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模拟考试(01)

生理学模拟考试(01)
生理学模拟考试(01)

一、单选题(共7980 题,每题 1 分)

1.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D.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E.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正确答案:E

2.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主要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E

3.心迷走神经对心肌的作用效应是:

A.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弱心房肌收缩力

B.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增强心房肌收缩力

C.减慢心率,加快房-室传导速度,减弱心房肌收缩力

D.加快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弱心房肌收缩力

E.减慢心率,加快房-室传导速度,增强心房肌收缩力正确答案:A

4.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3期复极化:

A.因Cl- 内流而产生

B.因Ca2 +内流而产生

C.因Na+内流而产生

D.因K+内流而产生

E.因K+外流而产主

正确答案:E

5.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0期去极化:

A.因Cl- 内流而产生

B.因Ca2 +内流而产生

C.因Na+内流而产生

D.因K+内流而产生

E.因K+外流而产主

正确答案:C

6.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在:

A.等容收缩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充盈期

D.减慢射血期

E.快速射血期

正确答案:E

7.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搏压

D.平均动脉压

E.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正确答案:B

8.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项指标较好?

A.潮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肺活量

D.补吸气量

E.用力呼气量

正确答案:E

9.CO2分压最低的部位是:

A.动脉血

B.静脉血

C.组织间液

D.毛细血管内

E.肺泡气

正确答案:E

10.肺通气/血流比值在下列哪个数值时,肺换气的效率最高?

A.0.5

B.0.84

C. 1

D. 1.5

E. 2

正确答案:B

11.实验过程中,切断家兔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表现为:

A.加深,变慢

B.加深,变快

C.变浅,变慢

D.变浅,变快

E.无变化

正确答案:A

12.吸气时:

A.气道内外压力差缩小,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

B.气道内外压力差增大,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

C.气道内外压力差缩小,气道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降低

D.气道内外压力差增大,气道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降低

E.肺实质对气道壁的状牵引作用减弱,气道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降低正确答案:D

13.胸廓容量在其自然位置的容量时:

A.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

B.胸廓以其弹性向内回缩,肺的回缩力向内

C.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D.胸廓的弹性作用消失,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

E.胸廓的弹性作用消失,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正确答案:E

14.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称为:

A.肺活量

B.潮气量

C.补吸气量

D.功能残气量

E.补呼气量

正确答案:E

15.PO2最高的是:

A.肺泡气

B.外界大气

C.动脉血

D.静脉血

E.组织间液

正确答案:B

16.血液氧含量通常是指:

A.Hb可结合的最大O2量

B.Hb实际结合的O2量

C.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D.氧扩散的总量

E.氧溶解在血浆中的量

正确答案:B

17.一般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时,对胃肠道平滑肌和消化腺的作用效应是:

A.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增加

B.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减少

C.胃肠道平滑肌舒张,消化腺分泌增加

D.胃肠道平滑肌舒张,消化腺分泌减少

E.对胃肠道平滑肌和消化腺的活动无影响

正确答案:D

18.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排列是:

A.糖类,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脂肪,糖类

C.脂肪,糖类,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脂肪

E.糖类,脂肪,蛋白质

正确答案:A

19.以下哪项是胃排空的直接动力?

A.胃内压低于十二指肠内压

B.胃内压高于十二指肠内压

C.胃内压等于十二指肠内压

D.支配胃的交感神经兴奋

E.促胰液素分泌增加

正确答案:B

20.生理情况下,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盐酸

B.肠激酶

C.胰蛋白酶本身

D.组织液

E.糜蛋白酶

正确答案:B

21.关于消化期的胰液分泌的调节,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胰液分泌可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B.肠期的胰液分泌量是最多的

C.胰液分泌的调节中没有条件反射参与

D.肠期的胰液分泌以体液调节为主

E.迷走神经是胰液分泌反射性调节中的传出神经

正确答案:C

22.胆汁的成分中能乳化脂肪的是:

A.胆盐

B.胆色素

C.水和无机盐

D.NaCl

E.脂肪酸

正确答案:A

23.肠-胃反射可:

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B.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C.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D.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E.抑制胆囊收缩

正确答案:D

24.在体内氧化时,1g脂肪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约为1g糖或蛋白质的

A.1.5倍

B.2倍

C.2.5倍

D.3倍

E.3.5倍

正确答案:B

25.关于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我国人膳食中,糖的比例最大

B.糖的消化产物葡萄糖可以糖原形式贮存起来

C.肝糖原能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

D.肌糖原作为能源贮备,有应急的功用

E.1g糖氧化时释放的能量要比等量的脂肪或蛋白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多正确答案:E

26.一般情况下,皮肤散热量占散热量的

A.50%

B.60%

C.70%

D.80%以上

E.90%以上

正确答案:D

27.肾小囊超滤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A.高于血浆

B.低于血浆

C.与血浆相同

D.与肾远端小管的小管液相同

E.与终尿相同

正确答案:C

28.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血浆蛋白减少

C.肾小球的血浆流量增加

D.近端小管的重吸收量增加

E.肾小囊内压降低

正确答案:A

29.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B.肾小囊内压升高

C.滤过膜的通透性降低

D.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减少

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正确答案:D

30.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能力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远端小管

C.髓袢细段

D.集合管

E.以上全有

正确答案:A

31.小管液流经下列哪一部分后其成分将不再变化而成为终尿?

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正确答案:E

32.球-管平衡的生理意义在于:

A.使尿量和尿钠排出量相对稳定

B.使NaHCO3的重吸收量相对稳定

C.使葡萄糖的重吸收量相对稳定

D.使K+的分泌量相对稳定

E.使H+的分泌量相对稳定

正确答案:A

33.使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的最敏感的因素是: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寒冷刺激

E.疼痛刺激

正确答案:B

34.盆神经受损时,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是:

A.尿失禁

B.尿频

C.尿潴留

D.多尿

E.少尿

正确答案:C

35.重吸收65%~70%的肾小囊超滤液的部位是:

A.肾小球

B.近端小管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正确答案:B

36.决定终尿K+排出量多少的主要部位是:

A.肾小球

B.近端小管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正确答案:E

37.剧烈运动时尿生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滤过膜的面积减少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肾小囊内压升高

E.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

正确答案:B

38.饮大量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加的过程称为:

A.渗透性利尿

B.水利尿

C.尿崩症

D.球-管平衡

E.尿液浓缩

正确答案:B

39.使近处物体发出的辐散光线能聚集成象在视网膜上的功能,称为

A.瞳孔对光反射

B.视轴会聚反射

C.眼的调节

D.角膜反射

E.眨眼反射

正确答案:C

40.当睫状肌收缩时可使

A.角膜曲度增大

B.角膜曲度减小

C.瞳孔缩小

D.晶状体曲度增大

E.晶状体曲度减小

正确答案:D

41.色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视野最大

E.蓝色

正确答案:D

42.下列关于视网膜中央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视网膜兴奋阈值最低区

B.视杆细胞密集处

C.暗视兴奋的特化区

D.视敏度最高区

E.视锥、视杆细胞混合区

正确答案:D

43.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

D.兴奋节律不变

E.易受内环境改变影响

正确答案:D

44.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电位变化可总和

E.有后发放现象

正确答案:A

45.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单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D.电位变化可总和

E.有后发放现象

正确答案:C

46.传入侧支性抑制的意义在于:

A.使传出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

B.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得到协调

C.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

D.抑制外周感觉信息的传入

E.使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可引起多个神经元同时兴奋或抑制

正确答案:B

47.突触后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去极化

B.突触前膜超极化

C.突触后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正确答案:E

48.特异感觉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关系是:

A.各自有专门的外周信息传入通路

B.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活动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活动无关

C.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信息来自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

D.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后,影响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功能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9.肌梭传入冲动增加时:

A.兴奋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B.抑制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C.抑制支配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

D.抑制闰绍细胞的活动

E.对支配其他关节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正确答案:A

50.脊休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

A.大脑皮层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基底神经节对脊髓的易化作用

C.小脑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D.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的易化作用

E.高位中枢对脊髓中反射中枢的调节作用

正确答案:E

51.以下哪项不是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控制的特征?

A.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交叉性支配

B.对头面部肌肉主要为为双侧性支配

C.愈粗大的肌肉,其代表区愈大

D.总的空间安排是倒置的

E.在头面部代表区内部是正立的

正确答案:C

52.迷走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瞳孔扩大

B.胃肠平滑肌收缩

C.肾小动脉收缩

D.汗腺分泌增加

E.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正确答案:B

53.下列哪项不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效应?

A.汗腺分泌增加

B.心跳减慢减弱

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D.肾小动脉收缩

E.瞳孔扩大

正确答案:B

54.下列哪项不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效应?

A.膀胱逼尿肌收缩

B.心跳减慢减弱

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D.胃肠平滑肌收缩

E.瞳孔缩小

正确答案:C

55.正常人在肌肉剧烈运动、窒息等情况下,以下哪项一般不会出现?

A.皮肤与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循环血量增加

C.红细胞计数增加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血糖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E

56.M受体的阻断剂是:

A.十烃季铵

B.阿托品

C.六烃季铵

D.酚妥拉明

E.筒箭毒

正确答案:B

57.由腺垂体产生的激素是:

A.促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素

C.血管升压素

D.甲状腺激素

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正确答案:A

58.听到开饭铃声时产生胃液分泌反应,属于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是

E.体液调节

正确答案:A

59.在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中,Na+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主要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C

60.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变化过程中,由锋电位顶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

A.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去极化

正确答案:D

61.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阈电位

B.刺激的持续时间

C.阈强度

D.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刺激的频率

正确答案:C

62.在下列物质的跨膜转运中,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的是:

A.CO2由细胞内到细胞外

B.O2由细胞外到细胞内

C.Na+由细胞外到细胞内

D.K+ 由细胞外到细胞内

E.Ca2+由细胞外到细胞内

正确答案:D

63.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与血量分别为:

A.40L与4L

B.30L与4L

C.20L与4L

D.30L与2.5L

E.20L与2.5L

正确答案:B

64.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比容增大

B.红细胞比容减小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正确答案:D

65.正常成年女性血红蛋白的含量为:

A.60~100g/L

B.80~120 g/L

C.110~150 g/L

D.120~160 g/L

E.150~200 g/L

正确答案:C

66.柠檬酸钠的抗凝作用原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Ca2+成为不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E.与血浆中Ca2+结合形成沉淀物

正确答案:B

67.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主要原因是:

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E.心肌呈“全或无”式收缩

正确答案:C

68.心脏内传导速度最快的组织是:

A.窦房结

B.心房优势传导通路

C.房室交界

D.心室肌

E.浦肯野纤维

正确答案:E

69.浦肯野细胞的兴奋传导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浦肯野细胞的:

A.最大复极电位水平较低

B.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速度较快、幅度较高

C.动作电位的平台期较长

D.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的速度较快

E.动作电位4期可发生自动去极化

正确答案:B

70.关于第二心音,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引起

B.主要由房室瓣开放引起

C.主要由动脉瓣开放引起

D.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E.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正确答案:E

二、多选题(共3420 题,每题 1 分)

71.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缓慢

B.广泛

C.持久

D.迅速

E.短暂

正确答案:ABC

72.下列生理功能中,哪些属于生命的基本特征?

A.新陈代谢

B.兴奋性

C.神经反射

D.生殖

E.植物性功能

正确答案:ABD

73.关于钠泵活动所造成的细胞膜内高K+浓度、膜外高Na+浓度的生理意义,正确的是:

A.是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中,Na+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动力

B.是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中,K+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移动的动力

C.是Na+-Ca2+交换的动力

D.是某些物质进行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E.是细胞静息电位产生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ABCDE

74.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肌小节缩短

B.Ca2+ 与横桥结合

C.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D.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

E.Ca2+是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

正确答案:ACDE

75.关于后负荷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开始收缩前已遇到的负荷

B.不能增加肌肉的初长度

C.不阻碍收缩时肌肉的缩短

D.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

E.适度后负荷的存在,使肌肉的做功更佳

正确答案:BDE

76.在正常的心脏泵血活动中:

A.等容收缩期心室容积大于等容舒张期

B.心房收缩是心室血液充盈的主要原因

C.等容收缩期时的心室容积最大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明显高于大动脉压

E.在等容收缩期时的大动脉压最低

正确答案:ACE

77.第二心音:

A.由动脉瓣关闭引起

B.在等容收缩期初出现

C.在等容舒张期初出现

D.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E.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正确答案:ACE

78.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向心脏回流的动力有:

A.心脏泵血

B.呼吸运动

C.肌肉运动

D.小动脉收缩

E.微动脉收缩

正确答案:ABC

79.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的时相有:

A.呼气初

B.吸气初

C.呼气中期

D.呼气末气流停止时

E.吸气末气流停止时

正确答案:DE

80.呼气时:

A.肺内压降低

B.胸内负压减小

C.肺泡单位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D.静脉回流量减少

E.肺弹性回缩

正确答案:BDE

81.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有:

A.肺通气/血流比值

B.气体的溶解度

C.呼吸膜的通透性

D.肺泡气和肺部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气体的分压差

E.呼吸膜的有效面积

正确答案:ABCDE

82.盐酸由胃进入小肠可以引起:

A.胃运动加强

B.小肠液的分泌增加

C.胰液的分泌增加

D.胃液的分泌增加

E.胆汁的分泌增加

正确答案:BCE

83.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的部位包括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脊髓

D.网状结构

正确答案:BCD

84.汗液的特点为

A.NaCI浓度一般低于血浆

B.乳酸浓度高于血浆

C.含少量的糖

D.无蛋白质

正确答案:ABD

85.与近髓肾单位相比较,皮质肾单位的特点有:

A.肾小球体积较大

B.髓袢短

C.含有分泌颗粒,能分泌肾素

D.主要分布在内皮质层

E.入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脉的口径小

正确答案:BC

86.下列哪些因素可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A.交感神经兴奋

B.肾血浆流量增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

E.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减少

正确答案:ACE

87.在近端小管,伴随着Na+的主动重吸收而发生的有:

A.葡萄糖的重吸收

B.HCO3-的重吸收

C.H2O的重吸收

D.H+ 的分泌

E.尿液的浓缩

正确答案:ABCD

88.关于葡萄糖的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全部在近端小管进行

B.与Na+的重吸收相耦联

C.是一种被动转运的过程

D.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饱和现象

E.生理情况下,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率为65%~70%正确答案:ABD

89.能引起肾素分泌增加的因素是:

A.循环血量减少

B.动脉血压降低

C.肾小球滤过的Na+减少

D.肾小球滤过的K+减小

E.交感神经兴奋

正确答案:ABCE

90.下列情况中,能使尿量减少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

B.大量出汗

C.循环血量增加

D.剧烈运动

E.静脉注射甘露醇

正确答案:ABD

91.视锥细胞的特点是

A.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

B.主要感受强光刺激

C.与夜盲症的发生有关

D.主要分布于中央凹

正确答案:BD

92.人耳对音频的感觉被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分辨下列变化的功能

A.受刺激的基底膜的部位

B.受刺激的盖膜的区域

C.盖膜振动的频率

D.基底膜振动的频率

正确答案:A

93.前庭器官

A.通过囊斑检测直线加速度

B.经壶嵴检测角加速度

C.在膜质半规管中存在内淋巴

D.经第8 对回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

正确答案:ABCD

94.感受苦味的感受器分布于

A.舌根部

B.舌的两侧

C.舌尖

D.舌背侧前部

正确答案:A

9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是“全或无”式的

B.有总和现象

C.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主要是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的结果

E.突触后膜表现为超极化

正确答案:BDE

96.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有:

A.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B.引起特定感觉

C.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D.调节内脏活动

E.发动随意运动

正确答案:BC

97.以下哪些是引起内脏痛的常见原因?

A.内脏受到机械性牵拉刺激

B.内脏平滑肌痉挛性收缩

C.内脏受到切割性刺激

D.内脏受到烧灼性刺激

E.内脏缺血

正确答案:ABE

98.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控制的特征有:

A.总的空间安排是正立的

B.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交叉性支配

C.对头面部肌肉主要为为双侧性支配

D.愈粗大的肌肉,其代表区愈大

E.在头面部代表区内部是倒置的

正确答案:BC

99.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

A.醛固酮

B.糖皮质激素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雄激素

正确答案:AB

100.睾丸的生理作用有:

A.产生精液

B.生成精子

C.分泌雄激素

D.分泌孕激素

E.分泌抑制素

正确答案:BCE

人体生理学10任务_0004

10任务_0004 一、阅读理解(共 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男性病人,65岁,15年前查体发现血压增高,最高达180/105mmHg。由于自认为长期服药可能有 副作用,因此,只在感到心慌不适时才吃药,未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血压控制不理想。近5年经常感到头晕、头痛,睡眠差,半年来出现下肢水肿。1天来因左侧肢体乏力,步态不稳来院就诊。查体:P68次/分,BP180/80mmHg,神志清楚,颜面部检查(-),双肺(-),心脏向左扩大,心率整,心音增强,A2>P2,腹部软,双足背轻度可凹水肿,左上肢及左下肢肌力下降。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 1). 该病人血压数值偏离正常范围,表现为 A.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C. 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 D. 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 E. 舒张压升高、脉压加大 2). 动脉血压增高可导致心脏 A. 前负荷增大 B. 后负荷增大 C. 心肌收缩能力减弱 D. 前负荷减小

E. 后负荷减小 3). 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 A. 水钠潴留 B.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失调 C. 高级中枢功能紊乱 D.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E. 胰岛素抵抗 4). 病人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以至于心力衰竭,其机制错误的是 A. 长期后负荷加重 B. 心肌经常处于收缩加强状态而肥厚 C.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D. 长期前负荷加重 E. 心肌收缩力减弱 5). 医生给病人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药物降压机制错误的叙述是() A. 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B. 降低循环和局部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人体生理学01任务

01任务_000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应 B. 反射 C. 神经冲动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2. 安静时细胞内钾离子外流是通过 A. 单纯扩散 B. 载体转运 C. 入胞作用 D. 通道作用 E. 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D 满分:4 得分:4 3.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A. 极化 B. 反极化 C.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4. 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取决于 A. 前负荷 B. 后负荷 C.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 D. 前、后负荷之和 E. 初动张力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5. 固定肌肉两端,给予一次刺激时产生的收缩形式是 A. 第长收缩 B. 第张收缩 C. 混合性收缩 D. 强直收缩 E. 不完全性收缩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6. 关于钠泵的生理意义,错误的是() A. 维持细胞内高钾 B. 维持细胞内高钠 C. 建立膜内外离子势能储备 D. 维持细胞的兴奋性 E. 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7.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 ATP酶 B. 胆碱脂酶 C. 胆碱二脂酶

D. 脂肪酶 E. 腺苷酸环化酶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8. 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是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吞噬作用 E. 被动转运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9. 关于Na+泵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描述是 A. Na+泵能逆浓度差将进入到细胞内的钠离子移出细胞外 B. Na+泵能顺浓度差将细胞外的钾离子移到细胞内 C. 从细胞内移出的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 D. 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反应得以进行 E. Na+泵的活动要以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10. 当达到钾平衡电位时 A. 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 B.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 C.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 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E. 膜内侧钾离子的净外流为零 正确答案:E 满分:4 得分:4 11.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A. 体液

生理学模拟考试(02)

一、单选题(共3500 题,每题 1 分) 1.人体内O2、CO2进出细胞膜主要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A 2.关于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征,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逆浓度梯度进行 B.有饱和现象 C.特异性较通道高 D.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E.需要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 正确答案:A 3.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B.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D.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E.钠-钾泵的功能 正确答案:C 4.以下关于心肌收缩的描述,错误的是: A.左、右心室同步收缩 B.心室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C.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 D.细胞外的Ca2+内流是触发心肌收缩的关键因素之一 E.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以收缩期缩短更明显 正确答案:E 5.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正确答案:A 6.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收缩期初 E.等容舒张期末 正确答案:E 7.在正常心动周期的快速射血期中:

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正确答案:B 8.在正常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期中: A.房室瓣关,动脉瓣开 B.房室瓣开,动脉瓣开 C.房室瓣关,动脉瓣关 D.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 E.心室腔容积不变 正确答案:D 9.容量血管指的是: A.大动脉 B.微动脉 C.肺动脉 D.微静脉 E.静脉 正确答案:E 10.人从平卧突然变为直立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心脏水平以下的容量血管扩张 B.心脏水平以上的容量血管塌陷 C.心脏水平以下的动脉血压升高,心脏水平以上的动脉血压降低 D.动脉血压先降低后恢复正常 E.对长期卧床病人的动脉血压的影响更明显 正确答案:C 11.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C.主动脉血压和左心室内压的变动幅度是相同的 D.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可使脉搏压增大 E.其他因素不变时,外周阻力降低可使脉搏压增大 正确答案:E 12.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高值称为: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搏压 D.平均动脉压 E.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正确答案:A 13.每搏输出量和心率不变而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是: A.收缩压升高为主 B.舒张压升高为主

生理学-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考纲 第五单元呼吸系统 第一节肺通气 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核心命题点: 1.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2.呼吸的调节 呼吸? 第一节肺通气 一、肺通气 1.呼吸运动(原动力) ●吸气肌:肋间外肌、膈肌——使胸廓扩张; ●辅助呼吸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辅助吸气)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壁肌

表:呼吸运动的形式 形式表现主要参与的肌肉出现的可能原因 腹式呼吸腹壁起伏膈肌提示胸部疾患,也见于幼儿胸式呼吸胸壁起伏肋间外肌提示腹部疾患 混合式呼吸腹壁和胸壁都有起伏膈肌和肋间外肌正常呼吸形式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吸气是主动 呼气是被动 平衡均匀 用力呼吸运动时; 吸入气氧含量减少时、二氧 化碳含量增多时 吸气、呼气都是主 动的 深快,费力; 当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时,会出 现呼吸困难 平静吸气时,参与呼吸动作的主要肌肉是 A.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 B.膈肌和肋间内肌 C.膈肌和肋间外肌 D.肋间内肌和腹壁肌 E.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 『正确答案』C 2.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0-肺回缩力 =-肺回缩力 呼气末:-3—-5mmHg 吸气末:-5—-10mmHg

胸内压作用: ①牵引肺,实现肺通气 ②促进静脉血、淋巴液回流 3.肺内压(肺泡内压力) ——由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简单的事情术语化—— 肺通气的阻力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实现肺通气

→保持不同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防止肺水肿 肺泡液-气界面形成的表面张力 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分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B.主要成分是糖脂复合物 C.可防止肺气肿的发生 D.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 E.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正确答案』A 气道阻力 请思考? ——为何阻塞性肺病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原因是 A.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B.吸气时肺弹性阻力小,呼气时肺弹性阻力大 C.吸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小,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大 D.吸气时气道阻力减小,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大 E.吸气时胸内负压减小,呼气时胸内负压增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吸气——肺扩张——气管扩张——口径加大——阻力减小; 呼气——肺缩小——气管缩小——口径减小——阻力加大。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1.基本肺容积:基本肺容积是指相互不重叠、全部相加后等于肺总量的指标。 ①潮气量 ②补吸气量 ③补呼气量

人体生理学10任务_0003

10任务_0003 阅读理解 一、阅读理解(共 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男性患者,60岁,慢性咳嗽近20年,晨间较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双下肢轻微水肿。检查见桶装 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明显下移;听诊心音遥远,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肺部有湿罗音。剑突下出现心脏搏动。X线检查见胸廓扩大,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两肺透明度增大;肺纹理增粗和紊乱;右心室肥大。呼吸功能检查,肺活量是正常值的70%(正常为≧80%),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等于5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动脉血气分析为PO254mmHg,PCO262mmHg。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 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等是肺气肿的典型表现。从生理 学的角度分析,肺气肿时呼气延长是由于 A. 弹性阻力增大 B. 肺的顺应性减小 C.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D. 肺回缩力增大 E. 肺的顺应性增大 2).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说明有肺动脉高压。与肺动脉高压有因果关系的是 A. 白细胞总数增多 B. 桶状胸 C. 右心室肥大

D. 慢性咳嗽 E. 两肺透明度增大 3). 病人动脉血气分析为PO254mmHg,PCO262mmHg,提示有呼吸衰竭,其机制不包括 A. 肺通气不足 B. 气体弥散障碍 C.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D. 气体运输障碍 E. 呼吸面积减小 4).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最常用的指标是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生理学上关于FEV1和FVC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肺活量指的是最大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B. 用力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动态指标。 C. 正常人第一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为83%。 D. 正常人在5秒钟内基本可呼出全部肺活量气体。 E.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低于60%为异常,常见于阻塞性疾病患者。 5). 给该病人吸氧时,应采取持续低浓度吸氧,氧疗的目标是PO2在60-65mmHg。以下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生理学模拟考试试题3

生理学模拟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一、A1型题(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分×15)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应 B. 反射 C. 负反馈调节 D. 正反馈调节 E. 适应 2.细胞在安静时,K+由膜内移向膜外,是通过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继发性主动转运 E. 出胞作用 3.神经纤维上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该大于其 A. 相对不应期 B. 绝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4.凝血的最终阶段是 A. 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 B. 凝血酶的形成 C. 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 D. 表面激活过程 E. 组织因子的参与 5.房室瓣开放见于 A. 等容收缩期初 B. 等容收缩期末 C. 等容舒张期初 D. 等容舒张期末 E. 心房收缩期末 6.下列能使心输出量减少的因素是 A. 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 B. 心迷走中枢紧张性降低 C. 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E. 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 7.急性失血时最先出现的代偿反应是 A. 血管的自身调节 B. 交感神经兴奋 C. 迷走神经兴奋 D. 血管升压素增多 E. 血管紧张素增多 8.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 吸气肌收缩 B. 呼气肌收缩 C. 呼气肌舒张 D. 胸膜腔密闭 E. 呼吸道存在一定的阻力 9.缺氧引起呼吸兴奋,是通过 A.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转而兴奋呼吸中枢 C.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D.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E.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 10.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 胃液 B. 胆汁 C. 胰液 D. 小肠液 E. 大肠液 11.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是 A. 肌肉运动 B. 寒冷 C. 高温 D. 进食 E. 精神因素 12.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 每分钟一侧肾脏生成的滤过液量 B. 每昼夜两侧肾脏生成的滤过液量 C. 每昼夜一侧肾脏生成的滤过液量 D. 每分钟每个肾单位生成的滤过液量 E. 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滤过液量 13.关于肾脏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进行 B. 重吸收的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 C. 葡萄糖的重吸收与Na+的转运密切相关 D. 肾糖阈的正常值为180mg/100ml E. 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14.神经元兴奋时首先爆发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人体生理学第四次任务答案

第四次任务: 0001 1. 呼吸过程包括() E.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 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 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3.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C. CO2 4. 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 C. 肺泡表面张力 5.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 C. 交感神经兴奋 6.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C. NaHCO3 7. 关于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正确的是() B.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8. 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 B. 肺弹性阻力大 9. 肺换气是指() A.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0. 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变化主要刺激的是() B. 中枢化学感受器 11. 氧离曲线是() B.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 12. 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D. 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 13. 男,65岁,有45年吸烟史,主诉气促,尤其呼气困难。门诊诊断为肺气肿。该患者的肺部可出现 E.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14.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 E. 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比 15.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是() C. 乙酰胆碱 16. 气体运输主要形式 B. 化学结合 17.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 C. 肺泡无效腔 18. 决定肺泡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B. 气体分压差 19.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D. 用力肺活量 20. 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是() C. 胸膜腔密闭 21. 缺氧引起呼吸加强,完全刺激的是() A. 外周化学感受器 22.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缺氧机制是 A. CO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大于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的210倍 23. 某人解剖无效腔为150ml,正常平静呼吸时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今患肺炎,呼吸变浅、加速,若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倍,其肺泡通气量(L/min)应是下列哪个数据。 D. 2.4 24.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 B. 血PCO2越高,呼吸中枢兴奋越强 25. 肺泡通气量() E. 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与呼吸频率 0002 1. 肺换气的动力是 A. 气体的分压差 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 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3. 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 B. 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 4.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

人体生理学02任务

02任务_0007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 A. A型血、B型血 B. AB型血、O型血 C. B型血、O型血 D. A型血、O型血 E. O型血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2. 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 A. A型血、B型血 B. AB型血、O型血 C. B型血、O型血 D. A型血、O型血 E. O型血 正确答案:D 满分:4 得分:4 3.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确答案:E 满分:4 得分:4 4. 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 A. II B. III C. VII D. IX E. XII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5.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A. 组织液增多 B. 红细胞膨胀 C. 红细胞萎缩 D. 红细胞不变 E. 体液减少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6. 肝素广泛用于临床防治血栓形成,其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溶解 C.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 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 E. 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正确答案:D 满分:4 得分:4 7. 某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原因是() A. 蛋白质吸收障碍 B. 叶酸吸收障碍 C. 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D. 脂肪吸收障碍 E. 铁吸收障碍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8.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黏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 A. 不易形成止血栓 B. 血管不易收缩 C. 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D. 血凝块回缩障碍 E. 血液凝固障碍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9. Rh血型不合见于() A. Rh阳性者第二次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B. Rh阴性者第二次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C. Rh阴性者第二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 D. Rh阳性的母亲第二次孕育Rh阴性的胎儿 E. Rh阳性的母亲第二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10.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 无机盐 B. 葡萄糖 C. 球蛋白 D. 白蛋白 E. 纤维蛋白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11.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 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生理学模拟考试试题

生理学模拟考试试题4 姓名 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 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当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A、一次单收缩 B、一连串单收缩 C、强直收缩 D、无收缩反应 2.尿液流经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缩增强,直至排完尿液是 A、自身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体液调节 D、正反馈调节 3.终板电位的特点是 A、具有全或无性质 B、有不应期 C、不易受药物影响 D、其幅度与递质释放量成正比 4.大脑皮层紧张活动状态时主要脑电活动表现是 A、出现a波 B、出现B波 C、出现B波 D、出现S波 5.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 A、聚合 B、辐散 C、环状 D、链锁状 6.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A、下丘脑 B、中脑 C、延髓 D、尾核 7.若某人的血清中含抗A与抗B两种凝集素,其血型是 A、A 型 B、B 型 C、AB型 D、O 型 8.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主要由于 A、缺乏铁质 B、维生素B12缺乏 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9.具有舒血管作用的组织代谢产物是 A、组织胺 B、血管舒缓素 C、缓激肽 D、C02和乳酸 10.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形式主要是 A、滤过和重吸收 B、吞饮作用 C、渗透作用 D、扩散作用 1 1 .平均动脉压是 A、收缩压减去舒张压 B、收缩压+脉压/3 C、(收缩压+舒张压)/2 D 、舒张压+脉压/3 12. 最大吸气末的肺容量是 A、余气量 B、功能余气量 C、肺总容量 D、潮气量+功能余气量13.0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氧合血红蛋白 D、高铁血红蛋白 14.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 B、胆盐 C、胆固醇 D、脂肪酶 15.正常时胃蠕动的起始部位在 A、贲门部 B、胃底部 C、胃体中部 D、幽门部 16.当肾动脉压由120mmHg(16kpa上升到150mmHg(20kpa时,肾血流量的变化是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无明显改变 D、先增加后减少 17.特殊动力效应最高的食物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混合食物 18.球旁器的生理功能是 A、分泌血管紧张素 B、分泌肾素 C、分泌醛固酮 D、分泌前列腺素 19.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组织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 B、促进糖异生 C、促进糖原分解 D、抑制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20.甲状腺“ C'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生理学-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考纲分析及考分预测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呼吸肌,胸内负压,肺泡活性物质; 基本肺容积:肺活量、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呼吸运动的调节:化学因素和肺牵张反射对呼吸的调节。 概述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包括三个过程: 一、肺通气 1.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有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 2.胸膜腔负压: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都低于大气压故简称胸内负压。1)行成原理: ①胸膜腔密闭。(气胸时负压消失) ②胸廓的发育大于肺的发育。 ③肺是弹性组织被牵张时有回缩力。 2)胸腔负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0-肺回缩力 可见胸腔负压是由肺的回缩力决定的。 3)生理意义 (1)维持肺的扩张状态利于肺通气和肺换气。

(2)促进V血和L液的回流。 (3)维持气管和纵隔的位置。 3.肺通气的阻力 (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份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2)生理作用: 1)降低肺弹性阻力,有利于肺的扩张;(固尔苏) 2)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3)防止肺泡内的液体积聚而发生肺水肿。 二、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一)基本肺容积 (1)潮气量 (2)补吸气量 (3)补呼气量 (4)残气量(余气量) (二)肺容量 1.深吸气量=补吸气量+潮气量。 2.功能残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 3.肺活量:尽力吸气后所尽力呼出的气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意义:反映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多少。 4.时间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指在一次尽力 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前3秒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83%、96%、99%)意义:反映肺通气功能较理想的动态指标。 5.肺总量=肺活量+残气量。 (三)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1.肺(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内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意义:反映单位时间内肺的通气效率。 2.(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3.肺泡(有效)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并与血液进行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意义:反映单位时间内真正有效的通气量。 三、呼吸气体的交换 1.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动,直至两处压力相等(可见压力差决定气体方向)。 2.压力差是交换的动力。 分压差:不同器官内同一气体的压力差距。 小结: 1.肺换气透过的结构是呼吸膜。 2.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效能。 3.PO2和PCO2何处最高? (1)PO2: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2)PCO2: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4.影响肺通气的因素 (1)呼吸膜面积和厚度:3亿肺泡总面积100m2。6层厚度不到1微米。肺毛细血管血量60-140ml(半

人体生理学任务4

1.与结核杆菌致病性有关的物质是( ) (D) A. 外毒素B. 侵袭性酶C. 菌体表面构造D. 细胞壁类脂E. 内毒素 2.可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菌是()(D) 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破伤风杆菌C. 白喉杆菌D. 霍乱弧菌E. 脑膜炎球菌 3.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D) A. 荚膜B. 菌毛C. 鞭毛D. 芽胞E. 脂磷壁酸 4.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除外()(E) A. 热原质B. 内毒素C. 外毒素D. 侵袭性酶E. 抗毒素 5.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动物源性细菌的是()(B) A. 白喉杆菌B. 炭疽杆菌C. 伤寒杆菌D. .结核杆菌E. 霍乱弧菌 6.可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因素是( ) (A) A. Tc细胞B. Th细胞C. NK细胞 D. Ts细胞 E. 巨噬细胞 7.与细菌动力有关的细菌结构是()(D) A. 菌毛B. 荚膜C. 芽胞D. 鞭毛E. 性菌毛 8.以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并可引起全身感染的肠道致病菌是()(A) A. 伤寒杆菌B. 志贺痢疾杆菌C. 大肠杆菌D. 霍乱弧菌E. 肠炎杆菌 9.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D) A. 荚膜 B. 菌毛 C. 血浆凝固酶 D. 透明质酸酶 E. 鞭毛 10.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 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 抗原性强 C. 可脱毒制备类毒素 D. 耐热 E. 毒性强烈且有选择性 11.不引起毒血症的毒素是() (B) A. 葡萄球菌肠毒素 B. 霍乱肠毒素 C. 志贺毒素 D. 白喉毒素 E. 破伤风痉挛毒素 | 12.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中不包括() (C) A. 发热 B. 白细胞反应 C. 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殊症状 D. DIC E. 休克 13.体内细菌发生L型变异的原因是() (D) A. 毒力增强 B. 基因重组 C. 基因突变 D. 抗生素用量不足 E. 细菌转化 14.对热原质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 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 化学组成为多糖 C. 可被高压灭菌灭活 D. 微量注入机体可引起发热 E. 抗原性弱 15.在标本采集中的错误做法是() (C) A. 采集局部皮肤应消毒 B. 采取无菌操作 C. 标本容器无需灭菌 D. 采集后立即送检 E. 贴好标签 16.显微镜下呈矛头状,钝端相对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菌是() (C)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肺炎球菌 D. 脑膜炎球菌 E. 淋球菌17.葡萄球菌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致病物质是() (C) A. 杀白细胞素 B. 溶血毒素 C. 肠毒素 D. 红疹毒素 E. DNA酶 18.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不包括() (C) A. 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 B. 判断卡介苗接种效果 C. 诊断Ⅳ型超敏反应 ? D. 辅助诊断婴幼儿结核病 E. 判断细胞免疫功能 19.活疫苗所不具备的特点是() (B) A. 接种量小,免疫效果好,维持时间长 B. 易保存,免疫效果好 C. 接种次数少 D. 接种后毒副反应较少 E. 用弱毒株或无毒株制成 20.可在细菌间传递DNA的物质是() (E) A. 鞭毛 B. 中介体 C. 荚膜 D. 普通菌毛 E. 性菌毛 21.可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D) A. 破伤风杆菌 B. 肉毒杆菌 C. 白喉杆菌 D. 大肠杆菌 E. 霍乱弧菌 22.破伤风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 A. 阻止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的释放

生理学第5章呼吸系统习题

、名词解释 1 ?外呼吸() 2?内呼吸() 3. 潮气量(tidal volume ) 4. 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 5?肺换气( 6. 胸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 ) 7. 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 ) 8.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9. 肺顺应性(pulmonary compliance ) 10 .比顺应性(compliance ) 11.时间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 ) 12 .机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13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 14 .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 ) 15. 生理无效腔( physiological dead space 16 .每分肺通气量() 17.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18. 氯转移(chloride shift 19. 波尔效应(Bohr effect 20 .血氧容量(oxygen capacity ) 21 .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 ) 22.氧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 23 .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 24. 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25. P 50 26. 呼吸中枢(respiratory center ) 27. 何尔登效应(Haldane effect) 28 .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29. 外周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 30. 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 (central chemoreceptor)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把肺通气和肺换气合称为外呼吸又称肺呼吸。 2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或组织呼吸。 3.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正常值 400?600 ml 。 4. 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通气。 5 .气体在肺泡与肺静脉血之间的交换称为肺换气。 6. 胸膜腔内压称为胸内压。 7. 肺泡内的压力称为肺内压。 &最大吸气后,能呼出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平均正常值$ 3500ml ,早2500ml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深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总容量-余气量 9. 单位压力变化(厶P )引起的肺容积变化(△▼)称为肺顺应性。即肺顺应性= △▼/△ P ,肺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比。 10 .单位(每升)肺容量的顺应性称为比顺应性。比顺应性=顺应性/肺总容量。 11 .单位时间内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称为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 。其正常值:第1秒末,83%;第2秒末,96%; 第3秒末,99%。 12 ?平静呼气末,尚存于肺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功能余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 13 ?每分钟吸入肺泡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即: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x 呼吸频率 = 4.2 ?6.3 L/min 14 .不进行肺换气的呼吸道容积称为解剖无效腔。正常时,解剖无效腔= 150ml 。 15.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16. 每分钟进或岀肺的气体量称为每分肺通气量。每分肺通气量 = 潮气量X 呼吸频率 17. 由肺泡H 型细胞合成分泌的、 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维持肺泡稳定和防止肺水肿的二棕榈酰 卵磷脂称为肺表面活性物 质。 18. 红细胞膜上CI --HCQ -载体活动,使Cl —进出红细胞的移动过程称为 Cl 「转移。 19 .酸度对Hb 氧结合力的影响作用称为波尔效应。 20. 100ml 血中,血红蛋白 Hb 结合最大 O 量称为Hb 血氧容量。 21. 100ml 血中,血红蛋白 Hb 实际结合 Q 量称为Hb 血氧含量。 22. Hb 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 PQ 的关系曲线称为氧离曲线。 23. Hb 血氧饱和度=(氧含量/氧容量)X 100% 24 .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泡血流量的比值称通气 /血流比值。正常值 0.84。 25. Hb 饱和度为50%勺PQ 称为P 50。代表Hb 与Q 亲合力。其正常值是 26.5mmHg 26. 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 27. Q 与血红蛋白结合促进 CQ 释放作用称为何尔登效应。 28 .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或黑 -伯反射。 29 .以调节呼吸为主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称为外周化学感受器。 30 .在延髓腹侧浅表部存在调节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器称为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 第五章呼吸系统 同步练习题

《人体生理学》任务1-任务2---试题及参考答案-10页文档资料

人体生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稳态) 2.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 3.内环境不包括(消化液) 4.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5.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6.下述不属于载体易化扩散特点的是(电压信赖性) 7.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被动转运) 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9.主动转运、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物质均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转运)10.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11.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 12.葡萄糖通过小肠粘膜吸收属于(继发性主动转) 13.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14.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衰减性传导) 15.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绝对不应期) 16.在细胞膜蛋白质帮助下,物质通过膜的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转运方式是(易化扩散)17.细胞膜内、外Na+、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膜上钠泵的转运) 18.以下不属于易化扩散过程的是(蛋白酶从膜内转运出膜外) 19.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需要膜蛋白帮助) 20.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 21.哪种离子的膜内外浓度之比决定锋电位的高度(Na+) 22.每分心输出量(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23.机体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24.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分节运动) 25.机体细胞内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总渗透压) 2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7.安静时细胞内钾离子外流是通过(通道作用)

生理学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涂 于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40分) A.正反馈 B.负反馈 C.前馈 D.条件反射 E.反射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原发性主动转运B.继发性主动转运 C.经载体易化扩散D.经通道易化扩散E.入胞 3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安静时对Na+通透性大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4动作电位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去极化达到 A.阈电位 B.峰电位 C.负后电位 D.正后电位 E.局部电位 5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 B.K+ C.Ca2+ D.Cl- E.Mg2+ 6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7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 B 凝血酶激活过程 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 有无血小板参与 E 有无Ca2+参与 8.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A C抗原 B A抗原 C D抗原 D E抗原 E B抗原9在等容收缩期: 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10射血分数指的是搏出量与下列哪个因素的百分比? A.回心血量 B.心输出量 C.等容舒张期容积 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11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 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C.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D.大动脉血压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12区分心肌快、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静息电位的大小B.0期去极化的速率C.平台期的长短D.动作电位复极化的速度E.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 13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 A.收缩早期结束 B.收缩期末 C.舒张早期结束 D.舒张中期末 E.舒张期结束 14下列情况下,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 A.大量血浆蛋白丢失B.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C.淋巴回流畅通D.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15胸膜腔内负压形成的条件是: A.肺回缩力B.肺泡表面张力C.气道阻力D.吸气肌收缩E.无效腔的存在 16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脑脊液的[H+],维持中枢pH环境 B.在机体低氧时维持对呼吸的驱动 C.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受抑制时维持机体对CO2的反应 D.当动脉血PCO2突然增高时引起机体快速呼吸反应 E.以上都不是 17氧离曲线右移是因为: A.体温升高B.血液pH升高C.血液PCO2降低D.2,3-磷酸甘油酸减少E.H+浓度下降 18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C.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D.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E.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胆汁、胰液、小肠液的分泌 19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B.紧张性收缩C.分节运动D.容受性舒张E.袋状往返运动 20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A.脊髓腰骶部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下丘脑及大脑皮层21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是( ) A. 肌肉运动 B. 高温 C. 寒冷 D. 情绪紧张 E. 进食 22基础代谢是指( ) A. 深睡时的能量代谢 B. 运动时的能量代谢 C. 安静时的物质代谢 D. 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E. 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人体生理学答案2817 01任务

人体生理学答案(网络)---01任务2817-01任务 1.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D) A. 红细胞B. 巨噬细胞C. 淋巴细胞D. 血小板E. 嗜酸性粒细胞 2.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C) A. ATP酶B. 胆碱脂酶C. 胆碱二脂酶D. 脂肪酶E. 腺苷酸环化酶 3.嗜酸粒细胞主要参与()(B) A. 纤溶过程B. 过敏反应C. 吞噬过程D. 特异性免疫反应E.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4.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给血者的血型是()(D) A. Rh阴性O型B. Rh阳性O型C. Rh阳性AB型 D. Rh阴性AB型 E. Rh阴性B型 5.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C) A. 兴奋性B. 适应性C. 反馈D. 生殖E. 新陈代谢 6.成分输血的原则是()(C) A. 血浆B. 免疫球蛋白C. 缺什么补什么D. 浓缩的血小板悬液E. 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C) A. 新陈代谢B. 适应性C. 内环境稳态D. 生殖E. 兴奋性 8.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B)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Rh型 9.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D) A. A型血、B型血B. AB型血、O型血C. B型血、O型血D. A型血、O型血E. O型血 10.缺乏维生素K不会造成哪种凝血因子缺乏()(B) A. II B. V C. VII D. IX E. X 11.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D) A. 顺浓度差转运B. 不耗能C. 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D. 是水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E. 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12.下列哪种物质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C) 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乙酰胆碱D. 氨基丁酸E. 多巴胺 13.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C) A. 峰电位B. 后电位C. 终板电位D.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E. 神经干动作电位 14.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E) A. 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B. 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C. 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15.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B) A. 组织液增多B. 红细胞膨胀C. 红细胞萎缩D. 红细胞不变E. 体液减少 16.葡萄糖通过小肠粘膜吸收属于()(D) A. 单纯扩散B. 载体易化扩散C. 通道易化扩散D. 继发性主动转运E. 主动转运 17.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D) A. 肾和肝B. 淋巴结C. 肺D. 脾和肝E. 胸腺和骨髓 18.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C) A. 局部电流B. 双向传导C. 衰减性传导D. 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有关 E. 动作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19.存在于组织中的凝血因子是()(A) A. 因子III B. 因子IV C. 因子VII D. 因子VIII E. 因子XII 20.当达到钾平衡电位时(E) A. 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B.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C.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 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 膜内侧钾离子的净外流为零 维E. 氨基酸D. 钙离子C. 铁离子C B. 维生素(B) A. 小细胞性贫血通常是由于缺乏()21. 生素D 22.骨骼肌的强直收缩主要是由于(B) A. 刺激强度的增加B. 刺激频率的增加C. 刺激时间的延长D. 肌肉功能状态的良好E. 肌肉兴奋性的增高

生理学模拟试题1.doc

生理学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神经调节的特点() 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D.反应速度慢 E.调节敏感性差 2.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标志是() A.阈强度 B.刺激频率 C.强度时间变化率 D.组织活动的强弱 E.组织反应的速度 3.有关Na+-K+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K+和细胞外Na+浓度升高时被激活 B.顺浓度梯度转运 C.将K+转出细胞,将Na+转入细胞 D.不需消耗能量 E.维持细胞膜两侧Na+、K+的不均匀分布 4.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减压反射 D.血液凝固 E.分娩 5.蟾蜍剥去右后肢足皮肤,反射消失,是因为缺少反射弧中的()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反射中枢 D.效应器 E.传出神经 6.动作电位的去极相产生是由于() A.Na+内流的平衡电位 B.K+内流的平衡电位

C.Na+外流的平衡电位 D.K+外流的平衡电位 E.K+外流,Na+外流 7.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A.粗肌丝缩短 B.细肌丝卷曲 C.粗细肌丝均缩短 D.粗细肌丝均卷曲 E.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8.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γ-氨基丁酸 E.多巴胺 9.柠檬酸钠抗凝的机理是() A.去掉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B.与血浆中的钙结合而沉淀 C.加强抗凝血酶Ⅲ作用 D.抑制凝血酶原激活 E.与血浆中Ca2+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10.在一般情况下ABO血型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C.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D.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 E.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1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 A.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B.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C.维持血管内外电解质的含量 D.使水分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 E.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维持血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