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实验实验报告

血凝实验实验报告
血凝实验实验报告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 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 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

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启动的,参和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和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

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

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和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凝血时间50’’ 8’15’’ 2’15’’ 6’45’’ 不凝不凝试管1 0.2 ml 0.2 ml 0.2 ml

2’15’’ 试管2 0.2 ml 0.2 ml 0.2 ml 3’45’’ 试管3 0.2 ml 0.2 ml 0.2 ml 45’’

罗于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

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血液凝固。而搅拌过的杯内血液,虽也发生血液凝固过程,但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却不断缠绕到毛刷上,当杯内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全部水解掉后,形成的纤维蛋白也全部缠绕在毛刷上,这时血纤维只能网罗毛刷附近的一些血细胞,在毛刷上见

有血凝块。经水漂洗后,血细胞被冲走,毛刷上剩下的是白色细丝状的纤维蛋白。搅拌后的杯内血液因纤维蛋白原全部被耗尽,无法再形成纤维蛋白,则搅拌后的杯内血液不发生凝固。由此可见,血液凝固的过程实际上是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任何一个步骤被破坏,就不会引起血液凝固。

在血液凝固的两个过程中,它们是有所不同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表9-3所示:表9-3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

区别点

启动的凝血因子

x因子的激活

参和凝血的凝血因子

凝血过程

凝血时间内源性凝血 ? 需要?因子复合物数量多,且全部在血管中复杂慢、约数分钟外源性凝血ⅲ需要ⅲ因子复合物数量少,ⅲ因子在血管外,其余在血管内简单快、约几十秒钟

由上可知,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所需的时间短。在实验结果表9-2中,第1、2试管都是由血小板、生理盐水和cacl2溶液组成的,参和凝血的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故其凝血过程为内源性凝血。而第3试管是由血小板、羊肺悬液和cacl2溶液组成。在第3试管中含有羊肺悬液,其内含有丰富的第ⅲ凝血因子。显然第3试管发生的血液凝固过程主要是外源性凝血途径。因此第3试管凝血时间最快。在第1、2试管中虽然所含成分相同,但血小板含量不一样,第1试管血小板含量高于第2试管。血小板对血液凝固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①血小板的质膜上吸附有许多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因子v、因子xi等。②其α

颗粒中也含有许多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因子。③血小板因子为血液凝固过程提供磷脂表面,其激活后能加速血凝;同时其能对一些血凝因子具有保护作用,免受抗凝血酶ⅲ和肝素的破坏。可见,第1试管内因含有丰富的血小板,故其凝血时间比第2试管快。

血液凝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凝血因子的质和量、各种理化因素等。

棉花给血液凝固提供一个粗糙表面,容易使血小板发生粘着、聚集,然后发生解体,释放许多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子;另外,棉花含许多带负电荷植物纤维,也能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因此放有棉花的试管内血液凝固加快。试管内壁涂上一层石蜡油时,由于石蜡油表面光滑,不易引起血小板粘着,即不易使血小板发挥促进凝血的作用。另外石蜡油为绝缘体,其把试管表面所带的负电荷覆盖,不利于凝血因子?的激活,因此血液凝固变慢。

血液凝固实际上是一系列蛋白酶的水解过程。参和血液凝固的凝血因子大多数是蛋白质酶原,其水解后变成有活性的蛋白质酶,如因子ii、因子xi、因子xii等(因子vii是有活性的)。这些蛋白质酶具有酶随温度升高催化活性加强的特性,也具有蛋白质受热变性的特点。当温度低时,蛋白质酶的活性下降,而当温度升高到42~45℃以上时,由于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使蛋白质功能受损,蛋白质酶的活性下降或失活。因此,把血液放入37℃水浴时血液凝固的时间就比放入冰冻水浴时所需时间短。

体内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抗凝血酶ⅲ和凝血酶等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使这些凝血因子的活性受到抑制或失活,从而达到抗凝作用。肝素则主要通过和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ⅲ结合,加强后者的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使血管内壁细胞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溶作用。因此在试管内

放入肝素时血液不会发生凝固。

血凝过程中,ca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其参和了血液凝固的许多环节,当血液中没有

ca2+时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在试管内放有草酸钾时,由于草酸钾和血液中的ca2+发生化学2+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使血液中没有ca,故血液不会发生凝固。

(六)结论:

通过本实验可知:①血液凝固过程可分为三个互相联系的主要阶段,任何一个阶段被破坏,凝血过程就终止,而血液凝固的过程实际上是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②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途径不同,可把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所消耗的时间比外源性凝血途径长。③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具有发挥促进作用。④血液凝固除受凝血因子的质和量影响外,还受接触面、温度等理化因素的影响。血液接触面粗糙、适当加温能加速血凝,而血中加肝素等抗凝剂、以及除去血中游离钙离子等可延缓血液凝固。 2+篇二:血凝血凝抑制试验总结

1、如果是马上要做实验,先把实验所需的抗原、标准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待检血清取出

回温,如果待检血清已冷藏,可取出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回温,待血清析出后取出(时间大约看具体情况而定)。

2、试验准备阶段:

a准备好清洗干净的血清离心管(要有刻度装血液)。

b采血:注射器内先加入一半体积的阿氏液(防止血液凝集,当所需红细胞较多时,加入注射器量程一半的阿氏液,当所需红细胞较少时,加入1.5 ml~2 ml的阿氏液)。

c 1%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采集至少3只spf(无特定病原体)公鸡或无禽流感和新城疫等抗体的健康公鸡的血液和等体积的阿氏液混合,用ph 7.2、0.01 mol/l pbs液洗涤3次,每次去掉上层的清液后加入少量pbs用注射器反复抽吸使之混匀,再加至所要刻度,放入离心。每次均以1000 r/min离心10 min,洗涤后用pbs配成体积分数为1%的红细胞悬液,4℃保存备用(实际pbs液用1%的生理盐水代替)。

d所需1%红细胞悬液的体积≥ 4 hau+1 ml(本例中为30 ml+1 ml=31 ml),否则配置的1%红细胞悬液不够用(理论计算为30.1 ml,取31 ml以防万一)。

e阿氏液(alsevers)制备

葡萄糖 2.05 g

柠檬酸钠 0.80 g

柠檬酸 0.055g

氯化钠 0.42 g

加蒸馏水至100 ml,散热溶解后调ph值至6.1, 69 kpa高压灭菌15 min,4℃保存备用。

3、血凝试验

目的:检测试验所用的标准抗原的血凝滴度,如检测结果血凝滴度为210 = 1024,表示标准抗原稀释1024倍仍能和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注意:

一瓶新的未使用的抗原(禽流感或新城疫为粉状),需要加入(用注射器)2ml的稀释液(0.9%生理盐水,一般瓶身上有标注加入的体积2ml)

a反应板要同时做三排(每排12孔),原因:根据三排的多数结果来确定血凝滴度。例如:

10999三个结果为:2、2、2,则本次试验标准抗原血凝滴度为2。

b加入1%的红细胞悬液后放到微量震荡器上震荡混合1min,室温20℃~25℃下静置40 min,放4℃静置60 min。当pbs对照孔红细胞呈明显纽扣状沉到孔底时判定结果。

4、 4 hau抗原

例如:标准抗原血凝滴度为210 = 1024,则4 hau抗原=(1:210)/4 = 1:256,稀释时,将1 ml的抗原加入到255 ml的pbs中即为4 hau。

5、计算配置4 hau所需稀释液体积v和标准抗原体积x

假设:待检血清100份每排12个孔(实际只需要11孔,但多计算一些,以防不够)

每孔加入25 ul 4 hau抗原体积 = 25 ul×12×100 = 30000 ul = 30 ml 设标准抗原体积为 x

则有: 1 :256 = x :30000

标准抗原体积 x = 3000 / 256 = 117.1875 ul =0.117 ml

稀释液体积 v = 30 - 0.117 = 29.883 ml

但实际量取时稀释液体积直接用30ml计算,因为0.117 ml数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6、血凝抑制试验

a红细胞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摇匀。

b加入1%的红细胞悬液后放到微量震荡器上震荡混合1min,室温20℃~25℃下静置40 min,若环境温度过高,放4℃静置60 min。当pbs对照孔红细胞呈明显纽扣状沉到孔底时判定结果。

7、结果判定

血凝试验:将反应板倾斜,看是否呈泪滴状,不呈泪滴状的说明发生血凝

血凝抑制:将反应板倾斜,看是否呈泪滴状,呈泪滴状的说明未发生血凝或血凝不完全即血凝抑制

8、篇三: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键词】血凝试验

血凝试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测项目,血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指导临床正确治疗的保障。作为血凝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在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抗凝治疗监测,术前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使用广泛。由于凝血试验和一般的检验项目测定不同,其影响因素具有特殊性。当其启动因子被某些因素激活后,就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检测结果的极大误差。因此,对于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掌握和了解影响血凝试验相关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血凝试验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样的采集和处理

1.1.采血技术

1.1.1.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因为情绪紧张,剧烈运动会激活或干扰血小板、凝血因

子和纤溶酶原等成分。

1.1.

2.患者应空腹。进餐后,血中的乳糜微粒等将对血凝试验结果造成干扰。

1.1.3.采血前不应拍打采血部位,必须顺利“一针见血”,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发生溶

血。因为组织液中会有丰富的因子ⅲ,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加速凝血酶源

的消耗,使试验结果偏低。

1.1.4.压脉带不应扎的太紧,压迫时间不应过长。压力大及束缚时间过长可影响局部

血液的浓缩和内皮细胞释放t-pa,后者可引起纤溶活动增强。

1.1.5.采血速度要适当,若太快易产生气泡,使纤溶蛋白原、因子v、因子ⅲ变性。

因此,建议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

1.1.6.采血后要立即和抗凝剂混合,但不要用力震荡。nccls推荐使用带塞塑料或聚

乙烯试管采血,因不带盖,血浆ph值升高,影响试验结果。

1.1.7.采血顺序对试验结果也有影响。朱忠勇报道[1]:pt血样采集顺序第二管、

第三管和第一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ptt的差异则无显著性(p>

0.05)。这可能和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过长有关。因此,采多管血样时,血

凝试验标本应取第一管。

1.2.标本运输、保存和处理标本应随采随测,如需运输,标本应在室温下运送,因低

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使pt、aptt结果降低,血浆标本原则上应立即检测,

血液一旦离体后即开始变化,随离体的时间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从而检测出

的结果也不同。在原血浆管置室温2h测得的结果和立即测定的pt、aptt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分离出血浆的试管置室温2h所测结果和立即测定

pt、aptt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2],因此,凝血试验应在室温保存4h

内完成,不能完成4℃冰箱保存,24h内完成。-20℃保存标本需1周内完成,

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3]。血液离心是凝血试验标本处理的关键步骤,离心

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除去血浆中的血小板,使标本成为乏血小板血浆,以便排除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对试验的影响,有报道认为[4]标本离心的相对离心力

rcf≥2000g,离心时间不少于15min为宜。

1.3.抗凝剂的选择抗凝剂的选择对结果起着重要作用,根据icsh及icth推荐

0.019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凝血因子检测的首选抗凝剂。因枸橼酸钠对ⅴ、

ⅷ因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不受肝素影响还适用于接受肝素治疗的病人的监

测。而草酸盐能和钙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血凝仪的光电终点。肝素可和

at-ⅲ作用抑制凝血因子的反应,edta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

原单体聚合,且对ⅴ因子保护性差。

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必须相当准确,应按9∶1比例混合,9份血液准确地讲是指9份

红细胞压积正常血液中血浆的量而言,抗凝剂只对血浆起作用,如抗凝剂加入不准确和由于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血浆量的变化而引起抗凝剂在血浆中绝对含量改变,进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当hct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时,使用计算公式随

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以保证抗凝剂有血浆中的绝对含量不变[5]。公式:抗凝剂用量(ml)=0.00185×全血量(ml)×(1-hct%)

2.试剂

2.1.试剂的选择试剂的质量是确保结果可靠性的先决条件,试剂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

所用检测仪器的类型,另一方面要根据试验检测目的选择对其敏感的试剂。如

aptt试验时所用的活化剂不同,对血内肝素狼疮抗凝物质及因子ⅷ、ⅸ缺乏症

的敏感性也不同,所以要根据检测项目来选择不同活化剂的aptt试剂,为了试

验结果便于比较和估计抗凝剂疗效或指导用药,最好选择inr报告方式,因此,

选择试剂应标有isi值,理论上isi值越接近1.0越好,isi值的高低决定

inr的精度,也决定了试剂的质量[6]。

2.2.试剂的使用及保存

2.2.1.试剂在使用时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试剂复溶剂一般为蒸馏水,注射用水及ph

6.0~

7.0去离子水,如复溶剂ph值增高会使凝固时间延长,若水质混浊表

明有污染或钙离子存在,含有保护剂抗生素抗体或其他添加剂的水,不能用于

试剂的复溶剂。复溶剂后的试剂不能反复冻融,不用时应加盖并保存在2℃~

8℃;所有试剂均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2.2.2.试剂使用中要注意污染的问题,避免如试剂瓶盖错盖,造成交叉污染,用同一

吸管或移液头造成试剂标本的交叉污染等。

3操作的因素

试验操作技术对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即使很微小的变化也会造成试验结果的明显的

变化。

3.1 首先要检查仪器电源、光源是否稳定,预热时间或温度设置是否正确。

3.2 检查所有试剂、缓冲液、标本是否合格,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3.3 每次检测之前,应先检测参比血浆或质控血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4 加试剂时要防止气泡产生,无论是透射光还是散射光测定,防止气泡产生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有气泡时凝血时间会假性延长。

3.5 在加样过程中除保证样品量的准确外,还应保持加样器和反应杯垂直,加样动作要稳、准、快,既要让感应器充分接触,又不能停顿时间过长。测定过程中应保持反应杯的清洁,防止外异物掉入比色杯。

4 药物和疾病因素

某些药物本身就具有影响凝血机制的功能或是有协同抗凝作用,如水合氯醛、阿司匹林、保泰松、氯贝丁酯、吲哚美辛等可使口服抗凝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明显增高。有资料表明[7],大剂量使用青霉素,当血浆青霉素浓度达5000u/ml时pt、aptt明显延长,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时间延长;头孢哌酮具有甲硫甲唑环的侧链和前凝血酶原相仿;羧酶可错误地和抗生素结合而导致凝血酶原的形成减少,干扰肝脏中vk的代谢,导致低凝血酶血症[8]。肝素、华法林、双香豆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可抑制凝血酶,从而妨碍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阻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使血浆中抗凝物质含量增多,影响凝血试验,使凝固时间延长。

除药物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之外,很多疾病的因素也对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如dic 时,由于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和产生的fdp拮抗凝血酶的作用,使pt延长。但在dic早期,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pt缩短。此时分析血凝结果一定要结合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各种疾病导致溶血、黄疸脂血、红细胞含有磷脂,能缩短aptt的值。当hct>50%时血浆中抗凝剂浓度增高,aptt假性延长;相反,htc<20%时aptt假性缩短,应适当调整凝剂用量可减少影响。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倾向,不能仅依靠血凝分析判断作为诊断指标,因为血凝分析受的影响因素太多太杂,应结合血小板计数、3p试验等共同作为诊断指标。

高血压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时,血管因缺氧和硬化发生,肿胀损伤,激活内外凝血途径,导致凝血功能显著增强,继而引起一系列敏感指标的改变[9,10]。

除上述分析的影响因素外,季节变化以及饮食因素等都对凝血实验有影响,如茶叶中的茶多酚,桔汁中的枸橼酸盐,海带中的藻酸双酯钠等都有抗凝作用。

由此可见,血凝试验的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掌握和了解这些,才能尽可能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和错误的解释,才能真正给临床以帮助。

【参考文献】

1.肖秀林,陈红宇,王昌富,等.pt和aptt样本采集顺序和保存温度的探讨.上海医

学检验杂志,2001,16(2):104.

2.康志荣.不同存放条件对血浆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临床检验杂志,1998,16(1):

52.

3.李立青.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三项测定结果的影响.大理学院学报,2004,

3(5):47.

4.张金莲.标本离心条件和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影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9(4):675.

5.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 6 程峰,

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标准化及在抗凝治疗中使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

18(2):111.

7 常剑峰.大剂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凝血实验的干扰.临床检验杂志,2000,18(4):211.

8 徐淑云.临床用药指南.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7,58.

9 门剑龙.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凝血抗凝等指标的临床意义.临床检验杂志,2000,18(4):250.

10 门剑龙.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抗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状态改变的观察.临床检验杂志,2000,18(6):372.

作者单位:1 130062 吉林长春,长春市第二医院

6.130062 吉林长春,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篇四:生理学影响血液凝固因素的实验

报告模板

一.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静置烧杯内的血液发生凝固。搅

拌杯内的血液不发生凝固,但毛刷上可见红色的血凝块,将毛刷冲洗干净后可见毛刷上缠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

实验条件凝血时间

1.棉花少许

2’00’’

2.石蜡油润滑整个试管表面

30’16’’

3.37摄氏度水浴中

3’30’’

4.浸在盛有碎冰块的烧杯中

>20’

5.加肝素10个单位(加血后摇匀)

>20’

6.加草酸钾2mg

>20’

从表9-1可以看出:棉花和石蜡油是观察血液接触粗糙程度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结果血液中加有棉花时血液凝固速度比石蜡油明显快很多;水浴是观察温度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结果放于冰水低温环境中的血液凝固速度比置于37摄氏度温水环境中的明显要慢;当血液中加了肝素、草酸钾等抗凝剂,在20分钟内均不发生凝血,往该两管各加0.025mol/l cacl2溶液2~3滴后,肝素管仍旧没有发生血液凝固,草酸钾管整体没有发生血液凝固,但出现血凝块悬浮于试管中。

7.观察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

1、富血小板血浆 0.2ml

2、少血小板血浆 0.2ml 0.2ml

3、生理盐水 0.2ml 0.2ml

4、羊肺悬液 0.2ml

5、 0.025mol/l cacl2 0.2ml 0.2ml 0.2ml

血浆凝固时间2’9’’ 4’42’’ 15’’

从表9-2可以看出:第三号试管凝血速度最快,第一号试管凝血速度次之,第二号试管凝血速度最慢。

(一)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②凝血酶的的激活;③纤维蛋白的生成。在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ⅶ启动的,参和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ⅶ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所激活,如血管内膜破损后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组织因子)所启动的,其余参和血凝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等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它们最后都是由于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的。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和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ⅶ,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激活成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得所有血细胞网罗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的血液凝固。而搅拌过的杯内的血液,虽也发生了血液

凝固过程,但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却不断缠绕到毛刷上,当杯内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全部激活后,所形成的纤维蛋白也全部缠绕在毛刷上,这时纤维蛋白只能网罗毛刷附近的一些血细胞,所以在毛刷上见有血块。经水漂洗后血细胞被冲走,毛刷上剩下的是白色细丝状的纤维蛋白。搅拌后的杯内的纤维蛋白原全部被耗尽,无法再形成纤维蛋白,则搅拌后的杯内血液不发生凝固。人体内已知的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ⅳ是ca2+外,其余的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蛋白质对温度敏感,过低温度会使之失活但不变性,过高温度会使之变性而失活。人体内本质为蛋白质的凝血因子、凝血酶等在37摄氏度(即人体正常体温)时活性最高,凝血因子的作用是将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凝血酶进而将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最终发生凝血;在冰水浴中血液的凝血因子失活或活性很低,不能有效形成纤维蛋白,故不发生凝血或凝血速度很慢,因此放于冰水低温环境中的血液凝固速度比置于37摄氏度温水环境中的明显要慢。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在肺、心、肝、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在抗凝血酶存在的条件下,肝素具有强的抗凝作用,故表9-1中第5号试管血液不凝固,而且此中血液里的ca+2未受影响,所以即使后来加入0.025mol/l cacl2溶液2~3滴后也不发生凝血。血液凝固的多个环节中都需要ca2+参加,草酸钾是一种体外抗凝剂,它可和ca2+结合而去除血浆中得

ca2+,从而起抗凝作用,故表9-1中第6号管血液不凝结。此后加入了0.025mol/l cacl2溶液2~3滴,如果加入的量不足,则仍然不发生凝血或只出现几个小的血凝块,若足量,则可发生凝血。由此可见,血液凝固的过程实际上是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任何一个步骤被破坏,就不会引起血液凝固。

表9-3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区别点

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

启动的凝血因子 f? fⅲ

凝血因子ⅹ的激活需要f?因子复合物需要fⅲ因子复合物

参和凝血的凝血因子数量多,且全部在血管中数量少,fⅲ因子在血管外,其余在血管内

凝血过程复杂简单凝血时间慢,约数分钟快,约几十秒钟

由上表可知,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所需的时间短。在实验结果表9-2中,第1、2试管都是由血小板、生理盐水和cacl2溶液组成的,参和凝血的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故其凝血过程为内源性凝血。而第3试管是由血小板、羊肺悬液和cacl2溶液组成。在第3试管中含有羊肺悬液,其内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ⅲ,凝血因子ⅲ暴露于血液中能启动外源性凝血,显然第3试管发生的血液凝固过程主要是外源性凝血过程,因此第3试管凝血速度最快。在第1、2试管中虽然所含成分相同,但血小板含量不一样,第1试管中血小板含量高于第2试管。血小板对血液凝固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①血小板的质膜上吸附有许多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等。②其α-颗粒中也含有许多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因子。③血小板因子为血液凝固过程提供磷脂表面,其激活后能加速血凝;同时其能对一些血凝因子具有保护作用,免受抗凝血酶ⅲ和肝素的破坏。可见,第1试管内因含有丰富的血小板,故其凝血时间比第2试管快。

(二)结论:

通过本实验可知:①血液凝固过程可分为三个互相联系的主要阶段,任何一个阶段被破坏,凝血过程就终止,而血液凝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②血液凝固除受凝血因子的质和量影响外,还受接触面、温度等理化因素的影响。血液接触面粗糙、适当加温能加速血凝,而血中加肝素等抗凝剂以及除去血中游离钙离子等可延缓血液凝固。③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途径不同,可把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所消耗的时间比外源性凝血途径长。④血小板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1.目的: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 2.要求: 要求全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3.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分“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病人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相容性试验;“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献血者血清与病人红细胞的相容性试验。只用盐水介质进行交叉配血是有危险性,因为不完全抗体(多是IgG类不规则的血型抗体),所导致的受血者和献血员血型不相容,只是用盐水交叉配血试验检测不出来,而临床中遇到的这类血型不完全抗体所导致的血型不相容输血反应,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必须常规地应用能够检测出这类抗体的方法,如聚凝胺;抗人球蛋白等方法。 4.仪器试剂和材料 4.1 抗A、抗B、抗D血清 4.2 病人血样,供血者血样 4.3 聚凝胺试剂 4.4 抗人球蛋白试剂 5.操作方法 5.1 首先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姓名、科室、床号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血。★ 5.2盐水介质配血法 (1)首先对患者血样充分离心后,吸出血清于另一试管中并标记。 (2)取试管12支,分别标记患者细胞、患者抗A、抗B、抗D、A C、BC、O C、主侧、次侧、献血者抗A、抗B、献血者细胞管。对患者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性)和Rh血型检定,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对献血者血辫进行ABO血型

复查,以1000g离心15秒,观察结果

6.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可将原标本接着做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6.1聚凝胺法:具体方法见聚凝胺法。 6.2 抗人球蛋白法:具体方法见抗人球法。 7.附注 7.1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止冷凝集引起的凝集反应。 7.2献血者血型因初复检已确定,可只做正定型,但务必要做。 7.3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没完全析出时,要放置到37℃水浴箱中15分钟,然后再离心。以防未完全析出的纤维蛋白影响判断结果。 7.4 交叉配血试验中发现不配合时,首先应考虑受血者和献血者的ABO定型是否错误,必要时进行抗体筛选,注意有无特异性同种抗体。或者病人的血清在室温,37℃或抗人球蛋白血清中凝集所有的其它红细胞,造成交叉配血的困难,应进一步作有关试验进行鉴定。 7.5 在每次输血之后,受血者和献血者样本应在2℃~6℃保存10天。如果病人在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或在输血后数天内发生迟发性溶血性反应时,保存的病人和献血员的血样就有可能要重新或追加试验,必要时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病人重新采取血样与输血前病人血样同时检查以资比较。 7.6 各医院前来配血时,要有输血申请单方可配血。 8.相关文件 8.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9.相关表单 9.1 CB—004血型参比室实验记录单 9.2 CB—005青海省血液中心交叉配血报告单

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县中医医院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受血者血型:________ 型输血申请单号: RH (D)标本号: 姓名: 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 科别:_________ 床号:住院号: ________ 临床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反应史及禁忌症:___________________ 1、受血者血型鉴定: 2、交叉配血

配血者:______________ 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配血时间:_______ 年 月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_ 分 3、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者: 4、其他检查结果:血液物理外观检查和信息核对情况:无/有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血者:______________ 取血者:_______________ 取血时间:_________ 年 月_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 分 输血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执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开始时间: ______ 年—月—日__________ 时_____ 分开始输血滴速: 滴/分,输血15分钟后滴速:—滴/分。 输血结束时间:____ 年_月_日___________ 时_____ 分 输血不良反应:□有□无注:有输血不良反应应 须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至输血科 注意事项: 1、输血前请检查血液制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血液制剂外观是否正 常; 2、输注前请将血液制剂轻轻摇匀; 3、除0.9%的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血器内 输注; 4、输血开始前15分钟内以1-2ml/min慢速输注,并严密观察是否有

S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落石出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一、目的 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等血液成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二、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 三、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只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常称立即离心配血试验,将人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在盐水介质中进行,只有在任何步骤中不产生溶液血或凝集时方可将供血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给受血者输注。试验通常包括: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是检测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自身对照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受血者血清,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红细胞缗钱状假阳性的存在。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五、仪器设备 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 六、试剂 1、试剂名称:0.9%氯化钠注射液 2、试剂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06143020455; 4、包装规格:500ml/瓶; 5、贮藏条件;18-25℃避光保存。 6、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二年; 七、检测样本要求 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抗凝剂:血液=1:10)。 2、标本采集:见输血科标本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 3、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 八、操作步骤 1、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血清分离; 2、分别配制受血者与献血者红细胞配成2%盐水悬液; 3、取洁净小试管(10mmx60mm)2支,1支标明主侧: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次侧: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 4、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1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将献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这一试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 用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献血人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 交叉配血不能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在条件差的实验室也应该进行胶体介质配血,以尽量消除不完全抗体存在的危害,减少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通过交叉配血试验进一步证实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一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因输血直接涉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故病人与献血员虽属同一血型也应进行交叉配血。 分类 交叉配血试验有多种方式,如盐水法、胶体介质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1、首先准备好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 2、配好用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用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 3、主侧加受血者血清0.5ml,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0.25ml。 4、次侧加献血者血清0.5ml,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0.25ml。 5、37度水浴箱孵育1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即不仅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清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主侧);而且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的次侧)。 这样,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他们的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还存在一些其它的凝集原或凝集素,足以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在进行交叉式配血试验时,应在37℃下进行,以保证可能有的凝集反应得以充分显示。 试验方式 交叉配血试验有多种方式,如盐水法、胶体介质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胶体介质配血法 1、首先准备好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 2、配好用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用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 3、主侧加受血者血清0.5ml,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0.25ml。 4、次侧加献血者血清0.5ml,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0.25ml。 5、37度水浴箱孵育1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微柱凝胶试验 微柱凝胶试验(Microtubes Gel Test,MGT)是20世纪90年代先后进入国内实验室并用于交叉配血的新方法。在一些先进国家已成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而凝聚胺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也已在国内迅速推广使用。该方法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 诊断用人血型抗A血清、诊断用人血型抗B血清(常在血清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染料以示区别,如A型红色,B型蓝色)、生理盐水、供血者血清、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受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

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实验目的]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学习ABO血型鉴定方法,掌握血型鉴定原理。 [实验原理]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凝集原决定的。存在A凝集原的称为A血型,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血型。而血清中还存在凝集素。当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B凝集原与抗B 凝集素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一般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B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因此可以用标准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被测者红细胞反应,以确定其血型。 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红细胞凝集称为同族血细胞凝集作用。不同动物的血液互相混合有时也可产生红细胞凝集,称为异族血细胞凝集作用。对于动物的天然血型抗体了解不多,而且免疫效价也很低,所以同种动物第一次输血,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第二次输血就必须进行交配试验,才能决定是否能相互输血。 [实验对象] 正常人。 [实验药品] A型B型标准血清。 [仪器器械] 双凹玻片,采血针,竹签,75%酒精棉球,干棉球,玻璃蜡笔(记号笔),尖头滴管,显微镜。 [实验方法与步骤] 1.ABO血型的鉴定: (1)取双凹玻片一块,在两端分别标上A和B,中央标记受试者的号码。 (2)在A端和B端的凹面中分别滴上相应标准血清少许。 图6.9-1 ABO血型鉴定示意图 (3)75%酒精棉球消毒无名指端,用采血针刺破指端,用消毒后的尖头滴管吸取少量血(也可用红细胞悬浮液,见下述),分别与A端和B端凹面中的标准血清混合,放置1~2 min后,能肉眼观察有无凝血现象,肉眼不易分辨的用显微镜观察。 (4)根据凝集现象的有无判断血型(图6.9-1)。

2.交叉配血实验: (1)分别对供血动物和受血动物消毒、静脉取血,制备成血清和红细胞悬浮液。红细胞悬浮液是将受检者的血液一滴,加入装有生理盐水约1 ml的小试管中,即为2%的红细胞悬浮液。加盖备用。 (2)取双凹玻片一块,在两端分别标上供血动物和受血动物的名称或代号,分别滴上它们的血清少许。 (3)将供血者的红细胞悬浮液吸取少量,滴到受血者的血清中(称为主侧配血,图6.9-2);将受血者的红细胞悬浮液吸取少量,滴入供血者的血清中(称为次侧配血),混合。放置10~30 min后,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的用显微镜观察。如果两次交叉配血均无凝集反应,说明配血相合,能够输血。如果主侧发生凝集反应,说明配血不合,不论次侧配血如何都不能输血。如果仅次侧配血发生凝集反应,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有可能考虑是否输血。 [注意事项]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临床输血?医师: 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履行告知义务。 2、进行输血前9项检查,填写书写申请单(通知输血科)。交叉配合单(病历归 档)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输血科存档)。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病历归档)。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观察5分钟、15分钟30 分钟患者反应, 异常反映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处理并在并在病档中详细如实记录,上报医务科。 4、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 5、一次性输血超过1600ml,请科主任核准签字并报告院领导审批。 6、手术室输血由麻醉师负责。 临床输血?护理: 1 、护士协助医生做输血前9 项检查工作、负责核对患者,并向患者及家属做解释工 作。 2、将交叉配血单及采血管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采血。(核对四项) 3、由医护人员将 4 单及血标本一起送至输血科,核对后双签名。 4、取回血后,护士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与血样信息并双签名。 5、血液恢复室温后输入,输血时两名护士携病历到床边核对病人基本信息及9 项检查,将血袋上备查条码粘于交叉配合血报告单上,方能输血,调滴数10— 15 滴/ 分。并交代输血注意事项。 6、观察输血十五分钟后调整滴数,填写护理记录,记录 5 分钟、15 分钟30 分 钟输血情况,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型、核对者等。 7、随时观察输血后反应及变化,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记录。 8、输血完毕当班护士再核对无误后,将血袋置入黄色污物袋内并填写护理记录签名 (血输完时间,有无输血反应,病人有无不适)。 9、将储存血袋的污物袋和医生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在24 小时内,送至 输血科保存,核对后双签名。 临床输血?输血科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三、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测定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凝聚胺是一种高效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产生较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减少。若是未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悬浮液它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所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集,凝块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五、试剂及材料 (一)聚凝胺试剂盒(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 成分:低离子介质溶液、聚凝胺溶液、重悬液、阴性及阳性对照液; 保存条件:2~8℃贮存2年,试剂盒打开使用后可置于室温 (二)材料:玻璃试管、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载玻片、显微镜等 六、标本要求: (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K2)静脉血2-3ml(注意核对病人信息), 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保存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 七、操作程序:

(一)将受血者红细胞配成3%盐水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二)将供血者血样配制3%红细胞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三)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 (四)主侧管:受血者血清100ul+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次侧管:供血者血清100ul+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各加低离子介质溶液0.6 ml,混匀后静置1分钟,再各加聚凝胺溶液2滴,静置15s。 (五) 混合均匀后,在1000g条件下离心15s,然后倒掉上清液。 (六) 轻轻侧动试管里的细胞扣,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七) 最后加入重悬液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必要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八、结果判定: (一)阴性:60秒内凝块散开,代表由聚凝胺溶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相合。 (二)阳性:60秒内凝块不散开,代表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三)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九、注意事项: (一)若病人血浆(血清)含肝素,须多加双倍量的聚凝胺溶液以中和肝素。 (二)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三)加入血清量应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多加血清会提高离子强度,降低致敏效果。 (四)抗原抗体比例适当。 .

(整理)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SOP文件) 1目的 作为介质辅助用于完全抗体及不完全抗体的临床筛选检测及辅助用于临床交叉配血实验。 2检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4样本要求 4.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4.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5检验方法 辅助交叉配血试验 5.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管反之。 5.2各加LIM0.65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5.3用离心机3400转/min(相当于1000g离心力)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5.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要重做。 5.5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滴,轻轻摇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果在6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一、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二、样本要求 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 三、检验方法 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 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 滴,次侧管反之。 2、各加 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 Polybrene2 滴,并混合均匀。 3、用血库离心机 3400 转/分离心 10 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5、最后加入 Resuspending2 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 30 秒-1 分钟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 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四、注意事项 1、可以用含EDTA之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者,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3、本试剂盒的操作方法也适用于抗体鉴定。 4、若试剂使用前为低温贮存,请恢复室温再行操作。 5、加做辅助性抗球蛋白试验,目的是增加检测抗-K的敏感性,对检测其他红细胞抗体无帮助。 6、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操作交叉配血试验,某些病人血清中可能含有寒冷凝集素等因素,面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若有此怀疑,建议在最后滴入Resuspending时,将试管立即置入37摄氏度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在60秒内观察结果。 7、红细胞抗原检测步骤同抗体筛检试验,其检测标准血清用已知标准血清。 8、可使用IgG抗D抗体(效价≥64)与RhD阳性红细胞反应做阳性对照试验,测试本试剂的有效性。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配血报告单

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 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输血科 配血试验报告单 病人ABO血型Rh血型其它血型申请单联号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 科室床号住院号申请日期 血清学检查发现配血者: 建议:复核者: 报告日期:发血日期:发血者: 特别说明; 1取血和输血执行者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以及配血单上标明的血袋编码、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解释,并检查血液质量。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 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2在输血前需观察和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情况。 3在快速大量输血或给有强冷凝集素的病人输血,宜将血液加温到接近体温,但勿超过37℃ 4如发生输血反应或可疑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报告负责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5对发生即刻的输血反应终止输血后的余血或输血完备后的血袋请及时交回输血科保留24小时备查。 6此联需贴于病历上妥善保存,请勿遗失。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临床输血须知.pdf

临床输血须知 第一章临床用血管理 1.临床用血管理有哪些规定? 1998年10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对临床用血管理提出具体的规范性要求。第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核查。做好核查是医疗机构保证输血安全的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第十四条规定,无偿献血者或配偶、直系亲属用血时实行费用优惠,减免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未保证急救用血,防止发生血液供应不上的问题。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分别对医疗机构开源节流责任做出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提倡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亲友、单位互助献血。第十六条规定, 医疗机构要制定用血计划,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推行成分输血,开展临床用血 新技术的研究。此外,卫生部1999年元月下发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 2.医院违反临床用血管理规定如何处罚? 《献血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连究刑事责任。 对违反临床用血管理规定,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对非法出卖、采集、供应血液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什么处罚?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33条和第334条对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 供应血液制品的和血液制品危害他人健康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献血法》第十八条规定对非法采集血液的,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违法犯罪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医院如何作好临床用血开源节流工作? 各级医院有责任与义务向广大群众宣传、贯彻《献血法》,普及血液知识,并动员医务工作者带头无偿献血。 医院对于需要输血的或提出输血要求的患者,要进行输血前健康教育,既讲清输血对医疗的必要性,又要讲清输血的危险性,杜绝不必要输血。对适合自身输血、亲友互助献血的需要输血的患者,要进行自身储血或互助献血的指导。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异体血的使用。医院要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输血指征,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既能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又能提高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这是开源节流的最好措施。 5.一家医院为何不能同时使用2家或2家以上采供血机构的血液? 采供血机构虽然根据《血站管理办法》(暂行)(卫生部1998年第2号卫生部令)的有关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体检,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检验,但仍不能完全避免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当一名患者在一家医院同时使用或先后使用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实验八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见图4-3-1-1)。输血时,一般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前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也叫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的次侧(也叫间接配血)。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才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实验目的】学习交叉配血的三种常用方法。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 1.仪器显微镜,离心机。2.器械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小试管,竹签,棉球,腊笔。3.药品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图4-3-1-1 交叉配血示意图 (一)红细胞悬浮液的配制 按需要型别,取全血1ml,加等渗盐水2 ~3ml,充分摇匀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然后再加生理盐水2 ~3ml按上述方法洗涤,共三次,取压积红细胞5 滴,加新鲜等渗盐水4 ml ,即成5 %红细胞悬液。(二)交叉配血基本原理见图4-3-1-1示。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的红细胞抗原在室温下盐水介质中 发生凝集现象。可以检查供、受者血清中是否存在破坏对方RBC的IgM抗体(ABO血型中抗A抗B抗体以IgM抗体为主)。 实验步骤

取二试管,分别注明“主”、“次”字样,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受血者血清一滴;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供血者血清一滴。混匀后1000rpm离心1min,取出观察结果。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 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形成Zeta 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其后,加入凝聚胺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实验步骤 1 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

现代医院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现代医院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一、临床输血·医师: 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履行告知义务。 2、进行输血前9项检查,填写书写申请单(通知血库)。交叉配合单(病历归档)输血 不良反应当(检验科存档)。输血治疗风险同意书(病历归档)。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观察5分钟、15分钟30分钟患者反应,异 常反映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处理并在并在病档中详细如实记录,上报医务科。 4、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 5、一次性输血超过2000ml,请上级医生会诊并报告院领导审批。 6、手术室输血由麻醉师负责。 二、临床输血·护理: 1、护士协助医生做输血前9项检查工作、负责核对患者,并向患者及家属做解释工作。 2、将交叉配血单及采血管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采血。(核对四项) 3、由医护人员将4单及血标本一起送至检验科,核对后双签名。 4、取回血后,护士与检验科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与血样信息并双签名。 5、血液恢复室温后输入,输血时两名护士携病历到床边核对病人基本信息及9项检 查,将血袋上备查条码粘于交叉配合血报告单上,方能输血,调滴数10—15滴/分。 并交代输血注意事项。 6、观察输血十五分钟后调整滴数,填写护理记录,记录5分钟、15分钟30分钟输 血情况,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型、核对者等。 7、随时观察输血后反应及变化,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记录。 8、输血完毕当班护士再核对无误后,将血袋置入黄色污物袋内并填写护理记录签名 (血输完时间,有无输血反应,病人有无不适)。 9、将储存血袋的污物袋和医生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在24小时内,送至检 验科保存,核对后双签名。 三、临床输血·检验科: 1、检验科接到医护人员送来的输血申请单后,双方逐项核对后送血库备血。 2、取血回来后,检验科逐项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 (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交叉配血实验由两人互相核对并签字。 4、检验科发血,由有资质护士及检验医生,双方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 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配血,以及保存血液外观等,双签字后方可 发出,将血袋上条码粘于输血申请单上。 5、血液发到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保存至少7天。 6、检验科详细登记交叉配血登记表,血液入出库登记表,合血标本验收登记表及血袋 回收处理登记并备案。 注:输血前9项检查为:AlT、HBsAg、抗HBs抗体、HBeAg、抗HBe抗体、抗HBc抗体、Hcv、HIv梅毒 四单:临床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输血治疗同意书。 查对9项内容: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案、床号、血型、血液报告、血液有效期。

输血单子填写的相关要求

输血病人单子填写的相关要求 一、医院输血治疗同意书(医生必须把所有项目填写完整,并且有病人家属签字) 二、医院配血试验报告单(试验报告单上两排的空格要求申请医生填写完整,病人血型这一排和表格里的内容、配血者签名、复核者签名、报告日期由化验室的工作人员填写,并在献血员编码处粘有献血员的的编码)我科护士在领血时和化验室的工作人员认真查对: ①血袋装置有无破损有无渗漏; ②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③血液的有效期是否过期; 三、医院临床输血核对记录单 核对结果: 1、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例如骨外3床何金沛男 2、血型:病人血型为A型 3、医嘱输注血液品种:血浆 4、输注血液量:100ml 5、献血员编码:004799 6、医嘱输注血型编码:医嘱输注A型Rh阳性004799 7、输注血液颜色:检查血液颜色正常 8、血袋外观是否破损、渗漏:检查血袋装置无破损、无渗漏 9、输注血液有效期:在有效期内使用 10、交叉配血试验:与配血试验报告单相符

11、结果:可以进行输血。 怎么进行输血单内容的填写? 内容填写: 输血前核对:骨外3床何金沛男70岁住院号201205892 血型为A型:医嘱输注A型Rh阳性004799血浆100ml检查血液颜色正常,血袋装置无破损、无渗漏,血液颜色正常,与配血试验报告单相符,在有效期内。 输血时核对记录 骨外3床何金沛男70岁住院号201205892 血型为A型:医嘱输注A型Rh阳性004799血浆100ml检查血液颜色正常,血袋装置无破损、无渗漏,血液颜色正常,与配血试验报告单相符,在有效期内使用,可以进行输血。 输血前核对人签字: ⑴医生、护士共同查对交叉配血单和所领的血液包装上的内容是否一 致。 ⑵核对人签字(要求是进行核对的医生护士) ⑶核对日期:要求写年月日具体查对的时间(时间一样笔迹各落各的) 输血时核对人签字: ⑴要求医生、护士(带病历交叉配血结果单血液)共同到患者床旁 完成。 ⑵共同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与交叉配血单和所领的血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一、临床输血·医师: 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履行告知义务。 2、进行输血前9项检查,填写书写申请单(通知输血科)。交叉配 合单(病历归档)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输血科存档)。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病历归档)。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观察5分钟、15分钟 30 分钟患者反应,异常反映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处理并在并在病档中详细如实记录,上报医务科。 4、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 5、一次性输血超过1600ml,请科主任核准签字并报告院领导审 批。 6、手术室输血由麻醉师负责。 二、临床输血·护理: 1、护士协助医生做输血前9项检查工作、负责核对患者,并向患 者及家属做解释工作。 2、将交叉配血单及采血管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采血。(核对四 项) 3、由医护人员将4单及血标本一起送至输血科,核对后双签名。 4、取回血后,护士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与血样信息并双签 名。 5、血液恢复室温后输入,输血时两名护士携病历到床边核对病

人基本信息及9项检查,将血袋上备查条码粘于交叉配合血报 告单上,方能输血,调滴数10—15滴/分。并交代输血注意事 项。 6、观察输血十五分钟后调整滴数,填写护理记录,记录5分钟、 15分钟 30分钟输血情况,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型、核对者 等。 7、随时观察输血后反应及变化,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 记录。 8、输血完毕当班护士再核对无误后,将血袋置入黄色污物袋内并 填写护理记录签名(血输完时间,有无输血反应,病人有无不 适)。 9、将储存血袋的污物袋和医生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在 24小时内,送至输血科保存,核对后双签名。 三、临床输血·输血科 1、输血科接到医护人员送来的输血申请单后,双方逐项核对后送 备血。 2、取血回来后,输血科逐项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 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血型,正 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交叉配血实验由两人互相核对并签字。 4、输血科发血,由有资质护士及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共同查对 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一.目的 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 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所需材料和设备 材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 五.操作步骤 1.凝聚胺法 (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记主、侧和自身对照 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 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 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 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骤(3)-(6)

(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 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 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 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 最长不要超过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过1min可能 变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 1.配血技术 ①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试验,首先采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用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 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2.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①患者或供者ABO血型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ABO血型不配合; ②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起反 应;③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中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④供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阳性; ⑤患者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假 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用盐水添加试验来解决); ⑥试验系统被污染。 3.次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①供者血清中存在针对患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②患者与供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③患者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盐水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盐水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 试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1. 原理 盐水介质配血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性。本试验主要用以检测受血者(献血者)血清(浆)中有无破坏献血者(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如存在相应的抗体,则交叉管中将发生凝集或溶血现象,此即为交叉不合,反之则交叉相合。 2. 操作(单位:滴) 混匀,1000~2000rpm×1~2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 主、次、混合管均无凝集,无溶血现象,示无配血禁忌,继续下一步进行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 主、次、混合管均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核查,寻找原因。 主、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次、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部分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4.注意事项 结果观察时,除肉眼观察外,均需显微镜观察。

要注意真、假凝集的鉴别。 二凝聚胺试验 1.原理: 凝聚胺(Polybrene)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溴化己二甲胺多聚物,具有中和肝素作用:又称肝素灵,溶解后产生许多正电荷,能中和红细胞表面唾液酸所带的负电荷,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降低,诱发红细胞产生可逆的非特异性凝聚。在此过程中,若有IgG分子已直接与红细胞搭桥,当非特异性的红细胞凝聚消散后,只有由抗原抗体引起的搭桥的特异性凝集仍存在。 反应分三个步骤: .红细胞致敏阶段:红细胞在低离子培育基中与相应抗体致敏。 .凝聚阶段:聚凝胺使红细胞非特异性地紧密接近,诱发凝聚现象,因而允许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桥连。 .再悬阶段:再悬液具有中和聚凝胺的作用,使聚凝胺诱发的非特异性凝聚散开,留下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特异性凝集不能散开,凝集的强度与抗体的浓度、抗原的浓度及反应的导热特性有关。 2、操作步骤: 、在盐水法通过的基础上,在主、次管均加入低离子介质4滴,混合后置于室温1分钟。 、在主、次管均加入聚凝胺溶液2滴,混合后,室温15秒。 、3500转/分,离心10秒,彻底弃上清液。 、轻摇试管,判断有无凝集。若无凝集,则应重复该试验(或polybrene失效)。 、再加入再悬液2滴,轻摇试管,观察凝集并判读结果。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 1.目的 为规范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作交叉配血试验。 3.职责 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对交叉配血的试验。 4.原理 红细胞血型抗原与不完全抗体(IgG),在抗人球蛋白的桥梁作用下,经一定的离心力,产生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或红细胞血型抗原与完全抗体(IgM)直接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被排阻在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凝胶表层或凝胶颗粒间隙之中,判为阳性结果,表示待检血标本中含有相应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红细胞全部沉积于凝胶孔腔底部,即判断为阴性反应,表示待检血标本中无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 5.所需设备和试剂 普通离心机、微注凝胶卡专用离心机、微柱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微量移液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 6.检测环境条件 室湿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30%~70%。 7.操作步骤 7.1先将供(受)血标本制备0.5%红细胞低离子介质(LIM)悬液。 7.2撕开卡的封膜,于反应胶中主(次)侧管加供(受)者0.5% 红细胞LIM悬液100μl,加入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25μl(或50μl)。 7.3将检测卡37℃孵育15min取出,置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2500r/min离心1min。 结果,表示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中含供(受)血者红细胞血 型抗原相应的抗体(不完全抗体IgG或完全抗体IgM),供 受血者血液不相容。 阴性结果,表示供受血者血液相容。

8.质量控制 8.1微柱凝胶试剂卡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试剂卡在使用前用已知阴、阳性对照确认其有效性。 8.1试剂质量控制方法 8.1.1即作阴、阳性对照试验:撕开检测卡的封膜,于2个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已致敏IgG抗D的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健康者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 8.1.2将检测卡于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2500r/min离心1min。 8.1.3取出,结果判定同7.3 9.注意事项 9.1检测卡若在冰箱储存,使用前须放置实验室平衡至室温。 9.2检测卡试验前,应3000r/min离心1min,正立放置待用。 9.3如因运输过程产生的气泡,可将检测卡放置在漩涡震荡器上震荡,使气泡漂移至胶面为止,3000r/min离心2min。 9.4细菌污染、纤维蛋白析出、抗凝不佳的血,可产生假阳性。 9.5离心速度过快,时间过长,试剂失效等因素均可导致假阴性。 10.相关文件 中山市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