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J.F.Herbart 1776——1841年)生于德国奥登堡。他的幼年教育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以后入拉丁学校,于1794年进耶拿大学。在学校内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著作;当时刚发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公元前6世纪)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给他很大的影响。1797年初,他在修完大学课程之前,即去瑞士担任一贵族的家庭教师;他对教育的兴趣就是由这个职务引起的。他在1799年曾访问过柏格多夫,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这一认识给他的印象很深,但是他并未完全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1799年以后,他停居在友人家专攻哲学;1802年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即在该校任教。

1809年他应哥尼斯堡大学的聘请,继康德之后,讲授哲学与教育学,并创立教育研究所,目的在于训练教师,应用他的教育原理。1833年,他重回哥丁根大学任教,于1841年逝世。

他的主要著作是在两个大学任教期间发表的。教育方面的著作有: (1)《沦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1804年);这是用严格的演绎方式,从教育的目的开始,讨论到他的假设,由假设达到完成目的的手段,侧重于伦理学方面的发挥。(2)《普通教育学》(1806年)分管理、教学,训练三部分,表现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侧重于心理学方面的阐述。 (3)《教育学讲义纲要》(1835),这是《普通教育学》的补充,对手前书中的心理学基本思想,有进一步的发挥。其他与教育有关的著作,尚有《裴斯泰洛齐的直观初步的观念》(1802),《公众协作之下的教育》(1810),《学校与生活的关系》(1818),《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1831),《理想主义对于教育的关系》(1831)等。

赫尔巴特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中第一个企图把教育学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他想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由于他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心理学观点,他没有达到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的目的。他用他的心理学论证了教育性教育原则,但是他在这里夸大了知识对于情感与意志的决定作用。从他的“多方面兴趣”学说出发,他为中小学规定了较为广泛的教学内容,但他的保守主义表现在他把宗教与古典人文学科列在首要地位。他分析了教学过程,企图在这基础上建立他的教学论体系。1 9世纪中叶以后,他的教育学说开始在德国流行,并逐渐影响及欧美各国。这主要是由于①他的保守的政治态度投合了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统治阶级的口胃;②由于他的教育性教育思想以及他的道德教育体系符合于当时统治阶级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控制的要求。其次的原因是:③当时中学教育正在发展;过去的教育学面对小学,而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对中小学都适用。教师们从经过他的门徒炮制过的“五段教学法”中找到了处理日常教学工作的现成处方。这造成了严重的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对课堂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普通教育学》1·(节选)

施教的人们与要求教育的人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决定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思想范围。大多数教学人员,完全忽略了事先组织对待这一工作的思想范围,这种范围是在工作进行中逐渐开展的,它的形成一部分是由他们本身的特点,一部分由于学生个性和环境。如果教师有创造性的见解,可以利用到手的东西,刺激他们所照顾的对象;如果教师有先见之明,他可一切有害于健康、心性或仪态的东西。如此,儿童在无危险的事物中受试验。在日常生活有人考虑与处理的条件下有所练习,并在他所生活的狭窄范围内有了在他声上所产生的各种

1选自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版

敏感,而达于成年时期。如果他能如此长成,那末就可以为这种结果而祝贺。但是教育者却不断诉说周围的有害影响——来自仆人、亲戚、游伴、自然本能、以及大学的。这样,精神食粮决定于偶然遭遇,而不是受人的技巧所支配,那末,强健的体魄,虽然能够抵抗不利影响。但在不充分的食粮情形下,总不能壮盛起来,这就无足为怪了。我曾要求教师有科学与精神力量。.....从另一方面说,一个人没有科学知识而认为他自己是聪明的,那么他的意见就会助长错误。错误越来越大而不自觉;也许有意识到的奉可能,因为他的意见与社会接触时就受到压制。科学错误的根源在于人的错误,但还是有最好思想的人的错误。

教育者的首要科学,虽然不是全部科学,是心理学,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的陈述了。我认为我了解这样一种科学的可能性,同样也了解它的困难。我们要有心理学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希望教师了解心理学,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心理学也决不能用来代替儿童的观察。人只能去发现,不能从理论演绎而来。所以从原则上推论去解释儿童,这一句话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在目前也是教育科学长时期不能处理的一种空洞的意见。

所以,尤其必要的,要了解我最初提到的开始教育工作的人的目的。—个人总会看到他所找寻的东西;一个有清楚头脑的人只要他当心深入观察人的思想、感情,就可以有心理学的识见。那末,教育者所应注意的事项,一定像一张地图展开在他的面前,或者可能像一张城市建筑计划蓝图一样,在这张图上所有方向相同的线条,都准确地交织成相同的角度,使得看的人不需要准备就可以一目了然。我在此地提供一张图,给予那些没有经验的人,那些人是愿意知道什么经验他们必须找寻的,什么经验他们准备应用的。教师应该了解他的工作有什么目的——这种实际问题现在予以详细分析,一直分析到,按照我们现在的看法,所必须选择的方法,我认为这就是教育学的前半部。与此相应的还有后半部,在后半部应从理论上奠定教育的可能性;并按照受变化的环境所限制的情况,予以描述。这样的后半部在目前只是一种虔诚的愿望,正如作为教育学基础的心理学一样.一般人都把前半部作为整体,我也只得满意于这种说法2。

教育学是教师本人所需要的一种科学,但是他也要精通传授知识的科学。在这里我要立刻承认: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至少在这本书内是如此的。

第一卷教育的一般目的

儿童的管理

维持儿童秩序是父母们愿意放弃的一种负担;对于许多不得不与儿童一起生活的人们,对好像是他们职务上最满意的一部分工作;因为这种工作在某种程度上给予补偿的机会:对别人小小的专制来补偿他们从外界所受到的压迫。所以,如果一位作者从他的教育理论中免去这一部分,立刻就会受到他不知道如何实施教育的指责。的确,作者也会责备自己的,因为,这些不同任务,虽然联合在一起不能很好的执行,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不可能把它们分开。满足于管理而不顾到教育,这是对心智的压迫;教育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即儿童本身也不认为是教育。此外,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僵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一、儿童管理的目的

最初儿童并没有能下决断的真正意志,只有一种处处驱使他的不驯服的烈性;这是不守秩序的来源;他既然扰乱成人的计划,也把儿童的未来人格置于许多危险之中。这种烈性一定要克服,不然,不守秩序的性格就认为是监护人的过失了。在儿童表现真正意志的痕迹之前,须用力克服它,这种力量要强并要常常重复,足以完成烈性的克服,实践哲学的原则要求这样做。

2赫尔巴特在1831年发表《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论及这后半部。

但是,这种盲目冲动的种子,这些率真的欲望,仍然存在于儿童身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要增大增强。所以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使在这些冲动与欲望中长成的意志不致是反社会的方向,就有必要经常对这些冲动与欲望予以明显的约束。

儿童管理的目标显然是多方面的:一部分是避免对其他人和儿童本身现在与将来的危害,一部分是避免本身是罪恶的斗争,最后是避免社会本身所陷入的争执状态的那种冲突,对于那种争执状态,社会也缺乏充分的权力。

总上所述,这种管理不是要在儿童心灵3上达到这个目的,而是要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虽然如此,不久就会看清楚,培养儿童心灵并不全然是与管理无关的事件。

二、儿童管理的方法

一切管理制度首先采取的是惩罚的威胁。运用威胁,使一切管理有触及两种暗礁之一的危险:一方面有些本性顽强的儿童,蔑视一切威胁,敢于做任何事情以实现他们的意志;另一方面数目更多的儿童,本性软弱,不能承受威胁,恐惧反而有益于欲望的发展,两种结果或此或彼是不可避免的。

儿童管理触着第一种暗礁是少有的,毋须忧虑,只要利用大好机会去教育他,不要太迟就行了,但是儿童的轻浮状态中表现的软弱与健忘,说明单纯威胁是极端不可信赖的方法,因此,长时期以来就认为监督是儿童管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了。

关于监督我几乎不敢公开表示我的意见。至少我不愿意肯定地予以详尽的陈述;否则的话,父母与教师们会严重地认定这本书要发生危害。或许这是我的不幸,对公共学校内严格监督的效果的事例,看得太多了;或许我适当的考虑过生命的安全与肢体的健壮,我还是太相信这种意见了:如果儿童与青年要成为成人,一定要让他们尝试危险的事件。只要简单的记看,拘于细节与经常的监督,对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均同样是一种负担,因此双方易于以欺骗相结合,并且一有机会就摆脱这种监督——而且监督的需要随着监督使用的程度而增加的:到了最后,每一间断的时刻都充满了危险;进一步说,监督还阻止儿童认识自己,考验自己,使他们不能学到包括在教学制度中的许多事情,只有自己去探索。最后,由于这些原因,这种在本人意志之外所形成的性格,按照被监督者发泄机会的多少,保持惊弱状态或被歪曲了4。

这就是长期不间断的监督的结果。这种危险很少在儿童最初几年中发生的,也很少在特殊危险的短时期内发生的,这时候监督当然是严格的义务。在这种认为是例外的情形下,应当选择最忠诚而勤谨的监督者,但不是选择真正的教师,真正教师在这里是没有地位的。尤其我们不能认为这种情形会给予教师运用能力的机会。在经常监督的压力之下成长的人们,不能希望他们多才多艺,不能希望他们有创造的能力,不能希望他们有果敢的精神,不能希望他们有自信的行为;我们只要希望他们具有简单的,不变化的习性,对于规定好事务的平板、单调的那一套感到愉快并认为正确,对于高尚的、特殊的事件就会退缩不前;他们葬送自身于庸俗与安逸之中。在这问题上与我的意见一致的人们,千万要谨慎,一时一刻也不要认为,放任儿童撒野,不予监督,不予教养,就能培养成伟大人物。教育是不间断工作的一个整体,始终要求真正的匀称;仅仅避免少许错误还是无用的。

或许,当我进而讨论有所帮助的方法时,我的意见会与其他教师更加一致的;这种方法是通过管理在儿童心中所必须准备起来的——我的意思指权威与爱。

人心屈服于权威;权威能拘束心的出乎常轨的活动。因此在压制一种倾向于邪恶的、正在成长的意志,权威可以有很大用处。对于最有精力的人们,权威毫不可缺,因为这些人善

3英译文是~soul”。按赫尔巴特说明,“心灵”(soul)在发生表象或概念的范围内,称为心智(Geist),在

发生感情与欲望的范围内称为心性或心(Gemnth)”应译作“心灵”。

4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师的要求不应该成为学生经常的思想。不是教师的要求而是事物的真正关系应成为学生行动的动机和观念的原则。这适用于少年早期。”

与恶都去尝试,只有不在恶中迷惑才会从事于善。权威只能通过优越的心智才能得到;这一点如大家知道的是不能化为规则的。权威须独立发挥作用而涉及到教育。.....实现权威的途径一经达到以后,我们就要越过管理而谈教育本身了。

爱依赖于情感的和谐,同时依赖于习惯。一位陌生人要立刻获得它显然是困难的。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一个语调生硬、遇事激动的人肯定不能得到爱;另一方面,对儿童过分亲热的人——应该和蔼同时却要保持权威的人,为了寻找自已的愉快参与儿童的欢乐中去,这样的人也得不到爱。爱所要求的情感和谐可以在两种情形下产生: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感情中去,不让儿童注意到即机警地参加进去;或者他设法使学生的感情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接近他自已的感情;后者较为困难,虽然如此,但须与前者结合,因为只有儿童的活动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与教师的活动联合起来,教师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力量加到师生关系上去。

但是儿童的爱是倏忽无常的,除非有足够的习惯力量加上去。长的时间、温柔的爱抚、单独的交往均加强这种关系。我们不需要说明,这种爱一经获得如何减轻管理工作的困难;但它对教育本身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把教师的心向分授与儿童了),因而那些轻易利用爱与只有利用爱炫耀他们控制儿童的能力以满足自己的人们,应该受到最严厉的谴责。

教育本身

一、教育的目的是单纯的还是多方面的

从教育的性质说,要在教育上有可以遵循的统一目的是不可能的;简单的理由是因为每一件事须从这一个思想出发:即教师必须在儿童身上看到他的成年,因之学生们在将来居于成年人的地位所面向的种种目的,就一定是教师当前所应关心的事;他一定要事先为达到这些目的,使他作内心的准备。他不应该锉折未来成年人的活动,因此他不应该把活动只限制于几点,同样也不应该过分分散的削弱这些活动。他不应遗漏任何部分,不论在深度方面还是在广度方面,遗漏了儿童会在以后回来向他要求的。不管这些困难的大小,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既然人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教师所关心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可是,我不在这里主张说,教育的多方面是不容易归类于几种主要的形式概念之中的;相反地说,儿童将来目的的范围立刻可以分为:只是可能的目的的领域与完全清楚的必要的目的的领域;只是可能的目的是儿童将来某一个时候去从事的,或者按照他的愿望去作某种程度的追求的;而必要的目的,若是忽略过去,儿童决不会原宥自己的。总之,教育的目的可以再分为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所谓选择的目的,不是由教师选择的,也不是由儿童选择的,而是未来的成人所选择的,这两个主要纲目,对于每一位在心目中认识伦理学一般基本原则的人,都是立刻清楚的。

二、多方面的兴趣——道德性格的方量

1、教师怎样在事前为自己担当学生的只是未来可能的目的的责任呢?

花朵切不可以齐放——圆满的状态切不可因为在各方面过于分散而成为它的弱点。人类社会早就发现分工是必要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使他所做的事达于完善的地步。但是所完成的事件越小,分得越细,每一个人从其他人方面所要接受的头绪也就越多。既然智慧的接受依赖于心的化合力,而这又依赖于心的相似活动;照这样说法,在真正人类较高领域中,分工不应该到那种程度,以致使每一个人都不知道他的邻人的工作。每一个人须爱一切的活动而专精于一种。但是这种特殊的专精是一种由人选择的事件,相反,多方面的接受,只能产生于个人从一开始即作多方面的努力,这是教育的事件。所以教育目的的第一部分,我们叫做——多方面的兴趣,但必须把它从它的极端情况分开——即许多事件都浅尝一下。既然意志的对象、意志的方向都不比其他东西使我们更发生兴趣。为免得弱点反似优点起见,我们要加一个词——多方面的匀称的兴趣。我们由此得到通用词句的意义:“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就发生了问题;心灵能力的多方面性意味着什么?各种能力

的和谐发展又是什么意义?

2、教师怎样为自己担当学生必要的目的的责任呢?

既然道德单独在个人的意志中才有它的地位,并且是在正确的明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此说来,道德教育首要的事件,决不是发展某种外表的行动模式,而是在儿童心中发展明辨的识见以及与它一起的相应的意志力。

所以,绝对清晰、绝对纯粹的善与正义的观念,成为意志的主要目标,按照这些观念,性格的内在中心——人格的核心——决定性格本身,并把所有任意的冲动推回去,这才是道德培养的目的所在,而不是其他。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谈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学前教育08级黄彦彦2008210828 摘要: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系统教学论。这一理论曾对各国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依然能够随处看到这一理论的缩影。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传统的四段教学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它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巨大作用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赫尔巴特心理学理论基础四段教学法现代教育 赫尔巴特,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在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提出了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一、心理学理论基础——统觉论和兴趣说 1、统觉论 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人的观念是相互作用的。统觉,就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而且使他为意识观念所同化。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统觉团越丰富、越系统化,就越能吸收新知识。依据统觉学说,教学上应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为学生所理解。赫尔巴特认为,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 我认为,赫尔巴特的统觉论思想,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强调了新知识被原有图式所同化,但原有图式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改变本质,是人对环境的作用。很显然,同化理论只是描述了人一方面的发展情况,不能完全代表人的整体发展过程。这一点上,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相对赫尔巴特的统觉论就要全面一些。 2、兴趣说 在人的观念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既是统觉的基本条件,又是智力活动的前提。根据教育心理学动机理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强大的动机因素。赫

德国幼儿教育

德国幼儿教育简介 德国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孩子是一个活泼的、完整的人。德国幼儿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认为婴幼儿阶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 德国宪法明文规定: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力和义务。政府对幼儿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真正担任教育责任的是父母。幼儿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还未纳入学校教育系统'由少年军领导管理。 他们认为: 1、孩子是一个人,但他需要时间去发展成为一个人; 2、孩子是一个历史的人,他总是出生在某个空间,社会的某个阶层以及某个时代背景'他还面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历史; 3、孩子是生活在一个与他互动的社会空间,他需要与同伴、成人、社区以及乡土文化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非常重视幼儿的社会性); 4、强调孩子生活在一个与他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海水、太阳、石子、树林、沙子等等都是他所要探索和利用的(所以很重视孩子发展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德国的幼儿教育突出的有两点: 1、家长是教育的主人; 2、孩子就是孩子,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地方,要对孩子提供帮助,支持、鼓励、引导孩子用自已的方式来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看似“不近人情”的德国式育儿 德国爸爸Dirk的首度“不近人情”是对待孩子的发烧。宝宝Charles第一次发烧的时候,Dirk主张让宝宝靠自身的免疫力来战胜疾病。他认为发烧是孩子身体内部的病菌在捣乱,如果用抗生素把病菌压下去,免疫力就会减弱,如果用自己的免疫力去压制病菌,免疫力就会提高……这个观点看上去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Charles后来再也没有得过大病,只是长牙的时候发过烧,靠他自己的免疫力很快就好了。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很好。中国妈妈Ginny如今也认同了不能滥用抗生素这个科学的观点了。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比较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比较 不同点: 一、教育目的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育是人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在杜威看来,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强加的,不能充分考虑儿童的本能与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终极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和假设,因为世界是变动不息的.“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二、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是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 三、课程方面不同.赫尔巴特强调以系统知识为中心,重视学科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杜威始终反对把成 人和专家们事先编好的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教育的起点. 他强调对直接经验进行组织、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方法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讲授,杜威十分推崇这种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 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教学重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学生会对知识的掌握,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不同.在教学过程上,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它被简明地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而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

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J.F.Herbart 1776——1841年)生于德国奥登堡。他的幼年教育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以后入拉丁学校,于1794年进耶拿大学。在学校内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著作;当时刚发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公元前6世纪)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给他很大的影响。1797年初,他在修完大学课程之前,即去瑞士担任一贵族的家庭教师;他对教育的兴趣就是由这个职务引起的。他在1799年曾访问过柏格多夫,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这一认识给他的印象很深,但是他并未完全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1799年以后,他停居在友人家专攻哲学;1802年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即在该校任教。 1809年他应哥尼斯堡大学的聘请,继康德之后,讲授哲学与教育学,并创立教育研究所,目的在于训练教师,应用他的教育原理。1833年,他重回哥丁根大学任教,于1841年逝世。 他的主要著作是在两个大学任教期间发表的。教育方面的著作有: (1)《沦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1804年);这是用严格的演绎方式,从教育的目的开始,讨论到他的假设,由假设达到完成目的的手段,侧重于伦理学方面的发挥。(2)《普通教育学》(1806年)分管理、教学,训练三部分,表现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侧重于心理学方面的阐述。 (3)《教育学讲义纲要》(1835),这是《普通教育学》的补充,对手前书中的心理学基本思想,有进一步的发挥。其他与教育有关的著作,尚有《裴斯泰洛齐的直观初步的观念》(1802),《公众协作之下的教育》(1810),《学校与生活的关系》(1818),《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1831),《理想主义对于教育的关系》(1831)等。 赫尔巴特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中第一个企图把教育学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他想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由于他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心理学观点,他没有达到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的目的。他用他的心理学论证了教育性教育原则,但是他在这里夸大了知识对于情感与意志的决定作用。从他的“多方面兴趣”学说出发,他为中小学规定了较为广泛的教学内容,但他的保守主义表现在他把宗教与古典人文学科列在首要地位。他分析了教学过程,企图在这基础上建立他的教学论体系。1 9世纪中叶以后,他的教育学说开始在德国流行,并逐渐影响及欧美各国。这主要是由于①他的保守的政治态度投合了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统治阶级的口胃;②由于他的教育性教育思想以及他的道德教育体系符合于当时统治阶级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控制的要求。其次的原因是:③当时中学教育正在发展;过去的教育学面对小学,而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对中小学都适用。教师们从经过他的门徒炮制过的“五段教学法”中找到了处理日常教学工作的现成处方。这造成了严重的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对课堂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普通教育学》1·(节选) 施教的人们与要求教育的人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决定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思想范围。大多数教学人员,完全忽略了事先组织对待这一工作的思想范围,这种范围是在工作进行中逐渐开展的,它的形成一部分是由他们本身的特点,一部分由于学生个性和环境。如果教师有创造性的见解,可以利用到手的东西,刺激他们所照顾的对象;如果教师有先见之明,他可一切有害于健康、心性或仪态的东西。如此,儿童在无危险的事物中受试验。在日常生活有人考虑与处理的条件下有所练习,并在他所生活的狭窄范围内有了在他声上所产生的各种 1选自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版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学记》来源于()一书。 2、明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条的形式的文体是()。 3、张之洞在《》中详细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 4、1922年制定的“新学制”,也称为“()”。 5、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主张是()、()、()。 6、卢梭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7、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8、洪堡德提出学术自由的原则,于1810年创建了()。 9、洛克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10、()法案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 11、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的是________。 12、朱子读书法六条目是:___ __ ,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3、壬子学制于_________年公布实行? 14、中华职业教育社主要领导人是___________。 15、实施“四大教育”问题上,晏阳初提出运用的三大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6、拉伯雷的长篇小说是当时的人文主义文学巨著,被称作当时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17、费里教育法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__________原则,为近百年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日本规定全体国民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法令是。 19、1919年法国一些进步的社会人士和教师组成了“新大学同志会”,他们在批判双轨制教育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的主张。 20、依照裴斯泰洛齐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和谐地、全面地发展人的。 21、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___ ___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22、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两汉的____ ___ 魏晋南北朝的_ ______ 和隋唐直至清末的科举制。 23、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洋学堂,是____ ___ 年在北京创办的,隶属于总理衙门。 24、万木草堂的创始人是____ ___。 25、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_ ______改革北大时提出的办学方针? 26、是苏联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教育立法,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学校构画了第一个蓝图。 27、中世纪西欧晚期的城市学校有两类,一类是基尔特学校,另一类是。 28、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提案“________”,以资助发展教育,表明国家控制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29、英国国会于1870年正式颁布了(又称《福斯特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30、中世纪西欧晚期的教育形式有经院哲学、城市学校和 31、古代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_。 3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_____ ____ 提出的。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游戏却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游戏活动。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在我读小学时,音乐课还没有让老师完全重视,就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效率究竟有多高也没有认真研究过。我是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农村音乐教师,教学条件相当于城镇学校还是薄弱了一些。学校以前也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唱歌,他们甚至把音乐课改名叫唱歌课。对于一群无知的孩子,我显得力不从心。开始我尝试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进行不了,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讲,一堂课乱哄哄的。课后经过反思,反复实践,发现了在音乐课堂中适当采用游戏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非常高。通过走进学生的心里,我发现他们非常爱上音乐课,只是他们不知道音乐课除了唱歌外还会学到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 经过一学期的反思和探索,总结出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我们要清楚音乐游戏具有哪些意义: 一、相对于其他学科,音乐课具有独特的学科性。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非常喜欢。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比如学生在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教学。让学生扮演小猴子,将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桃子”上,小猴子摘“1”桃子时,让学生长“1”,在“2”桃子时,就让学生唱“2”,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识别这几个音符了。 二、音乐游戏的课堂教学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学时可以设计《智慧豆快快长大》的游戏。在黑板上“种”下智慧豆。当哪一组的同学表现最好,老师就让哪一组的知会豆发芽,在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就让智慧豆长叶,最后看哪组同学的智慧豆开花结果。这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老师做的事就是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游戏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设计好音乐游戏,让学生扮演好游戏角色去学习音乐。如在《蜗牛与黄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单独或合作扮演蜗牛、黄鹂、葡萄架等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价值,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都能得到提高。 如果你是一位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老师,那你一定会去细心的探究:我们在教学活动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研究报告 一、生平简介 ·赫尔巴特(1776-1841)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794年进入耶拿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对法学并不感兴趣,广泛阅读康德、费希特和莱布尼茨的哲学著作,受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的影响较深。 二、教育思想发展阶段 ·在瑞士贵族斯泰戈尔家里当家庭教师,拜访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实验 ·哥廷根大学当教师,研究佩斯特洛奇的教育理论。1806年发表《普通教育学》,提出了科学教育学的学说 ·从事系统的心理学研究,创办了教育研究班及附属实验学校,1835年出版《教育学讲授纲要》从理论上把教育学的体系科学化 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 ·伦理学——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1、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个人 品格和社会道德。 2、儿童未来目的两个部分:希望达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希 望达到的目的,是一个人有时可以根据自由选择而给自己提出目 的,或者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目的。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 目的,这是一个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达到的目的。 ·心理学——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一)伦理学基础 ·五种道德观念:内在的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内在的自由指的是一种自愿的意志。 ·强调知识或者认识在德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心理学基础 ·教育的首要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心理学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学史上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耶拿大学全名耶拿市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位于德国图林根耶拿市,原名耶拿大学,创立于1558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德国哲学家、爱国主义者。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寻求对哲学思想,特别是康德唯心主义思想的统一。 1797-1799年间,前往瑞士任家庭教师,负责教育一贵族的三个孩子。在两年左右的教育实践中,赫尔巴特获得了大量的教育经验,这成为他日后进行教育理论探索的重要资源。期间他曾到瑞士裴斯泰洛奇的学校学习。 《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这是用严格的演绎方式,从教育目的开始,讨论到它的假设,由假设达到完成目的的手段,侧重于伦理学方面的发挥。 《普通教育学》,分管理、教学、训练三部分,表现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侧重于心理学方面的阐述。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讲义纲要》,这是《普通教育学》的补充,对于前书中的心理学基本思想,有进一步的发挥。 其他与教育有关的著作,尚有《裴斯泰洛齐的直观初步的观念》,《公众协作之下的教育》,《学校与生活的关系》,《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理想主义对于教育的关系》等。 赫尔巴特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中第一个企图把教育学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他想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由于他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心理学观点,他没有达到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的目的。他用他的心理学论证了教育性教育原则,但是他在这里夸大了知识对于情感与意志的决定作用。从他的“多方面兴趣”学说出发,他为中小学规定了较为广泛的教学内容,但他的保守主义表现在他把宗教与古典人文学科列在首要地位。他分析了教学过程,企图在这基础上建立他的教学论体系。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他的教育学说开始在德国流行,并逐渐影响及欧美各国。教师们从经过他的门徒炮制过的“五段教学法”中找到了处理日常教学工作的现成处方。这造成了严重的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对课堂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伦理学:赫尔巴特把他的哲学思想应用到社会实际中,提出了自己的伦理学体系。他重视人类的道德规范、强调培养道德观念,认为人们之所以趋善避恶,主要是由于确立了道德观念。赫尔巴特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定为5种道德观念,以此

近现代德国教育(总结)

三、德国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一)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笼络人心及扩充军队,德意志各邦的王公们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各封建公国把初等学校由教会管理改为国家管理,并颁布一些学校法令,规定实行初等强迫教育,如德国最大的一个邦国——普鲁士,于1717年和1763年先后两次颁布此类法令,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甚至儿童缺课,也要对其家长加以罚款。从而德国在西欧率先将学校管理权国家化。 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是由路德派倡导和兴办起来的,学校设施一般非常简陋,师资水平也不高,大多由裁缝、鞋匠和退伍士兵担任或兼任。宗教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同时也教一些简易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和体罚。后来,经虔信派努力,这类学校得到较大发展,手工科列入学校课程,直观性原则和学生自主性原则受到重视。另外,班级教学和本族语教学等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实施。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古典文科中学、武士学校和实科中学。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据重要地位,由宗教改革时期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主要是为了把贵族子弟训练成政府官吏,与劳动人民无关。武士学校则沿袭中世纪骑士教育而来,其任务是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文武官职及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员。学习的内容较宽泛,但很肤浅。18世纪出现的实科中学则适应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既具普通教育性质,又具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实科中学主要讲授一些接近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用知识,这促进了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科中学曾盛极一时。 此时,德国大学受国家的影响日渐增强,人文主义精神逐渐排斥着欧洲大学传统的中世纪学风。学校增加了新人文主义学科和实用学科。国语授课、教学方法的改进,打破了旧大学沉闷的氛围,给大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此外,这一时期的德国还创办了许多新大学,如圣·尼古拉大学、哈利大学、赫丁根大学等,这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18世纪一19世纪中期 18世纪末德国出现泛爱主义教育运动。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要热爱儿童,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他们重视体育,注重发展人的理性,重视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巴西多(也称巴泽多)于1774年在德国东部德绍开办一所泛爱学校,对学生进行免费教育。各地纷纷仿效,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进步教育思想的传播。 在这一时期,德国还出现了一场学习发扬古希腊文化的运动,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在他担任公共教育部部长期间,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他强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案》,改进和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工作;在中等教育方面,他对文科中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制订新的中学教学计划,减少古典语文的教时数,这些措施使文科中学更接近实际生活(实科中学);在高等教育方面,他建议创办了柏林大学,首次提出“教学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对后来德国教育、科研的发展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然而,欧洲“神圣同盟”成立后,普鲁士反动政府对国民教育事业进行了野蛮地摧残,使德国教育走向倒退。政府命令学校监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接着又削减自然学科,增加古典学科,加重神学课,这些倒行逆施严重地阻碍了德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使德国的学校教育倒退了许多年。 (三)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普鲁士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战胜法国,建立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德意志帝国。帝国政府也十分注重利用教育来为其经济、政治服务。德国学校教育始终贯穿着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僧侣主义和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精神,强调学校为国家服务的精神,目的是为了把青年培养成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培养大批效忠的具有初步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及士兵是帝国初等教育的初衷。根据1872年颁布的教育法,德国对6岁儿童实施了为期8年的强迫义务教育,并把初等学校分成初、高两级,每级4年。初级称基础学校,高级称高等国民学校。法令还规定设立为期6年的中间学校,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普通教育和一些职业教育。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浅析

浅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课程:《中外教育思想史》

浅析赫尔巴特教育思想 摘要: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以哲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 包含了丰富的课程论思想、教学论思想、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思想, 这些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赫尔巴特; 教育思想; 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 赫尔巴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德国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的影响。赫尔巴特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思想时, 会发现其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仍有很大的启示。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赫尔巴特把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理论哲学指本体论和认识论等, 实践哲学指伦理学或道德学。他试图从实践哲学出发引申出教育目的。他指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5种道德观念的人。这五种道德观念是:“内心自由的观念”, 即要求人从内心出发由衷地行善; “完善的观念”, 即要求人们追求身与心的健康, 从而促使人不断地去追求德行的自我完善; “仁慈的观念”, 即要求教育者使学生避开一切会导致恶意的刺激, 同时唤起学生对仁慈的尊重; “正义的观念”, 即要求学生放弃争吵, 从而巩固对正义的尊重; “公平的观念”, 即当学生故意作祟时, 要给予应有的惩罚, 但必须严格把握惩罚的尺度。赫尔巴特认为, 如果一个人有了这5种道德观念, 那就是一个有美德、完善的人。而如果每个人都具有这5种道德观念, 就会有“稳定的秩序以及调和而有秩序的生活”。这样, 赫尔巴特就得出了他的教育目的论: 培养有道德、为维护当时德国封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教案

《外国教育史》 第三章西方近代教育 第三部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教案) 一、导入新课 赫尔巴特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墓志铭: 探求神圣深湛的真理, 甘于为人类幸福奋斗, 是他生活的鸪的。 此刻,他的自由的灵魂, 充满光明,飞向上帝, 此地,安息着他的躯体。 多数伟人,在他们在世时,好象并不怎么令人钦佩;但当他们去世以后,他们的伟大之处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伟人的称呼往往是他们的后代给的,他们的荣誉往往是迟到的,赫尔巴特也是如此。赫尔巴特的教育、教学思想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为此他曾哀叹道:“我那可怜的教育学没能喊出它的声音来。”在他1841年去世20年之后,也就是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他的教育理论首先在德国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各国开始学习并且应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我国20世纪初开始翻译和引进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说,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学之父”,他是第一个提出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包括八个方面:(一)、历史地位,(二)、生平概况,(三)、理论基础,(四)、教育理论,(五)、历史影响,(六)、课堂小结,(七)、巩固提高,(八)、布置作业。(一)历史地位 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德国19世纪着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代表作是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1935年的《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的突出贡献就是将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试图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深化了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二)生平概况 1776年生于德国奥登堡。 他的幼年教育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以后入拉丁学校。 1794年进耶拿大学。在学校内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着作,当时刚发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公元前六世纪)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给他很大的影响。 1797年初,他在修完大学课程之前,即去瑞士担任一贵族的家庭教师,他对教育的兴趣就是由这个职务引起的。 他在1799年曾访问过柏格多夫,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这一认识给他的印象很深,但是他并未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古代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2.西方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七艺”是指 A.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知识几何音乐 B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知识自然知识音乐 C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D吟诗音乐武术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3.在教育史上,首次对直观教学进行了理论论证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4.在西方教育史上不反对体罚学生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 洛克 C 卢梭 D夸美纽斯 ()5.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实行班级教学制的教育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洛克 C 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6教育史上,特别重视教师教育,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是他的代表作是 A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B 赫尔巴特《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C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D第斯多惠《人的教育》 ()7外国教育史上特别重视幼儿教学并创立幼儿教育学,使它成为教育理论中的一个独立部门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福禄贝尔 C 蒙台梭利 D第斯多惠 ()8被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论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的杜威的代表作 A 《我们怎样思维》 B 《明日之学校》 C 《儿童与课程》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9杜威提出的教育原则,成为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A知识中心主义 B 儿童中心主义 C 教师中心主义 D 教材中心主义 ()10 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的具体措施。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夸美纽斯 D 亚里斯多德 二、填空题。 1.首次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 2.是古罗马教育理论家,也是著名的演说家。他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3.最早把人文主义的理想付诸于教育实践,他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4.夸美纽斯是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以及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 5. 的教育思想代表作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本人也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6.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是一书,该书从理论上为英国的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7.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心理学教科书》,《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教育学讲授纲要》等。 三、简答题。 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2.简要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德国的家庭教育

德国的家庭教育:你并非要得第一不可 当今世界,各国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如何帮助孩子成才,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据德国《家庭与教育》杂志的一篇文章介绍,德国人对如何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父母自己如何对孩子言传身教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坚持认为,家庭在孩子的成才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你并非要得第一不可” “我的爸爸很早就让我知道:我并非一定要得第一不可。”来自德国,现在北京大学读中文的里求(中文名)说,“在我失败时,他总是告诉我,他对此感到很平和,他认为我比成绩要重要得多,但是他的确很希望我能够有好成绩”。 德国人比较注重为孩子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他们不希望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他们也会很关心孩子的成绩,但是不会把分数看得比孩子,比实力更重要。从另一方面说,德国人比较注重从情感上渲染孩子,他们很关心孩子,从小就使孩子感到被爱,每次都会鼓励他们去做,做得更好。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是有不良行为时,他们会很认真地去和孩子探讨原因,积极从孩子的观点去考虑问题,而不会给孩子施加压力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他们把孩子置于成绩的上面,而不是成绩要比孩子重要。”里求说,就他在德国待的20多年里,他发现德国人十分善于在家庭中营造

一种教育的氛围。“就以我来说,我的爸爸是一个司机,妈妈是一个公司里的职员。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不再爱我。记忆最深的是,小学的第一次考试我没有及格。回家去的时候妈妈知道我不及格,但是她并没有骂我更没有打我,只是问我是不是感到功课太重了。她还去学校找了老师,从此之后她更关心我,我有问题总是和我一起解决而不是责骂。我们考试就像是我们一起去考试。”他说,他的同学里面很少有因为成绩原因而遭到父母的虐待。而且,事实上,在德国,父母很少打孩子。 “德国人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比如做作业,孩子不会,父母只会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绝对不会轻易说出答案。”“在我的家,从我上学的第一天起,家里就有一个书房,专门为我留着。而爸爸即使由于工作原因没有钱而要到慕尼黑去打工,但是他生气也不会对我发脾气。他常常告诉我,我不需要每次都做到最好,我并非要得第一不可。但是他们常常要求我自立,不要过于依赖他人。”里求说。他在德国读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考上了柏林大学,之后又来北大留学,他的父母一直都支持他。 “我的今天,完全是父母给我的家教造成的。”里求说。“父母一直都是我的榜样。”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听听德国人怎么看待父母的榜样的力量的。 特斯,北大哲学系的大三学生,来自德国Frankfurt。今年24岁的特斯成绩优秀。“我的父母自小就让我作决定,他们总是告诉我说,我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他在心理学研究中第一次作了运用数学法的尝试。 他提出两个重要概念:“意识阈”和“统觉团” 。 他指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为意识阈。”就是说,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 赫尔巴特还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他的“统觉团”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他成为近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 所谓统觉,就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同化过程。 在统觉论的基础上,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提出了许多至今还在学校教育中有影响的教学原理。 例如,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有关新观念中的作用,这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在同化新的学习任务中的作用的观点是一致的。 又如,根据统觉论,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这与当前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在教知识之前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知识的观点如出一辙。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 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以后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 1.预备——唤起学生原有的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 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 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 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全世界的中小学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6年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热身卷

2016年专升本考试考前热身卷 教育学、心理学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卷的试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以法国利托尔诺为代表的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被称为 A.教育生物起源论 B.教育心理起源论 C.教育需要起源论 D.教育劳动起源论 2.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的论著是 A.《理想国》 B.《学记》C.《政治学》 D.《大学》 3.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4.“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 )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5.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6.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8.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 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9. 被称为“第二教师队伍”的是( ),它又是一种“隐性课程”。 A.校园环境 B.教学设施 C.校园绿化 D.后勤人员 10.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 一生平 伟大教育家的生平故事,往往对人有两种不同的影响。第一种是使人感到无比的激励,增进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热忱;第二种是使人对教育理论渊源,获得深刻的认识。赫尔巴特的一生是第二种的例子,他一生充满着荣誉和顺利的成就,他的经历使我们对教育思想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对于他的卓越天才和独特的见解更有特别的领会。 赫尔巴特是在公元1776年出生在德国西北部奥登堡。祖父是医生,父亲先是律师,后来升为枢密院顾问官,母亲是一位美丽聪慧而且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妇人。赫尔巴特是独生子,家庭温暖,使他感到无比幸福;但不幸有一天他不慎跌进沸水桶中,遭到灼伤,使得一辈子身材瘦小,无法健壮。 赫尔巴特的求学和事业成就受他母亲的影响最深。在他从小念书的时候,他的母亲每天陪伴着他,督促他念书,连上课都在他身边,甚至陪伴他一起研究希腊文。当他进入耶拿大学时,他母亲仍旧跟着他,并设法让他认识当时著名哲学家施勒,使有机会去领受其美学思想。大学毕业后去做家庭教师,也是出于他母亲的建议,这次担任家教的教学经验,对他日后的教学理论影响很大(母亲的影响大)。 赫尔巴特最早受教于尤金牧师,获益甚多。他的思想成熟很早,11岁就研究理则学,12岁研究形而上学,14岁写了一篇论文称为意志自由。16岁就开始研究康德的思想,19岁他就批评当时著名哲学家薛陵和菲希特的思想。他攻击菲希特所谓“自创自己世界”的观念,因为他认为学生本身不可能创造自己世界,而是依赖着教师教导和外在世界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世界。显然此时他的思想已能深悉自己心理过程;而且具有独特的见解。 18岁到21岁进入耶拿大学,当时有许多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都在这所大学;由于他母亲的帮助,他认识了哲学家施勒,奠定了他从事教育和研究哲学的基础。 21岁他接受母亲的建议,到瑞士恩得拉琴州长家,担任其三个儿子的家庭教师。在教学三年中,每个月他要写给家长关于他教学的方法和成就的报告,这段教学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教学理论。 1802年,他到哥得经大学教书,所写的作品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1809年,他应聘到东普鲁士担任康尔士贝大学哲学讲座。因哲学家康德曾以担任此讲座而成名,故当他受聘时,感到非常荣幸。他说:“我受聘这最荣誉的哲学讲座是非常的快乐,小时候当我研究这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时,我就像梦中祈求似地向往着这一所大学。”他在这所大学一共25年,主要著作都是心理学方面的:1816年写了一本《心理学教科书》,1824年写了一本《心理学》是一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作业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谈谈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如何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即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育人即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等。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时,我觉得应该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效的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说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教师在教学时要教给学生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即蕴含在语文课程中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其中不乏一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环保、思乡、诚实守信等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教师在教学是不仅要注重文本的解读,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努力做到文道统一。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主题就是诚实守信,本单元安排了四篇有关诚实守信的文章,在教学《中彩那天》时,学生在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后,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父亲为什么

要把汽车还给库伯?如果父亲不还给库伯又会这样?通过这样的问答,学生会知道父亲具有诚实守信的品质,父亲之所以把汽车还给库伯是因为他讲道德,有诚信。但如果父亲不讲诚信,他将失去亲人和朋友的信任,自己也将受到良心的谴责,以后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学生在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后,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类似的经历,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学了本文后将怎么处理?我想,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更主要的是能够用我们学的道理去为人处事。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所谓的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更要教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了能够更好的起到育人的作用,在平时要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

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只有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在他看来,实践哲学即伦理学和心理学应是教育学的基础,他说:“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以及对教育成就的阻碍”(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288页)。 赫尔巴特的伦理学和心理学是与其哲学紧密相联的。在哲学上,他是一个客观唯心论者。他认为宇宙是无数的独立存在的“实在”所构成。“实在”是永恒不变的,不可认识的。但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并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之间发生的关系和影响,便构成宇宙间变化万千的各种事物,人们所认识的不过是“实在”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万事万物,而绝不是“实在”本身。因为,“实在”是不变的和不可认识的。 赫尔巴特以其哲学思想为依据,建立了他的心理学和伦理学体系。 (一)心理学 赫尔巴特认为,心理学是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建立科学教育学的首要科学。赫尔巴特依据他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宇宙中无数实在的一种,它是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最初是一无所有的,当其和肉体结合时,必然和各种各样有组织的物质发生关系,开始获得感觉,进而形成表象或观念。赫尔巴特断定,观念是人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不过是观念的活动而已。在赫尔巴特看来,灵魂通过肉体接受许多感觉,进一步形成观念,这样,在人的意识中就聚集着无数的观念,其中一些观念由于力量较小而被抑制,沉降于“意识阈限”之下,而另一些观念由于力量较强,则浮于“意识阈限”之上,这些就是当时支配人的意识的观念。但各种观念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经常运动、斗争的。意识阈限下的某些被抑制的观念,由于各种原因,会穿过其他观念而呈现在“意识阈限”以上,而意识阈限以上的某些观念又会因力量减弱降至意识阈限下,同类观念互相增强则促进观念的呈现,异类观念相互削弱则阻碍观念的呈现。总之,观念的运动、矛盾决定着人的心理的全部内容。由此,赫尔巴特认定心理学是研究观念的科学,即研究观念的出现、结合、消失的科学。如,一些观念相互协调便产生愉快的情感,反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