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攻心联导游词

武侯祠攻心联导游词

【篇一:武侯祠新导游词】

武侯祠导游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座武侯祠,几段三国事,彪炳千秋的业绩,万古流芳的名字,今

天我们将在苍天古柏的阴凉里再次回味那浓厚的三国记忆....

在这里,政治家们会仔细品味清人赵藩那副有名的对联――“能攻心

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在这里平民百姓会在诸葛亮殿和文臣武将廊追怀先贤,流连忘返;在这里海外游子将会虔诚凭吊,一抒寻根之情;在这里外国朋

友将会惊叹诸葛亮对中国人民影响之巨大…….

我们成都的武侯祠不仅是全国现存十几座武侯祠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而且是所有三国遗迹中最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处.武

侯祠以其宏大的气势、丰富的内涵,强烈地吸引着中外游客,每年

前往参观访问者多达150万—200万人次。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去品味有中国十大名联之称的“攻心联”。大家请

看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曰:不审势即宽严

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一百年前,族人赵藩在成都为官时为成都

武侯祠写下了这副古今传诵的名联,我们把它简称为“攻心联”。这

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对联问世一百年来,成了普通百姓游武侯祠

非看不可的一大亮点,连毛主席到武侯祠都驻足一看再看,这是有

道理的。

这就是“攻心”而消“反侧”。这就是“审势”而定“宽严”。族人赵藩仅

以30个字便概括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成功的一生,真是了不起。

大家有没有听过一首诗呢门额高悬照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抒勋业,丞相功高百待思.诸葛亮到底与我们这首诗有怎样的渊源呢.现在我们将进入诸葛亮殿一起去揭开它的谜底!谢谢!

【篇二: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

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

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

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那么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这里也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武侯祠,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大门上挂的却是“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虽然这里挂着刘备的招牌,但是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而将这里称为武侯祠了。

武侯祠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

西侧为刘备陵园今天我们要游览的也就是这五重大殿和西侧的刘备墓,游览时间约1小时。三绝碑

我们现在所看到到的就是最负盛名唐碑,也被称为“三绝碑”,你们知道有哪三绝呢?这块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当时,武元衡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省委书记这么一个职务,他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入蜀治川前,他就知道要治理四川比治国还要艰巨。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名话——“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再加上六百年前诸葛亮在这里把蜀国治理的有声有色,武元衡要想博得政声,自然需要励

精图治,他于公元807年入蜀,低调的他采取了许多有效的办法。

两年后取得了一些政绩,这让他觉得可以自诩诸葛武侯。于是,在

公元809年,他率领文武大将28人来到武侯祠,想要为自己这两年

的政绩树碑立传。而在这批随从人员中,有一位非常重要,那是谁呢?他就是武元衡的书记官——裴度,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秘书长。裴度深知武元衡的心思,加之他自己很久之前就想撰文颂扬诸葛亮,到成都游武侯祠后,便怀着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写下了这篇名为

歌颂诸葛亮,实则吹捧武元衡的奇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

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裴

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这就是唐碑的第一绝—文章绝。第二绝

便是这书法绝,书法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刘公绰的书法。第

三绝便是碑文由著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

裴文、柳书和鲁刻而被誉为“三绝碑”。

明碑:

这一座就是明碑了,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在明碑的下

面有一个整石雕成的动物。它就是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六个儿子

赑屃,又名霸下,它形似乌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

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

兴风

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

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

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

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

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

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

的象征。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

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二门:

这儿的“明良千古”,明指的明君,良指的是臣良。寓“明君良弼,千

古垂范”之意。“明良千古”中的“明”字的左边写成一个“目”字,本是

一个错别字,但这个错别字是有深刻含义的。此“明”用目旁,是作

者清人吴英欲与“明朝”的明相区分,以免文字狱;同时,这句古文

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只有用德与贤才可使人心悦诚服。刘备以三顾

茅庐显现出其德和贤,才求得诸葛亮安邦定国的天下大计。刘备与

诸葛亮情同鱼水,君臣均为典范,昭示后世,上下一堂享受人们的

祭祠。

前后《出师表》:

前《出师表》是诸葛亮于蜀汉后主建兴五年(公元227年)率军北

伐前给皇帝刘禅的一份奏章。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

几条建议: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他在表中规劝刘禅

要执法公允,讲述了亲贤臣,远小人,国家才能兴隆的道理,并推

荐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将吏,最后诸葛亮表示自己受刘备三顾之恩,

托孤之重,一定要为兴复汉室效死渝。表文言词恳切,催人泪下。

在古代有读出师表不落泪的人就不是忠臣的说法。

《后出师表》是《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写于建兴六年(228)。它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街亭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

异议。诸葛亮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

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为了蜀汉的生死存亡,表中“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

誓言。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的就是刘

备了,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

大家看这块牌匾:“业绍高光”业:汉室的统一大业,绍:继承,高:汉高祖刘邦,光:东汉第一个皇帝光武帝。此二帝是汉朝最有代表

性的帝王。“业绍高光” 称赞刘备继承了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的帝业,可与他们相提并论,蜀汉是汉朝的延续和一个新的阶段。这里

强调了刘备为汉室后裔,蜀汉为三国正统的观点。

刘备,字玄德,河北人,24岁的时候,他召集了关羽,张飞等人参

加了镇压黄巾农民起义,才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的混战中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

刘表。后来,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在赤壁大战以后才慢

慢的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刘备胸怀大志,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

的艰苦征占,最后占据四川,与公元221年成都称帝。后来关羽被

害丢失荆州,为了替关羽报仇,刘备兴师伐吴,结果被吴国的陆逊

火烧连营而惨被,在奉节白帝城一病不起。临死前,把国事和儿子

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刘备就这样

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

刘备这个人若说武比不上张飞,关羽,若说文比不上诸葛亮。但他

却成就了蜀汉的帝业。究其原因除了他是汉室宗亲的微弱优势以外,主要在于他待人宽厚,善用人才。从他临死前在白帝城把国事和儿

子托付给诸葛亮时所说的话当中就可以看出:“若嗣子可辅,辅之,

若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如果后主刘禅是可造之才的话希

望丞相辅佐他,如果是个无用之才的话,丞相就自取江山。古往今来,像刘备这样的明君有几个?

大家看这位是谁呢?不对哈,这位是刘谌,刘禅是没有资格供奉在

这里的。在魏国进逼成都时,刘谌劝解父亲刘禅与来敌决一死战,

但是刘禅不听,他便到祖庙哭诉后先杀死妻儿,

而后自杀,以死殉国。而刘禅保不住父业,投降了魏国,当上了安

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以前在那边是塑有刘禅像的,

但是在宋代像就被毁掉,后来政府多次重塑,都被百姓推翻,这就

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他是没有资格被塑像供奉的。

关羽(?一219),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熊虎之将”。斩严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刘备

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势,水淹襄樊,活捉

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不过至此关公开始犯兵家之大忌,开始

居功自傲,因骄傲轻敌,最终导致败走麦城,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关羽曾经被曹操抓到过,在曹操加官封爵的拉拢下,仍然是效忠刘备。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

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为王,到了明

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现在我们看到的便是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像貌威猛而有生气。张飞(?一221),字益德。他早

年追随刘备打天下,勇猛善战,是三国时代的一员虎将。刘备在当

阳长阪坡被曹操打败,张飞领20多人在后面阻击。曹兵来时,他立

马横枪站在桥头,大吼一声。说:“我是张益德,谁敢来决一死战!”

曹军居然不敢过桥。民间传说他的吼声吓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桥

下河水也为之倒流。张飞常常无故鞭打部下,因此被部将张达、范

强暗害。民间传说:张达和范强杀死张飞以后,带着张飞的人头乘

船顺长江东下,到东吴请赏的时候,走到长江云阳段的时候,突然

遇到了很大的风浪。他们就将张飞的头抛在江中。后来百姓在当中

打捞起张飞的头,修庙祭祀。现在重庆云阳还建有张飞庙。民间又

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的说法。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尊君

子而不恤小人”,他不关心群众,不尊重下级,也遭到失败。

武将廊内有蜀汉著名将领14位。他们或因战功卓著,或因战死沙场,被立像表彰。

赵云居于武将之首,他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当阳长阪坡,他

只身在曹军重围中冲杀,保护了幼主刘禅。在汉中争夺战中,他凭

胆识,杀退曹军,刘备称他“一身都是胆”。马超武艺高强,当他还

是一支独立势力时,曾在潼关大败曹操,弄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

不堪。后来他战败失势,归降刘备,被封为五虎上将。

黄忠,是五虎将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老当益壮,征战中总是身先

士卒,勇冠三军。有百步穿杨的美誉。曾打败魏国名将夏侯渊,据

说他七十多岁还征战沙场,最终被箭射中,不治身亡。

姜维本是魏国一名小将,诸葛亮首次出祁山攻打曹魏时将他收降。

因忠于蜀汉,文武双全,受到器重。诸葛亮死后,他担负起蜀国的

军事重任。曾九伐中原,力图完成诸葛亮“兴复汉室”的遗志。

文臣廊内也有塑像14尊。这14位蜀国官吏有才有识、为官清正。

董允直言敢谏,后主刘禅也畏惧他三分。邓芝不仅在“东联孙吴北巨

曹魏”战略上立下功劳,而且终身不置私产,临死的家无余财,可算

是清正廉洁。蒋琬、费韦,是诸葛亮临终时向刘禅推荐的两位丞相

继位人。二人才干虽不及诸葛亮,但能忠实执行诸葛亮的政策,在

执政期间,均能保住蜀国的安定和繁荣。居于文臣之首的是庞统。

庞统才思敏捷,博学多智,年轻时得“凤雏”的称号,与诸葛亮齐名。开始并不为刘备所赏识,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竭力推荐,又亲自与

他交谈时政后,方受到重用。不幸在入蜀攻打雒城(现广汉市)的战役

中被乱箭射死,年仅36岁。出刘备殿,低一个台阶,就是过厅。为

什么要低一个台阶呢?这是当时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等级观念的体现,

君在上而臣在下。这个地方是大家来游览武侯祠都要拍照留念的地方。诸葛亮殿

大家请看诸葛亮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

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

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我们把它简称为“攻心联。

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

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的审势是说要对当时形势做一个正确的考察判断,否则不论制

定的政策是宽是严都会有偏差,收不到好的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

川的人要从中吸取教训。这副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做出了客

观评价,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当宽则宽当严则严,赏罚分明。

这幅对联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

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的十大名联,就连58年毛主席游览武侯祠也

是驻足一看再看。上联的攻心是对人,下联的审势是对事,这幅对

联总结起来就是:攻心待人,审势待事。“攻心”和“审势”不仅可以

用在治国上,对企业和家庭也是很实用的。

现在我们一起到诸葛亮殿内去看一看,中间供奉的就是诸葛亮了。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刘备三顾茅庐,拜他为军师。他先铺

佐刘备,创建蜀国;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

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

水利,发展生产,南征至滇池,北伐出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

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

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这里叫做静远堂,这几个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宁静致远。那么大

家抬头看一下大殿上方乌木横梁,乌木是阴沉木,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

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历代

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乌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

江及其支流区域,大多数乌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现在大殿这块乌木距今有一万三千多年。梁上刻有八个大字:宁静

致远,淡泊明志。这是诸葛亮告诫自己的儿子诸葛瞻说过的话。意

思是说要人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一定要排除杂念,恬静寡欲,其实

这也正是诸葛亮自己的人生写照。这边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那

边是孙子诸葛尚,在蜀国面临存亡之时,在蜀汉的最后一次战役中,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儿子死的时候37岁,孙子死的时候不到20岁。浙江省现在有一个村叫做八卦村,据说那里的人都姓诸葛,都

是诸葛亮的后代。

这里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兄

弟民族古代的炊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集会、庆

典时使用,表示富有。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

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称为诸葛鼓。刘备墓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

亮扶灵柩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惠陵”。惠陵是由照壁、栅栏、

神道,还有陵墓组成。据史料记载里面还埋藏了他先后去世的甘、

吴两位夫人,是一座合葬墓。此墓距今1700多年,刘备的墓和其它

历朝历代的国君的比起来显得好像不是很有排场,再加上由于保护

的非常好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发掘。于是,关于这座墓的真假便是众

说纷纭。但是有很多证据显示这墓应该是真墓。传说唐代时一伙盗

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墓室内,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

备正与关羽下棋,张飞在一旁观战,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

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

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咀。据说从此再也

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篇三:导游词武侯祠景区】

武侯祠景区导游词

我们看下景区的分布图。我们现在所参观的武侯祠始于公元223年

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

被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整个景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园林区、文物区、锦里古街三部分,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文物区。从大门而入,武侯祠主体

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严格排列在从南到

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及刘备的陵墓——惠陵。

好,现在大家抬头看,在刘备殿的上方,这个牌匾写着“业绍高光”

四个字,由清同治年间,四川总督完颜崇石所写。这里的“业”是指

绩业;“绍”中有继承、发扬的意思;而高光是指的两汉的开国皇帝,分别为东汉高祖刘邦和西汉光武帝刘秀。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刘备他

继承了高祖刘邦和光武刘秀的绩业。这句话反应了后人把刘备视为

正统的思想。

好,大家跟我进入刘备殿。我们面前的就是刘备了。在公元184年,也就是刘备24岁得时候,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巾农民起义。当年刘备召集关羽、张飞以及相众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刘备一生南北征战了有三十多年,但做皇帝的时间却非常短暂,他

在公元221年称帝,建都于成都,但是称帝后不久为了夺回荆州,

替关羽报仇,兴师伐吴,结果被东吴小将陆逊火烧连营四十里,公

元223年4月羞愤而死于重庆奉节的白帝城。5月诸葛亮亲自扶灵

柩运回成都,8月份下葬。大家可以算下,刘备做皇帝的时间还不足

两年。而整个蜀汉政权存在的时间却又四十二年,也就是说他的儿

子刘禅却做了四十年的皇帝。但在整个大殿里却看不到刘禅的彩塑,那边我们看到的是刘禅的儿子刘谌。虽然刘阿斗做了四十年的皇帝,但他不但不能守住父业,做了安乐公后,还乐不思蜀;所以这个百

姓认为这个皇帝是极其不称职的,所以不愿塑他的像。相反,他的

儿子刘谌,虽然没做过一天皇帝,但是在魏国大军病压城下时,极

力规劝刘禅与魏国大军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当知道刘禅投降后,悲愤至极的刘谌到祖庙哭诉了一番,回去后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和三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最后举刀自刎,可以说死的非常壮烈,所

以被百姓称道,就把他塑在这里。

(左走)在刘备庙的左侧塑的是张飞的祖孙三代。右手边是他的儿子张苞,左手边的是他的孙子张尊。我们现在看的张飞的形象非常的特别,真正的张飞肯定不会长成这样。眼前的这个形象是后来受到戏

曲的影响。张飞可能也是很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正史《三

国志》中记载,张飞有两个女儿长得是非常漂亮,并且是被后主刘

禅先后被册封为皇后。你想女儿都当上了皇后,肯定是特别漂亮,

张飞应该也不会长的很丑吧?这个形象是被夸张了的。在《三国志》中是这样评价张飞的:尊君子而不恤小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

对有地位、有文化的人特别尊重,但是不体恤自己的士卒。行军打

仗中,经常酒后鞭笞自己的部下,不得军心。在伐吴前夕,就是因

为喝醉后鞭笞部下,最后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落得身首异处的

下场。据说他的头在重庆的云阳,身体在四川的阆中,现在这两个

地方都有纪念他的庙宇。

下面我们到武将长廊来看一下。在武将中一共是有十四位,排在第

一位的就是“浑身是胆”的赵云。赵云可以说是三国将领中被塑造得

最为完美的一个任务了。但是我们眼前的这个形象,很多人看了会

觉得非常失望。在我们印象中应该是身披戎装、英姿飒爽的、很帅

很年轻的形象,但这里的却是老态龙钟的样子,而且是一身文官的

打扮。为什么这样来塑呢?其实这里塑造他老年的形象是为了表现

他的长寿,因为赵云是为数不多的寿寝而终的人,在那个战火连绵

的年代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而赵云不仅有武将的勇猛,还有文

臣的谋略,正史《三国志》中记载:著名的“空城计”其实是赵云部

下的,而且在蜀国后期,赵云在朝廷上确实也发挥了一个文臣的重

要作用,所以这里的文臣装扮,也意在说明赵云智勇双全、文武双全。老年时候的赵云的形象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在所有的将

领中,最受百姓尊重的应该要数老将黄忠了,老当益壮、勇冠三军。当年在定军山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以老将黄忠为故事模板,

有谭鑫培主演,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说到廖化,不禁

让我

们想起了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也说明了,在蜀国

后期,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将军向宠是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像

后主刘禅极力推荐的人才,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团结部下和将领,深的军心。

在武侯祠博物馆中,有一件可谓是国宝级的文物,就是前面的《前

后出师表》。《前出师表》是在我们中学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大家

应该是非常熟悉了。大家慢慢走下来,仔细欣赏下。字不是诸葛亮

写的,但是它的书写人也是非常著名,就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

飞岳将军所写。在整个作品中,岳将军用了行书、行草、草书三种

字体。这幅前《出师表》是诸葛丞相第一次带兵北伐前,留个后主

刘禅的一封奏折,在奏折中丞相追溯了先帝的知遇之恩,表达了北

伐魏国、统一中原的决心;还给刘禅提了很多建议和治国策略,“亲

贤臣远小人”同时又推荐了一批忠贤之士。在最后有岳飞的落款,我

们看这里还有个落款“少陵”,少陵是什么就是太子的老师,太子读

什么书全部由岳飞来定,有疑问的地方也是问岳飞。

我们来欣赏下《后出师表》。《后》,是诸葛丞相在第一次北伐失

败后写给刘禅的。在奏折中他提到了第二次北伐的原因。从国力上

来看,当时的蜀国的势力是最为薄弱的,但是如果不主动攻打魏国,那么等魏国准备好后,必定会先灭蜀国,所以他以为以攻为守是当

时比较好的策略了。而在整个前后出师表中,一共有二十二个帝王

的帝字,学者发现,这这些帝字岳飞写的是各不相同,这与王羲之

的《兰亭集序》中的每个之字都写的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当时岳飞抗金途中,经过河南安阳,晚上在当地的寺院休息,应寺

院的主持盛情邀请写下了这幅前后出师表。当时岳飞一气呵成、涕

流直下,同时想到了自己,情绪久久难以平复。古人说过:读出师

表不哭者,为不忠。

刚在那边看的是武将,这边陈列的就是文臣的彩塑了。这个是马良,马良大家比较熟悉了。当然不是神笔马良,是马谡的哥哥。也是蜀

国非常重要的一位谋士,马良因为年纪轻轻,眉毛就白了,所有又

被称为:白眉马良。但非常遗憾的是,在追随刘备伐吴时遇害。在

文官中董允很重要。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推荐过董允,后来董允掌管

皇宫事物,相当于管内政。据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敢给

皇帝规定选多少妃嫔的人,当时的后主刘禅都要畏他三分。蒋琬就

更加重要了,诸葛亮病逝后,他来辅佐刘禅,相当于蜀国的第二代

丞相。董和是董允的父亲。费祎(yi)很重要,蒋琬之后,他来辅佐刘禅,相当于蜀国的第三代丞相,不幸的是他最后被魏国的刺客刺

杀了。随着这些大臣的去世,这个国家很快走向了衰落。排在文臣

第一位的是庞统。庞统被称为凤雏,与被称为卧龙的诸葛亮齐名。

当时有种说法是: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得天下。但很可惜庞统死

的很早。小说中他死于落凤坡,但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落凤坡这

个地方是小说杜撰的,他死的地方叫雒城,在今天的四川广汉,当

时攻打雒城,打的非常艰辛,庞统身先士卒,不幸被对方流箭射中

身亡。当时他才36岁,非常可惜。

接下来我们看下关公关羽。这个形象跟我们平时看的不一样。关公

在我们的印象中是红脸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我们眼前的是一个

皇帝的装扮:头戴冕冠,身穿黄袍。这是关羽死后被人称为关帝的

形象。关羽生前没有做皇帝,但是死后,到了明代后人尊称他为关

圣大帝,后来关帝庙就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大家再仔细看下,虽

然被封为关帝,但他手上拿的东西不是皇帝用的,这是大臣上朝用

的笏(hu)板。这说明在这个庙中,必须遵循君臣礼仪,君臣有别

在关羽殿左侧是他的大儿子关平,管粮都督赵累。小说中说关平是

关羽的义子,其实是关羽的亲身儿子。所以我们说了解真正的三国

历史必须看正史《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很精彩,但毕竟是

小说,有很多东西是虚构的。

大家抬头看下那块匾上写的“武侯祠”三个字,这三个字是1964年

郭沫若到武侯祠参观时所写下的。因为是君臣的关系,所以大家发

现从刘备殿到武侯祠我们要拾级(she ji)而下,这也遵循了儒家文

化中的“君在上,臣在下”,君臣有别。

大家看上方的牌匾上写的“名垂宇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有康熙的

第十七个儿子,也就是雍正的弟弟果亲王允礼所写。“宇宙”这两个

字很早就有,古人解释说: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是空间

与时间的概念,这四个字是说诸葛亮不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来讲,

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

今天大

家来到博物馆,有一件东西是不可不看的。就是挂在孔明殿门口两

侧的这幅对联,是武侯祠的镇馆之宝,被称为攻心联。大家看一下,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并非好战。下联是:不审时即

严宽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幅对联是清光绪28年,由四川按察

使赵藩所写。他到底讲的什么呢?我们来仔细看一下。在上联最重

要的两个字就是攻心。攻心就是在心理上、精神上征服对手,“反侧“就是自己的对立面、跟自己有矛盾的人、有二心的人。上联是说如

果能从心理上征服对手,对立面就自然会被消除,所有的矛盾也会

迎刃而解;真正懂得用兵的人,不喜欢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孙

子兵法》中也讲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上联用诸葛亮的典故来告诉后人:用兵之道攻心才是最重要的。我

们看下下联,最重要的是讲的审时度势,是说我们的领导如果不懂

得审时度势,所作的一切决定,制定的法规政策,严了宽了都会出

问题,后来治蜀的人要深思其中的道理,引以为鉴。下联讲的是律法、规章严宽适度的重要性,而要做到宽严适度就必须要审时度势。早在1958年,毛主席参观武侯祠时对这幅攻心联印象很深,后来有

一位北京的官员要到四川来任职,在临行的时候,毛主席就对这位

官员说:到了四川、到了成都一定要去武侯祠看看那副攻心联。所

以后来还形成了一个传统,就是官员们到四川,不管是任职还是考察,武侯祠的攻心联是必看的。但是由于原件已经封存了,这个是

放大后的一个仿制品。

好!大家随我进入孔明殿。诸葛亮是贤臣名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他是山东沂南人,史料上描述他身高八尺,容貌伟岸。古代的1尺

约合今天的24厘米,那八尺就相当于今天的1米92,可以看出诸

葛亮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山东帅哥的形象。《三国志》中记载:

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后来跟着自己的叔父诸葛玄南下豫章,后辗转到了襄阳。16岁那年,叔父诸葛玄病逝后,他隐居隆中,躬

耕苦读。年轻的时候,他就才华横溢,被称为卧龙先生。他也自比

管仲、乐毅。当时荆州名士司马徽把他当做自己最得意的高交,称

他为识时务的俊杰。到27岁那年,刘备三顾茅庐,当时的刘备已经47岁了。比诸葛亮大了20岁。两人在隆中有一番精彩的对话,后人称之为《隆中对》,影响很大。当年他在隆中为刘备分析了天下的

局势,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形成三分天下,三足鼎立

之势;继而图谋中原的战略构想。他的一生虽然三分天下的构想实

现了,但最大的愿望是兴复汉室、收复中原,为此六出其山,都没

有成功。最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于第六次北伐的前线陕西的五丈原。由于病逝后将遗体运回成都很困难,所以就葬在了陕西勉县的定军

山脚下,目前他的墓一直在那里。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

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目前,全国有十四座武侯祠,最早的就是陕西的勉县的,规模最大的就是

我们现在参观的成都的武侯祠。这座大殿叫做静远堂。为什么叫静

远堂呢?答案在屋梁上,大家抬头看,最高处的那个大梁上的几个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在很多人的办公室或书房里都可

以看到。这两句话的出处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出自诸葛亮非常

著名的文章《诫子书》。在《诫》中他告诫自己儿子的两句名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诫自己的儿子做人做事心态

是最重要的。要实现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就必须做到清心寡欲、抛

开所有的功名利禄的困扰。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很多人都

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在孔明殿的两侧是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当时都是在公元263年,魏国大军攻蜀时,他们奋勇抵抗,不幸战死。当时他的儿子只有37岁,孙子还不到20岁。所以诸葛亮也算是三代忠贞、满门

忠烈了。

好!我们现在看的就是刘备的墓碑,这个墓碑是在清乾隆年53年,公元1788年后人补修的。我们现在看的就是刘备的陵墓——惠陵。

整个陵墓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直径50米。在里面葬着刘备

和他的两位夫人。一位是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她是先于刘备去世,

最早时葬于湖北,因为刘备称帝后,非常怀念她,所以就将她的灵

柩从湖北运回成都,在迁回的过程中,刘备就病逝了;另外一位夫

人是吴夫人。她是刘备到成都后又娶的,也是他的正宫皇后,这位

皇后是在刘备死后22年过世,所以后来灵就被打开一次放吴夫人的

灵柩。但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被开启过。

喜神方,是喜神住的方位。喜神的方位在哪呢?据说是在南方,武

侯祠刚好位于成都的南方,所以被誉为成都的风水宝地。喜神就是

给大家带来福运、财运和官员的神仙。在民间刘关张就被封为喜神。在明末清初开始,民间就有一个活动就是开年到武侯祠有喜神方。

据说拜拜喜神方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气。大年初一,开展庙会,到

时武侯祠和锦里一天的游客接待量可达15万,非常热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