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智能交通中心平台

海康智能交通中心平台
海康智能交通中心平台

1.1 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平台

1.1.1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市区机动车数量也随之猛增,原有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城区多条道路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现象。

针对目前的交通状况,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缓解当前的交通拥堵现状。采用先进的采集特定车辆信息分析交通流技术,收集城区公交车、出租车GPS信号并通过专业交通分析运算平台,分析出城区道路可能已经出现的拥堵点并自动预警,指挥中心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图像验证后可就近调警并根据情况进行信号灯控制调整。

1.1.2平台概述

iVMS-8600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是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依托于数据库、架构于网络的服务系统,是支撑起智能交通类监控系统产品的中央管理平台,一个能够实现设备接入与用户服务的综合软硬件体系。综合管控平台利用统一的数据库、软件及服务,接入分散的设备并建立用户、业务接口,以完成分散设备的统一管理并提供用户业务需要的服务。

iVMS-8600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需在指定的路段安装数据采集设备,通过各级接入服务器及其应用软件,最终实现诸如交通违法记录与处理、交通事件监测、通行车辆记录、智能研判、交通流量统计等交通业务的功能与应用。

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库服务器、CMS管理平台、交通应用服务器、图片服务器、区间测速/套牌分析服务器、设备接入服务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存储管理服务器、网管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电视墙服务器、CS控制客户端、WEB配置客户端、WEB控制客户端以及路口前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发送的道口管理主机,可实现对通行路口车辆的牌照识别、测速及超速报警、闯红灯检测、布控车辆检测报警、查询统计、智能研判等功能。

1.1.3平台架构

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结构分为三层:协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具体模块包

括:平台协议模块、基础服务模块、应用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其结构见下图:

BS/CS客户端指挥中心设备

平台协议模块是平台与各基础应用系统进行数据通信的基础模块,按照“GA/T 1049.1-2013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第一部分:总则”建立标准化接口通信标准,完成与基础应用系统的通信接口封装;基础服务模块构建在平台协议模块以及其他平台资源之上,将平台协议模块的功能接口和其他平台资源的接口按照服务功能需求封装成服务模块,形成符合标准的通用型访问服务。

包括交通信号控制、路况信息采集、路面信息发布、路网地理信息服务等基础服务;应用模块构建在基础服务之上,将基础服务模块按照业务功能需求进行组合和流程编排,形成满足实际业务需要的应用型功能模块,可包括基础交通数据采集、交通运行状况监

测、日常交通组织与管控、交通事件处置与指挥以及警力与资源配置管理等关键应用;系统管理模块对平台内部进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等。

1.1.4平台主要设备、模块

1.1.4.1 HikServer

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器对系统资源的整合及平台对资源管理控制的效率,也为了进一步简化用户操作,将平台能够实现的基本功能所涉及的服务器(软件)整合到海康服务器(HikServer)中,以满足用户的基本管理需要和业务需要,如用户及设备管理、报警、存储、转发等。在HikServer的操作界面中,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各功能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并可以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服务器,也能够对服务器进行在线配置。

1、报警处理服务器(ALARM)

接收报警信息,并对报警信息做相应处理。

2、网络存储服务器(PCNVR)

实时视频的网络存储功能;

视频的集中存储管理。

3、存储管理服务器(VRM)

管理所有录像的计划配置、录像类型、存储方式;

提供远程和集中存储录像查询、点播、下载等功能。

4、流媒体服务器(VTDU)

负责转分发实时码流。

5、电视墙服务器(TVW)

管理解码器和解码服务器;

提供预览、轮循上墙功能。

6、设备接入服务器(PAG)

提供设备接入功能;

用于设备管理。

7、云台代理服务器(PTZ)

通过云台代理服务,去控制云台,能够实现网闸穿透等功能;

通过云台代理服务,可以去控制各种型号的矩阵,实现模数互控;

可以实现不用用户拥有不同的控制级别,按优先级对云台进行控制。

8、图片服务器(VRB)

提供图片存储、下载功能。

9、解码服务器(DCS)

提供针对视频的解码功能。

10、网管服务器(NMS)

统计和管理系统内各服务器的状态信息;

统计和管理系统内各设备的状态信息;

生成异常信息报表。

11、区间测速服务器(SectionMeter)

实时分析区间超速信息;

实时分析嫌疑套牌行为。

1.1.4.2 交通应用服务器

交通应用服务器是连接前端和后端平台业务的桥梁。它主要负责实时过车数据的解析、接收、存储、转发,以及报警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接收前端终端服务器的过车信息和高清图片。

识别超速车辆,生成违章信息。

通过比对布控车辆库,实现对布控车辆包括黑名单、白名单及各类违章车辆的识别,生成报警信息上传中心。

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写入正常过车及布控、违章车辆信息。

在磁盘阵列中存储车辆图片。

给CS客户端和WEB客户端发送正常过车、超速过车、布控过车的车辆信息,及指定的实时过车图片。

实现第三方平台的联动。

1.1.4.3 CMS管理平台

CMS管理平台,是利用统一的数据库、软件以及服务,在分散的设备与用户之间建立的接口服务平台,用户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完成对系统中所有设备(前端摄像机、终端服务器、存储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与集中控制。CMS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在于设备管理、视频操作、报警管理、系统运维以及用户权限管理,对于用户使用平台的过程而言,

以下功能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密狗验证;

对终端服务器的周期性校时;

客户端连接时认证连接;

提供WEB服务;

数据信息维护;

自动撤控。

1.1.4.4 WEB配置客户端

拥有配置系统资源权限的用户,能够通过CMS界面中的配置客户端窗口,对系统参数进行配置,如对系统所辖区域监控点的配置、对录像时间、存储位置的配置以及对用户权限的配置等等。

配置单位、监控区域、路口、车道、用户、服务器等资源信息;

配置监控点、录像计划、布控信息等;

日常信息维护。

1.1.4.5 WEB控制客户端

拥有控制权限的用户,能够通过CMS界面中的控制客户端窗口,实现对平台资源的控制、应用等操作。控制客户端能够实现的应用包括数据查询、智能研判、前端设备控制以及交通数据统计等等:

显示前端设备的运行状态;

接收实时过车图片;

接收所有路口的正常过车、违章过车、布控过车等信息;

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过车、异常牌照等信息的查询和图片校对下载功能;

实现多模式的统计功能、各种车辆信息的分析功能、电子地图功能等。

1.1.4.6 CS客户端

CS客户端拥有与WEB客户端基本相同的业务单元和功能模块,用户直接通过客户端计算机桌面上的客户端图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就能登录综合管控平台。通过CS 客户端,用户能够完成以下操作:

显示前端设备的运行状态;

接收实时过车图片;

接收所有路口的正常过车、违章过车、布控过车等信息;

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过车、异常牌照等信息的查询和图片校对下载功能;

实现多模式的统计功能、各种车辆信息的分析功能、电子地图功能等。

1.1.5平台运行环境

iVMS-8600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架设在完整的服务器体系之上,并通过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组成的软件架构体系与直接面向用户的浏览器、客户端实现人机交互。就平台需要实现的不同的业务功能以及需要承受的数据以及通信的负荷而言,其对应的服务器体系以及软件体系架构会有所不同。完整的综合管控平台,需要依托于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才能够实现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

1.1.5.1 硬件环境

硬件服务器承担了平台软件的架设、数据的存储与转发等重要任务,因此要求服务器高效、稳定,具备能够承担高吞吐率的大容量硬盘作为存储单元,具备高速处理器,实现平台内外数据的高效、高速、稳定地传输与处理。

以下为能够确保实现iVMS-8600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正常运行所建议的服务器技术参数:

1*Xeon E5620-2.4G(四核12M/5.86GT/s)

2*2GB DDR3 ECC/2*146G(SAS/15Krpm/3.5英寸)

2*1000M NIC

冗余电源

1.1.5.2 软件环境

服务端环境

◆Windows Server 2003 R2 Edition sp2 32位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64位系统

◆Oracle 10.2.0.1.0及以上版本数据库

客户端环境

◆Windows Server 2003 R2 Edition sp2 32位系统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Edition 32位系统

◆Windows 7 Professional Edition 32位系统

◆Oracle 10.2.0.1.0及以上版本数据库客户端

◆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推荐使用IE8.0)

1.1.5.3 网络环境

具有足够的带宽,支持各种多媒体业务和确保实时处理;

可靠的网络结构,支持系统不间断运行;

网络具有开放性,采用标准的接口方式;

网络具有较好的可扩性,方便将来各系统扩展;

具有很强的网络管理能力,便于网络维护、运行管理和网络安全。

1.1.6平台功能

1.1.6.1 GPS信号解码分析

平台集成出租车及公交车的GPS定位系统,通过GPS定位服务器实时采集车辆的位置及其他交通信息,结合GIS地图,分路段统计车流,车速,行进状态,车辆种类,结合每段路交通实际情况,智能分析堵车事件。

平台支持在GIS地图上进行车辆轨迹分析,通过键入车牌号码和分析时间段来准确勾勒车辆经过相关卡口的顺序、时间和预判轨迹。

电子地图的各种操作,包括放大、缩小、全图、移动、打印、点选、框选、等操作,

具备鹰眼功能,可以中心定位方式快速定位到某个指定车辆。根据用户输入的卡口名称

关键字搜索符合的结果,并提供定位展现。

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完成地域管理和分布的快速查询与定位,还可以结合GPS系统进行直观的位置显示,跟踪和定位,并且记录移动目标的轨迹,在需要时进行

回放。

采用与移动目标卫星定位(GPS)系统联网的接口以及相应的应用模块,只要定位

系统开通,应用模块通过接口取出GPS定位数据,此时移动目标的图标就能够与视频

图像等图标一起在GIS系统中动态显示;当定位系统报警、或者人工启动锁定某个目标时,GIS应用平台便会调度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按照设定的预案,自动调度相关的视频图

像置于指定的预制位,同时结合GPS、移动警务通系统,可以进行警员、警车的实时定

位和展现。

在GIS地图上可以直接加载GPS移动目标的数据,并且可以根据案件的情况分组

调度和管理。

当某个移动GPS目标发生情况时,在GIS地图上就可以看到报警信息。

GPS的移动信息和定位信息统一存储到系统数据库中,便于查询和调用。

1.1.6.2 公共交通信息系统

1.1.6.

2.1公共交通分析处理

系统能够通过分析处理,计算公共交通占全市车辆的比例,按时间段、道路统计分析报表。为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加密城市支路网,提高公交网密度提供决策依据。

系统实时计算公共交通车辆的行驶车速,以车速实测和统计分析数据为基础,计算公共交通的平均车速,分析出公共交通平均车速在不同类型道路上的分布情况和统计分布规律。

具体实现如下:

a)平台接入交通流数据对道路交通流运行状况进行汇总处理,能够根据交通流量、车速、饱和度等交通情况经过路况状态判别(自动或人工修正)后生成交通路况结果,在路网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结果,并根据不同的交通流阈值,对道路畅通、缓慢、拥堵等运行状态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分为红、黄、绿、三种颜色,红色表示拥堵,黄色表示缓慢,绿色表示畅通;

b)平台具备实时更新交通流状况功能;

c)平台能够实现交通流信息与视频监控设备关联,根据需要快速打开与道路关联的信号控制点、视频监控点、交通诱导点等设备控制点,查看相应信息;

d)平台能够实现对道路历史交通流信息的统计分析功能,通过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特

征分析交通流数据,并以可视化图表形式展示。

1.1.6.

2.2基于GIS平台的集成展现

iVMS-8600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通过电子地图功能,能够将区域的监控点位情况、交通数据、道路信息等直观地表现于该区域的地图上,用户可以从中获取各监控点位设备的工作情况、交通流量等数据,并可以根据需要刻画目标车辆运行轨迹。

电子地图以其直观性、全局性,辅助用户快速实现资源管理、图片和视频的查找,并迅速定位敏感区域,缩短查询时间。用户通过电子地图能够实现点位设备信息查询、点位过车信息查询以及点位车辆违法等信息的查询。

1.1.6.

2.2.1 G IS系统基本操作

系统具备统一的、图形化的操作界面,能够以地图展示界面和管理操作界面面对用户。

系统采用矢量图,支持分块、多级、多层地图显示,清晰明了。系统可实现全局监控资源在地图上的显示,并支持鼠标滚轮缩放控制,可以对地图对象进行操作,包括放大、缩小、漫游、移动等,支持鹰眼图的显示和操作。系统可根据地图缩放层级,分级显示相关要素。通过钩选或其他的方式,使客户可以方便的选择图层的显示和隐藏,以实现任意的图层组合。

系统可以进行包括距离测量、面积测量在内的地图测量。

系统具有导航功能,通过点击资源列表中的辖区、派出所、交警岗亭、监控资源、卡口、路口、交通信号设备等,可以快速进行导航,导航时GIS图层将自动定位到对应的位置,并以特殊的标识显示对应位置或设备。

系统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可以根据模糊查找出监控资源、卡口、路口、交通信息设备等资源,并以编号和醒目的颜色显示出查找到的目标。在GIS地图上当鼠标移动到资

源或者地理位置时,可以显示对应目标的属性和详细信息。

1.1.6.

2.2.2 G IS系统管理功能

系统可以对地图进行编辑、定义、图层控制以及地图数据库维护。

系统可以实时在GIS地图上展示各类设备运行状态,点击任意路口图标可查看前端设备工作状态,包括抓拍摄像机、全景摄像机、车辆检测器等设备或器件的工作状态,可以给出正常、故障、故障类型的提示。对侦测到设备工作异常的路口和发出布控报警的路口在地图上和醒目颜色方式显示。

1.1.6.

2.2.3 G IS系统中查询统计功能

系统可以对卡口电警过车信息、设备状态等进行查询统计。

单卡口电警过车信息查询和统计。系统提供按时间、车牌号码查询GIS地图上指定路口的过车信息、报警信息,可查看查询到的详细过车信息和图片。系统可以按照日期统计GIS地图上指定路口的车流量信息,统计结果支持统计表、柱状图等多种显示方式。过车信息可根据数据库中的时间、经过点位信息加以综合,以行车路线的方式提供在GIS界面上,更加直观、易读。

多卡口电警过车信息查询和统计。系统提供列表或者框选的方式选择需要查询的多个卡口电警点,按照选择的条件进行查询和统计。

设备状态查询和统计。可以按照时间段查询和统计各类设备运行状态,包括抓拍摄像机、全景摄像机、车辆检测器、信号机等设备或器件的工作状态,查看设备异常时的详细信息。

1.1.6.

2.2.4 G IS系统中车辆记录定位功能

系统可进行卡口、电警数据的实时流水展现。支持显示所选择路口的过车信息和图片。用户可以通过点选、框选、圈选的方式选择路口。过车信息的显示主要包括过车时间、经过的路口名称、经过车道号、车牌号码、车身颜色、车辆类型、车牌类型、车速等。可以查看当前的过车图片,对过车图片进行放大/缩小/原始大小查看,也可以对图片进行复制和另存为操作。

当卡口或者路口有嫌疑车辆、受控车辆经过时,在GIS地图上会以特殊标识显示报警信息,用户可以查看此车辆的详细过车信息和图片,可以对指定车辆进行实时轨迹跟踪。

系统可以进行车辆轨迹的刻画和展现,支持在GIS地图上进行车辆轨迹分析。通过键入车牌号码和分析时间段来准确勾勒车辆经过相关路口的顺序、时间,在GIS地图上标记出车辆经过的轨迹,以动态方式显示车辆经过的轨迹,点击轨迹上每个卡口或者路口点可以查看此辆车的过车信息和图片。

1.1.6.

2.2.5 G IS系统中的路况信息展示功能

对于接入交通流量检测资源(固定式交通流量检测装置、GPS浮动车等)的平台而言,平台可通过各路段矢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不同路段的交通状况,并将代表不同路况的颜色段显示在GIS界面上。

对于已安装电子诱导显示屏的区域、路段,GIS地图同样可以添加带有虚拟诱导屏的图层资源,诱导屏的位置就可清晰地显示在GIS地图上。用户点击GIS图层上的诱导屏点位图标,就可查看当前诱导屏的指示状态。

1.1.6.

2.2.6 G IS系统中视频监控功能

在GIS地图上根据地图缩放层级,分级显示相关监控资源,可以调用所有视频监控资源,进行视频图像的动态展现,实现对视频的操作。

系统可以通过点选、框选等方式选择视频资源,支持手动截取视频片段和抓图功能,支持对前端云台的控制。对于单画面显示,用户可以选择中屏显示和全屏显示两种显示方式。

1.1.6.

2.2.7 G IS系统中指挥调度应用功能

平台GIS功能中支持显示实时警力部署,并可辅助进行警力调度。图层资源可添加警员、岗亭、移动警力等等对象,鼠标悬停支持警力详细信息显示。

1.1.6.3 道路设施管理

本系统建设提供5000:1以下的专用电子地图,精确显示道路状况及设施安装情况,集成道路设施管理功能,实现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以及占路施工等情况的管理。实现对全市道路监控设施、信号灯、LED显示屏等设施的分布部署和统一管理。

1.1.6.3.1道路设备管理

用户可以手动方式添加、删除和修改设备信息;也可以从文件中导入设备列表。同时,也支持将管理的设备信息导出,以文件形式保存。

1.平台可以实现所辖的设备资源的添加与管理,包括本组织的监控前端设备、服务器、信号灯、LED显示屏、平台其它控制管理设备等,可以在系统内,对所有的前端设备进行远程的参数配置,修改设备的参数,通道的参数等。

2.为保证所添加的服务器已经正确安装,可以在海康威视看门狗程序中查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对设备具备状态巡检功能,能显示异常设备信息(如:设备掉线),生成异常信息报表,并具有报表导出功能。

4.能够检测系统内的所有设备(包括服务器、前端监控设备等)和用户的在线情况,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执勤人员的使用情况。

项目中包括大量的软硬件设备,资产管理能够协助公安部门有效管理平台所辖的所有的设备,并提供丰富的管理应用功能,资产管理功能具体应用如下:

1.可以登记和查询资产的各种属性:如资产类型、名称、设备型号、所在经纬度、厂商、工程商、责任人、所属组织机构等;

2.对资产故障、保修、维修报废进行组织管理;

3.对资产进行报表统计,可按组织机构、资产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厂商、工程商进行分类统计;

可按资产不同状态产生统计报表。

1.1.6.3.2施工占道信息监测

平台具备在电子地图上及时显示施工占道信息功能,包括:

1.平台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当前或指定时间范围内的道路施工信息,以带颜色的路段表示施工受影响的路段,可以查看该施工占道信息的详细内容;

2.平台应能对施工占道情况进行统计。

1.1.6.3.3交通管制信息监测

平台具备在电子地图上及时显示施工占道信息功能,提醒出行相关人员组织出行路线,具体包括:

1.平台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当前或指定时间范围内的交通管制信息,以带颜色的路段表示交通管制受影响的路段,可以查看该交通管制信息的详细内容;

2.平台能对交通管制情况进行统计。

1.1.6.3.4突发事件监测

平台应具备在电子地图上及时显示突发事件信息功能,包括:

1.平台接入路网突发事件信息,能够根据事件的不同类型和等级,在路网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结果,生成预警信息;

2.平台应具备实时更新突发事件功能;

3.平台宜实现突发事件信息与视频监控设备关联。

1.1.6.4 图表统计分析

1.1.6.4.1交通数据统计

统计功能是系统对前端所采集的往来车辆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根据不同的业务单元的要求,以不同的形式出具统计报表,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目前系统能够对单路口、多路口、以及不同时段的交通运行状态、交通违法行为、勤务信息、车辆信息、设备信息、资源信息进行统计,并出具柱状、曲线或列表形式的日报、周报、月报和年报表。

同时,交通管理者或执法者对于路口、点位过车的违法判断与处理的记录能被系统记载,判断违法以及处理违法的过程以路口、所属组织的类别予以分类显示,其结果可以通过统计功能中的报警处理统计予以查询,用户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各点位的交通流量信息。

1.1.6.4.2交通数据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综合查询的功能,对系统所涉及的区域中各个监控点位经过车辆属性进行查询,也能够根据交通业务的特点,设置查询条件,对于系统能够记录并已经记录的车辆信息进行查询。

根据用户需要查询的内容,综合查询分为三大部分功能:即车辆查询、日志查询、工作日志查询。

1.1.6.4.

2.1 车辆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车辆查询功能,对系统所涉及地域,在可记录的时间范围内,查询经过各个点位的车辆信息。车辆查询包括普通车辆查询、非机动车查询、违法车辆查询、布控车辆查询、区间测速违法查询、异常牌照查询和红名单查询,同时系统支持按行驶方向查询功能。能够查询到的车辆信息包括:车辆正面/背面图片、车辆属性(包括颜色、车型等等)、车牌照片以及内容以及经过该点位的时间等等。

用户还能够设置不同的查询方式,以得到不同形式的结果,包括普通查询、行车轨迹查询、多路口多时间段查询。普通查询即指定路口或车道进行查询;行车轨迹查询是指指定一个行车路线,查询经该路线的机动车辆;多路口时间段查询可以设置多个路口、多个时间段来查询相应的机动车辆。

1.1.6.4.

2.2 日志查询

日志查询,是用户通过查询界面,对系统在查询时段内的工作状态进行的回顾。用户可以通过日志查询了解到在查询时段内登录系统的用户名、登录时间以及所进行的操作等等。

1.1.6.4.

2.3 工作日志查询

工作日志记录了平台用户完成的操作,比如在何时何地处理过一批交通违法数据。工作日志查询可以设置不同的查询条件(时间、关键字、用户名等),对用户执行的业务操作记录进行回顾。

1.1.6.5 智能交通预警调度

1.1.6.5.1交通状态分析

系统能够根据实际路况协助相关人员分析的交通状态预判交通拥堵点,对交通态势的恶化进行预警。可以根据交通状况的种类、性质、程度对应急预案进行管理、调用响应警力。管理警力区域部署情况及处警人员的实时警力分布。

用户可查看该监控通道的交通事件信息、交通实时数据,预览该监控通道的实时交通事件分析画面,并可查看交通事件详情。

1.1.6.5.2交通应急管理

平台可以能根据需要对交通信号控制设备进行查看和控制,当交通状况出现拥堵,应能自动生成或调用交通拥堵疏导方案,显示附近警力及交通管理设施资源分布情况,自动显示拥堵区域监控画面、关联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包括:

智能交通系统资料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 智能交通系统 摘要 1.智能交通系统(r 巧)的基本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卫星定位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交通的运输、服务、控制、管理和车辆制造,从而使车辆靠自身的智能在道路上安全、自由地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调整至最佳状态,驾驶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交通情况了如指掌,交通和运输管理人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上的车辆行驶和交通状况一清二楚。使人、车、路密切地结合,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2.智能交通系统(1

书)的主要功能对车辆能提供道路障碍物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对交通出行者能提供道路条件、交通状况、交通服务的实时信息,及车辆定位导航功能; 对交通运输企业能提供道路和交通信息,以及车辆定位、跟踪、通讯、调度功能; 对道路管理部门能提供交通流的实时信息,以及不停车的自动收费功能; 对交通管理部门能提供对道路交通流进行实时疏导、控制,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功能。 关键词:城市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现状和发展;应用及前景分析;发展对策;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前面有效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根本途径,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ITS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我国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各级政府对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清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五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健全综合的现代运输体系,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智能运输系统利用现代科学系统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起职能的联系。优化和调整道路交通流量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ITS在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充分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里有效率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 一、全文框架 本书可分为两个部分,以下做了简要的阐述: 第一部分,在宏观方面对国内外,主要对国内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水平现状、发展趋势、发展的需求、发展环境以及和其发展战略目标及重点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在最后在发展战略和制度安排方面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本书在介绍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同时,对国外以美国、日本和欧洲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部分,本书以参考文献的方式,先从大的方面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了介绍,然后按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分别从公路、铁路、水路和民航四个方面对智能交通在其领域的应用做了较系统的分析,最后对我国智能交通的标准化以及交通运输系统对智能交通的需求进行了介绍。 二、内容方面 在此,按以上两部分的划分方式并以章节的为模板对本书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加入部分个人看法。 第一部分 (1)现状分析:国家重视交通运输的发展,并已经基本建成了方式多样、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路网,按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城市交通作为一个较综合特殊的交通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占地位日益提高。总体方面,我国交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体系结构改革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依托网络和相关系统(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的普及和应用,在管理水平上也有较大的提高。 如上从积极角度对我国交通现状进行了概括,交通水平从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然而,要认识到,从路网密度、建设规模、路网质量、运输装备、管理水平和服务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运输供应能力脆弱、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缓慢、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大城市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且交通能耗大和环境污染严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成果问题前景 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 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 一、概念及概况 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

智能交通系统报告

智能交通系统 关于北京科丰桥治堵的提案报告 学生姓名:刘升涛 学号:2014210535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8班 指导教师:徐图 2014 年12 月完稿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报告 北京市科丰桥位于北京四环的西南面,是一座立交桥,北侧为怡海花园、怡锦园等多处住宅小区,南侧为总部基地、科技园区、汽车博物馆等办公区。随着科技园区规模的不断加大,周边居住人员的不断增加,车流、人流快速激增,而区域路网不完善,过度依赖科丰桥与科技园区的连接,造成该区域高峰时段车辆拥堵严重,已经成为北京市著名的“堵点”。图1 是科丰桥周边交通地图。 图 1 科丰桥周边交通地图 图 2 是今年3 月某日早高峰时段拍摄的科丰桥各路口交通情况。 科丰桥的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十字交叉口。北面是由南四环西路辅路与百强大道组成的交叉口,各路口分别用ABCG 表示,称为北交叉口。 A 路口为单向3 车道; B 路口为双向4 车道,由北向南一条直行,一条直行兼右转; C 路口为单向六车道,其中两条直行道,一条右转

道,两条左转道,一条左转调头的车道;G 路口为双向8 车道,左右各一条调头车道,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都是两条直行,一条左转车道。 图2 科丰桥各路口交通情况 南面是由南四环西路辅路与科技大道组成的交叉口,各路口分别用DEFH 表示,称为南交叉口。D 路口为单向3 车道;E 路口为双向8 车道,由北向南4 车道,由南向北三条直行,一条右转车道;F 路口为单向共六条车道,其中有一条左转调头的车道,一条左转向车道,一条左转兼直行车道,一条直行车道,两条右转车道;G 路口为双向8 车道,左右各一条调头车道,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都是两条直行,一条左转车道。根据今年3 月某日早高峰时段实测,A 路口进口道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引言 今天,道路运输已经成为超越铁路的最重要的地面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进入80年代以来,道路运输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球性共同问题。 解决车和路的矛盾,常用的有两个办法:一是控制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限制车辆的增加;二是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但是这两个办法都有其局限性。交通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出行的增加,而且在我国汽车工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的时期,因此限制车辆的增加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采取增加供给,即大量修筑道路基础设施的办法,在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面对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力,也将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依靠除限制需求和提供道路设施之外的其它方法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从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普遍认为起步于60-70年代的交通管理计算机化就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智能交通系统,但是智能交通系统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核心技术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交通工程和系统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就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的方便、舒适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分析与选线的交通系统的总称。它通过传播实时的交通信息使出行者对即将面对的交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并据此作出正确选择;通过消除道路堵塞等交通隐患,建设良好的交通管制系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智能交叉路口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提高行车安全,减少行驶时间。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汽车化进程加快,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建立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综合集成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将以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以及交通管理规范服务、快速反应和决策指挥为目标,初步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适合于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具有高效快捷的交通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管理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 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提升全市道路交通总体管理水平的需要 ●城市公共治安管理的需要 ●面向公众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以城市路网为对象,以公众交通出行需求为导向,重点考虑道路交通管 理与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设以视频综合复用技术为核心的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同时整合已有和新建外场设备的动态数据。 ●建设城市道路交通智能管理中心及相关应用系统,相应的通信网络和外 场设备,实现城市的道路网交通管理与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非现场

执法及综合信息管理、车辆驾驶员综合信息管理,面向公众的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充分考虑与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社会治安防控动态监控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的衔接。实现城市道路网的高水平日常运行管理、高效的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畅通的道路交通出行服务。 3、智能交通系统所包括的一个平台、8个子系统 中心集成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中心平台通过对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的高度集成,汇总融合、分析处理各类交通数据,并依据最终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决策和 交通指挥调度,同时对各种交通突发事件进行判断、确认和处理;以达

关于铁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铁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陈天鹰 刘贺军 胡亚峰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 100073) 摘要:总结了铁路智能交通系统(RIT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中国RITS的基本组成和总体结构,探讨了中国RITS标准体系,并分析了中国RITS的若干关键技术。 关键词:铁路智能交通系统 基本组成 总体结构 标准体系 Abstract: The paper sums up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RITS) in the world, then presents the basic components and general structure of Chinese RITS, and studies the standard system, at last, analyzes the key techniques of RITS. Keywords: RITS, Basic components, General structure, and Standard system 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10.04.005 1 RITS概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受制于有限的运力,交通拥堵渐成常态,事故频发,对其有效控制和管理已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大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传统方法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建或改造道路与其他交通设施。但城市空间越来越有限,拆迁费用不断升高,能源日渐短缺,这一方法越来越有局限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被引入运输系统,把道路、车辆、人等众多要素综合起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及控制等技术管理交通,从而产生了智能交通系统(ITS)[1][2]。 铁路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伴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安全高效、经济舒适的铁路交通日益获得大众的青睐。铁路智能交通系统是在较完善的轨道交通设施基础上,将道路、车辆、旅客和货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控制技术,完成对铁路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协同处理各种铁路交通情况,使铁路运输服务和管理实现智能化。 R I T S致力于强化铁路运输的安全可靠性,提升对旅客服务的水平,提高铁路企业的运营效益。R I T S的基础是信息集成,核心是智能。从广义上说,R I T S是一种人工智能系统,用感知轨道交通 *********************************************** 议所规定的隔离度要求。 5 结束语 公众移动通信信号引入铁路的共建共享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多系统间的干扰和隔离度分析以及对共用方案的确定是首当其冲的任务。根据本文分析和计算,多系统间的干扰在采取合理工程措施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达到所要求的隔离度标准,多系统共建共享的建设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和节约投资。 参考文献 [1]向志华.GSM-R系统与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分析[C]// 2007铁路通信、信号、信息设计年会暨设计系统集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2007. [2]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45.005,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 [3]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5.104,Base Station (BS)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FDD)[S]. [4]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5.105,Base Station(BS)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TDD)[S]. [5] 3GPP2 C.S0010-C v2.0, Recommended Minimum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Base Stations[S]. (收稿日期:2009-12-11)

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第三章ITS体系结构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复杂的巨系统,如何来描述系统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与整体功能,就要用到“体系结构”这一概念。本章介绍ITS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的构建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第一节什么是ITS体系结构 系统的概念来源于自然实践。辞海对系统的解释是: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交通系统中,人、车、路以及货物这四个组成部分构成了道路交通系统,该系统的目的是实现人或物的有效移动。如果人(货物)、车、路构成的道路交通系统,再配上具有智能的交通信息中心、交通管理中心、交通控制中心等以及智能化的车载设施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如各类检测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即信息传输设施,就构成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然而,怎样来描述这一抽象概念的系统呢像居住房屋一样,房屋由基础、梁、柱、屋面等各构件用一定的搭接方式建成,具有供人们居住生活的功能。房屋的各构件相互搭接的关系及房屋各部分的功能和整体功能可用房屋的建筑图和结构图来描绘。同样,ITS各构件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的功能和整体功能,也可用系统体系结构来描述。 因此,ITS的体系结构是指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集成方式、以及各个子系统为实现用户服务功能、满足用户需求所应具备的功能。根据定义,ITS体系结构决定了系统如何构成,确定了功能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它的设计必须包含实现用户服务功能的全部子系统的设计。 ITS体系结构具有下列重要意义:

ITS本身比较复杂,涉及面广,需要有一个指导性的框架,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系统的结构; ITS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含有很多子系统,它的实施需要通过这些子系统来实现,ITS体系结构为ITS的各个部分提供了统一的接口标准,从而使各个部分便于协调,集成为一个整体; 避免少缺和重复,使ITS成为一个高效、完整的系统,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根据国家总体ITS框架,发展地区性的体系结构,保证不同地区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兼容性。 第二节ITS体系结构的构建方法 1. ITS体系结构构建方法比较 世界各国开发ITS体系结构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称为结构化方法(Structured Method),一种称为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 Method)。 结构化方法,以功能的抽象与分解为主要手段,按功能之间的联结关系组织数据。结构化方法简单易行,流行已久,能被大多数工程师理解和接受,便于交流,但用结构化方法开发的系统修改或扩展比较困难。 面向对象的方法,首先确定对象或实体及其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每个对象执行的功能,围绕数据对象或实体组织功能,形成单一的相互关联的视图。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的系统易于扩展和修改,但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而且可读性不强,不利于交流和讨论。 国家ITS体系结构作为一种指导全国ITS设计的框架,必须得到全国工程师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国家ITS体系结构必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以便让更多的人能理解之,进而讨论之。此外,如果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开发ITS逻辑结构,在确定“对象”集时将遇到很大的麻烦,因为ITS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可能的“对象”太多,“对象”的抽象程度也很难一致。美国“国家ITS体系结构开发小组”就是选用结构化方法构建了其《国家ITS体系结构》。我国“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研究”,也采用了结构化方法。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及运用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及应用摘要: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交通问题的出现,为解决目前交通问题并实现人、车、路有效监控,智能交通系统便应运而生,了解智能交通系统概念以及其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与整体功能,即ITS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的构建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关键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ITS体系结构应用实例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overview application Abstract: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accident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a series of traffic problems,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monitoring, vehicle, road, can develop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components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par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overall function, namely, ITS basic concept of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examples. Key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TS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example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加,交通问题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的重视。随着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智能交通系统(ITS)已成为未来全球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城市的先进标志。其研究的核心,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交 通需求和交通资源的压力,采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传统道路交通网络进行深入的改造,以提高城市交通路网的使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如何建设中国的智能交通体系成为中国从事交通事业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 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 1)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doc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八十年代中叶以来,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作为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运用于整个运输管理体系,使人、车、路密切地配合、和谐地统一,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竞相开发与研究。尤其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工业化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的ITS发展协调组织,统一制订了研究开发计划并投入大量经费,已取得了重要成果。智能交通系统推进交通运输进入信息时代,将成为21世纪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方向。 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这场“革命”,使我们从全新的时代角度重新考虑中国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及对策,面对“智能交通系统”这一重要发展趋势,研究制订我国的ITS发展战略已迫在眉睫。1997年北京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中欧智能交通系统研讨会以来,我国已形成共识:中国需要ITS!目前国家正组织全国性调查,将根据我国国情制定ITS 发展战略计划及优先发展领域。为此,我们对中国ITS发展战略谈几点构想。 一、ITS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动因 研究中国ITS发展战略,首先要对世界上ITS发展的动因和趋势深入掌握,才能将中国发展ITS的重要性、必要性建立在理性上而不是感性上。国际上,尤其在工业化国家中发展ITS 的背景主要有以下时代特点: 1. 汽车发展社会化 工业化国家在市场经济指导下,大都经历了经济的发展促使汽车的发展,而汽车产业的发展又刺激经济发展的过程,从而这些国家尽早实现了汽车化时代。如美国1992年机动车拥有量已达1.9亿辆(其中家用汽车为1.4亿多辆,平均千人拥有746辆),日本1993年统计为机动车6.3千万辆(其中家用汽车为4.1千万辆,平均千人拥有511辆)。汽车化社会带来的诸如交通阻塞、事故增多、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趋恶化。据统计,美国城市以及州际间的高速公路有2/3严重阻塞;美国39个城市因交通堵塞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10亿美元。日本仅东京都市圈严重阻塞地点达219处;东京高速公路严重拥挤路段的拥挤时间长达17小时,拥挤长度达9.8公里。仅东京每年因交通拥挤造成的时间损失折为123000亿日元。 道路总长度630万公里的美国和道路密度超过3公里/平方公里的日本等国家,可以说道路设施十分发达,也不得不从以往只靠供给来满足需求的思维模式转向采取供、需两方面共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善日益尖锐的交通问题。这些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工业化国家在探索即维护汽车化社会,又要缓解交通拥挤问题的办法过程中,旨在借助现代科技改善交通状况,达到“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目的的ITS概念便逐步形成。 2. 人类环境可续化 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这一问题同样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生存与发展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