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_渡部忠世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_渡部忠世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_渡部忠世

黑木耳人工栽培起源及栽培技术的演变 许志鸣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黑木耳人工栽培起源及栽培技术的演变 许志鸣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浙江丽水 323000) 一、黑木耳人工栽培的起源 关于黑木耳人工栽培的起源,有多种说法,通常认为其原始的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1]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朝川北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就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直至清朝后,我国东北长白山、河南伏牛山等才开始人工种植黑木耳。实际上,野生黑木耳资源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中部的秦岭、伏牛山,西部四川的大巴山,以及华东的武夷山脉均有分布。故黑木耳被我国人民采集食用的习俗在我国分布较广。其中所提到的黑木耳的“原木砍花”法种植一说,应该出自于王祯的《农书》中记载“经年树朽,以蕈碎锉,匀布坎内”之解说,王祯在元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左右著成《王祯农书》。有两个事实值得注意:其一是王祯在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任职后再作的《农书》,而这两处均与浙江丽水相邻,而与四川的大巴山区相距千里,故王祯所掌握的关于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应更多的来自于浙闽山区的生产实践。其二是王祯的《农书》著成时间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而浙江龙泉的何澹(1146—1219)于嘉定二年(1209)六月至五年初,在其主持修撰《龙泉县志》中记载了香菇砍花法栽培技术全过程,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精确、最完整的人工栽培香菇的记录。何澹的关于香菇“砍花法”早于五祯的《农书》近100年。是否有理由认为,当年吴三公发明的香菇的“砍花法”栽培技术,同样已经被当地的山民运用于黑木耳的生产,只不过是由于香菇是一种美味的食品受到广泛关注,而黑木耳比较多地作为药物使用而被忽视。在王祯所记录的黑木耳的“经年树朽,以蕈碎锉,匀布坎内”的生产方式,应该是对包括浙江丽水在内的武夷山区的山项目来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4) 作者简介:许志鸣(1957-),男、浙江丽水人,高级农艺师,1982年1月毕

水稻直播和再生稻栽培技术

水稻直播和再生稻栽培技术 一、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水稻直播栽培有水直播和旱直播两种。根据我省稻作实际,主要以水直播为主,可实行人工撒(点)播和机械直播。直播稻与常规育秧移栽稻相比,具有根系比较发达,但分布浅,有效穗数多但穗粒数减少和个体生长健壮等特点。 水直播是在灌水泡田整地后,田面保持水层或泥浆,直接播种。其优点是:耕层土壤膨软,田面容易平整,有利于催芽播种、抑草、保苗和防止田底渗漏。在播种季节雨水多,土质粘重或地势低洼,排水困难的地区或稻田多采用水直播。其关键栽培管理技术需把好“三关”,即一播全苗关、杂草防除关、防止倒伏关。 (一)精细整地,隔块平田 一播全苗是水稻直播夺取高产的基础,为此首先要精细整田,标准达到湿润育秧的秧田标准,“高差不过寸,寸水不露泥”,方可播种。播种前15天左右耕翻后,浅水诱草,再经耙、耖、平整田面,达到“以水诱草,以土灭草”的效果。对面积大的田块应根据地势高低,筑田埂隔成小块,再在小块田内每隔2.5米~3.0米,按“川”字或“井”字形和沿田四周开好排水沟,以便灌排畅通,提高晒田和药剂除草效果。采用免耕直播注意灭茬和土壤软化质量。 (二)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适期播种是保证全苗和安全齐穗的关键措施。早籼稻宜在常年旬平均温度稳定上升到12℃~14℃,早粳稻上升到10℃~12℃,就可开始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我省自南向北为4月中、下旬。中稻品种的播期安排要注意避开抽穗扬花期的高温影响,以4月下旬至5月初为宜。晚稻播期,要防止“寒露风”,我省要保证在9月10日~15日前能安全齐穗。 要注意种子质量,做好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催芽程度以破胸露白为度。播种量应根据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及种植密度来综合考虑。以符合质量要求的干籽计算,我省直播的播种量:早稻常规种每667平方米4公斤左右,中籼常规种2.5公斤~3.0公斤,中籼杂交种1.5公斤~2.0公斤,中粳常规种4.0公斤~5.0公斤,晚粳常规种5.0公斤~6.0公斤,杂交种2.0~2.5公斤。 播种方法有撒播、点播和条播。大面积的直播可用机条播。播种时宜采用与湿润育秧田泥浆播种相同,关键是要确保均匀度。点播的每667平方米不少于2.0万穴。播后轻蹋谷入泥,视天气保持畦面湿润、半旱状态或上浅水护芽。 (三)搞好水管,培育壮苗 播种后至三叶期的水、肥管理是保证全苗的关键。对浸种催芽的,播后应保持田面湿润,不使开裂,使种谷既不缺水又不缺氧气,有利发芽整齐,根、芽协调生长,促使幼芽粗壮,根系下扎。早稻见芽后,若遇寒潮,宜灌水层保温护苗。晚稻见芽后不能有水层,以防烫死幼芽。至幼芽一叶一心时结合早施“断奶肥”灌水,建立浅水层,此后随着秧苗长高,保持5厘米左右水层。 (四)平衡施肥,浅湿灌溉,防倒伏

中国栽培稻简史

中国栽培稻简史 摘要我国栽培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发端,到今天已经有7 000多年的历史。综合整理各种关于中国稻作的文献资料,以水稻栽培的历史为线索,综述我国水稻起源的各个学说;探索稻作栽培的传播;列表说明我国野生稻资源的分布;记录我国国内种植的主要优良品种以及近、现代水稻引种概况;比较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稻作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野生稻;稻作起源;栽培技术 稻,通常称为水稻,属于禾本科(Poallal)稻亚科(Oryzoideae)稻属(Oryza L.),由林奈(Linnaeus)于1753年命名。当今稻属有20个种,其中两种为栽培稻种,一种是非洲栽培稻种(Oryza glaberrima steud.),仅存在与非洲尼日尔河中下游及南美圭亚那;另一种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占据了全球五大洲栽培稻种面积的95%以上。因此,通常所说的栽培稻即亚洲栽培稻,它可分为籼亚种(O.sativa L.sebsp.hsein Ting)和粳亚种(O.sativa L.sebsp.keng Ting)。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稻,稌也,从禾,舀声”;“饭之美者,南海之秏。”[1]除此之外,水稻还有许多别称,它细化到了不同稻种有不同的名称的程度。如:《氾胜之书》:“三月种秫稻,四月种秔稻。”秔,即为稴稻;据《广雅》,“秫,稬也”,为糯稻。另有“秜,稻今年落,来年自生,谓之秜。”由此知之,秜为野生稻,同时野生稻的别称还有稆,旅等。 从古到今,水稻最大的用途是作为粮食作物,且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主要粮食来源,可做米饭、糕点、面和粉等。再者,《诗经》有云:“十月获稻,为此春酒”;民族历史语言学关于“酒”、“酒具”等语言的研究也表明,南方的“酒”源于“米”,北方的“酒”则源于“黍”[2];早在汉代的湘南湘东,就已生产出高醇度名酒“醁”、“陲”[3],而它们的原料均为稻米。此外,水稻还可入药,如粳米。古人有云,粳米性平,味甘,入脾,胃经,能和胃气,止烦渴长肌肉。 我国水稻的栽培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稻作,今出土了当时的稻作遗存已有80多处,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其中最早的是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掘的稻作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具体年代尚不确定;其后是浙江罗家角的稻作遗存,距今约7 100年;浙江余姚河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炭化稻谷距今近7 000年。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之一[4]。“稻”字,最早见于金文。《诗经》中提及稻字的诗句不少:“白华之滮池之水,浸彼稻田;甫田之黍稷稻粱农夫之庆”、“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1] 1关于中国稻作起源的观点

浅析中国稻作的起源

浅析从考古学中观察中国稻作的起源 摘要: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馑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源持续减少、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稻作起源长江下游史前考古理论阐释 一、问题的提出---何处为稻作的起源 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一起并列为世界考古学的三大战略性课题,而稻作农业的起源也是中国考古学探索的重大课题。学者们比较倾向于把稻作起源看作是人类的创造,它起源于一个中心,然后向外扩散。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过印度起源说、东南亚起源说、长江下游说、长江中游说、华南说甚至淮河流域说。 上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使学界认为长江下游是稻作起源的中心。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出土了9000~7800年前的栽培稻,学界又将稻作起源的中心移到了长江中游。与此同时,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也出土了9000~7000年前的稻谷。1993年起,在湖南澧县八十挡、道县玉蟾岩陆续出土了炭化稻谷,后者年代可达一万年以上。无独有偶,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和浦江上山遗址也分别出土了8000年前到10000年以上的稻谷。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稻作起源,何处是摇篮? 二、从考古学来观察稻作发展

长江下游稻作农业的酝酿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全新世初开始到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时期,稻子开始在野生资源富饶的环境里被驯化和栽培,但是它在人类食谱中的比例很小,狩猎采集仍然是主要的经济形态。第二阶段是良渚文化时期,由于社会复杂化的原因开始强化稻作生产,并开始取代野生资源成为主要的粮食来源。第三阶段,随着良渚酋邦的解体,强化稻作生产的社会机制消失,马桥文化的先民又倒退到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下面我们从考古发现来观察这一曲折的发展过程。 1、经济背景 长江下游地区的许多史前遗址均发现了稻谷遗存,在这些遗址中都同时存在大量的野生动植物遗骸。从目前发掘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来看,动物群利用的资料相对于植物比较完整,下面对各主要阶段的重要遗址动物统计资料进行一番比较。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野生动物骨骸,计有各类动物61种,其中哺乳类34种、鸟类8种、爬行类6种、鱼类10种、软体动物3种。利用最多的为各种鹿类,数倍于猪的数量。在这些哺乳动物中狗和猪被鉴定为驯化物种,而它们的数量在经济发展中并不呈持续上升趋势,家猪的数量甚至表现为持续的下降,和鹿类利用的增长正好相反。从遗址动物群总体数量统计来看,猪等家养动物占12%,野生动物占88%。 2、水稻 稻谷的形态学分析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河姆渡的稻子处于形态变异和分化的初期,表现为类籼、类粳及中间类型的原始混合体。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稻子中大约有50%出现有别于野生稻的变异,但是仍然是颗粒小、结实率低的原始栽

园艺植物起源中心

园艺植物起源 园艺植物起源与演化是指园艺植物各种类类群原生地或次生地,以及传播、演变和进化的过程。它是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以及引种、育种和栽培理论基础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之一,也是必须了解的知识和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了解和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生物进化理论,而且可以更好地认识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对它们合理地进行分类,有效地开发利用,指导其新类型的创造,正确地引种和选择选配育种亲本材料,帮助认识园艺植物各类群的栽培共性,以提高生产效率。 园艺植物起源与演化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除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古植物学、植物地理学、遗传学、孢粉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生物科学外,还包括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 第一节园艺植物的起源与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现在栽培的园艺植物都是过去不同历史年代,在人们对野生植物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采集、移栽、驯化、选择、杂交和培育等一系列过程逐渐演变进化而来的。它们的原产地在哪里,祖先分布及其种类构成如何,最初是如何和怎样由野生植物经人们驯化为栽培植物的,这些问题都是园艺植物起源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园艺植物的起源 关于植物起源,在18世纪及其以前的时代,基督教所支持的“特创论”(Theory of Special Creation)占统治地位。该理论认为,地球极其生物都是上帝按一定的计划、一定的目的创造出来的,而且只有几千年的历史。瑞士的著名分类学家林奈(Linnaeus,1707 - 1778)是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忠实捍卫者。近代植物地理学家的创始人,德国人哈姆布特(Humbuldt,1807)也认为栽培植物的原产地和起源年代实在是一个极神秘的问题。 19世纪以后,拉马克(J. B. Lamark, 1744 - 1829)、达尔文(C. R. Darwin, 1809 - 1882)进化论先驱的生物进化思想普及后,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起源,现存的多种多样的生物都是在与其生存环境以及自身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从而适应其生存环境形成的。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划时代巨著《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崛起。进化论认为,现代栽培植物是由古代以来野生植物在不同时期经人们驯化、培育、选择,进化而来。由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的最早时期,根据考古和历史资料,可以推测到公元前8000 - 9000年远古农业开始的时候。 在原始农业诞生之初,人们从山野里采集野生果实、嫩茎叶、种子,挖掘地下根茎,以作直接食用,把吃剩下的种子、根茎等扔到住处周围,当看到这些扔掉的部分也能长出植株时,对其的驯化也就开始了。在17世纪以前,人们对大多数栽培植物的起源不十分明白,加上高寒山脉、辽阔的海洋和广阔的沙漠阻隔,彼此局限在一定的地区活动,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的野生植物进行驯化、培育和有意或无意的选择。在长期的培育和选择下,逐渐进化形成了有别于野生植物物种,适宜于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供作人们不同用途的园艺植物(即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等)和其它的农作物,形成了若干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这就是说,现在栽培的园艺植物和其它的农作物都是由最初的野生类型,通过人工驯化、培育和选择而形成的,而且,这是一个从原始农业开始到现在仍在进行的过程。根据考古学研究,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将一粒小麦、二粒小麦、野豌豆和小扁豆驯化成栽培种已有8 000 ~ 9 000多年的历史,与此同时,秘鲁、墨西哥人已将菜豆、南瓜驯化为栽培植物。 栽培的蔬菜植物绝大多数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整个园艺植物中,是驯化起源最早的一类。古代人类除了采食木本野生植物的果实外,还采食草本野生植物的茎、叶、果实、种子、地下茎和肉质根等充饥。在人类定居后,一些无毒、风味好、能佐食、易繁殖的野生蔬菜种类逐步被移植到园圃,便于采食。又经长期的驯化栽培和选择,形成了许多的蔬菜栽培种类和品种。瑞士植物学家德坎道尔(A. de Candolle,1806 - 1893)认为,15世纪以前,东半球陆地栽培的蔬菜有4 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栽培的蔬菜有芜菁、甘蓝、洋葱、黄瓜、茄子、西瓜和蚕豆等。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除采集野菜外,已种植芥菜、大豆、葫芦等;周秦以至汉初,中国黄河下游地区已采食和栽培的蔬菜有: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机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湖南省耒阳市农业局,陈小虎 再生稻是在前茬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等条件加以培育,使萌发出来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不需再播种、再插秧、再犁田,只需60多天就能获得200kg的稻谷产量,高的亩产达350kg以上;湖南省耒阳市2016年在新市镇的1048亩机收再生稻示范,品种为Y两优9918和准两优608,双季平均亩产848kg,其中头季亩产614kg,再生季亩产234kg,最高产量达到331kg;湘南地处湖南南部,属丘山区地形地貌,以双季稻为主,但在丘陵山区以一季稻为主,种双季稻温光不足种一季稻有余,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种植一季稻蓄留再生稻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栽培技术,可提高复种指数,减少种植成本,增加粮食产量。经多年再生稻试验示范,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蓄留再生稻品种的选择 做再生稻栽培的品种,应选择选择头季产量高、再生能力强、耐高低温能力强、抗倒伏性好、米质口感好、全生育期在135天以内的杂交中稻品种,确保头季稻在8月20日前成熟收割。根据再生稻试验示范情况,适合再生稻栽培的推荐品种有以下。杂交稻组合:准两优608、甬优4149、泰优390、Y两优9918、深两优8514、Y两优1号、隆两优华占、天优华占、两优336、徽两优898、C两优34156、丰两优香1号、准两优527、C两优4418等。常规稻品种:黄华占。 2 头季稻栽培技术 2.1 适时早播,适龄壮秧 蓄留再生稻的一季稻必须早播、早插、早收,才能确保再生稻的正常生长和安全齐穗[4],在湘南地区应与早稻同期播种,要求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增加头季稻的营养生长期,确保再生稻在湘南地区“寒露风”临界期9月20日前安全齐穗,避开“寒露风”的影响。采用塑料硬盘育秧机插、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或湿润育秧移栽等育秧方式。根据不同的育秧方式,秧龄控制在18~30天范围内,其中:机插秧18~25天,抛秧20~25天,湿润大苗秧不超过30天。湿润育秧在秧苗2叶1心时每亩施7.5kg尿素做断奶肥,移栽前5天每亩施5kg尿素做送嫁肥,插秧前防治病虫害1次;抛秧和手插秧在秧苗1.1~2.1时喷施300mg/L多效唑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g兑水30kg),提高秧苗的抗逆性,培育多蘖矮壮秧苗。 2.2 合理密植,争取多穗 头季稻每个有效穗平均可以萌发1.5~1.8个再生稻有效穗,其中头季稻主穗发生的再生稻穗总粒数多于分蘖穗发出的再生穗。应把头季稻的高产穗粒结构建立在多穗的基础上[5]。合理密植是争取多穗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应根据不同的移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综述-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综述 高军 目次 一、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史 二、中国稻作起源地研究的学说争鸣 三、判断稻作农业起源地的标准 四、稻作起源的原因分析 五、普通野生稻进化为栽培稻的历程 六、中国稻作起源的阶段 一、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史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作为中国农业起源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的展开而开始,故而,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史可以参照中国农业起源的研究史。 中国农业起源的研究比世界农业起源研究晚了将近六十多年。一般认为1866年在瑞士湖上居住遗址发现粟等农作物遗存后,西方的学者就开始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而中国对农业起源的探究则与考古学被介绍入中国属于同时期。中国考古学家对农业起源的探索始于对殷墟遗址的发掘。在对殷墟发掘后,徐中舒著名的长篇论文《末耜考》,胡厚宣在20世纪30年代也撰写了《甲骨文所见的商代农业》1,对当时的农业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发掘技术发面的影响,早期考古学家对于农业起源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考古资料的初步解释,特别是将考古材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应证的所谓“二重证据法”的阶段,所探讨的也主要是中国农业起源的大致时代和农业起源后的几个发展阶段。稻作农业起源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未从农业起源的研究中作为独立的研究方向出现。这是中国稻作起源的萌芽阶段。 到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做到稻作农业起源研究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稻作起源研究在以著名农学家丁颖为代表一批学者的努力下,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丁颖先生1926年于广州东郊犀牛尾的沼泽地发现野生稻。1933年发表《广东野生1胡效月,安成邦:《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综述》,《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桃标准果园建设国家标准

桃标准果园建设国家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和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的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一、综合指标 1、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1.5~2吨/每亩。 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3、树体。中庸健壮,新稍年平均生长量厘米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4、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二、果园环境 1、环境条件。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产地空气环境质量、产地灌溉水质量、大气质量都按照《NY5113-2002无公害食品桃产地条件》执行。符合适宜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年日照时数和休眠期小于7.2℃达到600小时以上要求。 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PH值在4.5~7.5均可种植,但以5.5~6.5微酸性为宜,土壤盐分含量每公斤小于1克;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公斤最好大于10克,不宜在重茬地种植,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2、选园标准。园地的规模和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非生产用地不得超过园区面积的15%。 ①园地的规模和行向。园地应该集中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平地采用南北方向。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方向

②小区划分。按照地形、小气候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划分,平地面积25-30亩,山坡地8-15亩。 ③道路系统设置。道路系统由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组成。一般主路宽5~7米,支路宽4~5米,作业道宽1~2米,主道与当地干线公路相通。 ④排灌系统设置。包括排水和灌水,旱能浇、涝能排。蓄水灌溉果园应配套修建蓄水池,沟渠与蓄水池相连。井水灌溉果园,每100亩地要有1~2口井。建立配套的管道灌溉系统,最好建立完善的滴管、喷灌或渗灌等节水栽培措施。平地果园排水沟深80~100厘米,宽80厘米。排水沟与果园围沟相连。 ⑤防护林营造。果园外围的迎风面应有主林带,一般6~8行,最少4行。林带要乔灌结合,不能与桃有互相传染的病虫害。 ⑥辅助建筑物建设。包括办公室、包装车间、果品贮藏库及生产资料库房等辅助建筑物。 ⑦电力配套。生产用电按电力安全要求,电源到田,设施规范,便于机械化作业。 3、品种和砧木的选择 ①品种选择。根据气候,结合品种的类型、成熟期、品质、耐贮运性、抗逆性等制定品种规划方案,同时考虑消费市场、交通和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注意早、中、晚熟搭配,同一果园内的品种不宜过多,一般3~4个最好。 ②砧木选择。南方以毛桃为主,北方以毛桃或山桃为主,西北地区可选择甘肃桃和新疆桃。 4、栽植 ①果园密度。根据园地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地势等)、品种、整形修剪方式,管理水平和目标收获年份等定,采取宽行密株栽培的栽培方式。一般株行距2~3米—4~6米。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陈淳/郑建明 【英文标题】An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of Paddy Agriculture CHEN Chun ZHENG Jian-ming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olog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保留字段】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文明与国家起源理论探索及对中国实践的启示》,批准号:01JA780003。 【作者简介】陈淳(1948- ),男,浙江奉化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 郑建明(1971- )男,浙江金华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研究生。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 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谨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源持续减少、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呼吁,中国的农业起源研究要摆脱一味寻找最早栽培谷粒来确定农业起源时间和地点的模式,从人地关系的互动来了解农业起源的潜因和具体进程。 古代经济史研究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archaeological theory and unearthed data,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domestication of rice was started in

第四章 水稻

第四章水稻 第一节概述 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水稻是世界上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的重要作物。我国稻作面积仅次于印度,但稻谷总产量居世界产稻国之首。2001年我国稻谷总产量约占全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1%,是世界上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 水稻高产栽培特性: 1、水稻根部有通气组织,可从地上部分取得空气以供根系生长,因而可在水层条件下栽培。这样既可以充分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又可以通过水层管理来调节土壤养分状况、田间小气候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抑制病、虫、杂草的发生,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2、稻虽属于C3作物,但光合效率较高,与C4作物接近,生物产量较高,加之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较协调,经济系数一般为0.5~0.6,因此,经济产量较高。 3、在粮食作物中,稻米的淀粉粒最小,直径仅为3~10μm,粗纤维含量仅含2.2%,虽然蛋白质含量7%~10%,但稻米中蛋白质的生物价高,因此,米饭不仅细致可口,而且稻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较高。此外,稻米的价格较高,稻米外面有谷壳紧包,比较不易吸湿返潮和虫蛀,便于运输和贮藏,稻草、稻壳等可以综合利用,因此,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较高。 二、栽培稻种的起源与分类 (一)栽培稻种的起源 栽培的水稻在植物学上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 L.)。目前世界上稻属植物有20多个种,但栽培的只有两个种,即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za L.)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arrima Steud)。普通栽培稻又叫亚洲栽培稻,叶片及颖壳上有茸毛,叶舌长而尖;非洲栽培稻叶舌短而圆,叶片及颖壳上无茸毛,称为光身稻。两种种间杂交,Fl代完全不育。普通栽培稻丰产性好,类型多,世界各地均有栽培。非洲栽培稻耐瘠薄,但丰产性差,只限于非洲一带栽培,逐渐为普通栽培稻取代。 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演变来的。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栽培稻种起源于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萨姆、尼泊尔、缅甸北部、老挝和中国西南。我国华南很多地区都有野生稻,包括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W.Griffith)、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 Wall.ex Watt)和疣粒野生稻(O Meyswlana Baill)。其中普通野生稻分布最广,一些特征特性与我国栽培的籼稻相近,杂交容易结实。说明普通野生稻与普通栽培稻的亲缘关系相近,是我国栽培稻种的祖先。

山西谷子粟栽培起源与初始发展

山西农业科学2004,32(4):24~28 Journal o 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2-2481(2004)04-0024-05 山西谷子(粟)栽培起源与初始发展 Ξ 古世禄,马建萍,古兆明,独俊娥,孙常青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摘 要:在分析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山西谷子最早是在传说时代由神农将野生种驯化成栽 培种,从而教民种谷。此后,华夏民族的祖先又在山西发展了粟农业。 关键词:谷子;栽培起源;初始发展;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S515.02 文献标识码:A 山西谷子栽培历史悠久,但对谷子起源于何时何地却研究得很少。以往对谷子起源多以出土谷子遗址的年代推断,认为我国谷子在距今8000年以前已大面积栽培,诸如河北磁山遗址、河南裴里岗和沙窝李遗址等。为了进一步发展谷子这一特色产业,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十分必要。 1 种谷是山西古人类生活的需要 追溯谷子的起源,首先要从原始先民们的生活说起。农业(种植业)起源是为满足家畜饲料和人的吃饱问题[2]。考古证实,原始人类为了方便生活,多栖居在近水源的地方,不是傍山依水,便是在河流岸边高地之上。大约在170万年以前,在黄河流经晋西南拐弯后不远的北岸,现芮城县境内生活着西侯度人,是中国早期的古人类之一,与云南元谋人处于同一时代。他们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应用石片的技术和用火在世界上是最早的[3]。在离西侯度3.5km、更靠近黄河拐弯处居住着 河人,生活年代距今60万年前,他们的石器制作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3]。距今10万~15万年前,在汾河流域今襄汾县境内居住着丁村人,他们活动的范围在汾河东西两岸长达15km的地带,制石技术进一步提高,曾以石索进行捕猎。阳高县许家窑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及朔县峙峪遗址出土的楔状石、石核和石镞,表明在距今28315±1330年前山西的原始人类已经使用弓箭和石枪进行捕兽,标志着当时的狩猎活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出土的马、驴化石中,完整的牙齿多达4000多个,表明这里至少有128匹野马和88头野驴,加上其碎齿数量就更多了。这些资料证明,山西当时已开始出现了动物饲养。 以后,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人口的增长,吃不饱的问题逐渐地表现出来。如在晋南地区黄河东岸13.5km的范围内,已发现旧石器遗址13处,平均1km左右就有一处遗址[3],可想当时人口之众多。加上山西省的自然条件远不如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资源也就相对不足。人们必须学习农耕,否则难以维持生存。《五经汇解》在解释《书经》所载砍木情况时即有“奏素鲜食,以救阻饥之民”的记载,可见当时食物短缺之危急。而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良好,土层深厚,保蓄水分能力较强,很适合谷子的生长。这为山西古人类解决饲料和吃饱问题提供了良好 Ξ收稿日期:2004-01-15 作者简介:古世禄(1936-),男,山西万荣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谷子生理生态及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城厢镇农技推广站潘彩楼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稻桩(茎杆)上的腋芽萌发成穗收获一季水稻的耕作方式,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和犁耙田,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特点。过去,由于缺乏再生稻专用品种,加上管理粗放,产量极低,很少在南方双季稻地区推广。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新型品种的选育成功,南方双季稻作区再生稻生产展现出新的发展前景。 一、选用良种 选择茎秆粗壮,叶片挺直,脚叶少,耐肥抗倒、抗虫抗病,穗大粒多,产量潜力大、再生力强的大穗型籼粳杂交稻种植,是夺取南方双季稻作区再生稻高产量的前提。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联合选育的新型杂交稻新品种。属弱感光性籼粳杂交稻组合,其中,甬优6、12号生育期随着播种期提早而延长,随着播种期推迟而缩短;甬优1540生育期随日照长短而变化,短日照环境生育期短,长日照环境生育期长。故其在南方双季稻作区作早稻再生稻栽培,具有其它感温型品种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播期提早生育期延长可充分利用春夏秋季温、光、水资源实现早稻及再生稻超高产,是南方双季稻作区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再生稻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 1、甬优1540:早稻生育期125天,再生稻80-85天,早稻产量潜力1300-1500斤/亩,再生稻产量潜力800-1000斤/亩。 2、甬优6号:早稻生育期140-145天,再生稻75-80天,早稻产量潜力1500-1800斤/亩,再生稻产量潜力800-1000斤/亩。 3、甬优12号:早稻生育期140-145天,再生稻75-80天,早稻产量潜力1500-1600斤/亩,再生稻产量潜力800-1000斤/亩。 二、强化头季稻栽培 (一)适期早播嫩秧浅栽 籼粳型杂交稻在本县再生栽培适播期为①甬优1540:3月21日(春分日)。②甬优6、12号:4月10-20日。播种期不宜提早或推迟,否则,成熟期过早或过迟,不利于再生稻产量的提高。播种后8-12天,秧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开始抛秧。大田耙后沉浆10-12小时再抛栽(沙质土随耙随抛)。抛秧后8天及时进行查苗移密补缺。 (二)重施基肥全层施放沉浆抛秧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作早稻再生稻栽培,生育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一般亩施纯N 16-18kg,P 2O 5 8-10kg、K 2 O 15-17kg。耕前或耙前将100%的农家肥、磷肥,70%的氮肥,30% 钾肥作基肥施用,基肥一般亩施放腐熟农家肥800kg,过磷酸钙50kg(或磷酸二氢铵15kg),尿素20(15)kg,氯化钾10kg。施后一犁多耙,使肥、泥充分混合,做到土壤全层有肥,大田耙后沉浆10-12小时再抛栽(沙质土随耙随抛)。立苗后及时追施分蘖肥及除草剂,亩用尿素8kg、氯化钾7-8kg与除草剂混合施放;主茎倒数叶龄3.5叶抽生时施用穗肥(约在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潜伏芽(休眠芽、再生芽)萌发,在适宜的温、光、水、肥条件下培育出的一季稻。它具有以下特点:①一种两收,种一季可收两季,既不需要再播种、育秧,又不需要翻耕犁田和中耕;②生育期短,我国一般为50~60天, 这有利于增种增收, 发展三熟, 促进稻田的综合开发利用;③产量高,杂交水稻有分蘖优势强的特性,也表现在再生稻上,再生季一般每公顷产量2250~3000千克, 最高单产可达每公顷7500千克以上; ④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水、省药;⑤栽培技术简便、容易掌握;⑥米质优,再生稻生长季一般温差大,米质好。因此说,再生稻是一种费省、效宏的稻作形式。用杂交稻培育再生稻,实现头季与再生季都高产,是杂种优势再利用的良好途径。 我国是再生稻利用最早的国家,早在1700年前就有记载。70年代,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杂交稻的再生利用也开始进入生产。近几年来,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杂交稻再生利用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四川、福建、湖北等地,发展再生稻已成为“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改革耕作制度、增产粮食的一条有效途径。全国再生稻的应用面积已由1987年的22.7万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66.7万公顷, 到1995年,已达到80余万公顷。据分析,我国再生稻适宜面积约200~333.3万公顷,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使再生稻获得高产,必须根据各地的生态特点,选择高产组合和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1. 确定再生稻的适宜种植区域 再生稻主要是在双季稻温光条件不足、种一季稻温光又有余的地区和部分双季稻区发展。再生稻能否种植,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结合杂交组合再生稻的生育特点来确定,主要是看当地头季稻收割以后到冬种前有没有2个月左右的空闲时间,或者是杂交组合收割蓄留的再生稻能否安全齐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春季日均温稳定通过12℃的初日至秋季连续3天日均温在23℃以上终日之间的天数和活动积温能否满足杂交水稻播种至再生稻齐穗的生育需要。不同组合这个阶段需要的活动积温有一定的差异。凡组合所需的安全生育天数、积温和某一地区所提供的热量条件相吻合,该地区就可以蓄留再生稻。根据各地经验,一般年均温18℃以上、水稻安全生育期180天、春早、秋迟的地区、杂交水稻生育期130~150天, 能满足蓄留一季再生稻的要求。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稻作农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史前时代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发展出了较成熟的稻作农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稻作农业大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稻作农业的成熟时期。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才产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显示出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 稻作农业是对栽培稻的耕种。现代植物学、遗传学、农学的研究已经揭示出,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经人工培育驯化以后,改变其遗传性状而来的。普通野生稻是一种多年生的可食用植物,栽培稻则是一种一年生的粮食作物。要把普通野生稻培育驯化成栽培稻,其中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类历史的初期,生产力水平还十分原始的情况下,这个过程更要漫长。那么,我们的远古祖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如何把野生稻培育驯化成栽培稻的呢?1994年中美联合考古发掘了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两个遗址以及大约同一时期湖南省的考古学家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掘,都为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初步线索。仙人洞是一个洞穴遗址,其附近的吊桶环是一个临时营地兼作猎物屠宰场的自然岩棚。在这两地的发掘发现了三个时期的堆积(1)。旧石器时代晚期只见于吊桶环下层(即j~o层),碳14测年未校正数据约在公元前1.8万年以后。中石器时代(或归属旧石器晚期之末)包括吊桶环中层(即f~1层)和仙人洞下层。以上两个时期主要出土打制石器,未见磨制石器,也无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包括吊桶环上层(即b~e层)和仙人洞上层,碳14测年约公元前1.4万~前9000年(未校正),最大的变化是新出现少量的磨制石器或局部磨制石器,特别是新出现了较多陶器。其显著的特点是栽培稻、磨制石器和陶器共存。 同时还提取了两地三个时期的野生稻植硅石,结合花粉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仙人洞和吊桶环先民从采集野生稻到学会人工栽培水稻的漫长变化过程。在中石器时代的吊桶环中层内g层,骤然出现有大量野生稻植硅石。仙人洞下层也发现有野生稻植硅石。说明这时人们大量采集野生稻成为其食物来源的主要部分。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仙人洞上层出土有近似栽培稻的植硅石。特别是吊桶环上层内自下而上各小层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比例变化更能说明问题,由下部e、d层稻属植硅石野生稻、栽培稻大约各占一半,至中部c层的栽培稻植硅石比野生稻的多得多,上部b层出土大量稻属植硅石可能都属栽培稻(2)。由吊桶环逐层的稻属植硅石分析显示,在中石器时代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从零星到大量存在。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栽培稻时仍继续大量采集野生稻,两者比重随年代发生此长彼落的变化,直至完全取代野生稻。估计经历时间达数千年之久。这些发现对稻作农业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玉蟾岩也是一个洞穴遗址。地层堆积厚1.5米,共分6层,2层之下为文化层。1993、1995年进行了两次发掘,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1.2万—前l万年,发现有烧火堆,以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为主的打制石器,骨锥、镞、铲、钩和角铲之类的骨角器,在文化层低层出土少量火候低、厚胎的夹砂粗陶器(复原一件绳纹敞口尖底的釜形器),大量半石化的陆水生动物遗骸和植物果核等。最重要的是还在近底层发现公元前l万年左右的稻谷4枚,经鉴定兼有野、籼、粳稻综合特征,为演化中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实物标本。同时,土样分析表明也存在水稻硅酸体,说明已开始少量栽培最原始的水稻(3)。这一发现对探讨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从以上考古发现可以初步看出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起源的概略线条。从大约公元前l万年前的全新世气候转暖的时期起,普通野生稻广泛生长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人们提供了天

湖南脆蜜桃栽培技术规范

脆蜜桃栽培技术规范 1 主要内容与适应范围 1.1主要内容本规程规定了A级绿色色食品“官亭”牌中华脆蜜 桃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湖南省临澧县官亭乡境内A 级绿色 食品脆蜜桃的优产. 2 引用标准 本规程引用了以下标准: 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2000生产绿色食品的的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00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 3 产地条件 3.1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6. 5℃,年平均降雨量1239mm,年平均日照时数1626hr. 3.2土壤条件境内海拔39—60 4.5m,属环湖丘陵区,土壤多为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成的红壤,PH值6-6. 5. 3.3生态环境条件官亭乡以岗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青水秀,植被覆盖率达3 4.71%,无工业矿及污染源,空气新鲜,水质良好,适合发展绿色食品脆蜜桃. 4 术语 4.1叶面追肥利用植物的叶、枝、果能吸收肥料的原理,对树冠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4.2自然开心型在桃树整形过程中,修剪成一个由主干、主枝、副主枝、侧枝、侧枝群构成的树冠骨架。 4.3整形修剪是指在不违背桃树的生长特点和自然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通过人为的技术措施,使树体构成矮化、紧凑、丰产的骨架。 4.4定干当桃树苗木定植后,离地面40—50cm将苗子剪顶。

4.5复芽桃树上一花芽与一叶芽并生的双芽和双侧花芽、中间叶芽并生的一种芽。 4.6果实套袋用专用果袋将果实套住,可防治病虫害、鸟害和提高商品质量,也是绿色食品的具体要求。 5 品种选择 基地桃子品种主要是采取水蜜桃系列的“中华脆蜜桃”。 6 桃园建立 6.1园地选择选山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的红黄壤土,且背风向阳的南枝和西南坡,房前屋后果的空坪隙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并能解决灌溉条件的地方。桃树老根死腐后分解中扁桃甙,抑制新根生长,因此,避免重茬种植。 6.2园地规划将场部、道路、排灌系统、品种布局、作业区划分等规划好。 6.3园地开垦 6.3.1撩壕标准深、宽各1m 6.3.2撩壕方法将表土里土分开放,填壕时先将壕底铺一层稻草、作物茎秆等,再将表土入壕,并分层埋入渣粪、土杂肥等。 6.3.3水平梯的修筑山地要修水平梯,要求外高内低。 6.4苗木栽植 6.4.1规格行距3.8cm,株距3.5cm,即长方形栽植。 6.4.2密度 667平方米栽植50株。 6.4.3时间春栽(2月中旬—3月中旬)、秋栽(8-9月)。 6.4.4施足基肥(底肥)栽苗前穴施沤制的堆肥、土杂肥、塘泥、猪牛粪等100公斤。株施火土灰0.5-1担,磷肥0.5-1公斤,与穴内土壤充分混均,隔一层熟土后栽苗。 6.4.5栽培方法栽植前修剪苗木生长的主根和过多的枝叶,栽植深度以苗木在原苗圃深度为宜,预计壕沟下沉后嫁接口露出地面1-2寸;栽苗时将根系舒展,并将土踩实,灌足定根水,若长期干旱,每星期浇一次,至成活为止。

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 上

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上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 上 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上)2010-10-30 12:30中国古籍从《诗经》起,常常黍稷连称;稷就是粟。粟和黍虽然在植物分类上不同"属"(genus),但二者的传播、种植和分布则常常在一处,生理特性和栽培条件也很相似。欧洲、近东和中东也常常把粟和黍合称,除非在特定场合,才给以区分。因为原始农业时期作物的混播远较单种为普遍,混播中的作物并非一一取名,往往以少数名称包括多种作物,如印尼的词典中,只有 millet,hirse,qierst三个词,代表粟、黍、稗、高粱、鸡爪粟、薏苡六种作物。这些也同中国的禾和谷有时也可泛指一切谷类作物相似,是原始农业残余的习惯性的反映。 粟和黍是中国北方以黄河中游为中心最早驯化的栽培谷物,历来公认是世界的起源中心。欧洲、近东、中东的黍粟历史也很早,是否由中国西传?南美洲很早已栽培黍粟,东南亚岛屿的山区也早已种植黍粟,对此,都需要作一些介绍和探讨。 一、黄河流域粟和黍的出土情况 中国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有黍和粟的遗存的,据现有报道,共得49处,见表4-1。表4-1遗址的分布又可用地图表示如图4-1,图4-1中把朝鲜和日本的出土黍粟也列出,以便比较。从表4-1和图4-1中可以看出,西起新疆的和硕县,自西至东,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遍及黄河流域,而以甘肃、陕西、河南三省为最密集,年代也以这一中心地带为最早,一般距今6 000年左右,最早8 000年左右。

其次,令人瞩目的是下游的山东和东北的辽东半岛,其年代稍迟于中游地区,河北磁山在外可视为中游地区向东扩散的第一个层次。从山东和辽东半岛向朝鲜、日本传播,可视为从中心地区向外传播的第二个层次。新疆、西藏、云南、台湾以及有可能而未能证实的长江流域也可视为第二个层次。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集中于黄河中游的似以粟为主,而散布在西北和东北的则以黍为多,少数遗址则是黍粟并存。这显然与环境条件有关,西北、东北及内蒙平原的草原是野黍分布最多而种黍比较普遍的地方。有人认为,原始游牧人逐水草而生活,马、牛、羊群吃食野黍通过粪便把种子携带到新址,又生长起来,反复的传播繁殖,是引起粟黍栽培驯化的重要起因。第一节所述世界各学者有关农业起源中心的观点尽管有所不同,但对于中国粟的起源中心地位始终没有异议。那些文献还是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和河南新郑沙窝李遗址未曾发现以前的,这两处遗址把黄河流域的黍粟栽培时期从距今6 000年前,提早到距今8 000年前,更证实了黄河流域的起源地位。 二、黍粟的传播途径问题 随着作物起源学说的深入开展,世界各地有关黍粟考古发掘及讨论的增加,在黍粟的单中心和多中心方面,和如何驯化、传播方面,产生了许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瓦维洛夫推定黍粟的起源地在东亚的理由有二,一是黍在东亚的多样性猛增,特别是蒙古和满洲有出乎意料的多样性,这些都在中华文明的范围以内。二是粟的多样性分布中心也在东亚,包括中国和日本,中日很早都以粟为粮食作物栽培,日本的粟还早于水稻,朝鲜也一样。瓦维洛夫这个观点得到中国考古发掘的支持。但他根据多样性中心在东亚、推断中亚直到欧洲的黍粟都是从东亚西传过去的,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而且后来的考古发掘反而表明欧洲和近东的黍粟起源也很早。如希腊的Agrissa-Maghilla发现5 000~6 000 b.c.的炭化黍粒,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