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方法论及应用

笛卡尔方法论及应用
笛卡尔方法论及应用

笛卡尔方法论及应用

察右中旗一中沈平

笛卡尔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也是讨论方法论问题的一位大师。他专门写了一部书名为≤方法论≥的著作来表达自己的方法论思想。笛卡尔认为方法问题对人类太重要了,他说“那些只是缓慢地前进的人如果总是遵循正确的道路,可以比那些奔跑着然尔离开正确道路的人走在前面许多”。笛卡尔曾苦思冥想过一种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方法,这种万能方法主要分如下三步:

1、把所有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把所有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3、把所有的代数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

当然,这种万能方法的每一步的完全实现都几乎是不可能。但是这一设想对于科学发展的影响比起千万个雕虫小技来仍要大的多。因为它虽不能保证解决每一个问题,但它却保证了许多问题的解决。例如,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遇到含有数量关系应用题,他总是想方设法了;列出一个或几个方程,列方程的过程实际就是由日常语言到代数语言的翻译转化过程,列出方程也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这正是实践了笛卡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所以笛卡尔方法论中一个最基本、最具体、在初等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转化是把所有的问题转化为方程(组)问题(或不等式问题)。

一般的方法论可以解决初等数学的如下三类问题。

1、求值问题;

2、求范围问题;

3、求关系问题。

下面我们分别阐述:

一、关于求值问题

一般地求n个字母的值至少要列出这n个字母为未知数的n个方程(多了也可以)组成的方程组。一旦方程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即不定方程,在解不定方程(组)时往往出现三种情形:

①不定方程有无数组解(有几个自由未知数);

②抓住方程的结构特征挖掘内含的方程使方程个数增加;

③抓住整除性和一些重要不等式由不等转化成相等增加方程个数。

例1、设θ∈[1、2π],且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xcosθ+sinθ=0 ①

x2+xsinθ+cosθ=0 ②

至少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求θ的值。

解:⑴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当且仅当

sinθ=cosθ

?=sin2θ-4cosθ≥0成立

sinθ(sinθ-4)≥0 sinθ≥4无解∴sinθ≤0

又由于sin θ=cos θ ∴只有θ=45π时才成立. ⑵设方程①②有且只有一个相同的根ξ,则有

ξ2+ξcos θ+sin θ=0 ③

ξ2+ξsin θ+cos θ=0 ④

④-③得:ξ(sin θ-cos θ)=sin θ-cos θ

sin θ-cos θ≠0 ∴ξ=1代入③得:

1+cos θ+sin θ=0 即sin(θ+4π)= -22

πθ2,0[∈]. ∴4π≤+≤πθ49π

∴ θ取π或23π

综合⑴、⑵得θ取π、23π、45π

从上例解的过程看,不论有等实根还是只有一个相同的根,我们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如何建立以θ为未知数的方程(不等式)上,近而达到求值的目的。

例2、 求cos200cos400cos600cos800的值

解:设x=cos200cos400cos600cos800 ①

y=sin200sin400sin600sin800 ⑵

①.②得:xy=sin400sin800sin1200sin1600/16

=sin300sin400sin600sin800/16 ∴ x=161

本题虽有其它解法,但是用笛卡尔方法论建立所求值的方程是十分

新颖的。 例3、 直线L 与圆x 2+y 2=1交于P 、Q ,与双曲线x 2-y 2=1交于R 、S 两点,如果P 、Q 三等分线段RS ,求直线L 的方程。 解: ∣RS ∣=∣PQ ∣=QS ∣ ∴RS 与PQ 的中点应该重合。 设直线L 的方程为:y=kx+b 则 y=kx+b x 2+y 2=1 消去 y 得:(1+k 2)x 2+2bkx+b 2-1=0 PQ 的中点横坐标 x=- bk/(1+k 2) 又 y=kx+b x 2-y 2=1 消去y 得:(1-k 2)x 2-2bkx-b 2-1=0 RS 的中点横坐标 x=bk/(1-k 2) -bk/(1+k 2)=bk/(1-k 2) ∴b=0或k=0 ①若 b=0 则 y=kx x 2-y 2=1 消去y 得(1-k 2)x 2-1=0

∣RS ∣=3∣PQ ∣=6 解得:k=±552 直线L 的方程为:y=±55

2

x

②若k=0 则 y=b

x 2-y 2=1

解得x=±(1+b 2)1/2 |RS|=3|PQ| 可以解得:b=±5

52 直线L 得方程为:y=±55

2

综合得L 的方程为:y=±552 ,y=±x 55

2

该解题过程是设出直线的斜截率方程后,焦点是建立以为未知数的方程组达到求解目的。

例4、已知 x 2-4+2+y =0求x+2y=?

解: x 2-4 ≥0 ,2+y ≥0. 又 x 2-4+2+y =0

∴ x 2-4=0 x=2 x=-2

y+2=0 则 y=-2 y=-2

∴x+2y= -2

-6

本解法的特点是两个未知数一个方程,利用算术根(完全平方或者

绝对值)的非负性由一个方程转化为两个方程,从而求的值。这种方法常常对增加方程个数是十分有益的。

例5、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 n },{b n }分别为54、51、48…和49、47、45…

将{a n }与{b n }中相同的项依次找出来,得到数列c 1,c 2,c 3…c k …问当k 为何值{c k }的前k 项和s k 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解: a n =57-3n b n =51-2n 设a n =b m 则 57-3n=51-2m 即 m=23n -3 (m,n ∈N*) ∴ n 是偶数且不等于2 . n=4、6、8、10… ∴ {c k }是一个以c 1=a 4=45,d=-6的等差数列. 从而s k =8(48-3k) 要使s k 最大 c k 是一个递减的数列 . ∴ 只要c k ≥0 即可。 即 45+(k-1).(-6) ≥ 0 得k ≤651 ∴ k=8 故当k=8时,(s k )max =192 这个题目在解的过程中,由于两个未知数一个方程,考虑到m 、n ∈N*抓住整除性从而解得m 、n ,这也是解不定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 例6、 a,b ∈N*,{a n }是首项为a,公差为b 的等差数列,{b n }是首项为b ,公比为a 的等比数列,且满足a 1

又 a 1

即 211+<<+<

a b a

b a

又a ∈N*,∴a=2

⑵设a m +1=b n 即a+b(m-1)+1=ba n-1 ∴2+bm-b+1=b2n-1

∴ m=[b(2n-1+1)-3]/b=2n-1+-b 3

又 m,n ∈N* ∴b 只能等于3 此时得m=2n-1

⑶sk=(b 1-1)+(b 2-1)+…+(b k -1)

=(b 1+b 2+…+b k )-k

=3.2k -(k+3)

解⑴时我们运用了由不等转化为相等解得a ;而解⑵中的b 时,我们又运用了整除性得解。

二、 关于求范围问题

一般地,求谁的范围,设法建立以谁为未知数的不等式或者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求出其范围。那么如何去建立不等式或者不等式组呢?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常用的方法有:已知条件法、判别式法、图象法、运动法、重要不等式法(定理法)、放缩法等等。 例7、 设A={x ∣a x ≤≤-2},B={y ∣y=2x+3,x ∈A},C={z ∣z=x 2,x ∈A},且

C ?B ,求实数a 的去取值范围。

解:B={y ∣-1≤y ≤2a+3}

2 ①当22≤≤a 时 C={z ∣a 24≤≤z } C ?B ∴a 2324+≤≤a 即 221

≤≤a ②当a 2≥时, C={z=∣4a z ≤≤2} C ?B ∴432+≤≤A A 即 23≤≤a 综合得 : 321≤≤a 本例的解法是用图象法建立a 的不等式。 例8、 已知曲线C :y=(3-k)sinx-22cos x k -623+k x ]2,0[π∈ ①求证:当x 在上述范围内变化时,曲线C 必过定点。②求证:如果曲线C 与x 轴有四个交点,求k 的取值范围。 解:①曲线C 可化为:(3sinx+6-y )+k(sin 2x-sinx-2)=0 ∴ 3sinx+-y=0 sin 2x-sinx-2=0 交点(23π,3) ∴曲线必过定点(23π,3) ②令y=f(sinx)=ksinx2-(k-3)sinx-2k+6 x ]2,0[π∈ 曲线C 与x 轴有四个不同的交点 ∴在(-1,1)内,sinx 的二次方程f(sinx)=0有两个不同的根。 ∴ (k-3)2-4k(-2k+6)>0 kf(-1)>0 kf(1)>0 ∣k-3∣/∣2k ∣<1 解得:3

三、关于求关系问题

方法论还可以解决求关系问题。一般地,求n个字母的关系需要列n-1个方程,有了这个思想,就不难理解解析几何求轨迹方程的参数法。(只是比求值问题少一个方程),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9、双曲线的中心在直线x=-2上,已知一条准线是y轴,一条渐近线y=k(x+1),(k>0),求双曲线的右焦点F2的轨迹。

解:设双曲线的中心为(-2,y0 ),长、短半轴,半焦矩分别为a、b、c,焦点F2(x,y),这样在该题的求x,y的关系方程中,共有a,b,c,y0,k,x,y七个字母,我们只要列出6个方程,从中消去a,b,c,y0,k即可。

y0

=k(-2+1)

a2/c=2

c2=a2+b2

a

b=k

x=c-2

y=y0得:y2=

2

1x (y<0)

例10、已知双曲线C:x2-y2/2=1和定点P(1,2),双曲线C的弦AB过P点。

(1)若P点平分弦AB,求AB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动弦AB中点M的轨迹方程。解:(1)设A(x1,y1),B(x2,y2),由题意得:

x21-y21/2=1

x22-y22/2=1 k=(y1-y2)/(x1-x2)

x1+x2=2

y1+y2=4 得:直线AB的方程为:x-y-1=0 (2)依题意,有:

x21-y21/2=1

x22-y22/2=1

x1+x2=2x

y1+y2=2y

(y1-y2)/(x1-x2)=

2

1

-

-

y

x

消去x1,x2,y1,y2得所求轨迹:xy+y-4=0 (∣x∣≥1)

方法论-笛卡尔

《谈谈方法》 笛卡尔 【全名为《谈谈正确引导理性在各门科学上寻找真理的方法》。文章以半自传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作者新的哲学方法及其形成过程。作者从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总结出四条原则:(一)不要把任何事物看成是真的,除非对它已经认识清楚了。(二)要用逐步分析的方法系统地解决问题。(三)思考时,由简到繁。(四)要彻底复查一切,做到确实无遗漏。在四条规则中,作者指出了三种具体的方法:怀疑的方法、分析、演绎和列举推理的方法。尤其主张普遍怀疑,认为一切都可怀疑,只有怀疑者本身不可怀疑,从而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公式。对于作者,怀疑和怀疑的克服学说是哲学的入门途径,这种学说的锋芒是直接针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院哲学,因此被誉为西方近代哲学的宣言。】 第一段 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惟有健全的理性是为人人所最均等分有的。因为每一个人都认为他已经充分地有了这种天然的禀赋,所以甚至那些在任何别的事上最难感觉满意的人,独在理性方面除了他们所已有的外,通常也更不望再有多求。?在这件事上既然不像人人都会 犯错误,这便可以证明正确的判断力和分辨真伪的能力,即所称为健全的常识或理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共有之物。这样看来,我们彼此之所以有不同的意见,并不是因为我们当中某些人比其他的人赋有更多的理性,乃是纯粹因为我们把思想引领到不同的路线,以及各人所注意的对象并不相同。仅有一个元气充健的心性是不够的,主要的条件是要能善于运用。最大的心性可能造成最高的优德,也可能造成最大的恶行;那些行走缓慢而遵循正径的人,可以比那些飞奔疾驰而背离正道的人有更真实的进步。

至于我自己,我从来没有幻想到我的心性比其他一般人更完全。相反地,我毋宁常希望我自己跟一些别的人能够同有敏捷的思想,或清晰明了的想象力,或充沛与持久的记忆力。除了这些之外,我再也想不出有任何东西可以帮助完成心性的功能。理性或常识即是造成人之所以为人,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唯一事物,我便相信它是全部为人人所同有的。在这一点上,我采纳一般哲学家共同的意见,认为程度多少的差异,仅可以在偶然的意外的事上发生,但是在同一种类之内,一切(个体)的本性或(格式)(Form)却无分别之可言。 然而我可以毫无踌躇地说,我特别幸运,早在童年时代便已踏入沉思和爱好金玉良言的途径,由此而理出了一种思想方法。藉着这种思想的方法,我认为我已经有了一个在我平凡的才能和短促年寿里可以充分地逐步增进知识,以达于最高峰的工具。因为根据我经验的成果,虽然我已经有一样不是徒劳无益的,但是我却在追求真理已经获得的进步上,得到了无上的满足,而且不自禁地怀抱着一种未来的希 望,相信在人类一切的事业中,如果有任何一种是真正高贵而重要的,那便是我所选择的事业了。 然而我很可能有错,以至于将一块小小铜片和玻璃误认为黄金和钻石。我深知我们是如何地容易在与我们本身有关的事上发生迷惘之见,同时也深知我们是如何地应当置疑于外人友辈对我们的褒扬之词。但是我将尽力在这个方法论中讲述我所依循的途径,并且描绘我的生平,以便让每个读者各加自己的评论。这样我便可以从众人的意见中获得新的指示,把它拿来加入我所惯于采用的思想方法中。 因此,我的计划并不是要在这里指示一个为要善用理性人人都当遵循的方法,乃是仅愿描述我自己如何督导自己的理性。凡是以教师自居的人们,很自然地要以为自己比受教的人更有熟练的技能;所以他们如果在很微小的事上发生了错误,便应当受人指责。但是这个小册子既然只是一个历史的或故事的叙述,其中除了一些或者值得仿效的范例之外,多半恐怕是不大适宜采用的。所以我希望这个小册子能够有助于一些人,而无害于任何人;也希望凡读它的人,还能同情我的直爽和坦白。自童年时代起,我始终是与书文为伍。为了有人会这样说服我:书文是足以帮助人生旅

论笛卡尔的怀疑论及其意义

论笛卡尔的怀疑论及其意义 摘要:在笛卡尔的哲学中,普遍怀疑是他方法论的第一个方法,他的怀疑论与以往旧的怀疑论是不同的。笛卡尔的怀疑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目的,他通过怀疑的方法确立了他哲学中的第一条原理:“我思故我在。”这赋予了怀疑论新的理论意义,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笛卡尔;普遍怀疑;方法论 怀疑的方法是笛卡尔方法论的第一个方法。当笛卡尔开始哲学“沉思”时就指出:“凡是我从前信以为真的东西,没有一件我不能加几分怀疑”。因此,要想确立起坚实可靠、经久不变的知识大厦,就必须尽可能地对所有的事物都予以怀疑,以彻底清除早先所接受的错误见解。他通过普遍怀疑,不仅怀疑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而且怀疑童年时期由于不能适当地运用理性而接受的许多偏见;同时他还怀疑物质实体和肉体的存在,最后甚至怀疑数学真理的可靠性和上帝的存在。正是在怀疑对象的广泛性的意义上,笛卡尔的怀疑被人们称为普遍怀疑。同时笛卡尔也明确,他的怀疑是一种方法上的怀疑,只是清除不确定因素的手段,其目的正是要确立无可怀疑的最确定可信的因素。 笛卡尔的怀疑是不同于怀疑论者的怀疑的。怀疑论者的怀疑是消极的,以怀疑本身为目的,否定一切。拒绝任何确定性的判断。而笛卡尔的怀疑则是积极的,怀疑只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不否认判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这一点笛卡尔自己在《方法论》中很明白;“我并不是模仿怀疑论者,他们是为怀疑而怀疑,并总是装出不可置否的样子。而相反,我的全部意图只是为了使我自己确定,并丢掉浮土和沙子,以找到岩石或黏土。”怀疑正是为了不怀疑,是为了达到新的确定,达到新哲学的牢固支点,在横扫一切陈旧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新世界哲学的大厦。笛卡尔的怀疑是革命性的,他的怀疑从怀疑感觉开始。他认为通过感官得来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对于那些即使只是曾经欺骗过我们一次的感觉都是不可信的;即便是手脚身体也可以是不真实的,因为在梦中这些都是可以如此真实地发生,所以梦是骗人的。笛卡尔的怀疑并没有止于此,他认为事物的性质、广延、数量、形状以及物理学、数学等科学也都是可疑的,他甚至还假设上帝是个骗子。可见笛卡尔的怀疑是多么地彻底。 黑格尔曾在《哲学史演讲录》中明确指出:“积极的哲学本身之中便具有着怀疑论的否定方面,怀疑论并不是与它对立的,并不是在它之外的,而是它自身的一个环节。”因而,笛卡尔不会满足于普遍怀疑之中,而是要克服和摆脱怀疑论。那么,笛卡尔是如何克服怀疑论的呢?他认为,要克服怀疑论,就必须通过怀疑找到确实可靠、无可怀疑的东西。笛卡尔首先确立了作为思维的主体的自我的存在。当我对一切进行怀疑时,发现“我在怀疑”本身是无可怀疑的。怀疑是一种思想状态,既然我在思想,就必然有一个“在想这件事的‘我’”,因为思想必须有思想的承担者“自我”的存在。这样,他就得出了“我思故我在”这条“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的真理,并“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然而仅靠“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并不能彻底摆脱怀疑

笛卡尔《谈谈方法》

第一部分: 1、在牵涉到自己本人的事情上,我们是非常容易弄错的。 2、从事向别人颁布训条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如果稍有差错就该受到责备。 3、旅行过久就会对乡土生疏,对古代的事情过分好奇每每会对现代的事情茫然无知。 4、雄辩和诗词都是才华的产物,而不是研究的成果。 5、良知,是人间分配得最均匀的东西。 第二部分: 1、单靠加工别人的作品是很难做出十分完美的东西的。 2、既然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以前都当过儿童,都不能不长期受欲望和教师的支配。教师们的意见又常常是相互抵触的,而且谁的教导都未必总是正确。那么,我们的判断要想一尘不染,十分可靠,就=像一生下来就完全用理性、只受理性指导一样,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3、涉及公众的事情,哪怕鸡毛蒜皮,改革起来都困难无比。 第三部分: 1、为人处事常常必须当机立断,刻不容缓。 在行动上尽可能坚定果断,一旦选定某种看法,哪怕它十分可疑,也毫不动摇地坚决遵循,就像它十分可靠一样。这样做是效法森林里迷路的旅客,他们决不能胡乱地东走走西撞撞,也不能停在一个地方不动,必须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尽可能笔直地前进,尽管这个方向在开始的时候只是偶然选定的,也不要因为细小的理由改变方向,因为这样做即便不能恰好走到目的地,至少最后可以走到一个地方,总比困在树林里面强。 2、以周围最明智的人为榜样,而且,要想知道他们真正的看法,一定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不能光听他们说的话,这不仅是由于世风日下,有不少人不肯定全说真心话,也是由于有不少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心是什么。因为相信一件事并不等于知道自己相信这件事,这是两种思想活动,常常分道扬镳。 3、除了自己的思想以外,没有一样事情可以完全由我们作主。 笛卡尔哲学思想: 1、笛卡尔的方法论:感官只能得到个别的、片面的知觉,只有理性才能获得普遍的、必然的认识。 2、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我可以怀疑这,怀疑那,但是我不能怀疑我在怀疑。 3、天赋观念:个人置身于社会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社会的遗产,拿着它参加现实的社会实践,同大家一道不断地修正和扩大这份遗产,再传给后世。笛卡尔以为这份遗产是上帝给的。 4、物理学:认为物质只有一种属性,就是具有长、宽、高三个向量的广延,因此物质的运动只能是广延性的位置移动。 5、发明解析几何:过去,几何和代数是两门科学,几何研究图形,代数研究数,图形和数被认为是两回事。笛卡尔不满意这两门科学孤立研究的抽象性,企图使他们具体化,他通过坐标系统标示法,证明了几何问题可以归结为代数问题。 6、身心关系:外界的物质事物以它们的运动影响我们的身边器官,使我们的身体发热或者

尔雅通识课西方哲学智慧6 唯理论 笛卡尔

希腊哲学重视经验的自然主义和科学精神;基督教哲学重视超验性的形而上学。 近代哲学不仅关注自然科学的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论和自然哲学的理论;也关注超越性的本体论问题或形而上学问题。 18世纪法国无神论 哲学家讨论的神不是基督教的人格神,而体现为形而上学的终极存在。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思想体系的时代(德国古典哲学) 哲学的科学性如何体现 通过体系性来体现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笛卡尔对洛克(英国,经验论)、牛顿的影响很大。 近代哲学 科学知识的发展使得哲学思想开始复苏。 科学知识的发展使人们重新树立起了对理性的信心。 科学知识的发展给哲学家提出很多问题。 近代哲学一开始就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争论(围绕认识论) 近代哲学的精神:启蒙主义 狭义:18世纪法国哲学(启蒙运动),伏尔泰,狄德罗,巴赫 广义:整个近代哲学(从经验论和唯理论到德国古典哲学) 启蒙的核心:理性、自由 启蒙主义三大敌人:封建专制制度宗教迷信愚昧落后 近代哲学之初,哲学家们围绕着认识论展开了争论,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 经验论(英国经验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经验。洛克,贝克莱,休谟 唯理论(大陆唯理论):感觉经验是相对偶然的不可靠的,知识只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法国笛卡尔,荷兰斯宾诺莎,德国莱布尼茨。 经验与理性之争 托罗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 经验论与唯理论各持一端。 张志伟老师观点:人们尽可以怀疑一个哲学家的理论错误,但是最好不要怀疑他的智商。

培根提倡理性和经验结合。 笛卡尔(解析几何创始人)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霍布斯(英国) 黑格尔认为笛卡尔是从头做起的哲学家。 去读世界这本大书。带着假面行走。——笛卡尔 康德之后哲学家才出自大学讲台。 笛卡尔登上哲学舞台之日,正是经院哲学衰落、哲学百废待兴之时。摆在他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恢复理性的地位,重建形而上学,为整个人类知识大厦重新奠定基础,笛卡尔雄心勃勃。 笛卡尔形象地把人类之时比喻为一棵大树,形而上学是根,物理学或自然哲学是干,其他科学则是枝叶和果实。根深才能叶茂,所以他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重建形而上学的基础。换言之,哲学或形而上学应该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然而现在这个基础是非常不稳固的。 笛卡尔的思想 ●方法论 仿照几何学方法:理性演绎法 哲学与数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定理 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几何学 笛卡尔:旧逻辑只能用来推理分析已知的知识而不能获得新知识。几何学方法能够推演出新知识来却只研究抽象的符号,而不研究知识。 理性演绎法 理性:理智直观,第一原理 笛卡尔要求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它们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 第二,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的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于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些原理,我 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 演绎:仿照欧几里得的方法建立一套逻辑方法 ●天赋观念(基本原理) 笛卡尔根据观念的来源不同把观念分为三类:“在这些观念中间,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由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关于笛卡尔普遍怀疑原则的哲学之思_王冰雁

关于笛卡尔普遍怀疑原则的哲学之思 王冰雁 (河南大学马列德育教研部,河南开封 475001) 一、笛卡尔普遍怀疑原则的提出 笛卡尔出生于16世纪末,活跃于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历史舞台并正积聚力量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的时期。笛卡尔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而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萌芽,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力学、物理学等学科都取得了重大成果。封建神学、经院哲学经过文艺复兴时期进步思想家们的批判,已经成为令人憎恶的东西。但是,经院哲学的阴云仍然笼罩着欧洲哲学的天空,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传统的观念、旧有的理论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桎梏,因此,笛卡尔在哲学上面临的时代问题是,破除中世纪的愚昧与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于是笛卡尔站在时代的高度,继蒙台涅和布鲁诺的怀疑论之后又用怀疑去对传统的观念、旧有的理论进行彻底的审查、质疑。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开始,确立了人类理性在哲学思维上的至高无上地位。笛卡尔试图用理性之光,驱散经院哲学的重重迷雾,高扬人的尊严和价值,贬低上帝的地位和作用,把哲学从神学的婢女地位中解放出来,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当然,笛卡尔的怀疑原则不同于古代怀疑论,从古代怀疑论的宗旨和它对认识所抱的态度来看,它是一种消极的哲学,它并没有通过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而前进到辩证地思维,而是停留于矛盾面前,从怀疑中得出了否定一切这一逃避主义的结论。笛卡尔的怀疑原则,就其对以往的东西不迷信不盲从和对感觉经验的可靠性不信任方面,与古代怀疑论是一致的;而在怀疑的宗旨和对认识所抱的态度上,笛卡尔的怀疑原则与古代怀疑论又是大相径庭的,他的真实目的是要用怀疑原则所锻造出来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古代怀疑论的虚无主义和不可知论。由此可见,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原则既吸收了古代怀疑论中所蕴含着的反思的批判精神,又舍弃了古代怀疑论所具有的趔趄不前的疏懒状态,对怀疑论进行了批判性改造,使其成为哲学思辩的锐利思想武器,从而对近代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见,笛卡尔哲学是在对抗经院哲学的盲目信仰主义过程中产生的。首先,笛卡尔的哲学诉求是使哲学成为“确然性”知识,也就是避免哲学成为不确定的或然知识,从而为科学知识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我们知道,随着中世纪经院哲学的解体,近代科学如天文学、数学、医学、物理学等不断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并且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掀起的科学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即人们普遍相信通过实验和精确的数学方法可以获得“确然性”的知识。近代科学因此取得的实际进步,不仅使人们进一步把获取“确然性”知识作为了科学研究的目的,而且也迫使哲学以“确然性”知识的获取并为科学提供可靠前提来重塑自身。笛卡尔就是近代哲学家中坚持按知识的“确然性”标准来重塑自己哲学的开创者与代表。笛卡尔说:“哲学之所以能成为科学的基础,正是因为哲学具有最高的确实性,各门科学则通过演绎而分有了这种确实性。”[1]为此,笛卡尔把自己的哲学诉求确定为探寻“确然性”知识的原理,为理性知识体系提供一个可靠的“阿基米德点”。其次,笛卡尔为了实现其哲学诉求,把普遍怀疑方法视为了建立理性主义哲学大厦的开路先锋。在笛卡尔眼里,只有通过普遍怀疑彻底清除人类头脑中所有盲目的经院教条和感官幻象,才能找到知识得以发生和确立的“阿基米德点”以及理解上帝,才能建立起坚不可摧的、能够为“确然性”知识提供保障的哲学体系。而皮浪的怀疑主义,在怀疑过程中把对象指向了理性自身是为了怀疑而怀疑,不做任何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宣称“悬搁判断”。就笛卡尔而言,他所怀疑的“不是理性、而是信仰,不是科学、而是神学偏见和经院哲学所宣扬的教条。”为此,笛卡尔决定对人类既有的观念知识体系来一次“釜底抽薪”,即运用普遍怀疑方法为建立理性主义哲学体系扫清道路。不难发现,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方法正是为了解除经院哲学的盲目信仰主义与经验论以及法国的新怀疑论—新皮罗主义对科学知识的可靠基础以及宗教信仰的合法性所构成的威胁,并提供知识的“确然性”基础而提出的。正因为如此,笛卡尔首先通过《谈谈方法》和《第一哲学沉思集》两部作品提出和讨论普遍怀疑方法来开始他哲学理论探索的历程。1637年首先发表的《谈谈方法》着重介绍了自己的哲学方法论,主要包括普遍怀疑方法的阐释以及如何具体使用这种新方法的说明;1641年发表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述了普遍怀疑方法。可见,普遍怀疑方法被笛卡尔当作了自己哲学的方法论基础。作为方法论的“普遍怀疑”,它有助于发现和认识真理。怀疑作为认识的一个环节,对于发现真理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真理的发现就是对旧有理论的突破,而突破的第一步就是怀疑,由怀疑而探索,由探索而有所发现。因而怀疑是哲学家、思想家建立新理论的前提,也是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必要手段和工具。因为科学发现始于问题,而问题则由怀疑产生。[2]怀疑“可以让我们排除各种各样的成见,给我们准备好一条非常容易遵循的道路,让我们的精神逐渐习惯脱离感官,并且最后让我们对后来发现是真的东西决不可能再有什么怀疑,因此它的好 第17卷第1期2010年3月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AISHAN TOWNSHIP ENTERPRISE WORKERS'UNIVERSITY  VOL.17NO.1  M ar.2010

笛卡尔

论笛卡尔哲学理论及价值 摘要:勒内·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本文主要针对其重要哲学思想进行阐述,并谈谈其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笛卡尔,心灵哲学,我思故我在,普遍怀疑,上帝存在理论,天赋观念,心物二元论,价值 1.笛卡尔简介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小镇拉埃的一个贵族家庭。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1606年他在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耶稣会的拉弗莱什学校上学,1616年在普依托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中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1629~1649年在荷兰写成《方法谈》(1637)及其附录《几何学》、《屈光学》、《哲学原理》(1644)。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他的年轻时的勒奈·笛卡儿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2.笛卡尔的哲学理论 通常都把笛卡尔看成是近代哲学的始祖。他是第一个禀有高超哲学能力、在见解方面受新物理学和新天文学深刻影响的人。固然,他也保留了经院哲学中许多东西,但是他并不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础,却另起炉灶,努力缔造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未曾有的事,是科学的进展带来的新自信心的标志。他的著作泛发着一股从柏拉图到当时的任何哲学名家的作品中全找不到的清新气息。 他在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谈谈方法》(1637)、《第一哲学沉思集》(即《形而上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等,都是在荷兰发表的,这些著作在当时都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他的主要哲学理论有(1)怀疑一切——我思故我在(无论如何怀疑,那在怀疑的我不容置疑)——上帝存在(既然“我”存在,而这个不完满的“我”却有着关于完满的观念,又因为无中不能生有,故而,”我“的完美观念来源于上帝,上帝必然存在)——物体存在(既然完满的上帝存在,那么上帝是可信的,绝不会用物体的假象欺骗”我“,故而物体必然是实际存在的)(2)心物二元论(3)天赋观念:认识的起点是清楚明白、不可置疑的、普遍有效的、纯粹理智的天赋

浅论笛卡尔的理性

浅论笛卡尔的理性 提要:笛卡尔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创立者,开启了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和主体性思想的传统。尽管这两方面都受到了批评,但是笛卡尔的思想历程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仅限于“我思故我在”的字面理解,也许对于真正触摸笛卡尔思想深度还不够。文章试图通过笛卡尔文本更为明晰找到理性——主体性确立的逻辑脉络。 关键词:笛卡尔;理性;主体性;普遍怀疑;我思故我在 正如斯通普夫所说:“虽然哲学很少以极其突然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方向,但有因为新的关注和新的重心而把自己与刚刚过去的时代清晰地区别开来的时候。这就是17世纪大陆理性主义的情况,它的创立者是笛卡尔,而它的新方案开始了所谓的近代哲学。”笛卡尔的历史功绩毋庸置疑。虽然在当代对于笛卡尔等所建立起来的西方“理性主义”、“主体性”思想原则的批评不断,但毫无疑问的是,即便批评家们没有一个相信笛卡尔的结论(身心二元论、天赋观念说等),却仍沿用了笛卡尔的方法——主体的理性分析(在他们的批评中,既不能没有“我在”,也不能没有“我思”)。同时我们也应该警觉,“奴颜婢膝地抄袭笛卡尔,那将是对他的背叛。”笛卡尔带给我们的智慧,正是我们能够“超越”笛卡尔的可能性所在。因此,对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体性思想的探微,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普遍怀疑——理性的在场 笛卡尔通过自身的理性去追求真理,因此他的工作开始于“普遍怀疑”。很显然,他首先对自身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认知做出了一个认真的反省。正如他在第一沉思的第一句话所说的,“由于很久以来我就感觉到我自从幼年时期就把一大堆错误的见解当作真实接受了过来,而从那时以后我根据一些非常靠不住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东西都不能不是十分可疑的、十分不可靠的”。笛卡尔是在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拉弗莱施公学中受教育的,但他认为学校的教育只能加重他的烦闷,求学除了越来越使他觉得自己无知外,没有什么好处。在学校里学到的古典文、诗歌、神学包括哲学,都对于人理性能力所能达到的真理没有任何帮助。因此,他转向了“世界这本大书”。笛卡尔经过了长达10年的游历生活,在实践中,却发现了人们同样存在着众多的意见分歧。 因此,笛卡尔决定,“不再过于相信我仅仅通过榜样和习惯所确信的任何东西。”他认为,“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鉴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 在《谈谈方法》一书中,笛卡尔把自己追求的认识的确定性的方法概括为著名的四条方法论原则。其中最后一条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通地复查,做到确信无疑。由此,笛卡尔考察了所有原来被当作真实的东西而接受下来的知识,即“普遍怀疑”。

笛卡尔方法论及应用

笛卡尔方法论及应用 察右中旗一中沈平 笛卡尔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也是讨论方法论问题的一位大师。他专门写了一部书名为≤方法论≥的著作来表达自己的方法论思想。笛卡尔认为方法问题对人类太重要了,他说“那些只是缓慢地前进的人如果总是遵循正确的道路,可以比那些奔跑着然尔离开正确道路的人走在前面许多”。笛卡尔曾苦思冥想过一种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方法,这种万能方法主要分如下三步: 1、把所有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把所有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3、把所有的代数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 当然,这种万能方法的每一步的完全实现都几乎是不可能。但是这一设想对于科学发展的影响比起千万个雕虫小技来仍要大的多。因为它虽不能保证解决每一个问题,但它却保证了许多问题的解决。例如,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遇到含有数量关系应用题,他总是想方设法了;列出一个或几个方程,列方程的过程实际就是由日常语言到代数语言的翻译转化过程,列出方程也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这正是实践了笛卡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所以笛卡尔方法论中一个最基本、最具体、在初等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转化是把所有的问题转化为方程(组)问题(或不等式问题)。 一般的方法论可以解决初等数学的如下三类问题。 1、求值问题; 2、求范围问题; 3、求关系问题。 下面我们分别阐述: 一、关于求值问题 一般地求n个字母的值至少要列出这n个字母为未知数的n个方程(多了也可以)组成的方程组。一旦方程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即不定方程,在解不定方程(组)时往往出现三种情形: ①不定方程有无数组解(有几个自由未知数); ②抓住方程的结构特征挖掘内含的方程使方程个数增加; ③抓住整除性和一些重要不等式由不等转化成相等增加方程个数。 例1、设θ∈[1、2π],且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xcosθ+sinθ=0 ① x2+xsinθ+cosθ=0 ② 至少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求θ的值。 解:⑴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当且仅当 sinθ=cosθ ?=sin2θ-4cosθ≥0成立 sinθ(sinθ-4)≥0 sinθ≥4无解∴sinθ≤0

笛卡尔简介

笛卡尔 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笛卡儿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据说,笛卡尔曾在一个晚上做了三个奇特的梦。第一个梦是,笛卡尔被风暴吹到一个风力吹不到的地方;第二个梦是他得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第三个梦是他开辟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道路。这三个奇特的梦增强了他创立新学说的信心。这一天是笛卡儿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有些学者把这一天定为解析几何的诞生日。 五.方法论 笛卡尔本想在一本题为《世界》的书中介绍他的科研成果,但是当该书在1633年快要完稿时,他获悉意大利教会的权威伽利略有罪,因为他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笛卡儿在荷兰未受到天主教权威的迫害,但是他还是决定谨慎从事,收书稿进箧入匣,因为在书中他捍卫了哥白尼的学说。但是在1637年他发表了最有名的著作《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通常简称为《方法论》。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1. 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2. 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3. 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 4. 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儿的《谈谈方法》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体功能,只是各部位机械的综合,而对其互相之间的作用则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罗1号登月工程的出现,科学家才发现,有的复杂问题无法分解,必须以复杂的方法来对待,因此导致系统工程的出现,方法论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综合性的方法所取代。系统工程的出现对许多大规模的西方传统科学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如环境科学,气象学,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等。 六.解析几何的诞生 文艺复兴使欧洲学者继承了古希腊的几何学,也接受了东方传入的代数学。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数学方法描述运动成为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笛卡儿分析了几

笛卡尔方法论及其意义

笛卡尔方法论及其意义 数学学院 2008级3班 李超 2008112202001 4

笛卡尔既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又是卓有建树的数学家。他的解析几何理论,直至现在仍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即使是中学生,也对“笛卡尔坐标系”耳熟能详。同时,他提出了心物二元论,开西方身心问题讨论之先河。受数学方法的影响,笛卡尔对西方古代哲学做了重大变革,提出直觉和演绎是根本的方法选择,从而为近代理性主义认识论奠定了方法和原则的基础,并试图为一切知识提供一个形而上学的框架。当然,在笛卡尔的方法选择中,也蕴含着内在的矛盾。 文艺复兴使欧洲学者继承了古希腊的几何学,也接受了东方传入的代数学。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数学方法描述运动成为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笛卡儿分析了几何学与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去“寻求另外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好处,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 在《几何学》(是《方法论》中的一部分)卷一中,他用平面上的一点到两条固定直线的距离来确定点的距离,用坐标来描述空间上的点。他进而创立了解析几何学,表明了几何问题不仅可以归结成为代数形式,而且可以通过代数变换来实现发现几何性质,证明几何性质。 笛卡尔把几何问题化成代数问题,提出了几何问题的统一作图法。为此,他引入了单位线段,以及线段的加、减、乘、除、开方等概念,从而把线段与数量联系起来,通过线段之间的关系,“找出两种方式表达同一个量,这将构成一个方程”,然后根据方程的解所表示的线段间的关系作图。 在卷二中,笛卡儿用这种新方法解决帕普斯问题时,在平面上以一条直线为基线,为它规定一个起点,又选定与之相交的另一条直线,它们分别相当于x轴、原点、y轴,构成一个斜坐标系。那么该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x,y)惟一地确定。帕普斯问题就化成了一个含两个未知数的二次不定方程。笛卡儿指出,方程的次数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次数将曲线分类。 《几何学》一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此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在卷三中,笛卡尔指出,方程可能有和它的次数一样多的根,还提出了著名的笛卡尔符号法则:方程正根的最多个数等于其系数变号的次数;其负根的最多个数(他称为假根)等于符号不变的

笛卡尔哲学原理

《笛卡尔哲学原理》读后感 听了老师介绍的几本关于马克思哲学的书,我立即对《笛卡尔哲学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生前唯一用自己的名字出版的著作,全书包括两篇著作,即《笛卡尔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思想》。前者用几何学方法陈述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后者是论述形而上学问题(存在物、上帝、灵魂等等)的札记。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自产生以来所能提供的传播最广的哲学命题,但是它并非结论,而是“大前提”,是笛卡尔“怀疑一切”的思维方式中之中唯一首先被确定的东西。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一论断也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尝试找出笛卡尔思想中的怀疑一切的思想根源。 为了尽可在认识事物时审慎地前进,笛卡尔力求:排除一切成见;找出能够用来建立一切知识的基础;发现错误的原因;清楚而且明晰地理解一切事物。为了做到这些,他开始怀疑一切。但他并非怀疑论者。怀疑论者除怀疑而外别无其他目的。笛卡尔这样做是为着使自己的心灵摆脱一切成见,从而最后找出坚实不易的知识基础,这种知识基础只要存在,就不会不为他发现。因为真正的知识原则都必须是十分清楚的和可靠的,它们无需作进一步的论证,也根本没有可以置疑的地方,而如查没有它们,就什么都证明不了。经过长期的怀疑,笛卡尔发现了这些原则,此后他就不难辨别真伪和发现错误的原因。进而他告诫自己切勿把某种错误可疑的东西当作真实可靠的东西。 即使是数学,虽然清楚、明白的,好像是不会有错误的,“因为

不管我醒着也好,睡着也好,二加三总是等于五,正方形总不会有四条以上的边”。笛卡尔指出数学是我们思想的对象,但思想的对象是可以怀疑的;因为可能有一个“邪恶的精灵”,他恶作剧般地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对象置于我们的心灵之中,使之成为我们思想的对象,但这些对象不是思想的产物,而来自一个错误根源。所以,我可以怀疑一切,天地万物,包括我自己的身体,甚至还有上帝是否存在,都是可疑的。 笛卡尔强调,“我思故我在”并不是推论,而是一个直观到的真理。表面上看来,这个命题似乎有一个假定的大前提“一切思维者都存在者”,因而是一个三段论的推论: “一切思维者都存在着” “我在思想” “所以我存在”。 在笛卡尔看来,恰恰相反,“一切思维者都存在者”这个所谓的大前提,其实是“我思故我在”的结果。换言之,在确定“我思故我在”的之前,我们还不知道“一切思维者都存在”。 笛卡尔通过怀疑的方法确立我思的过程,亦即通过否定式的方式,抛出知识内容,最终剩下抽象一般的认识主体的过程,也就是确立主体性的过程,我们之所以称笛卡尔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就是因为笛卡尔的这个命题体现了近代主体性的原则。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其哲学思想折服。对“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有了简单的认识,培养了我怀疑的意识。

笛卡尔四个问题

一、笛卡尔的方法论 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他的方法论,通过方法论,他摧毁旧经院哲学体系的基础,建立了理性时代的规则。 1、普遍数学原则 笛卡尔坚持统一的科学馆,认为所有的科学都统一于哲学。而科学的统一性并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他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笛卡尔认为应当寻求一种包含古代几何和当代代数的好处而没有它们缺点的方法,即“普遍数学。(1)数学的一般特征有二,“度量”和“顺序”,普遍数学把数学的最一般特征运用到其他学科上,这两个特征运用到更大范围时需要从哲学上加以界定,使他们获得更普遍的意义。数学上的度量是量与量之间的比较,在数学以外的领域,我们就可以把度量转化为不同对象之间同异的比较。(2)科学研究的顺序有两种:一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一是从复杂到简单的分析。在数学中,研究对象是同质的,这两种方法是可逆的。但是在形而上学的领域中,终极原因是无限的上帝,被造的事物是有限的,原因与结果不同质,不能直接推到,因而形而上学不能直接诉诸于终极原因,需要通过分析方法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在运用综合推导出确定的结论。这就与笛卡尔德另外一个原则相关联。 2、思想原则 笛卡尔按照先分析后综合的顺序,建立了四条方法论原则: 第一,绝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第二,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适当的、圆满的解决为止;第三,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第四,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的列举出来。 上述四条原则不难理解,即说明了分析的必要性,分析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要尽可能细致,直至可以圆满解决,而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完全的真理。 3、普遍怀疑的原则 笛卡尔确立了以上原则后,有由于梦境而引发了他对现有一切知识的怀疑。他认为一定要重建知识,必须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笛卡尔德怀疑方法是普遍的:首先,周围世界是感知到的对象,感觉的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周围的世界时不可靠的。 其次,就是我们对于自己身体活动的感觉好像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在梦境中我们的感觉也同样是确定无疑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区别梦中的感觉和清醒的感觉。 最后是数学的观念是简单的,而且是清楚明白的,好象永远不会有错,因为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2+3永远等于5,正方形永远不会有四条以上的边,但是在笛卡尔看来这种看起来不会虚假的东西也只是未经推敲的假象而已。这里笛卡尔假设了一个邪恶的精灵,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对象至于我们的心灵之中,但这并不是思想的产物。就好像一直以来,哲学家对数学基础的追问:数学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有无外部原因?有无客观事实与之对应?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此自身基础不稳定的数学不能成为第一原则。 笛卡尔的怀疑方法属于分析的范畴,通过这个普遍怀疑,他确定可“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则。 二、“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体系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 (1)根据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原则,分析考虑一切可能性原则后,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可能性“思想对思想自身的怀疑”。笛卡尔认为思想可以怀疑外在对象和思想之内的对象(数学的知识等),却不能怀疑自身,即思想在怀疑时,可以怀疑一切思想的对象和内容,到那时对于“我在怀疑”这个事实却不能怀疑,负责一切怀疑边不可以成立,就是说怀疑本

2016考试-98分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代表人物。
1.0 分
? ? ? ?
A、洋务派 B、守旧派 C、维新派 D、亲日派 我的答案:C
2 在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之下,处于法国社会第二等级的是()。
1.0 分
? ? ? ?
A、世袭的贵族 B、农民阶层 C、教会的教士 D、其他各阶层 我的答案:C
3 笛卡尔认为意识和肉体间相互作用的地点是大脑中的()。
1.0 分
? ? ? ?
A、大脑皮层 B、神经元 C、松果体 D、下丘脑 我的答案:C

4 托马斯·霍布斯是()国哲学家和政治学家。
1.0 分
? ? ? ?
A、法 B、德 C、英 D、意大利 我的答案:C
5 以下哪项不属于笛卡尔的观念形态。()
1.0 分
? ? ? ?
A、天赋观念 B、自由观念 C、外来观念 D、虚构观念 我的答案:B
6 笛卡尔的方法论思想中,第四条方法指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的检查和()
的复查。
1.0 分
? ? ? ?
A、全面,全面 B、全面,普遍 C、普遍,全面 D、普遍,普遍

我的答案:B
7 笛卡尔认为,在自然界中,()是唯一本源的东西。
0.0 分
? ? ? ?
A、精神 B、灵魂 C、生物 D、物质 我的答案:A
8 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是()。
1.0 分
? ? ? ?
A、西班牙 B、英国 C、法国 D、荷兰 我的答案:D
9 笛卡尔对()的证明是其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一个起点。
1.0 分
? ? ? ?
A、极端怀疑 B、普遍怀疑 C、是否存在真空 D、人的灵魂和身体是一体的

方法论-笛卡尔

Le Discours de la méthode(sous-titréPour bien conduire sa raison, et chercher la vérité dans les sciences) est le premier texte philosophique publié par René Descartes, en 1637. Dans les premières éditions, ce discours servait d'introduction àtrois traités scientifiques mettant en application cette méthode : la Dioptrique, les Météores et la Géométrie. Toutefois, sa célébrité est devenue telle, qu'il est désormais souvent publiéseul, comme un essai indépendant. Ce discours marque une rupture avec la tradition scolastique, jugée trop ? spéculative ?par Descartes, et se présente plut?t comme un plaidoyer pour une nouvelle fondation des sciences, sur des bases plus solides, et en faveur du progrès des techniques. Il a étérédigédirectement en fran?ais, langue vulgaire, Descartes voulant par làs'opposer àla tradition scolastique (qui avait pour habitude d'écrire en latin) et s'adresser à un public plus large que les savants et les théologiens1. Dans ce discours, Descartes expose son parcours intellectuel de fa?on rétrospective, depuis son regard critique portésur les enseignements qu'il avait re?us àl'école, jusqu'àsa fondation d'une philosophie nouvelle quelques années plus tard. Il y propose aussi une méthode (composée de quatre règles) pour éviter l'erreur, et y développe une philosophie du doute, visant àreconstruire le savoir sur des fondements certains, en s'inspirant de la certitude exemplaire des mathématiques–la célèbre phrase ? je pense donc je suis ? (cogito, ergo sum), qui permet à Descartes de sortir du doute, lui servira à ce titre de premier principe. Par ailleurs, il y résume ses méditations sur l'ame et sur Dieu, dont il donnera une version beaucoup plus étendue dans les Méditations métaphysiques, quatre ans plus tard. Le Discours de la méthode est aussi l'occasion pour Descartes de présenter une morale provisoire, tenant en quelques maximes de conduite, et de développer des considérations sur les animaux (théorie des ? animaux-machines ?) et sur le r?le du c?ur dans la circulation du sang. Enfin, le traitéprésente des déclarations sur le rapport de l'homme àla nature, représentatives de la modernité, puisque Descartes y dit que les hommes doivent se ? rendre comme ma?tres et possesseurs de la nature ?, par le progrès des techniques, au premier plan desquelles il recommande d'améliorer la médecine. Si ce discours semble trop long pour être lu en une fois, on le pourra d istinguer en six parties. Et, en la première, on trouvera diverses considérations touchant les sciences. En la seconde, les principales règles de la méthode que l’auteur a cherchée. En la troisième, quelques unes de celles de la morale qu’il a tirée de cet te méthode. En la quatrième, les raisons par lesquelles il prouve l’existence de Dieu et de l’ame humaine, qui sont les fondements de sa métaphysique. En la cinquième, l’ordre des questions de physique qu’il a cherchées, et particulièrement l’explication d u mouvement du c?ur et de quelques autres difficultés qui appartiennent à la médecine ; puis aussi la différence qui est entre notre ame et celle des bêtes. Et en la derniè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