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7算法笔记——【分支限界法】最大团问题

0037算法笔记——【分支限界法】最大团问题
0037算法笔记——【分支限界法】最大团问题

问题描述

给定无向图G=(V, E),其中V是非空集合,称为顶点集;E 是V中元素构成的无序二元组的集合,称为边集,无向图中的边均是顶点的无序对,无序对常用圆括号“( )”表示。如果U∈V,且对任意两个顶点u,v∈U有(u, v)∈E,则称U是G的完全子图(完全图G就是指图G的每个顶点之间都有连边)。G的完全子图U是G的团当且仅当U不包含在G的更大的完全子图中。G的最大团是指G中所含顶点数最多的团。

如果U∈V且对任意u,v∈U有(u, v)不属于E,则称U是G

的空子图。G的空子图U是G的独立集当且仅当U不包含在G的更大的空子图中。G的最大独立集是G中所含顶点数最多的独立集。

对于任一无向图G=(V, E),其补图G'=(V', E')定义为:V'=V,且(u, v)∈E'当且仅当(u, v)∈E。

如果U是G的完全子图,则它也是G'的空子图,反之亦然。因此,G的团与G'的独立集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特殊地,U是G的最大团当且仅当U是G'的最大独立集。

例:如图所示,给定无向图G={V, E},其中V={1,2,3,4,5},E={(1,2), (1,4), (1,5),(2,3), (2,5), (3,5), (4,5)}。根据最大团(MCP)定义,子集{1,2}是图G的一个大小为2的完全子图,但不是一个团,因为它包含于G的更大的完全子图{1,2,5}之中。{1,2,5}是G的一个最大团。{1,4,5}和{2,3,5}也是G的最大团。右侧图是无向图G的补

图G'。根据最大独立集定义,{2,4}是G的一个空子图,同时也是G的一个最大独立集。虽然{1,2}也是G'的空子图,但它不是G'的独立集,因为它包含在G'的空子图{1,2,5}中。{1,2,5}是G'的最大独立集。{1,4,5}和{2,3,5}也是G'的最大独立集。

算法设计

最大团问题的解空间树也是一棵子集树。子集树的根结点是初始扩展结点,对于这个特殊的扩展结点,其cliqueSize的值为0。算法在扩展内部结点时,首先考察其左儿子结点。在左儿子结点处,将顶点i加入到当前团中,并检查该顶点与当前团中其它顶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当顶点i与当前团中所有顶点之间都有边相连,则相应的左儿子结点是可行结点,将它加入到子集树中并插入活结点优先队列,否则就不是可行结点。

接着继续考察当前扩展结点的右儿子结点。当

upperSize>bestn时,右子树中可能含有最优解,此时将右儿子结点加入到子集树中并插入到活结点优先队列中。算法的while循环的终止条件是遇到子集树中的一个叶结点(即n+1层结点)成为当前扩展结点。

对于子集树中的叶结点,有upperSize=cliqueSize。此时活结点优先队列中剩余结点的upperSize值均不超过当前扩展结点的upperSize值,从而进一步搜索不可能得到更大的团,此时算法已找到一个最优解。

算法具体实现如下:

1、

1.template

2.class MaxHeap

3.{

4.public:

5.MaxHeap(int MaxHeapSize = 10);

6.~MaxHeap() {delete[] heap;}

7.int Size() const{return CurrentSize;}

8.

9.T Max()

10.{

11.MaxSize = MaxHeapSize;

12.heap = new T[MaxSize+1];

13.CurrentSize = 0;

14.}

15.

16.template

17.MaxHeap& MaxHeap::Insert(const T& x)

18.{

19.if(CurrentSize == MaxSize)

20.{

21.cout<<"no space!"<

22.return*this;

23.}

24.

25.

26.

27.delete[] heap;

28.heap = a;

29.CurrentSize = size;

30.MaxSize = ArraySize;

31.

32.// 从最后一个内部节点开始,一直到根,对每个子树进行堆重整

33.for(int i = CurrentSize/2; i >= 1; i--)

34.{

35.T y = heap[i]; // 子树根节点元素

36.// find place to put y

37.int c = 2*i; // parent of c is target

38.// location for y

39.while(c <= CurrentSize)

40.{

41.// heap[c] should be larger sibling

42.if(c < CurrentSize && heap[c] < heap[c+1])

43.{

44.c++;

45.}

46.// can we put y in heap[c/2]

47.if(y >= heap[c])

48.{

49.break; // yes

50.}

51.

52.// no

53.heap[c/2] = heap[c]; // move child up

54. c *= 2; // move down a level

55.}

56.heap[c/2] = y;

57.}

58.}

2、

1.//最大团问题优先队列分支限界法求解

2.#include ""

3.#include ""

4.#include

5.#include

https://www.360docs.net/doc/237435811.html,ing namespace std;

7.

8.const int N = 5;//图G的顶点数

9.ifstream fin("");

10.

11.class bbnode

12.{

13.friend class Clique;

14.private:

15.bbnode *parent; //指向父节点的指针

16.bool LChild; //左儿子节点标识

17.};

18.

19.class CliqueNode

20.{

21.friend class Clique;

22.public:

23.operator int() const

24.{

25.return un;

26.}

27.private:

28.int cn, //当前团的顶点数

29.un, //当前团最大顶点数的上界

30.level; //节点在子集空间树中所处的层次

31.bbnode *ptr; //指向活节点在子集树中相应节点的指针

32.};

33.

34.class Clique

35.{

36.friend int main(void);

37.public:

38.int BBMaxClique(int[]);

39.private:

40.void AddLiveNode(MaxHeap&H,int cn,int un,int level,b

bnode E[],bool ch);

41.int**a, //图G的邻接矩阵

42.n; //图G的顶点数

43.};

44.

45.int main()

46.{

47.int bestx[N+1];

48.int**a = new int*[N+1];

49.for(int i=1;i<=N;i++)

50.{

51.a[i] = new int[N+1];

52.}

53.

54.cout<<"图G的邻接矩阵为:"<

55.for(int i=1; i<=N; i++)

56.{

57.for(int j=1; j<=N; j++)

58.{

59.fin>>a[i][j];

60.cout<

61.}

62.cout<

63.}

64.

65.Clique c;

66.= a;

67.= N;

68.

69.cout<<"图G的最大团顶点个数为:"<<(bestx)<

70.cout<<"图G的最大团解向量为:"<

71.for(int i=1;i<=N;i++)

72.{

73.cout<

74.}

75.cout<

76.

77.for(int i=1;i<=N;i++)

78.{

79.delete[] a[i];

80.}

81.delete[]a;

82.return0;

83.}

84.

85.//将活节点加入到子集空间树中并插入到最大堆中

86.void Clique::AddLiveNode(MaxHeap &H, int cn, int un, int level,

bbnode E[], bool ch)

87.{

88.bbnode *b = new bbnode;

89.b->parent = E;

90.b->LChild = ch;

91.

92.CliqueNode N;

93.= cn;

94.= b;

95.= un;

96.= level;

97.(N);

98.}

99.

100.//解最大团问题的优先队列式分支限界法

101.int Clique::BBMaxClique(int bestx[])

102.{

103.MaxHeap H(1000);

104.

105.//初始化

106.bbnode *E = 0;

107.int i = 1,

https://www.360docs.net/doc/237435811.html, = 0,

109.bestn = 0;

110.

111.//搜集子集空间树

112.while(i!=n+1)//非叶节点

113.{

114.//检查顶点i与当前团中其他顶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115.bool OK = true;

116.bbnode *B = E;

117.for(int j=i-1; j>0; B=B->parent,j--)

118.{

119.if(B->LChild && a[i][j]==0)

120.{

121.OK = false;

122.break;

123.}

124.}

125.

126.if(OK)//左儿子节点为可行结点

127.{

128.if(cn+1>bestn)

129.{

130.bestn = cn + 1;

131.}

132.AddLiveNode(H,cn+1,cn+n-i+1,i+1,E,true); 133.}

134.

135.if(cn+n-i>=bestn)//右子树可能含有最优解

136.{

137.AddLiveNode(H,cn,cn+n-i,i+1,E,false); 138.}

139.

140.//取下一扩展节点

141.CliqueNode N;

142.(N); //堆非空

143. E = ;

https://www.360docs.net/doc/237435811.html, = ;

145.i = ;

146.}

147.

148.//构造当前最优解

149.for(int j=n; j>0; j--)

150.{

151.bestx[j] = E->LChild; 152. E = E->parent; 153.}

154.

155.return bestn;

156.}

(完整版)分支限界算法作业分配问题

分支限界法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分支限界法与回溯法的不同:首先,回溯法的求解目标是找出解空间树中满足约束条件的所有解,而分支限界法的求解目标则是找出满足约束条件的一个解,或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解中找出在某种意义下的最优解。其次,回溯法以深度优先的方式搜索解空间树,而分支限界法则一般以广度优先或以最小耗费优先的方式搜索解空间树。再者,回溯法空间效率高;分支限界法往往更“快”。 分支限界法常以广度优先或以最小耗费(最大效益)优先的方式搜索问题的解空间树。在分支限界法中,每一个活结点只有一次机会成为扩展结点。活结点一旦成为扩展结点,就一次性产生其所有儿子结点。在这些儿子结点中,导致不可行解或导致非最优解的儿子结点被舍弃,其余儿子结点被加入活结点表中。此后,从活结点表中取下一结点成为当前扩展结点,并重复上述结点扩展过程。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找到所需的解或活结点表为空时为止。 常见的分支限界法有:队列式分支限界法,按照队列先进先出原则选取下一个结点为扩展结点。栈式分支限界法,按照栈后进先出原则选取下一个结点为扩展结点。优先队列式分支限界法,按照规定的结点费用最小原则选取下一个结点为扩展结点(最采用优先队列实现)。 分支搜索法是一种在问题解空间上进行搜索尝试的算法。所谓分支是采用广度优先的策略国,依次搜索E-结点的所有分支,也就是所有的相邻结点。和回溯法一样,在生成的结点中,抛弃那些不满足约束条件的结点,其余结点加入活结点表。然后从表中选择一个结点作为下一个E-结点,断续搜索。 关键词: 分支限界法回溯法广度优先分支搜索法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 分支限界法的背景知识 (3) 1.2 分支限界法的前景意义 (3) 第2章分支限界法的理论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问题的解空间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分支限界法的一般性描述 (6) 第3章作业分配问题 (7) 3.1 问题描述 (7) 3.2 问题分析 (7) 3.3 算法设计 (8) 3.4 算法实现 (10) 3.5 测试结果与分析 (12) 第4章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分支限界算法报告

实验五分支限界算法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分支限界算法的基本思想、技巧和效率分析方法。 2?熟练掌握用分支限界算法的基本步骤和算法框架,FIFO搜索,LIFO搜索,优先队列式搜索的思想。 3 ?学会利用分支限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算法问题描述 批处理作业调度问题:n个作业{1,2,…,要在两台机器上处理,每个作业必须先由机器1处理,然后再由机器2处理,机器1处理作业i所需时间为ai,机器2处理作业i 所需时间为bi ( K i菊n,批处理作业调度问题(batch-job scheduling problem)要求确定这n个作业的最优处理顺序,使得从第1个作业在机器1上处理开始,到最后一个作业在机器2上处理结束所需时间最少。 注意:由于要从n个作业的所有排列中找出具有最早完成时间的作业调度,所以,批处理作业调度问题的解空间是一棵排列树,并且要搜索整个解空间树才 能确定最优解,因此,其时间性能是O(n!)。在搜索过程中利用已得到的最短完成时间进行剪枝,才能够提高搜索速度。 三、算法设计 批处理作业调度问题要从n个作业的所有排列中找出具有最小完成时间和 的作业调度,所以如图,批处理作业调度问题的解空间是一颗排列树

业集:1--'……:。以该节点为根的子树中所含叶节点的完成时间和可 表示为: 匸工代+工的 设|M|=r ,且L 是以节点E 为根的子树中的叶节点,相应的作业调度为 {pk,k=1,2,……n},其中pk 是第k 个安排的作业。如果从节点 E 到叶节点L 的 路上,每一个作业pk 在机器1上完成处理后都能立即在机器 2上开始处理,即 从p 叶1开始,机器1没有空闲时间,则对于该叶节点 L 有: IX 二£ [%+心+1)仏+切」諾 踰 也'+! 注:(n-k+1)t1pk,因 为是完成时间和,所以,后续的(n-k+1)个作业完成时间和都得算上tlpk 。 如果不能做到上面这一点,则si 只会增加,从而有: 。 类似地,如果从节点E 开始到节点L 的路上,从作业p 叶1开始,机器2没 有空闲 时间,贝 n 炳辽画(咏凡+卿 同理可知,s2是 的下界。由此得到在节点E 处相应子树中叶 在作业调度问相应的排列空间树中, 每一个节点E 都对应于一个已安排的作 』+山“ + 1)抵]二£ 2 B 2 2 3 3 F 3 2 2 3 IG L P M 19 20 21

分支限界法实现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实验五分支限界法实现单源最短路径 一实验题目:分支限界法实现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二实验要求:区分分支限界算法与回溯算法的区别,加深对分支限界法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解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优先队列式分支限界法用一极小堆来存储活结点表。其优先级是结点所对应的当前路长。算法从图G的源顶点s和空优先队列开始。 结点s被扩展后,它的儿子结点被依次插入堆中。此后,算法从堆中取出具有最小当前路长的结点作为当前扩展结点,并依次检查与当前扩展结点相邻的所有顶点。如果从当前扩展结点i到顶点j有边可达,且从源出发,途经顶点i再到顶点j的所相应的路径的长度小于当前最优路径长度,则将该顶点作为活结点插入到活结点优先队列中。这个结点的扩展过程一直继续到活结点优先队列为空时为止。 四实验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size = 100; const int inf = 5000; //两点距离上界 const int n = 6; //图顶点个数加1 int prev[n]; //图的前驱顶点 int dist[] = {0,0,5000,5000,5000,5000}; //最短距离数组 int c[n][n] = {{0,0,0,0,0,0},{0,0,2,3,5000,5000}, //图的邻接矩阵 {0,5000,0,1,2,5000},{0,5000,5000,0,9,2}, {0,5000,5000,5000,0,2},{0,5000,5000,5000,5000,0}}; const int n = 5; //图顶点个数加1 int prev[n]; //图的前驱顶点 int dist[] = {0,0,5000,5000,5000}; int c[][n] = {{0,0,0,0,0},{0,0,2,3,5000},{0,5000,0,1,2},{0,5000,5000,0,9}, {0,5000,5000,5000,0}};

分支限界法实验(最优装载问题)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第八次附加实验

for(int i=1;i

完整代码(分支限界法) //分支限界法求最优装载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QNode { friend void Enqueue(queue&,int,int,int,int,QNode *,QNode *&,int *,bool); friend void Maxloading(int *,int,int,int *); private: QNode *parent; //指向父节点的指针 bool LChild; //左儿子标志,用来表明自己是否为父节点的左儿子 int weight; //节点所相应的载重量 }; void Enqueue(queue&Q,int wt,int i,int n,int bestw,QNode *E,QNode *&bestE,int bestx[],bool ch) { //将活节点加入到队列中 if(i==n) //到达叶子节点 { if(wt==bestw) //确保当前解为最优解 { bestE=E; bestx[n]=ch; } return; } //当不为叶子节点时,加入到队列中,并更新载重、父节点等信息 QNode *b; b=new QNode; b->weight=wt; b->parent=E; b->LChild=ch; Q.push(b); } void Maxloading(int w[],int c,int n,int bestx[]) //其中w[]为重量数组| { // c为船的总载重量,n为节点数 //初始化 queue Q; //活节点队列

0037算法笔记——【分支限界法】最大团问题

问题描述 给定无向图G=(V, E),其中V是非空集合,称为顶点集;E 是V中元素构成的无序二元组的集合,称为边集,无向图中的边均是顶点的无序对,无序对常用圆括号“( )”表示。如果U∈V,且对任意两个顶点u,v∈U有(u, v)∈E,则称U是G的完全子图(完全图G就是指图G的每个顶点之间都有连边)。G的完全子图U是G的团当且仅当U不包含在G的更大的完全子图中。G的最大团是指G中所含顶点数最多的团。 如果U∈V且对任意u,v∈U有(u, v)不属于E,则称U是G 的空子图。G的空子图U是G的独立集当且仅当U不包含在G的更大的空子图中。G的最大独立集是G中所含顶点数最多的独立集。 对于任一无向图G=(V, E),其补图G'=(V', E')定义为:V'=V,且(u, v)∈E'当且仅当(u, v)∈E。 如果U是G的完全子图,则它也是G'的空子图,反之亦然。因此,G的团与G'的独立集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特殊地,U是G的最大团当且仅当U是G'的最大独立集。 例:如图所示,给定无向图G={V, E},其中V={1,2,3,4,5},E={(1,2), (1,4), (1,5),(2,3), (2,5), (3,5), (4,5)}。根据最大团(MCP)定义,子集{1,2}是图G的一个大小为2的完全子图,但不是一个团,因为它包含于G的更大的完全子图{1,2,5}之中。{1,2,5}是G的一个最大团。{1,4,5}和{2,3,5}也是G的最大团。右侧图是无向图G的补

图G'。根据最大独立集定义,{2,4}是G的一个空子图,同时也是G的一个最大独立集。虽然{1,2}也是G'的空子图,但它不是G'的独立集,因为它包含在G'的空子图{1,2,5}中。{1,2,5}是G'的最大独立集。{1,4,5}和{2,3,5}也是G'的最大独立集。 算法设计 最大团问题的解空间树也是一棵子集树。子集树的根结点是初始扩展结点,对于这个特殊的扩展结点,其cliqueSize的值为0。算法在扩展内部结点时,首先考察其左儿子结点。在左儿子结点处,将顶点i加入到当前团中,并检查该顶点与当前团中其它顶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当顶点i与当前团中所有顶点之间都有边相连,则相应的左儿子结点是可行结点,将它加入到子集树中并插入活结点优先队列,否则就不是可行结点。 接着继续考察当前扩展结点的右儿子结点。当 upperSize>bestn时,右子树中可能含有最优解,此时将右儿子结点加入到子集树中并插入到活结点优先队列中。算法的while循环的终止条件是遇到子集树中的一个叶结点(即n+1层结点)成为当前扩展结点。

分支界限法解0-1背包问题实验报告

实验5 分支界限法解0-1背包问题一、实验要求 1.要求用分支界限法求解0-1背包问题; 2.要求交互输入背包容量,物品重量数组,物品价值数组; 3.要求显示结果。 二、实验仪器和软件平台 仪器:带usb接口微机 软件平台:WIN-XP + VC++ 三、源程序 #include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x; struct node //结点表结点数据结构 { node *parent;//父结点指针 node *next; //后继结点指针 int level;//结点的层 int bag;//节点的解 int cw;//当前背包装载量 int cp;//当前背包价值

float ub; //结点的上界值 }; //类Knap中的数据记录解空间树中的结点信息,以减少参数传递及递归调用所需的栈空间class Knap { private: struct node *front, //队列队首 *bestp,*first; //解结点、根结点 int *p,*w,n,c,*M;//背包价值、重量、物品数、背包容量、记录大小顺序关系 long lbestp;//背包容量最优解 public: void Sort(); Knap(int *pp,int *ww,int cc,int nn); ~Knap(); float Bound(int i,int cw,int cp);//计算上界限 node *nnoder(node *pa,int ba,float uub);//生成一个结点 ba=1生成左节点 ba=0生成右节点 void addnode(node *nod);//向队列中添加活结点 void deletenode(node *nod);//将结点从队列中删除 struct node *nextnode(); //取下一个节点 void display(); //输出结果 void solvebag(); //背包问题求解 }; //按物品单位重量的价值排序 void Knap::Sort() {

实验报告 分支限界法01背包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六 学号: 1004091130 姓名:金玉琦 日期:2011-11-17得分: 一、实验内容: 运用分支限界法解决0-1背包问题。 二、所用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复杂度分析: 分支限界法 分支限界法按广度优先策略遍历问题的解空间树, 在遍历过程中, 对已经处理的每一个结点根据限界函数估算目标函数的可能取值, 从中选取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值的结点优先进行广度优先搜索, 从而不断调整搜索方向, 尽快找到问题的解。因为限界函数常常是基于问题的目标函数而确定的, 所以, 分支限界法适用于求解最优化问题。 0-1背包问题 1)基本思想 给定n 种物品和一个容量为C 的背包, 物品i 的重量是W i, 其价值为V i, 0/ 1 背包问题是如何选择装入背包的物品(物品不可分割) , 使得装入背包中物品的总价值最大,一般情况下, 解空间树中第i 层的每个结点, 都代表了对物品1~i 做出的某种特定选择, 这个特定选择由从根结点到该结点的路径唯一确定: 左分支表示装入物品, 右分支表示不装入物品。对于第i 层的某个结点, 假设背包中已装入物品的重量是w, 获得的价值是v, 计算该结点的目标函数上界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把已经装入背包中的物品取得的价值v, 加上背包剩余容量W - w 与剩下物品的最大单位重量价值vi + 1/ wi + 1的积,于是,得到限界函数: u b = v + ( W - w) × ( vi + 1/ wi + 1 ) 根据限界函数确定目标函数的界[ down , up],然后, 按照广度优先策略遍历问题的空间树。 2)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是O(2n); 三、源程序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x; struct node { //结点表结点数据结构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分支限界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 届 题目分支限界算法的研究与实现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ranch threshold algorithm 课题类型应用研究课题来源老师指定 学生姓名李瑞杰学号200903010017 专业班级09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 指导教师冯慧玲职称讲师 填写日期:2013 年3 月30 日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课题内容 以旅行售货员问题、0/1背包问题、作业分配问题、布线问题、货物装载问题为例进行算法的分析、设计、实现及模拟演示。 在分支限界法中,每一个活结点只有一次机会成为扩展结点。活结点一旦成为扩展结点,就一次性产生其所有儿子结点。在这些儿子结点中,导致不可行解或导致非最优解的儿子结点被舍弃,其余儿子结点被加入活结点表中。此后,从活结点表中取下一结点成为当前扩展结点,并重复上述结点扩展过程。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找到所需的解或活结点表为空时为止。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类问题:问题有n个输入,而问题的解就由n个输入的某种排列或某个子集构成,只是这个排列或子集必须满足某些事先给定的条件。把那些必须满足的条件称为约束条件;而把满足约定条件的排列或子集称为该问题的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的子集可能不止一个,也就量说可行解一般来说是不唯一的。为了衡量可行解的优劣,事先也可能给出了一定的标准,这些标准一般以函数形式给出,这些函数称为目标函数。那些使目标函数取极值的可行解,称为最优解。如工作安排问题,任意顺序都是问题的可行解,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最省时间的最优解。 2.研究方法 分支限界法常以广度优先或以最小耗费(最大效益)优先的方式搜索问题的解空间树。在分支限界法中,每一个活结点只有一次机会成为扩展结点。活结点一旦成为扩展结点,就一次性产生其所有儿子结点。在这些儿子结点中,导致不可行解或导致非最优解的儿子结点被舍弃,其余儿子结点被加入活结点表中。此后,从活结点表中取下一结点成为当前扩展结点,并重复上述结点扩展过程。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找到所需的解或活结点表为空时为止。 3.课题研究的意义 用回溯算法解决问题时,是按深度优先的策略在问题的状态空间中,尝试搜索可能的路径,不便于在搜索过程中对不同的解进行比较,只能在搜索到所有解的情况下,才能通过比较确定哪个是最优解。这类问题更适合用广度优先策略搜

算法设计与分析---回溯+分支限界法实验报告

《算法设计与分析》作业 作业四+五回溯法+分支限界法 1. 二元最大连通块搜索 因为下了场大雨,青蛙王子高兴坏了,它有机会重新划定自己的王国范围。在下图中,空白区域表示积水的地方,青蛙王子需要找到一块最大的连续积水区域(上下或左右相连)作为自己的新领地。 2. 三元最大连通块搜索 小明在玩一种消除游戏。游戏中有一个长方形的区域,被RGB(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充满。要求每次找出当前最大连通区域(上下左右相邻同种颜色即可算作连通),进行消除。

####.### ###.#### ##.##### the ans is 7 12 8 ..#..... .##....# .#....#. .###.#.. ....#... ..##.#.. .#....#. .##..#.# ###..#.. ....#... ...#.... ..#..... the ans is 18 1.3 程序运行情况

1.4 程序源码(含注释)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f 999 //代码下标从0始,输入时.为可走,#为不可走 int n,m;//行、列 int ans,now;//最大连通数,当前搜索时连通数 char e[inf][inf];//地图 int book[inf][inf];//标记地图 int pos[4][2]={-1,0,1,0,0,1,0,-1};//方位,上下右左 void read()//输入数据 { printf("input the row and the column of the map:"); scanf("%d%d",&n,&m); printf("now input the map:\n"); for(int i=0;i

分支限界法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最小重量机器设计分支限界法解决 一、实验目的 建立算法复杂度的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的联系,深刻体会算法复杂度作为算法的好坏评价指标的本质含义。 二、实验要求 1、用c++语言实现最小重量机器设计的分支限界算法。 2、分析算法的计算复杂性 三、实验原理 分支限界法以广度优先或以最小耗费优先的方式搜索解空间。搜索策略是,在扩展结点处,先生成其所有的儿子结点(分支),然后再从当前当前的活结点表中选择下一个扩展节点。为有效的选择下一扩展节点,加速搜索的进程,在每一或节点处,计算一个函数值(限界),并根据函数值,从当前活结点表中选择一个有利于的节点作为扩展节点,使搜索朝着解空间上最优解的分支推进,以便尽快找出一个最优解 四、实验过程(步骤) 用分支定界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在解最小机器重量问题的优先队列式分支定界法中,活结点优先队列中结点元素N的优先级由该结点的重量给出,重量最小的为小顶堆堆顶元素,堆元素的类型为HeapNode,其私有成员有weight,level,对于任意活结点N.weight所相应的重量; 函数AddLive将一个新的活结点插入到子集树和优先队列中。 算法中N是当前的扩展结点,cw是相应的重量,cp是相应的价值,while循环不断的扩展结点,直到子集树的叶结点成为扩展结点为止。此时优先队列中所有活结点的都考察完了,故,该叶结点相应的解为问题的最优解。 While内部循环,算法首先检查当前儿子结点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则加入到子集树和活结点队列中。 五、运行结果

六、实验心得 通过做这次试验,深刻体会到了堆所起到的作用和分支限界法求解问题的效率在很大情况下高于回溯法,由于访问树方式的不同,使得分支定界法对每个结点只有一次成为可扩展结点,而回溯法则不同。

常用算法之:分支限界法

常用算法之:分支限界法 一、基本描述 类似于回溯法,也是一种在问题的解空间树T上搜索问题解的算法。但在一般情况下,分支限界法与回溯法的求解目标不同。回溯法的求解目标是找出T中满足约束条件的所有解,而分支限界法的求解目标则是找出满足约束条件的一个解,或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解中找出使某一目标函数值达到极大或极小的解,即在某种意义下的最优解。 (1)分支搜索算法 所谓“分支”就是采用广度优先的策略,依次搜索E-结点的所有分支,也就是所有相邻结点,抛弃不满足约束条件的结点,其余结点加入活结点表。然后从表中选择一个结点作为下一个E-结点,继续搜索。 选择下一个E-结点的方式不同,则会有几种不同的分支搜索方式。 1)FIFO搜索 2)LIFO搜索 3)优先队列式搜索 (2)分支限界搜索算法 二、分支限界法的一般过程 由于求解目标不同,导致分支限界法与回溯法在解空间树T上的搜索方式也不相同。回溯法以深度优先的方式搜索解空间树T,而分支限界法则以广度优先或以最小耗费优先的方式搜索解空间树T。 分支限界法的搜索策略是:在扩展结点处,先生成其所有的儿子结点(分支),然后再从当前的活结点表中选择下一个扩展对点。为了有效地选择下一扩展结点,

以加速搜索的进程,在每一活结点处,计算一个函数值(限界),并根据这些已计算出的函数值,从当前活结点表中选择一个最有利的结点作为扩展结点,使搜索朝着解空间树上有最优解的分支推进,以便尽快地找出一个最优解。 分支限界法常以广度优先或以最小耗费(最大效益)优先的方式搜索问题的解空间树。问题的解空间树是表示问题解空间的一棵有序树,常见的有子集树和排列树。在搜索问题的解空间树时,分支限界法与回溯法对当前扩展结点所使用的扩展方式不同。在分支限界法中,每一个活结点只有一次机会成为扩展结点。活结点一旦成为扩展结点,就一次性产生其所有儿子结点。在这些儿子结点中,那些导致不可行解或导致非最优解的儿子结点被舍弃,其余儿子结点被子加入活结点表中。此后,从活结点表中取下一结点成为当前扩展结点,并重复上述结点扩展过程。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找到所求的解或活结点表为空时为止。 三、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的一些区别 有一些问题其实无论用回溯法还是分支限界法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另外一些则不然。也许我们需要具体一些的分析——到底何时使用分支限界而何时使用回溯呢? 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的一些区别: 方法对解空间树的搜索方式存储结点的常用数据结构结点存储特性常用应用 回溯法深度优先搜索堆栈活结点的所有可行子结点被遍历后才被从栈中弹出找出满足约束条件的所有解 分支限界法广度优先或最小消耗优先搜索队列、优先队列每个结点只有一次成为活结点的机会找出满足约束条件的一个解或特定意义下的最优解

算法之分支限界法实现

实验5 分支限界法实现 一、实验目标: 1.熟悉分支限界法应用场景及实现的基本方法步骤; 2.学会分支限界法的实现方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n后问题: 编程计算当n=1到8时解的个数,分别利用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实现,比较并分析你的算法效率。 回溯法: 代码: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法一:迭代回溯 class Queen { friend int nQueen(int); private: bool Place(int k); void Backtrack(int t); int n;//皇后个数 int *x;//当前解 int sum;//当前已找到的可行方案数 }; bool Queen::Place(int k)

{ for (int j = 1; j < k; j++) { if ((abs(k - j) == abs(x[j] - x[k])) || (x[j] == x[k]))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void Queen::Backtrack(int t) { if (t > n) sum++; else for (int i = 1; i <= n; i++) { x[t] = i; if (Place(t)) Backtrack(t + 1); } } int nQueen(int n) { Queen X; //初始化X X.n = n; X.sum = 0; int *p = new int[n + 1]; for (int i = 0; i <= n; i++) p[i] = 0; X.x = p; X.Backtrack(1); delete[]p; return X.sum; } int main() { cout << "共有" << nQueen(8) << "种"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动态规划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求解TSP问题实验报告

TSP问题算法实验报告 目录 总述 (2) 动态规划法 (2) 算法问题分析 (2) 算法设计 (2) 实现代码 (2) 输入输出截图 (5) OJ提交截图 (5) 算法优化分析 (5) 回溯法 (5) 算法问题分析 (5) 算法设计 (6) 实现代码 (6) 输入输出截图 (8) OJ提交截图 (8) 算法优化分析 (9) 分支限界法 (9) 算法问题分析 (9) 算法设计 (9) 实现代码 (9) 输入输出截图 (14) OJ提交截图 (14) 算法优化分析 (14) 总结 (15)

总述 TSP问题又称为旅行商问题,是指一个旅行商要历经所有城市一次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城市,求最短路程或最小花费,解决TSP可以用好多算法,比如蛮力法,动态规划法…具体的时间复杂的也各有差异,本次实验报告包含动态规划法,回溯法以及分支限界法。 动态规划法 算法问题分析 假设n个顶点分别用0~n-1的数字编号,顶点之间的代价存放在数组mp[n][n]中,下面考虑从顶点0出发求解TSP问题的填表形式。首先,按个数为1、2、…、n-1的顺序生成1~n-1个元素的子集存放在数组x[2^n-1]中,例如当n=4时,x[1]={1},x[2]={2},x[3]={3},x[4]={1,2},x[5]={1,3},x[6]={2,3},x[7]={1,2,3}。设数组dp[n][2^n-1]存放迭代结果,其中dp[i][j]表示从顶点i经过子集x[j]中的顶点一次且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0的最短路径长度,动态规划法求解TSP问题的算法如下。 算法设计 输入:图的代价矩阵mp[n][n] 输出:从顶点0出发经过所有顶点一次且仅一次再回到顶点0的最短路径长度 1.初始化第0列(动态规划的边界问题) for(i=1;i #include

分枝限界法_实验报告

一、课题名称 用分枝限界法求解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二、课题内容和要求 设计要求:学习算法设计中分枝限界法的思想,设计算法解决数据结构中求解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编程实现: (1)给出指定源点的单源最短路径; (2)说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三、需求分析 1.实现极小堆的创建,用来存储活结点表。 2.实现循环队列的创建、初始化、入队、出队等操作。 3.实现分支限界法来实现求解单元最短路径的算法。 4.实现最短路径的正确输出。 四、概要设计 建立工程MinPath.dsw,加入源文件main.cpp,头文件CirQueue.h,init.h,Minpath.h和output.h. CirQueue.h中实现极小堆的创建,循环队列的创建、初始化、入队、出队等操作,Minpath.h中实现分支限界法来实现求解单元最短路径的算法。output.h中实现最短路径的正确输出。如下图所示:

实验用例如下,通过邻接矩阵的方式写在init.h 中: 五、详细设计

main函数: #include #include"init.h" #include"CirQueue.h" #include"MinPath.h" #include"output.h" void main() { int k; int q; cout<<"------------欢迎使用本系统---------------"<>k; cout<<"------------请选择单元路径的终点:---------------"<>q; while(k<1||k>11) { cout<<"------------提示:输入"<<1<<"到"<>k; } MinPath(k); output(k,q); } init.h

实验报告 分支限界法01背包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六 学号:30 姓名:金玉琦 日期:2011-11-17 得分: 一、实验内容: 运用分支限界法解决0-1背包问题。 二、所用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复杂度分析: 分支限界法 分支限界法按广度优先策略遍历问题的解空间树, 在遍历过程中, 对已经处理的每一个结点根据限界函数估算目标函数的可能取值, 从中选取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值的结点优先进行广度优先搜索, 从而不断调整搜索方向, 尽快找到问题的解。因为限界函数常常是基于问题的目标函数而确定的, 所以, 分支限界法适用于求解最优化问题。 0-1背包问题 1)基本思想 给定n 种物品和一个容量为C 的背包, 物品i 的重量是W i, 其价值为V i, 0/ 1 背包问题是如何选择装入背包的物品(物品不可分割) , 使得装入背包中物品的总价值最大,一般情况下, 解空间树中第i 层的每个结点, 都代表了对物品1~i 做出的某种特定选择, 这个特定选择由从根结点到该结点的路径唯一确定: 左分支表示装入物品, 右分支表示不装入物品。对于第i 层的某个结点, 假设背包中已装入物品的重量是w, 获得的价值是v, 计算该结点的目标函数上界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把已经装入背包中的物品取得的价值v, 加上背包剩余容量W - w 与剩下物品的最大单位重量价值vi + 1/ wi + 1的积,于是,得到限界函数: u b = v + ( W - w) ×( vi + 1/ wi + 1 ) 根据限界函数确定目标函数的界[ down , up],然后, 按照广度优先策略遍历问题的空间树。 2)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是O(2n); 三、源程序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x; struct node

实验-4-用分支限界法实现0-1背包问题

实验四用分支限界法实现0-1背包问题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分支限界法的基本原理。 2.通过本次实验加深对分支限界法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内容:.给定n种物品和一个背包。物品i的重量是w,其价值为v,背包容量为c。问应该如何选择装入背包的物品,使得装入背包中物品的总价值最大? 要求:使用优先队列式分支限界法算法编程,求解0-1背包问题 三.程序列表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100 class HeapNode//定义HeapNode结点类 { public: double upper, price, weight; //upper为结点的价值上界,price是结点所对应的价值,weight 为结点所相应的重量 int level, x[N]; //活节点在子集树中所处的层序号 }; double MaxBound(int i); double Knap(); void AddLiveNode(double up, double cp, double cw, bool ch, int level);//up是价值上界,cp是相应的价值,cw是该结点所相应的重量,ch是ture or false stack High; //最大队High double w[N], p[N]; //把物品重量和价值定义为双精度浮点数 double cw, cp, c; //cw为当前重量,cp为当前价值,定义背包容量为c int n; //货物数量为 int main() { cout <<"请输入背包容量:"<< endl; cin >> c; cout <<"请输入物品的个数:"<< endl; cin >> n; cout <<"请按顺序分别输入物品的重量:"<< endl; int i; for (i = 1; i <= n; i++) cin >> w[i]; //输入物品的重量

实验报告:分支限界法—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XXXX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计算机学院2017级软件工程专业 5 班指导教师 学号姓名2019年11 月18 日成绩

实验内容、上 机调试程序、程序运行结果 实验 图有向图G 图有向图G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解空间树 分支限界法—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给定一个带权有向图G=(V,E),其中每条边的权都是非负数,给定V中的一个顶点成为源,计算从源到所有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这里路径长度指的是各边权之和。 ①核心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BBShortPath { /** * 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 分支界限法 * @param args

验内容、上机调试程序、程序运行结果 for(int i=2;i<=n;i++){ System.out.println(i+"节点的最短距离是:"+dist[i]+";前驱点是:"+p[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图顶点个数:");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line = sc.nextLine(); int n = Integer.parseInt(line);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图的路径长度:"); float [][] a = new float [n+1][n+1];//下标从1开始,以下都是 float [] dist = new float[n+1]; int [] prev = new int[n+1]; for(int i=0;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