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6--1O章)练习(精)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6--1O章)练习(精)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6--1O章)练习(精)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6--1O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家邹容的代表作是()

A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2.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三人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提倡改良,实行君主立宪

B、提倡“自强”、”求富”

C提倡民主和科学D、提倡革命,实现共和3.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中心有()

①上海②北京③东京④天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④

4.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开始早期革命活动B、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C、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5.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皇族内阁”,其内阁总理大臣是()A、载泽 B 奕勋C、奕诉

D、载洋

6.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兴中全②华兴会③光复会④日知会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

7.武昌起义中,率领新军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的是()

A蒋诩武、孙武 B 孙中山、黄兴C、吴永珊、龙鸣剑 D.熊秉坤、金兆龙

8.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湖北军政府涣散软弱

C、袁世凯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9、以袁世觊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标志是()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从唐绍仅内阁组成

C、袁世凯当上皇帝

D、临时政府正式迁往北京

10、二次革命中,首先发动起义直布独立的省是()

A、江西

B、安徽 C 广东D、云南

11、护国运动期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名称是()

A中国国民党 B.中华革命党

C、中国同盟会 D.兴中会

12、袁世凯死后,控制云南、贵州一带的军阀是()

A直系 B 皖系C、桂系 D.滇系

13、护法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张勋复辟 B 段棋瑞独裁

C、孙中山的倡导

D、西南军阀的支持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

C、北京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民族工业

D、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企业

15、1917年,拥戴清废帝博仪复辟的是()

A、袁世凯

B、段棋瑞

C、黎元洪

D、张勋

16、下列对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中国近代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了 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7.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二次革命②张勋复辟③护国运动④护法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

18、下列人物中,既参与二次革命又参与护国运动的是()

A李烈钧B、蔡锷C、黄兴D、陆荣廷

1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现》

20、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地点和选出的书记是()

A北京、李大钊 B.上海、陈独秀

C、上海、李大钊

D、北京、陈独秀

21、“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斗争

B、反封建礼教同维护封建礼教的斗争

C、民主革命思想同保皇思想的斗争

D、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22、中共“二大”指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①工人②农民③小资产阶级④民主资

产阶级()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2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新三民主义B、旧三民主义

C孙中山改组国民党D、中国共产党最低纲领

24.掀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斗争高潮的事件是()

A黄埔军校成立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五卅运动。

D、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25.中共成立后,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是()

A中华全国总工会 B.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C、中央局

D、罢工委员会

26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五四”运动爆发

C、国民政府成立

D、北伐战争开始

27.19对年,指挥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是()

A周恩来 B 苏兆征 C 邓中夏 D 刘少奇

28、蒋介石取得下列职务的先后顺序是①国民党军委主席②国民党中央常委主席③国民革

命军总司令④黄埔军校校长()

A②③①④ B 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

29.标志国共关系发生重要转折的事件是()

A北京政变B、中山舰事件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30、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最突出的成就是()

A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B.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侵略权益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水

31、下列观点见于《革命军》一书的有()

A.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

B、实行议会制度

C、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法和法律

D、反对帝国主义应当与盲目排外相区别

32.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

A、派遣留学生

B、编练新军

C、废除八段取土

D、奖励实业

33.1912年2月,孙中山被迫向袁世凯退让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对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压力,支持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果实

B、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C、袁世凯具备统治中国的实力和能力

D、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真面目没有认识

34、中国近代出现军阀割据的原因有()

A封建经济的分散性B、疆域辽阔,不便于统一管理

C缺乏强有力的独裁政府D、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

35、民国初期对发展民族工业作出贡献的资本家有()

A周学熙 B 张謇 C 荣宗敬D、荣德生

36、1915年,中国发生的大家有()

A护国运动爆发B、“二十一条”签订

C袁世凯称帝改国号洪宪元年 D.新文化运动兴起

37、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A、民权平等

B、进化论

C、兼容并包

D、社会主义

3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由学生、工入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B、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9、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有()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B、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C、平均地权

D、节制资本

40.蒋介石能够发动“四·一二”政变的主要原因是()

A、掌握了军队

B、得到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阔的支持

C、与张作霖结成军事同盟

D、陈独秀的妥协退让

三、境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41、1905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成立。1912年,___把它改组为国民党。

42、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立即发表《______》,号召人民保卫共和制度;梁启超也发

表《_________》反对复辟帝制。

43、辛亥革命后,一些有识之上倡导发展实业._____和_____成为当时并存的两

大思潮。

44五四运动后,新思潮的主流是______的传播,其宣传阵地是《______》

45、北伐战争过程中,_____和____人民先后收回了英租界.这是近代中国人民第

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四、材料解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46、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

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快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此约法何时颁布?目的何在?

该约法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

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材料 2:“此次我们通过宜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对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战,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

材料3:“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请回答:①材料 1是何时提出来的?有何意义?②材料2中的“宣言”是指什么直言?

③材料3中说“没有三大政策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为什么?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3O分。

48、简述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9、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实现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运动有何新发展?

50.简要回答北伐战争的有关问题:

北伐战争开始于哪一年?其目的是什么

北伐过程中,在湖北发生了哪两次著名的战役?

正当北伐顺利进军时,国民党右派先后制造了哪两次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人民什么深刻的教训?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六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六章测试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 A. 中部 B. 西部 C. 北部 D. 东部、南部 2.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亚洲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B.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西部有面积广阔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 D.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3.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A.贝加尔湖 B.里海 C.维多利亚湖 D.安大略湖 4.下图阴影部分为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热带地区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D.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5.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6.湄公河被称为“亚洲的多瑙河”,此称号说明湄公河是() A.它的别称是多瑙河 B.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亚洲最长的河流 D.湄公河和多瑙河一样都是我们亚洲的 7.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山地、平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B.以山地、高原为主,西高东低 C.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D.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8.世界湖面海拔最低地() A.贝加尔湖 B.里海 C.死海 D.巴尔喀什湖 9.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B. 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C. 湖泊最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 河流众多,多发源于西部,呈放射状奔流入海 10.下列大洋中不是亚洲濒临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北冰洋 D. 大西洋 1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东西高,中间低 C. 四周高,中间低 D. 中间高,四周低 12.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C.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D. 缺少热带雨林气候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这一论断的正确明白得是()。 ①半封建是指由过去的“闭关锁国”被迫实行半开放 ②半殖民地是指许多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留居中国 ③半封建是指原先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并进展 ④半殖民地是指国家主权遭受严峻破坏,但又没有完全丧失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2.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①它们差不多上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革命运动 ②它们差不多上因领导集团的分裂大大伤了元气 ③它们都打击了外国入侵者

④它们都被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了 A.①②B.②③ C.①②D.③④ 3.在太平天国后期,显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其显现的特定缘故是()。 ①当时中国显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②洪秀全建立人间天国的政治理想在实践中破产 ③洪仁轩在香港研究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状况 ④太平天国后期需要改革内政,振兴国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是()。 A.利用改造B.全盘同意 C.继承进展D.相互补充 5.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

A.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 C.八国联军在天津设置都统衙门 D.英法在广州成立占据委员会 6.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 ①清朝政府的支持②洋务运动的诱导 ③外商企业的刺激④爱护统治的需要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7.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是()。 ①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 ②来源于破产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③人数不多,但高度集中 ④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是 A.美英 B.美日 C.英日 D.美苏 2.下列各项属于“何梅协定”的内容有:[ ] ①答应撤退河北的中国军队 ②承认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③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 ④把河北东部划为“非武装区”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3.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①东北抗日联军成立②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 ③“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④“一二·九”运动爆发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 4.揭开国共两党由战到合作抗日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5.1930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 消灭富农 B. 联合富农 C. 限制富农 D. 保护富农 6.下列政权中,不是与“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时并存的是 A.南京国民政府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伪满洲国 D.陕甘宁边区政府 7.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东北易帜 B. 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C.宁汉合流 D. 张作霖退回山海关以北 8.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领导了独立自主的武装斗争 B.在共产国际帮助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党内问题 9.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实行土地革命的意义是①动摇农村封建制度的基础②广大农民因分到土地生活有了保证③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④翻身农民参军参战,保卫革命政权A.①②③ B. ②③④

中国近代现代史基本框架

中国近代现代史基本框架 一、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本时期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称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称近代后期。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政治史: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史:自然经济的解体。 文化史:新思想的萌发。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本期中国近代史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界标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初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出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面形成。 政治史: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二农二侵二资) 经济史: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化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的出现、发展和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 改革史:戊戌变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 本期历史以1912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为标志,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①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北洋军阀政府取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深化时期,即辛亥革命时期。 ②从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新旧交替的时期。 政治史:辛亥革命;捍卫民主共和。 经济史: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及其黄金期。 文化史: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改革史: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的兴起(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27大革命的失败) 本期历史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

地理七年级下第六章

第一节 P4例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 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C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中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 亚洲南隔印度洋与南极洲相望 P6例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南部的三大半岛都濒临印度洋 C 里海是陆地最低点,死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D 朝鲜、韩国两国陆界均与我国相邻 例下列不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A 苏伊士运河 B 白令海峡 C 土耳其海峡D 死海 P7例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 B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D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就像2万多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赤道附近的大洋上,群岛总面积243万平方千米,它就是()A 马来群岛 B 日本群岛 C 菲律宾群岛 D 西印度群岛 例亚洲南面三大半岛从东向西依次是() A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B 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C 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D 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 P8例(1)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 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 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 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 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例(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处于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火热干燥的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_______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 P12例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A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C 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D 亚洲面积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 P13例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P14例形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的强弱 B 地形影响 C 寒潮影响 D 河流众多 例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西部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 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D 中部地区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P15例2 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C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D 缺失热带雨林气候 例3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地势的壮丽画卷。下列有关亚洲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B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C 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D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P16 例4 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形成严寒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人类活动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例5 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B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 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P17 1.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指的是() A 天山 B 阿尔卑斯山 C 兴都库什山 D 喜马拉雅山 2.“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太平洋 B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印度洋 C 亚洲第一长河是中国的长江 D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 P18 4.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B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 多大江大河,没有内流河 D 平原面积广大,如东北平原为世界最大的平原 5. 下列地理事物与其表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B 日本群岛---温带、热带季风气候 C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D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1.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 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2.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清朝晚期政治腐败 B.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C.军备废弛防御力差 D.战和方针举棋不定 3.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官并不县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讲行的斗争.官不过是一个维持了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商务关系的斗争开端。”对这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对两次鸦片战争实质的思考 B.道出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 C.作者是站在西方殖民主义立场上的 D.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对鸦片贸易 4.虎门销烟最本质的意义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C.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5.两次鸦片战争相同的战区是在 A.长江中下游地 B、广东沿海地区 C.京津地 D.台湾北部 6.“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①未认识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残酷性②只看到“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③夸大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④贬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7.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都为鸦片贸易合法化而挑起的 B.列强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投降 C.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 D.都为强占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 8.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开始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白银外流,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D.直接导致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9.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清王朝开始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经济开始卷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侵略 10.近代中国始终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人民大众”应包括 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C.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1.下列条约中,列强首先对华外交上享受“最惠国待遇”的先例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12.下列美国在华特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是 A.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 B.军舰可出入通商口岸 C.军舰可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D.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13.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

2019-2020年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复习

2019-2020年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复习 一、知识体系与阶段特征 1937年7月到l945年8月,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经历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民族人民和各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及海外华侨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抗战局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斗争,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八年抗战,赢得了这场空前的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 1、抗日战争的特点(1)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正面战场的特征,而敌后根据地则始终如一。两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不同决定了该特点的存在,也决定了统一战线内部存在尖锐斗争。(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做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不退缩,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意义(1)必要性: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逐步扩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是最紧迫的任务。(2)方针制定: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底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3)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正式建立: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5)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有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凡属中国的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而革命统一战线是上述前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有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3)合作方式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国共两党是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国共两党是党内合作。(4)政权和军队的掌握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权和军队基本上都由国民党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各自有军队和政权。(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中充满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6)结果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尽管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了抗战的全面胜利。 (7)两个统一战线的任务不完全相同: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8)从所处的国际环境看: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苏联的很大帮助,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同,而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及其他反动势力则全部持敌视、反对的态度。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于处在二战新的国际环境中,不仅得到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而且由于英美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中国近现代史多项选择题1-50

多项选择题一(1—10) 一、多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有() (分数:2分) A.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 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 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E. 标准答案是:ABCD。 2、西方列强在华的经济掠夺手段包括() (分数:2分) A.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B.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C. 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D.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E. 标准答案是:ABCD。您的答案是:3、 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并逐渐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主要表现有() (分数:2分) A. 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B. 在中国设立银行 C. 控制交通运输业 D. 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 E. 标准答案是:ABCD。您的答案是:4、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以身殉国的清军将领有()

(分数:2分) A. 关天培 B. 邓世昌 C. 海龄 D. 陈化成 E. 标准答案是:ACD。您的答案是: 5、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中先进中国人提出的主要口号是()(分数:2分)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救亡图存 C. 振兴中华 D. “自强”、“求富” E. 标准答案是:BC。您的答案是:6、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分) A.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B.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 缺乏对外国列强的清醒认识 E. 标准答案是:ABD。您的答案是:7、 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 (分数:2分) A. 官办 B. 官督商办 C. 官商合办 D. 商办 E. 标准答案是:ABC。您的答案是:8、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回忆提纲(下册)精编版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复习回忆提纲 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 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意义 3.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4.秋收起义的旗号、目标 5.文家市决策的内容 6.三湾改编的意义 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教训及意义 8.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时间、建立者 9.井冈山会师的部队及领导人 10.“工农武装割据”的原因、内容 11.粉碎三次“围剿”的战略战术 1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时间、首都、领导人13.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革命的意义 第二节九一八事变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2.九一八事变中国民政府的政策 3.九一八事变的结果 4.伪满洲国建立的时间,后果 5.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的反应 6.东北抗日联军成立的时间、领导人 7.三十年代前期抗日活动的特点 8.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 9.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的时间、领导人、战绩、失败原因 10.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时间、地点、领导人、失败原因 第三节红军的长征 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提出的背景、实质 2.第四次反围剿的背景及胜利的原因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4.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 5.长征的路线 6.两次会师的时间、地点、部队 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何梅协定的内容 2.华北事变的涉及省份、实质、影响3.八一宣言的背景、时间、内容 4.瓦窑堡会议的时间、内容 5.《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意义 6.一二九运动的背景、领导、参加者、意义 7.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 8.西安事变发生各方的态度 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意义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 1.七七事变的意义、中共的反应、蒋介石的反应 2.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的目的、国民政府的反应 3.中共军队的改编(名称、领导人)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5.淞沪会战的意义 6.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7.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人数 8.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9.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及对其评价 10.洛川会议的时间、内容 11.陕甘宁边区的地位 12.《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主要内容 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 2.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及其影响 3.英美劝降蒋介石的目的 4.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的时间 5.汪伪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实质 6.日本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目的、方式 7.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 8.日本在沦陷区推行的两个运动 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意义 2.蒋介石集团内外政策的两面性及其原因 3.面对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中共的斗争方式 4.皖南事变的时间、中共的对策(及其原因) 5.枣宜会战的背景、大结果 6.豫湘桂战役的背景、溃败的原因 7.1943年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成果及其原因 8.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 9.统制经济政策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 1.百团大战的背景、时间、意义 2.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的方式 3.三三制原则及意义 4.双减双交政策的意义、实质 5.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6.整风运动的内容、意义 7.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 8.日本投降的时间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0.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1.两个战场的战略地位、战略战术和关系 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要矛盾 2.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其战略目的 3.蒋介石力促重庆谈判的原因 4.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 5.重庆谈判的成果、及其意义 6.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成果、意义 7.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 8.全面内战爆发初期中共的战略战术、结果 9.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时间、解放区、重要战役、结果 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战略反攻的时间、方向(原因)、意义 2.三支大军的领导人、方向、意义 3.华北、东北、西北的反攻领导人、战果 4.战略决战的背景 5.三大战役参战部队、指挥员、意义 第四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意义 2.蒋介石“求和”声明的原因和目的 3.北平谈判的结果 4.渡江战役的时间、占领南京的意义 5.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及分期!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也称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又分为和谈阶段,战争阶段。 三、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也称土地改革时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推翻三座大山,所以这段时期亦称新民主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底)为完成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进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社会主义社会探索时期(1956——1966年前)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的开端,接下来的探索道路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探索时期特指中共八大到文革前的时期。 (4)文革时期(1966—1976)1966年由于毛泽东对当时国情的的错误估计,开始了大规模的阶级斗争,文革开始,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结束了这场内乱,文革结束。 (5)社会主义建设的徘徊时期(1976—1978)文革后,党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至今)也称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

XX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XX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 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 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 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图6.2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图 6.4p3)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 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 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 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图6.5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是湄公河,流经中国(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 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 罗河[非洲],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南美洲])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 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 (6)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 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 季风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图6.96.10p7气候类型、主要国家气候分布,认真完成第 8页活动题) 第二节人文环境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 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XX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是否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的问题,史学界尚无定论。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多数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的移植过来。”因此,它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来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就在缓慢地朝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传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它破坏了封建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这些条件使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得以发生,同时又被原已存在的资本主义萌芽利用而滋长,中国的资本主义就是这样表现为双重的发生过程。”因此,不能说它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处理这一问题,要把下面两个问题区分开来: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否是欧风美丽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否成长为参天大树。“欧风美丽”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一是破坏作用,毁掉了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二是促进作用,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扩大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和资金,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新的社会条件又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形成的,这隐含着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落后地区后果的理论认识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必将导致民族资本主义形成。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欧风美丽”关系甚密,对其有资金、技术、机器等方面的依赖。 ☆关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尚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其经济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即着眼于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方式逐步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目的转为争夺并独占投资场所。表现在谋求侵略权益上,早期主要是强开通商口岸,设租界。而后期转变为谋取资本输出特权。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其中《中法新约》较早显现出这种变化,即法国要求获得在中国广西和云南的筑路权。到《马关条约》表现:更为明显直接要求在中国通商口岸办工厂和大片割地,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以至迅速刺激和引发了瓜分狂潮。另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又不能截然分开,在四五十年代商品输出阶段,已有早期的资本输出,只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商品输出服务,如沿海的外资工厂,把收来的棉花、茶叶、蚕茧等加工之后运回本国,既减少消耗,又增加效益。而19世纪末以资本输出为主阶段,商品输出也仍然存在。

高三《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选择题

高三《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选择题 南京市高三历史备课组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2.八七会议在《告全体党员书》中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寻找新的出路。”结合史实,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应放弃党的领导权B.应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不应该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D.应发动秋收起义 3.三湾改编在党建问题上的最大建树是 A.克服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放弃了党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的城市斗争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正确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 4.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主要的依据是 A. 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变化 B.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不同阶段革命的性质不同 D. 社会性质的变化 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的史实 ①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④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6.某校学生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沿途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按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历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②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③巧渡金沙江的原址④遵义会议会址⑤陕北吴起镇革命纪念馆 A.②④①③⑤B.②⑤③④①C.②①⑤④③D.①④③②⑤ 7.下列关于1935年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B.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C.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 8.九一八事变后,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的爱国力量不满意蒋介石对日妥协的政策,纷纷举起抗日的旗帜,他们 ①成立东北抗日联军②成立民权保障同盟 ③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④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革命政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政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B.国共两党从对峙走向合作 C.土地革命运动高涨D.毛泽东在中共的核心地位确立 10.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的社会调查中,在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一座十分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大字,班驳模糊,第一、第二字笔画残缺,第六个字已辨认不清:“丁十豪,分田□”。正当大伙为这些文字的含义与书写年代而争论不休时,有一个同学又发现墙缝中夹着的一张发黄的照片(右图),由此他们得到一致的结论是: A 红军斗争的见证 B 太平军的战斗檄文 C 北伐军留下的标语 D 抗战留下的历史痕迹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 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4年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广东南海商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创立。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与变法。 9月,那拉氏(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0年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六章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六章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关于保护传统民居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传统民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B.传统民居又旧又小,不能满足人们住房的需要,都应拆掉改成楼房 C.保护传统民居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D.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2 . 西双版纳有13个少数民族,以下列哪个少数民族为主体() A.傣族B.汉族C.藏族D.壮族 3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代表们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经济中心D.交通中心千脚落地房是云南怒江、贡山等地的传统民居。当地地质不稳,森林丰富,通常在斜坡或靠山处竖立几十根木桩,这些木桩像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得名千脚落地。房头板原料为红移木,纹理美观、耐腐,房顶上覆盖茅草,冬暖夏凉,但不立窗户。有的木材本身有凹形槽,雨水可以顺流而下,具有瓦片功能。如今,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保护意识的淡薄,这种独特的房屋愈来愈少,而砖瓦房却增多。下图示意千脚落地房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 与现代砖瓦房相比,当地千脚落地房的优点是() ①地震损害小②耐腐蚀、防御蛇虫野兽袭击 ③便于搬迁兴建④向阳采光通风效果好⑤冬暖夏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5 . 千脚落地房成为当地主要民居的理由是该地区() A.喀斯特地貌广布B.气候湿热,岩石裸露 C.气候干旱适合修建D.地势崎岖且林木资源丰富 6 . 目前千脚落地房在当地越来越少,带来的影响是() A.利于房屋造型的多样化发展B.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C.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频发D.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7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图所示的竹楼位于() A.赤道地区 B.两极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