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五年级上册巧算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完整word)五年级上册巧算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完整word)五年级上册巧算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巧算分数加减法(1)

内容精要

在分数的加减运算过程中,虽然掌握运算法则是关键,大师犹豫习题的类型较多,特点不一,因此在解题时,还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题目中数的特点,合理、有效地进行计算。

常用的方法有:拆项相加法、凑整、倒序求和法、错位相减法和分组法等。

例1.计算:1+316+5112+7120+9130+11142

例2.计算下面各题

⑴ 2-12-13-16 ⑵(112-13+57)-(57+23

)

例3.求下列所有的分母不超过10的真分数的和:

12+(13+23)+(14+24+34)+…+(101+210+310

+…+810+910)

例4.计算:1+

11+2+11+2+3+11+2+3+4

例5.计算:11992+21992+31992+41992+51992+61992+71992+81992

例6.计算:12+14+18+116+132+164+1128

例7.计算:12+16+112+120+130

例8.计算:113-712+920-1130+1342-1556

例9.计算:

155+255+355+…+1055-11155-12155-…-20155

习题一

1.计算:1+11+2+11+2+3+…+11+2+3+…+10

2.计算:12+16+112+120+130+142+156+172

3、112+56-712+920-1130

4、23+29+227+281+2243

5.计算:945+9945+99945+999945+9999945

小学数学竞赛: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知识点拨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 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巧算分数加减法-习题一

巧算分数加减法 例1.计算:1+316+5112+7120+9130+11142 例2.计算下面各题 ⑴2-12-13-16 ⑵(112-13+57)-(57+23) 例3.求下列所有的分母不超过40的真分数的和: 12+(13+23)+(14+24+34)+…+(140+240+…+3840+3940)

例4.计算:1+1 1+2+ 1 1+2+3 + 1 1+2+3+4 +…+ 1 1+2+3+…+99+100 例5.计算:1994+1 2 -1 1 3 +2 1 2 -3 1 3 +4 1 2 -5 1 3 +…+1992 1 2 -1993 1 3

例6.计算:1+1 1992+ 2 1992 + 3 1992 + 4 1992 - 5 1992 - 6 1992 - 7 1992 - 8 1992 + 9 1992 + 10 1992 + 11 1992 + 12 1992 - 13 1992 - 14 1992 - 15 1992 - 16 1992 + 17 1992 + 18 1992 +…+ 1979 1992 + 1980 1992 - 1981 1992 - 1982 1992 - 1983 1992 - 1984 1992+ 1985 1992 + 1986 1992 例7.计算: 1 2 + 1 4 + 1 8 + 1 16 + 1 32 + 1 64 + 1 128

例8.计算:1 2 + 1 4 + 1 8 + 1 31 + 1 62 + 1 124 + 1 248 + 1 496 例10.计算:1 55 + 2 55 + 3 55 +…+ 10 55 - 11 155 - 12 155 -…- 20 155 练习: 1.计算:1+ 1 1+2 + 1 1+2+3 +…+ 1 1+2+3+…+10

分数加减法测试题及答案

《分数加减法》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30分) (1)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 ),再加减。 (2)一条电线用去了,还剩下( )。 (3)小明看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共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 ),还剩下( )没看。 (4)甲数是6,乙数比甲数多2,乙数是( ),两数的和是( )。 (5)小丽每天上学路上用时,小英每天用时,( )用的时间长,长( )时。 (6)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需用10天完成。他平均每天完成这批零件的( ),3天完成这批零件的( )。 (7)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8)分子是3的假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二、在○里填上“>”“<”或“=”。(8分) 三、计算。(12分) 四、解方程。(9分)

五、互化下面的小数和分数。(16分) 六、解决问题。(25分) (1)下面是五年一班同学一次课间活动的统计表。 活动项目球类跳绳打沙包跳皮筋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①参加这四项活动的人数共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②没参加这四项活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③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多 ④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少 (2)左表是小明记录的某地六月份天气情况,请你先仔细观察,然后再把右表补充完整。 (3)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张大明每时行全程的,李小伟每时行全程的,两人谁的速度快快多少 附加题:(10分)

五(2)班的女生,如果每行排4人还剩1人,每行排6人还剩1人,每行排8人还剩1人,已知男生比女生少1人。如果全班男女生混合站排,每行10人还少1人。 ①五(1)班有女生几人 ②男生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③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一、(1)通分相同的分母(2) (3)(4) (5)小丽(6) (7)5(8)3一、共30分,⑴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二、<<=>二、共8分,每小题2分。三、 三、共12分,每小题2分。四、 四、共9分,第小题3分。 五、…… 五、共16分,每小题2分。 六、(1)①②③跳绳的人最多④球类活动人最少六、共25分,⑴题10分,其中①②题各3分,③④题各2分;⑵题9分,每空1分。⑶题6分,每个问题3分。

巧算分数加减法-习题一教学内容

巧算分数加减法-习题 一

巧算分数加减法 例1.计算:1+316+5112+7120+9130+11142 例2.计算下面各题 ⑴2-12-13-16 ⑵(112-13+57)-(57+23 ) 例3.求下列所有的分母不超过40的真分数的和: 12+(13+23)+(14+24+34)+…+(140+240+…+3840+3940 ) 例4.计算:1+11+2+11+2+3+11+2+3+4+…+11+2+3+…+99+100

例5.计算:1994+12-113+212-313+412-513+…+199212-199313 例6.计算:1+11992+21992+31992+41992-51992-61992-71992-81992+91992+101992 +111992+121992-131992-141992-151992-161992+171992+181992+…+19791992+19801992-19811992-19821992-19831992-19841992+19851992+19861992 例7.计算:12+14+18+116+132+164+1128 例8.计算:12+14+18+131+162+1124+1248+1496

例10.计算:1 55+ 2 55 + 3 55 +…+ 10 55 - 11 155 - 12 155 -…- 20 155 练习: 1.计算:1+ 1 1+2 + 1 1+2+3 +…+ 1 1+2+3+…+10 2.计算:94 5 +99 4 5 +999 4 5 +9999 4 5 +99999 4 5 3.按一定规律排着一串数:1 1 , 1 2 , 2 2 , 1 3 , 2 3 , 3 3 , 1 4 , 2 4 , 3 4 , 4 4 ,…, 1 100 , 2 100 , 3 100 ,…, 100 100 ,求这些数的和

1-2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解析)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 +b =b +a 其中a ,b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 +b +c =(a +b )+c =a +(b +c ) 其中a ,b ,c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 -b -c =a -c -b ,a -b +c =a +c -b ,其中a ,b ,c 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 +(b -c )=a +b -c a -( b + c )=a -b -c a -( b - c )=a -b +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 +b -c =a +(b -c ) a - b + c =a -(b -c ) a - b - c =a -(b +c )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 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 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分数加法和减法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下期数学第六单元检测题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生:____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 74+ 72表示( )个71加上( )个71,共( )个71 ,就是( )。 2、 16 7 的分数单位是( ),它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结果是1. 3、 在计算8 7-(41 21+)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4、 分母是15 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5、 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95○21 =181 65○31=21 187○9 5 61= 6、一袋饼干,第一次吃了它的31,第二次吃了它的154 ,还剩这袋饼干的( )。 7、有一张饼,爸爸吃了这张饼的31,小明吃了剩下的3 1 ,( )吃得多。 8、比53千克少21千克是( )千克,87千克比( )千克多2 1 千克。 9、已知a和b 是两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且a>b,则 a a 43+○b b 43+ 10、一杯纯牛奶,小强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他又喝了半杯,觉得还是有些凉,就又加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他一共喝了( )杯纯牛奶,( )杯水。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6分) 1、最简分数都是真分数。 ( ) 2、3里面有27个 9 1 。 ( )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 ( ) 4、大于 71而小于73的分数只有7 2 。 ( ) 三、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6分)

1、下面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352 B.281 C.15 6 2、从3里面减去( )个31,差是3 1 。 A.2 B.9 C.8 3、2m长的铁丝,先剪去它的21,再剪去它的6 1 ,一共剪去这根铁丝的( )。 A.65 B.3 2 C. 31 4、a+ 4 1=b+31 ,则a与b的关系是( )。 A. a>b B.a<b C.a=b 四、计算:(39分) (一)直接写得数:(6分) =-5 154 1-=21 =+8183 +94=92 41+7 1= 53-103= 31-41= 85-31= 6152+= 1+57= 2-41= 107-10 1= (二)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①98-121+91 ②34+41-61 ③127-(94-12 5) ④ 97-127-121 ⑤117-175+114 ⑥2-(165+ 3 2 ) (三)解方程(9分)

分数的加减法及简便运算

分数的加减法 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知识点: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注意: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得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我们必须将得数约分,使它成为最简分数。 例题一 5654+=5 10564=+=2 注意:因为5 10 不是最简分数,所以得约分,10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5, 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5,最后得数是2. 例题二 1059105109= -=-注意:因为10 4 不是最简分数,必须约分,因为4和10的最大公因数 是2,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最后的数是5 2 知识点回顾:如何将一个不是最简的分数化为最简? (将一个非最简分数化为最简,我们就是将这个分数进行约分,一直约到分子和分母互质为止。所以要将一个分数进行约分,我们必须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然后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专项练习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专项练习 一、计算 715 - 215 712 - 112 1 - 916 911 - 711 38 + 38 16 + 16 314 +314 34 + 34 二、连线 19 + 4 9 2 7377+ 145 +1 5 1 8 987+ 47 + 67 137 115 11141+ 18 +78 29 11 9 3 92+ 2411 +511 5 9 2 121+ 三、判断对错,并改正 (1)47 +37 = 714 (2)6 - 57 - 37 =577 -57 -3 7 =527 -3 7 =51 7 四、应用题 (1)一根铁丝长710 米,比另一根铁丝长3 10 米,了;另一根铁丝长多少米? (2)3天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12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 12 ,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简便运算教案

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课时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例2、3及第100~101页练习二十五第5~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6+25+75 215+1038+285+917 要求学生说说:上面各题进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交换律a+b=b+a 整数加法结合律:(a+b)+c=a+(b+c) 2.提问:整数加法交换律中,所指的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整数加法结合律中所指的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使学生明确都是在整数范围内) 3.回忆学过的加法,想一想:这些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适用吗?(举例说明) 揭示课题: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也适用,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二、新课讲授

1.研究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的适用范围。 教师:这些运算定律中,用字母表示的两个数或三个数,它的范围都包括了什么样的数? (整数和小数,还有分数) 使学生明确,加法运算定律在计算中都可以运用。 (1)教师出示教材第98页例2。 组织学生学习,并相互交流。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出示:计算: ①51761212+ +;②2311 7474 +++。 观察这些加数,注意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并讨论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把 112和712结合起来,27和17结合起来,34和1 4 结合起来,使计算简便) 说一说这两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①独立练习。 ②订正,说说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③归纳,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2.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的第1题。 3.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4.完成教材第100~101页第5、6、7题,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8题。 学生先计算出3个算式的结果:1 2 -13 =16 ,13 -14 =112,14-15=1 20 ,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题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姓名 得分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0分。) 1、 178+17 6表示8个( )加上6个( ),和是( )。 2、计算73+94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要先( )才能直接相加。 3、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5分=( )时 80cm=( )m 26小时=( )日 4、113 5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5、在○里填上“>”、“<”或“=”。 43○ 54 1.8 ○ 59 )8141(81--○ 814181+- 6、把3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m ,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 。 7、比 54米长20 3米的是( )米。 8、一根铁丝长54米,比另一根短 41米,两根铁丝共( )米。 9、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 ) 。 10、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 13 ,第二天运走它的 25 ,一共运走这批化肥的( )( ) 。 11、把357,535 ,5.43,和255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二、计算 (5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59 +89 = 18 +78 = 1924 -1324 = 1936 +336 = 89 +411 +19 = 1-16 -16 = 34 +14 +14 = 78 -38 +38 = 2、解方程:(16分) ○1 X -43=8 5 ○2 X+72=32 ○3 X -1 6 =38 ○4 15 +X=23

3、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181+152+87 ○2265+34 3-431 ○3 1112 - ( 16 + 18 ) ○411- 710 - 310 ○5 34 - 12 +0.56 ○6 12 -(34 -38 ) 4、文字题(8分) (1) 1211减去31与41的和,差是多少? (2)23 减去25 ,再减去16 ,结果是多少? 五、解决下列问题( 30分 ) 1、张大伯收了一批西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38 ,第二天卖出了总数的14 ,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2、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 52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41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3、粮店原来有 2013吨大米,卖出21吨后, 又运进107吨。粮店现在有大米多少吨? 4、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 5、一堆沙有23 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15 吨,还剩下多少吨?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背景: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以及回顾了整数、小数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学生在了解整数凑整、小数凑整的基础上能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中来,根据相关的运算定律及分数特点凑整简算。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发现分数加减法也可以应用减法的性质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来简算。 2、学生能够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自己设计练习题并解答。 3、学生能够根据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分数加减法也可以应用减法的性质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来简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自己设计练习题并解答。四、理论依据。 1、自主探究。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教学实施策略。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不困难,在学生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收集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并发现巧算的规律,体会巧算的好处。 2、引导学生独立探究,感悟解题策略。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在学生自主出题的环节中感悟分数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知识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蛋糕图片)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蛋糕。 师:对,元旦那天是小红她爷爷的生日,小红家为了庆祝爷爷的生日,买了一个大蛋糕,他们吃蛋糕的情况如下: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1/8,爷爷吃了这个蛋糕的1/9,小红吃了这个蛋糕的2/9;看到这些信息你想了解些什么, 生:提问题(三个人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还剩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没有吃,……) 师:根据学生说的提炼出列式:1/8+1/9+2/9= 1-1/8-1/9-2/9= (二)、新授。 师:你们能帮助小红算算他们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还剩蛋糕的几分 之几, 生:一二组做加法;三四组做减法。 师:巡视。 生:汇报。 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哪种算法简单,为什么, 生:分母相同结合起来算比较简便。

奥数专题分数加减法中的巧算(含答案)-

奥数专题——分数加减法中的巧算(2) 同学们!在上一讲中,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分数加减法中的巧算方法,在这一讲中,我们继续来研究相关知识。 (一)阅读思考: 1. 什么是拆分? 拆分就是把一个分数写成几个分数的和或差的形式。 例如:16115110 =+ 161213=- 学会了拆分,有时就可以不通分,也能较简便地解决上面的问题。 2. 观察思考 161231213 =?=- 1121341314=?=- 1201451415=?=- 1301561516 =?=- 1421671617=?=- 21553351315 =-?=- 42173371317=-?=- 当一个分数,分母是两个数的乘积,分子是这两个数的差时,就可以拆成这两个数分别作分母,1作分子的分数的差。 也就是d n n d n n d n d ?+=-+≠≠()1100(,) 例1. 计算: 113135157119931995119951997?+?+?++?+?… 因为前面讲过,d n n d n n d ?+=-+()11 当n d ==12,时,有 2131113 ?=- 当n d ==32,时,有2351315 ?=- 当n d ==52,时,有2571517?=- ……

当n d ==19932,时,有 2199319951199311995 ?=- 当n d ==19952,时,有2199519971199511997 ?=- 所以:113135157119931995119951997?+?+?++?+?… =-+-+11131315…11993119951199511997-+- =-1111997 =19961997 6. 求下面所有分数的和: 11122212132333231314243444342414;,,;,,,,;,,,,,,;…; 1199121991198919911990199119911991199019911989199111991 ,,…,,,,,,…,。 解答:111= 1222122++= 132********++++= 14243444342414 4++++++= …… 所以:11122212132333231311991219911990199119911991 +++++++++++++++ (1990199111991) ++… =123+++…+1990+1991 =(1+1991)?1991 =?=199219913966072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二)尝试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单元试卷

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 一、填空【29分】 1、一盒巧克力共有15块,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2、7 4的分子加上28以后,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 )。 3、在○里填上“>”、“<”或“=”。 37 0.43 136 2.2 56 79 4、在( )里填上最简分数。 120平方米=( )公顷 45秒=( )分 72分=( )时 6厘米=( )米 150毫升=( )升 300克=( )千克 5、3024 =(—)=5÷( )=( )(小数) 6、在45 、 88 、1210 、 69 、157 这几个分数中,真分数有( ),假分数有( ),最简分数有( )。 7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吨 812人,女生1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 女生人数是 男生的( )倍,女生占舞蹈队人数的 ( )( ) 9、某厂上半月完成全月任务的 85,下半月完成全月任务的32 ,这个厂实班级 姓名 学号

际完成全月任务的( )( ) 超过计划的( )( ) 。 10、74 的分子加上8以后,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 ) 11、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份,每份长( )米,每份占全长的( ) 12、红彩带长12米,黄彩带的长度是红彩带的5 6,黄彩带的长是( ) 米。 13、写出一个比13 小,比14 大的分数(—) 二、判断:【4分】 1.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 2.因为 87比65大,所以78 的分数单位比 5 6 的分数单位大。 ( ) 3.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 ) 4.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加4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 ) 三、计算 1、解方程。【9分】 x +18=52 x —110 =38 2.5x =1 2、直接写出得数。【6分】 79 - 49 = 110 +310 = 38 + 58 = 14 + 13 = 12 -13 = 1- 27 =

小升初培优提分必刷题(奥数)1-2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小升初数学培优考点必刷题 (聚焦考点举一反三思维拓展步步为赢)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考点梳理☆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 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 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考点精讲☆ 【例1】1141041004 2282082008 +++=_____

第07讲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教师版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知识点拨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 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

最新六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六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教学部主管:时间:2016年月日 ●运算律回顾: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除法的性质:a÷b÷c=a÷(b×c) ●提取公因数:这个方法等同于课内所学的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一般情况 下,用提取公因数法解决的题目有两个特征。 一、要有“公因数”(共同的因数),如果是“疑似”公因数(例如38和 3.8或者38和19)我们可以借助下面几个方法对它进行加工。 ①a×b=(a×10)×(b÷10) ②a b×c= c b×a ③a×b×c=a×(b×c)

二、要有互补数。 ●裂项的计算技巧:?? ?? ?? ? ? “裂差”型运算分数裂项 “裂和”型运算整数裂项 ●知识点一:提公因数法 题型一、直接提取: 例1:计算3×101-6.3 【思路导航】把算式补充完整,6.3×101-6.3×1,学生就很容易看出两个乘法算式中有相同的因数6.3。省略“1”的写法,同学要看的出。 【解答】原式=6.3×(101-1) =6.3×100 =630 【随堂练习】13 4 19+86 15 19×0.25+0.625×86 15 19+86 15 19×0.125 例2:计算7.816×1.45+3.14×2.184+1.69×7.816 【思路导航】观察整个算式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局部的公因数呢?将局部进行提取公数计算,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原式=7.816×(1.45+1.69)+3.14×2.184 =7.816×3.14+3.14×2.184 (这里是不是可以继续提取公因数了呢) =3.14×(7.816+2.184)

巧算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巧算分数加减法 内容精要 在分数的加减运算过程中,虽然掌握运算法则是关键,大师犹豫习题的类型较多,特点不一,因此在解题时,还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题目中数的特点,合理、有效地进行计算。 常用的方法有:拆项相加法、凑整、倒序求和法、错位相减法和分组法等。 例1.计算:1+316+5112+7120+9130+11142 例2.计算下面各题 ⑴2-12-13-16 ⑵(112-13+57)-(57+23 )

例3.求下列所有的分母不超过40的真分数的和: 1 2+( 1 3 + 2 3 )+( 1 4 + 2 4 + 3 4 )+…+( 1 40 + 2 40 +…+ 38 40 + 39 40 )

例4.计算:1+11+2+11+2+3+11+2+3+4+…+1 1+2+3+…+99+100 例5.计算:1994+12-113+212-313+412-513+…+199212-199313 例6.计算:1+11992+21992+31992+41992-51992-61992-71992-81992+91992+101992+111992+121992-131992-141992-151992-161992+171992+181992+…+

19791992+19801992-19811992-19821992-19831992-19841992+19851992+19861992 例7.计算:12+14+18+116+132+164+1128

例8.计算:12+16+112+120+130 例9.计算:12+14+18+131+162+1124+1248+1496

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20分 ) 1、 178+17 6 表示8个( )加上6个( ),和是( )。 2、计算47 +5 9 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要 先( )才能直接相加。 3、35分=( )时 80cm=( )m 26小时=( )日 4、1 5 11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2。 5、在○里填上“>”、“<”或“=”。 34 ○ 45 1.8 ○ 95 18 -(14 -18 )○ 18 -14 +1 8 6、把3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m ,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 。 7、比45 米长3 20 米的是( )米。 8、一根铁丝长45 米,比另一根短 1 4 米,两根铁丝共( )米。 9、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 ) 。 10、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 13 ,第二天运走它的 2 5 ,一共运走这批 化肥的( ) ( ) 。 11、把35 7,535 ,5.43,和2 55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二、计算 (5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89 +411 +19 = 1-16 -16 = 34 +14 +14 = 78 -38 +38 = 2、解方程:(16分) ○1 X - 43=8 5 ○2 X+72=32 ○3 X -16 =38 ○4 15 +X=23 3、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181+152+87 ○2265+34 3 -431 ○3 1112 - ( 16 + 18 ) ○411- 710 - 310 ○5 34 - 12 +0.56 ○6 12 -(34 -3 8 )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奥数知识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 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 【例题1】计算下面各题。 (1)396+55 (2)427+1008 (3)456-298 (4)582-305 【思路】 (1)中396接近于400,396+55可以看成400+55,多加了4,所以还要减4; (2)中1008接近于1000,427+1008变成427+1000,少加了8,所以还要加8; (3)中298接近于300,456-298变成了456-300,多减了2,所以还要加2; (4)中305接近于300,582-305变成了582-300,少减了5,所以还要减5。

【练习1】 1.速算。 (1)497+28 (2)750+1002 (3)598+231 (4)2004+271 2.巧算。 (1)574-397 (2)472―203 (3)8732―2008 (4)487―298 3.计算:402+307―297―99

【例题2】你有好办法迅速计算出结果吗? (1)502+799―298―97 (2)9999+999+99+9 【思路】 (1)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每个数都接近于整百数,计算时可先把这些数拆成两部分,再把整百数与整百数相加减,“零头数”与“零头数”相加减,最后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2)这四个数都分别接近于整万、整千、整百、整十数,我们可以把9999看作10000,999看作1000,99看作100,9看作10,这样每个数都多了1,最后再从它们的和中减去4个1,即可得出结果。 【练习2】 1.计算。 (1)307+201―398―99 (2)208+494―498―95 【例题3】计算: (1)487+321+113+479 (2)723-251+177 (3)872+284―272 (4)537―142―58 【思路】 (1)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到600,321+479得到800,然后600+800=1400。 (2)723与177可凑成整百数,因而用723+177得到900,900再减251,得数是649。(3)可以先用872减272得到整百数是600,再用600加上284得数是884。 (4)537连续减142和58,而142和58正好可以凑成整百数200,再用537减去200,得到337。

分数加减法单元测试题(一)

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 一、填空: 1、178+17 6表示8个( )加上6个( ),和是( )。 2、计算47 +59 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要先( )才能直接相加。 3、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4、1511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5、在○里填上“>”、“<”或“=”。 3 4○ 45 1.8 ○ 95 18 -(14 -18 )○ 18 -14 +18 6、95与3 1的和再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 7、比45 米长320 米的是( )米。 8、一根铁丝长45 米,比另一根短 14 米,两根铁丝共( )米。 9、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 ) 。 10、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 13 ,第二天运走它的 25 ,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 11、三个分数的和是1511 ,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是相邻的三个自然数,这三个分数是( )。 二、判断: 1、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 ) 4、1-25 +35 =1-1=0 ( )

5、一根电线用去 41,还剩下4 3米。( ) 三、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81+152+87 65+4 3-31 1112 - ( 16 + 18 ) 11- 710 - 310 712 - ( 34 - 12 ) 12 -(34 -38 ) 四、列式计算 1、建筑工地运来2吨黄沙,第一天用 2、粮店原来有20 13吨大米,卖出21吨后, 去它的52,第二天用去它的41,还 又运进10 7吨。粮店现在有大米多少吨? 剩几分之几? 五、解决下列问题 1、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 5 2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41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1米、95米和187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速算与巧算的技巧

速算与巧算的技巧 篇一: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转】 2019-04-17 21:04:55| 分类:教海拾贝|举报|字号订阅 速算与巧算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

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