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一、相关概念(自主复习)

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气压单位一般用百帕或毫米汞柱。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

等压面的判读:

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高高低低”法则:等压面往高处(指的是海拨高度)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往低处凸的地方为低压区。

左图中,据等压线的分布,同一高度面上A处等压线向上凸出,说明该处气压较,而处于同一高度的B处气压较。

等压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气压场基本型式:由于各处各地的气压高低不同,而且还时刻在变化所以在等压线图上所反映出来的气压场型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概括出如图中的5

种基本型式。

(1)低气压(简称低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向外

逐渐。

(2)高气压(简称高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向外

逐渐。

(3)低压槽(简称槽):是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

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方突出的部分。在槽中,各等压线

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

(4)高压脊(简称脊):是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

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

(5)鞍形气压区(鞍部):是两个低压与两个高压交错组成的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等压面形如马鞍。

二、等压线的应用(合作探究)-----掌握方法,强能力

1.近地面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第三步:在风向箭头中间画一个水平十字线,确定风的来向,即风向。(有指向标和极点为中心图只能根据风的来向来确定)。

典例1:(1).读下面等压线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两地风向正确的是()

A.①地偏北风②地偏南风

B.①地偏南风②地偏北风

C.①地西北风②地东南风

D.①地东北风②地西南风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及风的性质

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不同等压线图上,根据比例尺判断气压差的大小。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风的性质判断:风的性质指风的冷暧干湿。判断方法:由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风,为干冷风;反之为暧湿风。

典例2.比较右图中A处的风力和D处的风力大小。

典例3: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回答(1)-(2)题。

(1).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都正确的是( ) A.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B.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西南风

C.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2).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

A.a B.b C.c D.d

3、根据风向判断等压线的特征

①等压线值大小的确定: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逆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增大。

②高气压和低气压位置的确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是高压;南半球:背风而立,左后方是高压。

典例4:右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

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4、利用等压线判断天气状况的方法:分两种情况:静态和动态

静态:即等压线静止不动时,等压线各处天气状况(风向、风力、、气温阴晴)的判断:一般情况下:高压中心、高压脊为晴朗天气,低压中心、低压槽附近存在阴雨天气。、气温的高低由风向决定。

动态.等压线(或天气系统)不断移动后,城市由于处于等压线的位置发生改变,因而城市的天气状况发生。这种类型的题可以转化为静态来分析,将城市以相同的移动距离向气压系统移动的反方向移动到相应位置进行分析。

典例5:该图为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5日14时(左)和6日8时(右)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5日14时~6日8时,①地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2)5日14时~6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②B.③C.④D.⑤

5、根据海陆气压中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

①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有高压中心。

亚欧大陆上为印度低压,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为亚速尔高压。

②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有低压中心。

亚欧大陆上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

c

月气压图

例6: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2题。

1.A、B两地气压A是

B是

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等压线判读及应用短时训练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判断1~2题。

1.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2.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3,读“温压场配置垂直剖面示意图”,温压场配置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左图为某地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①<②<③

B.气温:甲地<乙地

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

D.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

5.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读“某时海平面平均气压”图,回答6-8题:

6.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7.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8.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区域高空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形势图”,图中等值线表示地势高度,读图完成9-10题。(提示:该图位于高空等压面天气形势图)

9.图示情况下决定风向的力主要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10.图中A处的风向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下图为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1-12题。

11. 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2.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13.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

值为百帕,①地可能出

现的风向是。若甲天气系统

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

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

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

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

带是。

(2)图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至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成因。

14.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等压线P的值为。

(2)画出C、D、E三处风向并写上名称。

(3)A处形成低压、B处形成高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C、D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是什么?

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一、判读技巧 影响气压的基本要素有海拔、温度、空气运动等;从高度来看,同一地点,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空的气压总是低于近地面的气压;从气温来看,同一高度,气温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从空气运动状况来看,气流上升处,气压低,反之气压高。 1、判断气压类型 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气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气压。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脊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槽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 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2、判断季节变化 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一纬度地区,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大陆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形成冷高压。因此,大陆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出现低压中心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3、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不同等压线图中,则比较相邻两条等压线差值的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若比例尺相同,则等压差越大的地方风力越大;若比例尺不同而等压差相同,则比例尺大的图所示风力越大。 4、判断某点风向 做图分析法——先做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为35—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 5、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低压槽易形成锋面,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同压中心与高压脊气流辐散下沉,不利于冷暖锋的形成,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二、等压线图中气压场类型的判读 等压线图中气压场的判读,可联系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气旋),反之为高压中心(反气旋)。 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减小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脊,高压脊的等压线呈舌状向外伸出,曲率最大处转折点的连线是脊线,脊线与等压线垂直;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增大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低压槽的等压线呈V字状向外伸展,V字状顶端的连线是槽线,槽线与等压线

专题复习——光照图的判读

专题复习——光照图的判读 一、以极地俯视光照图来掌握光照图的基本判读 " . 二.光照图的基本要素——点、线、面、角 1.两线——晨线、昏线 (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AB。 (2)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2.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 (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如图2中C点。 ~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如图2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北点(图2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点线关系 (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4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 4.面面关系 (1)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2)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3)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5.角度关系 (1)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2)二分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0°。 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

等值线图的一般判读方法

等值线图的一般判读方法 [知识点拨] 1.等值线图的判读步骤 堪察加半岛地形图 2.等值线的判读原则 (1)题眼原则 判读等值线图,要看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图名、延伸方向、等值线的疏密、数值及等值距、弯曲状况、局部小范围的闭合等。 (2)数值原则 ①同线等值,邻线可等值也可差一定值。 ②对于两点间的数值差,有如下三种情况:a.两点都在等值线上,则两点数值确定,直接用两点的数值相减。b.如果一点在线上,一点不在,则在线上的点数值确定,不在线上的点数值不确定,因而求出的数值差是一个范围。c.如果两点都不在线上,则数值都为一个范围,因而求出的差值也为一个范围,且两个范围相减时,其中一个范围的大值减另一个范围的小值,其小值减另一个范围的大值。学,科网 例:如图,A点数值为100,B点数值范围为100~200,C点数值范围为200~300,D点数值为400,则A、B两点的差值为0~100;A、D两点差值为300;B、C两点差值为0~200。

(3)弯曲原则 若等值线有弯曲,在某处向“高值”方向凸出,表明该处数值比其两翼偏“低”,即为低值区;同理,等值线在某处向“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此处数值比其两翼偏“高”,即为高值区。 例:如图所示,A处数值比其两翼低,B处数值比其两翼高。 a.若为等高线,A处“偏低”为山谷;B处“偏高”为山脊。 b.若为等压线,A处“偏低”为低压槽;B处“偏高”为高压脊。 c.若为某海域等温线,A处“偏低”表示有寒流流经;B处“偏高”表示有暖流流经。 (4)等值线的闭合原则 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间,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值距;若闭合曲线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值距,即“高高低低”原则。 如下图中闭合等值线在600和800之间,如果A点所在等值线的数值是800,则B点的数值大于800小于1 000,如果A点所在等值线的数值是600,则B点的数值大于400小于600。 [典题示例] 【典例】(2017·湖北四市二模)图示为某山地各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该山地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背风坡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技巧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技巧 JGSLJZ 【知识梳理】 1. 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 河流流向判读: 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 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往低处流。 4. 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水位线平行。 5.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6. 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7. 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判读: 作一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从而确定补给关系。潜水位高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则相反。 如上图所示: a. 潜水补给河水; b. 河水补给潜水; c. 左岸河水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水。 8. 闭合等潜水位线: 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中心潜水位高:降水过多或大水漫灌。 【典例精析】 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

1. 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 ) A. 10米 B. 5米 C. 2.5米 D. 0米 2. 地下水流速(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 收集潜水的理想水沟位置选择合理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甲位于15米等高线和10米等水位线相交点,潜水埋藏深度为二者的差值;①处比③处坡度大,故地下水的流速更大;③处地势较低,位于谷地,水沟与等水位线平行,且位于等潜水线由密变疏之处,因此是收集潜水的理想水沟。 【答案】1.B 2.C 3.C 【同步训练】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读图回答1-2题。 1.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判定() A.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C.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D.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2.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A. 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 B.保护地下冻土层 C.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D. 减缓地面沉降

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 2013级高二 编号:32 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 命题人: 王汝华 审核人:郭纪秀 编写时间:5月11号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 行政班 教学班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课前自学案★ 【预习目标】 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分析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的直接原因: 。 [温馨提示]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位于南半球。 【自主检测】 (2014·沈阳四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 1、F 2、F 3为A 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 1、F 2、F 3依次为( ) A .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 .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 .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2.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 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

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2013级高二编号:32 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命题人:王汝华审核人:郭纪秀编写时间:5月11号A.①B.②C.③D.④ 解析:1.B 2.D 第11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第12题,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④表示的方 向正确。 3.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 中N地气压高于M地。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3.解析:选A 根据气压高低和北半球可判断 出N地风向为东北风。 7.(2014·济南二模)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 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 位:hPa)。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 正确的有( )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 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解析:选A 图中甲地等压线较稀疏, 而乙地等压线较稠密,则甲地风力小于乙地。依据风向判读方法,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8.(2014·西安一模)下图是某区 域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图中的①② 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A 从气流运动方向可 看出,图中①位于高压中心、②位于 低压中心、③④位于低压槽附近,故 ①气压最高。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1、定南北级 (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2)俯视图:看自转“北逆南顺”,如图1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3)看经度大小的排列:自转方向与东经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与西经度从大到小的排列相同) 2、定晨昏线 判定晨线与昏线时应注意太阳光线的来向,并利用好地球的自转方向。 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为晨线。如图1中AO为昏线,BO为晨线。图2中AB为晨线。 3、定地方时 ①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②自西向东经度每增加1度地方时增加4分钟。 根据上述两点,并结合以下几条特殊的经线的地方时来进行推算: (1)赤道上的点总是昼夜平分,日出6时,日落18时。故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1中B点所在的经线为6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图2中D点所在经线为6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经线相对的另一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图1中O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 (3)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如图2中A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4、定直射点 (1)直射点的纬度:从极昼、极夜的范围来判断 ①二分日,直射点的纬度为0° ②夏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 ③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 ④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90°-φ);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纬(90°-φ)。南半球类推。如图3,太阳直射在10°S。(2)直射点的经度:通过当时的太阳光照图来判断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所在的经线就是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在侧视图上,一般是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在俯视图上,是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5、定昼夜长短 一般要在光照图中作过该点的纬线进行判断。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根据1个昼夜长为24小时及所占的比例来推算。如图: 6、定日出、日落时间:根据昼长来推算。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 + 昼长÷2

等值线判读技巧和方法

等值线的判读技巧和方法 石旦文/四川 等值线是某地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地理等值线图能将一种或多种地理要素作用的结果,以地理数值的方式表达其空间的分布情况,具有包容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特征,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水平,所以常被高考题所采用。在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全国Ⅰ卷的总计5幅图中,等值线图就占一半以上,共有3幅图,四川卷中也有两幅图;在2010年、2011年的高考文综全国和四川卷中,等值线图出现的频率也较高。 等值线内容涉及数线形转换,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可将垂直分布的地形起伏情况反映在一幅平面图中,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难掌握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复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共性,在典型例题中结合各种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规律,对提高学生等值线分布图的判读和分析能力,完成教学目标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类试题出题角度都很巧妙且有新意,注重内涵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动手能力,把地理图像考查和学科主干考查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世界气候、地形、洋流等知识结合,多以选择题或综合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指导思想。 一、地理等值线的主要种类 常见的等值线: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等。其中最重要是: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在近两年各省市和全国地理高考卷及文综卷中,不仅出现了平时常见的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值线图,还出现了以洋底地层年龄分析图、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农业产值线、等时间线、等蒸发量线、等距离线、等噪音线等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等值线为背景的题目。 二、地理等值线的主要特征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等。 2、等值线闭合且不中断。 3、两条等值线之间一般不相交和重叠(除悬崖外)。 4、相邻的等值线差值相等或为零。 5、等值线的数值是逐渐递减的。 三、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技巧可以慨栝为以下三个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解等值线题,既能方便记忆,又能准确答题。 (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 所谓“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就是指若等值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低值区;若等值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高值区。 1、若为等高线 在等高线图中“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规律常用来判断山谷、山脊。 若等高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低值区,地形为山谷; 若等高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高值区,地形为山脊。 2、若为等压线

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 行政班教学班姓名学号任课教师 ★课前自学案★ 【预习目标】 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分析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的直接原因:。 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 受力F 1 ( )和 F 2 ( )共同影 响 F 1 ( )、 F 2 ( )和 F 3 ( )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与等压线 [温馨提示]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位于南半球。 【自主检测】 (2014·沈阳四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 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2.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 则风向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B 2.D第11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第12题,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④表示的方向正确。 3.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 中N地气压高于M地。N地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3.解析:选A根据气压高低和北半球可判断 出N地风向为东北风。 7.(2014·济南二模)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 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 位:hPa)。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 正确的有()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 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解析:选A图中甲地等压线较稀疏, 而乙地等压线较稠密,则甲地风力小于乙地。依据风向判读方法,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多阴 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8.(2014·西安一模)下图是某区域 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 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A从气流运动方向可 看出,图中①位于高压中心、②位于 低压中心、③④位于低压槽附近,故①气压最高。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难点点拨】 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在日照图上通常涉及下列问题: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2)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4.日期、节气(季节):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或纬度和),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 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 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8.日出、日落

等压线图判读与天气图

等压线图判读与天气图(3) 1.当厦门东面海洋上存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反气旋时,厦门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 .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 B .盛行上升气流,寒冷多雨 C .吹东北风,湿热多雨 D .吹东南风,湿热多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 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回答2-3: 2. 沿上图中XY 方向所作的900 hPa 等压面 剖面图,与上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 的是( ) 3.下列关于图中A 、D 两处风向说法 正确的是 ( ) A. A 吹偏北风,D 吹偏南风 B . A 吹偏南风,D 吹偏北风 C. A 、D 均吹偏北风 D. A 、D 均吹偏南风 (2010·郑州联考)如图所示,T 1、T 2、T 3表示等温线,t 0、t 1、t 2表示锋形成过程的三个时刻。读图回答3~4题。 3.锋形成于 A .t 0之前 B .t 0时 C .t 1时 D .t 2时 4.假如T 1>T 2>T 3,则该锋的类型最有可能是 A .暖锋 B .冷锋 C .准静止锋 D .都有可能 下图阴影部分为沿30o N 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 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 )分布状况。读图回答第5题。 5.与M 点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N 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 A .气压高 B .气温低 C .降水少 D .光照强 下图中a 、b 、c 、d 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地( ) A .位于北半球 B .位于南半球 C .天气晴朗 D .昼夜温差增大

7.下图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 据此回答8~10题。 8.与M点同高度相比较,N点气压 A.较高B.较低C.相等D.不确定 9.与N对应的地表点相比较,M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是 A.地表冷B.地表热C.地势高D.气体上升 10.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A.东风B.南风C.西风D.北风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第11~12题。11.对于 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12.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14.图甲是某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图,图乙、图丙是②地区冬、夏季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该气候在①、②两地区分布的异同点及影响因素。(4分) (2)简析②地成为该气候最典型分布地区的原因。(6分)

高中地理《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讲解教案设计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球光照图的判读的判断规律。 过程和方法目标: 1、 通过阅分析教材, 使学生具有归纳事理知识、 把握重点和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完善知识结构。 2、 通过阅读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球光照图的判读规律 教学难点:球光照图的判读规律 课型:复习课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关于地球光照图的题型浅析
有关地球光照图的试题,是初高中地理知识结合、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常见题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但课本中 并无这样的例题。现就地球光照图中常见的侧视图和极地图,列举一些题型,供大家参考。 b5E2RGbCAP
一、地球侧视图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地轴可竖直,可倾斜,晨昏 线可为直线,也可为弧线,光照多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为主。 p1EanqFDPw
1.昼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判断的依据就是右下图,赤道处的昼长为 12小时,而赤道 不管哪一天永远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所以赤道处的白昼全都投影到了纵切面之上, 这个图即是 昼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图中ABC代表的是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DXDiTa9E3d
1.
此时太阳 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 度 26 分 S,90 度 E,理由:北极图以北出里现极夜, 说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纬度是南纬 23 度 26 分;图中经度共是 180 度,分成 6 等份,每两条经线相差 30 度,图 中正午 12 点所在的经线应是 90 度 E。 RTCrpUDGiT
2. 3. 4.
B 点昼长 0 小时。 A、B 比较,哪点线速度大?A。 C 点地方时刻为18点。

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一、高考展望: 从近四年高考来看,每年涉及等值线的内容分值较高,以考查等高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和等压线最为突出,今后的命题仍将注重: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部位、河流流向,提出开发利用方案 2.根据等温线的变化情况,判读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阅读等降水量线图,判断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及封闭状况,判读气压场的分布特点,进而确定锋面位置及天气状况 二、等值线的特点 1、同一条线上数值相等 2、相邻两条线的差值相等或为零(除特殊每条线标注外) 3、各线不相交(除等高线的陡崖外) 4、等值线封闭:中心为最高(低)值的中心。 5、等值线疏密→单位距离差值小或大 例: 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大→风大 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量差异大 三、等值线判读的一般方法: 1、读数值: 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全图一致 2.看疏密状况: 间距密—变化大,间距疏—变化小 3.看走向和弯曲状况: 高的向低值的方向弯(山脊、高压脊等) 低的向高值的方向弯(山谷、低压槽等)

4.局部闭合状况: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例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 (1)①②③④四处中,属盆地地形的是______。 (2)计划从小河引水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3)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 (4)设计修建坝高达100米的水库,根据等高线,选择何处筑坝比较合适?在筑坝处用符号标识并说明理由。 答案:(1) ①(2)AC 顺地势自流(3)甲坡度较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4)略峡谷处,坝长较短 (200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题)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

光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题

· · A E 0o 0o 图4 C F · · 光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读图1(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2: 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 .东经70° B .东经90° C .西经70° D .西经110° 2.此日在(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图2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3—5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12月22日2时 B .12月22日14时 C .6月22日20时 D .6月22日8时 4.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 .悉尼正值少雨期 B .华北平原正收割小麦 C .长江口海域盐度较高 D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当天汕头、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北京、汕头、广州 B .广州、汕头、北京 C .北京、广州、汕头 D .汕头、广州、北京 图3为某节气晨昏线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 ,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据此回答第6题。 6.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星期六5时 B .星期日5时 C .星期六23时 D .星期日23时 图4中,ECF 为晨昏线,读图回答7—8题: 7.若此时段后我国上空的对流层一年里达最高,则北京时间是:( ) A .18时 B .22时 C .10时 D .8时 8.若右图3中A 点正值日出,下列叙述一定可信的是( ) A .此时,在南京的旅游者感觉酷暑难忍 B .南极中山站正出现极昼 C .此日过后,堪培拉昼渐长、夜渐短 D .此时,东半球白昼的范围小于黑夜 图5中AC 为赤道,BC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D 点的地方时为15点。 读下图1、图2,然后回答9—10题。 9.图中A 、B 、D 、E 四点白昼最长的是( ) A .A 点 B .B 点 C .E 点 D .D 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45°E 、23°26′N B .A 点位于东半球 C .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 D .尼罗河进入枯水期 图 1 图2 图3 图5

(完整版)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 一、判读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 ①S、N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来判断,即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南北半球。 2、判断地方时 (1)点: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②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2)线:①昼半球平分经线为12时;②夜半球平分经线为0时。 3、判断节气 (1)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二分(春分或秋分):①太阳直射赤道;②全球昼夜平分;③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夏至: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3)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冬至: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4、判断方向 (1)侧视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4)极视图: ①东西:找出两点之间的劣弧,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位于箭头前方的点则更东,位于箭头后方的点则更西。 ②南北:离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北;离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南。 5、判断晨线、昏线 (1)晨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 (2)昏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 6、求昼长、夜长 (1)昼长=昼弧∕15° 昼长=(12-日出地方时)×2 (1)夜长=夜弧∕15° 夜长=24-昼长 7、求日出、日落时刻 (1)日出时刻=12-昼长∕2 (2)日落时刻=12+昼长∕2 8、求正午太阳高度 H=90°-︱纬度差︱(说明: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 二、例题解析 地球光照图主要分为光照侧视图、光照极视图和矩形投影图三种类型,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值线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但无论等值线如何变化,只要理清了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就能够触类旁通,解答一系列等值线问题。一般来说等压线的判断,首先判断等压线的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等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变化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等压线就是在地图上由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一、常用的判读规律 1、大大小小规律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闭合等压线圈,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 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 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如 右图所示:1040>甲>1035 1025<乙<1030 2、高低低高规律 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气压较两侧地区高,反 之偏低。 如右图所示:甲处的气压值比两侧高是高压脊;乙处的气 压比两侧低为低压槽。 3、气压差计算 计算两地的气压差值,可用下面的公式: (n-1)d≤△<(n+1)d n为所求地之间等压线的条数,d为等压差。 上图中A、B两地的气压差: (6+1)×2.5≤△<(6-1)×2.5 12.5≤△<17.5 4、气压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如上图中的五点气压大小排列应该是: A>B=C=E>D 二、等压线的应用 1、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 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 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 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 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幅图像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 风力越小。 不同图像上,根据比例尺判断气压差的大小。气压差越大 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 专题讲解

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 【精讲精练】 考点1.光照图判读 【精讲】例1.读图回答问题: (1)当AB为晨线时,是________前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AC为晨线,此日是_________________节气。 (4)若DE为晨线,此刻北京时间是________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________线。 (5)当H处于正午太阳高度为23026,,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2月22日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 (2)23o 26‘N(3)冬至日(4)20 晨(5)DF或AC 【精练】读图,图中阴影部分为l8日,其余为l9日,涂黑部分刚好是极夜范围,A处70°N,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的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既是东半球,又是中纬度的区域,说出该区域此时的昼夜长短情况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画出昏线。 【答案】(1)200S,600E(2)绘图见下图北半球部分昼短夜长,南半球部分昼长夜短(3) (3)绘图见下图

【强化训练】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2题。 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700E B.900E C.700W D.1100W 2.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下表反映了某地一旗杆不同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日影朝向,据表回答3~5题。 3.该地可能位于( ) A.赤道B.00~23026''N C.00~23026''S D.23026''~66034'' N 4.据观测,该地正午日影朝南的天数为10天,则该地的纬度是( ) A.180N B.180S C.220N D. 220S 5.当该旗杆日影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B日15时30分,则此刻全球属于B日的范围为( ) A.全球的1/2 B.小于全球的1/2 C.大于全球的3/4 D.小于全球的3/4

高三地理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附练习答案

高三地理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附练习答案 1、判断气压系统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压;由高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由低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2、判断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3、判断南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与等压线垂直。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风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判断季节 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气压; 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般为高气压。 问题:根据下图判断季节是什么? 5、判断是近地面还是高空

在近地面,由于摩擦力的存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夹角较大。并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高空,由于摩擦力很小,风向基本上与等压线平行。这样从近地面向高空,风向将越来越接于平行等压线。 6、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7、根据气旋运动方向判断锋面性质 气旋是与低气压相伴发生的大型空气旋涡。如右图所示,图上有两个低压槽,在槽线附近相应出现了两个锋面。在图中槽线北方是冷气团控制地区,南方为暖气团控制地区。图中虚线箭头为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旋转方向。从A、B、C、D的风向可以发现:图中左侧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为冷锋,右侧为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一侧移动,是暖锋,并且锋面雨区都位于冷气团一侧(图中C、B处于雨区)。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则槽线北方为暖气团,南方为冷气团。气旋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不难发现,图中左侧仍然是冷锋,右侧仍然是暖锋,只是锋面的前进方向和锋面雨区出现方向与北半球相反。 8、判断气压性质 在垂直方向上,等压值从低处向高空,气压越来越低。因而等压面向下凹陷的地方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其它地方气压低;向上凸出的地方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其它地方气压高。规律如下: 等压线向高空凸出,气压偏高;等压线向低空凸出,气压偏低 图示如图:

高中地理培优—等压线图的判读

北京石家庄郑州 武汉合肥 长沙南昌 福州汉城东京1035103010251020 101510101020 10251015 10101005 A B C D E F G 960965970 970965960 960 965 970 ②③④亚洲太平洋 1020 10241028 10321036B C D 102610241022102610181010 1︰10000甲乙等压线图的判读 【知识点】 1、判断气压系统 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问题12、判断风力大小 力强。 问题2:读等压线图,图中A 、 B 、 C 、 D 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哪一点 3.判断南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与等压线垂直。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风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问题3:右侧有一图能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 它位于(南、北)哪个半球 4.判断季节 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问题4:根据右图判断季节是什么 5.判断是近地面还是高空 较大。并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高空,由于摩擦力很小,风向基本上与等压线平行。这样从近地面向高空,风向将越来越接近于平行等压线。 6.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问题5:结合“问题1”图,判断北京、汉城、武汉、福州近期的天气状况如何 7、根据气旋运动方向判断锋面性质 气旋是与低气压相伴发生的大型空气旋涡。如上图所示,图上有两个低压槽,在槽线附近相应出现了两个锋面。在图中 槽线北方是冷气团控制地区,南方为暖气团控制地区。图中虚线箭头为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旋转方向。从A 、B 、C 、D 的风向可 以发现:图中左侧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为冷锋,区)半球相反。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

第一章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回答1~3题。 1.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图中C点的昼长为(C) A.24小时B.12小时 C.20小时D.10小时 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B) A.太原B.长春 C.南昌D.昆明 3.图中C点在半年后的夜长为(C) A.4小时B.10小时 C.20小时D.24小时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第2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第3题,半年后,时间为北半球冬至日,C点的夜长等于其在夏至日时的昼长。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4~6题。 4.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C) A.甲、乙B.甲、丁

C.乙、丁D.丙、丁 5.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C) A.甲B.乙 C.丙D.丁 6.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A)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从各图中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可推知,甲图表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上海日落时间最早;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北极有极昼出现,丙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丁图表示北极有极昼,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 二、综合题 7.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夏至__(节气)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15__时(地方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B__,昼长是__18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23°26′N,45°W)__。 (4)图中ED表示__昏__线,DC表示__晨__线。(填“晨”或“昏”)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__。 (6)A点的地理坐标是__(23°26′N,0°)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3:00__。 综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下面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左图中阴影部分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第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