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本构结构

土的本构结构
土的本构结构

土的本构关系

土体是天然地质材料的历史产物。土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材料,在受到外界荷载作用后,其变形具有以下特性:①土体的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如:土体的压缩试验e~p 曲线、三轴剪切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现场承载板试验所得的p~s曲线等; ②土体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塑性应变,同时球应力也引起塑性应变; ③土体尤其是软粘土,具有十分明显的流变特性;

④由于土体的构造或沉积等原因,使土具有各向异性; ⑤紧砂、超固结粘土等在受剪后都表现出应变软化的特性; ⑥土体的变形与应力路径有关,证明不同的加载路径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⑦剪胀性等。为了更好地描述土体的真实力学—变形特性,建立其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

在各种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学模型,即: 土体的本构关系。

自从Roscoe等人首次建立了剑桥模型以来, 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

阶段, 出现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本构模型。虽然很多的理论为建立土的本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但是由于土是一种三相体材料, 在性质上既不同于固体也不同于液体, 是介于两者

之间的特殊材料, 所以人们常借助于固体力学或流体力学理论, 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来解

决土工问题, 从而研究土的本构关系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建立一个成功的本构关系关键有两点:第一要建立一个函数能较好地反映土在受力下的响应特征;第二要充分利用试验结果提供的数据比较容易地确定模型参数。模型都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不违背更高一级的基本物理原理(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2)建立在一定的力学理论基础之上(如弹性理论、塑性理论等)。(3)模型参数能够通过常规试验求取。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研究问题的精度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在计算精度与计算设备、计算难度、计算时间以及计算成本之间获得平衡。另外,任何理论、方法都应以实践应用为目的,这样才具有价值。综合上述两点,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分析各种土的本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构关系是反映材料的力学性状的数学表达式,表示形式一般为应力-应变-强度-时间的关系。土的本构关系十分复杂,除受时间因素影响外,还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时间作为一个主要因素,主要是反映土的流变特性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其影响。同时,强度可以视为土体应力-应变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即在发生很小的应力增量下,土体单元将发生无限大的变形。

对于一般的岩土工程问题,稳定问题是主要问题,如地基稳定问题、斜坡稳定问题等,一般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土体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不考虑土体破坏前的变形过程及变形量,只关心土体处于最后整体滑动时的状态及条件,实际上是刚塑性或理想塑性的理论。20 世纪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由于高重土工构筑物、高层建筑以及许多大型建筑物的兴建,使土体变形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此外,随着计算手段、试验手段的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本构关系的发展。

土的线弹性模型:经典土力学将土体视为理想弹性体,在进行变形计算时采用基于广义虎克定律的线性弹性模型,假定土体的应力和应变关系成正比,通过测定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弹性

模量E和泊松比μ,或者体积变形模量K和剪切模量G来描述其应力—应变关系。土的线弹性模型简单,适用于不排水、安全系数较大、土体不发生屈服的情况,工程中可用于:①计算地基中的垂直应力分布; ②计算地基在不排水加荷情况下的位移和沉降; ③基坑开挖问题计算,用于估计基坑在不排水条件下的侧向压力与侧向位移; ④计算软粘土地基在加荷不排水条件下的沉

降和孔隙水压力。

土的非线弹性模型: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一般都要发生屈服,其应力—应变关系具有非线性,土体发生的变形既有弹性变形又有塑性变形,土的非线弹性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其变形特性。土的非线弹性模型理论可以分为三类:弹性模型、超弹性(Hyper Elastic)模型(又称Green超弹性模型)和次弹性(Hypo Elastic) 模型。其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邓肯一张

( (Duncan - Chang)模型。邓肯一张模型以虎克定律为基础,假定模型中的参数(弹性模量E 、泊松比μ、体积变形模量K和剪切模量G )是应力状态的函数,与应力路径无关,利用土体常规三轴试验得到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建立了模型参数关系。Duncan - Chang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土体的主要变形特性,考虑了土体非线性变形中加载模量和卸载模量的不同,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同时可以通过常规三轴试验确定其模型参数,因而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模型不能反映土体的剪胀性及中主应力对模量的影响,针对该缺陷,沈珠江提出了考虑球张量与偏张量相互影响及土体剪胀性的非线性弹性模型。

土的弹塑性模型:土的弹塑性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土的弹塑性应力一应变关系。土的弹塑性模型研究早期是借用金属材料的经典理想弹塑性模型,经过Drucker和Roscoe逐渐发展建立了加工硬化弹塑性理论和临界土力学。随后人们根据不同的屈服准则、硬化及软化定律及流动法则,相继建立了大量的弹塑性模型,其中主要有:1)剑桥(Cambridge)模型。剑桥模型由剑桥大学罗斯科(K. H. Roscoe)等根据正常固结或弱超固结粘土(又称为““卡姆粘土”)的三轴试验结果建立的,模型中假定土体为加工硬化材料,服从相关流动法则和能量守衡方程,又称为临界状态模型,它从理论上阐明了土体的弹塑性变形特性。1968年K.H. Roscoe和J. B. Burland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修正的剑桥模型。模型通过常规三轴试验测定土的压缩特性常数λ、膨胀特性常数k和试验常数M (由土的内摩擦角控制)三个参数,就能确定正常固结或弱超固结粘土在各种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和应变,在许多情况下能较好地反映土的变形特性。2)拉德—邓肯( P. V. Lade2J. M. Duncan)模型。1975年Lade和Duncan将土体视为加工硬化材料,认为材料服从不相关联流动准则,采用塑性功硬化规律,根据砂土立方体试样的真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建立了一个适于无粘性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可用于三向应力情况,参数由三轴试验结果推算确定。模型中考虑中主应力、剪胀效应以及应力路径的影响,试验证明,在大多数荷载情况下它能较好地模拟无粘性土的应力一应变性状。3)边界面模型。为了描述反向卸载时的Baus2chinger 效应和周期循环加载情况, Morz、Iwam、Dafalias以及Dafalias2Hormann等人发展了各种边界面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DafatiasHermann边界面模型,该模型主要基于塑性硬化模量场理论和边界面理论,考虑了应力路径在屈服面内时可能产生的塑性变形情况。4)多屈服面模型。不少学者认为单一屈服面难于解释土的变形特征,主张采用塑性体应变εpν与塑性偏差应变γp 或其组合作为各自硬化参数,利用两个或多个屈服面组合来描述土的变形特征,提出了双屈服面模型和多屈服面模型,沈珠江发展了多重屈服面的概念并建立了三重屈服面模型,该多重屈服面模型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土的剪胀与剪缩。对不同的应力路径也有较好的适应性。

土的粘弹塑性模型:土体在骨架应力作用下,颗粒的重新排列和骨架的错动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土体的变形和内部应力变化都与时间有关,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了土体具有粘弹性特征。土体的粘弹塑性模型建立一般采用三个基本元件:虎克体弹簧、牛顿体粘壶和圣维南体滑块来进行组合,建立的经典模型有:Max2well模型、Kelvin模型和B ingham模型,随后相继建立了Merchant模型、Schiffman模型、广义Voigt模型和Lee模型。

土的其它模型:近年来随着CT技术、X射线和光弹试验等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对土体的宏观变形和微观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原状土的结构性研究引起重视,建立了不少的模型。研究成果表明:粘土的结构性对其压缩特性、强度包线特性、固结系数等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研究土体结构性模型的同时,不少学者结合其它理论建立了土体的损伤本构模型和内时模型。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在理论上属于连续介质力学本构理论的范畴,对材料属性的假定上将微观上并不连续的土视为宏观上的连续介质,以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新兴的力学分支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论结合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土的本构关系的建立,通常是通过一些试验,测试少量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然后通过岩土塑性理论以及某些必要的补充假设,把这些试验结果推广到复杂应力组合状态,以求取应力—应变的普遍关系,这种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表达

式就是土的本构模型。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会有一定的出入,模型的确定还应以实际工程或现场大型试验为依据,然后再通过现场测试和实际工程来检验和修正,才能做到理论符合实际,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本构模型。另外,从使用角度来说,一个合理的本构模型除要符合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原则和反映岩土实际状态外,还必须进行适当的简化,使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的处理尽量简便。

既称为模型,它必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亦即它可以用来计算在任意复杂应力状态下,任意应力路径、应变路径的问题;例如在任意应力状态σij 下的土单元,施加应力增量Δσij (或者dσij),可以用本构模型计算出相应的、确定的应变增量Δεij(或者dεij),亦即具有普适性。尽管有的模型计算结果可能误差很大,甚至荒谬,例如无法反映土剪胀性的Duncan-Chang模型,会把试验中的体胀预测为体缩,把负孔压预测为正孔压,但是不能说它不能计算,也不能说它不是模型。土的本构模型是建立在土工试验的基础上的,但对试验结果的简单的曲线拟合本身不能称为理论模型。在很多工程现场监测中,可以通过曲线的拟合,利用前期的资料预测后期的可能的变形,甚至预测破坏的可能性。但这只是经验的拟合关系,一般未涉及到内在的物理力学机理和理论;一般也是只适用于特定的试验(观测)曲线,没有应力路径外延的功能,缺乏普适性。因而曲线拟合基本是归纳法,一般没有达到演绎和抽象到理论的高度;它本身尚没有揭示出事务的物理力学机制,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在本构关系的研究方面,简单的曲线拟合基本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只适用于描述试验曲线本身,如果不上升到理论,应力应变关系的曲线拟合实际上是“数学游戏”。从理论上讲,如果不限制公式的复杂性和参数的数量,可以使用数学公式及曲线完美地拟合任意的试验曲线。

由于土性的复杂及土本身的不可重复性,在土力学中可以有通用的本构模型,但不会有通用的模型参数。使用任何模型时必须针对具体的土进行试验,确定其参数。在建立和应用本构模型中,一个不良的倾向就是不作试验。试验是本构模型理论研究的基础。它的作用在于:揭示土的力学性状和规律;用以验证理论和计算;为理论和计算提供参数和反分析的依据。建立土的本构模型的另一种倾向是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企图建立一个反映土的一切变形特性的本构模型。其结果就是模型极其复杂,参数非常之多,并且参数的物理意义不清,参数确定方法不确定,或者需要进行非常规的试验。

理论的产生需要合理的抽象,抽象是对对象的理想化,在抽象过程中,弱化、忽略对象的非本质特性,强化、纯化其本质的特性,亦即需要一定的假设。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层次,人们进行不同的理想化。因而理论的应用是有条件的,需要因地制宜,对于土工问题就更是如此。建立土的本构关系模型几乎无例外地需要假设。这些假设除“不违背更高一级的基本物理原理”以外,也存在着合理性和必要性问题。

土的本构关系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一定的力学理论基础上,不应违背基本物理原理,它具有普适性,试验曲线拟合不能称为模型,对于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简单的拟合一般是没有意义的。对模型的参数测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介绍参数的来源,甚至假造参数和根据目标凑参数是一股不正之风。建立模型和测定参数的试验不能用来验证模型;采用实际工程的实测数据验证本构模型一般是不可信的。应当使用复杂应力路径的室内试验进行模型验证,其中对平面应变试验和不排水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的预测难度较大。试验是本构模型研究的基础,凑参数,自己不进行试验,完全从他人的试验资料找规律,定参数,进行验证,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目前已经发展了大量土的本构模型,并且有些模型的应用相当广泛,对这些传统模型进行改进和修正,使之适用于更广泛的工程问题,比建立一个新的土的模型更具有实际意义。只要修正以后的基本假设不与上级理论相矛盾,各种修改方案原则上都是允许的。试验证实土体本构关系与应力路径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是由于塑性剪应变与塑性体积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土的本构关系只是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但时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

因素,土的本构关系成为应力、应变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土流变研究问题。建立一个合理的土的本构模型应考虑到以下几点:a. 新模型要能反映土的主要变形特性、易于数值计算、模型参数较少且易于测定;b. 重视本构模型验证以及推广应用研究,进而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使之更符合实际;c. 建立一个能适用于各种不同条件的本构模型是不可能的,切实的方法是建立工程实用模型,即为某类岩土工程服务的模型,用它进行工程计算分析,可获得工程建设所需精度的满意分析结果。展望未来,新的更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对土的本构模型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应在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注重与现代数学物理方法和计算机工具的结合,不断吸取其它学科的新成果,使土的本构模型研究进入更高的层次。

系统分析师辅导: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分析师辅导: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摘要:工作流管理系统将最终成为覆盖于各类台式机与网络操作系统之上的业务操作系统,但工作流技术目前还不够完善。作者在深入研究了工作流管理联盟提供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和各大主流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功能全面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本文主要从该体系结构的三个层次深入介绍了该系统结构。 关键词:工作流管理系统、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体系结构、业务建模 1、引言 在一个组织内部存在着两种信息:一种是数据信息,另一种是业务信息。在组织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两种信息:一种是数据信息,另一种是业务往来信息。如果这两种信息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前一种属于组织内部的信息系统,后一种属于B2B电子商务系统。目前对数据信息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即:数据库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熟。对业务过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由于比较复杂,可变因素较多,难度大,因此发展还不成熟。工作流技术作为现代组织实现过程管理与过程控制的一项关键技术,为组织的业务处理过程提供了一个从模型建立、管理到运行、分析的完整框架。同时,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FMS)通过一套集成化、可互操作的软件工具为这个框架提供了全过程的支持。Thomas Koulopoulos曾预言:工作流管理系统将最终成为覆盖于各类台式机与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Unix,Windows NT)之上的业务操作系统BOS(Business Operating System),它将带来操作系统的一次革命。但是目前工作流技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都还不够完善,要实现Thomas Koulopoulos的预言可能还需有一段路要走。本文主要介绍了由作者独立设计一套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以供工作流技术爱好者参考。 2、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顾名思义,工作流就是工作任务在多个人或单位之间的流转。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这种流转实际上表现为信息或数据在多个人之间的传送。工作流管理联盟(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WfMC)对工作流的定义是:“业务过程的部分或全部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使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照某种预定义规则传递的文档、信息或任务的过程自动进行,从而实现某个预期的业务目标,或者是促使此目标的实现”。 工作流管理系统就是通过管理一序列的工作活动以及相关人员、资源、信息技术资料来提供业务处理程序上的自动控制。工作流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定义、管理和执行工作流程。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计算机运用程序的执行顺序是由工作流逻辑的计算机描述来驱动的。她的主要目标是对业务过程中各步骤(或称活动、环节)发生的先后次序,以及同各个步骤相关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料的调用等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当然这种管理可能会在不同的信息及通信环境下实现,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小至一个只有几人的工作组,也可以大到政府、企业组织各个机构之间。工作流管理系统将人员、组织结构、设备资源、信息源(如数据库、文件系统、电子邮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等)整和成一个整体。这样,工作流管理系统就成为了一个理想的用来收容业务逻辑的业务知识仓库,并给予业务逻辑一个易操作易控制的界面。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最大优点就是实现具体应用逻辑和过程逻辑的分离,实现在不修改具体功能的情况下,通过修改业务流程模板来改变系统的功能,完成对组织生产经营过程的部

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

第八章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 第一节概述 第五章已经讨论了土体中由于外荷引起的应力,本章将介绍土体作用在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讨论土压力性质及土压力计算,包括土压力的大小、方向、分布和合力作用点,而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主要与土的性质及结构物位移的方向、大小等有关,亦和结构物的刚度、高度及形状等有关。 一、挡土结构类型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 定义:挡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岩土工程建筑物,它是为了防止边坡的坍塌失稳,保护边坡的稳定,人工完成的构筑物。 常用的支挡结构结构有重力式、悬臂式、扶臂式、锚杆式和加筋土式等类型。 挡土墙按其刚度和位移方式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 1.刚性挡土墙 指用砖、石或混凝土所筑成的断面较大的挡土墙。 由于刚度大,墙体在侧向土压力作用下,仅能发身整体平移或转动的挠曲变形则可忽略。墙背受到的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最大压力强度发生在底部,类似于静水压力分布。 2.柔性挡土墙 当墙身受土压力作用时发生挠曲变形。 3.临时支撑 边施工边支撑的临时性。 二、墙体位移与土压力类型 墙体位移是影响土压力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墙体位移的方向和位移量决定着所产生的土压力性质和土压力大小。 1.静止土压力(E0) 墙受侧向土压力后,墙身变形或位移很小,可认为墙不发生转动或位移,墙后土体没有破坏,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墙上承受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E0。 2.主动土压力(E A) 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向着背离填土方向移动或沿墙跟的转动,直至土体达到主动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此时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3.被动土压力(E P) 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着土体的方向移动或转动,土压力逐渐增大,直至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此时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E P。 同样高度填土的挡土墙,作用有不同性质的土压力时,有如下的关系: E P >E0> E A 在工程中需定量地确定这些土压力值。 Terzaghi(1934)曾用砂土作为填土进行了挡土墙的模型试验,后来一些学者用不同土作为墙后填土进行了类似地实验。 实验表明:当墙体离开填土移动时,位移量很小,即发生主动土压力。该位移量对砂土约0.001h,(h为墙高),对粘性土约0.004h。 当墙体从静止位置被外力推向土体时,只有当位移量大到相当值后,才达到稳定的被动土压力值Ep,该位移量对砂土约需0.05h,粘性土填土约需0.1h,而这样大小的位移量实际上对工程常是不容许的。本章主要介绍曲线上的三个特定点的土压力计算,即E0、Ea和Ep。 三、研究土压力的目的

百度竞价账户结构细分(SEM)

百度竞价账户结构细分(SEM) 目前搜索营销的趋势是关键词越来越多,百度搜索推广产品为了方便用户管理关键词而设置了几个层级,经验表明,合理的账户结构设计以及精细的关键词分组,可以有效提升营销效果。所以在这里先介绍一下账户的结构。 1. 账户结构 一个账户最多可包含100个推广计划,每个推广计划最多可包含1000个推广单元,每个推广单元最多可包含5000个关键词和50个创意。同一个单元的关键词和创意是多对多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 账户设计 百度搜索推广已经为商户准备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利用此框架可自由地组织自己的推广计划、推广单元、关键词和创意。 (1)推广计划设置思路 商户需要根据营销目的来划分推广计划。以下划分方法可供参考: 对于关键词数量较少,并且是单一业务推广的账户 既可以将关键词按词性分组,在一个计划下管理;如有需要,也可按照营销目的、地域等因素划分为多个不同的计划。这样划分的好处在于可以以多个维度观察数据的变化,及时找出有利于账户推广的操作。 对于关键词数量较多,或多种业务推广的账户 可根据产品/服务名称、推广预算、推广地域、提供产品/服务地区等维度划分多个计划(还可将以上维度适当组合);对特殊事件,如促销、活动等可以单独建立一个计划。

计划维度的举例说明: (2)推广单元设置思路 建立好推广计划以后,我们要仔细地考虑合理划分推广单元。一个计划下一般会有多个推广单元,首先,需要参照计划的思路,细分单元,以便逻辑清晰,减少重复,而且更便于后期管理和评估。其次,需要“词义相近,结构相同”的关键词归到同一单元中,保持思路清晰,主题唯一,词性句式统一,这样做的好处同样可以便于商户撰写更相关的创意,有利于创意中嵌入关键词,在搜索结果页吸引更注意,提高点击率。 具体方法可以参考以下两种:为每一个推广单元设置单独的“主题” ,如:可以将“成人英语单元”和“少儿英语单元”分别设置为两个推广单元。因为“成人”和“少儿”分别是不同意义的词,而且推广商户为这两类业务撰写创意的角度也会不同,因此需要分为两个不同的单元。 按照网民的搜索意图建立推广单元,比如可以按照“兴趣、对比、购买”三个消费的阶段来划分。按照潜在受众搜索意图建立推广单元的办法,易于我们了解该品牌或该业务在市场中处于何种位置,便于推广商户及时跟进线下营销活动,提高公司整体效益。对于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这几个阶段会有所不同,我们只是从这几个角度去考虑,不一定必须遵循这三个阶段,最终还是要根据建立的计划去进一步的细分单元。 单元设置的举例说明: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全)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1.直线型组织结构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组织系统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优点:①结构简单,命令统一;②责权明确;③联系便捷,易于适应环境变化;④管理成本低。 缺点:①有违专业化分工的原则;②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2.职能型组织结构又称多线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在分管业务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 优点:①管理工作分工较细;②由于吸收专家参与管理,可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 缺点:①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不能很好配合;③过分强调专业化。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在直线制组织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 优点: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又能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 缺点: 1.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易重复,造成效率不高。 2.若授权职能部门权力过大,容易干扰直线指挥命令系统。 3.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

4.可能增加管理费用。 5.注意:直线职能制仍被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图 4、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是欧美、日本大型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有时也称之为“联邦分权化”,因为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图 利弊:事业部制事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优点:责权利划分比较明确,能较好地调动经营管理人员地积极性;1)事业部制以利润责任为核心,能够保证公司获得稳定地利润;2)通过事业部门独立生产经营活动,能为公司不断培养出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缺点:1)需要较多素质较高地专业人员来管理事业部;2)管理机构多,管理人员比重大,对事业部经理要求高;3)分权可能架空公司领导,削弱对事业部地控制;4)事业部间竞争激烈,可能发生内耗,协调也较困难。 条件:1、具备专业化原则划分的条件,并能确保独立性,以便承担利润责任; 2、事业部间相互依存,不硬性拼凑; 3、保持事业部之间适度竞争; 4、公司有管理的经济机制,尽量避免单纯使用行政手段; 5、适时而动:1)外部环境好:有利于事业部制; 2)外部环境不好,应收缩,集中力量度过难关。

计算机体系结构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解释下列术语 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透明性: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CPI:每条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测试程序套件:由各种不同的真实应用程序构成的一组测试程序,用来测试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处理性能。 存储程序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其基本点是指令驱动。程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机器一旦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执行这些程序,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系列机: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但具有不同组成和实现的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 软件兼容:一个软件可以不经修改或者只需少量修改就可以由一台计算机移植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差别只是执行时间的不同。 向上(下)兼容:按某档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就能运行于比它高(低)档的计算机。 向后(前)兼容:按某个时期投入市场的某种型号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地就能

衣柜内部结构图以及内部功能细分 超详细

衣柜内部结构图以及内部功能细分超详细 卧室很漂亮也很温馨,可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人离不开朋友,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衣服也需要伴,它也怕孤单寂寞,我们就给它找个衣柜作伴,可卧室衣柜该怎么装修呢?内部结构如何?下面就随小编一起看看衣柜装修内部效果图以及功能部件。 常用衣物收纳配件介绍 带盖储物盒 存放使用率低的大件衣服,或者是过季衣物。可将几条被子或是衣物放在一起,看起来比较整洁。在风沙大、有尘土的北京,这种带盖储物盒很实用,可以有效防尘防土,部分产品还带有透明小视窗,方便日常查找,也可以在上面贴上标签,注明衣物种类。 拉篮

有抽屉式、网格式两种。网状拉篮,适合叠放比较薄的衣物,如毛衣、针织衣等。拉篮抽取方便,适合放置拿取频率比较高的衣物。 裤架 用于收纳需要挂起来的正装裤,一个裤架可以收纳20—25条正装裤。 储物箱 存放不常穿的衣服、小杂物,透明设计,方便寻找衣物。

碎物储藏件可将各种领带、袖口以及皮带分类盛放,整洁清晰,也可存放于抽屉中,在出席各种正式场合前能够更方便找到最合适搭配的配饰。 多功能衣架 可以将围巾和挂饰分开挂放,两者不会再因为藏在抽屉里而相互缠绕,方便取用。 挂衣杆 用于挂放熨烫后的衣服。 挂式储物格 可以挂在衣橱中,将内衣内裤、围巾、薄毛衣、针织衣卷放在中间,每个格子都可以放置多件衣物,既便于分类和查找,也可充分利用衣柜的立体空间。 收纳观念十分重要 “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装不下、找不到的情况,并不是衣柜本身不够大,而是许多消费者存在不合理的收纳概念仅仅是储存而已,不能进行有效利用衣柜空间。”宜家北京商场室内设计师曹永隽表示,要做好衣柜收纳,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确的收纳理念做好衣被的具体分

体系结构名词解释

1.1 解释下列术语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CPI:每条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测试程序套件:由各种不同的真实应用程序构成的一组测试程序,用来测试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处理性能。 存储程序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其基本点是指令驱动。程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机器一旦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执行这些程序,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系列机: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但具有不同组成和实现的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 软件兼容:一个软件可以不经修改或者只需少量修改就可以由一台计算机移植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差别只是执行时间的不同。 向上(下)兼容:按某档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就能运行于比它高(低)档的计算机。 向后(前)兼容:按某个时期投入市场的某种型号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地就能运行于在它之后(前)投入市场的计算机。 兼容机:由不同公司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的计算机。 模拟:用软件的方法在一台现有的计算机(称为宿主机)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称为虚拟机)的指令系统。 仿真:用一台现有计算机(称为宿主机)上的微程序去解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称为目标机)的指令系统。 并行性:计算机系统在同一时刻或者同一时间间隔内进行多种运算或操作。只要在时间上相互重叠,就存在并行性。它包括同时性与并发性两种含义。 时间重叠: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时间因素,让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加快硬件周转而赢得速度。 资源重复: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空间因素,以数量取胜。通过重复设置硬件资源,大幅度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资源共享:这是一种软件方法,它使多个任务按一定时间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 耦合度:反映多机系统中各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紧密程度和交互作用能力的强弱。 紧密耦合系统:又称直接耦合系统。在这种系统中,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的频带较高,一般是通过总线或高速开关互连,可以共享主存。 松散耦合系统:又称间接耦合系统,一般是通过通道或通信线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连,可以共享外存设备(磁盘、磁带等)。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文件或数据集一级上进行。 异构型多处理机系统:由多个不同类型、至少担负不同功能的处理机组成,它们按照作业要求的顺序,利用时间重叠原理,依次对它们的多个任务进行加工,各自完成规定的功能动作。 同构型多处理机系统:由多个同类型或至少担负同等功能的处理机组成,它们同时 处理同一作业中能并行执行的多个任务。 2.1 解释下列术语 堆栈型机器:CPU 中存储操作数的单元是 堆栈的机器。 累加器型机器:CPU 中存储操作数的单元 是累加器的机器。 通用寄存器型机器:CPU 中存储操作数的 单元是通用寄存器的机器。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寻址方式:指令系统中如何形成所要访问 的数据的地址。一般来说,寻址方式可以 指明指令中的操作数是一个常数、一个寄 存器操作数或者是一个存储器操作数。 数据表示:硬件结构能够识别、指令系统 可以直接调用的那些数据结构。 3.1解释下列术语 流水线:将一个重复的时序过程,分解成 为若干个子过程,而每一个子过程都可有 效地在其专用功能段上与其它子过程同时 执行。 单功能流水线:指流水线的各段之间的连 接固定不变、只能完成一种固定功能的流 水线。 多功能流水线:指各段可以进行不同的连 接,以实现不同的功能的流水线。 静态流水线:指在同一时间内,多功能流 水线中的各段只能按同一种功能的连接方 式工作的流水线。当流水线要切换到另一 种功能时,必须等前面的任务都流出流水 线之后,才能改变连接。 动态流水线:指在同一时间内,多功能流 水线中的各段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连接, 同时执行多种功能的流水线。它允许在某 些段正在实现某种运算时,另一些段却在 实现另一种运算。 部件级流水线:把处理机中的部件进行分 段,再把这些部件分段相互连接而成。它 使得运算操作能够按流水方式进行。这种 流水线也称为运算操作流水线。 处理机级流水线:又称指令流水线。它是 把指令的执行过程按照流水方式进行处 理,即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解为若干 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在独立的功能部件 中执行。 处理机间流水线:又称为宏流水线。它是 把多个处理机串行连接起来,对同一数据 流进行处理,每个处理机完成整个任务中 的一部分。前一个处理机的输出结果存入 存储器中,作为后一个处理机的输入。 线性流水线:指各段串行连接、没有反馈 回路的流水线。数据通过流水线中的各段 时,每一个段最多只流过一次。 非线性流水线:指各段除了有串行的连接 外,还有反馈回路的流水线。 顺序流水线:流水线输出端任务流出的顺 序与输入端任务流入的顺序完全相同。 乱序流水线:流水线输出端任务流出的顺 序与输入端任务流入的顺序可以不同,允 许后进入流水线的任务先完成。这种流水 线又称为无序流水线、错序流水线、异步 流水线。 吞吐率:在单位时间内流水线所完成的任 务数量或输出结果的数量。 流水线的加速比:使用顺序处理方式处理 一批任务所用的时间与按流水处理方式处 理同一批任务所用的时间之比。 流水线的效率:即流水线设备的利用率, 它是指流水线中的设备实际使用时间与整 个运行时间的比值。 数据相关:考虑两条指令i和j,i在j的前 面,如果下述条件之一成立,则称指令j 与指令i数据相关: (1)指令j使用指令i产生的结果; (2)指令j与指令k数据相关,而指令k 又与指令i数据相关。 名相关:如果两条指令使用了相同的名, 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数据流动,则称这两 条指令存在名相关。 控制相关:是指由分支指令引起的相关。 它需要根据分支指令的执行结果来确定后 面该执行哪个分支上的指令。 反相关:考虑两条指令i和j,i在j的前面, 如果指令j所写的名与指令i所读的名相 同,则称指令i和j发生了反相关。 输出相关:考虑两条指令i和j,i在j的前 面,如果指令j和指令i所写的名相同,则 称指令i和j发生了输出相关。 换名技术:名相关的两条指令之间并没有 数据的传送,只是使用了相同的名。可以 把其中一条指令所使用的名换成别的,以 此来消除名相关。 结构冲突:因硬件资源满足不了指令重叠 执行的要求而发生的冲突。 数据冲突:当指令在流水线中重叠执行时, 因需要用到前面指令的执行结果而发生的 冲突。 控制冲突:流水线遇到分支指令或其它会 改变PC值的指令所引起的冲突。 定向:用来解决写后读冲突的。在发生写 后读相关的情况下,在计算结果尚未出来 之前,后面等待使用该结果的指令并不见 得是马上就要用该结果。如果能够将该计 算结果从其产生的地方直接送到其它指令 需要它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避免停顿。 写后读冲突:考虑两条指令i和j,且i在 j之前进入流水线,指令j用到指令i的计 算结果,而且在i将结果写入寄存器之前就 去读该寄存器,因而得到的是旧值。 读后写冲突:考虑两条指令i和j,且i在 j之前进入流水线,指令j的目的寄存器和 指令i的源操作数寄存器相同,而且j在i 读取该寄存器之前就先对它进行了写操 作,导致i读到的值是错误的。 写后写冲突:考虑两条指令i和j,且i在 j之前进入流水线,,指令j和指令i的结果 单元(寄存器或存储器单元)相同,而且j 在i写入之前就先对该单元进行了写入操 作,从而导致写入顺序错误。这时在结果 单元中留下的是i写入的值,而不是j写入 的。 链接技术:具有先写后读相关的两条指令, 在不出现功能部件冲突和Vi冲突的情况 下,可以把功能部件链接起来进行流水处 理,以达到加快执行的目的。 分段开采:当向量的长度大于向量寄存器 的长度时,必须把长向量分成长度固定的 段,然后循环分段处理,每一次循环只处 理一个向量段。 半性能向量长度:向量处理机的性能为其 最大性能的一半时所需的向量长度。 向量长度临界值:向量流水方式的处理速 度优于标量串行方式的处理速度时所需的 向量长度的最小值。 4.1解释下列术语指令级并行:简称ILP。 是指指令之间存在的一种并行性,利用它, 计算机可以并行执行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指 令。 指令调度:通过在编译时让编译器重新组 织指令顺序或通过硬件在执行时调整指令 顺序来消除冲突。 指令的动态调度:是指在保持数据流和异 常行为的情况下,通过硬件对指令执行顺 序进行重新安排,以提高流水线的利用率 且减少停顿现象。是由硬件在程序实际运 行时实施的。 指令的静态调度:是指依靠编译器对代码 进行静态调度,以减少相关和冲突。它不 是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而是在编译期间 进行代码调度和优化的。 保留站:在采用Tomasulo算法的MIPS处 理器浮点部件中,在运算部件的入口设置 的用来保存一条已经流出并等待到本功能 部件执行的指令(相关信息)。 CDB:公共数据总线。 动态分支预测技术:是用硬件动态地进行 分支处理的方法。在程序运行时,根据分 支指令过去的表现来预测其将来的行为。 如果分支行为发生了变化,预测结果也跟 着改变。 BHT:分支历史表。用来记录相关分支指 令最近一次或几次的执行情况是成功还是 失败,并据此进行预测。 分支目标缓冲:是一种动态分支预测技术。 将执行过的成功分支指令的地址以及预测 的分支目标地址记录在一张硬件表中。在 每次取指令的同时,用该指令的地址与表 中所有项目的相应字段进行比较,以便尽 早知道分支是否成功,尽早知道分支目标 地址,达到减少分支开销的目的。 前瞻执行:解决控制相关的方法,它对分 支指令的结果进行猜测,然后按这个猜测 结果继续取指、流出和执行后续的指令。 只是指令执行的结果不是写回到寄存器或 存储器,而是放到一个称为ROB的缓冲器 中。等到相应的指令得到“确认”(即确实 是应该执行的)后,才将结果写入寄存器 或存储器。 ROB:ReOrder Buffer。前瞻执行缓冲器。 超标量:一种多指令流出技术。它在每个 时钟周期流出的指令条数不固定,依代码 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有个上限。 超流水: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分时流出多条 指令。 超长指令字:一种多指令流出技术。VLIW 处理机在每个时钟周期流出的指令条数是 固定的,这些指令构成一条长指令或者一 个指令包,在这个指令包中,指令之间的 并行性是通过指令 显式地表示出来的。 循环展开:是一种增加指令间并行性最简 单和最常用的方法。它将循环展开若干遍 后,通过重命名和指令调度来开发更多的 并行性。 5.1解释下列术语 多级存储层次:采用不同的技术实现的存 储器,处在离CPU不同距离的层次上,各 存储器之间一般满足包容关系,即任何一 层存储器中的内容都是其下一层(离CPU 更远的一层)存储器中内容的子集。目标 是达到离CPU最近的存储器的速度,最远 的存储器的容量。 全相联映象:主存中的任一块可以被放置 到Cache中任意一个地方。 直接映象:主存中的每一块只能被放置到 Cache中唯一的一个地方。 组相联映象:主存中的每一块可以放置到 Cache中唯一的一组中任何一个地方 (Cache分成若干组,每组由若干块构 成)。 替换算法:由于主存中的块比Cache中的 块多,所以当要从主存中调一个块到Cache 中时,会出现该块所映象到的一组(或一 个)Cache块已全部被占用的情况。这时, 需要被迫腾出其中的某一块,以接纳新调 入的块。 LRU:选择最近最少被访问的块作为被替 换的块。实际实现都是选择最久没有被访 问的块作为被替换的块。 写直达法:在执行写操作时,不仅把信息 写入Cache中相应的块,而且也写入下一 级存储器中相应的块。 写回法:只把信息写入Cache中相应块, 该块只有被替换时,才被写回主存。 按写分配法:写失效时,先把所写单元所 在的块调入Cache,然后再进行写入。 不按写分配法:写失效时,直接写入下一 级存储器中,而不把相应的块调入Cache。 命中时间:访问Cache命中时所用的时间。 失效率:CPU访存时,在一级存储器中找 不到所需信息的概率。 失效开销:CPU向二级存储器发出访问请 求到把这个数据调入一级存储器所需的时 间。 强制性失效:当第一次访问一个块时,该 块不在Cache中,需要从下一级存储器中 调入Cache,这就是强制性失效。 容量失效:如果程序在执行时,所需要的 块不能全部调入Cache中,则当某些块被 替换后又 重新被访问,就会产生失效,这种失效就 称作容量失效。 冲突失效:在组相联或直接映象Cache中, 若太多的块映象到同一组(块)中,则会 出现该组中某个块被别的块替换(即使别 的组或块有空闲位置),然后又被重新访问 的情况。 2:1Cache经验规则:大小为N的直接映 象Cache的失效率约等于大小为N /2的两 路组相联Cache的实效率。 相联度:在组相联中,每组Cache中的块 数。 Victim Cache:位于Cache和存储器之间的 又一级Cache,容量小,采用全相联策略。 用于存放由于失效而被丢弃(替换)的那 些块。每当失效发生时,在访问下一级存 储器之前,先检查Victim Cache中是否含 有所需块。 故障性预取:在预取时,若出现虚地址故 障或违反保护权限,就会发生异常。 非故障性预取:在预取时,若出现虚地址 故障或违反保护权限,不发生异常。 非阻塞Cache:Cache在等待预取数据返回 时,还能继续提供指令和数据。 尽早重启动:在请求字没有到达时,CPU 处于等待状态。一旦请求字到达,就立即 发送给CPU,让等待的CPU尽早重启动, 继续执行。 请求字优先:调块时,首先向存储器请求 CPU所要的请求字。请求字一旦到达,就 立即送往CPU,让CPU继续执行,同时从 存储器调入该块的其余部分。 虚拟Cache:地址使用虚地址的Cache。 多体交叉存储器:具有多个存储体,各体 之间按字交叉的存储技术。 存储体冲突:多个请求要访问同一个体。 TLB:一个专用高速存储器,用于存放近 期经常使用的页表项,其内容是页表部分 内容的一个副本。 6.1 解释以下术语 响应时间:从用户键入命令开始,到得到 结果所花的时间。 可靠性:指系统从某个初始参考点开始一 直连续提供服务的能力,它通常用平均无 故障时间来衡量。 可用性:指系统正常工作的时间在连续两 次正常服务间隔时间中所占的比率。 可信性:指服务的质量,即在多大程度上 可以合理地认为服务是可靠的。 通道:专门负责整个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 工作的专用处理机,能执行有限的一组输 入输出指令。 通道流量:指一个通道在数据传送期间, 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送的数据量。 虚拟DMA:它允许DMA设备直接使用虚 拟地址,并在DMA传送的过程中由硬件 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异步I/O:允许进程在发出I/O请求后继续 执行,直到该进程真正访问这些数据而它 们又尚未就绪时,才被挂起。

路基路面作业6(挡土墙)

路基路面工程作业6

1)浆砌挡土墙: A、沿路线方向每隔10~15m设置一道,缝宽2~3cm,缝内填料填深不宜小于; B、墙后为岩石路堑或填石路堤时,可设置空缝; 2)干砌挡土墙:墙缝的两侧应选用平整石料砌筑,使成垂直通缝。 3、答:(1)当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的;挡土墙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墙体在压力作用下,产生足够的位移和变形,使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应用朗肯土压力计算方法: 1)静止土压力: 2)主动土压力: A、无粘性土: B、粘性土:, 则: 其中: 3)被动土压力: A、无粘性土:, B、粘性土: 则: (2)当挡土墙和滑动土契体可视为刚体;挡土墙墙后填土为无粘性砂土;当墙身向前或向后偏移时,墙后滑动土契体是沿着墙背和一个通过墙踵的平面发生滑动时,应用库伦土压力计算方法。 4、答:地震荷载作用下: 地震土压力为:

其中: 土压力分解为:; 挡土墙抗滑稳定性验算公式:由 得: 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公式:由得: 5、答:(1)增加抗滑稳定性:A、设置倾斜基地;B、利用凸榫基础; (2)增加抗倾覆稳定性:A、展宽墙趾;B、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C、改变墙身断面尺寸。 6、答:(1)土中加筋的作用:加筋土挡土墙式利用加筋土技术修建的支挡结构物。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拉筋的复合土,它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性能,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 (2)a.浸水地区的加筋体采用渗水性良好的土做填料,在面板内侧设置反滤层或铺设透水土工织物。季节性冰冻地区的加筋体适宜采用非冻胀性土做填料。否则应该在墙面板内侧设置不小于米的砂砾防冻层。b.软弱地基上的加筋土工程,当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C.加筋土挡土墙应根据地形、地质、墙高等条件设置沉降缝,其间距对土质地基为10~30cm、岩石地基可适当增大。 7、答:加筋土挡土墙与其他挡土墙不同是依靠拉筋与填料之间的摩擦力来拉住墙面,用来支挡路基填土或山坡坡体的墙式结构物,阻止填料塌落,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复合结构,

业务结构

定义调查范围:1、业务范围广度,该公司涉及的经营业务2、细分程度:分解到业务 ――部门一一产品系列一一产品分解到产品层级3、分析方法:利润表分析、收支平衡点分 析 建立假设是在实地尽职调查前,对目标企业的价值源泉是什么,有什么增值机会等问题, 预先假设可能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第一步:快速调查。检索新闻报道,短时间了解行业热点话题。可以看商业、行业杂志及分析报告。 第二步:制作业务结构表,不仅仅要求客户提供。展示某业务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如何提供该服务的示意图即为结构图。一般纵坐标表示该业务提供商品或服务,横坐标 表示商品或服务从开发到推出市场价值传递过程。 制作企业分支结构/组织结构/股权结构图:1、打开WORD2003 2打开插入项下的图片选项 3、图片中选择组织结构图 4、增加分支机构可以用鼠标左键点击某个小框,根据需要插入形状。这类图表可以很好的理解该公司实际架构,一目了然。 副总副总财务总监 图一:公司组织架构图 以上图表可以对企业管理架构有所认识。 四大分析:企业基础设施分析、竞争环境分析(对手、份额)、宏观环境和市场分析(客户、市场环境)、业务流程分析。 第一、企业基础设施分析。 1、人、财、物情况 2、企业经营、组织、人事、IT职能 发生价值创造的制约因素:部门信息共享不足,库存积压;未能实现生产设备、零部件共享;考核偏重指标,忽视利润。

1、公司占地面积 2、土地权属、是否租赁 3、办公楼面积权证 4、研发设备 I I 1、外地办事部, 门市部情 I I 况 > 2、销售网点分 布 | I 工厂(200人 产品B 品及一系 列产品,原 材料外购, 委托外厂 加工,最后 封装和销 售由该公 司负责。 问题2 : 研发制造销售营销 1、车间包括几个?分 别是什么? 2、车间建筑面积,什 * 么结构,权证,是否租 赁 3、车间内 主要生产设备简要说明,特点,优势 4、仓库建筑面积,什么结构,权证,是否租赁 I I 图二、三企业基础设施情况分析图管理部门(25人) 第二、宏观环境和市场分析 问题1 : (6人) 目前重点 开发A产产品A 销售 部 (40 人) 国际贸易部 (10 人)

体系结构名词解释

1.1解释下列术语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CPI:每条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测试程序套件:由各种不同的真实应用程序构成的一组测试程序,用来测试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处理性能。 存储程序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其基本点是指令驱动。程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机器一旦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执行这些程序,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系列机: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但具有不同组成和实现的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 软件兼容:一个软件可以不经修改或者只需少量修改就可以由一台计算机移植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差别只是执行时间的不同。 向上(下)兼容:按某档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就能运行于比它高(低)档的计算机。 向后(前)兼容:按某个时期投入市场的某种型号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地就能运行于在它之后(前)投入市场的计算机。 兼容机:由不同公司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的计算机。 模拟:用软件的方法在一台现有的计算机(称为宿主机)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称为虚拟机)的指令系统。 仿真:用一台现有计算机(称为宿主机)上的微程序去解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称为目标机)的指令系统。 并行性:计算机系统在同一时刻或者同一时间间隔内进行多种运算或操作。只要在时间上相互重叠,就存在并行性。它包括同时性与并发性两种含义。 时间重叠: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时间因素,让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加快硬件周转而赢得速度。 资源重复: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空间因素,以数量取胜。通过重复设置硬件资源,大幅度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资源共享:这是一种软件方法,它使多个任务按一定时间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 耦合度:反映多机系统中各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紧密程度和交互作用能力的强弱。 紧密耦合系统:又称直接耦合系统。在这种系统中,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的频带较高,一般是通过总线或高速开关互连,可以共享主存。 松散耦合系统:又称间接耦合系统,一般是通过通道或通信线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连,可以共享外存设备(磁盘、磁带等)。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文件或数据集一级上进行。 异构型多处理机系统:由多个不同类型、至少担负不同功能的处理机组成,它们按照作业要求的顺序,利用时间重叠原理,依次对它们的多个任务进行加工,各自完成规定的功能动作。 同构型多处理机系统:由多个同类型或至少担负同等功能的处理机组成,它们同时 处理同一作业中能并行执行的多个任务。 2.1解释下列术语 堆栈型机器:CPU中存储操作数的单元是堆 栈的机器。 累加器型机器:CPU中存储操作数的单元是 累加器的机器。 通用寄存器型机器:CPU中存储操作数的单 元是通用寄存器的机器。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寻址方式:指令系统中如何形成所要访问 的数据的地址。一般来说,寻址方式可以 指明指令中的操作数是一个常数、一个寄 存器操作数或者是一个存储器操作数。 数据表示:硬件结构能够识别、指令系统 可以直接调用的那些数据结构。 3.1解释下列术语 流水线:将一个重复的时序过程,分解成 为若干个子过程,而每一个子过程都可有 效地在其专用功能段上与其它子过程同时 执行。 单功能流水线:指流水线的各段之间的连 接固定不变、只能完成一种固定功能的流 水线。 多功能流水线:指各段可以进行不同的连 接,以实现不同的功能的流水线。 静态流水线:指在同一时间内,多功能流 水线中的各段只能按同一种功能的连接方 式工作的流水线。当流水线要切换到另一 种功能时,必须等前面的任务都流出流水 线之后,才能改变连接。 动态流水线:指在同一时间内,多功能流 水线中的各段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连接, 同时执行多种功能的流水线。它允许在某 些段正在实现某种运算时,另一些段却在 实现另一种运算。 部件级流水线:把处理机中的部件进行分 段,再把这些部件分段相互连接而成。它 使得运算操作能够按流水方式进行。这种 流水线也称为运算操作流水线。 处理机级流水线:又称指令流水线。它是 把指令的执行过程按照流水方式进行处 理,即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解为若干 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在独立的功能部件 中执行。 处理机间流水线:又称为宏流水线。它是 把多个处理机串行连接起来,对同一数据 流进行处理,每个处理机完成整个任务中 的一部分。前一个处理机的输出结果存入 存储器中,作为后一个处理机的输入。 线性流水线:指各段串行连接、没有反馈 回路的流水线。数据通过流水线中的各段 时,每一个段最多只流过一次。 非线性流水线:指各段除了有串行的连接 外,还有反馈回路的流水线。 顺序流水线:流水线输出端任务流出的顺 序与输入端任务流入的顺序完全相同。 乱序流水线:流水线输出端任务流出的顺 序与输入端任务流入的顺序可以不同,允 许后进入流水线的任务先完成。这种流水 线又称为无序流水线、错序流水线、异步 流水线。 吞吐率:在单位时间内流水线所完成的任 务数量或输出结果的数量。 流水线的加速比:使用顺序处理方式处理 一批任务所用的时间与按流水处理方式处 理同一批任务所用的时间之比。 流水线的效率:即流水线设备的利用率, 它是指流水线中的设备实际使用时间与整 个运行时间的比值。 数据相关:考虑两条指令i和j,i在j的 前面,如果下述条件之一成立,则称指令j 与指令i数据相关: (1)指令j使用指令i产生的结果; (2)指令j与指令k数据相关,而指令k 又与指令i数据相关。 名相关:如果两条指令使用了相同的名, 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数据流动,则称这两 条指令存在名相关。 控制相关:是指由分支指令引起的相关。 它需要根据分支指令的执行结果来确定后 面该执行哪个分支上的指令。 反相关:考虑两条指令i和j,i在j的前 面,如果指令j所写的名与指令i所读的 名相同,则称指令i和j发生了反相关。 输出相关:考虑两条指令i和j,i在j的 前面,如果指令j和指令i所写的名相同, 则称指令i和j发生了输出相关。 换名技术:名相关的两条指令之间并没有 数据的传送,只是使用了相同的名。可以 把其中一条指令所使用的名换成别的,以 此来消除名相关。 结构冲突:因硬件资源满足不了指令重叠 执行的要求而发生的冲突。 数据冲突:当指令在流水线中重叠执行时, 因需要用到前面指令的执行结果而发生的 冲突。 控制冲突:流水线遇到分支指令或其它会 改变PC值的指令所引起的冲突。 定向:用来解决写后读冲突的。在发生写 后读相关的情况下,在计算结果尚未出来 之前,后面等待使用该结果的指令并不见 得是马上就要用该结果。如果能够将该计 算结果从其产生的地方直接送到其它指令 需要它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避免停顿。 写后读冲突:考虑两条指令i和j,且i 在j之前进入流水线,指令j用到指令i 的计算结果,而且在i将结果写入寄存器 之前就去读该寄存器,因而得到的是旧值。 读后写冲突:考虑两条指令i和j,且i 在j之前进入流水线,指令j的目的寄存 器和指令i的源操作数寄存器相同,而且j 在i读取该寄存器之前就先对它进行了写 操作,导致i读到的值是错误的。 写后写冲突:考虑两条指令i和j,且i 在j之前进入流水线,,指令j和指令i的 结果单元(寄存器或存储器单元)相同, 而且j在i写入之前就先对该单元进行了 写入操作,从而导致写入顺序错误。这时 在结果单元中留下的是i写入的值,而不 是j写入的。 链接技术:具有先写后读相关的两条指令, 在不出现功能部件冲突和Vi冲突的情况 下,可以把功能部件链接起来进行流水处 理,以达到加快执行的目的。 分段开采:当向量的长度大于向量寄存器 的长度时,必须把长向量分成长度固定的 段,然后循环分段处理,每一次循环只处 理一个向量段。 半性能向量长度:向量处理机的性能为其 最大性能R的一半时所需的向量长度。 向量长度临界值:向量流水方式的处理速 度优于标量串行方式的处理速度时所需的 向量长度的最小值。 4.1解释下列术语指令级并行:简称ILP。 是指指令之间存在的一种并行性,利用它, 计算机可以并行执行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指 令。 指令调度:通过在编译时让编译器重新组 织指令顺序或通过硬件在执行时调整指令 顺序来消除冲突。 指令的动态调度:是指在保持数据流和异 常行为的情况下,通过硬件对指令执行顺 序进行重新安排,以提高流水线的利用率 且减少停顿现象。是由硬件在程序实际运 行时实施的。 指令的静态调度:是指依靠编译器对代码 进行静态调度,以减少相关和冲突。它不 是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而是在编译期间 进行代码调度和优化的。 保留站:在采用Tomasulo算法的MIPS处 理器浮点部件中,在运算部件的入口设置 的用来保存一条已经流出并等待到本功能 部件执行的指令(相关信息)。 CDB:公共数据总线。 动态分支预测技术:是用硬件动态地进行 分支处理的方法。在程序运行时,根据分 支指令过去的表现来预测其将来的行为。 如果分支行为发生了变化,预测结果也跟 着改变。 BHT:分支历史表。用来记录相关分支指令 最近一次或几次的执行情况是成功还是失 败,并据此进行预测。 分支目标缓冲:是一种动态分支预测技术。 将执行过的成功分支指令的地址以及预测 的分支目标地址记录在一张硬件表中。在 每次取指令的同时,用该指令的地址与表 中所有项目的相应字段进行比较,以便尽 早知道分支是否成功,尽早知道分支目标 地址,达到减少分支开销的目的。 前瞻执行:解决控制相关的方法,它对分 支指令的结果进行猜测,然后按这个猜测 结果继续取指、流出和执行后续的指令。 只是指令执行的结果不是写回到寄存器或 存储器,而是放到一个称为ROB的缓冲器 中。等到相应的指令得到“确认”(即确实 是应该执行的)后,才将结果写入寄存器 或存储器。 ROB:ReOrder Buffer。前瞻执行缓冲器。 超标量:一种多指令流出技术。它在每个 时钟周期流出的指令条数不固定,依代码 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有个上限。 超流水: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分时流出多条 指令。 超长指令字:一种多指令流出技术。VLIW 处理机在每个时钟周期流出的指令条数是 固定的,这些指令构成一条长指令或者一 个指令包,在这个指令包中,指令之间的 并行性是通过指令 显式地表示出来的。 循环展开:是一种增加指令间并行性最简 单和最常用的方法。它将循环展开若干遍 后,通过重命名和指令调度来开发更多的 并行性。 5.1解释下列术语 多级存储层次:采用不同的技术实现的存 储器,处在离CPU不同距离的层次上,各 存储器之间一般满足包容关系,即任何一 层存储器中的内容都是其下一层(离CPU 更远的一层)存储器中内容的子集。目标 是达到离CPU最近的存储器的速度,最远 的存储器的容量。 全相联映象:主存中的任一块可以被放置 到Cache中任意一个地方。 直接映象:主存中的每一块只能被放置到 Cache中唯一的一个地方。 组相联映象:主存中的每一块可以放置到 Cache中唯一的一组中任何一个地方 (Cache分成若干组,每组由若干块构 成)。 替换算法:由于主存中的块比Cache中的 块多,所以当要从主存中调一个块到Cache 中时,会出现该块所映象到的一组(或一 个)Cache块已全部被占用的情况。这时, 需要被迫腾出其中的某一块,以接纳新调 入的块。 LRU:选择最近最少被访问的块作为被替换 的块。实际实现都是选择最久没有被访问 的块作为被替换的块。 写直达法:在执行写操作时,不仅把信息 写入Cache中相应的块,而且也写入下一 级存储器中相应的块。 写回法:只把信息写入Cache中相应块, 该块只有被替换时,才被写回主存。 按写分配法:写失效时,先把所写单元所 在的块调入Cache,然后再进行写入。 不按写分配法:写失效时,直接写入下一 级存储器中,而不把相应的块调入Cache。 命中时间:访问Cache命中时所用的时间。 失效率:CPU访存时,在一级存储器中找不 到所需信息的概率。 失效开销:CPU向二级存储器发出访问请求 到把这个数据调入一级存储器所需的时 间。 强制性失效:当第一次访问一个块时,该 块不在Cache中,需要从下一级存储器中 调入Cache,这就是强制性失效。 容量失效:如果程序在执行时,所需要的 块不能全部调入Cache中,则当某些块被 替换后又 重新被访问,就会产生失效,这种失效就 称作容量失效。 冲突失效:在组相联或直接映象Cache中, 若太多的块映象到同一组(块)中,则会 出现该组中某个块被别的块替换(即使别 的组或块有空闲位置),然后又被重新访问 的情况。 2:1Cache经验规则:大小为N的直接映象 Cache的失效率约等于大小为N/2的两路 组相联Cache的实效率。 相联度:在组相联中,每组Cache中的块 数。 Victim Cache:位于Cache和存储器之间的 又一级Cache,容量小,采用全相联策略。 用于存放由于失效而被丢弃(替换)的那 些块。每当失效发生时,在访问下一级存 储器之前,先检查Victim Cache中是否含 有所需块。 故障性预取:在预取时,若出现虚地址故 障或违反保护权限,就会发生异常。 非故障性预取:在预取时,若出现虚地址 故障或违反保护权限,不发生异常。 非阻塞Cache:Cache在等待预取数据返回 时,还能继续提供指令和数据。 尽早重启动:在请求字没有到达时,CPU 处于等待状态。一旦请求字到达,就立即 发送给CPU,让等待的CPU尽早重启动,继 续执行。 请求字优先:调块时,首先向存储器请求 CPU所要的请求字。请求字一旦到达,就立 即送往CPU,让CPU继续执行,同时从存储 器调入该块的其余部分。 虚拟Cache:地址使用虚地址的Cache。 多体交叉存储器:具有多个存储体,各体 之间按字交叉的存储技术。 存储体冲突:多个请求要访问同一个体。 TLB:一个专用高速存储器,用于存放近期 经常使用的页表项,其内容是页表部分内 容的一个副本。 6.1解释以下术语 响应时间:从用户键入命令开始,到得到 结果所花的时间。 可靠性:指系统从某个初始参考点开始一 直连续提供服务的能力,它通常用平均无 故障时间来衡量。 可用性:指系统正常工作的时间在连续两 次正常服务间隔时间中所占的比率。 可信性:指服务的质量,即在多大程度上 可以合理地认为服务是可靠的。 通道:专门负责整个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 工作的专用处理机,能执行有限的一组输 入输出指令。 通道流量:指一个通道在数据传送期间, 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送的数据量。 虚拟DMA:它允许DMA设备直接使用虚拟地 址,并在DMA传送的过程中由硬件将虚拟 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异步I/O:允许进程在发出I/O请求后继续 执行,直到该进程真正访问这些数据而它 们又尚未就绪时,才被挂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