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以《乌托邦》为例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研究生2011级

学号 2010102040

学生于娴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摘要】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也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理想的“乌托邦”因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而成为“空想”,但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及在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提出的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我们当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理想

据《简明哲学百科词典》解释:“乌托邦主义是缺乏科学根据而设想建立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思想。通常指空想社会主义,也形容空想的、不缝实现的改革。”事实上,只要人们提到“乌托邦”一词,就会首先想到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与空想社会主义几乎是同义语,都表达了思想家们对现实丑恶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憧憬。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贫困、一切归全民所有、全体公民过着平等富足生活的完美的理想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首幅空想社会主义蓝图。

一、关于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法官家庭,1535年,因为在宗教问题上违抗英王指令而被处死。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孩提时代被送到伦敦的圣安东尼学校,14岁进入牛津大学,他大量研读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家的著作,并深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其后来创作《乌托邦》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英国,奠尔深切感受到圈地运动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作为一名律师,他接触了大量涉及下层社会的诉讼案件,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了深刻的了解,因而对下层人民给予深深的同情。他看透了社会不平等和下层民众日益贫困化的原因,即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剥削为特征的私有制,这使他开始思考如何建立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尽管他对英国的社会与政治非常不满,但王朝的专制统治和他曲折的从政经历,使他不能发出公开的批判声音,然而他所生活的大航海时代,却让他可以通过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来阐发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1516年,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献《乌托邦》应运而生,托马斯·莫尔因此也成为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乌托邦》全书分为两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揭露了当时英国君主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农民的悲惨境遇作了极其深刻的描绘, 在第二部分中, 描述了所谓“乌托邦”的理想国家。莫尔仿效柏拉图写《理想国》的方式,使用简明的对话方式来讲述他的故事,并假托一个外国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描绘出一个人类美好生活的远景。

《乌托邦》以对话形式将理想国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集中反映了莫尔的政治思想。莫尔反对以剥削为特征的私有制,主张财产公有,财产公有是乌托邦中的最大特点。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私有制存在就不可能根除贪婪、掠夺、战争及一切造成社会不安的因素。人口占多数的劳动人民,对社会做出极大贡献,却穷困潦倒,生活无着,这样的社会是何等的不公正。在莫尔的乌托邦社会里,全体社会财富为大家所公有,按需分配,整个乌托邦就是一个共产主义大家庭。莫尔憎恨剥削,反对不劳而获,因此,在乌托邦没有贵族、地主阶层,除了少数人外,人人都参加劳动。乌托邦的劳动是生产性的,都是用于增进国家财富,提高社会福利,有利于人们衣食住行各种生活状况的改进。乌托邦尤其重视农业劳动,农业是一项受人尊敬的劳动,无论男女从小就在学校接受农业教育,并到田地上实践,城市中每个公民都须在农村住两年,以种田为业,城市居民如到本城郊区观光,必须参加当地的农业劳动才能得到食物供应。

莫尔生活的时代,无数因圈地运动而失地的农民流落城市,居无定所,生活状和健康状况恶化,他们的子女也无法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莫尔在乌托邦里也对住房、卫生和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美好的设想。城市人口问题在乌托邦里受到一定的重视,乌托邦的城市具有严格的人口限制,如果一座城市人口超过限制.多余的人口则被要求前往人口稀少的城市,且定期轮换住房。此外,乌托邦城市的市场、医院、公共食堂等一切设施都免费为公民服务。乌托邦人重视卫生健康问题.他们把卫生健康当成大事来抓,有完备的医疗体系。乌托邦人除每天6小时工作时间外,还有l小时娱乐时间,他们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鉴于当时英国社会下层民众生活健康状况的恶劣.莫尔还特别指出,乌托邦人的健康状况是好的。乌托邦人重视国民教育,他们对推行教育不遗余力,任何儿童都要接受教育,而且他们的教育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此外他们还重视社会教育,着重提倡公共道德、集体义务、正当娱乐,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乌托邦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进行学术研究的入可以不必参加体力劳动。参加公开举行的学术报告会是乌托邦人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国家的重要公职必须要由有学识的人来担任,包括城市首长的职位和充当外交使节的人。对于外来的技术,他们除领会其理论外,更重视亲手实践。莫尔在《乌托邦》里描述的是一个富足的公有制社会,但是从其经济状况来看,还保留了大量自然经济的特点,基本上反映了英国16世纪的社会经济水平。时代的局限限制了他的认知水平,他没有认识到生产力的重要性,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因而他的理想国也就变成了真正的“乌托邦”。

二、乌托邦空想思想的局限性

“乌托邦”作为一种理想社会,它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彻底实现的,其具体的时代局限性表现在:

一、乌托邦空想的思想具有片面形而上学的性质,使社会主义脱离了现实。莫尔抱定非此即彼的公式,有决不相容的对立思维。他只看到事物的差别,看不到它们的联系,看到联系时又看不到差别,这表现在对资本主义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上。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这对工人阶级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启发工人的觉悟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看到资本主义同想象中的社会主义的区别,而没有看到资本主义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同社会主义是有着联系的,看不到联系同看不到区别一样都是错误的。由于莫尔认为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没有任何联系,空想问题,并且打算为人类指出未来发展的道路,连细枝末节都给规定下来,这是空想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事实上,社会主义不是抛弃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联系的方面凭空产生的,恰恰相反正是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制度。

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幻想通过和平途径实现社会改造。他们努力探究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寻找社会发展的良策。莫尔认为阶级融合乃是协作结构的基础,即富有阶级、中产阶级和贫苦阶级接近统一和融合,富人为穷人服务,穷人为富人服务。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在阶级观点上不明确,所以他们由调和阶级矛盾走向反对阶级斗争,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良心发现,这样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找不到明确的革命对象,看不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这就离开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现实。从根本上说他们不了解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无法找到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正确道路。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始终无法埋葬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社会力量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眼里,工人阶级仅仅是需要同情和怜悯并等待另外的人去帮助和搭救的受苦阶级,根本不懂得无产阶级就是旧世界的掘墓人和新世界的创造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新社会的创造者。同时他们对富人和统治阶级寄予厚望,试图说服他们进行改革,他们企图靠乞求统治阶级发善心来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主义方案,始终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推翻旧制度和建立理想制度的物质力量。他们认为群众的物质力量只有依靠天才人物才能显示出来,他们没有找到真正的依靠力量,这样就离开了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斗争的现实,离开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

当然,空想社会主义具有这些缺陷,决不是偶然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很不发展.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力量尚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他们不得不从头脑中构思出新社会的轮廓,因为这些轮廓在旧社会本身还没有普遍地明显地表现出来。尽管空想社会主义具有空想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和主要的思想来源。

三、乌托邦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

在我国当今社会,构建和渚社会已成为人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主题。《乌托邦》中理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框架和自由、平等的理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都思想比较先进,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相信人的力量,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而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要利民、惠民。在《乌托邦》中,乌托邦是一个由诸多城市组成的联邦,由元老院和民众大会这两个政治机构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其管理方式完全是公开性的,是在全民的监督下进行的。国家官员与老百姓互敬互爱。每个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崇尚和平,厌恶战争,热爱民主,享受自由。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理想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从人的发展角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当今社会,各国政府大

力提倡民主,让老百姓有权说话、有权选举、有权接受教育,让老百姓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成为了掌握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

二、强调依法治国

在莫尔笔下,乌托邦不但是一个民主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高度重视法制的国家,乌托邦人深深懂得法制能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法律能使他们幸福安宁地生活,法律能给他们带来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平等。乌托邦的法律并不繁杂,一切法律条文的制定都以普通老百姓能看懂为前提,在乌托邦人看来,任何公正的法律,都是简单而又明了的,越简单越明了的法律就越为广大人民所学习和掌握,而一个人人懂得法制和人人掌握法律的社会就必定是安定幸福的社会。马克思认为社会制度的评判标准在于是否实现人的自由,而其中法律作为规范人类行为的主要手段,应该反映当代经济关系并以经济发展作为改革的动力,最终保障人类自由。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早已意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认为,治国方法首当其冲的应是制定法律。《韩非子难三》中写道:“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任何一个国家,必须做到有法可依,百姓才能永远处于祥和安宁的状态。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拥有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义政治纲领,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中,依法治国成为了一项长期战略。在法治体制下,治者和被治者可以和平共处、公平竞争的状态,依法治国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有力的武器。

三、高度重视国民教育

莫尔的时代是地理大发现的大时代,新的航路、新的陆地、新的人民,一齐涌现出来,使欧洲人眼界顿开,打破了成见,解放了思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莫尔意识到了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的书中,乌托邦人非常重视国民教育。乌托邦人公共生活中有个特点,即每晨举行公开的学术报告会,专职研究人员必须参加,一般男女可以自由听讲。任何儿童都要上学,通过学习祖国语言进行阅读,并且学农、学劳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必须经过严格选择。此外,乌托邦人很重视古代学术遗产,保存了大量文、史、哲等方面的经典名著。1923年初,列宁在《日记摘录》中提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育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时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而不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不仅仅鼓励知识分子,同时也鼓励社会各阶层人员通过努力获得自己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真正形成教育全面振兴的局面。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和谐思想是针对100多年前西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来的,他们的设想大多都只是纸上谈兵,即使有的付诸实施,结果也以失败而告终。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提倡的“社会和谐”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历史上有些思想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的思想学说在当时可能被人认为不现实、不可行,但若干年后却会成为人们实实在在的追求。当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恰恰是这样一些人。所以研究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将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M].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2] 唐小云.从柏拉图的《理想国》看莫尔的《乌托邦》[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3] 于丽先.试论当代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C].郑州大学.2003

[4] 朱洁,陈晶莹.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若干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

报.2005(2)

[5] 肖炳兰,王传利.浅析社会主义“乌托邦论”[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6] 戚兴元.空想社会主义发轫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8(1)

[7] 冯亮.论十九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J].金卡工程(人文社科

版).2008(12)

[8] 郭志红.浅谈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J].成才之路.2008(32)

[9] 侯文静.试评《乌托邦》中的两个社会的对比[J].大众科技.2009(1)

[10]田明孝.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述评[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1]于贵明.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实践意义[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

报(综合版).2010(1)

[12]董四代.多重视角下的乌托邦评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0(3)

[13]李媛媛.论《乌托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科学管理.2010(7)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传颂着很多不朽篇章,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像一群灿烂的新星呈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杰拉德?温斯坦莱等人。他们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幻想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14岁时就到牛津大学深造。在大学里,莫尔阅读了大量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最喜欢读的书。大学毕业后,他很快成为出色的律师和知名的议员,还担任过下议院议长和大法官,但他没有满足于锦绣仕途和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亲眼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有感触,这引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当时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韦斯甫契的游记风靡整个欧洲,他在游记中说,在巴西南纬18度的地方留下了24个人,在那里安家落户。莫尔遂决定假借24个人中的一位,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于是写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莫尔在书中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他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致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1535年7月7日,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任英国教会的首领被判死刑。有人规劝莫尔悔过,他回答说:“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在走向刑场时,他从容告别家人,面无惧色,一路谈笑风生;临刑前,他对刽子手说:“我的脖颈短,好好地瞄准,不要出丑。”莫尔被杀害后,其头颅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3 个阶段:16世纪至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初,共经历了300多年。3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 16世纪至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还仅仅只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而已。 18世纪,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对社会主义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引起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当具备初步的阶级观点后,主张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为原型,主张在封建制度崩溃后,在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赞同君主制、终身制、家长制等。 19世纪30和4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这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理论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础是经济状况,指出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设计未来理想社会主义制度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马布利为代表。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法国伯爵,是19世纪初叶杰出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把他同傅立叶、欧文并列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著名百科全书派学者让·勒朗·达朗贝尔的学生。他爱好研究唯物主义哲学,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对神学和封建制度采取批判态度。13岁时,他曾拒绝参加宗教仪式。 圣西门一生写了许多著作,1802年,写了《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主张应由科学家代替牧师的社会地位。1808年发表的《19世纪科学著作导论》,比较详尽地发挥了处女作中的基本思想。1813年写的《人类科学概论》和《万有引力》表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规律性的见解。1817年以后的著作《论财产和法制》中,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圣西门又出版了一系列社会主义著作,如《论实业制度》、《实业家问答》、《论文学、哲学和实业》和《新基督教》,从哲学、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思想,形成了系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但直到1825年4月发表《新基督教》这部圣西门最后的著作,才标志着他创建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厦的完成。马克思说:圣

乌托邦

《乌托邦》是托马斯·摩尔写的一部拉丁语的书的名字,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它出版于约1516年。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另一个说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是一种理想国,并非一个真实的国家,而是一个虚构的国度,有着至美的一切,没有纠纷。 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摩尔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 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 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 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 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

1984 和美丽新世界存在的矛盾,世界需要质疑——关于乌托邦的几点思考

1984 和美丽新世界存在的矛盾,世界需要质疑——关于乌托邦 的几点思考 关于乌托邦的思考 战争消失了,一切罪恶的源头——欲望,从此得到了根本的约束和满足, 秩序遍布了文明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类心中只剩下了一种情绪,那就是幸福,哦不,还有对福帝的虔诚。 似乎当文明的火光照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之初,那样的世界便开始随着帝 王将相的愿望,哲人的思考,和农夫的抱怨,在光与影中,若隐若现。有人开 始把幻想变成墨迹,有人甚至把墨迹付诸于实践,但也有人开始反思,而首先 构造这样一个世界无疑是反思的最佳开始。 1关于世界的构造: 我曾经有幸读过《1984》以及粗略的看过《乌托邦》,从《乌托邦》到《1984》再到《美丽新世界》,一切都开始趋向于完美,莫尔的《乌托邦》把 一切的正常运行开始寄托于制度,但是还是希望人类本性中的“善”能解决一 些问题。乔治奥威尔试图用强权下的完善制度来控制人的本性由此确保一切处 于控制之下。而赫胥黎,他用科学改变了人的本性,于是《美丽新世界》诞生了。 于是我们看到,这一切的核心便是人性,随着对人性认识的深化,人们开 始意识到,一些处于人类思想深处的因素导致人类不可能作为社会的零件按照 一个意志运转,但是乌托邦的本质其实就是稳定,真正意义上不可打破的稳定。于是必须对人类的本性加以控制甚至是改变。 乔治奥威尔选择了控制,监视,理念的灌输,还有制度。但是对于千万各 不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控制方式始终存在着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那样的世 界中危机根基的事物,故事中的主人公无疑是这种不确定性的产物之一。并且 人的本性中也存在着对这种控制的强烈反抗,人类总是会本能的去思考自己存 在的意义,而这种思考对于《1984》世界中对人的控制无疑是毁灭性的,虽然 乔治奥威尔用最后主人公因为一系列教育从心底里真正向这个世界屈服,和 “双想’等一系列方式去解决这类问题。但是这无疑是不全面而且是主观的, 而这也正是乔治奥威尔在构造世界上的一个重大缺陷。 而赫胥黎似乎意识到了这种缺陷,于是他对人类的本性选择了改造,从胚 胎甚至从基因的构成开始,就让一切处于“社会”的控制之下。通过各种方式 预定这个人的性格,生理形态,喜好以及,命运。他们将会本分的像一个零件 规矩的随着社会的运转而运作,质疑作为一种本能已经被无限的压制甚至移除了。这无疑为一个真正稳定的世界打下了一个无比坚固的基础。所以相比较而言,赫胥黎的社会是最“完美”的

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

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 ——以收入分配制度为视角论哥达纲领批判的贡献 【摘要】:古往今来,和谐大同世界一直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从莫尔的《乌托邦》,到欧文的“和谐公社”,以及我国历史上肇始于春秋时期大儒孔子所构想的“大同世界”以及清末太平天国所努力营造的“大同社会”的构建却都无一例外以失败而告终。究其缘由,缺乏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无疑是它们失败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此做出的精妙阐述,世人孜孜以求的和谐大同理想才从乌托邦走向了科学与现实。 【关键词】:乌托邦哥达纲领批判收入分配 【正文】: 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发展史经历着一个从财产公有到私有的历程。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开始有了剩余财富,个别人(部族酋长贵族)开始有了私有财产,财产私有化便不可逆转地发展起来。然而,人类对于社会产品共同支配、消除贫富差距以构建和谐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望并没有消除。此种意义上的大同

而和谐的社会在收入分配体制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倡导社会产品资源的公平分配。 收入分配体制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弥足重要。众所周知,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的数量,制约着分配的方式。然而收入分配制度(或者分配方式)作为社会关系也对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反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落后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则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乌托邦的构想 16世纪初一个名叫莫尔的英国人创作了《乌托邦》一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莫尔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在书中勾画出一副美妙的乌托邦社会蓝图:在茫茫大海上,有一座孤岛。岛上风光秀丽,气候宜人。54个城市分布在岛上各处,各城市的规模也差不多,语言、风俗、法律也差不多。岛上一切土地、房屋、生产工具都为大家所有,共同使用。大家共同劳动,产品在各城市之间可由国家无偿调拨,互通有无。消费品按需分配,这里没有货币,也没有买卖,金银被造成便桶,人们没有私有财产观念…… 莫尔笔下的乌托邦乐园很天真也很美好,可是也就仅此而已——纯粹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空想或者幻想。莫尔在现实中无法完成这种美好的社会愿望,只能寄望于思想的神游太虚——到最后莫尔本人也因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篇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时候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突变,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我们从摩莱里的

《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战著作、巴贝夫的论文和演说中,可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突破《乌托邦》以来的传统的文学游记的形式,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赋予它以崭新内容,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在内容上,它们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启蒙学派所宣扬的观点,初步大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在由幻想故事走向理论化的过程,这些空想家们开始寻求在现实世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道路。马布利一方面幻想通过立法措施对现实社会进行逐步改革,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又提出人民有权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暴君统治的主张。巴贝夫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刚刚建立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权,把革命实践同实现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结合起来。但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普遍带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倾向。 最后,在十九世纪初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入第三个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前辈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对未来社会原理的探索成果,丰富了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其推进到最高阶段。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着的学说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也正是这一时期的无产阶级和贫苦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要求的反映。

2019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2019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篇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空想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批判和揭露的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勾画和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 第一,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莫尔提出,未来社会应实行财产公有,大家都热心于公事,“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都富裕”。康帕内拉提出,未来社会要实行绝对的公有制,没有阶级的区分,没有贫富的对立,由贫富对立而引起的一切恶习也都不再存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和少数人发财、多数人贫困已成为过去。梅叶提出,人人生而平等是自然权利,自然权利就是消灭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的社会平等。欧文认为,私有制、宗教和婚姻形式是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和祸害,其中最主要的是私有制。私有制“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是隔阂、仇视、欺骗、敲诈、卖淫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根源,也“是各国的一切阶级之间的纷争的永久根源”。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废除私有制的主张,但对私有制带来的弊端和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第二,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莫尔认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贫富两极对立,“一面穷困不堪,一面又奢侈无度”。欧文通过对资本主义企业赢利的计算,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创造的巨量财富,大部分落入了资本家的私囊,造成了工人阶级挨饿受冻,日益贫困。欧文痛斥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是“知识与无知的结合,富贵与贫困的结合,奢侈与忍辱受苦的结合”。欧文认为,资产阶级政府是掠夺、暴虐和欺骗的集合体,它使用暴力和欺骗手段“掠夺和折磨生产阶级,并为他们制造低劣、有害和罪恶的条件”;它经常宣称“保证人民得到持久的福利”,实际上是空话。针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思想。圣西门提出,“要各按其能,各按其劳”。这已经隐约反映出他对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猜测。傅立叶提出,分配应该按劳动、资本、才能三方面进行,即“按比例分配”。欧文还提出了消灭货币和实行按需分配的思想。欧文还播撒了创办合作工厂的种子。曾经在英国出现的合作工厂、合作社的试验,都是欧文合作制思想的产物。马克思写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我的乌托邦_描述乌托邦的作文900字

我的乌托邦_描述乌托邦的作文900字 有一天的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我坐在家门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就不禁想起了千百万年前,人类刚走出山洞时的情景,也使我不禁想起了我的乌托邦。 《绿色的世界》 乌托邦,就是那么一个绿色的世界。乌托邦里到处是绿色的参天大树,漫山遍野地铺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小草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树林里到处是青翠无比的藤蔓……总之,这乌托邦,就是一个绿色的世界。 在乌托邦这个奇异的世界里,到处充满了绿色,在乌托邦里,每一个角落都是绿色的,在乌托邦里,全是绿色,在这找不到除了绿色和花朵的颜色以外的任何杂色。 乌托邦里没有水泥大楼那阴森的灰色,也没有柏油马路那冰冷的黑色,更没有悄霓虹灯那刺眼的光亮,乌托邦,是那么一个和皆自然的地方。 《生物的天堂》 乌托邦里,不仅植物生长茂盛,生态资源也是很丰富的。乌托邦的地下蕴藏着丰厚的矿产资源:煤,银,钻石,金,铜,铁……简直是多得说不完。 树林中,听,鸟儿在枝头歌唱,各种色彩的小动物们是多么的可爱,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在林间蹦来跳去的,是那么的活泼。 清早,虫子们的演唱会开始了,“吱吱”“咕咕”“喳喳”“叽叽”……

不同的生物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新一天的到来。 这就是乌托邦,生灵的天堂。 《和谐的社会》 乌托邦不仅资源丰厚,也是一个和谐的社会,酋长拥有两根竹棒和一片石斧,仆人也是有两根和酋奥林匹克差不多的竹棒和一片大小相等的石斧。 在这里,任何人只要想发表一点意见,谁也不会来阻止,人们都是自觉的,不用提醒,但又能做到互帮互助,有的时候,打到的猎物也是平分的,即使你一点猎物也没打到,善良的人们也不会看着你活活被饿死,他们会把自己打到的猎物分一些给你。看,这是多么和谐善良的社会呀! 《艺术的殿堂》 当然,人们在打猎耕作之余,也会有点艺术创作,当第一块石斧诞生时,造出它的人就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位雕刻家。虽然雕刻家不打猎也不耕作,但是他们雕刻出的石雕让大家一饱眼福,同时他们也会帮助别人打磨用钝后不锋利的石斧。 所以,人们也愿意和雕刻家们一起用餐。有些人还认为能够和一起雕刻家吃一顿饭,是值得终生难忘、又非常幸福的事。 乌托邦,多么传奇的世界,怪不得国外的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没有乌托邦的地方是丝毫不值得一顾的。” 就日,乌托邦就是那么一个美好的,犹如世外桃源那样的仙境似的地方,可是它再怎么美好,也只是在我们的脑海中,世上永远不会

《乌托邦》读书笔记

《乌托邦》读书笔记 作者托马斯·莫尔于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 《乌托邦》一书共分两部。在第一部里,莫尔借拉斐尔之口主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统治阶级的专权残暴、厚颜无耻,以及广大下层群众的悲惨处境予以辛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揭露。那些统治者们所关心的只有两件事情:要么疯狂地掠夺人民的财产,为此他们可以耍尽各种手段,设下最阴险而卑鄙的圈套;要么挑起掠夺性战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可以寻找种种借口,不惜牺牲人民的性命或致他们于伤残。平时还要豢养一批雇佣军,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危害。统治者们以严苛的刑罚对付下层群众,根本没有什么公正可言,"盗窃犯被处死的比比皆是,有时一下子就有二十个人被送上同一台绞刑架。"莫尔认为,这样一来,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本来只想去盗窃的人,便可能连人也杀掉。除非能保证被抓到后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否则为了能够更安全就必须干掉知情者来掩盖罪行。因此当我们用酷刑去恐吓盗贼时,却给无辜的平民带来了灭顶之灾。" 莫尔的这些大胆揭露,为当时的英国社会勾勒出一幅立体画,也为第二部分描述乌托邦的社会制度作了陪衬。正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莫尔得出了若干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结论。 在《乌托邦》一书的第二部,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在这部分里,莫尔用了八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标题,系统地为我们规划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政治方面,莫尔主要涉及了乌托邦人民实现民主的最高形式、乌托邦的官员、乌托邦的社会分层,以及乌托邦的法律制度。首先,乌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作主。乌托邦人实现民主的最高形式是全岛大会和议事会。议事会设在首都亚马乌罗提城,由岛上的五十四座城市分别派出三名年老而经验丰富的公民组成,其成员每年更换一次,他们商讨那些关系全岛公共利益的事务,他们规定,如果一部法令在距颁布之日三天前没有经过讨论,那么它就不能被批准实施;而且,议事会有惯例:不在一个议案提出的当天对它进行讨论,而要留待下一次会议;其次,乌托邦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岛上设总督、特朗尼菩(或称首席飞拉哈)、摄护格朗特(或称飞拉哈)三级行政官员。总督为最高行政长官,由岛上的二百名摄护格朗特主要从亚马乌罗提城下辖四个区的四位候选人中经秘密投票选出。第三,从社会分层上看,乌托邦社会由自由公民和奴隶构成。乌托邦的奴隶来源于两个方面:一部分是国内犯了重罪而被罚为奴隶的人;另一类是在国外犯罪而被判为死刑的犯人。在这里,莫尔试图对第一部分中,人们提出的"该如何惩办盗贼"这一问题,做出详细的回答。最后,乌托邦的法律制度也颇具特色。乌托邦几乎没有法律,也不存在律师,由人们自理诉讼,法官也能够热练地权衡各种供词,出恰当的判决。 在经济方面。首先,乌托邦人的一切经济活动是以人们的生产劳动为前提加以展开的。在乌托邦,所有的城市及其附近的乡村,不分男女,只要年龄和体力适合,都要参加劳动。那些摄护格朗特,虽然可依法免于劳动,但他们不会利用这个特权,而是通过以身作则来吸引其他人更好地去进行工作。其次,乌托邦人讲求经济效益。他们的劳动者所从事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自然需要和便利要求"所必需的职业。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业,它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最受重视,不分男女,无一例外,乌托邦都要轮流从事农业劳动。第三,在乌托邦没有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传颂着很多不朽篇章,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像一群灿烂的新星呈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杰拉德?温斯坦莱等人。他们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幻想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14岁时就到牛津大学深造。在大学里,莫尔阅读了大量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最喜欢读的书。大学毕业后,他很快成为出色的律师和知名的议员,还担任过下议院议长和大法官,但他没有满足于锦绣仕途和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亲眼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有感触,这引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当时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韦斯甫契的游记风靡整个欧洲,他在游记中说,在巴西南纬18度的地方留下了24个人,在那里安家落户。莫尔遂决定假借24个人中的一位,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于是写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莫尔在书中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他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致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1535年7月7日,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任英国教会的首领被判死刑。有人规劝莫尔悔过,他回答说:“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在走向刑场时,他从容告别家人,面无惧色,一路谈笑风生;临刑前,他对刽子手说:“我的脖颈短,好好地瞄准,不要出丑。”莫尔被杀害后,其头颅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

最新工业设计十大经典案例

工业设计十大经典案 例

工业设计十大经典案例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第二届工业设计大奖——“红星奖”正在筹备中。和国外比,中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晚,需要从国外的工业设计中借鉴经验。本报推出工业设计史上十大经典案例,从中可以体味出工业设计附加值的意义,何止于金钱! 案例一|ZIPPO74年火焰不灭 设计师:乔治·布雷斯代 设计时间:1933年 1932年,美国人乔治·布雷斯代在一个 酒馆外看到一个朋友笨拙地用一个廉价打 火机点烟后,便产生了设计一个简单不受气压或低温影响的打火机的想法。1933年,第一款ZIPPO打火机诞生并开始风靡全球。二战期间,由于ZIPPO 卓越的性能成为了美国军队的军需品。据说美国一名士兵因为ZIPPO挡住了子弹而保住了性命,而那个ZIPPO却依然好用。艾森豪威尔也对ZIPPO大加赞赏:“ZIPPO是我惟一在任何时候都能点得着的打火机。” 1996年4月15日,第三亿个ZIPPO打火机出厂,如果把这三亿个打火机平放,可以把一个包括射门区在内的足球场铺满128厘米厚。如今ZIPPO的日产量已经超过6.5万个,销往130个国家和地区,被喻为“打火机里的哈雷摩托”,成为雄性美感的代名词和具有高度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案例二|拉链男士“裤门看守者” 设计师:伊莱思·豪 设计时间:1851年 拉链又称拉锁,是一个可重复拉合、拉开的由两条柔性的可互相啮合的连接件。目前拉链的使用领域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服装和用品,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服装辅料。 从1851年美国人伊莱思·豪才申请了一项名叫“可持续、自动式扣衣工具”专利开始,拉链最终占领服装市场的时间是上世纪30年代,期间整整经历了近80年之久。当时,服装界掀起了一场童装竞赛,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带有拉链的童装,因为人们相信,拉链服装能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借助时装设计师的推动,拉链在1937年又有了一个新身份——男士“裤门看守者”。如今拉链已经随处可见,据上世纪30年代的统计资料,全球每年生产的拉链数高达6亿条以上。 案例三|匡威帆布鞋踏入美国篮球史 设计师:匡威公司 设计时间:1917年

我心中的乌托邦

我心中的乌托邦 乌托邦及英文Utopia,顾名思义,乌指乌有, 托是寄托,邦则是国家,城邦之意,连贯起来就 是指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空想社会。 随着人类的发展,世界渐渐不再太平,国与国 四处征战,官场上人们明争暗斗,人们得时刻警 惕着盗贼,到处充满竞争,形成了这样并不美好 的世界。 我心中的乌托邦将是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所有人都将穿着统一的衣服,这种衣服非常的简单,便于活动,却不失美感。 当人们要出门时,不需要开车,因为每户人家 都有一个秘密通道贯穿整个国家,只要坐上小型 纳电动力车,报出地点,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 这种车体积小,快速,而且十分安全可靠,使 用通过海水中提取出的汞合金与纳组合而成的电 池做为动力。纳电池所产生的电能99。73%可以全

部转化成动能,耗电只有一般的8分之1。 在这个社会,每个人拿到的薪水,取决于你上班、工作时是否认真,每十天为期可到总部领取 相应的生活用品。在这里,人们用的东西都没有 好差之分,全国统一生产一些实用、简单的型号,相反,戴金银珠宝的人会遭到群众的鄙视。 这个国度的地表风景十分优美,花草繁茂,因 为这里每个人都非常节省资源,爱护花草树木, 这些植被种植在彩色碎石铺成的小路旁,为这个 城市净化生产工业化带来的少量废气。旁边的房 屋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上下共5层左右,都是独立的房屋,每人拥有自己的花园,两房之间间隔7。 3米左右,一家人全部住在一幢别墅中,邻里互不干扰,即使是睡觉时也不必提防小偷,这里没有 违法乱纪的事。每个人都可以放心地在地面健身、散步,家门口停放着磁悬浮滑板、自行车,不用 上锁。一到周末,邻居们互相聚在花园里喝咖啡,吃点心,小孩在草地上玩耍嬉闹。 这是我心中的乌托邦,希望将来,世间会更加

《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读后感 \曾记得中学时疯狂追捧的电视剧《奋斗》里有个“心碎乌托邦”,“心碎乌托邦”里有LOFT风格的房子,陆涛、夏琳、向南他们在“乌托邦”挥洒自己的青春,有感动,也有泪水。那时候,因为非常向往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也关注了“乌托邦”这个名词,但也仅仅是有个概念而已。直到最近偶然机会拜读了莫尔的《乌托邦》,才有其了真正较为深刻的理解。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莫尔写的。在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莫尔在书中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等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他系统地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对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深刻地认识到君主制国家是压迫人民的工具,而法律只不过是“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莫尔借一位外国旅游者希斯拉德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私有制造成了种种社会罪恶,这

也是他对数千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总结。 第二部分 《乌托邦》第二部分,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画卷。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财产公有,消灭私有制,消除了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部分里,莫尔用了八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标题,系统地为我们规划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超出了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例如莫尔主张普及教育,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用本族语教学,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男女教育平权等等。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进步的成份,为以后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养料,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莫尔虽然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但却未能找到理想社会取代现实社会的任何途径。这也是以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共同的无法克服的缺陷。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只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不可能付诸社会实践。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空想。” 以上可以看出,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莫尔,不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对当时刚刚兴起的,将私有制历史地发展到了最高顶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予当头一棒;而且还富于天才性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以《乌托邦》为例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研究生2011级 学号 2010102040 学生于娴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摘要】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也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理想的“乌托邦”因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而成为“空想”,但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及在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提出的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我们当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理想 据《简明哲学百科词典》解释:“乌托邦主义是缺乏科学根据而设想建立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思想。通常指空想社会主义,也形容空想的、不缝实现的改革。”事实上,只要人们提到“乌托邦”一词,就会首先想到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与空想社会主义几乎是同义语,都表达了思想家们对现实丑恶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憧憬。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贫困、一切归全民所有、全体公民过着平等富足生活的完美的理想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首幅空想社会主义蓝图。 一、关于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法官家庭,1535年,因为在宗教问题上违抗英王指令而被处死。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孩提时代被送到伦敦的圣安东尼学校,14岁进入牛津大学,他大量研读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家的著作,并深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其后来创作《乌托邦》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英国,奠尔深切感受到圈地运动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作为一名律师,他接触了大量涉及下层社会的诉讼案件,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了深刻的了解,因而对下层人民给予深深的同情。他看透了社会不平等和下层民众日益贫困化的原因,即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剥削为特征的私有制,这使他开始思考如何建立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尽管他对英国的社会与政治非常不满,但王朝的专制统治和他曲折的从政经历,使他不能发出公开的批判声音,然而他所生活的大航海时代,却让他可以通过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来阐发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1516年,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金的《我们》齐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享有相当高的世界声誉。虽然就连高中英语课文中都对其有过介绍,但它却是我在这三部书中最晚读到的一本。比起《1984》曾在我个人的思想历程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启蒙角色(当然,相信有无数青年都会有类似的感受),《美丽新世界》则让我多看到了另一些可能。它描述的乌托邦场景,较之另外两本会少一些极权色彩,但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说也更加值得警醒。 *三种乌托邦的比较 尼尔·波兹曼在其名作《娱乐至死》中,一开始就提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认为世界最终没有发展成乔治·奥威尔的预想,却越来越向赫胥黎所描绘的方向发展。《娱乐至死》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里的矛头明确指向电视、电视节目等娱乐性设施。波兹曼认为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新闻、教育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娱乐的附庸,人们的思考能力受制于此,最终娱乐至死。 《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社会与其确有共通之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得名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本欲改善人们的生活,实则带来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个新世界是一个设定好的机械化的盛世,尊奉汽车大王福特为救世主。科技与政策管理极度发达。精子卵子在试管中调制好,胎儿在孵化器中长大。人类虽被分为五个等级,但却从小就以“睡梦教育”的形式被灌输了幸福的概念,而热爱自己的使命。他们被设计得厌恶书籍、厌恶艺术、厌恶独处,性滥交、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横行。即使出现最糟的情况,也还有索麻这一“完美的药物”使人们获得快感。可以说,“幸福”在这美丽新世界中似乎唾手可得。 诚然,幸福是人类始终追寻的一大终极目标,然而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被幸福”却不等于、甚至往往是有悖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概念的,就如同波兹曼描绘的“被娱乐”一样。新世界中的幸福成为了人为的研究成果,而每个人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则消失殆尽。在这里被扭曲的不只是幸福的概念,这些新人本身也不同于我们如今定位的自由、正常的人,而失去了灵魂。 相比较《美丽新世界》中人被技术改造,《1984》则侧重于制度对人的挟制。如果说前者中描绘的人们是热爱技术而被技术改造,后者中塑造的人则是被制度改造得热爱制度。老大哥在看着你;无法关掉的电幕覆盖着生活每个角落;新话和双重思想则成为人们自身上的枷锁。这里营造出的极权恐怖更为直接。然而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恐怖可能尚不如《美丽新世界》中来的可怕。举例来说,《1984》中还需要设立真理部来篡改历史进而控制人心,而《美丽新世界》中人已经从内心最深处拥抱现实而厌恶过去的一切。 《我们》的作者扎米亚金本身就是俄国人,但《我们》约写于1923年,看来并不是对斯大林时代的影射。尽管如此,但由于其在意识形态上不合时宜,仍被禁止出版。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约六百年后的世界,人们只以数字命名,住在玻璃房子里以便于极权监督。他们唯一可以放下窗帘的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每个人需要一种粉红色的票券来和性伴侣做爱。世界被“造福主”个人所统治,每年由全体人民重选却无一类外地连任。造福主的机器是断头台,处决的过程经常发生且公开进行。“这一国家的指导原则是幸福跟自由互不相容。在伊甸园里,人是幸福的,可他愚蠢地要求自由,就被驱逐到荒野中。现在大一统国通过剥夺他

马克思主义不是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 张金泉 3120103413 医药1213班指导老师:许莉萍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全球化,其发展也越来越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资本主义的弊端也越加突出。从贫富差距的扩大到金融危机的爆发再到全球霸权的腐败,无疑更加暴露了资本主义的缺陷,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认识也越发显得重要。对于多数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了解的人而言,他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想主义,缺乏经验和实际可操作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但是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会停下,马克思主义将以其现实的实用性及优越性证明她不是乌托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经济发展;历史的进步 中图法分类号:A811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iv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is also growing at an uncontrollable state of the ills of capitalis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wealth gap widene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n to global hegemony corruption, undoubtedly more exposed the flaws of capitalism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most of the Marxist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 they believe that the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kind of idealism, lack of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operability that Marxism is a utopia. But do not stop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Marxism will be its practicality and realities prove her superiority is not utopia. Key words:Marxism; utopia;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什么是乌托邦 被现代汉语音译为“乌托邦”的 Utopia 一词,出自于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一书,原意指“并不存在的地方”。而现在人们一提起“乌托邦”,常常是在把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的,将它视为“空想”、“乌有”的代名词。但是乌托邦又不等同于幻想,哈贝马斯在谈到乌托邦与幻想之间的区别时指出:“我以为 , 决不能把乌托邦 (Utopia) 与幻想(Illusion) 等同起来。幻想建立在无根据的想象之上 , 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而乌托邦则蕴含着希望,体现了对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未来的向往 , 为开辟未来提供了精神动力。乌托邦的核心精神是批判 , 批判经验现实中不合理、反理性的东西 , 并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我们可以将乌托邦理解成是没有实际基础的一种理想的环境,虽然这种环境不能在人类已知状态下存在,但至少给人一种发展的希望。就如佛教的轮回转世一样,它给人一种信仰,相信的人会得到一种永生的希望,而不信的则认为是一种宗教迷信。 虽然大部分人对于乌托邦一词含贬义的态度,但既然它出现在人类的词汇或历史长河中,存在即是合理,这也就证明它也有它的必要性,可以说它代表一种希望,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痴人说梦。不同人的态度尽然不同,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就是它是人类自己创造出的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它给了人们一种对比,现实的残酷以及理想的美好的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