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二、名词解释

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发育是个体内在的,潜在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的特征,是身体认知,情绪,运动等各种功能有机的统一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质的改变。

4.成熟: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的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三)简答题

生长发育的分期: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

⑧成人期

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

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第二章胎儿期

(二)名词解释

1.胎儿期: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2.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三)简答题

胎儿期认知发育:①视觉的发育②听觉的发育③味、嗅、触觉的发育④记忆力⑤言语⑥学习的可能性

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二)名词解释

1.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10.立直反射:立直反射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

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多于出生后3~4个月出现,持续终生。

12.平衡反应: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三)简答题

原始反射发育顺序(看课本14个)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③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4.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抗重力伸展发育;③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

5.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①发育顺序是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②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③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

6.立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立位的姿势运动发育是由原始反射的阳性支持开始,立位平衡反应出现后,便出现了独站与步行,体现了由反射到随意运动和连续不断发育的特点。可以分为如下l0个阶段: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扶站→抓站→独站→牵手走→独走。

7.婴幼儿步行发育的特点。

①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②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③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④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⑤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⑥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

⑦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⑧站立位的膝过伸展。

8.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遵循的规律。

(1)动作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发育;

(2)离躯干近的姿势运动先发育,然后是离躯干远的姿势运动的发育;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发育;

(4)先学会抓握东西,然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

(5)先能从坐位拉着栏杆站起,然后才会从立位时坐下;

(6)先学会向前走,然后才会向后倒退着走。

第四章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

(二)名词解释

1.精细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三)简答题。

1.简述手的基本动作。

手的基本动作包括:非抓握动作与抓握动作两大类。非抓握动作包括悬浮、约束、推、压、触、勾状抓握等;抓握动作又分为力性抓握与精细抓握,前者包括球形抓握、柱状抓握及拉,精细抓握包括指尖捏、指腹捏、侧捏及三指捏。

2.简述抓握动作发育规律。

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育;由手掌的尺侧抓握向桡侧抓握发育;由不成熟的抓握模式(全手掌抓握模式)向成熟的对指抓握模式发育;由抓握物体向放开物体发育。放开较抓握更为精细,更具有目的性。

3.简述握笔姿势与动作发育。

2~6岁是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阶段。

握笔姿势发育包括:手掌向上的握笔动作发育,手掌向下的握笔动作发育,主要以拇指、食指及中指握笔的手指握笔动作发育。

握笔动作发育特征:①握笔部位逐渐靠近笔尖;②离躯干中线越近部位的活动越来越少,而躯干远端部位的活动越来越频繁。

第五章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

(二)名词解释

1.语言: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2.言语: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和产物。

6.语音:语音是口头言语的物质载体,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内容的声音。

(三)简答题

6.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阶段?

简单发音阶段:o~3个月,基本韵母发音较早,声母很少,主要是h音,有时有m音。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发音增加很多,发重复连续音节,开始有近似词的音,半岁时有的音开始有某种意义。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不同连续音节明显增加,近似词的发音增多,一定的音开始与具体事物相联系,但还没有成为“词”。

正式学话、单词句阶段:~岁,开始有指向连续音节和近似词的音节增多,能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以词代句”;但理解并不限于单词。

掌握初步的语言、简单句阶段:~岁,由单词句进入多词的简单句,各类句子数量比例:单词句占%,简单句占55%,复合句占%。

复合句发展,掌握基本语言阶段:2~3岁,单词句明显下降,而复合句上升到%,句子长度也明显增加,言语内容也更加丰富。

第六章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

(二)名词解释

1.同化:同化将自身行为或思考方法构成图式,并能够理解和适应图式的过程称之同化。

2.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状态及其相互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判断能力,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

3.陌生环境法:陌生环境法的产生不仅为依恋的分类提供了实验依据,促进了人们对依恋的具体特性及其本质的理解,而且为人们研究儿童早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儿童成长环境的实际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简答题

3.阐述皮杰亚认知发育的阶段理论。(20世纪影响最广泛和深刻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认知发育阶段理论包括: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觉和运动认识对象;②前运算阶段(3~7岁),思维的片面性和自我为中心;③具体运算阶段(8~11岁),儿童“自我中心”的程度下降,他们开始克服“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发展了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至成人),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第七章婴幼儿期情绪及其社会功能发育

(二)名词解释

1.情绪: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其产生都是与个体的动机是否实现、需要是否满足有关。

2.情感:情感情感是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是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如友谊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这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情绪状态。

(三)简答题

2.简述婴儿的情绪反应的发育特点。

(1)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婴儿初生情绪反应的产生、出现或消失、转移,都与其生理需要的是否满足密切相关,随生理需要的出现而出现,并随其减弱、消失而消失、停止。婴儿身体内部或外部引起不舒适的刺激,如饥渴或尿布潮湿等刺激,会引起哭闹等不愉快情绪,只有当直接引起这些消极情绪的刺激消除,这些情绪反应才能停止,代之以新的情绪。如给孩子喂饱或换上干爽尿布后,婴儿就会立即停止哭声,变得愉快、安静。

(2)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基本情绪反应是人类进化和适应的产物,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无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孟昭兰指出:“人类最基本情绪具有先天性”。新生儿以哭声反映身体痛苦,以微笑反映舒适愉快,这些都是非编码的,不学就会的,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因此,人们常把婴儿初生时的情绪称作“本能的情绪反应”或“原始的情绪反应”。

3.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幼儿情绪的丰富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继续分化,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情绪的深刻化是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有了许多新的需要,继而也就出现了多种新的情绪体验。在幼儿中、晚期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高级社会性情感,如友谊感、集体荣誉感等;

此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并不引起儿童情绪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可不断引起幼儿的各种情绪体验。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随着脑的发育以及言语的发展,幼儿的情绪稳定性逐步提高。首先表现为幼儿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逐渐减少;其次表现为情绪逐渐从外露到内隐。幼儿初期的儿童对自己的情绪体验,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而完全表露于外,喜、怒、哀、乐都清楚地在脸上反映出来。到幼儿晚期,随着言语和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外部表现。幼儿还可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情绪。

婴幼儿情绪和情感外露的特点,有利于成人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但同时,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3)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表现在情感在社会交往中越来越起作用。幼儿情绪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发展表现一定的趋势:从在很大程度上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转为多和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从容易不随意的外露转向能有意识地控制;从容易变动转向逐渐稳定。

8.列举几种婴幼儿的基本情绪。

哭、笑、恐惧、兴趣、愤怒、骄傲和羞愧。

10.简述婴儿笑的3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0~5周),自发性的笑:婴儿初生下来就可以开始有笑的反应。婴儿出生 2~12小时中,面部即有像微笑的运动。但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这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

(2)第二阶段周~个月),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这时人的声音和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但还不能区分不同人,无论是抚养者,还是陌生人,或无论是生气的面孔还是笑的面孔,婴儿均会报以微笑。

(3)第三阶段个月之后),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从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婴儿开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现有选择性的微笑。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的笑,对陌生人则带有警惕性注意,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12.简述鲍比尔关于依恋形成和发展的3个阶段模式。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1)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婴儿有一种有助于依恋发展的内在行为。新生儿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使成人与婴儿的关系更亲近。这时的婴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没有选择,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差别的依恋阶段。

(2)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婴儿能对熟人和陌生人作出不同的反应,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对熟悉的人有特殊友好的关系,并特别愿意与之接近。这时的婴儿一般仍然能够接受陌生人的注意和关照,同时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这表明依恋尚在形成中。

(3)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24个月):婴儿对于熟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并出现“分离焦虑”一离开养护者时感到不安和“陌生焦虑”一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由于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此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

(4)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由于言语和表征能力的发展,此时的婴幼儿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如他现在能够忍耐父母迟迟不给予注意,还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将会返回。

通过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婴儿认识到母亲是最值得信赖的,母亲在与不在都是安全的。长大后,儿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安全感,指导儿童建立各种亲密的人际关系。

13.情感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开始知道自己和客体的关系,区分自己和客体,认识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到岁,小儿开始能够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这种客体感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自己面部特征的认知上。

14.陌生环境法

陌生环境法由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提出,它的产生不仅为依恋的分类提供了实验依据,促进了人们对依恋的具体特性及其本质的理解,而且为人们研究儿童早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儿童成长环境的实际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八章学龄前期与学龄期

(二)名词解释

1.学龄前期: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指3周岁后(第4年)到人小学前(6~7岁)的时期。

2.学龄期:学龄期学龄期,又称儿童期,指从入学起(约满6~7周岁)到12周岁进入青春期前的时期,也是小学阶段的时期。

(三)简答题

课本P154的表格

第九章青春期

(二)名词解释

1.青春期:青春期由儿童发展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年龄范围定为10~20岁,女童的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童早2年左右。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愈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2.骨骼年龄(骨龄):骨骼年龄(骨龄) 通过骨X线摄片,观察身体某一部位骨钙化的程度与标准骨龄比较,即可确定该儿童的骨龄。一般以手腕部最为理想。

3.矮身材:矮身材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健康儿童身高平均值减2个标准差或正常值第3百分位者。

4.性早熟:性早熟指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呈现性发育征象。

(三)简答题

1.青春期的认知发育的特点

①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②逻辑推理能力加强

③思维中残留自我中心特征

第十章成人期

(二)名词解释

1.青年期:1.青年期青年期年龄大致是18~25岁左右,标志着生理功能发育已处于完全成熟的阶段。

7.成年期:成年期成年期是从25~60岁人生跨度最长的时期,成年期又可分为成年早期(25~35岁)、成年中期(35~50岁)及成年后期(50~60岁)。

(三)简答题

1.简述青年期生理发育特点。

青年期生理发育特点主要表现:①面部皮肤滋润,头发乌黑浓密,牙齿洁净整齐,体魄健壮,骨骼坚强且柔韧,肌肉丰满且有弹性,脂肪所占体重比例适中;②内部各种功能良好,心脏血液输出量和肺活量均达到最大值,血压正常,有时略有偏高;这时期个体消化功能也很强,因此,食欲较好;③自身的抵抗力强,而且能自觉地使用各种方法增进体质,预防疾病,所以这时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即使患上某些疾病,也能在较短时间内治愈康复;④体力和精力均处于“鼎盛”期,能承担较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运动员获得冠军,固然以运动技能技巧为主,但与其体力发展和生理特点也有直接关系;

⑤男性和女性都有良好的生殖能力。

★8.简述青年期心理发育特征。

(1)认知的发育。

青年人的认知发育核心是思维的发育。具体表现为逻辑性强,产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对事物有独特见解,喜欢怀疑与争论。

(2)自我意识的确立:①理想与信念初步形成;②第二次心理诞生;③同一感形成。

(3)情绪敏感而不稳定。

(4)人格逐渐形成。

(5)性心理不断成熟。

(6)职业适应问题。

【免费下载】人体发育学

生长growth 指各器官、系统、身体的长大。是量的变化,可以用度量衡测定,有相应的测量值。 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不能用数量指标来衡量。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 体重( Weight,W ) 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20~3.30kg, 一般男婴比女婴重100g。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最初2-3天由于摄入少、水分丢失和胎粪及小便排出,体重可减轻3%-9%,至7-10天可恢复至出生时体重。体重增长的规律生后第一年是增长最快的一年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 体重增加的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前3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9月的体重增加,是一个非匀速增长过程。 儿童体重、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体重(kg)年龄身高(cm) 3~12月[年龄(月)+9]/2 出生时50

1~6岁年龄(岁)×2+8 12月75 7~12岁[年龄(岁)×7-5 2~12岁年龄(岁×6+77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增长,进行评价时应以个体儿童自己体重的变化为依据,不可用“公式”或人群均数当作标准值。 身高(长)(height or length)指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即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身高(长):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男婴较女婴略长。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为25cm,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身高约为 85cm;2岁以后每年增长约5~7cm。1岁时身高约为出生时的1.5倍,4岁时约为2倍,13~14岁时约为3倍。 青春期身高的增长明显加速,男孩每年可增长7~9cm,平均增长28cm;女孩每年可增长6~8cm,平均增长25cm。 身高(长)增长规律出生第一年增长最快(约25cm),为生长第一高峰。 身长(高)增加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减慢,前3月=后9月身长(高)的增长。是一个非匀速增长过程。 坐高(顶臀长)Sitting height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上课讲义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二、名词解释 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发育是个体内在的,潜在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的特征,是身体认知,情绪,运动等各种功能有机的统一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质的改变。 4.成熟: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的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三)简答题 生长发育的分期: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 ⑧成人期 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 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第二章胎儿期 (二)名词解释 1.胎儿期: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2.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三)简答题 胎儿期认知发育:①视觉的发育②听觉的发育③味、嗅、触觉的发育④记忆力⑤言语⑥学习的可能性 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二)名词解释 1.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10.立直反射:立直反射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多于出生后3~4个月出现,持续终生。 12.平衡反应: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三)简答题 原始反射发育顺序(看课本14个)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③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人体发育学试卷

《人体发育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触觉识别—— 2 屏气发作—— 3 平衡—— 4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5 情绪的自我调节—— 6 情感——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检查方法为使患儿保持站立,足底着桌面数次( ) A. 紧张性迷路反射 B. ATNR C. STNR D. 阳性支持反射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计人 分数 分数 阅卷人 分数 阅卷人 封 密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科目:

2 姿势运动发育错误是() A. 动作沿抬头、翻身、爬、坐、站、走方向发育 B. 由泛发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 C. 先学会抓握,后学会放下 D. 先学会走,后学会倒退 3 被动屈伸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阻力突然减弱() A.痉挛 B. 强直 C. 迟缓性麻痹 D. 以上都不是 4 阳性支持反射持续时间() A. 0至2个月 B. 0至4个月 C. 0至6个月 D. 0至8个月 5 最早出现握笔动作() A. 手掌向上握笔动作 B. 手掌向下握笔动作 C. 手指握笔动作 D.以上都不是 6 婴儿自己创造语言最典型的样品() A. 单词句 B. 双词句 C. 电报句 D. 简单句 7 小儿不仅能够完成简单图形混合的较为复杂的图形,而且将几个图形、图像组合为() A.乱涂阶段 B.组合阶段 C.集合阶段 D.画图阶段 8 胎儿建立听觉系统时间() A. 2至3个月 B. 3至4个月 C. 4至5个月 D. 5至6个月 9 婴幼儿物体辨认阶段() A. 0至2个月 B. 3至6个月 C. 6至8个月 D. 8至9个月 10 婴幼儿识别红黄蓝三原色() A.1月 B. 2月 C. 3月 D. 4月 11 象征性游戏年龄为() A. 1~3岁 B. 3~7岁 C. 4~8岁 D. 2~3岁 12 前言语行为阶段连续音节阶段为() A. 0至3个月 B. 4至8个月 C. 9至8个月 D. 8至9个月 C.先远端关节后近端关节;有精细运动后粗大运动 D.先远端关节后近端关节;有粗大运动后精细运动 13 属于复杂情绪的是() A. 惊讶 B. 惊恐 C.悲伤 D.尴尬 14 根据孟昭兰情绪发育理论新异刺激突然出现会引起1岁婴幼儿情绪为() A. 惊奇 B. 害羞 C.厌恶 D.痛苦 15 人的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属于()

《人体发育学》卷B答案

《人体发育学》试卷(B)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2、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固有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反应分为拥抱型和伸展型,存在时问为拥抱型0~3个月;伸展型4~6个月。 3、手眼协调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4、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主要表现为开始说话的年龄晚,语言发育进程缓慢,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 5、认知功能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状态及其相互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判断能力,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0、BEBCBDADDE 11——20、EECCEEDBC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 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2、①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②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③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④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⑤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⑥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 ⑦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⑧站立位的膝过伸展。 3、(1)动作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发育; (2)离躯干近的姿势运动先发育,然后是离躯干远的姿势运动的发育;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发育; (4)先学会抓握东西,然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 (5)先能从坐位拉着栏杆站起,然后才会从立位时坐下; (6)先学会向前走,然后才会向后倒退着走。 4、①平衡反应评定,各类平衡反应及保护性伸展反射的评定;②静态平衡功能评定,即双

人体发育学C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表头格式字体与字号:宋体、加粗、小三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人体发育学》试卷(C)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要与正方教务系统内的教学计划一致。字体与字号:宋体、加粗。字号根据课程名称长短调整:小四号--小五号,居中对齐。如果课程名称太长,将课程名称字体调成小五号字) 年级 2013级 专业 高职康复 (宋体,加粗,五号)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试卷格式详细要求: ★ 1、题号表 根据试题 增加或减少,如有5道大题,题号调整到五,删掉表内的“六”列,并调整列宽。题号栏格式:“题号”列宽:1、5厘米,“一到六列的列宽:1、5厘米”,“总得分及后面的空白列”列宽:2厘米。行高:1厘米。表格内的单元格对齐方式为:居中。题号表的尺寸:指定宽度:14厘米。(选中表格—右键—表格属性—调整相应格式) ★ 2、正文字体与字号:中文字体统一使用宋体、英文字体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字号统一使用五号,题与题之间的行间距:固定值20磅。 ★ 3、得分、阅卷人框格式:列宽为:第一列1、5厘米,第二列为2厘米。得分、 阅卷人框与大题号对齐。行高:1厘米。请注意页脚部分需要填写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题数及分值分配:紧接题型列出,格式为:一、××题(本大 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①某大题只有一个小题,分值标在题型后面,格式为:(本大题共1题,共×分。)。 ②某大题有多个小题,且分值相等,格式为:(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③某大题有多个小题,且分值不等,格式为:(本大题共×道小题,共×分。),每小题分值标在小题后。 ★1、选择题中每个小题的选项ABCD对齐,如按照下列格式设计选项。 ★2、标点要一致!不允许在同一个题目中既出现中文标点,也出现英文标点。 标点分级格式:一级为:“一、”,二级为全角下英文句号“1.”,三级为选项半角下的英文句号“A、” 1、握持反射 握持反射将手指或其她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小儿手指屈曲握物。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2~3个月后消失。 2、粗大运动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就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与移动能力的发育。 3、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4、精细运动能力 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5、言语 言语就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与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与产物。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人类言语活动的两大反映形式就是:( )1、B A、书面言语与口头言语 B、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 C、对话言语与独自言语 D、肢体言语与口头言语 E、内部言语与书面言语

人体发育学知识总结

名词解释: ●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是一门新的学科, 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 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 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 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包含各种欲望和冲动,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服从于“快乐原 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代表人们在满足外部现实制约的同时,满足本我的基本 冲动的努力,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按“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按“至善原则”行动,限制“自我”对“本我”的满足。 ●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胎儿8周时即可出现,妊娠28~30 周是胎动最活跃的时期。明显的胎动有3种类型:①缓慢的蠕动或扭动,在妊娠3~4个月时最易察觉;②剧烈的踢脚或冲撞,从6个月起增加,直至分娩;③剧烈的痉挛动作。 ●胎教:即胎儿教育的简称,就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 影响,根据胎儿各感觉机能发育的实际情况对胎儿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训练和教育,旨在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 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平衡:在不同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主要包括保持体位,在随意运 动中调整姿势,对外来干扰做出安全有效反应。靠视觉、躯体感觉和前庭。 ●运动的协调性:在准确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多组肌群共同参与并互相配合,和谐地完成 动作。 ●痉挛:被动屈伸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阻力突然减弱,称为折刀现象,为锥体束损 害现象。 ●精细运动能力: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 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双手协调:是指同时使用双手操作物体的能力将物体从一只手中传递到另一只手中,同 时使用双手进行游戏 ●手眼协调:是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触觉识别:是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体的能力是手指的精细感觉●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即人们说出的话 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 ●言语链:是借用“链”的结构形式,形象地说明说话人的意思到达听话人、从而完成言 语交际任务的紧紧相扣的转换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译码5个环节,包括三

人体发育学重点课稿

人体发育学 第一章 1.人体发育学: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是一门新的学科,是研究人体发生、 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2.生长: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 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3.格赛尔成熟理论:①适应性行为②大肌群运动行为③小集群运动行为④言语行为⑤个体 和社会行为 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方面:①本我②自我③超我 5.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五个阶段:①口唇期②肛门期③性器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 6.学习理论代表人物:①华生——行为主义②斯金纳——操作条件学习理论 ③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7.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具体运算阶段 ④形式运算阶段 8.正常小儿囟门闭合时间:约半数在1~1.5岁闭合,最晚闭合时间不超过2岁。 9.囟门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囟门晚闭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等,也偶见于生长过 速的婴儿。 10.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 复杂的规律。 11.婴儿出生时的平均头围:32~34cm。 12.较小的头围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 13.判定骨龄的方法主要有图谱法和计分法 14.大多数婴儿在6~7个月时开始出牙。 15.生殖系统发育分为:胚胎期性分化;青春期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及生殖功能生长。 16.生殖系统发育主要特征:①Y染色体短臂决定胚胎期性分化的基因性别②从出生到青春 期生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③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性器官迅速增长,出现第二性征 17.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规律: 18.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易于受环 境的影响。 视觉发育出生后半年内 语言学习5~6岁之前 19.脑的可塑性:经验可改变脑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 20.脑性瘫痪: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 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21.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体重:3.20~3.30kg,一般男婴比女婴重100g。 22.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身长:50cm。 23.影响生长发育的两个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 2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任性和学习困难为特征。

人体发育学C卷

) 《 》试卷 A 或B ,第 1 页,共 6 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表头格式字体和字号:宋体、加粗、小三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人体发育学》试卷(C ) --小五号,居中对齐。如 年级 2013级 专业 高职康复 (宋体,加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试卷格式详细要求: ★ 1.题号表根据试题增加或减少,如有5道大题,题号调整到五,删掉表内的“六”列,并调整列宽。题号栏格式:“题号”列宽:1.5厘米,“一到六列的列宽:1.5厘米”,“总得分及后面的空白列”列宽:2厘米。行高:1厘米。表格内的单元格对齐方式为:居中。题号表的尺寸:指定宽度:14厘米。(选中表格 —右键—表格属性—调整相应格式) 2.正文字体和字号:中文字体统一使用宋体、英文字体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使用五号,题与题之间的行间距:固定值20磅。 3.得分、阅卷人框格式:列宽为:第一列1.5厘米,第二列为2厘米。得分、阅卷人框与大题号对齐。行高:1厘米。请注意页脚部分需要填写的内容。

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①某大题只有一个小题,分值标在题型后面,格式为:(本大题共1题,共×分。)。 ②某大题有多个小题,且分值相等,格式为:(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③某大题有多个小题,且分值不等,格式为:(本大题共×道小题,共×分。),每小题分值标在小题后。 ★1、选择题中每个小题的选项ABCD对齐,如按照下列格式设计选项。 ★2、标点要一致!不允许在同一个题目中既出现中文标点,也出现英文标点。标点分级格式:一级为:“一、”,二级为全角下英文句号“1.”,三级为选项半角下的英文句号“A.” 1.握持反射 握持反射将手指或其他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小儿手指屈曲握物。此反射 出生后即出现,2~3个月后消失。 2.粗大运动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 移动能力的发育。 3. 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 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4.精细运动能力 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 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5.言语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和产物。 .

人体发育学试题

人体发育学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单选 1 A.原始反射模式 B.本体反射模式 C.前庭模式 D.皮肤介导模式 E.运动模式 2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3 A.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 B.大部分是不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 C.存在过久会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 D.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E.正常情况下2~6个月内消失 4 ~5个月~8个月~11个月~18个月岁 5 %%%%% 6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7 A.对身体的自我感觉(1岁) B.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岁) C.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 D.追求自我的形成(6岁) E.理解自我的形成(成年) 8 个月的婴儿辅音增加 个月的婴儿呈自然反射发音 个月的婴儿已能模仿单音节声音 个月的婴儿出现双音节 个月的婴儿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 9 A.生物功能行为问题 B.运动行为问题 C.社会行为问题 D.性格行为问题 E.语言问题 10 A.由头到尾 B.从上到下 C.由近到远 D.由粗到细 E.由动到静 11 A.拥抱反射 B.手握持反射 C.紧张性颈反射 D.跟腱反射 E.紧张性迷路反射 12 A.阶段性 B.渐进性 C.不平衡性 D.程序性 E.个体性 13 A.阶段性 B.渐进性 C.不平衡性 D.程序性 E.个体性 14 A.肌营养不良 B.磨牙 C.儿童擦腿综合征 D.吉兰-巴雷综合征 E.脊柱裂

15健康小儿,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能辨认熟人和陌生人,其年龄约为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5~6个月E.7~8个月 16 A.生物功能行为问题 B.运动行为问题 C.社会行为问题 D.性格行为问题 E.语言问题问题 17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18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19 A.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 B.大部分是不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 C.存在过久会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 D.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E.正常情况下2~6个月内消失 个月小儿,可疑为运动发育迟缓的是 A.尚不会爬B.可以坐稳C.会用拇指、示指拿捏物品D.可以翻身E.可独自站立片刻 21 岁时已接近成人脑重B.脊髓成熟的重要标志为髓鞘由下向上逐渐形成C.小儿身高和体格明显增大出现在青春期D.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表现仅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阶段E.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 22 ~2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 23 ~2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 24 A.头尾发育规律 B.总体运动到分离运动规律 C.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D.不随意运动向随意运动发育规律 E.阶段性的发育规律 25 A.注意是认知过程的开始,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形式 岁以后开始发展有意注意 岁以前的注意基本属于无意注意 ~4岁时有意注意已稳定 ~6岁后儿童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26 A.运动行为问题 B.生理功能行为问题 C.社会行为问题 D.性格行为问题 E.语言行为问题 27 A.原始反射模式 B.本体反射模式 C.前庭模式 D.皮肤介导模式 E.运动模式 28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

人体发育学概论第一章二、名词解释、体重、头围、)(身长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胸 发育是个体内在的,潜在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的特征,是身体发育:3. 认知,情绪,运动等各种功能有机的统一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质的改变。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的发育状态,4.成熟: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简答题(三 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分期:⑧成人期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关键龄,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胎儿期第二章 名词解释(二) 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胎儿期:1. 天。个月左右,约280到分娩共10 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2.胎动:)简答题(三:①视觉的发育②听觉的发育③味、嗅、触觉的发育④记忆力⑤言语⑥胎儿期认知发育学习的可能性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第三章名词解释( 二)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粗大运动发育:1. 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立直反射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10.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4个月出现,持续终生。~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多于出生后3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平衡反应12.平衡反应: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简答题三)( 14个)原始反射发育顺序(看课本。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③手、口、眼的协调发育。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4.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抗重力伸展发育;③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 5.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①发育顺序是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②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③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 6.立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立位的姿势运动发育是由原始反射的阳性支持开始,立位平衡反应出现后,便出现了独站与步行,体现了由反射到随意运动和连续不断发育的特点。可以分为如下l0个阶段: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扶站→抓站→独站→牵手走→独走。 7.婴幼儿步行发育的特点。 ①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②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③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④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⑤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⑥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⑦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⑧站立位的膝过伸展。

人体发育学试题.doc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一)选择题 [A1型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1.E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2.C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人体发育学是在() 3.A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4.D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5.E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E.瓦隆 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6.E A.20世纪60年代以前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前 E.20世纪80年代以后 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7.C A.艾华 B.陈大齐 C.陈鹤琴 D.黄翼 E.朱智贤 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8.E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3年 E.2004年 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9.B 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 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 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 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 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 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10.B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人体发育学重点Word版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1.人体发育学定义: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是一门新的学科,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 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2.人体发育学涉及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按着一定规律分化、发育、统合、多样化、复杂 化的过程。从胚胎期到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功能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人体发育学研究的重点。 3.生长发育包括生长、发育、成熟三个概念。 ★4.正常发育规律:生理功能发育、心理功能发育、社会功能发育。 5.成熟理论的研究是观察法:采用自然观察、控制环境观察、标准化观察。 ★6.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方面。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①口唇期 (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性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2岁)、⑤生殖期(12~20岁)。 7.学习和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①促进正常发育、②形成人体发育学的新概念、③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水平、④促进发育监测和评定技术的发展。 8.生长发育的分期: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共40周,胎儿的周龄即胎龄)、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婴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之前)、幼儿期(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学龄前 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学龄期(自入小学前即6~7岁至青春期)、青春期(一般从10岁到20岁,女 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成人期(18岁以后,分为:青年期(18~25岁)、成年期(25~60岁)、老年期(60岁以后))。 9.生长发育规律 ★10. 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20Kg~3.30Kg,一般男婴比女婴重100g ★11.脑的可塑性:经验可改变脑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未成熟的脑可塑性最强。脑的可塑性表现为可变更性和代偿性。★12.反射发育,分为5大类:①出生时即有,终生存在的反射;②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③出生后逐渐稳定的 反射;④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可存在的病理反射;⑤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 ★13.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个别属性(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以及对于身体状态的感觉。 ★14.知觉:对多种感觉的统合,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5.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终生性、固定性、具有异常行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指起于婴幼儿期, 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性发育迟缓和偏离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第二章胎儿期发育 ★1.胎动的三种类型:①缓慢地蠕动或扭动,在妊娠3~4个月时最易察觉;②剧烈地踢脚或冲撞,从6个月起增加, 直至分娩;③剧烈的痉挛动作。胎动消失往往是死亡的前兆。 ★2.胎儿的记忆:婴儿的记忆产生于出生后几个小时内,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已发生听觉记忆。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觉记忆能力。

人体发育学期末试卷A卷

第1页,共12页 第2页,共12页 考 生 信 息 栏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__________ 级 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 班 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绝密★启用前 试卷编码:YXKFX —GYL 学院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A) 《人体发育学》 适用范围: ▲:考生作答前应检查是否有缺页、白页,以防漏答。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题,共计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共5题,共计10分) 一、单选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 )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人体发育学是在( )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E.瓦隆

《人体发育学》考试复习资料(知识参考)

一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为胎儿期,共40周,胎儿的周龄即胎龄。此期是个体出生前身体结构和机能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影响是长期的,对整个一生有着重要意义。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3、婴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4、幼儿期——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6、学龄期——自入小学前即6~7岁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7、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遵循以下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五)青春期生长发育受性激素等因素影响,青春期体格生长出现第二高峰,有明显的性别差。 8、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1.营养因素; 2.疾病因素; 3.母亲因素; 4.社会因素。 9、胎儿宫内发育分期——.胚芽期(受精后0~2周)、胚胎期(受精后3~8周) 、胎儿期(受精后第9~40周) 11、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12、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13、紧张性迷路反射——也称前庭脊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 14、坐位姿势运动发育主要特点是: ①发育顺序是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②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③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包括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坐位自由玩 15、立直反射又称矫正反射,是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和间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 16、降落伞反射:又称保护性伸展反射。由于其中枢在中脑,因此该反射的意义等同于立直

人体发育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A1型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 E )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c )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人体发育学是在( A )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D )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E )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E.瓦隆 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 D ) A.20世纪60年代以前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前 E.20世纪80年代以后 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A ) A.艾华 B.陈大齐 C.陈鹤琴 D.黄翼 E.朱智贤 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E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3年 E.2004年 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 B ) 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 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 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 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 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 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B )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 B ) 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13级康复专业人体发育学A卷答案

13级康复专业《人体发育学》试题(A卷) (答案) 一、单选题(2分/题15×2=30分) 1、生长发育取决于( E )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胎教中首选的方法( D ) A.运动胎教 B.光照胎教 C.言语胎教 D.音乐胎教 E.其他 3、描述巴宾斯基反射哪项不正确( D ) A.指触动胎儿足底时,足趾成扇形张开、足朝里弯曲的本能反 射活动B.直到出生后第12个月才消失 C.3个月的胎儿已 出现D.直到出生后6个月消失 E.巴宾斯基反射阳性表 明锥体束受损或皮层发育不成熟 4、握持反射在生后即出现,以后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 其存在的时期为( C ) A. 2~3个月 B.3~4个月 C.0~4个月 D.4~5个月 E.O~6个月 5、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伸展型存在 时期为( B ) A.0~3个月 B.4~6个月 C.O~6个月 D.6~8个月 E.2~3个月 6、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D ) A.O~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 7、阳性支持反射存在时期( B ) A.O~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 8、小儿可以独自步行,称为独走阶段的月龄为( E ) A.8个月 B.9个月 C.10个月 D.11个月 E.12个月 9、绘画动作发育阶段不包括( D ) A.乱涂阶段 B.组合阶段 C.集合阶段 D.乱画阶段 E.图画阶段

10、儿童最早获得的是:( A )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 E.连词 11、记忆的基本过程除了:( D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强化 E.再现 12、注意的发育哪项是错误( E ) A.新生儿已有无意注意,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产生定向反射,这是注意的萌芽 B.3个月出现条件反射的定向反射;5、6个月出现 无意注意 C.1岁出现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的萌芽 D.3岁以前开始出现有意注意 E.以上均错 13、新生儿情绪发育的特点错误的是( E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B.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 C.具有先天性 D.能引起情绪的动因往往都是与幼儿生活相联系的事物,范围较小 E.婴幼儿情绪外露的特点,不利于成人与儿童间良好的 沟通 14、下列哪项不属于鲍比尔提出的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模式( E )A. 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 B.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 C.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24个月) D.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 个月以上) E.目的协调的亲子关系(30个月以上) 15、学前儿童大运动动作发育为脚跟对脚尖地向前走,其年龄( D ) A. 38:1个月 B.40.2个月 C.46.3个月 D.47.0个月 E.51.9个月 二、多选题(2分/题15×2=30分) 1、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应包括(BCDE ) A.遗传因素 B.营养因素 C.疾病因素 D.母亲因素 E.社会因素 2、运动发育评定包括(ABE )

人体发育学C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表头格式字体和字号:宋体、加粗、小三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人体发育学》试卷(C )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要与正方教务系统内的教学计划一致。字体和字号:宋体、加粗。字号根据课程名称长短调整:小四号--小五号,居中对齐。如果课程名称太长,将课程名称字体调成小五号字) 年级 2013级 专业 高职康复 (宋体,加粗,五号)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试卷格式详细要求: 1.题号表根据试题增加或减 少,如有5道大题,题号调整 到五,删掉表内的“六”列,并调整列宽。题号栏格式:“题号”列宽:厘米,“一到六列的列宽:厘米”,“总得分及后面的空白列”列宽:2厘米。行高:1厘米。表格内的单元格对齐方式为:居中。题号表的尺寸:指定宽度:14厘米。(选中表格—右键—表格属性—调整相应格式) 2.正文字体和字号:中文字体统一使用宋体、英文字体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使用五号,题与题之间的行间距:固定值20磅。 3.得分、阅卷人框格式:列宽为:第一列厘米,第二列为2厘米。得分、阅卷人框与大题号对齐。行高:1厘米。请注意页脚部分需要填写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题数及分值分配:紧接题型列出,格式为:一、××题(本大题共×道小 题,每小题×分,共×分。)。 ①某大题只有一个小题,分值标在题型后面,格式为:(本大题共1题,共×分。)。 ②某大题有多个小题,且分值相等,格式为:(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③某大题有多个小题,且分值不等,格式为:(本大题共×道小题,共×分。),每小题分值标在小题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复核 得 分 阅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