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报告

智能交通系统报告
智能交通系统报告

智能交通系统

关于北京科丰桥治堵的提案报告

学生姓名:刘升涛

学号:2014210535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8班

指导教师:徐图

2014 年12 月完稿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报告

北京市科丰桥位于北京四环的西南面,是一座立交桥,北侧为怡海花园、怡锦园等多处住宅小区,南侧为总部基地、科技园区、汽车博物馆等办公区。随着科技园区规模的不断加大,周边居住人员的不断增加,车流、人流快速激增,而区域路网不完善,过度依赖科丰桥与科技园区的连接,造成该区域高峰时段车辆拥堵严重,已经成为北京市著名的“堵点”。图1 是科丰桥周边交通地图。

图 1 科丰桥周边交通地图

图 2 是今年3 月某日早高峰时段拍摄的科丰桥各路口交通情况。

科丰桥的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十字交叉口。北面是由南四环西路辅路与百强大道组成的交叉口,各路口分别用ABCG 表示,称为北交叉口。

A 路口为单向3 车道;

B 路口为双向4 车道,由北向南一条直行,一条直行兼右转;

C 路口为单向六车道,其中两条直行道,一条右转

道,两条左转道,一条左转调头的车道;G 路口为双向8 车道,左右各一条调头车道,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都是两条直行,一条左转车道。

图2 科丰桥各路口交通情况

南面是由南四环西路辅路与科技大道组成的交叉口,各路口分别用DEFH 表示,称为南交叉口。D 路口为单向3 车道;E 路口为双向8 车道,由北向南4 车道,由南向北三条直行,一条右转车道;F 路口为单向共六条车道,其中有一条左转调头的车道,一条左转向车道,一条左转兼直行车道,一条直行车道,两条右转车道;G 路口为双向8 车道,左右各一条调头车道,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都是两条直行,一条左转车道。根据今年3 月某日早高峰时段实测,A 路口进口道

交通流量为3900~4200vch/h,车速约18km/h ,由于是3 车道单行,车流相对平稳;B 由北向南进口道交通流量为2700~3300vch/h,由于是两个车道,比较拥堵,由南向北进口道交通流量600~1200vch/h,车速在30km/h 左右,比较畅通;C 路口右转交通流量120~180vch/h,畅通,直行流量为2400~3000vch/h,较拥堵,左转流3900~4200vch/h,拥堵,调头车辆为1300~1500vch/h,由于只有一个车道,车速约

7km/h,拥堵比较严重。

D 路口交通流量为4800vch/h,车速3.6km/h,严重拥堵;

E 路口由南向北右转车流量为 300 vch/h~600vch/h,畅通,直行交通量为2400vch/h~2700vch/h,较拥堵;

F 路口左转调头车流量300~vch/h,畅通,左转流量为600~900vch/h,畅通,直行流量3000~3600vch/h,拥堵,右转流量为900~1200vch/h,比较畅通。北交叉口控制信号周期为180s,两相位控制,其中南北相位绿信比为0.33,东西相位

绿信比为0.67;南交叉口控制信号周期为170s,两相位控制,其中南北方向绿信比为0.32,东西相位绿信比为0.68。

从调查到的交通数据可以看出,在早高峰时,从城内到城外的上班车流较大,B 路口由北向南比较拥堵;另一方面,从科丰桥东面沿四环经C 路口左转出城的车流在此汇聚,引起较严重拥堵。另外,经过F、D 路口,准备在D 路口东边上四环的车流量比较大,也引起较严重拥堵。

那么可以进行推测,在下班高峰时,由C、D 路口直行上下四环的下班车流量也会很大,发生拥堵,而从城外下班的车流从E、D 路

口回城,交通流量也较大,引起这一线由南向北,发生拥堵。

课设目的

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如下任务:

1、分析科丰桥发生交通拥堵的原因;

2、对科丰桥交通整治提出整改意见(可大幅度整改,可考虑任何措施)。

①各路口分别用ABCG 表示,称为北交叉口。A 路口为单向3 车道;

B 路口为双向4 车道,由北向南一条直行,一条直行兼右转;

C 路口为单向六车道,其中两条直行道,一条右转道,两条左转道,一条左转调头的车道;G 路口为双向8 车道,左右各一条调头车道,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都是两条直行,一条左转车道。

②南面是由南四环西路辅路与科技大道组成的交叉口,各路口分别

用DEFH 表示,称为南交叉口。D 路口为单向3 车道;E 路口为双向8 车道,由北向南4 车道,由南向北三条直行,一条右转车道;F 路口为单向共六条车道,其中有一条左转调头的车道,一条左转向车道,一条左转兼直行车道,一条直行车道,两条右转车道;G 路口为双向8 车道,左右各一条调头车道,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都是两条直行,一条左转车道。

新闻背景:

本报讯前日晚上8点半左右,本报接到热线电话称,西南四环科丰桥发生多车事故,造成四环双方向大面积拥堵。据了解,发生事故的包括两辆小轿车和至少一辆运钞车,事故发生后交警封锁了外环方向的内侧三条车道,造成主辅路拥堵。

据两位目击者描述,他们在晚上8点半左右经过科丰桥时,看到事故现场有两辆运钞车,一辆黑色马自达小轿车和一辆白色小轿车,双方向断路时间长达40分钟。一位目击者称:“马自达瘪成球了,好像内环一辆小车从隔离带冲到外环方向上了。”而另外一位目击者称,他在8点半时通过科丰桥时,花费了将近15分钟才通过一个长度不过几百米的桥区。记者在9点半赶到现场看到,岔口处部分栏杆变形,两侧隔离带上,一些水泥墩已经被撞坏。可见,科丰桥已经成为了全北京治堵的桥头堡,已经成了北京成为“堵城”的一个重要缩影和标志。

由于南北方向绿信比为0.32,东西相位绿信比为0.68,例如:D 路口交通流量为4800vch/h,车速3.6km/h,严重拥堵;E 路口由南向北右转车流量为 300 vch/h~600vch/h直行为

2400vch/h~2700vch/h,较拥堵。

现在,我们来需求一份治堵的秘方,但是首先,我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将科丰桥的罪进行深入的剖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的事实。

科丰桥堵车将缓解总部基地出行更畅通

随着总部基地入驻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员工以及周边居住人员的不断增加,车流、人流快速激增,而区域路网不完善,交通体系孱弱,造成科丰桥附近高峰时段车辆拥堵严重,成为北京市著名的“堵点”。另外,随着去年年底地铁9号线的正式开通,总部基地区域新添快速进城通道。因此,地处西南四环金角的总部基地区域的交通状况,将在2012年获得极大改观。

著名“堵点”科丰桥今年将大修

科丰桥拥堵已成常态

晚上六点,暮色刚降,西南四环的科丰桥成为总部基地区域最为热闹的地方。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马路中间形成天然的屏障,从四环主路下

来驶往总部基地方向的车辆唯有降速,甚至停下等待。从总部基地驶向四环主路的车辆更是寸步难行。刺耳的喇叭声和司机们烦躁的抱怨声混成一片,此起彼伏。尽管有交警指挥,可桥下拥堵状况丝毫没有改善。

下午5点50分左右,科丰桥桥下南向北的方向已经排起长龙,眼看就要变红灯,但他依然一脚油门,紧跟了过去。就这会儿关键,你要不抓点紧,一等就是半小时。随后娴熟的驾驶技术让他的大班车慢腾腾地蹭进了四环的主路,车上的乘客们才长舒了一口气。

“我驾驶的班车体积大,有时为了争取一点行车空间,经常挨骂,不过也习惯了。想想大家能够早点平安到家,我也就宽心了。堵车了大家都会心烦,互相谅解吧。面对眼前的拥堵,多少显得有些无奈。七年前的交通状况和现在今非昔比。“以前整个科丰桥区域是一路畅通,但是随着这几年入驻企业的增多,白领人群的增多,好多白领都开车,所以人流、车流大增,现在上下班经过科丰桥,上主路难度非常大,早高峰、晚高峰都是非常堵。”。

主路出入口设计不合理

科丰桥北侧为怡海花园等多处住宅小区,南侧为总部基地园区、汽车博物馆等办公区。人流量、车流量极大。路网设计的不合理成为该区域拥堵的主要原因,以晚高峰为例:

科丰桥下南向东方向拥堵

路线1:科技大道南向东方向车辆插队,该路线车辆难以行驶。

路线2:因本路线与线路1的拐角设计是直角且向左偏,经常在此交汇处发生刮蹭。当车行驶到辅路时只能插队到1号线路的车流中,在四环入口处也经常发生刮蹭。

科丰桥下南向西方向拥堵

路线3:四环主路出口处临近富丰桥,人车不分流,导致主路车辆无法顺利驶出,经常拥堵。

路线4:四环主路入口与路线4标记的出口距离过近,出入口互相影响,恶性循环,拥堵成常态。

数管齐下分流科丰桥流量

增加8米宽出入口各一个

近日,丰台区交通委表示,将在科丰桥东580米处、汽车博物馆西路西侧的南四环主路增加一个8米宽出口,同时利用主路紧急停车带设置80米的减速车道。辅路也将利用主辅路的隔离带向北加宽,给从主路出辅路的车辆让出100米的减速车道。

另外,将在汽车博物馆东路东侧140米处,南四环主路将增加一个8米宽入口,利用目前的紧急停车带设置导流线,辅路向北拓宽,为辅路进主路的车辆设置加速车道165米。

方案实施后,早高峰去往总部基地、汽博馆车辆可从新建的科丰桥东侧出口驶出,经汽博馆西路、南路和五圈路到达目的地;晚高峰离开总部基地园区车辆可从五圈路或汽博馆南路通往汽博馆东路,经东侧新建的主路入口驶入四环路向东行驶,或经花乡桥调头后向西行驶,减轻科丰桥交通压力。

粉刷桥体缓解司机因光线刹车

与科丰桥一脉相承的西四环正阳桥桥下,由于白天内外光线反差大、司机因适应光线而习惯性刹车,造成区域内拥堵。丰台区交通委还将采取用浅色涂料粉刷桥体、增设桥下白天照明灯等手段,粉刷桥体3100平米、增加照明灯60盏,减小桥下内外光线反差,缓解了因司机刹车造成的车流速度减缓问题,从而让南向总部基地的车辆能顺利快速通行。

设家长免费停车位

科丰桥北侧丰台镇路段因五小放学而经常拥堵,丰台区交通委将协调停车企业,在四环桥下为五小的学生家长提供免费停车位100个,并发放家长专用停车证,放学后将学生直接护送进停车场,缓解放学期间四环辅路拥堵状况。

地铁9号线添快速进城通道

2011年12月31日下午2时,北京地铁9号线开通,郭公庄至北京西站段正式投入运营。该线路南起于丰台区的郭公庄,贯穿总部基地(丰台科技园站毗邻总部基地金融港),沿万寿路南延向北,经过丰台东大街、六里桥、北京西站、军事博物馆等地,至终点国家图书馆。北京西站至国家图书馆站预计于2012年9月底通车,届时9号线将全线贯通,对改善丰台区的出行条件、缓解西南四环的交通问题、提升总部基地区域竞争优势和品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换乘

9号线共有9座换乘站

除了郭公庄站外,9号线其实还有8处换乘站,其中南段还涉及2站。七里庄站未来将与14号线换乘,这站采取了独特的一条线上下叠摞,另一条线从中间穿过的T形换乘形式,有望缩短换乘距离。在六里桥站,未来将与10号线换乘,该站采取通过设置扩大的圆厅,实现两线间站台到站台的直接换乘。

另外,丰台南路站、北京西站、军事博物馆站、东钓鱼台站、白石桥南站、国家图书馆站将分别与16号线、7号线、1号线、3号线、6号线、4号线换乘。

不过,由于多条地铁新线还未建成,9号线南段开通之际,这些换乘站的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只有郭公庄站能换乘房山线,北京西站站可换乘铁路。

关键词:停车

27处“B+R”能停6000辆机动车

目前,9号线南段设集散广场33处,非机动车停车场27处,预计能停放6000辆非机动车。今后穿城的地铁线站外都将广泛推广

‘B+R’,这样不仅有利于市民换乘公共交通,而且相对于建设‘P+R’节省了不少土地资源。另外,在郭公庄站和六里桥站未来都规划有

P+R停车场。其中郭公庄站外停车场预计有1.5万平方米,能停放500多辆小汽车。未来如果有需求,这里远期可以实现立体停车楼,停放900辆左右的汽车。

关键词:公交

新开设多条接驳线路

为方便总部基地园区人员乘坐地铁,公交集团新开设多条接驳线路,完善区域交通。其中临3路公交线途径丰台科技园站,沿途设郭公庄、益辰欣园小区、花乡桥南、花乡桥西、怡海花园南门、地铁丰台科技园站、六圈、田何庄、地铁郭公庄站,营业时间为郭公庄5:50-22:30,地铁郭公庄6:20-23:00。目前郭公庄及总部基地接驳线路相对较少,今后将重点调整。另外,9号线开通后,房山线与大兴线间的摆渡车依然运营。但不再设置摆渡车将9号线与既有线路。

站站不同色提醒处何方

9号线全线根据所处位置,按照标准站、重点站进行了色彩定位。其中,以总部基地为主导的南部为未来的商务科技之城,设计为充满幻想的蓝紫色系,站点装修加入科技发展的设计内涵;北部白石桥南站、白堆子站、六里桥东站地处成熟区域,以粉红橙暖色调为主;中部七里庄站、丰台东大街站、丰台南路站地处生态居住及商圈,设定为黄、绿、青色调。

郭公庄车辆段配建25万平方米公租房

今后,近邻总部基地的9号线郭公庄车辆段将上盖,周边资源也将进行一体化开发。

目前,落地开发部分计划建设不少于25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及幼儿园、商业等配套项目,实现轨道交通车辆段及周边资源的高效利用。巧妙“制造”22个节能坡

9号线广泛采用了节能坡设计,22个节能坡占到全线总里程的45.8%。这些巧妙“制造”的坡度,正好使列车出站下坡、进站上坡,利用自

然加速和减速达到节能效果。不过,节能坡坡度很平缓,乘客在列车行进中很难察觉到上下起伏。

9号线新车也与众不同,几乎完全靠电制动并能回收刹车能量。当列车进站或因紧急状况刹车时,牵引电机即转入发电状态,将刹车产生的能量回传到电网。列车制动回收能量通过逆变回馈装置输送电网后,列车吸收不了的电能还可以供应车站机电设备。据测算,9号线列车牵引供电将整体节电5%以上。

面对如此混乱不堪的路面状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每天早晚暴堵的西南四环科丰桥,进行全面改造。科丰桥东侧的四环路上将新增出、入口各一个,分流科丰桥的流量。

我认为科丰桥、花乡桥位于西南四环,北侧为怡海花园等多处住宅小区,南侧为丰台科技园区、汽车博物馆等办公区。随着科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周边居住人员的不断增加,车流、人流激增,而区域路网不完善,过度依赖科丰桥与科技园区的连接,造成该区域高峰时段车辆拥堵严重。

我认为为缓解科丰桥交通拥堵状况,改善这一区域的出行条件,区交通委多次现场调研,并征求了交通、汽车博物馆、科技园区等单位意见,拟在南四环外环科丰桥东侧增设主路出、入口各一个,利用汽博馆周边道路分流科丰桥交通流量。

我期待该方案实施后,早高峰去往科技园区、汽博馆车辆可从新建的科丰桥东侧出口驶出,经汽博馆西路、南路和五圈路到达目的地;晚高峰离开科技园区车辆可从五圈路或汽博馆南路通往汽博馆东路,

经东侧新建的主路入口驶入四环路向东行驶,或经花乡桥调头后向西行驶,减轻科丰桥交通压力。

其二,我认为应该形成点,线,面宏观调控的措施,科丰治堵不仅仅在于立交桥,更在于整个丰台的齐努力。我于是,思考出了以下措施:

随着丰台科技园区的发展,西南四环科丰桥等区域经常会遭遇交通拥堵。正在建设的科技园东三期拟建5条跨四环路的通道,形成立体交通网,打通四环内外的交通,缓解拥堵。

按照目前的规划,万寿路南延将上跨南四环科怡桥;四合庄西路将以分离式上跨南四环,建四合庄桥;樊羊路将以分离式主路跨越花乡桥;张新路也是以分离式上跨南四环,建张新桥;汽车博物馆东路将以定向匝道上跨的形式上跨南四环,与四合庄桥交互。

针对南三环路西向东早高峰拥堵情况,300路公交草桥站将向南扩,使主路跟公交港湾不再重叠。南站周边主要在开阳桥附近改造,措施包括人工调整红绿灯等。

而科丰桥将进行进出口的调整,预计将封堵科丰桥东侧外环的进口,增设一个出口,并在花乡桥增设一个进口,理顺车辆进出,改善局部拥堵。

除了治理,在缓解拥堵上丰台区还加强了“最后一公里”,我认为应该在方庄地区、科技园区、园博会周边新设107个公共自行车点,

投放3000辆自行车。

此外,大红门地区也是黑车治理的重点区域。

我的方案拟在科丰桥东580米处、汽车博物馆西路西侧的南四环主路增加一个8米宽出口,同时利用主路紧急停车带设置80米的减速车道。辅路也将利用主辅路的隔离带向北加宽,给从主路出辅路的车辆让出100米的减速车道。

在汽车博物馆东路东侧140米处,南四环主路将增加一个8米宽入口,利用目前的紧急停车带设置导流线,辅路向北拓宽,为辅路进主路的车辆设置加速车道165米。

每逢丰台五小放学,科丰桥北侧丰台镇路段都会拥堵不堪。对此,我建议在桥下为五小学生家长提供免费停车位100个,并发放“家长专用停车证”,放学后将学生直接护送进停车场,缓解放学期间四环辅路拥堵状况。

除此以外,我认为汽车限购也是一剂猛药。

由于增加交通设施供给并不能完全解决拥堵问题,所以还要在加快公共交通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现有交通设施和需求的管理,通过提高现有设施的效率,破解土地与交通不协调的问题。对于既定的交通战略而言,土地规划与交通规划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就应清楚确定城市的交通系统及其基本网络与土地利用,以及城市演变的未来格局,并且在实际中不断完善规划。

不过,这个问题现在却演化成为“囚徒困境”:如果你不买车,他不买车,道路上的交通会相对畅通,借助公共交通每个人都可以快

捷地到达目的地;但是如果你买车,他不买车,你就可以比他更快出行。然而,现实状况是,你和他为了能够更快捷地到达目的地,都选择了买车,于是在道路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发展难题。

智能交通读书报告

车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姓名万宇 学号2111503057 专业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 学院信息学院

车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万宇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交通问题的日益加剧,交通安全和效益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必然。车联网技术作为系统的核心,对其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需求性。本文介绍了车联网的系统框架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对其发展现状和应用趋势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最后展望了车联网的未来。关键词:车联网;智能交通;车载系统;交通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traffic problem, traffic safety efficiency graduall y become a hotspot in research of the traffic,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traffic sys tem become inevitable. The car network technology as the main core of the system, ha s the very strong demand for its research. Combining with the traffic management pro blems. Then it introduce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IOV. its app lic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s are expande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in-dept h study. Finally it looks into the distance with IOV’s future. Key words:car network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vehicle system; traffic manage ment 0 引言 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出行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在生活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大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购买轿车的能力。而汽车化社会又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如随着车辆数量的激增,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各种交通问题极大地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结合物联网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的车联网应运而生。 在我国,目前车联网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一种无线网络。所以,随着车载通信技术和相关应用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汽车再也不独立于通信网络以外。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做到以车辆作为一个终端,将终端与服务端互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目录 绪论 (2) 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及其一些功能特点 (2) (一)交通智能系统的概念 (2) (二)国内外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 (4) (三)ITS所包含的内容 (4) (四)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主要技术平台 (6) 二.智能交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7) (一)我国的发展概述 (7) (二)新形势下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潜力 (9) (三)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在我国已取得的初步成果.............................................(四)国内智能交通发展现状.....................................................................(五)国内智能交通发展问题 (10) 三、中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对策和建议 (15) (一)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发展的组织建设 (15) (二)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 (15) (三)加强市场培育,扶持国内企业做大做强 (15) (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统一标准并提高执行力度 (15) (五)尝试建立智能交通开发信贷基金 (16) (六)开展跨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的试点工作 (15) 结论 (17) 论文综述 (18) 中文摘要 (19) 英文摘要 (20) 参考文献 (21)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绪论: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 /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各个国家在引进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引进技术与本国文化的整合,考虑技术位差。任何新技术如果没有现有技术对之消化吸收就是失败的,所以各个国家在制定本国ITS发展内容时,必须对本国现有技术进行整合,然后再把与现有技术相近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近期发展目标。本文就智能交通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如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对策 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及其一些功能特点 1.交通智能系统的概念 所谓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在现有的交通状况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合理的交通需求分配和管理,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汽车自动引路系统、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TCS)、视频监控和计算机管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将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迅速提高,实现安全、快速、便捷运输目的的一种交通综合治理方案。也就是说,智能交通系统能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一、智能交通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需关注三方面: 1、技术方面(长期增长动力):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拥有集成能力、平台开发能力、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具有较强竞争力(议价能力较高)。技术方面需关注系统稳定性、功能性、性价比、以及用户体验。 2、渠道方面(短期增长动力):由于此类企业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交管部门、公路建设企业,拥有较强政府资源背景和政府公关能力的公司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3、资质方面:集成的资质、软件开发的资质、施工承包资质等 二、高速机电稳中有增,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机会更大。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未来仍将增长,但增长较为平稳(约7%/年),视频监控等技术 较为成熟,未来不停车收费技术可能是增长点之一。 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未来较为看好:一线城市升级,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将会迎来较大增长。 三、同业竞争情况来看,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有较大机会。 1、高速公路机电行业市场已具一定的集中度,Cr5约50%左右,但各个企业份额差距并不大,现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目前三棱科技仍有机会,但公司是否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在行业中树立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主要是政府公关能力的体现)。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凸显,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届时新进企业将会很小。 2、城市交通智能系统未来将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现有交通系统升级和二三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普及,这方面仍需要考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有关可比公司:由于企业主要定位于高速机电系统集成,以及智能城市交通系统集成及平台开发,所以主要可比上市公司为亿阳交通、上海交技、皖通科技(高速系统集成);银江股份、易华录、宝信软件(详见报告后半部分)。

2018年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6) 1、行业主管单位和监管体制 (6) (1)主管部门 (6) (2)行业协会 (6) ①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6) ②中国公路学会 (7) ③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 (7) ④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7) 2、主要法规和政策 (7) 二、智能交通行业需求背景 (9) 1、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迅速,但人工收费模式落后导致效率低下 (9) 2、汽车数量持续增加,给我国交通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10) 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 (10) 三、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11) 四、行业市场容量 (13) 1、高速公路 (13) 2、城市道路交通 (14) 五、行业发展趋势 (15) 1、综合交通智能化协同与服务 (16) 2、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智能化保障 (16) 3、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的完善 (16) 4、合作式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将成为智能交通的重点 (17)

5、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圈的跨界融合 (18)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9) 1、有利因素 (19) (1)国家政策扶持 (19) (2)智能交通系统对“改善环境、节约能源”意义重大 (19) (3)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对智能交通需求日益增加 (19) (4)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安全有重要意义 (20) (5)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行业的发展 (20) 2、不利因素 (20) (1)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 (20) (2)行业标准不统一 (21) 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1) 八、行业竞争格局 (22) 1、亿阳信通 (22) 2、皖通科技 (23) 3、联诚科技 (23) 4、科润智能 (24) 5、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4) 九、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4) 1、技术壁垒 (24) 2、项目经验壁垒 (25) 3、资质准入壁垒 (25) 4、人才壁垒 (25) 5、资金壁垒 (26)

智能交通系统总结

交通问题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现状: (1)交通混乱拥挤 (2)交通事故增多 (3)环境污染严重 (4)交通对资源的影响 (5)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问题 (6)交通管理与控制问题 出现的原因: (1)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2)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质量低,通行条件差 (3)道路交通工具总体构成不合理,安全性能差 (4)违反交通法规现象十分普遍,交通秩序不好 (5)政府管理道路交通的整体水平不高 人车路之间的交互和关系: 信号控制系统分类:控制范围分:点控(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线控(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面控(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分:(弄清楚概念

上的区别)定时控制:按事先设定好的配时方案运行;感应控制:在交叉口进口道上设置车辆检测器,信号灯配时方案可随检测器检测到的车流信息而随时改变的一种控制方式。 三个参数:相位:信号化的交叉路口,给予车辆及行人以通行权的时序。 周期长度:绿灯黄灯红灯时间之和,最短不少于36s,最长不超过2min 绿信比:一个周期中绿灯时间与周期长度之比 相位差:相对相位差:相邻两信号的绿灯与红灯的起点或中点之间的时间之差; 绝对相位差: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相位差为0)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的时间之差。TRANSYT : 面控,是一种脱机操作的定时控制系统,主要由仿真模型及优化两部分组成 TRANSYT基本原理图 SCATS: 是一种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控制结构为分层式3级控制:中央监控中心,地区控制中心,信号控制机。1-10个信号控制机组合成一个子系统若干个子系统组合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系统之间互不相干,而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存在一定的协调关系。 在实行对若干个子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的同时,也允许每个交叉口各自为政的实行车辆感应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本身的控制效率。

毕业设计报告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报告(论文)题目: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 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电子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作者所在班级: 09241 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20093024101 指导教师姓名:王庆凤 完成时间: 2012年6月6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刘彦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09241 学号:20093024101 指导教师:王庆凤职称:讲师完成时间:2012.6.6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设计 设计目标: 以交通信号监控系统为整套设计方案的中心,提出一套适合一般城市应用、基于西门子PLC 的完整控制系统可行性方案。 技术要求: 1.能控制十字路口东西南北的通行,通过定时器控制通行和禁止通行的时间; 2.利用PLC的相关知识实现交通高峰低峰的通行时间的智能调整; 3.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加入电子警察抓拍违章系统 所需仪器设备: 联网计算机一台,STEP 7-Micro/WIN32 V4.0编程软件,有关的技术手册 成果验收形式: 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LC基础与应用》、《传感器》等 1 5周---6周立题论证 3 9周---13周仿真调试 时间 安排 2 7周---8周方案设计 4 14周---16周成果验收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

摘要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而且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少数先进国家已采用智能方式来控制交通信号。为了实现交通道路的有效管理,力求交通管理先进性和科学化,本文采用车流量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存在与通过,并把这一信号转化为标准脉冲信号,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输入,采用PLC计数,按一定控制规律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长;设计定时器在上、下班高峰期增加绿灯放行时间以及合理应用电子警察对各个路口违章、肇事事故进行监控和记录等。 关键词PLC 智能交通监控车流量传感器电子警察

(完整版)智能交通系统_习题集(含答案2012.11.20)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智能交通系统》(编号为14020)共有简答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1,填空题2,填空题3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名词解释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填空题1 1. ITS系统除人、车、路三个要素外,必须又促使其一体化的__信息中心_。 2. 动态交通分配是以__路网交通流____为对象,以交通控制与诱导为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3. _路段流出函数__是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中的关键和特殊之处。 4. 在静态交通流分配中,路段阻抗特性函数__通过交通量和走行时间或费用的关系来反映。 5. _行程时间_____是交通流诱导的重要信息,实现系统动态路径诱导的重要基础。 6. 交通流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_交通控制系统_____实现的。 7. 事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__使受到干扰的交通流恢复正常__,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事件管理的各项活动,减少事件的影响。 8. 图像平滑属低通滤波图像处理,其目的是__保留图像空间频率的低频部分,减少图像的高频部分____二、简答题 9.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包括哪些?9.答:(1)控制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控制车辆的增加,或者改变车型,使车辆数量减少; (2)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 (3)实施智能交通系统。 10.日本在自动公路系统方面研究最为先进,其具体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公路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系统; (2)事故监测与警告; (3)使用视频、雷达监测器进行车辆间距控制;(4)车辆最大速度控制;(5)自动停车控制。 11.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逻辑框架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1)功能域,基本上和服务域等同;(2)系统功能,基本上和服务等同,但进行了功能的重新组合;(3)过程,基本上与子服务相同;(4)子过程,基本的逻辑单元。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 分析报告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3) 二、发达经济体智能交通建设相对成熟 (4) 三、国内市场建设需求依旧迫切 (5) 1、国内市场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5) 2、城市交通形势依旧严峻政策频出支持行业大发展 (9) 3、城市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12)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一种集人工智能(AI)、电子控制、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PS)、影像处理、计算机科学、有线/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交通领域消耗石油占总消耗量的57%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62%以上,可见降低和控制交通领域的能耗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据统计智能交通建设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30%以上,提高交通工具使用效率50%以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达到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是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之一,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全世界各国对于智能交通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随着技术交流的深入,总体内容上已经趋于一致,通常包括先进的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ETC)、车辆运行系统、先进车辆安全系统等5大系统。目前智能交通仍主要集中于对车辆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管理的范围也主要在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涵盖领域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10 届)
题 目: 基于 PLC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 名: xxx 学 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职 称:
填写日期:
2014 年 2 月 20 日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务处 制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

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 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 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 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GB/T 7408—94《数 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 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1 年 4 月 26 日”或“2011-04-26”。
4.院系审查意见栏签章:自办专业盖中北学院教学院长签名章、 中北学院公章,非自办专业盖联办二级学院教学院长签名章、联办 二级学院公章。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公交、运输汽车、私家车等车的急速增加,使 得城市道路交通日益堵塞,交通在许多城市已经成为“瓶颈”问题。因此,提高城市路 网的通行能力、实现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迫在眉睫。
虽然各城市已在十字路口设置了交通灯,对交通进行了有效的疏通,但是随着社会、 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先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日益繁忙的交通状况。如何 改善交通灯控制系统,使其适应现在的交通状况,成为研究的课题。
传统的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灯,通常的做法是:事先进行车流量的调查,运用统计的 方法将两个方向红绿灯的延时预先设置好。然而,实际上车辆流量的变化往往是不确定 的,有的路口在不同的时段甚至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即使是经过长期运行、较适用的 方案,仍然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绿灯方向几乎没有什么车辆,而红灯方向却排着长队等 候通过。可见,统计的方法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交通现状,更为现实的需要是:能有 一种能够根据车流量变化适时调节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我所要研究的就是基于 PLC 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TS 是一个跨学科、信息化、系统化的综合研究体系, 其主要内容是: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通讯技术 及电子传感技术等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 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由于交通系统具 有较强的非线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非线性系统,而且具有多种 信息来源、多传感器的特点,用传统的理论与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把先进的 智能控制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交通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代表着城 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
智能交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 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 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智能交 通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014年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1月

目录 一、智能交通行业概况 (4) 1、智能交通的背景和源起 (4) 2、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 (5) (1)公路智能交通 (6) (2)城市智能交通 (7) 二、行业产业链情况 (9) 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政策法规 (10)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10)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0)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0) (2)行业主要政策 (11) 四、行业壁垒 (14) 1、技术壁垒 (14) 2、人才壁垒 (15) 3、客户壁垒 (15) 4、资金壁垒 (15)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6) 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6)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6) (2)城镇化力促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 (17) (3)道路拥堵状况蔓延,公共交通及其智能化需求凸显 (18) (4)技术的不断进步 (18) 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8) (1)行业标准规范滞后 (18)

(2)智能交通行业内公司整体实力参差不齐 (19) (3)竞争加剧 (19) 六、市场规模 (19) 1、国际比较及相关研究分析 (19) 2、国内政策及相关研究分析 (20) 七、行业竞争格局 (21)

一、智能交通行业概况 1、智能交通的背景和源起 智能交通兴起于欧美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交通拥堵、交通污染排放、能源消耗过大及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严峻,而土地、能源等资源日益紧张,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过度建设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迫切需要通过一些新技术运用,来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 美国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产生了电子路径诱导系统,1989年,美国提出了利用高科技改善交通状况的30 年战略计划,即IVHS (Intelligent Vehicle-Highway Systems),1994 年IVHS 更名为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1995年制定了《国家ITS项目规划》,使得美国的ITS从规划逐步向建设实施阶段过渡。1998年美国发布《面向21世纪的运输平衡法案》,2002年发布《十年ITS项目规划》等。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对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技术在运输系统中集成运用的统称,它是传统交通运输行业的规模及需求达到一定的程度,同时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通信等技术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的产物。 美国ITS的重点是智能车路系统,其1994年ITS发展计划中,确定智能交通系统的7个服务领域分别为: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

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浅析

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浅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交通运输量大大增加,这也使得我国的交通数据大量增加。这些大量的交通数据也对交通方面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现如今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许多重要的信息,同时在平台对诸多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等多种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作用。 标签:大数据;智能交通;数据监测 现如今中国最大的交通问题便是交通拥堵,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也是目前最需解决的重中之重。目前随着中国智能专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智能交通系统也在这些作用下进入人们生活中。智能交通系统在海量中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挑选,从而得到最有效的信息,从而做出有效的处理,这对现如今我国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大数据的特征 (一)大数据的实用性。相比较于大数据来说,原有的对交通信息的管理只能做到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简略的查找,分析和处理,这在现如今的海量交通数据下已经不能继续维持交通的稳定,然而大数据可以使得在对这些信息的查找处理时的速度大大提升,几乎是秒速。同时如果使用大数据的技术对城市的交通进行监控,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可以迅速的解决以及定位,这极大得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 (二)大数据的分布式。在之前的数据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单表处理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通管理,使得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不够彻底,导致数据模糊等。然而大数据可以使用分布式并行的方法对那些较混乱的块表进行处理,使得数据能够串并关联,这样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对交通的问题做出处理,同时可以对多个用户的要求进行处理。而且如果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它可以对整个数据进行分析,对事件的处理进行很大程度上的帮助,从而能够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大数据的高效性。大数据具有很强的高效性,它可以在众多信息中对它们所具有的某种联系进行充分的发掘和分析,从而为道路交通做出精准而又高效的报告,这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而且现如今有关专家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进行分析来看,大数据可以明显的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四)大数据的预测性。大数据有着特别强大的预测性特点,它可以降低交通报警装置的错误率和漏传率,与此同时通过使用预测的模型能够实现交通运行的情况与监控的路况情况的共享,从而能够实现动态监控的愿望。在出行时,乘车用户也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预测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交通状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成果问题前景 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 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 一、概念及概况 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

2014年计算机应用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计算机应用服务智能交通系 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4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及政策 (9) 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9) (1)交通部 (9)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9) (3)工信部 (10) (4)科技部 (10) (5)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10)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 (11) 3、产业政策 (13) 二、智能交通行业总体状况 (14) 1、智能交通概念及产生背景 (14) 2、国外智能交通发展状况 (16) (1)国外智能交通发展阶段 (16) ① ITS行业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初 (16) ②关键技术研发和试点推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20世纪末 (16) ③产业形成和大规模应用阶段:21世纪以来 (17) (2)近期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关注的热点 (17) ① ITS与节能减排 (18) ② ITS与交通安全 (18) ③交通信息服务 (19) 3、我国智能交通发展阶段 (19) (1)2001-2005年期间 (20) (2)2006-2010期间 (20) 4、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21) 三、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行业总体状况 (23) 1、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概述 (23) 2、市场概况 (25)

四、行业细分领域及市场状况 (26) 1、动态称重领域 (26) (1)概述 (26) (2)应用现状与分类 (27) (3)市场规模 (28) (4)发展趋势 (29) ①测量精度 (29) ②汽车的通行速度 (30) ③防作弊性能提升 (30) ④动态称重系统结构 (31) 2、专用短程通信领域 (31) (1)概述 (31) ①定义和分类 (31) ②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32) (2)产品应用价值 (33) ①减少交通堵塞的概率,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33) ②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基建及维护费用 (34) ③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 (34) (3)应用现状 (35) ①发达国家应用现状 (35) ②国内应用现状 (36) (4)市场规模及预测 (38) 3、动态称重系列产品、ETC产品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 (39) (1)动态称重系列产品市场竞争格局 (39) (2)ETC市场竞争格局 (40)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41) 1、从业资质限制 (41) 2、专有技术和人才限制 (41) 3、资金规模限制 (4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求助于智能交通系统解决交通问题,我们确信这项技术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下面是这项技术对各个领域产生影响的分析:经济据得克萨斯交通研究所统计,美国每年因交通堵塞浪费的燃料和时间造成的损失合计高达720亿美元。主张采用智能交通系统的人士说,这种技术将通过大大提高交通效率而节省大量的燃料和时间。尽管个人节省的资金可能并不很多,但是商业运输车队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对于消费者来说,降低运输成本可能最终意味着降低产品的价格,尤其是诸如新鲜肉类等难以运输的产品的价格。 除此之外,如果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减少交通事故,它就能减少因事故造成的部分经济损失。据全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估计,美国1994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00亿美元。 社会尽管个人困采用智能交通系统而节省的汽油费可能并不多,但是减少每天的行车时间可能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正如许多观察家指出的那样,人们在手握方向盘的时候变得不那么文明了。彼此视为竞争对手甚至是障碍。如果智能交通能像设想的那样发挥作用,道路上的文明现象就会增多。此外,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由汽车引起的交通事故是造成5至29岁年龄段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全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的最新统计,美国1998年有4万多人死于公路交通事故。如果智能交通系统能够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标,它将具有无法估量的社会意义。 政府一些国家的政府倾向于采用智能交通系统,因为这种系统有望减少交通堵塞并提高行车安全。兴建大型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然而这样的工程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解决所需资金的办法是提高税收(比如提高汽油税)或者设立新税种。 政府也可以对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行私有化管理,但是工程投资也将需要由私营公司以道路使用收费的方式收回。 政府需要就智能公路法律方面的总是制定新的管理规章。例如,如果自动化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由谁负责由事故中的某方负责?或者由设计自动驾驶车辆的设计者负责? 环境主张采用智能交通系统的人士说,提高交通效率将减少车辆的废气排放,从而改进空气质量。例如,据世界道路协会公布的一项评估结果,已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交互式车辆导航系统可以使车辆排入的废气减少5%至16%。随着由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这种车辆排出的唯一废弃物是水)的增加将会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终结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基于视频的驾驶员疲劳驾驶检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基于视频的驾驶员疲劳驾驶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大量普及,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每年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也明显增多,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在交通事故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疲劳驾驶。为了解决驾驶员疲劳驾驶实时监控的问题,本文通过安装在车上的视频监控对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进行分析,(1)采用AdaBoost方法进行初步的人脸检测,利用Haar-like小波特征描述检测目标和利用积分图进行加速,从而完成初步人脸定位。(2)采用ASM方法对面部特征点定位。(3)人脸特征点跟踪:根据跟踪结果的置信度,建立人脸特征跟踪的跟踪策略,从而决定跟踪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切换。(4)最终利用眼睛和嘴巴的运动特征,对面部运动进行量化描述,根据优化后的时间窗长度,计算面部运动统计指标进行疲劳检测。此种方法是直接可以在现有的汽车装置上进行应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疲劳驾驶;人脸检测;特征检测;运动特征;疲劳检测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develop rapidly and the number of the cars is increasing, the problem of the traffic safe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s a result,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who were killed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are increasing ever year,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rought a great economic losses. However, for the traffic accident, one of the neglected factor is that fatigue driv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river fatigue driving real-time monitoring,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video monitor installed in the car on the driver's driving condition is analyzed, (1) using AdaBoost method carries on the preliminary face detection, using Haar - like little potter character description to detect target and acceleration, by means of integral figure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face positioning. (2) using ASM method of facial feature points positioning. (3) facial feature points tracking: according to the tracking results of confidence, tracking strategy, establish facial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t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 二、发达国家ITS的研究和应用 (五)国外应用举例 智能交通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应用,那么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例子,因为应用太多了,不可能全部给大家介绍,那么举几个例子。 1、日本车载导航 首先第一个就是日本的车载导航,这个可能学员同志们都非常熟悉,其实我们国内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些应用了。日本开始实验是从1996年,当然研发做的更早一些,1996年从东京地区开始服务,那么1995年我到日本去参加第二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的时候已经在实验应用了。那么2003年在日本全国就全部覆盖了,那截止到去年的年底他这个车载导航系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他叫VICS,因为他车载导航系统有好多厂商了,最大的一个服务的机构就叫VICS,就是这个系统的销售已经突破了3600万台,那么日本只有7000多万辆车,那么就是说一半以上的车都已经有了。那么他们也对这个东西进行过评估,也就是说他可以节约交通的出行时间20%,通过这个使用VICS以后,交通更顺畅以后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他们2006年做一个统计,就是可以每年减少214万吨。 最近他们在利用这个系统在做一些灾害,特别像日本前两年有一个大的地震,那么在地震的过程当中他这个系统也发出了一些信息,应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现在他们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日本还有一些其他提供车载导航的一些企业和体系、系统,总的量来说,日本车载导航系统销售已经突破了5400万,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应用的案例。

2、日本不停车收费系统(ETC) 第二个是比较大的,我们也是日本的,就是日本的不停车收费系统,日本的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开发,从本世纪初,2000年到2001年开始正式的在他们国内开始推广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已经是非常庞大的系统了,截止到今年的2月份,他的车载机的销售台数已经超过了5200万台,应该说60%多到70%的车都已经安装了这个不停车收费系统。 那么在他主要的高速公路上,平均的使用率达到了88%,他这个使用率是这样定义的,就是说你通过这个收费站你要进行交钱,他们叫做一次交易,那么这个交易有交现金的,有利用不停车收费的,这个比例达到了88%。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一个使用率。由此现在大家如果去日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在日本的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上是没有堵车的,当然由于事故,由于其他的原因还会发生堵车,但是在收费站上已经没有堵车了,但是这个也对节能减排做了相应的贡献。那么日本的政府他的产业经济也做了一个估算,最近这些年每一年由于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了20万吨,应该说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 3、ITS在日本的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就是在日本现在也在开发城市交通管理当中的新一代的交通管理系统,那么新一代交通管理系统他就不仅仅是一个红绿灯,红绿灯当然在内,我们的信号灯在内,那么包括公交系统,包括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应急车辆的管理系统,以及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以及跟环保有关系的这样一些功能,都涉及到了新一代的交通管理系统发布,那么这些系统现在正在日本进行实验和实施。 4、美国的交通信息服务—511 当然在国际的智能交通应用当中美国也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美国现在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