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

好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
好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

内蒙古师大附中生物教研室

(1)净光合作用速率与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①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

②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

①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生长。

②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

③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植物将死亡。

利用图解与曲线的结合分析植物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A 点?????只呼吸不光合植物释放CO

2吸收O 2

2.AB 段?????

呼吸>光合植物释放CO

2吸收O 2

3.B 点????? 光合=呼吸植物表观上不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

4.B 点后????? 光合>呼吸植物吸收CO

2释放O 2

题组四 影响净光合作用的因素及相关计算

5.(2015·高考海南卷)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 .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 .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 .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6.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处于5 klx 、10 klx 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该叶片在20℃、10 klx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8.25 mg B.该叶片在5 klx的光照强度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的少

C.该叶片在10℃、5 klx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量是3 mg D.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成正比

7.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题组五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键点移动

8.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9.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下移,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

植物的光(CO2)补偿点和光(CO2)饱和点受外界环境影响,当外界环境变化时,光(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会发生相应变化,规律如下:

(1)若呼吸速率增加,CO2(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应左移。

(2)若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O2(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应左移。

(3)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CO2(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相应向左移动。

题组六光合速率的测定与实验探究

10.(2015·吉林长春十一中期中)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B.在光下,如果有气泡产生,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11.下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红色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________。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 klx,则1 h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mL。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熵(CO2/O2)为0.8(呼吸时产生的CO2和消耗的O2的比值),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________mL CO2。

(3)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装置与实验组实验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毛细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实验组向右移了5 m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2·高考山东卷)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4.(2014·高考课标Ⅱ卷)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____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方法

1.NaHCO3溶液作用:烧杯中的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2.植物净光合速率测定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水滳右移的体积即表示净光合速率。

3.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答案

5.解析:选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能量均来自于太阳能,A正确;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曲线在植物乙曲线上方,所以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叶温为25 ℃时,植物甲和乙的曲线没有相交,即二者的净光合速率不同,C正确;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且大于零,所以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大于0,D错误。

6.解析:选A。叶片在20℃、10 klx时,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10+2)/2×(44/32)=8.25(mg);在5 klx的光照强度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虚线)比20℃(实线)时的多;在10℃、5 klx 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量是(6+1)/2=3.5(mg);净光合速率与植物细胞的呼吸速率和总光合速率有关,仅就图中曲线而言,不能得出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7.解析:选A。光下CO2的消耗量应为CO2吸收量与呼吸CO2释放量之和,35 ℃时消耗量为3.00+3.50=6.50,30 ℃时为3.50+3.00=6.50。图中可见光下25 ℃时CO2吸收量最大,故25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25 ℃时,光合作用CO2的消耗量应为3.75+2.25=6.00,而30 ℃、35 ℃时都为6.50。图中两曲线的交点应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8.解析:选D。分析图像可知:在a点对应的CO2浓度下,CO2吸收速率为0,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在b点对应的CO2浓度下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高。若光照强度降低,则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不变,只有适当提高CO2浓度以增强光合作用,才能与呼吸作用达平衡,所以a点应右移;光照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所以达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CO2浓度要减小,所以b点要左移。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则与上述分析相反,a点应左移,b点应右移。

解析:选C。明确曲线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分析题图曲线,A点表示植物在一定温度下的呼吸速率,B点表示植物的光补偿点即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m表示在

一定条件下的最大光合强度。由于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为30℃,因此当温度由25℃提高到30℃时,呼吸速率增大,A点下移;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当温度提高到30℃时,超过了最适温度,因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降低,m值下降,光补偿点应右移。

10.解析:选C。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是光合作用的净产氧量,A错误;在光下有气泡产生不能确定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B错误;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C正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距光源不同距离,应设置不同装置,观察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D错误。

11.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明确“红色液滴移动”的实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由于图甲中存在CO2缓冲液,所以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液滴位置改变的本质是O2的消耗和释放。光合作用产生O2的气体量应包括积累量和叶片消耗量(15 klx时为150+50=200 mL),若呼吸熵为0.8,则植物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为0.8×50=40(mL),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等于消耗的CO2量,故植物还需从外界吸收160 mL CO2;设置对照时可将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除叶片本身会影响实验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1)O2(2)200 160 (3)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

3.解析:选D。图中两曲线可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a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说明甲植株在a点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乙植株在18时后净光合速率小于0,该植株在18时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B错误;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乙植株因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曲线d-e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则是光照强度减弱,C错误。分析两曲线b-d段可知,中午时乙植株出现净光合速率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乙植株气孔发生关闭造成的,而甲植株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D正确。

4.解析:(1)由图可知,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和C都表示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对比A、B、C 3条曲线可知,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B、C净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为光强。(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都小于0,说明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由图可以看出光强和CO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在温室栽培植物时,可通过控制光强和CO2浓度等措施来提高产量。

答案:(1)0 A、B和C (2)光强(3)大于(4)光强

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专题 内蒙古师大附中生物教研室 (1)净光合作用速率与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①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 ②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 ①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生长。 ②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 ③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植物将死亡。 利用图解与曲线的结合分析植物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 A 点????? 只呼吸不光合植物释放CO 2吸收O 2

2.AB 段????? 呼吸>光合植物释放CO 2吸收O 2 3.B 点????? 光合=呼吸植物表观上不与外界 发生气体交换

4.B 点后????? 光合>呼吸植物吸收CO 2释放O 2 题组四 影响净光合作用的因素及相关计算 5.(2015·高考海南卷)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 .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 .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 .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6.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处于5 klx 、10 klx 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结果如图。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关系

专题二 细胞代谢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过程及关系 【复习目标】 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 活动一 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 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物质变化的几个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b 过程进行需要的还原剂和能量来自于 。 (2)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过程有 。 (3)能产生ATP 的过程有 ,其中产生最多的过程是 。 (4)夏季中午,植物气孔关闭,最先受影响的过程是 。 (5)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与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相比,释放的总能量更多的是 。 (6)将植物培养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光照和突然停止CO 2 在下图中画出C 5和C 3化合物的变化趋势。 例1.下图甲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乙表示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撤去光照 撤去CO 2

(1)甲图中X、Y分别代表、。 (2)甲图中进行③过程的场所是,[H]在②③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3)根据图乙判断二氧化碳浓度从0.03%提高到1.22%和温度从20℃提高到30℃哪一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更大的方法是,乙图显示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是。 活动二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1.下列为叶肉细胞在不同条件下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判断各自所处的条件,并在图⑤中找到图①②③④所对应的点或线段。 ①表示,对应图⑤中的点; ②表示,对应图⑤中的段; ③表示,对应图⑤中的点; ④表示,对应图⑤中的。2.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 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

光合与呼吸知识点总结doc资料

光合与呼吸知识点总 结

一、 呼吸作用 (一) 过程及场所 ① 总反应式:C 6 H 12 O 6 + 6H 2 O +6O 2 6CO 2 + 12H 2O + 能量 一 二 三 二 三 阶段一:C 6 H 12 O 6 2丙酮酸 + 4[H] + 少量能量 ② 过程 阶段二:2丙酮酸 + 6H 2 O 6CO 2 + 20[H] + 少量能量 ※※ 阶段三: 24[H] + 6O 2 12H 2 O + 大量能量 ③★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阶段一:细胞质基质 阶段二:线粒体基质 阶段三:线粒体内膜) ★ 主要场所:线粒体 ① 总反应式: C 6 H 12 O 6 2C 3 H 6 O 3 (乳酸)+ 少量能量 或C 6 H 12 O 6 2C 2H 5OH (酒精) + 2CO 2 + 少量能量 阶段一:C 6 H 12 O 6 2丙酮酸 + 4[H] + 少量能量 (与有氧呼吸阶段一完全相同) ② 过程 阶段二: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 酒精和二氧化碳 或者 乳酸 (阶段二不释放能量) 酶 酶 酶 酶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酶 酶 酶

③场所: 细胞质基质(场所只有一个,阶段一和阶段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注意:☆对于有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存于ATP 中; 对于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除了有热能和ATP 之外,还有一部分能量存于酒精 或者乳酸中。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和反应场所一定要会背,写反应式的时候箭头不能 写成等号,不要忘了写条件:酶。而反应过程的反应式要会应用。 ☆题型: ①对各个阶段反应物、产物以及场所的记忆(最基础的) ②物质推断题。(考反应过程)比如练习册104页第8题。 ③※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结合在一起,因为二者都可以产CO 2 ,但无氧呼吸不吸收O 2 ,而且消耗相同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要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所以经常会考察:通过比较吸收O 2 和释放CO 2 量的多少来判断呼吸方式。比如练习册60页例2。 液滴移动问题:比如练习册104页第9题。 (如果给具体数值,就会涉及到计算) (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注意:对于影响因素的考察,主要是应用而不是背诵,一定要理解每种因素为什么会影响呼吸作用 1.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2.二氧化碳:增加CO 2浓度对细胞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水:一定范围内随水含量的增加 细胞呼吸加强 4.※※※氧气浓度 2 浓度 O 2 浓度 CO 2 的释 放量 2 CO 2的总释放量 将有氧呼吸 和无氧呼吸 加起来

速度计算题专项训练(无答案)

速度计算题专项 学习目标 1.会根据v = s/t 及其公式变形计算速度、路程、时间; 2.学习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 学习重点 学会速度计算题的几种题型 熟练运用速度公式进行变形 知识回顾 1. 平均速度的求解 2. 平均速度探究实验 3. 本章科学方法归纳 课程精讲 题型(一)基本公式及变形公式的求解 t s v = (已知路程s 和时间t ,求速度v ) v s t = (已知路程s 和速度v ,求时间t ) vt s = (已知速度v 和时间t ,求路程s ) “解”是求解计算过程,要求写出所根据的公式,然后再将已知量代入,要带单位运算,并且将单位统一,最后得出的结果应有数值和单位。 s 、t 、v 是对同一段路程和时间而言,若题中有两个以上的不同数值的相同物理量,则要加注角标以加以区分。各组物理量的角标要相对应。 计算结果后要写出答案,并对解答过程进行检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合理。 例1: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 /s 。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 min 。那么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已知:v=1.2m/s t=15min=15 × 60s=900s .求:s 解:s=vt=1.2m/s×900s=1080m 答:上学要走的路程1080m 同步练习 1.小军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限速为50km/h 的公路上。他利用手表测得汽车每隔4s 就驶过路边一根相距50m 的电线杆。问:小军乘坐的这辆汽车是否超速? 2.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cm 长的导火线来使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 。在点火者点燃导火线后,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 远的安全区? 小结: 题型(二)火车过山洞问题 例题2. 一列长 360 m 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

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 1.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甲)所示: (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 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12min 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 (2)若他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该标志牌到大桥,最少行驶多长时间? 2..甲、乙、丙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1)经过10s ,甲、乙相距多远? (2)丙与甲速度相等时,甲运动的路程为多少? 3. 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 m/s 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 s 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 声=340 m/s ) 4.下面是关于舰载机着舰的报道 : 歼-15舰载机飞临“辽宁舰”上空,建立下滑线、调整飞行速度,对着航母着陆区飞去。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歼-15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在短短2.5s 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 /h 减少为零,滑行约100m ,稳稳停在甲板上。试解答下列问题: (1)歼-15舰载机降落时飞行员为什么会感到“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 (2)“在短短2.5s 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 /h 减少为零”中“300km /h”是指舰载机着舰时的 (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合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3)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 5. 某人在长铁管一端猛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0.4s ,求长铁管的长度?(声音在空气中、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是340m/s 、5200m/s ) 6.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 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 ,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⑴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⑵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 ⑶请你再说出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应用的实例。 7.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多少?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 ,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初二( )班( )号 姓名: 命题人:物理备 课组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装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订 线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 一、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易错易混点】: 1. 吸收光能:所有色素 传递光能:绝大多数叶绿素a ,全部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转换光能: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2.光合作用中ATP 形成于光反应,只能用于C3化合物的还原。 3.光反应中光能转换成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 和NADPH 中,并不是只储存在ATP 中。NADPH 的作用有二:用作还原剂和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4.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1)第一阶段:光能→电能(光反应阶段,部位:囊状结构薄膜) ①叶绿体中色素按功能分类:吸收、传递光能:绝大多数叶绿素a ,全部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转换光能: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②电子的来源、去路: 最初电子供体: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最终电子供体:水 (水分子的分解反应方程式:2H 2O ??? →?光、酶4e -+4H + +O 2) 最终电子受体:NADP + (2)第二阶段:电能→活跃的化学能(光反应阶段,部位:囊状结构薄膜) ①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NADPH + 和ATP 中 ②反应方程式:ATP 分子的形成(光合磷酸化):ADP+Pi+能量??? →?光、酶ATP NADPH 分子的形成:NADP ++2e+H + ?→? 2NADPH (3)第三阶段: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部位:叶绿体基质) ATP 的作用:为C 3还原提供能量 NADPH 的作用:供能并作为还原剂,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 二、叶绿体处于不同条件下的物质量的动态变化 改变条件 C3 C5 [H]和ATP C6H12O6合成量 CO2供应不变,停止光照 增加 减少 不产生 减少—没有 光照不变,停止CO2供应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没有 光照不变, CO2供应过量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光照不变, CO2供应不变,但C6H12O6运输受阻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三、鉴别C3、C4植物的方法 方法 原 理 条件和过程 现象和指标 结 论 生理学方法 在强光照、干旱、高温、 低CO 2时,C4植物能进行 光合作用,C3植物不能。 饥饿处理的生长健壮的C3 植物、C4植物→分别置于相 同的低CO 2浓度环境中(密 闭、强光照、干旱、高温) 生长状况: 正常生长 或 枯萎死亡 正常生长:C4植物 枯萎死亡:C3植物 形态学方法 叶的结构差异 制作植物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用显微镜主要通过观察以下两个方面判断 ① 维管束外细胞的排列是否有两圈花环状细胞②维管束鞘细胞中是否有叶绿体 是:C4植物 否:C3植物

关于声速计算题专题训练(附答案)

1、地震波是一种由地震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地震波分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纵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主波,横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次波.主波比其他地震波运动得更快,主波的传播速度是6 km/s,次波传播的速度是4 km/s.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市也有震感.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线距离约为1 440 km,则该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长时间传到我市? 2、元旦节时,许多城市在广场燃放礼花。礼花在几十米的高空爆炸,响声巨大,并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如果你看到色彩和听到声音前后相差的时间为5s,那么,你离广场大约有多远?(取声速为340m/s) 3、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汽车的前方有一座峭壁,司机鸣笛后8s听到由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峭壁之间的距离。(设当时气温为15℃) 4、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来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他发现在经过了1s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了回声,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求: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提示:可画出简易示意图后再分析计算) 5、分析: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无风) 6、某人站在铁路旁,看见远处的铁路检修工人用小铁锤向铁轨敲了一下,他贴近铁轨,过了一会儿听见了两次敲击声。若两次声音间隔为0.5s,该人离敲击处183.6m,求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7、小红站在桥上,从桥面向河中扔下一块石头,见落石水花开始记时,经0.2s听到落石击水声,则桥高出水面多少米? 8、一个人在高处用望远镜注视地面上的木工以每秒一次的频率钉钉子。他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击锤声,木工离他有多远?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 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 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km/h ,合 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 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 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s /m 6.31=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 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 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 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5.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图5--14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可编辑 精品文档 80 南京市 60 km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 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 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km/h ,合 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s /m 6 .31 =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 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 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 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 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间?(结果 保留两位小数) 5.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 “80”的含 义: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1.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能保持在0.03%左右的水平,是由于在什么之间建立了动态平衡的结果( ) A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 .光反应和暗反应 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CO 2,以下哪一项实验条件是必要的( ) A .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 .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 .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D .用一株幼小植物 3 A .对太阳能利用率最低的是英国甜菜 B .以色列玉米呼吸作用的消耗率最大 C .高的太阳辐射量,能使作物有高的光合作用量,但不一定有高的作物产量 D .作物产量高的地区,往往不是太阳辐射高的热带,而是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温带 4.生态学研究专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 (光合作用)/R (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以下判 断正确的是( ) A .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高趋势 B .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 值可能在a 点 C .栽培的幼年植物的黄–绿比率不可能在b 点 D .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的采伐 5.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 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右图所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 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下表。请据图表回答: ⑴ 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⑵ 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金鱼藻生成的O 2若在同一细胞内被消耗, 在其整个过程中,O 2穿过了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层。 ⑷ 20℃条件下,用15 klx 的光强连续照射11.3 h ,合成的葡萄糖约为____________㎎,其中约有 ____________㎎用于呼吸作用。 ⑸ 10℃条件下连续12 h 给以20 klx 的光照,再转入30℃条件下连续8 h 黑暗处理,则金鱼藻20 h 内,葡萄糖含量的消长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 P /

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专题训练 1、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达到20m/s,求: (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2)1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 2、某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40m/s,一辆小车以30m/s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 为60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 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 18. 解:(1)由静止加速到20m/s,根据v=at得: (2)由静止加速到20m/s,根据得: 答:(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2)1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00m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秒内的位移比第5秒内的位移多4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s内的位移。

4、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经2s速度变为6m/s,求:(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前进9m所用时间;(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25.【答案】(1)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公式得出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为: x= = t= ×2=16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a= m/s2=﹣2m/s2 (2)解: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 根据x=v0t+ 得:9=10t﹣ 解得:t=1s (3)解:根据(2)可知汽车经10s停下,所以刹车后12s前进的距离即汽车刹车10s前进的距离, 由逆向思维法可得:x= = =50m 5、如图所示,小球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 到达底端的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 7 15 L,其中L为斜面长,则 (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 14:3s 15m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8:测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附解析)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8:测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附解析) 一、“实验法”测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应用1:密闭装置法 典例1.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B. 若要测真光合强度,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溶液为NaOH溶液 C. 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右移 D. 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应用2:黑白瓶法 典例2. 回答下列与生物的物质及能量代谢有关的问题: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根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化计算出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O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B)和乙瓶中的O2含量(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A与B的差

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 应用3:半叶法 典例3. 某科研小组采用“半叶法”对某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 A、M 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dm2·h)。 (1)M A表示6小时后:叶片初始质量一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M B表示6小时后: (3)真正光合速率(单位:mg/dm2·h)的计算方法 (4)本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写出实验设计思 增分集训 1.下图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相关生命活动过程的实验装置。对图示装置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红色小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装置内O2的变化量 B. 若测呼吸速率,该装置应置于黑暗中,对照组的植物应换成死幼苗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 项练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80 南京市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km/h ,合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 s /m 6 .31 =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 “80”的含义:,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5.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 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多少km ? 【专题三】声音来 回问题 7一辆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司机鸣笛后4s 听到了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 山崖的距离。(2)鸣笛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8.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专题四、其他类型 9、观察如图4所示的出租车票,求人乘坐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全程运行1288千米,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由表可知,K18次列车从哈尔滨东到北京需要多少小时?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列特快列车T31,表中所列是这次列车的时刻表 求(1)T31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西的时间是多少? (2)T31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图5--14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辨析(教师版)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辨析 重点1: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三率测定) 1.测定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方法 (1)测定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装置与原理 ①装置 ②指标:细胞呼吸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CO 2释放量或O 2吸收量来表示。 ③原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 2,释放CO 2,CO 2被NaOH 溶液吸收,使容器 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水滴左移。单位时间内水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呼吸 速率。 (2)物理误差的校正 ①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②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③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 注 用脂肪(或脂质)含量高的种子,如油料种子做测定实验,则水滴移动更明显(因其消耗O 2量更大)。 2.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实验测定常用方法 (1)装置中溶液的作用:在测细胞呼吸速率时NaOH 溶液可吸收容器中 的CO 2;在测净光合速率时NaHCO 3溶液可提供CO 2,保证了容器内CO 2浓度的恒定。 (2)测定原理 ①在黑暗条件下甲装置中的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由于NaOH 溶液吸收了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左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 2吸收速率,可代表呼吸速率。 ②在光照条件下乙装置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由于NaHCO 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 2浓度的恒定,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右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 2释放速率,可代表净光合速率。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3)测定方法 ①将植物(甲装置)置于黑暗中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计算呼吸速率。 ②将同一植物(乙装置)置于光下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计算净光合速率。 ③根据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可计算得到真正光合速率。 (4)物理误差的校正: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即用死亡的绿色植物分别进行上述实验,根据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对原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典例1】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动物的呼吸速率。下列关于该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B) A.试管内加入的试剂是NaOH 溶液 B.温水的作用是使瓶内温度相对稳定 C.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红墨水向右移动 D.该装置直接测定动物呼吸释放的CO 2量 【典例2】.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你利用这些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如下: ①甲、乙两装置的D 中都放入________,装置乙作为对照。 ②将甲、乙装置的玻璃钟罩进行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③30 min 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速度计算专题训练

速度计算专题(1)速度的简单计算 【专题一】速度的简单计算 1、 已知路程、时间求速度,用公式 例题1: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再用公式 __ 求出步行的速度,因此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 例题2:(14贵阳中考)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 ,则他的飞行速度为多少km/s 。 2、已知速度、路程求时间,用公式 例题3:(14浙江中考) 2008年底大陆与台湾实现了直接通邮、通商、通航,两岸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现经大陆和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飞机从03年的上海至香港转机到台北,到08年的从上海到台北直航。已知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千米,上海至台北的距离为550千米,假设飞机以500千米/时的速度均为匀速飞行。求: (1)从图可知,台北位于上海的 方向。 (2)若飞机从上海经香港转机到台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若飞机经新航路可以直飞台北(减少了经香港绕行的麻烦),需要多少时间?这样可节省多少时间? 3、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用公式 例题4: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4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 她以这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共花了10分钟,则她家到学校有多远? 4、交通标志牌 例题5: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 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

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例题1: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例题6:小红一家乘汽车前往钦州探望外婆,在经过如图8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汽车如图8乙所 示的速度是 ,若汽车继续以该速度匀速行使,再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钦州? 例题7:“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小明注意到了如上图所示交通标志牌的标志,则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2)如果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标志所示的这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 ,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 ,最高限速120km/h ,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内在联系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内在联系 真题回放 1.(2019·全国卷Ⅱ,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解析]马铃薯块茎细胞除了能进行有氧呼吸外,在缺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A项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乳酸,B 项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 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项错误。储藏库中氧气浓度升高,会促进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乳酸产生量减少,D项错误。 2.(2019·全国卷Ⅰ,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A)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解析]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植物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空气中的CO2,另外植株增加的质量还来自对水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光合作用过程中,光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动力。 3.(2019·全国卷Ⅲ,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解析]正常情况下,干种子吸水萌发时,自由水含量不断增加,细胞代谢作用增强,呼吸强度增强,有机物不断分解;当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含量会逐渐增加。根据题干中的提示“黑暗中”“黄化苗”可知,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 4.(2018·天津卷)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的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C)

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

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 1.黑暗中,只有呼吸作用;光照下,同时具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呼吸速率的表示方法: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测定实验容器内CO2的增加量、O2的减少量或有机物的减少量。 3.净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实验容器内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表示; 4.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4.1.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 4.2.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4.3.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4.4.关系式用O2、CO2、或葡萄糖(有机物)的量表示如下: ①光合作用产氧量=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耗氧量 ②光合作用固定CO2量=CO2吸收量+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③光合作用葡萄糖产生量=葡萄糖积累量(增重部分)+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量 5.注意: 植物所有的生活过程都受温度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但是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同(如图所示),所以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图析: 1、当光照强度为0时,即a和A表示:黑暗中的呼吸速率。 2、b和B表示:光照下,光合速率(实际)=呼吸速率。 3、e表示:①和②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而光合速率是①大于②。 (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①呼吸速率大于②)。 4、C表示:①的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达到了最大值。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单元专题大培优:速度计算专题练习

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单元专题大培优:速度计算专题练习 1.如图为南沙大桥,它连接了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沙田镇,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座世界级桥梁工程。大桥全长约13km,设计行车最高速度为100km/h,总投资达11.8亿元。 (1)若汽车在不超速情况下,通过南沙大桥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一辆货车通过南沙大桥的时间为10min,则该货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我市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并说明理由?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若要确保通过4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路段时间最短是多少秒? 3.小豪同学上学时,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4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6m/s;放学回家时,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1=4m/s,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2=6m/s。求: (1)小豪同学上学时的平均速度v; (2)小豪同学上学所用时间与放学回家所用时间的比值。

4.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00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求: (1)此次列车从济南到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 (3)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则求该大桥的长。 5.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旁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6.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25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