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

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教育制度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三次兴学运动后,才在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起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绍兴、乾道、淳熙年间,官学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官学教育制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小学等;属于中央各局管辖的有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直属于中央政府的有资善堂、宗学、诸王宫学、内小学等。地方官学有州学、府学、

军学、监学以及县学,属于地方政府及诸路提举学事司管辖。

二、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辽朝的教育制度

辽朝的教育制度草创于辽太祖时期,经过几代统治者的努力才逐渐确立起来。

辽朝在南京、上京、东京、中京、西京都设国子学,总称为“五京学”。除了5所国子学外,还设有上京、中京、西京3所国子监。

辽朝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和县学。州学和县学亦设博士、助教。

辽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贵族子弟教育,曾专门创立“诸王文学馆”,设有“诸王伴读”和“诸王教授”。

辽朝还曾吸收朝鲜留学生。

综上所述,契丹虽属游牧、狩猎民族,但在辽朝立国的200余年间,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尊孔崇儒,努力发展文教事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官学体系。尤其是澶渊结盟以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较为繁荣,各地设学渐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辽朝社会的进步。

2.金朝的教育制度

金朝的学校教育制度效法唐、宋,逐渐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官学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至世宗、章宗时期,金朝教育达到全盛。

(1)中央官学

金朝的中央官学包括隶于国子监的6所中央学校:国子监、小学、太学、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和女真太学,也被称为“六学”。中央学校除上述6所之外,还有司天台办学和宫女学校。司天台是政府机构,掌天文历数,观察风云气色,隶秘书监。宫女学校设在宫廷内,专事教授诸宫女。

(2)地方官学

金朝的地方官学主要有府、镇、州学和女真府、州学,此外还有医学。

综上所述,金朝学校教育制度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①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女真族教育体系。

②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更为严格。金朝在有关中央官学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方面,采用唐制。这是一种倒退,它重新以法定的形式保证了上层官僚子弟享有文化教育的特权。这是金朝政权在其社会性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封建性不断加强的一种反映。

3.元朝的教育制度

元朝的学校教育,开始于太宗窝阔台时期。至世宗忽必烈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官学体系和教育管理机构。

(1)中央官学

元朝的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其中回回国子学是我国中央官学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它对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元朝还在司天台和太史院附设学校。天文、星历学生的教育工作主要归司天台负责。

(2)地方官学

元朝按路、府、州、县的行政区划,在地方上建立起了路学、府学、州学、县学以及小学、社学的儒学系统。除此之外,还开设了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等专门学校。

(3)教育管理机构

元朝在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的同时,设置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在中央,国子学隶属于国子监。国子监又属集贤院管辖。蒙古国子学隶于蒙古国子监。回回国子学隶于回回国子监。天文、星历学生归司天台管辖。在地方上,诸路、府、州、县学等儒学系统归

儒学提举司管辖。每司设置提举、副提举、吏目、司吏等职。儒学提举司又上隶中央大司农司。诸路蒙古字学归蒙古提举学校官管理。蒙古提举学校官,仅置于江浙、湖广、江西三省,上隶中央蒙古翰林院。诸路医学由医学提举司管理,上隶太医院。诸路阴阳学,在仁宗延祜初规定由阴阳学教授管理,上隶太史院。

三、宋元时期的书院

1.书院的萌芽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名称始出现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在私人设立的书院中,出现了授徒讲学的活动。虽然具有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当时还不普遍,规模一般也不大,没有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但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新的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正式萌芽了。现有资料表明,书院萌芽于唐末。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末萌芽,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社会动乱,官学衰落,是书院萌芽的直接原因。

(2)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当社会发生动乱,官学无法维持时,私学往往能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甚至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3)受佛教禅林的影响。书院大多也设立于名胜之处,显然是受到禅林的影响。此外,佛教禅林中,高僧讲经说法通常所采取的升堂讲说、质疑问难等方式,以及徒众把讲经说法的内容记录下来称为《语录》、《章句》、《讲义》等做法,对于书院的教学活动也产生了影响。

2.宋朝的书院

书院萌芽于唐末,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

(1)北宋书院

宋朝建立后,统治者急功近利,只注重科举选拔人才,而忽视设学培育人才,以至在立国之后的80多年间,官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书院便以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

宋初书院在得到较大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在当时影响较大的书院有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和茅山书院。

(2)南宋书院

南宋偏安江南,虽设置了国子监和太学,恢复和建立了地方州县学校,但由于重科举轻学校,学校有名无实。同时,理学发展到南宋已趋成熟,形成各个学派,并积极创设书院,授徒讲学。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南宋书院得到很大发展。当时影响较大的也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和象山书院。

(3)《白鹿洞书院揭示》

南宋书院的兴盛与发达,与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有密切的关系。白鹿洞书院,原为唐后期李勃兄弟隐居读书处,南宋时期朱熹修复,征集图书,筹措经费,并亲任洞主,亲自掌教,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和教育宗旨,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在这个学规中,朱熹明确了教育的目的,阐明了教育教学的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虽然这些思想早在儒家《周易》、《论语》、《孟子》、《礼记》等典籍中就已经出现。然而,朱熹把这些儒家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其贡献不可低估。

(4)宋朝书院的特点

①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的书院教育理论的形成,明确了书院教育宗旨、教育教学原则等根本问题,标志着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②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南宋的理学家把书院作为讲论和传播自己学说思想的重要基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同时,书院又成为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展开讨论争鸣,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总之,书院促进了理学的兴旺发达和文化学术的繁荣。

③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出现。所谓书院官学化,就是书院受制于政府,被纳入官学体系。这种倾向带来两种效应:一是这些书院本身由于得到朝廷的褒奖而名闻天下,同时也因为朝廷的提倡,而刺激了其他书院的发展;二是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书院逐渐纳入官学体系,有的直接变成地方官学,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

3.元朝的书院

元朝统治者对于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元朝的书院一方面在数量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遍及于全国许多地区;另一方面,官学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书院甚至已完全被纳入地方官学系统,与路、府、州、县学一样,成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书院淡于名利,志在问学修身的初衷。尽管如此,元朝的书院对于当时文化教育的普及,理学的传播,以及人才的培养,仍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宋元时期的蒙学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将8至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所用的教材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在数量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在教育内容、方法以及教材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后来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1.蒙学教育的发展

宋元时期蒙学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在全国城乡设立了不少蒙学。当时的统治者重视蒙学教育,曾多次下令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小学。因此,宋元的蒙学就其设立的性质而言,不仅有民间办的私学,而且有政府办的官学。

(1)政府办的官学

宋元时期由政府办的蒙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设在京城宫廷内的贵胄小学。另一种是设在地方上的庶民小学。

(2)民间办的私学

民间设立的私学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有的称为“小学”;在农村地区农家子弟利用冬闲时节读书的蒙学,则称为“冬学”。此外,还有称作“乡校”、“家塾”、“私塾”、“蒙馆”等。由于官方设立的小学数量有限,而办理蒙学一般所需经费不多,所以在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这一类私人设立的蒙学较为普遍。

2.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宋元时期蒙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这样两个方面。宋元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最突出的有以下三点:(1)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蒙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这个阶段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对于儿童日后的发展将会长期起作用。因此,宋元蒙学教育十分强调对儿童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

(2)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蒙学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大,

为了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宋元时期的教育家制定了各种形式的《须知》、《学则》等,以此作为规范儿童行为的准则。

(3)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蒙学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宋朝教育家已经注意到儿童的这个特点,积极引导,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蒙学教材

我国古代一直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早在周秦时代,就已经编写了一些有影响的蒙学教材。西汉时,以史游所作的《急就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编写蒙学教材的经验,开始出现分类按专题编写的现象,使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按其内容的侧重点,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五类:

第一类是识字教学的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等。主要目的是教儿童识字,掌握文字工具,同时也综合介绍一些基础知识。

第二类是伦理道德的教材,如吕本中的《童蒙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程端蒙的《性理字训》等,侧重于向儿童传授伦理道德知识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

第三类是历史教学的教材,如宋代王令作《十七史蒙求》,胡寅作《叙古千文》,黄继善作《史学提要》,元陈栎作《历代蒙求》,吴化龙作《左氏蒙求》等。这类教材,有的是简述历史的发展,有的是选辑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嘉言善行,既向儿童传授历史知识,又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体例“多是四言,参为对偶,联以音韵”,便于记诵。

第四类是诗歌教学的教材,如朱熹的《训蒙诗》、陈淳的《小学诗礼》等。选择适合儿童的诗词歌赋供他们学习,对他们进行文辞和美感教育。

第五类是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以宋代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为代表。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事、鸟兽、草木、衣服、建筑、器具等。

在上述各类蒙学教材中,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流传最为广泛,一般合称为“三、百、千”。

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开始分类按专题编写,使蒙学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样化;一些著名学者亲自编撰蒙学教材,对提高蒙学教材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蒙学教材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韵语形式,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并力求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经验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五、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

1.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科举考试有常科和制科之分。常科是指常设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诸科。制科为非常设科目,是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设置并亲自主持的特种考试,选拔特殊人才,以应特殊需要。文科之外还有武科。武科考试始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成人科目之外又有童子科。童子科为非常设科目,至南宋理宗后废止。概要地说,宋朝科举考试制度对唐制的变化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扩大科举名额

唐朝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但自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大为扩张。宋朝科举考试除按照常例录取正奏名之外,还增设特奏名。在扩张录取名额的同时,又提高科举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

(2)确定“三年一贡举”

宋朝科举考试的时间,最初没有明确的规定。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确定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这一改革,不仅在当时效果很好,而且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三年一科举成为定制,一直延续到清末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

(3)殿试成为定制

殿试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在讲武殿亲自主持考试,殿试成为常制。从此,形成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自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开始将殿试成绩评定等第,把进士分成三甲,影响了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

为了维护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逐渐建立了一些新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建立锁院制;实行别头试;采用糊名法;创立誊录制。尽管在防止科场舞弊方面,宋朝作了积极的探索,在实际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科场舞弊防不胜防,作弊手法五花八门。

综上所述,宋朝科举考试制度在扩大科举名额,提高及第者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的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也作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为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日臻成熟和完善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元朝的科举制度

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建立疆域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元朝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和御试(即殿试)三级。将地方解送考试称之为乡试,即始于元朝。相对于其他朝代,元朝科举制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民族歧视明显

元朝统治者将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四等人在考试科目、答题要求、考试结果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体现了明显的民族歧视。

(2)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答题标准,取得了与《五经》的同等地位,成为广大士人和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3)科举制度日趋严密

元朝科举考试实行试卷弥封、誊录制,建立严格的试卷处理流程;规定监试官、知贡举官、同试官、阅卷官、收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以及帘内官、帘外官的职责,有越轨者治罪。所有这些,为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积累了经验,对明清科举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3.宋元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出于立国之初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宋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科举制度,而且每榜录取人数之多,大大超过前代,录取者待遇之优,也为前代所未有。这样做,虽然适应了宋初对于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统治,但对学校教育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一是学校教育受到冷落。宋朝统治者只重视科举选拔人才,而忽视了兴建学校培养人才,把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完全割裂。二是助长了士人名利之心,侥幸奔竞之风,不尚实才,不务实学。

元朝的科举制度,对提高官僚阶层文化素质,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加快政权封建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同样不可低估。元朝科举制度中严重存在的民族歧视,人为地造成各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和矛盾;它规定科举考试从《四书》中出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考试答题标准,严重限制了士人的思想,这些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学校教育都有消极的影响。

六、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人称临川先生,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现存著作主要有《临川先生文集》和《王文公文集》等,其中《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原教》、《伤仲永》、《慈溪县学记》、

《虔州学记》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1.主持“熙宁兴学”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任副宰相和宰相期间,发动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称为“熙宁兴学”。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①扩增太学校舍;

②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

③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简称“三舍法”。这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最重要的措施。

(2)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3)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4)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此外,王安石还主持了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根据他的建议,熙宁四年二月,正式下令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考试罢诗赋、帖经、墨义,试以经义、论、策。

王安石不避流俗,在熙宁年间对教育所作的一系列改革,不仅使北宋的教育出现了转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使他自己以一个无可争辩的教育改革家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

2.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

王安石针对当时教育存在的严重弊病,从变法图强,兴利除弊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上,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校应该培养具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

王安石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对于治国安民的重要作用。他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明确提出国家兴学设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这种人才具体来说,应该具有实际的治国才能。同时,王安石把人的道德修养置于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

(2)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

从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的思想出发,王安石认为教学内容应该以是否“为天下国家之用”为标准。所谓“为天下国家之用者”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经术、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武事。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具有崇实尚用的特征。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且对后来南宋事功学派陈亮、叶适,以及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教育家黄宗羲、颜元等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3.系统的人才理论

王安石从变法图强的政治需要出发,提出了陶冶人才的系统理论。它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教之之道”

所谓“教之之道”,即是人才的教育培养问题。王安石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①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学校,并严格挑选学官。②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准则,凡是对国家有实际用处的知识,“则无不在于学”;凡是对国家没有实际用处的内容,则一律不教。③以造就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为培养目标。

(2)“养之之道”

所谓“养之之道”,即是人才的管理问题。王安石提出三条具体措施:①“饶之以财”,各级官吏应该有较高的俸禄。②“约之以礼”,明确规定各级官吏有关衣、食、住、用,以及婚丧、祭养等的标准,以此来约束他们的行为。③“裁之以法”,就是在上面两条的基础上,若有的官吏仍违反法律,则依法严罚。

(3)“取之之道”

所谓“取之之道”,即是人才的选拔问题。王安石提出三点主张:①选拔人才应该自下而上推荐。②对于推荐上来确是贤能者,则应根据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授以相应的官职。③考察人才不能偏听偏信,而应该察其言,观其行,试之以事。

(4)“任之之道”

所谓“任之之道”,即是人才的使用问题。王安石的思想主要有两点。①“任其所宜”,使用人才时应该做到用其所长,任其所宜。②“久其任”,任职要相对稳定。

王安石认为,上述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只要在某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就会整个地影响人才的成长。

王安石所提出的一些具体主张,其中不少含有合理因素,反映了人才成长的共同规律,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七、朱熹的教育思想

1.生平和教育活动

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大教育家,毕生讲学活动不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培养的学生多达几千人。朱熹亲自拟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

朱熹一生还编撰了多种教材。其中影响最深广、最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

2.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教育作用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其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来进行论述的:

①他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万物产生的本原,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理先气后,理本气末,理生气。

②他认为“性即理”,宇宙的本源只是一个理,人禀受理,这就是人性,性和理是一个东西。

③他认为人是“理与气合”的产物,人禀受天理就有“天命之性”(也称“道心”),禀受气质则产生“气质之性”(也称“人心”)。而“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即“道心”与“人心”)是人人皆有的。“道心”、“人心”不是两个心,而是一个“心”的两个方面。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教育目的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

3.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1)“小学”教育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①“小学”的教育内容。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朱熹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

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②“小学”的教育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2)“大学”教育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是培养“圣贤坯璞”,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并不是截然对立。

4.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明天理、灭人欲”。要实现道德教育“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立志

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朱熹要人立志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

(2)居敬

“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居敬”,是指专心致志,谨慎认真的意思。在朱熹看来,只要坚持“居敬”的修养功夫,就能做到“明天理、灭人欲”。

(3)存养

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朱熹“存养”的思想,是从理学的角度对孟轲“存其心,养其性”和“求放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省察

“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5)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

朱熹上述见解,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至今仍有可供借鉴之处。

5.论读书法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自己一生又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这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

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①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②

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③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他还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精思过程。

(3)虚心涵泳

虚心涵泳的读书方法包括两方面的涵义。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读书中发现了疑问,“众说纷错”,也应虚心静虑,切勿匆忙决定取舍。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的读书方法,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

②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所谓“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朱熹的读书法是他自己长期读书经验以及对前人读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为:①朱熹所提倡读的书,主要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②他的读书法主要是强调如何学习书本知识,而未曾注意到与实际知识之间的联系。

总之,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丘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不仅是研究宋朝教育的重点,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元、明、清时期教育的发展。

辽金元时期的瓷器设计

16、辽金元时期的瓷器设计 辽、金、元时代的陶瓷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域特点。 一、辽代陶瓷 陶瓷器类 辽代陶瓷器多为酒具、茶具、盛食具、贮藏器和日用杂器,大都为民窑产品。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北京地区的辽契丹贵族墓和汉人墓中均出土有辽窑烧制的白瓷和酱、黄、绿色釉及三彩陶器。传世品中辽陶瓷以黄、绿单色和黄绿白三彩釉陶居多。 辽代瓷器有白釉黑釉白釉黑花瓷。陶器有黄、绿、黑、白单色和黄、绿、白三彩釉陶。民窑制品胎质粗糙,均施化妆土。白瓷釉白微黄,胎色白带红、黑色杂质点;黑釉瓷釉色纯黑;白釉黑花瓷胎色白,黑花呈色黑黄官窑白瓷胎质细白,釉色纯白或白中泛青,釉质莹润,佳者与定窑上品相类,有的于器底刻“官”或“新官”款。黑釉瓷胎质细白,釉色黑中闪绿,积釉处如堆脂,光泽较强;白釉黑花瓷的胎色白中闪黄,有黑色杂质点;单色釉和三彩釉陶器的胎质细软,作淡红色,施化妆土。官窑三彩色釉娇艳光洁,民窑三彩色釉鲜艳不足,釉层易剥落。白釉陶器釉质欠润泽,白釉上点绿彩者颇为美观。 陶瓷器造型 辽代瓷器可分两大类,即中原类和契丹类。中原类型的瓷器有从北方流如契丹的,也有北宋工匠流落到辽地后在当地烧造的。这一类型瓷器的主要器型有注壶、温碗、盖罐、小罐、盏托、长颈壶、花口碗、唾盂、香炉、盘、碟、怀等。精细瓷器胎白、坚致,釉润似玉,颜色白中闪黄,外壁多刻莲瓣纹。有的底足阴刻"官"或"新官"、"尚食局"等款。一般白瓷胎稍厚,釉胳粗,呈牙白色,多光素无纹。契丹类型的瓷器具有本民族的凤格,主要器型有:鸡冠壶、长颈瓶、凤首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式盘等。时代越晚,契丹式瓷器越少。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它的原型是契丹族游牧时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壶,最早的鸡冠壶完全模仿皮襄壶,皮革缝制的痕迹郡很逼真,甚至还堆出皮绳、皮扣;时代越晚,皮囊壶的特征就越少,有些仅成为装饰。辽代瓷窑集中在今辽宁和河北、山西的北部,主要有上京窑(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镇)、赤峰缸瓦窑、辽阳江官屯窑、北京门头沟窑等,主要产品是白瓷、黑瓷和三彩陶器 陶瓷装饰技法

《国史通鉴》宋辽金元篇1——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后周第二任皇帝世宗柴荣在商量攻打幽州时突发疾病,后不久便病逝,其儿子接任帝位,此时他的儿子年仅七岁。 赵匡胤时为殿前都点检一职,是禁军的统帅。在柴荣去世后的第二年的新年这一天,赵匡胤等人假奏敌情,说:北汉联合契丹出兵大举南下,已经快到黄河了。朝廷便命赵匡胤帅大军北上抵抗,在行至陈桥驿这个地方,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以及谋士赵普便在三军中散步柴荣还在世的传言“点检为天子”,并且说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暗示着要改朝换代了,而此时的赵匡胤以喝醉为名还在自己房间里装睡,后来,他在听到外面三军出现骚乱声后便出门,此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便被赵普等人披到了赵匡胤的身上,于是在陈桥驿这个地方的兵变,促成了赵匡胤的黄袍加身。 赵匡胤带着三军进入汴京(今开封),此时城内里应的人也早已得到了消息,大开城门迎赵匡胤,城内的官员见大势已去,便纷纷跪拜在地,高呼万岁,赵匡胤成功称帝,由于赵匡胤担任节度使的封地为宋州,于是国号便为“宋”,宋朝自此成立。 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常常晚上睡不着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皇帝位置是怎么得来的,如果那天下面的将领也带着大军叛乱,他就危险了,于是便邀请将当时掌握着兵权的将领们喝酒,这些将领大多都是陈桥兵变的将领。酒喝到酣处,赵匡胤突然放下酒杯说:我这个皇帝也不好当呀,试问谁不想当呀。众将一听皇帝说这句话,酒已经被吓醒了一半了,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于是赵匡胤又说到:如果哪天你们手下的将士拿刀架在你的脖子上让你谋反当皇帝,你说从也不从?众将士听到这句话,酒完全被吓醒了,他们明白皇帝的意思,便纷纷跪倒在地。赵匡胤继续说:何不舍弃手中的兵权,到藩镇去购买良田房屋,歌儿美女,整日喝酒观舞来颐养天年呢。并且皇室也将与你们联姻,这样一来也是亲家了。众将士纷纷磕头谢恩,这便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 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教育制度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三次兴学运动后,才在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起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绍兴、乾道、淳熙年间,官学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官学教育制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小学等;属于中央各局管辖的有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直属于中央政府的有资善堂、宗学、诸王宫学、内小学等。地方官学有州学、府学、

第八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八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宋朝法律制度 学习重点: 1、两宋的法律思想; 2、宋代主要立法和法律形式; 3、宋代法律内容的发展变化; 4、宋代的司法制度。 一、两宋的法律思想 (一)第一个时期,立法基本指导思想在于强化中央集权; (二)第二个时期,以法律来适应封建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 (三)第三个时期,立法思想主要受程朱理学和“永嘉”功利学派的影响。 二、宋代主要立法和法律形式 (一)《宋刑统》的编撰及其特点 《宋刑统》(《宋建隆重详定刑统》) ——宋朝初年制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宋刑统》在体例上对唐律的变化之处有三: 1、以刑律为主,律敕合编 2、篇下设门 《宋刑统》12篇的每篇中,将调整同类社会关系的条文汇编为一门,分为213门。其中“一部律内余条准此条”门是较特殊的一个门,它就某些概念进行界定,适用于其他律条中出现在的同一概念,此即“余条准此”。共有44条,如“‘亲属’,谓丝麻以上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并注明“余条亲属,准此。”即整部律典其余条中所出现的“亲属”都适用这个定义。 3、立“起请”条 《宋刑统》中还有一些条文之后附有以“臣等参详”或“臣等议曰”开头的文字,称为“起请”条。它们是窦仪等《宋刑统》的编修者对某些律、律疏或“准”条的补充,作为参照,也具有法律效力。 《宋刑统》在内容上对唐律的变化之处 1、删除《唐律疏议》每篇篇首的篇名沿革史。 2、增设“折杖法”的规定,即以杖刑代替流、徒、杖、笞之刑,以体现恤刑原则。 3、对官吏犯赃罪的处罚比《唐律疏议》明显减轻,对盗罪的处罚加重。 4、增加民事、商事方面的立法。 (二)编敕 敕是皇帝在特定时间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临时发布的诏旨,称为“散敕”,在宋代又称为“宣敕”。它不具有普遍性,要上升为一般的法律形式,还须经过特定的编修程序,即“编敕”。 编敕是宋朝最重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 编敕的地位高于《宋刑统》,但《宋刑统》并未被完全废弃,“诸敕令无例者从律,律无例

北京出土的辽金元时期的陶瓷佛像

北京出土的辽金元时期的陶瓷佛像 辽、金、元三朝是北京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承期,其政治地位由隋唐时期统一政权下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依次上升 为封建割据政权下的陪都——辽南京、独立政权中的正式都城——金中都,最终成为整个封建帝国的中心——元大都。这种政治形势的转变同时也推动、促进了北京地区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开始逐步上升为全国性的文化中心。辽、金、元三朝,均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权,出于统治需要和宗教需求,他们对佛教采取了积极扶植的政策,从而使佛教信仰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之中,可以说上到皇室贵戚,下至士庶百姓,信徒遍布,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佛教信仰的深入和势力的壮大,伴随而来的是佛教文化的全面兴盛。“城邑繁富之地,山林爽垲之所,鲜不建于塔庙,兴于佛像”,可见,兴造佛像是当时颇为重要的一项佛教事业,在社会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并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陶瓷类佛像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吴晋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钱树底座和魂瓶(谷仓罐)上的贴塑,而这种佛像尚未独立发展,严格地讲只能算作明器上的附属装饰品,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局限于丧葬习俗的范畴之中。宋、辽时期,铜资源严重匮乏,随着与官方统治者和僧侣集团主导的各类大型佛教造像渐趋衰落,陶瓷类佛像凭借着体积小型化、材料适

宜于制作各种形态、成品所特有的质地、色泽等方面的艺术美感以及便于大量生产等优势,开始作为单独的佛教造像艺术门类,开辟出一个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全国各地的很多窑场都可以烧造出类型丰富、釉色各异的陶瓷类佛像,并流通南北。这一时期陶瓷类佛像的兴起,已超出了单纯的宗教领域,而是更多地与民间的信仰、艺术、商品流通等联系在一起。它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要求,及时、便捷地进入到家庭、寺庙、墓葬等不同的空间之中,从而产生了更为充分地精神慰籍和愉悦,进而增强对佛教的神圣感和神秘感。一.辽代陶瓷佛像位于门头沟区的龙泉务窑是辽境内仅次于缸 瓦窑的第二大窑场,也是目前北京地区考古发掘最为充分、文化面貌最为清楚的窑址。龙泉务窑以烧制辽代白瓷、三彩器为主,其产品至少在辽南京范围内广泛流通。在遗址中发现了几尊陶瓷造像。琉璃釉三彩菩萨像(图1)一尊,通高32厘米,菩萨头戴花蔓冠,大耳下垂,面容慈祥,双目微张平视前方,眉间有毫,隆鼻,宝缯飘曳,颈饰璎珞,袒露胸腹,下身着大裙,结跏趺坐,左小臂侧前平伸,右小臂上举,两手均从腕部残断。该菩萨像以施绿釉、黄釉为主。另一尊也为三彩菩萨像,通高51厘米,菩萨头梳发髻,面部残缺,外穿双肩式袈裟,内着僧支,胸前佩戴璎珞,下着大裙,结跏趺坐,右小臂上举,手微握,左小臂侧平伸,手微曲。这两尊菩萨像胎质白细而坚实,釉色明亮光润,造型生动,是

4、宋元辽金时期的主要考点80个

1.陈桥兵变: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的兵变。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为名,领兵出征。大军刚出开封,军队在陈桥驿发生哗变,赵匡胤在被黄袍加身后,回师开封,周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称帝。陈桥兵变为宋朝的建立奠定了墓础。 2.州府军监:宋代地方政区。北宋的地方行政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 3.监司:宋代设立的监察州县的地方长官的简称。宋初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日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简称“宪臣”)、安抚司〔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以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 4.官职差遣:北宋官称和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宋初委派朝官担任地方长官职务,称为“差遣”。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官”指寄禄官,“差遣”则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差遣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提举、提点、监等字,如知县、参知政事、提点刑狱公事等,官阶按年资升迁,即使不担任差遣,也可依阶领取俸禄。而差遣则根据朝廷的需要和官员的才能,进行调动和升降。 5.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解除武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同一年,在一次酒宴中,赵匡胤“劝”大将石守信等人交出兵权,大将们在利诱胁迫之下,交出了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6.更戍法:北宋实行的一项军事政策。北宋为了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独有,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出现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 7.《宋刑统》:宋代的主要法典。全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太祖建隆四年(963年),由窦仪、苏晓等人编定。《宋刑统》以唐律为准,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12篇,每篇之下又分若干门,共213门,502条,30卷。它收集了自唐开元初年至宋建隆初年近150年间的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 8.三冗:北宋时冗官、冗兵和冗费的简称。北宋时通过科举制度、恩荫制度和其他途径,入仕为官者不断增加,出现冗官现象。为了应付辽、夏侵扰,缓和与镇压农民反抗斗争,每逢荒年,政府即招大量的流人饥民为禁军或厢军,出现冗兵现象。官员、军队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浩大,同时每年还要物送辽、夏大量岁币,出现冗费现象。由于冗官、冗兵和冗费,宋朝在仁宗时,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形势。 9.主户与客户:宋代划分的两种户籍类型。划分的根据是土地占有和赋税承担情况。主户指占有土地并交纳赋税的人,客户则指无地而耕种地主土地的佃户。主户按照土地的多少,分成五等;一二等户土地田亩多,又称上户;三等户称中户;四五等户田地产业少,称下户。徭役不分主、客户,一律承担。 10.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宋代正税之外的人头税与杂税。宋初把唐末五代的杂税大部分继承下来,凡是以身丁为对象而征收的,则总名之为“丁口之赋”;凡是以牛皮、盐、曲之类为讨象而征收的,则总名之为“杂变之赋”。这两种都必须随同两税输纳。丁口之赋,不管有无土地,全须交纳。 11.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年间由范仲淹主持的政治改革。宋仁宗时,政治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以整顿吏治为主的十项改革方案。仁宗采纳了这一方案,并诏行全国。改革仅一年,范仲淹被贬,改革失败。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 12.青苗法: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各地方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两次贷钱谷给农村主户,按户等高低规定借贷数目。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当时民间的利息很高,一年以五分为常,甚至有超过二倍到三倍的。此法旨在抑制兼并之家的高利贷盘剥,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

宋辽夏金元时期教案

第五单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宋辽夏金元时期 (一)宏观掌控 总体特征: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1、政治 (1)民族政权并立,并逐步趋向统一。(2)北宋实现了局部地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强中央集权。(3)元朝实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完善。元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台湾、西藏等我国周边地区正式归辖于中央政权。 2、经济 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封建制生产方式进一步向边疆地区扩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民族间的经济交流频繁,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 3、民族关系 (1)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发展迅速。(2)民族间战争一度频繁,但通过议和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经济文化交流密切。(3)民族融合出现新高潮,形成新民族——回族。 4、文化 (1)古代科技发展出现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建筑技术、科技著作和天文历法成就突出。(2)理学产生和发展。(3)宋词和元曲成就突出,书院的兴起、宋词的繁荣、市民文学出现(新特点)。 (二)微观细嚼 1、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 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东京北宋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措施,“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标志是北汉被灭 2、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原因:吸取五代十国的经验教训 措施:①集中军权,杯酒释兵权;将禁军统领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与统领军队将帅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地方上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与知州互相牵制。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设转运使,司法人员由文官担任。④发展科举制度,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成为定制);科目减少,进士科最重要;实行糊名法影响:积极,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基础被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消极,政府机构重叠,财政开支大,军队战斗力弱,导致“冗官”、“冗费”、“冗兵”,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四书》包括《》、《》、《》、《》。它是由编定的。 2.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主持发起,史称“”;第二次是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第三次由主持发动,史称“”。3.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4.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等。 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等。 6.朱熹将人性分成“”与“”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7、朱熹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与两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2、“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3、“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4、《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5、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6、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韩愈B、朱熹C、王安石D、王守仁 三、判断题 ( ) 1、“国子监”既是宋朝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 ( ) 2、“积分法”作为一种学生学业考核方法,始于宋代,到元代趋于完善。 ( ) 3、设置地方教育行政长官“提举学事司”是元代官学制度有别于宋代的特点之一。( ) 4、殿试制度是在宋代成为制度的。(我做错了) ( ) 5、“书院”这种教育组织萌芽于宋朝末年。 ( ) 6 、程朱理学在宋代即已取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并控制了宋、元、明、清四代的科举和学校。 ( ) 7、在儿童教育上,朱熹强调对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王守仁强调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 四、名词解释题 1、学田: 2、苏湖教法: 3、三舍法 五、简答题 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2、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3、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4、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 六、论述题 1、宋代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学习辅导(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7.1 复习笔记 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 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教育制度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

第五章 宋辽金元史学

第五章宋辽金元史学 ——中国封建史学的鼎盛 中国封建史学,到宋朝达到高峰期。史学领域宽广,治史途径多样,气象博大,不仅集以往史学之大成,而且对后世封建史学产生极大影响。辽金史学同两宋史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又鲜明的显现出自身的民族特点。元代史学是宋代史学的延续和后劲,是多民族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辽金元三朝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到鼎盛时期所体现的多民族史学吸收融合的一部分。 第一节宋朝史学的繁荣鼎盛 一、宋朝史学繁荣鼎盛的具体表现 1、官方修史制度进一步完善。 除了延续唐制外,又新设置了一些修史机构。起居院、时政记房、日历所、会要所、国史实录院;编修敕令所、玉牒所 2、史书数量空前增多。 宋代史部书的数量,不论部数还是卷数,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高峰;其增长速度,为前代所无,亦为此后元明清三代所不及。 3、史书体裁多样化,并且富于创造性。 编年体史著重新崛起;纪事本末和纲目体出现;朱熹的《伊洛渊源录》,也被认为是古代学术思想史的学案体著作的滥觞。 4、史家辈出,群星璀璨。 从《四库全书总目》统计,有著作流传至今的宋代史家,不下130人。欧阳修、司马光、吕大临、袁枢、郑樵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5、“会通”思想开始成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为史学的主流 6、史学范围进一步扩大,历史文献学获得显著的发展。 上古史、民族史、地方史、域外史、人物传记、杂史;文人别集、笔记作品中也含有大量史料。金石学、官私目录之学、校勘、考证、辨伪、史注、类书;丛书在宋末也已出现。二、宋朝史学繁荣的原因 (1)宋代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为学术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2)宋代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从皇帝到下层官吏都重视史事,社会上读史讲史蔚然成风,史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史学的繁荣。(3)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雕版印刷的普遍使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史书的大量印制和流通创造了方便条件,有利于史学的普及。(4)宋朝科举事业发达,读书人的队伍不断扩大,各阶层士民对史书的需求增大。宋代有些史著,本来就是为科举所著,如王应麟所作的《玉海》。(5)前代积累的丰富的修史经验,为宋代史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左传》对《资治通鉴》产生的影响;《史记》的“通古今之变”对宋代“会通”思想的影响;唐初设馆修史对宋初统治者重视史事的影响,等等。 第二节宋朝所修三部纪传体“正史” 一、《旧五代史》 薛居正以参知政事、宰相监修。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总称《五代史》,后为区别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而加以“旧”字。记五代53年历史,兼记十国事。史料来源:五代史料,宋初仍存各朝实录360卷,范质曾据以删补成《五代通录》65卷。《旧五代史》的纂修就以之为底本,并且有实录原本供参考。体例:体例仿《三国志》,五代各朝独自成书,分别标以《梁书》、《唐书》等名,均设纪、传,志则通录五代典章制度,附于五书之后。史料价值:

宋辽夏金元时期战争综述

宋辽夏金元时期战争综述 宋辽夏金元时期战争综述 宋(960—1279年)、辽(916—1125年)、夏(1032—1227年)、金(1115—1234年)、蒙元(1206—1368年)是中国几个政权并存,经过战争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主要战争是北宋(960—1127年)的统一战争,北宋与辽、夏的战争,南宋与金、元的战争,辽与夏、金的战争,蒙元与夏、金的战争,农民起义战争等。火器开始应用于战争,并使之进入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大兵团骑兵作战与抗骑兵作战的战略战术均有发展。各种重砲、强弩相继出现。城池改制和山城筑城体系相应产生。武学制度的确立,拓宽了培养选拔军事人才的途径。 建隆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代周建宋时,拥有精兵20余万,据地118州,是除辽外割据势力中最强的政权。当时与宋并存的政权,北有党项、北汉及辽,南有后蜀、南唐、吴越、武平、荆南、

南汉及闽,西有吐蕃及大理。辽朝实力强大,据有幽云16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控制了北方战略要地,系宋之主要边患。北汉距宋都开封(今属河南)极近,又有辽为后援,对宋颇有威胁。赵匡胤为巩固其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加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革新兵器,不断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同时针对各政权情势,采取南征北御,先南后北,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以军事进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策略,着力进行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参见北宋统一战争)。建隆三年(962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军在长江流域、岭南和河东地区,先后攻灭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势力(参见荆湖之战、宋灭后蜀之战、宋灭南汉之战、宋灭南唐之战、宋灭北汉之战),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 宋太宗赵光义攻太原(今太原西南)时曾败辽援军于石岭关(今山西阳曲东北),产生轻敌思想,在部队未及休整、准备的情况下,当即督军北进,企图一举夺回燕云地区(参见宋辽战争)。时辽朝已为景宗耶律贤执政,经过改革,国力有所增强。宋军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失败,全军溃退,损失惨重(参见高粱河之战)。此后辽军曾六攻宋境,均被宋军击退(参见满城之战、雁门之战、瓦桥关之战)。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再次全力攻辽,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等地被歼20余万,精锐尽失(参见岐沟关之战)。赵光义丧失胜辽信心,遂采纳谋臣张润洎“来则备御,去则勿追”的建策,在东起泥沽(今天津东南)海口,西至保州(今河北保定市)之间,构通河渠塘泺,筑堤蓄水,

宋辽金史-尔雅网络课

族源与国家肇基(一) 1后晋石敬瑭于下面哪一年称帝:() A、公元942年 B、公元940年 C、公元938年 D、公元936年我的答案:D 2下面哪一项是后唐的都城:() A、安阳 B、洛阳 C、开封 D、沁阳我的答案:B 3耶律阿保机是下面哪一少数民族的可汗:() A、朝鲜 B、女真 C、契丹 D、维吾尔族我的答案:C 4 契丹于公元970年建国。()我的答案:× 5 辽的全境西部到鄂霍次克海峡,东部到阿尔泰山。()我的答案:× 族源与国家肇基(二) 1下面哪一位是梁的开国君主:() A、赵匡胤 B、朱温 C、朱元璋 D、李渊我的答案:B 2 兀欲指的是下面哪一位契丹皇帝:() A、耶律璟 B、耶律阿保机 C、耶律德光 D、耶律阮我的答案:D 3 下面哪一位被称为出帝:() A、石重贵 B、石敬瑭 C、耶律璟 D、李世民我的答案:A 4 耶律德光客死于后晋的都城西安。()我的答案:× 5 辽世宗指的是耶律阮。()我的答案:√ 族源与国家肇基(三) 1 靺鞨于下面哪一时期开始在史籍中出现:() A、3世纪的北齐 B、4世纪的北齐 C、5世纪的北齐 D、6世纪的北齐我的答案:D 2 下面哪一位在陈桥兵变时黄袍加身:() A、皇太极 B、赵匡胤 C、李世民 D、朱元璋我的答案:B 3 西晋武帝指的是下面哪一位:() A、司马炎 B、司马懿 C、司马迁 D、司马光我的答案:A 4 赵匡胤是一个暴君,即位后发生了许多鸟尽弓藏的惨剧。()我的答案:× 5 据高丽史籍记载高句丽的先祖是一位扶余王的后裔。()我的答案:×(√) 族源与国家肇基(四) 1辽代的女真可以分为几类:() A、3.0 B、4.0 C、5.0 D、6.0 我的答案:A 2 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反辽的第一步是()。 A、攻打将并州 B、攻打宁江州 C、攻打宁州 D、攻打江州我的答案:B 3 辽代的生女真是纳入辽朝的户籍体系的。()我的答案:× 4 女真向契丹进贡海东青是女真反辽的一个主要理由。()我的答案:√ 宋代官僚制度及其权力制衡体系(一) 1 宋太宗是下面哪一位的弟弟:() A、赵祯 B、赵匡胤 C、赵恒 D、赵构我的答案:B 2 下面哪一位是女真的开国皇帝:()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完颜阿骨打 D、崇祯我的答案:C 3 天祚帝是下面哪一个朝代的皇帝:() A、清 B、唐 C、金 D、辽我的答案:D 4 辽通过与女真的三次会战成功将其灭掉。我的答案:× 5 上京道是辽的核心统治地区。()我的答案:√ 宋代官僚制度及其权力制衡体系(二)已完成 1 下面哪一地是北汉的都城:() A、太原B、西安C、开封D、洛阳我的答案:A 2 宋朝皇帝中第一次收养宗室的是下面哪一位:() A、宋太祖 B、宋仁宗 C、宋真

《国史通鉴》宋辽金元篇4——统一大业

天下合久必分,当然也就分久必合。 北宋在统一之后陆续灭掉南平、进入蜀地灭掉后蜀、进而收复岭南,最后灭南唐,之后吴越国归降,自此中国的大地已基本上归于统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北宋灭南唐和收吴越的故事。 平定南唐 提到南唐国,也许有人会不清楚,但是提到南唐的后主李煜,估计都知道了。李煜以他那首《虞美人》词而被人们所熟知。南唐开国君主为李昪,李昪统治时期做的还可以,懂得治理国家,李昪去世后,他的儿子李璟继位,李璟为人非常喜欢诗词歌赋,且他本人的也喜欢创作,于是李璟统治时期,整个南唐国内弥漫着浓厚的“文学气息”,他的臣子们,也多数都是善于舞文弄墨,但不通政事,并且李璟对待子民并不懂得休养生息,反而以自己快乐为目的,不管民众疾苦或者死活。李璟死后,他的儿子李煜继位,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比他父亲更热衷于文学,更是不懂朝政,整个国家的气氛依旧是“文学气息”浓厚。李煜甚至幻想着派遣使者到开封说服赵匡胤不要对自己用兵这种事情,赵匡胤当即回使者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赵匡胤统一天下的决心是一定的,于是便命人在荆州造船,派遣水陆两路大军同时向南唐进攻,其实说不上进攻,因为攻破南唐的都城南京那是手到擒来之事,当宋军到达后,一直采取逼迫战术,逼迫李煜投降,李煜仍旧死守,宋军无奈,攻破南京城门,将李煜的其二老乡以及大臣们全部运往开封,自此南唐灭亡,而李煜因为拒不投降北宋,赵匡胤便封了他违命侯。 降服吴越 之前我们提到吴越国,此时的吴越国君主已是“海龙王”钱镠的孙子钱弘俶,钱弘俶很好的继承着祖辈的遗训,钱镠在世之时,便告诫他的后代,中国终将是要一统的,中原的统治者也终究是要统一全国的,告诫他的后代要懂得审时度势,不要打不必要的战争,以免给民众带来无尽的灾难。钱弘俶在位治理期间很好的践行了父辈祖辈的治理理念,统治时期,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所以在北宋灭南唐之后,钱弘俶便听从赵匡胤的旨意,到开封面见了赵匡胤,双方已经是心知肚明,吴越国投降北宋也是迟早的时期。后赵匡胤因生前酗酒太多,突发脑溢血去死,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在赵光义继位的两年后,吴越国正式归北宋领土,同时福建闽地也投降北宋,至此,中国以基本上再次归于一统。

第八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八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岚建宋,都开封(史称汁京,即今河南开封)。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占开封,史称此前为北宋。北宋历九帝,167年。次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此后称南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末帝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为元所灭。南宋历九帝,153年。 第一节宋代法律制度 一、两宋的法律思想 (一)宋学及其理学 (二)法律思想的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北宋初至仁宗朝末年,立法基本指导思想在于强化中央集权。 ?第二个时期,神宗熙丰变法以后到北宋末年,由以法律强化中央集权,变为以法律来适应封建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 ?第三个时期,南渡后至宋亡于元,立法思想主要受程朱理学和“永嘉”功利学派的影响。 二、宋代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 (一)《宋刑统》的编纂及其特点 1、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在工部尚书判大理寺卿窦仪等人的奏请下,开始修订宋代新的法典。同年七月完成,由太祖诏“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全称《宋建隆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 2、《宋刑统》特点: 一是两者的篇目、内容大体相同。《宋刑统》也是30卷,十二篇,502条。 二是《宋刑统》在十二篇的502条中又分为213门,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律条及有关的救、令、格、式、起请等条文作为一门。 三是《宋刑统》收录了五代时通行的部分救、令、格、式,形成一种律令合编的法典结构。四是《宋刑统》删去《唐律疏议》每篇前的历史渊源部分,因避讳,对个别字也有改动,如将“大不敬”的“敬”字改为“恭”字等。 (二)编救及其他法律形式的特点 1.编敕 2.条法事类 3.例 三、宋代法律内容的主要发展变化 (一)行政法律规范 1.中央“二府”与“三司”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1)中书 (2)枢密院 (3)三司 2.中央监察与司法机关 ?中央设御史台 ?谏院 ?大理寺与刑部,审刑院 3.地方政权机构及其与中央的关系 ?州、县两级 ?后又于州上设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7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选择题 1.“升舍”制度是()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B 【解析】北宋王安石熙宁年间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简称“三舍法”。这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最重要的措施。“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答案】B 【解析】《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注云:“周宣王时(前827~前782)

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又注:“《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今已失传。 3.“学田”制度是在()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B 【解析】宋朝官学制度,继承和发展唐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中一点是学田制度的确立。五代时已有关于学田的记载,但学田作为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实始于宋朝。在这以后,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后来的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 4.“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B 【解析】书院萌芽于唐,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书院在唐萌芽时,多为个人或家族读书治学之所,既不普遍,也没有系统的规章制度。至宋朝,不仅书院的数

宋辽金元墓葬中女孝子图像的解读

孝子图像是宋辽金元墓葬中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主 要表现以孝行著称的人物,如董永葬父图、 老莱子娱亲图、郭巨埋儿图、丁兰刻木图、韩伯榆泣杖悲亲图等。他们多成 为后世孝子传中的人物及故事。 这些孝子图像,大多是壁画或砖雕形式,也有少数以石棺线刻画的形式出现,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以孝子图像装饰墓葬的现象早在东汉晚期已经出现,而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有延续;到了隋唐五代时期,于墓葬当中表现孝子图像的传统却一度中断;辽、宋、金、元时期孝子图像在墓葬当中再度兴起,与汉晋、北魏时期出现的孝子相比,宋辽金元时期的墓葬新增了二十三位孝子,如刘 殷、陆绩、曹娥、杨香、孟宗、王祥、姜诗、田真、王武子妻、刘明达、赵孝宗、鲍山、王裒、汉文帝、唐氏、茅蓉、江革、黄庭坚、朱寿昌、黄香、梁公、杨乙乞、崔孝芬。这一时期的新增孝 行题材中有五例孝女(孝妇)题材,分别是曹娥哭江、 杨香打虎救父、姜诗涌泉跃鲤、王武子妻割股奉亲、唐氏乳姑。在这五位女孝子中,曹娥、杨香在宋元墓葬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次是王武子妻、姜诗,而唐氏乳姑仅出现两例。本文试图从考古发现的图像材料出发,就社会性别的角度对这五位孝女进行解读,剖析当时人们对女孝行为的道德要求,揭示其出现在宋辽金元墓葬图像中的原因。 一、女孝子图像的图式解读 “图式”是指在一定的主观意趣和文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绘画样式。宋元间墓葬孝子画像所刻画的孝子人物,有的从图像所附榜题可以确切辨识,有的则需要根据图像所表现的故事情节,结合文献予以推断。 曹娥,在墓葬中表现为泣江寻父。曹娥哭江共有三种图式。第一种图式,画面左边一条江,岸上一女子,身着长袖孝服,眼望大江哭泣,旁有榜题。这种图式可以看作曹娥行孝图的基本样式,成为鉴别曹娥行孝的参照图。例如山西壶关下好牢宋墓和山西潞县北关宋墓的曹娥砖雕。①第二种图式,图像中除有曹娥、江水以外,江面上还漂有一骷髅,曹娥 望江哭泣。此种图式在豫西、豫北、晋南地区最为常见,如河 南荥阳孤伯嘴壁画墓、 山西长治市故漳村宋代砖雕墓、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②等。第三种图式在保留了基本样式的基础上,江边出现了一块通碑。目前仅发现山西稷山马村4号金墓③曹娥孝行砖雕一例。 曹娥是正史上提到的第一个女孝子,《汉书·列女传》记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诉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令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太平御览》卷415“孝女”引《会稽典录》与此相同。从文献分析可知,曹娥之父曹盱的职业为祈神纳福、沟通人鬼的“巫祝”,他当时是迎婆娑神逆涛而上被淹死的。曹娥泣江寻父七日,最后投江而死。那么曹娥行孝的第二种图式中出现 的骷髅,应理解为其父尸骸。而第三种图式, 江边出现了一块通碑,应是留传于后世的曹娥碑。曹娥行孝图的三种图式,基本涵盖了文献记载孝女曹娥的重要信息,并附之榜题,图文并茂,十分符合传世绘画“图史并传”的形式。 孝女杨香,被录入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其“扼虎救父”的故事广为流传。杨香,晋代顺阳人,《太平御览》卷415引《异苑》曰:“顺阳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东南)杨丰与息女香于田获粟,父为虎噬,香年甫十四,手无寸刀,乃搤虎领,丰因获免。香以诚孝致感,猛兽为之逡巡。太守平昌盂肇之赐资谷,旌其门闾焉。” 宋辽金元墓葬中女孝子图像的解读 万彦 (东莞市博物馆,广东东莞523007) [摘要]宋辽金元墓葬中出现了曹娥哭江、杨香打虎救父、姜 诗涌泉跃鲤、 王武子妻割股奉亲、唐氏乳姑五种女孝子的图像。这五位女孝子极具代表性,其孝行方式反映了宋、辽、金、元时期人们对女子孝亲的要求,体现了“孝能兴家”“以孝治家”的思想观念,并赋予这一时期“女孝”新的内涵。[关键词]女孝子;《二十四孝》;墓葬 [中图分类号]J1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53 (2009)05-0017-03[收稿时间]2009-06-21 [作者简介]万彦 (1980-),女,东莞市博物馆,研究方向:美术考古。 ①王进先《山西壶关下好牢宋墓》,《文物》2002年第5期;王进先、陈宝国《山西潞县北关宋代砖雕墓》,《考古》1999年第5期。②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荥阳孤伯嘴宋代壁画墓》,《中原文物》1998年第4期;朱晓芳王进先《山西长治故县村宋代壁画墓》,《文物》2005年第4期;王进先、杨林中《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文物》2003年第3期。③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山西稷山马村4号金墓》,《文物季刊》1997年第4期。 艺术探索 ARTS EXPLORATION,JOURNAL OF GUANGXI ARTS COLLEGE 2009年10月第23卷第5期Oct .2009Vol.23No.5 17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案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教案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第八节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①科学技术的成就: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建筑技术的提高;沈括的《梦溪笔谈》;元朝历法和天文学家郭守敬。②理学。③教育和史学:书院的兴盛;司马光的《资治通鉴》。④文学:宋词的繁荣;李煜、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词作的内容、风格特点;陆游的诗词;市民文学──话本;元曲和关汉卿。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通过分析这一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让学生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填写《五代辽宋夏金元文化成就简表》,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列表比较的自学能力。 3.我国三大发明的传播是欧洲资本主义到来的必要前提,通过联系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

能力。 4.通过比较编年、纪传史书体例和宋词中豪放派、婉约派的不同风格,培养学生的比较研究能力。 5.通过学生总结、讨论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传播,说明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大大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沈括、郭守敬等人的科技成就,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3.通过教育、史学、哲学、文学、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风采,感受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感教育。 4.通过辽、夏、金、元的文化成就,说明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对学生进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要点 一、科学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