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分析

受众分析
受众分析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受众:audience,又译为受传者、接受者,就是接受信息的人。

二、研究目的

通过了解受众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第一章受众:内涵与变迁

第一节受众的历史

剧院——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第二节大众社会与早期传播理论中的受众观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社会理论(Mass society thoery): 认为媒介通过毫无防备的普通民众的宣传和影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和次序,是一种腐化堕落的影响力。

–起源:

19世纪中期,大众对廉价媒介内容的需求推动了一些新的媒介的发展-便士报,镍币报等。商业化城市和报刊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报纸行业战争的爆发,因而造就了黄色新闻业的产生。略。

–大众社会理论的假设:

A)媒介是一种有害的,癌症般的社会力量,必须对之进行重构或净化;

B)媒介具有直达普通人头脑,并直接影响人们思维的力量;

C)媒介有长期的不良后果,能破坏人的生活甚至产生大规模的社会问题;

D)普通人从传统社会机制下被隔离和孤立开来,因此易受到媒介的影响;

E)建立极权社会次序是解决媒介问题的良药;

F)大众传媒不可避免地降低文化的深度和高度,从而带来文明的衰落

–大众社会理论的典型范例:

1、礼俗社会与大众社会(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分界点)

①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BY 滕尼斯(Tonnies)- 礼俗社会也称民间社区,将人们用坚固的家庭纽带,传统和固定的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因此社会风俗习惯非常强大;法理社会则由相对较弱的社会风俗习惯联结在一起,建立在理性选择的基础而不是传统的基础之上。法理社会代表着工业社会,代表着法律及其它正式的框架,于是社会关系更加正式,更没有了人情味,个体更依赖自身而不是家族而生存,于是人们彼此之间在道义上责任也更少了。

②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BY 涂尔干(Durkheim)- 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 )是指的民间风俗社会,人们好比社会大机器中的小部件,这些机器秩序井然,经久耐用,而人们在风俗和集体言论的迫使下扮演着传统的社会角色;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是代指现代的社会秩序,它如同有机动物,人们像身体里的专业化细胞,执行着特定的任务,并依靠整体的健康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2、大众社会的结构

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广泛的大众,另一方面是少数权力精英

当代的大众社会理论:

①大众娱乐-幻想轻易代替了真实的、持久的、客观的世界…

大众文化-一种提供轻松容易的社会凝聚力的尝试;无需昂贵的仪式便带来道德上的认知和情绪上的了解…

②大众社会理论的回归

因特网的兴起,新权力和影响力中心的出现;新技术和传媒行业的重构和垄断;

(二)大众

1、与社会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的区别

2、特点

(1)规模的巨大性

(2)分散性和异质性

(3)匿名性

(4)流动性

(5)无组织性

(6)同质性

第三节受众观念的演进

一、被漠视、被操纵者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

(一)、“魔弹论”的受众观: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描述:

(1)受众是信息的极度被动的接受者。

魔弹论认为传播是单向的,传者极大地影响受者,但受者无法对传者产生任何影响。

(2)受众是一种“原子”或“沙粒”式的存在,面对组织化的传媒和有目标的传播,极其孤立和被动。

媒介传播的信息会像子弹一样直接射中受众,受众不得不接受媒体的信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3)受众与媒介之间不存在中介因素。

受众作为相对原子化的个人,在接受媒体信息时,很少受到社会或其他群体的影响,而是直接暴露在媒介的“射程”之中。

媒介对受众影响是直接的,不受其他中介因素的干扰。

(4)受众信息接受是一种本能反应。

人对信息的反应不是由理性或智力所操纵,而是本能或潜意识中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遗传机制。

面对同样的信息刺激,不同的人会做出相同的反应。受众不仅接受大众传播媒介所设置的议程,而且“会以可遇见的方式做出反应。

(二)、原因分析

1、大众社会的理论背景

2、大众传播发展和它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

3、受众媒介素养的限制

典型案例:1938年的“火星人入侵”事件

二、被重视、被推崇

(一)、20世纪40-60年代

1、伊里调查

拉扎斯费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这次调查是在伊里县进行的,所以又称“伊里调查”。结果显示,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所以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改变人的态度,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次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重要理论观点

(1)、政治既有倾向

(2)、选择性接触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2、有限效果理论的受众观

1960年约瑟夫·克拉帕

(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是强化

(3)、大众传播使人们的态度改变需要两了条件:一、二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受众生理心理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的影响。

(二)、在60年代以后,受众作为权利主体得以崛起。

三、文化批判学派的新视角:接近受众本质接受研究

一方面,它更直接注意到受众在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文化研究学派也同样关注文化所体现的权力关系。

第四节国内受众观念变化的情况

?一、近代报纸发展早期的传统观念

报人办报的主要目的是宣传西学,开启国人心智,鼓吹维新变法,受众处于从属地位

?二、解放后到70年代末的凝固时期

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完全被收为国有资产,并改造为党的宣传工具。虽然也在理论和实践上较为重视受众,但都是从宣传者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受众接受传播者的观点,传者无疑处于中心地位。在这个政治运动接连不断的时代,新闻媒体的喉舌功能被大大强化,而报道新闻、提供信息的职责则相对弱化。新闻媒体跟在党的指令后亦步亦趋,担当起宣传和政治教化的职责,而不是作为一个社会公器和公共领域,为国家的民主进程发挥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受众中心论不能提上议程的原因之一,是“左”的思想在作怪。受众中心论或为受众服务的观点一度被认为是“淡化党性原则”,是“削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这几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使“为受众服务”的观点被强制压了下来。20世纪50年代,复旦大学的王中教授提出“读者需要论”的口号而被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所提出的“为读者服务”的口号被列为他的一条“罪状”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渐变

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闻改革:新闻媒介逐渐向本位回归。《解放军报》的一篇《向“假”字开刀》的社论,矛头直指“四人帮”控制新闻媒介所导致的“假、大、空”状况,文风上的冗长、死板和程序化遭到猛烈抨击。1981:,“真、短、快、活、强”的五字方针,“观点纸”——“新闻纸”我国新闻事业客观上已经逐步向受众中心论靠拢。80年代中、后期,深度报道崛起。深度报道大多致力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以事实叙述与作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全方位地揭示事实真相,一时间,报纸、电视、广播都醉心于追求这种大容量、大跨度、有深度、快节奏的传播内容。深度报道在1987年后愈加兴盛并达到高潮。如果联系到当时哲学界关于“人的主体性”的讨论,联系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重要问题经人民讨论,重大事情让人民知道”,我们可以说,深度报道的兴起正是人的主体性在大众传播中得到张扬的一种反映。同时深度报道的写作方式为受众直接参与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评析提供了机会,使受众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这表明受众的主体地位在传播中提高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读者、观众、听众调查,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

?四、20世纪90年代后的市场时期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后,受众中心论才正式被新闻理论界提出,并引起争议,然而,受众中心论仍然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并与市场中的大众媒介互为指导。

第二章受众的形貌

第一节受众的角色

1.媒介产品的消费者

2.传播符号的“译(解)码者”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2、该模式的重点不是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的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这些角色。

斯图亚特·霍尔“受众解码的三种形式”

英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在《制码/解码》(Encode/Decode)一文中提出了观众解读已制作好的电视讯息可能出现的三种立场,他称之为“三个假想的解码立场”(又译“解码地位”),分别为: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由此三种解码立场而来的信息解读相应为:“优先解读”(又译“优势解读”或“偏好式解读”)、“协商解读”(又译“妥协解读”)与“对抗解读”(又译“抵抗解读”)。这就是著名的“霍尔模式”(Hall model)。

第一种解码立场:主导-霸权立场(DOMINANT-HEGEMONIC POSITION)。比如说,电视观众直接从电视新闻中获取所内含的意义,并根据用来将信息进行编码的参照符码来解码信息之时,我们可以说电视观众是在主导符码范围内进行操作。就是说,受众采取与编码者(传播者)的“专业编码”完全相同的诠释架构。这就是最为理想的“完全明晰的传播”,前面图式中的“编码意义结构1”=“解码意义结构2”。这一种解码立场是从葛兰西“霸权理论”(又译“宰制理论”)生发而来。这表明受众运作于占支配地位的符码之中,进而就运作于主导意识形态之中。霍尔称受众的这种解读方式为“PREFERRED READING”(优势解读)。

第二种解码立场:协商立场(Negotiated Code)。持这种解码立场的受众可能大致采用已编制好的意义,但又会将讯息与某些具体的或当下的情境相结合,而由于这些情境反映了他(她)的立场与兴趣,因此受众可能修正优势意义,透露出一种协商(谈判)的特征。霍尔说,协商式解读中包含着相容因素与对抗因素的混合:它既对主导-霸权的编码所“给”的意义保持相当程度的认同,同时又在一个更有限的、情境的层次上,保留自己的权力来使讯息中内含的意义适合于“局部条件”——自身的特定情况,适合于他(她)本身所属团体的地位。通俗地说就是“部分同意,部分否定”。总之,观众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充满矛盾的商议过程。这时候,“编码意义结构1”与“解码意义结构2”不完全对等,也不完全相反。

第三种解码立场:对抗立场(Oppositional position)。解码者很可能完全了解讯息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编码的,也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内含意义的曲折变化,但是却对此置之于不顾,自行找来另一个诠释架构,因此使得解码的结果与编码者所欲传达的意义完全背道而驰。对抗式解读导致的是编码者的传播意图被颠覆。莫利认为,对抗式解读并没有什么“错误之处”,反之,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将它当作是对于优势解读的持续批评。也即,从对立的立场来读,是在力图推翻编码的主导意识形态,对抗式解读是一种意义抗争的力量。传播批判学者的这种观点是基于这样的前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电视节目常常是通过文本的意识形态性(主导的)和观众的被动性来支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手段,对此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在《电视与社会》一书中有所涉及。但是,就我们国家来讲,对于主导符码的对抗式解读纯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观点,恐怕并不见得恰当。正误判断,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顺便指出,这种解码立场,与“符号游击队”(Semiological Guerillas,又译“语符游击队”)的主张是一致的。“符号游击队”所实施的行为就是“诠释性抵抗”(Interpretive

Resistance)。“符号游击队“的称呼是相对于作为“正规军”的大众传媒组织而言的。“游击队”与“正规军”表露的是权力对比关系。总之,当受众对抗式解读时,“编码意义结构1”与“解码意义结构2”完全处于誓不两立的状态。

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第二节受众的特点

一、从人口学的角度看,受众具有四个特点:

?1、众多性

?大众传播媒介的讯息覆盖面非常广泛,受众的数量极大。

?2、混杂性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散在各个社会范畴。是由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民族、阶层、职业、政治观点、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特点的人们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

3、分散性

无论时间、空间的分布,受众都是分散的。

4、流动性

受众的构成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而不固定。

5、隐匿性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对象相对来说是隐匿的,传播者通常不知道各受众成员的个人情况,传播者只能根据反馈从总体上大致把握受众的特征

二、从受众接受信息的内在机制看

1、自在性

受众不是某种臆想的东西,不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客观现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这就决定了信息接受者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形貌、个性、兴趣、立场,都把自己划归在不同的社会类型之内。

2.自主性

受众不是大众传播者的“侍从”,可以任意驱使,而是某种意义的“主人”;不是大众传播者的敌手,专门揭短拆台,而是大众传播这一巨大工程的合作者。受众同大众传播者一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择、理解与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者所任意左右或支配。他们虽处于大众传播的终点,是信息的受体,但他们的接受活动从来不是强制的、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不是盲从的,而是自主的。

3.自述性

受众对信息作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者给定,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并据此进行再传播。西方著名案例“比戈特先生”的漫画传播,即能充分说明受众具有很强的自行阐述的特点。所以,如果说传播是传者的自由,那么“自述”就是受众的特权。

4.归属性

受众虽不是作为固定的群体而存在,而是自发的、未经组织的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类可归,心无所系。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在某一特定的接受群体之列。工人与农民,妇女与儿童、球迷与股迷……他们从心理到行为都将自己视为某一特定的群体。而大众传播媒介也同样有意地把不同性质的各种信息分类集中传播给不同的接受群体,如《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上海证券报》、《足球》等报刊,和广播电视系统的“经济台”、“交通台”、“教育台”等都是。第三节受众的类型

一、根据社会角色分类

二、根据受传行为分类:

1、预期受众、

2、现实受众

3、潜在受众

三、根据受传的自觉程度分类:

1、有意受众

2、无意受众

四、根据受传的动机分类:

1、主智受众

2、主情受众

五、根据受传的心理地位分类:

1、俯视型受众

2、仰视型受众

3、平视型受众

第四节受众的基本权利

一、选择权

1、知情权--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权力,其他权利的前提。1955年美国记者库柏提出得到世界公认。对国家大事和其他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及时通报给公众。尊重知情权是进步民主的标志之一。美国所进行的网络行政和颁布的《阳光法》。一位国人的经历与感慨。

二、知情权

三、表达权

表达权--宪法地位,基本权利之一。通过媒介表达,便捷和有效的通道。他们的呼声建议情感趋向,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但是不太理想。

四、反论权

五、监督权

批评监督权--是表达权的深度延伸和高度提升。针对领域:公共领域的管理人员作风、办事效率和政策法规的不合理。对媒介行为本身不符合规范和道德要求的方面

六、隐私权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

公众人物包括党政高级官员、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劳动模范、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等等。

底线:1、身体隐私

2、私人空间

3、私人信息

第三章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第一节个人差异论

1946年霍夫兰,1970年德弗勒

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

1、个人的心理结构的差异。

2、人们从不同社会环境习得不同立场、价值观、信仰、态度,造成心理构造的不同。

3、由于对客观事件理解的不同形成的稳定见解。

霍夫兰关于态度变化的变量表

个人差异论的贡献:促使人们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学中对于受众的研究,可以从分析受众成员的心理入手。但测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难。

第二节社会类型论

个人差异论是以心理学为依据,主要强调个体心态与性格的不同。

社会分类论则以社会学为基础,重点强调受众的社会群体性的差异。

受众的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为的影响:

①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②人们的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③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

④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信息的注意和反应形式,从而使各社会群体的内部成员们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

社会分类论可指导人们研究分析据以划分受众为不同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机构分析和预测不同受众群体的有选择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

同属于一个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并不见得一定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同样的反应。

社会群体的特征虽是对受众成员产生影响的一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影响受众的信息接受行为的。

第三节社会关系论

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左右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作出采纳与否的决策。

起源:伊里调查

社会关系论注重受众参加的组织或团体的压力对其本人接收讯息的影响。

新闻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限制和约束着传播效果。

受众的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

①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②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

③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与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

④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

⑤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制约

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第四节使用满足论

一、概况

“受众第一论”

鲍尔“不问讯息如何作用于受众,而问受众如何处理信息。”

问题:

1、使用与满足假定受众都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并指导如何在使用媒介中满足其需要。

2、使用与满足的前提是受众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信息,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根据自己的心意对讯息进行取舍。

3、使用与满足的最大问题还在于它把受众个人同社会系统相分离,只讲自己对媒介的使用,只谈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根本忽略了受众个人与群体网络的关系。

二、研究内容:

1、需求的社会和心理起源;

2、需求本身;

3、需求产生的期望;

4、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期望;

5、这些期望导致的不同形式媒介接触或参与活动;

6、由接触引起的需要满足;

7、与满足同时产生的其他后果,也许是无意获得的结果。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E.卡兹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

“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要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

竹内郁郎“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社会条件媒介印象媒介接触满足类型(满足/不满足)

需求

个人特性媒介接触可能性其他满足手段

1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2实际接触行为发生需要有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两个条件,否则会寻求其他满足

3根据媒介印象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特定的接触行为

4接触行为的结果有得到满足和没有得到满足两种

5接触行为的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修正既有媒介印象,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三、使用满足的种类

广播媒介:H.赫卓格

印刷媒介:B.R.贝雷尔森(获得外界信息的消息来源、日常生活的工具、休憩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电视媒介:D.麦奎尔(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固执的受众、“自助餐厅”、矫妄未免过正P231)

第五节社会参与论

一、概况

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

(1)“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

①信息社会众信息与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

与传播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

②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主义的排他性私人占有制下,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

民主参与理论正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

二、主要观点

(1)是公众的讲坛,不是少数人的传声筒;

(2)受众主动参与的欲望在增加;

(3)受众参与传播能更好地接受传播所产生的影响。

(4)是受众表达权、反论权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受众的心理

第一节受众的需要

一、定义

指人们在某一社会中为了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可能而要予以满足的要求。

二、人是有需要的动物

需要:客观的、普遍的。

欲望:暂时的、具体的。

三、需求的不同类型

1、依据需要的对象的不同

(1)物质需要(2)、精神需要

2、依据需要的不同层次

3、依据意识程度的不同

(1)自觉性需要(2)模糊性需要

(3)潜在性需要

4、从大众传播的角度

信息的需要、社会化需要、调节生活需要

四、需要与传播

1、研究的目的

(1)、从传播者的角度

(2)、从受众的角度

2、受众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

施拉姆

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3、需要与传播间的互动关系

(1)受众需要能够制约传播

(2)传播可以满足受众需要

贝雷尔森《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以纽约八大报纸的发送人员大罢工为背景

(3)需要与传播可以良性互动

第二节受众的动机

一、动机

动机是个人为了推动某项活动的意图、愿望、理想、信念等。

二、动机的表现

(1)强度(2)亮度

(3)深度(4)广度

三、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强化功能

四、动机的分类

1、外加动机和内发动机

(1)、外加动机

A、直接性动机

B、替代性动机

C、预期性动机

(2)、内发动机

2、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

(1)、表层动机

(2)、深层动机

五、如何适应和引导受众的动机

(1)、激发受众的内在动机;

(2)、优化表层动机,抑制不健康深层动机;

(3)、将信息作品的编码、制作水准瞄准一般的或中等水平的受众;

(4) 、适当地控制受众的动机强度;

(5)、恰当地利用受众的外加动机。

第三节受众的心理效应

一、威信效应

传播者的权威性、可信性所产生的影响

所谓“社会效标效应”,也叫“威信效应”、“权威效应”。

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在给大学心理学系学生讲课时,作了一个实验。讲课开始时向学生介绍一位客人,说这位客人是从以化学领先闻名于世的德国来的—位著名化学家,然后请这位客人讲话。

接着这位客人用德语口音很重的英语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并拿出一个小瓶。他说,这种化学物质有一股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因为在座的学生是学心理学的,他要测验一下学生的嗅觉,接着他请学生在他打开瓶盖后闻到气味时举手。他打开瓶盖后,不少学生都举了手。随后,这位化学家离开了教室。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只是一点蒸馏水,而这位“化学家”只不过是从外校请来的一位德语教师。

(1)本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有两位大学生打赌,他们寄出了一封不写收信地址、只写“居里夫人收”的信,看此信能否寄到居里夫人手里。结果,远隔重洋的居里夫人真的很快就收到了此信。

(2)一篇医学论文是被推荐到联合国的某个组织去报告,还是刊登在普通杂志上,这种反映医学成就的信息,对于人的影响显然是大不同的。

(3)做电视广告,是请一位有名气,有成就的人,即威信高的人来赞誉某种产品,还是请一位没有多少社会知名度的普通人来推荐某种产品,两者比较,显然前者能达到较好地改变人们消费态度的目的。

由于人的知识过度分化,个体已经不能对各门学科形成孤立的观点,而只能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知

识。随着社会关系的扩大,人们必须对以前所不关心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广大群众就需要有“社会效标”即有较高威信的信息源,并且在许多复杂的情况下依靠这些信息源提出自己的看法。

除了从信息论的角度去分析以外,我们还可以对人们服从“社会效标”进行心理透视:

一是“安全心理”。如同人们总认为名牌商品的质量好,不会出毛病的心理一样,人们也往往以为威信高的名人总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有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

二是“赞许心理”。“社会效标”、有威信者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正相关,按照这些人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获得正强化。

从人际交往这个方面来说,也就可明白这一点。有的人喜欢搬出“朋友的朋友”,想借名人、领导干部这个“社会效标”来增加自己的威信,一时也可能会有某些人趋之若鹜,成为他的“朋友圈”,使他的“威信”顿时膨胀起来。

但是,他的身上没有具备获取真实威信的根据,明明是“肚中一包草”,却借助“效标”硬充“绣花枕头”,明明是土坯一块,却想通过贴别人的金使自己也变成黄金,这结果便除了可怜可笑之外,很难有什么长进。

与此同时,别人与他交往时间一长,前后印象距离很大,于是在心理上就会产生“认知反差作用”,即心理上的反差比实际反差还要大,最后势必阻断了深交的可能,“朋友圈”便自然以“散架”了之。

可见,靠“朋友的朋友”来“喝汤”,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还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得好:“才华总是通过独立的活动(精神上的)才能成长起来的。”

这就提醒我们:在“社会效标效应”面前,我们固然要尊重名人,爱护名人、信服名人,但决不应陷入迷信、盲从;我们固然应为自己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成了名人而感到光荣,但决不可以此作为自我炫耀、增加自己的“晕轮”、制造自己的“威信”之资本。重要的是要有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行动。

自己发展了,才是硬道理!

二、“自己人”效应

在心理上将传播者定位为“自己人”

1、立场相同

2、背景相同

3、个性相投

4、观点一致

本专业的教师向大学生介绍一种工作和学习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相反,其他专业的教师向他们介绍这些方法,学生就不易接受;

听众对于他喜欢的讲演人所宣传的观点,接受起来既快又容易,而对于他所讨厌的宣传者维护的观点却本能地加以抵制;

在小组争论时,或者是在一些人际交往中,如果彼此的关系是肯定的话,那么在接受某些观点和立场方面,其相互间的影响力就增大。

看来,下面这句话确是至理名言:“假如你想说服人们你是对的,人们应当按照你的意见去做,那么,只是向人们提出良好的建议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首先让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意图就会遭至失败。”

凡此种种,苏联一位专家称之为“自己人效应”。

5、利益一致

三、晕轮效应

从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的接受倾向

四、从众效应(羊群效应)

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

“阿希实验”、“曾参杀人”

五、投射效应

受传者以自己的特性与心理为依据来理解和推断文本的涵义

《战国策.秦策二》

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第四节受众的心理倾向

一、共性心理

受众在信息接受中所具有的大致相同的心理活动倾向

(1)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

(2)受众与传播者的情感关系。

(3)受众对媒介的认知。

二、个性心理

受众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形成的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

(1)气质

(2)年龄

(3)性别

(4)地域

三、顺向心理

一种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和顺应传者或媒介意愿的心理活动倾向。

1、形成顺向心理的原因

(1)从传播者的角度看

(2)从传受关系的角度看

(3)从信息作品本身看

(4)从接受环境的角度看

(5)从受众的角度看

2、表征

(1)认同

带有惯性或习惯性质的心理倾向

(2)共鸣

认同的最佳状态,相通、相谐、共振

(3)偏爱

(4)遵从

采取与众人的态度和行为相一致的偏爱心理态势

四、逆向心理

这指受众受某种预存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产生了与传播者的正确观点相抵触的思想情绪或心理倾向。

(1)受众具有顽固坚持原有态度的思想意识

(2)受众故意采取与传播者相悖的态度与行为

(3)某类信息传播太多、太滥或失实、失真

(4)一些受众故意采取与另一些具有顺向心理的受众相反的心理态势。

(5)部分受众偷尝禁果的欲望造成了逆向心理

第五章受众的选择机制

第一节选择性注意

一、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选择性注意

1.接受定向

它是一种接受者预先就有的趣味方向或预存立场。

2.接受期待

预先揣摩和准备

3.接受需要

各人的需要不同,反应的结果亦不相同

4.接受个性

不同的个性决定着接受者对接受客体的注意与否和重视程度。第二节选择性理解

一、理解

理解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传播内容的认识。

巴别塔(Tower of Babel)

二、选择性理解

1.创造性理解

2.歪曲性理解

“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3.卷人性理解

第三节选择性记忆

一、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二、选择性记忆

1.主观因素

2.客体因素

节目或作品的本身特点和形貌

(1)背景的穿插(3)数量和复杂程度

(2)主题的先后(4)意义的有无

3.载体因素

多种传播媒介的综合运用

第六章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

受众研究报告的内容

1、受众的基本情况。

年龄、职业、文化、教育状况、收入水平、家庭情况、生活社区

2、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

媒介接触频率、接触时间的长度、接触时间的分布、接触媒介的途径

3、受众的观点和态度。

满意度、喜爱度、忠诚度和期待度

第一节读者的报刊阅读行为

一、直接指标

1、读者平均每周阅读天数

3、读者实际接触报刊月平均次数

4、读者报刊实际接触频度

二、间接指标 (一)、报刊发行指标

1、期发量:指报纸或杂志每期的发行份数。 2

3

、年发行总数:当年的总发行量

4

1、读者人口覆盖率:又称报刊读者平均每期阅读率

2、阅读人口(Readership ):又叫读者实际覆盖人数。 阅读人口=订阅人口+零购人口+赠阅人口

+传阅阅读人口 3、传阅阅读人口(Pass Along Readership )

4、读者传阅率(Pass Along Rate 或 Pass Over Rate )

(三)、读者评价指标 1、报刊品牌知名度

? (1)、第一提及率: ? (2)、提示知名度: 2、读者对报刊的美誉度

? (1)、读者喜爱率: ? (2)、读者认同度: ? (3)、读者提及率

第二节 观(听)众的收看(听)行为

一、行为性指标

?(一)、收视(听)率(Rating/Rating Point)

收看(听)某电视(广播节目)的个人或家庭占总人口或家庭数的比率。

1、收视率调查的历史

电话调查——面访——引入仪器法——日记法

2、收视率及相关指标

(1)、收视率(Rating)

?A、家庭收视率:以家庭为计算单位

?B、个人收视率:以个人为单位

?C、对象阶层收视率:

?D、总收视率(GRP—Gross Rating Points),指某一时段内所有单位时段的收视率之和。

?E、平均收视率

?(2)、开机率(HUT—Homes Using TV)

又称电视使用率,指某一时段内,打开电视机的家户数占总电视家户数的百分数。

A、时段家庭开机率:

B、时段个人开机率:

(3)、占有率(Share)

占有率是收视占有率的简称,是指特定时段内收看某一频道(或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打开电视机总人数(或家户数)的百分比。

3、收视率的应用 (1)、整个传播与收视系统层面

(2)、电视台(或频道)层面

(3)、节目类型层面

(4)、单一栏目或节目层面

(二)、到达率(Reach )

在特定时段内,收看过某一频道(或节目)的不重复的观众人数占观众总数的百分比。

(三)、累积观众

特定时间内收看某一频道或节目至少一次的不重复观众。 (四)、接触频次

指一段时间内观众个人(或家户)接触某一特定频道(或节目)的平均次数。

(五)、观众重复率(Duplication ) 1、重复观众

主要指同样收看两时段电视的观众人数

(六)、转台数(Turnover)

1 2

二、评价性指标

1、满意度(AI ,数值在0-100之间) (1)、频道满意度

重复收看人数百分比总收视率到达率-=两时段累积观众各时段累积观众数之和重复观众-=

(2)、栏目满意度

2、栏目知名度

3、期待度

(1)、栏目期待度

收视率与满意度变化趋势组合图

(2)、频道期待度

第三节网络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

一、直接指标

1、网民日均上网时长:

2、网民每次平均阅读时长

3、网民每周平均上网次数

4、受众对某一网站接触频度

二、间接指标

(一)、受众规模指标

1、点击量(Hits)

2、浏览页次(Page Views)

3、浏览人次(Visitor Sessions)

4、浏览人数(Visitors)

(二)、受众评价指标

1、网站知名度

1)、第一提及率

(2)、提示知名度

2、网站美誉度

(1)、喜爱度

(2)、认同度

3、网站信息可信度

4、网民满意度

第七章受众的反馈

一、反馈的概念

“反馈” (Feedback,又译为回馈)

在传播学中的反馈是指从受传者送回给传播者的少量意见信息。

二、反馈的作用

1、有助于传播者检验和证实传播效果

2、有助于传播者改进和优化下一步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行为

3、能够激发和提高传播者的传播热情

4、有助于传播者检查媒介信息所反映具体事实的真实度和准确度

三、反馈的特点

1、自我传播的反馈

自为性、内在性、隐蔽性和私下性

不可靠和盲目性

广告受众的心理分析

广告受众心理分析 以香奈儿chanel No5香水广告为例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广告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广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广告策略是离不开消费需求,离不开消费心理的。而最主要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物质心理需求,一类是精神心理需求。而广告策略是实现消费心理的主要途径,只有从消费心理出发的广告策略才是最基础,最能对消费者产生指导的广告策略。 一、广告描述 片中,妮可基德曼主演扮演一名从电影首映礼上溜走的女演员,邂逅了巴西演员罗德里格?桑托罗扮演的英俊陌生男子。痴情贫穷的男人爱上光辉熠熠的女明星,镁光灯与荣誉的包围无法阻挡她对爱情的奋不顾身,仓皇逃脱后两人独处时的片刻宁静宛若无人的城市上空,爱情的字典没有了贵贱。一场《罗马假日》的桥段在广告中影射。尾声处的过渡留给了“明天”——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如NO.5深沉隽永。 二、广告视觉角度 这个广告片没有很多的语言,但却有着惊人的视觉表现,如黑色,红色等纯色背景上耸立着一个硕大的“5”字,一个极品美女站在正中央,香奈儿5号已经从美女的手中飞了起来,香水浪漫的在空中飘洒,给人一种美和强烈的视觉感。另一方面又与其品牌内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一种高尚,飘逸和典雅。 三、广告记忆角度 广告一开始就吸引人的注意力,女主角刚刚出场的时候,就出现了香奈儿的标志,这就应用了我们所说的首因效应,目的是为了让首先呈现出来的信息占据消费者的记忆,以此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并且吸引着观众跟着他的故事情节走,开始突现了的一瓶chanel N5香水,让观众知道这是有关这款香水的,让观众知道广告的目的。广告中故事的男女主角引发观众的好奇心,让人期待他最后结局。诱人关心的题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号召力和推动力,是维持消费者对广告较长时间注意和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条件。无论是有机体的物质需要,或是精神的、文化的需要,凡能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的事物,都容易成为无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分析(doc 16页)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第六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市场细分根据购买者的不同特征,或市场需求的差异性,揭示出企业面临的各种市场机会,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选择和比较的余地。企业进行市场定位,为自己及其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一定的特色,塑造一定的形象。 第一节市场细分战略 一、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和发展 市场细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Wendell R.Smith)提出的,其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大量营销阶段(Mass Marketing)。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发展的中心是速度和规模,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和通过大众化的渠道推销。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方式降低了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重视市场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战略不可能产生。 2.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Product Differentiated Marketing)。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理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产品不同的、具有不同质量、外观、性能的品种各异的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而未研究顾客需求,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产品试销的成功率仍然很低。 3.目标营销阶段(Target Marketing)。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抬起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地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等。于是,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 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命”。 市场细分理论产生之后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进程。最初,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愈细愈好,愈能适应顾客需求,从而取得更大收益。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能源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营销管理者深感过分地细分市场必然导致企业总成本上升过快从而减少总收益。因此,西方企业界又出现了一种“市场同合化”的理论,主张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适度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使市场细分理论又有了新的内涵,适

电视节目分析完整版

电视节目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变形记》分析 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湖南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内容多样化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内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内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 《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变形记》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

(完整版)奇葩说电视节目分析

《奇葩说》由爱奇艺马东工作室出品,于2014年11月29日在爱奇艺独家播出,目前两季节目皆已收官。这是一档为年轻人创造收看内容的节目,以辩论形式为主,寻找最能说话的人。《奇葩说》播出后迅速受到观众的青睐,在豆瓣上获得了9.0分的好评,第二季播放量达到6.2亿次,它的成功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思考之处,笔者现从节目的主持人、节目辩题以及互动方式几个方面来探究其成功因素。 一、主持群设置扩展话语体系 对于互联网自制节目而言,点击量与节目的成败密切相关,而作为一档网络自制语言类真人秀节目,主持人和选手的成功选择就成为增加受众的关注度乃至关乎节目成败的核心问题。无论是第一季的“马晓康”组合还是第二季的“KJM”组合都获得了居高不下的人气。 马东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担任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导演。在《奇葩说》节目中,他一改往日正经的风格,走上了搞笑的路线,形成反差效果。高晓松是著名音乐人、导演、制作人,博古通今,说话风格犀利。蔡康永是作家、主持人,说话柔和,喜欢采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道理。作为舞蹈家和脱口秀主持人双重身份的金星心直口快,言语麻辣大胆,擅以观点取胜。几个人你来我往,捧哏逗趣、言辞大胆,各自以其深厚的人文及主持功底串联起整个节目。

为丰富其节目看点,《奇葩说》每两期会邀请一名娱乐圈当红明星作为嘉宾和现场选手一同参与话题讨论,他们也是主持人构成中的一员。“女神”或“男神”的加入,为节目的两性话题增添了相应配比的女性或男性力量,构成了节目多元化的话语体系,使辩题从内容和视角上都有所丰富和扩展。另外,还可以利用明星效应树立综艺节目品牌,扩大节目影响力。 二、内容引人思考,传递正能量 《奇葩说》针对的主要人群是年轻人。据统计,《奇葩说》20-29岁观众的比例占有86%。在节目开始前,都会有一个小短片,旁白为:“40岁以上的人请在90后旁边观看。” 在节目内容设置上,首先辩题的选择都很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与现实息息相关,比如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异性闺蜜是不是谎言等。从双方辩手的辩论当中传递的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常态现象,年轻人可以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在“使用和满足理论”研究中,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特点包括自我确认效用。90后受众群体可以通过节目,对自身的行为有所反思,从而可以使自己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选择一种正确的解决方案。 其次,节目虽有感性的喧嚣,但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辨。比如在海选中清华学子关于未来就业方向的询问引发高晓松的痛斥,对于未来,他认为“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将道德高度上升到了

中国网红经济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网红经济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直播平台同质化下,明星主播才是吸引流量的关键 (4) 一、直播平台野蛮生长,同质化竞争严重 (4) 二、直播平台陷入明星主播争夺战,开启烧钱模式 (7) 三、微博、微信成粉丝聚集地,明星主播换平台不惧粉丝流失 (8) 第二节网红单枪匹马难以为继,团队作战成必然势态 (12) 一、网红迈入新阶段,知名网红成兵家必争之地 (12) 1、网红迈入视频、直播新阶段,与粉丝互动性大大加强 (12) 2、网红热潮下,优质网红成为稀缺IP资源 (12) 二、网红经济产业链复杂化,团队作战成专业化发展必然势态 (14) 1、网红经济链条愈加复杂,单枪匹马难以为继 (14) 2、流量聚集环节由UGC向PGC转变 (15) 3、流量变现环节走专业化运营管理 (16) 第三节网红孵化器串联产业链,核心竞争门槛明显 (18) 一、网红孵化器在产业链中兼具多项角色 (18) 二、大者恒大:大数据与与资源整合能力是网红孵化器的核心门槛 (19) 第四节国内网红孵化模式多元化发展,切入点各有不同 (22) 一、电商平台转型网红孵化:以杭州如涵和南极电商为例 (22) 1、如涵率先发力网红孵化,实现向红人电商完美转型 (22) 2、南极电商从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切入网红孵化,转型动作频繁 (23) 二、传统产品生产商借力网红经济拓宽销售渠道:以星期六为例 (26) 三、网红成为合伙人,增强合作黏性:以全民TV和飞博共创为例 (27) 1、全民TV开创“主播合伙人计划”,直播平台竞争模式有望打破 (27) 2、飞博共创携手知名网红建立合资公司,布局网红经济 (27) 四、红人社区平台深度运营,实现网红变现:以美空为例 (29) 五、社交平台携手网红孵化公司:以微博为例 (31) 六、不同网红经纪孵化方式的对比 (32) 第五节投资分析 (34)

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分析

2000年,“真人秀”节目浪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和蔓延,它俨然已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电视文化新奇观。最早是始于荷兰,后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等18个国家广泛移植的《老大哥》,此后一系列类似节目相继出现,如美国CBS的《幸存者》、FOX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等。它们几乎都成为西方世界最火爆的电视节目。 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一些“真人秀”节目雏形,如《美国家庭滑稽录象》;1973年公共广播公司电视台制作的《一个美国家庭》追踪拍摄了一个家庭一年内的真实生活;1992年美国有线电视音乐台推出《真实世界》,7名20多岁的青年男女住在一起,摄像机24小时跟踪拍摄他们的起居生活。这些节目大多数在当时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直到出现大型的真实电视节目《老大哥》、《幸存者》,才使得“真实电视”节目迅速在西方世界风行。更有欧洲媒介学者称:“真人秀看上去已经成了挽救电视的灵丹妙药。”① 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营造 提及“传播”一词,很容易使人以为它是单方面付出的一种行为。其实,它一直是带着一根看不见的“倒钩刺”的,它所回收的就是受众的注意力。事实上,早在30年前加拿大的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已经注意到了传播的这一特点。他指出,电视台实际上是在不动声色地租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做生意。电视台实际上是通过隐性收费——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交费”。因此,如何有效地吸纳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将这种注意力稳固地维系下去,便成为现代传媒市场竞争中殚精竭虑的焦点所在。 受众的心理机制 1944年,赫尔塔·赫佐格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施拉姆在谈到这一模式时说:“很明显,大众媒介的效果部分是为传播对象怎样使用它们来决定的。” 1、接近性心理。“真实电视”以普通人为主角,这样就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受众由于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更关注代表自己阶层的竞争者。 2、对真实的渴望。“真实电视”本身就是真实与虚拟的重构。同时,人们又大可以一笑置之地把它当成一种游戏。 3、对隐私的窥探。 4、对人性阴暗面的展示。 5、博彩心理。在“真实电视”中,一般都有巨额的奖金刺激,这也抓住了人们的投机心理和对财富的欲望。 《学徒》内容分析 《学徒》(THE APPRENTICE)2004年1月开播,由马克·伯奈特制片公司与特兰普制片公司联合出品,是一个将商业运作技巧作为真人秀竞赛主题的节目,共15集。《学徒》前3集平均收视率为9.4%。18~19岁观众的收视份额为23%,平均有1910万观众收看,是2003-2004年播出季连续前19周18~49岁成年观众收视率排名第3位,所有观众收视率排名第6位,是NBC新节目播出史上创造了最佳收视率的节目之一。下面我对《学徒2》中的第1集做内容分析。 1、目标受众 节目选取了18位来自美国各地的一流人才,有的是名牌商业学府毕业,如普林斯顿、哈

产品分析报告

产品分析报告 圣大保罗服装 一、产品概述 1、产品的概括 世界名牌“圣大保罗”(SANTA BARBARA POLO & RACQUET CLUB)服饰系列,源自1910年的美国加州圣塔芭芭拉马球俱乐部,以该俱乐部发展的“圣大保罗”标志系列产品,成为显示身份及品味高雅阶层最喜爱的服装品牌,是从贵族运动中产生的名流绅士服饰。 2、产品的定位 高档名流绅士“贵族”风范。圣大保罗品牌一贯秉承着马球运动的积极进取、全力以赴、协调一致、奋发不懈的精神,依托着悠久的品牌文化和自身高贵、经典的气质,经过众多名师多年来的精心雕琢,将其刻画成为一种款式经典、风格简洁、令穿着者充满自信和活力的服饰,“圣大保罗”已成为了当今绅士休闲服的代名词。 3、用户需求分析 首先,用户是谁? 作为“贵族”风范的高端服装品牌,瞄准的市场是那些具有高贵、经典气质的成功人士。 其次,用户特征。 作为圣大保罗的用户,基本上都是成功人士。他们现在都是上流人士,长期处于这个阶层,让他们具有不同的其他阶层的气质-贵族、绅士、自信、活力等,相对应的他们的穿着也会相对应的不一样。他们要维护好他们的气质形象,而圣大保罗这个品牌的服装赢得他们之中不少人的支持。 再次,用户的需求。 作为一个有规格的成功人士,他们对穿着的追求是档次。这个档次,不仅仅局限于价格高。虽然他们的穿着相对于普通人是比较贵,但是,他们真实的追求是这个服装品牌的理念迎合他们的内心需求。服装的设计与用料都是得到他们认可的。 最后,如何争取用户。 一个服装品牌要抓住用户,我个人认为有一下几点:第一,该品牌的理念要浩大正气,迎合你主攻市场受众心中理念的需求。(品牌文化的迎合度)第二,该品牌的设计理念也要一直遵循品牌文化中蕴含的理念。(设计理念遵循品牌理念)第三,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要不断创新,不断的优化,从而不断的增加新客户。 二、产品分析 1、产品构造图 “在马上威风、潇洒的骑士,正扬杆击球的”便是在美国加州创立了近90年的圣大保罗马球俱乐部系列产品的享誉世界的著名标志。圣大保罗名牌系列服饰,有休闲、运动服装及西服、牛仔、绒衫、圣大保罗春夏装、T恤、领带、袜类、手袋、箱包、文具、皮件及鞋类、眼镜、手表、礼品等等。 2、用户使用流程图 客户在产生购买商品的意图,到咨询,然后一直到购买,以及后续售后维护。这个整个购买行为的完成,中间的环节中会出现问题,这个我们就需要解决和优化。 三、竞敌分析 同品牌主要的竞争店铺为:圣大保罗官方旗舰店和同瑞服饰专营店。其中圣保罗官方旗舰店为旗舰店,相应给的资源会比较多,相应的运营方式也就更多。同瑞服饰专营店作为

电影广告特点受众分析与使用策略探索

电影广告特点受众分析与使用策略探索 中文摘要: 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户外POP是世界公认的五大广告媒体,但在中国,电影广告的发展还十分滞后,一方面,大品牌商品的电影广告开始日益冲击电影观众的眼球,甚至发生了数起观众起诉电影广告的事件,但是同时,一些中小品牌又忽略了对这一特殊广告媒体的运用。由于人们对电影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就出现了这一冷一热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电影广告的特点和受众进行分析,试图为沉迷此中和对此还持观望态度的广告主一些帮助。 关键词:电影广告贴片广告置入式广告 引言: 电影作为影视广告的一种载体,它和影视广告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在电影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广告作为一种商业力量不断地给电影注入新鲜的血液,电影在广告的指导和参与下不断的发挥其艺术性,充实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什么是电影广告 我们这里说到电影广告,不是电影方用于推广电影的广告,而是非电影机构的广告主,以推广其商品、服务、品牌形象、活动等为广告目标,以电影观众与潜在电影观众为广告受众,通过电影及其衍生媒体投放的硬性贴片广告与软性置入式广告。我们简称为电影搭片广告。 电影贴片广告指的是在电影播放之前在银幕上播出的广告,因为这种广告方式经常和最多地应用于营销电影,也称为电影院广告。 电影置入式广告是一种“异业结合”模式的广告运用手法,即将某品牌商品或服务融入电影之中,成为媒体的一分子,与电影一起推销给观众。007中的宝马车,《手机》中的摩托罗拉手机,就是企业的置入式广告。 二、电影广告价值和中国电影媒体广告经营状况 1、电影广告的广告价值 由于电影媒介消费者众多,有时甚至是全社会性的。得福勒指出:媒介不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的储存,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影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是各种各样的,从小范围内的个人生活到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或政治生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一、节目悬念俘虏下的受众心理 1、先期议程设置,环环紧扣受众心理 从一定程度上讲,“议程设置”,集中体现在电视节目中对各个环节的设置上。尤其是在真人秀节目中,环节的设置是较为突出且必不可少的一个层面,它决定着节目的“游戏规则”和发展方向,搭建起了整个节目的阶梯和框架。 拿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男声”这一选秀节目来说,其主体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海选,节目组从国内6个中心唱区、分唱区和11个网络唱区以及一些海外唱区中选出前120强选手,进入第二轮总决赛突围赛,在激烈的竞争后,选出前11强进入总决赛,最终角逐出冠亚军,期间又有积分赛、挑战赛、复活赛等各类赛事,环环紧扣。 那么,在如此紧凑的环节设置下,观众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紧随观看,特别是在前期观看中,若选定了某一自己欣赏的选手,那么在选手晋级与否,最终获胜的是谁等这些悬念的牵引下,便会更加的关注这一节目的进展。 2、拟态环境下,受众的身心参与及情感共鸣 其实许多时候,观众收看真人秀节目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情感上的寄托。一首歌,一段独白,一个幽默话剧,似乎就是你所想去表达的感情,节目里的评委与观众也是你情感的聆听者,心里话的倾诉对象,而真人秀节目的情感表达又往往要比电影电视剧里的更加直接和贴切,这就使得真人秀节目成为了观众们的一个情感宣泄的绝佳平台。 因此,很多喜欢看真人秀节目的人,经常会和着节目中的选手一起欢唱、一起舞蹈、甚至是一起哭、一起笑,直到最后,那个被他选定且一直追捧的选手几乎成为了他自己的化身,节目里所发生的一切,似乎就在他身边,让他感觉到节目里的环节就是为他设置的,他在参加这么一个比赛的过程。 于是,选手在表演时能否做到最好的一面,选手的参赛作品是否能受到评委的认可,选手的表现能否得到观众们的支持,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让他最为牵挂的一件事情。那么,当节目的旁观者变为了节目的亲身参与者,而节目的悬念也就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被进一步的放大,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 3、打破刻板印象,重塑受众期望 在大家的印象中,弱势群体是怎么样的一批人,老弱病残是吧。那当这些孩子或是残疾人参加真人秀节目时,大多数的观众又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收看呢。 真人竞技,优胜劣汰,在这样一个残酷的舞台上,观众所追捧的大都是多才多艺的帅哥美女们,他们有魅力,有气场,卓尔不凡。但是,这也反向预示着,当舞台上有黑马杀出时,也定然会让大家耳目一新。真人秀节目也正是在某些情况下,充分运用这一受众心理,让一些有着一技之长的,大家印象中的弱势群体一鸣惊人。这种360度的逆向悬念,则将节目效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带给受众更多意外之喜和刺激感。

9-12岁儿童受众分析报告

9~12岁儿童生理、心理、心智、行为特征调研报告 摘要:9~12岁儿童基本处于小学四至六年级阶段,处于各项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文从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心智发展、行为特征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相关研究。关键词:9~12岁生理心理心智行为 一、生理特点 1.外科指标 儿童在9~12岁这个年龄阶段会进入婴儿之后的第二次身体发育高速期,被称为第二发展期。此时,他们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肌肉骨骼力量也在迅速增强。资料显示,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自10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因此五六年级是一般儿童身体发育的最高峰时期[1]。 随着身体机能的提高,速度、腰腹力量大大增加,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各项体育项目指标也会显著提高。根据市小学生身体素质测试评分标准[2],一至三年级学生50米跑的优秀标准在9~10s之间,四年级之后优秀标准已经提高到9s。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加强速度、力量和耐力训练,可以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更大限度的提高,并提高心肺机能,使少年儿童受益终身。有许多学者都对不同体育项目对该年龄段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行了研究,如罗颖[3]研究了跆拳道训练对儿童健康体适能的影响,表明跆拳道训练可以增加9~12岁儿童的肌肉势能和肌肉含量并提高身高增长幅度。 有研究表明,该年龄段儿童身体的柔韧性会有下降趋势,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因此在进行力量训练使也要配合一定的柔韧性练习[4]。罗颖的研究还表明跆拳道训练可以阻止柔韧素质的下降[3]。 男女生的身体发育有一定差异,整体来看女生的发育早于男生,五六年级的女生身高体重增长更快,12岁之后,男生的增长更为迅速,并拉大男女生体型的差距。在身体素质上,男生优于女生,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男生的平均成绩皆高于女生,但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女生的肌肉和韧带结构使得力度和速度较弱,柔韧性更好[5]。 2. 科指标 此年龄段儿童心肺功能增强,接近中学青春期的特点,脉搏频率、血压、肺活量在10岁之后都有显著增加,12岁之后男女生的差距会加大[1]。 研究表明,10岁左右大脑前额皮层发育完善,12岁学生脑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水平,大脑活动机能显著提高,兴奋机能增强,睡眠时间缩短。此阶段儿童的理性思维逐渐增强,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记忆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不断增强[1]。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初期,性激素分泌,研究发现,男孩的睾丸酮水平增加18倍,女孩雌二醇水平增加8倍[6]。发育早的孩子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女生发生月经初潮,胸部发育,阴毛、腋毛生长,皮肤出油长粉刺,男生阴茎生长,阴毛、胡须生长,发生遗精。 二、心理特点 1. 自我意识

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分析

大 众 文 艺大76 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惟其如此,时评才能更受欢迎。 3.时评不能单纯追求快,时效应服从于质量[10]。由于仓促,有的作者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分析挖掘思考和查找资料,常常凭着一时的冲动甚至灵感就下笔,写起时评来总是隔靴搔痒般泛泛而论,没有新颖的观点、厚重的思想。有的作者评不到点子上,甚至很主观、很片面,触及不到事物的本质。有的作者语言晦涩难懂,有的话语经不起推敲等。而对于编者来说,有时没有足够的三审时间,使三审流于形式,结果就会埋下各种差错隐患。 时评首先应该确保被评论的新闻的真实性,找好切入点,才能保证时评的力度和方向。有不少时评,引用的内容是街头小报或者是道听途说的消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评论容易给公众造成误导,混淆视听。我们的时评家如果没有一双慧眼辨别新闻的真假,写出评论的质量和可信度可想而知。 评论作者、编辑应该把握好时机。如果急功近利,不加思考而盲目抢发稿件,轻者影响报纸声誉,重者会引发不稳定因素。作者要考虑选题是否得当,时机是否恰当,效果是否最佳,有的问题是长期的、复杂的,需要客观看待,不能简单靠追求时效来进行处理,要进行冷静理智的思考,确定什么选题、以什么角度和分寸、并在什么时机对问题作出准确的、有说服力的评论和前瞻[11]。 4.时评应该多培养群众作者[12]。群众作者生活在基层,对基层的情况最为熟悉。虽然他们的稿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不乏新颖的素材和独到的见解,经过编辑的指导并非不能成为佳作。如果在编辑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广大群众作者的时评经常 在报纸上出现,那就会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进而大大丰富时评的内容,扩大影响范围。 现在的时评作者却主要由编辑、相关专家担任,其观点和意见难免局限,读者很难听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声音,这不能不算缺憾。而且不少时评写手错把自己当成了小品文作家,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写成一片千字时评,这是不恰当的。时评一定要有可评之事,不是可以定时定量生产的,硬要拼凑,肯定会降低作品的质量。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发挥时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引导舆论的作用,时评编辑和作者应具备明辨是非的政治头脑。同时还要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和深厚的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理清事件的是非曲直,看清事件的本来面目,从而正确地把握时评的观点和导向。参考文献 [1]赵光瑞.“好的时评比开一次会议还重要”.中国青年报,2004.02.06[2]赵峰.浅议新闻时评的功能特点和写作.新闻三味,2008年5月[3]王兰.“和谐”理念中的时评作用.陕西日报,2007.1.17[4]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2年秋[5]陈栋.我国新时评发展趋势分析.今传媒,2008年12月[6]侯薇.关于时评的多维思考.新闻爱好者,2006年2月[7]杨树宏.医治新闻时评六宗病.声屏世界,2007年1月 [8]黄家雄.创新评论精神,创新评论价值.中华新闻报,2007.1.10 [9]冯越.给时评家提个醒儿.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3.22[10]武少民.时评应该找好切入点.中华新闻报,2004年6月 [11]王兰.发挥时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新闻前哨,2007年第2—3期[12]徐曙光.时评版不是名人天下.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5.20 络广告越来越普及,更多的商家在选择网络广告时针对性地瞄准了网络广告的长处,但是在网络广告的宣传中还是隐含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网络广告的诉求群体定位等等,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网络广告的效果如何体现,如何使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网络广告的宣传,更容易产生消费动机,更容易形成购买力。因此,对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的研究和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1.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概念与内涵 网络广告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它的受众不同与其他的传统广告媒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同,网络广告的受众也就有了其特殊的属性以及内涵,那么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研究则需要从它的他内涵以及发展层次去解析。 1.1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概念 网络广告具有着特殊的属性,因为它比较传统广告更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但是恰恰由于它的形象生动,可比性,可选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广告本身受到的制约也非常大,比如:在网络广告中,它不具有强制的接受性,引起受众心理反感的情况下,会选择停止阅读或者转向选择。再加上网络广告的本身人群定位比较高,属于高知,高资,高消费群体,那么其心理的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比如他们更注重心理愉悦,更注重个性的体现,更注重商品的人性化,在注重商品人性化的同时他们对广告的要求就更加严厉地归纳为对网络广告的满意度。因此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概念为满足消费者可比性告知需求的广告传播信息心理。 当然随着网络广告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多种形式发展,网络广告的受众面积会更加广泛,心理也会不同,但是满意度最终还是考量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一个内化概念。 1.2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内涵 广告的形式尽管带不来直接的经济效应,但是广告形式却能为消费机会提供决策,为消费者给予指导,同时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就有必要认识与了解网络广告的内涵。其一,网络广告受众心理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他们的视觉会更加开阔;其二,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对于传播途径的选择没有可比性,也就是说其广告平台比较单一,需要应对消费者的多种心理需求,那么就需要网络广告的制作更加注重广告模式的效果,包括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其三,网络广告诉求目的比较明了,因此心理感染能力要加强,甚至要具备相互影响的作用力。 2.网络广告受众心理分析 网络广告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个性化的广告形式。消费者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的选择。任何一则广告都是通过影响受众心理发生作用的,从而启迪受众或引发受众的购买行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喜好,选择是否接受以及接受哪些广告信息。以前,我们往往把广告的效果简单地等同于它的制作过程,而忽视了受众对它的接受过程,或者忽视了受众在接受广告方面的特殊心理。 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分析 蒋雪涵1 马晓音2 李 斌3 (1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2江苏南京钟山学院 3江苏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摘 要】网络广告是一种广告模式,但是从其受众接受的心理过程来看,它的功能与作用不同与其他广告形式。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把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研究作为网络营销时代一个重点与难点课题。本文就网络营销时代网络广告受众心理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网络广告 受众 诉求点 传播途径 行为意识 影视与传媒

目标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分析

目标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分析 近年来,市场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变化速度快。企业产品具备竞争力,与清晰的产品定位和明确的市场定位分不开的。首先,从概念上理解什么是产品定位,什么是市场定位。在当前市场中,有很多的人对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不加区别,认为两者是同一个概念,其实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目标市场定位(简称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对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者市场的选择。 产品定位:指企业对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或目标消费者市场的需求。 从理论上讲,应该先进行市场定位,然后才进行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对目标市场的选择与企业产品结合的过程,也即是将市场定位企业化,产品化的工作。 如何将产品定位清晰产品与其他同行竞争企业相比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那么在产品未推出市场之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产品上市做规划体系: 1)消费者定位:锁定品牌的目标消费者,挖掘潜在商业价值。 2)产品定位:寻求产品核心功能利益,以满足目标受众需求。 3)价格/档次定位:根据目标消费者,制定价格体系与确立产品档次。 4)风格/形象:传达统一风格理念,巩固维系消费者情感及体验感受。 5)竞争定位:与竞争品牌形成差异化,最大化牵引最大用户群体。 6)传播定位渠道/推广:寻找与消费者间有效的沟通方式,针对性开展立体式推广。销售渠道开拓、消费者信息获取的渠道、推广方法制度。 家电行业某巨头企业空调品牌产品定位分析如下:

谈产品定位有必要了解一下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指企业的产品及其品牌,基于消费者的需要,寻找有独特个性和良好的形象,从而凝固于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品牌定位的载体是产品,最终是通过产品来兑现承诺,因此必然也已经包含产品定位在其中。 维达产品定位在成熟、稳重,偏向事业成功的男性,以及30-40岁高贵优雅、享受生活的女性。主要来源于产品的知名度、产品包装和良好的质量。 清风产品形象较为分散,个性不鲜明。与其大众化的价格,较宽产品线有直接关系。产品定位在:清秀单纯可爱的学生、传统的职业女性以及阳光积极的小伙子。主要是来源于价格适中、包装设计柔和、以及具亲和力的名称使消费者认为清风产品形象更容易接近。 心相印产品定位在浪漫情侣、时尚女性。 又如奔驰汽车,将产品定位在高端、有身份有地位的成功男性。 将产品准确定位,实际上等同于将产品卖给谁谁才是产品最适合的使用者如何让使用者选择企业产品。市场定位方法分析 如何分析市场 对于某一产品市场,或你将要参与竞争的市场,下面这些几点你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全局观念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这个市场的增长率是多少 当前的市场是如何被细分的 当前的市场趋势是否能指明近期细分市场的主要变化 目前公司参与竞争的是哪一细分市场,所占份额有多大

广告受众心理分析

广告受众心理分析 “广告受众”一词是广告研究人员从传播学理论中借用“受众”这一术语改造而成的广告学专用术语,指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信息传播的对象,广告信息的直接接触者、接受者。受众并不是被动接受广告信息、消极接受刺激、做出预期反应的客体。相反,他们是信息处理的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对广告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和加工。广告宣传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受众对产品的选择,实现购买行为,这就要求商家必须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受众的消费心理特点,认真研究人性,通晓人的心理定律,只有如此,才能对自己产品营销趋势心中有数,知道自己产品能否吸引消费者,畅销还是滞销,能否给自己带来利润等等。可以说,研究受众心理是成功广告的关键所在。 一、广告受众的一般心理过程 广告受众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①感知、记忆、想象、思维都是受众对企业形象、商品形象的认识活动,都是为了弄清商品形象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统称为受众心理的认知过程,在此基础上,受众对商品产生信任情感,采取购买行为。广告宣传对公众施加影响的基础就是认知过程,其结果就是引起受众的高度注意、强化受众的记忆心理。②由于生理欲求和社会欲求会引起受众产生不同的内心变化,可以造成受众对商品的各种情绪反应,如果情绪反应符合或满足了其消费需要,就会产生愉快、喜欢等积极态度,从而导致购买行为;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态度,就不会产生购买欲望。受众对待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态度而产生的行为态度,就是购买

心理活动的情绪过程。受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意识倾向和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对企业形象、商品形象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等方面态度的体验。③在购买活动中,受众表现出有目的地和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和情绪障碍、实现其既定购买目的的过程,这被称为受众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受众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明确的购买目的;排除干扰和困难,实现既定目的。 二、广告受众的心理特征 作为广告受众接受广告信息的核心层面是其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感知、欲求、情感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 广告受众的感知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刺激阶段:刺激是引起受众注意的广告作品的物理信息。广告作品的大小、颜色、形状等都能够形成刺激,吸引受众的注意。感觉阶段:指五官对广告刺激的信息的接受。所有广告信息进入人的大脑首先要经过感知过滤。感知过滤有生理过滤和心理过滤。情感阶段:是受众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标准来评估、过滤广告信息。心理过滤包括基于先天的因素(如个性)和后天的因素(如自我感觉、兴趣)来评估广告信息。知觉阶段:则是对广告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意义的和连贯的现实印象。记忆阶段:受众的记忆活动是一个选择性过程,只选取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对自己有利的和自己愿意记住的信息,而忽略那些无关的。 关于受众的心理欲求研究,有一个专用的概念范畴即“需要”。需要具有以下特征:①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缺乏状

微信营销的使用分析的调查报告

微信营销的使用分析的 调查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微信营销的使用分析的调查报告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专业的媒体人和网络运营商不再是网络媒体的唯一发声者,普通用户也成为了互联网内容的制造者,而微信、qq等社交工具就成了他们发声的主要途径。主流社交工具的用户群体规模巨大,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潜在商机,看见了这种潜在商机的个人、组织或企业纷纷加入基于SNS的网络营销队列。而微信又以其中国目前社交工具霸主的地位,成为了SNS网络营销的主战场,并迅速引发了微信营销的热潮。 (二)研究内容 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或个人营销模式的一种。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用户注册微信后,可与周围同样注册的“朋友”形成一种联系,订阅自己所需的信息,商家通过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推广自己的产品,从而实现点对点的营销。微信营销具有众多优势,那么商家应该如何利用微信营销呢?商家推送应该推送怎样的信息达到营销的目的呢?而用户在接受商家的信息时采取了怎样的举动呢?这是进行此次调查的主要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整份问卷一共18道题,四种题型:单选题、多选题、联动题和量表题,其中单选题10道,多选题6道,联动题和量表题各1道。问卷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收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询问受调查者的微信

使用情况,第三个部分调查用户对于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反映和行为,第四部分主要询问对于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营销手段的看法。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主要为在校大学生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在腾讯问卷上完成了《微信营销的使用分析调查问卷》,并通过微信、qq和微博等平台发放问卷,邀请和吸引公众来完成问卷。于完成了问卷的回收工作。 (3)研究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二、关于微信营销的使用分析的概述 (一)微信庞大的用户群:接受调查的人中,%的人都会使用微信,可见微信在中国的覆盖面之广,这些庞大的用户群就是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所需要挖掘的巨大潜力。 (二)微信用户的注意力:有总共%的用户使用微信是为了除社交、更新动态以外的目的,包括关注商家信息、最新资讯等,这就给了微信运营者一个很大机会:用户主动寻求企业及其产品或内容的信息。但是大多数用户对于所关注的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又并非仔仔细细逐条观看,而是选取有兴趣的部分阅读,所以运营者虽然具有一定的地位优势,但需要把握好用户的需求和内容的质量,比如说,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用户最想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得的就是最新有效的资讯。 (三)微信购买行为:绝大多数用户不会选择通过微信购买产品,这与用户使用微信的目的和消费习惯,以及企业的战术策略有关。用户使用微信主要是想获得资讯,而非产品;用户更习惯于在专业的第三方购物平台网购;企业将网上销售的力度主要发力在网上商城和第三方购物平台上。

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变形记》分析 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湖南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内容多样化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内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内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 《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

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变形记》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限娱令”的大的背景下,节目形式要继续追求新颖、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在强调“真”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秀”的成分。兼顾整档节目的社会性和娱乐性。 三、受众的积极参与 《变形记》当年在卫视开播后,就疯狂受到电视观众的追捧。其很大的功劳在于节目给足了观众的参与自由。如今受众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媒介的中心地位,他们希望看到的节目内容形式是大众化的而不是专为精英阶层所制作的,是真实的而不是可以做作的,并且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希望可以更多地参与节目活动。这些因素使“人”在此类节目中成为核心——节目参与者来自广大平民百姓,成为节目的主角,推动节目在相应规则下向前发展;而广大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短信、weibo、《变形记》节目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参与节目互动预知更多节目进展,而节目编导也可根据观众的这些反馈,适当控制节目并适当奖励受众参与者以提高收视率。 四、参与者最大限度地展现个性 在以往电视节目中,节目内容、进程以及参与者的一举一动通常都会受到导演的严格控制,《变形记》则是将权力最大限度地交给了参与互换角色的选手,因此他们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和发挥空间。这一自主权的回归,尊重了选手的自我发挥空间,使其在参与节目时可

各类型视频广告受众的总体占比情况

各类型视频广告受众的总体占比情况 (一)各类型视频广告受众的总体占比情况纵观2012-2014年接触电视、网络视频和户外视频三种广告形式的受众比例,电视广告的受众比例三年来连续下降,由2012年的92.0%降至2014年的85.9%,缩减了6.1个百分点。网络视频广告受众和户外视频广告受众比例则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网络视频广告受众比例由2012年的20.3%逐步攀升至2014年的25.6%,增长了5.3个百分点;户外视频广告受众比例则由23.7%小幅增长至25.2%。2014年重点城市中,电视广告仍然是受众接触到的最为主要的视频广告形式,而接触到网络视频广告和户外视频广告的受众比例则连续三年来呈现出增长态势,但比例仍较低(图1) 图1 2012-2014年不同视频广告的受众比例 (二) 不同品类商品中各类视频广告受众的占比情况 1、电视广告受众比例在多数商品类型中呈现下滑态势2012-2014年,大部分商品广告类别中的电视广告受众比例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具体而言,在所有接触过食品饮料广告的受访者中,通过电视广告方式获知的受众比例由2012年的78.5%逐步下滑至2014年的75.2%;2012年家居生活用品领域中,电视广告受众比例66.7%,至2014年,该数值降至 6 4 . 2 % ;在医药保健品广告的接触情况中,通过电视广告方式获知的受众比例也呈现接连下降的态势,由66.0%降至62.9%;三年中电子数码产品领域,电视广告受众比例呈现波动式下降,由2012年的61.7%降至2014年的56.5%;2012年,51.7%的受访者经由电视广告方式接触到通讯服务类产品广告,至2014年降至45.3%;在金融/投资/保险类产品广告的获知上,电视广告的受众比例下降幅度较小,三年来仅下降了0.5个百分点;在交通汽车类产品广告信息的接触情况中,电视广告的受众比例变化也较小,三年间仅下降了1.1个百分点;在房产类产品领域,电视广告受众比例的降幅为所有品类商品中最大,由2012年的41.5%降至2014年的32.8%,缩减了8.7个百分点;在农业类产品广告的获知上,电视广告的受众比例降幅也较大,由56.3%跌至49.0%(图2)。 图2 2012-2014年不同类型商品中电视广告的受众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