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7.做一个指南针课后练习第四十七篇

最新精选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7.做一个指南针课后练习第四十七篇
最新精选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7.做一个指南针课后练习第四十七篇

最新精选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7.做一个指南针课后练习第四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钢针变成磁针以后,要确定它的哪一端是南极,可以( )

A、用指南针来检测

B、用回形针来试

C、用铁钉来试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们可以用来检验摩擦了的钢针是否已经变成了磁铁的方法是( )。

A、用钢针去与磁铁互相接触,观察他们的相互作用

B、用钢针去吸引大头针,观察钢针是否能吸引大头针

C、将钢针悬挂,观察钢针时候能旋转指引方向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铁的( )原理制造的。

A、异性相吸

B、同性相斥

C、多个磁铁吸合磁力会增大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自制指南针时,经常用磁铁的磁极去摩擦钢针的方法,那么我们要用磁铁怎样去摩擦钢针?( )

A、沿一个方向摩擦

B、来回摩擦

C、上下摩擦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检验钢针是否变成磁针,可以用磁针吸几枚大头针。(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磁化的钢针虽然有磁力,但没有南北两个磁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使钢针磁化的方法是用磁铁在钢针上来回重复摩擦。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被磁铁吸引过的塑料针也可以吸住轻小的大头针。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用磁铁的S极摩擦钢针,制得的磁针只有S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钢针经过磁铁的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判断题】

判断自制指南针的南北极时,我们可以用悬挂的方法去辨别它的南北极。(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宇航员登上月球,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如图所示,与磁铁摩擦后的钢针能将大头针吸引起来,这种现象说明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在制作小磁针时,我们用磁铁的______在钢针上______摩擦,重复做20次~30次,可以把钢针变成磁铁。

【答案】:

【解析】:

第15题【实验探究题】

如图所示是一个标明了南、北极的指南针和一个刚做好的小磁针,请你想一想如何快速判断小磁针的南北极?

【答案】:

【解析】:

小学科学磁铁教案

小学科学磁铁教案 【篇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三下:磁铁的两极教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 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磁铁磁力大小存在差异。 2. 磁铁 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3. 两个磁极接近,有 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对现象作出推理解释。 2.做实验 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 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 相互的。 【教学准备】 为4人小组准备: 条形磁铁2块、环形磁铁2块、磁力大小探究学 具2套。授课过程: 课前准备:小组编号,组员abcd编号一、故事引入2‘ 著名的秦始皇因为多次遭受刺杀,于是命工匠在皇宫里制造了磁石门。说说这是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二、活动探索收获新知12‘ 1.图片(1) 问题:磁铁附近的小铁珠会怎样? (被磁铁吸引------在磁力范围内,或不被吸引----------超出磁力范围) 2.出示图片(2) a b 如果b被吸引, a没有被吸引,说明什么? (b磁铁磁力大于a磁铁,我们不能根据磁铁的体积大小判断磁铁 磁力的大小) 3.出示图片(3)

a b 问题:如果b被吸引,a没有被吸引,这能说明什么?(有可能a <b,a>b,a=b),因为小铁珠的大小不同,无法判断磁力大小。(小铁珠的质量、铁的纯度都会影响磁力大小的判断。) 4.出示图 片(4) a b c 问题:假如a.b.c三个小铁珠都被吸引了,说明什么? (如果学生回答a磁力最小,b磁力最大,追问:一定是这样吗? 三个小铁珠都是从远端接近到图中这个 点上开始被吸引才可以确定a磁力最小,b磁力最大。)4.任务一:使用磁力大小比较学具,比较两块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10‘ (教师 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学具的使用) 提示:1.要缓慢匀速地推动小铁珠靠近磁铁,要记录被吸引时小铁 珠靠近磁铁一端的读数。 2.a同学操作、b同学记录数据、c.d两位 同学做观察员。实验开始前先进行预测。问:为什么每块磁铁要测 量三次?(减少误差)任务单一: 请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结论:不同的磁铁,磁力大小不同 5.任务二:探究磁铁两极的磁力,我们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磁 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那么同一块磁铁的不同位置是否磁力大小 会不同呢?应该要怎样来进行测量?10‘ 任务单二: 请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板书: 结论:同一块磁铁上,不同位置的磁力是不同的,这种条形磁铁磁 力最强的部分在两端。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 磁极。 三、研究两极发现特征5‘ 1. 我们通过探究,已经发现磁铁的两极 磁力较强。你还在哪里听到过“两极”这个说法呢? (地球两极、电池两极) 2. 玩一玩两块条形磁铁,把一块磁铁放在转盘上让磁铁的两极接近,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让 转盘转起来吗?玩好了要记得记录现象。 3. )或相互排斥( 四、探究拓展巩固新知1‘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磁铁磁性有大小,磁铁上磁力 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极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李田楼镇中心小学崔永刚 [教材]:教育科学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第7课《做一个指南针》[教材分析] 《做一个指南针》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学情分析] 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也了解一些,但是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也加深了一些了解。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在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关键。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设计理念]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为: 1、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对以后科学的学习尤为重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2、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3、动手操作的能力。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课动手操作性强,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过程与方法: (1)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2)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3)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摩擦的方法做一根磁针。 2、难点:用指南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钢针、磁铁、订书针、指南针、泡沫、水槽、水、记录表。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自制指南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自制指南针》教学设计 6.自制指南针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常见的力。 了解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

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6.5.1 磁铁能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教材分析】 《自制指南针》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属于“设计与技术”类型。本课双线续接,先实践,后拓展视野。其中,主体活动按照仿制的一般过程(工程实践)展开:认识——仿制的基础;自制——仿制的行动;测试——仿制的效果检验。然后,阅读资料——拓展视野。 本课教材注重把科学原理渗透在制作的过程中,如磁铁指南北的性质、技术手段的应用如磁化铁质物品成小磁针、数学知识的融入如磁化钢针时摩擦次数的要求等。本课侧重设计和技术的应用,要求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目标运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及原理来进行设计与制作,让学生经历选择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指南针的过程,初步学会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方位,知道东、西、南、北。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略知一些,但是没有具体地接触过指南针。本课在前两课学习了《磁铁的吸力》和《磁铁的两极》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制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设计制作类课型。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玩磁铁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玩磁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7课玩磁铁 【教材分析】 不难发现,新教材这五个单元知识体系是一步步递增的,串联的,第三单元的导向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科学课的认知范畴之后,进一步体验了第二单元的《我怎么知道》》利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的实践活动,很自然的过渡到第三单元《玩中学》有具体定位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始,玩磁铁一课的设计就是学生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生活体验和前概念上升到科学探究的一个层面,从而潜移默化的将科学探究无痕迹的进行过渡和体验,可以说,玩磁铁一课是小学生真正意义上进行科学探究的引路课。旨在突出在玩中学营造出的探究方法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完成后面继续的探究过程,玩彩泥、玩小车、分类等科学探究的体验和实践,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可以说是初步实践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玩中发现科学探究无非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将来更深入的探究打下基础。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认识多种磁铁;活动二:玩磁铁,找发现;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导向目标和达成度,和学生学习目标是吻合的,是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前提来设计的,符合课标的目标和要求。

【实验材料】 磁铁 回形针 硬币 铁制品 PPT 图片、其它材料制品 视频 【探究学习】 一.导入部分:认识多种多样的磁铁 谈话导入: 观察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学生观察:磁铁 这些都是磁铁,可是他们的样子形状却不相同,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有区别的,观PPT 图片,展示生活中不同磁铁的作用(建议:可以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磁铁的运用,也可以放到后面的拓展延伸里)今天我们就来玩磁铁。

《做一个指南针》教案3

《做一个指南针》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5课。教科书从指南针的历史入手,通过插图让学生了解水浮式指南针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重要意义,由此引发学生制作指南针的兴趣。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及用途,通过认识古代水浮法指南针的结构来聚焦本课的主要任务——做一个水浮式指南针。第二部分——探索,学生使用钢针、菱形吹塑纸、条形磁铁、水盆、指南针几种物体来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制作步骤为:(1)准备材料;(2)制作磁针;(3)安装磁针;(4)校检磁针;(5)标注磁极。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指南针,这既可以是课堂上的一次头脑风暴,也可以是一次课后的实践活动。 本课的主线是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但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并能对制作过程或测试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的能力。 【学生分析】 在上节课,学生已经知道磁铁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并认识和使用了指南针。他们会发现,条形磁铁指示南北的实验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简易的指南针,具有和指南针相似的构造。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及对航海上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想法。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他们而言,水浮式指南针的制作相对容易一些,但因为制作过程用到了钢针,所以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再用其他的方法制作一个指南针,这就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或磁针)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磁铁来磁化钢针,以制成磁针。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示意图对磁针和漂浮物之间的组装方法进行初步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磁铁的教学

三年级科学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惊醒探究的。本课设计了3个探究后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后动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磁铁能吸住铁制成的物体来辨别一些物体是不是铁制成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教学准备】 1、教师用的材料:演示材料、自制课件。 2、为小组准备的第一份材料: 8块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3、为小组准备的第二份材料:8块磁铁和7种类型的硬币。 【教学策略】 通过魔术、猜测、实验、讨论、合作等方法让学生感知磁铁的性质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设计过程中,着力体现科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探究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要求──“启蒙性”、“探求性”、“应用性”。 【教学流程设计】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做一个指南针》教案

《做一个指南针》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 使学生知道铁制的物体可以被磁化; b) 使学生知道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c) 学会制作指南针。 2、过程与方法: a)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b) 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c) 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b)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教学难点: 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强力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子、小水槽、指南针。 学生自行备一些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南针一课,很多学生都想自己亲自制作指南针,这节课就满足你们! 2、仔细观察,指南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你要制作一个指南针,一般需要哪些材料? 3、学生自由谈。 二、设计制作磁针 1、谈话:要制作一个指南针,首先需要什么材料?(磁铁),如何得到一个磁铁呢?

2、讲解磁化现象,演示磁化的方法。 3、学生磁化钢针。 4、怎样知道这根磁针的南极和北极呢? 5、学生自由谈。 6、学生实验。 7、汇报实验现象。 三、制作磁针: 1、提问:你想怎样制作指南针? 2、学生讨论交流,并作记录。 3、提问:怎样指导我们的指南针是否准确呢?(教师引导: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试一次能表明制作成功吗?我们需要反复的实验,才能提高准确性。) 4、用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 5、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 6、全班的指南针评比。 7、修改完善指南针。 四、拓展延伸: 大家一定想尝试一次当发明家的感觉,课下你们继续设计制作的指南针,下节课咱们比一比看谁的指南针实用、漂亮。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7 认识磁铁》 人教版

认识磁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 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 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如:金属?铁?······) 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 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 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 3、交流汇报。 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 (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5、辨认铁制品。 (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

最新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有趣的磁铁》 (2)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有趣的磁铁》(2)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有趣的磁铁》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探究磁铁有两极,磁铁指示南北方向,两极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的性质,以及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2、机能目标:能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探究工作;学会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究并了解磁铁的性质。 教学准备: 磁铁学具盒(6套),铁架(6个),水槽4个(装水),直别针(不定)。 教学过程: 谈话: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探究实验,要想实验成功,就必须要认真听好老师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要求,交流实验时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相信你的表现会更出色。从现在开始,我们比一比哪个同学最爱动脑、动手,成为本节课的科学小博士。相信自己你能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演示:一根铁钉掉入装满水的水槽中,手不能伸入水中,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取出来?用磁铁演示。

磁铁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物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有趣的磁铁》。 二、探究过程 我们的观察: 同学们都带来了许多磁铁,各小组的同学认真观察比较手中的磁铁都有什么形状?比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 1、分组观察。 2、全班汇报 3、小结: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形状有很多,如环形磁铁、圆形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 我们的发现: 1、师: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利用磁铁来玩几个游戏好,在玩磁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相信同学们合作研究一定非常棒,下面开始我们的第一个游戏。 2、磁铁游戏 (1)课件出示“给磁铁找朋友”游戏要求:用磁铁吸引各组准备的材料,看看什么能被磁铁吸住?什么不能被磁铁吸住? 四人一小组,分组实验,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 师:除了这些物体,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住?想一想什么样的物体才能被磁铁吸住?(含铁的合金或铁制成的物品)小结:磁铁能吸铁,我们把磁铁的这种本领叫磁性。 (2)“比本领”游戏:

教科版科学二下第一单元第5课《做一个指南针》练习题D卷

教科版科学二下第一单元第5课《做一个指南针》练习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2题;共2分) 1. (1分)________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九百多年前,我国海船已使用________导航。 2. (1分)自作磁针时,先用磁铁的磁极位置沿________方向摩擦钢针,多摩擦几次,再测试一下钢针是否具有________。 二、判断 (共5题;共10分) 3. (2分)钢针经过磁铁沿同一方向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4. (2分)将安装好的磁针3次轻轻放入水盘中间,使磁针慢慢转动,我们发现静止后磁针针尖和针尾的指向每次都不一样。() 5. (2分)指南针发源于中国。() 6. (2分)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来回摩擦数次,就能够使原本没有磁性的钢针带有磁性。() 7. (2分)从古至今,指南针在形状及准确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三、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8. (2分)小军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他赶紧将一个小磁针拿出来,静止后,S极所指的方向为______。 A . 东

B . 西 C . 南 D . 北 9. (2分)将下列物体与指南针放在一起,不会影响指南针正确指示方向的是_____。 A . 铁钉 B . 蹄形磁铁 C . 塑料尺 10. (2分)我们在制作水浮式指南针时,选取的材料有____。 A . 钢针、吹塑纸、条形磁铁 B . 指南针、吹塑纸、条形磁铁、盛水盘 C . 钢针、吹塑纸、条形磁铁、盛水盘、指南针 11. (2分)下列是水浮式指南针的是_____。 A . B . C . 12. (2分)我们可以用来检验摩擦了的钢针是否已经变成了磁铁的方法是_____。 A . 用钢针去与磁铁互相接触,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 B . 将钢针悬挂,观察钢针时候能旋转指引方向 C . 用钢针去吸引大头针,观察钢针是否能吸引大头针 13. (2分)我们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那么我们要用磁铁的______部位去摩擦钢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指南针同步练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指南针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7分) 1. (3分)填出下列物体的名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2分)900多年前,人们知道了使________、________变成磁铁的方法,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3. (2分)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利用天然磁石制造出能够指示方向的仪器叫________。后来,人们把磁针和方位盘结合在一起,制造了叫做________的定方向的仪器,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二、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4. (2分)现代的指南针由()构成。 ①磁针②支架③方位盘④盒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5. (2分)使用指南针观察方向的时候,我们应注意()对指南针的影响。 A . 磁性物质 B . 太阳 C . 大风 6. (2分)很早以前人们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矿石,我们把这种矿石叫做()。 A . 磁铁 B . 磁矿 C . 磁石 7. (2分)下列各种物体中都用到了磁铁或磁性材料,其中能够用来指示方向的是()。 A . 硬盘 B . 喇叭 C . 司南

D . 磁悬浮列车 8. (2分)水浮式指南针由灯草、磁针和容器组成,其中灯草的作用是()。 A . 指示南北 B . 让磁针浮于水面自由转动 C . 固定磁针 9. (2分)司南的勺柄指示的是地球的()。 A . 东方 B . 南方 C . 北方 D . 西方 10. (2分)人们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一种用于在航海时能定方向的仪器,这种仪器叫做()。 A . 指南鱼 B . 水浮式指南针 C . 司南 D . 罗盘 三、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11. (2分)指南针最主要由磁针和方位盘组成。 12. (2分)罗盘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13. (2分)使用指南针时,应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第六课指南针

课题六指南针 年级:三年级下册学科:科学主备:刘莹莹 学习目标:1.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2.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重点: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学习难点: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学习准备:指南针。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我先学) 1.大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 2.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师生合作(我会学) 1. 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 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 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 方向啊?(指南针) 2. 在生活中指南针到底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它又是如何使用的呢? 3. 观察教学用的指南针。 (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主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盒子组成。) (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 (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4. 我们一起了解了指南针的历史,此时此刻大家最想说些什么?

5. 我们用指南针还能做什么? 6. 一块铁,一块磁铁,有本事测出来吗?想一想怎么来判断?怎样区别判断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口袋里的是铁还是磁铁? 三、知识运用(我会用) (一)精彩补白 1.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用一种有磁性的石头做成了一种仪器叫做______. 2.900多年前,人们用磁铁制作出了灵巧的________和水浮式____________. 3.常见的指南针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指南针是用来________的仪器。 5.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时,首先_________指南针盒,使___________相一致。 这时,_________标明的东、南、西、北,便是实际的东、南、西、北方向了。(二)明辨是非 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指南针有各种各样的样式,但它们的构造原理基本相同。() 3.指南针对航空和航海事业有很大帮助。() 4.用悬吊的方法制作指南针时,用的线一定细。() 5.指南针指南的一端是磁铁的N极。() 6.利用指南针能找到铁矿在哪里。() 7.把磁铁放在桌上就能指向南方。() 8.用支撑法,把小磁针放在能旋转的支架上,也能做磁铁指示南北的实验。()(三)对答如流 1.指南针应用在哪些方面? 2.什么是司南?

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7课 玩磁铁教案1 青岛版六三制

第三单元玩中学:7.玩磁铁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 2、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3、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能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关注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寻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知道与磁铁有关的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 教学难点: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磁铁、曲别针、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多种多样的磁铁。 1、学生分组观察多种磁铁,认识磁铁的形状。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一说磁铁有哪些形状。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说一说磁铁的名称。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做出评价。 二、玩一玩,有什么发现?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磁铁,用磁铁去吸引带来的小物品。 2、同组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玩磁铁的发现。 3、学生交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不能吸引哪些物品,得出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结论。 4、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交流做出评价。 三、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引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磁铁隔着一本书吸引曲别针。 2、学生用磁铁隔着多本书吸引曲别针。 3、学生用磁铁隔着一段距离吸引曲别针,并逐步靠近曲别针,观察现象。 4、学生用磁铁隔着其他物体吸引曲别针。 5、学生交流用磁铁隔着物体吸引曲别针活动中的发现。 6、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发现、交流作出评价。 四、找一找,磁铁还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 1、学生用磁铁吸引教师内的物品,并做好简单的记录。 2、学生交流用磁铁吸引物品时的发现,知道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 3、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和交流作出评价。 4、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究活动,在家中找一找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五、观察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调查研究生活中哪里还用到了磁铁,利用磁铁做了什么,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简单的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要注意爱护物品,不要造成破坏,同时要注意安全。学生如果无法自己完成任务,可以请求家中帮助。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李田楼镇中心小学崔永刚 [教材]:教育科学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第7课《做一个指南针》 [教材分析] 《做一个指南针》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学情分析] 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也了解一些,但是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也加深了一些了解。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在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关键。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设计理念]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为: 1、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对以后科学的学习尤为重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2、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3、动手操作的能力。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课动手操作性强,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过程与方法: (1)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2)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3)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摩擦的方法做一根磁针。 2、难点:用指南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做一个指南针》 教案5

《做一个指南针》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5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磁铁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学生已经知道磁铁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并认识了指南针。他们会发现,条形磁铁指示南北的实验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简易的指南针。这种发现会激发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愿望。 本课安排了制作指南针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与创造意识,并在制作过程中认识磁化现象。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水浮式指南针的制作相对较为容易一点,其制作过程包括制作磁针、安装磁针、标注方向等。制作完成后,需要检测指南针的效果,并针对制作过程或测试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与科学一年级全册以及二上的难度相比较,这次活动体现了较高难度,既要求学生能有充分的想象力,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调整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变成磁针。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磁铁来磁化钢针,以制成磁针。 2.能利用示意图的方式对磁铁和漂浮物之间的组装方法进行初步设计。 3. 能借助指南针确定并标注磁针的南北极。 4. 能针对制作过程或检测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参与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活动。 2.在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及其效果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耐心、细致的科学态度。 3.能多角度地提出指南针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或提出改进意见。 4.在研讨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

2020小学科学磁铁说课稿最新范文

2020小学科学磁铁说课稿最新范文 a(“title”); 教师要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科学磁铁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科学磁铁说课稿范文一:《我们知道的磁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乐于表达和交流。 3、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 【教学难点】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宝刀传说。(课件图片出示)古代的侠客不光武功高强,而且常常有好的兵器。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从青铜兵器到铁制兵器,越来越结实,但是也有了一类特殊的兵器。就一把普通式样的刀,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却说是“宝刀”。原来,其他的兵器不敢轻易靠上它,一靠上它兵器就会被它吸住,力气小的人往往会让兵器脱手。撒暗器的也不管用,那些铁制的暗器还没伤到人,只要用宝刀在面前挥舞几圈,暗器就被它全部吸住了。难怪被侠客们称为“宝刀”!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听完了宝刀的传说,我想小朋友们的心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吧?呵呵!不着急,再看看老师的遥控小车吧! 3、演示遥控小车:把一块磁铁用纸包上放在塑料小车上,把一根条形磁铁包装成指挥棒状,手拿“指挥棒”靠近小车,吸引或排斥着小车前进和倒退。小车怎么会听我的指挥? 4、怪事还真多,你能猜猜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猜测、交流、讨论。 二、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1、在我们周围,很多物体上也都使用了磁铁。我们知道磁铁的哪些事情,是怎么知道的? 2、请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纸(我们知道的磁铁)上画出或者写出对磁铁的了解吧!再想想怎样把小组知道的有关磁铁的事情介绍给全班小朋友。一会儿我们开个小小交流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多,介绍的好。 3、小小交流会:我们知道的磁铁。 (1)、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以“磁铁”为中心用网状图形式记录在黑板上。 (2)、评比得出表现组。 三、利用网状图,整理磁铁知识: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做一个指南针 教科版

5.做一个指南针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徐侠侠 【教材简析】 人类对磁铁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利用它制造了指示方向的仪器,特别是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对促进古代世界贸易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我国传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过第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磁铁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并认识和使用了指南针。他们会发现,条形磁铁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并认识和使用了指南针。他们会发现,条形磁铁指示南北的实验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简易的指南针。 本课安排了制作指南针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的实践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在制作过程中认识磁化现象。教材之所以选择制作水浮式指南针,是因为它的制作相对容易一些,同时水浮式指南针也是指南针在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改进。制作完成后,需要检测指南针的效果,并对制作过程或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 聚焦板块主要是介绍了指南针的历史,广义上的指南针是指一切能利用磁铁来指示方向的仪器。2000多年前,我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型,放在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这就是“司南”。到了900多年前,人们知道了让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方法,制作出了灵巧的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利用指南针导航,解决了航海中的很多难题。教科书中的水浮式指南针复原模型,简单介绍一下,并且引出这节课的探究活动。 探索板块主要是1个活动,共分为5个步骤。第1步:准备实验材料,包括钢针、吹塑纸、条形磁铁、指南针、盛水盘。吹塑纸可以被其他能够漂浮起来的物体代替,盛水盘能够被小水槽、培养皿等物品代替。第2步:制作磁针,用钢针与磁铁进行摩擦。第3步:安装磁针,将漂浮物和磁针固定在一起。第4步:磁针来指示方向,和现代的盒状指南针进行比较。第5步:标注磁极,要重复测 试。

一年级科学上册《玩磁铁》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上册《玩磁铁》教学设计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科学知识目标: 6.5.1-1列举生活中常用的不同外形的磁铁。 6.5.1-2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2.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 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学生借助有结构的材料(有铁制物体,也有非铁制的物体),对 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出猜想,通过实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质疑,激 发对“磁铁能吸引什么金属”的探究兴趣,并利用学习单进行记录, 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发现磁铁能吸引铁和镍的基本性质。 三、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玩磁铁是非常感兴趣的,也都玩过磁铁,他们对磁性的 认识,也是从玩磁铁开始的。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碰到许多有

趣的现象:磁铁对物体的吸引是有选择性的;磁铁有神奇的力量,有 时能吸引,有时会推开……这些来自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感性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缺乏确切的证据,不是科学的观察和实验。如:学生对“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有一 定前概念认识,但是他们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是模 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有的学生可能知道 磁铁能吸铁而不能吸引铜、铝等金属就认为磁铁只能吸引铁制物品。 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探究活动,把学生已有的对于磁铁零碎的、不完整 的认识进行重构,建立科学的概念。 三、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的磁铁。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知道磁铁能吸 引铁和镍。 四、教学准备: 磁铁、曲别针、夹子、钉子、螺丝、铁片、镍条、铝片、铜片、锡、平板电脑 五、学习过程: 游戏导入 活动:磁力球游戏。 1、师生交流,揭示课题。

二年级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案

做一个指南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过程与方法: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教学难点】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刀、水槽、盒式指南针、环形针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指南针的用途很广,是人类的朋友。你想自己拥有一个指南针吗?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一个指南针? 2.你想自己来做一个指南针吗?(揭题:做一个指南针) 3.指南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一枚小磁针、支架、方位盘) 设计思路:明确学习任务;复习指南针的构造,为学生制作指南针作好铺垫。(二)学做磁针 1.要做一个指南针,你认为我们需要的最重要的材料是什么?为什么? 2.出示小钢针,你认钢针可以用来代替磁针吗?为什么? 3.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钢针变成磁针吗?教师演示: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 4.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钢针是否变成了磁针?检测钢针是否带上了磁性。 5.想不想亲自做一枚小磁针?课件出示操作要求,学生分组制作磁针。 6.你们的钢针变成磁针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7.磁铁都有南北极,那么我们做的小磁针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 8.用指南针辨别磁针的南北极,并在记录纸上作好记录。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运用“磁铁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能吸铁质物体”、“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已有的科学概念来解决“为什么需要磁针”、“怎样判断钢针是否变成磁针”、“怎样辨别磁针的南北极”等实际问题。钢针 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是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新的科学概念,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安装磁针 1.有了小磁针,要让它能指示南北方向,接下去我们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磁针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需要什么材料?有什么困难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3.汇报交流。 4.课件出示其他班级学生作品,学生评价。 5.学生领取材料,分组安装磁针. 6.我们做指南针是用来干什么的?检测自己做的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 设计思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明确“磁针只有在能自由转动情况才能指示南北方向”,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设计磁针可以自由转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作 品欣赏的方式降低学生操作难度,引导学生安装磁针。最后让学生检测自制的指南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 (四)交流展示 1.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说说是怎样来确定方向的? 2. 其他小组评价。 3、课件展示教师作品,学生评价。 (五)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新,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做一个指南针?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3磁铁的两极

……………………………………………………………最新资料推荐………………………………………………… 3.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真做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1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