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学课程标准

理疗学课程标准
理疗学课程标准

《理疗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理疗学课程名称:学分:2

学时:32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现代理疗学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理疗学,善于应用物理因子克服机体功能障碍、治疗疾病,是康复医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理疗学》从理疗定义、分类及发展简史方面系统讲解了在康复医学中较为实用的现代理疗方法,包括电、光、声、磁、温热等物理因子疗法及生物反馈、水疗法等。学生学会物理因子治疗,主要用来克服运动障碍、肌力低下、炎性疼痛、肌肉挛缩、神经损伤、关节活动受限和二便排泄障碍等。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人体发育学》、《功能解剖学》、《运动学》等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康复工程学》、《临床康复学》等为本课程的后续课程。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从康复治疗的角度分析和讨论患者对现存或潜在的功能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其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康复专业的学生掌握正确的理疗技术、病情判断技能和建立科学的临床康复治疗思维方法。病例分析讨论、病例模拟、理论化实践教学、实践性理论教学的模式,让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能充分认识到理疗法学的重要性。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为借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实际的工作情境为教学载体,使学生在真正的工作中掌握运动疗法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把“三段式”的学科课程体系改变为项目(情境)引领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工作过程

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为依据设定能力培养目标;把书本知识的传授改变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多媒体教室、视频录像、典型病例为载体,将实训室建成理疗室,让学生担任理疗师的角色,在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理疗学》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目标

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理疗学的定义、种类、对象、基本理论、评定、治疗方法以及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熟悉常见疾病的理疗技术。修完课程,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应该有一定的独立操作能力,成为一名专业的理疗师,能够帮助患者重获功能,特别是重返社会和家庭的综合能力。

2.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习并掌握各种物理因子的作用机理;

②学会应用理疗技术为患者服务,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2)能力目标

①专业能力:有分析各种物理因子的治疗作用的能力;

②方法能力:够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③社会能力:能够熟练分析患者的病情,进行物理疗法综合治疗。

(3)素质目标

①正确认识康复治疗师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②养成求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康复行为习惯;

③形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康复操作规程、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观念;

④初步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⑤初步形成根据岗位需求和自身实际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意识。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

1 ?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学??时(节)项目(章)模块合计实践理论

二、理疗的特点6

10

三、理疗的治疗作用2四、理疗的作用机制五、应用理疗的基本原则模块二直流电疗法

理疗法核心治疗技二、低频电疗法4

术三、中频电疗法

四、高频电疗法8 16

五、光疗法六、超声波疗法4

七、磁场疗法八、生物反馈疗法等一、水疗法2

二、温热疗法模块三26

三、经颅磁其它疗法2

四、干扰电疗法

五、中医药熏蒸等16 16 32

计合?1:1

理论与实践比

?教学单元设计2学模块项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时(节)(章)1. 了解理

疗1.理疗学定义、理疗学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载一、理疗模块一理体:多媒学定

义理疗的分类疗法法基本体、视频理疗的特点2.理疗学的2.流程录像、课3.理疗的治疗作用起源与发展

堂示教、理疗的作用机制4.3.理疗的分10

临床康复类应用理疗的基本原则5.病例4.掌握理疗?讲解理的治疗作用疗疗的流应用理疗5.

电疗法的治生对康复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表2-1《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办公自动化》课程标准(新)

《办公自动化》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办公自动化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计划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 授课对象:计算机专业学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⑴课改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司的日常管理及解决各项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提高办公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因素。在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中,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到公司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或文员的工作。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很多院校开设了办公自动化这门课程,用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的能力。 随着我国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上高职院校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部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如果我们还是重复讲授中学或是小学老师已经讲过的内容,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教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任务教学法讲解相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日常办公事务,提高办公效率。 ⑵课程定位 《办公自动化》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及Office办公软件知识的基础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领域中的最常用的应用软件,掌握利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原理及方法,并能熟练使用OFFICE及其捆绑组件实现电子化办公。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很强的课程,内容横跨文理科和软硬件,教学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为主,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大量的上机实验,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色彩构成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的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色彩构成的概念与意义;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 3.掌握色彩构成的分类; 4.掌握色彩构成的物理原理.生理学原理和心理效应,色彩的混合效果; 5.掌握色彩构成的原理.构思方法与表现技法。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基本色彩辨识能力; 2.具有综合性的运用色彩构成进行设计的能力; 3.具有审美和解读美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分析的能力; 4.具有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6.拥有较好的设计洞察力和较好的时代进步感以及优秀的平面构成审美能力;

三、参考学时 56学时。 四、课程学分 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建议采用启发式讲解与实际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在能力培养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互相借鉴、互相点评,共同进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构成实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现变化规律,而且可

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路原理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80 (理论学时:60;实验学时:20)学分:6 适应专业:自动化专业开课单位:电力学院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大学物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电路原理》是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二重性,不仅使电类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也直接为解决电工电子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近代电路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能分析计算电路,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 主要知识点: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集总电路的概念;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重点: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功率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的灵活应用。独立电源和受控源的区别。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主要知识点: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连接和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计算。5.支路电流法。 重点:实际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求法通过本章的学习 难点:等效的实质。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主要知识点:独立方程个数,支路电路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重点: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难点:回路电流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 主要知识点: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重点: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 难点:戴维南定理的灵活应用8.叠加定理 第六章储能元件 主要知识点: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电感电容元件的串并联重点:两种元件的伏安关系 第七章一阶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主要知识点: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重点:换路定律;零输入和零状态的概念;三要素的分析一阶电路暂态过程;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

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 (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 (3)具有质量责任、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 (4)具有身体健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

焊接自动化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 一、《课程标准》由开课系/部提出具体要求、意见,经课程组充分讨论后指定一人执笔。 二、每一门课程,如果学时不同、适用专业不同,《课程标准》也不同。 三、《课程标准》的制定,由课程任务所在专业负责人初审、系/部审核、教务处批准后,方可执行。 四、《课程标准》若需修订,经课程组商议后,提出申请,由课程任务所在教研室、系/部、教务处逐级批准后,方可进行修订。每学期的《课程标准》要作为原始教学文档进行保存。 五、《课程标准》应一式四份,授课教师、课程所在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各一份。 六、文字编排要求 (一)正文:宋体小四号 (二)标题序号:一、(一) 1. (1) (三)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 四级标题:楷体小四号(加粗) 七、段落排版要求: 首行缩进2个字符; 段前段后为0; 行间距为1.5倍行距。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焊接自动化技术》 课程标准 2014年 9 月

《焊接自动化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课程类型:A类(纯理论课) 是否为精品课程:院内一般课程 学时:36 开课学期:2015年春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焊接自动化技术》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基于数控与智能控制的现代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知识,焊接自动化设备的组成,传感技术和控制系统,焊接自动化设备设计和发展前景。学习本课程,可以开拓学生在焊接夹具和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知识,达到懂设计、会编程的能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分类。 3.熟悉焊接自动化设备结构组成。 4.熟悉传感技术和控制系统。 5.掌握焊接自动化设备设计步骤和要点。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备自动化设备设计能力。 2.初步具备自动化编程能力。 3.初步具备焊接夹具设计能力。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附件四理实一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非项 目课程)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65203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美术系 学时:5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科整合课程。《设计色彩》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专为艺术设计专业服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其目的是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色彩的象征性与设计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设计色彩的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使学生将特定的物象进行梳理、提炼,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在其过程中,能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以此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之中,让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知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观,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

课程的作用作为环境设计专业重点基础训练课程的《设计色彩》,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色彩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论述设计色彩的历史沿革,写生描绘、创造灵感的开发,与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通过主观意识将大自然复杂纷繁的色彩想象还原成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我院设计色彩课课程结合专业课程,以艺术设计为主要方向,经过多次改革,与其它高校色彩课教学以传统绘画为基础有着本质区别,除吸收传统绘画中的造型训练因素以外,我院的设计色彩课把专业设计的创新、创造理念纳入教学,建设成为富有艺术设计特色的专业必修基础课。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前导课程是色彩基础的学习、后续课程是把色彩构成原理运用到设计中。 2. 课程基本理念 设计色彩即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人们的生活与色彩有着密切的关系,由色彩造成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刺激感,不断影响着人们,色彩完全融合于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设计的诸要素中,色彩被认为是商品上一大价值,对于设计者和消费者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设计作品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运用的优劣,美的色彩具有美化和装饰性效果,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教学大纲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教学大纲 一、实训项目名称: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二、实训学时:32学时 三、实训学分:2 学分 四、实训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巩固已学的机电一体化知识,包括机械知识、气动电气动知识、传感器知识、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知识、电子电路知识、PLC技能等,它的特征是项目式教学,即自动化生产线(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六单元(六个模块),从实际工业项目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解决思路,学生在实训室“仿真性”的工业环境中,在工业训练设备上寻找解决的方案并加以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上升到理论,补充理论内容,提供部分解决方案,学生进一步实践,直到彻底解决问题。项目之间的联系是以模块的形式搭接,从而使学生掌握综合应用技术。 五、实训要求 第一部分:PLC技术 PLC基础、PLC语言及指令、PLC编程、PLC应用实例;复习巩固PLC基础、熟悉PLC 语言及指令、能解决一般课题并进行PLC编程、掌握常见工业PLC应用实例。 第二部分: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单站技术 概述、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结构与原理、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分类站;了解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是什么;掌握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结构与原理;熟悉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分类站的结构原理与控制并能进行故障检修。 第三部分: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联网技术 概述、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联网原理、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各站信号的传递协议;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分类站每相邻两站、相邻三站、全六站联网;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联网原理、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各站信号的传递协议;上料检测站与搬运站联网、上料检测站与搬运站再与加工站联网、加工站与安装站再与安装搬运站联网、安装站与安装搬运站再与分类站联网、全六站联网。 六、考核方式 实操考核。 七、实训步骤 实训的步骤具体如下:

《自动控制原理》专科课程标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自动控制原理是空间工程类、机械控制类、信息系统类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大类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自动控制原理在信息化武器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将本课程设置为大类技术基础课,对培养懂技术的指挥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所覆盖的知识面较宽,既有较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有较广泛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它在学员知识结构方面将起到加强理论深度和拓展知识广度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本课程将在注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引入自动控制发展中的、学员能够理解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取舍各种主要理论、方法的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与案例的关系,以适应为部队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适当引入和利用Matlab工具来辅助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复杂计算与作图、验证分析与设计的结果;本课程应该既使学员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了解它们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又要促进学员养成积极思考、长于分析、善于推导的能力和习惯。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课程采用“一纵三横”的设计思路,具体来说,“一纵”就是在课程讲授中要求贯彻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及设计方法这条主线;“三横”就是在方法讲授中要求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稳准快三个字是分析的核心,也是设计的归宿。在课程讲授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即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注意理论联系专业实际,例子贴近生活,注重揭示抽象概念的物理意义;注意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注重发挥课程教学网站的作用。在课程学习中,注重阅读教材、完成作业、课程实验及讨论问题等四个环节,深刻理解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以及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自动控制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打下必要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在五个方面得到磨练与培养。 (1)实践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2)质量意识: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坚持质量至上的思想。 (3)协作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很少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了,所以要能与同学协同工作、协调配合。 (4)创新意识:勇于不断追求和探索新意境、新见解。 (5)坚毅意志: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一、学科基础课 (1) 1.《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1) 2.《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17) 3.《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27)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34) 5.《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41) 6.《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55) 7.《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64) 8.《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74) 二、专业主干课 (82) 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82) 2.《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95) 3.《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08) 5.《互换性及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19) 6.《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28)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36) 8.《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145) 9.《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53) 三、专业方向选修课 (164) 1.《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64) 2.《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大纲 (174) 3.《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80) 4.《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91) 5.《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10) 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16) 7.《机械制造技术装备》课程教学大纲 (223) 四、专业任意选修课 (230) 模块1 (230) 1.《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30) 2.《电机拖动》课程教学大纲 (236) 3.《数控机床检测及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247) 4.《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57) 5.《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263) 6.《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72) 模块2 (280) 1.《UG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80) 2.《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86) 3.《汽车原理与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293) 4.《有限元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305) 5.《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312) 6.《自动机与自动线》课程教学大纲 (320)

三大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1 前言 1.1 课程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统一.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1.2 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三大构成》课程,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阶段性考核(40%)+期末考试(40%)(1)平时成绩(20%):到课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2)阶段性考核(40%):每节课上传所有课程练习。(3)期末考试(40%):独立操作能力的测试考核。 本课建议学时:36学时 2 课程目标 2.1能力(技能)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 1)专业能力目标(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 能够按照设计项目的要求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能够对设计项目进行色彩设计. 手脑灵活,高度协调,动手能力强; 2)方法能力指标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 计划决策能力;

(自动化强训)课程标准

《自动化强训》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适用对象:高星级饭店管理与运营(高铁方向) 总学时:36 讲授学时:30 课内实践学时:6 独立实践学时:4 先修课程:《办公室管理》《计算机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建立在办公室工作基础上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一门科学。人类正进入信息化社会,各类信息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信息资源的优势开发.管理与应用迫在眉睫。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处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直接推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满足广大学生的信息处理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其良好的用户界面,图文并茂的强大功能,灵活方便的表格处理等给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及全新的信息处理方式。 2.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各应用软件基本操作技能,着重讲述最新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数据库管理、桌面信息管理和网页制作等,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处理办

公事务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独立获取计算机知识和掌握各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办公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及办公设备的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使之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图形编辑,表格处理等技术能力,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 办公技能,包括对电脑软件的熟练运用和对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是秘书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它包括对Microsoft Office软件套装的熟练使用,和对微型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电脑外围设备的基本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基本技能要求: 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图形编辑,表格处理等技术能力,Word、Excel、Access等在日常办公中的应用方式和技巧 3.职业素质要求: 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处理办公事务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独立获取计算机知识和掌握各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 二、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第一章办公自动化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 1.讲述办公自动化的作用,常用的办公软件。 2.简介笔记本的使用。 3.重点讲解电脑的硬件及各种接口;电脑及其外设的连接方法和电脑的基本使用方法。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52045 使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职业拓展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44学时 教研室:电脑艺术设计工作室 编写日期:2012年5月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课程的作用: 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前续课程的联系(1)《手绘》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PhotoShop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位图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3)《Coreldraw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矢量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4)《标志与广告设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标志与广告设计的理念。为后续《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何谓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版式设计训练为向导,以典型版面构成方法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通过完成各种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版面构成的方法以及与色彩、文字、图形重组的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项

自动化PLC教学大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西门子PLC实训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本课程任务是: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构成,掌握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西门子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拆装;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软件结构,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掌握西门子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逻辑指令与应用;掌握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指令简单应用;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应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电气工程人员的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电气工程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S7-200结构、工作原理、拆装 2.能够掌握S7-200编程语言的使用 3.能够应用S7-200PLC实现常见自动化控制 4.掌握如何进行系统安装、接线、调试 5.熟练运用电工工具检查和维修设备线路 6.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应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自动化专业PLC应用基础模块、PLC功能指令应用模块、PLC工业应用模块三部分组成。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西门子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基础 课题一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构成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

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 (3)具有质量责任、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 (4)具有身体健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1)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52045 使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职业拓展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44学时 教研室:电脑艺术设计工作室 编写日期:2012年5月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课程的作用: 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前续课程的联系(1)《手绘》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PhotoShop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位图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3)《Coreldraw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矢量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4)《标志与广告设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标志与广告设计的理念。为后续《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何谓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

0803701069《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3701069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 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8 学分:2 适用对象: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 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业机器人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工业机器人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机器人的位姿分析和运动分析。 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4.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和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5.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 6.了解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及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7.对操纵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有一般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0.1概述 0.1.1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 0.1.2机器人的定义 0.1.3机器人技术的研究领域与学科范围 0.2机器人的分类 0.2.1 按机器人的开发内容与应用分类

《中国画》课程标准

《中国画》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中国画 二、课程性质、课时 本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中国画设计语言能力的基础专业课,主要讲授中国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设计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用中国画设计语言的思维、创作能力。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高职层次,占120课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花鸟写生练习,提高对中国工笔花鸟画造型能力的认识和表现,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体会用笔、用墨、构图、质感、空间感等诸因素在中国画工笔花鸟中的表现方式,提高构图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着色工笔花鸟的写生学习,掌握工笔花鸟画从写生白描到着色创作全过程的作画方法和技能,能较好的运用花鸟画构图原理和线条的表现力,体会中国画独特的设计语言,在今后的设计中使用和创新。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艺术根底,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画的知识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本课程将为装饰绘画、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等专业课、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提供独到的设计语言支持。 四、课程目标 1.掌握中国画概论、工笔花鸟画技法理论知识及工笔花鸟写生方法; 2.提高对中国画工笔花鸟造型能力的认识和表现,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体会用笔、用墨、构图、质感、空间感等诸因素在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的表现方式,提高构图能力和表现能力; 3.掌握工笔花鸟画从写生白描到着色创作全过程的作画方法和技能,能较好的运用花鸟画构图原理和线条的表现力、熟悉国画颜料的特性,及染色的各种技法,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画打好基础; 4.要求学生通过临摹写生练习,提高对中国工笔花鸟画造型的认识和表现

办公自动化课程标准

《办公自动化实务》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办公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及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已成为一项日常性、事务性工作的常用工具。对于办公自动化应用技术,适合高职学生掌握与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文秘专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能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后继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和应用作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以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任务引领,邀请行业专家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所涵盖的职业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采用递进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模式,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或本身在日常社会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进行处理和解决,并与国家资格鉴定《计算机操作员(五级)》考证相结合,对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课程设计成项目任务形式,以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2.课程目标 2.1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进行日常办公事务处理、公文的写作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处理、会议的筹备与组织;具备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网络通讯设备进行网络办公的能力。 2.2办公自动化课程是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对应的课程。课程内容包含了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考试(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内容,也可以为获取“国家信息化CEAC认证(办公软件应用专家)、国家劳动部OSTA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认证(办公软件应用)”以及参加ITAT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色彩》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色彩课程名称 (英文) Design color 课程代码开课分院(部)城建商学院 总学时/学分72/4 其中实训学时20 考核方式考查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必修/选修必修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为美术专业课奠定了基础。对其他课程起到了推动与辅助的作用。通过色彩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专业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本课本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以色彩概念类别、色彩形式表现、色彩性格归纳、主观构想表现为单元题,进行知识划分,使教学思路的体例更加清晰,知识点的针对性更强。第一单元主要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工具运用、认识不同的色彩类别及色彩基本原理。第二单元逐渐向色彩表现形式的叙述,学生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对色彩的运用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掌握色彩的构成搭配规律。第三单元结合了人的色彩心理,着重讲解色彩自身的特征及心理特点,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第四单元针对环艺、广告、服装等不同专业对色彩的不同要求,做了有针对性地知识点结合,把色彩的运用和专业开展进行了有机结合,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应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色彩观察的方法、色彩的搭配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能绘制运用色彩表现静物和风景。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色彩概念类别

任务一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在色彩这个美妙的世界里,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特有的色彩变化,结合生活认识色彩,理解色彩对专业学习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作用。将学生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引领到设计色彩领域当中,从设计生活和设计的角度介绍设计色彩的的概念、用途和特点,让同学们对色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要求]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对专业学习的作用。 在课本中,认识工具和工具的使用对学习的作用。 不同色彩特征对认识色彩的影响及存在的联系。 任务二工具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内容]从学习绘画至今,我们接触了好多的绘画工具。比如,从幼儿园时用过的彩色铅笔,到学习专业素描时用过的专业铅笔,再到学习色彩实用过的水粉笔、油画笔、油画棒,等等。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进入设计色彩的领域,又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工具,以满足设计色彩的设计需求。 [教学要求]认识工具和工具的基本表现作用 明白设计色彩使用的工具是如何根据具体的表现对象来选择的 任务三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 [教学内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是色彩体系的三大基本类别,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认识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色彩、认识色彩、理解色彩以及专业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求]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各自的特点 了解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装饰色彩、构成色彩的意义 任务四自然色彩的特征 [教学内容]自然界中的颜色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无彩色指黑色、白色以及深浅不同的灰色,其他均是彩色。自然山水显示的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并且这些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组合而产生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尽的享受。 [教学要求]解释自然界的色彩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理解人文色彩和自然色彩 任务五色彩的三属性及运用 [教学内容]色彩具有基本的属性:色相、明度、纯度。设计色彩是从人对色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