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3-4 升华和凝华(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3-4 升华和凝华(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3-4 升华和凝华(含答案解析)

专题3.4 升华和凝华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2.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灯丝变细,冰冻的衣服变干等.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冰花、雾凇的形成等.

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如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放在衣橱内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如树枝上的雾凇、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

【例题1】(2017·济宁)如图所示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是由于水蒸发吸热所致;B选项中水烧开冒出的“白气”是从壶中汽化出来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放出热量液化而成的小液滴;C选项中雪在低于0℃的环境中发生了升华现象,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跑到空气中去了;D选项中湿衣服变干是水发生了蒸发,属于汽化现象.

【例题2】(2019山东枣庄)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霜的形成

【答案】D

【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知识点解读与典例突破

课前预习

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A、河里的冰化成水,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⑴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钨)会变细,灯泡内壁会变黑。

⑵人工降雨:人们从陆地向云层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或从飞机上向云层撒干冰,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这一实例中包括几种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

【例题3】小付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升华;液化。

【解析】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此过程中吸热,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白雾”。

【例题4】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杯中液态氮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不变;凝华.

【解析】物质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

知识点三:物质的三态联系

【例题5】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江河湖海里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水蒸气遇冷液化化形成小水滴。从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

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1.(2019河北省)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答案】B

【解析】(1)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2)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质的初、末状态即可判断,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A.蜡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

B.由于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食物降温,防止变质,故B正确;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小水滴吸热汽化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

2.(2019北京)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A.凝华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答案】A

【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3.(2019山东临沂)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自然现象。下列由凝华形成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缥缈

C. 秋天,露珠晶莹

D. 冬天,雾凇簇簇

【答案】D

【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并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4.(2019湖南怀化)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态变化属于

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凝华

【答案】D

【解析】当气温骤降时,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5.(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深秋,草叶上的白霜是凝华现象

C.盛夏,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含有的热量增多

D.严冬,搓手取暖是利用了热传递增大内能

【答案】B

【解答】A.初春,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深秋,草叶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正确;

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只能说吸收,所以盛夏地面温度升高,不能说地面含有的热量增多,故C错误;

D.严冬,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了做功增大内能,故D错误。

6.(2019陕西省)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

B.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C.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D.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答案】B

【解析】A.雪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所以A是错误的。

B.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所以B是正确的;

C.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所以C是错误的;

D.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所以D错误的。

7.(2019四川巴中)风景优美的光雾山,夏天云雾缭绕,冬天大雪纷飞,宛若人间仙境,其中关于雾、雪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凝华 B.汽化、凝华 C.汽化、凝固 D.液化、凝固

【答案】A

【解析】形成雾的过程中,水蒸气→液态水,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

形成雪的过程中,水蒸气→固态的雪,属于凝华的物态变化过程。

8.(2019贵州贵阳)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答案】D

【解析】冬季,室内温度较高,而玻璃窗的温度较低,室内玻璃窗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液化形成小水滴,若室外气温更低时,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还会凝华形成小冰晶,都会附着在玻璃的内侧,故D正确,ABC错误。

9.(2019湖南省邵阳)邵阳新宁崀山是国家5A级景区,2019年春节期间,崀山八角寨风景区山顶出现大

量雾凇,十分美丽迷人!雾凇的形成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汽化

【答案】C

【解析】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雾凇是水蒸气在较冷的

冬天凝华的结果。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属于凝华现象。

10.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积雪消融B.湖面起雾C.瓦上结霜D.衣服变干

【答案】C

【解析】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分析各选项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A.积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湖面起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瓦上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衣服变干是由液态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汽,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11.(2019湖北随州)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

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答案】C

【解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12.(2019湖南郴州)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

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答案】D

【解答】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易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在升华过程中需要从

外界吸收大量的热,会使食品温度降低,起到防止腐烂变质的作用;

冰块熔化时,由固态变为液态,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会使食品温度降低,起到保鲜的作用。

13.(2019湖南长沙)“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汽化现象

B.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D.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升华现象

【答案】D

【解析】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A错误;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错误;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草叶上,属于凝华现象,C错误;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由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了,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

15.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深秋,路边草上的霜 B.夏天,吃冰棒凉快

C.冬天出现的浓雾 D.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

【答案】D

【解析】要判断出属于升华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升华的特点,升华是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A.深秋,路边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

B.夏天,吃冰棒凉快,是因为冰棒熔化吸热,降低人体的温度,故B错误;

C.冬天出现的浓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是固态的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16.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D

【解析】先要根据图反映的情景,说出每幅图观察到的现象。然后结合物态变化过程给予解释说明即可。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熔化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综合以上分析,知道答案是D.

二、填空题

17.(2019山东省东营)1月14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的。

【答案】凝华;放热。

【解析】“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凝华放热。

18.(2019湖北宜昌)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而成的;

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华;凝固。

【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过程中放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较凝固,过程中放热。自然界的雪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造雪机喷射出水雾,微小的水滴与“冷空气”凝固形成小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19.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答案】凝华;放出;凝固.

【解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根据我们对于凝华和凝固的理解来作答.

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霜是固体,是由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水蒸气在凝华的过程中要放热;湿抹布上还有很多的水分,擦冰箱侧壁时粘在了侧壁上,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分凝固为冰所导致的.

三、实验题

20.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答案】见解析。

【解析】①补充器材:烧杯、水、石棉网、铁架台

②利用水浴法加热的方式,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热水,将装有固态碘的碘升华管浸入热水中进行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因为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在这个过程中不会熔化,所以出现碘蒸气一定是碘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

四、综合能力题

21.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糕.小林发觉硬邦邦的冰糕上黏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糕上就冒“烟”;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请用物态变化原理解释上面三种现象.

【答案】见解析。

【解析】白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冰糕凝华而成的小冰晶。冒烟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糕周围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出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并粘附在茶杯外壁上。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 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的学习,注重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在引出课题时,由于有了很多物态变化的知识,所以可以直接得出的定义. 碘的升华实验,要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看出碘没有变成液体而是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汽有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华.可以提出一些观察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的吸热,一定要联系实际,先要知道哪些现象是现象,再注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 【教学过程分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一课一练12.4升华与凝华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以下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夏天,室外的衣服变干B.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C.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D.霜的形成 2.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河水表面结冰 B. 草叶上形成露珠 C. 山间形成白雾 D. 草叶上结形成霜 3.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A.熔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汽化现象4.把“固体清新剂”放在房间里,不久就闻到它的芳香,这说明“固体清新剂” A.熔化了B.汽化了C.升华了D.凝华了5.物质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雾”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7.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 雾凇的形成 B. 河水成冰 C. 樟脑丸逐渐变小

D. 露珠的形成 8.关于下列几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冰雪消融是熔化形成的,熔化需要放热 B.草叶上形成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 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汽化需要放热 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吸热 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0.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1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汽化液化12.下列热现象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结成冰 B.清晨,草或树叶上结有露珠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一)汽化 1、蒸发的特点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 (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例2、晾晒衣服时要将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晾晒衣服是为了除掉衣物上的水分,将衣服摊开可增大表面积,阳光下温度高,通风处衣服上的水分可迅速蒸发,从而能使衣服很快变干。 例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干旱地区尤其珍贵,我国北方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什么? 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考虑,要减缓蒸发,就应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把沟渠输水变成管道输水,可以减小水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面积,水表面的空气流动也大大减少;把输水管道埋在地下,可以降低水的温度,这样就比普通的沟渠灌溉减少了因水的蒸发而浪费的水。4、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具有以下特点: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 ①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 ②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练习 (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正确的是( C ) A.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B.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D.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2.炎热的夏天,常常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利用( D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凝华放热 D.干冰升华吸热 3.下列是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图片,其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 ) 4.寒冷的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 ) A.升华现象 B.蒸发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5.在家庭中,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壁会变黑,这一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 6.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产生这种效果的原理是( A ) A.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气体 D.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小液滴 7.新鲜蔬菜经过快速冷冻后放置到低温的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得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此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D ) A.凝固凝华 B.凝华液化 C.凝华汽化 D.凝固升华 8.在生活中我们炒菜都要用到食盐,在“加碘盐”包装袋上印有“先菜后盐”字样,如果我们直接将食盐放入煮沸的油锅中,由于食用油沸点较高,食盐中的“碘”很容易升华,达不到人体补“碘”的作用. 9.农谚经常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冬天气温极低时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而雪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致使气温低. 10.寒冷的冬天,北方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2.4升华与凝华_同步练习题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

1.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变为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是(填“吸热”或“放热”)过程。2.物质直接从变为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是(填“吸热”或“放热”)过程。3.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放热的过程有。 随堂练习 1.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地变小,这是现象,这个过程中要热。 2.以下描述了一些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请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物态变化名称:冬天霜的形成是现象;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是属于现象。 3.(柳州)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4.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 )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变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6.(东营)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 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 蒸气遇冷发生了 ( )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7.(毕节)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 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 8.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放在O℃以下的环境中也会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升华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课后提升 9.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使其中的水结冰,然后再放进低压的环境中,冰就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直接从固态变成态。 10.(十堰)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11. (莆田)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2.如图的物态变化图。图中A、B、C、D、E、F分别表示一种物态变化,物体发生其中 (填符 号)的物态变化时都会放热。物态变化F在生活中有很多利用,F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此物态变化的应用有(举一例子)。 13.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 )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1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学号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重点难点】 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学生易误认为升华和凝华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课前预习】 1、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升华过程热(填“吸”或“放”),凝华过程热(填“吸”或“放”) 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露是____态,它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4、雪是____态、霜是_____态,它是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冰花是____态,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冰花在窗玻璃的_____侧。〖学习过程〗 一、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

1、演示碘锤实验,观察,回答: 实验中给碘加热,碘由 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冷却时,碘由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 2、介绍升华和凝华概念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升华,这个过程____热。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 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华,这个过程____热。 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介绍人工降雨学生阅读书上生活物理社会〖要点归纳〗 1、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升华,这个过程____热。 2、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华,这个过程____热。〖当堂反馈〗 1、樟脑丸消失了是_________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 ________现象。 2、干冰升华时会看见周围有_______,它是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而成的小水滴、舞台上的烟雾就是这样形成的 3、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窗子常在玻璃________面出现一层冰花,这是_______现象,要____热。 4、放在箱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_______,在这各过程中要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知识点总结

升华和凝华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和前两节相比较简单,同学们多看多读,相信一定能掌握的。 二、知识要点 1、升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注:很多变化路线是这样的:固体====>液体====>气体,但是部分是不需要融化就直接能变成气体的,比如固态氧。固体物质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物质的升华点。在升华点时,不但在晶体表面,而且在其内部也发生了升华,作用很剧烈,易将杂质带入升华产物中。 (2)升华现象: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⑤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 (3)升华吸热: 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2、凝华 (1)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2)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3)凝华放热 3、固态、液态、气态三者的关系。 三、经验之谈: 本节中要能却分升华和凝华的区别。其他的都为简单,多看几遍就能掌握。对最后的这个三角图大家要熟悉,这样记忆会容易些。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练习及答案.pdf

第五节升华和凝华 练习 1.填空题 (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______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2)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 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 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熔化.______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2.选择题 (1)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碘加热成蒸汽 B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C海面上的大雾 D冰冻的衣服时间长了被冻干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铸成工件 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 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 (3)下列现象是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 B.江面上形成雾 C.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4)寒冷的冬天,房间门窗玻璃的内表面往往会结层冰花,这是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液化 B. 升华 C. 凝固 D. 凝华 (5)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A.熔化、汽化、升华 B.汽化、凝固、液化 C. 凝固、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凝华 (6)把温度为-5℃的冰块放人盛有0℃的水的隔热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则( ) A.冰的质量增加 B.冰的质量减小 C. 冰的质量不变 D. 都有可能 (7)为使热的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 ) A. 二者效果相同() B.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 C.冰比水好,冰吸收热量多 D.冰比水好,因使用方便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 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物 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 四.教具准备铁架台、锥形瓶、酒精灯、细线、碘、樟脑丸及粉未、枯树枝、旧的灯管灯泡. 五.教学设计 本人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首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卫生球变小引入课题,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根据猜想自主设 计实验步骤:你认为本实验要分几个过程进行观察? 每个过程主要观察什么? 这样既培养 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让学生在实验中带着目标去观察,避免了观 察的盲目性,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好记录、把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培养同学们观察能 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 从物理走向社会,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升华凝华现象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解释 中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 六.教学程序:

当堂巩固 (5分钟) _____热 (选填“吸”或“放”) 2.灯泡用久了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先____成钨的蒸气,冷 却后再_____成固态钨所致. 3.寒冬冰冻的衣服干了是____现象,要___热.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 ( ) A卫生球在空气中变小 B固态碘放久会变少 C寒冬时外面雪人变小 D冬天口中呼出“白气” 5.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 气发生______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_____侧(填“内”或 “外”). 学生小结 (1分钟) 师:出示ppt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小结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2.生活中的现象3.应用 升华(热) 吸凝华(热) 放固态 态气 直接 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练习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知识点 1 升华 1.物质直接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要________热量。 2.超市里出售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这种现象是( ) 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凝华 3.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固 知识点 2 凝华 4.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要________热量。 5.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河面上的冰 B.屋檐上的霜 C.草叶上的露 D.江面上的雾 6.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12-4-1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图12-4-1 知识点 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 7.六种物态变化中,________、汽化、________都是吸热过程;与此对应的凝固、________、________则是放热过程。 8.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消融凝固(放热) B.雾的生成液化(放热) C.露的产生汽化(吸热) D.霜的形成升华(放热)

9.物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蔬菜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处,可以加快水分蒸发,保持蔬菜新鲜 B.夏天,有人中暑后,我们往病人身上涂抹酒精可帮助病人降低体温,利用了酒精的升华吸热 C.北方冬天人们在菜窖里放几大桶水,可防止菜冻坏,利用的是水的汽化吸热 D.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利用了干冰的升华吸热 10.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 A.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11.如图12-4-2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图12-4-2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12.某些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去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金属直接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13.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 14.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霜前冷”说明霜是由于气温骤然__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15.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________,然后该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________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16.如图12-4-3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4 升华与凝华 练习(含答案)

12.4 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A.B.C.D. 2.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 3.在学习过汽化知识后,兴趣小组同学们利用试管、气球、酒精、开水等器材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压瘪的气球(如图),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做实验1就可以说明酒精汽化使气球膨胀 B.只做实验2就可以说明空气遇热会膨胀

C.对比实验1和2可知,使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酒精汽化 D.两次实验最后取出试管充分冷却,都可以发现气球变瘪 4.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温度为t1的冷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试管中水的温度t2。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中水变多,说明水蒸气进入冷水时遇冷液化成水了 B.烧瓶中水变少,说明水不断汽化成水蒸气离开烧瓶了 C.根据t2大于t1的现象,可以说明水蒸气液化要放热 D.试管和玻璃管内壁有水珠产生,但这不是由室内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6.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物资,但由于护目镜镜片起“雾气”导致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教案 蔡山二中:刘健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之后的最后两种物态变化。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及其变化条件。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学生总是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然经过液态阶段,所以如何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结果推断一些现象到底是不是升华和凝华就显的尤为关健。由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在南方较为少见,因此课堂上展示一些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就非常重要。 本节课情感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一些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爱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这也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及其应用;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263808288.html,]关心社会,爱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升华和凝华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难点】 碘的升华实验和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理解。 【教具准备】 樟脑丸树枝密封着碘粒的玻璃管热水冷水烧瓶固体清香剂香皂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西南干旱人工降雨引入新课 播放西南干旱视频,指出缓解旱情的方法:人工降雨。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空中抛洒干冰能够引起降雨?引入课题。 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1、复习回顾物质的状态及其物态变化,提出问题: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学生猜想。 液态 固态气态 2、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验证猜想。 学生观察试管中碘的状态和颜色,思考要让固态的碘的状态发生变化,可采用什么办法。 学生分组实验,用热水对固态的碘加热,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有液体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将紫色的碘蒸气用冷水降温,观察碘蒸气的变化,取出冷水中的试管,擦掉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升华与凝华

升华与凝华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初夏,清晨林中弥漫白雾 B.俗话说“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 C.严冬天气,冰冻的衣服变干 D.深秋,玉溪出水口生态公园大道两旁的柿子树上的柿子挂满了白霜 3.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车窗玻璃内表面 D.都在车窗玻璃外表面 4.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一过程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5.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汽化 B.凝华液化 C.凝固凝华 D.凝固升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6.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选填“内”或“外”)表面常会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 7.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8.(2012·无锡中考)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 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 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 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 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9.如图所示是妮妮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高度固定的。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 科目 物理 授课时间 XX年12月9日 课题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的要求 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关键 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教 具 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课型 讲授 授课时数 课时 累计课时数 课时 教学进程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6、那么我们来猜

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学生答:固态、液态、气态学生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学生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学生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学生答: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学生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4、棉线上析出的碘像什么?5、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碘是怎样变成气体的?什么是升华?升华时我们必须给碘加热,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过程?什么叫凝华?它吸热还是放热?6、课前同学们收集的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在锥型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2.4升华与凝华

12.4 升华与凝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认识升华和凝华。 (2)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 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我们已知物质有三种状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提问:物质能不能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呢? (二)讲授新课 1.升华和凝华 【过渡】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呢?想一想,请举例说明。 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干了。 【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试管后,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提问】中间过程中物质有液态的物质出现吗?这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没有。说明由碘固态直接变成了碘蒸气。不是经过熔化和汽化过程。 【定义】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 【过渡】引导学生分析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提问】碘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碘蒸气的产生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 后来的固态碘是从哪里来的,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 【总结】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2. 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举例】新旧灯泡比较。用久的灯泡会变黑,灯泡不用,即使放了很久也不会变黑,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使用的灯泡通电发热,钨丝吸热后才能升华。升华的钨气遇到冷的外壳放热凝华,附着在玻璃上。

【沪科版】2019九年级物理第12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附答案

【沪科版】2019九年级物理第12章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随堂练 1.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 B.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 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D.冬天,晾晒的衣服渐渐变干 2.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 3.下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2014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6.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此过程中会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7.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练习及参考答案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散到冷空气中,靠干冰的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环境__________,则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石需要__________热。 3、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也会干,俗称的“冻干”,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量。 4、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 6、白炽灯用久了玻璃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灯丝__________的缘故。 7、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水滴和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冰晶组成。 8、在发掘文物的活动中,文物工作者几乎从未发现古代的珍珠,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散“白雾”,它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形成的。 二、选择题 10、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棒冰,往往会看到棒冰的包装纸外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由() A、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的 B、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的 C、冰箱内空气凝华而成的 D、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1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A.窗花 B.冰棱 C、雾凇 D、雪花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语:“请熄灭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4、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A、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 B、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 C、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D、雪人底部音熔点降低而熔化 15、封闭的烧瓶中插有小树枝。烧瓶的底部放了一些樟脑球粉末,用酒精灯给烧瓶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冷却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这一过程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熔化和液化 D、汽化和液化 16、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钨处于下面哪种态()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7、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A、早春的江面上皑皑白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形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 18、在烧杯中加入液态氮,常温下急剧沸腾(液态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96℃),这时将会看到在烧杯壁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凝固成冰 B、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水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冰晶 D、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凝华成冰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3.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授课教案课题第三章四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什么是升华和凝华现象; 能说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中的道理。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教学难点:凝华放热。 教学 方法 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1、教师:多媒体课件、烧瓶、橡胶塞、烧杯、热水、冷水、碘 2、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提出问题: 问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 态变化? 问2: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 接转化? 学生思考,并回答:已 经学了熔化、凝固、汽 化和液化四种物态变 化。 学生思考,同时出现两 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 习惯,温故知新。 利用图示将物态变化 转化成完整的知识体固液气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固态和气态直接转化的实例。种不同的观点。 1:不能直接转化。 2:能直接转化。 认为能直接相互转 换的同学举例:冰箱里 出现冰霜、冬天雪人不 见熔化却变小了…… 系,同时提出问题:固 体和气体之间能不能 直接转换。引起学生猜 想和举例,从而引入升 华和凝华探究实验。引 入升华与凝华课题。 新课 讲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演示探究生活中有不少的例子都说明了 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直接转换, 但是这种变化非常缓慢而且不 容易观察,今天我们一起用碘做 一个实验,因为气态的碘是有颜 色的,容易观察。请同学们注意 观察实验。 探究碘升华和凝华: 1、在烧瓶中放少量碘。摇动烧 瓶在班级里展示碘。 问:烧瓶里的碘是什么状态的? 瓶塞底部是什么颜色的? 请把你观察到的碘的初始状态 填写在导学案中。 学生关注实验器材,同 时非常关注固态碘的颜 色。 学生可以听见碘在烧瓶 里晃动时的声音,观察 碘的状态一同回答:烧 瓶内是固态的碘,瓶塞 底部是白色的,同时把 观察到的 现象填写在导学案上。 摇动烧瓶是为了让学 生确定里面的碘是固 态的,在班级里展示是 要让所有同学都能清 楚观察。为了更确 信碘的凝华,所以让学 生观察瓶塞底部的颜 色。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 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 2、固态碘在烧瓶里时间久了会 产生气态的碘,但是非常缓慢, 不容易观察,我们为了加快它的 变化该怎么办呢? 多数学生回答:给它加 热 一个好的实验不仅仅 是为了得到实验结果, 也要使得实验现象明 显、操作简单,所以要固液气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