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

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
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

初三政治返回目录

第二课第二节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

设计丁和林

复习提问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为什么受资本家的剥削?

说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剥削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1)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剥消的基础这一问题的回忆中,加深对资本主义剥削的理解。2)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阶级剥削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特点上有所不同,此导学生思考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剥削的根子在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胆任何生产资料。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剥削的本质是相同的。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都要被迫为剥消阶级提供无偿劳动。但从剥削特点上看不尽相同,奴隶社会的剥削是赤裸裸的,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创造的劳动成果。到了封建社会剥削是通过地租、高利贷等形式实现的,这种剥削也是显而易见的。

导入新课

那么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占有生产资料又是怎样剥削工人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

二、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板书)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给一天的工资,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平等交易”,不存在剥削。大家讨论一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不

是公平交易,有没有剥削存在?(设计此讨论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议论,认清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现实,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经过讨论,大家已认识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不可能是平等交易,剥削是存在的。否则的话资本家的财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我们也看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特殊性:

资本主义剥削具有隐蔽性(板书)

资本家开办企业为赚钱。实现这一目的,资本家就要剥削工人,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隐蔽在资本

家以契约(或合同)的形式使工人进厂以后的生产过程当中的,这种剥削带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同学们看书64页最后一个自然段至65页第4行的材料,分配三个阶级社会中剥削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三个阶级社会中剥削的不同特点,归纳起来大家看投影片(1)

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剥削的特点

赤裸裸的剥削

显而易见的剥削

隐蔽性的剥削

既然资本主义剥削是隐蔽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揭开它的秘密:

揭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板书)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工人的剥削(板书)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他们通过订立契约(或合同)的形式雇佣工人。意味着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工人的劳动力成为资本家的“所有物”,工人必顺听从资本家的支配从事生产劳动,在生产中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也通过工人的劳动,为自己创造出来更多的财富来。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家是不择手段的。例如:60年代日本纺织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让工人给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让女工穿旱冰鞋在车间里来回不停地滑动,从而加快巡视机器的速度。滑旱冰成为纺织女工的一门技能。这也导致女工精神高度紧张从而导致1962年大批女工身体严重受损。请同学们认真体会这一事例的深刻内涵。

同学们具体看一下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工人剥削的过程。看投影片(2)

由下页图我们看到,资本家的财富是工人劳动创造的。财富是工人创造的为什么会被资本家所占有呢?这就要我们从剩余价值谈起。

2)什么是剩余价值(板书)同学们看书65页的插图和65页第二自然段的材料,思考并回答:1)比较工人劳动一天创造的价值和工人得到的工资说明了什么?2)工人劳动一天创造了2.4元,可是资本家只给0.4元的工资,那么剩下的2元钱被谁占有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从天津东亚毛纺厂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人劳动创造了2.4万元的价值,而资本家只付给工人0.40.元的工资。由此可见。在企业里,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自己的工资。工人劳动创造的 2.4元价值除0.4元的工资剩余价值发财致富的。同学们看书65页在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找到剩余价值的概念,并写在笔记本上。

我们清楚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只不过这种剥削是以“契约自由”的名义,在“公平交易”的掩盖下进行的。也再一次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而是工人养活资本家。从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已十分明显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板书)

同学们回忆一下,生产关系三方面的内容是什么,哪一方面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从生产关系三方面内容我们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结合66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填出下表,看投影片(2)

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看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从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看

工人被资本家雇佣后,在生产过程中受资本家的剥削

从产品如何分配看

资本家获得大量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产的工资

、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决定着其他两面方面的内容。同学们看书66页思考“比一比”提出的问题,并结合下面的图表对比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各方面有何异同?投影片(4)

社会形态

内容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完全占有奴隶本身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主与奴隶之间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不完全占有劳动者,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工人被资本家雇佣后在生产过程中嗳资本家

剥削

产品如何分配

奴隶的劳动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剥削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三个阶级社会都是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者之间都有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劳动产品的大部分归生产资料占有者拥有。但三个方面在具体形式上有所不同,各有自己的特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明确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是隐蔽性。

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在“契约自由”、“平等交易”的掩盖下进行的,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学习了一个概念是剩余价值:是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总结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特点。(再看投影片)

巩固新课

同学看这样一段材料,投影片(5)

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代的“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式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工票上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史料记载,当时工人每地在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看材料思考并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到多少剩余价值?一年又是多少?

牛世清一个月的工资和资本家一个月拿到的剩余价值说明什么?

作业

什么是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相比有何异同。第六课时

复习提问

什么是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1)为引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做好知识准备。2)使学生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的复习,加深对资本主义剥削必然性的认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实现对工人的剥削。无偿占有由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工人仅得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

导入新课

资本家就是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发财致富的。当然资本家总是希望得到的剩余价值越多越好,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的也就非常明显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三、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板书)

惟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板书)

同学们看书67页第二自然段,看一看19世纪中叶这个英国的经济学家是怎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资产阶级的本性的。

(学生看书,教师讲解)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赚钱,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这个目的,资本家敢于铤而走险,敢于距踏人间的法律,敢于犯任何罪行,敢于冒绞首的危险。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那么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和动机也就显而易见了。

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板书)

为了达到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资本家是不择手段的。所以生产玻璃的资本家总是希望多下几次冰雹;搞军火的资本家总是希望发生武装冲突的地方多一些;做毒品生意的资本家总是希望更多的人走上吸毒的道路……。他们这样希望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赚更多的钱。同学们看下面日本一家电影公司为一部专门介绍自杀方法的影片做的“广告词”,大家看投影片(1)

“喂──你失恋了吗?你破产了吗?那么请自杀吧,本片谨向你提供最佳的自杀方法,既简便易行,又毫无痛苦,是一种美的享受!”

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日本的这家公司连这样的广告都给做?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因为资本家为了赚钱。只要能赚钱,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无论是不是有悖于道德,还是伤天害理,资本家都会照做不误的。

为了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如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雇佣女工、童工等方法。但随着生产力提发展,资本家不断改进剥削方法,下面我们看一下: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主要手段是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板书)

资本主义社会从工业革命以后,科技迅速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同学们看书页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回答1)什么是劳动生产率?2)新技术的采矿用使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归纳)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产品数量。新的科学技术的采用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我们从教材中看到仅计算机技术一项就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从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我们也看到科技发展带来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同时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也成倍增长。那么工人受到的剥削是不是会相应的减轻呢?同学们看书68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材料,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资本家采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以后,对工人剥削的程度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日本工业和美国加工工业中资本家剥削率的不断增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这种剥削更具有隐蔽性、更有效。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

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工人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冰箱、电视机、空调机、汽车等也开始进入工人家庭。劳动者体力劳动的繁程度也有所减轻,劳动条件有所改善,劳动时间胆所缩短。这些是否意味着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已摆脱受雇佣、受剥削的地位?同学们再结合下面投影2)回答这个问题。

“疲劳死”即为为过度劳累而死。这是日本社会激烈竞争的下的产物,也是日本长期存在的一大社会问题。据日本警方以1996年为例,做出的统计,一年内因工作压力造成自杀或患精神病自杀超过两万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生活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是工人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是没有改变的。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仍然处于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板书)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础即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变(板书)

这也冰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同学们看下面的投影片3)

美国工矿企业中,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企业数量比较表:

1901年

1948年

1960年

1970年

1982年

1家

12家

29家

109家

257家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材料说明什么?

由上表数字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向少数的大资本家手里集中,资本家巨额财富来自对工人的剥削。我们再来看一看69页第三自然段的材料,从80年代到9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财富拥有量增加书迅速,这些财富是靠榨取本国和外国劳动人民的血汗积累起来的。这也说明: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和实质没有变(板书)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无论是办企业、开矿山、开商店等等。他们的目的都是共同的就是榨取剩余价值。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在。虽然资本家也不断改进剥削手段,如增加工人的福利待遇吸引工人入股等。但这些并不说明资本家生产目的变化。这些只是资本家为了更多榨取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为一些假象所迷惑。工人阶级仍然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劳动者,无论社会生产力如何发展,工人阶级的被剥削的命运没有改变。

资产阶级对工人进行剥削的阶级关系没有改变。(板书)

同学们看书6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到70页第一自然段的材料和70页的插图《一个工人孩子

的呼声》,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这一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什么现象在不断加剧?2)为什么生产发展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口却增加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从材料中,我们看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业率不断增加,工人贫困化程度严重。虽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变,资本主义剥削没有变,因此工人阶级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受剥削雇佣的地位。资本主义两极分化也不可避免。一方面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工人也越来越多。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无法摆脱被雇佣的、受剥削的地位?(设计此讨论题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加深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认识,促使学生透过资本主义的现代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教材70页第二自然段黑体字的内容已回答了这一问题,大家看书。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看到了资本家的本性是──唯利是图。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是──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剥削的主要手段是──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劳动提高生产率。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地位仍然是──被雇佣、受剥削。

巩固新课

同学们看下面的投影片4)的材料

“目前百万富翁和贫民的人数都在增加。1969年美国百万富翁少数比1948年增加了15.4倍;千万富翁的人数由1982年的38855人增加到1987年的81816人,按美国官方规定的标准,处于贫困线以下的贫民从1970年的2540万人,扩大到1985年的3064万人。欧洲12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的穷人从1975年的3840年人增加到目前的4400万人。”

阅读这一材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富翁和穷人都在增长说明了什么?

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作业

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什么?为此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仍然处于被雇仍、受剥削的地位?

第七课时

复习提问

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工人阶级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剥削、受雇佣的地位有无发生变化?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1)使学生加深对资本家剥削根源的认识。2)使学生认识到资本家在经济上剥削工人的同时,必然在政治上实现他们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之所以受剥削,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家正是利用占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对工人进行剥削。直到今天工人阶级仍处于受剥削被雇佣的地位。

导入新课

经济上如此,在政治上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关系如何呢,这就是我们第三节所要学习的问题。

第三节资本主义国家对劳动人民的统治(板书)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一节的第一个问题: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板书)

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资产阶级的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进步的口号。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议会制、选举制和政党制在内一整套的民主制度,这些比封建国家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国家比封建专制国家具有进步性(板书)

同学们回忆一下,封建国家一般采取什么形式?谁是最高统治者?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封建国家一般采取君主专制提形式。皇帝(君主)中最高统治乾,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国家毫无民主可言。那么,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呢?

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实行了议会民主制(板书)

资本主义义会民主制的建立,改个人领导为集体领导。议会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属于国家的权力机关。议会一般由上议院(参议院)和下议院(众议院)组成。对国家重大问题的解决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比封专制建制度民主多了。

同学们思考一下,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世袭制。像我国封建社会的明朝朱元璋的后代世代相传统治了中国200多年。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爱新觉罗家族统治中国长达200多年时间。这些是封建世袭制的代表。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情况如何呢?

结束了君主世袭制和终身制,实和了首脑选举制(板书)

资本主义社会的首脑选举制是指国家的领导人(总统、首相)和议员,都要经过一不定期的选举方式产生,且规定不实行终身制,更不能世袭。这比封建世袭制进步了很多。同学们看书71页最后理个自然段至72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思考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这些问题说明,美国独立战争后总统的竞选和任期限制的进步性,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政界领导人,很多都是竞选中产生和。例如美国的现任总统克林顿、英国现首相布莱尔、韩国总统金大中等。

封建社会还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人为的公开的制造人与人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后;

铲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板书)

法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权宣言》:“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人民都有权亲自或经

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人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这就以法律形式规定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这种平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真正实现,但它终究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请同学们一起朗读72页列宁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一段话。再来看一下投影片1)

社会形态

对比内容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国家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

议会制

领导人的产生方式和任期

君主世袭制

终身制

首脑选举制

限制期限

法律上的人与人的关系

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比两种国家制度,更鲜明的看出封建专制国家的落后生和反动性,也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

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国家代替封建国家虽然是历史的进步。但我们也应看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是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人体质上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板书)

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存在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那么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代表全民的意志,所心:

(1)资本主义国家和封建国家、奴隶制国家的本制相同(板书)

同学们回忆五,在阶级社会里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奴隶制中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就是剥削阶级统治被剥削阶级的工具。奴隶制国

家、封建制国家如此,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同学们看书72页第三自然段的材料,并思考虑美国政府对罢工工人的镇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帛和剥削制度可以不择手段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阶段特征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以垄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本章重点在于通过对“垄断”的分析,了解帝国主义的本质、经济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的发展 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集中是资本集中的结果和表现,资本集中是生产集中的前提和条件。它们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股份公司是资本突破私人资本数量有限性的主要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使资本更加社会化。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现在采取了联合起来的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单个的私人的资本相对立。因而,它的产生,表现为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大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以及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和统治。 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所谓垄断,又叫独占,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材料来源等,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成立的协定、同盟或者联合。垄断是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必然后果。因为,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只要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会走向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垄断组织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发生在19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当时自由竞争已经发展到了顶点,卡特尔等垄断组织已经开始出现,但还只是一种不太明显的迹象。(2)垄断组织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有了广泛的发展,但还不够稳固,还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3)垄断统治确立的时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特尔、托拉斯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已经遍及工业各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它们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于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了垄断的资本主义。 三、垄断组织 垄断的产生与发展以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为标志,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从松散到紧密的多个阶段。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一种同盟。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财务上和法律上各自独立,它们只是根据协定瓜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规定价格等等。 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结成的销售组织,它比卡特尔的组织联系更加稳定。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和法律上仍然独立,但在商业上丧失了独立性,它们的商品销售与原材料供应,都由辛迪加的总办事机构统一控制。 托拉斯是更为发达的垄断组织形式,它把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联合成一个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及其委托的经理统一负责经营和管理。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商业、财务和法律上的独立性,原来的企业主则变成了托拉斯的股东,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六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剥夺广大农民是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 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上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它的建立在经济上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第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4、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5、货币和资本的区别,首先通过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表现出来。 一种是商品流通形式:商品一货币一商品(W—G—W)。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换得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另一种是资本流通形式:货币一商品一货币(G—W一G)。资本家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特定的商品,然后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6、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这两种流通形式的区别在于: (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起点和终点是货币。 (3)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4)流通的内容不同。前者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后者是流通终点的货币数量大于起点的货币数量。 (5)流通的目的不同。前者是取得特定商品以满足商品生产者自己的需要,后者是获得更多的货币。 7、资本流通的完整流通形式是:G—W—G’。即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再出卖商品换回更多的货币,从流通中取得的货币在数量上大于最初预付的货币。这里G’=G+△G。△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称为剩余价值(m)。 8、资本流通的根本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发生了价值增值。G—W—G’这个公式,对一切形式的资本都适用。这一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所以,它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 9、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从形式上看,(掌握)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这个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因而在流通过程中,商品价值量不能变化,不能发生价值增值。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却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0、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价值增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也就是要说明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首先,价值增值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这里的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值。其次,价值增值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这里商品的价值是已定的,也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价值增值。最后,价值增值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特殊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并在进行生产劳动时发挥出来。 12、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浅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20世纪初,它的产生取决于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例如世界大战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生产社会化程度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等。这一社会发展形态是资本主义在垄断阶段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多重的,本文着重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趋势作一个简要分析。 关键字国家垄断垄断组织发展趋势历史地位 一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从工场手工业开始,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逐渐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早期的垄断组织出现在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才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渐成气候,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自此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l)由于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获胜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它们发展为垄断组织,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更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垄断组织资金雄厚,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从而取得新成果并运

用于生产中。(3)从主观的动机来看,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攫取高额利润。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恩格斯说:“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他们中间加以分配,并且强调实行事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它们就趋向于更加集中的社会化”1,可见在恩格斯看来,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都是为了“调节生产”而建立的一种经济联盟。这实质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2,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建立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是把企业的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进行转换和重新整合,为更大范围的组织生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5)企业规模扩大,其经营风险也明显加大,迫使经营者更加注重信息,研究市场,改善企业管理,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同时垄断并不排除竞争(特别是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竞争仍然是生产发展的一种强大推动力。由于存在诸多社会因素,因此垄断组织引起了某些停滞和腐朽的趋向,但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没有放慢,整个说来,发展比以前还要快得多。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手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列宁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本质、内容和形式等问题,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5、442页。 2同上

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 一、不定项选择 1.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是: A.工业资本( ) B.银行资本 ( ) C.金融资本( ) ) D.产业资本( ) 2.垄断条件下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变换: A.规律已消失( ) B.只存在垄断部门,不存在于非垄断部门( ) C.只存在于非垄断部门,不存在于垄断部门 ( ) D.在垄断和非垄断部门起作用( ) 3.垄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作用 A.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B. 削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削除了资本主义竞争() D. 部分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4. 垄断价格是: A.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 C.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 D.商品价值加垄断利润() 5.垄断利润是: A.是通过市场的高卖低买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B.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 C.是来源于垄断企业先进的机器设备 ( ) D.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 6.金融资本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 A.参与制( ) B.人事联合( ) C. 买方垄断( ) D. 买方垄断( ) 7.垄断形成的原因是: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 B.为获取稳定利润大企业相互勾结( ) C.资本高度集中必然会引起垄断( ) D. 大规模生产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 8.垄断的基本特征: A.垄断是一种经济权力( ) B.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支配地位( ) C.垄断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 D. 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高效率( ) 9.垄断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 A.辛迪加( ) B.卡特尔( ) C.康采恩( ) D.托拉斯( ) 10.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A.垄断不能削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 B.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 C.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 D.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 11.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A.资本集中度较高( ) B.产品有差异( ) C. 信息较完备 ( ) D.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壁垒( ) 12.金融资本的新特征:

2013南京财经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8910981.html,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2013南京财经大学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概念题 1.生产成本 答: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掉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生产成本不仅是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它对现实的商品生产也会产生实际的影响:(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家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生产成本代表资本的耗费,资本家只有在出卖商品后能将其价值收回,才可购买下一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使再生产得以实现。(2)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成本越低,在竞争中就越能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就越会处于不利地位。(3)生产成本决定着资本家的盈亏。只有在获得的商品价值超过生产成本的条件下,资本家才能获得剩余价值,否则,资本家就无利可图。生产成本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利润 答:利润是指资本在运行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消耗的不变资本部分即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这种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3.利润率 答: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的节约、资本的周转速度。 4.平均利润 答:平均利润是指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预付资本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公式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额×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只是通过市场竞争和资本转移而形成的大致的平均数,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平均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利润来自剩余价值这一本质联系。因为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一个部门获得的利润量与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往往是不一致的。 5.平均利润率 答:平均利润率是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不能被理解为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也不意味着 各部门所得到的绝对利润量相等,更不能认为它会成为一个不变的量。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

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的密秘

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的密秘 【摘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靠剥削工人和广大劳动人民,无休止的采取各种方式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本文阐述了资本主义利用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利用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可变资本,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并且资本主义通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进行资本积累,从而扩大再生产,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实现资本增值,达到资本的循环周转。 【关键词】剩余劳动、剩余价值、价值增值过程、可变资本、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一.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内涵 每一个被资本家雇用的工人都在做双重劳动。他的工作时间的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劳动,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利润便是它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部分劳动,叫作剩余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它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学要的那部分价值。 本质上,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二.价值增值过程的形成和特点 (1)价值增值过程的形成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值过程。 (2)价值增值过程的特点 价值增殖过程的秘密,在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就是这样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所以,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限度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的点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仅仅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再生产出来,那就不会有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也就不会有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三.可变资本创造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在生产 (1)可变资本创造的资本积累 在生产过程中,可变资本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其中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及统治。资本主义得到剩余价值后将其转化为资本并且进行增值或积累,以实现自身的利益。 (3)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后用于再生产,而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把从工人那里剥削到的资本进行积累后,再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进行更大规模

第8章 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

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 一、综合选择 1.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产业资本 2.垄断条件下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变换: A.规律已消失 B.只存在垄断部门,不存在于非垄断部门 C.只存在于非垄断部门,不存在于垄断部门 D.在垄断和非垄断部门起作用 3.垄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作用 A.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B. 削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削除了资本主义竞争 D. 部分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 垄断价格是: A.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C.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D.商品价值加垄断利润 5. 垄断利润是: A.是通过市场的高卖低买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B.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C.是来源于垄断企业先进的机器设备 D.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6.金融资本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 A.参与制 B.人事联合 C. 买方垄断 D. 买方垄断 7.垄断形成的原因是: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为获取稳定利润大企业相互勾结 C.资本高度集中必然会引起垄断 D.大规模生产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8. 垄断的基本特征: A.垄断是一种经济权力 B.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支配地位 C.垄断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高效率 9.垄断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 A.辛迪加 B.卡特尔 C.康采恩 D.托拉斯 10.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A.垄断不能削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C.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D.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11.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A.资本集中度较高 B.产品有差异 C.信息较完备 D.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壁垒 12.金融资本的新特征: A.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跨国银行大量出现 D.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 13.垄断竞争的特点: 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D.垄断能消除中小企业 14.垄断资本的非价格竞争的形式主要有:

资本主义的实质总结

一、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下面来看看2003年真题: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_________.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分析: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资本家使自己的资本处于不断运动状态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资本发生价值增殖,得到剩余价值。所以选项C、E为正确答案。 选项A和B是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的运动过程的内容,不是作为资本的货币的特征,所以不正确。选项D本身叙述就是错误的。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一般商品在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其他商品中。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假制,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

初三政治返回目录 第二课第二节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 设计丁和林 复习提问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为什么受资本家的剥削? 说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剥削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1)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剥消的基础这一问题的回忆中,加深对资本主义剥削的理解。2)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阶级剥削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特点上有所不同,此导学生思考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剥削的根子在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胆任何生产资料。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剥削的本质是相同的。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都要被迫为剥消阶级提供无偿劳动。但从剥削特点上看不尽相同,奴隶社会的剥削是赤裸裸的,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创造的劳动成果。到了封建社会剥削是通过地租、高利贷等形式实现的,这种剥削也是显而易见的。 导入新课 那么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占有生产资料又是怎样剥削工人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 二、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板书)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给一天的工资,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平等交易”,不存在剥削。大家讨论一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不

是公平交易,有没有剥削存在?(设计此讨论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议论,认清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现实,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经过讨论,大家已认识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不可能是平等交易,剥削是存在的。否则的话资本家的财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我们也看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特殊性: 资本主义剥削具有隐蔽性(板书) 资本家开办企业为赚钱。实现这一目的,资本家就要剥削工人,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隐蔽在资本 家以契约(或合同)的形式使工人进厂以后的生产过程当中的,这种剥削带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同学们看书64页最后一个自然段至65页第4行的材料,分配三个阶级社会中剥削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三个阶级社会中剥削的不同特点,归纳起来大家看投影片(1) 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剥削的特点 赤裸裸的剥削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展历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二、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阻碍因素:1.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2.中国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积累和准备。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4.重工业基础薄弱,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冲击。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推动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 量的源泉。 启示:1.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取得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才能健康发展。 2.稳定的政局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必要条件。 3.要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民族科技,鼓励自主研发。做到科技独立。 4.调整工业产业结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 1、从产生看: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 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膝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欧风美雨)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 (面粉,纺织等)。重工业基础薄弱。 3、从分布区域看: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中西部广大地区发展落后。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看:?资金准备不足,缺乏;?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 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缺乏先进的管理方式。 5、从发展过程上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发展缓慢。(外国资 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的阻碍、主义的压榨)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发展有利 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 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无产阶级)。 3、从思想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不断瓦解和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 动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 资本主义,难以得到独立发展。

Unit 4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Unit 4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 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二因素是指价值和使用价值 3.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货币的职能: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 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 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 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 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7.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8.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价值规律在私有制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

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地发 生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地发展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A.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 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 例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得 到实现的 B.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商 品生产者所产生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只要低于社会价值,他即使 按照其低于社会价值的个别价值出售商品,即低价竞售,也能 获得正常收益,因为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所以,商 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取更多的经济 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工作 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C.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个别商品生产者生 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别。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 产者,劳动生产力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 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有可能会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 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 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可能亏本,甚至破 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起商品 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私有制商品经 济中,是经常发生的,屡见不鲜。 10.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包括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商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剥削本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剥削本质 学号:63090518 姓名:万海超 听了快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心得感受,又有感于资本主义的剥削社会制度,就浅谈一下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剥削本质。 从历史发展上看,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都是剥削制度。虽然资本主义制度较之以往的奴隶、封建制度先进许多,但其本质仍然是剥削。 不同的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劳动者有着完全的人身自由。但资本家完全占有着生产资料,而工人一无所有,所以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工人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取剩余价值。资本家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以付给劳动者等价的货币的等价交换的掩盖下,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剥削本质。 资本家从事的各种生产的动机和最终目的,都是在最大的限度内获取利益。而达到这一目的,就是通过获取最大的剩余价值来实现。马克思曾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放方式的绝对规律。”如果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价值,这样就是单纯的价

值形成过程。当然资本家是不会以不获得利润而从事生产的,所以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要远远大于资本家的预付资本。这样,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相应的产生了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中获取利润,这就是资本家所追求的。 资本家购买劳动者的劳动力是通过支付给工人工资的形式进行的。资本家付给工人象征等价其劳动价值的工资,工人为资本家付出劳动。这种方式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设于家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此外,资本家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来高,工人对工资的要求随之提高,同样,生产资料的价格也越来越高,资本家生产所必须承担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在等量生产资料的条件下,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不得不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逼迫工人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工人不会白白为资本家工作,要求资本家多付给自己工资,然而资本家不情愿,这就使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资本家一方面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工人的加薪要求,又不得不进行裁员,以减小薪金空间。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评价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评价 目录 1.徐熙泽《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界定及其发展历程》《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3 2.吴涛《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观察与思考》2006.11 3.李克勤、齐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4.李其庆《新自由主义本质辨析》《经济学家》2004.5 5.齐兰《垄断资本全球化问题理论探讨》《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8期 6.倪先敏《试析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与趋势》《求实》2004.3 7.罗文东《论经济全球化与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国际论坛》2006.3 8.伍静《知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新形式》《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 9.梅学霞、吴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2 10.韦定广《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全球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11.吴友军《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论资本主义的反市场本质》《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 12.顾海良《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问题》《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 13.沈东华《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再认识》《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10月 14.罗文东《超垄断国家资本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理论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5.朱婷《“中纺公司”国家垄断资本企业的特征、作用及影响》《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16.王陈军、慈悦《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学术交流》2001年9月第5期 17.刘宁扬、赵宗博《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6期 18.【美】约翰·B.福斯特著云南师范大学马可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译《垄断资本的新发展:垄断金融资本》《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3期 19.宁光杰《垄断仍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0年第19期 20.费利群《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21.刘青建《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经济根源》《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22.叶卫平《世纪之交看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论断》《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6月23.庞仁芝《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4期 24.刘明松《浅析全球垄断资本的形成过程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 25.刘力永《普兰查斯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26.【美】迈克尔·赫德森著查林林贤剑摘译《美国金融霸权与新自由主义》《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7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发展概述 发展线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兴衰背景:鸦片战争前,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战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深远影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1)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积影响。(2)后天畸形: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3)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 二、发展过程 (一)产生阶段 1、产生原因(条件):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这样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诞生了。 2、产生概况: ①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创办者:A、一些官僚、商人、中小地主、买办、华侨;B、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C、一些洋务派的官办企业也可归于此属。 ③早期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张裕葡萄酒公司(烟台) ④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受外资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产生于民族半独立状态之下——民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的本质

当资代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的原因及其本质 【摘要】福利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英国1601年颁布的《贫穷法》,该法旨在安抚因“圈地运动”而失地的大量农民。二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繁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福利国家”政策,尽管这些政策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资本主义阶级的剥削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变。 【关键词】资本主义高福利原因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从胎儿到天堂”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宣称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贫困已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间题,而是一个正在消失的回忆”,即所谓实现了充分就业,实现了公平合理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都可以在“福利国家”中得到解决。【1】不可否认这一政策对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保持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期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把握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理性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原因,了解其实施所导致的困境和最新进展,进而深入把握其本质,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资本主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的内容和成果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补助。社会保险,主要包括老年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内容。这些保险一般以在职职工在工作期间每年按期交纳的部分收入、政府承担的部分财政支出与雇主承担的相应部分共同组成。当职工年老退休、失业或患病而丧失工作能力时,可领取部分津贴,以资补偿。社会福利补助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给低收入或无收入者以一定的经济补助,以保障他们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服务享受。【2】例如,医疗保健服务、国民免费教育、交通补助、住房补助、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与多子女补助等。需要提出的是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补助的项目与分类不尽相同,某些国家的社会保险内容,可能在另外一些国家成了社会福利补助。例如,失业补助政策在美国属社会保险内容,在澳大利亚却属社会福利补助内容。这一社会福利制度,使公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孤寡、交通、教育、住房、休假等无一不在其内。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了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工人生活状况有明…显变化。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所增长,1970年和1949年比较,美、日、西德、法、英等国制造业工资分别提高了48.8%、289.7%、242.4%、120.4%、46.1%。随着工资的增长,劳动群众购买力有所提高,电视机、电冰箱、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基本上已经普及。工人居住条件有明显好转。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得到相应发展。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劳动时间有所缩短,由战前的每周47小时缩短到40小时。【3】 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的原因 第一,马克思说. 劳动力的价值, 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造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空前的繁荣。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一方面,要长久保持经济繁荣的发展势头,就必须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以激发其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生产劳动的新需要:因此,战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的首要原因 第二,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争取提高工资和反对通货膨胀的经济斗争和要求改善政治地位的政治斗争连绵不绝、此起彼伏。面对日益强大的工人有组织的斗争, 资产阶级为了缓和

资本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 资本主义的基础是私有制,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资本家就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剥削的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获取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反,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过程的前提是以资本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通过这种资本的周期运作而实现的。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不仅掌握了生存权,而且还掌握了发展权。同时,资本家通过缩短资本运作的周期,加速资本流动,更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所有创造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所占有,不仅使资本家扩大了生存空间,而且还获得了发展空间,所以,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本质,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本质。 2、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更大地榨取劳动成果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的阶级和社会制度,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发展生产力,所以,生产力是不分阶级的。资本主义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发展生产力,规模化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机器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也替代了原有的工具,“工具是简单的机器,机器是复杂的工具。大工业把

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就机器具有价值,从而把价值转给产品来说,它是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机器不是使产品变便宜,而是使产品随着机器的价值相应地变贵3、资本炒作过程就是财富的掠夺过程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充当了社会的流通职能,它在交换过程中完成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商品的价格本应反映商品的价值,但在货币作为资本的过程中,“先是商品价格同货币价值成反比例地变化,然后是流通手段量同商品价格成正比例地变化”。 4、资本主义人权的虚伪性 资本主义一贯鼓吹人权、民主、平等、自由,但这恰恰是资本主义虚伪的一面。最基本的人权是生存权,谁掌握生产资料,谁就掌握生存权,无产阶级失去生产资料,无产阶级不能掌握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就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存权。民主的基本要素是话语权,没有生存权,也就没有话语权 资本主义保障劳动者是为了获取生产力,劳动者是劳动力的主体,没有劳动力也就没有生产力。资本主义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取劳动效率。资产阶级要维持一定的失业率,一是为了储备劳动力,另一是为了压低劳动力成本。政治稳定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前提,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民生,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采取的“怀柔”的政策,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从而能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