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所在的亚洲曾经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西欧及其衍生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

在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前,印度是后来成为西方殖民地国家中唯一的工业品出口国,即使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地统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的工业规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工业规模都要大

但是,随着西方对印度的殖民、以及对中国的殖民渗透,本来就已处在停滞状态的中印两国经济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在此后的 100 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印度、以及这两个大国所在的亚洲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规模极其巨大的国家里。

亚洲的复兴是从1950 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出于对西方国家的“ 敌意”而选择了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 计划经济体制”,结果未能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

但是,当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对美国与欧洲的赶超,以及随之而来的东亚“ 四小龙” 与“四小虎” 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巨大的冲击。

中国在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在1979年以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经济奇迹。面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印度最终也在1992年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结果,在进行转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也发生了在印度历史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增长。

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为解决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对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可以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一、中国和印度不同的发展模式

1、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道路不同

(1)历史遗产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而印度在其改革开放以前所实行的则是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这种根本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必须要选择不同的改革道路。

(2)中国的产权改革

中国要想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要的任务便是进行所有制的改革,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引入产权和私人企业制度。这项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然而就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迅速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得以推行,从而成功地奠定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基础。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仅仅是在1978至1984年间,由于中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明确土地产权和其他一些产权的改革,就使中国农业产出提高了四十二个百分点。

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与产权改革与私人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综观今日之中国,什么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的越快;什么地方产权改革越是滞后,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慢,贫困的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再分配可以缓解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可能还是在于产权和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

(3)印度的自由化改革

与中国不同,由于印度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广泛地存在着数量众多的私人企业,因此,对于印度来说,其通向市场化的道路就是放松政府管制、大力推进经济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就可以了。

印度大致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减少贸易限制的改革,但是真正的自由化改革则是从1992年才开始的。在1991年时,印度的平均关税为83%,但是到了1998年,印度的平均关税已经降低了30%以上。贸易自由化导致激励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来之于国内,而且还来之于国际社会,其结果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印度企业的生产率,并且还显著地减少了印度企业关门倒闭的现象。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从1992年改革开放至今,印度的 GDP已经翻了一番多,其人均GDP提高了近 4 倍,并且和中国一样,印度也非常显著地减少了贫困。

不管中国和印度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有多大的不同,但是,中国和印度的改革在有一点上却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两国都谨慎地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从而成功地避免了那种频频地发生在前苏联和中东欧计划经济国家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动乱,以及因为社会动乱而造成的经济衰退。

2、中国和印度对外开放的模式不同

(1)中国和印度对外开放模式的差别

从中国和印度对外开放的模式来看,这两个国家也存在着相当显著的差别。就中国而言,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出口导向和引进外资,而印度的对外开放则采取了对外投资与自由贸易的方式。导致中国和印度在对外开放上所采取的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做法的原因就在于两国所面临的初始

条件是完全不同的。

(2)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

第一,劳动几乎无限可供给;

第二,内需因为过剩劳动和农村居民数量过大而严重不足;

第三,中国城乡居民虽有很高的储蓄倾向,但是由于企业和企业家的高度稀缺而不能把国内的储蓄有效地转化成为生产性的资本来增加国民财富和居民收入。

(3)中国对外开放的策略

这样的初始条件和经济特征就决定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只能采取出口导向和大规模引进外国直接

投资的模式。通过采取积极的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其方法是人民币汇率贬值(1994年)和出口退税,中国有效地解决了由内需不足而造成的生产过剩问题。

通过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有效地增加了中国的投资总额,而且还激活了市场竞争、激发了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促进了中国企业制度的改革。所有以上这些由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使得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增长。

(4)印度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

有比中国更好的企业制度和金融体系。但劳动力素质不高,文盲率要达到40%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印度社会的“种性制度”有关。基础设施非常糟糕。因为过早地推行西方式的民主而导致政府效率非常低下。

(5)印度对外开放的策略选择

面对这样的初始条件,印度在开始对外开放时所能做出的选择只能是对外投资和自由贸易。由于印度政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不作为,故尔看不到国家对制造业的这种支持,结果,印度的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印度制造业难以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把素质较差的劳动力和糟糕的基础设施这两个初始条件结合在一起,就会发现,印度是没有能力吸引世界跨国公司到它国

内投资生产的。并且,只要印度本国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将面临优质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的发展瓶颈,而这正是导致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在远远落后于中国的情况下,就不得不到海外投资。

当我们再把印度民主的、但同时又是分散的和缺乏效率的政治体制与其基于种性制度之上的精英教育体制结合起来,再加上由于英国殖民而留下的语言遗产(英语被英国殖民者确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印度为何无法采取鼓励出口的发展战略,并且在政府无法作为的自由化贸易战略中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参与全球计算机软件业外包式国际分工的道路。

(6)两个必要的评论

第一个评论

有许多人认为,从事国际软件业外包生产的印度要比从事大规模制造的中国更有发展潜力,因为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印度似乎要比中国处在科技含量更高的国际分工层次上。但是,在我们看来,这样的观点并不正确。

首先,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其实都处在国际分工的底端,这是由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决定,区别只是在于中国处在国际制造业分工的底端,而印度则处在国际软件业分工的底端,并且这种区别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

其次,当我们把这样的区别作更进一步的分析时,却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制造由于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更大的产业溢出效应,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为公平的经济增长;相反,印度软件生产的产业链相当短,并且其产业溢出效应也比较小,因此,印度的软件生产只创造了有限的就业机会,并且还发生了“软件新贵”与普通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巨大鸿沟。

第二个评论

还有人认为,印度在基础设施上的供给不足是可以得到弥补的,但是中国在制度与技术等软实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是难以得到克服的,因此,从长期来看,印度的发展潜力要大于中国。对于这样的看法,我们也是不能赞同的。不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往往都同时面临着双重的制约:即有软性的制约,如制度和技术;又有硬性的制约,如基础设施等。但是,问题就在于,在以上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制约因素中,究竟是何种制约因素对经济增长构成了更大的障碍呢?世界银行2005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通过调查和研究表明,在构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各种制约因素中,名列首位的并不是制度、技术和金融体制等软性因素,恰好是人们通常都认为并不重要的基础设施。

3、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道路不同

(1)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与中印的不同选择

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遵循人们所熟悉的增长道路,即第一步摈弃农业,转向制造业,再后来则转向服务业,并以此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也会有一部分国家会直接从农业生产国转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如果将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加以比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是沿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循序渐进的,而印度则部分地采取后一种经济增长的道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服务业的发展上。

(2)中国的增长结构

1990年时,中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27%、工业(包括制造业和采掘业等)占GDP的比重为42%,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33%、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1%。到了2003年,以上这些数据相应地变化为15%、52%、39%和33%。通过计算,我们很容易得到这些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它们分别为3.5%、12.3%、11.7%和8.8%。

从中国各大产业年均增长率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是最高的,除了农业之外,增长率最慢的就是服务业了。

(3)印度的增长结构

印度的情况与中国刚好相反,在1990年时,其农业占GDP的比重为31%、工业占GDP的比重为28%、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17%、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1%。到了2003年时,印度的产出结构相应地变化为22%、27%、16%和51%,其各大产业部门的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2.7%、6.0%、6.5%和7.9%。由此可见,在1990到2003年间,印度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服务业,而且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相比,工业和制造业甚至有相对萎缩的趋势。

(4)导致中印两国增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的投资环境决定了中国要比印度更加适合发展制造业

中国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因而要比印度更适合发展制造业。至于中国为何会比印度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其原因在于中国和印度的财政结构完全不同。中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之于商品和服务税,其支出主要用于基本建设,也就是国际上所说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很不相同的是,印度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则主要来之于所得税、利得税、资本收益税和国际贸易税,而其支出则主要用于国内外债务利息的支付,大致要占到其支出总额的30%左右(2003年的数据),最后两国地方政府的行为也大不相同。

第二,中国的商业环境在总体上也要比印度好的多,在创办企业所需时间上,中国需要41天,印度要花89天;财产登记注册中国只要32天,而印度则需要67天;

在反映企业雇用职工的僵化指数中(其取值范围为0-100)中国为30,而印度则高达48;最后,中国处理破产企业所需时间平均为2.4年,印度则需要10年的时间

2003年政府腐败构成企业发展限制的数值中国为27.3%,而印度则高达37.4%。导致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就是因为中国事实上存在着地方政府之间为经济增长而展开的争夺企业的竞争。这样的竞争使得政府的租金率大幅下降,腐败行为也会因为竞争而趋于减少。

第三,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总体上也要比印度好的多

2003年接受教育的机会,中国小学教育的总入学率116%、中学为67%、高等教育位13%,但在印度则分别为99%,中学为50%、高等教育为11%;

再从教育成果来看,中国2002年成人的识字率男性为 95%、女性为 87%,青年识字率男性和女性均为 99%,但印度的数据则为 68%、45%,以及80%和65%,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中国更加适合发展制造业,而印度则无何奈何地选择了服务业。

(5)一个必要的评论

在这里我们特别不能接受的是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通过对外开放而成为世界加工厂会导致中国资源枯竭和环境遭到破坏的说法。事实告诉我们,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总是要好于低收入国家,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因此今天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和为世界生产来加快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有利于未来环境改善的。而且,只要我们能够按照禀赋特征来参加国际产业分工,我们所投入的就主要是劳动,那么就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中国发展加工贸易来发展中国制造,可以缓解中国国的资源危机。如果说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有破坏中国环境的产业进入中国,那么这也不是加工贸易或者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错,而是由于中国各级政府没有能够加强对破坏环境的产业进入中国的管制所造成的。

二、中国和印度所必需面对的挑战

1、中印两国的共同课题:根除贫困和公平收入

(1)保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不仅取决于它的由各种各样的技术性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取决于其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因为,公平的收入分配可以增加国内居民消费,从

而使得本国宏观经济中的供求关系保持平衡。假如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过于悬殊,那么就会出现储蓄率过高和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时宏观经济增长就会因为投资增长过快、国内居民消费不足而过多地依赖于出口贸易。这种情况假如被不断地持续下去,那么该国最终将会因为遭遇来之于外国的贸易制裁而陷入因为缺乏需求而引起的经济衰退。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经济增长的目的原本就在于提高本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假如一国的经济增长不能带来这样的结果,那么经济增长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2)中国和印度的收入分配状况

从吉尼系数来看,中国为44.7%,印度为32.5%;再从收入最高的20%居民占全社收入或消费的百分比来看,中国为50%,印度为43.3%。中国和印度的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虽然要

高于发达工业化国家,但是却比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大部分非洲国家要低得多(它们的吉尼系数一般都在50%至60%之间)。这里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是,印度的基尼系数竟然会低

于中国。这是由中国和印度两国间财政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印度的税收是以所得为主的,而中国的税收则是以交易为主的,因此税后收入分配印度肯定要比中国更为公平些。

(3)解决贫困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

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我们在此还须强调的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都不是单调的,它既不会单调递增,也不会单调递减。假如我们忽略了中国、以及印度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阶段上的差异,而盲目地根据基尼系数的差别来制定收入分配政策,那么其出错的概率就会很大。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印度来讲,解决贫困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而解决贫困首先需要鼓励人们进行财富的创造,而不是财富的再分配。

2、中国未来的课题:转变政府职能

(1)政府究竟做什么?

计划经济中的政府:全能政府

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制度创新、转变职能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弥补市场无能、纠正市场失灵

应当加以防范的政府:盈利政府

(2)政府功能错位导致低效率与不公平

政府进入私人消费品生产部门,挤出民间企业,同时挤出私人消费为养老而储蓄

(3)为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而改革政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过于市场化的医疗体系;

增加教育投入;

增加研发投入、创建国家创新体系;

发展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和其他具有公共性的基础设施。

3、印度未来的课题:改革落后的种姓制度

(1)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社会有别于其他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种姓制度。

这种制度将全部人口划分成相互排斥的、具有界定明确的、并且是可以继承的社会职能的不同群体。在这种制度中,最高种姓是婆罗门,他们原来是由社会最上层的祭司们组成,他们仪式性的纯洁不容被体力劳动所玷污;其次是刹帝利或武士种姓;再下面是吠舍或商人种姓;处在最低层的则是首陀罗或农民种姓。除此之外,在印度还有一大批不能进入种姓系列的阶级,他们就是那些从事卑贱和肮脏工作的贱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印度的这种种姓制度是刚性的,即不同种姓的成

员相互之间不能通婚、不可在一起吃饭,也不可以有任何的社会交往。由此产生的后果便是阶层或者阶级划分的凝固化,以及社会地位和职业的自然继承。

(2)印度种姓制度的消极后果

第一,它会削弱人们开展经济活动的动力。因为在种姓制度下,当人们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甚至是没有机会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及其对于财富的占有,那么人们就会失去工作动力而走向宿命论;

第二,它会削弱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印度人口中的识字率很低,文盲率比起中国来要高得多,这就决定了印度底层劳动者的行为能力必定要比中国低得多,以致印度虽然能够参与国际软件分工,但是却不能大规模地进行制造。

把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联系在一起加以分析时,就可看到印度的种姓制度必将成为印度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因为种姓制度既会导致普通劳动者缺乏财富创造的动力,又会使得大部分底层劳动者缺乏财富创造的能力。

(3)印度需要宗教改革

种姓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以“转世说”为核心的印度教。

因此,为了改革无效率的种姓制度,就必须对印度教进行必要的改革。

最近,《我们时代的印度教》一书的作者阿尔温德·沙尔马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方案,那就是把深深地烙上了种姓制度烙印的印度教改造成为一种新型的、能够与现代化发展兼容的“无种姓制度的印度教”。

结论

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这两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要在21世纪中真正地崛起,首先就必须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但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对传统的文明加以变革,对于中国来讲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印度来讲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则是不合理的种姓制度。因为没有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市场力量就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尽管中国和印度所要走的道路是非常不同的,但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

结语

目前还不能说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哪个更好或更差,而是需要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看,即使今后印度经济增长快于中国,也不能简单地得出印度模式优于中国模式的结论。中印的模式都有它的问题,都在发展和不断补充着新的内容。评价一国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看这种模式是否适应本国的国情,能否抓住各种机遇,发展自己。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社会发展模式不是清一色的、一成不变的。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未来都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中国和印度的国情不同,发展模式各有特色,也有很多互补的方面,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共同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首先,中国与印度两种发展模式所依赖的要素不同,中国模式的选择无法与政体分开,而印度模式则无法与社会结构分开,尤其不能与种姓制度分开。其次,印度实行议会民主制,这是西方世界认同印度的理由之一。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的国际势力借中印比较,或者是抬高印度,贬低中国,或者是散布“中国威胁论”,为的就是破坏中国的崛起,也包括对获取稳定能源供给的争夺。对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要看到与印度在一些方面的差距,看到努力的方向,尽快地弥补这种差距,不断完善中国模式。

中印两国多方面的文化交流分析

中印两国多方面的文化交流 摘要: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分析全球化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影响,特别分析了两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旨在促进和推动这两个文化大国全方位的发展与合作。 关键词:中国、印度、全球化、宗教文化、文化交流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文化交流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文化关系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中印两国将在“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展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领域的合作。可以预计,在未来中印关系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文化理解和文化交流可望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化,有时是指狭义的宗教文化,更多的时候则是指广义的文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接轨,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印两大邻国之间的联系也前所未有的增强。2005年底,印度总统卡拉姆在新加坡访问时表示,中印之间因1962年边界冲突造成的伤疤已经痊癒,阻碍中印关系发展的历史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中印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将进入新的时期。 1.中国再次掀起“印度热”的新契机 从《战国策》、《国语》等中国典籍中发现所受印度文化影响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看到中印文化交流已经进行了数千年。广泛的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发展,也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昌盛。季羡林先生因此总结道:“在全部世界史上,要举一个文化交流双方获利的例子,非中印文化交流莫属。中印文化交流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典范。”[1]从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看,“佛国之伟”使中国人仰慕西天,鼓动了中国高僧西进求法,进而推动中国出现“印度热”。但是在这之后,随着佛教在印度的式微甚至基本消失,中国对印度文化历经了漫长的淡漠阶段,中国人对印度本土的文化变迁也越来越陌生。特别是近代,印度的“亡国奴”形象虽然令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无限同情,但却无论如何不能激起他们的敬仰之情,“印度热”也就缺乏根基。研究中印文化关系的一些学者认为,从9世纪后“印度已不再对中国文化有重大的影响了”[2]。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听到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创造

[中印,哲学]早期中印哲学比较

早期中印哲学比较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思想史因诞生了两部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与《摩罗衍耶》,而被称为史诗时代。《薄伽梵歌》(以下简称《梵歌》便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第六篇毗湿摩篇中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演化成印度教的一部独立的经典。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缈,中国的思想界也呈现极大的繁荣,并且因先秦诸子思想竞相争鸣而被称为百家争鸣拍寸代。在早期中印哲学中,尽管它们的产生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相去甚远,但就其思想内容与义理来看不乏相似之处。如《梵歌》的梵(B rahm ark与老子的道,《梵歌》证悟之道与道家的境界说,《梵歌》的无执之行与老子的无为等,笔者将分别就以上三点剖析早期中印哲学义理之异同。 一、梵与道 梵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吠陀经典,彼时梵的概念主要集中在对多神的崇拜与祭祀中,表现为一种原始宗教性质的崇拜。《奥义书》在继承了吠陀时代梵的概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诸神以及宗教祭祀的地位,使梵的意义有了些新变化,梵成为更加抽象的绝对精神,并且成为一元论的世界本体。大体而言,此时的梵已经蜕变为唯一的至高无上、甚至不再成为外部世界的假象所限制的存在。如《歌者奥义书》:这整个世界都是梵。《白骡奥义书》:高于这世界的是梵。 二、智解与境界说 在印度哲学中,凭一般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理解梵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奥义书》时期的印度神学家们提出了宗教实践的途径以获得证悟与解脱:业解、智解、信解。业解是通过吠陀的宗教祭祀取悦神明,利用神明的力量使个人得到解脱;信解是通过苦修以净化灵魂,与自然合一,通过自然的神秘力量观证真实;智解贝}J是通过理性直观证得神与人的合一。《梵歌》对以吠陀祭祀为主要手段的业解进行了批驳,同时抬高智解的地位,认为证得梵的关键在于智慧。根据《奥义书》的智解传统,《梵歌》认为,真实是分层次的,对于不同的认识主体来说,认识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诸有若处黑暗,圣者适获光明,诸有若处白昼,圣者适见黑夜,大家看到的是黑暗,圣者贝}J看到了光明,大家看到的是白昼,那么圣者看到的贝}J是黑夜。这种认识层次说暗示了主体性的透显作用,是一种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依境界的方式讲的形而上学,其中义理直接影射出道家的境界说。首先,道家按照其义理,可以分为实有层和境界层,这两层(由于玄的作用)不能明确分开实有层,主要是指牵涉到是什么的问题,如儒家的仁就是实有层上的肯定,而道家却没有单独实有层的提法,道家是实有层与境界层结合在一起谈的。所谓境界层就是指如何做的问题,比如,道家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就是境界层上的否定。而通过否定这些东西抽象出一个无的概念,从反面透显出实有层的位置。 三、无执之行与无为 有许多学者认为,《梵歌》中明确指出反对无为的思想,并且带有鲜明的行动主义思想。他们所依据的原文是《梵歌》中黑天对因生怜悯之心而想放弃战争的阿周那王子说的话:由于有为胜于无为,所以您一定要为之!然而实际上,《梵歌》中黑天所拒斥的无为并不是老子的那种无为。接下来笔者首先说明《梵歌》中推崇的行为与明确摒弃的行为,接着说明老子的无为,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

从中印对比客观评价印度社会

从中印对比客观评价印度社会 大约是从2004年起,咔嚓酥就经常看到这种说辞,言必称印度的先进及孟买的发达。说依靠印度政治经济金融制度的先进,赶超中国简直是小菜一碟。仿佛印度的兴盛与中国的崩溃在朝夕之间。言之凿凿,万分恳切。咔嚓酥向来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无奈人微言轻,而且印度的发展确实旺盛蓬勃。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殃及整个世界,印度制度优劣的事实逐渐呈现,咔嚓酥终于能以事实为依据,公正谈论这个问题。 通常褒扬印度批判中国的观点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民主的政治制度;二是开放的金融环境;三是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谈“民主”。“民主”确实是个好东西。现在的问题不是“民主”好不好,而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主”。“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可咔嚓酥遍观西方世界,这种“民主”,没有。别再絮叨“民主”的定义与理论。现在贩卖的各种“民主”概念是西方人给的。我无法想象极度拥护推崇这种“民主”概念的西方社会为何会出现“次贷危机”,为何在“次贷危机”中还会有政府巨资救市而华尔街金融业者却派发“高额奖金”,为何卡梅伦会喊出“民主自由”是“骗人的把戏”,为何美国在中东“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对示威民众采取两套标准,为何美国国税局持枪实弹征收个人所得税会没有法律依据,为何美国人民缴纳的个税会直接从政府账户直接转入银行家户头。太多的为什么,谁来解释。其实,卡梅伦着急了,说出了实话。 印度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推崇的“民主政体”的典范。印度1950年建国,实行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实际行使职权。议会分两院。上院议员任职六年。下院议员五年举行一次大选。司法独立。有四大主要党派。这是一个标准的“西方民主”式社会,本应该廉洁高效、发展迅速、安康富强。可事实恰恰相反,印度几乎有着世界上最低效的政府,最腐败的社会环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对印度的腐败,国际上曾这样描述:95%的钱被贪掉,剩下的5%,再把项目搞黄。比如说,想搞某个政府项目,国家投资100万,各级官僚先侵占95万,最后剩下5万雇佣项目涉及到的民众捣乱(宣称项目扰民,或者干脆做“钉子户”,

形势与政策之中印关系

浅谈中印形势 姓名:齐明明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号2010040141068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即中国GDP为15000亿美元,印度大约为6000亿美元。PPP比较印度是中国的50%强。中国超过60000亿美元,印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我从另外角度观察,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粮食产量2亿吨左右,中国最高超过5亿吨,去年为4.7亿吨以上。另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 3(含答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 一、选择题 1、唐朝时期,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根本原因是() A、对外交通发达 B、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 C、采取对外开放政策 D、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C、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中日两国交往频繁 3、“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朝鲜 B、日本 C、天竺 D、越南 4、《西游记》中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高僧() A、鉴真 B、法显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5、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班超 6、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开凿大运河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来华 7、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孝文帝迁都洛阳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8、1998年,唐招提寺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产”的重要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唐招提寺是()友好交往的见证 A、唐朝与阿拉伯 B、唐朝与朝鲜 C、唐朝与天竺 D、唐朝与日本 9、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 )

论中印关系之中印边界问题

论中印关系之中印边界问题 ## (工科试验班(工学)313#######) [ 摘要]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中比较明显的阻滞因素。这一问题源于历史遗留,数十年来,尽管交过火也谈判过,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今天,此问题依旧存在。在这里,我对一些资料进行了整理,论述了中印边界问题的各方面,并简要分析了边界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 关键词] 中国印度边界问题边界战争 [ 正文] 中国与印度是当今世界两大人口大国,作为邻居,近年来中印关系迅速发展。政治上,中国与印度高层互访不断,并确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框架;经济上,到2009年,双边经贸额已突破500亿美元;军事上,两国在边境地区建立了信任措施。尽管两国发展势头良好,但也不能忽视中印之间存在的某些问题和障碍,其中比较突出的应该是两国的边界争端。 1.中印边界的划分 历史上,中印两国从未正式划定过边境界线,但存在着一条由双方历来的行政管辖所形成的传统习惯线。中印边界全长2000公里,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是指中国新疆、西藏同印度克什米尔占领区拉达克接壤部分,即西起喀喇昆仑山口,南到西藏阿里及印度拉达克、旁遮普三地接壤处,约600公里;中端指从中国同克什米尔最南端接界处至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是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马偕尔邦和北方邦接壤部分,约450公里;东段是从中、印、不丹三国交界处至中、印、缅甸三国交界处,约650公里。 2.中印边界问题的产生 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以印度为基地,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周边亚洲地区。19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锡克王国,把锡克王国侵占的中国拉达克地区划入了印度版图。然而英帝国野心不减,随着清政府势力日渐衰弱和俄国势力的逐步东侵,英国把魔爪伸向了中国,并致力于把西藏变成受其控制的独立缓冲国。19世纪60年代,英帝国主义为寻找一条通向中国新疆腹地的捷径,派遣军事情报人员深入中国新疆阿克赛钦地区进行勘察,发现此处是中国一条古商道的必经之路,不但可沿喀拉喀什河到达新疆和田,更重要的是可向南通往西藏。 一旦占领西藏,英国便可以从中获得极大的利益。“第一,英国可以控制广阔的青藏高原,使之成为屏护印度的安全的天然屏障;第二,英国可与其由缅甸侵入中国云南的势力相配合,进一步向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最后与其由太平洋入侵中国的势力会合,控制大半个中国;第三,英国可以利用所控制的西藏及藏传佛教影响蒙古,削弱俄国的势力。”1于是英国暗中设置了割裂新疆的非法边界线,将包括新疆阿克赛钦和西藏阿里部分地区在内的3.3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印度。 阴谋继续进行着,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英、中、藏三方举行西姆拉会议,会1刘颖玮《中印边境战起因剖析》

中印关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印关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摘要:中国、印度世界上发展最有潜力和活力的国家,既想相互亲近,又心存 芥蒂。他们有放不下的过去,又有必须面对的现在,还有可以展望的美好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能很好地表达出中印之间的关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中,双方都有收获,并找到一种默契,为两个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和人民继续前行!放下过去,做好现在,憧憬未来,一心一意为本国人民,为亚洲人民,为世界人民,不谋求霸权才是印度的首选,有中国这样的近邻是他的福气!印度真正的对手不是中国,而是自己,如果一味为了迎合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而围堵中国,印度必将自食其果! 关键词:边界问题;中美俄博弈;军事竞赛;政治交流;中印贸易。 正文: 中印关系大致经过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的友好时期。 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低潮时期。 第三阶段为1976年到1988年,中印关系的缓和时期。 第四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升温时期。 第五阶段为20世纪90代中后期至现在,中印关系继续发展的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额的年增长率一般均为两位数,1990年贸易额2.6亿多元,增幅近80%以上。特别是最近两年来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额翻一番,突破了500亿美元,双向投资增长了10倍。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然而中印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总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歧,引起纠纷。 一、边界问题 历史上,中印边界原本没有什么争议,有喜马拉雅山作为天然屏障,中印历史上的习惯边界就是喜马拉雅山南麓。二十世纪以前,这一段边界从来没有明确划定过,也没有一块界碑,双方以模糊形态按照传统进行实际控制,甚至有双方都不管的地段。两国边界的长度也一直没有准确测量,大约有1700—2000公里。一直到英国占领印度,并不断实施侵占西藏的阴谋,才给日后的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祸根。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

#中印电子战力量对比的思考与启示

中印电子战力量对比的思考和启示 姓名:赵红宙 电子战,也叫电子对抗,指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军事斗争。电子战的基本战斗原则是使用己方电子设备,截获、辨识、干扰、破坏敌方电子设备发出的电磁波,使敌方电子设备工作困难、性能降低、失效,直至被摧毁,同时保护己方电子设备工作正常,充分发挥战斗效能。电子战的基本形式是电子侦察、电子进攻、电子防护。包括电子侦察和反侦察、电子干扰和反干扰、电子欺骗和反欺骗、电子隐身和反隐身、电子摧毁和反摧毁等。 电磁波的特性,使电子战成为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时间上看,从战前的情报搜集到战后的战果评估,都需要电子战。从空间上看,电子战陆海空天无处不在,填满战场的所有空间。电子战带给人们全新的战争理念。它使现代战争既可以硬打击,又可以软控制。有效地使用电子战能使敌人侦察、进攻、防护失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 未来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电子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两个国家,中印之间的电子战较量也不可避免。中印电子战,哪方更胜一筹呢? 一、中印电子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一)中印电子战的必然性 第一,作为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的重要形式,电子战必然会在中印战争中使用。

自从一战中德军成功的对联军实施电子干扰,到前几年美国对伊拉克实施“斩首行动”,电子战登堂入室,从配角变成了主演之一。在信息化条件下电磁环境复杂,使用电子战势在必行。电子战作为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空地一体战的基本组成部分必然会在中印战争中使用。 第二,随着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战必然会在中印战争中印使用。 电子战的出现和发展伴随着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电子设备器材的发展进行。无线电技术催生了通信对抗;雷达的发明和发展使雷达对抗出现;光电对抗伴随光电技术的进步而生;随着C4I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发展,出现了C4I和计算机网络的对抗;随着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战士将是武装到牙齿的“电子战士”。 信息化浪潮带动中印军事发展。中国正加快实现部队信息化改造。印度信息产业发达,将信息化技术使用于部队也是必然的。在这种形势下,电子战必然会在中印战争中使用。 (二)中印电子战的必要性 第一,战场环境使电子战成为中印战争的必要形式。 一是险峻的地理环境需要电子战形式的战争。“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横亘中印边境。恶劣的地形条件使常规战争从作战到保障都很困难。正因为此,我国取得对印战争胜利但还是被印度侵占了藏南地区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给后人留下深深的遗憾和隐患。电子战不受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所在的亚洲曾经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西欧及其衍生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 在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前,印度是后来成为西方殖民地国家中唯一的工业品出口国,即使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地统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的工业规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工业规模都要大 但是,随着西方对印度的殖民、以及对中国的殖民渗透,本来就已处在停滞状态的中印两国经济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在此后的 100 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印度、以及这两个大国所在的亚洲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规模极其巨大的国家里。 亚洲的复兴是从1950 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出于对西方国家的“ 敌意”而选择了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 计划经济体制”,结果未能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 但是,当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对美国与欧洲的赶超,以及随之而来的东亚“ 四小龙” 与“四小虎” 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巨大的冲击。 中国在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在1979年以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经济奇迹。面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印度最终也在1992年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结果,在进行转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也发生了在印度历史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增长。 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为解决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对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可以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一、中国和印度不同的发展模式 1、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道路不同 (1)历史遗产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而印度在其改革开放以前所实行的则是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这种根本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必须要选择不同的改革道路。 (2)中国的产权改革 中国要想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要的任务便是进行所有制的改革,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引入产权和私人企业制度。这项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然而就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迅速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得以推行,从而成功地奠定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基础。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仅仅是在1978至1984年间,由于中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明确土地产权和其他一些产权的改革,就使中国农业产出提高了四十二个百分点。 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与产权改革与私人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综观今日之中国,什么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的越快;什么地方产权改革越是滞后,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慢,贫困的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再分配可以缓解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可能还是在于产权和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

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 印度对中国保持高度警惕 _____中印关系的背后

首先,中印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实力,两国交往带有巨人对话的特点。按通行的观点,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印两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都具有国土广阔、资源总量巨大、人口众多等优势,近年来又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就以最能反映国家总体国力的几项指标为例:国土面积,中国列世界第三,印度第七;人口,中国列世界第一,印度第二;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列世界第六,印度列第十一;军事力量,中印两国在常规武器数量、技术装备以及军队规模等方面居亚洲前列,而且都拥有核武器;国际影响力,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则在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印还在某些科技领域领先的同时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力争迈进科技大国的行列。这一切表明,中印已经在迅速改变长期以来的“大而弱”形象。 其次,两国都将对方看作与本国战略利益关系重大的国家,从而将其放置在大国的位置 上。1998年,时任印度国务部长的昆瓦·辛格就认为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领土边界 的问题,与处理印度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在印度主要政党的执政纲领中,也将与中国的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5]。这与中国对印度的态度完全相同,中国政府首脑在许多场合都高度评价对印关系的重要性,在2003年和2005年两国政府首脑互访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都 把这种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的高度。 再次,中印关系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影响,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部分观察家相信,中国和印度能够成为合作伙伴以抗衡美国的霸权。”[6]日本学者则认为随着中印两国在2050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将难以避免出现“小国化”的趋势,因此“现在日本应该改变只追随美国的思路,建立包括亚洲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共存关系”[7]。在更多研究者的观点中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信息,即人们

中印关系论文

随着近年中国与印度在亚洲的双双崛起,中印关系也自然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可以说,当前的中印关系仍属高层推动型,政治与战略互信不足,以及民众支持基础缺失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进入21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 第一,高层互访和接触比较频繁。2000年五六月间,印度总统访问中国,使得一度遭到挫折的中印关系重新转上正确的轨道。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成功访华,两国领导人签订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2006年两国部长级互访持续不断,2006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了成功的访问。 第二,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04—2006年,中印双边贸易规模持续突破1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大关。2007年双边贸易额为38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2010年1月19日,“中国—印度经贸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最近两年,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额翻一番,突破了500亿美元,双向投资增长了10倍。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第三,多边合作与协调明显加强。中印在当前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似或相同的立场,双方都主张多极世界,反对单极霸权,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印与其他一些国家一道,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际上面临着一种发展困惑。一方面,两国领导人乃至广大有知之士均认识到发展中印“伙伴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与全球意义,也是两国实现战略崛起的必需;但另一方面,中印“伙伴关系”却长期面临着战略互信赤字的困扰,深化乏力 边界问题 这是两国关系中的“老大难”问题。1962年边界冲突给两国人留下的心结还没有完全打开。两国民众对边界冲突没有得到充分、真实的了解,客观、全面的理解,或有理、有力的解释,对边界都抱有过高的期待。由于中印之间从来没有过明确的边界,在一些边界地带两国民族混居、宗教交织,这都给边界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的难度 信任赤字 一方面,中印领导人和高层在许多重大的双边和多边问题上已达成共识,但另一方面,民间交流和互信仍严重不足,两国交往水平仍相对滞后。据统计,2007年两国互访仅57万人次,仅占两国总人数的0.02%。双边贸易增长较快,但品种少、领域窄,中国对印投资更是位居第63位,仅占印度利用外资总额的0.01%。由于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深入的交流,相互依存度低,各种曲解和误解难免产生,很难形成真正的互信。

新形势下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摘要]中印关系源远流长,二者在亚洲的地位举足轻重,两国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文从中印关系现状入手,阐述两国关系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希望中印两国能在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以推动亚洲的腾飞。 [关键词]中印关系;问题;原因;前景 中印作为相邻的两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50年4月中印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如今中印关系已经走过了60年,在这60多年中,中印两国一路风雨走来,有过共同抵抗霸权主义的黄金时期,也有相互仇视甚至发生军事摩擦的紧张时期,从总体来看,中印关系一直处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之中,但是近来中印关系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 当前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 2010年以来,我国和一些周边国家之间摩擦和矛盾上升,特别是2010年9月7日,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撞击我国渔船并非法扣押我国渔民之后,两国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外交领域中都出现了一系列矛盾,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始望风而动。而10月24日至27日,印度总理辛格对日本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积极与日本联合构筑反华阵线,此举得到一些印度媒体与官员的支持。10月25日印度的官方喉舌《印度时报》在报道中说道:“现在是印度将东京建成防止中国扩张堤防的最有利时机。”另外,印度前外交秘书希巴尔称,“印度应趁目前的‘最好时机’与日本共筑一道障壁,以制约中国的发展,把中国‘将死’”。印度在中日关系十分敏感的时候与日本共同联手遏制中国,严重地阻碍了中印关系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印度国内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等西方大国一直以来借以遏制中国发展的论调,它们便不厌其烦地大肆热炒,过分强调中国崛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印度则一直是“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近来印度的很多官方人员极力鼓吹中国要入侵印度。印度的前国防部长穆拉亚姆•辛格•亚达夫宣称确信中国很快进攻印度,并警告印度政府不要轻视中国的威胁。据2010年11月11日环球时报报道,在亚达夫等人的推动下11月9日召开的印度议会中“印度人民院同意就中国入侵话题展开讨论”。印度的议会作为印度的立法机构,做如此毫无根据的讨论是对中国赤裸裸的挑衅。 印度还以中国的威胁为借口加大军备投入,对中国的安全形成威胁。据2010

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关于《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传统能源与矿产资源供给,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中国必须从现在起就着眼于未来二十年,布好与世界主要资源竞争国的这个局,对印度的长期战略关系安排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下载论文网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或许将接替美国的地位走向世界顶峰。要实现这一点,中国和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必须处理好,那就是日本和印度。中印的海外资源主要来自中东与非洲,而印度的地理位置又方便他获取海外资源并控制中国的海上通道,所以若印度成为中国的敌人,或者被利用成为中国的敌人,都会阻碍中国顺利获取海外资源而完成现代化。这些因素决定着中国必须在深刻了解印度的基础上,在战略与策略上处理好与印度的关系。 中印存在资源竞争关系 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将有持续的高增长,但中国自身的资源无法支撑这么高的增长速度,需要大量进口。印度是世界第

二人口大国,对资源的进口需求同样旺盛,不可避免地将与中国形成竞争关系。 首先,中国进口石油有80%取道印度洋。10年前中国进口石油占全部石油需求的比例仅6%,现在已经过半,到2030年预期将有80%的石油来自进口。中国石油进口中80%以上要经过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南海航线。过去我们由于与南海部分国家有些矛盾,因此比较注意马六甲海峡通航的安全问题,也产生了许多设想,比如从中国西南方向通过缅甸或巴基斯坦寻找新出海口,以绕过马六甲海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绕过了马六甲,也绕不过印度洋,因此对中国海上通道真正的挑战可能不仅在南海,更在印度洋。 其次,围绕资源需求,中印存在潜在矛盾。未来20年,中国将依靠内需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GDP年均增长率仍可能在9%左右。发达国家也会逐渐从危机中走出来,出现新的全球经济增长过程,全球资源的需求就会恢复,并且逐渐超过危机前水平。这一状况在未来5到10年之间很可能会出现,届时,资源的争夺比现在要激烈得多。 印度与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如果印度走向工业化,中国与印度就必然有资源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能给中国提供资源和资源通道的国家可能将成为朋友,而存在着资源需求冲突的国家和地区,或许将成为竞争者。那么,中国潜在的资源竞争者是谁?一个是欧盟,一个就是印度。日本作为发达国家,

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改善中印关系

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改善中印关系 一、中印关系的基本走势 中印关系2000年走出了自1998年印度以中国威胁为由进行核爆所导致的双方关系的冻结期,开始恢复到正常轨道。2000年3月印度政府发表的《1999-2000年外交年度报告》指出,印度希望与中国发展一种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和互惠互利的合作;致力于通过对话解决两国间存在的重大分歧,以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关系。2000年5月28日-6月3日,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对中国进行访问并专程访问了昆明,旨在加强同中国的经济关系并促进贸易往来。他在与江泽民主席会谈时说,印中之间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共同利益,经济上有很大的互补性,文化上的交往和联系历史悠久。印中在国际事务中也有广泛和良好的合作,双方都坚定地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因此,印中之间不仅没有理由不能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应该永远成为好朋友和好的合作伙伴。江泽民主席也发表了对中印两国关系发展的四点意见:(1)增加人员往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2)扩大经贸合作,为两国关系的发展铺垫更加厚实的基础。(3)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同努力,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4)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1)2000年7月外交部长唐家璇访印,2001年1月李鹏委员长访印。中印双方军方的互访和交流也开始恢复。尽管中印间还存在一些分歧,但从总体上看,两国关系将会保持发展的势头,这一大的趋势不会逆转。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双方对国际多极化格局的发展趋势有共同要求,对冷战后的共同安全问题,即合作安全这一意识越来越牢固。中印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贸关系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两国有美好的过去,两国都是文明古国,有东方文明的共同点,有利于相互沟通等。 中印双方政治关系的改善带来了双方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印贸易额从1999年的19.88亿美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29.14亿美元,增长了46.6%。单是云南一省与印度的贸易额也从1999年的2761万美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4509万美元,增长了63%。云南省向印度出口的大宗商品有:黄磷、磷酸、有色金属、棕榈油等。从印度进口的大宗商品有:铬矿砂、铁矿砂、氧化铝、宝石、蓖麻油、茶叶、食品机械等。 二、周边环境的复杂化需要我们改善中印关系 中印关系是中国对外诸多双边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因为印度是我国三个最大的邻国之一。 稳定周边是我国对外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现在中国所处的外部周边环境更要求我们这样做。从中日关系看,日本的新世纪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日本认为中国是其实现新世纪战略目标的主要障碍,与中国存在长期、直接、全面的竞争关系。在加强与美国同盟的同时,日本致力于改善日俄关系,加强与印度、越南的战略合作,其外交上对中国和平友好与战略竞争并重的色彩明显加重。此外日本追随美国推进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从中俄关系看,尽管两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边界问题基本解决。为了牵制美国,俄加强了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关系,但作为外交上的战略平衡,俄又与中国周边的朝鲜、越南、印度甚至日本加强合作关系。东盟各国一方面有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过分强大怀有戒心。从中国的南部看,南海诸岛的归属问题还难以解决。“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仍然存在。在其发展不顺利,力量虚弱时,其政策可能向美日倾斜,借美日的力量制衡中国。 从印度方面看,美国改善了对印关系。随着克林顿总统2000年3月访问印度,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同年9月回访,使印美关系出现了新的动向。美国开始疏远传统盟友巴基斯坦,向印度实施倾斜政策,两国着眼于21世纪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从共同的民主观念出发,在经济、科技、地区安全、打击恐怖主义、最终消除核武器、消灭艾滋病等方面进行合作。双方在信息技术、环境保护、能源、制药等方面签署了20多项贸易投资合同与意向书,总金额达5 0亿美元。项目之多,金额之大,是两国关系史上从未有过的。印俄关系源远流长,非常成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很好。俄总统普京和印总理瓦杰帕伊签署了《战略伙伴宣言》以及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的11项协议,4项防务合作协议,l项政府间防务技术合作委员会议定书。印俄军事合作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印军70%

中印政治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中印政治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赵干城** 内容提要 中印共同崛起构成了分析当今这个亚洲重要双边关系的重要背景。历史经验显示大国崛起既可能在高烈度冲突中完成,也同样可能以和平方式进行,而且后者对有关大国的利益更明显,这有助于正确理解中印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而中印双边政治关系的走向又是决定两国崛起之结果的关键因素。中印政治关系的本质是共存,共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合作还是竞争甚至冲突,则取决于一些基本的条件与因素,而处理两国关系的要害是找到两国共存的合适方式。这是分析中印政治关系的切入点。 关键词 大国崛起 中印关系 共存共生 自印度总理瓦杰帕伊2003年6月对中国实现历史性访问以来,中印第三轮和解的进程在一个新的背景下全面展开。!与前两次和解不同的是, 2003年正是印度经济开始取得连续快速增长的开始,国际上关于印度崛起的讨论逐渐增多,黄亚生发表在美国?外交政策#学刊上的文章更是触动了中印关系中的一个敏感点:中印这两个同为崛起的大国是否系一种赤裸裸的竞争关系??尽管中国的增长远远早于印度,也大大快于印度,但印度的快速增长在国际体系中产生的效应却并不亚于中国,以至于中印共同崛起成为近年来国际政治中的一个主要议题。在这个背景下讨论中印关系与之前主要从亚 * !?本文是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印关系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批准号 10BGJ014)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笔者认为中印关系六十余年经历过三次重大和解,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初,双方解决了印度与中国西藏的边贸商务关系后签订相关条约,为双边关系铺平了道路;第二次在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打开了边界冲突后双边关系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三次即2003年瓦杰帕伊总理访华,为印度核试验后如何处理双边关系奠定了基础。参见赵干城:?印度:大国地位与大国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Yas h engH uang and Tarun Khann a,%C an Ind i a Overt ak e C h i na?&F orei gn P olic y,J u l y1,2003, pp.74-81.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

中印各方面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 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另外,印度的农业占GDP 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 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 的56%,印度占5 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 10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 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15 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20 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 一. 在陆军技术方面,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 25 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 力。 二.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 己生产,当然IC 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但是印30 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 35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40 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 印度这些年发展很快,尤其是军事方面。但是我认为不必太把印度放在心上。原因如下:

论中印关系(形势政策论文)

中印关系 随着中国、印度这两个新兴亚洲国家的崛起,中国有着引领亚洲的趋势,而印度已经基本奠定其南亚霸主的地位。中印关系已经成为亚洲最受瞩目的国际关系之一。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中印两国具有许多一致的特点: 中印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实力,基本成为世界大国,两国的关系已经具备大国对话的特点。按通行的观点,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印两国现在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都具有国土广阔、资源总量巨大、人口众多等优势,近年来又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就军事力量而言,中印两国在常规武器数量、技术装备以及军队规模等方面居亚洲前列,而且都拥有核武器;就国际影响力而言,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则在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印还在某些科技领域领先的同时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力争迈进科技大国的行列。这一切表明,中印已经在迅速改变长期以来的“大而弱”形象。 从今年的中印关系来看,友好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互信不足问题仍不时浮现,对两国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印互信不足主要的表现是:在印度,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又有所抬头。 中印互信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既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也有某些现实的因素,比较复杂。 首先是中印边界问题未能取得突破。自2003年以来,中印两国政府的特别代表已举行了多轮谈判,两国在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时签订了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从而为双方实现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实现最终解决还有相当的难度。温家宝总理在最近访印期间的讲话中指出:“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只有真诚互信、锲而不舍,才能最终找出公平、合理、为双方所接受的方案。”由于中印边界问题在短期内尚难于解决,而在印度,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的阴影尚未完全消除,印度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对中国存有较大的疑虑。 其次是中印经济差距有所扩大。近年来,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都较快,但中国的发展速度高于印度,使中印两国的经济差距有所扩大。印度一向具有较强烈的同中国竞争的心理,这种形势使印度有些忧虑,对中国产生些许排斥。 再者是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随着中印关系的发展,地缘政治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已逐步减少,但这方面的因素仍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印度对中国同巴基斯坦等印度邻国关系的某些方面仍有疑虑。从中国来看,它对印度同美国、日本等国的军事与安全合作也有其关切。 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情况比较复杂,解决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并应防止对中印关系的全局做出错误的判断。同时双方对互信不足这一问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为增进互信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