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管道供血分布及残肝体积的计算

肝脏管道供血分布及残肝体积的计算

1.引言

介绍肝脏的作用及重要性

2.肝脏管道供血分布

详细介绍肝脏的血管系统,解释其结构和功能

3.残肝体积的计算

介绍如何计算残肝的体积

4.影响残肝体积的因素

详细介绍影响残肝体积的各种生理和病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疾病等

5.结论

总结肝脏的管道供血分布以及如何计算残肝体积,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引言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之一,位于身体的右上方。肝脏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分解毒素、合成重要的蛋白质、储存能量、调节血液成分、合成胆汁等,对于人体的代谢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脏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包括肝泡、肝小叶、肝细胞和胆道系统等多种组织成分。其中,肝小叶是肝脏的最小结构,由中心静脉和周围血管组成,其中心静脉是血液流向肝脏的唯一通道。肝细胞是肝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负责代谢人体内大部分的化合物、物质和药物。

肝脏的血供主要来自两个部位,一部分来自门静脉,另一部分来自肝动脉。门静脉血液来自消化系统,其中包括肠道、胃和

脾脏等器官,其含有从食物中提取的营养物质和其它生化物质。而肝动脉则带来来自心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肝脏的血液进入肝泡后,分别从中心静脉和周围窦oid空隙引流而出,最终流

入肝静脉并通过门静脉回流到全身循环系统。

肝脏的管道供血分布对于其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肝脏的血管系统、了解其分布情况以及其整体的生理作用,对于更好地理解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保护。肝脏管道供血分布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其大小约为成人的拳头大小,重量约为1.5千克。肝脏的血管系统与肝内管道的分类及其供

血有密切关系,其中包括门脉、肝动脉和肝静脉。

1.门脉血管系统

门脉血管系统是肝脏血管系统的组成部分,是肝脏的主要血液供应路线之一。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静脉之一,其收集了胃、肠、脾和胰腺等器官的血液,将其转运至肝脏,故门脉血液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毒素等,在肝泡被肝细胞、内皮细胞及其他细胞吸收、过滤、分解、排泄,以完成丰富而特殊的生物化学反应。门脉还供应肝脏的氧气。

2.肝动脉血管系统

肝动脉血管系统是肝脏的供应路线之一,其路线来源于腹主动脉,分为左、右肝动脉和胆总管动脉。由于肝动脉带有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因此对于肝脏代谢的氧气需求非常重要,普遍认为人体肝脏的氧气供应量为所有脏器中最充足的,这也

是肝脏因能够对更多物质进行代谢而具备高效的代谢能力的原因之一。

3.肝静脉血管系统

肝静脉血管系统也是肝脏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肝静脉是收集肝脏内静脉血液的最终通道,其多数通过中心静脉入门静脉,由门静脉引至全身循环系统。在肝脏中,肝静脉也被称为”中央静脉”,是肝细胞最后的排泄通道。

综上,肝脏的管道供血分布十分重要并复杂,其结构与功能、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密切。了解肝脏管道供血分布及其分配对于提高治疗的精确性、疾病的治愈率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肝脏的生理作用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之一,其在人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它以多种形式为人体代谢服务,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解毒素和废物

肝脏有能力分解多种毒素和废物,像有害的化学物质、毒素、化合物、药物以及血液中过剩的激素和胆固醇。肝细胞能够将这些化学物质和废物化合物分解成无毒的物质,并转运至肠道排泄。

2.合成蛋白质

肝脏还负责合成许多重要蛋白质,如血浆蛋白、血凝素等。血浆蛋白是血液中最丰富的成分之一,其包括许多类型的蛋白质

如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这些蛋白质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能够维护肝脏和全身的正常生理活动。

3.储存能量和维持糖代谢

肝脏在饥饿和运动时能够分解储存的糖原,把其转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并维持血糖水平,这是人体维持运动和生命所必需的。此外,肝脏还负责储存各种重要营养物质,以帮助全身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状态。

4.调节血液成分

肝脏负责调节血液内各种生物分子的浓度,例如血液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糖原等,以及通过转化、合成和代谢来先进、添加和减少它们的含量,并控制其正常的浓度范围,确保其正常的生物功能。

5.合成胆汁和胆酸

肝细胞合成胆汁和胆酸,并将其转运至小肠中起到重要作用,帮助消化和吸收脂类物质。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色素、胆固醇和胆酸,这些物质对于脂类营养的吸收溶解起重要作用。

综上,肝脏的生理作用十分重要。肝脏通过控制并调节人体的代谢,维持正常的生物环境,保障全身健康。了解肝脏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身健康、保护健康的肝脏。肝脏的疾病和预防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肝脏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肝脏损伤或患病,例如

病毒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药物滥用、酗酒等。常见的肝脏疾病包括乙型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因此,预防肝脏疾病和保护肝脏健康变得尤为重要。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锻炼和适当休息是保持肝脏健康的关键。建议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饮食及优质蛋白质,减少吃含脂肪、糖分和盐分过多的食物。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肝脏的代谢能力,帮助人体减掉多余的体重,预防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发生。

2.避免过度饮酒

酒精是肝脏上的一种苦力表现,过度饮酒可导致肝脏损伤,甚至引发脂肪肝和纤维肝,因此应如限制酒精摄入量。建议男性不超过每天2个标准饮酒单位,而女性不超过每天1个标准饮酒单位,特别是患有肝病、肝功能损害或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应该更加谨慎。

3.合理使用药物

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因此,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了解其可能的副作用,尤其是那些对肝脏有影响的药物。建议在咨询医生后服用药品,按照指示使用并遵守用药方式,可以减少对肝脏造成的损害。

4.预防和治疗肝炎

肝炎是肝脏疾病的一种主要形式之一。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同时正确使用安全的器具,注重卫生以及避免有性行为或使用共享器具,可以减少乙型肝炎

的传染。如出现肝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5.注意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也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手段。建议勤洗手、需注意水源卫生及适当处理食品,避免食用潜在有害的食品,在有感染风险的场所尽量避免进入等。

综上所述,保护肝脏健康需要我们在生活和工作等方面保持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在饮食、运动、药品的使用和性卫生方面要专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许多肝脏疾病的发生,保护身体健康。五、治疗肝脏疾病的方法

肝脏是身体的重要器官,肝脏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常见的肝脏疾病包括乙型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癌等。针对不同种类的肝脏疾病,我们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然而,治疗肝脏疾病的方法并非都是症状性的,控制和预防肝脏疾病进展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肝脏疾病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针对不同种类的肝炎,有一系列的抗病毒药物可供选择,例如对抗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药物和对抗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等。对于肝脏疾病伴随的肝功能不全或其他并发症,也有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恢复肝脏功能或控制病情。

2.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肝脏疾病,如肝癌、肝囊肿等,手术治疗可能是最好

的治疗方式。手术目的是切除或破坏异常或恶性肝组织,可以直接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此项治疗方式风险较大,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针对某些特定的肝脏疾病所采用的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常见的介入治疗方式包括肝动脉栓塞、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等。这些方式能够减少肝血管的血流量,阻止肝脏细胞的血液供应,抑制肿瘤的生长,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医的治疗思想强调整体平衡,以调整肝脏与其他脏器之间的关系,改善全身的健康状态。中医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针灸、中药等。

除了治疗外,预防措施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例如,接种乙肝疫苗和预防性用药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减少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减少酗酒,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饮食等都有助于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

总之,对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病情、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治疗可能的风险。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保护我们的肝脏健康。

肝脏功能评估

了修正,得出了新的MELDNa评分:MELD-Na=MELD - Na-0.025MELD(140-Na)+140。新的MELD-Na评分可以更好地预测自登记后90天内的死亡率,当血钠在1 25mmol/L~140mmol/L这一区间时,血钠每降低1mmol/L,死亡的风险就会升高5%。 三、CT体积计算 基于肝脏移植的需要,Urata等在1995年总结了96例日本患者的数据,得到了标准肝脏体积的计算公式,成人单位体重的肝脏体积为20.5±1.9ml/kg,单位体表面积的肝脏体积为712.0±51.2ml/m2,同时肝脏重量和体积之间存在1.19ml/g的转换系数。欧美各国学者也已总结出了不同种族人群的肝脏体积(或重量) 与体重(或体表面积)之间的计算公式,但各种族人群的公式不一定通用。 活体肝移植的经验告诉我们,全肝30%~35%的剩余体积对供体是较为安全的。一般意义上认为40%的估计标准肝体积或移植物受体重量比为0.8%的供肝对受体是必需的,小于这一低限则容易发生小肝综合征,但目前已有报道的肝移植术后存活的体积极限为受体体重的0.5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体积计算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解剖性肝切除后的剩余肝体积。但肝脏实质病变对肝功能的影响却无法从CT作出准确的判断,CT所能显示的仅仅是肝脏的形态和体积。因而,在活体肝移植供体的术前评估中,肝脏穿刺组织学检查依然是常规术前项目,在合并肝脏实质病变的肝脏肿瘤安全 切除范围的评估中仍需要更多地依赖临床医师的个人经验。 四、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功能显像技术 从前面介绍的几种肝功能评估方法可以看出,除了CT三维成像技术能计算出剩余肝的体积,其余评估均无法预测术后剩余肝脏的功能。另外,在肝脏病变情况下体积并不能代表功能,故目前尚缺乏一种三维的肝脏功能评估系统,应用该系统,可模拟手术切除,并能反映出剩余肝脏的功能,最后用以推算出手术风险 供临床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应用去唾液酸糖蛋白类似物GSA/NGA(galactosyl human serum albumin/neogalactosyl albumin)特异性结合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 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ASGPR)的特点开展了此方面的工作。 ASGPR特异地存在于哺乳动物肝细胞表面,将糖蛋白从血液中摄取并转运到肝细胞的溶酶体,分解为氨基酸,维持血浆糖蛋白的动态平衡。在肝炎、肝硬化等病理状态下ASGPR水平下降,肝细胞癌细胞内ASGPR水平很低,而肝转移癌没有该受体,梗阻性黄疸患者受体水平有所下降,但没有达到肝硬化时的水平。用放射性核素标记ASGPR的特异性配体,采用SPECT技术可以定量地反映ASGPR的功能状态及其在肝脏的三维分布。 针对ASGPR的特异性显像剂包括99m Tc-NGA、99m Tc-GSA等。99m Tc-NGA由Vera等人合成,因99m Tc与NGA存在一定比例的非特异性结合,且其稳定性不够理想。Kud o等人于1991年率先合成出了99m Tc-GSA,在NGA分子中加入4-6个DTPA分子,通过DTPA螯合99m Tc,使得稳定性增强。 根据99m Tc -GSA的SPECT图像,可以得到评价肝脏功能储备的参数和肝脏功能的三维分布。关于99m Tc -GSA显像肝功能参数的计算,目前主要包括两大类:(1)以不同时间心、肝放射性比值HH15和LHL15两个参数来代表肝功能,这类方法计算简便,且多数学者发现其与血清学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并能用于预测肝功能衰竭的风险,但因需要划出肝、心感兴趣区,故其计算过程存在一定的随机性;(2)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通过非线性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受体浓度(R 0)、受体总数(Rtotal)、最大清除率(GSA-Rmax)等参数,可以定量地评估有功能的肝细胞的数量,并与传统的肝功能检查指标以及Child评分成正相关,部分学者已在临床应用。因模型中所涉及的参数过多,计算过程过于复杂,虽相关的课题组开发了数据处理软件但也存在不稳定性,故只适用于部分患者。 北京协和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合作,在总结现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简单的两室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获得了新的评价参数:摄取指数(uptake ind ex,UI),其计算过程稳定可靠。经过对40多例患者的分析发现,UI值与传统的血清学肝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目前的结果提示,UI<0.6时,存在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同清华大学合作,初步建立了计算机程序,获得了肝脏的三维立体功能影像,并可在此程序的界面上模拟手术切除,计算出各部分肝脏功能的比例,为进一步获取模拟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指数打下基础。 五、其他方法 透明质酸盐(hyaluronate acid, HA)主要反映肝窦内皮细胞的功能,其与肝硬化的程度成正相关,且肝切除术及经皮经肝门脉右支栓塞术后1小时即显著高于术前,门脉右支栓塞术后左肝代偿性增生的能力与术前HA水平成负相关。HA与ICGR15、肝细胞生长因子、前白蛋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半乳糖清除试验(galactose elimination capacity, GEC),为口服半乳糖(0.5mg/kg)后序贯抽血查血清半乳糖浓度,从而用于评估各种肝病状态下肝脏的储备功能。Redaelli等报道在258例患者中,GEC高于6mg/min/kg则与存活时间显著相关,低于4mg/min/kg时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也有学者将GEC用于活体肝移植受体和供体术后肝功能的评估,但GEC仍无法准确评估肝脏安全切除范围。 小结 总之,在对肝脏占位合并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切除手术前,对肝脏储备功能、术后剩余肝脏功能进行较准确的评估非常重要。我们目前尚在使用的术前全肝功能指标与临床经验的结合,以及通过CT进行剩余肝脏体积的计算都存在着一定的缺憾,有待于改进。基于ASGPR的三维肝脏功能显像技术可能是一个有前途的方式,目前尚未完全成熟。随着人们对于ASGPR配体研究的逐渐深入,新的更加符合肝脏代谢特点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将会被开发出来,希望以后能为肝脏切 除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另外,只有在术前术后强化代谢管理,配合手术方式和技巧的改进,才可能发挥各种评估方法的价值。

国内外指南与共识中肝癌手术切缘相关内容解读(最全版)

国内外指南与共识中肝癌手术切缘相关内容解读(最全版)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简称肝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排第 6 位,每年新发肝癌病例和死亡病例50% 以上在中国[1-2]。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虽然肝癌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已经大幅度降低,但术后的高复发率是限制其临床疗效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如肿瘤生物学因素、肝炎肝硬化背景以及手术切缘(resection margin)是否达到根治性切除标准等[3]。肝癌的手术切缘是指肝切除时肝断面至肿瘤边缘的最近距离[4]。在病理学上,切缘被分为R0、R1和R2。然而,由于肝脏解剖、肝病背景、肿瘤生物学行为等的特殊性,手术切缘距离肿瘤病灶多远才能完全切除癌周肝组织内的微转移灶,达到R0切除的效果,以及R0的病理学认定标准及其与术后复发的确切关系等,临床上尚未完全达成共识[5-7]。 肝癌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彻底性,即完整切除肿瘤,使切缘无残留肿瘤。(2)安全性,即保留足够功能肝组织(具有良好血供以及正常的血液回流和胆汁分泌与排泄),以满足术后肝功能代偿的需要,尽可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死亡率[8]。手术切缘的宽度是保证肿瘤切除彻底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从根治的彻底性角度考虑,切缘越宽越好。但由于我国>85%的肝癌病人合并肝硬化或慢性肝病,切缘宽度太大,无瘤肝组织切除太多,则肝功能难以代偿,明显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切缘宽度太窄,则可能达不到根治的效

果,残肝易有微小癌灶残留,术后易复发,影响手术效果。国内外肝癌诊治的指南或共识多数提及了手术切缘问题,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并结合文献做进一步讨论。 1.1 国内指南和共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和《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专家共识(2016年第3次修订)》中,肝癌根治性切除的术中判断标准均为手术切缘距肿瘤边界≥1 cm;如切缘距离<1 cm,但切除肝断面组织学检查无肿瘤细胞残留,即切缘阴性[8-9]。在肝癌的病理取材中,也以1 cm为界限区分近癌旁和远癌旁组织。可见,目前国内肝癌的诊治共识中将距离肿瘤边缘1 cm作为一个主要的界限标准。 1.2 国外指南和共识 2010年,美国肝胰胆协会(AHPBA)、美国肿瘤外科协会(SSO)和消化道外科学会(SSAT)共同制定了肝癌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其描述肝癌的切缘通常推荐1~2 cm,但仍有争论[10]。欧洲肝病学会2012年指南中对于储备功能良好且不伴有门静脉高压的单发肝癌推荐行解剖性肝切除,且2 cm切缘在术后存活率方面优于窄切缘(<1 cm)[11]。2012年,沙特阿拉伯国家的肝癌诊治指南中对于肝硬化病人的肝癌切除手术要求保留足够的肝实质、减少出血和≥1 cm的阴性切缘[12]。2014年,韩国肝癌研究组及国立癌症中心肝癌的管理实践指南中,并未就肝癌切缘有明确结论,强调仍然

双源 CT 能量成像评估肝泡性包虫病血供分布:碘浓度定量与组织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双源 CT 能量成像评估肝泡性包虫病血供分布:碘浓度定量与 组织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蒋奕;王静;肖虎;李婷婷;刘辉;刘文亚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碘浓度定量与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探讨双源双能量CT 碘图成像评价肝脏泡性包虫病灶供血分布的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的25例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HAE)患者。患 者术前均行双源双能量 CT 腹部常规平扫及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静脉期)双能量模式增强扫描,并采用双能量(100/140 kV)扫描模式。扫描图像原始数 据经后处理软件分析得到包虫病灶不同组织(实性成分、病变边缘区域及囊性成分)碘量分布图。测量并分析肝包虫病灶不同类型(实体型、假囊肿型、混合型)及不同成分的碘值。通过对手术切除标本行 CD34免疫组化染色得出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计数评分基于阳性细胞染色百分比及染色强度计算。碘值与 MVD 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法。结果共检出27个肝泡性包虫病病灶,其中实体型10个,假囊肿型3个,混合型14个。病灶平均大小为(100.7±47.3)mm。HAE 中不同成分在不同扫描期间的碘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病灶边缘区域的碘值明显高于病灶实性成分及囊性成分:动脉期[2.15(1.0~3.3 mg/mL)vs 0.17(0.0~0.3 mg/mL)、0.02(0.0~0.2 mg/mL)],静脉期[2.93(1.4~5.2 mg/mL)vs 0.04(0.0~0.2 mg/mL)、0.02(0.0~0.1 mg/mL)]。不同类型 HAE 病灶边缘区域碘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CD34在 HAE 病灶边缘区域的阳 性表达率为92.5%(25/27),其中18.5%(5/27)为强阳性表达,62.7%(17/27)为中度阳性表达,11.1%(3/27)为弱阳性表达,7.4%(2/27)为阴性。 HAE 病灶边缘区碘值与MVD 呈正相关(r =0.652,P <0.05)。

带你认识肝脏手术

带你认识肝脏手术 我国每年新发肝癌患者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而手术作为效果最理想的治疗方式,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肝脏由三套血管系统交织而成,可以说是人体血运最丰富的器官,其间还有胆管树穿过,加上本身质地较脆,一般的止血方式如电凝、结扎止血等,往往效果欠佳,而且过程繁琐,止血所需时间长,无疑也增加了出血;特别是近代外科手术以微创形式为主,可想而知,腔镜下的止血相比于开放手术更加困难,这也是一直以来,肝脏手术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处于金字塔顶端,位列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 另一方面,肝脏的3套血管系统决定了它结构的复杂性,特别是较大的肝脏肿物,其与各个肝脏主要大血管的关系往往较难明确,而肝脏手术,特别是恶性肿瘤,切除范围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范围过小,可能达不到根治效果,过大又存在术后肝脏残留体积过小,存在肝功能衰竭的风险。 综上所述,切割范围的确定和有效的止血,构成了肝脏手术成功与否的两大主要因素。 首先来说说切割范围,传统上,肝脏肿物的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增强CT、核磁共振等,虽然可以通过血管强化等方式了解主要动静脉的走形以及与肝脏肿物的关系,但结果都是“二次元”的平面形式,还需要依靠外科医生的想象力将其转化为立体形式,给肿物与血管的毗邻关系评估增加了困难。 为了增加术前评估的精确性,近年来,许多肝脏外科医生开始使用“EDDA三维立体重建”技术,即利用传统CT、核磁等检查结果,建立立体的、可以360度观察的肝脏模型,并且可以达到各个管道系统单独成像,想看哪里看哪里;同时区分正常肝组织和病变组织、分析各部分肝脏体积,大大提高了术前评估的精准性。 术中止血一直以来备受外科医生关注,肝脏手术的止血器械包括电刀、超声刀、等,但如上所说,虽然通过耐心操作,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手术时间的延长无疑从侧面增加了出血量。 射频止血切割器则同时达到了快速和止血确切这两大手术需求,这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双极型、手持式射频仪器,其尖端有4个探针,使用时将探针插入组织中,探针通过电极向周围组织传导高频交流电,产热使周围细胞缺血死亡,出现凝固性坏死,同时对于小的血管也有封闭作用,真正起到对组织凝固止血的作用。 在射频止血技术的加持下,不但肝脏组织的切割速度加快,而且烧灼后的组织切开后创面能够达到良好的“烧灼”状态,特别是在腔镜微创肝脏手术中,射频技术的优点获得了极大的体现,除了粗大的动静脉血管以及胆道,其他组织无需繁琐的止血过程,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标准肝体积计算公式

标准肝体积计算公式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具有排毒、合成蛋白质和胆汁等重要功能,还承担着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的重要作用。因此,了解肝脏的生理特性和计算肝体积的标准公式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肝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肝体积的计算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得出的,常用的方法有CT扫描、MRI和B超等。在进行肝体积计算时,需要准确测量肝脏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根据这些数据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出肝体积。下面将介绍标准的肝体积计算公式:肝体积(ml)=0.55×长轴(cm)×短轴(cm)×厚度(cm)。 在这个公式中,长轴、短轴和厚度分别代表肝脏在影像上的三个方向的尺寸。通过测量这些尺寸并代入公式,便可以得出肝体积的近似数值。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公式是基于椭球体积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一般来说误差范围在可接受范围内。 肝体积的计算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肝体积的变化可以反映肝脏的生理状态,如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会导致肝体积的改变,因此通过肝体积的计算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诊断和监测。其次,在肝移植手术中,肝体积的计算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移植肝的大小和适配性,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此外,肝体积的计算还可以指导肝肿瘤的治疗,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总之,肝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的生理状态,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通过准确测量肝脏的尺寸并应用标准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肝体积的近似数值,为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肝体积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医学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指南

第一部分、概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故本文所指的“肝癌”主要是指HCC。 原发性肝癌早期很难发现,但是通过筛选,尤其是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肝癌,最佳的选择是手术处理,也可以选择肝移植及射频消融,这些方法都是倾向于根治性的。中晚期的肝癌一般选择的治疗办法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放射治疗,以及结合中药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对于晚期的原发性肝癌,主要是对症治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二部分:西医治疗 一:手术治疗 肝癌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 (一)肝切除术。 1.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①彻底性,最大限度地完整切除肿瘤,使切缘无残留肿瘤;

②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术前的选择和评估、手术细节的改进及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等是中晚期肝癌手术治疗的关键点。在术前应对肝功能储备进行全面评价,通常采用Child-Pugh分级和ICG清除试验等综合评价肝实质功能,采用CT和/或MRI去计算余肝的体积。 中晚期HCC多为直径>10cm的单发肿瘤、多发肿瘤、伴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或伴胆管癌栓。因为仅在患者一般情况好,且肝储备功能满意时才考虑肝切除手术,故无论采用何种分期,只有小部分中晚期HCC适于手术。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ICG15)是常用的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BCLC学组还提倡使用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评估门静脉高压程度。对于中晚期HCC,一般Child-Pugh 为A级、HVPG<12mmHg且ICG15<20%代表肝储备功能良好且门静脉高压在可接受范围。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影像学技术估算预期切除后的余肝体积,余肝体积须占标准肝体积的40%以上,才可保证手术安全。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或姑息治疗者。 2.肝切除术方法分类。 肝切除术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一般认为,根据手术完善程度,可将肝癌根治切除标准分为3级。其中,Ⅰ级标准:完整切除肉眼所见肿瘤, 切缘无残癌。Ⅱ级标准:在Ⅰ级标准基础上增加4项条件: (1)肿瘤数目≤2个; (2)无门脉主干及一级分支、总肝管及一级分支、肝静脉主干及下腔静脉癌栓; (3)无肝门淋巴结转移; (4)无肝外转移。Ⅲ级标准:在Ⅱ级标准基础上,增加术后随访结果的阴性条件,即

Editorial:肝脏影像与精准医学董家鸿祁小龙

Editorial:肝脏影像与精准医学董家鸿祁小龙 1895年末,Wilhelm Röntgen首次发现X射线,由此推动了疾病诊断的一场革命,也开启了人类医学影像的新纪元。医学影像技术从开始的疾病诊断工具,迅速衍生为个性化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肝脏影像已常规应用于临床实践,其相关联的新兴诊断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精准医学的发展。 精准肝脏疾病诊断 N Engl J Med在2017年12月的一篇综述中,全面分析了肝脏影像技术在病因诊断及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分期的现状及应用前景。虽然影像技术尚不能完全取代肝组织活检,但已经显著减少了有创性检测的需求,这同样适用于代偿性晚期慢性肝病患者中门脉高压的危险分层。尽管影像学提示侧支循环或血液返流,足以诊断临床显著性门脉高压,但传统影像指标的较低敏感性使得门脉高压出血的早期诊断和一级预防变得十分棘手。 目前,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是唯一充分验证且国际推荐的门脉高压风险分层指标,但是该技术为有创性、且需要经过规范化培训,这阻碍了HVPG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在CHESS 1601临床试验中,基于CT三维数字模型和流体力学技术使得无创指标替代HVPG成为可能。另外,磁共振血流动力学参数也同样展现了与HVPG的良好相关性。综上所述,影像技术极大地改善了肝脏疾病的

诊断。然而,不同研究病因和人群差异会造成影像技术诊断价值的异质性。今后应当特别重视研发能够准确监测HVPG变化的肝脏成像技术,这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精准肝脏外科手术 肝脏影像技术促进了“精准肝脏外科手术”的新范式,即在特定手术干预方案指导下的患者精准管理。“精准肝脏外科手术”整合了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基于肝脏影像的3D可视化技术可提供肝脏病变位置、血管的横穿位置和范围,以及病变和血管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西方国家目前引进了用于模拟3D成像的混合现实技术,减少了可视化和操作空间的抵消作用,改善了成像与患者的空间视觉近似。 同时,图像分析和纹理映射标准已充分发展并应用于肝细胞癌和血管的三维分割,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也制定了关于复杂性肝脏肿瘤、肝门部胆管癌、肝胆管结石的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此外,基于影像技术的手术规划系统可提供多种“虚拟手术切除”方案的比较,帮助外科医生选择最理想的策略。在评估和预测肝脏病变的可切除性,尤其当病变侵犯了重要解剖学结构且需要复杂大面积肝切除时,该技术将会非常有价值。肝切除体积的安全范围和残肝的功

肝脏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朱怡静指导老师:武枫林 摘要: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肝脏的结构、功能,以及运动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构和功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反应的。结构的破坏会导致功能的下降,而功能的改变会加剧结构的变化。运动对肝脏的影响是双面性的,中低强度的运动有益于增强肝脏功能,过强的运动易引起肝脏的运动性疲劳,从而对肝脏造成损害。 关键词:肝脏结构功能运动的影响 一、肝细胞的结构 肝的最小单位为上皮性肝细胞,它表现出了大部分肝脏的功能[1]。肝细胞为多角形,极小,肉眼难以观察,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有大小差异,饥饿时肝细胞体积变大。人的肝脏约有25亿个肝细胞。 肝细胞里面含有许多复杂的细微结构:肝细胞核、肝细胞质、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饮液泡等。每一种细微结构都有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这些功能保证了人的生命的存在,保证了人能够存活。 二、肝脏的结构 肝脏由无数结构相同,大小及形态相似的肝小叶组成[1]。肝小叶由肝细胞和其毛细胆管及血管组成。有丰富的血管网,呈红褐色,质软而脆,易受暴力打击而破裂,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我国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男性为~,女性为~1.4Kg,约占体重的1/30至1/50。肝的质量在26-40岁时最重,以后逐渐减轻。肝脏在人体腹腔的右上方,占据了右上腹的大部分和左上腹的一部分。其上缘在右锁骨中线相当于第五肋间,下缘达肋缘,儿童可达肋缘下。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也是人体物质代谢的“化工厂”。肝脏由韧带“悬挂”在腹腔内,韧带有一定的伸缩性,因此肝脏的位置可随腹腔压力和容积的改变而变化。如深呼吸时肝脏可下移或上抬,孕妇、有腹水者肝脏可上移。肝脏的表面有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将肝实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单位,即为肝小叶。 1.肝脏的形态 肝脏的外形象一个锥形,粗端居右,细端居左。 肝上面隆凸,与膈相接触,称膈面。表面借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上面后部冠状韧带前、后层间有一无腹膜被覆的三角区,叫做肝裸区,借结缔组织与膈相连。肝下面凹陷,与腹腔脏器接触,叫做脏面。构成肝脏面特征的是“H”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有肝管、淋巴管、神经、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分支出入,叫做肝门或第一肝门。肝有3个主裂,为正中裂和左右叶间裂。左叶间裂位于正中裂的左侧,叶间裂位于正中裂的右侧。 2.肝内管道和血液供应 肝内管道包括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Glisson系统由相互伴行的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的各级分支构成。 肝脏有双重血液供应功能,这是腹腔内其他器官不同。肝动脉是来自心脏的动脉血,

肝脏管道供血分布及残肝体积的计算

肝脏管道供血分布及残肝体积的计算 1.引言 介绍肝脏的作用及重要性 2.肝脏管道供血分布 详细介绍肝脏的血管系统,解释其结构和功能 3.残肝体积的计算 介绍如何计算残肝的体积 4.影响残肝体积的因素 详细介绍影响残肝体积的各种生理和病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疾病等 5.结论 总结肝脏的管道供血分布以及如何计算残肝体积,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引言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之一,位于身体的右上方。肝脏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分解毒素、合成重要的蛋白质、储存能量、调节血液成分、合成胆汁等,对于人体的代谢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脏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包括肝泡、肝小叶、肝细胞和胆道系统等多种组织成分。其中,肝小叶是肝脏的最小结构,由中心静脉和周围血管组成,其中心静脉是血液流向肝脏的唯一通道。肝细胞是肝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负责代谢人体内大部分的化合物、物质和药物。 肝脏的血供主要来自两个部位,一部分来自门静脉,另一部分来自肝动脉。门静脉血液来自消化系统,其中包括肠道、胃和

脾脏等器官,其含有从食物中提取的营养物质和其它生化物质。而肝动脉则带来来自心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肝脏的血液进入肝泡后,分别从中心静脉和周围窦oid空隙引流而出,最终流 入肝静脉并通过门静脉回流到全身循环系统。 肝脏的管道供血分布对于其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肝脏的血管系统、了解其分布情况以及其整体的生理作用,对于更好地理解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保护。肝脏管道供血分布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其大小约为成人的拳头大小,重量约为1.5千克。肝脏的血管系统与肝内管道的分类及其供 血有密切关系,其中包括门脉、肝动脉和肝静脉。 1.门脉血管系统 门脉血管系统是肝脏血管系统的组成部分,是肝脏的主要血液供应路线之一。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静脉之一,其收集了胃、肠、脾和胰腺等器官的血液,将其转运至肝脏,故门脉血液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毒素等,在肝泡被肝细胞、内皮细胞及其他细胞吸收、过滤、分解、排泄,以完成丰富而特殊的生物化学反应。门脉还供应肝脏的氧气。 2.肝动脉血管系统 肝动脉血管系统是肝脏的供应路线之一,其路线来源于腹主动脉,分为左、右肝动脉和胆总管动脉。由于肝动脉带有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因此对于肝脏代谢的氧气需求非常重要,普遍认为人体肝脏的氧气供应量为所有脏器中最充足的,这也

软件论文关于软件论文:ImageJ软件测量肝脏体积的方法

软件论文关于软件论文: ImageJ软件测量肝脏体积的方法 [摘要]ImageJ软件是一种可免费下载的JA V A图像分析与处理软件。基于其对医学影像图像可直接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出了一种在个人电脑上利用ImageJ软件测量肝脏体积的方法。并展示了外科医生可利用个人电脑独立进行肝脏CT容积的分析。 [关键词]ImageJ软件;肝脏体积;图像处理 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是间接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1],根据CT或MRI的扫描图像准确计算手术前、后的肝脏体积,对于肝脏切除、肝移植等手术的病人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减少因术后残肝体积过小而造成的各种并发症。术后测量残余肝脏体积,有助于外科医生了解肝脏的再生情况。遗憾的是这种处理医学影像的软件通常是安装在医院影像设备上,非放射人员无法经常接触,而且这种软件需要影像设备的支持,不能安装在个人电脑中,市面上独立的CT体积测量软件又非常昂贵,这给肝脏外科医生进行临床和科学研究带来诸多不便。ImageJ是一个可免费下载的图像分析软件包,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研究开发,用于帮助分析临床和科研中的医学影像。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ImageJ 软件测量肝脏体积的报道,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个人电脑上利用ImageJ软件测量肝脏体积的方法。 1安装ImageJ软件 ImageJ软件下载,(版本1.42)直接双击下载后的程序即可安装,

软件运行最少需要64M内存,可以在Windows、Linux、Mac OS等操作系统上运行。 2 LV测量的过程 2.1获取图片 由我院附属医院PACS图像处理工作站,选取行腹部多层螺旋CT 平扫获得的肝脏CT图像,扫描层厚5 mm,螺距1.0,管电压120 kV,管电流65 mAs。将CICOM格式的图像文件夹拷至个人电脑,对其进行LV测量。 2.2半自动法测量LV 2.2.1制作图像栈 每例病人的DICOM格式CT图像文件夹中,每层CT图片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运行ImageJ软件,选择菜单File→open,找到待处理的文件夹,按文件夹中CT图像的编号顺序,依次打开含有肝脏的DICOM格式的CT图像,共N层;点击菜单栏Image→stacks→Images to stack,软件自动将N幅图像转换成图像栈,即在一个窗口里以多线程的形式层叠N幅图像,并行处理。只要内存允许,ImageJ软件能够打开任意多的图像进行处理。 2.2.2图像预处理 DICOM格式的图像栈每像素16位存储,为得到最佳的图像分割效果,需要先对栈进行预处理。通过点击菜单栏Image→Adjust→Window/Level,调节图像栈的窗宽、窗位,本文中窗宽、窗位为300

肝和肝血管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肝和肝血管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肝脏和肝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可视化并进行肝分段,探讨其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24例晚期弥漫性肝癌患者CT扫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每个患者肝血管的分支和Couinaud分段法对肝脏进行个体化分段,计算肝和各肝段的平均体积。结果重建后获得形态逼真的肝脏和肝血管的三维模型,测得患者全肝平均体积达(2683.26±671.53)cm3。对肝脏进行了分段,通过三维模型能准确计算出各肝段的平均体积。结论三维重建、肝脏分段和体积测量为患者的诊断、后续治疗和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来源于活人体的三维图形也可以用于科研和教学。 标签:肝;肝血管;三维重建;肝切除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被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对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随之诞生了一系列医学相关的计算机软件[1-2],基于连续CT扫描数据集的三维重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曾经有学者对正常肝脏的三维重建进行研究[3-5],但对于肝癌患者的个体化三维重建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利用Mimics软件,对24例晚期弥漫性肝癌(diff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DHCC)患者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与三维重建,并对肝的三维模型进行了Couinaud分段,计算出各肝段的体积,显示三维模型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收集2009年3月~2011年8月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后被确诊为未伴有病毒性肝炎的弥漫型肝癌的24例晚期DHCC患者胸腹部64排螺旋CT 扫描数据集,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45~67岁。图像数据分为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主要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45.5 mAs,层厚1 mm。图像参数:长512像素,宽512像素,像素大小0.699 mm。 1.2 研究平台 硬件平台:个人计算机(PC),处理器Intel(R)Core i3,安装内存2G,显卡ATI Mobility Radeon HD 4500 Series。 软件平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 7旗舰版,三维重建软件为Mimics10.01 (Materialise公司,比利时)。 1.3 图像分割与三维重建 将动脉期数据导入Mimics,动脉阈值确定为94~2900 Hu。将动脉的三维模

TACE联合选择性PVE在计划性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TACE联合选择性PVE在计划性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有计划的人为诱导功能正常的肝组织增生、肥大,保证术后残余肝有足够的肝储备功能,增加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扩大手术适应症,提高肝癌患者远期预后的作用。方法对拟行半肝切除术但肝硬化肝脏体积萎缩预计手术切除后保留肝脏功能不足1例,肿瘤超过半肝拟行肝三叶切除术后预计肝功能不能代偿2例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后,二期手术切除。结果TACE治疗后20天3例病人AF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VE治疗后20-30天AFP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例比TACE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VE 术后3-4 周时非栓塞侧肝叶体积增大幅度为38.6% ~44.9% ,平均41.1% ,术后残肝体积>40﹪;行右三叶切除1例,扩大右半肝切除1例,左三叶切除1例,术后无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安全出院。随访1~12月,无肿瘤复发。结论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TACE联合门静脉栓塞对控制肿瘤生长活跃,减少术后转移复发,同时栓塞侧肝叶萎缩,未栓塞侧肝叶体积增大,有计划地增加保留肝叶的功能,增加术后残余肝脏(FLR)体积,增加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扩大手术适应,提高肝癌可切除性,减少远期复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不宜切除的中晚期巨大肝癌介入治疗后行二期手术切除提供进一步临床经验,为中晚期肝癌的治疗开拓新的途径。 标签:肝动脉化疗栓塞;门静脉栓塞;代偿增大;计划性;二期手术;中晚期肝癌 外科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由于肝癌确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且多合并肝硬化等因素,仅20%~30%患者适合手术切除。肝脏扩大切除可提高肝癌的疗效,但术中会不可避免地切除部分正常肝组织,如患者肝储备较差,尤其是合并肝硬化时,可能出现术后肝功能衰竭。对不宜一期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尤其是残余肝体积不足40%的患者,外科医生应对其进行详细的计划,人为诱导功能正常的肝组织增生、肥大,保证足够的肝储备是外科医生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对3例患者采用(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selec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SPVE)在有计划的人为诱导功能正常的肝组织增生、肥大,保证术后残余肝有足够的肝储备功能,疗效满意,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作一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不宜一期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3例,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34~72岁,中位年龄52.5岁。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均为A级。均行CT检查,弥漫性左三叶肝癌1例,肿瘤直径为14.3 cm,AFP:374.5 ng/L;原发性右肝癌1例,肿瘤直径为13.3 cm,AFP:1 627.9ng/L;中肝叶肿瘤1例,肿瘤直径为12.1 cm,右肝萎缩,AFP:3 725.3 ng/L,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远处转移,所

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二)

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二) 贾中芝;赵添;王斯妮;郑丽丽;胡红杰;王维平 【摘要】钇-90(90Y)放射栓塞治疗可以直接将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带到靶肿瘤组织内,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与TACE治疗不同,90Y微球放射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如腹痛、发热、恶性、呕吐.然而,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取决于术前仔细的评估和术后密切的随访.本文将详细讨论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随访.%Yttrium-90 (90Y) radioembolization therapy can directly deliver a high dose of radiation to the tumor being targeted,which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hepatic https://www.360docs.net/doc/2619377463.html,pared 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90Yradioembolization is les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toxicities such as abdominal pain,fever,nausea,and vomiting.However,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90Y radioembolization therapy are largely reliant on careful preprocedural evaluation and diligent follow-up.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details of essential preprocedural work-up and postprocedural follow-up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90Y radioembolization. 【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卷),期】2017(026)011 【总页数】6页(P1057-1062)

肝脏体积

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测量不仅可以定量评价肝脏大小,还能间接反映肝功能情况,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评估肝硬化肝功能储备、肝脏肿瘤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评价、肝移植中都有重要意义。 1 肝脏体积测量方法 常用的肝脏体积测量方法包括水测法、B超、SPECT、CT和MRI。水测法被认为能够测量肝脏的实际体积,B超、SPECT、CT、MRI测量肝脏体积原理基本相同,又各有其优缺点,以下分别做简单介绍。 1.1 水测法 将离体肝脏室温下放入盛满水的容器,放入标本后使容器内水外溢,收集全部溢出的水并测量其体积,即为待测肝脏体积。该方法只能用于离体肝脏测量,不能用于术前活体肝体积评估。Heinemann等[1]观察到在死亡当时至死后检查这段时间中LV无明显变化,但由于死亡原因不同,如循环血容量减少或心源性休克,及其他情况导致肝淤血,死后LV可能会比真实情况减少或增多[2]。又由于肝脏的比重近似于水的比重[3,4],有学者在原位肝移植后,取下的肝脏在去除附着的韧带、胆囊、门静脉结构和其他组织,但不去除移出肝中的血液(因为活体肝含有大量血液)后立即称取肝脏重量,以此作为肝脏的实测体积,认为这种方法避免了经过福尔马林固定后因组织萎缩造成的人为误差[5]。 1.2 B超测量肝脏体积 利用超声探头平行或垂直于人体纵轴得到肝脏纵切面或横截面,由计算机分别测出这些平行切面的面积,将所测面积与平行面积体间的距离进行积分,即可得到肝脏体积值。Van Thiel等[3]发现超声测量肝脏体积值接近水测法体积值,而且比CT更准确。Hatsuno等[6]比较超声和CT测量左外叶体积,发现没有明显差异,但超声测量值略低于CT测量值。超声测量肝脏体积优势在于安全、无射线辐射或无需使用造影剂、可重复、价格较低,但超声检查易受操作者经验及腹腔内肠道气体、钙化等因素干扰,这些直接影响到断层的截取、肝脏边界的确定,使最后得出的结果存在误差。三维超声体积计算在心血管、妇产科、空腔脏器(如胆囊、膀胱)及实质脏器(如前列腺、肾、脾)应用较多,应用于肝脏体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3 SPECT测量肝脏体积 SPECT断层显像时,探头围绕人体长轴旋转360°,采集不同方向上的核素分布图像而形成原始的三维立体图像,再经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可获得脏器各截面的核素分布图像,并可重建脏器的三维立体图像。肝实质内的Kupffer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经静脉注射99mTc-胶体显像剂后,正常时90%的胶体能被肝内Kupffer细胞吞噬,其余10%由其他脏器的单核巨噬细胞摄取,如脾、骨髓等。当肝脏发生弥漫性或占位性病变或肝硬化时,病变部位的Kupffer细胞功能受损或数量减少,摄取放射性胶体的功能减低或受损,在显像图上表现为放射性稀疏区或缺损区。因而SPECT测量肝脏体积同时,还能了解肝内病变存在情况及严重程度。许敏等[7]用SPECT测量幼猪肝体积,与水测法肝体积进行比较,得出两者间差异无显着性。Sugahara等[8]用SPECT评价1例急性肝衰病人,结果显示SPECT能准确测量功能性肝脏体积,并能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Sahoh等[9]研究同样认为SPECT能准确测量肝脏体积和功能性肝脏体积,同时结合循环中放射性胶体清除率,可用来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1.4 CT测量肝脏体积 1979年Heymsfield等[10]报道了应用CT测量尸体肝体积,测量值与水测法测得肝实际体积值相差<5%,1981年Moss等[11]也以CT测量肝体积,并与水测法测得肝体积进行比较,证实了前者的结论。CT测量肝脏体积方法:扫描范围为从膈顶至肝脏下缘,包括全肝,层厚为0.5或1cm。完成扫描后,勾画出每一层面肝脏的边界,由计算机计算出每

【专家共识】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 本文经《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授权许可使用,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进行传播,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对于商业性应用,如无本站明确许可,不得非法使用本站资源。 导语: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是指用于显示、描述和解释肝胆管结石三维解剖和形态特征的一种工具。其借助CT和(或)MRI 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融合、计算、分割、渲染等,将肝脏、胆道、血管、结石等目标的形态、空间分布等进行描述和解释,并可直观、准确、快捷地将目标从视觉上分离出来,为术前准确诊断、手术方案个体化规划和手术入路选择提供决策。 为规范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制定本专家共识。 作者简介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总审定:刘允怡 编写委员会主任:张绍祥,姜洪池,梁力建 参加讨论者(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鲍苏苏,蔡秀军,蔡相军,陈亚进,陈规划,程树群,戴朝六,方驰华,樊嘉,耿小平,姜洪池,江艺,荚卫东,孔德兴,梁力建,刘军,刘颖斌,刘连新,卢绮萍,刘景丰,区金锐,彭宝岗,全志伟,孙诚谊,田利国,王平,殷晓煜,杨扬,张绍祥,张学文,张必翔,张太平,周伟平,智绪亭执笔者:方驰华,蔡伟,卢绮萍,方兆山 1 肝胆管结石的术前影像学诊断评估 肝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B超、CT、MRCP和ERCP

等,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胆管内胆汁稀少或经血管途径进入的造影剂不能直接显示胆管,因此,以上的检查方法均不能准确涵盖结石分布、定位、胆管狭窄的定位以及胆管树的显示。尽管ERCP及PTC 对此有所弥补,但属于侵入性检查方法,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肝脏、胆道三维可视化和3D 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医学技术的出现,为肝胆管结石的术前精准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三维可视化模型清晰,立体显示结石在肝胆管的部位、大小、形态、分布及伴随的胆管状态、与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的空间解剖关系。应用于临床后大大降低肝胆管结石的术后残石率、胆管炎的复发率。 建议:行上腹部B超诊断肝胆管结石后,如需行手术治疗,术前可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详细病情进行进一步精准评估。 2 高质量肝脏亚毫米CT数据采集方法 对于经B 超诊断肝胆管结石的病人,常规采集上腹部CT强化的图像数据。平扫期、动脉期、门静脉期、肝静脉期四期CT图像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准确性。 建议:临床医师与影像科医师及技师一起,优化扫描参数,采集高质量CT图像数据,为建立精准的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病情评估奠定基础。 3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将薄层CT数据经过图像工作站处理,导入三维可视化立体成像软件系统进行程序分割、重建。通过调节肝脏透明度,同时显示肝脏和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的一级、二级、三级分支等结构;显示狭窄胆道和一级至四级扩张胆管;显示结石大小、形态、分布。通过对模型的旋转观察,清晰地了解各管道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建议:临床上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研究的软件较多,大多数可以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