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在低温染色中的注意事项

羊毛在低温染色中的注意事项

羊毛在低温染色中的注意事项

>低温染色是指染色温度低于常规温度的染色工艺。羊毛的染色温度从常规100C℃降至到85℃,需要改变染液的组成,添加尿素有助于染料的扩散和渗透。丝绸低温染色需要添加能使纤维膨化的助剂,染色温度在80℃左右,直接染料或弱酸染料可完成染色过程。低温染色的优点是不损伤纤维,避免织物表面由于染色温度高而引起的擦伤。羊毛染色常用的染料有酸性染料(包括强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1:2金属络和染料、毛用活性染料、兰纳洒脱染料等。不同的染料化学结构与化学性质不同,染料与羊毛、染色助剂的反应活性不同,从而染料上染速度、上染量不同,染料在羊毛纤维内部扩散性能也不同,因而低温染色要点就是染料适应性。而目前国内外已进行低温染色研究与应用,但仅用了3种染料,值得注意。匀染、色牢度、尽染率是最主要的染色性能。低温染色就是提高染料的低温染色速度,然而对匀染性不利,因而低温染色要注意匀染问题。国内外的各种低温染色研究中除了少数关注了匀染性外,大多数低温染色忽略了这个问题。低温染色的色牢度包括日晒、水洗、汗渍、摩擦等,研究中必须考虑测试多种色牢度、色泽重现与尽染以及纤维透染的变动程度有关,二者都与所用染料和染色温度有关。因此,需从色泽重现与尽染角度评价染料在一系列温度中的染色特性。早先提供的羊毛用的染料信息都是基于沸染,在其他温度染色值得商榷。

改性涤纶的染色

改性涤纶的染色 改性涤纶的品种较多,有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类。物理改性主要是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化学改性主要以增加涤纶纤维分子结构中的非结晶部分,提高这一部分的分子间活动性能,即在聚酯纤维的大分子链中引入不对称的第三单体或极性基团。因此出现了不同改性纤维,如CDP,ECDP和ADP纤维。 CDP纤维是在涤纶中引入第三单体——磺酸基,通常为间苯二甲酸磺酸钠,包括α-—磺酸基—1,3—苯二甲酸,4—磺酸基—1,3—苯二甲酸和5—磺酸基—1,3—苯二甲酸。目前,CDP纤维多数采用间位第三单体,有时也用对位第三单体或同时加入此两种单体。CDP纤维根据所用改性剂的不同又分为高压型(高温型)即CDP纤维和常压型(低温型、易染型)即ECDP纤维。前者是在涤纶中引入第三单体磺酸基团及酸度较小的磷酸基团化合物,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但染色必须在110~130℃。后者除采用上述相同的第三单体外,还应加入第四单体如脂肪族二羧酸、二醇等改变纤维的非结晶区和扩大其分子活动性,同时降低玻璃化温度,因此可用阳离子染料在常压沸染下染色。 涤纶改性纤维除上述酸改性外,还有阴离子染料可染型(anionicdyeable polyester)简称ADP纤维,ADP纤维主要是在聚酯大分子链中引入碱性极性基团,疏松纤维内部结构,从而可使酸性染料上染。 分散阳离子染料: 具有阴离子性特性。因此很适合改性涤纶(CDP)纤维及其混纺产品的染色。与阴离子染料相容性好,可一浴法染色。 染料的溶解:用适量的50℃以下水搅拌至完全溶解。 染色:用冰醋酸调节pH=4-4.5,30分钟升温至120℃,保温30分钟。 可染阳离子染料: 部分阳离子染料也适合改性涤纶(CDP)纤维的染色:如:阳离子金黄X-GL、红X-2GL,红X-GRL、翠蓝X-GB、蓝X-BL、黑FDLT等。

羊毛的分类性能品质的区别和划分

羊毛的分类,性能,品质的区别和划分 人类在纺织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人类利用羊毛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中亚细亚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区传播,遂成为亚洲和欧洲的主要纺织原料。羊毛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可用于制做呢绒、绒线、毛毯、毡呢等生活用和工业用的纺织品。羊毛制品有手感丰满、保暖性好、穿着舒适等特点。绵羊毛在纺织原料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世界绵羊毛产量较大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前苏联、新西兰、阿根廷、中国等。绵羊毛按细度和长度分为细羊毛、半细毛、长羊毛、杂交种毛、粗羊毛等5类。中国绵羊毛品种有蒙羊毛、藏羊毛、哈萨克羊毛。评定羊毛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细度、卷曲、色泽、强度以及草杂含量等。 羊毛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它具有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等优点。但由于价格高,对非织造布的生产来说,使用不多。采用好羊毛生产的非织造布,仅限于针刺造纸毛毯、高级针刺毡等不多的一些高级工业用布。一般采用的是羊毛加工中的短毛、粗毛,通过针刺、缝编等方法生产地毯的托垫布、针刺地毯的夹心层、绝热保暖材料等产品。这类羊毛的长度不一,含杂高,可纺性差,加工较困难,产品可以经过化学后处理,以提高质量。 世界羊毛生产的优势在南半球。大洋洲原毛产量占世界原毛总量的40%左右。澳大利亚主要生产细毛,新西兰主要生产半细毛,个体产毛量年平均达5.0千克以上。南美洲的产毛水平也较高。澳大利亚、新西兰、苏联和中国是羊毛主要生产国,其产量约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60%。羊毛主要输出国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还有阿根廷和乌拉圭以及南非等。 类型羊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名称。①按组织学构造:毛纤维可分有髓毛和无髓毛两类。有髓毛由鳞片、皮质和髓质3层细胞构成;无髓毛无髓质。鳞片层具有保护作用,其形状和排列可影响羊毛的吸湿、毡结和反射光线的能力。皮质层连接于鳞片层下,与毛纤维的强度、伸度和弹性有关,羊毛愈细其所占比例愈大。髓质层是有髓毛的主要特征,位于毛的中心部分,由结构疏松充满空气的多角形细胞组成;作横切面在显微镜下观察,很易区别其发育程度。髓质层愈发育,则纤维直径愈粗,工艺价值愈低。②按毛纤维的生长特性、组织构造和工艺特性:可分绒毛、发毛、两型毛、刺毛和犬毛。其中刺毛是生长在颜面和四肢下端的短毛,无工艺价值;犬毛是细毛羔羊胚胎发育早期由初生毛囊形成的较粗的毛,在哺乳期间逐渐被无髓毛所代替。因此可用做毛纺原料的只有绒毛、发毛和两型毛3种基本类型。绒毛分布在粗毛羊毛被的底层。细毛羊毛 被全由绒毛组成,纤维细匀,平均直径不大于25微米,长度5~10厘米,柔软多弯曲,弹性好,光泽柔和。发毛或称粗毛,分正常发毛、干毛和死毛3种,构成粗毛羊毛被的外层。正常发毛细度40~120微米,弯曲少,较缺乏柔软性。细发毛的髓质层较不发达,皮质层相对较厚,纤维弹性大,工艺价值较高。干毛的组织构造与正

涤纶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涤纶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涤纶针织物常见的问题有:缸差、色点色花、油斑色渍 一、缸差 1、PH值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的工厂用冰醋酸来调节染色的PH值,而一般的工厂前处理后织物都带碱,染色时造成染液PH值升高,使染料发生水解,从而产生缸差;其次,一般工厂都重视染料的称取,助剂大多是舀取,误差都比较大,由于冰醋酸没有缓冲性,造成PH值波动大,从而使染出的颜色误差大;第三,由于温度升高冰醋酸会挥发,使染液PH值升高,使染料发生水解,产生缸差。解决方法:用杭州多恩的PH缓冲剂45可解决此问题。 由于PH45有优良的缓冲性,即是前处理织物有残碱,中和一部分PH45,它仍能使染液PH值稳定在染色最佳PH值4—5之间;同时,PH45不挥发,不会产生温度升高PH值升高的问题。PH45的用量为0.7—1.Og/l。 2、还原物质的影响 木质素磺酸盐会还原一些高水洗染料(如蓝色、藏青色等),使这些染料产生色变,从而产生缸差。如德司达的W系列染料、亨斯迈的XF系列。而木质素磺酸盐广泛存在于分散剂和染料填充物中。 解决方案:开始染色时加入杭州多恩的染料保护剂P–AR。由于P–AR具有弱氧化性,不会对染料产生影响,可以阻止染料被还

原,从而避免织物产生逃色,减少缸差。 3、烧碱、保险粉还原清洗的影响 由于保险粉容易分解,如果保管不当或低温加入,它的还原能力就大大削弱,造成还原力度不够,发生色光变化,产生缸差。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酸性还原清洗剂RC–A。染色完成后,降温到80℃~90℃,调节PH值3~4,加入RC–A保温20分钟。相比烧碱、保险粉还原清洗,色光稳定,节能降耗。也可以使用杭州多恩的还原清洗剂RC–200,配合烧碱使用,还原效果好,色光稳定。 4、染色温度的影响 分散染料理想的染色温暖是130℃,但在日常生产中,由于蒸汽压力、设备老化、温度计失灵等情况,经常发生染色温度波动的情况,造成染色缸差。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分散扩散促进剂MCD,可以减少染缸温度差异﹙3~5℃﹚引起的缸差,同时具有极强的移染性与匀染性。也可使用杭州多恩的扩散促进剂MLD,可以减少染缸温度5~10℃引起的缸差,同时也是一款优良的修色剂。 5、金属离子的影响 部分分散染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比较敏感,色相造成偏差,尤其是铁离子水质。由于大部分印染厂都使用河水,前后相差半小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量就可能误差很大,从而引起色光的变化。解决方案:使用我司的裂解剂HSA。它能有效的螯合水中的铁离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纤维中不同区域的玻璃化温度不同 无定形区约为67℃ 结晶区约为81 ℃ 结晶又取向区域约为125 ℃ 经不同温度预热定形处理的涤纶织物,玻璃化温度不同 定形温度Tg 定形温度Tg 未定形75 90 105 120 123 150 125 180 122 210 115 230 105 245 90 实际染色时,染色温度应高于染色转变温度,现在纤维无定形区的大分子链段发生剧烈运动,产生瞬时孔穴。 一样染色转变温度比玻璃化温度高十几度,染料分子量越大,二者相差越大 (2)染色保温时期 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 (3)降温时期 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其后快速降温,幸免引起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 pH值 操纵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 高温碱性,染料水解, 碱性太强,织物损害大,手感差 但酸性染色,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 浴比: 小,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匀 大,耗能耗水 匹染:10:1~30:1

分散剂阻碍 匀染剂(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 (1)缓染剂 通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延缓染料上染,使染料能平均地吸附在纤维的各个部分,从而染色平均,但会导致上染百分率下降 (2)移染 匀染剂一样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 载体有毒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会产生沉淀,一样需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设备简单,适合毛涤织物染色 另外,载体对染料具有亲和性,对染料溶解能力高,提升染料浓度,提升吸附和扩散;过高,也不行 但载体有毒性,存在环境污染,残留载体不易洗净,阻碍染色牢度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工艺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进展,锦纶、涤纶相继显现,专门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间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差不多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按照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一)分散染料一样性质分散染料结构简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在溶液中能较好地分散,除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还需加入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体稳固地分散在溶液中。分散染料按应用时的耐热性能不同,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其中低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低,匀染性能好,常称为E型染料;高

毛皮低温染色方法

毛皮低温染色方法 羊毛染色常用的染料有酸性染料(包括强酸性染料和弱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毛用活性染料、蓝那洒脱染料、不同的染料化学结构不同其对应的功能也不一样。而应用在低温染色上的染料仅仅有几种,其中以酸性染料为主。 低温染色法可降低染色过程对羊毛纤维的损伤。用氨—羊毛膨松剂ps22预处理—低温染色剂促进DK510法对羊毛进行低温染色,得到了较高的上染率及表面得色率,显著降低了羊毛的强力损伤。同时,此配方和工艺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易行且清洁无污染,可作为羊皮低温染色的较佳工艺。 关键词:羊毛;预处理;助剂;低温染色 为了解决毛纤维高温染色所造成的损伤,采取氨—羊毛膨松剂ps22预处理以实现低温染色。氨水作为碱剂能促进羊毛纤维表面的二次水解,使胱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使纤维变得更加疏松。同时,低温染色促进剂DK510不仅对染料有增溶、解聚的作用,而且对羊毛有润湿、渗透、乳化以及分散作用,表面活性强,能促进染料的吸收与扩散。引起羊毛染色时强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高温作用。而由于常规染色是在长时间煮沸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不但是纤维表面大量的二硫键遭到强力的破坏,而且,长时间加工促使蛋白质分子水解,导致其物理机械性能遭到破坏,因此,强力损伤较氨—羊毛膨松剂ps22预处理量相差不大,确保了氨—羊毛膨松剂ps22预处理—低温染色促进DK510法进行羊毛低温染色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与未经处理的低温染色相比,该预处理法可在较低温度下获得较高的上染率,从而缩短染色时间,而且,简单易行,没有污染,是实现低温染色的较好途径。氨水—羊毛膨松剂DK510对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及染透性有较强作用。经过预处理的羊毛,在低温(80~90)染色过程中添加促染剂能有效的提高活性染料对毛的上染率。对于浅色染料来说,染料对羊毛的上染率可达到97%以上;对于中性染料来说,上染率可达到95%以上;对于深色染料来说,上染率可达到85%以上。经过预处理的羊毛用DK510低温染色能降低毛纤维在染色过程中物理机械性能的损伤。同时,结果表明,该低温染色法能较好的保持羊毛纤维本身风格不受破坏。 LAD助剂在羊毛低温染色中的应用,LAD低温染色助剂显著改善羊毛纤维在80摄氏度条件下对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染色中可以不使用盐和酸,而且该低温染色工艺特别适合酸性染料染中深色,上染率达到95%以上。该助剂的缺点是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有所降低,但对于弱酸酸浴染料的耐洗色坚牢度任然较好,活性染料上染后还必须在适当时候进行固色,否则,耐洗色牢度差,此缺陷有进一步研究改进。总之,羊毛染色中应用LAD低温染色助剂,可节约能源,减少羊毛纤维损伤,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LAD低温促染剂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是一种优良的羊毛低温染色助剂。 LAD助染剂低温剂无论在性能、价格还是工艺可行性都较优良。但是羊毛低温染色促染剂WLD、SLD、CMR以及纳米促染剂、乙二胺预处理对羊毛染色的性能。论述了酶对低温染色性能的影响,包括蛋白酶HAP、NOVOL LAN L处理,氧化剂和蛋白酶联合处理,蛋白酶与壳聚糖预处理工艺的影响,低温染色具有很优良的染色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性能。传统的羊毛染色经过长时间的高温染色,这样很容易使羊毛织物发黄或凝胶化,研究影响了组织的手感和鲜艳度。羊毛纤维外表有鳞片,在60℃以上的水中,其鳞片角才张开,鳞片外层还有疏水膜,这使得羊毛天然具有抗水性,难以润湿。羊毛低温染色中,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特殊作用,将染色降低至室温,使上染区间向低温区间扩散,使得染料分布均匀,并使上染区间加大。由于这类助剂帮助染料克服了上染时的势能,因而从染料在纤维与溶液间分布的角度考察,是使上染区间前移了。只是上染初期属于环染,随着温度的升高,染料逐渐转移至纤维内部,由

分散染料染涤纶染色工艺模板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涤纶织物由于强度高, 回弹性好, 耐磨性优良, 尺寸稳定性好, 抗皱性好, 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及服装面料。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紧密, 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上染。只有将温度提高至90℃以上, 染料的上染逐渐增加。达到110℃以上时, 涤纶纤维中无定型区高分子链段的运动加剧, 增加了微隙, 降低了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阻力, 提高了染料分子扩散速度, 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迅速加大。至130℃才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染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得色丰满, 各种染色牢度优良。 1.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1.1生产材料及设备 涤纶100D网络丝、染料、冰醋酸、匀染剂、还原清洗剂、抗静电剂、RY-1180V型高温高压染样机 1.2工艺流程及条件及处方: 原纱进厂—松筒—倒角—装笼—进入染缸—前处理( 退浆、煮练、漂白合一, 在100℃条件下处理20min,皂洗剂1g/L去油) —水洗—染色缸加入已溶解好的染料和助剂依次侵入染槽—加入纱线染色( 1℃/1min) 升温至70℃匀染10min—( 1℃/1min) 升温至100℃匀染10min—( 1℃/min) 升温至130℃保温45-60min—高温排水—洗水—还原清洗( 100℃处理30min,对于深色而言) —洗水—醋酸中和—洗水( 上抗静电剂) —脱水—烘干。 染色处方( 按织物重量) : 分散染料 ( o.w.f.) x 冰醋酸 1.2g/L

匀染剂 1.2g/L 还原清洗处方 冰醋酸 1.5g/L 还原清洗剂 1.5g/L 抗静电剂处方 1.0g/L 2.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筒, 松筒首选不锈钢弹簧管, 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大, 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 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筒纱卷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 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 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0.33-0.39g/立方厘米为宜。卷绕太紧, 染液难穿透很厚的纱层, 局部因接触染料太少而得色偏浅造成色花或色圈等染疵, 卷绕太松, 筒纱容易变形脱落, 造成乱纱, 难于上机。如果绕筒的张力、密度不均匀就必然要造成筒轴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与穿透量不同。张力、密度较小的部位, 染液的穿透速度快, 染液的穿透量多; 张力、密度较大的部位, 染液的穿透速度慢, 染液的穿透量少。染色结果是, 张力、密度小的部位得色深; 张力、密度大的部位得色浅。这是因为, 染料上染纤维, 是分为三步: 第一步,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进入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 第二步, 染料经过扩散边界层靠近纤维, 被纤维表面吸附; 第三步, 染料从纤维表面扩散进入纤维内部。染料从染液中进入纤维表面”边界层”的速度和数量是与染液的流动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 染液流动越快, 纤维表面染液的交换更新越快, 染料进入纤维”边界层”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被纤维表面吸附的速度也就越快、数量也就越多。染料从纤维表层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并发生染着的速度自然也就越快、数量也就越多的缘故。 应对措施: 绕筒要均匀

分散染料染涤纶染色工艺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涤纶织物由于强度高,回弹性好,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抗皱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及服装面料。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紧密,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上染。只有将温度提高至90℃以上,染料的上染逐渐增加。达到110℃以上时,涤纶纤维中无定型区高分子链段的运动加剧,增加了微隙,降低了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阻力,提高了染料分子扩散速度,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迅速加大。至130℃才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染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得色丰满,各种染色牢度优良。 1.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1.1生产材料及设备 涤纶100D网络丝、染料、冰醋酸、匀染剂、还原清洗剂、抗静电剂、RY-1180V型高温高压染样机 1.2工艺流程及条件及处方: 原纱进厂—松筒—倒角—装笼—进入染缸—前处理(退浆、煮练、漂白合一,在100℃条件下处理20min,皂洗剂1g/L去油)—水洗—染色缸加入已溶解好的染料和助剂依次侵入染槽—加入纱线染色(1℃/1min)升温至70℃匀染10min—(1℃/1min)升温至100℃匀染10min—(1℃/min)升温至130℃保温45-60min—高温排水—洗水—还原清洗(100℃处理30min,对于深色而言)—洗水—醋酸中和—洗水(上抗静电剂)—脱水—烘干。 染色处方(按织物重量): 分散染料(o.w.f.)x 冰醋酸 1.2g/L 匀染剂 1.2g/L

还原清洗处方 冰醋酸 1.5g/L 还原清洗剂 1.5g/L 抗静电剂处方 1.0g/L 2.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筒,松筒首选不锈钢弹簧管,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大,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筒纱卷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 0.33-0.39g/立方厘米为宜。卷绕太紧,染液难穿透很厚的纱层,局部因接触染料太少而得色偏浅造成色花或色圈等染疵,卷绕太松,筒纱容易变形脱落,造成乱纱,难于上机。如果绕筒的张力、密度不均匀就必然要造成筒轴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与穿透量不同。张力、密度较小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快,染液的穿透量多;张力、密度较大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慢,染液的穿透量少。染色结果是,张力、密度小的部位得色深;张力、密度大的部位得色浅。这是因为,染料上染纤维,是分为三步:第一步,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进入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第二步,染料通过扩散边界层靠近纤维,被纤维表面吸附;第三步,染料从纤维表面扩散进入纤维内部。染料从染液中进入纤维表面“边界层”的速度和数量是与染液的流动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染液流动越快,纤维表面染液的交换更新越快,染料进入纤维“边界层”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被纤维表面吸附的速度也就越快、 数量也就越多。染料从纤维表层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并发生染着的速度自然也就越快、数量也就越多的缘故。 应对措施:绕筒要均匀

涤纶织物色牢度问题浅谈

涤纶织物色牢度问题浅谈 涤纶纤维本身无反应基团,也无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大分子结构简单,链与链之间排列紧密,结晶度大,通常各类带电荷的染料很难上染。分散染料分子小,极性弱,难溶于水,染料分子与涤纶纤维相容性好,所以涤纶染色选用分散染料。在涤纶织物染整加工中,后整理的定形温度通常远高于涤纶的玻璃化温度,涤纶无定形区分子链活动加剧,染料分子产生与上染逆向的热迁移现象,造成色牢度下降,影响成品品质。面对此类问题,许多供应商会建议采用高牢度的SF、XF系列分散染料,但此类染料成本为常规染料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以上,因此,染厂更希望采用改进工艺或添加助剂来提高牢度。根据各厂不同情况,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艺改进:1.调整定形工艺: 常规工艺流程为:前处理除油→染色→还原清洗→烘干→高温定形(柔软)→成品,在此工艺中,织物在染色后需高温定形,定形时染料受热迁移到织物表面,使牢度降低,建议工艺更改为: 坯布定形→前处理除油→染色→还原清洗→(柔软)→湿布低温定形(建议温度不超过130℃)→成品; 新工艺中,织物先经坯布定形稳定规格,染色后无需烘干,直接低温定形,不经过高温处理,减小了染料的迁移与升华,有利于提高染色牢度。 目前也有工厂采用以下工艺流程: 前处理除油→染色→还原清洗→高温定形(约200℃)→二次还原清洗→定形(柔软)→成品; 该工艺中,织物染色后先高温定形,让染料充分迁移后再做还原清洗洗除,但该工艺流程较长,且对织物色泽有较大影响; 2.调整还原清洗工艺: 目前较为普遍的还原清洗方法是采用烧碱+保险粉在80~95℃做还原清洗,实践证明,温度越高,清洗效果越好,但保险粉用量提高时牢度提升不大,而采用二次清洗时牢度会有一定提高,即:烧碱2g/L,保险粉2g/L,80~95℃×20min,第一次洗后降温排水,重新进水按此工艺做第二次还原清洗。 另外,试验发现德美酸性还原清洗剂DM-1557提升性好,在用于高牢度要求的织物加工中清洗效果明显优于烧碱+保险粉清洗效果。 3.选用对牢度影响小的后整理助剂: 涤纶纤维上的柔软剂、亲水剂、抗静电剂等助剂实际常常成为分散染料迁移的溶剂,染料迁移析出后重新固着时部分被溶解在该类溶剂中,在洗水时伴随溶剂的洗除,加剧了织物落色和沾色,所以可以选用对牢度影响小的整理剂。 4.改善混纺织物的沾色问题: 一类是涤/氨交织产品,氨纶纤维玻璃化温度低,分散染料容易上染,也容易迁移掉色,特别是氨纶含量很高的织物(如花边类)牢度更难提高,可以通过选择不易沾染氨纶的染料或在染色时加入氨纶防染剂来控制氨纶上色,也可在还原清洗时加入氨纶皂洗剂洗除氨纶上的浮色。 另一类是涤/棉交织产品,分散染料常常会沾染棉纤维,沾色后不易洗除,从而造成牢度下降,另外棉纤维套色也比较困难,可在染涤工艺中加入分散剂DM-1501、防沾色清洗剂WD类产品来减少棉纤维沾色。

羊毛低温染色

染整技术 兰纳素在米勒兰LT D 辅助下染羊毛的新工艺研究 马明明1 ,夏文杰 1,2 ,刘俊红2,同 帜1,陈立成 1 (11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21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47) 摘 要:研究了在兰纳素系列染料染羊毛工艺中采用新型羊毛低温促染剂米勒兰LT D 。结果显示:在米勒兰 LT D 用量为2%(ow f )的最佳条件下,无须改变常规工艺,兰纳素染料对羊毛的染色温度可由常规98℃降到85℃; 低温染色后羊毛毛条单色染色得色量、手感、牢度和拼色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常规工艺水平。 关键词:米勒兰LT D ;兰纳素染料;羊毛;低温染色 中图分类号:TS19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456(2009)0720013204 I nvestigation of ne w technology for Lansol dyeing w ool with the avail of Mirlan L TD M A Ming 2ming 1 ,XI A Wen 2jie 1,2 ,LI U Jun 2hong 2,T ONG Zhi 1,CHE N Li 2cheng 1 (11C 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Chemical ,X i ’an P olytechnic University ,X i ’an 710048,China ; 21Huntsman T extile E ffects (China )C o.,Ltd.,G uangzhou 511447,China ) Abstract :The Lans ol or Lans ol CE dyeing w ool technique using Mirlan LT D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eing tem perature could be reduced from 98℃to 85℃without changing the usual technique when dosage of Mirlan LT D was 2%(ow f ).C om pared with the usual Albgeal B technique ,the dyeing properties such as color fastness and dye toning were not decreased.Als o ,the hand feeling of dyeing w ool with Mirlan LT D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using Albgeal B. K ey w ords :Mirlan LT D ;Lans ol dyes ;w ool ;low tem perure dyeing 收稿日期:2009-01-2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项目编号: 07J K 254),西安工程大学校管基金(项目编号:06XG 017) 作者简介:马明明,副教授,主要从事纺织材料分析与应用方面的研究。E 2mail :mmm0002007@https://www.360docs.net/doc/261154732.html, 。 为克服羊毛疏水性外表皮层和致密鳞片层对染料分子与羊毛纤维结合的阻碍,传统羊毛染色工艺通常采用比较高的温度染色,实现上染。但高温长时间煮沸会造成羊毛染色损伤,如羊毛失重、梳毛产量降低、短纤维增加、纺纱断头数增加、纺纱产量减少、织造断裂增加、强力下降、产品手感粗糙和泛黄等[1] 。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羊毛低温染色工艺。目前生产中主要应用低温染色助剂法、生物酶处理法[2] 。由于低温染色助剂法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增强产品竞争力,因此其应用最为广 泛。米勒兰LT D 为适用于兰纳素系列染料的低温促染剂,它的物理化学性能与阿白格B 比较接近:都是两性离子性的乙氧基脂肪酸胺衍生物,外观为黄棕色低黏度液体,5%溶液的pH 值约为6,20℃时的比重约为111;但二者促染温度明显不同。实验结果发现:以米勒兰LT D 为促染剂,原有兰纳素系列染料常规染色工艺无需变化,染色温度却可降至85℃,而且染色指标能达到或超过其传统以阿白格B 为助剂的98℃染色羊毛工艺水平。 1 实验部分 111 材料及设备 材料:羊毛毛条(亨斯迈公司,91支);染化料:兰纳素染料(Lanas ol 和Lanas ol CE )26个,米勒兰LT D ,阿白格B ,渗透剂,均为亨斯迈公司产品。 设备:测色仪CE700A ,红外线染色机 2009年7月W ool T extile Journal

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发展现状

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发展现状 李宝洲 李瑞 张海燕 (石家庄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050018) [摘 要]:涤纶(PET)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研究倍加受到关注。本文从低温染色助剂(载体)、涤纶 生物改性、涤纶化学改性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聚酯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改性;接枝;酶 1.引言 涤纶纤维性能优良[1],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优良的性能使其成为合成纤维中 发展最快、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据预测,到2010年,纺织纤维原料中棉花比重将下 降到30%,羊毛下降到2%,而合成纤维尤其是聚酯纤维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聚酯 在纺织纤维总量中的比重可能继续提高。但是,涤纶对染色的条件要求较高,需采用 高温高压法(120℃~130℃)或热溶法(180℃~220℃)染色,原因在于涤纶纤维是疏水 性的合成纤维,涤纶分子结构中缺少像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那样的能和染料发生结 合的活性基团,涤纶结晶度高,分子排列得比较紧密,纤维中只存在较小的空隙[2],只 有在高温条件下,纤维分子链运动加剧,瞬时间形成较大的空隙,染料分子才能进入 到纤维的内部。高温高压染色不仅浪费了能源,增加了成本,也给涤纶混纺纤维的染 色带来技术上的困难。因此,研究如何降低涤纶纤维染色温度和压强就成了印染企业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影响纤维及其纺织品染色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对纤维来说,首先是纤维的化学 结构,主要有化学组成、聚合度、分子立体结构等;其次是超分子结构,主要是结晶 度、晶粒大小、取向度、玻璃化温度或侧序度,无定形区大小和孔隙大小及分布等。 常规PET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缩聚体,其结构如下: 。从聚酷链节的组成和结构可以看出,它包括刚性的苯 环和柔性的脂肪烃基,而直接与苯环相连的酷基与苯环又构成具有刚性的共扼体系, 从而制约了与其相连的柔性链段的自由旋转。 2.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发展现状

涤纶染色方法

涤纶染色的方法介绍 涤纶亲水性很低,纤维结构较紧密,主要用分散染料,有时也可用不溶性偶氮染料等染色。在分子链中引入磺酸基等阴离子基而得的变性聚酯纤维,还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涤纶在 100℃以下用分散染料染色,不但上染速率低,而且难以染得浓色。涤纶亲水性很低,纤维结构较紧密,主要用分散染料,有时也可用不溶性偶氮染料等染色。在分子链中引入磺酸基等阴离子基而得的变性聚酯纤维,还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涤纶在 100℃以下用分散染料染色,不但上染速率低,而且难以染得浓色。涤纶染色通常用三种方法: 1、载体染色法 载体的作用是使合成纤维在较低温度下上染。涤纶染色用的载体主要有联苯、卤代芳烃、邻苯基苯酚、水杨酸酯等有机化合物,常用的是邻苯基苯酚钠盐或水杨酸甲酯。载体分子小,染色时先于染料上染,对纤维起增塑作用,降低纤维分子间的作用力,促进无定形区的大分子链段活动,使染料分子容易扩散进入纤维。 载体还能增加纤维对染料的平衡上染量,染得较浓的颜色。染色时,将分散剂、染料、载体加入染浴,升温到近沸,染1小时左右。用邻苯基苯酚钠盐作载体在温度高于60℃后,需要逐步加入醋酸等酸性物质,使钠盐逐步转变成游离酚而起载体的作用。

染色后应充分水洗、皂洗去除残留载体,因载体有一定毒性并会降低染色品的日晒牢度。 2、高温染色法 在密闭染槽中染色,因染槽中染液温度高于100℃蒸汽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又称高温高压染色法。适用于纤维、纱线和织物染色。染液温度增高后,染料在染液中的溶解度和纤维的染色饱和值,以及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率都可提高,不但上染速率快,平衡上染量也有增加。染色时在染浴中加入染料、分散剂和匀染剂,染液维持在pH5左右,在70℃左右开始上染,逐渐升温到约130℃后,续染1小时左右,然后降温、排液、水洗和皂洗。 3、热溶染色法 是高温干态条件下,染料迅速扩散进入纤维的染色方法。适用于大批量浅、中色织物的连续轧染,生产效率很高。选用的染料应颗粒细小、有较高的升华牢度,于室温下浸轧加有防泳移剂的染料悬浮液,使染料颗粒沉积在织物组织中。 烘干时应逐渐均匀升温,以减轻染料泳移而引起的染色不匀。干后再进行焙烘,当升温达到一定程度时,沉积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即对纤维上染,有少量染料因升华而散失在大气中。焙烘温度主要视染料的升华牢度高低而定,一般为180~220℃。焙烘时间

汽蒸对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印染助剂 TEXTILE AUXILIARIES Vol.34No.7Jul.2017 第34卷第7期2017年7月杨 陈1, 2 (1.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2.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201) 摘要:探讨汽蒸处理对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经过汽蒸处理,羊毛纤维的结晶度随汽蒸温度的升高与汽蒸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羊毛纤维表面摩擦系数、上染率、K /S 值及扩散系数随汽蒸温度的升高与汽蒸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得出结论:汽蒸处理使得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关键词:汽蒸;羊毛纤维;染色性能中图分类号:TS19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439 (2017)07-0031-03Influences of steaming on dyeing properties of wool fiber YANG Chen 1,2 (1.Jiangxi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Nanchang 330201,China;2.Jiangxi Center for Modern Appare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Nanchang 330201,China) Abstract:The effect of steaming on dyeing properties of wool fiber were tested.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after steaming,the crystalline of wool fiber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teaming temperature and time,and the surface friction coefficient,dyeing rate,K /S value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wool fiber were al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teaming temperature and time.Therefore,the conclusion was that steaming treatment greatly improved the dyeing property of wool fiber. Key words:steaming;wool fiber;dyeing property 羊毛纤维是人类利用较早的天然纤维,不仅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而且手感柔软舒适,是理想的纺织纤维原料[1-3]。但是,由于纤维表面鳞片层的存在使得羊毛染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很多研究者通过很多方法尝试去增大羊毛纤维鳞片翘角,甚至去除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或通过改变羊毛纤维的内部结构以提高其染色性能,比如贺晓亚通过超声波预处理,使得羊毛纤维的鳞片层减少,增加鳞片层翘角,并且经超声波处理使得羊毛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提高了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4-5]。目前,常用羊毛纤维染色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改性,如氧化剂、还原剂或壳聚糖预处理等[6-8]。一些新型改性工艺,如生物酶处理促使羊毛纤维中的缩氨酸键水解,或者 紫外线和微波处理氧化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层膀胱酸中的二硫键来改善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9-11]。还有一些研究者利用稀土离子的扩散性与渗透性使羊毛纤维膨化,从而提高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常见的稀土如氯化镧、氯化铈等。在实际生产中,羊毛纤维染色前通过高温沸煮来提高上染率。本试验通过对汽蒸后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测试,为羊毛纤维染色工艺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1 试验 1.1 材料与仪器 材料:羊毛纤维(平均直径为26.32μm ,平均长 度为39mm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纯碱(山东潍 汽蒸对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6-11-04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51230);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资助作者简介:杨陈(1980-),男,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功能性纺织材料的开发。 万方数据

涤纶染色温度

涤纶染色工艺及条件 一.高温高压染色 1 化料(40℃温水化料),且过滤; 2 染色过程中,染色温度慢慢升至120℃~130℃,在升至染色转变温度以上时,上染速率迅速提高,要严格控制升温速率,保证染料均匀上染; 3 继续保温染色45~60MIN 4 然后降温,进行还原清洗,水洗等后处理,彻底去除浮色,以提高产品的染色牢度及光泽度; 注:染色温度选择在120℃~130℃为宜,温度不能超过145℃,否则纤维容易造成损伤; 染色温度总体控制分为一下三个阶段: A 染色升温阶段:在70~110℃温度区间,染料上染速率较快,要严格控制1~2℃/MIN, 以保证染料均匀被吸附; B 染色保温阶段: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 C 降温阶段: 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其后快速降温,避免引起 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等现象; 5 PH值的管控 PH值控制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 注:高温碱性,染料水解,碱性太强,织物损伤打,手感差,但酸性太强,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 6 浴比:匹染:10:1~30:1 注:浴比小了,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均等; 浴比大了,耗能耗水; 7 分散剂的影响:匀染剂(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 A 缓染剂:通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延缓染料上染,使染料能够均匀的吸附在纤维 的各个部位,从而染色均匀,但上染百分率会有所下降; B 移染:匀染剂一般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载体有毒,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时,会产生沉淀,一般需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用; 二.热熔染色 热熔染色工艺,目前在盛泽地区运用还较少,在福建运用较为广泛: 1 它是在185℃~215℃干热条件下使染料在纤维上发生固着连续轧染的染色方法,连续化 生产,生产率较高,节能节水,对染料的耐升华牢度要求较高,染色时,织物所受的张力较大,织物手感及色泽鲜艳度不及高温高压染色法;

羊毛染色工艺图

一、“16X”染料染色 100 ? 80 ? 60 ? 40 ? 20 ? →min 60 120 180 240 二、 100 ? 80 ? 60 ? 40 ? 20 ? →min 60 120 180 240 三、 100 ? 80 ? 60 ? 40 ? 20 ? 60 120 180 240

散染工艺曲线图 四、 100 ℃ 80 ℃ 60 ℃ 40 ℃ 20 ℃ →min 60 12 0 18 0 24 0 六、 100 ℃ 80 ℃ 60 ℃ 40 ℃ 20 ℃ →min 60 12 0 18 0 24 0

散染工艺曲线图 七、 100 ? 80 ? 60 ? 40 ? 20 ? 100 ℃ 80 ℃ 60 ℃ 40 ℃ 20 ℃ →min 60 120 180 240 八、媒介染料染黑色 100 ?c 染98 ?c* 40- 60` 98 ?c* 40- 60` 80 ?c 60 ?c 40 ?c

20 ? →min 60 120 180 240 备注:1.蒸汽压力的高低不一样,染色时间可范围外30~50分钟;因原料的不一样,上色率的不 同,在升温上速率上会稍有变动;3.因同一工艺如有颜色深浅,则时间会有变动。 散染工艺曲线图 九﹑防缩染色( 16 X﹑81 X ) 工艺前精炼参照JX- 3-D -00 3 附件一4/6 100 ?C 98 ?C* 30 80 ?C 1?C /1 PH= 5 - 4.5 65 ?C 20 60 ?C 助染冷 剂料PH= 6.5 -7 水 40 ?C 柔 1?C /1 软20 ?C min 60 120 180 240 十﹑ 100 ?C 80 ?C 60 ?C 40 ?C 20 ?C min 60 120 180 240 一防缩鲜艳中深色(8 XX ) 工艺 100 ?C 98 ?C* 90 80 ?C 60 ?C 助染

羊毛特性

纺织纤维特性 说到纺织纤维,我们先了解一下两个概念: 纤维:从生产角度看,凡是直径在数微米到数十微米或略粗些,长度比直径大许多倍(上千倍甚至更多)的物体。 纺织纤维:纤维中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可挠曲性和相互纠缠的抱合性和其它的服用性能,而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 我们常用的纺织纤维有: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人造纤维。 第一节羊毛 羊毛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特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不易沾污、光泽柔和。这些性能使毛织物具有各种独特风格。用羊毛可以织制各种高级衣用织物,如薄花呢等;有手感滑糯、丰厚有身骨、弹性好、呢面洁净、光泽自然的春秋织物,如中厚花呢等;有质地丰厚、手感丰满、保暖性强的冬季织物,如格类大衣呢等。羊毛也可以织制工业用呢绒、呢毡、毛毯、衬垫材料等。此外,用羊毛织制的各种装饰品如壁毯、地毯,名贵华丽。 一、羊毛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纤维的组成 所有蛋白质纤维都能被酸或碱溶液水解,水解后的最终产物为ɑ-氨基酸。下表为各种蛋白质纤维的蛋白类物质中ɑ-氨基酸名称的含量: 表中数字是100克干燥蛋白类物质水解后测得的各种氨基酸的干重克数,因此,他们的总和是大于100的。蛋白质纤维的蛋白类物质中,各种ɑ-氨基酸含量的比例差别是很大的。同一种蛋白质纤维,不同品种是成分差别也很大,甚至同一只羊身上的纤维由于饲料的变化,各个时期也有差异。毛尖和毛干部分,由于日晒雨淋、气候作用等所引起的物理化学变化不同,也会引起组成成分的差异。因此在我们日常生产当中,看是同一原料的品种,虽然工艺条件一致,但生产中仍会有差异。

(二)羊毛纤维的分子结构 羊毛纤维的大分子是由许多ɑ-氨基酸用酰胺键(又称肽键)联结构成的多缩氨酸链为主链。在组成羊毛的20多种ɑ-氨基酸中,以二氨基酸——精氨酸、松氨酸,二羚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硫氨基酸——胱氨酸等的含量最高,因此在羊毛角蛋白大分子主链间能形成盐式键、二硫交联和氢键等空间横向联键。 蛋白质纤维的大分子链的单分子空间结构形式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直线型曲折链,另一类是螺旋连,其中最普通的是ɑ-氨基酸,羊毛的大分子间,依靠分子引力、盐式键、二硫键和氢键等相结合,呈较稳定的空间螺旋状态,称为ɑ-角蛋白。在一定条件下,受到张力作用,大分子链伸展转变为角蛋白,张力撤去后,在一定条件下,他又恢复到原来的弯曲状态---ɑ-角蛋白,有时甚至会出现过缩。 二、羊毛的形态结构及其类型 (一)、羊毛的形态结构 纺织用的毛类纤维,最大量的是绵羊毛,统称羊毛。 毛纤维覆盖于绵羊皮肤的表面,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呈簇状密集在一起。在每一小簇中,有一根直径较粗、毛囊较深的导向毛,其他较细毛纤维围绕着导向毛生长,形成毛丛。同支毛中的导向毛较细,与周围毛细度、长度差异较小;异支毛中的导向毛与他周围的毛长短、粗细差异较大。所以说,毛丛的形态和质量,是羊毛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 毛丛中纤维形态相同,长度、细度相近,生长密度大,又有较多的脂汗使纤维相互粘连,形成上下基本一致的形状,从外部看呈平顶状的,称平顶毛丛。具有这种毛从的羊毛品质最好,同质细羊毛多属这一类型。毛从中纤维粗细混杂、长短不一,短而细的毛靠近毛丛底部,粗长纤维突出在毛丛外面并扭结成辫,形成底部大、上部小的圆锥形,呈这种辫状的羊毛品质较差。 羊毛是由许多细胞聚集构成。他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包覆在毛干外部的鳞片层;组成羊毛实体主要部分的皮质层;在毛干中心不透明毛髓组成的髓质层。髓质层只存在于较粗的纤维中,细毛无髓质层。 鳞片层由角质化了的扁平状角蛋白细胞组成。各种羊毛的鳞片大小基本上相同,平均宽度28微米,高度36微米,厚度0.5—1.0微米。鳞片在羊毛上覆盖的密度因羊的品种和羊毛的粗细而又较大差异。细羊毛上鳞片排列的密度比粗羊毛大,鳞片可见高度小。有观察实测,细羊毛1毫米长度中约有鳞片100层左右。鳞片可见高度约为8—10微米;粗羊毛1毫米长度中约有鳞片50层,鳞片可见高度大。 鳞片在羊毛表面上覆盖的形态,基本有三种:环状覆盖、瓦状覆盖和龟裂状覆盖。 鳞片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羊毛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引起性质变化。鳞片排列的疏密和附着程度,对羊毛的光泽和表面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粗羊毛上鳞片较稀,易紧贴于毛干上,使纤维表面光滑,光泽强,如林肯毛。美利奴细羊毛,纤维细,鳞片紧密,反光小,光泽柔和近似银光。此外,鳞片层的存在,是羊毛具有毡化的特性。 皮质层在鳞片层的里面,是羊毛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羊毛物理化学性质的基本物质。 髓质层是由结构松散和从满空气的角蛋白细胞组成,细胞间相互联系较差。在显微镜下观察,髓质层呈暗黑色。含髓质层多的羊毛,脆而易断,不易染色。 (二)毛纤维分类 1、按纤维组织结构分类:细绒毛、粗绒毛、粗毛、发毛、两型毛、死毛 细绒毛:直径在30微米以下,无髓质层,鳞片多呈环状,油汗多,卷曲多,光泽柔和。异质毛中底部的绒毛,也称为细绒毛。 粗绒毛:直径在30—52.5微米。 粗毛:直径在52.5---75微米,有髓质层,卷曲少,纤维粗直,抗弯刚度大,光泽强。 发毛:直径大于75微米,纤维粗长,无卷曲,在一个毛丛中经常突出于毛丛顶端,行程毛辫。 两型毛:一个纤维上同时兼有绒毛和粗毛的特征,有断断续续的髓质层,纤维粗细差异较大,我国没有改良好的羊毛多属这种类型。 死毛:除鳞片层外,整根羊毛充满髓质层,纤维脆弱易断,枯白色,没有光泽,不易染色,无纺纱价值。 近年来工业上规定:凡毛直径在52.5微米以上的为粗毛,毛纤维有髓腔。当在500倍显微镜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