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

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的形态★

(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注意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这个概念。

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与20世纪70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打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旗帜,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创造性的,依赖于对出乎意料的问题的惊奇、对事物的想象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

一般的看书了解就可

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注意三方面:

1、首先要把握它们所处时代的生产力、经济状态以及上层建筑的特征。

2、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前者是基本的教育形态,后者是专门的教育类型。

3、三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是一种历史的连续性。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的观点)

教育是由神创造的。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

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根本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美:孟禄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离生物起源说不远,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但进步的是,认为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农业社会的教育

1、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P12

2、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

①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工业社会的教育

1、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P13

2、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与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对应着记忆)

①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②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④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

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信息社会的教育

1、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大致记忆)P14

2、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

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的目的;学校的类型;学校教育网络

的建立;学校市场化;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学校教育观念方面的改革。

②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③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解释。

生产性政治性、文化性

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学龄阶段人的一生青少年所有社会成员。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

(一)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

(二)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中国:《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大学》、《师说》等

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等

影响:1、他们的教育思想指导了当时他们的教育活动。

2、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来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育学的创立(17世纪到19世纪末)

(一)主客观条件:有三个

1、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2、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密切关系

3、与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分不开

(二)创立标志:1、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概念和范畴: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

3、方法:有了严谨科学的研究方法

4、结果: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组织机构: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三)教育学家

英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书中:1、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

2、提出了系统的学科教育思想

3、不仅指出了教育应该怎么办,而且努力为教育措施寻找理论依

据。

德康德《康德论教育》

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德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哲学。

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

此外,还有洛克的《教育漫画》、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三、教育学的发展(19世纪末以来)★★ P19-22

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一)实验教育学

(二)文化教育学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五)批判教育学

以上我们可以发现,

1、教育总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

展的需求。

2、不同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3、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以上五个方面都从代表人、观点、评价三个方面来考查,由于书上已经很

明确、条理。因此在此不再重复罗嗦。大家在记忆时把握住主要观点和关键词就可以了,不需要死记硬背。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20世纪末)(非重点)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非重点)

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复习建议:本章属于教育学的基础章节,虽不重要但也是在认识上奠定基础的。最起码应知道什么是教育,教育的三要素,教育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这是重点部分。对这些基本概念应有明确的定位和理解。另外,对于几位大教育家的著作,观点也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大家在看书时,即要有针对性,又要兼顾到整体。重点的部分,应仔细地看,但这并不意味着非重点就不用看了,非重点也需要看几遍,只是不需要记忆。另外,在记忆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语,有些问题的回答不需要你用书上的原话,但也不能太口语化了,因此还是需要多看书,书上写的比较精彩的话可以记下来。

第二章教育功能(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基础)

(一)定义: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内部外部

教育功能不是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

(二)教育功能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1、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

教育本质是教育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教育功能取决于教育本质,并随着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变化而变化。本质回答“教育是什么”,功能回答“教育能够干什么”。

2、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

都是回答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区别在于:教育价值是教育应该发挥的作用,教育功能使教育能够发挥和实际发挥的作用。

3、教育职能与教育功能

职能是指一定职位的人完成其任务的能力。一般不说教育的职能,只说学校的职能,学校教育职能的完成,则意味着教育功能的实现,可以规定学校的

只能,但不能规定教育的职能。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职能实现的自然结果。

二、教育功能的特征(基础)

1、客观性

2、社会性

3、多样性

4、整体性

5、条件性

三、教育功能的类型

(一)从作用对象看,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是教育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社会功能(工具功能或派生功能):是教育对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二)从功能的层次看,分为本体功能和派生功能

本体功能: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是教育固有的功能,是由教育的本质和内部结构决定的。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派生功能:是由教育的本体功能所引发出来的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就是通过本体功能而派生出来的。

(三)从功能的表面属性和外部特征看,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期待,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体现出来的与之符合的功能。

隐性功能:是教育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四)从性质上看,分为保守功能和超越功能

保守功能: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自身的逻辑性,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教育自我保存的功能性和承继性,表现出教育重复、封闭、保守的一面。教育功能的保守性是由教育不变的本质和相对稳定的结构所决定的。

超越功能:是指通过教育的自我更新和变革,促进和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一、个体发展的内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一)个体发展的内涵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生中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1、个体自身因素

①先天因素:遗传素质和成熟

②后天因素:个体发展的水平和个体发展的自觉性

2、环境因素

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自发地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从性质上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活动因素

二、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表现: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2、提升个体发展的速度

3、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

4、唤醒个体的生命的自觉

(二)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表现

1、教育的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社会化是什么?——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教育对其功能

表现:①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思想上

②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行为上

③促进角色和职业的社会化———角色上

2、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表现:①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自主性

②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独特性

③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创造性

三、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

1、教育活动必须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2、教育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3、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的历史演进

发生顺序: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并存经济功能

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的表现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主要表现: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3、教育推进社会走向民主

教育对社会民主的推进表现:

①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②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

民主化的重要一环

③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

现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

1、教育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2、教育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①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②生产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

③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3、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主要表现: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教育的文化保存和延续功能有两种方式: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

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标准: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

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改造,促

进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4、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教育对文化选择、批判、融合、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

到不断更新发展。

教育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直接途径(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和间接途

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四)教育的其他社会发展功能

1、人口的教育功能

①教育提高了人口质量②教育控制人口数量

③教育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2、教育的生态功能

3、教育的社会成层功能

教育制造了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又对教育提出了要求,教育与社会成层互为前提,互为因果。

三、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

(一)遵循教育发展的社会规律

(二)正确的把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张力

(三)正确地处理教育功能间的关系

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一、教育本体功能的形成

社会发展期待

(选择)功能取向—(转化)功能行动—(产生)直接的功能结果个体发展期待

(一)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由社会发展的期待和个体发展的期待形成教育功能取向。

有两种情况: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和谐一致;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冲突、对立。从而出现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这一部分与第三章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有联系)

(二)教育功能行为的发生

指可能导致产生一定功能结果的所有教育行动,主要指入学选拔和培养。要受到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制约。

(三)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有两个过程:

1、社会各系统的直接影响与改变过程——形成了教育社会功能的结果

2、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过程——形成了受教育者的文化特性,培养了符合社

会要求的人。

我国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为功能取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社会功能的释放

包括两个环节:产品(人才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社会输入;产品的社会利用。

受到外部社会因素和教育产品本身的影响,因此要提高释放效益,一要提高教育产品自身素质,二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复习建议:本章第一节属于基础。二、三节是重点部分,应充分地理解记忆,最终能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口述出来。第四节着重理解,与实际结合。我建议大家在理解记忆时,先读懂(这个比较容易,教育学较简单),然后记大标题,再总结各个大标题下的要点(关键词语),这样的记法很灵活,在出现案例题时,就可以准确地定位,从你记忆的框架中提取出相应的内容、要点,然后也可以用书上的话解释,也可以用自己的话阐述。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特点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意蕴★★★(书上的这段话最好全部记下来)

1、定义: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的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是整体教育意欲达到的根本所在。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1、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

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二)教育目的基本特点

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①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②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性;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育目的作用的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应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

功用性教育目的: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功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医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

在社会总体教育目的的实现过程中,必须以人未来发展的利益和社会需要为教育确立良好的价值性目标,同时也要使功用性目的的确立符合价值性目标的要求,使二者一致,并在实践中相统一。在实践中不能将二者相互代替,这样不能造就完整的人。

(二)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级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内含对人的理想性要求。

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及其活动在不同阶段所

要连续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依据终极性教育目的来确立各种相互承接的发展性目的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使终极目标的实现带有可能性和有效性;否则,将可能导致各种教育及教育活动发展偏离预期目的。如果不分教育阶段,不分具体年龄阶段地用终极性目的作为自身的直接目的,将会欲速则不达,也无助于它的实现。所以,教育者应根据所在阶段学生在“四有新人”和“创造性人才”“研究性人才”发展上可能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来重新提出自己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的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两类:以思想理论为根基而存在;基于一定社会单纯的功利观念而存在。

在实践中,要注意这两种教育目的相互影响的积极与消极的两重性,注意分清各自所具有的不利因素,防止和避免消极影响。

(四)从教育目的体现的范围看,分为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

内在教育目的:具体教育过程要实现的直接目的,是对具体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直接指向。

外在教育目的:指教育目的的领域位次较高的教育目的,它体现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所预期达到的总的目标和结果,是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对所属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普遍的原则要求。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

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借助三种方式进行:确定价值的方式;标准的方式;目标的方式;

调控对象: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受教育者(对学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自我控制)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1、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

2、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三个功能相互联系、综合体现。定向功能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凭借定向功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一)社会依据

1、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发展变

化,对教育培养现代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

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

(二)人的依据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2、人的需要

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一)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

特点:1、教育价值在于满足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

2、教育目的根本在于促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3、教育目的的选择应依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

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不尽相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各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背景和针对性有所不同,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态度上,具有对立与非对立之分,激进与非激进之别。

优点:a、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打破了宗教神学和封建专职对人的束缚,促进了人的解放,使教育回归人间。

b、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

缺点: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具有片面性。激进的人本位无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求,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立起来,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19世纪到20世纪鼎盛时期。

有两种观点:1、基于人的社会化,适应社会需求来主张的——涂尔干

2、基于社会稳定或延续的重要性来主张的——凯兴斯泰那

优点: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无法脱离社会的。

缺点:过于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应该以动态的、层次对等的方式来看待和认识教育目的选择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1、就一个社会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就教育的实际运行过程而言,也要把满足社会需要和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予以动态的、发展的把握。

3、就价值实践而言,要落在人的发展上。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大致了解即可,主要把握思路,角度。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即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什么确立教育目的必须要依据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A、以其作为社会发展评价的标准

B、现代化建设必须注重社会诸要素的协调发展

2、适应与超越问题

适应: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要求满足的配合性或支持性

超越:对现实社会当前发展的未来指向,和对现实社会当前的否定性

教育要适应现实社会当前要求和需要,也要讲究超越?

A、是社会继承所必须但要有走向未来的指向

B、没有超越就不会有发展但也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因此,要努力使成为鲜活的实践;在实践上避免主次分明的绝对化思维;要从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把握教育,体现二者统一。

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教育的功利性:体现教育在社会中的功利性价值

教育的人文性:体现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

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比较简单和常见,在此只列出提纲)

a、基本概念

b、只注重民族性导致自身发展的落后和被动

c、只注重世界性导致国家或民族特点是消解。

d、二者结合:

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性,避免僵化和封闭。

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性,避免盲目性。

(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a、基本概念

b、历史上的错误

c、二者要统一

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a、基本概念

b、历史上的错误

c、有联系:纯粹的理性和非理性是不存在的;两者各有所长。

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a、基本概念

b、历史上的错误

c、摆脱片面性,认识统一性

(以上这三部分,c点都是较主要的,应理解记忆。)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主要是记住2001年6月的,别的大体看看。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④

①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③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④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使命。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与含义

基本思想: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能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

为我们科学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简单了解即可)

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

(一)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素质的实然性指素质的现有状态;素质的应然性指素质的应有状态

两者应有机结合。

(二)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的必要性:我国教育目的决定的;实践教训;科学知识证明

2、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与西方的全面发展不同

不是平均发展、均衡发展

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

要避免两种倾向:只注意联系;只注意区别。

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要以教育目的的要求来时刻校准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把它作为衡量、评价教育实践的根本标准。

但如“应试教育”,原本只是手段的考试,却成了教育追求的目的。真正的教育目的在实践中被遗失,教育实践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宗旨。

复习建议:本章是教育学的重点部分,也是各个院校命题的重点部分,大题基本上每年都有,因此每一节都是重点,复习时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理解的要充分理解,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单纯地记熟课本上的条条框框也不能算吃透课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平时多把课本上的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把知识学活了,才能“对付”各种题,在考试时才能做到运用自如、信手拈来。

第四章教育制度(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包括两个方面:

(一)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论述的重点)

1、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只论述)

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又有学校、校外、幼儿、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等。

2、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二)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当作教育管理问题来论述)。

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政治——直接影响

决定教育权,受教育权,教育观念。

(二)经济

提供了一定了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

(三)文化

不同文化类型必须会影响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尤其是科学技术)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在原始时代,教育还未分离出来,无学校,没有教育制度。

(二)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简单的学校系统产生,产生古代教育制度。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系统、完善(教学内容、学校规模、学校结构)

(四)当代教育制度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幼儿、校外、成人

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对于终身教育,主要在后面详细论述)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核心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一)大学的产生与发展(12世纪产生,18到20世纪发展完善)

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法国、英国。

(二)中学的演变(文艺复兴前后)

英国的文法学校、德国和法国的文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被压迫者教育学》读书笔记

被压迫者教育学》读书笔记 丁然职业技术教育学 作者简介:保罗?弗莱雷是20 世纪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1994 年至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刊物《教育展望》以四期特刊的形式,介绍了从孔子、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100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弗莱雷是其中四位在世的教育家之一,被誉为“活着时就成为传奇”的人物。他也曾被美洲和欧洲29 所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获得过荣誉和奖励。他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的“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毕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 选择这本书来当教育哲学的书籍来读,是因为这本书最开始的题目吸引了我,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本书和其他教育学专著不一样,通篇没有纯粹的教育学体系和教育学概念系统,而是从对处于不利境地的人的关怀出发,提出了教育的政治性问题,提出了教育服务于统 治阶级对人民施行压迫的现象,试图引导这些人被解放,自我解放, 最后改变他们的命运。袁振国老师是这样评价它的:这本冠以教育 学的著作并没有我们熟悉的教育学体系和概念系统,它不是一本一般 意义上的学科著作。这是一本关于平等和正义的书,是对处于社会不 利处境的人们的悲天悯人的关注,是平等和尊重地对待每一个人的生命呼唤和勇气奉献。” 本书第一章提到了“对自由的恐惧” ,这种恐惧是被压迫者会更 向往成为压迫着,但是是被压迫者摆脱不了被压迫的境地。自由要靠征服得来的,而不是靠恩赐。被压迫者想要获得自由,要经过持之以 恒的努力和敢于挑战的决心并尽心尽全力的追求才能获得。要解决压迫问题,首先就是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寻找压迫的根源,通过改造,创造一个新的环境。这么想是理想的,但是为什么压迫与被压迫这种现象在各个领域持续多年,并有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可能的原因有可能是被压迫者已经习惯了他们所处的统治结构,并且已变得顺从这种结构,只要他们觉得不能去冒需要冒的风险,他们便会停止争取自由的斗争。再者说,他们获取自由所做的斗争不仅仅对压迫着造成威胁, 也会威胁到与自已同样处于压迫下的同伴,

教育学基础311重点总结

一. 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预期的教育结果,是国家,家长,教育机构,教师对培育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教育目的是教学的总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教学目标是在某一阶段(如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确保教学有效的基本条件,但是今年仅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总的教育目的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二.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建构主义的区别 两者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是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皮亚杰的将建构观称为认知或个体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势存在在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华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则成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三. 什么是道德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者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侧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体谅,学会关心。该模式通过使用一套包含大量社会情境问题的教材《生命线》,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道德学习。 四.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的异同点 共同点: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三者对学科之间的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吧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教材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教材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五.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未能较好的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与制约作用。 3. 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与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六. 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优:便于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便于获得较为完整的资料。便于进行多次观察 缺: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的样本数小,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强。 七.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基本过程: 理解与表征阶段:将问题的情境转化为某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或者说形成某种问题空间寻求解答阶段:在问题的表征阶段,个体有可能凭借与之熟悉的问题直接提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若无这种经验,个体便不得不制定计划,如建立解决问题的子目标层级,或选择相应的解决策略。 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在对问题作出表征并选择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个体要执行这一计划,尝试解答。 评价结果阶段:在选择并运用某种解题策略之后,个体应对这一策略运用的结果作出评价,这一过程包括检查与答案相一致或相矛盾的地方。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 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 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 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 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 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doc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教书育人是时代永恒的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概念、形式、目的等等都发生了改变。 学校的教育渐渐发展成为根据计划性、目的性、条理性、全面性的,多种的教育形式,教育种类,相结合,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发展。比如现今教育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更是应时代和社会经济的需求而衍生出了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等。中共领导提出“科教兴国”,而如现的教育的发展却已经无法离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追求知识及社会对教育程度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多样发展;国家的政策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等等提出都有利于教育的发展;经济文化也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但在这之中也存在的发展上的不利因素,比如说:恶性竞争、教育舞弊等等,避免和解决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这些问题,是很值得去探索和思考的,也是正在极力解决当中的。 教育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等各不相同,但是教育作为一个全球共同存在的问题,她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和趋势。 教育的规模、内涵不断的增长,体制结构不断的变化,在不断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育缺陷,如教育不平等,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非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等。这些发展变化告诉了我们: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都是需要不断发展更新的,古时的“六艺”,现在的“九门功课同步学”,还有兴趣班的“遍地开花”等等,无一不在印证着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发展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不足的存在,大范围内的教育不平等、小范围内的恶性竞争,随新科技产生的考试舞弊……如何正确的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的。 教育渐渐的普及,普通民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于是追求终身教育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在不断的壮大和发展之中。 做许多事,都会存在着目的,教育也不另外。 教育的目的在于需求,但随着社会渐渐的发展,更多的上升到了精神提升、知识丰富的领域。古时只有男子才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是较为富贵的男子,他们为了成为状元、为了做大官光耀门楣、为了成为大家敬仰的“文曲星”,他们努力学习四书五经,女子只能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女子不需做官,只需相夫教子;现实,男女均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现今每个人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会有不一样,但大多数,都是为了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河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个人的受教育目的的方向。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个体发展呈现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等特征。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遗传素质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均是与教育分不开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既表现为对个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对种族遗传、对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其能动的实践,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发展经常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从广义看,个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性诸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三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②学习者: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1.“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④三者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形态的概念: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 四、教育形态的分类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五、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 2.生物起源 3.心理起源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第一编得标题就是“教育得一般目得”,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与教育得一般目得问题。第二编得标题就是“兴趣得多方面性”,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得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得教学计划与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得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第三编得标题就是“性格得道德力量”, 下面就《普通教育学》中得教育思想作一简要述评。 (一)五道念与以之为基础得教育目得论 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得论得理论基础。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与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第一种为“自由”得观念。亦译作“内心自由”得观念。“自由”得观念要求个人得意志与行为能摆脱一切外在影响得束缚而只受制于人得内在判断,归之于人得内在自律,归之于人得理性自觉,从而使人得意志、理性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第二种为“完善”得观念。赫尔巴特认识到,在实际得道德实践中,人得由意志、理性所作出得内心判断往往难于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人之理性判断外发之为道德行为,往往受客观条件与人得其她心理品质得影响。当内外发生矛盾且这一矛盾不能调与之时,即需依靠“完善”得观念去加以解决,即用多方面得意志力与坚强而紧张得毅力加以“内部得协调”。第三种为“仁慈”得观念。亦即“绝对得善”得观念。“完善”得观念得以发生作用得法宝就是人得意志等理智能力。如果借助人得内部得理智能力还无法协调意志与行为之间得矛盾时,就要用“仁慈”得观念来控制自己得行为,从而使人不与任何人发生那种危险得恶意得冲动。“仁慈”得观念发生于两种意志得相互关系之间,通过这一观念使自己得意志处处与别得意志相协调,具有无私地为她人谋福利得强烈愿望,这样,社会冲突就不可能发生,社会秩序就会得以安定。第四种为、“正义”得观念“正义”得观念就就是“守法”得观念。如果“仁慈”得观念还不足以遏制人得与她人发生冲突得恶意

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者: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的生产里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想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对象。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工业社会的教育的新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得到全面的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饿终身化和全名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明主化向纵深发展: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明主化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突出成。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美国的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负向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不利于学生发展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问题大量出现。2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3教育的功能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是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目的选择:即人对培养目的或目标所进行的选择或确立。 教育目的的确立:以一定组织形式对教育的目的进行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结果的肯定。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是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虽然都视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但是在态度上,具有对立与非对立之分,具有基金和非激进之别。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一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2使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

教育学之读书笔记十篇

一、《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书笔记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作者:韦钰 读了一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教育学基础重点

《教育学基础》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①实践性②耦合过程③动力性④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2、教育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的人。因此,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她/他在实践活动中说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②、学习者: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③、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势与内容的统一。 3、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古代学校的出现与发展;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工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③、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④、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 来越大。 5、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②、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③、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6、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代表作及其基本观点: ①、中国古代无名氏的《学记》,它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 学作品; ②、英国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科学提出; ③、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 ④、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现在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成为科学; ⑤、英国哲学家洛克,他的《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对后世有 较大的影响; ⑥、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享誉全球的《爱弥儿》 7、教育学流派: ①、实验教育学; ②、文化教育学; ③、实用主义教育学; 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⑤、批判教育学。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大学联合编写 第二版考试重点总结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大学联合编写第二版考试重点总结 第二章脑与心理 1、脊神经发脊髓,穿椎间空外出,共31对。脑神经由脑部发出共12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脊髓和脑组成。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两者通常以椎体交叉的最下端2、和第一神经的最下端为界。 3、脊髓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将脑和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二是可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4、脑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 5、大脑的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大脑皮层机器覆盖着的边缘系统和基地神经节组成,它从前后可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区域。 6、总之研究者比较一致认为左右半球都具有语言能力,而且在语言的较多方面,左半脑出现加工优势。 7、挖掘大脑的潜力:第一敞开心灵的大门。第二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第三让学习为大脑持续重充电。第四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发大脑潜能。 地三章行为和动力 第一节需要 1、什么是需要:需要时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脑中的反应、 2、需要的特征:第一对象性。第二动力性。第三社会性。 3、需要的种类:1生活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物需要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社会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连 的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人类是无法生存的,更谈不上发展。我们把那些为维持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物质产品的需要称为物质需要。所谓精神需要就是个体参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它包括对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审美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的需要。 4、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内容。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5、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3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中水平。马 斯洛认为,前四种需要即从生理需要到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后三种即从求知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成长的需要。基本需要时个体在生活中因身体上或生理省某种的缺失而产生的需要。成长需要则u同,它虽然以基本需要为基础,他同时对基本需要具有引导作用。成长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满足这种需要能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第二节动机 1、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诱因按其性质分为两种:凡能驱使个体去趋向接近目标者,称为正诱因。凡是驱使个体远离或回避目标者,称为负诱因, 3、动机对于个体活动具有三种基本功能:1激活功能2引导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 4、动机分类1生理动机1)饥饿2)渴3)性4)睡眠2社会性动机1)兴趣2)权利动机3)交往动机。 5、动机冲突或动机争斗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6、动机冲突的分类:按性质和内容分类分为1)原则性动机冲突:个人愿望和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2)非原则行动机冲 突:于社会道德标准不矛盾,只涉及个人兴趣、爱好取舍的动机冲突。按表现分类1)双趋动机冲突:同时面对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又不能同时到达,必须选择其一时产生的动机冲突。2)双避动机冲突: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醒避开,但必须接受其一时产生的冲突。3)趋避动机冲突: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的既好而趋之,又恶而避之时产生的动机冲突。 7、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1)一是动机本身的强弱2)二是取决于个体行为质量。首先动机对行为效果或效率的影 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一般来说当动机过弱时,行为者对活动持默然态度。行为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当然在动机强度过大时,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其注意和直觉的范围变的国语狭窄,也会限制正常活动,从而是行为效率降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他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的课题时,行为效果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耶基斯多德定律)其次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还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改善各种主观条件可以提高学习行为才是最关键的,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不一致,提高行为效果。 8、归因理论: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1环境归因2个人归因2)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 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性”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觉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3)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1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2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3可控归因合格不可控归因。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9、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一下三方面: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 动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10、学习动机的激发:1设置合理目标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第四章认知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现代心理学对认识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在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进行。第一节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注意可被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由预定目的,需 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呢4注意的转移 4、造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和责任2受外界影响的干扰3生理因素包括疲劳、生病等4心里 不适合障碍 5、培养集中注意的方法:1自我暗示2情景想象法3培养间接兴趣4自我奖励法5训练听课技巧 第二节感知觉 1、任何感觉的产生都需要的基本条件:1刺激物也就是直接作用于人体,能够引起人们感官活动的客观事物。2感觉器官,也就是能

教育学书籍读书笔记

教育学书籍读书笔记 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下面给大家分享教育学书籍的,欢迎参考! 《家庭教育》这本书,看过后,我明白了家长在很多方面都应该较正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也教会了我怎样更好的与孩子沟通,怎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一、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早睡早起多运动、多看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尤其要注意时常保持健康、快乐、自信的状态,让孩子处在和谐融洽、开心向上的家庭氛围里。 二、端正的学习目标 首先,学习是一件要伴随人一生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才需要完成的任务。也许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可以很轻易地理解这个道理,因为不管我们拿到硕士还是博士学位,在我们工作的时候,依然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和挑战,不学习不突破,就永远不会有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也理解这一点:学习不是为了拿好成绩,也不是为了考好大学,学习的目的是让你们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了让你们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承担起责任,是为了改变这个还有很多缺陷和问题的世界。 在学校里,孩子们学习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做人的道理。第一次走进东升一小的校园时,美丽的校园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操场边上那句“做有中国灵魂知礼明礼受礼的现代人”更让人深思和感动。当学校能把“德行”和“礼”作为办学的宗旨,是一种何等的高瞻远瞩的姿态。教育本身的目的是育才,唯有

德能兼备才能称之为“才”。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要清楚地看到,中国的未来仰仗的不是经济增长或者GDP排名,只有和谐的社会才能更具有可持续性,而这就需要更多有德行的人来承担责任。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教育成读书机器或者考试达人,而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一个有完整人格的人,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爱护环境和保护弱者等等。简短的说,我们和学校的一致目标是要让孩子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因材施教 看过后,我意识到,孩子和小树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也需要有不同的培育策略,要不断修枝剪叶,让她经历风雨,才能让她长成一棵有担当、有能力福荫社会的参天大树。 我的孩子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良而且会替别人着想的好孩子,比如说:今天碰到某某同学的妈妈,说你很可爱哦。慢慢地,孩子从开始抗拒上学,变得喜欢去上学了,从开始总是在课间时坐在教室里,到后来开始去操场、图书馆“探索”她的新天地。这一点一滴的进步对别的孩子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却让我很欣喜地看到她逐渐开朗和勇敢的迹象。书中那一句“仔细诊断,对症下药”的确是非常管用。上学路漫漫,将来孩子的路还很长,一定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并不厚,但却很全面地针对很多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最后,因为非常喜欢龙应台说过的一段话,所以借来这里跟诸位分享:“孩子,我要去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

《教育学基础》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课件一)

现代教育学基础 NO1: 教育与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授课班级:2013级公共选修 课程时间:2013-2014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张军

现代教育学基础 NO1: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u◆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u◆教育的词源:educare“引出”的意思。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u◆教育的定义: 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 ü?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ü?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 要的人的活动。 ü?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 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 实践活动。这一定义体现教育的实践性、耦合过程、动力性以及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现代教育学基础1

2?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n?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n?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n?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n?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2?学习者 n?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 象。 n?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a)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b)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c)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d)不同人对于自身学 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2?教育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u◆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u◆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的形态★ u◆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2?了解二者的概念:非制度化的教育指的是制度化的教育指的是 2 现代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教育史上的经典著作永远是教育工作者的最佳启蒙”。通过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阅读,我体会到了赫尔巴特所构建的科学教育学体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借鉴意义。 下面就几个方面,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拙见。 1、课程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培养新型人才为目的是方法的先导。首先应该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去设计、去实施。一定要强调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改革的实效和教育目的的达成度。 2、赫尔巴特论证的教学法往往被人认为是教师的“教法”,而不包括学生的“学法”,这就是忽视了他的“教法”是建立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之上的。根据学生兴趣活动的四个阶段:注意、期望、要求、行动来规定教师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活动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统觉团的形成和扩大,他没有否认学生的主动性,而是更多地论述了教师如何去做,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而杜威也忧虑,“迎合学生的任性和兴趣”会有危险,需要有成人的指导来发展学生的民主,他没有否认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规范。 3、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教学法,首先,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知识或能力,二者之间的对立也就没有那么绝对。其次,对于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法,不能一切“拿来”,更不能一概否定,要辩证分析,取长补短。第三,现在各种教学法如雨后春笋,更要汲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切不可今日学习“魏书生”,明日又学“洋思经验”,一定要学其思想的内核,而非形式。如同今日我们仍然要研究赫尔巴特一样,主要是研究和学习其教育思想。

4、赫尔巴特的眼里,教育目的之间存在着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三重目的。首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是实现最高教育目的的首要条件。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兴趣必须是多方面、均衡的。教学中如果只有单一的兴趣,或者某个方面兴趣过度,会出现与完全缺乏兴趣相同的结果:破坏完善道德的培养。因此,兴趣必须向多方面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应该构成一个匀称的统一体。其次,多方面兴趣的培养就是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教育。赫尔巴特提出,教师应该使个性向多方面性发展,使个性、品格、多方面性融为一体。他所说的个性与多方面性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个人发展的要求与社会需要的反映。个性愈益同多方面性相融合,品格即愈益易于驾御个人。三者结合起来既为实现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的完善奠定基础,又为实现可能的目的创造了条件。他有时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有时又把训育放在第一位,原因也就在这里。他说:“假如道德在多方面性中没有根基的话,那么,我们自然可以有理由撇开教学来探讨训育了;那样的话,教育者就必须直接控制个人,激发他,驱使他,使善在他的身上有力地生长起来,使恶劣的习性销声匿迹。教育者可以自问,这样一种人为的、被强调的单纯的训育至今是否有可能? 假如不可能,那么,教育者必须有一切理由假定,人们首先应通过扩展了的兴趣来改变个性,必须使其接近一般形式,然后才可以设想个性有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律发生应变的可能;同时在对付过去业已变坏了的儿童时,除了应考虑他现存的个性以外,还应着重估量他对新的和较好的思想范围的可接受性与他接受它们的时机。”因此,教育目的的三个部分是可以合并起来的。赫尔巴特把多方面兴趣、道德、个性联合起来作为培养目标,反映了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对我们也不无启迪作用。 笔者认为在理解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时,应该同他的培养儿童个性的教育起点联系起来,且不可以点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