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1标准

IEEE 802.11标准
IEEE 802.11标准

《无线局域网技术》讲义

第六讲 IEEE802.11物理层

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内独领风骚。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 Ethernet协议、802.5 Token Ring协议、802.3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利用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Ethernet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可用性。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并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主要内容:

1.80

2.11工作方式

2.802.11物理层

3.802.11b的增强物理层

4.802.11数字链路层

5.联合结构、蜂窝结构和漫游

1、802.11工作方式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802.11PCMCIA卡、PCI接口、ISA接口的,或者是在非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例如802.11手机)。

2、802.11物理层

在802.11最初定义的三个物理层包括了两个扩散频谱技术和一个红外传播规范,无线传输的频道定义在2.4GHz的ISM波段内,这个频段,在各个国际无线管理机构中,例如美国的USA,欧洲的ETSI和日本的MKK都是非注册使用频

段。这样,使用802.11的客户端设备就不需要任何无线许可。扩散频谱技术保证了802.11的设备在这个频段上的可用性和可靠的吞吐量,这项技术还可以保证同其他使用同一频段的设备不互相影响。802.11无线标准定义的传输速率是1Mbps和2Mbps,可以使用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和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技术,需要指出的是,FHSS和DHSS 技术在运行机制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采用这两种技术的设备没有互操作性。

3、802.11b的增强物理层

802.11b在无线局域网协议中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在802.11协议的物理层增加了两个新的速度:5.5Mbps和11Mbps。为了实现这个目标,DSSS被选作该标准的唯一的物理层传输技术,这个决定使得802.11b可以和1Mbps和2M的802.11bps DSSS系统互操作。最初802.11的DSSS标准使用11位的

chipping-Barker序列-来将数据编码并发送,每一个11位的chipping代表一个一位的数字信号1或者0,这个序列被转化成波形(称为一个Symbol),然后在空气中传播。这些Symbol以1MSps(每秒1M的symbols)的速度进行传送,传送的机制称为BPSK(Binary Phase Shifting Keying ),在2Mbps的传送速率中,使用了一种更加复杂的传送方式称为QPSK(Quandrature Phase Shifting Keying),QPSK中的数据传输率是BPSK的两倍,以此提高了无线传输的带宽。

在802.11b标准中,一种更先进的编码技术被采用了,在这个编码技术中,抛弃了原有的11位Barker序列技术,而采用了CCK(Complementary Code Keying)技术,它的核心编码中有一个64个8位编码组成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的数据有特殊的数学特性使得他们能够在经过干扰或者由于反射造成的多方接受问题后还能够被正确地互相区分。5.5Mbps使用CCK串来携带4位的数字信息,而

11Mbps的速率使用CCK串来携带8位的数字信息。两个速率的传送都利用QPSK 作为调制的手段,不过信号的调制速率为1.375MSps。这也是802.11b获得高速的机理。表1中列举了这些数据。

为了支持在有噪音的环境下能够获得较好的传输速率,802.11b采用了动态速率调节技术,来允许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下自动使用不同的连接速度来补充环境的不利影响。在理想状态下,用户以11M的全速运行,然而,当用户移出理想的11M速率传送的位置或者距离时,或者潜在地受到了干扰的话,这把速度自动按序降低为5.5Mbps、2Mbps、1Mbps。同样,当用户回到理想环境的话,连接速度

也会以反向增加直至11Mbps。速率调节机制是在物理层自动实现而不会对用户和其它上层协议产生任何影响。

表1:802.11b数据传送速率规范

4、802.11数字链路层

802.11的MAC和802.3协议的MAC非常相似,都是在一个共享媒体之上支持多个用户共享资源,由发送者在发送数据前先进行网络的可用性。在802.3

协议中,是由一种称为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的协议来完成调节,而在802.11无线局域网协议中,冲突的检测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问题称为“Near/Far”现象,这是由于要检测冲突,设备必须能够一边接受数据信号一边传送数据信号,而这在无线系统中是无法办到的。鉴于这个差异,在802.11中对CSMA/CD进行了一些调整,采用了新的协议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或者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CSMA/CA利用ACK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客户端收到网络上返回的ACK信号后才确认送出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目的。CSMA/CA通过这种方式来提供无线的共享访问,这种显式的ACK机制在处理无线问题时非常有效。然而不管是对于802.11还是802.3来说,这种方式都增加了额外的负担,所以802.11网络和类似的Ethernet网比较总是在性能上稍逊一筹。

另一个的无线MAC层问题是“hidden node”问题。两个相反的工作站利用一个中心接入点进行连接,这两个工作站都能够“听”到中心接入点的存在,而互相之间则可能由于障碍或者距离原因无法感知到对方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802.11在MAC层上引入了一个新的Send/Clear to Send(RTS/CTS)选项,当这个选项打开后,一个发送工作站传送一个RTS信号,随后等待访问接入点回送

RTS信号,由于所有的网络中的工作站能够“听”到访问接入点发出的信号,所以CTS能够让他们停止传送数据,这样发送端就可以发送数据和接受ACK信号而不会造成数据的冲突,这就间接解决了“hidden node”问题。由于RTS/CTS需要占用网络资源而增加了额外的网络负担,一般只是在那些大数据报上采用(重传大数据报会耗费较大)。

最后,802.11MAC子层提供了另两个强壮的功能,CRC校验和包分片。在802.11协议中,每一个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报都被附加上了校验位以保证它在传送的时候没有出现错误,这和Ethernet中通过上层TCP/IP协议来对数据进行校验有所不同。包分片的功能允许大的数据报在传送的时候被分成较小的部分分批传送。这在网络十分拥挤或者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大数据报在这种环境下传送非常容易遭到破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性。这项技术大大减少了许多情况下数据报被重传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MAC子层负责将收到的被分片的大数据报进行重新组装,对于上层协议这个分片的过程是完全透明的。

5、联合结构、蜂窝结构和漫游

802.11的MAC子层负责解决客户端工作站和访问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当一个802.11客户端进入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时,它会根据信号的强弱以及包错误率来自动选择一个接入点来进行连接,一旦被一个接入点接受,客户端就会将发送接受信号的频道切换为接入点的频段。这种重新协商通常发生在无线工作站移出了它原连接的接入点的服务范围,信号衰减后。其他的情况还发生在建筑物造成的信号的变化或者仅仅由于原有接入点中的拥塞。在拥塞的情况下,这种重新协商实现?

IEEE802协议(详细介绍)

IEEE802协议集介绍(802.1~802.21) 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TCP/IP协议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也有不同的操作系统,要想让这些装有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类型计算机互相通讯,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TCP/IP协议就是目前被各方面遵从的网际互联工业标准。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以下我们对协议族中一些常用协议英文名称和用途作一介绍: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网间网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其中: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网间网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 一、格式化信息流; 二、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智能变电站 智能终端调试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写: 作业负责人:

目次 1.应用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调试流程 (1) 4.调试前准备 (3) 4.1 准备工作安排 (3) 4.2 作业人员要求 (3) 4.3 试验仪器及材料 (4) 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4) 5.单体调试 (5) 5.1 电源和外观检查 (5) 5.2 绝缘检查 (6) 5.3 配置文件检查 (7) 5.4 光纤链路检查 (7) 5.5 GOOSE开入/开出检查 (8) 5.6 动作时间测试 (8) 5.7 SOE精度测试 (9) 5.8 检修压板闭锁功能检查 (9) 5.9 异常告警功能检查 (9) 5.10 变压器/电抗器非电量保护检验 (10) 5.11 断路器本体功能检验 (10) 6.联调试验 (11) 6.1 与保护装置的联调试验 (11) 6.2 与测控及监控后台的联调试验 (11) 7.送电试验 (11) 8.竣工 (12) 附录:调试报告 (13)

1.应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的现场调试工作,规定了现场调试的准备、调试流程、调试方法和标准及调试报告等要求。 2.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5147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47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782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995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267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Q/GDW 396 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 Q/GDW 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Q/GDW 428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Q/GDW 43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 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 689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 Q/GDW XXX 智能变电站标准化现场调试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3.调试流程 根据调试设备的结构、校验工艺及作业环境,将调试作业的全过程划分为以下校验步骤顺序,见图1:

标准化概述最新版

1 什么是标准 1.1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按ISO 和GB/T 20000.1—2002 的定义,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简而言之,“标准化”就是一项制定“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主要目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1.2 条款provision 按ISO 和GB/T 20000.1—2002 的定义,条款是指“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用陈述、指示、推荐或要求的形式”。可见由条款组成了规范性文件。 1.2.1. 陈述型条款 陈述型条款在标准中仅仅用来提供信息,不作为任何要求和建议。陈述型条款用以下几种形式表达: ——利用一般陈述句提供信息。如“容水率是指最终总容量(水和被检渗透材料在浑浊和粘稠出现之时)中添加水的百分率”(JB/T 7523—2004)。只是解释“容水率”的定义,便于相互理解; ——利用助动词“可”或“不必”,表示在标准的界限内允许的行为或行动步骤。如“根据不同的操作,可选用下列检

测设备”(GB/T 18851.4—2005),或“为减少干燥时间,可慢慢地在其上面局部区域加热,或用暖空气吹”(GB/T 18851.1—2005)。这几句话的作用只是说明标准实施者被允许的行为,没有必须要包含要求或建议包含要求的意思;——利用助动词“能”或“不能”,表示能力和可能性。如“按制造商的推荐,显像剂的施加能用喷雾、静电喷射、飘拂技术或浸没等方法”(GB/T 18851.1—2005)。这一句话的作用只是说明这些“方法”所具有的能力,没有必须要做到或建议做到的意思。 1.2.2. 要求型条款 要求型条款在标准中表示如果声称符合标准需要遵守的准则,并且不允许有差异。要求型条款用以 下几种形式表达: ——利用祈使句直接表示指示。如“关上不透光的封盖”(GB/T 18851.2—2005)。这一句话的作用是命令标准实施者必须完成的行为或行动步骤,并且不允许打折扣; ——利用助动词“应”或“不应”,表示必须满足的准则。如“应按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来使用渗透检测材料和设备”(GB/T 18851.1—2005);或表示必须满足的能力。如“容水率应大于5 %”(JB/T 7523—2004),或“批量检验的闪点不应低于标称值的 5 ℃”(JB/T 7523—2004);以上内容当声称符合标准时,都是必须遵守的。

IEEE802.11协议详细介绍

协议X档案:IEEE 802.11协议详细介绍 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内独领风骚。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 Ethernet协议、802.5 Token Ring协议、802.3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 速率下又增加了 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后来又演进到802.11g的54Mbps,直至今日802.11n的108Mbps。 802.11a 高速WLAN协议,使用5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54Mbps,实际使用速率约为22-26Mbps 与802.11b不兼容,是其最大的缺点。也许会因此而被802.11g淘汰。 802.11b 目前最流行的WLAN协议,使用2.4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11Mbps,实际使用速率根据距离和信号强度可变 (150米内1-2Mbps,50米内可达到11Mbps) 802.11b的较低速率使得无线数据网的使用成本能够被大众接受(目前接入节点的成本仅为10-30美元)。 另外,通过统一的认证机构认证所有厂商的产品,802.11b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得到了保证。兼容性促进了竞争和用户接受程度。 802.11e 基于WLAN的QoS协议,通过该协议802.11a,b,g能够进行VoIP。 也就是说,802.11e是通过无线数据网实现语音通话功能的协议。 该协议将是无线数据网与传统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竞争的强有力武器。 802.11g 802.11g是802.11b在同一频段上的扩展。支持达到54Mbps的最高速率。

#可用性的理论基础1111

BDI数据管理系统的可用性评估方案 1项目背景 1.1 BDI模型概述 1.2 为什么要做这个信息系统 为了评价这个系统,我们进行可用性评估,下面了解一下可用性的相关理论。 2 可用性的理论研究 2.1 可用性概念 70年代末,研究者们提出了可用性(Usability)的概念,并开始对其评估方法和应用展开了研究。对于可用性的概念,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解释。 Nielsen(1993)从用户操作心理角度出发,给了可用性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他认为可用性包括以下要素:(1)易学性,商品是否易于用户学习;(2)交互效率,用户使用商品完成具体任务的效率如何;(3)易记性,将商品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户再次使用是否仍然记得如何操作;(4)出错频率和严重性,操作时出错的频率高低及严重程度如何;(5)用户满意度,用户对商品的满意程度如何。Nie1Sen 较全面的概括了可用性的内涵,成为了业界认同度较高的观点。 学者Haltsno(1998)认为可用性包含两层含义:有用性和易用性。有用性是指产品能否实现一系列的功能;易用性是指用户与界面的交互效率、易学性以及用户的满意度。Hartosn的定义比较全面,他把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突出了人在与机器交互中人的能动性额主导地位,但对这一概念的可操作性缺乏进一步分析。学者Dnoald Nornma在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一书中提出了日常产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可视性、匹配原则、反馈原则、限制原则、映射原则、一致性原则、启示性原则。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 9241-11标准(Guidance on Usability,1997)中认为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goal with 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其中:有效性是指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效率是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间的比率;满意度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 综上所述,可用性的概念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有用性和有效性,即产品

IEEE 802.11标准

《无线局域网技术》讲义 第六讲 IEEE802.11物理层 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内独领风骚。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 Ethernet协议、802.5 Token Ring协议、802.3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利用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Ethernet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可用性。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并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主要内容: 1.80 2.11工作方式 2.802.11物理层 3.802.11b的增强物理层 4.802.11数字链路层 5.联合结构、蜂窝结构和漫游 1、802.11工作方式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802.11PCMCIA卡、PCI接口、ISA接口的,或者是在非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例如802.11手机)。 2、802.11物理层 在802.11最初定义的三个物理层包括了两个扩散频谱技术和一个红外传播规范,无线传输的频道定义在2.4GHz的ISM波段内,这个频段,在各个国际无线管理机构中,例如美国的USA,欧洲的ETSI和日本的MKK都是非注册使用频

全球电子商务标准概述

ebXML全球电子商务标准概述 ebXML是联合国贸易简化和电子商务促进中心 (UN/CEFACT)及推进结构化信息标准组织(OASIS)于1999年11月成立的工作组。多年来,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两千多个组织的EDI、XML专家、企业、行业组织、软件服务商等约5000人参与了ebXML标准的制订工作。ebXML的远景是提供“一套国际上一致认可的、由通用的XML语法和结构化文件组成的技术规范,使电子商务简单易操作同时无所不在、最大限度的使用XML、便于跨行业的B2B、B2C 商务交易,促进全球贸易。 ebXML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以开放的XML标准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基础架构,为全球统一的电子交易市场提供全球透明的、安全的、一致的电子数据交换环境,为所有企业进入电子商务的道路扫清障碍,简化贸易程序。 ebXML与其他电子商务标准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针对某一个体的行业。ebXML是一个跨行业的电子商务架构。该架构提供了各行业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的方法学。直接整合商务流程,

ebXML电子商务的关键是商务,而不是电子。 ebXML标准技术规范为电子商务定义了一个基础架构,通过那个架构,能够建立协调一致的、有极强互操作能力的电子商务的服务和组件,在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中无缝集成。同时标准技术规范提供了实现这一架构的七项机制: 1、商务流程信息模型标准机制 2、注册与存储商务流程信息模型机制,用来实现共享和重用。 3、发觉交易伙伴相关信息机制,包括商务流程、商务服务接口、商务信息、消息交换传输及安全。 4、注册和存储上述相关信息,供交易伙伴彼此发觉、检索相关信息的机制。 5、合作协议协定配置(CPA)机制。 6、消息服务协定机制。 7、把商务流程与约定描述于消息服务的机制 ebXML技术规范完全同W3C XML技术规范保持一致,为ebXML

IEEE 802标准

IEEE 802.11 IEEE 802.11是无线局域网通用的标准,它是由IEEE所定义的无线网络通信的标准。虽然有人将Wi-Fi与802.11混为一谈,但两者并不一样。 目录 编辑本段 802.11为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于1997年公告的无线区域网路标准,适用于有线站台与无线用户或无线用户之间的沟通连结。 编辑本段 历史

IEEE 802.11 无线通讯一直发展,但缺乏广泛的通讯标准。于是,IEEE在1997年为无线局域网制定了第一个版本标准 ──IEEE 802.11。其中定义了媒体存取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展频作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设备到设备(ad 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 BS)或者访问点(Access Point,AP)的协调下进行。为了在不同的通讯环境下取得良好的通讯质量,采用 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硬件沟通方式。 1999年加上了两个补充版本: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GHz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的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的物理层。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苹果公司把自己开发的802.11标准起名叫AirPort。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802.11标准和补充。 编辑本段 规格说明 802.11 -- 初期的规格采直接序列展频(扩频)技术(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或跳频展频(扩频)技术(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FHSS),制定了在RF射频频段2.4GHz上的运用,并且提供了1Mbps、2Mbps和许多基础讯号传输方式与服务的传输速率规格。 IEEE 802.11 802.11a -- 802.11的衍生版,于5.8GHz频段提供了最高54 Mbps的速率规格,并运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encoding scheme以取代802.11的FHSS 或 DSSS。 802.11b (即所谓的高速无线网路或Wi-Fi标准),1999年再度发表IEEE802.11b高速无线网路标准,在2.4GHz频段上运用DSSS技术,且由于这个衍生标准的产生,将原来无线网路的传输速度提升至11 Mbps并可与以太网路(Ethernet)相媲。 802.11g -- 在2.4GHz频段上提供高于20 Mbps的速率规格。 编辑本段

局域网 IEEE802系列标准

IEEE802系列标准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 IEEE802.1 网间互连定义 802.1是关于LAN/MAN桥接、LAN体系结构、LAN管理和位于MAC以及LLC层之上的协议层的基本标准。现在,这些标准大多与交换机技术有关,包括:802.1q(VLAN标准)、 802.3ac (带有动态GVRP标记的VLAN标准)、802.1v(VLAN分类)、802.1d(生成树协议)、802.1s(多生成树协议)、802.3ad (端口干路)和802.1p(流量优先权控制)。 ● IEEE802.2 逻辑链路控制 该协议对逻辑链路控制(LLC),高层协议以及MAC子层的接口进行了良好的规范,从而保证了网络信息传递的准确和高效性。由于现在逻辑理论控制已经成为整个802标准的一部分,因此这个工作组目前处于“冬眠”状态,没有正在进行的项目。 ● IEEE802.3 CSMA/CD网络 IEEE802.3定义了10Mbps、100Mbps、1Gbps,甚至10Gbps 的以太网雏形,同时还定义了第五类屏蔽双绞线和光缆是有效的缆线类型。该工作组确定了众多的厂商的设备互操作方式,而不管它们各自的速率和缆线类型。而且这种方法定义了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这种访问技术规范。IEEE802.3产生了许多扩展标准,如快速以太网的 IEEE802.3u,千兆以太网的IEEE802.3z和 IEEE802.3ab,10G以太网的IEEE802.3ae。目前,局域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基于IEEE802.3标准的各类以太网。

终端标准化实施方案

附件2: ****保险有限公司 办公电脑行为安全管控实施方案 目录 背景说明: (2) 风险评估 (2) 1、外设管控 (2) 2、数据泄漏审计 (2) 3、软件和进程标准化 (2) 4、终端资产管理 (2) 5、远程控制和协助 (3) 6、非Windows电脑管理 (3) 行业调研 (3) 管控目标: (3) 终端标准化实施方案 (5) 1、硬件标准化 (5) 2、AD系统实现基础软件标准化 (5) 3、终端标准化工具实现高级标准化控制 (7) 4、桌面防病毒标准化 (8) 终端标准化管理平台 (9)

背景说明: 终端标准化是指对公司办公电脑进行统一硬件、统一软件,统一配置。终端标准化便于终端集中管理和维护,提高终端系统安全,有利于故障的发现和排除,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树立企业统一形象。 终端标准化的管控范围一般指公司总部计算机系统、省分公司计算机系统。 风险评估 目前我公司的员工电脑使用Windows AD域进行集中管理,通过AD域策略的管理已经实现了操作系统和用户的标准化管理,如操作系统标准化、用户终端标准化、账号审计策略等。 根据保监会《保险机构信息化监管规定》,再进一步推动办公终端的安全防护时,如数据防泄漏、介质管理、安全审计功能,通过AD域策略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1、外设管控 为防止U盘泄露公司数据,2017年通过AD策略封闭公司计算机的USB端口。但由于AD策略无法针对特定类型的设备进行控制,导致目前因外接打印机、扫描仪、银行U盾等需求必须开通USB端口。 目前公司已经超过300个用户开通了USB端口,但缺少对通过U盘拷贝资料的审计工具,存在较大的安全管控风险。 2、数据泄漏审计 目前公司内很多领导和员工的日常沟通使用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目前公司仅部署了上网行为管理,能够对用户能否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控制,但不能审计到即时通信工具的聊天记录和文件传输。 如果公司机密信息通过QQ、微信泄露,将无法追查和审计,存在合规风险。 3、软件和进程标准化 由于AD策略无法针对特定软件进行限制安装、远程卸载等功能。导致员工办公电脑上安装了一些QQ管家、360之类的软件,或其他一些流氓软件、广告软件等,进一步导致AD域策略无法正常推送,严重影响了公司终端标准化工作的推广落地。 4、终端资产管理 目前的资产管理只登记了资产编号,缺少更精确的计算机资产统计信息,比如CPU/内存/硬盘信息等。 如果有人将公司电脑拆开更换硬盘、CPU、内存,目前无法通过监控或审计发现。

IEEE 802.15.4标准及其应用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注册 查看文章 IEEE 802.15.4标准及其应用 2011-06-28 20:10 清水绿竹 清清流水 绿色竹林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好友i贴吧 概 述 在《电子设计应用》创刊号中,笔者已经介绍了无线个人网络(WPAN)和无线分布式感知/控制网络(WDSCN)。与其他的网络一样,WPAN 和WDSCN 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可能会由不同的公司进行开发生产,所以一个统一的协议或标准显得尤其重要。 2002年,IEEE 802.15 工作组成立, 专门从事WPAN 标准化工作。它的任务是开发一套适用于短程无线通信的标准,通常我们称之为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s)。目前,IEEE 802.15 WPAN 共拥有4个工作组: 蓝牙WPAN 工作组 蓝牙是无线个人局域网的先驱。在初始阶段,IEEE 并没有制定蓝牙相关的标准,所以经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后,蓝牙很快就有了产品兼容性的问题。现在,IEEE 决定制定行业标准来开发能够相互兼容的蓝牙芯片、网络和产品。 图1 802.15.4标准的结构 图2 802.15.4的MAC 层数据帧 共存组 为所有工作在2.4GHz 频带上的无线应用建立一个标准。 高数据率 WPAN 工作组 其802.15.3标准适用于高质量要求的多媒体应用领域。 802.15.4工作组 为了满足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网络要求,IEEE 标准委员会在2000年12月份正式批准并成立了802.15.4工作组,任务就是开发一个低数据率的 WPAN(LR-WPAN)标准。它具有复杂度低、成本极少、功耗很小的特点,能在低成本设备(固定、便携或可移动的)之间进行低数据率的传输。表1中概 括了一些802.15.4的特点。 目前该标准仍处于不断改善和修订阶段,预计于2003年初推出正式标准。802.15.4无线发射/接收机及网络被Motorola 、Philips 、Eaton 、Invensys 和Honeywell 这些国际通信与工业控制界巨头们极力推崇。 IEEE 802.15.4 标准及其技术特点 IEEE 802.15.4 满足国际标准组织 (ISO)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式。它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层、网络层和高层。图1是对这些层的描述。 物理层 IEEE 802.15.4 提供两种物理层的选择(868/915 MHz 和2.4GHz),物理层与MAC 层的协作扩大了网络应用的范畴。这两种物理层都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降低数字集成电路的成本,并且 都使用相同的包结构,以便低作业周期、低功耗地运作。2.4G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率为250kb/s,868/915MHz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率分别是20 k bps 、40 kbps 。

电缆终端头制作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作业指导书 Q/GDW 203155-2016 电缆终端头制作标准化 作业指导书 2016-08-31发布2016-08-31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定义 (4) 4 作业前准备 (4) 4.1准备工作安排 (4) 4.2作业组织及人员要求 (4) 4.2.1作业组织 (4) 4.2.2人员要求 (5) 4.3备品备件与材料 (5) 4.4工器具与仪器仪表 (5) 4.5技术资料 (6) 4.6作业前设备设施状态 (6) 4.7安全管控与风险预控 (6) 4.7.1安全管控 (6) 4.7.2风险预控 (6) 4.8定置图及围栏图(可选) (6) 5 作业流程图 (6) 6 作业程序与作业规范(标准) (10) 7 报告与记录 (14) 8 绩效指标 (14) 8.1 作业步骤指标 (14) 8.2 作业结果指标 (14) 9 作业指导卡 (15) 附录A (16) 附录B (17) 附录C (19)

前言 为规范电缆终端头制作标准作业,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由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并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归口。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朱辰、陈东。 本作业指导书审核人:陈晖。 本作业指导书批准人:易建山。 本作业指导书2016年8月31日首次发布。 本作业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

电缆终端头制作标准化作业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电缆终端头制作标准作业的作业前准备、标准作业程序、作业程序的质量要求及风险预控、报告与记录、绩效指标、作业指导卡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缆终端头制作标准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DLGJ 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 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1799.1-2013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Q/GDW 1799.2-2013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终端头 电缆终端是安装在电缆线路末端,具有一定绝缘和密封性能,用以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的电缆附件。 4 作业前准备 4.1准备工作安排 应根据工作安排合理开展作业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内容、要求见表1。 表1 准备工作安排 4.2作业组织及人员要求 4.2.1 作业组织 作业组织应明确人员类别、人员职责和作业人数,见表2。

IRIS国际铁路行业标准介绍

“IRIS”铁路行业的质量评估(管理)体系的介绍 ——国际铁路行业标准 IRIS(国际铁路行业标准)是由欧洲铁路行业协会(UNIFE)制定的,并得到了四大系统制造商(庞巴迪、西门子、阿尔斯通和AnsaldoBreda)的大力宣传和支持。IRIS基于国际质量标准ISO 9001,是ISO 9001的拓展。它专门针对铁路行业,用来评估其管理体系。IRIS旨在通过改善整个供应链,提高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概述 所谓IRIS,就是国际铁路行业标准英文International Railway Industry Standard的缩写,它是一套铁路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铁路行业的质量评估(管理)体系。它是在ISO 9001:2008的基础上,针对铁路行业的特殊要求而由欧洲铁路联盟于2006年5月18日发布实施的。和航天(AS9100),汽车(ISO/TS16949)、食品工业(ISO22000)中等相似的标准,试图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认可的标准。此标准包括真实的评估过程以及审核和计分原则。 IRIS作为铁路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并集中体现了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增加铁路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及质量上特殊要求,期望在合理的成本下确保顾客的满意,并制造世界级的产品。 二、IRIS起源 面向未来铁路行业高速发展和目前铁路行业统一管理滞后的问题,为了提高铁路产品的质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强化铁路行业统一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推进国际大厂合作,促进铁路行业发

展的步伐,欧洲铁路工业联盟研究工作组(UNIFE)联合其旗下的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等企业研制颁发了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International Railway industry Standard),该标准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发布,2006年6月19号在德国的Inno Trans展览会上被正式的确认。至此成为全球认可的一套针对铁路行业的质量评估(管理)系统,为铁路工业的供应商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 IRIS标准取代原有系统集成商的评估方法,成为统一的规范要求,铁路行业企业可以自行选择发证机构申请IRIS证书。IRIS证书将取代四个主要指导委员会成员(阿尔斯通交通,AnsldoBreda, 西门子交通以及庞巴迪交通)各自的评估方法。 三、IRIS产生的背景 1、世界铁路发展的大背景 铁路以它巨大的运能,快捷的速度,优越的安全性,良好的环保性和相对低廉的成本,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得到巨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铁路就象插上了翅膀,发展更加惊人,地铁、城轨、磁悬浮、客运专线、重载专线等等就是直接体现。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经济的迅猛发展,铁路行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如此巨大的发展需求动力,带动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和竞争,那么随之对铁路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用性和维护的便利性等等要求,迫切需要一套针对铁路行业特点的质量体系来加以规范和约束。 2、铁路装备行业的管理现状 目前,在铁路装备行业普遍采用的是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EEE_802系列标准

IEEE 802系列标准 https://www.360docs.net/doc/244145429.html,/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This article includes a list of references, related reading or external links, but its sources remain unclear because it lacks inline citations.Please improve this article by introducing more precise citations where appropriate. (April 2009) IEEE 802 refers to a family of IEEE standards dealing with local area networks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More specifically, the IEEE 802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to networks carrying variable-size packets. (By contrast, in cell-based networks data is transmitted in short, uniformly sized units called cells. Isochronous networks, where data is transmitted as a steady stream of octets, or groups of octets, at regular time intervals, are also out of the scope of this standard.) The number 802 was simply the next free number IEEE could assign, though “802” is sometimes associated with the date the first meeting was held — February 1980.

终端卖场八项标准化管理

终端卖场八项《统一标准化》为规范和统一专卖店的经营管理,特完善终端卖场标准: 目录一基础工作统一标准化 二货品陈列统一标准化 三接待礼仪统一标准化 四销售技巧统一标准化 五VIP维护统一标准化 六售后服务统一标准化 七例会组织统一标准化 八售后洗涤服务流程化 一、《基础工作统一标准化》 1、基础卫生要求 (1)招牌:专卖店招牌要求一月清洗一次,保持招牌无蜘蛛网、边条无锈迹、整体无污垢。随时查看招牌字体有无脱落和招牌灯有无损坏的现象,如有此现象要及时进行报修,以保持良好的店招形象。 (2)立柱:立柱保持一周清洗一次,随时保持立柱上无“牛皮癣”、无蜘蛛网、无污垢,立柱有破损现象要及时报修。(3)店内卫生清洁标准: 1)地板:无抛弃物、无垃圾、无积尘、无明显污渍和无水

渍,死角无建筑遗留污渍。对平时清理不到地方要3天做一次大清理。 2)玻璃:通透、明亮,无明显污渍、无灰尘、无晕圈和水 渍。 3)茶几:规范有序,桌面堆放物品陈列整齐,无灰尘、水 渍、无破损及摇晃,桌面只能摆放梦哲品牌宣传画册。 4)收银台:堆放整齐,无杂物、污渍、灰尘、只能摆放办 公用品。 5)展柜、展架、隔板:无灰尘、无污渍和水渍,货品陈列 有序,灯光完好无损,若有损坏应及时报修。货柜货架坚固、整洁,无损坏,若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6)库房:货品按大类分区摆放,便于取货及盘点。货品堆 码整洁有序,次序清楚,货品无大的灰尘及不安全隐患。 (严禁存放食物、垃圾遗留物) 7)卫生间:整洁、干净、无水渍,搪瓷、水池无积水、积 垢,小便池保持随时有卫生球,拖把基本晾干,放置有序,下水池无异物,如剩饭、茶渣等。 8)垃圾桶:垃圾及时清理,垃圾不能超过垃圾桶的三分之 二,使用专用黑色垃圾袋,严禁使用梦哲洗涤袋。 9)烟灰缸及茶杯:烟缸清洁无污,保持底部无水迹,烟缸 和茶杯应及时清洁,客人一走,五分钟内必须将茶缸及烟灰缸及时清洗干净。

详尽的IEEE802标准

IEEE802协议集介绍(802.1 ?802.21 ) 1980 年 2 月成立 IEEE802 委员会( IEEE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 即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该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局域网标准,称为 IEEE802 标准。按 IEEE802 标准,局域网体系结构由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和逻辑链路子 层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 组成。 IEEE 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 IEEE802 标准。 IEEE802.1 —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 IEEE802.2 — 逻辑链路控制 LLC IEEE802.3 — CSMA/C 胡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标准: IEEE802.3 — CSMA/CD 介质访问控制标准和物理层规范:定义了四种不同介质 10Mbps 以太网 规范 : 10BASE2、10BASE5、 10BASET 、10BASEF IEEE802.3U — 100Mbps 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 802.3中 IEEE802.3z — 光纤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802.3ab — 传输距离为 100米的 5类无屏蔽双绞线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802.4—Token Passing BUS (令牌总线) IEEE802.5—Token Ring (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6 —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7 —宽带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与建议实施 IEEE802.8 —光纤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 IEEE802.9 —综合声音/数据服务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10 —安全与加密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包括: IEEE802.11a 、IEEE802.11b 、 IEEE802.11c 和 IEEE802.11q 标准。 IEEE802.12 — 100VG-A nyLAN 快速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简单说一下 802 系列如下: 802.1 :高层局域网协议 Higher Layer LAN Protocols 802.2 :逻辑链路控制 Logical Link Control 802.3 :以太网 Ethernet (CSMA/CD ) 802.4 :令牌总线 Token Bus 802.5 :令牌环 Token Ring 802.6 :城域网 802.7 :宽带技术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网间网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 地 址解析协议

标准化手册模板格式

手册名称

编制说明(字体为黑体三号加粗) 【编制目的】(字体为黑体小三加粗) 正文为宋体五号,不加黑。首行缩进为2;《XX手册》为XX公司的XX管理提供促销流程、规范、表单。 【使用范围】 正文为宋体五号,不加黑。首行缩进为2;本手册仅供XX公司XX部门的XX人员作为工作手册阅读、参考。 【手册制度】 1.字体为宋体五号,不加粗,编号为“1”,且编号数字字体为宋体五号,每行对齐;《XX手册》由XX公 司统一制定和修改,其版权、解释权和维护权归公司总部所有;各相关人员仅有使用权及修改建权。为避免资料外泄,各使用者不得带出公司,不得翻印、不得外借他人,不得向外泄密透露。 2.《XX手册》由公司总部实行编码管理,并统一记录在案,故请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3.各岗位人员对手册的培训学习,应由经理或经理指定人统一安排、集中学习。 【使用说明】 正文为宋体五号,不加黑。首行缩进为2,行距为1.25倍;《XX手册》内容包括XX等内容。《XX手册》是XX公司人成功的操作经验,也是XX公司人智慧的结晶。正是这些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的长期坚持和积累,才铸就了XX公司连锁门店强大的经营竞争力,希望各位同仁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和坚持不懈,并为《XX手册》的再次升级而积累更多的经验与智慧,XX公司辉煌的发展期待您宝贵的建议! 编写小组成员: 注意页眉页脚,页眉有客户标示且靠左对齐,“XX手册”靠右对齐,字体为宋体小五;页码字体为宋体小五号,靠右对齐,封面不编辑页码,编制说明为第1页,目录为第2页

1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加黑 二级标题,黑体小三,加黑 1.1.1三级标题,黑体四号,加黑 1.正文,字体为黑色,大小为宋体五号,不加黑,行距为1.25倍,句末“;”最后一个小分项用“。”结 束;每行对齐; 2.XX 3.XX 1.1.1.1四级标题,黑体小四,加黑 1.正文,字体为黑色,大小为宋体五号,不加黑,行距为1.25倍,句末“;”正文,字体为黑色,大小 为宋体五号,不加黑,行距为1.25倍,句末“;” 2.XX 3.晨会规范 1)正文中的下一级,编号用“1)”字体为宋体五号不加粗,为1.25倍行距为1.25倍,句末“;” 2)晨会流程; 提前2分钟播放早会音乐(正文中的下一级,编号用“﹥”字体为宋体五号不加粗,行距为1.5 倍,句末“;”)此正文中的第二行不缩进2; 店长指定同事迎接伙伴上班并道早安(注:声音够大,开心的气氛); 准备班前会内容与管理人员开碰头会; 播放集合音乐。 3)晨会内容的优化。 流程图宽度为17厘米,锁定纵横比,居中;流程图内名称为宋体14pt并加粗,菱形流程图高10mm、宽30mm,判断字“是、否”大小为宋体12pt且不加粗,其他字体为宋体12pt,不加粗,椭圆形流程图高10mm、宽30mm,方框形流程图高10mm、宽36mm。(图片格式参照流程图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