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

别()

2、人们常说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A、铁单质

B、铁分子

C、铁原子

D、铁元素

3、目前缓解石油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将汽油和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

种汽车燃料。乙醇汽油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

..一步实现的是()

A.CO2 →H2CO3 B.O2→H2O C.CO2→CaCO3 D.CO→CaCO3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6、自2004年5月1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交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对司机酒后开车的监控处罚力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依次为()

A、+6,+3

B、+3,+6

C、+3,+5

D、+5,+3

7、“绿色化学”是指()

A、颜色为绿色的化工产品

B、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环保的产品

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无害产品

D、只能使用,不能再生产的化学产品

8、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有以下药品柜。实验室购进一瓶锌粒,应放于( )

9、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

B.50

C.88

D.12 6

10.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2Mg表示2个镁元素 B.2CO 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C.Zn2+表示Zn的化合价为+2价

D.

表示核外电子数为2个

11、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

C.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0 D.N60和N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12、原子经济化的目的就是物尽其用,更具体说来,便是一个节约自然资源和防止污染的问题。这就好比我们做一件衣服,既要完全合身又要不出一点废料,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列制取CO2反应比较体现原子经济化的是()

A、CaCO3CaO + CO2↑

B、CaCO3 + 2HCl =CaCl2 + CO2↑+ H2O

C、2CO + O22CO2

D、CH4 + 2O2 CO2 + 2H2O

13.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15.某同学测得海水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3%,假设海水中的氯元素全部来源于氯化钠,则海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A.2.18% B.3.51% C.5.85% D.4.19%

16、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下列气体时,会发生爆炸的是()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氮气和氦气

C、氢气和空气

D、沼气和氮气

17、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一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充分煅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气体()A.一样多 B.跟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多

C.煅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多

D.无法确定

18、除去CO2中混有的CO应采用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通过红热的铁丝

19、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 H2O淀粉 + O2,由此可推知,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A.碳元素 B.氢元素 C.碳、氢两种元素 D. 碳、氢、氧三种元素

20、下列实验操作或数据中,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5分)有科学家认为地球变暖及异常气候与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1)减少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2)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平衡至关重要。

(3)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正在研究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以下说法能从图中分析得出的有(填序号)。

a.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b.化学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c.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d.二氧化碳也是重要的资源。

22、(17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

2,并验证CO

2

和CO的性质的实验,请看图后

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A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3)B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4)C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5)D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E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23

元素名称及符号钠Na 镁Mg 硫S 氯Cl 溴Br

最外层电子数 1 2 6 7 7

常见化合价最

+1 +2 +6 +7 +7

无无-2 -1 -1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存在着关联,其中的关联

是:最高正价、非金属的负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

(3)溴化亚铁的化学式是。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4.(9分)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写

号的仪器名称: b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

3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4)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上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打开止水夹后看到。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1/5。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4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四、本题只有1小题(10分)

26.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2克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50%的氯酸钾分解,将剩余的固体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10.08克,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各多少克?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二)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6题,共60分)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水蒸发(化学变化)B.氢气爆炸(化学变化)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化学变化)D.烧鱼时把鱼烧焦(物理变化)2.小明阅读《科学大众》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

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

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氧化物 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5.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7.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测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

8.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热的稀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9.A、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发生下式所示化学反应A + B = C,现将a g A和b g B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完全,分析得知剩余物为混合物,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

A.小于(a+b)g B.等于(a+b)g C.不大于(a+b)g D.不小于(a+b)g

10.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由3种元素构成的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石灰水 B.通过灼热的CuO

C.将混合气体点燃 D.倾倒混合气体

12.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9:21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14.在下列反应中,有单质出现,但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u+2AgNO3Cu(NO3)2+2Ag B.2Al+3H2SO4A12(SO4)3+3H2↑

C.2Na2O2+2CO22Na2CO3+O2 D.Zn+CuSO4ZnSO4+Cu 15.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 x,假设在研磨烧结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

A.12 B.13 C.15 D.26 1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B.制备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C.掏沼气池(沼气池中有大量可燃性气体CH4)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结束实验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

17.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入人体呼出的气体,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潮湿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 .图①是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

B .图②是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

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D .图④是向久置空气中已完全变质的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

体积关系

19.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

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0.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2CO 、CO 、2H 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

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④通过白色4CuSO 粉末时,粉

末变成蓝色晶体(白色4CuSO 粉末遇水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2CO 、CO 、2H

B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可能含有2H ,一定没有2CO

C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2H 和CO ,一定没有2CO

D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可能含有2H 和2CO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二、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5分

21.(8分)现有①五氧化二磷,②空气,③铁粉,④氯化亚铁,⑤液态氧,⑥水,⑦氯化钠,⑧金刚石,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

22.(5分)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包含着许多化学内容:

(1)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有 (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等。

(2)超市货架上的食盐品种丰富,有锌盐、钙盐、硒盐、加碘盐等等。这些食盐中含的锌、钙、硒、碘等是指(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

(3)热水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____________(填一种调味品名称)除去。

(4)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5)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其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防止食品变质。

23.(12分)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入了一氧化碳气体,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 、B 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 ;装置B 的作用是 ;

(2)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现象时,才能

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气体。D 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

为 。

(3)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

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 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5分

24.(8分)(2009·雅安)下图是初

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 、B 、C 、D 、E 为化

合物,且A 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D 与E 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 、丙均为黑

色粉末,C 和E 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 ,D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 D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甲+B :___ ___ __;

A

B

甲C 甲E 乙丙D

甲→E :___

__ __;

甲→C:____ ___ __。

25.(17分)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③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是,收集装置

是,请写出用该装置

收集二氧化碳时的验满方法:。(3)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

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F 收集并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需在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处导管通入,并需要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请在右图画出相关的装置。

(4)下列反应可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的是(填序号) 。

①锌和稀硫酸制氢气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③木炭还原氧化铜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6.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

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操作达到。(2)生活中可以采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

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

2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

g。

②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4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B、保险丝在电路中熔断

C、在铝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利用铁的延展性制铁丝

2、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酱油 C.蒸馏水 D.葡萄酒

3、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量取76 mL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A、滴管

B、10 mL量筒

C、20 mL量筒

D、100 mL量筒

6、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7、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液,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拿出实验室

B、放回原试剂瓶

C、倒入废液缸

D、留在实验台上,为下次用

8、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A.火星四射

B.发热

C.生成黑色固体

D.固体形状变化了

9、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0、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

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②①④③⑥⑤⑦

C. ①②④③⑥⑤⑦

D. ②①④③⑥⑦⑤

11、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说法有:①质量减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作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和③

B. ②和④

C. ②和③

D. ②③和⑤

12、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C.空气是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13、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

A.硫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气体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

C.水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气体

D.氯酸钾在空气中加热放出气体

14、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

A.木炭

B.红磷

C.蜡烛

D.硫

15、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

D.①②③

16、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

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甲乙丙

A.固态、液态、气态 B .气态、固态、液态

C.固态、气态、液态 D .液态、气态、固态

17、硬水和软水的本质区别是()

A .硬水浑浊,软水澄清 B.硬水含杂质多,软水含杂质少

C .硬水不是纯净物,软水是纯净物

D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9、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取水

B .过滤

C .吸附

D .消毒

20、下列方法中能鉴别硬水和软水且最简便的是()

A .煮沸

B .吸附

C .静置

D .加肥皂水

21、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

22.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

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二、填空题:

23、(5分)下列物质:①硫;②铁;③碳;④蜡烛。它们在氧

气中燃烧(用相应的序号填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产生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只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是;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的是。

24、(1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加强热条件下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6)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以上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25、(5分)电解水实验时,正极产生负极产生两者体积比是自然界中的水一般是硬水,采用转化成软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是。

26、(2分)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 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 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27、(6分)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 l )实验①: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

2 –

3 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

验①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②(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③

(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28、(10分)如右图所示:( 1) 写出玻璃仪器名称①

② (2)进行的是操作。 (3)在此操

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滤纸边

缘要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这主要是由

于。

(4)该操作用于水的净化,则可进行除去杂质,如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填“吸附”或“蒸馏”)。(5)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用和来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

29、(8分)CO

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2

的制取和性质:

验来探究CO

2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

放;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

2

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

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

2

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

2

与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

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

明CO

2

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

2

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三、计算:(5分)

30.某学生用盐酸与一定量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恰好反应,产生了4.4 g

的CO

2

气体,该盐酸溶液中纯盐酸的质量是多少?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B 2.D 3.B 4.D 5.B 6.A 7.B 8.D 9.A 10.B 11.D 12.C 13.C 14.C 15.B 16.C 17.A 18.B 19.C 20.B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5分)

(1)石油。(2)①光合,②呼吸。(3)a b c d。(2分)

22.(17分,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个1分)

(1)长颈漏斗铁架台

(2)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CaCO

3+2HCl=CaCl

2

+CO

2

↑+H

2

O

(3)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CO

2

+C 2CO

(4)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固体逐渐减少 2CuO+C 2Cu+CO

2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6)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CO +O

2点燃2CO

2

23.(8分,每空2分)(合理答案均给分)

(1)最高正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减去最外层电子数(负价的绝对值与最高正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2)Cl和Br

(3)FeBr

2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4.(9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1分)

(1)试管 (2)

(3)B E

(4)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集气瓶内液面上升

(5)2NH 3 +3CuO △ 3Cu+3 H 2O+N 2

25.(11分,(1)和(5)题最后一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水倒流至瓶中

约5

1处。 (2)木炭燃烧产生CO 2气体,瓶内压强不变,水不会倒流。

(3)镁和空气中的其它气体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

(4)药品要可燃,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其它成分反应,生成物最好是

固体(答出两点,即可给分)

(5)③①②④; 1

四、本题只有1小题(10分)

26.氯酸钾9.8克 二氧化锰2.2克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B D D B

C B A

D A C B A B C B C A C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分。

21.(4分)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①、④、⑥、⑦;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⑥;属于混

合物的是 ② ,属于单质的是③⑤。

22. (1) CH 4;(2) 元素(3) 食醋 (4) 吸附

(5)隔绝空气

23. (12分) (1) NaOH 溶液, 2Ca(OH)溶液;确保通过灼热的CuO 的气体中不含2CO 。

(2) B 中石灰水不变浑浊,D 中石灰水变浑浊。 (3)点燃(用气球收集)。

三、

24.(8分)(1)CO 2 (2)2H 2O 2

2H 2O +O 2↑ 2C +O 22CO ; 3Fe +2O 2Fe 3O 4

25.(17分)(1)① 试管 ②长颈漏斗 ③ 集气瓶

(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 B ,E (或F ),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满。

初中化学单元测试试题(一)附答案

初中化学单元测试试题(一) 走进化学世界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54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11武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钢铁生锈 B. 冰雪融化 C. 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2011鄂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2011苏州)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 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4.(2011巢湖)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5.(2011桂林)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选 项 目的操作现象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 属活动性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 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 铜 析出 铝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 中的氢氧化钾溶 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 液,滴入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 产 生 氢氧化钾溶液已 经 变质 C 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的热量变化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 硝酸铵晶体,充分搅 拌 溶液温度下 降 盐类物质溶于水 都 能使溶液温度下 降 D 检验集气瓶中是 否集满二氧化碳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 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 二氧化碳 6.(2011烟台)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烧碱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 B.氮气性质比较稳定——可充人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C.铜片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7.(2011宜昌)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8.(创新题)新华社2011年7月15日电,我国蓬莱 19-3 油田发生漏 油事故以来,漏油量约为1,500桶,已持续了几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育新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 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 题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选择题 1.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指的是 A .铁单质 B .铁元素 C .氢氧化铁 D .氧化铁 2.下列化合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 A .H 2R B .RO 3 C .RO 2 D .H 2RO 3 3.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 A 、核电荷数 B 、中子数 C 、原子序数 D 、核外电子数 4.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27×10-26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 ,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56 B 、9.227×10-26kg C 、1.993×10-26kg D 、56g 5.在MgO 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 .3∶2 B .2∶3 C .3∶4 D .4∶3 6.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H 2O 表示水由氢气和氧元素组成 B .如右图所示,该原子核外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C .2N 表示2个氮原子 D .P 表示磷元素 7.已知金属元素M (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 2O ,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A .MCl 2 B .MCl 3 C .M 2Cl 3 D .MCl 8.硒(Se )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已知 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11 B .34 C .45 D .79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Al 2O 3 B 、SiO 2 C 、CaO D 、Fe 2O 3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相对原子质量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 .电子数 11.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的阳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 .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 C .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 .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A .中子 B .电子 C .原子 D .原子核 14.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 2H 8N 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是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2.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2m/(m-n) B.32n/(m-n) C.32n/(3n-2m) D.32n/(3m-2n)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 CO2+H2O+CO 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5.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 6.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B.C.D. 7.某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1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B.用水吸收CO 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9.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东营市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东营市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2.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30g B.50g C.100g D.150g 3.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 A.9.2g B.6.9g C.4.6g D.2.3g 4.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A. 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D. 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5.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 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 6.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 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7.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 8.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 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期中检测题一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火上烧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2、“分子足球”C60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相继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金属单质 D.非金属单质 3、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水通电时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D.由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氧气 6、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 B.增加绿地面积 C.减少用煤作燃料 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7、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做干电池电极 B.氧气供给呼吸 C.厨房用的铝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9、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10、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分别取等质量的这两 种物质制取氧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A.高锰酸钾多于氯酸钾 B.氯酸钾多于高锰酸钾 C.两种物质放出氧气的质量相等 D.无法比较 11、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1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蒸馏、煮沸都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液态氢气是蓝色的 C.氢气难溶于水 D.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是氧气密度的1/14 14、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1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银 Hg B.氖气 Ne2 C.氧化铝 Al2O3 D.氯化铁 FeCl2 16、下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1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鲜牛奶变成酸奶②液化石油气燃烧③橙子榨成橙汁 ④葡萄变成葡萄酒⑤湿衣服凉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做法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汽车排放的尾气 C、利用太阳能发电 D、拆房修路 3、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B、火的发现和使用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孔雀石的发现 4、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 5、固态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蓝色,这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很小 C、分子是运动的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B、每100g空气中约含氧气21g 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D、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变化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白酒 C、糖水 D、蒸馏水 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9、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 B、静置 C、煮沸 D、吸附 10、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且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

此时,水的作用是 A、反应物 B、氧化剂 C、催化剂 D、助燃剂 1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 B、两个氧原子 C、氢分子 D、氧分子 1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白磷的燃烧 C、酿酒 D、动植物的呼吸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水原子构成的 14、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C、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15、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能除去氧气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的是 A、木炭 B、硫磺 C、白磷 D、蜡烛 1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 B、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身体健康 C、水覆盖了地球大约3/4的面积,因此不存在水危机 D、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7、某同学要量筒量液时,第一次读数时仰视,得读书为m毫升,倒入一部分液体后俯视,得读数为n毫升,则实际倒入液体的体积 A、ml m n) (- > D、无法确定 (- = C、ml n) n) (- m < B、ml m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8、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真空隧道扫描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述操作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已进入了操纵原子的阶段 C、此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 4567891011\ 12 13141516171819| 20 >>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 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② ③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人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现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同,则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为 A.4:1 B.1:1 C.16:3 D.32:3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 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5.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7.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B.C.D. 8.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试卷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冰雪融化 C.酒精燃烧D.汽油挥发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 氮元素 C. 铝元素 D. 铁元素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糖水 C.米粥 D.豆浆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MnO 2 B.NaCl C.NaOH D.H2SO4 8.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B.O2 C.CO D. CO2 10.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霉变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11.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12.下列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C.H2 D.2H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MnO2 C.CO2 D.H2O2 14.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1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原子质量 C.物质种类 D.元素种类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物质用途性质 A不锈钢炊具抗腐蚀性 B洗涤剂除油污乳化作用 C一氧化碳气体燃料可燃性 D氧气炼钢可燃性 19.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26 B.88 C.50D.38 20.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9O2点燃4CO2 + 2SO2 +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4H12S2 B. C2H6S C. C2H6O2 D. C2H6S2 2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D.钚元素的中子数为150 试管1 试管2 水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金属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 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 5.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 6.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7.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9.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10.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1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可以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改变铁的颜色 14.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15.下列每组金属是按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K、Hg、Zn B.Ag、Al、Au C.Mg、Fe、Cu D.Pt、Pb、Na 1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 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NaCO,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 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溶液、②KCI溶液、⑧KSO溶液、④CuSO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⑧④ B.①④⑧② C.④⑧②① D.④①⑧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9.CuCI和Mg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 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12.以铁矿石(含Fe0)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燃料 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2-,NO-,其中Fe3+,Mg2+,S0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02-,N0-的个数比是() A.3:2:1 B.1:2:1 C.3:1:15 D.3:1:13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2.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 1010102 (g) 反应后质量 待测2212 (g)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 5.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A. 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D. 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7.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8.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初三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6=32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Ca 40 Fe 56 Zn 65 Cl Ag 108 Cu 64 卷I 选择题(3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典故中,从变化的角度,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 刻舟求剑 C 火烧赤壁 D 铁杵磨成针 2.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应理解为 A.铁元素 B.铁单质 C.铁离子 D.铁原子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 ...置换反应的是 A.2Mg+CO2点燃2MgO+C B.2Na+2H2O=2NaOH+H2↑ C . CO+C uO == Cu+CO2 D.Fe+H2SO4=FeSO4+H2↑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盖,瓶口会有白雾出现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 6.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2”表示两个氧分子 B. 2NO ——“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 C. 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 7.下列说法不符合 ...事实的是 A.钢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7的雨水属于酸雨 D.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8.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气体的刺激性气味,已知这种气体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火柴点燃时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红磷 D.硫 9. 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水受热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变大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 10.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1.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 1 ℃时,甲析出固体较多 B.t 2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D.t 2 ℃时,将等质量的甲丙配成饱和溶液,则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甲>丙 12.下列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 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 过滤 B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C CO(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并干燥 D CuSO4溶液(H2SO4)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 /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 /g 4 待测28 2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待测”数值一定为2 g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 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14.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15.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