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实训

书籍装帧设计实训
书籍装帧设计实训

书籍装帧作品设计

项目一:普通书籍的设计

1、书名:《压迫》、《反抗》、《家》任意选一或自己订书名设计

2、书的结构:封面、、勒口、环衬、扉页、目录、正文、封底、书籍、版权页等。

3、封面的构思设计:

首先应该确立表现的形式要为书的内容服务的形式,用最感人、最形象、最易被视觉接受的表现形式,所以封面的构思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充分弄通书稿的内涵、风格、体裁等,做到构思新颖、切题,有感染力。构思的过程与方法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想象:想象是构思的基点,想象以造型的知觉为中心,能产生明确的有意味形象。我们所说的灵感,也就是知识与想象的积累与结晶,它对设计构思是一个开窍的源泉。

②舍弃:构思的过程往往“叠加容易,舍弃难”,构思时往往想得很多,堆砌得很多,对多余的细节爱不忍弃。张光宇先生说“多做减法,少做加法”,就是真切的经验之谈。对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形象与细节,坚决忍痛割爱。

③象征:象征性的手法是艺术表现最得力的语言,用具象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意境,也可用抽象的形象来意喻表达具体的事物,都能为人们所接受。

④探索创新:流行的形式、常用的手法、俗套的语言要尽可能避开不用;熟悉的构思方法,常见的构图,习惯性的技巧,都是创新构思表现的大敌。构思要新颖,就需要不落俗套,标新立异。要有创新的构思就必须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4、尺寸:大小自己订,一般是小于A3

5、交作业的形式:

要求封面像纸彩色打印,分辨率要高,色彩应用和谐大方,制作成成品,不收半成品。

6、设计要求

有创意、色彩大方合理、字体应用合理。

浅谈书籍装帧中的设计

浅谈书籍装帧中的设计 书籍排版是平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以P(面)为单位,在书籍排版中,每一个版面都是由不同大小的文字、图注以及表注等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组成的。但是在同一本书刊中,正文字号大小、行距和行长等必须是统一的,要保持版心的一致性。处理好标题、页码、正文、注文和图注以及表注相互之间的关系,使组成的版面主次分明、协调、美观、可读性好。 版式设计 书籍版式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读者与书籍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版式的基础上的,阅读也是通过版式来实现与读者接触与沟通的。一个好的版式设计不但能便于阅读,更重要的是版式的艺术处理要融人书籍的内容表现,体现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所以,从根本目的来说,书籍版式设计比封面还要重要,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这使得版式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版式在中国传统的书籍中采用的竖(直)排形式,就是文字自上而下,行序自右而左。自从20世纪前后欧洲的横排形式的书籍版式形式传人中国,书籍版式采用横排日益增多,现在除了古籍和少数不宜横排的书籍外,大部分出版物都采用横排的版式。它的文字字序是从左而右,行序是从上而下,这样的版式更适合人的生理习惯与阅读。 版式的设计总的来说,要做到两点:一是版面的“易读性”、内容的“可读性”、图片的“可视性”,也就是说,书籍的内容要如实艺术地表现出来,符合读者阅读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戛二是版面要富有“艺术性”,版面不仅要做到“易读”,

而且还要“美观”,不仅字迹清晰,便于阅读,还要通过设计为读者营造一个愉悦的读书氛围,使读者享受读书的快乐。 封面设计 创新与发展是现代设计的灵魂。面对今天数万种繁花似锦的图书,传统形式与现代形式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为创新、发展获得强有力地表现力和感染力。当人们在谈及优秀的装帧设计时,往往自然而然地用封面设计取而代之。封面是整本书籍的门面,封面设计做的好,很容易吸引读者,相反,如果封面设计做的不到位,就算是书籍内容再精彩,没有读者去翻阅,也不能算是一本成功的书籍。 不管封面本身用什么手法表现,它必须服从这本书的精神内涵,服从装帧的整体效果,而不能唱独角戏。我们知道,一本书的整体并不是由一个包封,一个封面,一个环衬所能囊括的。而在它们的下面,存在着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这就是具体反映书籍内容的各组成部分——版面设计、插图、字体字号的设计,要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设计工作者所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优秀图书的设计都不能逾越这环节。所以,应当使它们互相配合,统筹考虑,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同时各部分又占有各自的位置,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装帧艺术是版面设计艺术、插图艺术、字体艺术和封面设计艺术的综合工程,而封面设计又首先在塑造整体形象上起着关键作用。 书眉的设计 页眉是在版心以外天头附近的空白处表述书名、部、章、节标题的简单文字。通过页眉可以了解书页与其所在章、节的关系,方便了读者的翻阅。

浅谈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理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8372623.html, 浅谈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理念 作者:魏虹姿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年第06期 摘要:书籍装帧设计是对书籍在视觉上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艺术化包装,艺术化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中,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提炼和总结,用高于生活的形式将它表现出来。之所以高于生活是因为它去除“低俗”,提倡“高雅”,去除“丑陋”,提倡“美丽”。书籍装帧设计就是用艺术化的包装将书籍更好的展现给读者,使读者在精神上和视觉上得到双丰收。书籍装帧设计包括有封 面设计、内页版式设计、装订工艺等。设计的关键在文字的版式、图形的创意、色彩的和谐上。 关键词:封面版式色彩文字内页装订工艺; 中图分类号:TS8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7- *现代艺术设计总是伴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前进,当物质文明逐步提高,精神文明也在进步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变得越来越强烈。人们对美的追求体现在生活的多方面,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同样也需要美的艺术来包装,更好展示书籍的功能。一本书,其本质是传播书本内容的根本体现,但是传播的手段越来越被书籍本身的装帧占去一席之地,在现代社会看来,一本好书不仅需要有实质的好的内容,同时也需要有好的装帧设计来展示书本本身,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知识的目的。所以书籍装帧设计在整个书籍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书籍装帧设计我们可以理解为用多平面的方式来装帧一个立体的书籍空间。也就是平面组合成立体。各平面之间是整体相连的又是相对独立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对每个相对独立的平面 环节进行设计,又要在设计的同时整体考虑其它各面,所以它既是平面的,又是立体的。 对于书籍装帧设计,我们在把握整体空间的同时,可划分几个平面来设计,包括有:第一,封 面、封底的设计;第二,文字与版式的设计;第三,其它各页的设计(环衬、扉页、版权页等;第四,装订工艺、整体套装组合设计等。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书籍装帧设计和发展趋势。 一、书籍的封面、封底设计 如果我们把一本书的内容比喻成建筑的构造,书的封面和封底就是建筑的外观。建筑的内 部构造固然重要,因为它是建筑的本质功能,但是其外观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是反映该建

[教材]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

[教材]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 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 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txt6宽容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 书籍作为文字、图形的一种载体,是不能没有装帧的。书籍装帧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应该说有什么样的书就有什么样的装帧与它相适应。在我国,通常把书籍装帧设计叫做书的整体设计或书的艺术设计。 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在一本书的整体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书与读者见面,第一个回合就依赖于封面。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是一位不说话的推销员。好的封面设计不仅能招徕读者,使其一见钟情,而且耐人寻味,爱不释手。封面设计的优劣对书籍的形象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封面设计一般包括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以及体现书的内容、性质、体裁的装饰形象、色彩和构图。 一、封面的构思设计: 首先应该确立,表现的形式要为书的内容服务。用最感人、最形象、最易被视觉接受的表现形式,所以封面的构思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充分弄通书稿的内涵、风格、体裁等,做到构思新颖、切题,有感染力。构思的过程与方法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想象:想象是构思的基点,想象以造型的知觉为中心,能产生明确的有意味的形象。我们所说的灵感,也就是知识与想象的积累与结晶,它是设计构思的源泉。 2、舍弃:构思的过程往往“叠加容易,舍弃难”,构思时往往想得很多,堆砌得很多,对多余的细节爱不忍弃。张光宇先生说“多做减法,少做加法”,就是真切的经验之谈。对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形

象与细节,坚决忍痛割爱。 3、象征:象征性的手法是艺术表现最得力的语言,用具象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意境,也可用抽象的形象来意喻表达具体的事物,都能为人们所接受。 4、探索创新:流行的形式、常用的手法、俗套的语言要尽可能避开不用;熟悉的构思方法,常见的构图,习惯性的技巧,都是创新构思表现的大敌。构思要新颖,就需不落俗套,标新立异。要有创新的构思就必须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二、封面的文字设计: 封面文字中除书名外,均选用印刷字体,故这里我主要介绍书名的字体。常用于书名的字体分三大类:书法体、美术休、印刷体。 1、书法体:书法体笔划间追求无穷的变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独到的个性,且字迹多出自社会名流之手,具有名人效应,受到广泛的喜爱。如《求实》、《娃娃画报》等书刊均采用书法体作为书名字体。 2、美术体:美术体又可分为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两种。前者作为美术体的主流,强调外型的规整,点划变化统一,具有便于阅读便于设计的特点,但较呆板。不规则美术体则在这方面有所不同。它强调自由变形,无论从点划处理或字体外形均追求不规则的变化,具有变化丰富、个性突出、设计空间充分、适应性强、富有装饰性的特点。不规则美术体与规则美术体及书法体比较,它既具有个性又具有适应性,所以许多书刊均选用这类字体,如:《知音》、国外的《NEWYORK》等。 3、印刷体:印刷体沿用了规则美术体的特点,早期的印刷体较呆板、僵硬,现在的印刷体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吸纳了不规则美术体的变化规则,大大丰富了印刷体的表现力,而且借助电脑使印刷体处理方法上既便捷又丰富,弥补了其个性上的不足。如《译林》、《TIME》等刊物均采用印刷体作为书名字体。 有些国内书籍刊物在设计时将中英文刊名加以组合,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如《世界知识画报》用“W”和中文刊名的组合形成自己的风格。刊名的视觉形象并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书脊设计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书脊设计 摘要 书脊又称“脊封”是书籍装帧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封面和封底连接部分的设计,是书籍之眼,当很多书籍都放在书架上的时候,我们看见的都是书脊,是书籍指引我们需要的哪本书,书脊具有向导读者提供书籍的外观和作者等信息,对书籍传播和销售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书籍;书脊;功能性;艺术性;视觉性 the abstract Also called "spine" is sealed ridge in book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ver and bottom connection parts design, is the eye of the books, when many books on the bookshelf, we saw the spine is, we need to guide books which book, with guide provides readers with spine books and appearance of the author, on the book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has a pivotal role. Keywords: books, Spine, Functional, Artistry, visual 在这个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凭借各种媒体,便可以了解一切,即使如此,人们依然没有减弱书籍的热爱,我们知道虽然现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都在努力扩大展示空间,但是仍然赶不上书籍出版品种和数量的增长。因此也致使书籍的出版和发行竞争激烈,书籍能够平面放在书架上机会越来越少,供人们选择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人们只能直接看见的就是书脊部分。因此书脊色彩、立意和式样设计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视觉感受,由此说明书脊设计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怎样让读者在书架上从那些琳琅满目的书籍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书籍,这些还得让设计师们要重视书脊部分的设计,从而显现出书脊设计的功能性、视觉性、以及艺术性在书脊设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 ①丁建超.《书籍设计》[M].中国水利电子出版社,2004年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案例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学内容,课时为1课时。本课教学以集体讨论、调查研究、设计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的认识和热爱,并通过主动参与书籍装帧作品设计,创作出精美的设计作品,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书籍装帧在书籍中的重要作用,各种题材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以及书籍装帧设计的要素和基本设计方法。 2、通过研讨、学习书籍装帧艺术,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提高艺术鉴别能力与欣赏能力。 3、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初步掌握设计、制作书籍的方法,按照流程进行设计尝试;同时能用专业及自己的语言讲解设计意图与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书籍的名词术语,书籍种类的已知知识与创造性思维 难点:书籍设计的设计流程,包括制作书的手工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教法和学法 1、讲授法、演示法、设问法、练习法 2、以丰富的书籍装帧设计范例为依托,以学生分组合作、自主

操作为主,体现学生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具准备 优秀书籍装帧设计范画,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纸、笔、尺子等六、教学过程: ㈠、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㈡、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装帧设计范例,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㈢、讲授新课: 1、多媒体播放书籍装帧概述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学生分组讨论整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完成基本概念教学。) 2、让学生快速浏览本课课本上的文字内容,结合多媒体总结出书籍设计的各部分名称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以《私想着》为例

第2卷第1期Vol. 2,No.l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Academic New Vision of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2017年3月 Mar. 2017 ?艺术作品与研究?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 —以《私想着》为例 马晓宇 (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01) 摘要:在当前书籍装帧设计所处的繁荣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冲 击,与此同时,过分的注重材料,却忽视了书籍的主题和内容。本文通过梳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和影响书籍装帧设 计的各种因素,并通过解读《私想着》,分析研究如何延伸书籍的文化意蕴,合理的体现材料的质感魅力,达到书籍美 与内容完美融合,造就书籍之美。 关键词:书籍装巾贞设计;刘春杰;黑白木刻 中国分类号:T S881 -4文献标识码:A A Brief Talk on the Design of Binding & Layout of Books ------Taking “Private Thinking” as an Example Ma Xiaoyu {School of A rts,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engdu 610001 china) Abstract:In a p e rio d o f pro sp e rity and developm ent o f the cu rre n t book design, a va rie ty o f new m 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y has brough t the ric h visu a l effect and im p a c t fo r us at the same tim e, too m uch em phasis on m a terial, b u t ignore the them e and con tent o f books. By com bing the de velopm ent o f book b in d in g design and various factors in flu e n c in g the book design, and through the in te rp re ta tio n o f "p riv a te th in k in g", analysis o f the c u ltu ra l im p lic a tio n o f how to extend the books, reasonably re fle ct the m a terial texture beauty and charm, to book the pe rfect b le n d o f content, to create the beauty o f books. Key words: Book d e s ig n;L iu C h u n jie;B la ck and w h ite w oodcut l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我国书籍装帧设计起源并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经历了甲骨文、竹简木牍、缣帛和纸张等 几个阶段的长期演变过程,逐步形成了素雅古朴、版 面清晰悦目等独特的东方风格。而装订方法经历过 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几 种发展演变过程,这些装订方法并延续至今。到了近 现代以后,随着东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各种国际国 内的交流使得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封面、版式、插图都 有了巨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日本著名书籍装帧 家杉浦康平提出了“书籍整体设计”的概念,“包括内 文编排、文字、字体、字号、标题、目录、扉页、封面、函套、腰带到版权页的设计,并对所有用纸、材料进行选择,设定印刷装订工艺,进而连书籍的宣传品种也 成为设计的对象”,这一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慢慢地接 受。我国也涌现了大批的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师,诸 如吕敬人、吴勇、朱赢椿、陆智昌等。而每位设计师的 设计风格独特迥异,从而让中国的书籍世界绚烂多 彩。而在科技日新月异和电子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 今天,促使书籍装帧设计进入到一个繁荣的发展时 期。 2影响书籍装帧设计的因素 书籍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对文 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书籍装帧设计作 为一门设计艺术,要求除了突出书籍自身的内容以 外,还要运用设计为读者构筑丰富的审美空间,使读 收稿日期:2016-11-3 作者简介:马晓宇(1986-),女,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美学。E-m a il:526398275@qq.C〇m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课程学分:5 总学时:80 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书籍的构思与创意、制作与成型、材料选择与工艺制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应用不同创意方法完成书籍装帧成型的能力。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调研、创意、制作的相关知识。 先修课程为版式设计、字体设计等。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服务书籍出版的策划、设计和成型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开设的依据。以书籍装帧设计从创意到装订完成的全过程为该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认知能力规律和书籍装帧设计的调研、创意设计、制作的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内容。 建议课程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学时数为80学时,5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综合运用创意的方法完成书籍装帧的设计与制作工作,能够认识书籍装帧设计是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能够运用书籍装帧的评估方法对书籍设计项目进行专业的测评。 2.1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开展书籍装帧设计的调研与分析工作; ●能够根据各类书籍装帧设计目标需求制定合理的策划书; ●能够综合运用创意与制作技巧完成项目的前期调研、创意与装订完成工作。 2.2 知识目标 ●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理; ●熟悉书籍装帧设计的策划调研方法; ●熟悉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意表现方法; ●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成型流程; ●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选择与装订规律。 2.3 素质目标 ●提升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的测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树立学生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 彭光荣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度,使得书籍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设计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但书籍是具有阅读功能、传播文化知识等功能的,书籍装帧设计传达书籍内容的视觉功能也不会改变。所以在保证书籍功能的前提下,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感。时代的进步使人们对书籍设计艺术的审美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探索创新是现代设计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关键字】书籍装帧设计;视觉功能;时代性;现代感;设计 一、根据书籍的内容来选择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风格 中国最早的书就是简策,故而竖排版向右翻是从简策发展而来,这就构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语言。随着“五四”运动的出现和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横排列读文方式进入中国。刚开始仍然是右翻式,随着书写方式与阅读方式的科学研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左翻式逐渐占据了今天书籍形式的主要地位,已经融入民族文化的血液。横排列书籍设计仍然能够体现名族文化风格。中国是从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传统书籍注重工艺性,又非常注重材料,古人崇尚书是清高、古朴、淡雅的审美品位。由于古时各种技术的原因,书籍的封面设计只追求高雅,无套色,无复杂的图形,封面体现的只是材质的美,以及书法的艺术魅力。长期历史的积淀,使中国文人对书的审美形成了“雅”的观念,这也培养了文人墨客清高的心态。这些传统的文化审美思想成为今天书籍装帧设计非常重要的修养及设计手段。 如今中国进入了一个高科技发展时期,书籍装帧设计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尤其是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使设计有了更多的形式手段。但一些人片面强调电脑的作用,而设计作品缺乏个性;还有一些人引进西方的现代设计。对其不进行消化,没有融入到民族化的设计风格中来,生硬的模仿照搬,使得设计没有了自己的风格,就成为所谓国际化面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艺术设计的一贯原则,失去了民族化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国际竞争的舞台。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一定要有民族文化的内涵。当然,今天的设计要具有现代感,但不能盲目崇拜经济发达国家。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文化财富,我们应该站在这块坚实的基石上吸取他人的长处,使中国今天的书籍设计语言逐渐走向成熟。 二、在设计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整体与局部 书籍装帧设计是综合系统的一项工程,要追求书籍整体美。书籍是文化商品,流通过程中,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和谐统一来感染读者的。所以书籍的品味高低决定了书籍在读者心中的位置。书籍的高品位来自于整个规划中每个部分严谨而不可忽视的组织形式。 书籍的外部设计有函套、护封、封面等,它们起着宣传和保护的作用;书籍的内部设计有环衬、扉页、正文、插图、版权页等;书籍整体形态及材料的设计有开本、精装、平装、纸张、印刷、装订等;对书籍运输及销售的设计有书盒、包装箱、手提袋、广告、宣传册等。这些都是书籍整体统一的形象。设计者必须仔细考虑每一个细部环节,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可大意或省略,要对每一个细节之间的互相配合统筹考虑,才能打造出一本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 在书籍的整体设计中,封面是书籍整体设计的代表形象,因为它是一本书的第一视觉形象,所以封面设计必须反映出书籍整体的内涵,在设计中要采用整体对比效果、富有创意的图形、个性化的版式构成,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书籍在书架上摆放时大多是书脊面对读者,书脊虽然是一小窄条,但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环节,要和封面的设计统一协调起来。另

书籍装帧设计与印后工艺

书籍装帧设计与印后工艺 作者:视觉同盟来源:视觉同盟时间:2010年9月3日 装帧设计与印后加工的关系 书籍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一部作品,如果以印刷品的形式表现,必须要通过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整体设计、制作、印刷、印后加工这一系列工程,才能得到可呈现给读者的形态生动的书籍。书籍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书籍的内容上,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书籍的形态上。而书籍的形态是对书稿作品进行整体设计的结果。 书籍的整体设计包括书籍外形的装帧设计及内文的版式设计。装帧设计包括选择开本和图书结构;对封面、护封、环衬、扉页、插页、函套等进行美术设计并选定材料种类;选择印刷工艺、印后装饰加工工艺、装订工艺等。 书籍的整体设计是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设计,与一般绘画创作不同,整体设计只是一种方案,而不是最终的作品,设计完成后,还需要经过制作、印刷、印后加工等生产环节,通过纸张、各种装帧材料和印装工艺,将设计转化为具有物质形态的图书。所以书籍的整体设计及最终的形态、效果及质量,必须依赖于制作、印刷及印后加工技术,其中装帧设计的实现更加依赖于印后加工工艺。 书籍的印后加工,按加工的目的可分为三大类 (1)对书籍表面进行美化装饰加工。如上光、覆膜、凹凸压印、烫印加工等。 (2)对书籍进行成型加工。如将半成品书页裁切成设计规定的开本尺寸;装订成本册;对书籍印刷品进行模切、压痕等加工。 (3)使书籍获得特定功能的加工。如使书籍具有防油、防潮、防磨损、防虫等防护功能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读者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对书籍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应对这一发展,出版社在进行选题策划和书籍的出版策划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考虑以何种装帧形态将作品呈现给读者,采用什么样的装帧方式为书稿增光添彩,以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中夺人眼球,在图书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要实现整体设计方案,就要对书籍的形态进行精加工。优秀的装帧设计及精心的印后加工可使书籍的销售额大幅度提高,所以说印后加工是提高书籍品质并实现增值的重要手段。但印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烫印材料是指在纸张、织品、皮革、涂布面、塑料类等封面材料上,用热压 方法烫压上各种图文所使用的材料,也包括各种烫印助粘材料。 用加热、加压方法将粘结材料熔融后,把各种金属箔等烫印到各种物品上, 取得理想的装饰加工方法,在我国已延续了几个世纪,在书籍封面上使用也有上 百年的历史了。我国最早采用的烫印材料是单张形式的金属箔和粉片,后来由于 印刷装帧事业的发展及装帧材料的不断更新改进,出现了电化铝、色箔等烫印材 料。这些物美价廉的新型材料,很快取代了纯金属箔类烫印材料。 (一)烫印材料的种类 1.电化铝箔 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经涂料和真空蒸镀复加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 烫印材料。其包装形式为卷筒式。电化铝箔可代替金属箔作为装饰材料,以金和 银色为多。它具有华丽美观、色泽鲜艳、晶莹夺目、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在 纸张、塑料、皮革、织品、涂布料、有机玻璃等材料上烫印。电化铝箔是60年 代中期由日本传到中国的,较早投入生产的有上海、北京、福建等地。30多年 来电化铝箔已成为一种人们所熟悉的装帧材料了。 ①电化铝箔的构成。电化铝箔是在12、16、18、20μm厚,500~1500mm 宽的聚脂薄膜(国内一般用16μm厚,500mm宽的薄膜)上涂布脱离层、色层、经 真空镀铝再涂布胶层,最后通过成品复卷而制成的。国产电化铝箔一般为4~5 层。 电化铝箔的第一层是基膜层。国内一般采用16μm厚双向拉伸的聚脂薄膜; 主要作用是支撑依附在上面的涂层和便于烫印加工时的连续动作。基膜层在烫印 过程中不能因温度上升而发生变形,应具有强度大、抗拉、耐高温等性能。 电化铝箔的第二层为脱离层。一般用有机硅树脂等涂布而成。主要作用是在 烫印(加热加压)后,使色料、铝、胶层,能迅速脱离聚脂薄膜而被转移粘结在被 烫印物体的表面上。脱离层要有较好的脱离性能,否则会使烫印后的图文模糊不 清、露底发花,影响烫印的产品质量。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带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 【B 】 A.远古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 【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他必须具有【A 】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通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 【B 】 A.70—8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 【B 】p123 A.凹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

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 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通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实做题 (课程代码05546) 五、设计题(本大题70分) 12. 请为《新华大词典》的精装书设计护封。 要求: (1)护封的设计内容包含封面、书脊、封底和前后折口。 封面和封底尺寸为宽140mm*高202mm,其余部分宽度自定。 (2)主题明确,贴切说明书籍内容。 (3)具有创意,色彩协调 (4)注意各版面之间的整体编排 (5)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 【B 】 A.印刷术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木活字的发明 D.

书籍装帧设计的实习报告

书籍装帧设计的实习报告 在这个实习期间,让我对关书籍装帧有了相关的了解,设计实习报告。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当然有的封面设计则侧重于某一点。如以文字为主体的封面设计,此时,设计者就不能随意地丢一些字体堆砌于画面上,否则只仅仅按部就班地传达了信息,却不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岂不说这是失败的设计,至少对读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殊不知,没有读者就没有书籍,因而设计者必须精心地考究一番才行。设计者在字体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编排设计等方面都比较讲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给人一种韵律美的享受。另外封面标题字体的设计形式必须与内容以及读者对象相统一。成功的设计应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读物

设计应该是严肃的;科技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谨的;少儿性读物设计应该是活泼的等等。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因而在封面设计中,哪怕是一根线、一行字、一个抽象符号,一二块色彩,都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思想。既要有内容,同时又要具有美感,达到雅俗共赏。 谈到在这里,让我想到了当时正在做个封面设计,是为一个清华艺术中心的老师吕建强老师设计封面,书籍的名称是《音乐与观念》,说设计时候要赋予它的内涵,要通俗、有力度、柔中有刚。我设计了几个封面,他都不是很满意,虽然最后没有采用我设计的封面,但是我从中也懂得不少道理,我很清楚自己虽然已经23岁了,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文化底蕴是很缺乏的,所以设计出来的东西也很表面,缺乏内涵及修养。这是我在当时所认识到的自己一些缺点,实习报告《设计实习报告》。 所以在将来,我有心要把自己的内涵丰富起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作业安排: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作业安排: 第三单元:单本书籍设计/套书设计/插图设计 1.设计简装单本书籍封面一幅。 2.设计套书封面三幅幅。 3.设计书籍插图四幅。 作业要求: 作业1 :①单本书籍设计类型、内容、形式等自定。以艺术类、文学类、少儿读物类为主。 ②书籍规格:16开本,大度16开为20.5×28厘米正度16开为18.5 ×26厘米。 ③书籍封面包括:封面、封底、书脊、前后勒口,书脊不小于1厘米。 ④要注意套书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以及体现单本书籍独特的个 性。 作业2 :①套书类型、内容、形式等自定。可以是艺术类、文学类、少儿读物类、科普类等,但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能够成为系列和套书的。 ②书籍规格:大32开本,14×20.5厘米。 ③书籍封面包括:封面、封底、书脊、前后勒口,书脊不小于1厘米。 ④要注意套书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特别是视觉元素和编排形式的 运用。

建议:可以先去买规格相同的处理新书,设计封面时能参照书脊厚度进行设计。作业3 :①书籍插图要根据套书的内容进行设计构思,可以是每本一幅,也可以一本两幅或四幅都反映一本的内容。 ②插图表现手法不限,可以手绘方式水彩、水粉、黑白装饰画、版画、 线描等;也可以电脑绘制,不限软件;插图必须绘制而成,不要直接 用照片。 ③规格:A4大小。电脑稿,用彩色喷打;手绘稿,用双面雪白卡纸或 水彩纸,按照A4尺寸裁切。 草图:以上三作业,均要求有草图,即创意构思的过程,以及不同的版式构成方式。套书每本三张草图。插图不规定数量,但必须有草图。 注意:一、要把握好套书的设计形式、装帧、材料的统一性。 二、设计形式的把握,即视觉元素和编排形式的运用,是否符合书籍 内容。 三、插图的风格是否与书籍内容、设计形式相吻合,能否补充和说明 书籍的内容。 四、所有正稿,必须整洁、光挺,装裱规整。单本书籍和套书交成品 书,但一定要保护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