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关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到信息的通路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经者径也,有路径的意思。是主干。大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络脉:经脉之旁出者为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网络的意思、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的所有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

一经脉:

1 十二正经:

前后中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径

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2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是十二经脉外重要经脉,有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3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分别起于四肢膝肘以上,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

二络脉:

1 别络:有本经走别经之意,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加

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作用。

补充正经没有达到的部位。

2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有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3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分布全身难以计数。有在体内“溢奇邪”,

“通荣卫”的作用。

三连属部分

1 外连:

1)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连

缀(zhui)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2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

的部分。十二皮部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分属于十二经。

2 内属:内属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所属、络者。

十二经的循行路线: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循行路线歌是:肺大胃脾心小肠,胱肾包焦胆肝乡

十二经交接规律:

1 相表里的两经,交接在四肢。

2 手足同名的阳经,交接在头部。

3 手足阴经,交接在胸部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是十二经脉之外的重要经脉。在经络系统中发挥着统率、联系、调节的作用。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奇经八脉分布过程中,不但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分布上的不足。而且对十二经脉的联系上起到分类组合的作用。如:

1 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汇于大椎,而称“阳脉之海”。——督脉不和,则脊强直,角弓反张,头重,二便不利。

2 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穴,足三阴又接手三

阴经,故任脉连接六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不和时男子:疝气。女子:带下)

3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4 带脉:围腰一周,约束纵行诸脉,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5 阳维脉:联络所有的六阳经,在项部与督脉相合。

阴维脉:联络所有的六阴经,在颈部与任脉相合。

两脉有联系全身阴阳经脉的作用,维持阴阳协调与平衡。

6 阴跷,阳跷脉左右对称,有分一身左右阴阳之说。主司眼睑开合,及下肢运动的功能。

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就会流入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八脉所涵蓄的气血,溢出给以补充。有保持十二经气血恒定的作用。故将十二经比作沟渠,奇经八脉比作湖泊。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不似十二经络属脏腑,但循行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府,以及肾脏等有较密切的联系。如督脉“入颅络脑”行脊中属肾;任,督,冲脉同起胞中,相互交通等。

注:1 上肢无八脉分布。 2不存在表里关系。 3不存在左右对称关系。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指十二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位。

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分布特点都是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分别离正经(离)进入体腔(入)然后表里两经并行,经过相为表里的脏腑,其中足三阳经的经别都通过心,最后再浅出体表(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可用“离,入,出,合“四字概括。

每一对表里两经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十二经别加强了表里经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部的联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对脏腑有濡养的作用。

络属关系:十二经脉表里两经组成一合,共为六合。即十二经的阴经属脏络腑。十二经的阳经属腑络脏因而形成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表一里的络属关系

1 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络肺属大肠手阳明大肠经

2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络胃属脾足太阴脾经

3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络心属小肠手太阳小肠经

4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络膀胱属肾足少阴肾经

5 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络心包属三焦手少阳三焦经

6 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络胆属肝足厥阴肝经

络脉

一络脉的分布:

1 手太阴肺经络脉:自列缺穴分出,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胃经,其支脉与手太阴并行直入掌中,散布于大鱼际

2 手少阴心经络脉:自通里穴分出,腕后1寸处走向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脉在腕后1.5寸处别处上行,沿本经入于心中,向上联系舌根,归属于眼球后(目系)通入颅腔。

3 手厥阴心包经络脉:自内关穴分出,于腕后1寸处走向手少阳心包经,散布两筋间,沿本经上行,联系心包,联络心系(心脏周围的脉络组织)。

4 手阳明大肠经络脉:自偏历穴分出,于腕后3寸处走向手太阳肺经,其支脉向上沿臂经肩髃上行至散布于牙齿下颌角,散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耳目所聚集的宗脉汇合。

5 手太阳小肠经络脉:自支正穴穴分出,于腕后5寸处走向内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向上经肘部,网络肩部。

6 手少阳三焦经络脉:自外关穴分出,于腕后上2寸处内合于手厥阴心包经,另绕行于臂外侧进入胸中。

7 足阳明胃经络脉:自丰隆穴分出,外踝上8寸走向足太阴脾经,其支脉沿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顶,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8 足太阳膀胱经络脉:自飞扬穴分出,在外踝上7寸,走向足少阴肾经。

9 足少阳胆经络脉:自光明穴分出,在外踝上5寸,走向足厥阴肝经向下散布于足背跗部。

10 足太阴脾经络脉:自公孙穴分出,在第一跖趾关节后1寸处,其支脉进入腹腔走向足阳明胃经,联络肠胃。

11 足少阴肾经络脉:自大钟穴分出,在内踝尖与键之间下1寸,在内踝后绕足根走向足太阳膀胱经,另一分支与本经相并上行,走于心包下,外行通贯于腰脊部。

12 足厥阴肝经络脉:自蠡沟穴分出,在内踝上5寸处,别走于足少阳胆经,其支脉经胫骨,上行至睾丸和整个生殖器。

13 任脉的络脉:自鸠尾穴分出,自剑突下行,散布于整个腹部。

14 督脉的络脉:在长强穴分出,沿脊柱两旁上行至项部,散布于头上、下部的络脉,出肩胛部,想左右走于足太阳膀胱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

15 脾之大络:在大包穴分出,出于渊液穴下3寸,脉气散布于胸胁。

(注:亦有加上胃之大络之说:胃之大络:分布于左乳部下面虚里穴处,从胃脘部贯横膈,并通连肺脏。)

二络脉的作用主要有三:

1 加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它与经别的区别是,经别着重于内行经脉的脏腑属络关系。而络脉没有固定的脏腑属络关系,是着重于沟通肢体的表里关系,经别是阴经会和于阳经,突出阳经的统率作用。而络脉是阴经走向阳经,阳经走向阴经,从而相互沟通连接。

2 有统率全身络脉、孙络、浮络、血络的作用,十二经的络穴部位即是各经络脉的脉气汇集点和枢纽。

3 通过它的表里沟通,连接和统率孙络、浮络、血络的作用,进一步输送营、卫、气、血,渗灌、濡养周身诸髓、百骸等组织。

注:血络:经络发生病变,气血郁结于络脉,就会出现淤血等现象,这种淤血的经络,叫“血络”

十二经筋一十二经筋分布的特点是:

1 它们联属于十二经脉,行于体表,不入脏腑。

2 其循行走向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如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行于股外,上行结于面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胸部。

3 其起止部位都是在踝、腘、膝、股、髀、臀。腕、肘、腋、臂、肩、颈等关节,筋肉丰盛联结之处,如同肢体的肌肉、肌腱、筋膜等组织,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可见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的正常运动功能。

二十二经筋的病症:

主要表现在运动方面,如:筋脉的牵引,拘挛,弛缓、转筋、强直和抽搐等。

在阴阳协调情况下,肢体的屈伸,收展、俯仰、旋内、旋外等功能正常功能。如失调则发生功能障碍,如:“阳急则反折,阴急則屈不伸”,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驰纵不收"等,这就是阴阳寒热失调,致经筋发生的病症。

关于经筋的治疗,主要在发病部位采取"以痛为腧"局部取穴,局部的手法刺激,通过局部治疗而调整其经筋的作用。

十二皮部一十二皮部是指十二经脉的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部位,也就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十二皮部分布的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所以它具有两重意义:一是指经脉的整体性,一是指体表的局部性。

由于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是人体卫外的屏障,当其功能失调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致脏腑,日《素问,皮部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客于脏腑也”。这就是说外邪由表入里的意思。反之当内脏有病时,也只通过经脉、络脉而反应于皮部。可见皮部与内脏也是有密切的联系。

二皮部的临床意义:

皮部有整体和局部两种含义:而整体与局部之间又互相影响的,凡六淫之邪可由表入里,,也可以由里出表,所以在治疗的方法上,如病邪在表,可通过解表的方法治疗,如病邪已经入里,邪在气分,治疗上可战汗透邪,使邪由里及表,通过皮部而汗解。如外科、皮科、伤科也可用由里表达的方式,然而推拿针灸疗法则是通过局部外治以调节全身机能的一种方法。

腧穴理论

腧穴的特性

1 普遍性:

每一穴位都能治疗邻近,局部的组织、器官及其内脏疾病的特性。

如:颊车穴治疗面瘫、面痛、牙痛。中脘穴治疗

胃痛、食滞、呕吐。曲池穴治疗肘臂痛。环跳穴治疗腰、腿痛。

这种近治作用,不受经脉循性部位的制约,即“穴位所在,主治所及”。

2特异性:

很多穴位具有特异性的治疗作用,除了邻近、局部治疗的普遍性外,还具有治疗远离穴位的头面、脏腑、器官等疾病的特异性。这种穴位以四肢、膝、肘关节以下及躯干部少数特定穴为主。穴位的特异性可用“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特定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去认识。临床上循经取穴近部取穴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3双向性:

是指一部分穴位对两种截然相反的病理状态,都有治疗作用。

如: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既能发汗,又能敛汗。

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即治心动过速,又治心动过缓。

足阳明胃经的天枢穴:既能治疗便秘,又能止泻治痢。

4 多面性:

是指一个穴位具有广泛性,多方面的作用。

如:三阴交穴:主治脾、肾、肝三经的病症。有健脾理血益肾柔肝的作用。

经外奇穴中泉穴:(腕背横纹阳溪与阳池连线中点)。主治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目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唾血,腹中气痛,腕痛等。

5协同性:

是指选用两个以上性能类同,作用相似的穴位,治疗某一疾病,以增强疗效。

如:治疗胃脘痛选用中脘穴:调胃止痛,加足三里:和胃降逆,再加内关穴:宽胸利膈。三穴协同治疗效果则较好。

6拮抗性:

是指选用主治作用不同的穴位,使疗效受影响。穴位既有协同特性。必然有拮抗作用,抵消了疗效。

如:治疗气虚,选用调补气机的气海穴、中脘穴和膻中穴,就不能配商丘至阴鱼际穴。后三穴无治疗气虚的作用。同用则影响疗效。

7敏感性:

每一个穴位的感应和治疗作用,有其最佳的效应期,如一个穴位反复应用,易造成敏感性降低和产生适应,所以相同治疗作用的穴位交替使用,以保证疗效。

选穴原则1近部取穴:

穴位的局部治疗作用是穴位主治的共性,即在发病的脏腑、器官、肢体的部位,就近取穴进行治疗。

如:胃病:中脘,梁门。肾病:肾俞,志室。肩痛:肩髃,臑俞。

膝痛:膝关,膝眼。眼病:睛明,瞳子髎。鼻病:迎香,巨髎。

耳病:耳门。翳风。面颊:颧髎,颊车。齿痛:大迎,承浆,地仓。

头痛:百会、头维、印堂、凤池。

近部取穴应用广泛,意在就近调整经络、脏腑、器

官的阴阳气血,使之平衡。还结合神经分布进行选穴。如:脏腑有病选取有关节段的夹脊穴。也是近部取穴。

2 远部取穴:

远部取穴是穴位远距离的治疗作用。一般以肘、膝、头部穴位为主。具体应用时有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之分。

本经取穴:当疾病的脏腑、器官的经属确定后,即可选用本经的穴位。

如:肺病:太渊、鱼际。脾病:太白、三阴交。急性腰痛:人中。

异径取穴:许多病的病理变化上,脏腑与脏腑之间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治疗上必须兼顾。

如:呕吐:属胃。取中脘、足三里。肝气上逆致胃气不降而呕吐,则同时取太冲、肝俞以平肝降逆,呕吐而止。

3对症取穴:

对症取穴是针对个别病症的治疗措施,一般属于治标的范畴。

如:大椎:退热。人中:苏厥。神门:安神。关元:温阳。

三里:降逆。命门:壮阳。膏肓:扶羸。百会:升提。

神阙:固脱。内关:开胸。膻中;理气。合谷:解表。

外关:祛风。至阴:安胎。血海:止痒。丰隆:豁痰。

太冲:镇痉。大陵:治神。

个别症状的解除,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应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适当选用。

4痛点取穴:是以痛为腧,是取穴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人体体表的各个部位,内脏和深层疾患以及慢性病。痛点取穴即是阿是穴。

配穴方法:配穴方法是在经穴主治和选穴原则基础上,根据不同病症的需要,选用有协同作用的两个以上穴位,加以配伍运用的方法。它比经穴主治和选穴原则更深刻、更具体。

1 前、后配穴法:(前、后对应平衡法)。

《灵枢.官针》中称“偶刺”。应用时先在腹部探明痛点,然后向腰背部划一平行线,直对痛点,前后对应,前:胸腹,后:腰背。类似俞募配穴法,但不限俞穴,募穴。

如:胃痛:腹部梁门,背部胃仓。

腰痛:在前面腹部取与腰痛点对应位置,用揉法,至热力自腹部深透至腰部患处,腰痛缓解,再治腰部,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上、下配穴法:(上、下对应平衡法)。

上:上肢和腰部以上。下:下肢和腰部以下。《灵枢.始终》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膕”。该法临床应用最广。

如:胃病: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

咽喉痛、牙痛:上取合谷、下取内庭。

脱肛、子宫下垂:取百会。

头痛项强:昆仑。

坐骨神经痛:取天宗(环跳穴的上、下对应点是天宗穴。按压时疼痛甚于环跳穴)。

3 左右配穴法:(左、右对应平衡法)。

是根据经络循行交叉的特点,为取穴的依据。多用于头面部。

如:面瘫:取合谷,右瘫取左,左瘫取右。

头角痛:阳陵、侠溪(左取右、右取左)。

内脏病:一般均左右同用,以加强协调作用。

又比如胃病:取两侧胃俞、足三里,也有舍患,取健侧者。

左上肢平抬时疼痛,治疗时,右上肢亦处于平抬位施术。

4 表里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络的阴阳、表里的关系为依据。

如:阴经有病,可在相表里的阳经上取穴,一般常见病均可采用。不限原穴和络穴。

5 远近配穴法:

即“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配合使用的方法。

如:胃病:近部取穴,中脘、胃俞。远部取穴,内关、足三里、公孙。

特定穴: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称为“特定穴”。根据其性能,它是一些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包括以下几部分:

1 五输穴:

五输穴是临床常用穴,凡脏腑、经络发生病症,皆可用本经五输穴治疗。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滎,输,经,合五个腧穴,总称五输穴,其次序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关节排列。古代医学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比作自然界中的水流,来说明经气出入经过部位的深浅和不同作用。

五输穴表

2 原穴:

原穴敏感反应脏腑机能变化,对脏腑病往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十二经脉在腕踝附近各有一个重要腧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排在输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为原。

十二原穴表:

3 络穴:

络脉从经脉分出部位各有一个络穴,加上脾之大络大包、任脉鸠尾、督脉长强,共15个,称十五络穴。络穴作用有:1 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2 可治疗表里两经相关及其分布部位的病症。3 络穴还可与其表里经的原穴配合使用,称原络配穴法:先取发病本经的原穴为主,后取与其相表里经的络穴为客,如:治脾病先取脾经的原穴太白为主,在取胃经的丰隆为客,即为原络配穴法。

十五络穴表:

4 郄穴:

郄穴是针刺麻醉的常用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脉各有一郄穴,阴阳维脉、阴阳跷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称十六郄穴。它们都分布于膝肘关节以下。

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和所属脏腑的急性病。

十六郄穴表

5 十二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并以脏腑之名命名的输穴,

称背俞穴。位于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共十二个穴位。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关的脏腑的病变,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的病症

6 十二腹募穴: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腹募穴。六脏六腑共十二个募穴,其主治和性能与背俞穴有共同之处。

募穴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背俞穴配合使用,称俞募配穴法。

同时俞募穴也可相应配合以诊查病症,作为诊断的一种方法。

十二腹募穴表

7 八会穴:

人体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种经气所汇聚的部位均有一个俞穴,称八会穴。八会穴不但主治相关的组织、脏腑的病症。还能治疗某些热证。

八会穴表;

8 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相通的八个腧穴,称八脉交会穴。这八个输穴均分佈于肘,膝以下,由于奇经八脉之经气,在十二经的八个腧穴部位与正经经气相通,因此这八个腧穴,不但主治奇经八脉的病症,而且也主治本经与本经表里相通经脉的病症,即临床上采用的上,下配穴法。

八脉交会穴表: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医学入门·经穴起止》说:“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即是说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并像网络一样相互联络。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络脉则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即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经络学说的形成 根据文献记载,当时已有经络系统的概念出现,如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书籍中,已有《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这是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经脉学专著。但是,该书所载的十一条经脉,与现在的经络有所区别,它们彼此之间,是各不相干,互不联系的。而且尚未形成内属于脏腑的概念,且无络脉之记载。 《内经》总结了当时经络学说的成就,对于经络的名称、起止、交会、循行部位、经气流注次序,以及各经“是动”病、“所生病”的证候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同时还指出了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的作用。正是由于经络的相互衔接,在周身内外构成了网络周身的经络系统,从而使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在经络系统的联系中形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内经》对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完整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成为以后历代医学研究和探讨经络学说的源泉。 稍后成书的《难经》在继承《内经》有关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上,补其未备,则对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及奇经八脉方面有所补充和发挥,特别是发展了奇经八脉理论,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容,从而使经络学说更趋系统化和完整化。 经络学说对于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时,它还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晋代医家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元代医家滑伯仁所著《十四经发挥》,以及明代医家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不仅总结了当时的针灸学成就,而且对经络学说的发展及针灸临床病证的总结,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学中医者首先必须熟悉的。金元时期的医学家张子和曾说:“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可谓是至理名言。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 1.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头面部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阳明经分布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后头部。 总的来说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2)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3)躯干部的分布 阳明经腹面,太阳经背面,少阳经侧面,足三阴经腹面。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它们的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3)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八脉”是指奇经共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总督诸阳”(与六阳经交会于大椎,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脐下三寸,足三阴经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称为“阴脉之海”)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于廉泉喉结上舌骨下、天突);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2)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 除任、督直接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外,其他奇经还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们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加强了某些脏腑之间的相互沟通。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机能 督脉 (1)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以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龈交穴)。 分支1: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关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到信息的通路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经者径也,有路径的意思。是主干。大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络脉:经脉之旁出者为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网络的意思、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的所有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 一经脉: 1 十二正经: 前后中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径 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2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是十二经脉外重要经脉,有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3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分别起于四肢膝肘以上,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 二络脉: 1 别络:有本经走别经之意,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加 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作用。 补充正经没有达到的部位。 2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有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3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分布全身难以计数。有在体内“溢奇邪”, “通荣卫”的作用。 三连属部分 1 外连: 1)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连 缀(zhui)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2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

经络腧穴学 教学笔记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有路径的含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三.经络的基本作用 (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 (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切联系。 (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

紧密联系。 (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 (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 四、经络的重要性 《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辩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喻加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 (一)经络系统部分(相当于结构部分)。 (二)经络生理学。 (三)经络病理学。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十二经筋 经脉 奇经八脉十二皮部 经络 络脉十五络脉 三百六十五络 二、经络的形成 (一)针灸疗法的发明和针灸感觉传导的发现是经络学形成的基础。(二)腧穴疗效的总结。 (三)体表病理表现的推理。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五)气功养生术的出现。 三、十二经脉

中医筋络

中医经络理论浅析 2803002020 成捷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西医,同医不同一》介绍了中医“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 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习题集

第五章 经络 一、选择题 (一) A 1型题 1.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性着作是( ) A 《十四经发挥》 B 《难经》 C 《扁鹊心书》 D 《吴医汇讲》 E 《内 2.正经是指( ) A 督脉 B 冲脉 C 十二经别 3.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 ) A 阴阳学说 B 卫气营血理论 C 脏腑学说 D 经络学说 E 五行学说 4.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 是 A 阴阳 五行 脏腑 B C 手足 五行 阴阳 D E 手足 五行 脏腑 5.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 的 A 手太阴肺经 B ) 内外 脏腑 五行 手足 阴阳 脏腑 )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阴肾经 6.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 ) A 肺经,大肠经,胃经 B 肾经,心包经,三焦经 C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D 心经,膀胱经,肾经 E 三焦经,胆经,肝经 7.经脉的分支是( ) A 奇经八脉 B 经筋 C 皮部 D 络脉 E 气街 8.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的经脉是( ) A 阴经 B 带脉 C 奇经 D 阴维脉 E 阳经 9.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0.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 A 头面 B 手足 C 胸腹 D 上肢 E 下肢 11.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 A 食指端 B 小指端 C 鼻翼旁 D 目内眦 E 目外眦 12.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 A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B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 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E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13.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 )经》 D 足太阴脾经 E 手少阴心经 D 十二经脉 E 任脉

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小白说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阜陽市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白蔚階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共同组成。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 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一词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首见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学说对指导临床各科特别是对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办法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甚至认为“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学入门·运气》)。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特别是月的盈缺与时间)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内经》称之为“气穴”。而世又有“脑穴”、“经穴”等名称)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本章主要介绍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并简要介绍经络学说的运用。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要形成经络学说,首先要形成经络概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主要是施行针灸、推拿、气功(特别是前二者)等保健、治疗过程中,病人的主观感觉到的传导现象(简称“感传”或称“经络现象”,但“经络现象”所包括的内容更广)。但是,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与经络有关的两份写本(《五十二病方》,为之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只有脉名而无经名。很可能早期的医学家们认为经络的感传现象即是人体中的血管活动,故称之为脉。另外,这两份写本虽各自描述了十一脉的起止及所走线路,但却没有个穴位的名称,“脉”同脏腑的关系也未建立,诸“脉”之间亦无联系,这说明,“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的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即是将“脉”按深浅、大小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由此可见,帛书的记载只是经络学说的雏形而已。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已经形成。在《内经》中系统地论述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的证候审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经、经筋、皮部等内容,对奇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内经》还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此外.《内经》还提出了经络中气血运行同自然界水流和日月运行相联系的观点。 《内经》以后,历代对经络学说又有一定的发展。如《难经》创“奇经八脉”一词;晋·皇甫谧集《内经》、《难经》、《明堂孔穴》等书中有关针灸经络的内容,编成《针灸甲乙经》,书中所载穴位名称有349个。唐·甄权对古代的“明堂图”(经络穴位图)进行修订,孙思邈说;“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千金要方·明堂三人图》)。可见原图是用彩色标线的。宋·王惟一主持铸造经络穴位模型“铜人”,并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较之甄权的明堂图又进了一步。来·王执中编的《针灸资生经》,对穴位又有所增补。元·滑寿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的基础上编著成《十四经发挥》,以后论经络者多以此书为主要参考资料。明·李时珍就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著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针灸在很久以前就已传播到海外。随著现代科学的发展,针灸经络研究在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逐步展开。那些最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针灸经络理论的人,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针灸医生。循经感传现象则是国外经络研究工作的起步。对中国的针灸界来说,外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研究工作,不仅具有借鉴的意义,更具有启发意义。 1. 对经络的几种看法 国外学者对经络的实质问题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功能的表现。这种观点在国外比较流行。当然,异议者也不少。如有人认为经络是位于皮下的低电阻通道。还有人提出经络是位于人体已知结构之间的流体通道,它存在于筋膜包裹的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干的空隙中。这种空隙是经络赖以传导信息的体液通过的场所。而液体在脉管外的流动则主要依赖于肌肉的运动。Lonesau-Tirgooistec(1990)等认为经络可以被看作是已知结构(如肌肉、血管和神经)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一个重要“通道”途径,可移动的电荷即可延著这些间隙从身体的一个区域移到另一个区域。日本的高野千石(1991)也支持这种观点,认为经络是某种粘滞度低,离子强度高,传递重要生命物质的血管外通道。当然也有人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Thomas(1977)提出经穴的物质基础可能是某种既非血管又非神经的,但又和二者密切相关的成网状分布的原始的组织丛。这种原始组织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并具有活跃的代谢和传递作用。近年来,间中喜雄也提出X信号系统的假说,认为人体中残留著种族发生初期形成的原始信号系统。它被以后发展起来的多层次的复杂信号系统(自动调控系统)的网络所掩盖。这个系统能够敏锐地感知和辨别体内外极其微弱的动因,并可向远隔部位传导,在针刺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人从胚胎发育、生物场、电磁的生物效应等角度提出各种不同设想,反映了国外学者探索经络实质的各种思路和倾向。 2.对循经感传的研究 (1) 临床报道这类文章以日本为多见。 早在1948年,日本的柳谷素灵即提到在针刺穴位时,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最详细、最典型的报道发生在一位叫白万郎的日本商人身上。他因为视神经萎缩而接受针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感传现象非常显著。经统计,感传线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一致的有三条经,即大肠经、肾经、任脉;基本上一致的有十六条经,相似的有一条经。但对于这一病例,日本学者认为可能与该病人在幼年时被雷电击伤有关。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一部分)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和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有经络的意思,为纵行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从“经”分出而遍布的小支。“经”和“络”虽有区别,但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彼此衔接,沟通人体的上下、内外,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难以计数的孙络等。 一、经脉 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种。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名十二正经。它是以手足阴阳定名,并根据在体表左右对对称的分布位置和它所络属的脏腑,计有手、足阳经各三对。在上、下肢体内侧的经脉为属脏的阴经,称手三阴和足三阴,联络相为表里的腑;在上、下肢外侧的经脉为属腑的阳经,称手三阳和足三阳,联络相为表里的脏。十二经脉的循行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循行方向为: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或腹。在它的循行路线上,各分布着许多穴位,称为经穴。为治疗本经脉所主治的和所络属脏腑的有关疾病的治疗点。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和循行见附表1-1、1-2、图1-1、1-2、1-3.

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根据脏腑生理和病理的特性,构成了太阴与阳明、厥阴与少阳、少阳与太阳的表里关系,这种关系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又根据十二经脉的主治性能,在治疗上可按照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本经取穴,是病在某经,可取该经的有关穴位,异经取穴,可取与该经有关的经脉(如相为表里的经脉)进行治疗。 表1-1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和相互关系 经别阴经(内侧)(里)阳经(外侧)(表) 位置名称络属关系名称络属关系 前中后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心经 属肺,络大肠 属心包,络三焦 属心,络小肠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属大肠,络肺 属三焦,络心包 属小肠,络心 前 中(侧)后足太阳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属脾,络胃 属肝,络胆 属肾,络膀胱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属胃,络胃 属胆,络肝 属膀胱,络肾 表1-2 十二经脉循行与分布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肺,络大肠,与胃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前缘→手姆指 属心包,络上、中、下三焦,通过横膈 从胸→手臂内侧中间→手中指 属心,络小肠,与眼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后缘→手小指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大肠,络肺 从食指→手臂外侧前缘→肩→颈→头面 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 从无名指→手臂外侧中间→肩→颈→头侧面 →与耳、眼眶联系 属小肠,络心,与胃联系 从小指→手臂外侧后缘→肩→头面→眼耳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胃,络脾 从头面→胸腹→腿外侧前缘→足次趾 属胆,络肝 从头侧→胸胁→腿外侧中间→足第四趾

最新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一部分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 一部分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和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有经络的意思,为纵行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从“经”分出而遍布的小支。“经”和“络”虽有区别,但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彼此衔接,沟通人体的上下、内外,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难以计数的孙络等。 一、经脉 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种。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名十二正经。它是以手足阴阳定名,并根据在体表左右对对称的分布位置和它所络属的脏腑,计有手、足阳经各三对。在上、下肢体内侧的经脉为属脏的阴经,称手三阴和足三阴,联络相为表里的腑;在上、下肢外侧的经脉为属腑的阳经,称手三阳和足三阳,联络相为表里的脏。十二经脉的循行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循行方向为: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或腹。在它的循行路线上,各分布着许多穴位,称为经穴。为治疗本经脉所主治的和所络属脏腑的有关疾病的治疗点。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和循行见附表1-1、1-2、图1-1、1-2、1-3.

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根据脏腑生理和病理的特性,构成了太阴与阳明、厥阴与少阳、少阳与太阳的表里关系,这种关系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又根据十二经脉的主治性能,在治疗上可按照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本经取穴,是病在某经,可取该经的有关穴位,异经取穴,可取与该经有关的经脉(如相为表里的经脉)进行治疗。 表1-1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和相互关系 表1-2 十二经脉循行与分布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

《经络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 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 A.经别B.经筋C.正经D.奇经E.别络 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 A.络脉B.孙络C.浮络D.别络E.经脉 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A.经别B.经筋C.皮部D.经脉E.别络 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 A.皮部B.别络C.正经D.奇经E经别 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 A.浮络B.孙络C.别络D.经筋E.奇经 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 A.十五别络B.浮络C.孙络D.正经E.奇经 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阴跷脉B.阳跷脉C.足三阴经D.经别E.浮络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十五别络B.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 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 A.浮络B.孙络C.经筋D.别络E.皮部 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少阳胆经 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 A.心肝肾经B.胆胃三焦经C.心肺心包经D.心胆小肠经E.肺脾胆经 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 A.肝胆肾经B.肝脾胃经C.肾膀胱胃经D.脾胃肾经E.脾肝肾经 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 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 《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 《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早晨行于阴分之气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无休无止,与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相一致。 人体由饮食入胃而生成气血,气血即是营气与卫气,营气与卫气在经脉之内、之外同时运行。气血运行的通道——换句话说,人体经脉的长短,包括每一条经脉的长短,是根据一呼吸——“息”的时段来进行测定,而且,由“息”测定的气血在人体二十八脉的周流往复,与天球大圆二十八宿所代表的周天度数是相同的。 4.经络的测定与命名是根据气的阴阳消长 中医学不仅把十二正经与一年十二个月直接对应,而且把十二正经与一日十二个时辰直接对应。这种对应的原理的根据是天地之气的阴消阳长,阳长阴消(见下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支 十二经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中医最的骗局——经络学说

中医最的骗局——经络学说 各位读者,前方高能预警!前方高能预警!这篇文章需要一定的知识门槛,智商正常的人需要初中文凭才能理解,当然,如果你全神贯注地看,其实小学文凭能够理解也未尝不可,毕竟,里面牵涉到的初中文言文知识绝大部分都已经翻译成了小学教材大纲要求掌握的汉字,少数超纲字,比如达到初中难度,请看不懂的读者自己查阅新华字典。鉴于中医骗子一贯转移话题,我在这里申明,这篇文章我只质疑中医经脉,所以一般只回应跟中医经络关系比较密切的回帖,其余帖子看心情好坏回复。既然要讨论经络,自然先要明白经络是个什么玩意儿。“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七篇《脉度》,为了防止中医粉说我断章取义,我把上下文全部节录一遍:“……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这里讲的经、络、孙都是“气”的通道,至于“气”又是什么鬼玩意儿,不讨论。反正关于经络的定义这里讲清楚了:这是将脉按主次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描述了主干、旁支、再旁支的关系。并且经络孙这些所谓的脉里面,行驶着一种叫做

“气”的东西。其中作为主干的经脉有12条,经脉上的旁支络脉种类要多点,包括别络、浮络、孙络3类。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共有15条;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数量未定;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有三百六十五条。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门类虽多,但是跟文章主题关系不大,我就不讨论了。下面是中医粉们较公认的经络的作用: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 ......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近年来,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压痛。 3、指导临床治疗

中医经络学详解

中医经络学详解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和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以及脏腑等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经'即径,如通达各处的路径;'络'即网,如错综连缀的网丝。经是纵行的干线,络是横出的旁枝,它们互相贯穿在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从而或深或浅地把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等都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协调运作完成各项复杂地内在功能。 在天人相应学说的背景下,古人将其比为流经中国的十二条大河。经脉的命名和分布在经脉的范围内,计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二类。十二经在六脏(含心包络)六腑的统摄下,各自建立一经。由于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的联属关系,同时阴经与阳经之间又有一定配偶,在整个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故又称'正经'。 这十二条正经,六条是分布在上肢和躯干的,即手六经,还有六条是分布在下肢和躯干的,为足六经。阳经和一部分阴经都上达于头部。又由于人的肢体都有内、外侧两边,而分布在内侧的属阴,分布在外侧的属阳。 于是把手六经中三条分布在上肢内侧一边的叫手三阴经,另三条分布在上肢外侧叫手三阳经;同样,在下肢内侧的三条叫足三阴经,外侧的三条叫足三阳经。 由于古人把易学中阴阳概念运用于说明事物的复杂情况,常常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即把阴分为少阴(阴气初生)、太阳(阴气大盛)、厥阴(太少两阴交尽);把阳分为少阳(阳气初生)、太阳(阳气木盛)、阳明(阳气盛极)。 手足各六经根据不同的情况把阴阳的三个阶段适当分属,于是就有了十二种不同的名称。又由于十二经与十二脏腑是有直接联属的,再在手足三阴三阳的十二经上把所联属的脏腑名称加上去,就成为如右所列的十二经脉名称了;十二经还有阴阳、表里配偶的关系,在生理和病理上,能互相亲联和影响。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名称是:督脉、任脉、带脉、阳跷、阴跷、阳维。这八条脉的特点上:一、即不与脏腑直接联属,也没有阴阳配偶,所以叫奇经。二、八脉当中,只有督、任两脉有其自己的腧穴,其余六脉的腧穴都是寄附在正经上。三、八脉的命名,是根据其作用和分布的部位而定的。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生理方面:气血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但必须靠经络来运转,周流不息达到抵御病邪、保卫机体的目的。十二经脉在以各个脏腑为首的系统下,将人体的脏腑和在外组织、四肢、百骸等都联系起来,以进行整体的循环,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一般而言,'营'、'卫'的功能活动是与经脉分不开的。卫气散布在经脉之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不是古代医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其实践基础的。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与针灸疗法的产生和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 (一)针灸疗法的产生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前提远古(石器)时代,人们在石器作业的过程中,飞起的碎小石片容易伤人。在采集野果和猎取食物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创伤。这些意外创伤的结果,却使得身体某部位原来的疼痛减轻或消失了。例如碎石片伤及头顶相当于“百会”穴处,减轻了头痛;碰到鼻旁相当于“迎香”穴处,消除了鼻塞;采集野果时荆棘刺入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处,止住了牙痛;划伤大拇指端相当于“少商”穴处,清利了咽喉;追逐猎物时,石头或树茬碰伤小腿部相当于“足三里”穴处,缓解了腹痛。当然,象这样的巧合固然不会经常发生,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则又不会少见。加之人们有时还会本能地用手捶打、按揉身体不舒适的部位,久而久之,人们便知道主动利用锐利的小石片或荆棘来刺激身体的病痛部位。这就是脑穴和针刺疗法的早期情况,也是外科技术的萌芽阶段小石片和荆棘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针刺工具(用作治病的石片,古称“贬石”)。穴位则是以痛为脑,哪里疼痛不适,就把哪里作为刺激的目标既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没有相应的名称。贬刺起源石器时代,灸灼发明于火的运用之后,都是由无意识地发现到有意识地运用那时,还没有产生经络这一概念,“以痛为脑”的刺灸部位、贬石或荆棘这些原始针刺工具都远远早于经络。在刺灸穴位时发现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沿一定路线传导放散,通过不断地观察、归纳,才逐渐形成经络体系。 (二)“经络现象”的存在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针灸疗法产生以后,人们经过长期不断地有病求治、治愈求理,然后又依理治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疾病会沿一定路线出现的热、寒凉、抽搐、皮疹、脱毛或红肿疼痛等现象,还有刺灸得气后的各种综合感觉的传导,这些就是近人所称的“经络现象”。经络的形成就是以医疗实践中观察和体验到的各种经络现象为基础的。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实践证明,经络现象在针灸刺激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古今对经络现象的观察都离不开针灸的临床实践。古人在治病时通过对体表的按摩、针灸等刺激,常常会体验到某种感觉的传导,有时甚至会遇到某些“经络现象”,也已被现今大量临床医疗、科学实践(特别是七十年代我国开展的“经络现象”大普查)所证实。例如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在一次接待外宾参观访问中,医生为一名坐骨神经痛的病人针刺环跳、阳陵泉等穴,在留针的过程中,沿足少阳胆经出现红线。由此可以推论,经络现象很可能是我国古代先哲提出经络线路图的依据之一。不过,古人当初以贬石刺穴,本义并不在于追求什么经络现象,只是出于治病的需要,对经络现象的观察只是偶然所得罢了。后世医者对经络现象的认识和有意识的观察,是对针灸疗法和经络学说由初浅的感性认识到较深的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 (三)初步的解剖实践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参证因体表有病可以传入到脏腑,脏腑有病也可以反应到体表,加之各种经络现象的出现,这不能不给古人以一定的启示,会想到其中一定有着某种联络途径,也必然试图通过人体解剖寻找其物质基础。《灵枢·经水》篇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用以印证人体存在着一种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组织结构。《素问·经络论》还具体指出经络有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灵枢·脉度》篇还记录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长度总之,自针灸疗法诞生以后,在脑穴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古人通过对体表反映点和针灸感传线的归纳,又利用解剖手段对人体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然后经过综合整理,找出规律,把那些有相同或类似作用的散在脑穴,由点到线、由穴到经地联系起来,并经过反复实践检验,又不断充实提高,才形成有理论、有系统的经络学说。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原始脑穴的产生和针灸疗法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经络系统的发现应当看到,发现经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各种认识又能够相互启发、相互佐证、相互补充,从而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逐步完善我国针灸界关于经络学说的起源问题,原本是没有分歧的,均认为经络起源于脑穴之后(即由点到线)自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