这个三角形. 例4 已知:α∠和线段c , 求作:ABC ?,使得c AB A B =∠=∠∠=∠,2,αα

参考答案 例1 分析:假定ABC ?已作出,那么应有b AC a BC C ==?=∠,,90.C ∠是BC 、AC 的夹角,本题是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直角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来作. 解:作法:(1)作?=∠90PCQ ; (2)在PC 、QC 上分别截取线段b AC a BC ==,; (3)连接AB . 则ABC ?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例2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求出所作三角形的另一个角是70°,这就变成了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其夹边来作这个三角形. 作法: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求得该三角形的另一个角是70°. (1)作线段3=AB cm . (2)以AB 为边,分别以A 、B 为顶点作?=∠?=∠70,50B A . (3)B A ∠∠、的另一边交于C 点,则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说明:由这个题我们可以知道,只要给出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个边,就可以作出这个三角形. 例3 分析:先作一个30°角,再作出它的一个邻边,只要再把三角形30°角所对的边确定了,所作的三角形就确定了. 作法:(1)作30°角; (2)截4=AB cm ; (3)以B 为圆心,以3cm 为半径画弧,交30°角的一边于C 、C '点; (4)连结BC 、C B ',得到的ABC ?和C B A '''?都是符合要求的三角形. 说明:给出三角形的两边和一边的对角,作三角形,有时可以作出两个,这也是全等三角形,不存在“SSA ”判别方法的原因.

初一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 C B A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1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14.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5.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6.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平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17.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8.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9.公式与性质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20.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1)n边形外角和等于n·180°-(n-2)·180°=360° (2)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n·180° 21.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 23) - n(n 条对角线。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在给定条件下(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的过程;(2)能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3.情感与态度:在利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学设计〗 (一)巧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第二章我们已学习过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现在回忆一下用尺规作图的一般步骤。 生:用尺规作图的步骤有:已知、求作。 师:他的回答对吗? 生:他的回答不完整,应该还有分析、作法。 (点评:让学生在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师:很好。下面大家来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生:(小组讨论后一位同学回答)已知:线段a。求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 图1 作法:(1)作射线AC;(2)在射线AC上截取AB=a。 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图2 (点评: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师:好,那如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呢? 生:已知:∠AOB。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AOB。

图3 作法:(1)作射线O′A′; (2)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 (3)以O′为圆心,以O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4)以点C′为圆心,以C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 (5)过D′作射线O′B′。 则∠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图4 师:很好,大家基本掌握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边和角是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如果给了一些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你能用尺规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满足已知条件吗?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 (二)讲授新课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如何求作这个图形呢? (师生共析:需要先写出已知、求作,然后进行分析,最后作图形,写作法。) 已知:线段a,c,∠α。 图5 求作:△ABC,使BC=a,AB=c,∠ABC=∠α。 师:假设这个三角形已作出,从图中可知,已知条件是两边及其夹角。那么我们第一步应该先作什么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如:532)()()(b a b a b a +=+?+ 5、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10253)3(=- 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m n n m mn a a a )()(== 如:23326)4()4(4== 6、积的乘方法则: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如:(523)2z y x -=5101555253532)()()2(z y x z y x -=???- 7、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a ,,0≠都是正整数,且)n m φ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如:3334)()()(b a ab ab ab ==÷ 8、零指数和负指数; 10=a ,(ɑ≠0)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等于1。 p p a a 1=-(p a ,0≠是正整数),即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方等于这个数的p 次方的倒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3.4 用尺规作三角形 北师大版

3.4用尺规作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尺规作图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尺规作图的技能,能根据条件作出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能依据规范作图语言,作出相应的图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作图语言。 3、情感与态度:通过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体会对问题的说明要有理有据。 二、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7个环节:情境引入——作三角形——合作分享——基础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首先提出“豆豆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你能帮他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的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作一个三角形与已有的三角形一样呢?”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以及学过的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思考后独立回答。对于两种基本尺规作图,找两名学生板演示范,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请学生试着叙述作法,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处理身边经历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生活,并能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对两个基本尺规作图的复习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何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呢?” 第二环节作三角形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探索、研究、交流、经历利用尺规作三角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本环节学生要按要求完成三个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容: (1)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豆豆所求助的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交流作三角形时作边与角的先后顺序,再作所求的三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及考点

B C 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练习题及考点分析 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 、B 、C 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 ,其中线段AB 、BC 、A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 、∠B 、∠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 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 一条射线. 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简称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 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 练习题: 1、图中共有( A :5 B :6 C :7 D :8 2、如图,AE ⊥BC ,BF ⊥AC , CD ⊥AB ,则△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 ) A :AE B :CD C :BF D :AF 3、三角形一边上的高( )。 A :必在三角形内部 B :必在三角形的边上 C :必在三角形外部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式运算 单项式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知识点(一)公式应用 1 、n m n m a a a+ = ? (m,n都是正整数)如= ? -2 3b b________。 拓展运用n m n m a a a? = +如已知m a=2, n a=8,求n m a+。解: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m a=2, n a=8,求n m a+ 2.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2 、mn n m a a= ) ( (m,n都是正整数)如= -4 3 6 2) ( ) (2a a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m n n m mn a a a) ( ) (= =。若2 = n a,则= n a2__________。 3、n n n b a ab= ) ((n是正整数) 拓展运用n n n ab b a) ( =。 4、n m n m a a a- = ÷(a不为0,m,n都为正整数,且m大于n)。 拓展应用n m n m a a a÷ = -如若9 = m a,3 = n a,则= -n m a_____________。 5、)0 (1 0≠ =a a;0 ( 1 ≠ = -a a a p p,是正整数)。如 8 1 )2 ( 1 )2 ( 3 3- = - = --

用尺规作三角形_教案1

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尺规作图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尺规作图的技能,能根据条件作出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能依据规范作图语言,作出相应的图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作图语言。 3.情感与态度:通过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体会对问题的说明要有理有据。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首先提出“豆豆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你能帮他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的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作一个三角形与已有的三角形一样呢?”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以及学过的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思考后独立回答。对于两种基本尺规作图,找两名学生板演示范,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请学生试着叙述作法,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处理身边经历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生活,并能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对两个基本尺规作图的复习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何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呢?” 第二环节作三角形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探索、研究、交流、经历利用尺规作三角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本环节学生要按要求完成三个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容: (1)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豆豆所求助的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交流作三角形时作边与角的先后顺序,再作所求的三角形。第一个作图教师给出作法,并演示作图过程,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第二个作图只给出作法,不演示,让学生根据已知步骤独立作出图形;第三个作图让学生自己探索作法,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 汇总 一、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Δ”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ΔABc”,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作用: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一般地,对于三角形的某一条边a来说,一定有|b-c|<a<b+c成立;反之,只有|b-c|<a<b+c成立,a、b、c 三条线段才能构成三角形;特殊地,如果已知线段a最大,只要满足b+c>a,那么a、b、c三条线段就能构成三角形;如果已知线段a最小,只要满足|b-c|<a,那么这三条线段就能构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的关系: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类: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 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