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坐标

八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坐标
八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坐标

第三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单元测试题

(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在(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3,m +1)在第三象限,则m 的值为 ( ) A .-1

B .m >-3

C .m <-1

D .m >-1

3. 在y 轴上,与点A (3,-2)的距离等于3的点有( )

A.1个

B.2个

C.4个

D. 0个 4. 点A (1,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对应点'A ,则点'A 的坐标是( ) A.(1,4) B.(1,0) C.(-l ,2) D.(3,2) 5. 如图,小明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 到达点M ,如果点M 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 (10,20)表示的位置是( )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6. 点P (a ,b )的纵坐标b 不变,而横坐标a 减少3,则点P ( ). A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B.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 ,b )在x 轴上,则( ) A.00a b =≠, B .0b = C.

1a

b

= D.0a b +=且0a ≠ 8. 若点P (m ,1-2m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 一定在( )

第5题图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 如果用(6,1)表示一张6排1号的电影票,那么15排2号的电影票可表示为________ . 10. 若点M (2a -,23a +)是y 轴上的点,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

11.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12.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 经过平移以后得到的. 左图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 是(-4,2),(-2,2),右图中左眼的坐标是(3,4), 则右图中右眼的坐标是 .

13. 如图所示的围棋盘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黑棋A 的 坐标为(-1,2),那么白棋B 的坐标是 . 14.已知点P 的坐标是(2a -,36a +),且点P 到两 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 绕点A 按逆 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线段AB ′,则点B ′的坐标 为 .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B (4,0), 点C 在坐标轴上,且AC +BC =10,写出满足条件的 所有点C 的坐标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6分) 17.(本小题满分6分)

写出图中点A 、B 、C 、D 、E 、F 的坐标.

第12题图

第15题图

18. (本小题满分6分)

如图,小海龟位于图中点A(2,1)处,按下述路线移动:(2,1)→(2,4)→(7,4)→(7,7)→(1,7)→(1,1)→(2,1).用粗线将小海龟经过的路线描出来,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19. (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菱形ABCD,四个顶点分别是A(-2,-1),

B(1,-3),C(4,-1),D(1,1).将菱形沿x

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各个顶点的坐标变为

多少?将它沿y轴正方向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并

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0. (本小题满分6分)

如图是某市市区几个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请

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

光岳楼____ __;

金凤广场_ _ ____;

动物园____ __;

山峡会馆___ ___;

湖心岛____ _.

21.(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8),(–11,6),(–14,0),(0,0).

(1)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你是怎么做的?

(2)如果把原来ABCD各个顶点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

多少?

参考答案

第三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选择题:

1.A ;

2.C ;

3. A ;

4.D ;

5.B ;

6.A ;

7.B ; 8 D. 二、填空题:

9. (15,2) ; 10. 2; 11. (3,2); 12. (5,4);

13. (-3,-2) ; 14. (3,3)或(6,-6); 15(4,2);16. (5,0)±, (0,3)±. 三、解答题:

17. A (-2,-2),B (-5,4),C (5,-4),D (0,-3),E (2,5),F (-3,0). 18. 略

19. 将菱形沿x 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各个顶点的坐标变为 (-5,-1),(-2,-3),(1,-1),(-2,1).

将它沿y 轴正方向平移4个单位长度,各个顶点的坐标变为 (-2,3),(1,1),(4,3),(1,5).图略.

20. 光岳楼(0,0);金凤广场(-2,-1.5);动物园(6,3);山峡会馆(4,-1);

湖心岛(-1.5,1).

21.(1)80(可分别割成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或补直角三角形成长方形); (2)80.

图形与坐标知识点及习题

图形与坐标

1.若点A的坐标是(-3,5),则它到 x 轴的距离是_______,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 2.若点B在x 轴下方,y 轴左侧,并且到 x 轴、y 轴距离分别是2、4个单位长度, 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 3.点P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是2、1, 则点P的坐标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位与广场的北偏西30°方向上,距离广场3 千米,则广场的位置是在小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6.点(3,-2)在第_____象限;点(-1.5,-1) 在第_______象限;点(0,3)在____轴上; 7.点A 在x 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则A 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 8.点 M (- 8,12)到 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 到 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 9.若点P 在第三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 2 , 到y 轴的距离为1.5,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 10.点A (1-a ,5),B (3 ,b )关于y 轴对称, 则a=___,b=____。 1.△ABC 三个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 A (2,-1), B (1,-3), C (4,-5)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ABC ; 2)求三角形的三边长,判断三角形形状; (3)把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恰好得到△ ABC ,试写出△ A 1B 1C 1三个顶点的坐标,并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些点; 4)求出△ A 1B 1C 1的面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下图所示. (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A 1(____,_____), A 3(____,_____),A 12(____,____); 111A B C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平移(3)》教案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平移(3)》教案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图形的平移(三)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图形中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不是很困难,而让学生主动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标,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轴对称的眼光看待平移,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一直处于轴对称和平移相互交融的氛围之中,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生活中的旋转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在上节课学习一次平移时坐标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一次平移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时坐标的变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 情感与态度: 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第三环节:例题讲解;第四环节:展示应用评价自我;第五环节:链接知识归纳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七环节:导入下节课内容。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活动内容: 口答练习: 在坐标系中,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 1.(x,y)——(x,y+4); 2. (x,y)——(x,y-2); 3. (x,y)——(x-1 , y); 4. (x,y)——(3+x , y). 思考:5. (x,y)——(x-1 , y+4) 活动目的:复习巩固前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在坐标系中,图形一次平移(横向或纵向),进一步明确平移前后坐标的变化规律;同时提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 效果:给空间让学生回答,可能学生的语言并不规范,有待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逐步引导,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合情推理自己的结论,养成一个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活动一:探求“鱼”在坐标系中,既横向又纵向平移时,坐标的变化情况. 内容1:

八年级数学位置与坐标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一、知识要点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 D 一个有序数对 学生自测 1.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 的坐标是0 C 原点O 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 D 原点O 在坐标平面内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点在x 轴上,坐标为(x,0)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 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 轴上,坐标为(0,y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即在y=x 直线上);坐标点(x ,y )xy>0 第二、 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即在y= -x 直线上);坐标点(x , y )xy<0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 ,则点P 的坐标是 ,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3 1,则点Q 的坐标是 , 例2 点P (a-1,2a-9)在x 轴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学生自测 1、点P(m+2,m-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2、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

初中数学《定义与命题》教案

初中数学《定义与命题》教案 §6.2.2 定义与命题(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 2.命题的真假. 3.了解数学史.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了解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教学难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境,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命题,那么什么叫命题呢? 下面大家来想一想: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分组讨论. ①这五个命题都是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叙述的.②每个命题都是由已知得到结论.③这五个命题的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Ⅰ.讲授新课 1 、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2、举例说明命题如何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①明显的。 ②不明显的。 做一做 1.下列各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北师大版八下数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专练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专练 专题一:确定图形变换后的坐标 把图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点的坐标,可进行图形的变换或确定图形的位置与形状,解答这类问题,是数与形结合的体现,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以坐标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图形变换为例加以说明.例1 如图1,在△AOB中,A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2),点O的坐标是(0,0),将△AOB平移得到△A′O′B′,使得点A′在y轴上,点O′、B′在x轴上.则点B′的坐标是. 析解:因为△AOB是等腰三角形,容易得到B点坐标为(4,0),将△AOB 平移得到△A′O′B′,使得点A′在y轴上,是将图形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根据平移特点,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因此点B也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以点B′的坐标为(2,0). 例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三个点O(0,0),A(-1,1),B(-1,0),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则点A,B的对应点坐标为A1(,),B1(,). 析解:建立如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OA2,所以OA1=OA2,所以点A120).因为∠AOB=45°,所以△AOB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所以△A1OB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A12 ,所以B1 22 ?? ,. 练习一:1.如图3,若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A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A)(-3,-2)(B)(2,2)(C)(3,0)(D)(2,1)

2.如图4,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以后得到的.左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图案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将点P0绕着原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1,延长OP1到点P2,使OP2=2OP1,再将点P2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3,则点P3的坐标是.4.如图5,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就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1,-1). (1)把△ABC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的图形,并写出点B1的坐标; (2)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2B2C,画出△A2B2C 的图形,并写出点B2的坐标. 专题二:图形的变换分析 分析图形的变换一般选择合适的“基本图形”,然后由平移、旋转的定义考查这一基本图形变换到另一个基本图形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以及运动的距离或角度是多少,并由性质进行检验判断的正确性.

八年级数学位置与坐标知识归纳

一、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 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 1.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x轴、y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轴、y轴对 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2.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 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3.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0 x ?y ,0> > 点P(x,y)在第二象限0 ,0> ?y x < 点P(x,y)在第三象限0 x ?y ,0< < 点P(x,y)在第四象限0 x ?y ,0< >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0 ?y,x为任意实数 = 点P(x,y)在y轴上0 = ?x,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即原点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上?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互为相反数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图形与坐标组专题培优(附答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图形与坐标组专题培优 姓名班级学号 基础巩固 1.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 - 1, - 2).“馬”位于点(2, - 2),则“兵”位于点(). A.( - 1,1) B.( - 2, - 1) C.( - 3,1) D.(1, - 2) 2.若点A(a + 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b + 1)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如图,已知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原点重合,另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0,3).现将该三角板向右平移使点A与点O重合,得到△OCB′,则点B的对应点 B′的坐标是(). A.(1,0) B.(3,3) C.(1,3) D.(- 1,3) 4.如图,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3,2).点D,E分别在AB,BC边上,BD= BE= 1.沿直线DE将△BDE翻折,点B落在点B′处.则点B′的坐标为(). A.(1,2) B.(2,1) C.(2,2) D.(3,1) 5.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的三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都乘以- 1,得到△A1B1C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与△A1B1C1关于x轴对称 B.△ABC与△A1B1C1关于y轴对称 C.△A1B1C1是由△ABC沿x轴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D.△A1B1C1是由△ABC沿y轴向下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6.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2 - m,1 2 m)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1,3)与点N(x,3)之间的距离是5,则x的值是 _________ . 8.如图,△O A1B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0),B1(0,2),点C1与点A1关于直线O B1对称.对△A1B1C1进行图形变换,得到△C1B2C2,使得B2(3,2),C2(5,0);再进行第二次变换,得到△C2B3C3,使得B3(9,2),C3(13,0);第三次将△C2B3C3变换成△C3B4C4,使得B4(21,2),C4(29,0)…按照上面的规律,若对△A1B1C1进行第四次变换,得到△C4B5C5,则C5( _________ ). 9.如图,△ABC在正方形网格中,若点A的坐标为(0,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写出点B和点C的坐标. (3)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B′C′.(不用写作法) 10.已知点P( - 3a - 4,2 + a),请解答下列各题: (1)若点P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_________ .

八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坐标

第三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单元测试题 (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在(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3,m +1)在第三象限,则m 的值为 ( ) A .-1 B .m >-3 C .m <-1 D .m >-1 3. 在y 轴上,与点A (3,-2)的距离等于3的点有( ) A.1个 B.2个 C.4个 D. 0个 4. 点A (1,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对应点'A ,则点'A 的坐标是( ) A.(1,4) B.(1,0) C.(-l ,2) D.(3,2) 5. 如图,小明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 到达点M ,如果点M 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 (10,20)表示的位置是( )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6. 点P (a ,b )的纵坐标b 不变,而横坐标a 减少3,则点P ( ). A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B.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 ,b )在x 轴上,则( ) A.00a b =≠, B .0b = C. 1a b = D.0a b +=且0a ≠ 8. 若点P (m ,1-2m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 一定在( ) 第5题图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 如果用(6,1)表示一张6排1号的电影票,那么15排2号的电影票可表示为________ . 10. 若点M (2a -,23a +)是y 轴上的点,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 11.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12.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 经过平移以后得到的. 左图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 是(-4,2),(-2,2),右图中左眼的坐标是(3,4), 则右图中右眼的坐标是 . 13. 如图所示的围棋盘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黑棋A 的 坐标为(-1,2),那么白棋B 的坐标是 . 14.已知点P 的坐标是(2a -,36a +),且点P 到两 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 绕点A 按逆 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线段AB ′,则点B ′的坐标 为 .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B (4,0), 点C 在坐标轴上,且AC +BC =10,写出满足条件的 所有点C 的坐标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6分) 17.(本小题满分6分) 写出图中点A 、B 、C 、D 、E 、F 的坐标. 第12题图 第15题图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

《定义与命题》 1课时 定义与命题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了不少的几何知识,对很多名词、概念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本节课将对学生传授定义与命题的基本含义,学生对本节课将要采取的讨论、举例说明等学习方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会区分某些语句是不是命题 。 2、会判断命题的真假,及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比较数学化的观点来审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遇到的语句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某些语句特征的判断学会严谨的思考习惯。 2、 通过从具体例子中提炼数学概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践的联系。 命题的概念。

【教学难点】 命题的概念的理解。 几名学生表演引入部分。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引入(由学生表演) 活动内容: 小亮和小刚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我们爱科学》。 小亮说:…… 小刚说:“是的,现在因特网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 小亮说:“……” 小刚说:“……” 小亮说:“哈!,这个黑客终于被逮住了。”…… 坐在旁边的两个人一边听着他们的谈话,一边也在悄悄议论着: 一人说:“这黑客是个小偷吧?” 另一人说:“可能是喜欢穿黑衣服的贼。”…… 一人说:“那因特网肯定是一张很大的网。” 另一人说:“估计可能是英国造的特殊的网。”……(表演结束) 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个小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在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认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为此,我们需要给出它们的定义。) 1、关于“黑客”对话的片断来引入生活中交流时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才能

2019-2020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图形与坐标》专项测试(含答案) (500)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坐标》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如图所示的是小亮从家出发到医院要经过的街道,若用(0,4)表示家的位置,下列路径中,不能到达医院的是() A.(0,4)→(0,3)→(0,0)→(4,0) B.(0,4)→(0,1)→(4,1)→(4,0) C.(0,4)→(2,1)→(3,1)→(4,1) D.(0,4)→(0,2)→(4,2)→(4,0) 2.(2分)如图,下列各点在阴影区域内的是() A.(3.3)B.(-1,2)C.(3.5)D.(-3,-2) 3.(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2个B.3个C. 4个D.5个 5.(2分)如果点M(3a,-5)在第三象限,那么点N(5-3a,-5)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6.(2分)若点P (a+3,a-1)在x 轴上,则a 为( ) A .0 B .-3 C .1 D .以上都不对 7.(2分)已知点P (x ,y )在第二象限,且12x +=,23y -=,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5) B .(1,-l ) C .(-3,-l ) D .(1,5) 8.(2分)点M 在y 轴的左侧,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是3和5,则点M 的坐标是( ) A .(一5,3) B .(-5,-3) C .(5,3)或(-5,3) D .(-5,3)或(-5,-3) 9.(2分)点P 在第二象限内,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 ) A .(-4,3) B .(-3,-4) C .(-3,4) D .(3,-4)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0.(2分)如图,方格纸上有A 、B 两点.若以B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点A 的坐标为(6,3);若以A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点B 的坐标为 . 11.(2分)如图,在△AOM 中,∠AMO=90°,0A=5,AM=4.则点A 的坐标为 . 12.(2分)点A 的坐标是(2,-3),则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 . 13.(2分)若点(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a b -,ab )在第 象限. 14.(2分)边长为2的正△ABC 的A 点与原点重合,点B 在x 正半轴上,点C 在第四象限,则C 点的坐标为 . 15.(2分)已知点()P x y ,位于第二象限,并且4y x +≤,x y ,为整数,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点P 的坐标: . 16.(2分)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l)、(-1,2)、(3,-1),则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一、平移定义和规律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关键:a.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也不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但改变图形的位置)。 b. 图形平移三要素: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2平移的规律(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平移后,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整个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 二、旋转的定义和规律 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关键:a.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也改变图形的位置)。b. 图形旋转四要素: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规律(性质): 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旋转后,原图形与旋转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 整个旋转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绕旋转中心按一定的旋转方向和一定的旋转角度旋转移动。 三、中心对称 1.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 (1).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图形旋转的一切性质。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 把一个平面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4、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如果将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整体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反过来,如果把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沿着过对称中心的任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3.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折叠)、中心对称(旋转)的对比 5、图案的分析与设计①首先找到基本图案,然后分析其他图案与它的关系,即由它作何种运动变换而形成。②图案设计的基本手段主要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三种方法。

初二数学图形和坐标整合版

第四讲 图形与坐标 知识点梳理: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___ _ 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轴叫: ,竖直的轴叫: , 是原点,通常规定向 或向 的方向为正方向。 1. 已知点A(x,y).1)若xy =0,则点A 在_______________; 2)若xy >0,则点A 在___________;3)若xy <0,则点A 在________________. 2. 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x 轴上的点______为0,y 轴上的点______为0。 3. 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_________ ________;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______________ ______。 4. 平行于坐标轴的点的特征: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______坐标相同,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______坐标相同。 5.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P (),x y 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_,到y 轴的距离为______,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三.坐标平面内点的平移情况:左右移动点的_____坐标变化,(向右移动____________,向左移动 ____________),上下移动点的______坐标变化(向上移动____________,向下移动____________) 知识一、坐标系的理解 例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 D 一个有序数对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则点P 的坐标是 ,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 3 1 ,则点Q 的坐标是 ,

八年级数学图像的平移和旋转知识点、经典例题和习题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考纲传真】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察考点主要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旋转,并探索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 【复习考纲】 1.探索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移、旋转的基本内涵. 2.掌握平移、旋转的画图步骤和方法,掌握图形在坐标轴上的平移和旋转. 【考点梳理】 一、平移定义和规律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注意: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也不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但改变图形的位置); (2)图形平移三要素: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2.平移的规律(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平移后,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 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 二、旋转的定义和规律 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关键:(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也改变图

形的位置); (2)图形旋转四要素: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规律(性质): 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旋转后,原图形与旋转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旋转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绕旋转中心按一定的旋转方向和一定的旋转角度旋转移动. 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 【典题探究】 【例1】、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平移过程的有( ) ①时针运行的过程;②火箭升空的过程;③地球自转的过程;④飞机从起跑到离开地面的过程。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例2】、如图所示的每个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例3】、下列图形经过平移后恰好可以与原图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梯形 D 、都有可能 【例4】、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 B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C 、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的点 D 、图形上任意两点连线的长度不变 【例5】、有关图形旋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上每一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B 、图形上每一点移动的角度相同 A B C D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图形与坐标》复习

第3章 图形与坐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掌握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综合运用图形与坐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参与本章知识梳理与体系构建的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2.领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重点:特殊点的坐标特征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难点: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梳理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在平面内画两条___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轴叫:____ ,竖直的轴叫:____ ,____ 是原点,通常规定向____ 或向____ 的方向为正方向。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点: 1. 已知点A(x,y).1)若xy =0,则点A 在____________;2)若xy >0,则点A 在_______;3)若xy <0,则点A 在________________. 2. 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x 轴上的点______为0,y 轴上的点______为0。 3. 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_________________;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____________。 4. 平行于坐标轴的点的特征: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 ____坐标相同,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______坐标相同。5.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P (),x y 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_,到y 轴的距离为______,一对有序实数对 方位角 一 种 很 有 用 的 工 具

图形与坐标的位置

胡各庄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图形与坐标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变化过程; 2、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变化过程及规律。 3、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变化过程; 4、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够根据坐标指出点的位置,并且已知点的位置写出它对应的坐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能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图形的变化求相应点的坐标。 2、教学难点:探索象限内图形变化而产生的坐标变化特征,以及它们特征的简单运用。 三、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1、提供学习资源: 导学案(前一天发给学生自主完成) 2、教学媒体: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自学引路:(课前以 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 生独立完成) 根据右图完成下列问 题: 1、写出图中各点的坐标: 点A( ) 点B( ) 点C( ) 点P( ) 2、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 长度,得到点A1( ); 3、将点B向左平移2个单位 长度,得到点B1( ); 4、将点P向上平移4个单位 长度,得到点P1( ) ; 5、将点C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1( ); 归纳总结:根据以上平移过程及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 想一想,做一做:点C(2,1)经过如何变化得到点C2(5,4) 点A(-1,-1)经过如何变化得到点A2(2,3).

使用说明:课前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确定课堂教学任务。借助实物投影分组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拨总结。 (二)、自我检测 1、直角坐标系下,将点P (-4,5)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 移2个单位到点M ,则M 点的坐标为( ) A 、(―6,5) B 、(―2,7) C 、(―6,7) D 、(―2,5)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是( )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 3、已知点A (-2,-3): (1)将点A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1,则 点A 1点的坐标是 ; (2)将点A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2,则 点A 2点的坐标是 ; 4、已知点A (-2,-3): (1)将点A 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1,则 点A 1点的坐标是 ; (2)将点A 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2,则 点A 2点的坐标是 ; (三)、合作探究:(课上小组讨论交流完成,教师点拨指导。)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为(23)A -, 、(32)B -,、(1,1)C -. (1)若将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请画出平移后的111A B C △; (2)写出平移后A 1 、 B 1 、 C 1三点的坐 标。 (3)观察A B C '''△与ABC △各对应 顶点坐标特点,你有何发现? (4)画出A B C '''△关于Y 的对称图形△A 2B 2C 2,并写出各顶点的坐标。 使用说明: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分析、探讨坐标系中图形的变换特点。

八年级数学 定义与命题(一)

八年级数学定义与命题(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定义的意义 2.命题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从具体实例中,探索出定义,并了解定义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从具体实例中,了解命题的概念,并会区分命题.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从具体例子中提炼数学概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践的联系. ●教学重点 命题的概念 ●教学难点 命题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一张 第一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6.2.1 A) 电脑制作:P177~178的实例.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上过网或懂电脑的同学都知道什么是“黑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对话(电脑演示P177) 小亮和小刚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我们爱科学》. 小亮说:…… 小刚说:“是的,现在因特网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 小亮说:“……” 小刚说:“……” 小亮说:“哈!,这个黑客终于被逮住了.” …… 坐在旁边的两个人一边听着他们的谈话,一边也在悄悄议论着: 一人说:“这黑客是个小偷吧?” 另一人说:“可能是喜欢穿黑衣服的贼.” …… 一人说:“那因特网肯定是一张很大的网.”

另一人说:“估计可能是英国造的特殊的网.” …… (学生听后,大笑)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呢? [生甲]旁边那两个人的概念不清. [生乙]“黑客”“因特网”等都是电脑中的专用名词.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由此可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在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认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为此,我们需要给出它们的定义. 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定义与命题 Ⅱ.讲授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交流方便,我们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他们下定义(definition). 如:“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定义. 大家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甲]“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 [生乙]“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生丙]“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生丁]“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是“角”的定义. …… [师]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例子.说明定义就是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出示投影片§6.2.1 A)

数学常识新编定义与命题

数学常识新编定义与命 题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数学常识-定义与命题 相约苹果园 ——数学大师希尔伯特独到的学习方式 江西赣县田村中学刘延炳 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38岁的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演讲,提出了着名的23个数学问题,对20世纪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长篇报告,这是数学家的极高荣誉.事实上,希尔伯特已经是当时数学家的“领头羊”.希尔伯特的成功是与他独到而卓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分不开的. 18岁时,希尔伯特考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大学时代他所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听课、泡图书馆,也不是参加讨论班,而是同两位青年数学家闵科夫斯基和胡尔维茨在苹果树下的“数学散步”,这两位散步伙伴与他年龄相仿,但和希尔伯特不同的是,他们都是少年有成,希尔伯特与他们建立了密切友谊,每天下午5点整,三个人都准时相会在校园的苹果树下,进行无拘无束的数学散步,热烈讨论当代数学的重大问题,交流彼此对数学的理解和想法.日后希尔伯特深情而富有诗意地追忆这难忘的数学散步:“我们的科学——我们对它的热爱超过了一切——它把我们结合在一起,在我们眼里,它就像一座鲜花盛开的园林,花园里有被人踏就的路,空闲时你可以循着它去观花赏景,悠然自得而不用费力,当一旁有个情趣相投的朋友作伴时就更是如此.但是,我们还喜欢去寻找那些深藏不露的小径,去发现更多出人意料的能大饱眼福的景色;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指点出这种奇景时,我们共同赞美它,真是其乐无穷.” 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希尔伯特开始了他的长途“数学旅行”,从日本到法国,他拜访了几十位着名数学家,和克莱因、庞加莱等结下了深厚友谊,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们的丰富知识和研究方法,站到了当代数学的最前沿.在这次旅行中,受老一辈数学家埃尔米特的启发,希尔伯特产生了攻克“果尔丹问题”的想法.后来,这成了他数学研究生涯中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希尔伯特的这种“游学”方式卓有成效.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不也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寻师访友,并在一路上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吗?

中考数学图形与坐标专题卷(附答案)

中考数学图形与坐标专题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3,﹣2) C .(﹣3,2) D .(﹣3,﹣2) 2.点P ( 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是( ) A .(-2, 3) B .(2,3) C .(-2, -3) D .(2,-3) 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 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 、B 、C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 的周长最小时,点C 的坐标是( ) A .(0,0) B .(0,1) C .(0,2) D .(0,3)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 沿OB 对折,使点A 落在A 1处,已知OA=, AB=1,则点A 1的坐标是( ) 6题图 A .() B .() C .() D .() 6.如图,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A 的坐标为(1,),则点C 的坐标为( ) A .(﹣,1) B .(﹣1,) C .(,1) D .(﹣,﹣1) 7.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8.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 22(1)()a a b b --+的结果是 ( ) A 、1 B 、b+1 C 、 2a D 、12a - b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2,-3) B.(2,3) C.(-2,3) D.(2,-3) 10.点P (-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