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4年中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综述

2000—2004年中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综述
世界历史2006.3


21世纪中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取得了许多的突破和进展。新世纪的研究呈现出的新气象、新面貌令人欣喜。



走向日常:西欧社会史的新取向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史成为国内学界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研究取向渐渐走向日常生活①。

西欧中世纪是一个等级社会。教士在中古等级社会享有特殊的地位,圣职推荐权问题也不全是宗教事务本身,它也具有鲜明的世俗社会特征②。贵族与骑士处于中古社会的上层,骑士是大众关注的中心,也是不少研究者探讨的主题。倪世光关注的是中世纪骑士的日常生活,故其着力介绍骑士的武器装备、比武大赛、骑士的培养等方面的内容③。朱伟奇则从战争、宗教、妇女、文学等方面探讨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形成,以及骑士精神对中世纪社会的作用与影响④。这些研究可以丰富相关的知识,但问题与理论的提炼和升华有待加强。农民处于社会的下层,有研究者考察了中世纪英国农民的生活与消费水平,反映了农民日常生活的一些特征⑤。赵文洪细致地考察中世纪城市社会的等级特征,突出了显贵等级和非显贵等级的对立。当然,承认等级社会的存在,并不妨碍研究者探寻中世纪的平等⑥。社会等级是变化和发展的。郭方分析了16世纪英国社会等级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原因,指出此时的等级社会中各阶层等级,尤其是贵族有鲜明的新旧结合的特征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②刘城:《圣职推荐权与教士的职业生涯》,《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

③倪世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朱伟奇:《中世纪骑士精神》,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徐浩:《中世纪英国农村的封建负担及农民生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⑥赵文洪:《中世纪西欧城市社会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中世纪西欧的平等观念》,《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

⑦郭方:《16世纪英国社会的等级状况》,《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中世纪妇女、婚姻家庭是社会史研究的中心。妇女在中世纪的地位如何呢?首先应该对中世纪的女性观有所了解。贺璋珞从教会的女性观、圣母马利亚的崇拜和骑士爱情三方面分析探讨了中世纪女性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①。社会生活中女性的实际地位并不总是与女性

观一致。俞金尧考察和分析了寡妇改嫁的社会背景、经济制约以及文化舆论氛围,对寡妇改嫁的普遍性给予了社会经济及文化的解释,作者还描述和分析寡妇产形成及衰落的过程,受法律保护的情形②。林中泽则认为对寡妇改嫁的普遍程度不能强调太过③。妇女进修道院的原因是多样的,有人认为世俗的特别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远远超过宗教的、精神的追求。这是相当冷静的现代人的看法,但也许低估了中世纪人们的宗教热情,或者低估了基督教禁欲主义对女性的影响和作用④。中世纪的婚姻问题,表现在观念和实践两方面。夏洞奇使用拉丁文原始材料,试图理清奥古斯丁婚姻观的主要内涵⑤。薄洁萍则着重强调基督教会对中世纪婚姻伦理和婚姻制度形成产生的直接影响和作用,同时指出世俗婚姻习俗与教会之间存在冲突⑥。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会对婚姻的影响在逐渐变弱。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婚姻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有研究者认为此时已经开始冲破教会的束缚而走向世俗⑦。婚姻缔结以自愿为原则,但爱情并非婚姻的必要条件。所谓典雅爱情,与婚姻相去甚远;但它对社会依然产生了重要影响⑧。

教会史的研究体现了宗教社会学的某些特征。在对中世纪“封圣”问题的讨论中,陈文海关注的是其非宗教层面的诸多因素,强调“封圣”的社会特质⑨。刘新成对中世纪修道院改革的研究深入分析了修道院在世俗社会生存的困境,作者强调精神追求与世俗社会之间的矛盾导致修道院在不断的改革中仍然难以走向超越,揭示了悖论存在的普遍性⑩。但宗教的世俗化似乎不可避免。刘城对教会信仰仪式化的讨论和批评也在于此。信仰仪式化实现了对社会日常生活的规范,却导致教徒在宗教信仰上对教会的依赖,天主教最终演变成了以教职界精英为中心的宗教信仰。这种重礼仪、轻信仰的倾向也最终引发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⑾。上述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含有对天主教或多或少的批评。但随着对新教反省的深入,天主教积极的一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林中泽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指南,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伦理的指南。圣经中那些魔鬼的描述具有极其突出的社会伦理意义⑿。彭小瑜力图在教会、教会法以及中世纪欧洲社会这三者之间找寻到各自依存的理由,并试图申述其对传统概念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贺璋珞:《西欧中世纪的女性观浅探》,《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

②俞金尧:《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寡妇改嫁》,《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中世纪欧洲寡妇产的起源和演变》,《世界历史》2001

年第5期。

③林中泽:《中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西欧寡妇状况探析》,《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

④贺璋瑢 《西欧中世纪修女院的产生与发展探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李建军:《西欧中世纪贵族妇女修道原因试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⑤夏洞奇:《在婚姻与守贞之间——对奥古斯丁婚姻观的一种解释》,《西学研究》2003年第1辑。

⑥薄洁萍:《乱伦禁忌:中世纪基督教会对世俗婚姻的限制》,《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⑦孙艳:《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婚姻特点》,《世界历史》2003年第2期。

⑧赵立行、于伟:《中世纪西欧骑士的典雅爱情》,《世界历史》2001年第4期;徐善伟:《典雅爱情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⑨陈文海:《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层面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⑩刘新成:《超越的悖论——试析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改革运动》,《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

⑾刘城:《中世纪天主教信仰的仪式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⑿林中泽:《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



学术成见的不满,作者的角度和关注点是用教会法的论述来分析或者回应历史和社会的问题,作者的研究在材料和观点上都有突破①。

自下而上看历史,对非社会主流以及社会异质性的关注是社会史研究的新取向。作为中古欧洲异教徒的犹太人,生活在具有隔离特征的隔都。隔都是反犹太主义的历史产物,对犹太人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同时它也保护了犹太人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上的相对独立②。不仅如此,犹太人对西方文化复兴有过积极的贡献③。张学明的研究,为读者描述和分析了中世纪欧洲巫术和异端的这些社会边缘现象的生存状态④。



转型关注:西欧经济与社会史研究的新气象



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或者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演进与转型,成为我们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转型问题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与比较史学的兴起有关。厉以宁建立起东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架构,认为西方刚性的封建体制决定了其原生资本主义的形成,而弹性的东方封建体制则最终只能演变为非原生的资本主义。其研究或许在一些细节上会受到历史学家的批评,但不能否认作者的学术创见⑤。侯建新对西欧与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进行了宏观的比较研究,分析了“经济活动与保障机制”在中西方的不同发展道路,强调主体权利关系对

社会转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⑥。

在农业领域,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是转型关注的焦点。在一些学者看来,农业资本主义只是一个如何兴起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能否兴起的问题。但过分夸大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似乎不妥,有研究者认为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困难的和相当不顺利的,富裕农民的存在并不直接导致资本主义,因为农民的分化是复杂的,资本家的出现是缓慢的,至于农业工人或者无产阶级的形成同样是困难的⑦。

在工商业领域,商业化和市场化则是转型研究的中心。赵立行描述和分析商人阶层的形成对西欧社会转型的影响和冲击,认为商人阶层的形成是西欧社会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⑧。张卫良描述了英国在近代早期的商业化的历史进程,对转型时期的商业化问题提出了一些理论性的思考⑨。赵秀荣对近代早期英国商业和商人有较为全面的考察,对市场经济、资金流向、贸易转型、商人与政权之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给予细致的论述和分析,其关注点也在转型⑩。原工业化的研究则是从工业化的角度来探讨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张卫良、王加丰等人对原工业化做了较细致的考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⑾。但正如研究者自身所认识到的,原工业化理论在西方已经走向衰落,其研究也就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彭小瑜:《教会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②张淑清:《对犹太人隔都的历史考察》,《北方论丛》2002年第4期。

③徐善伟:《犹太人对中世纪西方文化复兴的贡献》,《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④张学明:《欧洲中世纪巫术的演变》,《北大史学》2003年总第9期;《论中占基督教之异端》,《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

⑤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⑥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

⑦黄春高:《15、16世纪英国农村工资劳动者的历史考察》,《北大史学》2004年第10期;《1350—1650年英国农民经济的分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⑧赵立行:《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欧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⑨张卫良:《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1500—1750》,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⑩赵秀荣:《1500—1700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⑾王加丰、张卫良:《西欧原工业化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转型研究还在多个领域展开。龙秀清在考察近代早期教廷财政制度后认为,近代早期的

罗马教廷并不比当时欧洲的任何世俗政府更保守,其制度变迁并不是反常的逆流,罗马教廷的财政也出现了向近代的转型①。对流民与贫民问题的关注,则着眼于转型时期的社会震荡与社会分化。尹虹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流民形成的原因,他分析了国家所采取的应对政策,目的在于说明英国在处理和应对社会危机时的方式②。与流民问题相伴随的是贫困。向荣认为,过渡时期英国的贫困远没有以往史家所描述的那样严重,由于生产的发展和济贫制度的建立,使可能出现的严重贫困得到了缓解③。向荣从文化角度来讨论资本主义的兴起,他认为英国15、16世纪的移风易俗运动打破了传统文化对新兴资本主义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④。

转型研究关注的中心都是从一种经济社会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这种研究方式和目的具有太强烈的现实色彩,有时候似乎容易迷失在转型模式之中。因此,一些相当冷静的转型研究,就显得非常可贵了。刘景华讨论了转型时期英国商人资本的独立发展,但强调的是其消极作用⑤。施诚较细致地考察了亨利七世财政政策的内容和作用,作者同时指出不能拔高亨利财政政策的现代性⑥。

与转型研究的相对繁荣相比,农业、商业、手工业中的具体经济与社会问题受到的关注显得不足。

马克垚的《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2001年再版表明,其所讨论的诸多问题仍然为今天的学界所高度关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⑦。马克垚不但从总体上对中世纪中西方地主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和阐述,而且对封建社会生产力的世界普遍性特征给予了描述和分析,它们是作者对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最新理论概括⑧。从技术角度探讨13、14世纪英国领主庄园帐簿使用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运作和市场概念。研究者指明了领主的利润观念与近代企业家的利润观念不同⑨。王亚平讨论了德国二期农奴制度问题,强调德国历史的特殊性,认为封建法权加强,大领地更加巩固,农业为市场而生产反而刺激了农奴制度的形成⑩。徐奉臻则试图重新分析和讨论英国“自耕农”这一老问题⑾。谢丰斋讨论了12—14世纪英国小城镇的兴起,强调小城镇在中世纪英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传统的长途贸易理论提出了质疑⑿。顾銮斋从“低度私有”的所有制形态来探讨中古英国赋税的基本理论,认为它具有少征直至杜绝土地税征收的重要特征⒀。施诚则探讨了中古英国税收结构演变的过程及原因,认为军事和行政开支不断增长的压力,导致国王突破封君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龙秀清:《西欧社会

转型中的教廷财政》,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

②尹虹:《十六、十七世纪前期英国流民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向荣:《英国“过渡时期”的贫困问题》,《历史研究》2004第4期。

④向荣:《移风易俗与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⑤刘景华:《转型时期西欧商人资本的独立发展和消极作用》,《世界历史》2001年第2期。

⑥施诚:《亨利七世的财政政策》,《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

⑦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⑧马克垚:《论地主经济》,《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论封建时代的农业生产力》,《北大史学》2003年总第9期。

⑨李云飞:《试论13、14世纪英格兰的庄园帐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⑩王亚平:《关于中世纪德意志“二期农奴制”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

⑾徐奉臻:《关于英国“自耕农”的再研究》,《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

⑿谢丰斋:《12—14世纪英国小城镇兴起初探》,《世界历史》2002年第4期。

⒀顾銮斋:《由私有制形态看英国中古赋税基本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臣制度的束缚,税收结构也因此发生变化①。其他一些相关研究多有蜻蜓点水之嫌,虽然有些文章试图挑战传统观点,但在材料和论证上并不总是很充分。



政治文化:西欧政治史的新视野



政治文化的悄然兴起,带给中世纪史研究以新的面貌。

除了政治制度和事件之外,孟广林的研究还涉及到政治观念与政治现实之间的互动,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解,对王在法下、封建无权威、宪政至上等流行看法提出质疑②。蔺志强对13世纪英国的国王观念的考察已经游离于传统政治史研究路数,带有相当凸显的政治文化特征,作者试图回到13世纪英国社会,考察当时的思想家以及一般民众的国王概念,作者认为,当时的人们都认可国王至上的观念,所谓对王权或者君权限制的思想发展有限,影响也有限③。

陈文海对法国中世纪王权的探讨集中在政治文化领域,较为深入地讨论了王室徽章、守护神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话题,王室徽章的研究旨在探讨百合花的象征主义内涵及其神学渊源,守护神的研究则探讨法国王室崇拜守护神米迦勒的社会历史原因④。这样的政治文化探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有研究者极力在中世纪封建的社会政治关系、古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的神权政治中去找寻现代西方民权的“曙光”,这是直接展开对中世纪西欧

政治文化的思考⑤。向荣讨论的是16、17世纪英国政治文化中的父权主义问题,远离精英阶层而深入到民众世界,力图揭示英国大众的政治态度,以反映时代的政治文化特征⑥。

严格说来,政治文化只是庞杂的西欧政治史的一个方面。如果没有对具体的政治史的深入探讨,政治文化的研究会显得浮浅⑦。蔺志强考察了1258—1267年的英国贵族运动,对此重大事件进行了新的评价⑧。“国王靠自己过活”一语,往往被用来形容中世纪王权的受限制和孱弱,但施诚认为对这一原则不能做绝对观,王权弱小之时,国王并不能靠自己生活,王权强大之时,国王更不必靠自己生活⑨。不少人认为,中古晚期的德意志帝国不存在市民与皇权的结盟;但据钱金飞考察,中古晚期德意志城市和皇帝的关系,存在着一种较为特殊的城市市民与皇权结盟⑩。沈坚对诺曼人征服和外交的研究是国内仅见的该领域的成果他对诺曼人杰出的军事和外交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他们也在纷繁迷离的外交风云中衰亡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施诚:《中古英国税收结构的演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②孟广林;《英国封建王权论稿——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蔺志强:《13世纪英国的国王观念》,《世界历史》2002年第2期。

④陈文海:《中世纪法兰西王室徽章研究——百合花象征主义的神学渊源及内涵》,《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中世纪后期法兰西王室守护神问题探析》,《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

⑤黄颂、姚韵红:《神权政治中的民权曙光——对西欧中世纪政治文化的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⑥向荣:《16、17世纪英国政治文化中的父权主义》,《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⑦马克垚、彭小瑜、孟广林、陈志强等人的笔谈,《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⑧蔺志强:《一二五八年至一二六七年英国贵族改革运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⑨施诚:《论中古英国“国王靠自己过活”的原则》,《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

⑩钱金飞:《中古晚期德意志市民与皇权结盟新论》,《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⑾沈坚:《南意大利的诺曼征服》,《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南意诺曼人的对外政策》,《史学集刊》2002年第2期。

许二斌的军事史研究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对这一研究不足的缺憾,他不仅描述了军事革命的历史事实,而且分析了军事革命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促进①。

中世纪法制史是政治史研究的重要领域。罗马法在中世纪的复兴,带给西欧社会以重要的影响。王亚平

认为,意大利的政治统治多元化、城市自治特色、商业贸易繁荣、地理环境特殊等因素导致了罗马法在意大率首先复兴②。在充分解读梅特兰的《英国法律史》的基础上,李红海对早期普通法发展历程中的技术问题、与罗马法的关系问题以及发展脉络问题等方面做了相对细致的阐述和分析③。程汉大认为十二、十三世纪英国法律制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表现为司法体制的集权化与法律体系的统一化,审判机构的专职化与审判方法的理性化,司法人员的职业化等等④。侯树栋论述中古后期德国农民法律意识变化的文章值得关注,它描述了农民在斗争中从利用古法到神法的历史过程,凸显了德国农民战争所具有的神法特征⑤。虽然是说法律,但更多地关注到法律意识,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



反思传统: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新思路



中世纪晚期研究中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仍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总结先前的研究,反思传统成为新的主题。

文艺复兴代表一种进步,代表对中世纪思想、观念、文化以及社会的反动。强调其进步特征的研究仍然相当多,它们多集中探讨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乃至新社会的发生与兴起,探求观念的演变和发展成为研究者揭示其进步性的主要方法。赞美之余,学界也在反思文艺复兴的革命性及进步性,文艺复兴时代并不是一种断裂,它的根须深扎在中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不再限于14、15世纪,对加洛林文艺复兴、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黑暗的,中世纪也不是愚昧的。中世纪西方理性主义一直存在,而且最终导致了普遍理性在中世纪的确立与盛行,追求个体自主的理性的潜流逐渐萌生,从而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思想来源⑥。西方文化的复兴不仅是西方内部的事情,在较为细致地考察了东方因素对西方文学艺术、日常生活的影响之后,徐善伟认为西方的文化复兴直接受益于11—13世纪的东学西渐⑦。研究者当然都体会到哈斯金斯提出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概念的目的:消除对14、15世纪文艺复兴的崇拜,强调历史的延续性⑧。

作为文艺复兴对立面的天主教的合理性、重要性甚至积极性得到一些学者的认同。天主教不再只有落后和黑暗,二者的关系引起学者的深思⑨。史学界过去一贯把天主教会说成是文艺复兴的敌人和对立面,这不符合历史事实。有研究者认为,不应该将二者绝对对立起来,它们之间也有传承乃至合作⑩。有研究者认为,天主教会的经济伦理不仅没有阻碍,相反积极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⑾。不少学者则讨论到人文主义者身上的传统乃至保守的

特征。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变革》,《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

②王亚平:《浅析中世纪罗马法研究首先在意大利城市兴起的原因》,《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

③李红海:《普通法的历史解读——从梅特兰开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程汉大:《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世界历史》2000年第5期。

⑤侯树栋:《从古法到神法——中古后期南德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⑥徐善伟:《中世纪盛期西方理性主义的盛行及其意义》,《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⑦徐善伟:《东学西渐与西方文化的复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⑧夏继果:《哈斯金斯与“12世纪文艺复兴”》,《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⑨童自觉:《文艺复兴与天主教》,《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⑩王敬平:《中世纪后期的天主教会与文艺复兴关系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⑾龙秀清:《教会经济伦理与资本丰义兴起》,《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



立行强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宗教观上的矛盾状态,或者宗教与世俗两方面的平衡和制约的关系。孟广林也认为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传统既有批判也有吸收和继承①。

对宗教改革的反思研究一如文艺复兴,虽然强调宗教改革革命性和积极作用的文章仍然不在少数,但对其革命性和进步性提出质疑者和为天主教的合理性给予辩护者也在不断增加。有不少给予路德正面评价的研究,但其他侧面的论述则揭示出路德思想的复杂性。例如,马丁·路德的反犹思想刻画的是他的负面形象。在以后的数百年间,他的思想笼罩并毒化了犹太人的生存环境,参与造就了19世纪晚期以来的德意志反犹主义运动②。对路德同时代的人物腓力·梅兰希顿的研究,则反映出学者关注角度的转移。有研究者认为,梅兰希顿的命运与同时代的伊拉斯莫、莫尔等人文学者一样具有悲剧宿命特征③。加尔文宗教改革有自己的特点,它对于近代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④。刘林海认为加尔文对世俗政权的反抗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在理论上,他提出可以反抗违背上帝意志的邪恶统治者;但在实践上,他坚决反对任何反抗的行动⑤。英国宗教改革是学者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刘城关注的是改革之后英国教会在纳税义务上的变化,它从双重义务改变为单一义务,只须向国王纳税⑥。苑一博等人探讨的是宗教改革对英国政体演变的影响,认为英国从君主专制到立宪君主制的演变与宗教改革的历

程有紧密的关系⑦。



西欧之外:地区研究的新进展



上述考察表明,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欧洲尤其是西欧地区,其他地区的研究相对薄弱,但也有一些新进展。

陈志强的《拜占庭史》代表了国内拜占庭研究最新的成果⑧。徐家玲关注的中心是早期拜占庭历史,但已经拓展开来⑨。张绪山对拜占庭与西突厥,以及拜占庭与中国之间交往的考察,具有交通史研究的特征⑩。郑玮讨论的是帝国农村、农民和乡村经济等方面的问题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赵立行:《宗教与世俗的平衡及其相互制约——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孟广林:《西欧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史学集刊》2002年第5期。

②罗衡林:《马丁·路德与犹太人问题》,《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

③陈钦庄:《初论德国人文学者梅兰希顿》,《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陈钦庄、陈飞雁:《论梅兰希顿与德国宗教改革》,《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④程新宇:《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法国研究》2003年第2期。

⑤刘林海:《论加尔文反抗世俗政权的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⑥刘城:《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

⑦苑一博、任松峰:《论英格兰宗教改革对其政体演变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⑧陈志强:《拜占庭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⑨徐家玲:《论4至6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变革与转轨》,《历史教学》2000年第4期;《拜占庭与西方世界的文化联系》,《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⑩张绪山:《6—7世纪拜占庭帝国与西突厥汗国的交往》,《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我国境内发现的拜占庭金币及其相关问题》,《西学研究》2003年第1辑。

⑾郑玮:《拜占廷<农业法>所反映的村社特征》,《南开学报》2002年增刊;《7—9世纪拜占廷帝国乡村小农勃兴的原因分析》,《历史教学》2004年第6期。



东欧中世纪史研究,非常薄弱。许桂敏对诺夫哥罗德土地占有形态问题的讨论,显得尤为难得①。曹维安对俄罗斯农奴制度的特点做了一些分析②。但学者们关注的时段多为近代,强调的是转型及资本主义兴起。其他地区的研究则更为薄弱,刘祖熙的文章或许能够弥补斯拉夫研究之某些不足③。

阿拉伯中世纪历史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哈全安的《阿拉伯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对国内学界较少关注的阿拉伯封建经济形态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④。而他对麦地那国家中吉玛人的研究,则体现出细

致的特征,认为吉玛人与穆斯林之间的对立,存在着信仰差异、民族排斥和经济剥削三重倾向⑤。哈瓦利吉派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最早的政治宗教派别,该派代表着下层社会的游牧民、释奴和一切对封建制度不满的人进行着反对封建贵族政治的斗争⑥。

许序雅研究中亚萨曼王朝的著作,是国内唯一研究此王朝的专著,作者力图再现从9世纪到10世纪中亚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对所谓绿洲型封建社会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做了有益的探讨⑦。张文德对中亚苏非主义的研究则集中探讨三个教团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与地方政权的关系,分析了苏非主义的影响⑧。刘卫萍则对喀喇汗王朝的经济思想的探讨,是研究西域经济思想史值得提及的成果⑨。

日本中世纪历史的研究有不少新成果。徐建新细致地考察了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的身份等级制度,对相关的一些问题给予了自己独到的解释⑩。官文娜探讨了从平安到镰仓幕府时期日本养子制,指出养子制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集团内部结构的变迁,而且深刻地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等文化特征⑾。考察古代日本与琉球的关系,虽然是一个历史问题,但显然反映了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现实关注⑿。

在中世纪史的研究中,对各地区的比较考察成为重要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读到多视角的比较研究成果,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思想,从技术到心理,从制度到精神,无处不见比较。

马克垚先生是封建社会共性论的坚持者,他的坚持来自他对西方中心论的一贯反对。最近,他对“1500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地理大发现、远洋航行、海道大通等观点和提法均为西方人看世界的结果,并不是世界历史的眼光。要建立一个真正世界意义的世界史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首先破除西方人的东方专制主义对我们的束缚⒀。而他的关于地主经济和封建生产力的具体研究,同样具有在比较中寻求共性的特征。侯建新一定程度地承认共性的存在,但他着力寻求的是差异。孟广林对中国与西欧封建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许桂敏:《16、17世纪诺夫哥罗德封建土地占有形态特点》,《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

②曹维安:《俄国农奴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③刘祖熙:《中世纪斯拉夫文化刍议》,《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论波兰传统文化的特征》,《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

④哈全安:《阿拉伯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⑤哈全安:《麦地那国家(622—661)的非穆斯林臣民——吉玛人》,《南开学报》

2001年第2期。

⑥钱志和、钱黎勤:《中世纪哈瓦利吉派的历史命运》,《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⑦许序雅:《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⑧张文德:《中亚苏非主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⑨刘卫萍:《西域经济思想史——喀喇汗王朝经济思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⑩徐建新:《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的身份等级制》,《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

⑾官文娜:《日本历史上的养子制度及其文化特征》,《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⑿米庆余:《古代日琉关系》,《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

⒀马克垚:《从比较中探索古代世界史结构》,《文明比较研究》2000年第1期。



君权神化现象进行了比较探讨,认为中国与西欧的封建时代,都曾盛行过表面类似、实则相异的君权神化现象。西欧“王权神授”学说与中国“君权神授”理论都视帝王为神命的君主,但二者所植根的文化传统、所达到的目的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①。顾銮斋认为,中西都经历过了最初的征收农业税的阶段,但西方逐渐转向了以工商税为主,中国赋税则一直以农业为主,双方道路不一,强调的也是西方转型的特殊②。其他的比较也大都带有求差异以说明问题的特征,对中西封建君主制、中西方社会经济结构、中西城市、中西法制、中西赋税、中西教育、甚至中西圈地等多方面问题的比较,大都在简单地强调差异性。



期待突破:世界中世纪研究的新展望



综合考察从2000年至2004年的世界中世纪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术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尽管遇到许多的困难,我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队伍还是在不断壮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中世纪史研究梯队已然形成,老一辈学者的研究仍然充满活力,成绩喜人,中青年学者则多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从研究区域分布来看,目前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外围、以高等院校为中心各地方院校跟进、以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为中心边远地区跟进的格局。

学术研究越来越注重原始材料的使用和原创性。多年以来,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饱受资料匮乏之苦,现在资料建设有所加强,不仅能够及时购进新的书刊杂志,一些研究单位还购买了一些西方出版的原始文献,如《德意志历史文献集成》、《教父文献大全》等多卷本文献③。加之,许多学术文献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初步出现了与西方研究者资源共享的局面,于是出现了《教会法研究》这样建立在原始材料基础上的中世纪研究的优秀成果。在一些小语种和小地区的研究上,以原

始材料做研究也很突出。如拜占庭研究中的考据,颇有些国学研究的味道,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博士论文,在材料使用上有所突破。

与注重原始资料相伴随的是,学者们的研究越来越注重原创性。为此,研究者所思考的、质疑的、挑战的不仅仅是中国学界本身的研究成果,而且包括对西方学术传统、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反思。如反思东西方的对立、反思西方中心论、反思西方政治史传统、经济史传统等。我们看到,许多的研究不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发见。原创性的实现得益于学者们在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求新和求变。西方新的史学方法,如新社会史学方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等,在学者们的研究中得到许多的应用。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宗教学、宗教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为一些学者所采用,使历史学呈现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一些特征。在具体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大而化之的选题遭到质疑。研究细化、微观化的呼吁和实践正在加强。此类研究呈现给读者历史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孟广林:《封建时代中西君权神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②顾銮斋:《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世界历史》2003年第4期。

③彭小瑜:《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发源》,《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



总之,我们的中世纪史研究呈现出喜人的景象,但是,种种困难与不足依然很突出,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及研究者本身的特别思考。我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的基础是极其薄弱的,这一基本国情在新世纪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如人才的培养、资料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仍然很大的不足。而学术研究本身,则需要新突破。例如,欧洲尤其是西欧仍然是重点,其中又以研究英国者为最。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研究不足。东欧、南亚、东亚、美洲、非洲等地区的研究则更是缺乏。一些研究选题仍然过于概念化和程式化。许多研究材料上无发明,观点上多沿袭,不能将问题引向深入。一些研究则在求新求变上产生了并不希望看到的后果。例如,抛却了传统的话语,却深陷现代话语的牢笼。社会史走向日常,却过于琐碎,缺少抽象所带来的美感,也缺少理论的深度。对封建主义、封建制度等问题失去了兴趣,却在所谓的资本主义或者转型的狂潮中被裹挟而走。反对妖魔化非主流力量,但不自觉地走向了对某些事物的美化。而有些过度的现世情怀,则往往将“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格言放大。这样的趋势,似乎有些远离历史研究

的真谛。正如有人批评的那样,研究中过多的现代性取向和现实关怀,削弱了我们研究的分量①。一些新领域的研究尚显稚嫩,缺少必要的理论储备和支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持。

马克壶教授曾指出:“我们要坚守历史学家的阵地,从一点一滴的实证研究做起,用具体的、坚实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能只做逻辑推理;轻率地建立起涵盖天地、包容古今的体系来。”②我们所有的研究者若真能如是,则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的繁荣指日可待也。



[本文作者黄春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北京 100871]



(责任编辑:刘 凡 国洪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姚玉民、舒建军:《新世纪之初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世界历史》2002年第6期。

②马克垚:《从一点一滴做起》,《光明日报》2003年1月2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