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并非此琵琶

枇杷并非此琵琶
枇杷并非此琵琶

“枇杷并非此琵琶”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

“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á,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将“枇杷”误写成“琵琶”,属于同音误写而造成别字。写别字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别字既然是将甲字误写成乙字,就有引起误解的可能。试想,如果仆人买回一把五斤重的琵琶来,岂不闹出更大的笑话。

汉字是表意文字。多数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间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如:“枇”“杷”“琵”“琶”都是形声字。“枇”和“杷”有相同的声旁“巴”,所以“枇”和“琵”读音相同,“杷”和“琶”读音相同。“枇杷”二字的形旁是“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枇杷”指一种果树或这种树上结的果实。“琵琶”二字的形旁是“珏”,表示两块玉石互相撞击,玉石撞击会发出美妙悦耳的声音,“琵琶”是一种乐器,能弹奏出悦耳的音响。

识字三.枇杷和琵琶

课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及词语:上等、时候、财主、接过。学习新偏 旁贝字旁。 2、朗读课文。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的特点,懂得要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 义。 3、试着搜集同音字,加以区分,进行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区分同音词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枇、杷” 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不同的特点,懂得要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枇杷”和“琵琶” 读音相同 意思不同 认真区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以及以下词语:上等、时候、特别、财主、接过。学习贝字旁。 2、懂得正确使用汉字的重要性。

识字三《 “枇杷”和“琵琶”》教案(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

识字三《“枇杷”和“琵琶”》教案(语文S版二 年级上册) 导读:教学主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二、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重点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三、学生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四、设计思路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可以丰富儿

童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三五遍故事中与生字见面。这样可以强化刺激,帮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三“枇杷”和“琵琶”1_语文S版

识字三“枇杷”和“琵琶”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教学目标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认识“枇、杷”等14个

生字,会写“财、特”两个字。学习新偏旁贝字旁。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朗读课文。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不同的特点,懂得要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义。[来源:] 3.试着搜集音同义不同的字、词加以区分,进行实践活动。 2学情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

枇杷与琵琶

《枇杷与琵琶》教学设计 宜阳县香鹿山镇锁营小学郝丽粉 教学目标: 1、认识“枇、杷”等14个生字,会写“县、候”等7个生字及以下词语:上等、时候、特别、财主、接过。学习新偏旁贝字旁。 2、朗读课文。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不同的特点,懂得要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义。 3、试着搜集音同义不同的字、词加以区分,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区别一些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的词语内容分析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同音字词卡片 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重点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学生分析: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设计思路: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三五遍故事中与生字见面。这样可以强化刺激,帮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入 1、读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猜测后回答。 二、读文解译

1、自读文章解决疑问。 2、读读课后的生字,再读课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词画出来。 3、理解词语的重点:礼帖、笑纳、回帖。 三、朗读感悟:在读好故事的基础上,说说读了这个笑话,你有什么想法?。 四、识字写字 1、识字 (1)出示要求认读的字,认读正音。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然后交流识记方法。 (3)比较:琵琶——枇杷。引出课后第二题,比较练习。人参——人身珍惜——珍稀 (4)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比一比“人身”、“人参”以及“珍惜”、“珍稀”这两组词语的异同。 (5)举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读音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6)全班交流。 2、写字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4)向老师请教最难写的字,老师规范指导。 五、教师小结 《枇杷与琵琶》教学实录 宜阳县香鹿山镇锁营小学郝丽粉 一、读课题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三《琵琶和枇杷》,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8页。将课题读三遍。

《“枇杷”和“琵琶”》教学设计

识字三·“枇杷”和“琵琶” 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区别同音字和词。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 2.齐读课题。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3.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 课件出示“枇杷”和“琵琶”图片。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字

1.“找朋友”认字:让学生把带有本课生字部件的卡片拿出来,自由找伙伴组合认字。 2.把字卡拿出来,老师读一个,学生摆一个在桌面上。(学生跟着边读边摆) 3.给生字找“家”;黑板上贴上写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小房子”卡片,让学生按结构将字归类。 二、组词说句 1.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生字,用它来组几个词,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2.小组内交流组词情况。 3.全班交流组词情况。 4.用“枇杷”、“琵琶”、“特别”这三个词语分别练习说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找出共同点,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2.半扶半放指导写字,特别是写好“候”、“县”这两个字。 3.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4.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5.评议后继续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2、3题 1.练习课后第2题。 2.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比一比“人身”、“人参”以及“珍惜”、“珍稀”这两组词语的异同。 3.举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读音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4、全班交流。 5.练习课后第3题。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熟读课文。 《“枇杷”和“琵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自主识字。 2、朗读课文,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不同的特点,懂得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形、义。 3、试搜集音同义不同的字、词加以区分,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区分同音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够灵活运用。

描写枇杷的经典诗句

描写枇杷的经典诗句 【篇一:描写枇杷的经典诗句】 !function(){require.async([question:widget/mask/mask.es], function(mask) { mask.init();!function(){require.async([question:widget/view/accusation/accusation.es], function(accusation) { accusation.init();!function(){ require.async([common:widget/search-box- new/search-box-new]);!function(){ require.async([common:widget/menu/menu], function(menu){ menu.init(); // 导航menu可用时间打点 alog alog.fire !function(){ require.async([question:widget/top-nav-bar/top-nav- bar]);!function(){ require.async([question:widget/ask/ask]); require.async([question:widget/ask/pc- exp/ask-img]);!function(){ require.async([question:widget/value-comment/value- comment],function(vc){ vc.init(2307817820);!function(){ require.async([common:widget/js/util/log/log], function(log){ log.send({ pid:102, type:56333, page:qb, hasgrhj: 1, haskfpt: 0 });!function(){ require.async([question:widget/newbest/correct-answer], function(correctanswer) { correctanswer.init();!function(){ require.async([common:widget/lib/jquery/jquery,common:widget/js/uti l/log/log], function($, log) { 【篇三:描写枇杷的经典诗句】 【山枇杷】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泼血。 往年乘传过青山,正值山花好时节。 压枝凝艳已全开,映叶香苞才半裂。 紧搏红袖欲支颐,慢解绛囊初破结。 金线丛飘繁蕊乱,珊瑚朵重纤茎折。 因风旋落裙片飞,带日斜看目精热。 亚水依岩半倾侧,笼云隐雾多愁绝。 绿珠语尽身欲投,汉武眼穿神渐灭。 秾姿秀色人皆爱,怨媚羞容我偏别。 说向闲人人不听,曾向乐天时一说。 昨来谷口先相问,及到山前已消歇。 左降通州十日迟,又与幽花一年别。 山枇杷,尔托深山何太拙。 天高万里看不精,帝在九重声不彻。 园中杏树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尔幽芳喻昔贤,磻溪冷坐权门咽。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满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 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枇杷和琵琶教学设计

《“枇杷”和“琵琶”》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识字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二、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重点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三、学生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四、设计思路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三五遍故事中与生字见面。这样可以强化刺激,帮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三“枇杷”和“琵琶”1_语文S版

识字三“枇杷”和“琵琶” 1教学目标 1.认识“枇、杷”等14个生字,会写“财、特”两个字。学习新偏旁贝字旁。 2.朗读课文。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不同的特点,懂得要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义。 3.试着搜集音同义不同的字、词加以区分,进行实践活动。 2学情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3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区分同音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够灵活运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伸出你的小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两个字“琵琶”,我们听一听!(播放琵琶弹奏的乐曲)这样柔和、淳厚的乐曲就是琵琶演奏出来的。再跟老师写两个字“枇杷”,这两个字是形声字,木字旁的枇杷是树上结的,我们吃的枇杷,枇杷树的叶子又大又长,形状是椭圆形的,和乐器琵琶的形状很像,因此而得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介绍了一位财主,他就是弄错了枇杷和琵琶闹出了一个大笑话,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学习识字三中的这篇课文“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活动3【活动】闪视词语 1.闪视词语,学生抢答。 2.学生开火车读词。 活动4【讲授】指导书写 财:1.理解字义。

2.学写财字 3.自读小故事,找出带有贝字部的字。 特:1.读儿歌猜字、写字。 2.说说有些带有牛字部的字。 3.赏析古诗《所见》(听录音,模仿朗读)。 活动5【活动】一分钟速读课文 1.一分钟速读课文。 2.一分钟速读,比一比谁比上次读得快。 活动6【活动】复述课文 1.跟着老师回顾课文。 2.学生试着复述课文,并和课文对照是否有遗漏。 3.指名复述课文。 活动7【活动】拓展阅读 1.自读《珍惜时间的爱迪生》和《珍稀的大熊猫》两篇文章。 2.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阅读划线部分,并回答问题。 活动8【活动】总结同音词 1.出示六组同音词。 2.说说还知道哪些同音词。 活动9【讲授】小结 像这样的同音词还有很多,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试着收集一些,也可以试着用同音词编成小故事和好朋友分享。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小学语文《枇杷和琵琶》评

评老师执教的识字课《枇杷和琵琶》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有幸能参加本次小学语文“低中段识字写字教学研讨会”活动,非常高兴能有这个跟各位专家和同行们交流的机会。下面就张轶老师的识字课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教学理念突出了一个“新”字。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张轶老师的这堂课从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到小组讨论交流识记汉字的方法,到引导学生探究相如何写好汉字,这些学习活动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新的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方法突出了一个“多”字。 1. 多种形式读。 新课程下的识字课教材,都设计了生动的语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韵律感也很强,很适合学生朗读。张轶老师重视让学生朗读,适当进行感悟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训练,她不是简单地把生字抽出来,脱离课文进行枯燥的识字教学,而是把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语文感悟、语言训练等有机结合。教学中,她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并记住它,课堂中采用自由读、带读、开火车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与汉字反复见面,巩固识记。体现了“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的课标理念。

2.多种途径记。 张轶老师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识字,力求使识字教学面向全体,扎实有效。学习汉字时,她采用了自主读、学生带读和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识记汉字时,她又采用了“比一比谁会记”、“我说你猜”和“摘枇杷”游戏这三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3.多种方式写。 新课程倡导还课堂于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实践与展示的时空。健康的课堂应该动静结合,疏密有致。写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写字不仅有利于巩固识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做事耐心细致的习惯和审美能力。张轶老师能重视写字教学,给学生当堂写字的时间,不仅在田字格里进行了认真的示范和到位的指导,而且对学生写的字进行了展示和评议。同时,张轶老师也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她总是在有意识地纠正、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 4.巧借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活动、变枯燥为生动。张轶老师本堂课巧借媒体,运用得当,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情境,有效地辅助了教学。

最新小学语文《“枇杷”和“琵琶”》评课

小学语文《“枇杷”和“琵琶”》评课

妙趣横生把识字主权还给学生 《“枇杷”和“琵琶”》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老师,今天有幸听了张轶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枇杷”和“琵琶”》识字教学课例,感受颇深。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识字课。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本节课教学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纵观整节课的教学,归纳起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 一、亮点:故事激趣、游戏巩固、直观投影、立体交流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在课的导入时,张老师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引出教学知识点,通过听故事,品故事激发学生认识两个同音字的兴趣……课伊始,趣就生:在探索阶段,借助“枇杷和琵琶”的图片引入教学,让学生区分,认识同音字。这样用直观的实物图片来辨别认字,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辨别和赏图中获得了知识,收获了快乐。课之中,趣渐浓:在巩固拓展时,教师设计了自由读,小组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和识字小游戏,调动了学生的识字愿望,整个识字巩固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兴趣盎然。此环节的设计正达成了目标要求: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二、强点指导书写到位、导学结合得体、有扶有放、辨音识义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张老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在学习新偏旁“贝”字部首,引导学生观察“财”字,启发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个字记住?”采用导学结合法,强化了新偏旁“贝”字部的学习,攻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样在“候、等、县”等生字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发现形近

《“枇杷”和“琵琶”》教案1

《“枇杷”和“琵琶”》教案1 导读: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二、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重点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三、学生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四、设计思路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等语言

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三五遍故事中与生字见面。这样可以强化刺激,帮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三枇杷和琵琶教案语文S版

识字1 场景歌 学习目标: 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 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滩(沙滩)(海滩) 艘(一艘船)(几艘) 军(军舰)(军队) 舰(舰队)(军舰) 帆(扬帆起航)(帆船) 稻(稻谷)(水稻) 园(公园)(园林) 孔(孔雀)(孔桥) 翠(翠竹)(翠绿) 队(队伍)(军队) 铜(黄铜)(铜器) 号(学号)(句号)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四、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一()鱼塘一()稻田 一()石桥一()翠竹 一()海鸥 一()帆船 板书: 一只()一条() 一片()一片() 一艘()一群() 教学反思: 反思与对策 现象一: 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太高。 分析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同时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还需努力。 对策:应重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教师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情景中识字。 现象二:做“小诗人”这一环节,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合作学习,有点流于形式。 分析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透,忽视了部分学生没能进行充分的个体学习与自我感悟。 对策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知识与技能]

后悔让女儿学琵琶学琵琶的坏处

后悔让女儿学琵琶学琵琶的坏处 学习琵琶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它是最为繁杂也是最难的,很难上手,即使悟性很高, 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因为指法太多太复杂,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形成长期记忆。 琵琶是弹拨乐器之王,它的技法是所有民族乐器中最为繁杂也是最难的,很难上手, 但是表现力很强。要想练好琵琶,基本功就要练上三年以上才能规范定型,即使悟性很高,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因为指法太多太复杂,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形成长期记忆, 这样才能为今后练习乐曲打下良好基础。 学习的难度非常的大 枇杷相比其他的乐器来说,学习琵琶的难度相对比较大,由于当前很少有人学习琵琶。如果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琵琶就必须要寻找专业的琵琶教授老师,可能要寻找一些学校的 教授。 在当前的音乐市场中,很少有人会专门弹奏琵琶。家长为了能够给孩子寻找一个好的 琵琶教授老师,可能必须要通过多方便得搜索才能找到一位好的教学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孩子没有办法系统地学习琵琶。 没有任何的代表曲目 近几年,随着其他乐器的发展,琵琶这种乐器仿佛被人们遗忘了,在很多的电影和电 视剧中都很难发现琵琶的代表曲目。琵琶这种乐器近几年发展的速度缓慢,大部分的代表 曲目都是一些古代的曲目。 在当前的乐器行业中,很多的乐器都做出了突破,琵琶这种乐器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所弹奏出来的音乐得取色单一,随着当前国内音乐的丰富,琵琶仿佛无法在当前的音乐市 场中立足。 很少有学生能坚持下来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学琵琶的人少。其实很多人在刚开始接触,琵琶时会 认为琵琶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乐器,每一个琴弦在定好音之后,则需要通过手指快速的拨弄,通过手指的节奏来弹奏出不同的乐器。在长时间的练习过程中很多孩子会难以坚持下去, 会认为学习琵琶非常的枯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最新小学语文《“枇杷”和“琵琶”》评课精编版

2020年小学语文《“枇杷”和“琵琶”》评课精编版

妙趣横生把识字主权还给学生 《“枇杷”和“琵琶”》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老师,今天有幸听了张轶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枇杷”和“琵琶”》识字教学课例,感受颇深。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识字课。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本节课教学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纵观整节课的教学,归纳起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 一、亮点:故事激趣、游戏巩固、直观投影、立体交流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在课的导入时,张老师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引出教学知识点,通过听故事,品故事激发学生认识两个同音字的兴趣……课伊始,趣就生:在探索阶段,借助“枇杷和琵琶”的图片引入教学,让学生区分,认识同音字。这样用直观的实物图片来辨别认字,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辨别和赏图中获得了知识,收获了快乐。课之中,趣渐浓:在巩固拓展时,教师设计了自由读,小组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和识字小游戏,调动了学生的识字愿望,整个识字巩固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兴趣盎然。此环节的设计正达成了目标要求: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二、强点指导书写到位、导学结合得体、有扶有放、辨音识义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张老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在学习新偏旁“贝”字部首,引导学生观察“财”字,启发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个字记住?”采用导学结合法,

枇杷与琵琶

《枇杷与琵琶》教学设计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理解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 重点难点:理解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学生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准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设计思路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能够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三五遍故事中与生字见面。这样能够强化刺激,协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理解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 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理解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 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理解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识字三.枇杷和琵琶

课题:识字三 《枇杷和琵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区分同音词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1、 认识“枇、杷” 1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不同的特点,懂得要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 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 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 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课型 新授课 1、 2、 3、 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及词语:上等、时候、财主、接过。学习新偏 旁贝字旁。 朗读课文。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的特点,懂得要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 义。 试着搜集同音字,加以区分,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枇杷”和“琵琶” 读音相同 意思不同 认真区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以及以下词语:上等、时候、特别、财主、接过。学习贝字旁 2、懂得正确使用汉字的重要性。

枇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枇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枇杷的功效和作用 1、润肺止咳:枇杷果实包括果肉和果核在内。前者能润肺止咳,后者能化痰止咳,共奏润肺化痰、止咳降气的作用。用时,取枇杷(果实)100g,剥开成两半,果核捣碎,加水煎汤服。 2、减肥瘦身:枇杷富含粗纤维及矿物元素,每百克的枇杷肉中含0.4克蛋白质、6.6克碳水化合物,并且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中医认为,减肥应以健脾、利水为本,而枇杷具备了这些功效。推荐枇杷粥,以水煮冰糖,随后入淘干净的粳米,煮至粥熟放入已加工好的枇杷肉,加煮10分钟即成。 3、清热解渴:瘦猪肉150克,切丁,用素油稍炒,加人调料调味,起锅前1分钟,放入去皮的枇杷100克,妙匀即成。分2次食用,连用5日,用于胃热津伤,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口渴欲饮等。 枇杷的禁忌 胃寒隐痛者忌食用。本品不可多食,多食会助湿生痰,脾虚泄泻者食之则会加剧下泻。 与枇杷搭配相克的食物 1、白酒+枇杷:酒精容易使枇杷中的类胡萝卜素转变成促氧化物质,攻击正常细胞,不利于健康。 2、牛奶+枇杷: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枇杷中的苹果酸结合会生

成有机酸,如果有机酸达到一定的含量,牛奶就会变性沉淀。 3、小麦+枇杷:小麦健脾止痢、益肾敛汗、除热止渴,但与枇杷同食易生痰。 与枇杷搭配相宜的食物 1、石榴+枇杷:二者都含有苹果酸与柠檬酸,有助于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加体能和耐力。 2、蜂蜜+枇杷:枇杷中的有效物质可抑制流感病毒,若配以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气等功效的蜂蜜,可润喉止咳,主治伤风感冒。 3、人参+枇杷:枇杷对肺病和胃病有很好的疗效,若有人参、生姜、丁香等配合食用,可辅助治疗反胃、呕逆之症。 枇杷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即可食用枇杷,孕妇、宝宝以及哺乳期妈妈皆可吃枇杷。孕妇在孕早期吃点枇杷可以改善恶心呕吐的症状。枇杷营养丰富,枇杷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这对于食欲不好的宝宝是很有帮助的。而且由于枇杷的果实和叶还有抵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因此可吃枇杷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但需注意尚未成熟的枇杷切勿食用,会引起轻微中毒。 另外,枇杷叶晾干后制成茶叶,还可以辅助治疗各种呕吐呃逆。所以孕妇能吃枇杷,在孕早期吃点枇杷可以改善恶心呕吐的症状。还有枇杷的果实和叶有抵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因此孕妇吃枇杷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据《开宝本草》记载,枇杷“味甘,寒,无毒”。此外《随息居饮食谱》中也提到:“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枇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