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渔业

碳汇渔业
碳汇渔业

碳汇渔业

唐启升: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碳汇”要扩增“碳源”要降低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1PCC)的解释,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移走二氧化碳和CH4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气溶胶或它们初期形式的任何过程、活动和机制。而“碳源”就是指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CH4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气溶胶或它们初期形式的仟何过程、活动和机制。也就是说,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是要扩增“碳汇”,降低“碳源”。

生物碳汇扩增技术可行成本低效益高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的含量,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依靠工业节能降耗、降低生物源排放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节能降耗来实现;二是固定并储存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既可以通过工业手段,也可以通过生物固碳来实现。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通过工业手段封存温室气体,成本高、难度大;

而通过生物碳汇扩增,不仅技术可行、成本低,而且可以产生多种效益。因此,生物碳汇扩增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尤其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特别重要。

海洋生物是生物碳或绿色碳捕获的主要完成者

研究证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整个海洋含有的碳总量达到39万亿吨,占全球碳总量的93%,约为大气的53倍。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以碳计为55亿吨,其中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20%~35%,大约为20亿吨,而陆地仅吸收7亿吨。

根据联合国《蓝碳》报告,地球上超过一半(55%)的生物碳或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完成的,这些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海洋植物的碳捕获能量极为强大和高效,虽然它们的总量只有陆生植物的0.05%,但它们的碳储量(循环量)却与陆生植物相当。海洋植物的生长区域还不到全球海底面积的0.5%,却有超过一半或高达70%的碳被海洋植物捕集并转化为海洋沉积物,形成植物的蓝色碳捕集和移出通道。土壤捕获和储存的碳可保存几十年或几百年,而在海洋中的生物碳可以储存上千年。

中国水产:唐院士,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碳汇”的含义,那什么是“碳汇渔业”?

唐启升:按照海洋生物碳汇和碳源的定义,我们来定义渔业碳汇和碳汇渔业。

碳汇渔业

即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按照碳汇和碳源的定义以及海洋生物固碳的特点,

“渔业碳汇”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把这些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也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提高了水体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

渔业具有碳汇功能,因此,可以把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效果的生产活动泛称为“碳汇渔业”。

事实上二,海洋渔业碳汇不仅包括藻类和贝类等养殖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从海水中吸收碳元素的过程和生产活动,还包括以浮游生物和贝类、藻类为食的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等生物资源种类通过食物网机制和生长活动所使用的碳。虽然这些较高营养层次的生物可能同时又是碳源,但它们以海洋中的天然饵料为食,在食物链的较低层大量消耗和使用了浮游植物,对它们进行捕捞和收获,实质上是从海洋中净移出了相当量的碳。

不投饵即能收获水产品的渔业活动,就是碳汇渔业

简而言之,在海洋中凡不需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就具有碳汇功能,可能形成海洋碳汇,相应地亦可称之为海洋碳汇渔业,如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只要是不投饵的渔业就是碳汇渔业,也就是说我们的养殖活动如果要投饵,就不包括在所说的渔业碳汇和碳汇渔业范围里面。

“碳汇渔业”这一提法应更多理解为

“发展的理念”,期望它能成为推动渔业,特别是海水养殖业新一轮发展的驱动力,成为发展蓝色的、低碳的新兴产业的示范。

中国水产:现在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碳汇渔业

”,那么这~理念产生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唐启升:这一理念的产生既有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因素是一条来自国外的消息,有消息报道国外科学家向大海中施放大量的铁,目的是促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国外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铁能促进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而他们向大海中施铁。这一消息使我脑中

“灵光一现”,我们的海水养殖中有大量的贝类、藻类,贝类能不断地、大量地滤食海水的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再不断地生长,而浮游植物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贝类再滤食浮游植物,如此往复,从而达到“碳汇”的作用。

必然因素是基于2005年我们做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东黄海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浅海规模

化贝类养殖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中的“中

国浅海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项目得出的结论,以及之前我们做了多年的、大量的海水养殖容量评估的基础研究。这两个“火花”的碰撞导致了“碳汇渔业”的产生,有关论文发表在2005年3月《地球科学进展》上。

中国是浅海贝藻养殖的第一大国,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根据贝藻养殖产量、贝藻体内碳元素的含量及其贝类能量收支,我们推算出2002年中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使用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可达300多万吨,并通过收获从海中移出至少120万吨的碳。该结果不仅为探讨全球“遗漏的碳汇”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同时也证明了浅海的贝类和藻类养殖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大量的海洋碳,提高了浅海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另外,贝藻的养殖活动与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之间关系复杂,相互作用明显,因此,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我国人工养殖的海藻

每年大约能从海水中可移出33万吨的碳

近些年,随着海藻营养代谢如碳代谢的深入研究,我们对大型海藻在浅海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已有了

充分的认识。大型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海水中的溶解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从而使水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在其初级生产过程中,还需从海水中吸收溶解的营养盐如硝酸盐、磷酸盐,这使得表层水的碱度升高,将进一步降低水体中二氧化碳的分压,从而促进大气二氧化碳向海水中扩散。

目前,大规模人工养殖的海藻已成为浅海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营养盐的支持产生了很高的生产力,由于不同海区的营养盐结构、温度、光照等条件存在差异,导致藻类体内氮、磷的含量不同以及生产力间的差异,但是不同海区同种藻类碳占总干重的比例并无显著性差异。另外,通常海水中的无机碳不是大型藻类生长的限制因素,而营养盐氮、磷或者硅可能是其生长的限制因子。国内外一些大型藻类的营养成分,碳的含量(干重)在20%~35%范围内,不同种类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海带中碳的含量较其他大型藻类的碳含量高,占其干重的31.2%。根据我国近年大型藻类养殖的年产量和藻类体内的碳含量来计算,我国人工养殖的海藻每年大约能从海水中移出33万吨的碳。

我国人工养殖的贝类

每年大约能从海水中可移出86万吨的碳

我国贝类养殖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养殖贝类的年产量约为30万吨,90年代初的年产量增为100万吨。随后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到2002年,养殖贝类总产已达965万吨,主要的养殖种类为牡蛎、蛤类、扇贝和贻贝等,其产量约占我国养殖贝类年产量的79%。

养殖贝类通过两种促进生长的方式使用海洋碳。一种方式是利用海水中的HCO3~(碳酸氢根)形成CaCO3(碳酸盐)躯壳(俗称贝壳),其反应式如下:Ca2++2HCO3-=CaC03+C02+H20,虽然每形成1mol的碳酸钙,会释放1mol的二氧化碳,但是可以吸收2mo1的碳酸氢根。实际上,形成的CaCO3贝壳,少量随有机碳从表面海水垂直输送到海洋深部,绝大部分通过收获从海水中移出;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滤食摄取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有机碳(包括浮游植物和颗粒有机碎屑等)促进贝类个体软组织的生长。贝类的滤食系统十分发达,有着极高的滤水率,能够利用上覆水中乃至整个水域的浮游植物及颗粒有机物质。大规模的贝类养殖活动对水体中悬浮颗粒有机物质的数量以及组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上述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大规模的贝藻养殖对浅海碳循环的影响是明显的,成为一个“可移出的碳汇

”。仅2002年养殖的大型海藻可以从海中移出近33

万吨的碳,养殖的贝类可移出86多万吨的碳,合计至少移

出了120万吨碳。尤其重要的是移出的贝壳中碳含量约67

万吨,成为较持久的碳汇。陆地上的森林植被,它们对碳循环的影响是短期的,因为树木植被的腐烂分解,碳很快又被释放到大气中了。而沉人海底贝壳中的碳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再回到大气中需要数百万年。即使是收获到陆地上的贝壳,其中的碳经再循环回到大气中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另外,1997年《京都协议书》预计工业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的开支为150$/tC一600$/tC,由此算来中国浅海贝藻养殖的年产出对减排大气二氧化碳的经济价值相当于1.8亿美元~7.2亿美元。中国浅海贝藻养殖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健康的蓝色海洋食物,同时又能对减排大气二氧化碳做出如此大的贡献,是一种双赢的人类生产活动。

中国水产:如何实现渔业的碳汇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海水养殖业有希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推动渔业新一轮发展的驱动力?

唐启升:渔业的碳汇作用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来实现。很明显,海水养殖是海洋碳汇渔业的主体部分,但是,关于海水养殖业的产业性质,人们常常简单地归之为传统产业。然而我说如果换个角度,是不是可以做点儿新的解释,能不能说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

海水养殖改变了中国及世界的渔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

海水养殖不仅改变了中国渔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国际渔业生产的方式和产业结构。

从1950年到2006年,中国渔业生产总量发生了质的飞跃。从1950年的年产水产品50万吨,到2006年的年产水产品5100多万吨,总产量翻了100多倍。同时,渔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年,海洋捕捞占到整个渔业产量的75%,到1980年下降到48%,2006年则继续降低到23%。与此同时,淡水养殖则从占整体渔业产量的7%上升到1980年的16%,到2006年,淡水养殖占整个渔业产量的34%。海水养殖1950年占整体渔业产量的1%,到1980年占到整体渔业产量的30%,2006年,上升到占整体渔业产量的39%。我国渔业已经完成了由“养殖超过捕捞

”的历史性转变。

从国际上看,1950年,全球渔业总产量不足2000万吨,到2006年全球渔业总产量达到10000万吨。这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950年占到当年总产量的87.7%,1980年为86.5%,到2006年,则下降到了69.8%。与海洋捕捞相反,淡水和海水养殖的比例则逐年呈上升趋势。1950年,淡水养殖的比例占当年全球渔业总产量的1%,到1980年上升到占总产量2.1%,2006年,淡水养殖则占到了全球渔业总产量的9.1%。与此同时,海水养殖占全球渔业总产量的比例也从1950年

的1.9%,上升到了1980年的4.6%,到2006年更是占到了全球渔业总产量的13.3%。

我再举个例子。联合国粮农组织,下面有一个渔业部。在2004年前后,这个组织的名称改为渔业及水产养殖。搞渔业的人认为,水产养殖就包括在渔业里面,怎么单独拿出来?这显然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推崇的中国水产养殖方式,倡议发展中国家向中国学习是相关的。也证明了我刚才说的那句话,海水养殖确实改变了国际渔业生产方式和结构的变成。发展海水养殖业能保障粮食安全,满足国家发展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粮食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从海洋获得食物是全球性的需求,世界上有10

亿人口的食物来源于海洋,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希望提高海洋食物的生产水平。

有资料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对蛋白质需求的增加,届时将需要增加1000万吨蛋白质供给,海水养殖将是主要的支柱。

我认为,提高蛋白质供给,除了畜牧业增长之外,渔业也应该承担起重任。从渔业自身来分析,增长的来源主要是:一是淡水养殖,但由于受耕地、水源等因素限制,发展潜力相对较小,难以满足需求;二是海洋捕捞,由于过度捕捞和污染正加速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资源衰退迅速。加拿大科学

家曾预言,如果按目前速度继续下去,到2048年,海洋中面临捕捞的种群将完全崩溃,失去捕捞价值。由此可见,只有海水养殖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具有环境友好、效率更高的特性,是发展方向。

从国际上看,随着世界发达国家的战略重点转向海洋,海洋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海水增养殖业已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计划大力发展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深水养殖,以生产更多的海产品;日本的《海洋基本法》指出要“保持日本在水产业上的传统优势”;欧盟

“共同渔业政策绿皮书”突出可持续自给的目标。

发展海水养殖业,可以减排二氧化碳,意义重大

中国的海水养殖以贝藻类为主,据研究,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20万吨。按照当前中国的需求,到十几年之后,每年减排量二氧化碳可达200万吨。

中国大规模的贝藻养殖对浅海碳循环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目前国内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使用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可达300多万吨,并通过收获水产晶从海中移出至少120万吨的碳。

新的研究结果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在过去20年中,我国海水贝藻类养殖,从水体中移出的碳量呈现明显的增加

趋势。

例如1999年~2008年间,通过收获养殖海藻,每年从我国近海移出的碳量为30万吨~38万吨,平均34万吨,10年合计移出342万吨;而通过收获养殖贝类,每年从我国近海移出的碳量为70万吨~99万吨,平均86万吨,其中67万吨碳以贝壳的形式被移出海洋,10年合计移出862万吨。两者合在一起,1999年~2008年间,我国海水贝藻养殖每年从水体中移出的碳量为100万吨~137万吨,平均120万吨,相当于每年移出440万吨二氧化碳,10年合计移出1204万吨,相当于移出4415万吨二氧化碳。

如果按照林业使用碳的算法计量,我国海水贝藻养殖每年对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相当于造林50万多公顷,10年合计造林500多万公顷,直接节省造林价值400多亿元。因此,我们说我国碳汇渔业的发展对我国和世界食物安全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都将做出重大贡献,意义巨大。

发展生态系统水平的海水养殖

将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突破点

从产业发展的科学内涵看,发展生态系统水平的海水养殖将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突破点。前不久在中国工程院与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一次咨询研讨会议上,已把海水养殖和海洋.药物归到新兴的生物产业中。这样看来,海水养殖业有希望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发展蓝色的、低碳的新兴产业的示范。我们也期望,突出一点,带动全局,推动生物经济和蓝包经济的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与我国海水养殖发展有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系统水平的海水养殖业;二是加强各相关学科的综合协调机制,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进步,为各相关学科乃至不同层次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找到了结合点;三是提高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和精准性,要强调单种类研究的地位和作用,选择有代表性的水产生物种类,做深做细,以推动养殖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中国水产:海水养殖在渔业发展中如此重要,那么具体怎么发展?有没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

唐启升: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靠的是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向结构优化、规范经营、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逐步扩大渔业生产规模。海水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正是这种模式转变最好的方式。

海水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将引领第6次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浪潮

中国人自古就知道“渔盐之利、舟楫之便

”,但“耕海种湖”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出现的革命性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每年水产品总量超过5000万吨,人均占有40多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改善13亿人口的食品结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中国海水养殖的“鱼、虾、贝、藻、参”5次产业浪潮。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开发正在担起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任,也必将引领第6次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浪潮。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是我主持的973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的重要成果。所谓“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简单说就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利用不同层次营养级生物的生态学特性,在养殖环节使营养物质循环重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养殖自身的污染,还可以生产出多种有营养价值的养殖产品。

以“藻~鲍~参综合养殖”模式为例,在我国北方,皱纹盘鲍和海带通常采用延绳浮筏垂下式养殖,鲍养殖笼中会沉积大量的粪便、海带的碎屑和自然水体中的浮泥;而刺参是腐食性生物,鲍笼中的废弃物正好是刺参的食物来源。综合养殖模式中搭配的藻类养殖在吸收鲍、参养殖过程中排泄营养盐的同时,可以便捷地为鲍提供新鲜的食物。

以俚岛海域鲍~参~海带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为例,示范面积120亩,每亩养殖海带12800棵,养殖鲍13000头,养殖刺参3000头,海带的亩产量达2吨,南方笼刺参增重率高达207.43%。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目前进展良好,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的示范推广已经达到了产业化水平,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生态系统水平的高效、持续海水养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今年6月初,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谢尔曼博士专程来山东荣成参加“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验收,谢尔曼博士的专业研究方向是海洋渔业生物学和大海洋生态系研究和管理,对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很深刻的理解和见解,今年6月谢尔曼博士荣获第11届哥德堡可持续发展奖(哥德堡可持续发展奖建立于1999年,旨在鼓励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工作和发展,是对完成可持续发展业绩表彰的国际大奖)。谢尔曼博士一直关注中国的海水养殖业,关注这个研究项目,认为这种养殖模式对保障人类食品安全,减轻环境压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该养殖模式把阳光变成了高档水产品,不但没有对环境造成压力,而且聚集了自然界中大量的碳,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

中国水产:请您谈谈“碳汇渔业”实施中的问题与实况?

唐启升:2005年,提出这一理念时,有人提出异议,主要观点有:

问题一,有人提出“贝类在养殖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前面已讲到养殖贝类通过两种促进生长的方式使用海洋碳。其中一种方式是利用海水中的HCO3-(碳酸氢根)形成CaCO3(碳酸盐)躯壳峪称贝壳),虽然每形成lmol的碳酸钙,会释放1mol

的二氧化碳,但是可以吸收2mol的碳酸氢根。形成的CaCO3贝壳,少量垂直输送到海洋深部,绝大部分通过收获水产品从海洋中移出。

问题二,认为“贝类养殖是碳源”的观点。有的国际文章(如Martin 2007)称贝类呼吸放碳,因此,认为贝类养殖是碳源。我们计算贝藻养殖的可移出的碳是根据能量收支模型的生长能G计算的:

如式:C=F+U+R+G(其中,C为摄食能,F为粪便能,U为排泄能,R为代谢能,G为生长能),贝类养殖实际利用的颗粒有机碳相当于式中的C,贝类产量近似为式中G部分。

Martin等的文章谈贝类呼吸放碳,实际上指的是能量收支模型R代谢能中的呼吸部分,而没有谈C摄食能和G生长能。特别是我们强调的贝类大量滤食大大加快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周转率,只有把这关系搞清楚了,才能去定义是碳源,

还是碳汇。我们认为,他们的结沦科学依据不足或有错。

问题三,是“物质不灭论”。有观点认为,碳汇项目的固碳作用只是暂时的,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最终会因为动植物的死亡而重新释放回到

大气中,因此,碳汇项目只能延缓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积累,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政策选择,而通过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才是永久性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动植物尤其是动植物制品其碳储存时间相当长,即使碳汇项目只是临时性的碳吸收,也能对延缓气候变化产生效益;临时性的碳吸收可以为开发低成本能源技术、缓解气候变暖趋势赢得时间。况且还有一定比例的碳吸收可以被证明是永久的。

中国水产:碳汇渔业的经济前景如何?请您对发展碳汇渔业做一个展望并提出您的建议。

唐启升:综上所述,鉴于渔业具有十分明显和重要的碳汇功能,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渔业行政部门应制订具体的发展计划,促进渔业碳汇功能的发挥。

2050年我国海水养殖碳汇总量可达到400多万吨

预计到2030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按照现有贝藻产量比例计算,海水养殖将每年从水体中移出大约230万吨碳。2030年以后,我国海洋渔业产量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环境友好型的增养殖渔业模式发展和规模化的海

藻养殖工程建设,海洋渔业产量的增长将进一步带动渔业碳汇的增加;到2050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预计达到3500万吨,其中海藻养殖产量将突破1000万吨(干重),海水养殖碳汇总量可达到400多万吨,其中贝类固碳180万吨,藻类固碳235万吨。

关于发展以海水养殖业为主体的碳汇渔业,我有四点建议:一是端正认识,强力推动海水养殖业发展,充分发挥渔业的碳汇功能,为发展蓝色的、低碳的新兴产业提供一个示范的实例;

二是推动规模化的海洋森林工程建设,包括浅海海藻(草)床建设,深水大型藻类养殖和生物能源新材料开发等;

三是尽快建立我国渔业碳汇计算和检测体系,开展针对性的基础研究,科学评价渔业碳汇及其开发潜力,探索生物减排增汇战略及策略;

四是积极参与建立一个全球的蓝色碳基金,推动我国海洋固碳和渔业碳汇建设。

为了管理好这些必需的资金,有效地实施关键海洋碳汇的保护、管理和恢复,提出如下选择:

1.建立一个全球的蓝色碳基金,用于保护和管理近海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大洋的固碳。

在国际气候变化政策文件规定内,建立一些机制,允许对未来海洋和近海生态系统的碳俘获进行碳赊购,使碳的有

效贮存成为可接受的方法。蓝色碳应该用像热带雨林的绿色碳类那样,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贸易和处理,与其他的固碳生态系统一同放入碳排放和气候缓解协议中;争取海洋的蓝色碳汇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发挥作用,为国家谋利益。

建立对未来环境友好的大洋碳俘获和扣押的基准和规则;

建立高效的协调和资助机制;

提升和优先考虑可持续的、集成的、生态水平的近海区域规划和管理,特别是在蓝色碳汇的热点区,增加这些自然系统的恢复力,养护大洋区的食物和生物安全。

2.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对至少80%的现存海草牧场、盐沼、红树林实施直接的和紧急的保护。将来的固碳资金应该能够达到持续管理和有效实施的水平。

3.启动管理措施,减少和排除各种恶兆的,支持蓝色碳汇健全和恢复。

4.采取综合与集成的生态系统方法保护,海洋食物和生物的安全,目标是增加入类和自然系统对变化的恢复能力。

5.在海洋方面实施双方获利的策略,包括:

a.改进海运、海洋渔业和养殖业以及涉海旅游业的能源效率;

b.鼓励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海洋能源保护,包括对海藻和海草;

c.阻断对海洋吸收碳能力负面冲击的各种活动;

d.保证满足海洋蓝色碳汇能力的恢复和保护的投资,优先考虑固碳、提供食物和各种收益,同时也要促进商业、就业和近海发展的机会;

e.通过管理近海生态系统,使海草牧场、红树林和盐沼快速生长和扩大,提升蓝色碳汇再生的自然能力。

中国水产:“碳汇渔业”这一理念是否适用于江河湖泊的渔业发展?

唐启升: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江河湖泊渔业的发展,淡水渔业和海水渔业从理论上讲是一样的,符合“碳汇渔业”的内涵。淡水碳汇渔业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它的生产结构,如滤食性,不投饵。下一步我们将对淡水碳汇渔业做专题研究。

碳汇基础知识

碳汇基础知识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外交领域的热点。应对气候变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已被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增加碳汇和保护森林减少排放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30-50年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新的惠及全球、全人类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普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知识,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倡导公众参与碳汇林业建设,本报与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气候办)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联合开设“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看台”专栏,从今天起陆续刊发相关知识,敬请读者关注。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组成所造成的气候改变。 碳汇与碳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碳汇与林业碳汇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林业碳汇是指森林碳汇与管理政策包括碳贸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是指可导致大气增温的气体。温室气体的种类很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目前将二氧化碳(CO2 )、甲烷 (CH4)、氧化亚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六氟化硫 (SF6)列为管制对象。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能够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沿温度升高的现象。因这种作用类似于栽培植物的温室,故称为温室效应。 碳汇林业与碳汇造林

如何计算食用菌培养料的碳氮比

如何计算食用菌培养料的碳氮比 碳氮比(C/N)是指食用菌培养料中碳源和氮源适当浓度的比值。一般在食用菌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为宜;子实体生长

发育期碳氮比以30~40∶1为佳。食用菌的种类及培养材料不同,对碳氮比的要求也不同。如蘑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堆制原料时的碳氮比为33∶1,子实体分化和发育期的最适碳氮比为17∶1。若碳氮比值过大,食用菌不出菇,或虽能出菇,却往往在成熟前停止发育。因此,碳氮比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仍以蘑菇堆料为例,配制碳氮比为33∶1的培养料1 000公斤(其中稻草400公斤、干牛粪600公斤),需补充氮量即补充尿素或硫酸铵多少公斤? 速算公式:需补充氮量=(主材料总碳量÷碳氮比-主材料总氮量)÷补充物质含氮量 经查得(已知):稻草含碳量45.58%、含氮量0.63%,干牛粪含碳量39.75%、含氮量1.27%,尿素含氮量46%,硫酸铵含氮量21%。 速算方法: (1)设需补充尿素x公斤,用速算公式得: x={〔(400×45.58%+600×39.75%〕÷33〕-(400×0.63%+600×1.27%)}÷46%≈5.7(公斤) (2)设需补充硫酸铵x公斤,用速算公式得: x={〔(400×45.58%+600×39.75%〕÷33〕-(400×0.63%+600×1.27%)}÷21%≈12.4(公斤) 经计算,需补充尿素5.7公斤或补充硫酸铵12.4公斤;也可混合补充尿素和硫酸铵各50%常用培养料碳氮比例表(干)成分比培养料碳(%)氮(%)碳:氮 杂木屑 49.18 0.10 491.8 栎木屑 50.4 1.10 45.8 稻草 42.3 0.72 58.7 麦秸 46.5 0.48 96.9 玉米粒 46.7 0.48 97.3 玉米芯 42.3 0.48 88.1 豆秸 49.8 2.44 20.4 野草 46.7 1.55 30.1 甘蔗渣 53.1 0.63 84.2 棉籽壳 56 2.03 27.6 麦麸 44.7 2.2 20.3 米糠 41.2 2.08 19.8 啤酒槽 47.7 6 8 豆饼 45.4 6.71 6.76 花生饼 49 6.32 7.76 菜籽饼 45.2 4.6 9.8 马粪 12.2 0.58 21.1 黄牛粪 38.6 1.78 21.7 奶牛粪 31.8 1.33 24 猪粪 25 2 12.6 鸡粪 30 3 10

在林业局2019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林业局2019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林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主要是全面总结2019年工作,精心谋划2019年工作,奋力开创xx林业发展新局面。 一、全面总结2019年工作 2019年,是我县林业工作的“管理强化年”、“工作落实年”、“作风建设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双增”目标,通过抓队伍、建制度、用好人,让管理硬了起来;通过定考核、重检查、比绩效,让工作实了起来;通过上项目、善经营、促发展,让经济活了起来。一年来,我们全面推进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强化森林培育和管护,不断加强林业队伍建设,林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年来,经过全县林业系统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林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营造林实绩情况和征占用林地情况在去年7月得到了国家林业局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林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2019年森林资源更新数据统计,全县有林地面积394.87万亩,对比2019年增加1.15万亩;森林蓄积1241.89万立方米,对比2019年增加62.91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74.93%,对比2019年提高0.21%;林木绿化率75.53%,对比2019年提高0.21%,实现了森林资源“双增”预期目标。 (一)推进造林绿化,扩张生态支撑力 2019年,我局以推进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重点抓好县城周边及交通要道两旁、江河两岸、大型水库周边等重要地段的植树造林工作,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改善了我县生态环境,扩张了生态支撑力。目前,我县共完成造林种植面积6.2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702万亩、补植套种0.6万亩、更新改造0.908万亩。完成备耕打穴4.8万亩,“一灭三改”社会造林1.82万亩。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0.025万亩。总计完成24.645万亩,占2019年建设任务22.8325万亩的108 %。 1、全力推进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省下达我县去年碳汇生态工程造林任务12.8万亩,封山育林任务10.025万亩。我局做到早规划、早宣传、早部署,全力推进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去年5月16日成功竞得2019年省级森林碳汇一类资金,成为全省6个“Ⅰ类建设任务4万亩以上”的省级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县之一,获得了近4000万元资金扶持,为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县林业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去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同时,邀请省设计院专家完成我县2019年的造林地调查和基线调查,为下一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知识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知识 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等8个重点高耗能行业的近万家企业被纳入到履约范围中。同时,作为碳市场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机制,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也将迎来一个更加迅猛的发展。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作为碳市场的抵消机制将会受到众多履约企业的青睐。作为兼具社会效应、生态文明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林业碳汇项目则有望成为众多自愿减排项目类型中最受关注的一类项目。植树造林,形成碳汇,取得碳收益,以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反哺林业,必将成为加快绿色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增加到45亿立方米。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农林碳汇类自愿减排CCER项目的开发工作,在今后出台的全国碳交易抵消机制中也将有相应的倾斜政策鼓励各类碳汇项目的开发和申报。从市场表现来看,碳汇类项目的交易价格也表现不俗。仅以北京碳市场为例,截至2016年8月19日,林业碳汇类项目已累计实现成交27笔,成交量达到7.2万吨,交易金额266万元,成交均价达到36.57元/吨,成交价格远远高于一般类型的CCER项目。借助利好政策,相信在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后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开发与交易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林业碳汇类项目开发的条件与评估

1. 目的明确 首先要求的是明确造林目的,理论上来讲,碳汇造林项目仅仅是指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的造林活动,是对造林和林木生长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进行的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活动,这就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造林活动,比如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果树、桉树、橡胶树等)和苗圃林就很难被认定为碳汇造林。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3月1日已网上公示的93个林业碳汇类项目中,碳汇造林项目64个,森林经营碳汇类23个,竹林经营碳汇项目5个,竹子造林1个,主要树种是以马尾松、杨树、湿地松、杉木、樟子松、落叶松为主的乔木林、灌木及竹林(毛竹)。所以说,从要求上看碳汇造林绝不是以砍伐和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造林活动。 2. 条件具备 造林目的明确后,接下来就看项目是否具备开发条件。额外性、基准线、碳库选择和碳层划分等方法学中的技术问题就不在这里深入讨论了,我只把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条件给大家解释一下,那就是:土地合格性问题。 1)以碳汇造林项目的要求为例,项目活动的土地应该是 2005 年 2 月16 日以来的无林地(不同时满足郁闭度≥0.2,连续面积≥1亩,成林后树高≥2米这三个条件),简单的说就是在无林地上新造林。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就是在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有林地(须乔木林,灌木林不行)上进行的林业经营抚育活动(如补植补造、树种更替、林分抚育、采伐复壮等综合措施),也是要求在2005 年 2 月

碳氮比计算图文稿

碳氮比计算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食用菌培养料碳氮比的速算方法 碳氮比(C/N)是指食用菌培养料中碳源和氮源适当浓度的比值。一般在食用菌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碳氮比以30~40∶1为佳。食用菌的种类及培养材料不同,对碳氮比的要求也不同。如蘑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堆制原料时的碳氮比为33∶1,子实体分化和发育期的最适碳氮比为17∶1。若碳氮比值过大,食用菌不出菇,或虽能出菇,却往往在成熟前停止发育。因此,碳氮比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仍以蘑菇堆料为例,配制碳氮比为33∶1的培养料1 000公斤(其中稻草400公斤、干牛粪600公斤),需补充氮量即补充尿素或硫酸铵多少公斤 速算公式:需补充氮量=(主材料总碳量÷碳氮比-主材料总氮量)÷补充物质含氮量 经查得(已知):稻草含碳量45.58%、含氮量0.63%,干牛粪含碳量39.75%、含氮量1.27%,尿素含氮量46%,硫酸铵含氮量21%。? 速算方法: (1)设需补充尿素x公斤,用速算公式得: x={〔(400×45.58%+600×39.75%〕÷33〕-(400×0.63%+600×1.27%)}÷46%≈5.7(公斤) (2)设需补充硫酸铵x公斤,用速算公式得: x={〔(400×45.58%+600×39.75%〕÷33〕-(400×0.63%+600×1.27%)}÷21%≈12.4(公斤)

经计算,需补充尿素5.7公斤或补充硫酸铵12.4公斤;也可混合补充尿素和硫酸铵各50%。 碳氮比是植物生理里的名词,一般用于衡量碳元素与氮元素。 施用碳氮比高的肥料,会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施用碳氮比低的肥料,会促进茎叶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碳氮比是指食用菌原料配制时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总量之比。一般用 “C/N”表示。如蘑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30-33:1,香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64:1。现将食用菌培养料的一些主要原料的碳氮比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常用培养料碳氮比例表(干) 成分比培养料碳(%)氮(%)碳:氮 杂木屑 49.18 0.10 491.8 栎木屑 50.41.10 45.8 稻草 42.3 0.72 58.7 麦秸 46.5 0.48 96.9 玉米粒 46.7 0.48 97.3 玉米芯 42.30.48 88.1 豆秸 49.8 2.44 20.4 野草 46.7 1.55 30.1 甘蔗渣 53.1 0.6384.2

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完整版

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附件3: 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的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取得预期效益,依据《全国造林技术规程》,并参照《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模式和程序》和《森林多重效益项目设计标准》等国内外技术标准和规则,结合我国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指导中国绿色碳基金资助的碳汇项目。 第三条碳汇项目应当保证在最大限度地获得碳汇的同时,与项目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土保持等相结合。坚持适地适树,提倡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第四条碳汇项目应当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 第五条碳汇项目的计入期(或项目周期)确定为20年。在项目计入期内,必须保证项目成果得到维护。 第六条碳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项目活动本身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活动排放可能来自于使用机械整地、汽车运输苗木和施肥等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可能导致排放的项目活动不可避免时,应当按照附件1《造林项目碳汇计量所需参数记录表》要求,详细记录相关情况。 第二章项目地点选择、调查和设计 第七条碳汇项目造林应当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项目实施地点应当在注重适地适树原则下,优先考虑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大江大河源头、重要水库周围、西部风沙源、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石油、煤炭开采矿区等。 第八条根据第七条的基本原则,选择实施碳汇项目造林的地点应当满足以下具体条件: 1. 2000年1月1日以前或200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 2. 不具有商业竞争力、存在一定造林技术难度、不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土地。 3. 适宜树木生长,相对集中连片,预期能发挥较大的碳汇功能。 4. 有助于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效益。 5. 近5—10年内尚不能纳入国家造林计划。 6. 造林地权属清晰,具有当地政府部门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当地群众具有参与项目造林的积极性,具备开展项目活动的组织、劳力和技术保障。

土壤碳汇

土壤碳汇:走在减排科学的前沿 2010-04-27 | 作者:周飞飞 | 来源:国土资源报 | 【大中小】【打印】【关闭】 与往年一样,人们把对地球的更多关注给予了4月22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世界地球日,但与往年不同,2010年地球日的中国纪念活动主题中,出现了一个关键词——低碳。的确,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且已经演变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今天,在第41个世界地球日来临的时候,让我们走入一个平时较少涉足的科学研究领域——土壤碳汇。 “失踪的碳哪儿去了? 在遥远的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等时期,大量的生物及其沉积物因地壳变迁被埋在地下而迅速与空气隔绝,在适宜的地质条件和长期高温、高压的作用下,逐渐被碳化,最终形成了岩石碳库中最重要的部分——煤、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 几千万甚至几亿年之后,这些化石燃料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推动了人类社会一次划时代的飞跃,深刻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今天,工业革命持续一百多年之后,与此相关的两个世界性难题开始横亘在人类面前:一个是,高碳的化石能源即将在触手可及的未来告罄;另一个是,大量燃烧化石能源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问题的核心都是碳以及碳在自然界的循环。 科学家揭示了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转化为有机物固定下来,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一般来讲,以大气为中心,某个生态系统如果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就是碳源,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就是碳汇。按照物质守恒定律,在碳的循环过程中,碳源与碳汇应该形成一个等式。然而,问题出现了:无论科学家们怎么计算,碳源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总是大于碳汇吸收的量,且差距逐年拉大,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碳汇不知去向了。这一现象,被科学界称为“碳的失汇”。 那么,这些本应该在大气中的碳,到底到哪里去了?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壤碳汇潜力研究》项目中的主力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忠芳教授,以及她的助手夏学齐博士。 杨忠芳告诉记者,寻找“失踪的碳”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地球上的碳库。 据介绍,地球有四个大碳库:大气碳库,其中的碳多以二氧化碳、甲烷及其他含碳气体分子的形式存在;海洋碳库,包括海洋中溶解碳、颗粒碳,海洋生物体中含有的有机碳,以及赋存于海洋碳酸盐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 水处理公式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常常用到的计算公式,按顺序分别为格栅、污泥池、风机、MBR、AAO进出水系统以及芬顿、碳源、除磷、反渗透、水泵和隔油池计算公式,由于篇幅较长,大家可选择有目的性的观看。 格栅的设计计算 一、格栅设计一般规定 1、栅隙 (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 废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间隙40mm,其中人工清除25~40mm,机械清除16~25mm。废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00mm。 (3) 大型废水处理厂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4) 如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废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2、栅渣 (1) 栅渣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 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103m3 (栅渣/废水)。 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 (栅渣/废水)。

(2)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3) 在大型废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其他参数 (1)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2) 格栅前渠道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3)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小角度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4) 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5) 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6) 大中型格栅间应安装吊运设备,以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 1、平面格栅设计计算 (1) 栅槽宽度B

碳氮比的测定实验方案

碳氮比的测定 1.实验目的:测定过滤槽中碳氮比 2.实验原理和步骤 2.1测定总氮 2.1.1原理 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鉀和原子态氧,氮污染人为来源,硫酸氢鉀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故在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中可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0mg/L,测定上限为4mg/L。本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1.47×103L·mo1-1·cm-1。测定中干扰物主要是碘离子与溴离子,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2.2倍以上,溴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倍以上有干扰。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可用紫外分光 光度法于波长220和275nm处,分别测出吸光度A 220及A 275 按下式求出校正吸光 度A:A = A 220 - A 275 按A的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的含量。 2.1.2 试剂 (1)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另称取1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因为过硫酸钾固体较难溶解,可在电热加热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以加速其快速溶解。待全部溶解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再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内。 (2)硝酸钾标准储备液,C N =100mg/L:硝酸钾在105~110℃烘箱中干燥3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7218g,溶于蒸馏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在1~10℃暗处保存,(硝酸钾溶液见光易分解)或加入1~2mL三氯甲烷保存,可稳定6个月。 2.1.3 实验仪器 (1)T6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0mm石英比色皿 (2)具玻璃磨口塞比色管,25ml (3)立式高压灭菌器 2.1.4 实验过程 2.1.4.1水样预处理 采样:在金湖各个不同地点才金湖水样,在水样采集后立即放于低于4℃的条件下保存,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当水样放置时间较长时,可在1000mL水样中加入约0.5mL硫酸 密度为1.84g/mL),酸化到pH小于2,并尽快测定。样品可储存在玻璃瓶中。2.1.4.2水样的测定

大埔县碳汇造林项目 (MR)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监测报告 (F-CCER-MR) 第1.0版 监测报告(MR) 项目活动名称大埔县碳汇造林项目 项目类别1(一)采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中国自愿减排项目 项目活动备案编号537 项目活动的备案日期2016年2月2日监测报告的版本号 1.0 监测报告的完成日期2017年1月15日 监测期的顺序号及本监测期覆盖日期监测期序号:01 本监测期覆盖日期:2012年4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项目业主广东丰溪现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类型领域14:造林与再造林 选择的方法学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AR-CM-001-V01 项目设计文件中预估的本监测期内温 室气体减排量或人为净碳汇量 47,201 本监测期内实际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或 人为净碳汇量 37,785 1包括四种:(一)采用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减排项目;(二)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但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的项目;(三)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四)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但减排量未获得签发的项目。

A部分.项目活动描述 A.1.项目活动的目的和一般性描述 森林具有吸收CO2的功能,本项目拟通过植树造林,以增加森林碳汇量、减少大气中 CO2的总体含量,达到减缓气候变暖趋势的目的。 为响应广东省绿化造林的号召,根据《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5 年)》和《大埔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广东丰溪现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于2012年初起,在广东省大埔县组织实施碳汇造林项目,造林规模为7,400公顷,造林活动开始于2012年4月,以开始造林地的整地活动为标志。从2012年至2015年的4年时间里,每年分别造林约1,850公顷,共计7,400公顷;其中荒地造林4,248.86公顷、疏残林地造林3,141.14公顷。造林活动开始前,造林地为宜林荒山或只有残次林附着的荒山,疏残林地的郁闭度小于0.2,均为非农业和其它用地。 A.2.项目活动的位置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大埔县境内的湖寮镇、茶阳镇、高陂镇、青溪镇、三 河镇、大麻镇、枫朗镇、银江镇、光德镇、大东镇、西河镇、桃源镇和百侯镇;具体地理位置如图A.1所示: 图A.1 大埔县碳汇造林位置图

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施工合同(-标段)(范本).doc

河源江东新区2017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施工合同(标段)(范本) 甲方:河源江东新区农林水务局(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为保证项目造林工程质量,依期完成造林各项任务。本项目经公开摇珠招标,由乙方承担项目的施工。现经双方协议,订立本施工合同,以明确责任权利,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名称、实施内容及地点 1、工程名称:河源江东新区2017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2、工程实施内容及地点:造林地点为江东新区镇,造林面积亩。具体详见《河源江东新区2017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作业设计》 第二条工程质量要求 1. 乙方施工必须严格按《河源江东新区2017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作业设计》标准和要求等进行,保证本工程质量达到作业设计标准。造林完成当年第一次抚育后,至年月日前竣工验收时,保存率达90%以上,种植的各类苗木平均树高应达到作业设计要求。否则,不予验收付款。 2. 凡本工程中出现质量不符合标准需返工的情况,由此产生的所有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三条工程价款结算、验收方法及付款方式 1、工程造价:工程总造价为元整(¥元)。各工序单价造价以《河源江东新区2017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作业设计》文本为依据,按实际完成工作量验收结算。 2、造林验收方法及付款。 (1)、造林验收必须由乙方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列出需验收各要项(如造林地点、完成面积等),监理单位出具核实证明(盖章),然后由甲方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验收。按规划范围,以作业小班为单位,对合格的作业小班进行验收,并用地形图勾绘完成面积;不合格的作业小班必须返工,直至合格才予验收。规划范围外的不予验收。验收分工序(阶段)进行,上一道工序(阶段)未通过验收的,不得申请下一道工序(阶段)验收。 (2)、验收方法分四个阶段(工序):第一阶段:林地清理、备耕打穴,林地清理是否按设计要求实施,打穴规格、株行距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第二阶段:施基肥、复土,主要是验收放肥情况及复土质量;基肥用复合肥,复合肥氮磷钾的含量30%以上;第三阶段:种植,主要是检查种植情况,包括是否按设计要求的树种配比混交、种植质量是否合格;第四阶段:造林种植后二个月,根据作业设计图实地核实造林面积,检查验收成活率及是否按要求进行抚育。造林面积核实要求达100%,成活率要求达95%以上,否则,需补种、补植后才验收。 (3)、造林付款方式:根据乙方施工进度、质量验收情况实行分期付款方式。第一次在完成林地清理、整地打穴、施基肥复土后,凭

碳汇CCER项目分析

有关碳汇的三个方法学及适用范围

第一类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 碳汇的变化主要与森林内以下几点因素相关: ●树种及各树种分布密度及各树种的生长速度 ●各树种当前树龄(每个树种达到各个年龄层的碳汇能力不一样,每个树种年龄层划分不 一样) ●森林面积 ●时间 ●(有无)人为活动,哪些人为活动 减排量的体现(碳汇项目计入期20-60年) 一、基线状态碳汇 1、森林抚育:随着时间的增长,树木生长,碳汇增加 二、项目活动碳汇 1、森林抚育:同上,但是因为有人为活动,所以树木生长会加快变好,所以碳汇要更多 (人为修剪树枝,增加透光率使得树木生长效率更高,增加碳汇;人工除草,减少土壤肥力丧失,更好地为树木吸收,加快树木生长,增加碳汇) 2、林灌下造林:对于森林里比较空旷的区域,人为填补适量的新苗,增加土地利用率,增加碳汇 3、补植补造:对于已枯死的林木进行拔出,并补植补造 三、减排量=项目活动-基线状态

例1:吉林省红石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年均减排量58万吨每年。记60年)前五年的基线碳汇:(只有自身生长(抚育)形成的碳汇)

最终60年累计减排量 碳汇的计算过程: :步骤1:计算各碳层的在计入期各年份的林木蓄积量(体积)V,单位(每公顷森林 面积上林木的体积) 影响因素:树种,树种密度,当前树龄,生长速率,计入期, 步骤2:计算各碳层的在计入期各年份的林木蓄积量(重量)B,单位t d.m 步骤3:计算各碳层的在计入期各年份的林木蓄积量及其变化C,单位tCO2-e (这个公式比较复杂,就不列出来了) 计算时,不考虑采伐 计算蓄积量时,用到的参数是:林木的胸径、树高及每个树种的含碳率、生长量前两个参数:与(树种,树种密度,当前树龄,林层分布)相关 后两个参数:对于每个树种是一定的,有标准 因此,减排量增加的情况用白话说就是: 基线:起初树很小,后来长大了,就有碳汇a1 项目活动:起初树很小,后来经过人为活动加自身生长,其长更大更好,就有碳汇a2 减排量:a2-a1 --------------------------------------------------------------------------------------------------------------------------------- 第二类、第三类方法学 基本是相通的 ---------------------------------------------------------------------------------------------------------------------------------

森林碳汇及潜力

森林碳汇及潜力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大气中CO2浓度急剧上升及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及气候异常成为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1]。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CO2的重要碳库,维持着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86%以上和土壤碳库的73%。森林每年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相当于人类活动所释放碳量的10倍之多。森林碳库发生细微的变化就会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准确地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对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增加也具有重要意义[3]。近20年来,国内外学界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碳密度和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4-6],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层面上或是国家层面上的森林整体碳储量估算研究[5-8]。这些研究由于涵盖的生物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基础数据来源、研究方法、数据处理模型等的复杂多样,估算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彼此间也缺乏可比性。另外,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乔木层,对林下植物、枯落物和土壤碳库的研究较少,以致结果不能直接用于指导较小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经营管理,需要对省、地、县等不同区域层面的森林碳库分别进行研究。贵州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也是我国木材主要产地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阵地。但是缺乏关于贵州省森林生态

系统碳储量、森林碳汇等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贵州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估算其乔木林、竹林、灌木林和经济林碳汇现状,旨在了解贵州省的森林碳汇现状,为我国区域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以及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并据此进一步说明森林碳汇对减少全区域碳排放的重要贡献。 1试验地概况 贵州省地处东经103o36'~109°35'、北纬24°37'~29°13',面积17.6万km2,平均海拔1100m,全省林业用地面积8.77×106hm2,森林面积7.03×106hm2,森林覆盖率39.93%。乔木林5.49×106hm2,竹林1.1×105hm2;活立木总蓄积 3.10×108m3,其中:乔木林蓄积3.03×108m3。 2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森林资源数据为2000~2010年贵州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汇总数据[9]。

如何核算碳源的投加量

碳源构成微生物细胞碳水化合物中碳架的营养物质,供给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含有碳元素且能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利用的一类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源。 碳源物质通过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被微生物用于合成各种代谢产物。微生物对碳素化合物的需求是极为广泛的,根据碳素的来源不通,可将碳源物质氛围无机碳源物质和有机碳源物质。因污水中自带无机碳源及曝气会补充无机碳源(CO2),在实际生产中并不需要投加无机碳源,污水处理中所称的碳源为有机碳源! 一、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碳源投加简易计算 普通活性污泥法中CNP比100:5:1,在实际污水处理中TP往往是过量的,很多需要配合化学除磷达标,所以以TP计算的碳源往往会偏大,实际中以氨氮的量来计算碳源的投加量。 1、外部碳源投加量简易计算方法 统一的计算式为: Cm=20N-C (式1) 式中 Cm—必须投加的外部碳源量(以COD计)mg/l; 20—CN比; N—需要去除的TKN的量,mg/l C—进出水的碳源差值(以COD计)mg/l 需用去除的氮量计算 N=Ne-Ns (式2) 式中 Ne—进水实际TKN浓度mg/l; Ns—二沉池TKN排放指标mg/l 进出水的碳源差值的计算 C=Ce-Cs (式3) 式中 Ce—进水实际COD浓度mg/l; Cs—二沉池COD排放指标mg/l

2、案例计算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Q=1万m3/d,已建成稳定运行,进水COD:100mg/L,进水氨氮15mg /L,进水TP:2mg/L,二沉池出水COD≤10mg/L,氨氮N排放标准≤5mg/L,求外加碳源量。 解:按式(2)计算: N=Ne-Ns=10-5=10(mgN/L) 代入式(3)得: C=Ce-Cs=100-10=90mg/L 代入式(1)得: Cm=20N-C=20×10-90=110(mgCOD/L) 则每日需外加COD量: Cd=QCm=1×10^4×110×10^-3=1100(kgCOD/d) 若选用乙酸为外加碳源,其COD当量为1.07kgCOD/kg乙酸,乙酸量为: 1100/1.07=1028kg/d 若选用甲醇为外加碳源,其COD当量为1.5kgCOD/kg甲醇,甲醇量为:1100/1.5=733kg/d 若选用乙酸钠为外加碳源,其COD当量为0.68kgCOD/kg乙酸钠,乙酸钠量为:1100/0.68=1617kg/d 若选用葡萄糖为外加碳源,其COD当量为 1.06kgCOD/kg葡萄糖,葡萄糖量为:1100/1.06=1037kg/d 二、脱氮系统碳源投加简易计算 在硝化反硝化系统中,因内回流携带DO的影响,实际中投加碳源的量并和理论值相差很大,运营中往往是按照经验公式来计算的,简单方便快捷,脱氮系统的CN比的经验值一般控制在4~6,很多时间会采用中间值计算或者通过对化验出水TN来调整投加量! 1、外部碳源投加量简易计算方法 统一的计算式为:

工艺计算例题

其中用到的公式 例题2.A 2/O 工艺的设计 1.1 A 2/O 工艺说明 根据处理要求,我们需计算二级处理进水碳氮比值和总磷与生化需氧量的 比值,来判断A 2/O 工艺是否适合本污水处理方案。 1. 设计流量:Q =54000m3/d=2250 m3/h 原污水水质:COD =330mg/L BOD =200 mg/L SS =260 mg/L TN =25 mg/L TP =5 mg/L 一级处理出水水质:COD =330×(1-20%)=264mg/L BOD =200×(1-10%)=180mg/L SS =260×(1-50%)=130 mg/L 二级处理出水水质:BOD =10mg/L SS =10 mg/L NH3-N =5mg/L TP ≤1 mg/L TN =15 mg/L COD=50 mg/L 其中: 2.1325330==TN COD >8 025.0200 5 ==BOD TP <0.06 符合A 2/O 工艺要求,故可用此法。 1.2 A 2/O 工艺设计参数 BOD5污泥负荷N =0.15KgBOD5/(KgMLSS ?d) 好氧段DO =2 缺氧段DO ≤0.5 厌氧段DO ≤0.2 回流污泥浓度Xr = 100001100 1000000 =?mg/L 污泥回流比R =50%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X ==+r ·1X R R 10000·5 .15 .0=3333mg/L

混合液回流比R 内:TN 去除率yTN =%10025 8 25?-=68% R 内= TN TN y 1y -×100%=212.5% 取R 内=200% 1.3设计计算(污泥负荷法) 硝化池计算 (1) 硝化细菌最大比增长速率 m ax μ=0.47e 0.098(T-15) m ax μ =0.47?e 0.098?(T-15) =0.3176d -1 (2) 稳定运行状态下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 μN = ,max 1 1 N z N K N μ+ =0.42615151 ?+=0.399d -1 (3) 最小污泥龄 θc m θc m =1/μN = 1 0.399 =2.51d (4) 设计污泥龄 d c θ d c θ=m C F D θ? 为保证污泥稳定 , d c θ取20d 。 式中: D F —设计因数,为S F ?P F 其中S F 为安全因数, 取3,P F 为峰值因数取1--2 θc m —最小污泥龄 ,为2.51d 反应池计算 (1) 反应池容积V =X N S Q ·o ·= 3333 15.0180 225024???=19441.94m3 (2) 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 t =Q V =225094.19441=8.64(h)

AA县2014年度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合同

AA县2014年度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合同 甲方:AA县林业局 乙方: AA县2014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经公开摇珠招标,乙方为第标段中标人。为按质按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按照《AA县2014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规划设计采购项目作业设计》,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订立如下合同: 一、造林方式及面积:AA县2014年度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面积亩(其中:人工造林亩、套种补植亩、更新造林亩),封山育林亩。 二、造林地点:镇村作业小班。 三、工程造价:元整(¥元)。分项投资见下表: 2014年度森林碳汇工程投资情况表(第标段)单位:元 四、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1、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的原则是在满足改造种植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破坏原有的森林植被。严禁采用全面劈山、炼山、全垦的清理方式,以有利于保护物种,增加土壤有机质。林地清

理采用带状清理的方式清理杂草,对原有的阔叶树和灌丛应尽量保留,穴边周围1平方米范围内清杂除草。 2、整地打穴 为了不破坏原生态环境和有利于水土保持,采用人工明穴整地的方法,整地时间宜早不宜迟,行距沿等高线水平方向排列,在行间按株距定植穴,挖穴规格为50×50×40厘米。挖穴时将表土置于植穴的两旁,将心土放于植穴的下坡处,让土壤有30天左右的风化时间;在栽植前每穴施放复合肥作基肥,清除穴两侧表土的石块、草根,再回松土至植穴近九成满备栽。 3、苗木 木荷、枫香、马占相思和山杜英要求选用两年生、苗高50厘米以上、地径0.5厘米以上的一级营养袋苗,切实保证林地按预期目标发展。要求苗木具有生产经营许可、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查合格和种源地标签,禁止使用无证、来源不清、带病虫害的不合格苗上山造林。裸根苗造林必须用黄泥浆浆根,切实做好苗木的遮荫保湿工作。 4、造林密度 (1)人工造林规格为2.5×3米,密度为每亩89株; (2)套种补植、更新改造规格为4×3米,密度为每亩54株。 5、混交方式和比例 可采用随机混交或行间混交方式进行种植,混交株数比例为木荷30%、枫香30%、马占相思20%、山杜英20%。最终形成阔叶混交林分。 6、基肥与回穴土 AA县林地普遍肥力不高且较为缺磷,适当施放含磷基肥对于保障碳汇林造林成效十分重要。基肥的施放应于栽植前20天左右,结合表土回穴,当回土至半穴时放入基肥与底土充分混匀,让它发酵后再栽植,以防基肥发酵伤根,充分发挥基肥的作用。基肥选用氮、磷、钾有效含量达35%以上的复合肥,人工造林及套种补植类型每穴施0.25千克。 7、栽植 造林选在早春透雨后的阴雨天进行,四月底栽植完毕。栽植时根系顺畅,防止窝根,

退耕还林工程碳汇生态效益补偿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碳汇生态效益补偿研究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对目前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现状的阐述,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进入“后补贴时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不足之处;同时基于碳汇交易的视角对现有生态效益补偿模式进行了评述,为实现由政府补偿转换为市场化补偿,提出了不断探索适合“后补贴时代”生态效益补偿新模式构建的建议,以期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成果,解决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碳汇;生态补偿 1999年试点启动的退耕还林工程已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标志着退耕还林工程进入了“后补贴时代”。新时期下的补偿政策延长了补助期,同时补助标准减为前一阶段的50%。补偿问题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效果巩固具有重大意义,就近年来专家学者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和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后补贴时代”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开展区域层面的碳汇交易进行了展望。 1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现状 支玲等[1]分别以云南省会泽县和贵州省清镇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退耕农户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退耕农户的收入,但同时加强了农民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庞淼[2]以四川退耕还林区为例分析,认为后退耕还林时期补偿标准降低影响农户对工程的满意程度,且第二轮退耕补贴周期后林木收益可期,退耕农户尤为关注的林木采伐利用问题不容回避。刘震等[3]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陕西吴起、定边及甘肃华池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别运用收入增长法及征地法确定更为合理的退耕还林补偿标准及其补偿年限。于金娜等[4]建立了碳汇效益函数,并将其纳入土地期望收益模型,计算出林木最优轮伐期,然后以黄土高原常见退耕树种刺槐为例进行实证模拟,认为现有退耕年限较为合理,但补偿标准偏低。邱威等[5]在研究森林碳汇服务物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市场化机制,并从供求双方、价格机制、交易成本和政府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森林碳汇市场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张树川等[6]研究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认为中国当前的补偿政策缺乏以农民为主体的深入和系统的思考,应更全面深入地关注农户的生计,让“农民的知识”发挥创造性作用;在补偿的同时应考虑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方案,并由中央、地方、社会等多方共同协调合作完成。 在生态补偿资金的筹措方面,边玉花等[7]认为单纯的政府“直补”力量有些不足,也不能从根本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议利用退耕还林过程中的商业机会、经济政策、土地使用权等吸引广大的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将退耕区或沙区建设成

干货硝化反硝化的碳源、碱度的计算

干货!硝化反硝化的碳源、碱度的计算! 一、硝化细菌 硝化反应过程:在有氧条件下,氨氮被硝化细菌所氧化成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他包括两个基本反应步骤:由亚硝酸菌(Nitrosomonas sp)参与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反应;硝酸菌(Nitrobacter sp)参与的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反应,亚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化能自养菌,它们利用CO2、CO32-、HCO3-等做为碳源,通过NH3、NH4+、或NO2-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硝化反应过程需要在好氧(Aerobic或Oxic)条件下进行,并以氧做为电子受体,氮元素做为电子供体。其相应的反应式为: 亚硝化反应方程式: 55NH4++76O2+109HCO3→C5H7O2N﹢54NO2- +57H2O+104H2CO3 硝化反应方程式:

400NO2-+195O2+NH4-+4H2CO3+HCO3-→C5H7O2N+400NO3-+3H2O 硝化过程总反应式: NH4- +1.83O2+1.98HCO3→0.021C5H7O2N+0.98NO 3-+1.04H2O+1.884H2CO3 通过上述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可知,在硝化反应过程中,将1克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需好氧4.57克(其中亚硝化反应需耗氧3.43克,硝化反应耗氧量为1.14克),同时约需耗7.14克重碳酸盐(以CaCO3计)碱度。 在硝化反应过程中,氮元素的转化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氨离子NH4-→羟胺NH2OH→硝酰基NOH→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 二、反硝化细菌 反硝化反应过程: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无水中逸出,从而达到除氮的目的。 反硝化是将硝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过程,反硝化菌是一类化能异养兼性缺氧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