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202003210311

新课标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202003210311
新课标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202003210311

专题强化训练(二)

一、选择题

1.(2019·贵阳高三监测)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 内的位移为16 m ,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方向不变.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1 m/s 2

B .1.5 m/s 2

C .2 m/s 2

D .0.75 m/s 2

[解析] 设该物体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大小为a ,由题意知t =4 s ,根据匀变速直线

运动规律,x =

v 0+

v 0

32

·t ,v 0

3

=v 0-at ,联立解得a =1 m/s 2

,选项A 正确.

[答案] A

2.(多选)(2019·江西南昌三模)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 0=30 m/s ,距离s 0=100 m .t =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3 s 时两车相距最近

B .0~9 s 内两车位移之差为45 m

C .t =6 s 时两车相距最近,为10 m

D .两车在0~9 s 内会相撞

[解析] 由题图可画出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t =6 s 时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车相距最近,故A 错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0~6 s 内两车位移之差,可得Δx =12×30×3 m+1

2×30×(6-3) m =90 m<100 m ,

此时两车相距最近,为10 m ,所以两车不会相撞,故C 正确,D 错误;0~9 s 内两车位移之差Δx ′=1

2

×30×3 m=45 m ,故B 正确.

[答案] BC

3.(2019·福州市质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推力的作用,在6 s 内力F 、速度v 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 )

A .物体的质量为2 kg

B .物体在6 s 内运动的位移为6 m

C .在0~2 s 内推力做的功为2 J

D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5

[解析] 物体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μmg =ma ,即:3-μmg =ma ;物体在2~6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有:μmg =1 N ,

联立解得:物体的质量为m =4 kg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25,选项A 错误,选项D 正确;根据v -t 图像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可得物体在6 s 内运动的位移为x =1

2×2×1 m+4×1 m=5 m ,选项B 错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乘以力方向上的位

移,因此在2 s 内推力做的功为W =Fx =3×1

2

×2×1 J=3 J ,选项C 错误.

[答案] D

4.(2019·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一轻质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有质量分别为m A =1 kg 和m B =2 kg 的A 、B 两物块,A 、B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物块上,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则( )

A .若F =1 N ,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

B .若F =1.5 N ,则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

C .若F =4 N ,则B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 N

D .若F =8 N ,则B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 2

[解析] A 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A =μm A g =0.2×1×10 N=2 N ,B 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B =μm B g =0.2×2×10 N=4 N ,设A 与木板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水平恒力大小为F 0,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0-f A m A =f A

m B

,解得F 0=3 N ,F =1 N

A 物块所受摩擦力f 1

B 错误;F =4 N>F 0,所以A 在木板上滑动,B 和木板整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A ,轻质木板质量不计,所以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1=f A m B =22

m/s 2

=1

m/s 2

,对B 进行受力分析,有f 2=m B a 1=2×1 N =2 N ,故C 错误;F =8 N>f 0,所以A 相对于木板滑动,B 和木板整体受到摩擦力f A ,由上述分析可知B 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 2

,故D 正确.

[答案] D

5.(多选)(2019·乐山二诊)如下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 、B 两物体,B 的质量是A 的2倍,B 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 B =2 N ,A 受到的水平向右的变力F A =(9-2t ) N ,t 的单位是s.从t =0开始计时,则( )

A .A 物体在3 s 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5

11倍

B .t >4 s 后,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 =4.5 s 时,A 物体的速度为零

D .t >4.5 s 后,A 、B 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当A 、B 间作用力为0时二者分离,此时a A =a B ,即9-2t m A =2

m B

,t =4 s ,此后

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A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t =4.5 s 时,A 物体的加速度

为零而速度不为零;t >4.5 s 后,A 所受合外力反向,即A 、B 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当t <4 s

时,A 、B 的加速度均为a =

F A +F B

m A +m B

.综上所述,选项A 、B 、D 正确. [答案] ABD

6.(多选)(2019·沈阳教学抽样检测)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倾角为θ,斜面a 点以下(含a 点)光滑,a 点以上粗糙.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均为1 kg 的A 、B 两滑块静止在a 点,某时刻在B 上加一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 N 的恒力,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θ=37°,sin37°=0.6,cos37°=0.8,两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则A 、B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有( )

A .A 、

B 刚分离时A 有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 B .从加上恒力到A 、B 分离A 上升高度为7 cm

C .A 速度最大时,A 沿斜面移动的距离为3 cm

D .A 速度最大时,A 、B 间弹力为1 N

[解析] 由题意知m =1 kg 、F =7 N 、k =100 N/m 、μ=0.25,A 、B 刚过a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F -2μmg cos θ2m

=1.5 m/s 2

,刚分离时A 、B 间无弹力,对B 有a B =

F -μmg cos θ-mg sin θm

=-1 m/s 2

,此时A 、B 加速度相同,故A 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此

时对A 有a A =

kx 1-μmg cos θ-mg sin θm

=-1 m/s 2

,解得x 1=0.07 m ,初态kx 0=2mg sin θ,

解得x 0=0.12 m ,A 上升的高度为(0.12 m -0.07 m)sin37°=3 cm ,A 、B 错;A 速度最大即加速度为零,对A 、B 整体有kx 2+F -2mg sin θ-2μmg cos θ=0,解得x 2=0.09 m ,A 沿斜面移动的距离Δx =x 0-x 2=0.03 m ,此时对A 有kx 2-N -mg sin θ-μmg cos θ=0,解得

A 、

B 间弹力N =1 N ,

C 、

D 对.

[答案] CD

7.(多选)(2019·湖北七市联合模拟)如下图所示,在一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的传送带的左端A 点,每隔T 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工件的质量均为m ,经测量,发现后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x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传送带的速率为x T

B .工件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x μgT

C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一定为x

D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工件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解析] 工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个工件放上传送带后运动的规律相同,可知x =vT ,解得传送带的速率v =x

T

,故A 正确;设每个工件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工件的加速度为a =μg ,根据v =at ,解得t =

v a

=x μgT ,故B 正确;工件加速过程的位移x 工件=v 22a =x 2

2μgT 2,工件加速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x 传送带=vT =2×x 工件=x 2μgT 2,工件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Δx =x 传送带-x 工件=x 22μgT

2,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 ABD

8.(多选)(2019·山东省泰安市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静置于地面上,斜面上表面光滑,A 、B 、C 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 、2m 、3m ,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 球相连,A 、B 间固定一个轻杆,B 、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剪断细线或弹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弹簧被剪断的瞬间,A 、

B 、

C 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均为零 B .弹簧被剪断的瞬间,A 、B 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零

C .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 、B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g sin θ

D.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B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4mg sinθ

[解析]若是弹簧被剪断,将三个小球看做一个整体,整体的加速度为a=g sinθ,然后隔离A,对A分析,设杆的作用力为F,则F+mg sinθ=ma,解得F=0,A错误,B正确;剪断细线前,以A、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则弹簧的弹力为F弹=(3m+2m+m)g sinθ=6mg sinθ.以C为研究对象知,细线的拉力为3mg sinθ.剪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弹-(m+2m)g sinθ=(m+2m)a AB,解得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为a AB=g 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AB-2mg sinθ=2ma AB,解得杆的拉力为F AB=4mg sinθ,故C、D正确.

[答案]BCD

9.(多选)(2019·湖北省黄冈市质检)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v=2.4 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某时刻同时将A、B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A、B两物块释放时的间距为0.042 m,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75、μB=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B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

B.物块B最终一定追上物块A

C.在t=0.24 s时,A、B物块速度大小相等

D.在t=0.54 s前,A、B两物块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不变

[解析]物块B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与传送带共速后,因为μB=0.5

m/s2,与传送带共速经过的时间:t B=v

a B1

=0.24 s,共速后物块B以a B2=g sinθ-μB g cosθ=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滑;物块A开始下滑的加速度a A1=g sin37°+μA g cos37°=12

m/s2,与传送带共速时经过的时间:t A=v

a A1

=0.2 s;共速后物块A与传送带一起匀速下滑,

则t =0.24 s 时两物块速度相等,选项C 正确;在开始的0.24 s 内因为A 的加速度较大,则两物块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在0.24 s 后物块B 继续加速下滑,速度逐渐变大,则两物块间的距离又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

[答案] BC 二、非选择题

10.(2019·成都实验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物块A 放在质量M =4 kg 的木板B 的左端,起初A 、B 均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作用在木板B 上,

已知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地面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 m/s 2

.

(1)求能使A 、B 相对静止的F 的最大值.

(2)若F =30 N ,作用1 s 后撤去F ,要使A 不从B 上滑落,则木板至少为多长?从开始到A 、B 均静止,A 运动的总位移是多少?

[解析] (1)对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其最大加速度由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决定,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ma max ,代入数据解得a max =4 m/s 2

对A 、B 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恰好无相对运动时,A 、B 具有共同的加速度,且大小为a max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ax -μ2(M +m )g =(M +m )a max ,代入数据解得F max =25 N.

(2)设F 作用在B 上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经t 1=1 s ,撤掉F 时,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A 、B 共同运动时速度大小为v 3,加速度大小为a 3.

对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 1=a max =4 m/s 2

,v 1=a 1t 1=4 m/s

对B 进行受力分析,有F -μ1mg -μ2(M +m )g =Ma 2,故a 2=5.25 m/s 2

,v 2=a 2t 1=5.25 m/s

撤去F 时,有a 1′=a 1=4 m/s 2

a 2′=μ1mg +μ2(M +m )g M

=2.25 m/s 2

经过t 2时间后A 、B 速度相等,有v 1+a 1′t 2=v 2-a 2′t 2,代入数据解得t 2=0.2 s 则v 3=v 1+a 1′t 2=4.8 m/s

从开始到A 、B 相对静止,A 、B 的相对位移应不大于木板的长度L ,设A 的位移为x A ,B 的位移为x B ,有

L ≥x B -x A =v 222a 2+v 22-v 2

32a 2′-12

a 1(t 1+t 2)2

=0.75 m

A 、

B 速度相等后共同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3=μ2g =1 m/s 2 从A 、B 相对静止至最终静止,位移x =v 23

2a 3

=11.52 m

故A 运动的总位移为x A 总=x A +x =14.4 m. [答案] (1)25 N (2)0.75 m 14.4 m

11.(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在某电视台举办的冲关游戏中,AB 是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半径R =1.6 m ,BC 是长度为L 1=3 m 的水平传送带,CD 是长度为L 2=3.6 m 水平粗糙轨道,AB 、CD 轨道与传送带平滑连接,参赛者抱紧滑板从A 处由静止下滑,参赛者和滑板可视为质点,参赛者质量m =60 kg ,滑板质量可忽略.已知滑板与传送带、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4、μ2=0.5,g 取10 m/s 2

.求:

(1)参赛者运动到圆弧轨道B 处对轨道的压力;

(2)若参赛者恰好能运动至D 点,求传送带运转速率及方向; (3)在第(2)问中,传送带由于传送参赛者多消耗的电能. [解析] (1)对参赛者:A 到B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 (1-cos60°)=1

2

mv 2B

解得v B =4 m/s

在B 处,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B -mg =m v 2B

R

解得F N B =2mg =12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参赛者对轨道的压力F N B ′=F N B =1200 N ,方向竖直向下 (2)C 到D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2mgL 2=0-12mv 2

C

解得v C =6 m/s

B 到

C 过程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ma

解得a =4 m/s 2

参赛者加速至v C 历时t =

v C -v B

a

=0.5 s

位移x 1=

v B +v C

2

t =2.5 m

参赛者从B 到C 先匀加速后匀速,传送带顺时针运转,速率v =6 m/s (3)0.5 s 内传送带位移x 2=vt =3 m

参赛者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Δx =x 2-x 1=0.5 m 传送带由于传送参赛者多消耗的电能

E =μ1mg Δx +1

2mv 2C -12

mv 2

B =720 J

[答案] (1)1200 N ,方向竖直向下 (2)6 m/s ,顺时针运转

(3)720 J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力与直线运动力与直线运动高考真题

6. 力与直线运动高考真题 [真题1] (2020·高考全国卷Ⅰ)(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 =3 s 时并排行驶,则( ) A .在t =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 s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解析:选BD.由题图知,甲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 甲=10 m/s 2 .乙车做初速度v 0=10 m/s 、加速度a 乙=5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 s 内甲、乙车的位移分别为:x 甲=12 a 甲t 2 3=45 m x 乙=v 0t 3+12 a 乙t 2 3=52.5 m 由于t =3 s 时两车并排行驶,说明t =0时甲车在乙车前,Δx =x 乙-x 甲=7.5 m ,选项B 正确;t =1 s 时,甲车的位移为5 m ,乙车的位移为12.5 m ,由于甲车的初始位置超前乙车7.5 m ,则t =1 s 时两车并排行驶,选项A 、C 错误;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52.5 m -12.5 m =40 m ,选项D 正确. [真题2] (2020·高考全国卷Ⅱ)(多选)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 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 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 .8 B .10 C .15 D .18 解析:选BC.设P 、Q 西边有n 节车厢,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 ,则F =nma ① P 、Q 东边有k 节车厢,则 F =km ·2 3 a ② 联立①②得3n =2k ,由此式可知n 只能取偶数, 当n =2时,k =3,总节数为N =5 当n =4时,k =6,总节数为N =10 当n =6时,k =9,总节数为N =15 当n =8时,k =12,总节数为N =20,故选项B 、C 正确. [预测题3]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 ,如图(a)所示.t =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

高考物理力与运动知识归纳

高考物理力与运动知识归纳 Ⅰ。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受力分析的基础”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弹簧的弹力:F= Kx 滑动摩擦力:F 滑= μN 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 万有引力: F 引=G 2 2 1r m m 电场力: F 电=q E =q d u 库仑力: F =K 2 21r q q (真空中、点电荷) 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 ⊥I ) 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 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V 0≠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 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V 0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 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向心力的来源)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弹簧振子; ⑦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 ⑧类平抛运动; ⑨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Ⅲ。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的公式 (2) 各物理量的定义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 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 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 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 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 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Ⅴ。知识分类举要 1.力的合成与分解: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 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an α= F F F 212sin cos θθ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 =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三力平衡:F 3=F 1 +F 2 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3.力的独立作用和运动的独立性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时,其中任何一个运动不因其它运动的存在而受影响,物体所做的合运动等于这些相互独立的分运动的叠加。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以分解加速度,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常常能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1 A

高考物理“二级结论”及常见模型--3-13

高考物理“二级结论”及常见模型 抢分必备,掌握得越多,答题越快。 一般情况下,二级结论都是在一定的前提下才成立的,因此建议你先确立前提,再研究结论。 一、静力学: 1.物体受几个力平衡,则其中任意一个力都是与其它几个力的合力平衡的力,或者说“其中任意一个力总与其它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或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分析实际“受”到的力。 4.①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而平衡,则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线段必组成闭合矢量三角形;且有 312 123 sin sin sin F F F ααα==(拉密定理)。 ②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而平衡,则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线段或线段延长线必相交于一点。 5.物体沿斜面不受其它力而自由匀速下滑,则tan μα=。 6.两个原来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瞬间: 力学条件:貌合神离,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 ( 运动学条件: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发生形变需要时间,因此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拉、压、挑、扭等作用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两个物体的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是: ()?????无一个,一定是弹力二个最多,弹力和摩擦力 11.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无论其它受力情况如何,所受平面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平面成N f 1 tan tan F ==F αμ 。 (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高考常用24个物理模型

F m 高考常用24个物理模型 物理复习和做题时需要注意思考、善于归纳整理,对于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下面是物理解题中常见的24个解题 模型,从力学、运动、电磁学、振动和波、光学到原子物理,基本涵盖高中物理知识的各个 方面。主要模型归纳整理如下: 模型一:超重和失重 系统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分量a y) 向上超重(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F=m(g+a); 向下失重(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 F=m(g-a) 难点:一个物体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的运动 绳剪断后台称示数铁木球的运动 系统重心向下加速用同体积的水去补充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运动? 模型二:斜面 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 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 μ=tg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μ> tgθ物体静止于斜面 μ< tg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θ一μcosθ) a θ

模型三:连接体 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 与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记住:N= 211212 m F m F m m ++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m 1F 2和m 2F 1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F 2 12m m m N += 讨论:①F 1≠0;F 2=0 122F=(m +m )a N=m a N=212 m F m m + ② F 1≠0;F 2≠0 N= 211212 m F m m m F ++ (2 0F =是上面的情 况) F=2 11221m m g)(m m g)(m m ++ F=122112 m (m )m (m gsin )m m g θ++ F=A B B 12 m (m )m F m m g ++ F 1>F 2 m 1>m 2 N 1

第一轮高考物理力和运动测试题

第二轮复习(高考物理·大纲版) 《力和运动提高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计48分。不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C.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图1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 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 、F B, 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 A 一定小于G B.F A 与 F B 大小相等 C. F A 与 F B 是一对平衡力 D. F A 与 F B 大小之和等于G 图1 3.图2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2s内位移大小是3m C.0~1s内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图2 4.斜坡型的屋顶具有保温、节能、美观等优点,农村的平房大都采用这种屋顶,城市中的一些居民楼也进行了“平改坡”的改造,在进行这种斜坡型房顶的设计中,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顶的雨水要能尽快地淌离房顶,以减少屋顶漏水的可能.在如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最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图3 5.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若沿如图4所示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 A.不受摩擦力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图4

新课标2020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一力与运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专题限时训练

1.1.3 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 专题限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湖南株洲一模)在某次跳投表演中,篮球以与水平面成45°的倾角落入篮筐,设投球点和篮筐正好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已知投球点到篮筐距离为10 m ,不考虑空气阻力,则篮球投出后的最高点相对篮筐的竖直高度为( ) A .2.5 m B .5 m C .7.5 m D .10 m 答案:A 解析:篮球抛出后做斜上抛运动,根据对称性可知,出手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设初速度为v 0,则水平方向x =v 0cos 45°t ;竖直方向设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 ,则h = v 0sin 45°2 ·t 2,解得h =x 4 =2.5 m ,故只有选项A 正确. 2.开口向上的半球形曲面的截面如图所示,直径AB 水平.一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曲面内A 点以某一速率开始下滑,曲面内各处动摩擦因数不同,因摩擦作用物块下滑过程速率保持不变.在物块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为零 B .物块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化 C .滑到最低点C 时,物块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达到最大 D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逐渐变大 答案:B 3.近年许多电视台推出户外有奖冲关的游戏节目,如图所示(俯视图)是某台设计的冲关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要求挑战者从平台A 上跳到以O 为转轴的快速旋转的水平转盘上而不落入水中.已知平台到转盘盘面的竖直高度为1.25 m ,平台边缘到转盘边缘的水平距离为1 m ,转盘半径为2 m ,以12.5 r/min 的转速匀速转动,转盘边缘间隔均匀地固定有6个相同障碍桩,障碍桩及桩和桩之间的间隔对应的圆心角均相等.若某挑战者在如图所示时刻从平台边缘以水平速度沿AO 方向跳离平台,把人视为质点,不计桩的厚度,g 取10 m/s 2 ,则能穿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八大经典问题

201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八大经典问题 2010-11-05 09:30 来源:未知文字大小:【大】【中】【小】 在高考的各个科目当中,物理是高考中同学们遇到困惑比较多的学科之一。怎样打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总攻的第一枪? 学生:高三一年的复习时间,那么长,怎样合理地安排复习才更有效呢? 老师:高三复习时间看似很多,其实有效的复习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要系统地安排复习时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都有其相应的特点和要求。 通常从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上旬为第一个阶段,习惯上称为第一轮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在第一轮的复习中知识点的复习非常细致、系统,但是与高一、高二新授课不同,这个阶段主要是帮助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知识点,在回忆的基础上再进行巩固和提高。上课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听课,不能被动听课。 从2011年3月中旬到2011年4月底,大约45天的时间,习惯上称为第二轮复习。在这段时间里通常是进行专题复习,将打破章节之间的限制,主要从学科知识、方法的角度设置专题进行复习。 从2011年4月底到5月底,我们通常称为第三轮复习,主要是以练习卷为主实战练习,进入六月份,就是考前的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看看教材和卷子上做错的题目。 学生:您刚才说的主动听课是什么意思?您能具体的解释一下吗? 老师:高一、高二上课的时候,课堂上,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仔细听老师讲解,你的思路是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深入的思考,课堂上边听课边记笔记然后在课下再消化、理解、巩固。在高三的课堂,这样做就是低效率了,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以后,你必须主动积极思考,如果不能立刻回忆出这个知识点,你再听老师的讲解,这样就能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自己不会的,哪些知识点是自己会的。课下把不会的知识点一定要弄懂弄通,不能留下知识点的死角。举个例子吧,例如当老师问“如果把力按照性质来分类有哪些力呢?”,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回忆有哪些力,如果能回忆起来就说明你这个知识点没有遗忘。再比如老师问“这个力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呢?”,如果你回忆不起来怎样判断力做功正负的方法,这就说明这部分知识点有遗漏,这就是我说的主动听课。 学生:听说第一轮复习将做大量的习题,市场上的教辅资料可谓汗牛充栋,选用什么样的资料比较好呢?在资料的使用上有什么秘诀吗? 老师:我本人不主张高三的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整天泡在题海中,但是不做题是不行的,必须经过实战演练才能知道哪些知识在理解上或者应用上还有不足。对于教辅资料我认为不要太多,有两本就够了。在自己选择教辅资料时,我建议应该选择难易适度的。标准是这样的,假设一章有10道试题,如果你发现几乎没有不会的,那么这本教辅资料对你来说

(完整版)高中物理力与运动测试题

第四章章末检测 第四章力与运动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在一定拉力作用下,车沿水平面匀速前进,没有这个拉力,小车就会停下来,所以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所以向上运动,以后由于重力作用,惯性变小,所以速度也越来越小 C.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一样大,所以都会向前倾倒 D.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大,惯性也就大的缘故 2.一个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一个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如果要使物体的速度变为2v,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将水平恒力增加到2F,其他条件不变 B.将物体质量减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 C.物体质量不变,水平恒力和作用时间都增为原来的两倍 D.将时间增加到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变 3.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从某一时刻起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则在该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 A.立即产生加速度,但速度仍然为零B.立即同时产生加速度和速度 C.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立即产生速度,但加速度仍然为零4.在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质量为m的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为m(g+a) B.此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为m(g-a) C.此人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a) D.此人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g-a) 5. 图1 在小车中的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实验表明,当小球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1所示.若在小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小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小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处,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6.穿梭机是一种游戏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人坐在穿梭机上,在穿梭机加速下降的阶段(a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提升训练

专题一力与运动 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一竖直放置的大圆环,在其水平直径上的A、B两端系着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绳上套有一光滑小铁环。现将大圆环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过一个微小角度,则关于轻绳对A、B两点拉力F A、F B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F A变小,F B变小B.F A变大,F B变大 C.F A变大,F B变小D.F A变小,F B变大 解析柔软轻绳上套有光滑小铁环,两侧轻绳中拉力相等。将大圆环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过一个微小角度,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小,光滑小铁环两侧轻绳间夹角2α减小,由2F cos α=mg可知,轻绳中拉力F减小,轻绳对A、B两点的拉力F A和F B都变小,选项A正确。 答案A 2.如图2所示,一光滑小球静置在光滑半球面上,被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挡住,现水平向右缓慢地移动挡板,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且球面始终静止),挡板对小球的推力F、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的变化情况是( ) 图2 A.F增大,F N减小B.F增大,F N增大 C.F减小,F N减小D.F减小,F N增大 解析某时刻小球的受力如图所示,设小球与半球面的球心连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则F=mg tan α,F N=mg cos α ,随着挡板向右移动,α越来越大,则F和F N都要增大。

答案B 3.如图3所示,绝缘水平桌面上放置一长直导线a,导线a的正上方某处放置另一长直导线b,两导线中均通以垂直纸面向里的恒定电流。现将导线b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若导线a始终保持静止,则( ) 图3 A.导线b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B.导线b受到的安培力逐渐减小 C.导线a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D.导线a对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导线a、b均处在对方产生的磁场中,故两导线均会受到安培力作用,由“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可知,当导线b未移动时,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导线a,当导线b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后,导线b受到的安培力仍会指向导线a,选项A 错误;由于导线a、b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导线中的电流不变,故两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安培力F=BIl),选项B正确;导线b向右平移后导线a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导线a始终在桌面上保持静止,所以有F N=G-F sin θ,因为安培力F减小,sin θ减小,所以桌面对导线a的支持力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导线a对桌面的压力增大,选项C 错误;由图可知,桌面对导线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导线a对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选项D错误。 答案B 4.如图4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物块将一重为G的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与地面接触之前,下面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力和运动学实验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力和运动学实验 1.(2011年高考·四川理综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 轴重合,在R 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 0=3cm/s 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 轴正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学们测出某时刻R 的坐标为(4,6),此时R 的速度大小为 cm/s ,R 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 。(R 视为质点) A . B . C . D . 1.5cm/s ;D 解析:“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中:小圆柱体R 在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有t v y 0=,s s cm cm v y t 2/360=== ,在水平方向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x =12at 2,得a =2cm/s 2,R 的速度大小为5/v cm s ==,轨迹示意图是D 。 2.(2011年高考·江苏理综卷)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弹簧测力计A 挂于固定点P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 。弹簧测力计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 和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 ,图中A 的示数为_______N 。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应测量重物M 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⑶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x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提升训练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银川模拟)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则自驾驶员急刹车开始,2 s 与5 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5∶4 B.4∶5 C.3∶4 D.4∶3 解析 汽车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v 0a =4 s ,故2 s 时汽车的位移x 1=v 0t 1+12 (-a )t 2 1=30 m ; 5 s 时汽车的位移与4 s 时汽车的位移相等,x 2=v 0t 2+12(-a )t 2 2=40 m ,解得x 1x 2=34,选项C 正确。 答案 C 2.(2016·扬州模拟)图1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力-时间图象。两图中a ~g 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 图1 A .人的重力为1 500 N B .c 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 C .e 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 D .d 点的加速度小于f 点的加速度 解析 由题图甲、乙可知,人的重力等于500 N ,质量m =50 kg ,b 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 c 、 d 、 e 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 、C 错误,B 正确;d 点位置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F 最大,为1 500 N ,由F -mg =ma 可知,d 点的加速度a d =20 m/s 2 ,f 点位置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为0 N ,由F -mg =ma 可知,f 点的加速度a f =-10 m/s 2 ,故d 点的加速度大于f 点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一、力和运动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一、力和运动 【例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1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v=lm /s 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 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 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 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 间的距离l=2m ,g 取lOm/s 2 .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 处.求行李从A 处传送到B 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解析:(1) F f =4N . a=1m/s 2 (2) t=l s (3)v min =2m/s . 【例2】如图2所示传送带与地面间倾角θ=37°,以lO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 放上一个质量m=0.5kg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 到B 的长度L=16m ,则物体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为多长? 解析:总时间为2s . 【例3】如图3所示,AB 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 ,末端B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P 从轨道顶端A 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 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 点,轨道如图中虚线BC 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 点的水平位移OC=L. 现在轨道的下方紧贴B 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层与B 端的距离为L/2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 再次从A 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E 点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上的C 点.当驱动轮转动带动传送带以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P 的落地点为D(不计空气阻力). 试求:(1)P 滑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P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设传送带轮半径为r ,顺时针匀速旋转,当转动的角速度为ω时,小物体P 从E 端滑落后运动的水平距离为s.若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重复以上动作,可得到一组对应的ω值与s 值,讨论s 值与ω值的关系. 解析:(1)gh v 20= (2) P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l h 23= μ (3)本题因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皮带运动方向与小物体P 的初速度方向相同,小物体相对传送带运动的方向是判断摩擦力方向的关键.现分以下几种情况. 讨论: A .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小于或等于v1小物体在传送带上的情况与传送带静止时相同,所以 r gh r v 221 min =≤ ω,水平射程x=L/2,s=x+L/2=L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力与运动》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力与运动》 本专题复习三个模块的内容:运动的描述、受力分析与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运动的描述与受力分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内容,它们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才能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运动的描述、受力平衡在近几年都有独立的命题出现在高考中但由于理综考试题量的局限以及课改趋势,独立考查前两模块的命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小,大部分高考卷中应该都会出现同时考查三个模块知识的试题,而且占不少分值. 在综合复习这三个模块内容的时候,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理论体系为用数学函数或图象的方法来描述、推断质点的运动规律,公式和推论众多.其中,平抛运动、追及问题、实际运动的描述应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2.无论是平衡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一般都需要进行受力分析,而正交分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相结合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每年高考都会对其进行考查. 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有关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等,趋向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它还经常与电场、磁场结合,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

一、运动的描述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和解题方法 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t =v 2t . 2.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Δs 为恒量,且Δs =aT 2. 3.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T 内连续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s n =1∶3∶5∶…∶(2n -1)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 1∶t 2∶t 3∶…∶t n =. 4.竖直上抛运动 (1)对称性: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具有时间和速度等方面的对称性. (2)可逆性:上升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可逆向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来研究. (3)整体性:整个运动过程实质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5.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 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一些有用的推导公式直接解决. (2)比例法 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其速度、位移和时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灵活利用这些关系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3)逆向过程处理法 逆向过程处理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倒过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4)速度图象法 速度图象法是力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将问题中的许多关系,特别是一些隐藏关系,在图象上明显地反映出来,从而得到正确、简捷的解题方法.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渡河 设水流的速度为v 1,船的航行速度为v 2,河的宽度为d .

(完整word版)高考物理板块模型典型例题+答案

1.(8分)如图19所示,长度L = 1.0 m 的长木板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A 的质量m 1 = 1.0 kg ,A 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04.在A 的右端有一个小物块B (可视为质点).现猛击A 左侧,使A 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υ0 = 2.0 m/s .B 的质量m 2 = 1.0 kg ,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0.16.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 (1)求B 在A 上相对A 滑行的最远距离; (2)若只改变物理量υ0、μ2中的一个,使B 刚好从A 上滑下.请求出改变后该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求出一个即可). 2、(8分)如图13所示,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4.0kg 、长度L=2.0m 的木板,在F=8.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 0=2.0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1.0kg 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g=10m/s 2) (1)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求物块离开木板所需的时间;(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若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求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后,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停止运动。 3.(2009春会考)(8分)如图15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木板,质量M = 1.0 kg ,长度L = 1.0 m .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 = 1.0 kg .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0.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小滑块施加一个F = 8.0 N 水平向右的恒力,此后小滑块将相对木板滑动. (1)求小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2)假设只改变M 、m 、μ、F 中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使得小滑块速度总是木板速度的2倍,请你通过计算确定改变后的那个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提出一种方案即可). B A v 0 L 图19 M F 图15

高考物理专题一运动和力

2010高考物理专题一运动和力 【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 例1、如图1—1所示,质量为m=5kg的物体,置于一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体上,用 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N的力F推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10kg,始终静止,取g=10m/s2,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及支持力.F m M 图1—1 物体受力情况 合力 为零 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方法 三力平衡用 矢量三角形 对多体问题,整 体分析与隔离分 析交替使用 多力平衡用 正方分解法 恒 力 匀变速 运动 恒力与初 速度在一 条直线上 匀变速 直线运 动 力和运动状态变化 F=ma 已知力求运动 解决两类问题 已知运动求力 恒力与初速度不 在一条直线上 匀变速曲线运动 特例 平抛运动 2 22 2 1 2 2 2 t t t t t v v at s v t at v v s vt t v v as s v v t =+ =+ + == -= == 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 规律 力的大小不变 而方向变化 力的方向总 与速度垂直 匀速圆周运动 合力提供 向心力 带电粒子在磁 场中的运动 天体的运动 力的方向作周期性变化 作周期性加速、 减速运动 图像法解答 直观简捷 振动的周期性导致波的周期性 振动的多解性与波的多解性是一致的 振动在媒质中的 传播——机械波 合力与位移 正比方向 简谐 运动 轨迹是圆周此类问题往往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轨迹不是圆周的曲线此类问题往往应用动能定理或守恒律求解合力的大小和 方向均在变化 黄冈中学

[例1] 解析:对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受力分析如图1—2: 由平衡条件有:cos30F f ?= sin30()N F M m g +?=+ 由此解得153N f = ()sin30135N N M m g F =+-?= 例2 、如图1—3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 正方向运动,相对 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 S 和v A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P v ,设 ,S P A P v v v v <<,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 (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 ,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 ′. (2)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源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 [例2] 解析: (1)设t 1、t 2为声源S 发出两个信号的时刻,12、t t ''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则第一个信号经过1 1()t t '-时间被观察者A 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22t t '-)时刻被观察者A 接收到,且 21 2 1t t t t t t '''?=-?=- 设声源发出第一个信号时,S 、A 两点间的距离为L ,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中,它们的运动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 可得1 1112 221()()()()P A P A S v t t L v t t v t t L v t t v t ''''-=+--=+--? 由以上各式解得P S P A v v t t v v -'?= ?- (2)设声源发出声波的振动周期为T ,这样,由以上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振动的周期T ′,P S P A v v T T v v -'= -. 由此可得,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声波频率间的关系为 P A P S v v f f v v -'= -. 例3、假设有两个天体,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它们相距r ;其他天体离它们很远,可以认为这两个天体除相互吸引作用外,不受其他外力作用.这两个天体之所以能保持距离.............r .不变,完全是由于它们绕着共.............同“中心”(质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为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中心”O 位于两个天体的连线上,与两个天体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 (1)r 1、r 2各多大? (2)两天体绕质心O 转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各多大? [例3] 解答:根据题意作图1—4. 对这两个天体而言,它们的运动方程分别为212112 m m G m r r ω= ① v S v A S A x 图1—3 f N F (M +m )g 图1—2 t 1 v A S A t 1 1 t ' A ′ L 1 1()A v t t '- 1 1()P v t t '- t 1 v A S A t 1 2 t ' A ′ L 21()A v t t '- 2 2()P v t t '- t 2 v S S v t ?

高考物理中的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

传送带模型 1.模型特征 (1)水平传送带模型 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2)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

分析传送带问题的关键 是判断摩擦力的方向。要注意抓住两个关键时刻:一是初始时刻,根据物体速度v物和传送带速度v传的关系确定摩擦力的方向,二是当v物=v传时,判断物体能否及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 1.(多选)如图,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以一定的速率v0滑到水平传送带上左端的A点,当传送带始终静止时,已知物体能滑过右端的B点,经过的时间为t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运行且保持速率不变,则物 体也能滑过B点,且用时为t0 B.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运行且保持速率不变,则物 体可能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然后向左加速,因此不能滑过B点 C.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运行,当其运行速率(保持不变)v=v0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运动滑过B点,用时一定小于t0 D.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运行,当其运行速率(保持不变)v>v0时,物体一定向右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滑过B点,用时一定小于t0

2.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及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 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 示。已知v2>v1,则( )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及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4.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 ) A.物块将减速下滑 B.物块仍匀速下滑 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5.如图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及水 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v,粮袋及传送带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放到运 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 A.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及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

【专题突破】北京市2020年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一)(物理运动和力)

【专题突破】北京市2020年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一) (物理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下图,在马达的驱动下,皮带运输机上方的皮带以恒定的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工件〔大小不计〕在皮带左端A 点轻轻放下,那么在此后的过程中〔 〕 A 、一段时刻内,工件将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对地做加速运动 B 、当工件的速度等于v 时,它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 C 、当工件相对皮带静止时,它位于皮带上A 点 右侧的某一点 D 、工件在皮带上有可能不存在与皮带相对静止的状态 2、如下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叠放着两个长方体滑块,它们的质量分不为m 1和m 2 ,它们之间的摩擦因素、和斜面的摩擦因素分不为μ1和μ2 ,系统开释后能够一起加速下滑,那么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1 m 1gcos θ ; B 、μ2 m 1gcos θ ; C 、μ1 m 2gcos θ ; D 、μ1 m 2gcos θ ; 3、如下图,A 、B 两球完全相同,质量为m ,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位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那么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 A .tan mg k θ B .2tan mg k θ C .(tan )2mg k θ D .2tan() 2mg k θ 4、关于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卫星的轨道面确信通过地心 B .卫星的运动速度确信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速度越小 D .任何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比都相等 5、如下图,悬挂在小车支架上的摆长为l 的摆,小车与摆球一起以速度v 0匀速向右运动.小车与矮墙相碰后赶忙停止〔不弹回〕,那么以下关于摆球上升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H 的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假设02v gl =,那么H =l B .假设04v gl =,那么H =2l C .不论v 0多大,能够确信H ≤20 2v g 总是成立的 D .上述讲法都正确 6、单摆a 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刻内,单摆b 完成6次全振动,两摆长之差为1.6m ,那么 两摆长a l 与b l 分不为〔 〕 v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