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操作评分标准

新生儿窒息操作评分标准
新生儿窒息操作评分标准

附件1:

南宁市妇幼系统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注:要求两位选手共同配合完成,单人操作不得分。

某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通州区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 规范 2012年8月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4种) 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4.三棱针技术 5.眼针技术6.火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8.穴位注射疗法 9.皮内针技术10.醒脑开窍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12.鼻针技术 13.电针技术14.口唇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5种) 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热敏灸技术 5.温针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种) 1.刮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7种) 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 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 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操作规范(2种) 1.针刀技术2.拨针技术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9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 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 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 9.耳鼻喉擒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8种) 1.穴位敷贴技术2.中药熨敷技术 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 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

7.淋洗技术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8种) 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 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 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 7.牵引技术8.练功康复技术九、肛肠类技术操作规范(3种) 1.注射固脱技术2.痔结扎技术 3.挂线技术

一、针刺疗法操作规范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2018年新生儿窒息复苏试题

新生儿复苏知识测试题 姓名:宝鸡市医院日期:2018年月日 性别:①男②女 科室:①儿科/新生儿科②产科③护理/助产士④麻醉⑤其它 1.新生儿复苏过程中,以下哪一项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A.给氧 B.施行胸外按压 C.正压人工通气 D.给肾上腺素 2.ABC复苏方案指什么? A.阿氏评分,碳酸氢钠和胸外按压 B.评估,责任和危急 C.阿氏评分,血容量和协作护理 D.气道,呼吸和循环 3.刚出生,当你评估是否需要复苏时,你将问有关新生儿的哪4个问题? A.单胎分娩?羊水清?有呼吸和哭声?脐带有三条血管? B.足月妊娠?羊水清?有呼吸和哭声?肌张力好? C.低出生体重?羊水清?有呼吸和哭声?肤色红润? D.温暖?羊水清?有呼吸和哭声?母乳喂养? 4.一个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对吸引、擦干及背部摩擦无反应,下一个合适的措施是什么? A.常压给氧 B.轻弹足底 C.评估新生儿是否足月妊娠 D.开始正压人工通气 5.窒息新生儿心肺复苏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步骤是什么? A.胸外按压 B.静脉推注 C.擦干和刺激 D.正压通气 6.以下哪项是需要开始使用正压人工通气的指征? A.虽然吸21%常压氧,仍持续发绀;新生儿有呼吸,心率仍<120次/分;呼吸暂停 或喘息 B.呼吸增快;肌张力低;5分钟时Apgar评分低 C.初步复苏后仍喘息样呼吸,心率<100次/分 D.肌张力低;新生儿表现中吟、鼻翼扇动,胸廓四陷;当使用常压空气氧(21%浓度 的氧)仍发绀 7.下列哪项是胸外按压指征的正确描述? A.无论何时心率<60次/分 B.在30秒有效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仍<60次/分 C.尽管进行30秒有效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80次/分 D.只要心率<100次/分 8.你已施行胸外按压和有效的正压人工通气45~60秒,但检测心率仍为40次/分,下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管理手段,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方法对产房及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采取规范化管理,对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窒 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率下降;5 min Apgar s评分≥8分百分 比上升,新生儿死亡率下降。结论强化新生儿复苏操作规范化管理及物品规范化管理,加强分娩期监护及产儿科配合,可有效地降低新生窒息程度,缩短复苏时间,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标签:新生儿窒息;复苏;管理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新生儿窒息已成为我国5岁以下儿童第2位死亡原因。新生儿窒息是人类从胎儿到新生儿过度过程中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2]。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减轻新生儿窒息程度,缩短复苏时间,可有效地改善新生儿大脑缺血缺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窒息新生儿的预后。加强医院产房复苏的管理对新生儿窒息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2]。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年6月开始采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第4版对产科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2006年10月参照该书第5版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新,结合教材制订了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管理标准并加以实施,使复苏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地改善了窒息新生儿的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9月~200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共分娩2800人,新生儿窒息63人,窒息发生率为 2.25%。2007年9月~2009年8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共分娩4124人,新生儿窒息例66,窒息发生率为1.60%。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继发宫缩乏力、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早产、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结合《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第5版制定了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管理标准并实施,对标准实施前后的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将运用规范化管理前后两组新生儿窒息病例产妇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结果进行比较,规范化管理实施前 窒息63例,复苏5 min Apgar s评分≥8分者50例,占79.4%。规范化管理实施后窒息69例,复苏5 min Apgar s评分≥8分者66例,占95.7%。两组比较差异

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疗法 【概述】 推拿疗法是医者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来调节机体的 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对绝大多数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和一些慢性内、妇、儿等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但对于恶性肿瘤、结核、骨折初期、皮肤溃疡、出血性疾病、灼伤等、则是本法的禁忌范围。【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推拿手法虽流派众多,风格各异,但对手法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绝大部分手法应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技术要求,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 一、持久 “持久是指手法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地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地运用,在足够的时间乃不走样,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断断续续,以保证手法对人体的刺激足够积累到临界点,而起到调整内脏的功能、改变病理状态的作用。 二、有力 “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因此,有力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力;二是指维持手法所需要之力。

三、均匀 “均匀”是指手法操作时,其动作幅度、速度的快慢、手法压力的轻重,都必须保持相对一致,幅度不可时大时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用力不可忽轻忽重,应使手法操作既平而又有节奏性。 四、柔和 “柔和”是指手法操作时动作温柔灵活,手法变换时自然、协调。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所以,柔和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用力要缓和,手法不可生硬粗暴。 五、深透 “深透”是指患者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深透是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阻力,使手法的效应能转之于内,达到深处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 以上几个方面,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续运用的手法可以降低患者肌肉的饿张力和组织的粘滞度,使手法功力能够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是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 【常用的几种手法简介】 一、滚法 滚法是以小指掌指关节被侧附着在人体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吸定部位紧贴体表,频率为每分钟140—160次,使用于肩背、腰臂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基础到临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把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器柔弱,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说。稚阴稚阳,是指小儿形体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活动上均未臻完善,需要特别呵护。 【小儿病理特点】 小儿病理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大,但经过正确医治,易趋康复。小儿因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因此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而容易出现

惊恐状态。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的情况下,常可引起发育障碍,表现有五迟、五软等病态。又因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易患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小儿患病后病情往往比成人为重,当发热较高时,易于抽搐、惊厥;感受风寒之后极易导致肺炎、喘咳。总之小儿病情来势急,变化多而迅速,可并发严重病症,但如能诊疗及时,护理得当,也容易痊愈,较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辨证特点】 首先小儿不会诉说病情,问诊常是间接的,因而不能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较大孩儿虽能自述,也多是言不达意。其次,婴儿气血未充,脉象难凭,尤其在诊察时哭闹不安,更易影响气息脉象。闻诊虽能反映一些情况,但也不够全面。只有望诊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应予以重视。此外,从八纲辨证来看,由于小儿阳气偏盛,感受外邪后易寒随热化,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居多。下面着重介绍几项小儿特色的诊法。 1.望小儿指纹指纹是浮露于食指桡侧缘的脉络,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2015年8月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范(9种) 1.毫针技术 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 4.三棱针技术5.火针技术 6.穴位注射疗法 7.醒脑开窍技术 8.皮肤针(梅花针) 9.电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4种) 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温针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种) 1.刮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4种) 1. 留罐技术 2.闪罐技术 3.走罐技术 4.刺络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操作规范(1种) 1.针刀技术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6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2.脏腑推拿技术 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 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 6.小儿推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5种)

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6种)1.理筋技术 2.复位技术3.正骨技术 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 6.牵引技术

一、针刺疗法操作规范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

修改版最全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标准(情景模拟及得分点)2017

新生儿复苏操作考核标准 被考核人:科室得分

考核人:

时间 新生儿复苏 【适应证】 1.对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可引起或已导致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复苏抢救。 【评估】 (1)评估:初步评估产妇或胎儿情况,是否存在需要复苏的相关危险因素。 (2)评估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准备】 医务人员: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各1名,仪表端庄,衣帽整洁。 环境:安全、温度、光线适宜、抢救设施齐全。 患儿:仰卧位。 用物(医生及护士共同准备):新生儿复苏模型、开放式抢救台、手套、吸引球囊或吸引器、听诊器、肩垫、擦干新生儿用的毛巾和毯子、复苏囊、流量表、面罩、氧气装置、计时器、胶带、和导管、胎粪吸引管、喉镜和镜片、气管导管、金属芯、弯盘、输液用具、肾上腺素、0.9%NACI、笔、记录单、抢救车、除颤仪、手消液。 【操怍方法与程序】 1、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初步评估产妇或胎儿情况,是否存在需要复苏的相关危险因素(医生): 1)单胎或双胎2)足月吗?3)羊水情况4)产妇产前有无使用麻醉药5)。产妇存在大出血吗? 2、医护人员洗手(七步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戴无菌手套,预热抢救台,检查复苏物品完好。 3、快速评估(医生):足月吗?羊水清吗?有呼吸音或哭声吗?肌张力好吗? 4、复苏初步步骤(A):时间30秒,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护士)。2).摆正体位(鼻吸气位)(医生)。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医生、护士)口述,擦干全身拿开湿毛巾(护士)。4.)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医生)。 *评估(医生):呼吸、心率、氧饱和度或肤色,(4-5秒)要求讲述根据评价需采取的措施。口述①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②心率﹤100次/min。 5.)开通静脉、接心电监护(护

小儿推拿疗法(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 1 范围 GB/T ×××××的本部分规定了小儿推拿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小儿推拿疗法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的小儿推拿疗法部分。 3.1 小儿推拿 Tuina in pediatrics 通过对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施以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调整阴阳及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 操作步骤与要求 4.1 施术前准备 4.1.1 器具 普通诊疗床,推拿用介质如清水、滑石粉、葱汁、姜汁、食用油等。 4.1.2 环境 环境清洁卫生,室内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4.1.3 体位 选择患儿舒适、能暴露操作部位、便于医师操作的治疗体位,如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4.1.4 部位 根据病症辨证选取适当的治疗穴位。 1

4.1.5 医师 操作前医师双手须修剪指甲,刚剪过的指甲要用指甲锉锉平。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可按证候选择介质涂抹。 操作时医师双手温暖,精神专注,态度和蔼,争取患儿的配合。 4.2 施术方法 4.2.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4.2.1.1 推法 分为直推法、分推法、旋推法。 直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或用示、中两指螺纹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单向直线推动。 分推法:医师用双手拇指桡侧缘或螺纹,或用双手示、中指螺纹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作分向推动。又称分法。 旋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摩。 4.2.1.2 揉法 分为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指揉法:医师用拇指或示指,或用示、中、无名指螺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掌揉法:医师用掌根部分,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鱼际揉法:医师用手掌大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4.2.1.3 按法 医师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或掌心在一定的穴位向下逐渐用力揿压。操作时手法要求轻柔、速度均匀协调、压力大小适当。 4.2.1.4 摩法 医师用手掌掌面或示、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的有节律的抚摩。动作宜轻柔而有节奏。一般以按摩的速度和方向来区别补泻,如急摩为泻、缓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此法在小儿多用于腹部。 4.2.1.5 运法 医师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由此穴向彼穴或在穴周作弧形或环形推动。因常用手指进行推动,故又称指运法。操作要求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作用力仅达皮表,只在皮肤表面运动,不带动皮下组织。

小儿推拿职业班师资课程课件小儿推拿班师资课程教学大纲

小儿推拿职业班师资课程课件小儿推拿班师资 课程教学大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小儿推拿班师资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经络腧穴基础、小儿推拿手法学、儿童保健手法套路等课程的课程安排,对疾病的认识、治疗疾病的原则,熟悉、了解其它相关知识,使学员具有一定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本课程以课程讲授与学员实践为主,其中重要内容以学员实践为主,并配以师资学员试讲、幻灯制作等教学手段和方法。 2、部分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教学,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 三、课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 小儿推拿课程安排剖析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经络腧穴基础、小儿推拿手法学、儿童保健手法套路等课程的课程安排学时数和课程构架。 2、了解:各门课程讲授方法。

【讲授内容】 1、剖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经络腧穴基础、小儿推拿手法学、儿童保健手法套路等课程包含的内容细分。 2、根据师资学员实际情况安排各门课程课时数与构架该课程内容大纲。 课程讲稿撰写规范 【目的要求】 1、掌握:各门课程培训大纲的撰写,各课时讲稿的撰写。 【讲授内容】 1、培训大纲的建立与规范、各课时讲稿书写规范。 2、安排师资学员撰写讲稿,预备登台授课。 服务规范、授课规范 【目的要求】 1、掌握授课要求: 1.自身知识结构完整,系统,全面,授课时尽量避免知识性错误; 2.课前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3.授课思路清晰明了,语言风趣幽默,情感丰富,善于启发,在保证学生听懂的前提下,活跃课堂气氛; 4.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课外知识,与学员走近,传达新鲜信息;同时注意适可而止,尽快回归课本(灵活借鉴评书方式); 5.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修养等各方面为学生做榜样; 6.热爱自己的岗位,与时俱进,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以完善自身; 7.尊重学生,不伤害其自尊心,在学生犯错误后,教育引导,循循善诱,宽容以待,礼貌用语; 8.善于观察学生,因材施教(教育方式);

新生儿窒息复苏评分表

新生儿窒息复苏评分表

考试时间:考核老师:

新生儿复苏指南 第一部分指南目标和原则 (一)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场。 (二)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三)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将新生儿复苏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土(师)及麻醉医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四)在ABCD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 1、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 2、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 3、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 4、给予药物和/或扩容治疗。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 一、复苏的准备 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土(师)各1人。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详附如下: 1、准备新生儿保暖设备,远红外辐射保温台、打开辐射台电源; 2、准备氧气源、吸氧设备; 3、复苏器械和用品: 包括:各种型号的一次性吸引管、吸球、负压吸引器、胎粪吸引管、吸氧设备、脐静脉导管、8号胃管、注射器(1、5、10、20、50ml)、婴儿复苏气囊、面罩、新生儿喉镜及镜片、各种型号的气管导管、金属芯、手套、剪刀、止血钳、粗丝线、听诊器。准备:脉搏氧饱和度仪、空氧混合仪、T-组合复苏器。 4、药物:肾上腺素1:1000、生理盐水。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评估 ↗↘ 措施→决策 此评估-决策-措施的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说明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 范 2015年8月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范(9种)

1 .毫针技术3.耳针技术 2 .头针技术 4 .三棱针技术 5. 火针技术 6 . 穴位注射疗法 7. 醒脑开窍技术8 . 皮肤针(梅花针)9. 电针技术 — - 、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4种) 1.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悬灸技术 4.温针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种) 1.刮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4种) 1.留罐技术 2 .闪罐技术 3.走罐技术 4. 刺络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操作规范(1种) 1.针刀技术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6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2 .脏腑推拿技术 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 4 .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6 .小儿推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5种)

1.穴位敷贴技术 2 .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 5.熏蒸技术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6种) 1. 理筋技术 2.复位技术 3. 正骨技术 4.夹板固定技术 5. 石膏固定技术 6.牵引技术

、针刺疗法操作规范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 %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doc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一、概述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若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亦属窒息。其发生率为5%。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常见 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 年统计:每年500 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 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它是 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0-30%。如果运用先进的复苏技术可以极大程度地防止新生 儿窒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从母体宫腔突然过渡到宫外生活的过程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危险的时刻。人体在出生后需要立即做出的生理调整,比我们日后所做的要多得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生 儿会非常顺利地完成这个过程,他们仅需要少量的帮助或根本无需帮助。新生儿复苏技术就是为了救护那些少部分的新生儿,如果不接受救助,其后果也许是致命的,也许会带来影响一生的问题。 二、病因 凡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与胎儿在宫内所处 的环境和分娩过程密切相关。 (一)孕母因素 1、孕母全身性疾患如糖尿病、心、肾疾病、严重贫血和急慢性传染病; 2、产科疾病:如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全等; 3、孕母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 4、孕母年龄≥35 岁或< 16 岁、多胎妊娠等。 (二)分娩因素 1、脐带受压、打结、绕颈等; 2、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臀位助产、胎头吸引不顺利等; 3、产程中的麻醉、镇痛剂和催产药使用不当。 (三)胎儿因素 1、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等; 2、各种畸形:如后鼻孔闭锁、喉蹼、肺膨胀不全、先天性心脏等; 3、羊水或胎粪吸入致呼吸道阻塞; 4、宫内感染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等; 三、病理生理 (一)呼吸改变 原发性呼吸暂停:胎儿或新生儿窒息缺氧时,初起1-2 分钟有呼吸深快,如缺氧未 及时纠正,即转为呼吸抑制和反射性心率减慢,此为原发性呼吸暂停。此时患儿肌张力存在,血压升高、循环尚好,但有些紫绀,如及时或适当刺激,仍能恢复呼吸。 继发性呼吸暂停:如缺氧持续存在,则出现喘息样呼吸,心率继续减慢,血压开始下降,肌张力消失、苍白、呼吸运动减弱,最终出现一次深度喘息而进入继发性呼吸暂停, 如无外界正压给氧帮助,则无法恢复而死亡。 (二)各器官缺血缺氧的改变 (三)血液生化及代谢改变 PaCO2↑PH↓PaO2↓血糖早期↑后↓、血Ca↓血钠 四、临床表现 160 次 / 分,晚期胎动减少(一)胎儿缺氧(宫内窒息):早期有胎动↑、胎心率> 甚至消失,胎心率变慢或不规则,羊水黄绿色或墨绿色。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标准

姓名科室得分 项目操作步骤及标准 分值 (100分) 扣分 操作准备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戴无菌手套 10分用物准备: 新生儿复苏模型、辐射暖台或模拟暖台的桌子、手套、吸引球囊或吸管、 听诊器、肩垫、擦干新生儿用的毛巾和毯子、自动充气式气囊或带压力 表和氧源的气流充气式气囊、流量表、面罩(足月和早产的尺寸)、执 行常压给氧的方式(氧气面罩、氧气管)、计时器、胶带、吸引器和导 管、胎粪吸引管、功能良好的喉镜和镜片、气管导管、金属芯(每漏一 项扣1分) 评估新生儿:Apgar 评分 5分环境:温度、光线适宜 复苏初步步骤A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2分), 2.摆正体位(鼻吸气位)(2分), 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2分), 4.擦干全身拿开湿毛巾,给与刺激,重新摆正体位(2分), 5.评价呼吸、心率、肤色,要求讲述根据评价需采取的措施,见流程 图。(2分)。 10分 复苏气囊和面罩的使用B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2分), 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2分), 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2分) 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次,观察胸廓扩张情况)(5分), 5.正压人工呼吸30秒(频率:40~60次/分压力:胸部略见起伏,用听诊器听心率6秒,评价(5分)。 备注:氧流量5升/分(2分),面罩不可压在面部,不可将手指或手掌至 于患儿眼部(3分),念“一”时挤气囊,念“二三”时放气,(3分), 正压呼吸时间超过2分钟需插胃管(2分),30秒正压通气后心率小于 60次/分,进行胸外按压(或气管插管)(4分)。 30分 胸外按压C1.用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心率小于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需要实行胸外按压(5分), 2.1)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5分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5分), 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 压迫,双手环抱胸廓支撑背部)(5分)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3 ,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 频率为120次/分(5分),5)30秒胸外按压后,听心率6秒,心率小于60次/分,重新开 始胸外按压(并使用药物),若心率大于60次/分,停止胸外 按压继续人工呼吸(5分) 30分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与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与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与深度 2、1 角度:就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就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就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就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就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与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2017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17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项目 准备工作10分 操作实施80分 职称科室总分 操作程序标准分扣分 原 因1、物品准备:吸引器、吸痰管、远红外辐射台、氧源、气囊面罩、新生2 儿喉镜及镜片、气管导管、胎粪吸引管、注射器、听诊器、生理盐水、 盐酸肾上腺素等。 2、接产者洗手、穿手术衣、戴手 套。2 3、提问:足月吗?羊水清吗?呼吸或哭声好吗?肌张力好 吗?4 4、复苏整个过程评估内容:呼吸、心率、肤色。2 1、最初步骤:保持体温、摆正体位(鼻吸气位)、清理呼吸道(先吸口再吸15 鼻)、擦干全身移去湿巾、必要时刺激呼吸;有中心性紫绀,常压给氧或(每线3分) CPAP,有条件,监测血氧饱和度。 2、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20 (1)指征:呼吸暂停或抽泣样呼吸;心 率<100次/分;(2)有条件,监测血(每个观测点 氧饱和度;(3)正确选择气体;(4)面罩正确盖住口鼻;(5)频率:40-60 4分) 次/分,并做到捏占1/3,放占2/3时间;(6)胸廓扩张不良可能原因和措 施:密闭不良要重新放置面罩;气道阻塞须纠正体位、清理呼吸道;压 力不 足时增大压力或考虑气管插管;(7)停用指征:已经改善(有自主呼吸、心 率>100次/分、肤色转红);应用无改善,改气管插管。 3、胸外按压15 (1)指征:正压人工呼吸后心 率<60次/分;继续正压人工呼吸,须气管插 (每个观测 点 管配合;(2)按压部位:胸骨 下1/3段;(3)方法:拇指法或双指法,手法3分) 必须准确,每次按压提起手指不可离开皮肤、按压深度为胸腔前后径的 1/3;(4)胸外按压与正压人工呼吸配合 为3:1,即90次/分和30次/分; (5)停用指征:心率>60次/分;按压30秒后心率<60次/分需给盐酸肾上 腺素。 4、气管插管15 (1)指征:羊水粪染无活力,用气囊面罩后心 率<60次/分,胸外按压时需第1、2、3、 要,需气管内给药,极度早产儿,早产儿需给肺表面活性物质或有畸形4观测点分数 时;(2)方法:掌握正确气管导管选择、气管插管方法、插管深度、插管分别为4、6、 位置正确判断;(3)须在常压给氧下,20秒内完成;(4)羊水粪染无活力 时,2、3 喉镜直视下吸气管内胎粪,口腔有胎粪也吸净;病情许可,可重复吸, 要在3~5秒内完成;吸净后作正压人工呼吸,必要时插管。 质量评价10分

小儿推拿治疗技术指南

小儿推拿治疗操作规范指南 目的通过对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施以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调整阴阳及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一操作步骤与要求 1. 施术前准备 1. 1器具 普通诊疗床,推章用介质如清水、滑石粉、葱汁、姜汁、食用油等。 1. 2 环境 环境清洁卫生,室内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1. 3 体位 选择患儿舒适、能暴露操作部位、便于医师操作的治疗体位,如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1. 4 部位 根据病症辨证选取适当的治疗穴位。 1. 5 医师操作前医师双手须修剪指甲,刚剪过的指甲要用指甲锉锉平,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可按证候选择介质涂抹。操作时医师双手温暖,精神专注,态度和蔼,具备亲和力,争取患儿的配合。 2. 施术方法 2. 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2. 1. 1 推法 分为直推法、分推法、旋推法。

直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单向直线推动。 分推法:医师用双手拇指桡侧缘,或用双手示、中指螺纹面自穴位中间向两劳作分向推动。 旋推法:医师用拇指蝶纹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摩。 2. 1. 2 揉法 分为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指揉法:医师用拇指或示指,或用示、中、无名指螺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掌揉法:医师用掌根部分,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鱼际揉法:医师用手掌大负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2. 1. 3 按法 医师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或掌心在一定的穴位向下逐渐用力按压。操作时手法要求轻柔、速度均匀协调、压力大小适当。 2. 1. 4 摩法 医师用手掌掌面或示、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的有节律的抚摩,动作宜轻柔而有节奏。一般以按摩的速度和方向来区别补泻,如急摩为泻、缓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此法在小儿多用于腹部。 2. 1. 5 运法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评分表

新生儿复苏操作考核标准 被考核人:科室:得分:

A、B、C、气管插管操作超时均扣3分 考核人:张继承林元元 时间:2020.5.28

新生儿复苏 【适应证】 1.对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可引起或已导致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复苏抢救。 【评估】 (1)评估:初步评估产妇或胎儿情况,是否存在需要复苏的相关危险因素。 (2)评估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准备】 医务人员: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各1名,仪表端庄,衣帽整洁。 环境:安全、温度、光线适宜、抢救设施齐全。 患儿:仰卧位。 用物(医生及护士共同准备):新生儿复苏模型、开放式抢救台、手套、吸引球囊或吸引器、听诊器、肩垫、擦干新生儿用的毛巾和毯子、复苏囊、流量表、面罩、氧气装置、计时器、胶带、和导管、胎粪吸引管、喉镜和镜片、气管导管、金属芯、弯盘、输液用具、肾上腺素、0.9%NACI、笔、记录单、抢救车、除颤仪、手消液。 【操怍方法与程序】 1、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初步评估产妇或胎儿情况,是否存在需要复苏的相关危险因素(医生): 1)单胎或双胎2)足月吗?3)羊水情况4)产妇产前有无使用麻醉药5)。产妇存在大出血吗? 2、医护人员洗手(七步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戴无菌手套,预热抢救台,检查复苏物品完好。 3、快速评估(医生):足月吗?羊水清吗?有呼吸音或哭声吗?肌张力好吗? 4、复苏初步步骤(A):时间30秒,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护士)。2). 摆正体位(鼻吸气位)(医生)。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医生、护士)擦干全身拿开湿毛巾(护士)。4.)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医生)。 *评估(医生):呼吸、心率、氧饱和度或肤色,(4-5秒)要求讲述根据评价需采取的措施。 ①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②心率﹤100次/min。 5.)开通静脉、接心电监护(护士)。 5、正压人工通气(B)(医生):时间(30秒)1)选择合适型号的气囊、面罩,接上氧源。2)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3)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3)*正压人工 呼吸30秒(频率:40~60次/分压力:胸部略见起伏。 *备注:面罩不可压在面部,不可将手指或手掌至于患儿眼部,念“呼吸”时挤气囊,念“二三”时放气,—口述,正压呼吸时间超过2分钟需插胃管—口述。经30s充分正压通气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次/min,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通气。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100次/min,须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实施正压通气(步骤正确仍不改善),并检查

新生儿窒息复苏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胸外按压(一) 本课共12题,答对10道为合格 f1、胸外按压进行多长时间再进行评估? A.30秒 B.40秒 C.45-60秒 D.30-40秒 f2、哪个图片的胸外按压放松动作正确? A.A B.B f3、进行新生儿胸外按压时,按压胸骨采取以下哪一个合适深度? A.大约按压1/3英寸深度 B.直至你能感觉到脊柱的前面部分 C.压到剑突触到肝或脾 D.大约压到胸廓前后径1/3深度 f4、下列哪项是胸外按压指征的正确描述? A.无论何时心率< 60次/min 。 B.在30sec有效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仍< 60次/min 。 C.尽管进行30sec有效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 80次/min 。 D.只要心率< 100次/min 。 f5、以下哪项是关于胸外按压的确切的陈述? A.如胸外按压时,不需要正压人工呼吸。 B.胸外按压减低胸腔内压力。 C.胸外按压使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器官。 D.胸外按压是新生儿复苏的最关键技术。 f6、为保证胸外按压和正压人工呼吸的频率恰当,复苏小组成员要重复念以下哪项短语? A.“ 1 - 2 - 吸”

B.“ 1 - 2 - 3 - 4 - 吸” C.“ 1 - 2 - 3 - 吸” D.“ 1 - 吸” f7、何处是新生儿施行胸外按压的适宜部位? A.A B.B C.C D.D f8、哪一项是胸外按压最可取的方法? A.双指法 B.拇指法 C.手掌法 D.拳法 f9、进行胸外按压时,人工通气的给氧浓度是多少? A.21% B.30%-40% C.60% D.100% f10、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的比例是? A.3:2 B.3:1 C.4:1 D.4:3 f11、正压通气不伴胸外按压时,每分钟呼吸节律是多少次/min? A.20-40 B.40-60 C.50-80 D.90-120 f12、你已施行胸外按压和有效的正压人工呼吸45秒 , 但检测心率仍为40次/min, 下一步措施你该做什么? A.继续胸外按压30sec并重新检测心率。 B.插入脐静脉导管,给肾上腺素。 C.改换正压人工呼吸的不同装置(如气流充气式气囊改换为自动充气式气囊)。 D.因无效停止胸外按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