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学号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重点难点】

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学生易误认为升华和凝华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课前预习】

1、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升华过程热(填“吸”或“放”),凝华过程热(填“吸”或“放”)

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露是____态,它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4、雪是____态、霜是_____态,它是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冰花是____态,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冰花在窗玻璃的_____侧。〖学习过程〗

一、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

1、演示碘锤实验,观察,回答: 实验中给碘加热,碘由

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冷却时,碘由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

2、介绍升华和凝华概念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升华,这个过程____热。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

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华,这个过程____热。

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介绍人工降雨学生阅读书上生活物理社会〖要点归纳〗

1、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升华,这个过程____热。

2、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华,这个过程____热。〖当堂反馈〗

1、樟脑丸消失了是_________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

________现象。

2、干冰升华时会看见周围有_______,它是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而成的小水滴、舞台上的烟雾就是这样形成的

3、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窗子常在玻璃________面出现一层冰花,这是_______现象,要____热。

4、放在箱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_______,在这各过程中要_________。

5、做碘升华实验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说明升华需要

________;冷却后在玻璃内表面看到了晶体,这是__________凝华而成的,这个过程要____热。

6、在人工降雨时,向高空撒下干冰,由于干冰_________而_____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下落时

_____热_________而成小水珠。落到地面上成了雨。

7、普通电灯泡用久了会看到灯丝变细,这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在灯丝变细的同时看到灯泡玻璃发黑,这是

________现象。

8、人工降雨的其中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撒干冰,靠干冰的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小冰晶增多,小水滴变大,从而形成雨。

9、在做碘升华实验时,要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这说明升华时要_______热量,由此可以推断出凝华时要________热量、

10、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面挂了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上面冒出“雾”,当把它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的外壁出“汗”,这些“粉”、“雾”、“汗”的出现分别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课后巩固】

补充习题20—21页习题

【课后反思】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设疑:固态和气态能不能直接发生转化呢?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吸、放热情况 2、能简单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新课自我学习 阅读课本P42第三段学习什么是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加热碘, 思考: 1、放入热水前:碘是什么状态? 2、放入热水后: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碘变成什么状态? 3、放入冷水后: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碘变成什么状态?在物态变化时,有没有看到液态碘? 小组合作探究: 加热后烧瓶内充满紫红色的碘蒸气;冷却时,玻璃杯上出现固态碘。 1、这个“人工雪景”就是由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形 成的。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一、升华和凝华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分析:强调概念中“直接”两字,即不出现液态。 分别写出六种物态变化名称并说明其概念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 (2)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P42图2-38、2-39实例。并在(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进行投影)。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举例:如: (1)天气寒冷时,教室玻璃内表面出现的“窗花”; (2)雾凇、霜的形成; (3)灯丝变细,灯泡内壁变黑; (4)樟脑丸变小 四.展示反馈 全班交流各组的解释和看法(把答案写在纸上)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认真阅读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分析其中发生的主要的物态变化 五、点拨提升 强调升华和凝华现象的产生 六、课堂检测:(投影) 1、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2、卫生球变小了 3、霜的形成 4、雾、露的形成 5、水结冰 6、夏天衣服被晒干 7、冰化成水 8、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七、布置作业: 课本P43WWW课后题第1,2题 八、板书设计 2.4升华和凝华 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

新人教版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延伸】 温故知新: 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 5、与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自主预习: 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2.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课内探究】 引入: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 一、思考课本64页想想做做 实验现象:将装有碘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这是碘发生了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这是碘发生 了现象。 二、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 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后又的结果。 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冰花在窗玻璃的 (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现象。 5、水的三态联系,将右图填完整 三、小组讨论:查资料了解人工降雨的过程 【课堂练习】 1、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 氧化碳在______时______热的缘故。 2、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2)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3)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______ (4)草地上露水的形成 (5) 清晨大雾的形成 【课堂检测】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是100℃ B.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时就能沸腾 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是100℃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 ] A.凝华、凝固、汽化 B.熔化、凝华、液化 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 [ ]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B.夏天冰雹的形成C.清晨大雾的形成D.以上都不是 4.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的 B.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5.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6.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7.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碘加热成蒸汽 B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C海面上的大雾 D冰冻的衣服时间长了被冻干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铸成工件 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 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 9.把温度为-5℃的冰块放人盛有0℃的水的隔热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则( ) A.冰的质量增加 B.冰的质量减小 C. 冰的质量不变 D. 都有可能 10.为使热的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 ) A. 二者效果相同 B.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 C.冰比水好,冰吸收热量多 D.冰比水好,因使用方便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 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霜 C.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 12.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14.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 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铁水浇成铁杆_______。 【课后提升】俗话说:“下雪不冷融雪冷”,这是为什么呢? 课后反思 1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第四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姓名班级 【温故知新】 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 5、与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自主预习】 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一.填空题 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2.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______热。3.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______时______热的缘故。 4.用久了的电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灯泡内的钨丝______和______而形成的。 5.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 (2)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 (3)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熔化。______ (4)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5)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6)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______ 二.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的沸点是100℃ B.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时就能沸腾 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是100℃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 A.凝华、凝固、汽化 B.熔化、凝华、液化 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 ]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B.夏天冰雹的形成 C.清晨大雾的形成D.以上都不是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3.4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升华和凝华定义中的“直接变成”的含义 2、难点: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 目标问题化: 1、什么是升华、凝华? 2、升华和凝华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3、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思考 实验:给装有碘的封闭试管加热,让学生观察碘最后的状态,然后让其冷却再观察碘的状态。提问:固态的碘加热后变成什么状态?冷却过程中,碘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自主学习】课本P64,回答 1、什么是升华?升华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什么是凝华?凝 华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分别举例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合作探究】分别说说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展示环节】展示上面的问题。 【自主学习】物理与生活 1、人工降雨 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为气态),干冰进入云层,很快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为雨滴落到地面上。 2、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干冰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雾。 3为什么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内壁会发黑? 【合作探究】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霜、雾、露是怎么形成的?【展示环节】分析云、雨、雪、霜、雾、露是的形成。 【自主学习】用图表总结有哪几种物态变化并说明吸热情况。 【拓展延伸】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冰花是怎么形成的?出现在窗户哪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 等时性原理。 2、预习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后反思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02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练习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5、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 6、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nm B 、2mm C 、2cm D 、2dm 7、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 A 、量出100页的厚度L B 、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 C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 D 、取物理书读出100页压紧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难点: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教学器材】 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学生答:固态、液态、气态 学生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答: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 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二、新课开始 [演示]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 A 知识要点分类 知识点1 升华 1.概念 物质从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能量。 2.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出现的露珠 C.洗过的湿衣服被太阳晒干 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知识点2 凝华 1.概念 物质从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热量。 2.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上会出现霜、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A.升华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汽化现象 B 综合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湿衣服会冻干 B.冬天,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 C.冬天,河面结了厚厚的冰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变小 2.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的方式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其原理是:

喷洒干冰时,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热量, 使空气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3.如下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盖上一个玻璃片,然后将锥形瓶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会观察到瓶中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凝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4.如下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名称:、、。 (2)上面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们自身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种节水措施:①。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复习导学案(已审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12章 复习导学案 目录如下: 第七章复习导学案 第八章复习导学案 第九章复习导学案 第十章复习导学案 第十一章复习导学案 第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讨论形成知识框架; 2、看书讨论基本概念及规律; 3、会探究实验或作图; 4、会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1:请同学们看书讨论形成力相关基本概念知识框架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________有力,相互有力的作用的物体间并不一定________。 2.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二是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就是力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将_______。 5.力的示意图:是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的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 6. ________仪器叫做测力计。常用的是测力计是_____________。它的原理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测量前要了解其________和的大小,使用时,并较正_________。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_______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线________。 7.物体发生________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形变越________,弹力越大。 8.由于_____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总是__ ___;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大小为G=_______,其中g=________N/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 ___。 9、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它的成正比。 展示评价1:学生回答,集体矫正。 学习活动2:请同学们看书复习整理力、弹力和重力概念相关内容,根据解题引导课堂讲练互动,讨论总结本章基本概念、规律 1、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体积的改变;(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通过活动探究,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并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解释有关现象 【问题讨论】跳板跳水运动员跳水前为什么总是站在跳板的最前端蹬跳板? 3、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1)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力的作用,如本题中墙壁对球是否有支持力,只要假设把墙壁移开,看球是否会移动,怎样移动.由图可知,球会向左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墙壁对球有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 3 四、升华和凝华 [导学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课堂导学] 一、演示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观察、思考。 实验现象:将碘锤加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________;这是碘发生了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发现碘蒸气变成了_______;这是碘发生了______现象。 二、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__________;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________________; 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______后又______的结果。 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______,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_______;冰花在窗玻璃的___(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______现象。 [课堂导练] 1.水的三态联系,将右图填完整 2.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 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放在箱子 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 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霜 C.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 4.干冰升华时会看见周围有_______,它是干冰升华___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而成的小水滴.舞台上的烟雾就是这样形成的 5.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6.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只冰糕,发现包装纸上附有一些小冰晶,这是水蒸气_______而成的;随后又发现它在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而形成的。 7.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9.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 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10.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____(填“上”或“下”)的。 [知识小结 ] 1.升华: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过程要 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导学案

目录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1)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 (3) 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 (5) 课题:运动的快慢序号:04 (7)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序号:05 (9)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6 (12) 课题:声音的特性序号:07 (14) 课题:声的利用序号:08 (16) 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09 (18) 课题:温度计(一) 序号:11 (20) 课题:温度计(二)序号:12 (21) 课题:熔化和凝固(一)序号:13 (23) 课题:熔化和凝固(二)序号:14 (25) 课题:汽化和液化(一)序号:15 (27) 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序号:16 (29) 课题:升华和凝华序号:17 (31) 课题:光的传播序号:18 (33) 课题:光的反射(一)序号:19 (35) 课题:光的反射(二)序号:20 (37) 课题:平面镜成像(一) 序号:21 (39) 课题:平面镜成像(二) 序号:22 (41)

课题:光的折射序号:23 (43) 课题:光的色散序号:24 (45) 课题:看不见的光序号:25 (47) 课题:透镜序号:26 (49) 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序号:27 (52)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序号:28 (54) 课题:眼睛和眼镜序号:29 (56)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序号:30 (58)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序号:31 (60)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二)序号:32 (62) 课题:质量(一) 序号:33 (64) 课题:质量(二) 序号:34 (66) 课题密度序号:35 (68)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6 (70) 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37 (74)

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 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 [难点]: 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解释 [教学器材准备] 多媒体课件、酒精灯、碘、火柴、烧杯、圆底烧瓶、三脚架、石棉网、新旧白炽灯各一只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引入新课 分析下面四句诗,你能从中找出那些物态变化?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夏日炎炎河水干涸, 秋意浓浓禾苗露珠, 寒冬腊月河水结冰。 教师:刚才前面四句诗说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直接相互转化呢? 学生大多能答,有少数不能答。 教师:如果能,那你能否举出例子来说明呢? 学生举例 (二)、进行新课 1、想想做做【碘升华与凝华实验】 教师操作,学生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1)、实验前,在烧杯里你观察到碘的颜色_____。状态。

猜想把碘加热会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给烧杯里的碘加热,烧杯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加热过程中,观察有没有液态的碘出现。(4)、停止加热后,在烧杯壁和表面皿底部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移去酒精灯后,观察有没有液态的碘出现。 (6)、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2、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升华与凝华概念 3、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哪些是升华与凝华现象 4、学生举例,教师及时给以表扬 5、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进一步巩固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归纳 6、想想议议【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 学生独立完成 7、知识拓展:关于人工降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一些人工降雨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与生活联系密切 8、课内练习 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小林发现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会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9、交流 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以“学到了什么”为线索,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归纳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 (四)、作业布置 能够利用电冰箱制造出露、雾、霜吗?请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写出具体的方案,并在家中尝试。 [板书设计] 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吸热 2、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放热 二、六种物态变化

升华和凝华(教师版)导学案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2、知道升华能够获得低温,能解释相关升华、凝华现象. 【预习】 教材助读 阅读课本P26-27内容,知道: 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 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升华过程要热, 凝华过程要热。 预习自测 1、图1.5-1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 2、对如图所述解释准确的是() A.结霜是凝华现象 B.结霜是液化现象 C.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小水珠汽化形成的 D.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水蒸气凝 固形成的 二次备课: 【探究】 质疑探究 如图,在烧杯中放一些碘,然后用玻璃片盖 住烧杯,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碘吸热 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盖烧杯的玻璃片了出现了什 么现象。这些变化和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1) (2) 说明:(1) (2) 结论: 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 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升华过程要热, 凝华过程要热。 知识网络 【当堂训练】 1、如图所示,用久了的灯泡内壁 变黑,是因为钨在高温下,变 成钨蒸气,然后遇冷在灯 内壁.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冬天窗户 上的“冰花” B.花盆中潮湿的泥土变干;白炽灯的钨丝变 细 C.冬天的“雾凇”;水面上结的冰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通风处自然晾干;利用 “干冰”人工降雨 3.现在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 品,把它放置在舞厅包厢里、饭店里、厕所里、 汽车里等,能有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作用,使 您的居室温馨芳香.这种现象是() A.汽化 B.升华 C.凝华 D.熔化 4、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 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 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5、日本札幌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 日本北部,冬天非常寒冷.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 的记者在札幌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公路上 一点积雪都没有,但是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 尺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几种解释,你认为最有 道理的是() 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 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 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 D.路面是黑色的,水蒸气不能形成雪 6、在横线上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 (1)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棍冒“白 气” (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 (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4)在寒冷的冬夜里,房间门窗玻璃的内表面往 往结一层冰花 (5)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6)早晨的浓雾 二次备课: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 导学案稿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 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 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 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 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 2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认识升华和凝华。(2)师生共同探究人工造“雪”的过程,理解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和它们各自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和应用。 教学难点 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把樟脑丸碾成粉末后放入烧瓶中,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放入烧瓶内的松枝上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学生观察后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引入课题。 【自主预习案】 1.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 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_______ 叫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升华过程热(填“吸”或“放”),凝华过程热(填“吸”或“放”) 4.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和_______,它们是___热过程。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和_______,它们是___热过程。 【课堂探究案】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完成 实验器材:圆底烧瓶、酒精灯、碘、铁夹 按下面的方法实验 (1 )在圆底烧瓶中放入少许碘,在靠近碘粒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导学案全册合集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三环:自学展示反馈 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开始,介绍了自然界最普遍、最 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本章共有4节: 1.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述了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 在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 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 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 2.第2节“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第3节“运动的快慢”,介绍了运动快慢的比较, 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 平均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通过 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 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4.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 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 走向社会”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 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 律.初中物理中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 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 算,学生要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 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 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 别.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 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运动是宇宙的 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认识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 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 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 间、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 的理解和测量.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 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3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 1.图象法:本章中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和路程—时 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运动的 变化情况,从而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2.比较法:本章中在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时,利 用比较法更容易记忆二者的不同. 3.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运用了这种方 法,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或在运动路程相同 时比较运动时间.

升华和凝华教案设计

升华和凝华 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郭磊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分析】 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难点是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碘升华管、烧杯、热水、冷水、纸巾、新旧白炽灯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家里厨房的灯泡坏了,找到新旧两只灯泡,请同学们更换合适的灯泡,提出旧灯泡内壁变脏、变黑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变黑?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升华和凝华)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实验,得出概念。 由冰加热变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提出:是不是所有的固态物质加热后都变成液态呢?进入学生用碘加热实验探究。实验时,要求学生先阅读学案(附后),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实验并填写学案。 实验结束,选取几组学案实物投影,评定实验结果,完成多媒体投影填空,得出:并不是所以的固态物质加热后都变成液态,有的可以直接变成气态,给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板书概念) 2.解释和判断生活中的现象(板书) a.类比碘升华实验,解释旧灯泡内壁为什么会变黑的原因; b.解释《科学世界》:大漠里的故事;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NO:20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NO:20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极度热情,投入学习。 重点难点:升华和凝华现象 能力立意: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凝华现象 使用说明: 1、用20分钟自学教材92-95页,疑点与盲点用红笔标记 2、用25分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准备课堂交流学习指导:联系日常生活的现象来加深理解 一、自主学习

5、知识点四: 自然界中雨、雪、云、雾、露、霜、冰雹(霰)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1)雨、雾、露都是液化现象。云主要是液化现象。 (2)雪是凝固现象。 (3)霜是凝华现象。 (4)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球或冰块。其直径一般为5-50毫米,大的可达30厘米以上,常给国民经济、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冰雹和雷暴都是对流性天气,都发生在积雨云中,但是形成冰雹的条件要比雷暴条件高。 二、合作、探究 l.物质从变成叫升华,升华热;物质从变成叫凝华,凝华热。 2.利用干冰的升华热,使运输的食品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 3.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现象。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玻璃—起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现象。 4.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常会出现“窗花”,这是现象,“窗花”出现在窗户的 (填“内”或“外”)表面。 5.家用白炽灯用久后,灯泡内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电灯灯丝发生() A.升华 B.凝华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6.夏天,人们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冰棒纸外面有“白霜”,这是由于() A.“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白气”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D.“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7.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形成之前的气温比雪形成后的气温高 C.下霜前的气温比霜形成后要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地之前低 D.霜是在地面形成的,气温必然在0℃下,雪在高空中形成,雪后熔化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使地面气温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