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1301班 201330805021张妍活动目的:通过学院组织参观建川博物馆,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学习研究,透过文物找寻与历史息息相关的东西,感受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记忆。为以后了解历史、学

好历史做铺垫。

活动背景: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旅历学院13级民族学班,文管班、文博班与历史班共同对建川博物馆进行历史实践考察,此次课程实习旨在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

时了解更多的历史,让历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历史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

知识,同时也为提高我们的调查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2014年4月25日

活动地点:成都市建川博物馆

活动内容: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已建成抗战、红

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系列共18座博物馆,是国家级旅游景区。是目前国内

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共收藏文物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3件。这在国内民

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在集体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便开始自行参观博物馆,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参观了中流砥柱馆、飞虎奇兵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三寸金莲馆、正面战

场馆、红色年代瓷器馆、川军抗战馆这七个展馆。

我们最先进入的是正面战场馆,一进入馆中便可看见东北军地图。陈列着抗战时期中国军人穿的军大衣以及中国战士使用过的长枪、子弹。第一次近距离的

接触抗战时期的文物,心中还是有些激动的,透过橱窗看到士兵穿着的衣服,鞋

子,顿时拉近了我们与抗战时期的距离,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时代,感受到

了抗战的气息。

其次进入的是中流砥柱馆,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它以历史照片、资料、文献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

生动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八年敌后抗战的情况。走进馆中可以看到彭德

怀使用过的相机,聂荣臻抗战时期使用过的文件包等一系列文物。观看这些文物

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抗战时的气息,那种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那种为了国

家利益而放弃一切的精神。

然后我们就走进了飞虎奇兵馆,这个展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援华概述”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的情况。第二部分展示的是陈纳德将

军和他的飞虎队的传奇经历。这一部分也是本馆的重点。第三部分则主要表现中

美之间的友谊长存。展馆中有很多美军使用过的兵器,透过美军的武器可以看出

当时的美国还是十分先进发达的,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在当时的境况下能够取得抗

战的胜利实属不易,我们应该铭记这一刻。墙面上还悬挂着美军的照片。本展馆

也是抗战时期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见证。

我们还参观了三寸金莲馆,馆内展现的大都是古时人们所穿的小脚鞋,这些鞋子都非常小,而且前脚掌非常尖,基本上没有脚掌,墙上挂着人们裹脚的图片,

展现了那个年代人们被裹脚的痛苦。听讲解员说,大概是在宋代以后裹脚才开始

兴盛,人们才以小脚为审美标准。而在唐代以前还都是大脚的。清朝灭亡以后,

人们思想得到解放,审美标准改变,也就不需要再裹脚了。看到照片上裹脚的示

意图,突然觉得生在当代好幸福。

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了,这也是我此行最感兴趣的展馆之一。在没进入展馆之前,我就看到了躺在外面的“猪坚强”,现在的它已经很大年龄了,能够从从地震中幸存下来也实属不易。进入馆中便有一种沉重的感觉,馆内一直放着抗震救灾的歌曲,墙上也悬挂着人们在抗震中写下来的诗句。里面陈列着许多灾后留下来的东西。其中还有温总理在地震抢险中使用过的喇叭,上了二楼我便看到了非常心酸的一幕,墙上悬挂着一对新婚拍摄婚纱照的情侣,在他们拍摄婚纱照的时候不幸地震遇难。新娘的肚子里还有一个两个月大的宝宝。新娘身上穿的婚纱后来也被收藏了下来,但很可惜只有一部分,另一部分至今也没有找到。看到墙上悬挂的婚纱照瞬间眼泪便留了下来,本应该是美好生活的开始却被一场地震而打碎了。里面还有各种地震时期的工作人员写的日记,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的出当时的心情。还有吴家方背着亡妻所骑的那辆感动世界的摩托车,最里面展现出的是地震遗留下来的小朋友的书包,本是祖国的花朵却要经受这样的打击,那沾满泥土的书包,真希望他们可以快快长大,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参观本馆整个过程都十分的揪心,好像时间倒流,回到了汶川地震的那一年,那一天。走出馆后也很久不能平静下来。

我们还参观了川军抗战馆,它主要展示的是川军抗战时期所使用过的东西,以及川军不畏艰苦,齐心协力抗战的丰功伟绩而红色年代瓷器馆则将苦心收藏的红色年代瓷器集中陈列,以数千件瓷器画面链接成一副生动的“清明上河图”。

建川博物馆的馆长说过,为了和平,我们纪念历史,为了发展,我们纪念灾难。了解历史,追溯历史,是我们必须要做的。通过这次课程实习,我学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此次课程实习也让我们增强了对历史的兴趣,有助于以后更好的学习历史。

参观博物馆调查报告

参观博物馆调查报告 第1篇:参观博物馆调查报告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让人品味。 第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 从整体环境上给人以清净安逸的感觉,因为这类展品多数是艺术品、文物等,展览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尽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扰。只是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设计出适宜的展具和陈设,但不能有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展品都加以分析。正是这种艺术品或文物的独立特征,才能使博物馆处处显得精美别致。 第三柔和自然的照明设计 在展示空间里,由于其展品多数都是珍贵的艺术品或文物、标本等有保留价值的东西,所以在关照度上有极其严格

建川博物馆实践报告

关于大邑县建川博物馆的实践调查报告 实践调查时间:2012年8月20日 实践调查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 一实践调查背景和地点 四川的红色文化旅游独具特色,既有许多红军长征遗址,又有川东将帅故居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遗址。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曾翻越过长征中最艰难的雪山,跨越过最艰苦的草地,举行过重要的会议,进行过激烈的战斗,留下了彝海结盟、安顺场、泸定桥、夹金山、红原草原、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太平渡和二郎渡、华蓥山游击队根据地等重要革命遗址。因此我选择了将我的家乡——四川成都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作为我暑期实践调查报告的对象。在众多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古镇。聚落内包括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21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二参观与感受 8月20日上午8点我便抵达了建川博物馆,首先吸引我的,是园区里的工作人员的穿着,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都穿着那时候川军的制服,一下子,我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个特殊的时代。在导游的带领下我参观了现已开放的10个展馆,我们首先进入了正面战场馆,它真实的再现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顽强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参观这个馆不仅改变了我对国民党军队的一些固有看法,还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震憾。当我站在忻口战役敌我双方兵力对比表前,我被这庞大的战役震憾了,当时阎锡山的整个二战区以及共产领导的八路军都参加了战斗,对手是日本的土肥原兵团。当我站在昆仑关大战的实物面前,我被日军的残忍和国民党士兵的英勇顽强震憾了。特别是当我站在中国第一代空军的集体照前,并听说他们一年后都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时,心中的震憾和惋惜更是无以言表。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展厅的尾声,没有文字,只有一幅出征军队的背影浮雕,在一排远去

成都建川博物馆地震馆参观体会

建川博物馆地震馆参观体会 参观完抗日纪念馆后,我们来到了512汶川地震纪念馆,馆长樊建川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在震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筹建了地震博物馆,目的是起警示作用。四川从1933年至2008年,在这75年的时间里发生了4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但遗憾的是没有一座记录大地震的博物馆。这座面积8500余平方米填补了这一块历史的空缺,这一座独一无二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里展出了2000多件地震文物,再现了灾难降临时的惨烈和之后一个月的抗震救灾历程。这座博物馆仅用一个月时间建成,却是拥有地震文物最多、细节最多的地震博物馆。 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汶川当地倒塌的房屋,那个场景一下唤起我们2008年的那年记忆 从“5.12,星期一”的展览厅开始,对征集来的地震实物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地震发生当天至6月12日一个月中,灾区每天发生的事情。两边的图片强烈的对比着灾区各地震前的山清水秀和震后的残垣断壁,让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震撼。沿着展馆路线一步步往里走,两旁的照片和展柜中再现了大地震以来每天的救援场景,包括温总理在赶往灾区的飞机上使用的军用地图、湿巾纸,以及我们曾在电视里看见过的总理在灾区废墟上用过的扩音器等重要文物,无不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分秒必争的黄金72小时救援,

那一幕幕奋力抢挖废墟中幸存着的时时刻刻。而看着两旁从各地收来的被砸成铁饼的冰箱、洗衣机等物品,却不知这些物品的主人已去向何方,只有这一件件物品,警示着后人,警示着历史,警示着未来…… 在纪念馆大厅的正墙上贴满了5.12大地震遇难者的照片,从年富力强的壮年人到襁褓中的婴儿,从天真活泼的儿童到青春自信的青年人,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一张张曾经灿烂的笑脸,在墙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注视着这个世界,让人感到阵阵酸楚。 随着日子的推移,展览的内容变成了受灾人民在废墟上自救,有了临时学校,有了那些咬牙坚持着,终于等到了救援的人民,有了那个从废墟里被救出向解放军敬礼的小男孩,让我看到了四川人民坚强不屈、灾区人民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精神、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的献身精神、社会各界在这场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私大爱精神等。 展馆中有许多珍贵的展品,有邱光华机组的飞机残骸、北川中学巍然不倒的五星红旗等等,四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照片实物历历在目。恢宏高大的“5.12”抗震救灾纪念馆里充满着正能量,身临其境,深切感受祖国的伟大,人民的伟大。

建川博物馆参观有感

参观建川博物馆有感 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馆内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来到建川博物馆,给人最大震撼的是抗战系列馆。在无数的影视、文艺作品中,都有描述日寇的残暴、抗战的艰苦;而来馆参观,就有了更加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在广场,数百个铁铸铜塑的抗日英雄个个昂首挺胸、气势如虹;在展馆,那一枚枚光辉依旧的抗战勋章,那一把把浸染着日寇血渍的大刀和手枪,那一个个已经锈迹斑驳的地雷,处处不屈的中国人在顽强斗争;在战俘馆,铮铮铁骨的战士、不屈不挠的女英雄,让人肃然起敬。“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现在战火早已熄灭、硝烟已然散尽,但是历史不能遗忘,国耻应当铭记,今天的太平盛世来之不易。 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段“红色年代”的历史,这是参观完红色年代博物馆系列后深深的感受。 红色年代博物馆系列包括红色年代章、钟、印馆、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馆、红色年代瓷器馆,一片红色的海洋。 一条青石板走廊,两边矗立着格子砖墙,每一个格子里都放置着一座造型或古朴或华丽或简约的座钟。那高耸古旧的钟墙,仿佛是一条时光隧道,把参观者们带进了几十年前那个红色的年代。穿过时钟走廊,便是满眼满目的红,数万枚大大小小红色的毛主席头像徽章错

落有致,拼贴出各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图案,铺满了整个展馆的墙壁;各类印章排列有序,印章上残留的鲜红印泥和盖在纸上的大红鲜章,向人们讲述着那个红色年代的故事。参观者们就在这铺天盖地的红色当中,享受着视觉的冲击和灵魂的震撼! 红色年代瓷器陈列馆的展品都很精美,但是瓷器上的图案却很单调,几乎是清一色的毛泽东语录、毛主席像、东方红等,唯一花俏一点的图案就是样板戏的剧照 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馆的展品充满了居家特色,那些老式的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器,还有老式的家具、照相机、乐器、生活用品、革命海报等。 红色年代系列博物馆,逼真地再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展馆里的一纸一布、一杯一瓶、一柜一桌,无不打着那个动荡岁月的烙印。可以看出,那个极左的年代,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很是单调贫乏,又红又专的思潮谱写出了那个年代特有的红色文化。 红色年代博物馆的展品,让老一辈人心潮澎湃、思绪起伏,仿佛在瞬那间,回到了那个懵懂青涩、激情燃烧的年代;让新一辈人感慨万千、连声叹息,朦胧中也好像感觉耳边红歌四起、炽语飞扬。 感慨之余,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到那个狂热的、缺乏理性的“红色年代”呢?也许我们找不出准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是,我们许多的人都在盲从,都在狂热中迷失了自我。可是又怎样做到坚守自我而不盲从呢?恐怕也很难回答。“红色年代”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它会重演吗?它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深地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篇一: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XX 年 5 月 2 日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 调研学生: 岳天宁 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 调研目的: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调研,对一些场馆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关于陶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内容: 陶艺馆——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

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件梅瓶也不例外。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

最新-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最新-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本人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doc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 第1篇: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让人品味。 第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 从整体环境上给人以清净安逸的感觉,因为这类展品多数是艺术品、文物等,展览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尽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扰。只是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设计出适宜的展具和陈设,但不能有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

建筑外出写生实习报告总结

建筑写生实习报告总结 这次实习和以前的大有不同的是,第一次到外地区写生,而且是在炎热暑假里进行的,这些都是给我们这次实习带来了许多不一样美好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会给我们专业上的学习带来更大程度的提高,让我们的手绘徒手能力得到加强。 按照计划,我们专业也就城规09级的我们一班和隔壁二班共41人在老师带领下前往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的平乐古镇,和大邑县安仁镇以及其他小的地方,我们将去那里进行为期10天的钢笔画速写、色彩实习写生练习。老师也将训练大家的色彩认知能力和色彩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对选景构图等的审美能力。 7月17的当天下午,大家都是整装齐发,带着写生用的画具,还有这18个小时车上吃的干粮,乘坐5点半的火车登上了去成都的旅程......坐在去成都的路上,大家像是有说不出的话语,也有想不完的憧憬,这时天色还是亮堂堂的,扯开窗帘还有刺眼的强光射进车内。因为车票都是全体一起购买的,大家边顺利的坐在一个车厢,时间还早,大家还在想着怎样打发这样的宝贵时间,睡觉时自然不可取的。车上有第一次坐火车的,第一次和这么大的队伍做这么长的火车的,第一次离开家门的等等,让大家开始谈论着自己心中的感慨,愉快的和睦气氛顿时在车厢内洋溢起来了,但也可以从大家的脸上和话语声中看到彼此的兴奋和激动,大家有理由相信今天是旅程的完美开始,因为上车前大家都是备好了自己的特色小吃,也自然而然的热情和大家分享起来了,在平时从未有过的分氛围在今天却是如此的浓。

当我们到达成都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11点左右的样子,天气还是格外的好,因为有提前到成都的同学,我们到平乐古镇的路线也被他安排的妥当,找到了公交站,转车再到另外一个客运站坐上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车,在火车上没有好好睡过觉的同学在这样开着冷气的车上睡得那个安稳自在,可以从大家的鼾声中听的出来,我们睡觉不要紧,这司机也居然迷糊糊的打起盹来,大家都是那个急啊,但是在进入关键的路道的时候还好没有犯上迷糊,这倒是让大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 当到达目的地,我们被眼前的古建筑看的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继续往前走,目的地还没有到达,一路上,看到这些古镇上的街道被打扫的如此干净,居住民居按照一定的规划模式像是有秩序的按照某种方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古老的建筑在经过政府的主导下简单的修过下,让古镇的风貌得以保存,利用当地古镇的特色,通过旅游的方式带动当地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也不失为城镇规划的一种方式,在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资源和当地风俗习惯的乡村古镇民居的建筑中,平乐古镇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街两边的房屋多数为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一般为下层作铺面 ,上层作居室,体现了浓郁的川西风格。千年古巷两边的店铺虽然已经是几经易手,却还在经着历史的发展保存了下来,形成了自己的当地特色,也自然的吸引了游客的前来观赏游玩。在这古镇上,我们体验到古镇的种种风情,聆听到古桥乐善的代代佳话,坐享着古树的片片浓荫,观赏古堰分水的波涛滚滚,品味古民居大院的浓浓气息,这里作为“茶马古道第一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们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批学生去建川博物馆参观。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其中一员,。5月10日一大早,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乘车来到了建川博物馆。一到博物馆,一股沉重的历史气息席卷了每一位同学,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停止了打闹。 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馆内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来到建川博物馆,给人最大震撼的是抗战系列馆。在无数的影视、文艺作品中,都有描述日寇的残暴、抗战的艰苦;而来馆参观,就有了更加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在广场,数百个铁铸铜塑的抗日英雄个个昂首挺胸、气势如虹;在展馆,那一枚枚光辉依旧的抗战勋章,那一把把浸染着日寇血渍的大刀和手枪,那一个个已经锈迹斑驳的地雷,处处不屈的中国人在顽强斗争;在战俘馆,铮铮铁骨的战士、不屈不挠的女英雄,让人肃然起敬。“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现在战火早已熄灭、硝烟已然散尽,但是历史不能遗忘,国耻应当铭记,今天的太平盛世来之不易。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段“红色年代”的历史,这是参观完红色年代博物馆系列后深深的感受。红色年代博物馆系列包括红色年代章、钟、印馆、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馆、红色年代瓷器馆,一片红色的海洋。 一条青石板走廊,两边矗立着格子砖墙,每一个格子里都放置着一座造型或古朴或华丽或简约的座钟。那高耸古旧的钟墙,仿佛是一条时光隧道,把参观者们带进了几十年前那个红色的年代。穿过时钟走廊,便是满眼满目的红,数万枚大大小小红色的毛主席头像徽章错落有致,拼贴出各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图案,铺满了整个展馆的墙壁;各类印章排列有序,印章上残留的鲜红印泥和盖在纸上的大红鲜章,向人们讲述着那个红色年代的故事。参观者们就在这铺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寻觅近代史上抗战英雄人物的身影 活动目的:通过小组成员亲自考察建川博物馆聚落,寻找抗战时期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 深入的了解和调查,从人物事迹的角度,更好地回顾抗战 时期心酸与荣耀并存的历史,并对当今社会进行反思。活动背景:在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贾国雄老师的号召下,在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热诚中,我们组选择共同前往成都市建川博 物馆进行历史实践考察,一更好地学习历史、了解身边的 历史,让历史学习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让历史学习为我 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知识和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2011年4月17日 活动地点:成都建川博物馆聚落 调查手段:实地考察各个博物馆,寻找并拍下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回校后通过网络和历史文献进一步进行学习;小组讨 论研究各代表性人物,并分组考察。 正文: 调研前对建川博物馆的了解:

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将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21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本着寻找近代史上英雄人物的有关资料,我们依次参观了以下几个展馆: 飞虎奇兵馆 该馆展示面积1382平方米,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单元“援华概述”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的整体情况。第二单元“飞虎神兵”展示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的传奇经历。这部分是本馆重点,展示内容共分为:飞虎队和陈纳德的简介、飞虎队的战斗、飞虎队的生活三个小部分。第三单元“友谊长存”通过展示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二战老兵举行的活动,纪念中美友好历史,见证中美友谊。 不屈战俘馆 该馆展示面积717平方米,通过大量的十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运用压抑的色彩和厚重的材质,形象真实地展示因弹尽粮绝而被俘的抗日将士的英勇不屈和悲惨遭遇;揭露了日军的虐

参观抗日战争博物馆精彩活动设计

榆垡一小“参观抗日战争博物馆”活动课程设计 一、基地环境分析 (一)基地资源情况分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丰台区卢沟桥东面的宛平城,距市中心15公里。馆展出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14年间的珍贵历史文物和照片共5000余件,这些文物和照片以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遗物和文稿为主,其中有些文物已成孤品。 展览分为“综合厅”、“日军暴行厅”、“人民战争厅”和“抗日英烈厅”四个主厅。展览共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第三部分:抗战灯塔,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第五部分:浴血疆场,民族壮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支援;第七部分:历史胜利,巨大贡献;第八部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展览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意喻着英烈不屈的精神,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

(二)基地资源与学习容的关系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多篇涉及到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如《狼牙山五壮士》、《木笛》等,第十册第三单元还安排了“爱我中华”故事会的综合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尝试把语文学科的容与基地资源整合起来,以故事会的形式来呈现,给学生一个既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能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平台。如,“人民战争专题馆”展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和浴血奋战场景,其中有台儿庄、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的介绍;抗日英烈馆展示著名抗日英雄靖宇、一曼、左权、雪枫、自忠、佟麟阁、登禹等人的英雄事迹;半景画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模拟“七·七事变”战场,形象生动。这些都是很好的故事素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并在小组确定表现形式,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三)基地资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关系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他们生于和平年代,离抗日战争的年代很远,多数学生只是通过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涉及抗日战争的课文了解到有关抗日战争的一些事情。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丰台,虽然我们离此不远,但参观过抗日战争纪念

首都博物馆的调查报告

首都博物馆的调查报告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

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调查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调查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调查券,能够自动识别调查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临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调查。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数据数字化所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可让观众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想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多功能报告厅:通过数字化网络、电台、电视网(有线/无线)和现场视频直播、数据网络交互式播发、后期电子出版物制作,实现现场会议与网络会议的相结合。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本馆局域网的方式实时地参与现场学术讨论。展厅不同类型展厅相对独立,既便于观众有选择地调查、缩短调查路线,又便于安防管理。宽阔的展厅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1301班 201330805021张妍活动目的:通过学院组织参观建川博物馆,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学习研究,透过文物找寻与历史息息相关的东西,感受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记忆。为以后了解历史、学 好历史做铺垫。 活动背景: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旅历学院13级民族学班,文管班、文博班与历史班共同对建川博物馆进行历史实践考察,此次课程实习旨在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 时了解更多的历史,让历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历史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 知识,同时也为提高我们的调查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2014年4月25日 活动地点:成都市建川博物馆 活动内容: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已建成抗战、红 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系列共18座博物馆,是国家级旅游景区。是目前国内 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共收藏文物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3件。这在国内民 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在集体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便开始自行参观博物馆,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参观了中流砥柱馆、飞虎奇兵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三寸金莲馆、正面战 场馆、红色年代瓷器馆、川军抗战馆这七个展馆。 我们最先进入的是正面战场馆,一进入馆中便可看见东北军地图。陈列着抗战时期中国军人穿的军大衣以及中国战士使用过的长枪、子弹。第一次近距离的 接触抗战时期的文物,心中还是有些激动的,透过橱窗看到士兵穿着的衣服,鞋 子,顿时拉近了我们与抗战时期的距离,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时代,感受到 了抗战的气息。 其次进入的是中流砥柱馆,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它以历史照片、资料、文献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 生动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八年敌后抗战的情况。走进馆中可以看到彭德 怀使用过的相机,聂荣臻抗战时期使用过的文件包等一系列文物。观看这些文物 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抗战时的气息,那种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那种为了国 家利益而放弃一切的精神。 然后我们就走进了飞虎奇兵馆,这个展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援华概述”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的情况。第二部分展示的是陈纳德将 军和他的飞虎队的传奇经历。这一部分也是本馆的重点。第三部分则主要表现中 美之间的友谊长存。展馆中有很多美军使用过的兵器,透过美军的武器可以看出 当时的美国还是十分先进发达的,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在当时的境况下能够取得抗 战的胜利实属不易,我们应该铭记这一刻。墙面上还悬挂着美军的照片。本展馆 也是抗战时期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见证。 我们还参观了三寸金莲馆,馆内展现的大都是古时人们所穿的小脚鞋,这些鞋子都非常小,而且前脚掌非常尖,基本上没有脚掌,墙上挂着人们裹脚的图片, 展现了那个年代人们被裹脚的痛苦。听讲解员说,大概是在宋代以后裹脚才开始 兴盛,人们才以小脚为审美标准。而在唐代以前还都是大脚的。清朝灭亡以后, 人们思想得到解放,审美标准改变,也就不需要再裹脚了。看到照片上裹脚的示

成都团委活动-参观建川博物馆

见证历史,深化责任-记建发成都团支部参观建川博物馆活动 历史,一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不是指史料文物的厚重,更是人们心情的厚重。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纤绳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传递,然后,勒进那些稚嫩的肩膀,拉动着历史之船,向前,向前…… 12月16日,建发(成都)有限公司团支部组织了团委活动“参观建川博物馆”——一个占地500亩,收藏文物800余万件,分为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部分20多个展馆的大型博物馆聚落。在那里大家透过一个个真切的实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去聆听和感知,思考和评判,去触摸历史的脉搏,倾听历史的声音。 怀着崇敬的心情,大家走进建川博物馆……一张张图片定格了那时的艰苦环境,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时的不屈抗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从来都不缺乏英雄,正是有了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这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如此生机勃勃。 在群雕广场,200多位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纵贯九州,气宇轩昂,仿佛建立了历史的他们,仍然守护在他们曾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 随后,大家参观了地震博物馆,汶川大地震第一次那么近那么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脑海里不断闪现当初只在电视上看到的情景:被大地震撕裂的建筑,那些在废墟中找到的书包和杂物,那辆曾载过“亡妻”的摩托车……如今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但它们的曾经却是如此的心痛和震撼。 返程路上,车内已不复来时的欢声笑语,大家都在低头思索,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岁月可以逝去,年代可以久远,唯有英雄的事迹,失败的教训,永远无法磨灭,它将化为永恒,珍藏于我们心中。 本次团委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我们这些世纪之末出生的青年,第一次近距离的直面感受到那一份厚重的历史,通过记住历史来珍惜现在,通过回忆战争来珍爱和平,通过反思苦难来奋发图强,是此次建川之行最真实的体会。

参观博物馆调查报告例文大全

参观博物馆调查报告例文大全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年5月5日调查报告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

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导读:我们参观博物馆可以了解历史,认识更多的事物。以下是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以供赏析和参考借鉴! 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1】 海南省博物馆展出了以“国家宝藏”命名的国宝精华。带着几乎可以说是“企盼”和“虔诚”的心情,我们走进了设立在一楼两个展厅的“国家宝藏”展厅(见图1)。 这个展览所陈列的文物,从被称作“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到堪称中华文化极至的甲骨文、“青铜时代”最为显赫的四羊方尊,还有金缕玉衣、编钟、编磬、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个展览被称作“国家宝藏”,确然名副其实! 我几乎是忘我地投入了对这些文物的速写记录当中,浑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杰作《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一件无论是在考古发现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堪称“人类文化奇迹”的史前艺术作品。作品的纹饰是用黑色描绘的,作为用来盛殓儿童尸身的容器,上面的人面应当是殓葬的主人;丰富的鱼饰纹,应当是祈福和富足的象征。 从作品的器物上看,这种通过就地取材、低温烧制的粗陶制品,时至今日还可以在我省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陵水、琼中、三亚的黎村仍有制陶传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产生于公元前5000年到

公元前7000年、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制陶艺术,相比较于海南的民间传承艺人,居然也是以女性为主。 《四羊方尊》(是公元前1600年到前1046年之间的大型青铜盛酒礼器,总重接近70斤。 我国素有“水之精为玉、士之精为羊”的说法,羊是德政和善良的象征;民间常把“三羊开泰”比作为福祉和政通人和。这件用四个羊头组合而成的重要礼器,不但是中国青铜铸造史上、堪和《司马戊大方鼎》相比肩的伟大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四羊方尊》无疑更胜一筹。这个展览的青铜器较多,其中对书法爱好者特别有意义的几件国宝文物,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虢季子白盘》高:39.5cm、口长:137.2cm、重达4百多斤,是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器”的巨构。“盘”是盥器,有8行111个字,记录了虢季子的战功。 《让瞂其来》是一件全甲刻有“卜辞”文字的龟甲作品,这对有爱好古文字的读者来说,实在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河南出土的《“作册般”铜鼋》,“鼋”就是大龟。就记载在龟背的“金文”来看,这是件古代勇士连发四箭射杀巨鼋的纪念性作品;难得的是在我国国宝档案中,这也是仅见的一件以鼋为造型的青铜艺术品,堪称奇迹。 一路匆匆走过、画过……眼见还有大量的国宝艺术品还来不及记录,深感遗憾……

【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2513994307.html,)/工作报告/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

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_博物馆观后感怎么写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_博物馆观后感怎么 写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一今天天气有点阴沉,我们兰西小屋的新浪博友们一起前往安仁镇参观建川博物馆。对于博物馆,我自认为看得比较多了,可今天这次建川博物馆之行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中流砥柱馆,我欣喜地看到有一处复制的地道战的场景,大伙都高兴地前去体验,呵呵,从狭窄的洞口钻出来,居然是一个衣柜。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当年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根据实际创造出挖掘地道的方式在敌人包围村庄或进驻村庄时神出鬼没的打击敌人。我们耳边仿佛响起了激昂的游击队队歌。快看,海娃送鸡毛信,那是我们学过的课文。我高兴地指着墙壁上的一座浮雕告诉妈妈。妈妈说:这些少年儿童都是当时的抗日英雄,你们要好好学习他们。墙上的周恩来愤笔急书的题词引起了我的关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了当时皖南事变的真相。 在正面战场馆前面,门口一座雕塑映入我的眼帘,那是哀兵,是一位国军战士的形象。有道是哀兵必胜。我想,这里用哀兵来形容当时面对野蛮日军侵略的国军将士,将奋起反击,必将打败侵略者,取得这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吧。 当导游告诉:抗战中,伪军有118万时时,这让我很不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当汉奸,背叛是卑鄙的,更何况背叛的是一个民族!又偏偏是在抗战进行之中,出了百万人的汉

奸!如今,有些人也是崇洋媚外,哈日哈韩,应该让他们到这里来看看,让我们牢记历史,千万别忘了切肤之痛。 我们步行了几座博物馆,天色已暗了,我的脚已经走得很痛了,但还有几个馆还没看完,然而我的心里却是激动不已,心里充满了历史责任感,同学们,大家起来,一起担负天下的兴旺吧!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二5月23日,风和日丽,我们学院高党15组学员第一次组织一起参观参观了上海博物馆,我们都异常兴奋,历时一个上午,勉强看完,但现在依然意犹未尽。 上海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南侧,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整幢建筑外观蛮扎眼的,圆鼎状框架结构,寓意传统中国的天圆地方。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一走进博物馆,仿佛与熙熙攘攘的喧嚣市井隔绝,置身一个寂静文化艺术世界。观众非常多,并且很多是外国游客。 博物馆就像一部丰富的历史文化书,它记载着中国的历史是光荣,伟大,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和品质。在整个博物馆,到处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佳绩,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带给我们的震撼力。每一件文物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在所有的展品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清代桃花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