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囱设计计算

锅炉烟囱设计计算
锅炉烟囱设计计算

锅炉房烟囱设计

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

规定:

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

8.4.10-1规定执行。

表8.4.10-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GB13271-2001)

2)锅炉房装机总容量>28MW(40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

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45m。新建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

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燃气、燃油(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8m。

2.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上述规定时,其烟尘、SO2、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

准值50%执行。

3.出力≥1t/h或0.7MW的各种锅炉烟囱应按《锅炉烟尘

测试方法》(GB5468)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2001)的规定,设置便于永久采样孔及其相关设施。

4.锅炉房烟囱高度及烟气排放指标除应符合上述1~3款(摘自GB13271-2001)的规定外,尚应满足锅炉房所在地区的地方排放标准或规定的要求。

5.烟囱出口内径应保证在锅炉房最高负荷时,烟气流速不致过高,以免阻力过大;在锅炉房最低负荷时,烟囱出

口流速不低于2.5~3m/s,以防止空气倒灌。烟囱出口烟气流速参见表8.4.10-2,烟囱出口内径参见表8.4.10-3和

表8.4.10-4。

表8.4.10-2烟囱出口烟气速表(m/s)

表8.4.10-3燃煤锅炉砖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

2

3

表8.4.10-4燃油、燃气锅炉钢制烟囱出口内径参考

6.当烟囱位于飞行航道或飞机场附近时,烟囱高度不得超过有关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烟囱上应装信号灯,并刷

标志颜色。

7.自然通风的锅炉,烟囱高度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保证烟囱产生的抽力,能克服锅炉和烟道系统的总阻力。对于负压燃烧的炉膛,还应保证在炉膛出口处有20~40Pa的负压。每米烟囱高度产生的烟气抽力参见表

8.4.10-5。

表8.4.10-5烟囱每米高度产生的抽力(Pa)

8.燃油、燃气锅炉烟囱底部应设置泄油装置或泄水装置。对于在不同季节或不同时段热负荷变化大,烟囱设置可采

取下列方案:

1.每台锅炉分别设置独立烟囱;

2.当锅炉房有多台锅炉,但只允许建一座烟囱时,可采

取下列措施:

将每台锅炉独立的排烟管组成外形一体的组合烟囱;

在圆筒形或矩形烟囱内设置隔板,分成各自独立的流道,分别连通各台锅炉的排烟管,构成分流烟囱。

3.在烟囱出口设置能防护高空气流影响的烟囱帽罩,帽罩结构宜不影响排烟的抬升高度。

烟囱出口内径d(单位为m)可按下列两种方式计算:

1.计算方法一:

2.计算方法二:

烟囱设计规范

锅炉房烟囱设计 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 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8.4.10-1规定执行。 表8.4.10-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GB 13271-2001)

表8.4.10-3燃煤锅炉砖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 表8.4.10-4燃油、燃气锅炉钢制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 6.当烟囱位于飞行航道或飞机场附近时,烟囱高度不得超过有关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烟囱上应装信号灯,并刷标志颜色。 7.自然通风的锅炉,烟囱高度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保证烟囱产生的抽力,能克服锅炉和烟道系统的总阻力。对于负压燃烧的炉膛,还应保证在炉膛出口处有20~40Pa的负压。每米烟囱高度产生的烟气抽力参见表8.4.10-5。 表8.4.10-5烟囱每米高度产生的抽力(Pa)

2.计算方法二:

烟囱的阻力计算: 1.烟囱的摩擦阻力Pycm(单位为Pa): 2.烟囱出口阻力Pycc(单位为Pa): 3.烟囱总阻力Pyc(单位为Pa):

砖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砖烟囱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50m。 2.烟囱下部应设清灰孔,清灰孔在锅炉运行期间应严密封好(可用黄泥砖密封)。 3.烟囱底部应设置比水平烟道入口低0.5~1.0m的积灰坑。 4.当烟囱和水平烟道有两个接入口时,两个接口一般应相对设置,并用与水平烟道成45o角的隔板分开,隔板高出水平烟道的部分,不得小于水平烟道高度的 1/2。 5.烟囱应设置维修爬梯和避雷针。 钢烟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烟囱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烟囱壁厚要考虑一定量的腐蚀裕度,当烟囱高度为20~40m,直径为0.2~1.0m时,无内衬的筒体壁厚取4~10mm,有内衬的 壁厚取8~18mm。 2.当烟囱高度和直径之比超过20时,必须设置可靠的牵引拉绳,拉绳沿圆周等 弧度布置3~4根。 3.烟囱与基础连接部分一般制作锥形,支撑板厚度一般为20~40mm。4.带内衬的钢烟囱,内衬可分段支承,每段长4~6m,内衬和筒体之间保持20~50mm的间隙,并应在顶部装防护环板将内衬盖住。 5.钢烟囱宜选用由专业厂加工制造的焊制不锈钢烟囱。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烟囱高度规定一览表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烟囱高度规定一览表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45.5MW(65t/h)沸腾、燃油、燃气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烧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 使用甘蔗渣、锯未、稻壳、树皮等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GB 3095-1996

GB 5468-91 GB/T 1615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定义 3.1 标准状态 锅炉烟气在湿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本标准规定的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的数值。 3.2 烟尘初始排放浓度 指自锅炉烟气出口处或进入净化装置前的烟尘排放浓度。 3.3 烟尘排放浓度 指锅炉烟气经净化装置后的烟尘排放浓度。未安装净化装置的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即是锅炉烟尘排放浓度,其数值也相同。

3.4 自然通风锅炉 自然通风是利用烟囱内、外湿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差,将空气吸入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一种通风方式。这种不采用鼓、引风机机械通风的锅炉,称之为自然通风锅炉。 3.5 收到基灰分 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测定的灰分含量,曾称“应用基灰分”,用“Aar”表示。 3.6 过量空气系数 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用“α”表示。 4 技术内容 4.1 适用区域划分类别 本标准中的一类区和二、三类区系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区域。 本标准中的“两控区”系指《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中所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范围。

烟囱设计

烟囱 烟囱的作用 烟囱的主要作用是拔火拔烟,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高层建筑内部一般设置数量不等的楼梯间、排风道、送风道、排烟道、电梯井及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室内热空气因密度小,便沿着这些垂直通道自然上升,透过门窗缝隙及各种孔洞从高层部分渗出,室外冷空气因密度大,由低层渗入补充,这就形成烟囱效应。烟囱效应是室内外温差形成的热压及室外风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以前者为主,而热压值与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空气密度差及进排风口的高度差成正比。这说明,室内温度越是高于室外温度,建筑物越高,烟囱效应也越明显,同时也说明,民用建筑的烟囱效应一般只是发生在冬季。就一栋建筑物而言,理论上视建筑物的一半高度位置为中和面,认为中和面以下房问从室外渗入空气,中和面以上房间从室内渗出空气。 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室内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排烟排气得以实现,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风沙通过低层部分各种孔洞、缝隙吹入室内,消耗热量并污染室内;其次,风通过电梯井由底层厅门人口被抽到顶层的过程中,导致梯门不能正常关闭;第三,当发生火灾时,随着室内空气温度的急剧升高,体积迅速增大,烟囱效应更加明显,此时,各种竖井成为拔火拔烟的垂直通道,是火灾垂直蔓延的主要途径,从而助长火势扩大灾情。有资料显示,烟气在竖向管井内的垂直扩散速度为3-4m /s,意味着高度为100m的高层建筑,烟火由底层直接窜至顶层只需30s左右。如果燃烧条件具备,整个大楼顷刻问便可能形成一片火海。为有效减弱烟囱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在冬季,空气主要是通过各种外门从底层流入室内,最直接的方法是将建筑通向外界的所有门,尽可能地设置成两道门、旋转门、加装门斗或在外门内侧设置空气幕等,这对于大厅门尤为必要,对于那些次要通道连同地下停车场的外门口等,在冬季也要装门,至少应增挂厚门帘。在冬季,电梯井顶部的通风孔应适当向小调整或关闭。 2.对于已采暖的建筑物,尽量不使低层部分的室内温度高于高层部分。

烟囱设计规范样本

烟囱设计规范

锅炉房烟囱设计 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8.4.10-1 规定执行。 表8.4.10-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 许高度(GB 13271- ) 2)锅炉房装机总容量>28MW(40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45m。新建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 上。 燃气、燃油(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8m。 2.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上述规定时,其烟尘、SO2、NOx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50%执行。 3.出力≥1t/h或0.7MW的各种锅炉烟囱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 )的规定,设置便于永久采样孔及其相关 设施。 4.锅炉房烟囱高度及烟气排放指标除应符合上述1~3款(摘自GB13271- )的规定外,尚应满足锅炉房所在地区的地方排放标 准或规定的要求。 5.烟囱出口内径应保证在锅炉房最高负荷时,烟气流速不致过高,以免阻力过大;在锅炉房最低负荷时,烟囱出口流速不低于2.5~3m/s,以防止空气倒灌。烟囱出口烟气流速参见表8.4.10- 2,烟囱出口内径参见表8.4.10-3和表8.4.10-4。 表8.4.10-2烟囱出口烟气速表(m/s) 表8.4.10-3燃煤锅炉砖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

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 1.1、设计原则 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气密性好。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1)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2)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钢制烟风道中的介质温度大于50度或由于防冻需要应给予保温。 5)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6)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7)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设置加强筋。 8)布置在室外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锅炉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9) 对于单台锅炉出力大于等于10t/h或7MW的锅炉房,鼓风机和和燃烧机宜分开设置,鼓风机宜集中布置在隔音机房内。 10)对于微正压燃烧的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机组排烟出口后的烟道、烟囱阻力,一般可由烟囱的抽力来克服,当烟囱抽力不足时,应采用下列措施: (1)由锅炉厂家提高燃烧机组和炉膛的燃烧正压; (2)在排烟系统设置引射排烟装置; (2)在排烟系统设置调频引风机; 对于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注意核算排烟系统的阻力平衡,当烟囱抽力达大时,应考虑减小烟道、烟囱断面尺寸,提高流速,增加阻力,适应平衡,可在烟道系统设置抽风控制器,调工阻力平衡。 11) 烟风道穿过墙壁、楼板或屋面时,所设预留孔的内壁与管道表面(包括加固及保温层)

烟气脱硫设计计算

烟气脱硫设计计算 1?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方案 主要参数:燃煤含S量1.5% 工况满负荷烟气量285000m3/h 引风机量1台,压力满足FGD系统需求 要求:采用氧化镁湿法脱硫工艺(在方案中列出计算过程) 出口SO2含量?200mg/Nm3 第一章方案选择 1、氧化镁法脱硫法的原理 锅炉烟气由引风机送入吸收塔预冷段,冷却至适合的温度后进入吸收塔,往上与逆向流下的吸收浆液反应, 氧化镁法脱硫法 脱去烟气中的硫份。吸收塔顶部安装有除雾器,用以除去净烟气中携带的细小雾滴。净烟气经过除雾器降低烟气中的水分后排入烟囱。粉尘与脏东西附着在除雾器上,会导致除雾器堵塞、系统压损增大,需由除雾器冲洗水泵提供工业水对除雾器进行喷雾清洗。 吸收过程 吸收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Mg(OH)2 + SO2 → MgSO3 + H2O MgSO3 + SO2 + H2O → Mg(HS O3)2 Mg(HSO3)2 + Mg(OH)2 → 2MgSO3 + 2H2O 吸收了硫分的吸收液落入吸收塔底,吸收塔底部主要为氧化、循环过程。

氧化过程 由曝气鼓风机向塔底浆液内强制提供大量压缩空气,使得造成化学需氧量的MgSO3氧化成MgSO4。这个阶段化学反应如下: MgSO3 + 1/2O2 → MgSO4 Mg(HSO3)2 + 1/2O2 → MgSO4 + H2SO3 H2SO3 + Mg(OH)2 → MgSO3 + 2H2O MgSO3 + 1/2O2 → MgSO4 循环过程 是将落入塔底的吸收液经浆液循环泵重新输送至吸收塔上部吸收区。塔底吸收液pH由自动喷注的20 %氢氧化镁浆液调整,而且与酸碱计连锁控制。当塔底浆液pH低于设定值时,氢氧化镁浆液通过输送泵自动补充到吸收塔底,在塔底搅拌器的作用下使浆液混合均匀,至pH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补充氢氧化镁浆液。20 %氢氧化镁溶液由氧化镁粉加热水熟化产生,或直接使用氢氧化镁,因为氧化镁粉不纯,而且氢氧化镁溶解度很低,就使得熟化后的浆液非常易于沉积,因此搅拌机与氢氧化镁溶液输送泵必须连续运转,避免管线与吸收塔底部产生沉淀。 镁法脱硫优点 技术成熟 氧化镁脱硫技术是一种成熟度仅次于钙法的脱硫工艺,氧化镁脱硫工艺在世界各地都有非常多的应用业绩,其中在日本已经应用了100多个项目,台湾的电站95%是用氧化镁法,另外在美国、德国等地都已经应用,并且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应用的业绩。 原料来源充足 在我国氧化镁的储量十分可观,目前已探明的氧化镁储藏量约为160亿吨,占全世界的80%左右。其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四川、河北等省,其中辽宁占总量的84.7%,其次是山东莱州,占总量的10%,其它主要是在河北邢台大河,四川干洛岩岱、汉源,甘肃肃北、别盖等地。因此氧化镁完全能够作为脱硫剂应用于电厂的脱硫系统中去。 脱硫效率高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精编版

新建锅炉自2014年7月1日起、10t/h以上在用蒸汽锅炉和7MW以上在用热水锅炉自2015年10月1日、10t/h及以下在用蒸汽锅炉和7MW及以下在用热水锅炉自2016年7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自2016年7月1日废止。各地也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经济与技术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提前实施本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和烟气黑度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以燃煤、燃油和燃气为燃料的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 使用型煤、水煤浆、煤矸石、石油焦、油页岩、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锅炉。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锅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锅炉boiler 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热水或其他工质,以生产规定参数(温 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工质的设备。 3.2在用锅炉in-useboiler 指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锅炉。 3.3新建锅炉newboiler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锅炉建设项目。 3.4有机热载体锅炉organicfluidboiler 以有机质液体作为热载体工质的锅炉。 3.5标准状态standardcondition 锅炉烟气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本标准规定的 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的数值。 3.6烟囱高度stackheight 指从烟囱(或锅炉房)所在的地平面至烟囱出口的高度。 3.7氧含量O2content 燃料燃烧后,烟气中含有的多余的自由氧,通常以干基容积百分数来表示。 3.8重点地区keyregion 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大气环境 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 的地区。 3.9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speciallimitationforairpollutants

锅炉烟囱高度计算手册

烟囱高度计算 1简介 烟囱的作用有二:一是产生自生通风力(抽力),克服烟、风道的流动阻力;二是把烟尘和有害气体引向高空,增大扩散半径,避免局部污染过重。高烟囱排放可使污染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在更大范围内散布,因此对降低地面浓度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建设过高的烟囱对企业投资是一种负担,因为烟囱的造价大体上与烟囱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况且过高的烟囱对周边的景观环境也会造成不协调影响。因此烟囱高度应设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 2 烟囱高度计算 2.1 烟囱出口直径计算 烟囱出口直径计算公式: 式中:——烟气实际流量,m3/s ——燃料消耗总量,kg/s; ——标准状态下的烟气流量,Nm3/kg; ——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流速,m/s; ——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K。 2.2按环保要求计算的烟囱高度 下面介绍按污染物地面最大浓度来确定烟囱高度的计算方法。该法是按保证污染物的地面最大浓度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来确定烟囱高度。 地面最大浓度的公式: 式中:——地面最大污染物浓度,mg/m3; Q——烟囱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物,mg/s; u——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 H e——烟囱的有效高度,m; 、——扩散系数在垂直及横向的标准差,m。 烟囱有效高度H e计算式:

式中:——烟囱的几何高度,m; ——烟囱的抬升高度,m。 若设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某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为其环境原有浓度,按保证,则由地面最大浓度的公式得到烟囱高度计算公式: 烟气抬升高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21000kW,且35K时: 城市和丘陵的烟气抬升高度: 平原和农村的烟气抬升高度: 当210021000kW,且35K时: 城市和丘陵的烟气抬升高度: 平原和农村的烟气抬升高度: 当2100kW,或35K时: 式中:——烟囱出口的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K; ——烟气的热释放率,kW; u——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 ——烟囱出口处的实际烟速,m/s; d——烟囱的出口内径,m。 其中, 烟囱出口处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式中: ——烟囱出口处烟气温度,K,可用烟囱入口处烟气温度 按-5℃/100m递减率换算所得值; ——烟囱出口处环境平均温度,K,可用电厂所在地附近的气象台、站定时观测最近5a地面平均气温代替。 烟气热释放率 式中:P——大气压,一般取1013.25hPa; 烟气出口处环境风速u 式中:u——烟气出口处的风速,m/s; ——地面10m高度处的平均风速,m/s,采用电厂所在地最

锅炉烟囱设计8页word

锅炉烟囱设计 一、内筒设置烟囱 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办公大楼(也称湖北国际金融大厦)是武汉地区首批高层建筑之一,该大厦主楼廿六层,高近百米,由于当时的能源政策限制,只能采用煤作燃料,然而,由于该大厦地处武汉市繁华的闹市中心--中南路口,环境保护要求特别高,而燃煤锅炉又不适于布置在楼顶,只能考虑布置在裙房一层,根据《锅炉尘排放标准》本工程锅炉房烟囱可按30M设计(总容量5t/h),但由于本大厦高近100M,且周围也有中南商业大楼(高约50M)和规划中的物贸大厦,中商广场(后来均已建成),上述排放标准也同时规定“在烟囱周围半径200M的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高度一般应高出最高建筑物三米以上”。有人希望我们按30M设计,这样建设单位可以节省不少投资,我们设计起来也方便得多,如果我们在“一般”和“应”上做文章,请求环保部门降低要求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我们认为,以环境保护的高度出发,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观点着想,从锅炉房烟气对本大厦的影响考虑--因为锅炉房位于本大厦之西北,而锅炉运行时间又多在冬季,烟气对大厦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将锅炉烟囱建得更高一点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我们决定还是将锅炉房烟囱设计为高出本大厦3米。然而,真正设计起来就困难重重了,首先,本大厦是武汉市首批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湖北省建设银行的办公大楼,城市规划要求外装修豪华壮观,因而在方案设计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考虑设置高出屋面3米烟囱的位置, 施工图若考虑附壁砖烟囱或钢烟囱不仅破坏建筑形象,而且结构上也无法处理。其次,若建独立砖烟囱,造价将高达百万元,且受地方限制,做起来与整幢建筑也不协调,有煞风景,若考虑附在裙房上,连起码的30M也达不到,怎么办?经我们多次与土建工程师磋商,终于在主楼内筒靠电梯井的地方挤出一块面积约2.5M2的三角形位置决定将烟囱设置在此。 内筒设置烟囱,在中国以至于亚州也还是个新问题,首先,烟气对内筒产生的热应力影响就很大,其次,锅炉房并非在主楼楼层内,而是在裙房里,距内筒尚有几十米水平距离,烟道必须通过标准层的几个房间,将对这些房间产生影响。特别是锅炉一般冬天运行较多,烟囱内外温差更大,为避免其影响,将烟囱作如下处理: 1、参照普通烟囱的建造方法,将空气隔热层扩大为100MM,普通砖烟囱的空气隔热层为50MM,它是为保护烟囱外壁而设置的,而我们要保护的对象是大楼的整个内筒以至整个大厦,为此,我们特将空气隔热层增加一倍,防止烟气热量向内筒传导而产生热应力破坏。 2、砌筑与烟囱等高的耐火砖内壁,普通烟囱内壁,烟气湿度在500℃以下时采用红砖,显然不能保证烟囱外壁湿度与室温相当,耐火砖的密实程度和隔热性能比普通红砖好多了,能有效地阻止烟气湿度影响内筒。 3、烟囱与烟道连接处设置伸缩缝,烟道(钢制)采取了严格的保温措施。 4、烟囱外壁(即内筒墙壁用耐火砼浇筑,更进一步消除烟气的影响。 采取上述措施,完全避免了烟囱内外温差对主楼内筒的影响,如果不说明,谁也不知道,本大楼的烟囱就设置在主楼的内筒靠过道的地方。几年的运行证明,此法不仅解决了高层建筑设置烟囱的难题,为建设单位节省了大量投资(与独立烟囱相比,节省3/4,约70万元,与附壁烟囱相比,节省的1/3,达30万左右。)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烟囱很高,消除烟气对周围的污染,产生了更明显的环境效益。 二、外墙设置附壁烟囱 湖北省邮电××局所建华美达大酒店,是一座二十八层,高一百多米的大型建筑,锅炉房设置在四层裙房,三台油锅炉总烟道正好位于大楼外墙一角,我们同样在墙角切了一个面积约2M2的三角形,因其在外墙,热应力影响比内筒小,故空气隔热层仅70MM,其余办法均与湖北国际金融大厦相同,但锅炉运行后,发现临烟囱的房间较高,后经分析勘察,发现施工单位在砌烟囱内壁耐火砖时,根本没按烟囱砌筑工艺施工,甚至连内壁上的脚手架孔都没堵上,还有250×200MM的大洞几个宽20MM的缝隙达几十米,后经堵洞补孔,并采限了一些别的措施,房间湿度才降下来,达到正常使用要求。

燃煤锅炉排放计算

锅炉知识 1、锅炉负压和烟囱负压:加热炉炉膛,烟道都是负压,并且炉膛负压值更低,而外界大气压为正值!为什么烟气还能通过烟囱向外界排气,而不是空气从烟囱反串如炉子呢 烟囱内外气体温度不同而引起气体密度差异,这种密度差异产生压力差,即烟囱抽力,它克服阻力推动烟气流动。烟囱底部处于负压状态是烟囱底部产生抽力的原因。根据抽力公式 h抽=H( γ空—γ气),可以知道,影响烟囱抽力的因素主要是三个,即H,γ空,γ气。(1)高度H的影响:由公式可知,H愈大,也即烟囱愈高,抽力愈大;H愈小,也即烟囱愈低,抽力愈小。(2)空气重度的影响:由公式可知,在H、γ气不变的情况下,γ空愈大,亦即外界空气温度愈低,抽力愈大。同是一个烟囱,在闸板开度一样的情况下,冬天的抽力比夏天大,晚上的抽力比白天大,这就是因为冬天、晚上外界空气的温度比夏天、白天低,γ空比较大。(3)烟气温度的影响:由公式可知,在H、γ 空不变的情况下,γ气愈大,亦即烟气温度愈低,抽力愈小;γ气愈小,亦即烟气温度愈高,抽力愈大。新窑投产时,烟囱抽力很小,工人师傅常常在烟囱底部烧一把火,以提高烟囱内气体的温度,借以加大抽力,就是这个道理。 在烟囱设计时,要全面考虑上述因素对抽力的影响,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例如,烟囱愈高,抽力固然愈大,但也不能过高。因为烟囱愈高,基础愈要求坚固,砌筑质量也要随之提高,造价也就因而增大。再如,烟气温度愈高,抽力固然愈大,但随着烟气带走的热量也就愈多,增加了热能的耗损,使窑炉热效率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在烟囱设计时,应该考虑该地区的气候,按该地区夏天最高气温来确定空。所以,在烟囱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权衡利弊,合理设计。确定烟囱抽力时,为保证最小抽力达到要求,要以夏季最高温度和当地最大空气湿度进行计算。 炉膛的负压值不能太低,否则会造成燃料未充分燃烧,浪费能源。我们炉腔内的负压是利用引风机外引风产生的,负压值根据燃烧的煤或燃气不同也设置不同。形象的说:1、由于地球上,空气密度远离地面的小,近地面的大。而烟囱可认为连通器,烟囱越长,空气密度差就越大,即差压越大,也就抽离越大。 2、而没有烟囱时的空气密度差,由于是大面积的流体空气,要考虑各地区地势、温度等等。例子也就我们见到的风。这一块与气象有关,咱不专业也不多做解释。因为有引风机的存在,炉膛负压: 一是为了热风能够与过热器,省煤器,以及空气加热器充分换热; 二.防止因未完全燃烧的气体或者煤产生二次燃烧 三.负压的大小影响了换热的效率,,大了排大气的热量多了。少了,换热不均。 锅炉停止运行的时候也要是负压,因为要防止里面可燃气体大量堆积。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coal-burning oil-burning gas-fired boiler 代替GB13271-91,GWPB 3-1999 1 范围 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本标准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45.5MW(65t/h)沸腾、燃油、燃气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烧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使用甘蔗渣、锯未、稻壳、树皮等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 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GB 3095-1996 GB 5468-91 GB/T 1615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定义 3.1 标准状态锅炉烟气在湿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本标准规定的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的数值。 3.2 烟尘初始排放浓度指自锅炉烟气出口处或进入净化装置前的烟尘排放浓度。 3.3 烟尘排放浓度指锅炉烟气经净化装置后的烟尘排放浓度。未安装净化装置的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即是锅炉烟尘排放浓度,其数值也相同。 3.4 自然通风锅炉自然通风是利用烟囱内、外湿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差,将空气吸入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一种通风方式。这种不采用鼓、引风机机械通风的锅炉,称之为自然通风锅炉。 3.5 收到基灰分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测定的灰分含量,曾称“应用基灰分”,用“Aar”表示。3.6 过量空气系数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

锅炉房通风系统设计计算

锅炉房通风系统设计计算 [摘要]结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锅炉房通风设计,对燃气燃油锅炉的燃料燃烧需要空气量、烟气量、事故换气、排除余热通风量及自然排风进行了设计计算及校核。 [关键词]锅炉;通风;空气量;烟气量;余热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号][文章编号] Design and Calculation for Ventilation System of Boiler House Liu Xin Hai1,Chu Qing Xiang2,Song Ming Gang3 (1. The First Construcion Engineering Co.,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Bureau,Wuhan,Hubei 430030,China; 2. The First Construcion Engineering Co.,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Bureau,Wuhan,Hubei 430030,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check to fule gas-fired boiler on the fuel combustion of the air needs , flue gas volume, accident ventilation, remove heat ventilation and natural ventilation with design for boiler house ventilation of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Key words:Boiler; ventilation; air; flue gas volume; heat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锅炉房分为锅炉房1和锅炉房2,其中锅炉房1的面积为373m2,布置有2台10t/h的燃气锅炉;锅炉房2面积为554373m2, 布置有4台10t/h的燃气锅炉。 锅炉房的设计除了确保锅炉及其管线的容量、大小和布置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参数要求外,其通风设计也是锅炉房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锅炉房的通风是今后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确保锅炉房乃至整个大楼的运行安全。本文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锅炉房为例,对锅炉房通风设计作一些分析、计算。 1燃油燃气锅炉房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1)燃油燃气锅炉运行时,需要有充足的空气才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而各种燃料所需的空气量是不同的,所以要通过计算确定锅炉燃烧所需的通风量。同时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也要有组织的排放到室外,通过计算锅炉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合理设计烟囱的大小、走向和高度。 2)涉及到锅炉房内各房间夏季要保持多少温度较合适的问题,而温度的高低决定了采用何种通风方式及通风量的大小。虽然现在的燃油燃气锅炉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大多时间在设有空调的控制室内,但其他房间的温度也不宜太高,所以通风量的大小首先应从消除余热来考虑。 3)保证排除各房间内空气中易燃易爆油气而规定设置的最小通风量。 2燃烧需用通风量计算 2.1燃料燃烧所用空气量 2.1.1天燃气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Va油=αV0 V0=(0.268Q ydw/1000) α:过量空气系数,取1.2 V0:1kg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Q ydw:燃烧的低位发热量,本工程天然气8500Kcal/Nm3,即35581 KJ/Nm3 V0气= 0.268×35581/1000=9.54 m3空气/Nm3天燃气 Va气=αV0=1.2×9.54=11.45 m3空气/Nm3天燃气 2.1.2柴油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Va油=αV0 V0=(0.85Q ydw/4186)+2 α:过量空气系数,取1.2 V0:1kg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V0:1kg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Q ydw:燃烧的低位发热量,0号柴油低位发 热量Q ydw为11200 Kcal/kg,即46892KJ/kg

锅炉柴发烟囱技术规范

(1)烟囱构造技术要求说明 1)锅炉(直燃机组)烟囱材质要求:烟囱内外壁均由SUS304 不锈钢板制成,当烟囱内径:?≤850mm时,内壁厚度1.0mm,外壁厚度0.8mm;当烟囱内径:850mm <?≤1200mm时,内壁厚度1.2mm,外壁厚度0.8mm;当烟囱内径:1200mm<?≤1600mm时,内壁厚度1.2mm,外壁厚度1.0mm;当烟囱内径:1600mm<?时,内壁厚度1.5mm,外壁厚度1.0mm;(方管壁厚选择采用单边长度使用此范围适中原则)烟囱均为预制式双层保温不锈钢烟囱。 2)发电烟囱材质要求:当烟囱内径:?≤850mm时,内壁采用SUS316,厚度1.0mm 不锈钢板制成,外壁采用SUS304,厚度0.8mm不锈钢板制成;当烟囱内径:850mm <?≤1200mm时,内壁采用SUS316,厚度1.2mm不锈钢板制成,外壁采用SUS304,厚度0.8mm不锈钢板制成;当烟囱内径:1200mm<?≤1600mm时,内壁厚度1.2mm,外壁厚度1.0mm;当烟囱内径:1600mm<?时,内壁厚度1.5mm,外壁厚度1.0mm;(方管壁厚选择采用单边长度使用此范围适中原则)烟囱均为预制式双层保温不锈钢烟囱。 3)不锈钢烟囱须采用单面焊接,双面成型的焊接工艺(不用焊丝),确保烟囱使用寿命30 年,并按照厂家所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施工,圆形烟管在需要法兰连接的位置采用Ω卡箍连接,方形烟管材质厚度1.2mm 以下(含1.2mm)采用共板法兰连接,1.2mm以上采用角钢法兰连接,并配有耐高温和气密的垫片。 4)垂直烟囱须采用承托框架,间隔6-8m,作为垂直排烟管道的导向和支承。水平烟道总体保证沿烟气流动方向呈上升趋势且须保证1%的斜率。 5)支架位置:烟囱的固定及承重支架均设置在楼层处,在保证烟囱稳定性的同时又不会对建筑的结构产生任何影响。 6)在垂直排烟管的底部须设有排污装置。 7)每台锅炉(直燃机组)的烟道出口设有烟道调节阀、DN80 检测孔,并在适当处装设防爆阀,烟囱出口为侧排时,需在出口弯头处设有DN25 排水口。 8)当有多台每台锅炉(直燃机组)共用一根主烟囱时,需配置一付抽风控制器(设在出口支管或水平主管末端)。 9)发电机组排烟口配有消音器(由发电机自配),烟囱从消声器之后做起。 10)整条排烟管道须尽量利用楼板、墙体和顶板作支撑,各承托支架必须不能

烟囱安装规范

当然有要求,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 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8.4.10-1规定执行。 表8.4.10-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GB 13271-2001) 锅炉房装机总容量MW <0.7 0.7~<1.4 1.4~<2.8 2.8~<7 7~<14 14~<28 t/h <1 1~<2 2~<4 4~<10 10~<20 20~≤40 烟囱最低允许高度m 20 25 30 35 40 45 2)锅炉房装机总容量>28MW(40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45m。新建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燃气、燃油(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8m。 2.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上述规定时,其烟尘、SO2、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50%执行。 3.出力≥1t/h或0.7MW的各种锅炉烟囱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2001)的规定,设置便于永久采样孔及其相关设施。 4.锅炉房烟囱高度及烟气排放指标除应符合上述1~3款(摘自GB13271-2001)的规定外,尚应满足锅炉房所在地区的地方排放标准或规定的要求。 5.烟囱出口内径应保证在锅炉房最高负荷时,烟气流速不致过高,以免阻力过大;在锅炉房最低负荷时,烟囱出口流速不低于2.5~3m/s,以防止空气倒灌。烟囱出口烟气流速参见表8.4.10-2,烟囱出口内径参见表8.4.10-3和表8.4.10-4。 表8.4.10-2烟囱出口烟气速表(m/s) 运行情况全负荷时最小负荷时 机械通风12~20 2.5~3 微正压燃烧10~15 2.5~3 表8.4.10-3燃煤锅炉砖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 锅炉房总容量(t/h) ≤812 16 20 30 40 60 80 120 200

烟囱设计

工业炉烟囱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烟囱设计小知识,烟囱高度设计,产生的引力、抽力计算,烟囱附件的介绍,结构布置以及通风设备方面等的知识。 关键词: 工业炉,烟囱,设计,通风设备 概述: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影响下,对各种工业排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对烟囱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善。而烟囱的主要作用是产生一定的抽力,使烟气在炉内不断流动,并将烟气向高空排放,以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所以,烟囱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烟囱可由砖、钢或混凝土制成。在下面我们会介绍计算、结构等内容。 烟囱设计小知识 砖烟囱具有取材方便、造价低和使用年限长等优点,在中小型锅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砖烟囱高度一般在50m以下,筒身用砖砌筑,筒壁坡度为2%~3%,并按高度分为若干段,每段高度不宜超过15m。筒壁厚度由下至上逐段减薄,但每一段内的厚度应相同。烟囱顶部应向外侧加厚,加厚部分的上部应用水泥砂浆抹出向外的排水坡,内衬到顶的烟囱,其顶部宜设钢筋混凝土的压顶板,造于地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下的地区。 钢筋土烟囱具有对地震的造应性强、使用年限长等优点,但需耗用较多的钢材、造价较高。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高度一般为60~250m,底部直径7~16m,筒壁坡度常采用2%,筒壁厚度可随分段高度自下而上呈阶梯形减薄,但同一分段内的厚度应相同,分段高度一般不大于15m,当采用滑模施工时筒壁厚度不宜小于160mm。筒壁混凝土内的纵向钢筋最小直径为10mm,间距为300~500mm,环向钢筋最小直径为8mm,最大间距为250mm,且不得大于筒壁厚。筒身顶部4~5m为筒首,为防止排出气体对钢筋混凝土的侵蚀,该段断面一般均要加厚,外表增做装饰花格。或地震烈度在七度以上的地区。 钢板烟囱的优点是:自重轻、占地少、安装快、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耗用钢材较多,而且易受烟气腐蚀和氧化锈蚀。如用燃用含硫分高的燃料时,腐蚀会更严重。因此,必须经常维护保养,否则会缩短使用年限。钢板烟囱一般用于容量较小的锅炉、临时性锅炉房。以及要求迅速投产供热的快装锅炉上。要求煤的含硫量为每4187kJ/kg不大于0.3%~0.4% 。钢板烟囱的高度不宜超过30m。钢板烟囱由多节钢板圆筒组成,筒身厚度一般为3~15mm。为了防止筒身钢板受烟气腐蚀,可在烟囱内壁敷设耐热砖衬或耐酸水泥。 为了维持烟囱的稳定性,要用钢丝绳固定。钢丝绳可用三根,间隔120。对称布置;也可用四根,间隔90。对称布置。 囱遭到雷击,烟囱外部应设避雷设施。烟囱外部还应设爬梯,供检修烟囱、避雷设施等使用。 使用过厚的绝热衬里,一般要求烟气的温度应低于773K。工业炉辐射室通常维持负2mmH2O柱的压力,以使高温烟气不致泄漏于炉外。 双筒或多筒式烟囱:一些高度较大的烟囱工程,已由钢筋混凝土烟囱逐步发展成双筒或多筒(集束)式烟囱。此类烟囱具有综合造价低、自重轻、地基处理费用省、可避免筒壁产生温度裂缝等优点,故在大、中型发电厂中推广使用。双筒或多筒式烟囱的构造,一般外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筒体结构向上呈双坡变截面,最小厚度一般为280mm,外筒体主要承受风荷载。内筒为钢结构,用高耐候性结构钢制作,外包矿渣棉等保温隔热材料,钢内筒主要起排烟除尘作用。钢内筒为自立式,但在钢内筒与钢筋混凝土外筒之间每隔一定高度要设置横向钢平台支撑结构,并兼作施工安装及检修平台。

工业锅炉烟囱设计计算

工业锅炉房烟囱设计 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 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1规定执行。 (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45m。新建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燃气、燃油(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8m。 2.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上述规定时,其烟尘、SO2、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50%执行。 3.出力≥1t/h或0.7MW的各种锅炉烟囱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 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2001) 的规定,设置便于永久采样孔及其相关设施。 4.锅炉房烟囱高度及烟气排放指标除应符合上述1~3款(摘自GB13271-2001)的规定外,尚应满足锅炉房所在地区的地方排放标准或规定的要求。 5.烟囱出口内径应保证在锅炉房最高负荷时,烟气流速不致过高,以免阻力过大;在锅炉房最低负荷时,烟囱出口流速不低于2.5~3m/s,以防止空气倒灌。烟囱出口烟气流速参见表2,烟囱出口内径参见表3和表4。

的规定。烟囱上应装信号灯,并刷标志颜色。还应保证烟囱产生的抽力,烟囱高度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7.自然通风的锅炉,还应保证在炉膛出口处对于负压燃烧的炉膛,能克服锅炉和烟道系统的总阻力。5。的负压。每米烟囱高度产生的烟气抽力参见表有20~40Pa(Pa)

.燃油、燃气锅炉烟囱底部应设置泄油装置或泄水装置。8 对于在不同季节或不同时段热负荷变化大,烟囱设置可采取下列方案:1.每台锅炉分别设置独立烟囱;2.当锅炉房有多台锅炉,但只允许建一座烟囱时,可采取下列措施:将每台锅炉独立的排烟管组成外形一体的组合烟囱;分别连通各台锅炉的排分成各自独立的流道,在圆筒形或矩形烟囱内设置隔板,烟管,构成分流烟囱。.在烟囱出口设置能防护高空气流影响的烟囱帽罩,帽罩结构宜不影响排烟的3 抬升

锅炉柴发烟囱技术经验规范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1)烟囱构造技术要求说明 1)锅炉(直燃机组)烟囱材质要求:烟囱内外壁均由SUS304不锈钢板制成,当烟囱内径:?≤850mm 时,内壁厚度1.0mm ,外壁厚度0.8mm ;当烟囱内径:850mm <?≤1200mm 时,内壁厚度1.2mm ,外壁厚度0.8mm ;当烟囱内径:1200mm <?≤1600mm 时,内壁厚度1.2mm ,外壁厚度1.0mm ;当烟囱内径:1600mm <?时,内壁厚度1.5mm ,外壁厚度1.0mm ;(方管壁厚选择采用单边长度使用此范围适中原则)烟囱均为预制式双层保温不锈钢烟囱。 2壁采用,厚度<?≤1600mm 度囱。 3年,并45678)当有多台每台锅炉(直燃机组)共用一根主烟囱时,需配置一付抽风控制器(设在出口支管或水平主管末端)。 9)发电机组排烟口配有消音器(由发电机自配),烟囱从消声器之后做起。 10)整条排烟管道须尽量利用楼板、墙体和顶板作支撑,各承托支架必须不能与排烟管道直接接触。所有承托支架需容许排烟管道膨胀收缩时所引起的相应位移不会影响完善的烟囱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建筑结构。 11)烟道三通须采用互补式,以利于烟气的排放流畅。 12)烟囱出屋面需设置防雨帽及防雨裙,以防止雨水飘入和自然风对烟囱排烟的干扰,同时配有避雷针。 (2)每台锅炉(直燃机组)及发电机烟囱保温 1)整条水平及垂直排烟管道须加以隔热和保温材料,锅炉(直燃机组)烟囱保温材料需采用50mm 厚的硅酸铝纤维棉隔热、保温;发电机烟囱保温材料需采用100mm 厚的硅酸铝纤维棉隔热、保温。 2(312(41)Ω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