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复习知识讲解

青岛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复习知识讲解
青岛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复习知识讲解

青岛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

认识复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39 页例 1-例2.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悟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角的特征辩认角。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 学具准备 三角板、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图形呀?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玩猜一猜游戏)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师:现在先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角吧!(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主题图)下课了,我们的校园真热闹,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生1 :老师拿的三角板。生2 :老爷爷修剪花木用的剪刀。 生3 :小朋友做操时伸的直直的双臂。 生4:我了现球门上有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有的我都没有发现。是啊,角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三、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找生活中的角师:其实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周围哪些

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范振雨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教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教学准 备: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 .找角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情境图,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 折角 师:很好!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很多的角。现在拿出老师课前交给你们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他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篇一: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班级:姓名:考号: 一、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6×9=8×8=72÷9=14÷2-7= 18-9=18÷3= 7×4=28÷7+4= 0÷7= 58-28=8×1=9×3-15= 2.竖式计算 (1) 7×8= (2) 30÷5= (3) 84-65= 二、填一填。 1.先把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道算式。 二()十八()八四十八 2.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角都是( )角。比它小的角叫( 它大的角叫()角。 3.有2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 果分给6 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个。 4.小明和6个同学一起折纸鹤,每人折6个,一共折了( 5.在()里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角,比)个。)个;如(1)一个箱子里有黄球和绿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出的() 是绿球,()是红球。 (2)太阳()从东方升起。 6. 33块糖,至少加上()块,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人。 7.()里最大能填几?

41>5×()46﹥9×()58﹥()+8 8.在○里填上“>”、“<”或“=”。 49+7○8×7 16÷2○3+4 36-9○5×5 9.在○里填上“+”、“-”、或“×”。 5○8=40 7○8=15 56○8=7 10.找规律 (1 )1491625()() (2)4942352821()() (3)2 3 5 8 13 ()() (4 照这样排下去第30个图形是()。 11.左图中有()个直角,()个钝角,() 个锐角。 12、 (1)蛇馆在孔雀馆()面,百鸟园在猴山()面。 (2)()在百鸟园的西面。 (3)从百鸟园到狗熊馆,可先向(),再向()走。 三、看图列式 = ()×()=()()×()=() ()÷()=()()÷()=() 四、按要求做题。 22倍。 五、解决问题 1.动物运动会上,小熊家得7分,小兔家得的分数是小熊家的3倍,小鹿家得了28分。 (1)小兔家得了多少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角的初步认识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专项训练 师:看卡片报得数9+8…… 师:同学们,真棒! 二、情境导入 请看大屏幕,熟悉吧。这是我们入少先队时的欢乐情景。入队时带上红领巾多精神啊!观察一下,红领巾有几个角呢?(生:三个) 师: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说)真棒!观察的真有序。从上面你能找到角吗?谁来说一说哪里有角?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些都是角(出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我板书(我书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交流展示 1.出示交流问题(角的各部分名称) (1)交流 师:今天聪聪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角的有关知识!(聪聪) 师:请看问题,齐读,开始交流! (2)汇报(师画一个角)

师:哪个小组上台汇报一下。请你们小组上台汇报。 生:我来回答第①题……,谁有补充。…… 这是一个角吗?(不是,有一条边是弯的,必须是直的。) 师:这个小组表现的真棒。看来,大家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儿有一个角,谁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指顶点、边、边)我来指,大家说,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名称),一起说顶点、边、边、角(画弧)。(3)小结 师:看来,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板书,齐读) 练习:判断 师:现在,大家对角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来考考大家。(做一做)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手势准备! 师:第2、3、4题,为什么不是角?…… 评: ①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抓住了角的特征。 ②你利用了角的特征来判断。 ③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角的特征。(留下角,你能指出这三个角的各部分名称吗?) 师:看来,虽然角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刚才我们解决了聪聪的第一个问题,现在聪聪又带来了一个问题:2.角的关系

青岛版《角的初步认识》测试卷

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1分) 1、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 2、一把三角板有()个角,其中直角有()个。 3、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 )个角()个角()个角()个角()个角 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 )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6、钟面上三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 7、手帕有()个角,红领巾有()个角。 8、比直角大的角叫()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4、直角没有顶点。() 5、扇子有3个角。() () ()

6、直角不是角。() 7、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8、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9、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10、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三、操作题。(每个答案1分共17分) 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里画“√” ()()()()() 2、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在下面的()里画“√” ()()()()() 3、找出比直角小的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 4、找出比直角大的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 5、数一数。 四、选一选(把序号填在蘑菇瓶中)(每个2分共14分)

五、连一连(下面的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钝角,用线连一连。10分) 六、画一画(每题3分,共9分) 1、过点O画一个锐角。 2、过点O画一个钝角。 3、过点O画一个直角。 七、数一数,算一算(每题3分,共6分。) 1、一个有()个角,4个有()个角。 2、一个有()个角,7个有()个角。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 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 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 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平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

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三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38~39页的主题图、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5题。 【教学提示】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所以本节课宜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提供有研究性、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学习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经历观察、操作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难点:用尺子正确画角。 【教学准备】 剪刀、钟表、三角板、角的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1:能从图中发现新图形吗?(出示课件:主题图) 将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指导学生观察,相互说一说。在学生汇报交流时,通过“图中的正在做操和踢球的学生,拿三角板的老师、修剪花草的老爷爷……”引出角。进一步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儿有角,并随着学生的汇报(老师三角板上的角,老爷爷剪刀上的角,做操的学生伸出双臂组成的角……)用红线标出图中的角,进而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有那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1:有正在做操的学生。 生2:有踢球的学生。 生3:有拿三角板的老师。 生4:有修剪花草的老爷爷。 师:再仔细观察,能从图中发现新图形吗? 生:角。 师:你能看到哪儿有角? 生1:老师三角板上的角。 生2:老爷爷剪刀上的角。 生3:做操的学生伸出双臂组成的角。 ……

三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北京市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四册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大兴区兴海学校 曹月娇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如红领巾、张开的剪刀和三角尺等,抽象出角,初步感知认识角的样子,认识角,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能够自己画角。 2、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这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大部分的同学在生活中已经对角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角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角不尽相同,学生在理解上面会遇到一定的难度。

3、教学方式 本节课我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通过感知角,摸角,做角,画角,辨认角等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实践中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4、技术准备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 1、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在动手操作、观察和相互交流中提升对角概念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2、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会用尺子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3、教学难点: 学生会自己制作角,并把生活中的角抽象成平面图形角,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角的特征。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共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 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 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完整版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3 × 2 = 6.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 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 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 × 2 = 6 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 乘2 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 3=18 读作:“6 乘3 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 ;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如: 求 4个 3相加是多少? (3+3+3+3=12或 3×4=12或 4 × 3=12) 2 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 用 几×几。如: 2 个 8 相乘 用 8× 8=64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 和。如: 4× 5 表示 5 个 4 相加或 4 个 5 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 = 积 网 &来源学 &科 加法:加数 +加数 =和 https://www.360docs.net/doc/263680261.html,]§§ xx 来源 :Z 和—加数 =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 被减数 =差+减数 减数 =被减数—差 8、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 9 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 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算加 减。如: 计算时,先算乘,再 来源学科网 ZXXK] 加法: 3+3+3+3+2=14 乘加 3× 4+2=14 乘减: 3× 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 求 4 和 3 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 4+3=7 )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用 几×几 . 如: 2 和 4 相乘 用 2× 4=8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数学朋友这种图形叫做———角 【设计意图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二、精讲点拨: 1、认识角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校园图 师:谁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幅图片 师:在这幅图中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来找一找。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创造:做角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师:我们再来找一找图中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3、探索: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师: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K12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 课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每个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冉

冉升起的国旗上有什么?(国旗上有五角星),五角星上有角。 你们都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升国旗时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为什么你认识红领巾是三角形的呢?(因为红领巾有三个角)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角 .找出三角板中的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 2、从实物中找角。 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汇总 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 2 × 3 = 6 或 3 × 2 = 6.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 × 2 = 6 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 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平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6、师展示学生画的角,找问题。 (三)角的读法和写法。 1、师利用板书中的角讲读法和写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至例2及相关内容。 二、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对单元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发学生认识角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实践用一张纸折角操作活动,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在制作角的活动中使学生装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教学中,教师要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特别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过程,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 五、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钟、圆规、教师用的三角板、两根彩色硬纸条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学校吗?谁来夸夸自己的学校?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呈现教材的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生:同学们操场上玩,有的同学在踢足球,有的同学在单杠和双杠上做运动。一名园丁正在用剪刀剪彩小树,一位老师拿着一个三角板在往教室那边走等等。 (当学生说到踢足球时球门角闪动,说到单杠和双杠时它们的有角处闪动,说到剪刀,三角板时闪动)。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刚才闪动过的角呈现色线,标示出角)!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师: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结合情境,认识角 师:你们瞧!那位老师的三角板被我借来了。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告诉学生正确的指角的方法。 师:大家手里都有三角板,请拿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像这样指一指,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学生小组活动并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些物品(出示钟表和剪刀)。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点?(学生涌跃举手。)将刚才学生指认的物品,用课件呈现出来,并将刚才学生找出的角用红色线标示角。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 3 × 2 = 6.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 × 2 = 6 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 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 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3×5=15读作:3乘5等于15.5×3=15读作:5乘3等于15 12、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 0乘任何数还等于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数学朋友这种图形叫做———角 【设计意图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二、精讲点拨: 1、认识角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校园图 师:谁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幅图片 师:在这幅图中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来找一找。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创造:做角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师:我们再来找一找图中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3、探索: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师: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1 一、小小知识窗,显我本领强! 1、6+6+6+6+6=□×□ 9+9+9+9=□×□ 2、把32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3个好朋友,每人分( )个苹果。 3、6×8=48,读作( ),6和8是( ),48是( )。 4、被除数是72,除数是8,商是( )。5?、有24条鱼。如果3条金鱼装一袋,可以装( )袋,列式为( )。如果把这些金鱼平均装在6个袋子里,每个袋子装( )条金鱼,列式为( )。6?、○+○+○+○+○=25○=() 7、计算7×9和9×7时,用的乘法口诀是()。?8、一个角有( )个顶点,()条边。 二、请你来当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计算8×5和40÷8时,用的口诀相同。( ) 2、小鱼离开水可能生存。() 3、要想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4.地图是按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来绘制的。( )

5、抛一枚硬币,落地后一定是正面。() 三、计算(可千万马虎不得呀!) 1、直接写出得数。 4×5=9×5= 2×8= 21÷3= 0×5= 7×7=72÷9= 36÷6= 0÷7= 63÷9=8×6= 24÷6=?64÷8=8×4=8×6+8= 6×7-30= 81÷9+15= 8÷2+2= 56÷8+8= 62-(25+18)=5×9-7= 7×8+36= 2、列竖式计算。 5×8 54÷6 4×7 72÷8 ?四、小小绘画设计师(根据要求设计一幅平面图)?小红:我家在 学校北面。 小明:我家在学校西面。 王英:我家在学校东面。?李月:我家在学校南面。 五、用给出的顶点画角 ? ?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

三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第二题、练习八1——2题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在平面图中辨认出角。 3、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角,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角。 教法:直观演示法、实际操作法 学法:通过看、折、比、画等活动探索角的有关知识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尺子、纸、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单元主题。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尽可能找出图中的角,并用课件闪现学生找出的角。 2、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探索角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朋友(课件出示钟面、剪刀、水管、折扇),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指出钟面上、剪刀上、水管上、折扇上的角。随着学生的回答,用课件闪现学生发现的角。 ⑵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角?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角。 2、教学例2 折角 ⑴你们能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角吗?课件演示折角。(学生尝试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⑵你们用手摸一摸角的这儿(顶点)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角的这两边,有什么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