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技能考试实验步骤

初中生物实验技能考试实验步骤
初中生物实验技能考试实验步骤

实验:制作叶的横切面临时切片并验证绿叶中含有淀粉

一、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xx

二、制作叶的横切面临时切片:

1、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把叶片放在小木板上

3、捏紧两个双面刀片,沿与主脉垂直的方向迅速切割。

4、每切一次蘸一下水,要多切几次

5、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6、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放在水滴中

7、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

三、验证绿叶中含有淀粉

1、在一小烧杯中放入适量的酒精,把叶片放在酒精中

2、在一大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把小烧杯放在大烧杯的水中

3、把大烧杯放在铁架台(或三脚架)的石棉网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看到叶片变成黄白色时,熄灭酒精灯

6、用清水洗清叶片

7、把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8、用清水冲洗叶片

9、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四、整理:清洗实验用具并放回原位。

实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一、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xx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指认胚的位置。

2、用刀片从中央纵切开玉米种子。

3、用放大镜或肉眼观察,指认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和胚乳。

4、在种子切面上xx碘液。

5、回答问题

三、整理:把实验用具放回原处,清洁操作台。

实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观察

一、检查实验仪器药品是否完好、xx

二、制作洋葱鳞片xx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

4、把撕取的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展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

6、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三、用xx观察临时装片

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安放: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距离桌沿7厘米处

3、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4、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段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得到白亮的视野

5、把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是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6、用眼睛看着物镜下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

7、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洗

四、绘图1、画一个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2、标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五、整理。清洗实验用品并放回原处

实验:比较不同果蔬中xxc的含量

一、检查试验材料、用具是否xx

二、比较不同果蔬中xxc的含量

1、用研钵分别研磨、挤压两种果疏。换不同果蔬清晰研钵。

1、在漏斗中垫上2—3层纱布,将滤清汁液装入不同的烧杯中。中间更换纱布

2、用量筒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2ml0.01%高锰酸钾溶液。

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不同果蔬汁液,边滴边震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记录数据。

三、整理:把实验用具放回原处,清洁操作台。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嫩的血液流动

一、检查实验仪器药品是否完好xx

二、用xx观察小鱼尾鳍

1、取镜: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住镜座。

2、安放: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距离桌沿7厘米处。1、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及选择合适光圈,得到白亮的视野。

2、选择一条合适的小鱼,将适量的棉花浸湿后包裹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露出尾鳍。

4、将小鱼放入培养皿中,并保持尾鳍紧贴培养皿底部。

3、将盛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到载物台上,使尾鳍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5、用眼睛看着物镜下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尾鳍。

4、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10、实验过程中,经常向棉花滴加清水,保持鱼体湿润。

11、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水中

三、回答问题

四、绘制血管示意图,并标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名称及血液流向。

五、整理、清洗试验用品并放回原处,清洁操作台。

实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一、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xx

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取一个培养皿

2、在培养皿的底部放几层浸湿的纸或纱布

3、随机取一定量的小麦种子放在培养皿中

4、回答问题。

三、整理:把实验用具放回原处

实验:观察细菌永久涂片

一、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xx

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拖住镜座。

2、安放: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距离桌沿7厘米处

3、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4、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及选择合适光圈,得到白亮的视野。

5、把细菌涂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6、用眼睛看着物镜下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涂片

7、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知道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8、根据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二、整理好实验用具

实验: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并观察

一、检查实验仪器药品是否完全、xx

二、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

1、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酵母菌培养液。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在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上。

4、染色:在盖玻片上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三、用xx观察临时装片

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拖住镜座。

2、安放: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距离桌沿7厘米处

3、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4、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及选择合适光圈,得到白亮的视野。

5、把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6、用眼睛看着物镜下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

7、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知道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8、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9、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清晰图像。

四、绘图:

1、按照生物作图的要求绘制一个酵母菌的机构图。

2、标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五、整理、清洗实验用品并放回原处,清洁操作台。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20分)

一、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xx

二、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用解剖针指认种脐。

2、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轻轻分开两片子叶

3、用放大镜或肉眼观察,用解剖针指认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4、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指认胚的位置。

5、用刀片从中央纵切开玉米种子。

6、用放大镜或肉眼观察,指认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和胚乳。

7、在种子切面上涂抹碘液,描述实验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三、回答问题

四、整理:把实验用具放回原处,清洁操作台。

实验:用xx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一、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xx

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拖住镜座。

2、安放: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距离桌沿7厘米处

3、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4、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及选择合适光圈,得到白亮的视野。

5、把人血涂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6、用眼睛看着物镜下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涂片

7、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知道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8、根据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二、整理好实验用具

微生物实验操作

油镜的使用和维护 目的:掌握油镜的使用与维护,熟悉油镜的使用原理。材料:显微镜,拭镜纸,液体石蜡油,二甲苯 原理:油镜的透镜极小,工作焦距最短,光线通过玻璃和空气,由于介质密度不同发生折射,射入镜筒的光线极少,视野暗,物象不清晰。如在玻片与镜头(透镜)之间加上折光率和玻片(n=1.52)相近的香柏油(n=1.515)就可减少光线的折射,加强视野的亮度,获得清晰的物象。 步骤: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 1.将显微镜平稳地安放在实验台适宜处。识别油镜头:标有100×、OIL、HI等字样。 2. 打开电源,用低倍镜对光,打开光圈,调节聚光镜的位置,使视野光线充足。 3. 标本上加镜油一滴,转动粗螺旋,使油镜头缓缓下降,用眼从侧面观察,直到油镜头浸入油中接近玻片为止。 4. 从目镜观察,同时徐徐转动粗螺旋提升,见模糊物象后再用细螺旋调节,直到见到清晰物象为止。 5. 观察完毕,粗螺旋提高镜头,取下标本片,油镜头使用后立即用擦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如油已干,可在擦镜纸上滴少许二甲苯擦拭,并立即用另一擦镜纸

擦去二甲苯,因二甲苯能溶解镜头上的固定胶以致使镜头脱落。 6.将镜头转呈“八”字,调低聚光器,对号送入柜子内存放。 革兰染色 目的:掌握革兰染色的原理及操作。 材料:干净玻片,接种环,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18-24h 培养后的混合菌液,酒精灯,一套革兰染液 原理:主要为细胞壁结构的差异。G+三维肽聚糖结构的交联度大,通透性低,脂质少或无,酒精作用使孔径缩小;而G-肽聚糖为二维疏松结构,薄,外膜含大量脂质,易被酒精溶解,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步骤: 1. 细菌标本的制作 (1)涂片:无菌操作。取一接种环混合细菌悬液,涂布成直径约1cm的涂片,涂片应薄而均匀。 (2)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中自然干燥。必要时可将标本面向上,放在酒精灯上方微火处干燥。 (3)固定:标本面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外焰按钟摆的速度来回通过3次,放置待冷后染色。固定的目的是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_》教案

第2章探索生命 第1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一些科学事实。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生物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研究的过程,研究过程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要让学生不断学会研究方法很重要,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生物学打好基础,也为社会进步带来新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处理、归纳信息,设计实验方案。 教法: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采用观察、思考、阅读、探究方法等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内容设计意图 导入教师 活动我们现在学的生物教材是属于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研究 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既然是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在研 究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就 应该首先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 一、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 活动 提问:同生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用到哪些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学生 活动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 活动 多媒体展示:科学家们的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 调查、分类、实验等,引出实验法最重要 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 二、过度 思考 既然实验法是最重要的,那么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呢? 设置悬念引入思考 教师 活动 引出:本节课要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 放走的猎物”为例来了解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响尾蛇的图片和有关响尾蛇的文字介绍 感知认识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阅读信息,加强对响尾蛇的了解 感知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 活动 展示图片:播放响尾蛇捕捉老鼠的视频,并对视频内容作解释 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迅速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 息的能力 教师 活动 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叫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 活动 学生主动起来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客观评价,指出在众多问题中,本节课统一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共 - 1 -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二质粒DNA的提取-碱裂解法 实验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四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酶切与鉴定 实验五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实验六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 DNA提取 实验七 DNA的定量 实验八 PCR基因扩增 实验九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与纯化目的DNA 实验十 DNA重组 实验十一动物组织细胞总RNA的提取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

事实证明,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研究,要想突破,除了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仪器设备以及良好的研究环境。一个标准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除了具有一般生物学实验室的常规仪器设备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用途的仪器,这些仪器一般较精密,价格昂贵。下面介绍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冷冻离心机 低温分离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基因片段的分离、酶蛋白的沉淀和回收以及其它生物样品的分离制备实验中都离不开低温离心技术,因此低温冷冻离心机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备的重要仪器。在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冷冻离心机,本实验室的高速冷冻离心机为GL-20G-Ⅱ型(上海安亭),落地式。配有角式转头:6×50ml、12×10ml和12×1.5ml。极限转速20000rpm。 1. 安装与调试 离心机应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面上,应至少距离10cm以上且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中,周围空气应呈中性,且无导电性灰尘、易燃气体和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应在0~30℃之间,相对湿度小于80%。试转前应先打开盖门,用手盘动转轴,轻巧灵活,无异常现象方可上所用的转头。转子准确到位后打开电源开关,然后用手按住门开关,再按运转键,转动后立即停止,并观察转轴的转向,若逆时针旋转即为正确,机器可投入使用。 2. 操作程序 (1)插上电源,待机指示灯亮;打开电源开关,调速与定时系统的数码管显示的闪烁数字为机器工作转速的出厂设定,温控系统的数码管显示此时离心腔的温度。 (2)设定机器的工作参数,如工作温度,运转时间,工作转速等。 (3)将预先平衡好的样品放置于转头样品架上,关闭机盖。 (4)按控制面板的运转键,离心机开始运转。在预先设定的加速时间内,其运速升至预先设定的值。 (5)在预先设定的运转时间内(不包括减速时间),离心机开始减速,其转速在预先设定的减速时间内降至零。 (6)按控制面板上的停止键,数码管显示dedT,数秒钟后即显示闪烁的转速值,这时机器已准备好下一次工作。 3. 注意事项 (1)离心机应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外接电源系统的电压要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机器不使用,要拔掉电源插头。

生物实验高中常见的实验方法

生物实验高中常见的实验方法 生物实验高中⑴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 淀粉+碘液(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等等 ⑵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⑶同位素示踪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⑷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诱导染色体变异,如无籽西瓜。 ⑸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 饲喂法,切除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切除口服法。 ⑹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⑺植物杂交的方法 雌雄同花:花蕾期去雄+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雌雄异花:花蕾期雌花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⑻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测交;该显性个体自交。 ⑼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 ⑽确定某一个体是否具有抗性基因的方法:即抗性接种实验 确定小麦是否具有抗锈病基因,用锈病菌去侵染,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锈斑出现。 ⑾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人工诱导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 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 淀粉+I2(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大肠杆菌+伊红和美蓝(菌落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用颜色标记法来确定原肠胚三个胚层的分化情况。 同位素示踪法: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确定某种元素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的方法:水培法(完全培养液与缺某种元素的完全培养液一次对照,缺某种元素与加进去该元素后二次对照)。 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

2015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等级考查试题

2015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等级考查试题考生签名______________ 考试成绩_____________ 试题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显微镜。2、识别人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实验材料用具: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纱布、擦镜纸。 实验方案: 一、取镜和安放一手握_________,一手托_______,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二、对光 1、转动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正对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一眼注视目镜内,另一眼睁开,同时把___________转向光源,通过目镜看到白亮视野后并报告教师。 三、观察 1、把涂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_____的中心。 2、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____________,使镜筒缓慢下降使物镜接近涂片。 3、一眼注视目镜内,同时___________转动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略微转动_______________,直至物像清晰,报告老师。 4、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四、整理 1、取下涂片并复位。 2、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 3、转动转换器,让两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降至最低位置。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实验现象与结论: 3.在你观察的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 2.若把标本换成带字的纸片,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上---________ e------________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3、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要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材料用具:三个小锥形瓶、清水、绿豆或花生等种子各一烧杯(每杯30粒以上)、小勺、三张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 实验方案: 一、问题情境许多农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在播种之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二、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出假设请根据以上情境,作出假设: 四、制定并实施计划 1、三个标签上分别写上1、 2、3,分别贴在三个锥形瓶上,瓶内分别撒一些种子。 2、通过控制三个锥形瓶中的环境条件,设置对照实验。 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整理1、将废物废液到入废物缸中。2、桌面整洁,撕下标签并清洗干净。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2)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各部分结构。 实验现象与结论1、剥去菜豆种子外面的_________,可以看到菜豆种子有________子叶。 2、玉米种子最外面一层结构是由____和______共同构成的,质地坚韧与菜豆种子的种皮一样,都具有_________内部结构的作用。玉米种子有______子叶; 3、用放大镜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 胚。它可分为子叶、胚芽、________和_________四部分。 试题四: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要求: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用具:1%淀粉糊、镊子、医用消毒脱脂棉、试管(2只)、碘液、烧杯、清水、滴管、凉开水、废物缸、试管刷。

微生物实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试验操作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红色字体需要购买) 10ml离心管(80管)、培养皿(预实验36板,正式试验648板,共计684板)、EP管(预实验36管,正式试验108管,144管)、枪头(5ml、1ml、200ul)、生理盐水现配现用(0.85)2.,灭菌处理 将离心管、枪头、生理盐水、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处理后待用。 3.制备不同梯度的样品溶液 预实验 a.梯度稀释试验前一天晚上取置于-80℃盲肠食糜样品于4℃冰箱融化,将需要用到的离心管和EP管分别编号待用。试验期间取盲肠食糜0.5~1g于灭菌后的10ml离心管中,按1:10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1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取0.5ml10-1浓度的样品溶液于下一离心管,按1:10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2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然后取0.1ml10-2浓度的样品溶液于EP管中,按1:1010-3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3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依次如上分别配制10-4、10-5、10-6、10-7、10-8样品溶液。每一次取样前离心管和EP管都要在微型振荡器上震荡混匀。 b.接种和培养:按照平板涂布法进行。分别取各稀释管溶液100μl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置普通培养箱,37℃培养24h。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置5%CO2培养箱,37℃培养48h。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置厌氧发酵罐内,37℃培养48h。沙门氏菌选择性培养基置普通培养箱,37℃培养24h。 c. 微生物计数与鉴定:采用常规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选择长有30-300个菌落的平板较为合适,用每克肠道内容物中细菌个数的对数表示( 1gCFU /g) 正式试验 按照预实验操作步骤及适宜梯度进行试验。 4.培养基 总需氧菌营养琼脂(NA)34567 乳酸菌MRS琼脂碱性厌氧234567 双歧杆菌BL琼脂厌氧234567产气袋 大肠杆菌麦康凯需氧234567 沙门氏菌XLD 需氧2345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检验操作步骤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样品制备: 取样品 10 g/ml加入至 90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制成 1 ︰ 10 的稀释液; 菌落总数:(结果报告:XXX cfu /g(ml))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 ml加入至 9 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 制成 1 ︰100 的稀释液; 取上述两个稀释级的稀释液分别加入2块平皿中,每块平皿中加 20 ml,然后往平皿中倒入约45℃的卵磷脂吐温80琼脂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倒置放于36+/-1 ℃培养箱中培养 48 h,点计菌落数。 霉菌和酵母菌: 操作同菌落总数,加入的培养基为虎红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倒置放于℃培养箱中培养 72 h,分别点计霉菌和酵母菌数。 粪大肠菌群:(结果报告(未)检出/ )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0 ml加入至 10 ml 双倍乳糖胆盐培养基中,摇匀,置 44 ℃培养箱中培养 48 h; 如果培养物产酸产气(现象为培养基呈黄色,小倒管内有气泡),则应取培养物分别接种至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于 37 ℃培养 18-24 h和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于 44 ℃培养 24 h。 在上述平板上,粪大肠菌群呈深紫黑色、圆形突起的菌落,并有金属 光泽。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 红色短杆状的菌。挑取菌落时,应使灭菌的接种环冷却后再行操作。

上述蛋白胨水培养基的培养物还需做靛基质试验,阳性现象为培养物表层出现玫瑰红色。 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报告(未)检出/ ) 取上述 1 ︰ 10 的稀释液 10 ml加入至 90 ml SCDLP 培养基中,摇匀,置 37 ℃培养箱中培养 18-24 h; 挑取上述培养物,接种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于 37 ℃培养 18-24 h;在该平板上,铜绿假单胞菌应为灰白色色、圆形湿润的菌落,周围培养基溶有水溶性色的色素;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红色杆状的菌。 如果平板上只分离到1个可疑菌落,不够做生化试验,则应挑取该菌落于SCDLP增菌培养。 取分离的菌落分别做氧化酶试验、绿脓菌素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和 42℃生长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增菌培养同铜绿假单胞菌项下, 挑取上述增菌液的培养物,接种至 B-P 平板于 37 ℃培养 24-48 h;在该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应为灰黑色、圆形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混浊带和透明环 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应观察到紫色球状的菌。 取分离的菌落分别接种至甘露醇发酵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中,于 37 ℃培养24 h;取上述肉汤培养物,做血浆凝固酶试验。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初中生物教师的你,应该怎么制定教学计划呢?更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带来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使实验教学进行得更好,我特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初二学生知觉的无意识性和情绪化仍比较明显,注意往往与表面现象联系在一起,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 二、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季节性强的实验要打好时间差,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 2、适时地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没有材料的采取替代材料;二是老师之间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发动学生参与采集和培养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 3、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另外,不能单为完成某个实验

生物实验操作步骤

生物实验操作步骤 一、安装显微镜和对光: A 、操作步骤: 1.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轻轻地放在实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厘米。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双手转动反光镜(光强用使用平面镜、光弱使用凹面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4.整理复位: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镜头放入镜盒内,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放回原处。 B 、去年考卷: C 、评分标准: (1)安装好物镜和目镜(1分) (2)能将显微镜对好光观察(2分) 记录:雪白色或亮白色(1分) (3)整理器材(1分) 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临时玻片标本: A 、操作步骤: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划一个“井”字,用镊子撕下表皮,然后把它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将其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盖片时要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 5、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6、安装显微镜和对光; 7、将制作的装片安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然后将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8、用左眼注视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在视野中看到细胞图像,然后旋转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9、移动装片,在视野中找到一个完整的细胞进行仔细观察; 10、整理复位:取下玻片标本,平移方式(防止折断盖玻片)取下盖玻片并连同载玻片一起放回原处。取下镜头放入镜盒内,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然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把其他废弃物放入垃圾桶并把实验桌抹干净。 B 、去年考卷: C 、评分标准: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1分)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1分) (3)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用镊子撕取鳞片叶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清水中并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盖上盖玻片(1分) (4)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1分) (5)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1分) 记录:气泡(1分) 细胞核(1分) 细准焦螺旋(1分) 左上方(1分) (6)整理器材(1分) 三、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A 、操作步骤: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4、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一侧先接触生理盐水在轻轻放平,避免出现 。 你观察到的细胞内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如果想让物像更清晰,应转动 。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才能使物像移到视野中间。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物镜和目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在目镜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是汉字或英文字母位于通光孔的中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 实验完毕后取下载玻片,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目镜和物镜,放回镜盒内(或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下降镜筒,将显微镜放进镜箱内,送回原处。 实验现象与结论: 1、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上--- e------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2、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 试题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漱口 2、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3、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4、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口腔上皮细胞。 5、把牙签上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二)观察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扁平细胞后再换上高倍物镜,移动玻片标本寻找一个清晰、完整的细胞,从外到内辨认细胞的结构。 画图: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2)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

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 一、无菌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 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 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 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最新高中生物处理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原则、方法及技巧优秀名师资料

高中生物处理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原则、方法及技巧处理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原则方法及技巧 一、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 在解答关于实验设计的题目时的基本步骤如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明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对象和条件;?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考虑对照组);?预期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下面以一道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题] 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 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 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 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1(实验的材料和用具:?家兔 ?生理盐水 ?酒 精棉 ?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 ?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 液 ?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 2(实验步骤和结果: 第1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 第2步:…………… 问题:设置B管的目的_______。(答案:作为A管的对照) [分析]

(1)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此实验的目的、要求是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 (2)明确实验的理论原理:此实验的原理是?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 (3)确定实验的对象和条件:对象是兔血;条件是常温常压。 (4)确定实验的思路:根据目的、原理确定本实验思路,观察血液中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2种情况下,血液的凝固情况,以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作用。同时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还需要创造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2种条件。 (5)设计实验的步骤(考虑对照组): 根据实验思路,结合题中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本题中已经给出第一步,明显看出A、B两只试管是一组对照,所以在以后的几个将要设计的步骤中要注意有关事项,如试剂用量、控制条件。 本题设计步骤如下: 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注射器和家兔,用注射器取家兔的血液; 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 第四步:将等量的氯化钙溶液分别A、B两只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6)预期实验的结果:本实验第三步后,A管血不凝固,B管血凝固;第四步后,A管血也凝固,B管血仍凝固。 (7)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三步向A、B两试管内加入血液后,A管血不凝固,B管血凝固;是由于草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形成了草酸钙沉淀,说明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

初中毕业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查试题及等级评定标准

2017年初中毕业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查 试题及等级评定标准 一、试题部分 (一)试题1 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写有“e ”字的玻片,动物或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实验要求: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能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显微镜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试题2 实验名称: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器材:洋葱鳞片叶,新鲜的黄瓜,清水,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要求:能够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试题3 实验名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器材: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实验要求:阐明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试题4 实验名称: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器材:馒头,消毒棉絮,镊子,试管,温度计,碘液,刀片,小烧杯,大烧杯,冷、热水滴管 实验要求:探究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关系。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试题5 实验名称: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器材: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要求:能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试题6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碘酒。 实验要求:解剖菜豆种子(或黄豆种子),并指出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试题7 实验名称: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实验器材: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载玻片。 实验要求: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的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试题8 实验名称: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微生物学实验试题集

微生物学实验试题 一、选择题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A.结晶紫染色 B.碘液固定 C.酒精脱色 D.复染 答:(C) 2.放线菌印片染色的关键操作是: A.印片时不能移动 B.染色 C.染色后不能吸干 D.A和C 答:(D) 3.高氏培养基用来培养: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答:(C) 111821.肉汤培养基用来培养: A.酵母菌 B.霉菌 C.细菌 答:(C) 111822.无氮培养基用来培养: A.自生固氮菌。 B.硅酸盐细菌 C.根瘤菌 D.A、B均可培养 E.A、B、C均可培养 答:(D) 111823.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为了提高分辨力,通常在镜头和盖玻片之间滴加: A.二甲苯 B.水 C.香柏油 答:(C) 111824.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 A.75% B.50% C.90% 答:(A) 111825.用甲醛进行空气熏蒸消毒的用量是: A.20ml/M3 B.6ml/M3

111826.实验室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121℃/30min B.115℃/30min C.130℃/30min 答:(A) 111827.巴氏消毒的工艺条件是: A.62-63℃/30min B.71-72℃/15min C.A.B.均可 答:(C) 111828.半固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 A.检查细菌的运动性 B.检查细菌的好氧性 C.A.B.两项 答:(C) 111829.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加入量通常是: A.1% B.0.5% C.0.1% 答:(B)。 111830.使用手提式灭菌锅灭菌的关键操作是: A.排冷气彻底 B.保温时间适当 C.灭菌完后排气不能太快 D.A-C 答:(A)。 111831.目镜头上的“K”字母表示: A.广视野目镜 B.惠更斯目镜 C.补偿目镜 答:() 111832.目镜头上的“P”字母表示: A.平场目镜 B.广视野目镜 C.平场补偿目镜 答:() 111833.物镜头上的“PL”字母表示: A.正低相差物镜 B.正高相差物镜 C.负高相差物镜 答:() 111834.物镜头上的“UVFL”字母表示。 A.无荧光物镜 B.照相物镜

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

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 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分离、接种方法。 2、掌握无菌操作基本环节。 二、实验说明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呈混杂状态存在,要获得所需菌种,必需从中把它们分离出来。在保存菌种时不慎受到到污染也需予以分纯。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很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似的,即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并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以分散状态存在,然后使其长成一个个纯种单菌落。然而上述工作又离不开接种,即将一种微生物移到另一灭过菌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 1、恒温培养箱。 2、接种环、玻璃棒、吸管、酒精灯。 3、培养基(上次实验配制的)。 4、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 四、方法步骤

(一)接种的操作 1、斜面接种(接金黄葡萄球菌) (1)操作前,先用75%酒精擦手,待酒精挥发后点燃酒精灯。 (2)将菌种管和斜面握在左手大姆指和其它四指之间,使斜面和有菌种的一面向上,并处于水平位置。 (3)先将菌种和斜面的棉塞旋转一下,以便接种时便于拔出。 (4)左手拿接种环(如握钢笔一样),以火焰上先将环端烧红灭菌,然后将有可能伸入试管其余部位也过火灭菌。 (5)用右手的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将菌种管和待接斜面试管的棉花塞或试管帽同时拔出,然后让试管口缓缓过火灭菌(切勿烧过烫)。 (6)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接种环在试管内壁或未长菌苔的培养基上接触一下,让其充分冷却,然后轻轻刮取少许菌苔,再从菌种管内抽出接种环。 (7)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入另一支待接斜面试管。从斜面底部向上作“Z”形来回密集划线。有时也可用接种针仅在培养基的中央拉一条线来作斜面接种,以便观察菌种的生长特点。。 (7)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入另一支待接斜面试管。从斜面底部向上作“Z”形来回密集划线。有时也可用接种针仅在培养基的中央拉一条线来作斜面接种,以便观察菌种的生长特点。 (8)接种完毕后抽出接种环灼烧管口,塞上棉塞。 (9)将接种环烧红灭菌。放下接种环,再将棉花塞旋紧。 2、液体接种

微生物实验操作基础——灭菌及无菌操作

实验十二微生物实验操作基础——灭菌及无菌操作 一、目的要求 学习灭菌的方式方法,区别几种灭菌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实验室无菌操作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无菌操作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知识介绍 灭菌技术sterilization 为什么要灭菌?(杂菌污染的后果) 1.营养基质或产物被消耗损失; 2.抑制生产菌的生长; 3.抑制产物的生物合成; 4.杂菌繁殖导致培养液性质(如pH)改变,造成生物反应异常。 灭菌原理与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物料或设备中所有微生物的技术或工艺过程。灭菌方法有化学物质灭菌、辐射灭菌、过滤介质除菌和热灭菌等。 (一)、化学物质灭菌 通过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渗透性,或者损伤细胞膜,影响微生物细胞的正常代谢。不适合于培养基的灭菌,只适合于局部空间或某些器械的消毒。 1.无机酸、碱及盐类 酸碱的杀菌能力主要由其电离度而定,电离出得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 盐溶液的杀菌力与其浓度成正比。 (腌咸菜可以保藏很长时间而不染菌) 2.重金属盐

杀菌原理是重金属盐使细胞中蛋白质失活。 比如升汞。 服食牛奶、 鸡蛋等高蛋白含量食物可解毒。 3.氧化剂 高锰酸钾 4.有机化合物 乙醇:脱水、使蛋白质变性和沉淀,70~75%最有效。 (二)、辐射灭菌 1.紫外线: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臭氧也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X射线、γ射线:能量极高,被菌体吸收后,菌体内的水和有机物产生强烈的离子化反应,形成OH-、过氧化氢和有机过氧化物,这些过氧化物阻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导致菌体迅速死亡。 (三)、过滤介质除菌 工业上利用过滤的方法制备大量的无菌空气,供好氧微生物的深层培养使用。 (四)、干热灭菌 1.火焰灼烧法 2.干热空气灭菌法:140~160℃维持2~3h。 (五)、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条件为121℃维持20~30min。 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低温消毒法,主要应用于生产酸奶乳制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 1.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 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步骤

表达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一、原理 细菌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电荷和分子量。强阴离子去污剂SDS与某一还原剂并用,通过加热使蛋白质解离,大量的SDS结合蛋白质,使其带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率仅取决于分子量。采用考马斯亮兰快速染色,可及时观察电泳分离效果。因而根据预计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可筛选阳性表达的重组体。 二、试剂准备 1、30%储备胶溶液:丙烯酰胺(Acr)29.0g,亚甲双丙烯酰胺(Bis)1.0g,混匀后加ddH2O,37O C溶解,定容至100ml, 棕色瓶存于室温。 2、1.5M Tris-HCl(pH 8.0:Tris 18.17g加ddH2O溶解, 浓盐酸调pH至8.0,定容至100ml。 3、1M Tris-HCl(pH 6.8:Tris 12.11 g加ddH2O溶解, 浓盐酸调pH至6.8,定容至100ml。 4、10% SDS:电泳级SDS 10.0 g加ddH2O 68℃助溶,浓盐酸调至pH 7.2,定容至100ml。 5、10电泳缓冲液(pH 8.3:Tris 3.02 g,甘氨酸 18.8 g,10% SDS 10ml加ddH2O溶解, 定容至100ml。 6、10%过硫酸铵(AP): 1gAP加ddH2O至10ml。 7、2SDS电泳上样缓冲液:1M Tris-HCl (pH 6.82.5ml,-巯基乙醇1.0ml,SDS 0.6 g,甘油 2.0ml,0.1%溴酚兰 1.0ml,ddH2O 3.5ml。 8、考马斯亮兰染色液:考马斯亮兰 0.25 g,甲醇225ml,冰醋酸 46ml,ddH2O 225ml。 9、脱色液:甲醇、冰醋酸、ddH2O以3∶1∶6配制而成。 二、操作步骤 采用垂直式电泳槽装置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

中考生物实验操作(附图)(2020年整理).pdf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稀碘液、清水。

生物实验二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材料用具:浸软的菜豆(如大豆、蚕豆、花生等)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等)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

生物实验三测定种子的成分 实验材料用具:晒干的小麦种子,小麦面团,滴管,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纱布,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种子,刀片,放大镜,碘液,小药匙,烧杯。 (1)取一些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火上均匀加热,然后烘烤试管的底部. ①.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说明构成种子的细胞里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穿到铁丝上,放到火上烧.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说明:种子燃烧后,烧掉的物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灰烬就是_____________. (3)将少许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起来,放在清水中揉挤,把纱布包里的物质尽量揉挤出去,观察包内剩下的一些物质呈黄白色胶黏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面筋,面筋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 (4)将烘烤过的小麦种子,放在白纸上挤压,挤压处的白纸上会出现油迹,说明构成小麦种子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实验四观察叶片的结构 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毛笔、小木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