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1)

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1)
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1)

[文章编号]1001 3601(2009)08 0575 0229 03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

张永江

(贵州省思南县农业资源区划研究中心,贵州思南565100)

[摘 要]贵州省思南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狠抓了畜牧、茶叶、烤烟、经果林和蔬菜这五大产业。为了充分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重点对五大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利条件、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主导产业;区域布局;产业化;思南;贵州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

Developing Five Leading Industries by Giving Full Play to

Advantages of County Agricultural Resources

ZH ANG Yong jiang

(Sinan Center f 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Plan,Sinan,Guizhou565100,China)

Abstract:Sinan Count y,Guizho u,is rich in ag ricultur al r eso urces and five key industries including liv est ock,to bacco, fruit tr ees and veg etables have been paid clo se attentio n to in recent years.T he paper r eview s t he current dev elopment situat ion,pr oblems,fav orable co ndit ions and development targ ets in dev elo pment of five key industr ies in detail and puts forw ar d so me counter measur es to g reat ly dev elop t hese leading industr ies by g iv ing full play to the adv antag es of co unty agr icultural resources in Sinan County.

Key words:leading industr y;reg ional distr ibution;industr ializat ion;Sinan;G uizhou

贵州省思南县地处黔东北,铜仁地区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生产大县。近年来,本县注重农业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重要步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取得了较大突破,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之上,初步建立起以生态畜牧、生态茶、烤烟、经果林和无公害蔬菜为主的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为了充分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笔者重点对五大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利条件、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索。

1思南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1.1畜牧养殖

生态畜牧业是贵州省思南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2008年,全县生猪存栏38.9万头,出栏39.3万头;大牲畜存栏7.63万头,出栏1.45万头;羊存栏7.09万只,出栏6.95万只,新建了19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和12个二元母猪扩繁场,新建、改造了圈舍2.2万m2,发展养殖大户498户;同时分步骤地建设了县、乡、村三级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实现县内良种的自供有余,全年共推广良种猪753头,内推二元良种母猪3975头;巩固建设了14个动物防疫示范村和10个常年动物疫病监测网点。

1.2烤烟

贵州省思南县作为全国和贵州省的重要优质烟生产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 2008年全县实际种植烤烟3453hm2,收购烟叶5465t,实现税收1444.3万元,全县涉及种烟村125个和种烟农户6472户。90%以上的生产基地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全部推行了集约化商品育苗,同时加大了烟水配套工程建设、烟区公路建设和农机推广力度,新修大型热源外置密集型烤房592座,汽流下降式烤房718座。

1.3绿茶

绿茶是本县近两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兴和优势产业,目前发展势头强劲,工作力度大,实施效果明显。2008年,在本县香坝、张家寨、长坝等14个乡镇共规划新垦茶园面积800hm2,经县级验收实际完成茶园整地面积873hm2,新建茶园面积833hm2,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04.14%;同时采取个人承包形式,分别在东华、鹦鹉溪、大坝场和瓮溪等4个乡镇完成了32hm2的无性系苗圃基地建设。

1.4蔬菜

本县海拔落差大,气温、水源、交通条件较好,具备规模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有利条件。全县常年种植面积3847hm2,近年来,本县重点在乌江河谷地区围绕早熟蔬菜进行了规模发展,2008年在邵家桥镇凤鸣村建成了20hm2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完成了10个蔬菜育苗钢架大棚的建设,基地内的反季节蔬菜比传统蔬菜提早近20d上市。

1.5经果林

县内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和气候条件的立体性,赋予了在果树栽培上的诸多有利条件。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1450万元用于发展经果林,已建

贵州农业科学 2009,37(8):229~231

Guizho u A g ricultur al Sciences

[收稿日期] 2009 06 02;2009 07 20修回

[作者简介] 张永江(1967-)男,高级经济师,从事农业资源区划与农业产业化工作。E mail:zy j670809@https://www.360docs.net/doc/2311513565.html,

设起果园1867hm 2

。全县经果林生产初步形成了沿乌江两岸、龙底江两岸海拔500m 以下的优质纽荷尔脐橙基地;沿乌江两岸、龙底江两岸海拔500~700m 的优质冬桃基地和青杠坡、胡家湾2个乡镇及沿乌江两岸海拔700m 以上的优质核桃基地。

2

思南县农业主导产业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小、产量不高

全县五大产业,虽然均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大部分种养规模还是较小,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项目开发面积不大。目前,全县仅畜牧养殖业和烤烟生产已初具规模,其他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如蔬菜规模发展面积不足667hm 2,投产茶园面积不足333hm 2,经果林投产面积也比较小,区域优势还不能显现。特别是由于规模小,不能形成批量生产,向外扩张市场的能力明显不足,产品大都局限在县内销售。2.2产业化开发程度低

近年来,思南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的来看农业产业化程度还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目前全县除了在蔬菜产业方面有几家专业合作组织外(如塘头的华丰果蔬专业合作社、邵家桥的红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其他产业方面的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仍相当落后,特别是涉及经果林、茶叶等产业的专业合作组织几乎还是空白;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本县现有的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和带动作用不明显,而且在蔬菜、茶叶、经果林产业开发方面,目前县内尚无龙头企业带动;三是缺乏专业市场带动,目前县内还没有一家上档次、够规格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现有的交易市场普遍设施落后,配套设施差,农产品大都还是露天交易,街边货和马路货居多。2.3土地流转相对滞后

要做大做强五大产业,应充分发挥县内农业资源优势,努力做好特色这篇文章,并按照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推进,其中加快土地合理流转是一项极具基础性的工作[1]。目前,本县的土地流转程度还比较低,据统计,全县现土地流转面积

共3533hm 2

(含外打工临时转出),其中涉及五大产业开发的流转面积大约在1333hm 2左右。由于土地流转涉及诸多问题,加上本县在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制约了耕地经营权的流转,进而使实现规模经营的难度较大。

3

思南县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的有利条件

3.1

自然条件

贵州省思南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7.3 ,降雨量1154m m,无霜期290d,境内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光、热、水同季,适宜多种生物生长,气候立体层次十分明显,适宜多层次的农业产业开发。

3.2

交通条件

303省道从县城穿过,西接326国道,东至印江县,是遵义至铜仁的主要交通干线,且连接城乡的骨干交通网络已初步建成。特别是随着杭瑞高速公路和酉阳至剑河高速公路在思南县内的规划实施,及乌江航运工程的启动,可以说 两高一江!的大交通格局将很快形成,思南交通瓶颈将被全面打破。3.3生态优势

思南县的工业相对滞后,工矿企业污染物的排放相对较少,境内的山青水秀,农业生态环境良好,这对发展本县优势和特色农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业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3.4农民积极性高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本县农民增收普遍困难,发家致富的愿望十分迫切,但苦于致富无门。今后,我们只要围绕五大(畜牧、茶叶、烤烟、经果林和蔬菜)产业选准项目,正确引导,抓好配套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是十分乐意进入产业开发的。

3.5政策优势

可以预见,中央对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且相关政策也会更加实惠。2009年1月中共思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出台了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思党发[2009]1号)文件,对从事 五大!(畜牧、茶叶、烤烟、经果林和蔬菜)产业开发制定了更加宽松和优惠的政策环境。

4

思南县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目标及区域布局

4.1

生态畜牧业

规划到2015年,全县年末生猪存栏达到60万头,存栏牛18万头,存栏羊25万头;年出栏商品猪100万头,出栏牛8万头,出栏羊20万头。并重点抓好生猪、种草养羊、思南黄牛、蛋鸭养殖和特种养殖等五大基地建设,促进本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其中:生猪养殖基地建设,主要以思唐镇、东华等14个乡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种草养羊基地建设,重点实施好许家坝种草养羊示范项目,巩固亭子坝、胡家湾种草养羊项目成果,并逐步向张家寨、东华、杨家坳等乡镇延伸;思南县黄牛基地建设,主要以张家寨、许家坝、合朋溪等乡镇为中心,建设思南黄牛本品种选育区,到2015年把思南县建成全省重要的优质商品肉牛基地;蛋鸭基地建设,主要引进高产蛋鸭品种;特种养殖基地建设,主要在思林电站、沙坨电站库区,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和特种水产养殖。4.2生态茶产业

紧紧围绕全县 一库两点三线!的生态茶产业布局,坚持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良种化分步实施的原则,到2015年,主要围绕张家寨、香坝、大坝场、塘

头四大茶区,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6667hm 2

,完善茶区配套设施建设。其中,张家寨茶区,重点建设张家寨老茶山、林家寨等片区,带动东华乡、宽坪等乡的发展区域;香坝茶区,重点建设香坝乡的游家

?230?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卷

山、碗水、董家山等片区,带动青杠坡、合朋溪、枫芸等乡镇的发展区域;大坝场茶区,重点建设大坝场的的官寨、竹山等片区,带动凉水井、孙家坝等乡镇的发展区域;塘头茶区,重点建设金山坪老茶山至太坪、风清一线,带动瓮溪、文家店镇等镇的发展区域。

4.3无公害蔬菜产业

力争到2015年,全县规模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1667hm2,年产量5万t,建设起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建设3个无公害蔬菜产业带(涉及全县8个乡镇)。一是东线冷凉蔬菜产业带,包括凉水井镇关口、水晶、胡家庄和孙家坝镇笔架山、王家坝等村,基地规模187hm2;二是西线冷凉蔬菜产业带,包括张家寨镇八宝关、李家寨、溪底和许家坝镇蒲家寨、双坝、许家坝等村,基地规模400hm2;三是中线反季蔬菜产业带,主要发挥乌江低海拔河谷气候优势,发展次早熟和秋延晚熟蔬菜,基地布局在思唐、大河坝、邵家桥等乡镇紧靠乌江河谷区,基地规模1080hm2。

4.4经果林产业

力争到2015年,全县建成贵州乌江低热河谷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和贵州优质冬桃、纽荷尔脐橙、泡核桃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4000hm2。一是纽荷尔脐橙基地,主要在思唐、邵家桥、塘头等13个乡镇发展,到2015年,全县总面积达到1333hm2;二是冬桃基地,主要在邵家桥、塘头、三道水、文家店等14个乡镇发展,到2015年,全县总面积达到2000hm2;三是核桃基地,主要在胡家湾、枫芸、长坝等7个乡镇发展,到2015年,全县总面积达到667hm2。

4.5优质烟产业

按照自然条件和现有种烟规模,重点选择20个左右的乡镇连片开发,搞好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种烟专业乡镇、专业村和专业户,建立起名优烟叶生产基地;推广良种良法,大力提高烟叶质量,促进全县烤烟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到2015年,全县确保优质烤烟种植面积5333hm2,产量1万t。

5思南县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对策措施

5.1努力增加投入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以水利、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同时围绕五大产业,整合农业项目资金,集中使用,重点解决急需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起步阶段所需扶持资金,优先支持茶叶、蔬菜等新培育的主导产业发展。

5.2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业产业化目前已作为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已成为农村经济一大新的增长点,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要按照政府引导、项目带动、企业主导、农民自愿!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进行产业化开发,发展主导产业;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地级以上龙头企业(思南县现有8家地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企业的带动力;要搞好各个环节的衔接和配套服务,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产、加、销一体化,保证主导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建立起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本县农业主导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5.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思南县围绕五大产业,目前已作了相应规划,但应该看到已作的这些规划还是比较粗的,且缺乏与之配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在规划与布局时,必须首先考虑发展的产业是否适宜当地的自然条件,并与其他区域相比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其次要考虑产业的市场前景,只有既有区域优势,又具有市场的产业,才能最终作为主导和特色产业发展,否则就是劳民伤财。

5.4要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和标准化

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特色与优势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1],同时也是做大做强思南县五大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植保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按照三品!农产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生产技术标准开发特色农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创立特色品牌;积极支持县内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搞好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工作。

5.5加快土地的合理流转

要现实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区域化布局,土地特别是耕地的适度集中是重要的形式之一[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土地适度流转形式,积极推广本县塘头华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鼓励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将土地适度集中起来由生产能手、种养大户或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推动全县特色农业向主导产业发展,并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黄家炳.加快新晃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J].中国

农业信息,2009(2):24 26.

[2]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杨天育.兰州市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对

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5):58 62.

(特约编辑:石帮志)

?

231

?

第8期张永江 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临夏州以工代赈办公室杨映伟 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面向“十一五”今后一个时期,充分认识我州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于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我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推动全州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州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我们本着对州情再认识、再分析、再研究,实实在在寻找出我州适时适势发展,具有经济支柱能力的主导产业,并就其成因和发展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析。 一、全州产业发展现状 我州八县(市)中除临夏市外,其余七个县都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历经各届州委、政府的努力,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培育和建立起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趋于合理。2007年全州完成农业总产值30亿元,比上年增加5.8%;农业增加值19.4亿元,占GDP 26.6 %;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完成产值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4%,畜牧业完成产值10.68亿元,增长7.15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农作物区域布局、品种品质结构取得新进展,区域优势产业更加集中,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日趋明显,马铃薯、双低杂交油菜、玉米、设施蔬菜、豆类、百合、中药材7个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一批“农”字牌龙头企业竞相发展,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企业活力增强。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工业化是我州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十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不断营造工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对工业发展的力度,提出了工业强州战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州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第二产业20.83亿元,占GDP28.6%,其中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增长5.69%;基本上形成了以兰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重点分析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重点分析 2005年10月12日 目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除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外,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西部地区还必须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依托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一些产业已经在全国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是能源建设。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大型煤炭基地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初步形成新疆、青海、陕甘宁、川渝等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水电基地,陕北、蒙西、宁夏和云贵等煤电基地。 2004年西部地区主要能源产量及在全国所占比重 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 煤炭51866万吨32.7 原油4071万吨23.3 发电量5099亿千瓦时23.9 其次是原材料工业。甘肃、云南的铅锌、四川的钒钛、内蒙古的稀土等得到较快发展。青海100万吨钾肥工程建成投产,成为我国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贵州和云南磷肥企业通过改造,使我国高浓度磷肥自给率提高到50%以上。 第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新疆的优质棉和果蔬、内蒙古的乳业和羊绒制品、云

南的烟草、广西的制糖等已逐步成为优势产业。 第四是旅游业。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各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和探险旅游,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香格里拉、青藏雪域高原等跨区域旅游线路已经形成。九寨沟、喀纳斯、黄果树、兵马俑、桂林山水、草原风光等一批旅游景点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 此外,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也渐成气候。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四大有利条件:一是资源优势明显。二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三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全国对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四是毗连众多国家的区位优势显现。 虽然成绩不小,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如下四个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产业结构不够协调仍是西部地区的首要突出问题。其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第三是产业链条短。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齐同生介绍,宁夏目前的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1:2.1,显著低于全国1:1的水平。当前煤转电效益可增加5倍,煤转化工效益可增加10倍,煤转油效益可增加20倍。但从内蒙目前情况看,主要以输出原煤为主,加工转化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第四是在个别地区和个别领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西部地区近五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五年前现在 内蒙25:39.7:35.318.7:49.1:32.2 陕西18.43:1.38:38.913.7:49.1:37.2 青海14.6:43.3:42.110.6:51:38.4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 展初探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通过不同时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地选择好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盐城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盐城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盐城市产业经济前所未有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品牌响、质量好、市场份额大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一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区域生产集中度高的特色加工体系,一批依托人力、技能、智力优势形成的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形成了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支撑着盐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盐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农村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截至2003年底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7个,进入超市的农产品已达到648个,其中部分优质农产品已进入家乐福等国际知名的大超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17个。经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已达60个。全年新办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外向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43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两家。科技兴农成效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二)工业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新趋势

西安五大名校择校篇

西安五大名校择校篇 1、首推西工大附中,此学校学生生源最好,管理较严格,教学质量也很高。班级全是“平行班,无重点非重点之分”。被称作战场,因为在这里学生之间竞争非常厉害,不用教师抓,自己就必须学习。 2、其次西安铁一中,铁一中按学生成绩次序分奥数班、英语班、普通版,最好进它的奥数班。它的奥数班可以和西工大有一竞争。奥数班管理严格,生源好,教学质量也好。奥数班被称作沙场,因为学生每天都要拼命学习,否则就被淘汰到普通班了。 3、高新一中,此学校学生生源较好,教学管理理念似西工大附中。学生进入后首先进行分班考试决定在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学校规模较大,初一在糜家桥区,初二在唐南校区,初三才到本部。由初中将来中考进本部也很难,因为初中人数较多,而高中本部接收学生太少,这里竞争还包括外校,所以将来进高新一中高中本部太难。此学校特点教学管理严格、教师负责任。被称为商场:因为据说这里集中着许多有钱有势家长的孩子。 4、西安交大附中,此学校管理较松,教师传授知识经验丰富,但是不像前几所的教师整天抓着学生学习。学生要有自觉性的话,交大附还是不错的选择。被称作牧场。 5、陕师大附中,初中管理较松,但属于百年老校,教学质量不错,高中也不错。 对于五校(初高中综合实力),比较靠谱的介绍就是,工大综合第一,铁一初中第一,高新捞状元,师大、交大稳抓稳打。 以上为五大名校简单介绍,提前选择两三个名校作为重点主攻对象对孩子的复习冲刺很有帮助,所以选择名校尤为重要。 现在已经7月中旬了,年底和年初将会经行第一波入学考试(元旦左右),留给孩子和家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考虑到精力和时间原因,选择两三个名校主攻应该没有大的问题,针对这些名校把重点知识点和考点内容掌握熟练,历年真题做熟练,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所以家长要着重考虑三个问题: 1、哪一所中学(名校)更适合孩子? 2、这些中学中考,高考成绩怎么样? 3、五校离家的距离是否值得选择或放弃五校? 希望在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家长和孩子收集信息全力以赴,争取来年轻松拿到五校入场券。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研究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研究 近年来,社会各界开始高度关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实践表明,主导产业以其核心作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强大动力,也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如何科学选择、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经济理论研究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标签: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选择 1 主导产业的界定 1.1 主导产业的涵义 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是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根据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中心;且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是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支撑者。 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使产业结构高级化;支柱产业则仅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而对其他产业增长并无直接影响,且一般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两者的联系是,现有的主导产业有些具有支柱产业的属性,并很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也可以说,某些主导产业即是支柱产业,或者是潜在的支柱产业。 1.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 目前流行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和“扶植幼小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发挥地区优势,把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它强调主导产业的优势性和地域性。“扶植幼小产业理论”认为落后地区应当扶植发展目前还不是优势产业,但从发展眼光看可能转化为优势的幼小产业,强调产业的发展优势。尽管这两种理论对地区产业政策制定、主导产业选择均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仅依靠某一理论选择主导产业难免存在缺陷。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选择指标体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 1.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比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漯河市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我市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市制定优惠政策,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成为全国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目前盐化工、造纸等优势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优势突显。 一、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 1、食品工业。我市食品工业起步较早,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9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7.4%,资产总计达217亿元,从业人员8.1万人;实现增加值115.2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2%,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38.6%;实现销售收入626.2亿元,同比增长33.6%,出口交货值达7.9亿元;实现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48.9%;实现利税89.4亿元,同比增长42.3%;目前,我市已培育出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企业1家,超4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8家。主要产品近20种,年产小麦粉350.7万吨,鲜冷藏冻肉41.4万吨,畜肉制品88.6万吨,配混合饲料82.3万吨,饼干28.5万吨,速冻米面食品35.4万吨,方便面35.5万吨,乳制品10.6万吨,饮料酒4亿升,软饮料114.4万吨。全市已形成肉食品加工、粮食加工、饮料生产、绿色无公害果蔬加工四大产业链,年屠宰生猪1400万头,是全市生猪饲养量的4倍;年转化粮食300

万吨,是全市粮食年产量的2.5倍;鲜冻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先后获得“河南省食品工业基地市”、“河南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2、盐化工业。漯河盐矿总面积77平方公里,赋存盐层36层,累计厚度225.43米,储量400亿吨,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盐矿。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盐矿资源优势,以建设河南重要盐化工基地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战略重组等多种措施,成功招引了金大地、永银等一批盐化工项目。2007年,全市盐化工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83.9%;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80.1%;实现利税3.8亿元,同比增长116.7%;实现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12.4%;年产原盐11.5万吨,纯碱38.5万吨。盐化工业将成为漯河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 3、造纸及纸制品业。2007年,全市造纸及纸制品业共完成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销售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税9.7亿元,同比增长10.4%;目前我市机制纸及纸板产量达74.5万吨,纸制品10.6万吨,纸浆13.5万吨。造纸龙头企业银鸽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9.8亿元,增长19.3%;实现利润2.1亿元,增长23.9%;实现利税3.3亿元,增长25.0%。银鸽集团5万吨特种纸项目,目前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5000万元;年产15万吨高强瓦楞纸项目总投资20607万元,已完成投资9150万元。2008年银鸽集团产品产量可以达到100万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1)

[文章编号]1001 3601(2009)08 0575 0229 03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 张永江 (贵州省思南县农业资源区划研究中心,贵州思南565100) [摘 要]贵州省思南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狠抓了畜牧、茶叶、烤烟、经果林和蔬菜这五大产业。为了充分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重点对五大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利条件、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主导产业;区域布局;产业化;思南;贵州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 Developing Five Leading Industries by Giving Full Play to Advantages of County Agricultural Resources ZH ANG Yong jiang (Sinan Center f 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Plan,Sinan,Guizhou565100,China) Abstract:Sinan Count y,Guizho u,is rich in ag ricultur al r eso urces and five key industries including liv est ock,to bacco, fruit tr ees and veg etables have been paid clo se attentio n to in recent years.T he paper r eview s t he current dev elopment situat ion,pr oblems,fav orable co ndit ions and development targ ets in dev elo pment of five key industr ies in detail and puts forw ar d so me counter measur es to g reat ly dev elop t hese leading industr ies by g iv ing full play to the adv antag es of co unty agr icultural resources in Sinan County. Key words:leading industr y;reg ional distr ibution;industr ializat ion;Sinan;G uizhou 贵州省思南县地处黔东北,铜仁地区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生产大县。近年来,本县注重农业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重要步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取得了较大突破,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之上,初步建立起以生态畜牧、生态茶、烤烟、经果林和无公害蔬菜为主的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为了充分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笔者重点对五大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利条件、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索。 1思南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1.1畜牧养殖 生态畜牧业是贵州省思南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2008年,全县生猪存栏38.9万头,出栏39.3万头;大牲畜存栏7.63万头,出栏1.45万头;羊存栏7.09万只,出栏6.95万只,新建了19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和12个二元母猪扩繁场,新建、改造了圈舍2.2万m2,发展养殖大户498户;同时分步骤地建设了县、乡、村三级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实现县内良种的自供有余,全年共推广良种猪753头,内推二元良种母猪3975头;巩固建设了14个动物防疫示范村和10个常年动物疫病监测网点。 1.2烤烟 贵州省思南县作为全国和贵州省的重要优质烟生产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 2008年全县实际种植烤烟3453hm2,收购烟叶5465t,实现税收1444.3万元,全县涉及种烟村125个和种烟农户6472户。90%以上的生产基地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全部推行了集约化商品育苗,同时加大了烟水配套工程建设、烟区公路建设和农机推广力度,新修大型热源外置密集型烤房592座,汽流下降式烤房718座。 1.3绿茶 绿茶是本县近两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兴和优势产业,目前发展势头强劲,工作力度大,实施效果明显。2008年,在本县香坝、张家寨、长坝等14个乡镇共规划新垦茶园面积800hm2,经县级验收实际完成茶园整地面积873hm2,新建茶园面积833hm2,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04.14%;同时采取个人承包形式,分别在东华、鹦鹉溪、大坝场和瓮溪等4个乡镇完成了32hm2的无性系苗圃基地建设。 1.4蔬菜 本县海拔落差大,气温、水源、交通条件较好,具备规模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有利条件。全县常年种植面积3847hm2,近年来,本县重点在乌江河谷地区围绕早熟蔬菜进行了规模发展,2008年在邵家桥镇凤鸣村建成了20hm2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完成了10个蔬菜育苗钢架大棚的建设,基地内的反季节蔬菜比传统蔬菜提早近20d上市。 1.5经果林 县内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和气候条件的立体性,赋予了在果树栽培上的诸多有利条件。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1450万元用于发展经果林,已建 贵州农业科学 2009,37(8):229~231 Guizho u A g ricultur al Sciences [收稿日期] 2009 06 02;2009 07 20修回 [作者简介] 张永江(1967-)男,高级经济师,从事农业资源区划与农业产业化工作。E mail:zy j670809@https://www.360docs.net/doc/2311513565.html,

特色产业提升情况汇报

特色产业提升情况汇报 三都农业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政协、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省、州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布局越来越合理,农村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早熟蔬菜、水晶葡萄、柳源香鸡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凸显,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现将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3万亩,其中商品蔬菜播种面积104万亩。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达15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23万亩。全年大牲畜存栏10.9万头、出栏8万头,生猪存栏105万头、出栏105万头,柳源香鸡存栏805万羽、出栏150万羽。“185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实施“185工程”106亩,“185田”36万亩、“185山”3万亩、“185工程”畜禽及水4万亩。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2个,完成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个,州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完成“山野水晶葡萄”品牌国家注册,农业总产值达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8元。

(二)特色产业主要成效 1、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以来,我县在政策和项目上,得到国家、省和深圳对口扶持,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上狠抓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确定并推进主导产业—-茄果类早熟蔬菜、野山水晶葡萄、九阡李、脐橙等种植上规模。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已初具雏形北面乡镇合江、大河、丰乐、三合、交梨、普安成为早熟蔬菜生产区;南部的水龙、周覃、廷牌、三洞、中和、九阡等乡镇为冷凉蔬菜生产区;东部都江、打鱼、拉揽和西部的大河、丰乐、合江为柑桔生产区;交梨、普安、三合为葡萄生产区;九阡、扬拱、周覃为九阡李生产区;恒丰、塘州、廷牌为辣椒生产区。 2、果蔬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果蔬收入占到种植业收入1147元的61%,达到758元。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130万亩,其中冬春蔬菜75万亩;夏秋蔬菜55万亩。商品蔬菜104万亩,产量215万吨,产值9亿元,纯收入6亿元;其中冬春商品蔬菜播种面积20万亩,产量162万吨,产值9亿元,纯收入24亿元;夏秋商品蔬菜播种面积84万亩,产量153万吨,产值2亿元,纯收入36亿元。水果种植总面积15万亩,总产量为41万吨,总产值65亿元。种类主要有葡萄、九

主导产业培育方案

新蔡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培育方案 新蔡县产业集聚区按照布局合理、产业支撑、龙头拉动、功能完善的思路,立足我县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机械电子制造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立足我县现有的河南堂福电子有限公司、高普电子有限公司、新蔡县吉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蔡县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台资工业园LED电子节能灯项目、驻马店市环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新蔡县天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子制造业为基础,在我县文化路以南人民路西段以北科学规划电子制造业集群。 二、立足实际,科学招商。 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市场占有率。立足资源优势,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特色,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确定了“主导产业做强、重点工业做优、区域品牌做响”的发展思路。重点做好主导产业。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电子制造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抓住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对接上海电子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条。 (1)坚持亲情招商。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旨在招商的经济恳谈会、老乡会,充分利用新蔡籍在外地工作的便利条件,大力推介新蔡电子制造业。

(2)、坚持以商招商。对已入驻园区的河南堂福电子有限公司、高普电子有限公司、新蔡县吉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蔡县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台资工业园LED电子节能灯项目、驻马店市环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新蔡县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新蔡县天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助推企业科学运行。让企业老板切实感受到新蔡县创业投资的“乐土”,是施展才华的“基地”。企业老板与外地老板沟通交流,使外地企业纷至沓来。 (3)、坚持专业招商。产业集聚区立足电子制造产业,派出专业招商工作队4个,由集聚区专职副主任带队,常年辗转于上海、浙江、深圳、郑州等地,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各专业招商队千方百计深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深入企业,针对我县电子制造业进行招商。 三、围绕电子制造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 我县在国家规定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县财政给予一定的扶持。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对当地经济拉动作用强,高科技电子制造业项目用地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处理。对外来投资企业行政规费、经营服务性收费除县政府无权免收的之外,地方性收费部分一律免收。四、高效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 县领导实行重点企业分包责任制,一人包一企业,现主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产业集聚区对重点电子制造企业

西安高新一中小升初真卷、526试题合集

“高新一中”5.26考试券一.填空(共20分) 1. 1 2 的倒数是5的 % 2. 一幅地图,图上用5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的距离,如果两地实际距离相距126千米,那么这幅地图上应画厘米 3. 已知100日元约兑换人民币8元,妈妈用2000元人民币约兑换日元 4. 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6cm和12cm,则它的周长是 cm 5. 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 …… (1)(2)(3) 则第(21)堆三角形的个数为 6. 在△ABC中,∠A=84°,∠B比∠C大12°,则∠C = 7. 某种家用电器的进价为800元,出售的价格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电器积压,为了促销,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不低于5%,则至多可以打折。 8. 做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无盖玻璃鱼缸,用角钢做它的框架,至少需要角钢米,至少需要玻璃平方米 9. 每次从3、4、5、6中任取两个数,一个做分子,一个做分母,可以组成很多不同的分数,其中是最简真分数的可能性是

10. 如图,用8块相同的小正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则大长方形的面积为 60cm 二.细心算一算(共18分) 11. 计算 (1) 13 270.3(8) 2 ?? ÷?- ?? ?? (2) 41 201232012 214 ÷-? (3) 41 1.919% 5.845330.60.25 54 ?? ????+?-÷?+? ? ??? ?????? 12. 解方程: (1) 34 2510 45 x x -÷=(2) 3 5:(1):18% 20 x-=

三.动手做一做(4分) 13.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m、8m,斜边长为10m,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m为一条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请画出你所想到的所有扩充方案的示意图形。 8m 6m 10m 四.仔细想一想(共15分) 14. 五一小长假期间,星星游乐园第二天的门票收入比第一天增加1 6 ,两天门 票共收入2080元,则第一天门票收入是多少元? 15. 营养学家做了一项研究,甲组同学每天正常进餐,乙组同学每天除正常进餐外,每人还增加六百毫升牛奶。一年后发现,乙组同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比甲组同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多 2.01cm,甲组同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比乙组同 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的3 4 少0.34cm。求甲、乙两组同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

我国县域数量及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我国县域数量及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中国县域数量基本情况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54个(其中市辖区897个、县级市361个、县1425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1个、林区1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40381个(其中区公所2个、镇20401个、乡11111个、苏木151个、民族乡1019个、民族苏木1个、街道7696个)。 图表2007-2014年我国乡镇、街道数量变化 单位:个 数据来源:国家民政部 中国县域经济市场发展格局 从百强县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74席,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均占12席,东北地区仅占2席。其中,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江苏三省表现最为抢眼,分别占26席、22席和17席,占据了百强的六成以上。在得分方面,东部地区74个百强县的平均分高于中部、东北、西部地区。 从百强榜排名前十县域的主导产业来看,各县域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纺织、制鞋、轻工食品等已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和主要任务。从百强榜排名前十县域的主导产业来看,各县域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纺织、制鞋、轻工食品等已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东部地区尤其是浙江省百强县域,通过推进“两化融合”、“机器换人”,不断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步伐。各县域也在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扩容增效,积极发展研发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图表2016年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发展特色农产业情况汇报

发展特色农产业情况汇报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乡为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特色农业之乡。现已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2100亩,优质超级稻500亩,食用菌大棚150个,草本药材1000亩,花卉苗木育苗1000亩,花椒种植300亩,优质烤烟200亩,甜玉米200亩,已规划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示范项目160个,已形成“一村多品”、特色各异、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注重特色,调大规模,强调品牌。一是注重特色,形成了××以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巴西菇、白蘑菇为主,××的优质超级稻、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生态示范项目为主,各具特色的产业项目。二是调大规模,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由去年1000亩,发展到XX亩,计划冬季种植XX亩,食用菌大棚由110个到160个,力求达到260个;生态示范项目力求发展150个;三是我们打造好的青扁豆、美国红菜为主的绿色蔬菜品牌,有“黄金之药”称号的黄姜品牌,有山珍之称的巴西菇和白蘑菇的食用菌品牌,着力以组织生产向商品流通的转向。

二、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和农业。我们用好用足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信用部门积极行动,核定项目,发放信贷资金130多万元,产业老板也投入了资金70余万元,充分激活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三、推行好“大户”带动运作模式。我们实行了干部联系产业大户的制度,充分发挥“大户带动”示范作用。×××××年计划出栏200头以上,现存栏50多头,各出栏30多头,建好沼气池2个;××××发展食用菌大棚6个,年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这一批典型的事例,起到鲜明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促使我乡规模养殖和食用菌项目得以逢勃发展。 四、以市场运作为主,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政府必须做好积极地引导工作,但也必须按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运作,发展订单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切实降低农业产业化风险的有力保障。我们有1700亩蔬菜生产实行订单农业,由×××公司和××蔬菜公司进行销售;有由××鹏老板组织生产销售的食用菌产业;有隆平高科分公司、县药材开发办组织销售的优质超级稻、黄姜等产业。 五、实行菜稻连种,提高土地的覆种指数。我们积极支持已有的科研成果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高农业产品

育特色主导产业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腾达镇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是新农村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发展特色农业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利益联结不断完善,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了产业支撑。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在做大、做强、做活、做优、做实现代农业上下功夫,见实效,以此为契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 一、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做大现代农业 腾达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以粮食种植为主导,底子相对薄弱,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多,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指导下,腾达镇坚持以打造“农业特色产业”为抓手,因地制宜,适地适种,进一步完善区域性、特色性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走廊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壮大果、茶、花卉、蚕桑等产业。 一是发展水果产业。腾达镇结合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以立特色求发展,创品牌促发展”为目标,加大对水果种植的投入力度,大量引入资金和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水果积极性,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在春

风村以特色李子产业发展为试点,带动乡村生态旅游等农业附加产业发展,全村现已建成集中连片李子园1000亩,实现了规模种植,李子收入180万元,旅游收入120万元,李子给春风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在春风村李子产业发展的带动下,腾达镇各村都对本村水果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到目前为止全镇水果面积已达到7000余亩。 二是发展茶叶产业。腾达镇大部分地区都适宜茶叶生产,而且部分农民有比较丰富的种茶经验,在各村村支两委的组织下,对低产老化茶园进行技改,购买优质良繁茶苗在适宜的地区进行栽种,春风村优质无公害良繁茶园已达到1200亩,冒水村新造良繁茶种植面积已接近2000亩,并带动官井村、利坪村茶叶产业的发展。 三是发展花卉产业。2006年,腾达镇通过招商引资,在市、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春风村成立了“筠连县佛来仙居花卉园林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农民用土地入股分红,公司统一组织,进行花卉苗木栽培种植,为城市绿化、公路绿化培育花卉苗木,全村现已发展苗圃基地980亩。 四是发展蚕桑产业。腾达镇新合村经济发展以蚕桑业为特色产业,是全县第一大的蚕桑生产专业村,经多次实地调研论证后,新发展蚕桑2000亩,并带动官井、王合、小溪

西安五大名校高中部录取分数线

西安五大名校高中部录取分数线:西工大附中585分,铁一中583分,高新一中580分,交大附中580分,师大附 西安五大名校高中部录取分数线:西工大附中585分,铁一中583分,高新一中580分,交大附中580分,师大附中570分,西安中学570分——金博士英语学校小升初班 最新消息西工大附中:分数线:2012年西工大附中统招分数线585左右,低于这个分数按择校生录取,收择校费,估的基本准确。583分咨询工大说6000一学期,所以说今年整体低,正常统招交五万四,本校生570分左右的交六到七万,575分可到学校咨询。交大附中:网友574,2万,交大的,说明各校的分数线都降了师大附中:据说师大附中561-575分铁一中:刚听一朋友说今年铁一本部587,辅轮566高新一中:刚才咨询了高新一中,说580以上肯定可以上本部,还说学费减到7000,590以上,每学期3000,三年18000 西安中学:分数线570分对外线,校内生降20分,550分。 以下分数线随时更新,祝愿考生们进入理想高中!往年的经验,找关系上五大名校高中,大原则是:要在分数线下5-10分以内,花钱才有希望,差的多于10分,花再多的钱也办不成!找关系要早,越晚越被动!!越难办!! 2012.7.10截止:陕西省省级示范高中达34所其中西安占13所— 记者7月10日从省教育厅获悉,陕西省目前共有普通高中510所(其中西安17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289所(含省级示范高中,其中西安97所),省级示范高中34所(其中西安13所)。 陕西省省级示范高中名单(34所): 西安(13所):陕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新一中、西安市83中、西工大附中、西安铁一中、西安交大附中、西安市一中、西北大学附中、长安一中、西安市85中、西安市89中、户县一中。 宝鸡市(4所):宝鸡中学、凤翔中学、眉县槐芽中学、扶风县扶风高中。 咸阳市(4所):咸阳市实验中学、三原南郊中学、彩虹中学、兴平西郊中学。 渭南市(7所):瑞泉中学、象山中学、合阳中学、渭南高级中学、澄城县澄城中学、蒲城县尧山中学、渭南市杜桥中学。 榆林市(2所):陕西省神木中学、陕西省榆林中学。 安康市(1所):陕西省安康中学。 商洛市(2所):陕西省商洛中学、商南县高级中学。 铜川市(1所):铜川市 第一中学。 2012年西安中考重学校名称 2009年 (含体育, 不包括英 2010年 (含听 力体 2011年 2012年 预测分 数线 2012 年中 考分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0年1-6月份 一、交通装备产业 截止2020年6月底,交通装备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7家,总资产376.5亿元,从业人员达17652人,主要产品有重卡、邮政车、特种车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飞机维修工程和摩托车配件等,2020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166.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6.1亿元,利税10.98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1.29%、25.09%。 今年因重汽切块比例进步,实现销售收入成为我市第一大产业,利润和利税总额 第一大产业还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机械制造,交通装备位居第二。 财产龙头重汽团体,不仅带动了我市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生长,如:百惠特汽车零部件公司,企业在短短3-4年的时间里,销售收入已过亿元;腾龙排气管公司,预计今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比重汽未在**落户时翻了四番,而且也带动了我市引办企业的生长,如:中森机车、重弹长力等。 二、精细化工产业

截止2020年6月底,精细化工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4家,总资产115.9亿元,从业人员达17908人,重要产物有唐和唐、呋喃树脂、酚醛树脂、尿素、苯胺、氟产品、农药等,2020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80.1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0.56亿元,利税6.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7.25%、16.12%。 财产龙头圣泉团体、****煤**化工集团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过百亿。 三、机械制造产业 截止2020年6月底,机械制造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1家,总资产108.5亿元,从业人员达30776人,重要产物有家电电机、鼓风机、炊具、铸锻件等,2020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139.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利税1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8.04%、34.3%。 产业龙头海尔电机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全国最大的家电电机生产基地,普通电机产能达到5000万台/年、空调压缩机电机产能400万台/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章鼓风机现正积极运作上市,借助资源市场加快生长,力争两年内实现上市融资。投资2亿元,新上离心风机、离心压缩机项目,十二五末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四、食品饮料产业

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

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 第19卷第3期 2007年5月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GEOGRAPH1CENVIRONMENTlIEsEARCH V o1.19No.3 May,2007 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以宜宾市高县为例 于文金,邹欣庆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的一环,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未来中国提高综合国力, 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搞好县域经济对振兴西部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从优化产业结构,选择适宜主导产业人手, 以高县这一典型的西部丘陵低山县为例,对高县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阐述,利用计算机spss软件分析了 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高县的产业结构,利用特尔费法确 定了高县的主导产业为煤化工并做了必要的分析.对高县”十一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对发展西部山区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县域;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优化;高县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852(2007)03—0086—06 0引言 中国广大西部地区近几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 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及地域经济的原因,东西部 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 西部是一个极大的世纪机遇.怎样抓住机遇,迎头 赶上,是西部广大地区在经济建设方面面临的一大 课题.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国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未来中国提高综 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搞好县域经济对 振兴西部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县域主导产业的准确 定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加快西部县域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公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在省市二级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
欠发达地区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大产业开发力度,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4 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4。 其中第一产业 1795 亿元, 增长 486; 第二产业 5402 亿元, 增长 1225; 第三产业 3013 亿元,增长 1196。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 1112、5465 和 3423,调整为 2004 年的 1085、547 和 3445,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 022 个百分点。 同时 2004 年第三产业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086,高于九五期间平均 贡献率 3871,第三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我县长期以 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已逐渐改变,以第二、三产 业为主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从三次产业的发展来看一产通过全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 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基本形成了以传统优质杂粮,特色干鲜果、高山蔬菜、绿色畜禽为主 导的八大龙头、八大基地。 2004 年, 全县农业经济总收入达 2596157 亿元, 比去年 2331902 亿元 增长 113,农业总产值 179646 亿元,比上年 175718 亿元增长 22。

农民人均收入 4030 元, 比上年 3794 元增长 62, 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 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相继涌出了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四季柚之 乡,蘑菇之乡,席草之乡。 二产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突出抓好扶优扶强、产业升级等重 点,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2004 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为 218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去年增 长 10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4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98 亿元。 纵观工业经济全年运行情况,表现为增长速度前高后低,全年保持适 度增长,并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企业竞争力强、经营稳定、管理规范等优 势突出,2004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势较强,增幅比整体工业高出近 15 个百 分点,其占全县工业比重也由上年的 244 提高到 263。 二是强镇区域经济特色明显,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带动下,强镇区域特 色经济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明显。 在规模以上企业中,五大强镇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达 993。 三是主导行业优势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县塑编、印刷、纺织、 机械仪表、 食品五大主导行业分别比上年增长 161、 164、 328、 173 和 133, 五大主导行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达到 828。 对外贸易发展较快, 全社会外贸供货值 112 亿元, 自营出 4500 美元, 比上年分别增长 10 和 8979。 第三产业通过创新体系,强化服务、改善环境,信息、中介、房 地产和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