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品比试验田间记载标准

油菜品比试验田间记载标准
油菜品比试验田间记载标准

油菜品比试验田间记载标准

一、田间观察记载项目及方法

1、物候期观察记载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以下同)

(2)出苗期:预选密度的75%的幼苗出土,子叶平展张开;穴播以穴计算,条播以面积计算。

(3)抽苔期:50%以上植株主茎开始延伸,主茎顶端离子叶节达10cm。

(4)初花期:全区有25%的植株开始开花。

(5)终花期:全区有75%以上花序完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

(6)成熟期:全区有50%以上角果转黄变色,且种子呈成熟色泽(以主花序中上部的角果为考察对象,当果皮呈现成熟色泽即成熟)。

(7)收获期:实际收获日期。

(8)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的天数。以24小时为一天。

2、品种一致性的观察记载

(1)幼苗生长一致性:于五叶期前后观察幼苗之大小,叶片之多少。有80%以上幼苗一致者为“齐”;60%-80%幼苗一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幼苗不足60%者为“不齐”。

(2)植株生长整齐度:于抽苔盛期观察植株的高低、大小和株型。有80%以上植株一致者为“齐”;60-80%植株一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植株不足60%者为“不齐”。

(3)成熟一致性:于成熟时观察,有80%以上植株成熟一致者为“齐”;60%-80%植株一致者为“中”;成熟一致的植株不足60%者为“不齐”。

3、抗逆性调查

(1)抗寒性(冻害):

冻害症状:

①根拔(又称抬根或掀苗)现象当气温下降至-0.50C以下时,夜间根际土壤结冰,体积膨大,将根抬起,白天气温升高,冻土融化下沉,致使苗根外露而受冻。

②叶片受冻叶片受冻有三种最常见的现象:叶片僵化:叶片在早晨全部僵化,表现为细胞间隙结冰,叶片呈油绿色,脆而易断,到中午前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僵化叶片逐渐融化变软而复原,如温度再低或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则叶片因

叶色转紫红、根系褐色为耐渍性中;全株紫红且根呈黑色趋于死亡为耐渍性弱。

(4)病毒病:

病毒病发病症状

病毒病又名花叶病,属病毒病害。甘蓝型油菜发病后的症状如下:

①叶片:呈橙黄色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叶片反面病斑中心为黑色,边缘黄色,分界明显,后变成枯斑。

②茎:生黑褐色枯死条纹,成油渍状,有时也产生黑褐色梭形斑点,并形成同心圆。

③角果:生黑色小斑,发病早则引起早衰死亡,后期发病则角果歪扭,籽粒不饱满。

于苗期、成熟前各调查一次。每小区采取随机取样法调查100株,按分级标准逐株调查记载,统计发病百分率和发病指数,计算方法同冻害指数和冻害百分率。

“0”级:无病;

“1”级:仅1-2片边叶有病斑,心叶无病;

“2”级:少数边叶(2片左右)、心叶均有病斑,但植株生长正常;

“3”级:全株大部叶片(包括心叶)均产生系统病斑,上部叶片皱缩畸形;

“4”级:全株大部叶片均有系统病斑,部分病叶枯凋,植株枯死或趋枯死。

(5)菌核病:

菌核病症状:

菌核病属真菌性病害。茎、叶、花、角均可发病,花瓣、老叶先发病,茎部最重。

①花瓣:呈苍黄色。

②叶片:病斑圆形不规则,中部黄褐色,边缘暗青色,水渍状,外围褪绿,有时出现轮纹。

③茎秆:初为淡褐色,水渍状,梭形斑,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白毛状菌丝。以后表皮纵裂似麻状,易折断,表面及内部生鼠粪状菌核。

④角果:症状与茎秆相似。

于成熟时调查一次,取样调查方法和发病率、发病指数计算的方法同冻害百分率和冻害指数。

“0”级:全株茎、枝、果轴无症状;

2、有效分枝数:指有一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数。

3、单株有效角果数:系全株含有一粒以上饱满或欠饱满种子的角果数。

4、每角粒数:自主轴随意摘取20个正常荚角(第一个和倒数第一个荚必取),计算平均每角饱满或欠饱满的种子粒数。

5、单株产量:考种单株的实称平均单株产量。

6、千粒重:在晒干(含水量不高于10%)、纯净的种子(从小区取样)内,用对角线、四分法或分样器等方法取样三份,分别称量,取三个样本的平均值,以“g”表示。

9、取样:收获计产后,每个品种都要求取同一品种二重复的混合样(50克)寄往区试主持单位。

10、小区产量:收获时各小区重复一定要单收单打,收获脱粒的种子量为实收产量,以“kg”表示。

11、种子晒干后(含水量不高于9%,用电子天平准确地称出小区实际产量(kg),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12、以小区产量换算求得亩产量,以kg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3、进行产量统计分析;

(1)按供试品系(组合)代号列出小区产量表,小区产量一定加上取样考种株产量;

(2)列出产量分析表,包括各供试品系(组合)代号的小区平均产量、折合亩产量、产量位次;

(3)列出经济性状、抗耐性、考种、生育期等调查表;

(4)写出品比试验总结报告并进行品种简评。

油菜的生长阶段

油菜的一生可分为发芽出苗期、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五个生育阶段。 一、发芽出苗期 油菜种子无明显休眠期,成熟的种子播种后遇适宜条件即可发芽。种子发 芽以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较适宜。最适温度为25C,低于3?4C,高于36?37C都不利于发芽。在田间土壤水分适宜条件下,当日平均温度16? 20C,播后3?5天出苗,5C以下则20多天才能出苗。 二、苗期 油菜从出苗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苗期。苗期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出苗至花芽分化为苗前期,花芽分化至现蕾为苗后期。冬油菜苗期较长,一般占全生育期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为120多天。春油菜苗期较短,大约40—50天。油菜苗期通常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 苗期主茎一般不伸长,仅种植密度过大或春性较强的品种在早播情况下,主茎才伸长,形成高脚苗。每个节上着生一片叶,每片叶的叶腋有一个腋芽。适时早播、苗前期肥水条件好,主茎总叶片数多。 油菜花芽分化迟早,受品种和栽培条件影响,一般春性品种花芽分化早,冬性品种分化迟;春性品种一般早播早分化,迟播迟分化,而冬性强的品种不论早播、迟播花芽分化都大体在同一段时期。 苗期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0?20C。水分要适宜,一般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以上。 三、现蕾抽薹期 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现蕾抽薹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一般是先现蕾后抽薹。现蕾是指揭开主茎顶端 1 ?2片小叶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我国冬油菜现蕾抽薹期一般在 2 月中旬至 3 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油菜一般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或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油菜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油菜在现蕾抽薹期营养生长

专用小麦粉国家标准

专用小麦粉行业标准(GB-93) 2003-11-03 14:16:04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3年3月23日发布,1993-10-01实施 [前言] 为了节省篇幅,这是10个专用面粉标准的综合,下述标准是小麦专用粉都必须达到的,所以在此一并列出。 ∴含沙量≤%0.02 ∴磁性金属≤0.003g/kg ∴气味:无异味 ∴卫生指标:符合GB2715的规定 [目录] 面包用小麦粉 饺子用小麦粉 发酵饼干用小麦粉 蛋糕用小麦粉 自发小麦粉 面条用小麦粉 馒头用小麦粉 酥性饼干小麦粉 糕点用小麦粉 小麦胚(胚片、胚粉)

[面包粉SB/T 10136—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60%≤0.75%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5.0 湿面筋≥33%≥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0≥7 降落数值250—350s [面条粉SB/T 10137—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8%≥26%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4.0≥3.0降落数值≥200s [饺子粉SB/T 10138—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8—32%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5 降落数值≥200s [馒头粉SB/T 10139—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全通CB36号筛 湿面筋≥25—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0 降落数值≥250s [发酵饼干粉SB/T 10140—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0%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4—30%

2015油菜综合实验报告

油菜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1. 了解油菜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练习和掌握油菜去雄杂交技术,了解和掌握油菜自交技术。 2. 学习油菜考种及产量测定方法;了解和掌握油菜形态特征和品质特征。 二、实验用品 1.材料 甘蓝型油菜或白菜型油菜品种 2.仪器用具 剪刀、镊子、网袋、纸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 三、实验内容 1.花器构造 油菜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常异花授粉(甘蓝型和芥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5%-10%,最高不超过30%)或异花授粉(白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 80%-90%以上)作物。油菜的花序 为总状无限花序,由主花序和分 枝花序组成。在花序上互生许多 单花,花由花柄、花萼、花冠和 雄蕊等组成。花瓣4片与花萼4 片互生,作十字形排列,称十字

花冠。雄蕊6枚,侧面的一对为短花丝,中央的两对为长花丝,特称四强雄蕊。雌蕊由2心皮组成,由假隔膜(胚座框)将子房隔成两室。胚珠着生在心皮的边缘,为侧膜胚座。 2.开花习性 油菜的开花顺序是先主花序,第一分枝、第二分枝花序依次由上而下开放,同一花序的花朵无论是主花序还是分枝花序都是由下向上依次开放。油菜单株花期的长短因品种、气候和裁培条件而异,一般为20-30天,每天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7时到12时,以9-11时开花最盛。油菜开花散粉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5%-85%,最适温度约为14-18℃。10℃以下开花数减少,5℃以下一般不开花。 油菜花的雌蕊较雄蕊先熟,且生活力较强,开花前后7天内柱头均具有受精能力,但以2-3天内受精结实率最高。油菜的花粉落在柱头上45分钟后即可萌发,经1-24小时完成受精过程。 3.油菜的自交不亲和性 在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可用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优良品种作父本,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用于生产,以提高油菜的产量。由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的自交不亲和系具有自交不亲和基因,在开花前1-2天柱头上可形成一种由特殊蛋白质组成的“隔离层”,它作为一种“感受器”能识别和阻止相同基因型的花粉发芽,一般套袋自交很难得到种子,因此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和繁殖就必须在柱头未形成这类蛋白质的蕾期选株,并采用人工剥蕾后套袋自交或其它方法进行。

油菜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

油菜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 油菜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油料作物,常年在1300万亩(86万公顷左右),总产约110万吨。历史上多种植在淮河以南地区。80年后期以来淮北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改革耕作制度,利用冬闲地种植油菜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冬季热量条件地域性差异较大,仍是油菜布局与栽培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一. 温度: 油菜为喜冷凉作物,种子发芽的下限温度为3℃左右,在16~20℃条件下3~5天即可出苗,苗期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叶片在-3~-5℃时开始受冻,-7~-8℃冻害较重,冬季极强的品种能耐-10℃以下的低温。日平均气温10℃以上迅速抽薹,开花最适温度为16~25℃,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提高结实率,高于26℃,开花显著减少,4~5℃以下,绝大多数植株花朵不能开放。开花后如遇0℃左右冰雪天气则受冻致死,甚至整个花序花蕾枯萎脱落。高温使花器发育不正常,蕾角脱落率增大,大风轻则引起倒伏,重则折枝断茎。角果发育期只要正常开花受精,在日平均温度6℃以上都能正常结实壮籽。20℃左右最为适宜,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种子千粒重高。如遇干热风天气,出现30℃高温,易造成高温逼熟。 油菜从播种到成熟需要一定的积温一般秋播油菜从播种到成熟需要0℃以上积温1800~2500度·日。下表为江淮地区油菜各发育期所需积温值。 表1. 油菜各生育期积温及间隔天数(合肥) 生育期间隔天数 (天)≥0℃活动积温(度·日) 播种~出苗8 111.7 出苗~五叶59 394.2 五叶~现蕾64 254.2 现蕾~抽苔21 146.0 抽苔~开花31 301.7 开花~开花盛期7 97.8 开花盛期~成熟43 804.4 全生育期233 2110.0 二.水分: 油菜营养体大,枝叶繁茂,喜湿润,需水多。秋播油菜,从移栽到收获,田间耗水量一般为300~500mm,蒸腾系数在337~912之间。下表为油菜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一组试验资料。 表二. 淮北地区油菜各生育阶段需水量 生育阶段苗期蕾苔期开花结荚 期 成熟期全生育期 起迄日期(日 /月) 15/10~ 1/3 2/3~ 20/3 21/3~ 18/4 19/4~ 14/5 15/10~ 14/5 天数138 19 29 26 212 阶段需水量 (mm) 137.8 28.5 93.8 54.9 315.0 需水强度 (mm/d) 1.0 1.5 3.23 2.11 1.49 说明安徽水科所新马桥试验站资料 三.光照:

小麦粉国家标准word版

小麦粉国家标准(2006-11-08) 2006年11月08日 《小麦粉》 (国家标准讨论稿)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1355—1986《小麦粉》、GB/T 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3208-1993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 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 根据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 新增内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面筋指数; 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 Codexstan 152—1985《小麦粉》(修订版1—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355-1978、GB 1355-1986。 小麦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 5504 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 GB/T 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 5506 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 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 GB/T 5508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而: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1.1、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2.2、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2.3、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1.4、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2.5、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 ?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2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

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己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的大小、供试作物的数量、试验地而积、小区的大小等具体决定。对试验精确度要求高、 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小的试验,重复次数可多些,否则可少些。通常情况下,要求把试验误差的自由度控制在10以上,即(处理数-2)* (重复数-2)>10o 一般每个处理的重复次数以3-5次为宜。大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可不设重复。 4?釆用随机区组排列 为使各种偶然因素作用于每小区机会均等,那么在每重复内设置的各种处理只有用“随机排列”才能符合这种要求,反映实际误差。例如某种药剂药效好坏究竟是由于其所在小区病、虫密度不均匀,还是药剂木身的原因,就不容易判别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试验地按重复次数划分为数量相同的区组(即重复),再将每一区组按处理数目划分小区(包含药剂处理和对照区),然后将每种药剂在区组中随机排列,即每种药剂在区组中仅出现一次。用随机区组和重复组合,试验就能提供无偏的试验误差估计值。 5 ?小区面积与形状 小区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是相当重要的。小区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病虫草害的生物学特性和试验目的而定。一般要求: 5.2、差异较大的田块,小区面积宜大一些。 5.2、凡植株高大、株行距较大的作物,单位面积上株数较少的作物,种植密度小的作物小区而积可大些,反之可小些。 5.3、活动性强的害虫,小区面积宜大些;活动性较差的如蜗虫

油菜品比试验田间记载标准

油菜品比试验田间记载标准 一、田间观察记载项目及方法 1、物候期观察记载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以下同) (2)出苗期:预选密度的75%的幼苗出土,子叶平展张开;穴播以穴计算,条播以面积计算。 (3)抽苔期:50%以上植株主茎开始延伸,主茎顶端离子叶节达10cm。 (4)初花期:全区有25%的植株开始开花。 (5)终花期:全区有75%以上花序完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 (6)成熟期:全区有50%以上角果转黄变色,且种子呈成熟色泽(以主花序中上部的角果为考察对象,当果皮呈现成熟色泽即成熟)。 (7)收获期:实际收获日期。 (8)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的天数。以24小时为一天。 2、品种一致性的观察记载 (1)幼苗生长一致性:于五叶期前后观察幼苗之大小,叶片之多少。有80%以上幼苗一致者为“齐”;60%-80%幼苗一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幼苗不足60%者为“不齐”。 (2)植株生长整齐度:于抽苔盛期观察植株的高低、大小和株型。有80%以上植株一致者为“齐”;60-80%植株一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植株不足60%者为“不齐”。 (3)成熟一致性:于成熟时观察,有80%以上植株成熟一致者为“齐”;60%-80%植株一致者为“中”;成熟一致的植株不足60%者为“不齐”。 3、抗逆性调查 (1)抗寒性(冻害): 冻害症状: ①根拔(又称抬根或掀苗)现象当气温下降至-0.50C以下时,夜间根际土壤结冰,体积膨大,将根抬起,白天气温升高,冻土融化下沉,致使苗根外露而受冻。 ②叶片受冻叶片受冻有三种最常见的现象:叶片僵化:叶片在早晨全部僵化,表现为细胞间隙结冰,叶片呈油绿色,脆而易断,到中午前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僵化叶片逐渐融化变软而复原,如温度再低或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则叶片因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精编版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

油菜栽培技术

附件1: 油菜栽培技术 一、育秧技术 油菜育秧是油菜栽培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证明培育壮秧是实现油菜高产的基础。油菜壮秧的特征为秧龄适中、植株矮壮、叶间距小、根系发达、叶色青绿、无病虫害。形态指标为:苗高20-25厘米,绿叶6张左右,根茎粗0.5-0.6厘米,叶间距2厘米以内,叶面积250平方厘米以上。要达到壮苗移栽,需做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选好秧田,培肥床土 秧田好坏,对培育壮秧有密切关系,所以一定要选择好的苗床田。一般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地势高爽平整,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块。并且按秧:大田比例为1:6—7留足秧田,保证每株秧苗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空间,促进个体生长发育,防止因留苗过密引起的高脚苗、弱小苗。为满足油菜子叶平展后即进入自养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播种前苗床应施足基肥。基肥以每亩人粪尿20担,复合肥40-50公斤或碳铵25公斤加过磷酸钙20-25公斤为宜。苗床应做到泥细而平整,上松下实,干湿适度。 2、适期播种,控制播量 本区适播期一般在9月20日至30日之间,播时应以畦定量,均匀播种,要求一次播种一次齐苗,力争早出苗,早全苗。播种时严格控制播种量,均匀播种,一般亩播种量0.6公斤左右。 3、加强管理,前促后控 油菜出苗后应及时间苗,要求做到“五去五留”:去弱苗留壮苗,去小苗留大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去密苗留匀苗。同时还要拔除杂草。一般每平方尺留苗不宜超过20株。 在肥料运筹上,三叶期前以促为主,应于一叶一心时及时施用断奶肥,一般每亩以尿素5-6斤或复合肥10-15斤施用。三叶至五叶期一般以促平衡生长为主;五叶期以后一般不宜施肥,以控为主。移栽

东北农业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试题2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试题2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空白试验法(﹡﹡) 2、准确度(﹡) 3、小区(﹡) 4、统计假设检验(﹡﹡﹡) 5、随机试验(﹡﹡﹡) 二、判断,请在括号内打√或×(每题1分共10分) 1、不论哪种类型的田间试验,所设的水平就是处理。(﹡) 2、在随机区组设计中,增加重复而扩大试验田面积,区组间土壤差异增大,这将导致因土壤差异而带来试验误差的增大。(﹡﹡) 3、试验设计三项原则,其中重复和局部控制的作用是无偏地估计试验误差。(﹡﹡) 4、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中,区组数等于重复次数。(﹡) 5、若做100次随机试验,一个事件出现20次,则事件的近似概率是0.2。(﹡) 6、样本容量n 指一个总体中变量的个数。(﹡﹡) 7、变异系数能用来直接比较两个单位不同或平均数相距较远的样本。(﹡﹡﹡) 8、3个大豆品种产量比较试验中,得到2e s =75,2t s =12.5,则F 值为75/12.5=6。(﹡﹡﹡) 9、决定系数(2r )既可表示相关的程度,又可表示相关的性质。(﹡﹡) 10、番茄重量(x )和番茄直径(y)的相关系数r = 0.7495,表明番茄重量的变异平方和有74.95%是番茄直径的不同所造成。(﹡﹡) 三、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试验设计因素的水平间距要适当,常用的确定水平间距的方法有( )、( )、( )和优选法等。(﹡) 2、进行小麦品种比较试验,6个品种,每品种得到4个产量观察值,则该试验具有品种间自由度为( ),误差自由度为( )。(﹡﹡) 3、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有( )法和( )法。(﹡) 4、在0,1,2,3,4,5,6,7,8,9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字,设A 为抽取的数字≤5,则P (A )=( )。(﹡) 5、直线回归方程通式为bx a y +=? ,其中a 叫( ),b 叫( )。(﹡﹡) 四、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用于反映资料离散性的特征数是( )(﹡) A .变异系数 B .变异数 C .方差 D .标准差 2、下列统计数不属于变异数的是( )(﹡) A .极差 B .变异系数 C .标准差 D .众数 3、进行田间试验时,作为试验地必须具备( )两个基本条件。(﹡﹡) A. 准确性和精确性 B. 均匀性和代表性 C. 精确性和均匀性 D. 准确性和均匀性 4、要正确地制定一个试验方案,必须作到研究目的明确,处理水平简明合理,并必须在所比较的处理之间应用( )原则。(﹡﹡) A. 设立对照 B. 全面实施 C. 唯一差异 D. 相差等距或等比例 5、进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7个品种,每品种得到3个产量观察值,则该试验误差自由度

油菜试验记载方法与标准

油菜试验记载方法与标准 一、生育期: 播种期:实际播种时间,以月/日表示。 出苗期:75%幼苗出土并子叶张开展平。 移栽期:实际移栽期,以月/日表示。 抽苔期:75%以上植株主茎伸长,顶端离子叶节10厘米。 初花期:25%植株开花。 终花期:75%以上花序停止开花。 成熟期:75%以上角果显枇杷黄色或主轴中段角果内种子开始变色。 收获期:实际收割时间,以月/日表示。 全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的天数。 二、生长动态:一般在苗期、越冬期、抽苔期、始花期各进行一次测量,选择有代表性植株10株,考查以下项目。 叶龄:指主茎上已展开的叶片数(进行标记)。 绿叶数:指调查时主茎上已展开的绿叶数(不包括子叶)。 最大叶片长宽度:长度,从叶片着生处量到叶片的顶端;宽度,测量叶身最宽处。(长柄叶、短柄叶、无柄叶的测量要求见附图) 根颈粗:子叶节至出生侧根之间,最粗处的直径(cm)。 单株鲜重、干重:包括地上部和地下部。可将根、茎、叶等分别测定鲜重。将称量的样本置于105℃烘箱中,烘30min,然后降至80℃烘至恒重时的重量为干重(单位:g)。

叶面积:测定方法采用长宽系数法测定,也可采用打孔称重法测定。 叶面积指数:指群体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开展度:指越冬期单株叶片展开的最大宽度。 三、室内考种项目和记载标准(每区或品种(系)取样10株)。 株高:自子叶节至全株最高部分的长度,以厘米表示。 根颈粗:指子叶节处直径,以厘米表示。 分枝位高度:指子叶节至第1个一次有效分枝的间距,以厘米表示。 一次有效分枝数:指主茎上着生的分枝,具有1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数。 二次有效分枝数:指一次分枝上着生具有1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数。 主轴有效长度:指主花序上第一个有效角果至顶端有效角果之距,以厘米表示。 结角密度:指主花序长度,与总有效角果数之比,以个/厘米表示。 全株有效角数:指主花序、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上具有1粒以上的角果总数。 角果长度:即果身长度(不包括果柄和果喙)。见附图 角果宽度:指角果最宽部位的宽度。见附图 每角果粒数:在典型植株上,按比例分段,随机摘取20个正常角果,计算平均种子数。 千粒重:用晒干纯净种子,随机取样3份,分别称重取差异不超过3%的平均值,以克表示。 单株生产力:考种的单株分别脱粒称重,求其平均值(单位:g)。 产量:以区实收产量为准,晒干后扬净称重,以公斤表示,折合亩产量。产量计算时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或以测定水份含量后折算) 种子品质:测定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草业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群的教学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以试验设计、统计分析原理和思路为重点,以灵活应用数据处理软件为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及其数据分析方法,提高科学研究、逻辑推理、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的能力,特别是科学创新能力。使用优良的设计方法及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农业科学(或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自2004年被列为河北省精品课程以来,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网络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建设,已完成预期建设目标。分述如下: 1.课程建设目标 (1)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适合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构建适应于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课程体系,体现教育教学的现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2)摸索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3)探索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推进科研,教学科研同步提高的途径。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学术水平和素质。 (4)选用国内优秀的教材,并组织或参与《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系列教材的编写,建设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体系。 (5)完善网络资源的建设,为学生课下学习提供丰富、多样化的资料和案例。

(6)建立适合于本课程特点的考试方式和评定标准,扩充试题库。 2.课程建设内容及进展情况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情况 按照我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原《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体系进行整改,按照专业类别、学历层次组织教学,构建一个既能够体现植物生产类特色、又能传授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的课程群。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群中包括有《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专科)、《生物统计学》(本科)、《试验设计与分析》(本科)和《应用统计学》(本科)四门课程。 (2)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的情况 ①将科学研究经验、教训、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凸显课程特色。在课堂讲授的恰当时候向学生们阐释科研处理数据资料的经典实例,使学生们意识到只有灵活使用统计方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把所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内容从试验设计学和统计分析的侧面讲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②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采取案例式教学、形象化教学、实践参与式教学等方式来组织教学。并利用本精品课程网上在线答疑、Bb (Blackboard Academic Suite?)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教师的BLOG网页等多种形式实现课下辅导。

2012油菜品种品比种植试验方案

2012油菜品种品比种植试验方案 为了解和考证我公司油菜各品种生长周期和表现,特制定此方案: 一、示范地点和面积: 示范地点:肥东县农科所内,品比试验面积4亩。 二、品比品种和面积(亩): 品比品种:双优2号、德油、双优2号+德油掺混、11-598、11-591、浙杂008、浙杂32、浙杂0903、浙杂0901、科乐10号、KLFL13-13、KL12-11、不育系计13个品比品种,品比试验品种编号及田块安排见下表: 示范田计2坵(每坵2亩),品种安排见下表: (附平面示意图)。 东 品种安排和面积及田块: 坵1 双优2号 德油5号 双德混 11-598 11-591 浙杂008 坵2 浙杂32 浙杂0901 浙杂0903 科乐10号 KLFL13-13 KL12-11 不育系 坵3 空田 坵4 空田 坵5 空田

三、栽培方式: 育苗移栽。 1、育苗:于9月10日至20日播种育苗;精细耕作苗床,亩施45%复合肥30公斤作为基肥;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8,苗床亩播种量不大于1000克,出苗后适时浇水追肥(最好是人、畜粪)、防治蚜虫和间苗,以培育壮苗。 2、移栽:移栽大田前茬为水稻制种田,前茬收获后立即耕作,精耕细作,亩施45%复合肥25公斤,硼砂(B含量11%)1公斤作为基肥,制成畦宽2米(带沟)地垄。移栽期10月20日至25日,最迟不得超过10月30日,移栽时根据品种设置隔离沟,移栽穴距40*20CM,每穴2苗;移栽后立即予以浇水定根并喷施芽前除草剂封闭表土防治杂草。

四、田间管理: 1、适时浇灌、防治害虫和草害发生; 2、适时追施腊肥、苔肥和花肥,追肥以尿素为主,视苗情追施7~12公斤亩/次;抽苔期、始花期叶面喷施20.5%速溶硼肥100克/亩/次(始花期可配合防治菌核病喷肥); 3、注意雨季清沟防渍,中后期重点防治菌核病。 五、收割: 油菜成熟后,人工分品种单收、单晒;脱籽时将有标定测产的品种,单独脱籽称重测产并做好测产记录,严禁混淆。 湖北惠民安徽分公司 20120907

油菜基本知识

油菜基本知识 一、油菜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 油菜(rape or rapeseed or canola)是以采籽榨油为种植目的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饼粕可作肥料、精饲料和食用蛋白质来源。油菜在轮作复种中也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和花生)之一。 油菜有两个起源中心。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芥菜型油菜B.juncea Czern.et Coss.的起源中心主要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B.napus L.的起源中心在欧洲。 在亚洲,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自70年代后期起,两国种植面积都扩大到300万公顷以上。至1985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超过了印度。 油菜一生可以分为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等四个时期。 1、苗期油菜从出苗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苗期。现蕾是指揭开主茎顶端1-2片小叶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冬油菜苗期较长,一般占

全生育期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为120多天。春油菜苗期较短,大约40—50天。油菜苗期通常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 2、蕾薹期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我国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油菜一般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或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油菜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油菜在蕾薹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在我国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蕾薹期一般为25—30天。 3、开花期油菜从开始开花到开花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开花期,花期长约30—40天。开花期迟早和长短,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白菜型品种开花早,花期较长,甘蓝型和芥菜型品种开花迟,花期较短。早熟品种开花早,花期长,反之则短;气温低,花期长。油菜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4、角果发育成熟期从终花到角果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角果发育成熟期,具体又可分为绿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二、油菜的分类 我国栽培的油菜可分为三大类型: 1、芥菜型又称高油莱、苦油莱、辣油莱或大油莱。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有浓厚辣味,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1)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
1. 2. 3. 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 间比法 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 方设计 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 乘性, 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 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 对数转换。 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 30%或大于 70%的,则在进 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 (角度转换)。 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 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 原理。 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 表。 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 选择:LSD 法。 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 空白试验 = = (两样本 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 测验 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 大于 1 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 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正态分布曲线与 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 1。 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 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确定 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
4.
5. 6. 7. 8. 9. 10.
11. 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 30,但可假设 12. 13. 14. 15. 16. 17.
18.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 LSD0.01 时, 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 要比较不同单位, 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 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 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 q 测验。 21. 顺序排列设计的主要缺点是: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 22. 田间试验贯彻以区组为单位的局部控制原则的主要作用是: 更有效地降低试 验误差。

油菜种植技术精选文档

油菜种植技术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油菜 一、油菜的生物学基础 (一)油菜的生长发育 1、生育期。 是指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日数。即发芽出苗、幼苗生长、现蕾、抽苔、开花、结角和种子成熟阶段,全生育期一般为220天左右。 2、发芽和出苗。 (1)油菜种子无休眠期。 (2)吸收60%水分,才能发芽。 (3)出苗时间与温度有直接关系。 3、根的生长。 (1)油菜根系为直根系。 (2)由主根、侧根、支根、细根和根毛组成。 (3)根系活力是前弱、中强、后衰。 4、茎的生长。 (1)是由下胚轴膨大形成。 (2)是衡量油菜冬前壮苗的主要指标。 (3)茎粗与产量成正相关。 5、叶的生长。 (1)主茎叶片在苗前分化,苗后长出,始花前主茎叶片出完。 (2)出叶速度与温度影响较大,冬前5天长一片叶,越冬期约15天长一片叶,立春后约3—5天长一片叶。

6、主茎与分枝的生长 (1)主茎的生长。 a、由胚生长点分化发育而成,是重要的养分贮存器官。 b、要控制缩茎段,培育矮脚壮苗。 c、要控制伸长茎段,使之粗壮,增强抗倒力。 (2)分枝的生长。 a、由各节腋芽生长发育而成。 b、着生在主茎上的分枝是第一次分枝。 c、从第一次分枝上长出的分枝是第二次分枝。 (二)油菜阶段性的发育特征 1、油菜的发育阶段 (1)春化阶段: a、冬性型。对低温要求严格,0℃—10℃时需要15—30天才能通过春化阶段。生产上要适当早播早栽。 b、半冬性型。对低温要求不太严格,在3℃—15℃的条件下,经20—30天便能通过春化阶段。秋播过早,越冬期气温较高,会出现早花现象。 c、春性型。不要求低温,多为早熟和极早熟品种。这类品种春播能正常开花结实,秋播稍早易发生早花现象,在生产上应严格控制播期。 (2)光照阶段。 a、油菜通过春化阶段,接着进入光照阶段。 b、油菜不是典型的长日照作物。 c、冬性和半冬性油菜品种对光照无严格要求。

生态学实验报告物候观察记录表.docx

物候观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郭雪飞 【记录表】 表一: 白玉兰物候观察记录表 观察人郭雪飞观察对象白玉兰地点中心校区生物南楼门口西侧白玉兰树 树高:米冠幅:米枝下高:米独立树日期植物生长情况天气(阴晴、风向、降雨)时期 (叶片、花蕾、 花等) 3 月 03日芽鳞片开始分芽开始膨大期 开,侧面显露红 褐色角状 3 月 04日芽鳞片开始分芽开始膨大期 开,侧面显露红 褐色角状 3 月 05日芽鳞片开始分芽开始膨大期 开,侧面显露红 褐色角状 3 月 06日芽逐渐变大,欲芽开始膨大期 开裂状 3 月 07日芽逐渐变大,欲芽开始膨大期 开裂状 3 月 08日鳞片开裂,芽上芽开放期

部出现绿色尖端 3 月 09日鳞片开裂,芽上芽开放期 部出现绿色尖端 3 月 10日鳞片开裂,芽上芽开放期 部出现绿色尖端 3 月 11日鳞片开裂,芽上芽开放期 部出现绿色尖端 3 月 12日小芽上初次生长现蕾期 出小型花骨朵 3 月 13日花芽变大,并且现蕾期 数量逐渐增多 3 月 14日花芽变大,并且现蕾期 数量逐渐增多 3 月 15日出现豆状淡绿色现蕾期 花芽,如一丛繁 星,叶片颜色加 深黄褐色 . 3 月 16日花芽开始绽放,开花始期 露出白色花瓣。 3 月 17日花芽开始绽放,开花始期 露出白色花瓣。 3 月 18日花芽开始绽放,开花始期 露出白色花瓣。 3 月 19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 多 3 月 20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

多 3 月 21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 多 3 月 22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 多 3 月 23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 多 3 月 24日开花数量逐渐增开花始期 多 3 月 25日大部分花骨朵展开花始期 开 3 月 27日花骨朵几乎全部开花始期 展开 3 月 28日花朵逐渐变大,开花盛期 数量增加 4 月 01日花朵逐渐变大,开花盛期 数量增加 4 月 02日花朵逐渐变大,开花盛期 数量增加 4 月 03日花团锦簇,远观开花盛期 洁白无瑕,最佳 观赏期 4 月 06日花团锦簇,远观开花盛期,开始 洁白无瑕,最佳展叶期 观赏期 小芽上初次出现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教程文件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 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1.1、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1.2、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1.3、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1.4、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1.5、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 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

油菜试验记载规范标准及其相当表格

附件1 油菜品种试验记载标准 1 气候概况及自然灾害对试验的影响 何种因素、时间及影响程度。 2 播种期 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如遇特别干旱不能及时出苗,需记载播种后的降雨及灌溉情况。 3 现蕾期 以50%以上植株可见明显的绿色花蕾为标准。 4 初花期 以全区有25%植株开始开花为标准。 5 终花期 以全区有75%以上植株完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为标准。 6 成熟期 以全区有50%以上角果转黄变色,且种子呈成熟色泽为标准。 7 收获期 实际收获日期。 8 品种生长势和一致性 8.1 调查时间 抽苔后期观察植株的高低、大小和株型。 8.2 分级标准 生长势分“强”、“中”、“弱”三级;一致性分齐、中、不齐三级。80%以上植株一致者为“齐”;60%-80%植株一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植株不足60%者为“不齐”。 9 抗逆性调查 9.1 抗寒性 9.1.1 调查时间 在融雪或严重霜冻解冻后三至五天调查。

9.1.2 评价方法 表现有冻害的植株占调查植株总数的百分数。 9.2 抗倒伏性 9.2.1 调查时间 在成熟期进行目测调查。 9.2.2 分级标准 分直、斜、倒三级。主茎下部与地面角度在80度以上为“直”;80度至45度者为“斜”;小于45度者为倒。 9.3 抗病性 青荚后期记载各品种菌核病、病毒病的田间发生情况。按抗、中、感三级记录。20%以下植株明显感病者为“抗”;20%-50%植株明显感病者为“中”;50%以上植株明显感病者为“感”。 10 考种项目 10.1株高 子叶节至全株最高部位的长度,精确至0.1cm; 10.2分枝部位 子叶节至主茎上第一个有效分枝间的长度,精确至0.1cm; 10.3有效分枝数 至少有一个有效角果的分枝总数,包括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精确至0.1个; 10.4有效角果数 含有1粒以上饱满或半饱满种子的角果总数,包括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全株有效角果数,精确至0.1角; 10.5每角粒数 每株20角,总计400角中的饱满或半饱满种子平均值,精确至0.01粒; 10 产量结果 10.1 小区产量 指小区实收产量,以kg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10.2 亩产量: 以三个重复小区平均产量换算求得,以kg/亩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