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

所谓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属于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识,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和推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民主权利屡遭破坏、公平正义难以伸张、社会道德每况日下、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等重大社会问题。

高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抗西方虚假意识形态渗透的前沿阵地。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积极应对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的变化,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和困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是我国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一项既现实又紧迫的重大任务。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一些国家通过文化等的渗入,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妄图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和平演变

中国的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把高校视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抵制西方的各种文化侵入。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大学生,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程度。为此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这方面的课程,在本科阶段就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两门课程,意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国家教育部也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积极开展工作。但现实中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以农大为例校内的大学生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所以对这门课的学习不认真,态度消极怠慢,上课听歌、玩手机等现象在课堂上已经是一种常态。虽然老师在课堂积极的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的

学习理解这门课,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但效果还是不大,学生仍然对此不理睬。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理论能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能否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关键在于理论反映实践的深刻程度以及理论是否顺应了实践的需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虽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但是理论教学如果无视实践这一环节,就会丧失其指导实践的实际功能,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发挥其生命力,吸引力,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积极顺应实践的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应该把人们的生活实践当做理论教学的源泉,加强对当今社会生活中一些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和实际需求,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才更富感染力和吸引力,也才能为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正确发挥网络的舆论导向功能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保障。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妄图颠覆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其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渗透。由于信息技术具有社会舆论导向的功能,因此我们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一方面要通过技术上的优势控制和屏蔽一些腐朽思想和观念的入侵,塑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网络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传播中的主导地位,以此应对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挑战,进

而拓展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影响的范围。

总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既现实又紧迫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才能实现,我国人民才有希望早日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国实施变法图强,进行封建

最新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篇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我于2010年10月12日,被分到宝鸡斗鸡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数学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学校规模较大。该校在宝鸡市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五,所以近年来生源不断增加,所以教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宝鸡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好,基础薄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数学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对难度大的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得分提高不是很明显,所以信心不断减少,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在难度上适当减小,不过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不一定能照顾上每一位同学,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才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就更不感兴趣。这种恶性循环,是相当可怕的。 二、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离婚率快速增长,导致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分子。一个残缺的家庭很难造

就一个孩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怪异不合群,自卑自闭,有些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所以,他们将心里的需要寄于网络,寄于虚拟世界,迷恋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逃学,甚至小偷小摸。我带的那个班里,就有一名出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能惋惜与无奈。他们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对这些孩子指责甚至放弃。 三、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排名制度,但在很多教师心中自有一本帐。而这个帐本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他们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棍棒相加。这样的“因材施教”将学生不可挽回地推向了两极。所谓的好学生得到宠爱,更加奋蹄;所谓的差学生受到伤害,愈加自弃。这样的育人方法,难道不值得反省吗?! 四、我国的中小学都存在编班人数过多的现象。有时一个班能达到六七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班级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教室里,难

中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及其报告

中国教育现状调查 您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中国教育的现状调查,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参与本次调查 1、您的性别(单选题*必答) ○ 男 ○ 女 2、您所在的年龄段(单选题*必答) ○ 18岁以下 ○ 18~25岁 ○ 25~45岁 ○ 45岁以上 3、您所在的地区(单选题*必答) ○ 城市 ○ 农村 4、您所在的地区教育水平?(单选题*必答) ○ 非常高 ○ 比较高 ○ 一般 ○ 比较低 ○ 很低 5、您的受教育程度(单选题*必答) ○ 初中及以下 ○ 高中 ○ 大专 ○ 本科 ○ 硕士及以上 6、您认为受教育的重要性?(单选题*必答) ○ 非常重要 ○ 比较重要 ○ 不是很重要 ○ 不重要 7、您认为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单选题*必答)

○ 非常大 ○ 比较大 ○ 一般 ○ 没影响 8、您在成长中有受过老师很大的影响吗?(单选题*必答) ○ 有,积极的影响 ○ 有,消极的影响 ○ 两者都有 ○ 没有受到过影响 9、您认为教师在您的生命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单选题*必答) ○ 生命中的贵人,通过老师学到了许多人生哲理 ○ 生命中的过客,只负责教授学生知识 ○ 其他 10、您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否重要(单选题*必答) ○ 非常重要 ○ 比较重要 ○ 不是很重要 ○ 不重要 11、家庭与学校应如何教育学生?(单选题*必答) ○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 ○教育学生是家长的事 ○学校为主,家庭为辅 ○家庭为主,学校为主 ○两者权重相当 12、您支持在中学分快慢班吗?(单选题*必答) ○非常支持 ○比较支持 ○不是很支持 ○不支持 13、您支持现今教育制度重英语而轻语文吗?(单选题*必答) ○非常不支持 ○比较支持 ○不是很支持 ○非常不支持 14、您认为现今的招生制度是否合理(单选题*必答) ○合理

大学生意识形态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话语,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总体,它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是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我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是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信念支柱。做好对青年一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转型带来了诸多矛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当今中国社会既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种矛盾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爆发,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少数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冲突的孵化器,在引发普通民众心理失衡,质疑司法公正,改革公平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此外,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明显的多元趋势,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等消极现象有所抬头,这些思想渗入校园也部分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感召力。 另外,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和“分化”战略,也在干扰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普世文化”,标榜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与“优越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打压我国的意识形态愈加呈现反弹和激化走势,他们不断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传输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 此外,某些学校以学生反感为由,通过各种途径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不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来自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缺乏深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缺乏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产生怀疑,从而不敢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一些意识形态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照本宣科,面对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难以做出有针对性的令人信服的回答,存在着教育实效性差的问题。而另一些教师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作是一种纯业务性的工作,对课程肩负的使命没有深刻的认识,教学中一味迎合学生,追求所谓的生动有趣,而不懂得当代大学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认识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更需要一个选择和鉴别信息的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思想基础。当代大学生总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但拒绝简单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方法亟待改进。 国际国内、高校内外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思想活跃但缺乏判断能力且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迷茫甚至误解,动摇大学生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如果任由态势发展,势必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并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视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 所谓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属于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识,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和推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民主权利屡遭破坏、公平正义难以伸张、社会道德每况日下、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等重大社会问题。 高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抗西方虚假意识形态渗透的前沿阵地。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积极应对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的变化,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和困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是我国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一项既现实又紧迫的重大任务。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一些国家通过文化等的渗入,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妄图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和平演变

中国的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把高校视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抵制西方的各种文化侵入。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大学生,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程度。为此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这方面的课程,在本科阶段就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两门课程,意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国家教育部也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积极开展工作。但现实中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以农大为例校内的大学生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所以对这门课的学习不认真,态度消极怠慢,上课听歌、玩手机等现象在课堂上已经是一种常态。虽然老师在课堂积极的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的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多维机制构建研究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多维机制构建研究 作者:胡小芳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03期 摘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是建构和维系民族和国家精神生活秩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关卡。融媒体时代,高校面临着西方强势话语冲击、话语供给意识萎靡、主体话语表达业余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现实困境,在分析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薄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话语生产机制、巩固话语发展机制、提升话语表达机制,实现和提升高校主流意识话语认同。 关键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话语生产 一、问题的提出 意识形态虽然不能够触摸,但却渗透于生活的各处,通过符号载体,即意识形态话语来表现它。意识形态话语是用相对体系化的表述将思想、价值观表达出来的言语工具。[ ]是一整套客观世界的观念、价值判断,具有强烈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功能。 探究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困境与多维机制构建有重大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意义。构建话语认同是提升话语权的关键,话语认同承载着话语权的价值取向与政治功能,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实现的重要保证。话语认同强调话语客体对话语内容的评价,逐层递进依次表现为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是话语权实现其效力的重要表现和根本目的。大学生作为话语客体,正值情感培育、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易被错误思想诱导利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能够为其培育和塑造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国家精神生活秩序的稳步建设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二、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困境与归因分析 在话语认同形成的过程中,主、客体、内容、环境等多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运动,始终贯穿着复杂多样的矛盾。当前,高校面临着外部冲击、自身供给乏力、话语主体表达等多重话语认同困境,弱化了话语认同的效力和精准度。 (一)西方强势话语冲击,弱化话语权威认同 西方强势话语冲击,弱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实现和维护话语权威认同是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面临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多元并存的现象,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最新)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篇一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红星小学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近些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考察国家教育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根据现有的发展状态,分析利弊条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该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调查方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调查地点: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红星小学 调查时间:2014年7月25日——2014年8月1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92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通用范本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doc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 告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才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就更不感兴趣。这种恶性循环,是相当可怕的。 二、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离婚率快速增长,导致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分子。一个残缺的家庭很难造就一个孩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怪异不合群,自卑自闭,有些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所以,他们将心里的需要寄于网络,寄于虚拟世界,迷恋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逃学,甚至小偷小摸。我带的那个班里,就有一名出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能惋惜与无奈。他们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对这些孩子指责甚至放弃。 三、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排名制度,但在很多教师心中自有一本帐。而这个帐本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他们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棍棒相加。这样的“因材施教”将学生不可挽回地推向了两极。所谓的好学生得到宠爱,更加奋蹄;所谓的差学生受到伤害,愈加自弃。这样的育人方法,难道不值得反省吗?! 四、我国的中小学都存在编班人数过多的现象。有时一个班能达到六七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班级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教室里,难免互相影响,听课质量不能保证;对教师而言,一个人要把精力分散在几十个人身上是不现实的,势必有偏有倚,对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实行小班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中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调查报告之教育现状 教育问题历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育事业是历朝历代兴国安邦的大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中学调查报告中提到的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是构成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作为个体,它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的培养;而作为整体,它则承担着一代代国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的塑造。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了解中学教育的现状,外在假期间通过走访和查阅资料,对##市的中学教育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后写下这篇中学调查报告范文,发现本市的中学教育在建国后历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既有显著的成就,又有存在的问题。现就中学调查报告范文的中学教育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之中学教育投资规模扩大,布局趋向合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市的中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中指出政府逐年加大对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投资力度,2004年全市为发展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财政支出为11106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用来发展中学教育的。在学校的兴建方面,建国后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到2004年止,全市已建成普通中学270多所,其中完全中学27所,高级中学7所,初级中学220多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1所。基本上满足了本市人民接受中学教育的需求。 中学教育布局也日趋合理。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学校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中想要采取的措施说明,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到目前,全市12个县区出吴堡外,都有一定数量的普通中学,各个人口众多的乡镇大都建有初级中学,在交通枢纽和经济活跃的乡镇还建有完全中学,而每个县城都有完全中学1到4所。榆阳区,横山,府谷,神木还建有高级中学5所。从而使学校的布局和城乡人口分布相适应。 二、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之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拉大 中学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在中学调查报告范文的调查中随处可见。首先从国家财政支出的分配上,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本市2005年财政收入计划增长30.7%,总支出增长36.6%,而文教卫生广电支出的增长额只有29.7%,其中用于教育经费的饮很少。其次在各部门之间,那些如政府,电力,交通等有资源支配权利的部门,在办公室和职工住房、待遇、福利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学校。 中学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还表现在城乡差距上。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则非常有限。城里中学有漂亮的教学大楼,花园式的休闲校园,完善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设备。富裕的学校校长出门还有高档的公车。而在农村中学,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片荒田,实验室的门上结满了蜘蛛网,室内的器材更是十分陈旧。如此的环境,乡村中学的学生怎能得到良好的前面教育。这种城乡差距严重阻碍了中学教育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社会的巨大变革,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了较大影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契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主动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科学应对并在这场变革中把握主导地位,树立起大数据的思想观念,同时深入挖掘大数据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标签:大数据;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维护 随着人类社会“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手机、PC等数据承载方式的推广,大规模的几何式的“数据大爆发”趋势日渐显著,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类思考世界的方式。高校历来是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渗透的重要领域,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掌握着先进的传播载体,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在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上借助“大数据”进行“移动化”渗透的主要群体。因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迎合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在各种社会思潮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平台上,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有效利用“大数据”维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及其特征 大数据(Big Data)最早产生于IT领域,人们用它来形容网络信息高速膨胀时代不断产生的数据集,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对大数据的定义是:“大数据是指那些规模大到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已经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1〕通常我们用体量大(V olume)、多样性、(Variety)、价值性(Value)、速度快(Velocity)来概括大数据的基本特征。简言之,大数据是借助计算机等存储设备对数据进行存储、挖掘、分析、预测的数据集合。其实,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数据集合之容量大,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集合的整合、分析和交换发现新的效用,带来新的价值,走向“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归结起来,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凸显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海量数据成为常态。有统计显示,每天数以亿计的网络信息产生,被分享、被接收。群消息堆积,朋友圈刷屏产生“信息超载”,形成了民众娱乐化、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例如:百度公司目前数据总量接近1000PB,存储网页数量接近1万亿页,每天大约要处理60亿次搜索请求,几十PB数据。〔2〕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群体,刷微博,微信、QQ、浏览新闻,以及每天使用的网络浏览记录,都不断产生由文字、照片、音频、视频、对话、邮件等构成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为大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与互动的空间,客观地反映了展现了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动态。 二是快速传播得以实现。大数据的产生速度之快与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快

2019年教育现状调研报告4篇

2019年教育现状调研报告4篇 “”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构建和谐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全面推进“校本革命”行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取得了新的突破,迈上新的发展阶段。“”期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3721所、在校生173.2万人、教职工10.77万人。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幼儿园达1034所,在园幼儿21.36万人,幼儿入园率达到90%。义务教育迈入了优质均衡新台阶,深入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暨标准化学校建设攻坚战,探索实施了“盟、并、增、切、扶、强、训、改、投”等“九方略”,积极打造无择校的城市义务教育、标准化的农村义务教育和特色化的区域义务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教育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市共2134所小学和381所初中学校,在校生分别达到了79.2万人和32.37万人,初中三年巩固率94.48%,小学六年巩固率99.47%。初中辍学率2.85%,小学辍学率1.18%。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深入实施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攻坚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02%,普通高中学校达72所,在校生16.69万人,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达24所,在

校生10.3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达75所,在校生16.7万人,其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8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所。特殊教育基本普及,有特教学校20所,在校生1813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了93.52%。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共有高等教育院校5所,在校生6.71万人。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小学教师专科率、初中教师本科率、高中教师达标率分别从年的62.49%、36.72%、83.31%提高到77.94%、59.7%、95.12%,市级骨干教师增加了423人,省级骨干教师增加了276人,市特级教师从22人增加到139人,省特级教师从16人增加到106人。素质教育得以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31894人,比年增加了7794人。 “”,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xx”,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 1、教育投入不足。年,我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连续多年处于全省下游位次。 2、发展水平不高。全市教育发展水平虽然整体攀升,但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问题依然存在;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高、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在规模上得到了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周鑫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

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完整)高校意识形态

应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高校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当前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太多问题,甚至很突出、很尖锐,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这些年一些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还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挑战随时都在面对。有些是来自社会的挑战,有些是来自校内的挑战,在政治信仰方面有些情况并不乐观。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我们高校责任和任务很重。 要进一步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意识形态关系方向、道路、思想、制度。在和平环 境,作为执政者,反腐放松会铸成大错,意识形态失管同样会铸成大错。前苏联就是惨痛教 训。回顾分析苏联解体,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混乱,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全面否定,最后 政权垮台。我们抓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看到意识形态在方向、道路、思想、制度上的影响, 切实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上来。要在深化认识中,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 领导。这应表现在领导责任的落实上。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要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把 主要责任担起来。二级学院的党政主要领导也要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责任。明年高校 书记校长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要增加意识形态工作内容,就是要让书记们讲一讲意识形态你 抓得怎么样。这是党建一个很需要加强的方面。应表现在工作部署上。在工作部署上,我们 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同时要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自身意识形态存在问 题的措施。工作仅是贯彻上级精神是不够的,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情况,也应有 不同的工作办法。还应该表现在对重点人、重点事的处置上。我们要求,在处理重点人、重 点事上,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靠前指挥,积极参与,亮明态度,提出办法。 要着力做好教师工作,尤其是教师的思想工作。在高校,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关键看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从某种 程度上讲,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学生越年轻,老师的影响越大。而在这方面,我 们有些专业、有些课堂,情况不容乐观。我们有些教师自身思想信仰问题没解决,自身思想 信仰有偏差。 抓高校意识形态,重点应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一方 面要研究加强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的老师讲,现在领导会很多,一般教师会很少, 基本上上完课就走人,在学校接触到的来自正面的教育太少。即使是很少的集中,也是讲业 务比较多,很少讲思想政治。这种状况应该改变。高校应研究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 培养,让他们从学校多了解一些中央、省里的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特别是有关思想政治的 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合于日常的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现在不少 老师,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不了解。讲课中,除了从网络上,从一些刊物书籍当中搜索一 些例子,社会情况到底怎么样真的很不了解。要增加老师的社会实践。不仅是思政课老师,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探讨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探讨 蔡 嘉 【摘 要】本文主要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进行了探讨。文章在分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的基础上,分别从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等层面出发,探讨并提出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对策。 【期刊名称】《新一代:理论版》 【年(卷),期】2019(000)013 【总页数】1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引言 大学生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该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情况将会对国家的安危以及民族的未来查杀能够重要的影响。在现如今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均在发生着较大程度的变化。不仅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更加的泡沫化、快餐化和碎片化,而且社会变得日益多元和开放,这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带来很多挑战。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 (一)多种社会思潮激荡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和社会转型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开展全方位的侵蚀,导致了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社会思潮彼此激荡的现象,这些社会思潮利用网站、论坛、邮箱等新型媒体,与我们抢占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宣扬所谓的人权、自由,混淆视听,迷惑大学生,使那些缺乏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产生迷茫与困惑。并且这些社会思潮往往采用网络、电影、广播等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手段,同时对社会上一些较为流行、关注较高的话题进行错误地解读评论,这些直接影响了各个高校对大学生所开展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效果。 (二)难以控制的网络舆论对教育话语空间进行挤压 现今一旦较为敏感的社会现象发生,或者是群体性事件出现后,迅速在网络空间进行发酵。经常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帖子,便会在网络上引发广大网友的不理智响应和传播,并且在传播的时候,这些现象或者事件经常被歪曲、夸大和扭曲,出现网络围观的“广场效应”,导致网络舆论的难以控制。加上我国主管意识形态的机构在应对网络舆论突发事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自我独立意识,还容易盲从,往往根据直观感受与个人好恶来对社会现象以及

教育情况调查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编号:FS-DY-82922 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我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促进我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针对我区民办教育近几年在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两年前我们曾与区教委一起联合对我区民办教育办学情况进行过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一个内容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提出了若干可操作性的参考建议,引起了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今年,我们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再次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我区民办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这次调查工作,调查结束后,区人大主任会议还专题听取了区教育局关于民办教育情况的汇报。下面我将此次对我区民办教育调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民办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区民办教育从1986年起到现在已经有16 年,走过了

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全面的道路。现已从原来单一的培训类学校发展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培训到学历教育,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门类和层次齐全的民办教育格局,广泛吸纳了各方资源,弥补了政府办学的不足,满足了社会各种层次对教育的不同需求,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我区民办教育,特别是普通基础教育,在全市、全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原国家教委和省、市有关领导都曾到我区民办学校进行过考察,我区光华学校已进入省民办学校的先进行列。 我区现有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开办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58所。其中学龄前教育机构5所,寄宿制中小学6所,简易中小学14所,职业中等学校3所,培训类学校27所,高教助学类学校3所。全区民办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5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达1000亩,校舍面积近26万平方米,其中办学者自建校舍15万平方米。各级各类学校资产约2。6亿元,其中国有资产93。5万元,创办者投入600万元,办学积累近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目前还有未被批准擅自开设的简易中小学34所,在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