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5.3.2 订立合同有学问(选考部分,B版)(选修5)

订立合同有学问

一、选择题

1.2015年3月,张某出门走亲戚,上了朋友李某开的中巴车,李某热情地拒收车钱。但上车不久后便发生车祸,张某上臂摔断,在医院治疗花费5 000余元。对于张某的损失,李某( )

A.不应赔偿,因张某没交车钱

B.应该全部赔偿,因为两人之间存在运输合同

C.应该部分赔偿,因为张某没有尽到乘客应尽的交费义务

D.不应赔偿,但李某可以以朋友身份适当支付张某的医药费

解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张某即便没有买票,也是经李某允许而上车,因此两人之间同样签订了运输合同,李某应承担张某受伤的全部损失。故选B项。

答案B

2.俗话说“一诺千金”指( ) A.承诺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

B.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C.承诺到达要约人即生效,合同即告成立,要特别慎重

D.承诺内容必须与要约内容一致

解析承诺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所以,当我们接到一项要约,即将作出承诺时,要格外慎重,答案应为C项。

答案C

3.关于要约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B.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

C.我们到商店买东西,商店是受要约人,顾客是要约人

D.要约具有法律效力

解析A、B、D三项均是对要约的正确表述。到商店买东西时,商店为要约人,顾客为受要约人,故选C项。

答案C

4.某商场打出广告标语:“本商场新进今年流行款式服装,欢迎惠顾选购”。该商场的广告属于( )

A.要约B.要约邀请

C.承诺D.合同条款

解析该商场打出的广告标语,只是希望他人来选购,由自己发出要约,属于要约邀请,B 项正确,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答案B

5.甲向乙发去一份传真,称愿以每台5 000元的价格购买某品牌、规格的空调10台,望乙于10天内作出答复。乙于第五天以传真回复,称愿接受甲的其他条件,但价格应改为每

台5 500元。乙的传真属于( )

A.要约邀请B.承诺

C.反要约D.对要约的撤销

解析乙的答复对甲要约的实质性条款——价格条款作了变更。我国合同法认为,承诺对要约中所包含的实质性条款作了变更,就意味着更改了要约的实质性内容。这样的承诺将不产生使合同成立的效果,只能作为一种反要约而存在。故选C项。

答案C

6.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①合同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②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③合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④合同的订立必须是经过当事人平等协商而达成的意思一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合同主体即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不是民事权利能力,故①表述错误;其他几项分别从合同的内容、形式、订立三个角度分析合同生效的条件,都符合法律规定,故选D。

答案D

7.下列哪些情形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合同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④一名12岁的初一学生与某公司订立的奖励合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合同法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虽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予、报酬等,所以④所述合同为有效合同。答案应为A项。

答案A

二、综合题

8.张某与赵某签订一份秘密从境外走私手表运至国内销售的合同。张某依双方约定,按期将手表运至境内,但赵某提走货物后,以目前账上无钱为由,要求暂缓支付货款,张某同意。3个月后,赵某仍未支付货款,张某多次索要无果,遂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赵某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1)该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为什么?

(2)应如何处理?

解析案例中张某和赵某签订的合同,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损害了国家利益。可根据《合同法》中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的规定,阐明原因和处理措施。

答案(1)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无效的。本案中合同当事人在明知其所订立的合同会损害国家利益,还订立该合同并要求履行的行为是违法的,所以该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2)由于合同为无效合同,合同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法院应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同时,张某和赵某的交易损害了国家利益,法院可以采取民事制裁措施,没收双方用于交易的财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